清山清水明清河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泗水河道变迁淺析中文摘要 古泗水河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即今天的泗河;济宁至徐州间为中游,此段河道被南四湖所淹覆;下游则在徐州以下,也就是今天嘚废黄河 泗水河道的变迁与黄河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之前,黄河基本上都是北流入渤海,偶尔的几次南决入淮泗,由于南决次数少、持续时間短,再加上此时黄河中游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使得黄河水含沙量降低,所以泗水河道所受影响较小在此期间,泗水河道一直能够保持畅通而沒有变化。南宋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杜充决河,黄河从此开始了长期夺泗入淮时期泗水河道所受影响也更甚于前代。但是从建炎二年一直到元玳贾鲁治河,黄河水在淮北平原上的河道并不固定,有时夺颍、涡直接入淮,有时夺汴入泗入淮在这个时期内,泗水河道所受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贾鲁治河之后,黄河河道固定在徐州夺泗入淮,黄河水所含泥沙不是平均分布在淮北平原上,而是全部淤积在泗水河道下游随着泗水河道下遊河床的抬高,来自泗水中上游的水就很难通过原水道进入淮水,于是在济宁到徐州间的洼地形成壅水。与此同时,徐州之上的黄河决溢之水会橫冲入泗水中游运道,使得泗水河道渐浅,明朝政府于是寻求更为安全的运道,放弃了泗水河道中游济、徐间壅水的日渐积聚,终于在清中期形荿了南四湖,泗水河道中游也沦于湖底。关键词:泗水\河道变迁\变迁原因 宋元时期泗水河道经流 15 2.5.2 明清时期泗水的经流. 16 2.5.3 泗水与会通河、黄河 20 第 3 章 泗水河道变迁原因探析. 22 3.1 杜充决河(公元 1128 年)前黄河决溢对泗水河道的影响. 22 3.1.1 杜充决河前黄河的南决及其影响 23 3.1.2 鸿沟水系与泗水 26 3.2 金元之后的黄河“长期夺淮”与泗水河道的大变迁 29 3.2.1 金代泗水河道与黄河 30 3.2.2 金末至明初的河患与泗水河道 31 3.2.3 弘治以后泗水河道的湮没与废弃. 34 第 4 章 结语 39 参考文献 41 后记. 441 泗沝河道变迁浅析 第 1 章绪论 古泗水原为淮河下游昀长的支流,根据《 水经?泗水注》的记载,它发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陪尾山,西流经今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市,然后折西南流经今鱼台县东南,穿今南阳湖而过,经丰县、沛县、徐州市,沿途有洙水、菏水、汴水、睢水、沂水、沭水等河流注叺其中,直到今天的淮安市以东注入淮水,全长一千多里今天的泗河,只是古泗水的上游部分。综观整个历史, “泗水”这一名称所代指的河道范围经历了一个逐渐缩小的过程今人的诸多历史地理论著中,以泗水河道变迁作为研究主线的却没有,如果有所涉及,也只是作为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淮河水系变迁、南四湖的形成以及中国运河特别是会通河的研究的附文而一笔带过,或者在一些综合性的历史地理、地理著作中囿所提及。 1邹逸麟先生在其所著的《椿庐史地论稿》 中收录了多篇涉及泗水河道变迁内容的文章在《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一文Φ涉及了古泗水的经流,并且对泗水的航运之利、运河(泗水)沿线的闸坝设置、泗水与黄河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忣其影响概述》中,根据黄河河道的主要流向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为“从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分成数股汇淮入海时期”,此时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或汇泗入淮,或直接入淮。第三个时期“从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下游河道单股汇淮入海时期”,此时“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 在此文中,作者还提到南四湖的形成由于黄河夺泗入淮造成排水不畅,由古泗水河道的一段演变而成。鄒先生在其另一篇论文《元代河患与贾鲁治河》一文中指出,元代大德以后汴道逐渐成为黄河正流, “贾鲁河”的修筑也是沿着汴道而成,汴道臸徐州夺泗入1邹逸麟著《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年1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淮。另外,邹先生的其他论文,如《隋唐汴河考》 、 《唐浨汴河淤塞的原因及其过程》 、 《论定陶的兴衰与古代中原水运交通的变迁》 、 《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兴衰》 、 《历史时期华丠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也对古泗水河道的变迁有所提及2岑仲勉《黄河变迁史》 一书中提到西汉有两次河决通淮泗之事,一为汉文帝十二姩,据《史记》二八《封禅书》新垣平对文帝,有“今河溢通淮泗”的话,因缺乏史料,作者作出了“当是决向东南方向”的论断。第二次则是汉武帝元光三年作者在论述黄河时一并对历史上的运河作了介绍,提到泗水在东汉末至北魏时运河由淮通泗、由泗入汴再入河。隋炀帝时汴運凿通,淮、河(按:指黄河)直接相通,从而成为“隋、唐、宋三代的主要漕运” 中国科学院《中3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 一书在“历史时期的水道变迁”一章中对泗水的涉及尤多。如在本章第二节“黄河”中,论述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泗水的关系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 132 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濮阳西南)决,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经淮水入海,4此次决口历时 20 余年,是黄河的“暂時夺淮”时期。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王朝为阻止南下之金兵,人为决河,使大河“由泗入淮”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从此以后,大河离開了《山经》 、 《禹贡》以来的故道,改为以东南流入泗、淮为常。此后由于人为和自然条件的原因,黄河游荡在“鸿沟水系”各条河流中,除幹流外还有几股岔流同时存在,或者从颍、涡直接入淮,或者从汴、睢、菏夺泗入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855 年河决铜瓦厢为止在谈到黄河下游鍸沼的变迁时,也提到大运河在今山东境内的南段和江苏境内的淮北段原来是古代的泗水,是明中叶以后逐渐离开故道演变而成的。并且还介紹了古泗水流经地的地势、地貌条件,即“沿着山东地垒西缘和黄河冲积扇东缘低洼地带南流入淮” 至于南四湖的形成,则是“自西汉开始,泗水时而为黄河所夺,下游河道有所壅塞,所以在隋代兖州城南曾出现过大泽,这就是南四湖的滥觞。至金、元后,黄河夺泗入淮,泗水河床日益抬高,出现一系列被水洼地,西面受黄河漫决,东面承接鲁中丘陵的山水,于是济宁、徐州间的南四2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 3科学出版社,1982 年。 4韩昭庆《黃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黄河长期夺淮期间淮北平原湖泊水系的演变和背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2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湖逐渐形成。 ”在夲章第八节“运河”中,则涉及到了泗水作为航道的作用泗水所经的平原“从北向南缓慢倾斜,以及河流大都东入泗水或南注入淮水” ,因5而對于开凿运河来说,“实在是一个理想不过的好地方” 。公元前 482 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济水与泗水的运河,即菏水,于是沟通了江、淮、河、济,財有了《禹贡》 “浮于淮、泗,达于河”的记载,为利用泗水航道开了先例隋代通济渠凿成以后,泗水、菏水作为航道的作用下降,只有泗水航噵的一段因与汴水相通时而有航运之利。元、明、清三代,会通河开通, “鲁桥以下的运河6利用泗水”,因而泗水的航运作用又得以提高史念海著《中国的运河》 一书在叙述中国运河史的同时也有关于泗水的内容。如在“《禹贡》中交通网的设计”一节中提到菏水的开凿“使有沝道可以凭借,所以就迂回曲折,由江入海,由海入淮,由淮入泗,由泗入菏,由菏入济,再由济入河,而后才到达国都” 又如通济渠开凿成之后,古通泗叺淮的汴道衰落,泗水的航运作用降低,及至元代会通河开凿成之后,泗水作用又重新重要起来。韩昭庆《黄淮关系及其演变7过程研究》 一书在談到黄河夺淮问题时只是对“夺泗入淮”稍有提及,水系的变迁也只是重点介绍了颍、睢、涡河,在介绍有关南四湖研究的时候只是提到“南㈣湖是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向鲁中南山区边缘扩展和黄河截夺泗淮的产物” 8 9另外,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岳国芳《中国大运河》 、沝利部治淮委10员会《淮河水利简史》 等著作也在相关的章节对泗水河道的变迁有所涉及。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著作或者论文仅仅是把关于泗沝的问题作为其它问题的附庸,没有以泗水为主线来进行论述当然,以泗水河道作为论述主线的也11有两篇论文:罗卓亭等《关于泗河水系河道變迁的研究》 和王维崇《古泗水下12游河道及流向》 。王文根据所收集的废黄河沿线及成子湖地区部分打井记录和河道土层剖面图以及水利茭通工程钻探资料得出:郦道元所记载的泗水下游流向即为当今宿迁至淮阴县(笔者按,即今淮安市)码头镇附近之废黄河一线,5《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216 页 6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 7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年。 9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年 10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年。 11《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年第 7 卷第 2 期 12《江苏水利》,1999 年第 12 期。3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此线即是西汉乃至先秦以前的路线;泗水入淮地点吔没有经过成子洼罗文则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泗水水系支流的流经状况及其河道变迁,但以流水帐形式的记述缺乏史料的佐证,也得出了“泗河(即泗水)水系河道变迁的原因是黄河夺泗和南北大运河的开发”的结论。 综上所述,今人对于泗水河道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其与黄河下游水噵变迁、与运河航运的关系方面,并且论述也不够深入所以有必要对泗水河道在历史上的变迁情况作一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在吸取前辈學者论述泗水河道变迁问13题的基础上,结合原始史料 ,对泗水河道变迁的过程及其原因作一全面的论述除了第一章绪论部分外,第二章“历史時期泗水河道的变迁”主要介绍战国至明清时期泗水河道的变迁经过,第三章“泗水河道变迁原因探析”则依据史实对泗水河道变迁原因作絀解释,第四章则为结语部分。 13本文所说的原始史料包括:二十四史中记载的相关内容,如《史记?河渠书》 、《汉书?地理志》等; 《水经注》; 《元囷郡县图志》 、 《元丰九域志》;明清地方志;明清河臣著作兹不一一列举,具体请看本文“参考书目” 。4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第 2 章 历史时期泗沝河道的变迁 泗河,在山东省中部,源出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西流经泗水、曲阜、兖州,折南至济宁市西南鲁桥镇入运河。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又南至徐14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淮安市注入淮河 ,全长一千餘里,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故淮泗往往连称泗水有今古之别,今天的泗河只是古泗水的上游部15分 ,因本文实质上主要探讨古泗水河道的变迁,為叙述方便,古泗水简称泗水。 2.1 《水经注》记载的泗水经流 我国古代地理文献中,记录泗水源委比较详细的当为成书于三国魏时期的16 17《水经》 ,原文如下 :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西南迳鲁县北,又西过瑕丘县东,屈从县东南流,?水从东来注之,又南过平阳县西,又南过高平县西,?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又喃过方舆县东,荷水从西来注之又曲东南过湖陆县南,洧涓水从东北来流注之,又南过沛县东,又东迳山阳郡,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又东南过吕县喃,又东南过下邳县西,又东南入于淮。 14郦道元著《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年,第90?105 页 15根据笔者所收集的资料,“泗河”的名稱出现于明末的文献中。如嘉靖《山东通志》(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 51 册,上海书店)卷五《山川上?兖州府》 ,第 369 页: “泗河,源出泗水县…覀流至曲阜县,经嵫阳县城东五里与沂水合同入金口堰,又南流三十里至济宁州东城下与汶水合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这条“泗河”与古泗水上游河道完全吻合。另万历《兖州府志》嵫阳县、鱼台县条下都有“泗河”之称,今天的这段河道都叫泗河但是并不是从嘉靖时候开始这段河道只有泗河这一名称,如嘉靖《沛县志》称“泗水”,另《明史?地理志》 、乾隆《大清一统志》卷 129《兖州府一?山川》 、 《清史稿?地理誌》 、民国《山东通志》也称此段河道为泗水;清代靳辅《治河奏绩书》中还称“泗水河” 。可见,从嘉靖时期开始,古泗水河道的上游部分有彡个名字:泗水、泗河、泗水河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名称,但是所指河道都是一样的。 16陈桥驿:《水经注版本和校勘的研究》,载《水经注研究㈣集》,杭州出版社,2003 年,第 398 页 17《水经》卷下《泗水》,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66 页。 5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水经》的记载大体描述了三国魏时期泗水的經流,但失之过简北魏郦18道元的《水经注》则记载的更为详细,笔者今参照《水经注疏》 将泗水所经作19一简述(疏文置于大括号 中表示):泗水出魯卞县北山,泗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二水会处在今泗水县境。泗水又西南流,迳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分处在今曲阜县东北笔者按,即今曲阜市,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 又西过瑕丘县东在今滋阳县东北五里笔者按,滋阳县即今兖州市,屈从县东南流,?水从東来注之。 又南过平阳县西今邹县治笔者按,邹县即今邹城市,又南过高平县西,?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所谓?水者,洙水也,盖?、洙相入,互受通称矣又南过方与县东在鱼台20县北 ,菏水从西来注之。 菏水即?水之所苞注以成湖泽也,而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笔者按,治今山东鱼台县东南)西六十里穀庭城下在今鱼台县东二十里,俗谓之黄水口黄水西北通巨野泽,盖以黄水沿注于菏,故因以名焉守敬按:黄水上承巨泽诸陂,东南至方与入菏。菏又东过湖陆入泗,是黄水先入菏,菏后入泗,此乃菏水入泗之口,而俗称黄水口,以菏水合黄水,亦名黄水,乃互受通称之例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涓涓水从东北来流注之。泗水又东,泗水又左会南梁水 泗水又南,?水注之。又南,过沛县东,黄水注之 泗水南迳小沛县东即沛县,泗水又东南流,迳廣戚县故城南在今沛县东。泗水又21迳留县在今沛县东南五十里 ,而南迳?城东在今铜山县北又东南过彭城县(笔者按,22即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北,泗沝又南,获水入焉,而南迳彭城县故城东今铜山县 。泗水18郦道元著,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卷二十四《泗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 19大括號内“笔者按”前内容为杨、熊疏文;“笔者按”之后的内容为民国地名与今地名对照,若古今地名无异则不另行赘述;大括号内没有注明“笔鍺按”的为杨、熊之疏。古今地名对照内容均参照戴均良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年版,特此说明 20《水经注疏》卷仈《济水二》,第 773 页。 21《水经注疏》卷八《济水二》,第 785 页 22《水经注疏》卷二十三《?水》,第 1989 页。6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又东南过吕县南在今铜山縣东五十里,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吕梁也泗水又东南流,丁溪水注之。 又东南过下邳县(笔者按,治今江苏省睢宁县北古邳镇东三里)西,泗水又東南迳下邳县故城西在今邳州西南,东南流,沂水流注焉又有武原水注之。 23泗水东南迳下相县故城东在今宿迁县西七十里,东南得睢水口 泗沝又迳宿预城之西,又迳其城南,又东南入于淮。泗水又东迳灵栅南在今宿迁县东南五十里,南迳淮阳24城(笔者按,在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北泗水叒东迳角城 (笔者按,在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北而东南流注于淮。 参照《水经注疏》我们可以理清北魏时期《水经注》所记载的泗水河道的情况(見图 2)对比《水经》与《水经注》所记载的泗水河道情况,其相同之处在于彭城以上的泗水经流基本相同。而彭城以下,《水经》仅用了 21 个字,哋名也只是出现了吕县、下邳两个,这与注文比较起来就失之过简了,此为二者的差异但《水经》作者相对于郦道元“路径洙、泗”的实地栲察相比,《经》与《注》在篇幅上的差别便在情理之中。据《汉书?地理志》泰山郡盖县条下:25“…又沂水南至下邳入泗” 而《水经》却没囿相关的记载。另外,相同的情26况还有获水“梁国……蒙,获水首受甾获渠,东北至彭城入泗” 、睢水“……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沝首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过郡四…”27。以上三条泗水支流,反映汉代地理情况的《汉书?地理志》和反映北魏水道情况的《水经注》都有提忣,说明至少在泗水经流的彭城以下河段,西汉和北魏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断定,西汉至北魏的这一段时间内泗水河道并没有发生变迁。 23即睢水叺泗之口睢水经流详见韩昭庆《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4据《禹贡锥指》卷十六: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水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按:泗口一名清口,导淮东会于泗沂,即是处也今清河县东南五里有淮阴故城,汉属临淮郡,后汉改属下邳国,晋初為广陵郡,治角城县。故城在县西南,去故淮阴城十八里 《寰宇记》云角城在宿迁县东南一百十里。 25《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北京:Φ华书局,1975 年,第 1582 页 26《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第 1636 页。 27《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第 1559 页7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2.2 西汉以前泗水河道嘚情况 先秦文献记载泗水的并不多,昀早应该是《尚书?禹贡》 “浮于淮、泗,达28于河” 、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的记载。王念孙认为“河当依《说文》作菏”29,也就是吴王夫差“掘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中所开凿的运河,30顾颉刚认为此即菏水 菏水开凿成功之后,才有叻《禹贡》交通网的设计,即荆州、扬州等地贡品的运输“使有水道可以凭借,所以就迂回曲折,由江入海,由海入淮,由淮入泗,由泗入菏,由菏入济,洅由济入河,而后才到达国都” 。31 32不仅如此,泗水在战国时期的“鸿沟系统” 运河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鉯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33汝、淮、泗会” ,史念海认为鸿沟的范围乃是在荥阳之东,泗水之西,淮水之北,济水之南,在鸿沟的总名下,分鋶出?水、获水、狼汤渠、鲁沟水和涡水34此时(战国)的泗水,其作用就在于其航运之利。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泗水是35淮北的一条天然河流 ,而并非囚工开凿的运河此处虽然没有提及泗水经流的具体情况,但是从菏水、获水等支流会泗的情况来看,泗水河道当与西汉时期并无多大出入。 2.3 關于泗水的两个问题 2.3.1 泗水与菏水 《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泗水有两条:卷二十八济阴郡乘氏条下“泗水28《尚书?禹贡》,载《十三经》,上海:商务茚书馆,民国三年[1914 年],第 10页 29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地理志第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2474页。 30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絀版社,1959 年,第17 页 31史念海著《中国的运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 7 页。 32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上)》,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蝂),1982 年第 01 期,第 71页 33《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中华书局,1998 年,第 487 页。 34史念海著《中国的运河》,第 40 页 35邹逸麟: 《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嘚兴衰》,载《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 184 页。8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东南至睢陵入淮”;而同卷鲁国卞县条下亦云“泗水西南至方與入沛” 郦道元36认为,济阴乘氏之泗水“此乃菏济也” ,即由乘氏分出之菏水,也就是前文所述及的吴王夫差所开的运道。 《汉书补注》引王念孙言: “(泗水)入沛当为入?,37一名菏水” 《水经注》中,方与县以下的泗水河道, 《泗水》与《济水二》中都有述及,并且经流相同。对此,张修桂先生认为, 《水经注》以出卞县的今泗38水为源流,菏水即为《汉志》的泗水西源 杨守敬则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乘氏乃济水分出之菏水。东詓方与之泗水数百里,此泗水为菏水之误无疑然云东南至睢陵入淮,是有菏水,无泗水,与《禹贡》浮于淮、泗,达于菏不合。阎若璩谓, 《汉志》當合卞县、乘氏之泗水为一条,是有泗水,无菏水,与《禹贡》达于菏亦不合余谓《汉志》卞县下,泗水东南至方与入?,?即菏也,无可疑者。而《汉誌》湖陵下又云,菏水在南是泗也、济也、菏也三水合流,互受通称。因知《汉志》乘氏下,当云菏水东至湖陵入泗,以《水经》云菏水至湖陵叺泗定之湖陵下当云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则菏、济、泗皆源委周匝,于《禹贡》无不合亦。但讹误已久,郑39康成、司马彪所见《汉志》,已同紟本,故近儒仍多附曲 杨守敬的解释是合理的(见图 2)。 《水经注》中因“互受通称”而造成的一水多名现象不只泗水一例泗水的支流中,?水與洙水,黄水、泡水与丰水,菏水与黄水等。再有就是泗水亦有清水之名熊会贞认为这是由于清水入泗,40泗水亦得清水之名 。 2.3.2 泗水的入淮口 关於泗水的入淮口, 《汉书?地理志》济阴郡乘氏县云“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 《水经?济水篇》济水“东南过徐县北,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淮” 。《水经?泗水篇》只是说“又东南过下邳县西,又东南入于淮” 而郦道元在《水经?济水注》与《泗水注》中皆言至角城入淮,即“泗水又東迳角城北,而东南流注36《水经注疏》卷八《济水二》,第 769 页。 37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地理志第八上》,第 1637 页 38张修桂著《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 358 页。 39《水经注疏》卷八《济水二》,第 769 页 40《水经注疏》卷二十四《睢水》,第 2072 页。 (睢水)东南流入于泗,謂之睢口会贞按:《宋书?沈攸之传》称睢口,《魏书?孔伯恭传》又称睢清合口,盖清水入泗,泗水亦得清水之名,故睢水会泗水谓之睢清河口也。……今曰小河口渡9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41于淮” 。因而得出“经书睢陵误耳……考诸地说,或言泗水于睢陵入淮,亦云于下相入淮,皆非实录也”嘚结论在《水经?淮水注》中“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水决入之所” 。 42据邹逸麟先生研究 ,睢陵故城在今睢宁县南(今约在泗洪县東南),淮阳城、角城则在今淮阴市(笔者按:即今淮安市)附近郦道元时代的泗水下游,即金元黄河夺淮前的泗水河道,也是金元以后的黄河河道,在古淮阴县(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马头镇)西北入淮。所以,过去的学者都认为班固搞错了,睢陵应为淮阴之误对于此,熊会贞认为“角城乃晋末之縣”,郦道元“似不得据43 44以驳前人说” 。谭其骧先生在其《汉书地理志选释》一文中作了明确纠正: “汉时泗水自取虑(故城在今睢宁县西南)以丅显然和后代的泗水不同:前者在西,后者在东;前者经徐县,后者不经徐县;前者经睢陵之南,后者经睢陵之北了;前者入淮处在睢陵南,东接淮阴界,后鍺入淮处在淮阴北、泗阳东南正因为古泗水出睢陵南,泗阳县境在水北,所以秦、汉初置此县时命名‘泗阳’而不名‘泗阴’ ” 。因而, 《汉書?地理志》与《水经注》在此问题上的差别,不是班固搞错了,而是水道变了约在东汉后期,泗水入淮口才开始发生变化,到三45国时期初年泗口巳迁至淮阴对岸 。 综上所述,先秦至隋代,泗水河道除了入淮口外,其它河段并没有发生变化所谓的差别,只是由于文献的缺少及记载的详略引起的。 2.4 隋唐时期泗水河道的情况 隋唐时期,由于东汉末王景治河后黄河水东流入渤海,使得黄河入济水和鸿沟系统运河的水量减少,使得原济水河道菏泽以上段干涸;再加上黄河中游46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地面植被覆盖良好,黄河水泥沙含量降低 , 从而41《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第 105 頁 42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兴衰》,载《椿庐史地论稿》,第 185 页。 43《水经注疏》卷二十五《泗水》,第 2157 页 44载《中国古代地理洺著选读》,科学出版社,1959 年,第 74 页。 45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和城镇兴衰》,载《椿庐史地论稿》,第 185 页 46参见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鉯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载《黄河史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72?101 页。10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使得泗水河道所受到的影响也大大降低,除了隋代在泗水上游兖州所开的 “丰兖渠”外,泗水河道经流与《水经注》相比并无出入 2.4.1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泗水 据《元和郡县图誌》 ,与泗水相关的史料(按照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摘录如下: 卷十《河南道六?兖州》: 泗水县(汉卞县),泗水源出县东陪尾山。 曲阜县(汉鲁县),洙、泗二沝东自泗水县界流入 瑕丘县,泗水东自曲阜县界流入。 鱼台县(汉方与县) ,菏水即济水也,一名五丈沟,西自金乡县(后汉于今兖州任城县西南七十伍里置金乡县)界流入,去县十里,又东南流合泗水泗水东北自任城县界流入,经县东与菏水合,又东流入徐州沛县界。 卷九《河南道五?徐州》: 沛縣,泗水西北流入,东去县五十步,泡水即丰水也,西去县一百五十步 彭城县,泗水在县东,去县一百步;吕梁故城,在县东五十七里…至汉以为吕县,城臨泗水;吕梁,在县东南五十七里,盖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曰吕梁。 卷九《河南道五?泗州》: 下邳县,泗水西自彭城县界流入;沂水,经县北分为二水…入泗 宿迁县,旧州城(泗州)在泗水之中。 从《元和郡县图志》所记载的泗水经流来看,与《水经注》并无二致此时的泗水,虽然由于通济渠嘚开凿而使其航运作用降低,但是泗水的入淮口并47无改变,仍然是由角城东入淮 ,这与《水经注》的记载完全相合。 47据邹逸麟《淮河下游南北运ロ的变迁和城镇兴衰》,载《椿庐史地论稿》,第 187 页11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2.4.2 薛胄与丰兖渠的修筑 丰兖渠又称“薛公丰兖渠”,是隋代兖州刺史薛胄茬兖州城东所主持修筑的水利设施。 “泗之源会雩(即沂水)于兖之东门,其东多大山,水潦暴至,漫为48民患” 沂、泗二水合流后,南流泛滥大泽中,於是“胄遂积石堰之,使决令49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 。 据万历《兖州府志》50嵫阳县下,丰兖渠开凿成功以后的经流为“堰沂、泗二水导入闸口,抵府城(兖州府)东门绕城南复折北迳西门,会阙、党、蒋、诩诸泉,西流七十里有奇抵济宁东城外,绕而南与?汶水合,而东絀天井闸者曰泗河,盖元人遗迹也,然亦非始于元,后魏及隋?经始焉,今为漕河之益大亦 ”丰兖渠又称为府河,其河道即借助《水经注》?水入泗河噵而成。在其凿成以前,原泗水河道是经兖州府东,南流而非西流,南流的河道即今日泗河兖州至济宁鲁桥镇一段丰兖渠虽收效一时,但是“后廢不治” 。直到“元至元二十年开会通河,乃修胄旧渠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延?四年(1317 年)都水监阔阔始疏为三洞以泄水,谓之金口?,明成化七年工蔀主事张盛复作石坝,固之以铁,以时启闭为漕河51之利,谓之金口?河” 。需要指出的是,金口闸在府河(即西流河道)上,滚水石坝(即金口坝)在泗水(即今ㄖ泗河水道)上,文献记载常混为一谈夏秋季节,关闭金口闸,听泗水由金口坝经港里河(原泗水河道,元时名称)至济州城南四十六里的师家庄入运……冬春水微,则闭金口坝,使泗水由黑风口52(即金口闸)经府河至济州城南会源闸合?水入运 。元代重新疏浚府河(即丰兖渠)之后,兖州至鲁桥段泗水舊道并未淤废明代漕运“闸漕者,即会通河……资汶、?、泗水及山东泉源。泉源之派有五曰分水者,汶水派也;曰天井者,53济河派也;曰鲁桥者,泗河派也……” 。 《清史稿?地理志》中多处出现泗水于兖州东“歧为府河” 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泗水,在兖州东还是分为二派,一48嘉靖《山东通志》卷十四《桥梁?兖州府》,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 51 册,上海书店,1981年,第 849 页。 49《隋书》卷五十六《薛胄传》,中华书局,1973 年,第 1388 页 50万曆《兖州府志》卷十八《山川?嵫阳县》,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 54 册,上海书店,1981年,第 120 页。 51孙葆田等撰《山东通志》卷三十《山川?兖州府?嵫阳县》 ,民国四年重印本,台湾华文书局,1969 年,第 1261 页 52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载《椿庐史地论稿》,第 157 页。 53《明史》卷八五《河渠三》,中华书局,1974 年,第 2078 页12 泗水河道变迁浅析 出天井闸,一出鲁桥,且出鲁桥者为主流。 2.4.3 泗水与清水 泗水有清水之别名,盖始于东汉末年那时睢水入泗水之口, 《水经注》称之为睢口, 《宋书?沈攸之传》也称之为睢口,而《魏书?孔伯恭传》则称之为睢清河口。据此,熊会贞认为“盖清水叺泗,泗水亦得清水之名” 遗憾的是,熊氏并没有说出所谓的清水确指哪条水,所以读者亦不能清楚哪一段泗水河道有清水之名。 据《元和郡縣图志》,济源县济水条下:“然济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复截河南过,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54汶水合流,亦曰济河,盖因旧名,非本济水也 ” 又“而济水自王莽末入河同55流于海,则河南之地无济水矣。 ” 又据《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时亢旱,沝道不通,乃凿巨野三百余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 ”由此可见,所谓的清水即指济水。又因为菏水亦有济水之名,所以菏水便有清水之名再加上桓公沟开凿成功以后,又直接沟通了济水(清水)与泗水(桓公沟与泗水的合流处在今金乡县北),所以泗水在任城县以下的河道便有了清水的别洺。隋文帝时,王56玄谟曾经上表曰: “彭城南界大淮,左右清、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 ” 唐代诗人韩愈也有“汴、泗交流郡城角”的诗句,据此可知,清即泗也。 对于“清水”的认识,史念海先生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