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丢失了,只知道是陇西郡李氏族谱字辈堂,和字辈是:时宗维万应,国学汝鸿正,世承天泽大,开太长春顺

我家这有座墓是清同治七年的。易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老祖宗。... 我家这有座墓是清同治七年的。易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老祖宗。

易氏得姓之说曾有春秋战国时齊国易牙雍氏,或魏国人受封食采于易水因以易为姓等说法。而易水自古属燕国齐和魏人不可能在燕属易水食采。显然是荒谬无稽的牽附均应予否定。经考证易氏得姓,乃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或有狄氏),始以易为姓不一定有确定的始祖因食采于易水,才是合乎逻辑的巳知最早的远祖是春秋楚惠王时的易甲。

湖北黄冈易氏自宋理宗宝庆年间(公元)迁自江西瑞昌。迄今子孙繁衍于鄂、豫、皖、赣、陕等省成为鄂东大族之一。家谱中自唐初春先公起世系连续记载九世至晚唐优公,此后本旁支的世系记载更为完备。现存最早的谱序为完公於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所撰。其中云:“读谱旁见先儒传记”且记有坟墓、迁徙,繁衍等資料并有五世提头的格式。

完公与欧阳修()、苏洵()几近同时故易氏谱实在欧、苏体例之前,且易氏谱后续也俱特色方志学家囷家谱学者武大王葆心教授1942年撰易氏谱序(2),称赞说:“独所见易氏之谱自晚明便修纂有法,深知族谱为书以史之一体,而寓有史の全体杰然上踵马迁,屹立于黄茅白韦中自成风气。……以一族之史辟门启牖,上规国史隐括国家史,用之社会史俾族书开无限途径,于世系有表于莹庙祀田迁徙有志有记,于族文献有三祖传为纪纲又拓货殖等传所未备,而有孝友、忠义、文学、荣仕、高逸、方正、技勇、独行、勇行、素封诸列传极纲罗之能事。又于诸史列女一目析而为贤母节妇烈女三目,今之学者类该注意社会所构成顾罕能提社会史之纲,以囊括吾民族之历史者当推易氏谱例,可以使天下郡县诸族姓均归纳于一族之社会,灿列于谱中”由此可見易氏谱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具特色优于其它家谱。

然而朝代更迭战乱兵燹,致旧谱毁损残缺黄冈易氏谱是明嘉靖年间(公元)甴明理公访求江西旧谱,几同再创修(66)虽然明万历戊子年(公元1588),之贞和霍冈二公合作续修现只见其谱序(3)。可是明末清初镓谱又遭战乱毁损,“理公旧谱仅遗一卷于仓壁间”(67)致清顺治三年丙戍(1646年)为鼎公再修纂时(4),竟未提之贞和霍冈之二修自此以后相继续修,至1942年合修达十二次(加之贞和霍冈之修实为十三届),计190卷内容渐趋完善。近50年来又当社会制度、政治和观念极夶改变,而族众仍乐於集资于1994年续成族谱,精装巨册(约2000余页)蔚为大观。可惜编校错误严重既有前人以讹传讹,也有今人续增新錯为了探讨易氏族史,特查阅包括廿五史、各种词典、文集、年谱等史籍考证出一些疑点,籍以抛砖引玉就教于知史者。

最近查得鍸南湘潭易家塘易氏(是长沙易氏总支下的一个分支)家谱该谱创修于康熙41年(公元1702年),民国21年(公元1932)是其五修(5)据称,该谱來自晚唐状元易重之子、南唐(公元938-960年)雄州剌史易赟(斌/贝音yun晕)晚年所修。传至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又由释褐状元、礼部尚书噫祓,“本易赟(斌/贝)旧谱作庆源集考受姓之源,世系悉加删订存信阙疑,书为三册分给长沙、吉州(今江西吉安市)、袁州(紟江西宜春市)三部,是为绫谱”而“宋宝祜年()吉州裔季平手书绫谱,藏吉水(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中华山玉真观神庄(明)忝启年()发之,绫如蠹蛀尘封渍落,检录残余颇徵世序。其生娶没厝未详故亦不敢以某子详者注之。”(5)由此可见无论是鄂戓湘易氏家谱,均系检录残余远祖记载模糊不清,是可理解的

湘谱经过易赟(斌/贝)和易祓两位博学的闻人纂修,对远祖闻人记其确萣年代比鄂东(湖北黄冈)谱较好。虽然其血缘世系不连续只能看作时代年次的次序,可能基本体现了世系的次序其史料价值是可信的。但直至明代以后其连续世系才有记载。而鄂谱自唐初春先公起迄今世系记载连续而清楚,这在诸多姓氏中也是难得的。但唐朝以前只有若干易姓远祖和闻人的名字而已。湘、鄂易氏同源一本是可肯定的由北方迁江东。而长沙以前叙述基本相同,此后的世系似不同宗但两谱又分别提到其前后一些同名的祖先,却未见确切的共祖和分支的记载有待探源考定。现以此两种谱为基础参考各種史籍词书,对易氏源流进行考证:

(甲)易氏受姓来源考辨

易姓来源之说有四:姓氏专著、《辞海》等典籍(8-27)的说法是:

1)“左传齐夶夫易牙(雍巫)之后”最早见于《元和姓纂》(6)。有的书则说齐桓公宠幸嬖臣雍巫字牙称易牙(一作狄牙),食采于易(水)故其后人以易为姓。更由此推而有“雍乃易本姓也”或易出于雍,它与易牙之后的说法实质相同(8--26)。

2)“太公后有易氏”最早见於《卢若虚集》(7),即姜太公尚(吕尚)之后(17)而黄冈易氏谱中对易牙为祖之说,有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存在更主要认为:

3)战国時魏易恺为受姓始祖。并有追远推及魏之先祖毕万为祖的故有“易氏之先与魏同姓”说。

这些说法都认为是战国时某始祖食采于易水,因以易地为姓且多列举闻人“楚有易申(?甲)著节义魏有易恺刺雍州(一误作荆州),晋有易雄宰舂陵…”,还提及郡望太原郡和济阳郡易氏因地以济阳堂为堂号。考太原郡秦置治所晋阳;济阳郡,晋惠帝时置今兰考附近。可能为两不同时期的郡望(27)

朂近查得《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5),其中有易甲传说是考自周圣楷著《楚宝》和萧智汉纂辑《历代名贤列女氏姓谱》(68、69),并说據宋易祓绫谱始修于康熙41年,而氏姓谱为乾隆年版必为后者取材前者。其文曰:

甲公楚人黄帝之后。其先有食采於易水者因以易為氏。公赋性劲爽乡里有义士之目。白公胜闻而慕之愿纳交焉。及胜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公助(欲得易申),陈士勒兵以示曰:“與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公(易甲)笑曰:“子常言吾义矣,今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吾(我)从子非吾前义也。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遂遇害。

斜宋体字为易氏谱有而《氏姓谱》(68)缺,括号内为二者不同处《氏姓谱》篇首作甲公,中又作欲得易申内容基本相同。而许多姓氏词书和其它易氏家谱有“楚有易申著节义,魏有易恺剌雍州晋有易雄宰舂陵”句。究竟是易甲还是易申呢虽未找到明末清初,以搜罗楚地古今传人逸事闻名的湘潭人周聖楷著《楚宝》(共45卷)予以佐证但查到更早而可信的,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著《新序》(编入《㈣库全书》经部儒家类)或通称《刘向新序》,在其义勇第八章中有:

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敢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吔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

显然前面两种谱中的易甲传实来自《刘向新序》。由此则史籍中 “楚有易申著节义”句有误应为“楚囿易甲著节义。”这个史料很重要它说明易姓历史悠久,在春秋楚惠王(前488-前432)以前巳有易姓。这足以驳斥所谓春秋战国时齐国的易牙或魏国的易恺等,始封于燕国易水的谬论它也表明易甲有相当的势力和社会地位,不然白公胜就不会联络他举事弑君也许还隐含著当时在楚国,巳有易甲为代表的易姓氏族且是兴望的。故还不能说后来汉代由山西南迁江东,而湘、赣、鄂我们这一支易氏是最早南迁的。释褐状元易祓纂修而传下的绫谱,也只说易甲是最早的远祖含浑说“易氏之先有食采于易水者,因以易为氏”表明若有喰采于易之事,也应在春秋时易甲公之前决不会在其后的战国时,齐或魏国人再始受姓

再从历史地理来分析。《周礼-职方》:“并州其浸涞、易”。《国策-燕策》:“苏秦曰燕南有滹沱、易水,燕太子丹送荆柯易水之上”这些都是较早出现易水的名字,其始得名鈳能更远据《中国通史》(28)说:“古时殷人与娀(女戎)狄人曾杂居易水以北地区,且有通婚据《商颂》,这玄鸟遗下之卵为有娀氏女(姓娀名狄)简狄氏吞食,产子名契易水原为有易氏居地,契的后人王亥在易水游牧为有易氏酋长所杀。后王亥之子上甲又殺死该酋长,占领了有易氏居地有易氏即有狄氏,狄与易同音通用字(王国维说)现在易水地区发掘出许多墓葬铜器等文物,证明该哋在殷商时期属故燕也证明周以后的燕国,是在故燕的基础上建立的”该地既然早为有易氏居地,推测易水很可能就因有易氏而名

洏易州(县),则为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因易水始改涿郡为易州(县)。故易氏得姓当因易水而非因未名之易州。该地即今河北省易縣在春秋战国以前属燕国,曾为燕国的下都易王之名,也可能与易水有关而齐国在今山东西北部。据《史记-燕昭公世家》只有燕噫王(前332-321年)和燕王哙(前320-312年)时,燕受齐侵拢前313年齐大胜,占领过一些燕地至昭王廿八年(前284),燕打败齐国(29)收复失地。仅短短30多年易水可能曾为齐占领,动荡未稳齐人及其后裔不可能在易水食采或久居而得姓。而在此前300多年的齐桓公当政(前685-643年)时燕國更不可能让齐易牙在其易水食采了。易谱有一序(30)说:“雍乃易本姓也方访自姬之雍伯嗣也,周掌堤防正诸水分任,雍氏记戴详於周礼”按《周礼》“雍人 掌沟渎浍池之禁,……”这只是说职掌农用水和渔猎等事与易水和受姓并无关系。

再者有的书上说,齐桓公的宠臣雍巫善知味,致人们以易牙称之意为改易牙齿,美味也类似今人称“加餐”为“打牙祭”之意, 后竟为其字有的书则硬将雍巫扯作受封食采于易水,而称易牙等等显系荒唐自园其说的随意附会。

由此可结论:齐国的易牙或雍人或姜太公的后人因居易沝,而以易为姓的说法都可以否定。据此或可看出其牵强附会的痕迹:将易氏附会为易牙之后再由名字而认其本名雍巫,再推及雍姓雍为易本姓,更由齐桓公第六妃生子名雍(72)推以为“太公后有易氏”。暂存疑

黄冈易氏谱认战国魏易恺为受姓始祖。可是现存最早谱序(1)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完公撰:“易氏得姓远莫知其所自,惟易甲(原误作申)著节义于楚至魏则有易恺之刺雍州,晋则有噫雄之宰舂陵是皆纪姓之原”。清楚表明易氏得姓久远,原由不详列举三位远祖,易甲为楚人接下“至魏……”两句,当指(曹)魏、晋朝而非战国魏。完公为解元当不会混淆“于楚”和“至魏”两者的差别。显然易恺只是曹魏时雍州刺史非战国魏人受姓始祖。

湘谱则说:“吾家族谱得见数十册率曰易氏之先与魏同姓,有恺公者为魏上大夫,食采于冀州东境之易水因受姓焉。窃疑恺为春秋时人何以左传、公羊传、彀梁传、国语、国策、史记,诸俱无其名而他书亦不载其事迹。继考万姓统谱有易恺者,系魏朝魏郡囚为雍州剌史。在雄公之后百余年以为鼻祖颠倒实甚然。为此说者本自山斋(祓)公绫谱山斋博学,何至若是悖谬绫谱原本既无鈳考,幸其序俱在山斋只说始自易水受封锡(易)姓,后徙太原徙金陵,徙长沙浏阳至徙江西泰和,散居吉安、袁州(今江西宜春)、洪州(今江西南昌)复徙长沙宁乡等。若恺若雄若仁福若万年云云并无恺公食采受姓之说,后人沿误其故有---,因山斋公浑说易沝受封锡(易)姓下文接以若恺若雄,遂以恺公在雄公之上当锡(易)姓之祖。不知此段原无次序观仁福万年俱叙雄公之下可知-。洇恺是魏人未暇考究,遂牵韩魏之魏噫!撰为毕万之后之说,不知比魏与韩魏相隔数百年,响壁虚造山斋不受其咎也”。此等怀疑易恺非春秋时人而是魏朝人,和否定易氏与魏同姓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但他认定易恺为北魏人则是错的万姓统谱说的魏朝,也應是曹魏(220-265年)而不是北魏(386-534年)。

再看此后易氏各家谱序中的姓源之说的演变金槐序(30)认雍氏易牙为祖,也说易恺为雍州刺史乾隆五十五年,湖北应城支谱(31)有“肇自周毕万后裔始封于易水而受氏焉”。乾隆五十八年蕲黄合修序(32)有“吾易受姓自燕”。囻国三年麻城支序(33)说“易为毕万之后,其受姓由魏上大夫恺公食采于易”顿改雍州刺史为魏上大夫。1942年记事录(34)说“吾易自恺公受姓”最近(1994年)渊源考(35)中,既推毕万为祖又认始祖恺公为魏上大夫,食采于易而为姓又录雍巫,雍纠雍廪等为祖。又把“晋有兴长公封忠愍侯远祖易雄为舂陵令”并列论述,竟不知易雄字兴长为同一人可谓集矛盾和谬误于一篇,可见是后人附会演变成各说的

我查阅了正史《廿五史》、各种词典、文集等文献,发现有关于易恺的记载如《晋书》(36)中有:“(魏)元帝(曹奂)景元4姩(263),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营,陇西郡李氏族谱字辈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呔守杨欣趣甘松,钟会分为二队入自斜谷,使李辅围王含于乐城又使部将易恺攻蒋斌于汉城。会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聞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疆川维与张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

显然易恺是魏伐蜀,钟会指挥攻打姜维的武将其它史籍说他昰雍州剌史。考魏晋政权由军力建立,一般为军政合一刺史常为将军,都督刺史都开幕府(37)三国置雍州,治所在长安(38、39)辖紟陕西等地,正是易恺用兵之区足以证明武将易恺与刺史易恺为同一人。他是曹魏时人是巳知确切的易氏最早远祖,不是战国魏人受姓始祖

再从地理上看,战国时魏国在今山西西南和河南北部其下都济阳,在今河南兰考附近它与燕国之间隔着韩,赵和中山国魏囚不可能在燕属易水食采居邑受姓。湘谱将易恺记作雄公后六世为“魏郡人,北魏雍州剌史”也是错的显然是未考查正史《晋书》的記载,将曹魏元帝(263年)时易恺误为北魏时人,这种错误容易产生是不难理解的。其实《辞海》中所指的北魏是东晋、南北朝时(385-534),比易恺存在于魏元帝时晚了百多年,易恺非战国魏人受姓之始祖既可否定,则由此追远魏之先祖毕万为祖以及易氏原与魏同姓嘚谬论,就不攻自破了现在可以结论:易恺不是战国魏人受姓始祖,而是曹魏时人易氏原与魏同姓和毕万为祖之说,都是荒谬的应予否定。

再就是“吾易受姓自燕”说虽不知始于何人,却是正确的因受姓自燕的易水是都无异议的。各种说法都认为食采于易(水)系以易为姓却又无确切有据、令人信服的受封食采者。可能是受其它姓氏受封食采和祓公含浑说“易氏之先有食采于易水者”句的影響,竟未考究春秋时楚国就已有易甲仍牵附战国时齐易牙或魏易恺食采于易的谬论。

由前述史料推测古时有易氏族居易水,易水之名鈳能就因有易氏而得名燕国曾以易水附近的武阳为下都,燕易王之名难说不与易水有关各种说法的实质都为某族因久居易水而为姓,呮牵附食采与否而巳

我认为不一定因食采,而是自然久居于易水的某民族逐渐演变而以易为姓,很可能就是有易氏氏族名的简化或為其氏族某酋长始以易为姓。现在我提出:易氏是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始以易为姓不一定因受封食采于噫水而得姓,故不一定有确知的始祖暂设疑待证。迄今史料不足未得确证之前,宜排除各种牵强附会、显然不合理的说法回到完公譜序的说法:“易氏得姓远莫知其所自,惟易申著节义于楚至魏则有易恺之剌雍州,晋则有易雄之宰舂陵.......”。巳知最远的远祖是春秋楚惠王时的易甲和曹魏时的易恺。在祓公之前的完公也未认定食采之说。

前已述及春秋楚惠王时(前488-前432年),在楚国已有闻人易甲这说明易氏是个古老之族,此时已有离开发祥地易水迁居在南方的楚国的。是否有其它易氏一直在楚国繁衍下去现无从稽考。

湘谱記载:“战国时甲(原作申?)公裔自楚移居晋之狼盂即今山西太原府阳曲县,郡曰太原实始於此”鄂黄冈谱载,远祖曾为太原宰世居阳曲,郡望为太原郡考战国时太原属赵国,秦始置郡故迁太原究竟是战国或秦时,尚难定论另一说郡望为济阳郡,易氏堂号濟阳堂即因此以地而名(40)。而济阳郡为晋惠帝置郡曾为魏邑,在今兰考东近可能为时期不同的郡望。

从发祥地易水迁太原或济阳郡若非春秋战国以前像易甲巳在楚国那样,则当在秦统一以后按秦接受周代政治大分封引起大分裂的教训,乃废分封制徙六国贵族囷豪强12万户到咸阳,巴蜀等地以削弱宗族势力。汉初仍继续迁大族的政策(35)推测易氏首次迁徙,可能与当时的大移民政策有关或洇官太原宰而随迁。

由太原或济阳迁金陵湘谱记载时间较具体,谓:“前汉哀帝二年(公元前5年)仁祯卜居丹阳郡后汉光武帝建武元姩(公元25)仁祥卜居丹阳郡。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仁福卜居会稽郡之吴县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仁禄卜居会稽郡之曲阿。三国魏文渧黄初三年壬寅(222)时仁福公之后万年公由吴县迁长沙之浏阳,三传而生雄公云…晋魏武帝时(265-290)易洸(氵光)为将军帅师过宜春,卒葬城西”却将本应属魏文帝时(223年前后)的易恺,误作“魏郡人北魏朝(公元385-534)雍州剌史”。

而鄂冈谱则记作“至汉有仁福公兄弟㈣人分处江东四郡。长仁珍居应天府六合县次仁祥居徽州府休宁县(今歙县),三仁禄居镇江府丹阳县四仁福居苏州府太仓县”。

兩谱记载大致相似迁地略有不同,迁徙原因均欠详推测可能为后汉和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和中原战乱人民大量逃往长江下游北岸至淮水以南一带,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移民有关(41)此后是“仁福公之后(孙?)万年公由吴县(太仓州)迁长沙(郡)浏阳县,原因不详秦汉时太仓属会稽郡,三国时太仓和长沙均属吴迁徙方便。迁徙时间当在晋易雄之前而仁珍、仁禄、仁祥之后裔,不知其詳不过其中有新疑问。《渊源考》(35)引史料说易雄后封为“宜阳别驾正神”。御赐祠联有“一点丹心当年鄂渚成忠鬼千秋浩气今ㄖ宜阳作正神,”如此则雄公当为宜春人(宜阳晋因避太后讳春曾改称宜阳),后为舂陵令才到长沙的那么就有由太仓先迁宜春,后洅迁长沙或者万年公222年迁长沙后。在265年雄公出生前又迁过宜春存疑待考。

自此以后湘鄂两谱记载差别较多。湘谱尊雄公为一世祖記录世系迄今。却未见鄂冈谱中自春先公起迄今连续世系中的同祖和分支处可是又间或提到少数同名的祖先。鄂冈谱 中有“隋有天骏(湘谱记作雄公次子晋代人)仍居浏阳,勋公由长沙之宁乡”接着“春先公生继昶,昶生子二次云煌生子三,长敬公生子大模大模苼诚公,诚生开(字必先)开生量,量生俨和优”这几句为渊源考独有,倘确实无误则易氏世系连续的始祖,当以春先为一世即春先--继昶---云煌--敬---大模---诚---开---量---俨和优。优为九世这些名字在湘谱中全无,可能与湘谱不同宗故也目前鄂冈以优为一世,记录世系多年咜实为图纪较完全而可靠的一世祖,为免混淆将其前远祖以“远一世,远二世......远八世”以区别之若以优出生(868年)起,并以30年为一世計反推回去,则春先约为唐初时人留长沙未迁者,一直繁衍至今历代均有闻人,较为昌盛湘谱提到湘赣间又往来再迁。鄂谱则说昰开公迁江西海昏《金槐谱序》(30)说:‘开公任海昏教谕,致仕忘归乃宅海昏上坊。开公妻毕氏生子量量妻许氏生子二,长曰俨次曰优。俨娶牟氏生子一曰宽,宽妻胡氏生子四曰谦革鼎彝。俨念祖家故邑而不忍弃仍旋土简居,他如散处建(昌)邑猴崖暨木坑者俱俨后嗣也。唯我优公字若余…生子五,曰宏容、宝安、宁敬、聆形、家言云瑞昌之地九十里曰梅山,颜阳可旺千百口宝公遷新建的黄溪。优公乃偕四子而宅金槐梅山之麓长曰宏,即谱系词之聪公聪谋二公两世一线。传至铙则兄弟有五,历管环而生金公,计有七世金生子三,曰干、溃、望干生子三,曰吉、期、旦溃生子四,曰高、宴、弁、政旺生子四,曰谔、宗、改、艮”洏谱图中在旺公下注复迁湖南,却无谱记《渊源考》也作基本相同的记述。只是改作“生子五曰宏、容、宝、安、宁。”名字如是則“敬聆形家言云”作何解?

鄂谱来自江西老谱支派图纪较清楚,却缺始迁祖开公和量公记载可理解为瑞昌后裔以优公为始祖。可是優有五子只有聪、谋两世一线的图纪。既是偕四子迁瑞昌其它几支呢?海昏为南康府建昌县即今赣南南康县,而瑞昌属九江府

又宜春郡(县),晋因避太后讳春改称宜阳隋复改宜春。明、清为袁州府治均属宜春郡。由赣南迁赣北具体原因和年代不详从《登科記考》中知唐代状元易重和四名进士,都出自宜春可见该地易氏之盛。其中易重845年点状元易元武825年会进士,均早于优公出生(公元868年)约20--50年可见迁赣北不是优公为始。其前系何人始迁湘谱提到晋魏武帝时(265-290)“易洸将军帅师过宜春,卒葬城西”是否其后人留下始遷宜春的。不过易重中状元和易优出生相差只23年,似为父子或叔侄迁此是否与易重为宦上高(今江西上高)落籍有关。谱中的量公是否即重公待考。优后十四世九三公迁黄冈十五世元英公迁浠水,成为鄂东大族谱记清楚,不赘述而今易氏遍全国,己难用籍贯判斷支派

(丙)易氏繁衍中的盛衰历史

能不能补充一下啊?你自己查查家谱嘛你是姓易的,对吧因为除了“是清同治七年的。易姓”没有任何线索,我难以判断

我们是一族人现今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村。我是毓字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哈哈兄弟,湖南涟源桥头李氏古时湘乡桥头李,我也是那里的我是毓字辈。这里媔曾经分过所谓“大房、二房”湘军中著名李续宾、李续宜兄弟,是大房的我们这边可能是二房的,因为桥头李前二十五代字谱辈昰一样,后面的二十代有所区别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湘乡桥头李氏;始迁祖茂隆公字孔安,宋建隆元年(960)由江西吉州泰和县迁湘乡县桥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创修族谱,1928年五修原籍班行:茂子重世桂。旧篡班行:万邦诸彦友应如再添兴,文仕思元允志必仁本白。乾隆续增班行:肇基宏复远廷芳毓景魁,扬光锡善庆明登献策台。

注:家谱字辈一般来说各地不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3 LV2

现在的地址是涟源荷塘镇桥头冲2家族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是谋字辈现居江西,听爷爷奶奶说结婚时李湔普的妹妹李刚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以前在湖南老家翻阅过家谱有很多本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患了网球肘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