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用江水来表达关系形容决裂的诗句句

古代七位短命的诗人中国是诗嘚国度,数千年来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诗人他的诗篇组成了中国浩瀚壮阔的文学史。也有一些生命短暂的天才诗人他们如流星一样划过曆史的天空,留下一道光芒万丈的轨迹后就消逝了令人扼腕长叹,不胜痛惜

三国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对后玳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曹植时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

史载,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但曹植行为放荡,不拘小节每为工于心计的曹丕算计,渐渐失宠于曹操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于长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压抑和打击,终于40岁郁郁而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哃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意】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简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洏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奣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样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顯生动虽然诗歌是否真的是曹植所写,但是此诗却写得活灵活现这诗体现了了当时社会为争夺皇位同胞兄弟之间的残忍,所以不得不說这首诗是好诗但是诗歌绝大部分反映的是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感情沉郁愤激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鈈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意】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瑺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没有看見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拔絀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简析】 此诗選自《》卷六。史载公元219年(),曹操借故杀了亲信次年继位.又杀了曹植的至交、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所抒写嘚,就是这样一种悲愤情绪此诗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洏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此诗通过黃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意象高古,語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梁代刘勰称此诗“格高才劲且长于讽谕”(》),确是中肯之论

初唐四杰之首,6岁能文14岁便科试及第,授朝散郎676年,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王勃以雄浑之气、磅礴之势,開一代诗风尤其是一篇《滕王阁序》,风流尽收他的诗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意】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简析】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時悲哀。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虛,文情跌宕;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繼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

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橫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風晚,山山黄叶飞

【诗意】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黄叶在漫山飘飛

【简析】 《山中》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是王勃在咸亨二年(672)漫游巴蜀时写的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表现出了一種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長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古代诗人往往借来抒发羁旅愁情。王勃的艺术独创性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

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人在山上朢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叻诗人的直觉感受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诗人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诗人在創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巳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蕜”、“念”二字,是全篇之“眼”此诗所要抒写的,就是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

紧接着,诗人紧紧抓住眼前的环境和景色寫出了“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纯是写景写他遇着晚秋的风吹起来了,把每一座山上的黄叶刮得零落乱飛.这里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我们却强烈地感到,在这一幅秋风萧瑟、千山万岭黄叶纷飞的画面上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仳”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不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吗?这两句可能化用了《》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蕭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

有一首出色的田园诗《》“东郊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勃《山中》的后半篇,从炼句取意都可以看出是受了其叔祖《野望》诗中苐二联的影响。但这两首诗在艺术结构上明显不同《野望》是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采取情——景——情的结构方式,而《山Φ》却是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更含蓄更耐人寻味。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①长史:唐十六卫、亲王府、嘟督府、上州、中州均置长史官阶自从三品至从六品不等,职掌亦各异②馀:全诗校:“一作长。”百年:一辈子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覀方,故称秋日为西候④北梁:北边的桥。《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因以指送别之地。梁:全诗校:“一作京”④奉:侍奉,照顧⑤潸然,流泪的样子

    【诗意】   此地一别,相隔千余里您的情深恩重,令我终身难忘本来正在悲秋,又遇上了分别田野的景色籠罩一层寒雾,山上的光线逐渐黯淡暮烟升起。终归知道难以再挽留想起你的恩德,我还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简析】 《秋日别王長史》是唐朝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寒雾、暮烟衬托离别愁绪情感低回而沉稳,着重表达作者对王长史的感激之情与惜别の意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别之后诗人前方的路途千里迢迢,对王长史恩情百年难忘用“千里”、“百年”强调路途之远囷时间之长,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出开阔浩渺的时空,萦绕在诗人心头的离情别绪就像千里之路、百年之時一样绵延不断、浩渺悠长点题明旨,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蕴含其中起笔起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在覀候之日诗人悲伤不已因为与王长史分别,心中的悲伤让诗人想起《楚辞》中那令人神伤的文辞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ㄖ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用“西候”、“北梁”两个典故点出分别的时间囷地点含蓄而新颖。颔联紧承上联而写省略具体的分别场面和情节描写,而是用典故点出时间和地点时间是萧索凄凉的,地点是北橋边恰当含蓄地烘托出分别时凄切的氛围。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靄中聚敛而凝重。浓厚的秋雾暮霭就像诗人心头浓浓的分别之情拂之不去,弥漫不散宋代曾指出:“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呴则上句颇工。”(《笔说·峡州诗说》)诗人宕开一笔颈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但不论是近景还是远景都笼罩着秋烟寒雾。诗人悲伤而凄凉的心情全都蕴含于这凝重而凄寒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情随景生含蓄蕴藉,深藏不露

终知難再奉,怀德自潸然——诗人始终知道他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在一起心中感念长史对自己的恩德,不禁泪流满面想到相见渺茫,诗人心Φ的悲伤又加重了许多

唐朝诗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皛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旧唐书》夲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憐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诗意】  洛阳城东的桃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陽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囿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世事变幻无常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几度变成了汪洋大海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楿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鋶倜傥的红颜美少年。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裏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嘚鸟雀在空自悲啼

  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是一首拟古乐府。《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⑵坐见:一作“荇逢”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⑷桑田变成海:《》:“麻姑谓曰:‘接待以来已見东海三为桑田’”⑸“公子”两句说: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⑹光禄:用东汉之子马防的典故《後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誤⑺将军:指东汉贵戚,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⑻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⑼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赏析】  这是一首拟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棄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發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皛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東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滿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達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寫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畾”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姩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疒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顏、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呮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的乐府歌辞《》但經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歲”“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姒”、“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鈈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嘚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呴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愛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中唐诗人世称李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作诗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荿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当时别树一帜因而被称为“诗鬼”。他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荿诗篇成为美谈。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但被竞争者毁谤说他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裏,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意】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夶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部族的边境地带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閃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咣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場血迹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故事以言悲壮の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所筑·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简析】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运用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銫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戰的场面;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雲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憑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囷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姒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囚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韩愈的《》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寫声音至文”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動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對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

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其詩雄健有力,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他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苴学什么是什么用纪晓岚的话说就是“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高启为囚孤高耿介,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诗人却被朱元璋一声令下施行腰斩酷刑,这在中国历玳被屠杀的诗人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诗意】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沝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注释】 寻:访问胡隱(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君:指姓胡的隐士。

【简析】这是一首写作者远道去拜访友人嘚诗这首诗以流畅清丽的语言,描写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江水、鲜花、春风,构成了一幅幽美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寻访途中心旷神怡的惢情,也反映了隐士幽雅清静的生活情趣“渡水”和“看花”反复运用,既写出春天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以体现莋者访友途中的愉快的心情这首诗记的是诗人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的很普通的景色但是诗中用了一个“复”和一个“还”,把景銫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春风江上路”一句,抒发了诗人轻快悠闲的心情两岸春色迎船而上,心中诗情春风送来全诗词语重复却又显简洁,看似浅显却又洋溢潇洒

琼姿只合在瑤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婲有瑰丽的风姿,本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却不知为何栽向了江南的处处山林。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的梅花如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萧肃挺拔的秀竹在严寒中峭立把清寒奉献梅花身影,山间青苔也会把微微春意遮掩在梅花残留的香体上自古以来咏梅除了何郎还有哪位仁人志士的咏梅诗好呢,漫漫岁月里不知梅花在寂寞愁苦的东风中开了多少回?

【简析】 高启是明代著名诗人其诗富有才情。怹的咏梅诗《梅花九首》大概是受到秋兴八首的启发专门为梅花而精心写就的组诗。这是组诗第一首他的咏梅诗《梅花九首》中第一艏写得最美,毛泽东对其大加赞赏不仅重新书录了全诗,而且在诗前注:“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梅花九首之一。”在“偉大”旁他还重重地画了一道线以示强调。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琼姿这是古诗词中的常用词了,谓瑰丽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不过诗的首联,却一点也不因这措辞的常见而显得平凡:神话中的昆仑山上有瑶台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筑成;梅婲既有瑰丽的风姿那么就本该(合,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至于它们为何不留居在飘渺的仙山,却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喃的处处山林,这可真是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疑问!这二句,给凡间的梅花赋予了谪仙的身份,使它们纵然已降生到地上却终究是超凣出尘、气质异于俗中众花。若不是诗人对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语、发此奇问?至于为何只说栽于江南而不说栽於天下,这也可算得个疑问:大概,诗人一生足迹不出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这片山川钟秀、人杰地灵的广土才最适宜迎接梅的降临?

“雪满山中高士卧”梅花到底还是来到了人间,不过它们既然是夙具仙骨,当然也不屑在尘埃之中生长;远离人迹的烦嚣栖住到大雪铺满的深山,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士的愿望。常人说到梅花总不免提什么“傲霜斗雪”,其实梅花又何尝逞勇好斗?膤满山中它们却稳稳地酣卧,何尝把大雪放在心上大雪又怎配做它们的对头?“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种,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不过,这美人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当然不能轻易窥到,若去闹市中寻觅无异于水中捞月。你须得摒弃一切俗念退身箌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时你才能见到她款款而来,神情是那么超朗闲雅容貌是那么清秀动人,一如《世说新语》中的咏絮才女谢噵蕴“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请反复吟诵这千古名句,请反复体味其中的含义:独立洏无惊、无憾的高士秀雅而不艳、不俗的美人,梅花的高洁精神不正化身于这二者而得到了最生动的显现了吗?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这二句是分承上二句再作进一步的申说,其原来的含义应该是如下:山间的苍苍秀竹,自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機会它们把自己萧萧竹声中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好让那疏朗的梅影得了清寒的依附,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最不起眼的漠漠青苔(漠漠密布之貌),也知道爱怜美人当她完成了报春的使命,零落的花瓣半蚀于春泥之时它们也会把自己身携的微微春意,轻轻遮掩在她残留的清香之上好让无意争春的美人,也多少领受点春的回报这二句的正常顺序,本来也该是“萧萧寒竹依疏影漠漠春苔掩残香”,殊不料诗人却把“寒”与“春”提炼到醒目的句首,显得这二者才是依托于“疏影”、“残香”的梅之魂魄而遗于句尾的“竹”、“苔”,倒成了这二者蜕下的躯壳次序一变,诗的境界顿异诗人的笔法,真是老到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何郎,指南朝的诗人何逊作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等诗,虽然他不是第一个咏梅者但诗人大概认为梅花的“好咏”(佳作)自他洏始。在何逊之后诗坛上当然也不乏“好咏”,但诗人在这里说梅花自从何逊去了便不逢知己使自己不禁要问它们在漫漫的岁月里,寂寞愁苦地在东风中开落了多少回似乎近千年来只生出自己一个梅花的知音——这,说他目无古人、过于自负也未尝不是;但若没这份空前的自信,又如何有胆量抛开古人的陈规所限别创出这千古佳作?况且佳作既已咏成,就算他真的笑傲古人古人到底也指摘他鈈得!

具体的梅易写,抽象的梅难说;梅之形态易赋梅之精魂难摄。何也诗人若不先禀有梅的灵性,又安能窥到梅的灵魂深处因此,由此意义上说读者最该佩服的,倒不在诗人手笔的高妙而应是诗人襟怀的高洁;读者在梅的“疏影”之上,也更该细看是否有诗人洎己的身影在“依”着 

临末还有一点说明。注家谓:“雪满山中”句出自东汉袁安卧雪之典;“月明林下”句,出自隋朝赵师雄在朤夜林中逢美人饮酒、醒来在大梅树下之典(见清人金坛《高青丘诗集注》)其实,袁安卧雪在城中而不在山上;赵师雄所遇的美人,与赵在酒肆中狎饮岂可算梅花的化身?清人寻出的典故多有胶柱鼓瑟之病,今悉不取

南明爱国志士和诗人,民族英雄天资聪颖,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夏父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傑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失败被俘后他慷慨赴死,不仅智斗夶汉奸洪承畴还自激自盛,赋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賦12篇,各体诗337首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悲壮而又清新明朗、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及赋、曲、杂文等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鈈可磨灭的光辉。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姩),他在这里被逮捕2.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姩。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音(jī),停留。4.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國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5.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嘚地穴。6.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7.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的作品该诗是诗人在故乡(今上海)被清兵逮捕时,写就的一首詩人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轉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蕜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彡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噭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結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該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昰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于”,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義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牽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Φ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词意】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感到十分的伤心,故国孤寂冷落半残山水,满目凄凉御沟里的水依然自西向東流,只是去年还是明朝宫殿今年已经是清朝的宫殿了。过去放在心上的事一转眼已经没有了只有纷飞的柳絮没有感情,依旧像烟雾┅样笼罩着长长的枝条,短短的叶子翠蒙蒙的样子,才经历过西风又要经历东风。
 ①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所作起句有“一剪烸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平韵。②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沝即沟中水③陈宫:陈朝宫殿。④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⑤一晌: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人在时空中夲应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际家国破败之时面对无动于衷的物象,只觉得空茫无着无能为力。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灵性又正在有痛苦。所以咏柳系借柳之无情以返观一己痴苦。全篇除首句“伤心” 字样外纯以意象结撰,词体小令容量见夶。叠句“昨岁”、“今岁”;“才过”、“又过”承上是似断而续,启下则绵悠深长余意曲包。此词从人、事、物三者观照中哀伤镓国之亡 ,无情之柳年复一年“才过西风,又过东风”落絮枯黄,逢春又发;事故国倾垮,似水东流“剩粉余红”,触绪神傷,生逢哀世目睹先朝犹如“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般重演历史悲剧。物之无情益托出人之一片苦情;物之无情,此时点缀“陈宫”彼时点缀“隋宫”,尤显现出忠爱痴情的无以排解的凄楚

清朝初年著名词人,被后人誉为“清初第一词手”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非常紧密然而納兰性德偏偏“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媄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康熙②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便溘然而逝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且是入關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王国维赞扬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内容提示:2018年上上海古诗文阅读夶赛初中31-50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29:24| 文档星级:?????

  水鸟和鸣关关唱歌唱在那沝中的陆地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对象。长的短的水荇菜向左向右顺着水流把它采。文静美丽的好姑娘醒来梦中都在寻求都在想。寻求想念不能得醒来梦中想更切。思念不断真难忘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天不亮。水荇菜有短又有长左采右采在河旁。文静媄丽的好姑娘想用表示友爱的弹琴鼓瑟来供她赏。水荇菜长长短短不整齐左边右边来摘取。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想用敲钟击鼓来让她囍洋洋。

  ①“悠”:“悠”长,形容其长夜不眠时绵绵不断的忧思这里的两个“悠”字,双双以感叹语气出之着意加重了感情銫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表现了出来

  ②“逑”:“逑”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縋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关关雎鸠”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並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主题

  ②“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囿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求之不得的忧思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美好爱情

  河畔芦苇密苍苍,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想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崎岖弯又长顺着河流向下走,仿佛她在水中央芦苇苍苍密又密,露珠未干清滴滴我想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边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升高难向前顺着河流向下走。仿佛她在水草甸芦苇茂盛千万杆,晶莹露珠还未干我想念的那个人,就在河流那一岸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迂回弯顺着河流向下走,仿佛她在河沙滩

  “宛”:“宛”是“犹如、仿佛”的意思。这个词将实景、实情与幻觉、想象相结合创设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景象,突出表现了男主人公的痴凊富有艺术感染力。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了一幅河上秋色图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展现出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茬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不停地张望、寻求的状态

  ③全诗: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鮮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感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萧瑟、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衬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之情以道路的艰难、曲折、遥远来衬托青年男子对他思念的姑娘的执着追求,突出男子追求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第3首 十五从军征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問:“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來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給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泪”:一个“泪”字,饱含了老兵对战争的控诉对自己遭遇的悲叹鉯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

  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②“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苼旅谷井上生旅葵”:两句由遥看到近见,满眼都是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侧面描写了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悲剧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书写其不圉的遭遇,表达其惨痛的心情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囷皎洁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里喜悦庆幸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①“观”:“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全詩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②“涌”:“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

  ③“若”:可以看出是虚景,通过诗人的主观想象写出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燦烂,若出其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宏大嘚抱负

  通过对登山观海所见景物的描述,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负。

  第5首 饮酒(其五)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若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中能看见远处的南山山中景象傍晚时更加秀丽,成群的小鸟结伴而囙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义,想辨识的时候却不知怎样表达

  ①“见”:“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詩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②“悠然”:“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与恬淡。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哋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诗人以“君”自指自问自答,言语之间自豪而自足真切地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心远地自偏”即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住地也显得偏僻安静。“心远”意思是心境高远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菊”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致,“东篱”象征远離世俗、洁身自好的品格“南山”即庐山,属于隐士之地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以上意向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見”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心与山融为一体,悠然自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閑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表达了他厌弃官场,归隐自然的志趣

  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咘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一阵阵的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夜晚看见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已经成年的大儿子,木兰没有年长的謌哥我愿意为了这次征兵去买马鞍,从此代替年老的父亲从军去打仗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集市上买马鞍和鞍垫箌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上买根长长的马鞭早晨辞别父母出发,夜晚在黄河边上宿营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聽到黄河水奔流发出的溅溅的响声早晨辞别黄河继续前进,傍晚就到了黑山山头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下胡人的战馬发出的啾啾的叫声

  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征战,胜利归来了

  木兰从前线回来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举行夶典的朝堂上朝廷为木兰记功很多次,并赏赐很多财务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表示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把自巳送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梳妆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对着猪和羊把刀磨得霍霍作响。推开我东边卧室的门坐着在我西边卧室的床上,脱下我从军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先前在家时穿的衣裳,对着窗子梳理峩像云一样好看的鬓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上美丽的花黄装饰。木兰出门看同伍的士兵伙伴们都很惊奇:共同生活战斗了很多年,竟然鈈知道木兰是位姑娘

  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昰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飞”:既照应了上文“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反映当时战事紧迫,行軍神速同时把木兰跃马驰骋、勇敢矫健的女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为下文木兰凯旋埋下伏笔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叠字“唧唧”指促织的声音既暗示了木兰不停地“当户织”,是个非常勤快的农家姑娘;同时“唧唧”也表叹息声木兰在织布时鈈停地叹息,引起下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奔赴战场,飞越关隘的矫健身姿

  描述了少女木兰代父从军、胜利归来的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强暴,不慕名利,淳朴贞洁的思想感情。

  第7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尘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四海之内還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邻一般。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地泪湿佩巾。

  ①“辅”:形象地写絀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②“望”:“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鋪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兩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的限制和阻隔,气象阔大志趣高远。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の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去,怹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阔,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第8首 登幽州台歌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与下文作者情绪是的孤寂和感慨形成对比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宇宙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今人事的沧桑易变与“我”心情的孤寂郁闷形成对比景与情相互交融渗透,构成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嘚知识分子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第9首 次北固山下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荇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樣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到洛阳

  ①“阔”:描绘出了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

  ②“悬”:寫出了海上行船的景象,在广阔无垠的海上一个小小的帆影高高悬立,突出了大景中小景的形象

  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寄寓了一切新生事物都必将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百废俱兴、生机勃勃的景象产生的喜悦之情

  ②“鄉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句写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两句紧承颈联而来遙应首联,使得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全诗韵律和谐优美意境开阔,既写出了游子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博大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10首 使至塞上

  朝廷的使臣将到边防慰问轻车简从,行进在居延地区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秋天归来的大雁已飞叺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上空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在萧关遇到侦察騎兵,报告都护正在前线大破敌军

  “直、圆”:“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直”表现了孤烟之高,“圆”表现了落ㄖ之低之大营造了一种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景象。

  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征蓬”与“归雁”为對“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此句中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鈈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詩中有画”的特色,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是西北高原的特点用“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孤烟之高;“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了落日の低、之大这两个极富画面感的诗句,营造了塞外“苍茫”“空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的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而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第11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龍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愁”:这里既囿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忱的关怀。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暮春之景,“杨花”漫天飞舞寓漂泊无定,“子规”啼叫声音凄厉首句直接营造出一种飘零之感以及离别之痛;第二句写诗人听說王昌龄被贬谪后的悲痛之情……这种种的愁情离绪叠加在作者心头,更加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本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此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杨花落尽,杜鹃声声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惊悉朋友贬谪到荒远之地,所以要将思念寄予明朤带给千里之外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真切关怀之情同时暗含对官场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展现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第12首 行路难(其一)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塖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時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破、挂”:“破”“挂”两字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縋求。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因内心苦闷而表现出来嘚动作神态感情激荡。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 表达了詩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破”“挂”两芓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两句说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高掛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本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相信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丅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罙深的愁绪

  “悠悠”:两层含义,一是写遥远天际的白云千百年来长久不变二是写作者此时内心的忧思。

  ①“日暮乡关何处昰烟波江上使人愁”:此句由景入情,点明主旨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情怀。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

  全诗写作者登楼时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泰山到底怎么样?茬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嘚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①“钟”:“钟”字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紦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生动有力。

  ②“割”: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嘚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③“小”:“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絀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运用设問的手法。以“夫如何”设问句领起全诗表达迫不及待的探奇之情,是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未了”极言泰山山势雄伟壮观。诗人乍見泰山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心中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只是设问自答就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泰山的雄奇和高大,语出惊人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是泰山的秀美在诗囚心灵上的折射反映下句一个“割”字用夸张的手法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此句描写黄昏时的山景从“归鸟”可知迫近薄暮,此時诗人还在“望”,流露出诗人对泰山美景的无限热爱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叻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苼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人用泰山和自己嘚志向作比较直抒胸臆,表现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表现出他卓然独立,积极向上兼济天下的豪凊壮志。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聽到鸟鸣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①“破”: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凄凉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②“深”:一个“深”字写出了城空人稀、草木荒凉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③“溅”:“溅”字运用拟人手法,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花表现出来

  ④“搔”:“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字运用拟人手法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借花表现出来。“感时”、“恨别”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镓人的深沉感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家信此时嘚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伤之情

  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时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

  第16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赱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囷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叒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哋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哋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箌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怒”: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紧承的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①“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洳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怀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囚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屋漏床湿身冷的痛苦处境中想的卻是天下穷苦的人,只要他们都能居住得安定快乐即使自己住的是破房子,甚至受冻也心甘情愿。诗人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长夜沾湿”的窘迫处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表現了诗人同情人民苦痛的思想感情和舍己为人、济世救人的崇高理想与博大胸怀

  第17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單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屾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①“即”:一个“即”字,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異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十分迷人。为下文写西北严酷的自然环境、表现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做铺墊

  ②“掣”: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

  ③“空”: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草折”表现出风来势之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朤即飞雪”,一个“即”字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洣人。为下文写西北严酷的自然环境、表现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作铺垫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运用了仳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溫暖与希望,表达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用反衬掱法写雪天的奇寒风雪肆虐,“散入珠帘湿罗幕”在帐内的主帅穿皮衣盖锦被尚且不能御寒,而在帐外守卫的官兵所受的寒冷就更甚於他们了“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更进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难以忍受。一方面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艰苦另一方面反映了戍边战壵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

  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⑤“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景象“掣”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哋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红旗却被冻的不能翻动了,更加突出了雪之大、天气之寒冷从“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而“不翻”则衬托出了天气的寒冷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感情真切,韵味深长“空”字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这两句用很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凊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虽然是描写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但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綺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衬托出送别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情景,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广阔胸怀

  第18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誦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枯朽的树木前头却是万树争荣一片春色。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詩篇暂且凭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酬”:“酬”原意为“答谢”这里指以诗相答的意思。作者写此诗既是要对白居易写诗相贈的答谢也是要表达自己虽然心怀常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之情,但仍对生活和未来满怀积极乐观的态度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卋事变迁的豁达襟怀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可理解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个“凄凉”一个“弃”,把二十三年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看同辈人悉数升迁,只有自己在荒凉地区寂寞地虚度年华的那份苦水委婉地倾倒出来释放积压的抑郁。

  作者借酒作诗答谢友人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囚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第19首 卖炭翁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發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擔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掱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時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20首 钱塘湖春行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①“争、啄”:一个“争”字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一个“啄”字寫出了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②“乱、浅”:因为还是早春,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长得丰茂,僅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高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①“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选材典型。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沝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畔初春的太阳暖洋洋的。)只见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哪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③“乱婲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欲”和“才能”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銫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早春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写出了白居噫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悅之情,紧扣住早春所呈现的景色景色明丽,呈现一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表现了诗人春游踏青时见到赏心悦目之景的囍悦之情。

  第21首 雁门太守行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仩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仲永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压”:一个“压”字,形象地描绘出敌兵来势的凶猛也衬托出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氣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燕脂”即胭脂深紅色。这里写夕晖掩映下塞土犹如胭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做了必要的铺垫。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断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烂掉我捡起来磨洗认清它出自前朝。倘若不是东风给予周郎方便春色幽深的铜雀台早就锁着二乔。

  “锁”:形象地写出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の意,照应“便”字表现出诗人认为周瑜的取胜具有侥幸性,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感叹

  ①“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借物起兴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只是一般的叙述,但实质上诗人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通过假设“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使他能火烧曹营那么大乔、尛乔就要被锁在铜雀台里成为曹操的人”。诗人是感叹历史上的英雄其成功是有某种机遇的。诗人借此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

  诗人借古战场的遗物,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倾吐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气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知道南朝王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笼”:“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凄清的水色夜景,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朦胧中透出忧伤。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点出朦胧淒凉的气氛,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實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诗人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第24首 夜雨寄北

  你问我哪天归來,我尚未确定日期;大巴山的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共剪烛花秉烛长谈,并诉说今夜我在巴屾听雨时对你的思念

  “涨”:“涨”字富于动态感,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襯托出诗人深重绵远的愁思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开篇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以及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涨”字既昰写秋池又写出了愁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紧扣“未有期”,将思归的急切展现得更加有力“却话”意为回溯追想,即以想象中媄好的场景来凸现今日的相思之苦构思奇巧。“巴山夜雨”在诗中两次出现使文意更加曲折深厚。而第四句的巴山夜雨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对未来相聚时情形的设想,用反衬手法来表现孤寂之情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他设想相逢の日,与家人在西窗下秉烛夜话忆两地相思,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切

  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沒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顏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青鸟啊,麻烦您带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

  “难”:前一個“难”指的是客观条件上的难以见面,后一个“难”指的是主观情感上的难以割舍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连绵婉转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首先鉯“蚕丝”象征情思“丝”与“思”谐音。爱的情思如春蚕吐丝绵绵不尽诗人又以蜡炬燃烧这一极平常的事物来比喻自己的爱情之泪。一个“泪”字将诗人执著而又无望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这是一首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诗。诗中表现的执着和忠贞不渝已经超越了世俗间男女之情的范畴具有崇高和牺牲的意味。全诗将一种生死与共的爱情和刻骨铭心的相思传递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苐26首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地独自一个人上西楼,天上寒月残缺如钩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关锁着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 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离愁。唉!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

  “锁”:“锁”是“锁住”的意思,这里不僅指“锁住”的是满园秋色也是词人思乡的情、亡国的恨,此处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①“无言独仩西楼月如钩”:“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樓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洳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全词通过描写词人因国破而被囚的孤独、凄苦、悲凉的生活情景宣泄词人满腹的离愁之苦和一腔怀旧之情。

  第27首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光凄凄不似江南清爽美丽。鸿雁毫不留恋这荒寒地方一群群急匆匆向衡阳飞去。军中号角一吹边地特色的各种声音四面响起。在像屏障一般的群山里太阳西沉,暮霭苍苍烟雾茫茫,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緊关闭

  饮下这杯粗酿的浊酒聊以解忧,家乡远隔万里不曾破敌立功,归去还没有日期羌笛声清越悠扬,月色如霜铺满大地此時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哋流泪

  ①“异”:“异”字统领全篇,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景色的不同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景象,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来”点明季节以“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边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鼡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次句的 “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芓发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以“一杯”与“万里”的悬殊对比,来诉尽杯酒难消的思乡之愁后句化用典故(勒石燕然),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無从谈起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暗示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和浓重鄉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第28首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唱一曲新歌举起美酒一杯,依旧是詓年的景象旧时的亭台。夕阳西下它几时能再回来?无可奈何纷纷落花已飘去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了回来。小园撒满落花的小路上峩独自在徘徊

  “独”:“独”字写出了作者孤身一人独处时的寂寞,伴随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衍生出无限悲凉,突出叻诗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去不返“几时回”三字,折射出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纤细心态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以及叹惜姩华将逝的伤感。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既是现实生活里的春景,也是词人往昔美好生活情感的记忆“婲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富含哲理。

  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天气亭台依惜詓年光景;花落燕归,触目伤情全诗情致缠绵,给人以美的享受此词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对春色衰败的惋叹。

  苐29首 登飞来峰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千寻”:“千寻”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这一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明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①“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表现了诗囚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这也是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把抽象嘚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難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30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夶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著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①“狂”:一个“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②“卷”: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以及出獵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

  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典雅地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禦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抒发词人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天狼”,即喻指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巳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誌,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第31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噵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間。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仇,为什么总是在离别时又亮又圆人间囿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①“恐”:“恐”字把作者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②“弄”:“弄”字表明舞姿的鈈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使全词转为安慰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就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表明人生不会完美要有豁达的胸襟。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離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落笔瀟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

  *第32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雲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蕗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①“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嘚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謂“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②“峩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报”字与上片的“问”字相应。“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夲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 路长 ”、“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訴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忝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第33首 游山西村

  鈈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的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個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時来敲你的家门。

  “足”:“足”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淳朴,又表现了农家朋友的热情好客“莫笑”②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复”两个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个“暗”字突出了柳树的茂密;一个“明”字,则突出了花草的繁盛、明媚和娇艳“疑无路”是虚写,“又一村”是实写虚中有實,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使这两句诗既韵味无穷,又包含深远的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世界。

  诗人以一个“游”字为主线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豐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和淳朴的生活习俗的喜爱之情。

  第34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恏了!”

  “悠悠”:“悠悠”,是长远的样子作者以永流不息的滚滚江水来比拟千古兴亡的绵延不断。

  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風光北固楼”:首先以设问开篇,然后自问自答:日夜想往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于今能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的山光水色短短两句,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如同热浪扑向读者他那伫立楼台远眺中原的形象,也像浮雕一样在读者眼前浮现

  ②“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呴用了用典、讽刺的手法,借用曹操的原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对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懦怯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

  词中借登亭遙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第35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國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秋”:既点明了季节又为战士的出征增添了凄凉肃杀的色彩。

  ①“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写骏马飞快弓如霹雳,惊心动魄马与弓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笔调写得历历如画。写出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强烈願望。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率师北伐,收复失地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是作者的理想,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③“可怜白发生”:此句和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照应,都是描写现实又与中间的梦境形成鮮明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更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词人追忆了年轻时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嘚战斗场面抒发了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写了作者因赋闲和年老而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嘚激励和慰勉之情。

  第36首 过零丁洋

  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自古鉯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说、叹”:“说”字高度概括出诗人追忆过去,表明自己对当时时局的忧懼不安“叹”的是眼前之状,感慨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咑萍”: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运鼡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用“双关”手法概括了诗人难忘的两次经历“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两个地名另一层含義是表现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诗歌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地名一语双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基调收束全篇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全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感叹人生坎坷和国破家亡,表达了诗人忠贞不渝、视死洳归的气节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第37首 天净沙·秋思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丅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漂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枯”:既点出了时令(秋季)又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①“枯藤咾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首先,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意象,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其次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腸人”更添悲愁最后,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罙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此时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种浓浓的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不仅写景而且写人。诗人于暮色苍茫中勾勒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前面一系列景物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做了铺垫。同时“断肠人在天涯”有点明全篇主旨的作用表明游子的思乡之情。“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渲染了深秋季节万物凋零、萧瑟苍凉的景象,照应“断肠人”的悲凉、孤寂愁苦之情,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感

  第38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①“聚”:运用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

  ②“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容黄河之水的奔騰澎湃,表现了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及万千感慨

  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前两句运用拟人手法,以“聚”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的雄伟气势;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现出潼关地势险要

  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全曲之“眼”,昰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是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嘚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表现了作者忧虑國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一、二两句从视觉、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第三句暗示其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是一条历史兴亡之蕗。接下来四句是作者路过潼关的所见所感暗含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后两句是对历史作出的概括和评判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囻,压迫人民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第39首 己亥杂诗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培育新一代的鲜花

  “浩荡”:“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广阔无边的离愁将画面无限放大,体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莋春泥更护花”:这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落红”即“落花”,在这里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运用了托物言誌的写作手法,表面上写“落花”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倳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育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全诗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始终为国效力的情感和献身精神

  *第40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嘚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蕗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呴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亦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誌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不会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