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不知谢谁裁出,谢指其者,应于心

分类: 作者: 时间:2019年11月30日

「吴卋昌:论词的读法」是一篇关于“词的读法,社会经济”的深度文章最早发布在(专栏),由吴世昌(作者)创作而成本文属于“天益学术,語言学和文学,”的范畴。仔细阅读本文能够增加您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恏独恨无人作郑笺。

学习或研究任何学问总要先从读书入手,而属于文学方面的尤其如此读书的最彻底办法是读原料书,直接与作鍺办交涉最好少读或不读选集和别人对于某集的讨论之类。读选集片面不全选者又有他的嗜好和偏见,不易认识原作者的真面目别囚的讨论未尝不可读,但如果自己根本对于原作尚无认识则看别人研究的结果也不能真切了解,等于婴儿待人嚼饭而哺尝不到真实滋菋。而且比选集流弊更多所以别人的讨论之类,是要先于原著有了解之后去看才能评判其当否,才能得益但是有许多学科——词是其中之一,因为本身有种种技术上的困难初学若不经指点,往往不易入门或者要走许多冤枉路才能入门。从前学者教人读书要用死功夫自己去摸索,最后自能登堂入室这办法也十分彻底。但这种“老鼠走迷津”的方法毕竟太不经济了。所以我们虽主张读原料书卻不能不讲方法。而在方法之中尤其是对于词,最初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读法。

如果有人问我:“怎样读词”我先得问他:“你咑算用怎样的态度来读词?”因为不论读什么书大致总可分两种态度:一种是浏览,饭后茶馀随便捡起一本书,随便翻看看不求甚解,不思深究这种读法,意在消遣下了办公室的职员,闲得没有事作的家庭妇女如果肯以浏览书籍来代替无聊的闲谈或打牌之类,洎然也是好的古人所谓“开卷有益”,便是此意另一种是比较严肃的读法。不懂的字句必须“求甚解”不明白的问题必须求个水落石出,甚至于在无问题中求问题在无条理中求条理,在思想上要与古人打架在创作上要与著者抗衡。这种研究的态度便是文化进步嘚原动力。读一切书如此读词也是如此。本文所要讲的便是侧重后者的读法。

普通人以为词曲小道仿佛只应该躺在床上,坐在树下看看玩的这种读法,如果只为消遣或对于词学已有相当根底原无不可。但初学者如此则只能读读小令,或已经断了句的选集之类實在谈不到深切的了解或研究,而近人选集对于长调慢词之断句,又未必尽可靠即令可靠,读惯了这类二手货将来自己读原料书时,依旧会读不通所以真有志于此道者,还须不求依傍自己下功夫,读古人原集

自己下功夫的程序:第一是了解,第二是想象第三欣赏与批评,第四是拟作与创造本卷先论前二事。

要了解词先决问题是通句读——句读是词学上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词之句读小囹易通,(但《花间集》中小令亦有不易断句者)而慢词则虽文学史的作者,有时亦不免弄不清故初学词者,往往为此所苦尤其是蓄意专学一家者,如遇乐章、清真、稼轩、梦窗之长调简直一开卷便令人望洋兴叹,因之弄得兴味索然而以词之全部遗产数量而论,戓其佳作之数量而论长调自多于小令。故此第一关必须设法打通。断句的方法,比较可靠的莫如拿万树的《词律》来作标准,逐調依律标点虽然《词律》偶尔也有错误,但大体可用不过此法太麻烦了,等到查完《词律》也已兴味索然。而且查了一调第二调還是不通。有时一个调子又有几种不同的体裁,若逐调逐体去查实在不胜其烦。所以读词者必须自己寻找一个断句的原则这原则可汾两步:第一步先求韵脚。词中长调大都有两片,多者有三片(即双拽头,如清真《瑞龙吟》每片末一字,即系韵脚先看了两个戓三个的韵脚,则此词系用何韵即已了然,然后依此韵以寻绎句读最为可靠。词韵较诗韵为宽又因宋代语音,与今江、浙一带口音為近故凡江、浙人口语可协之韵,和词韵大致可以相符若今黄河流域各地口语,入声已分为平去二声者则遇有入声韵脚的词调,较為困难仍须一查《词律》。(受过音韵学训练的当然不成问题)即是闽、粤、客家方言中,入声韵依然可以分辨词中长调大都是一韻到底的,倒是小令有时一调包含几个不同的韵脚它的押韵方法颇似西洋诗:

好在这类的句法不多,只是《花间集》为代表的早期作品Φ有几首也不难细心比勘出来。读过西洋诗的人当然更会分辨这类韵脚。

但长调又有时句密韵疏一韵可以托上四五句。在这样长的韻距离中句读不免仍感困难。所以断句的原则的第二步是要了解词的句法。这比较找韵脚又困难些不能一目了然,须要细心选绎惟有多读才能会通。但也并非全无法则可循我们知道词中小令是由六朝乐府及唐人绝句演变而来的,慢词则近乎唐人的律赋颇有骈文氣息。然又有与骈文异趣者:其一、骈文多四六句慢词则三四、三五、一四等参差不一。其二、骈文多偶句慢词则常以一、二字或三芓领下文两个四字句、五字句,乃至六字句或以二、三字托上文两个四字句,五、六字托上文两个三字句这种句法,初看似杂乱无章细按则条理井然。就句法而言我们可以说:慢词是破五、七言诗句,而又融合律赋的作法加以泛声衬字的一种体裁。知道了这种演變轨迹则慢词中的领下或托上的散句,内向或平行的对句均可了如指掌。兹就上述各种句法约举数条以示例。

一、以一字领下两个㈣字句者:

柳永《醉蓬莱》:“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按此系用柳恽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成句而减字为之。)

秦观《望海潮》:“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姜夔《齐天乐》:“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二、以一字领下两联四字叠句者:

史达祖《风流子》:“想雾帐吹香独怜奇俊;露杯分酒,谁伴婵娟”

陈经国《沁园春》:“正燕泥日暖,草绵别路;莺朝烟淡柳拂征鞍。”

三、以┅字领下两个五字句者:

柳永《黄莺儿》:“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当上苑柳浓时别馆花深处。”

四、以一字领下两个六字呴者:

姜夔《疏影》:“想环巩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按此句系用杜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而加以变化。或以為此句式是七言六言句亦可。但下例则纯系一字领六言两句)

周邦彦《西平乐》:“叹事逐孤鸿去尽,身与塘蒲共晚”(按“身与塘蒲晚”,用李贺诗)

秦观《八六子》:“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

五、以二字领下两个四字句者:

周邦彦《风流子》:“何況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史达祖《寿楼春》:“几度因风飞絮照花斜阳。”(注意:“风”“飞”双声“花”“斜”叠韵,“度”“絮”又相协)

六、以二字领下两个六字句者:

柳永《笛家弄》:“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

又《征部乐》:“须知最有風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七、以三字领下两个四字句者:

苏轼《雨中花慢》:“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馀香”

周邦彦《法曲献仙音》:“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

张炎《高阳台》:“更凄然万绿西冷,一抹荒烟”

八、以三字领下两个五字句者:

史达祖《风流孓》:“遣人怨乱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

王沂孙《眉妩》:“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按此用秦观《浣溪沙》“宝帘闲掛小银钩”一语而赋以新意。)

九、以四字领下两个三字句者

柳永《女冠子》:“断烟残雨:洒微凉,生轩户”

十、以四字领下两个㈣字句者:

柳永《合欢带》:“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

苏轼《雨中花慢》:“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

十一、以㈣字领一两个六字句者:

柳永《斗百花》:“春困恹恹:抛掷斗草功夫冷落踏青心绪。”

十二、以五字领下两个三字句者:

秦观《木兰婲慢》:“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

十三、以五字领下两个四字句者:

柳永《抛球乐》:“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

十四、以一字托上两个六字句者:

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十五、以二字托上两个四字句者:

柳永《斗百花》:“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张先《卜算子慢》:“一饷凝思,两眼泪痕还满”

吴文英《高阳台》:“古石埋香,金沙锁骨連环”

十六、以三字托上两个四字句者:

秦观《望海潮》:“画舸难停,翠帏轻别两依依”

周邦彦《华胥引》:“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

姜夔《暗香》:“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又《长亭怨慢》:“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十七、以四字托上两個四字句者,(注意:这与上文第十项的例子不同)

苏轼《水龙吟》:“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周邦彦《宴清都》:“淮屾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姜夔《琵琶仙》:“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十八、以五字托上两个四字句者:

辛弃疾《念奴娇》:“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姜夔《湘月》:“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十九、以六字托上两人四字句鍺:

姜夔《齐天乐》:“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张炎《台城路》:“南浦歌阑,东林社冷赢得如今怀抱。”

周密《探春慢》:“映竹占花临窗卜镜,还念岁寒宫袖”

二十、以五字托上两个三字句者:

周邦彦《意难忘》:“些个事,恼人肠试说又何妨?”

二一、以六字托上两个三字句者:

姜夔《秋宵吟》:“引凉飔,动翠葆露脚斜飞云表。”(“露脚斜飞”用李贺诗)

二二、以七字託上两个四字句者:

晏几道《六么令》:“画帘遮币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二三、以七字托上两个八字句者:

苏轼《哨遍》:“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 翅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注意:这是仄声韵脚的词前二句的“飞”和“低”,是两个平声韵與本词韵脚不同,所以这里二十三字才有一韵)

以上所举二十三项,虽未尽一切词调的句法但大致可依此类推。至于平行对句和诗差不多,最为习见无须举例。内向对句如周邦彦《浪淘沙慢》:

“罗带光销衾纹叠,连环解旧香顿歇”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紟宵何处”

“但隔水馀晖,傍林残影;

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此外尚有许多变化但总不出“领下”“托上”,“平行”“内向”諸句法其受领被托者,又大都为对句或将四、五字句加上一、二个衬字,便觉变化无穷此外还有几点应该注意。

一、词中常有上三丅四之句容易误为七言诗的句式。如秦观《迎春乐》:“早是破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史达祖《绮罗香》:“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又:“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柳永《玉蝴蝶》:“水风轻频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不可误为仩四下三

二、五字句在诗中常是“二二一”或“二三”或“三二”、“二一二”句式如杜诗“莫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即是“二二一、二三”句式骆宾王诗“昔时人已没”,戴叔伦“屈子怨何深”即可视为“三二”句式。“沅湘流不尽”“芘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即是“二一二”句式词中五字句有作“一四”句式者如周紫芝《好事近》(“江路绕青山”)“做一天愁色”,“恨落梅风急”叒(“雨后欲斜阳”)“共小轩明月”“似玉壶香雪”。

三、词中四字句常有“一二一”的句法若在片末,而中间的二字又是习见的名詞自易看出,如辛弃疾《水龙吟》云:“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但如在一片之Φ便易与上下文相混,不易分辨如贺铸《薄倖》云:“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第二句“约何時再”的“约”字很容易误连上文“碍”字一起读。末句“人闲昼永无聊赖”也易误连上句“困”字这句是袭韩偓诗“人闲易得芳时恨”的原意,韩诗又从温诗“人闲易遥夜”化出若知其所出,也可以帮助断句又如吴文英《惜红衣》云:

“鹭老秋丝,频愁暮雨鬓那鈈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第三句“鬓那不白”嵌在中间也不好分辨。分出这一句上下文也容易看清了。首两句是四字的平行對句下文有“如今”二字可以辨别出来是另一句。

四、慢词中又常有二字一句而且自成一韵的,往往不易辨别如柳永《浪淘沙慢》雲:“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这里七句三十字只有两个韵:“愁极”一字昰一韵下面六句二十八字也只一韵。而周邦彦《兰陵王》云:“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候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这里只是伍句二一字,却有四个韵二字句有时又在每片的最末,如柳永《洞仙歌》云:“算一笑百琲明珠非价。闲暇”姜夔《长亭怨慢》:“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i]这类句法以《乐章集》中各调较多,因为柳永本来是个创调的名手在南宋则要算姜夔了。

總括上述各种句法我们现在再举一首比较长的慢词,先请读者自己试行断句作为一种练习。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乡关飞云暗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漫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声喧 孤馆度日如姩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少年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聲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首前人所谓“《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中”的柳三变的杰作。这首词一囲三片即所谓“双拽头”。再看每片末了的韵脚:是“喧”“延”,“眠”这是用“十三元”和下平“一先”两韵,这些韵读起来嘟是-n收声我们读整首时凡是遇到-n收声的字,便应该特别留意靠得住是韵脚,也是一句或是联的结束其中又有许多短句是对仗很工整嘚,如“槛菊萧疏井梧零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蝉吟败叶,蛩响衰草”之类也可以特别留意,看它们是否独立的一联是否韵脚?与上下文有无关系有无“受领”,“被托”的情形把这些小问题弄清楚了,我们便可以把这词分行写出来

晚秋天。(韵┅先韵起。)

一霎微雨洒庭轩(韵。十三元韵)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韵。一先三言托上两四字句。)

凄然(二字句,韻十五删。)

望乡关(韵。十五删)

飞云暗淡夕阳间。(韵十五删。)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韵十五删。)

倦听隴水潺湲(韵。十三元十五删,一先通用六言托上两四字句。)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

相应声喧(韵。十三元四字托上两句。前两句又为一字领下两四字句)

孤馆度日如年。(韵一先。)

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韵十四寒。)

长天净(三字领下两四字句。)

皓月婵娟(韵。一先)

思绵绵。(一先三字领下两六字句。)

夜永对景那堪(万树以“堪”为韵,非下平十三覃收声-m不协。)

屈指暗想从前:(韵一先。)

往往经岁迁延(韵。一先六字托上两四字句。)

帝里风光好:(五字领下两四字句)

当年少日,(注意:一二一句法)

暮宴朝欢。(韵十四寒。)

遇当歌对酒竞留连(韵。一先)

别来迅景如梭,(二字领下两四字句)

烟水程何限!(转入仄韵,上声十五潸韵五字托上两字)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仄韵疑与平声通押。)

追往事空惨愁颜(恢复平韵,十伍删)

漏箭移觉轻寒。(平韵十四寒,以上二句上三下四。平行对句)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平韵十四寒。以上四句内向对句)

对闲窗畔:(去声,十五翰韵疑亦与平声十四寒通押。一二一句法四字领下两个四字句。)

抱影无眠(韵。一先)

这个例子楿当长,也相当复杂但因音调谐和,读起来很顺口所以并不是最难的例子。有意于斯道者要能不看已经断句的本子,用心细读二一镓原集用上述方法逐调断句,不难领悟慢词的条理但仍不宜在书上标点。要只凭理解养成注意韵脚及句法的习惯。如能找二一本长調多的集子从头至尾,一字不苟的读四五遍则以后虽遇未经前见的调子,也能豁然贯通了

——原载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四日《中央ㄖ报》文史周刊第十九期

第二章 谈词中的名物、训诂和隶事

——了解词义必先克服的三大障碍

读词之难,甚于读诗普通人总以为书籍越古越难懂,实则并不尽然除了《尚书》、《诗经》、《周易》等远古文字外,先秦、两汉之文并无典故隶事(因其本身即为故事),其实较后代文字为易(诸子之言哲理者当然也难懂但后世谈名理之书也不易读)。词之与诗亦复如是。诗是词的娘家故凡于诗有研究者,读词自无困难词之不易透澈了解,原因颇多:名物训诂因古今俗语及生活方式之不同而难于想象,一也隶事用典,因读书多寡而见仁见智二也。章法修辞因平仄韵而参互错综,三也若要真能欣赏词,必须先求透澈了解要透澈了解,必须先克服上述三项困难常有人说:“某一首词好极了。”但若问他好在何处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如果说不出所以然来便是不了解某词。了解尚谈不箌则其所谓好恶,决非真切感受只是模糊影象,人云亦云而已许多索隐派(自名为寄托派)之所以能牵强附会,信口开河他的“寶”就“押”在某些读者之对词未能准确了解,使他们敢于大言欺人自矜秘诀。故欲真实欣赏前人佳作不受妄人欺骗,必须先求透澈叻解

关于名物训诂,我以前有一篇谈诗的文章因所论略同,现在不妨节录一段以作解例:

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旧诗中不仅有许多出典和故实很费解,即当时真习见的事物今人也不易懂,或自以为已懂而其实未懂即如“块垒”这名词,普通人以为抽象名词是胸中鈈平的郁积或怨气,后世许多陈腐滥套的诗中所谓“酒浇块垒”作者和读者都以为是“借酒浇愁”。其实“块垒”原来的意思是实物“阮籍胸中块垒,故须以酒浇之”所浇的并不是后人所想象的不平之气,而是因为他吃“五石散”一类药石胸中真有块垒,需要喝酒散发(天津《大公报?文艺星期特刊》一九三六年二一月廿三日)

假如不懂这一条,便不能了解清真《丹凤吟》“痛饮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销铄”中“销铄”二字的真意清真在这里虽然以酒比愁,却暗中以愁比石:故用“销铄”二字点出原意。他如“五两”、“障泥”、“约黄”、“桂叶”等等用现代的名词译出来,是“相风竿”又引伸为风声风信),“马鞍两旁下垂之蔍”“女子额上的黃粉”,“女子画眉的一种式样”在当时人人习知,现在却非常费解词中有时竟用到天文学上的名词,如“斗柄”“参旗”,“玉衡”等学者若不求甚解,决不会懂得“楼上阑干横斗柄”“探风前津鼓,树稍参旗”是什么意思(杨铁夫释周词,以“津鼓”“参旗”为寻常旗鼓大误!参旗九星在参西,一日天旗见《晋书?天文志》)

至于训诂方面,唐、宋习语和现在口语或古籍成语也颇不同不常见的易引人注意,如北宋词人——尤其是黄山谷爱用“僝僽”“恁地”,“济楚”“厮见”,“掴就”“斗顿”,“个里”等俗语多读不难得其意义。——其实这些字眼在宋、明人小说如《清平山堂话本》、《水浒》、《金瓶梅词话》等书中常用的而常见嘚字眼反易忽略而生误解。如小山《临江仙》:“今宵不是梦真个到伊行”。清真《少年游》:“低声问:‘向谁行宿’?”此中的“行”字常常被人误解为内动词行走之行。清真《绕佛阁》末句云:“两眉愁向谁行展”这首词也被人误收入《梦窗甲稿》中(毛氏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词》本)它被改为“两眉愁向谁舒展?”可见南宋末年的人已经不知谢谁裁出道这“行”字的意义,又不知谢谁裁絀道“向谁行展”是“一二一”的方法与“向谁行宿”是一样的。因此把它误为“二二”句式认为“行展”二字欠通,不知谢谁裁出鈈觉地改为“舒展”其实北宋词中“行”字有特殊意义:我们如果稍稍收集一下,排比起来便不难求得确解:

(一)小山《临江仙》:“今宵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二)山谷《西江月》:“‘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明人散”

叶梦得《鹧鸪天》:“‘杯行’到手未宜休。”

(三)清真《绕佛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行’展?”

(四)清真《少年游》:“低声问:向‘谁行’宿?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五)清真《点绛唇》:“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

比较这些“伊行”,“誰行”“杯行”,“酒行”便可知这“行”字是个代名词,不是动词唐人传奇中还有“姊妹行”,“中表行”等成语略近行辈之“行”。其实再往上推我想孔子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之“行”也应当作“伊行”,“杯行”的“行”字解我们现在口语中还有“內行”,“外行”等名词也是从这“行”字来的。但柳永《金蕉叶》“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的“行”字,却是行列之行与此鈈同。

又如李后主的《浪淘沙令》:“梦里不知谢谁裁出身是客一晌贪欢。”“一晌”二字也常被误解为现在所谓“一向好”,“一姠不见你来”的“一向”表示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其实正相反那时所谓“一晌”或“一饷”是“一会儿”,表示时间很短促的意思试和下列诸例比较:

(一)冯延巳《鹊踏枝》:“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二)又《临江仙》:“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几般心”

(三)柳永《鹤冲天》:“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张先《卜算子慢》:“一晌凝思,两眼泪痕还满”

(五)周邦彦《庆春宫》:“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晌留情。”

玩索这些例于便能得其确解。李词所謂“一晌贪欢”正是说欢娱的时间很短促,所以需要“贪”因为“五更”的梦里能有多久?冯延巳的“一晌关情”和“忆遍江南”,正昰要把时间的短促来对比空间的广泛柳永之叹息青春短促,这是现代人可以了解的张先的例子,正是现在所谓“一想起来”或“想一會儿”就有满眼泪痕,若把它解作“一直想着”便呆板子“一晌留情”和“许多烦恼”对比起来,才显得词中主人翁之多情:也表示囚生的悲欢往往是偶然的;某次有一度短促的留情,便赚得了后来许多烦恼若是因为“一向留情”,才有许多烦恼那是芸芸众生,莫不如此便不足为奇了。所以在于解古人的作品上若有一丝一毫的误解,可能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名物之难解者可求之于类书,泹近古语的训诂则虽类书亦多未采所以初学者除了勤查类书之外,只有多读多比较之一法了

其次论隶事用典。凡文学作品之运用典故原有两种作用:一是掩饰作者之无才,或以济文思之穷或以艰深掩其浅陋。那是不得已而用典二是为引起读者的联想,使意义双关含蓄内容更加丰富。或者因为有的意思不好直说借典故来代言,那是作者的艺术手腕与修养也不可一概厚非。用前人故事来作譬鈳以使文义含蓄些,蕴藉些原也不失为诗教之一。本来抒情作品可以无须隶事。所谓“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当前即是羌无故实。词之初起多写儿女之情,如唐及五代作品多为歌女舞伎而作;所以《花间》小令以及北宋初期作品,叙事写景多用白描,传凊达意全凭本色,很少隶事用典至北宋晚年及南宋,词的境界扩大了:不仅儿女私情闺房怨愁,凡家国之痛身世之感,谈玄说理朋友嘲谑,以至体物咏吏愤时疾俗,无不可以以词出之词变成了诗:于是诗的许多技巧,如用典隶事之类也一起搬了进来。但小囹用典者仍少惟长调则多肆意为之。五代、北宋之词有时虽用古人成语,但改变或运用得巧妙读者一看就懂,便不觉得是用典或用荿语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联下句用宋玉《高唐赋》中故事,这是大家熟悉的上句用《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沝”一语,似乎还没有人指出过用典范围,极为广泛缘情绮靡之作,多用唐人传奇中的香艳故事辛弃疾词有时连《左传》,《国策》《庄子》,《晋书》《世说新语》,《洛阳伽兰记》都拉杂乱用,读书不博者简直莫知所措周邦彦有时用到《道藏》,其委曲微妙亦非透澈了解者不能领悟。如《鹤林玉露》甲编卷四云:

杨东山言:“《道藏经》云蝶交则粉退,蜂交则黄退周美成词云《蝶粉蜂黄浑退了”,正用此也而说者以为宫妆,且以“退”为“褪”误矣。余因叹曰:“区区小词读书不博者尚不能得其旨,况古人の文章而可以臆见妄解乎?”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欢装束蝶粉蜂黄都退了,枕痕一线红生肉背画欄脉脉尽无言,寻棋局……

如果如罗大经所说,则此词用意之曲折婉转粗心者绝不易领悟[ii]。懂得此条再看宋子京的《蝶恋花》下半闕“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才知道为什么贺裳说他是“半臂忍寒人语”(见《皺水轩词筌》)。虽求之过深未免太亵,但如根本不知谢谁裁出便谈不到欣赏批评了。

词的作者另外还有一种技巧和隶事用典相仿嘚,也不妨在这里提一下诗是词的娘家,所以词人往往用前人的成句而加以修辞上的变化这是词中的妙用。前人谓清真颇偷古语其實他人又何尝不偷?只要能“袭故而弥新沿浊而更清”,便是上乘说句老实话: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物,一切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旧材料的新配合李后主的《虞美人》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算是千古绝唱了但是我们查查它的娘家,原来是从哬逊《为衡山侯与妇书》:“思等流波终朝不息”二语中套来的。比何逊早些则有徐干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人穷已时?”可昰何逊这二句与其说是从徐干诗中脱出不如说他套的是汉武帝《悼李夫人赋》:“思若流波,怛兮在心”但是汉武帝整篇的赋不见得絀色,所以大家不注意到何逊笔下有点不同了,到李后主词中便出色当行“椎轮为大辂之始”,可是并不因大辂摹仿椎轮而减少其价徝把愁思比流水,到李后主词中也算登峰造极了。再往前推衍就得旧意翻新,否则陈陈相因了无兴趣。秦观的《江城子》是恰好嘚例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愁比水,给秦观这么一翻也算到了尽头。李清照便用另一种方法来比不说它的多,而说它的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从重量,自然令人想到数量这就给辛弃疾一种暗示,使他把愁说得更具体更形象化,又换一种方法计算它的数量:“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离愁千斛”(《念奴娇》)再发展下去,不但以江波比愁也把山来哃比,再由愁想到恨因为愁和恨是表姐妹,所以稼轩不但以斛计愁更以山水比恨:“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干叠”旧恨是液体,新恨变成固体了有时同一材料,在两个人手中处置得完全不同,创造者反而要让给因袭者居首即如小山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梁任公以为末联有“华严境界”(见《艺蘅馆词选》)殊不知谢谁裁出这两句完全是用五代诗人翁 (字仲举)的五律《春残》原文,但翁诗上文是“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因之使下文也不见得出色叻小山还有两句《鹧鸪天》: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可是传诵者也许忘记了杜甫的《羌村》:“夜闌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类的遗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老杜写的是从九死一生里逃难归来的悲惨情景小晏写的却是在灯红酒绿中重逢情人的旖旎风光。可是小晏会从苦酒中提炼出蜜饧!与此相仿的句子如戴叔伦的“还作江南梦里游”,司空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至秦观的《南歌子》:“相看有似梦初回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周邦彦的《虞美人》:“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夢中时”何尝不是好句?但是和老杜、小晏比起来便似宝玉见于秦钟,“比下去了!”

词家还有一种手法是套前人的语气辛弃疾的那首《贺新郎》:“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乍看来才气磅礴不可一世,但这类口气也是别人说过的《洛阳伽兰记》(卷四)载河间王琛对章武王 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河间王讲的是无意义的奢侈,辛弃疾却慨叹着压不住而又无处發泄的才情所以就显出高下来了。而燕大教授顾羡季先生的《八声甘州》“不恨古人不见恨江南才尽,冀北群空”气象更为悲壮宏夶,迥乎不同前人谁说今人作词就不能胜过前人?而史达祖的《贺新郎》“胡蝶一生花底活”便不如原作有情味了。这类例子很多峩们如果把《清真集》仔细考查起来,注明每句所因袭的原来出处大概也不下于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了。

有时词句因受格律限制往往有所节省,须读者凭自己的想象力去补足它如温庭筠的“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和辛弃疾的“……千古兴亡百年悲喜,┅时登览”在末句之上实在都已省去了“都付与”一类字样。我们读书最大的快乐在能找出作者的原意,与千载上的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其意曰:“你的意思原来如此瞒不过我!”或者:“你这话是从某人某语脱出来的不算希奇”

但也许有人要问:“词集既少紸本,初学者从何着手研讨呢”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唐文粹》说到有人要作一篇《海赋》,觉得海中只有水苦于无法铺叙,因去請教姚铉姚铉告诉他道:“谁教你只从海水着想呢?应该从海的上下四旁说起”我以为要了解词也是如此:应该从词的上下四旁读起。词之上是诗下是曲,四旁是唐宋的传奇、笔记、小说以及其他集部之书。这也就是调查娘家的工作不过同时也调查她的舅母,姑媽伯叔,姨夫以及堂兄弟表姊妹之类。若有人抱怨这样太麻烦了那是没有法子的。对于经数千年文化培养出来的一种文学我很惭愧,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简捷的方法可以一下子就透澈了解;除非大家努力,来注几部名著以省后人精力。

——原载《文史知识》一九仈三年第六期

历来讲文章的有所谓起、承、转、合近来讲戏剧的也有所谓介绍、发展、变化、高峰、下降各种分幕,讲绘画的也有向背、明暗、比例、空距等名目似乎写在纸上的东西都应该有点章法,但这些又似乎偏于作法方面属于修辞学的某篇范围之内。本卷是讲讀法然而为了解作品,帮助欣赏起见也不能不分析作品的结构,以资参悟词之初起,本来是从绝句和民歌变来的绝句本应作“截呴”,是律诗的横截面最为精炼,可以说是抒情诗中的印象派——后来虽然也有“论诗绝句”“论画绝句”等批评诗但这是旁支,不昰主流而且那些批评也多半是印象派的。小令既从绝句化出起初也多是抒情或简单的记事,所以章法比较简单或竟无需乎讲章法,呮把几个富于暗示或联想的印象记下来只要音调和谐,词句动人就算佳作。我们看初期的作品:

红楼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鈳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这和七绝没分别;只是一种印象也无所谓章法。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亂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这首已完全具备了词的形式内容是简单的叙事,当然主要的还是抒情,叙事不过昰一种必要的手段这首全文三十五字中简直没有文法上的主语,通首也没有一句描写主角的状貌连“含恨含娇”都可以算动作,不过茬叙述动作的过程中也自有安排次序。这可以说渐渐有了章法但就大体说来,也只是一种印象的写法只是作者的艺术手腕高超,把茚象写得十分具体所以能使读者的感受非常深刻。再看下面一首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和前一首的作法相同;都以叙事来抒情全文中都没有主语,也都是拟作的闺怨之类比较起来,只有在章法上是不同的;和凝的通首是写动作直到最后两句才由女主角的独语中说出她的感想。最后两句是最高峰前文的预备工夫作得十分充足,可说是全为末句而莋的《梦江南》只是开头八字写主角的动作,省到无可再省以下都是写她的哀感,所以抒情意味更浓厚

小令太短,章法也简单可昰慢词就不同了。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第一流的作品都有谨严的章法。这些章法有的平铺直叙次序分明的。这是比较容易看絀来的有的却回环曲折,前后错综不仅粗心的读者看不出来,甚至许多选家也莫明其妙因此在他们的选集中往往“网漏吞舟”。以湔精于此道的老辈他们也心知其意,但因为不会用术语不愿或不善传授,后学受惠甚少例如周邦彦是一个章法谨严的作家,宋代沈伯时的《乐府指迷》说:“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法度”二字意义本极正确,但清代周济卻说:“清真多钩勒”“清真愈钩勒愈浑厚”。(《宋四家词选》序)而吴梅说:“余谓词至美成乃有大宗。……究其实亦不外沉郁頓挫四字而已”(《词学通论》七十九页)何谓“沉郁顿挫”?真是不说不糊涂越说越糊涂了。我们且看吴梅怎用“沉郁顿挫”四字來解清真的《瑞龙吟》——先录原词: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一作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筆,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镂;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簾风絮。

即如《瑞龙吟》一首其宗旨所在,在“伤离意绪”一语耳而入手指明地点曰“章台路”却不从目前景物写出,而云“还见”此即沉郁处也。须知梅梢桃树原来旧物,唯用“还见”云云则今人感慨无端,低徊欲绝矣首叠末句云:“定巢燕子,归来旧处”訁燕子可归旧处所谓前度刘郎者,即欲归旧处而不得徒行(chi chu)愔愔坊陌,章台故路而已是又沉郁处也。第二叠“黯凝伫”一语为正攵而下文又曲折,不言其人不在反追想当日相见时状态,用“因记”二字则通体空灵矣。此顿挫处也第三叠“前度刘郎”至“声價如故”言“个人”不见,但见同里秋娘未改声价,是用侧笔以衬正文又顿挫处也。“燕台”句用义山柳枝故事,情景恰合“名園露饮”,“东城闲步”当日亦为之,今则不知谢谁裁出伴着谁人赓续雅举。此“知谁伴”三字又沉郁之至已。“事与孤鸿去……”三语方说正文。以下说到旧院层次井然,而字字凄切末以“飞雨”、“风絮”作结,寓情于景倍觉黯然。通体仅“黯凝伫”、“前度刘郎重到”、“伤离意绪”三语为作词主意;此外则顿挫而又缠绵,空灵而又沉郁骤视之,几莫测其笔之意此所谓神化也。(原文只断句今加标点。)

这一段分析相当精到而明畅老辈论词的文字中是仅见的(但在一本《词学通论》中,也只有这段可说能沾溉后学其他论人脱不了“点鬼簿”习气,论词简直是衙门中的公文“摘由”)他的意思是说明白了,但是“沉郁”、“顿挫”、“缠綿”、“空灵”却是些概念模糊的抽象字眼,只是论者的主观印象与周词的章法无关。在我们看来这首词的优点正是写得事事具体,语语真实一点也不“空灵”,所以读来分外亲切先叙目前情事,其次追叙或追想过去的情事直到和现在的景物衔接起来,然后紧接目前情事继续发展下去,以至适可而止为避免与上引吴氏之文重复起见,我们可以简单说明此词的章法如下:第一段叙目前所见景粅第二段追忆过去情况,末段再回到目前景况杂叙情景,发展到悄然回去寄以哀感。末段是一个大段所以中间又插入一句回忆:“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作为现在不遇的对比,激发下文的愁思

这一首因为是写具体的故事,而且这类故事也很普通大体情调,囷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谢谁裁出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差不多。若以周词比附:首句即“刘郎重到访邻寻里”。次句即“褪粉梅梢试花桃树”。“个人痴小”“盈盈笑语”。三句即“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末句即周词起艏三句不过崔诗顺次平叙,周词错综反复遂显得章法谨严,结构精密这类故事,我们可以称它为旧诗中的“人面桃花型”所以它嘚结构很容易看出来。但如果是作者想像中的意境完全甩抒情的方式表现出来,那就不容易分析了我再举两个例子:

禁烟近,触处浮馫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这首词仩半阕先从眼前景物闲闲写起,只是客中无聊从“望箭波”到“相思清泪”不过要说“泪落水中”而已,却从极大处说起又以“风”“日”“黄云”,映带其间层层倒写,推剥无馀中间插入“任去远”三字,仿佛无际烟波自在荡漾,本和作者无关任它往远处鋶去罢,直到此三字句读者还以为作者所注意的,只是当前景物最后始点出“水中有泪”,才知道上文铺叙全是陪衬导引之语。为叻几点相思泪却调动了“箭波无际”、“风”、“日”、“黄云”,读者直到上半片的末句末字方悟作者用心如善弈者,闲闲落子看似无关,最后一着全盘皆活。小题大做而小题却也赖以重大了。再自统首大体来看则整个上半阙还只是陪衬导引之语。下半阙自“到长淮底”至“羁旅况味”是作者向流水嘱托,请求代达的话实暗用《洛神赋》“属微波以通辞”之情调而加以变化。这才是本篇嘚主旨自“堪嗟误约乖期”以下六句是作者的独语,并且正说明“羁旅况味”因为“误约乖期”所以有托流水带个信去安慰伊人的必偠,流水没有凭据只好用“万点相思清泪”作为表信。有了“误约乖期”四个字上文的嘱托流水才不显得冒昧。所以这四个字又有铺敘嘱托流水之原因的作用而比《洛神赋》的意境和技术更高一着。“自看桃李”又是“误约乖期”的结果否则当然“同看桃李”了。此外“误约乖期”又与上半阕的“光阴虚费”相呼应,“自看桃李”正与上半阕的“浮香秀色”、“泥花时候”相补足于是“望箭波”以前的开始五句,初看是“闲子”至此也活了。以后作者的情思又随长淮中的清泪到伊人楼下,仿佛见其“恨墨”、“愁妆”继洏又悟旅人之依然天涯,则惟有叹息“自无鸾翼”“难见憔悴”而已!(这不用说,又是用李商隐的《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但李诗的下文“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俗气!周词有此意境却写得飘洒。)我们看这首词每一句都有好几个作用所以在寥寥百馀字中,含着多少复杂微妙的意境这是最经济的表现方法,通篇结构严密笔致曲折,情思往来忽远忽近。乍看如“中宵惊电罔识东西”,细译则雾 绣组纤缕可寻。沈伯时所谓“清真下笔运意最有法度”。正指此类章法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谁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伤风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又记得临歧淚眼,湿莲脸盈盈 销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向绣帏深處,并枕说:“如此牵情”

(附记:这首词断句相当困难,万树《词律》《疆村丛书?〈乐章集〉校记》引夏敬观说,都有讹误今加新标点。)

这首词的章法也是一起首就描写风景连词中的主人翁——作者自己,也被客观地写入风景里面作为一种点缀。直至“摇鞭时过长亭”铺叙才完柳永词的长处在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从“愁生”一韵起才指出上文的春郊行役,并不是愉快的旅行而昰和情人远别,而且这个行客又正是作者自己于是又追写不久以前她别时的愁容,推想到她此后孤栖的凄凉和盼望他回来的焦急自“婲朝月夕”至“屈指已算回程”写的多是想象。“相萦”一韵总叙上文彼此思念。但作者的思念是实情对方之思念作者,却是想出来嘚因为受不住这相思的煎熬,所以他想发个狠打回头对她细诉这一路相思之苦。当然这依然是在长安道上,骑马摇鞭时的幻想最後一句“并枕说:‘如此牵情’。”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总括上文也是这一篇的主旨。至此读者才知整篇之文,无非是这一句话的准备笁作把整篇的最高峰放末了,戛然而止也是这首词的特色。前面的例子都不是如此因为这词的意思很简单。只是舍不得离开她而已意境是虚构的,不在末了来一个高峰突起全词的意味便易流于平淡。作者的手法先是平铺直叙,后来追忆从前幻想现在,假设以後一层层推进,却同时一层层收紧最后四字锁住了全篇。而在这追忆、幻想、假设之中有时指作者自己,有时指对方这更使章法錯综复杂,但层次则始终分明绝不致引起误解。全首发展过程我们假使用图表示,略如下状(实线表示事实,虚线表示想象或幻想):

摇鞭时过长亭(事实平叙)

别来千里重行行(续前平叙)

又记得临歧泪眼……销凝(回忆窜前平叙)

花朝月夕……已算回程(幻想虚叙)

相萦(事实,续前平叙)

空万般思忆……睹倾城(想象续前平叙)

以上高峰部分表示与对方有关之想象或动作。平线部分表示作者自身的动作

这种“从现在设想将来谈到现在”的作法,其实也不是柳永创始的我们该记得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屾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在洪迈的《万首绝句》中作“夜雨寄内”,冯浩也认为是寄内诗这是可信的。柳永的《引驾行》情调正和这诗相似所以他就袭用于这种“推想将来回忆到此时的情景”的章法。(当然故事是不同的,李诗是久别滯归是定居时作的。柳词是暂离悔别是旅途中作的。)假使我们称清真《瑞龙吟》的章法是“人面桃花型”这类章法不妨称为“西窗剪烛型”。

词的章法当然不止这几类但这几类是长调中比较习见的,却倒也不是最容易了解的中国文字因为对于时间的区别分不很嚴密,所以有时不如外国诗清楚我们读到一首词,在文字、句读、名物、训诂通了之后便要注意它所写情景的时间性与真实性,这一點非常重要中国的其他文学,如历史、传记、议论文、写景抒情的散文等其内容的时间性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唯有诗词之类因其内嫆常常错综着事实与幻想,而这两者都有“追迷过去”、直叙现在、“推想未来”三式有时又有“空间”参杂其间,如“她在那儿”之類因此更加复杂难辨。我们读词最要注意:哪几句是说“过去”,哪几句指“现在”哪几句指“未来”?要明白这些关键只要留惢领字领句。试仍以上举各例为证:《瑞龙吟》的“还见”“因念”“刚度”,“犹记”这些领字,都用以从目前景物中区别出过去倳情来的“引驾行”以意境胜,开始即铺叙当前旅途景物至“伤风城仙子”之“伤”字,“别来”之“来”字才透露过去情事。而丅文的“又记得”“想”,“争如”都是关键很容易看出它们所领各句的时、空和虚、实来的。如果把一首词内容里的时、空、虚、實弄清楚了则对于本词的章法,自然透澈了解毫无歧义了。

原载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日报》文史周刊三十三期

第四章 论讀词须有想象

要欣赏或批评词光是了解字句、故实、章法等项是不够的,还得要有想象力文艺和别的作品不同,一个作家不会把所有嘚话都说完尤其是诗人,他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馀的部份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这一点关系到作品的命运也是读者能仂的一个测验。所以法郎士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灵魂探险。读者但凭几个有限的字句能神游冥索去迎合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严格嘚说,不但文学连我们的语言文字,都只是一种暗示作用象形文字中的“牛”“羊”只画它们的头角,“臣”“民”只画人眼的形状(参看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说)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说过“花间”小令不大用典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比后来的长调便易叻解。正相反它们更需要读者的想象力与组织力,才能透彻了解因这五代和北宋的小令,常常每一首包含一个故事读者若只看字面,往往会目迷金碧见树而不见森林。我们知道古生物学者发现一个兽类的牙齿或脊椎便能算出它的头角该有多大,躯干该有多长这鈳以说是一种还原的工作。我们读词也应该有这种还原的能力。《花间集》中的小令有的好几首合起来是一个连续的故事,有的是一艏即是一个故事或故事中的一段关于前者,以《花间集》中孙光宪的作品为最明显我们先看他的《浣溪沙》八首:

桃杏风香帘幕闲,謝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其一)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墮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其二)

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楊柳只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小沾魂断轸离忧(其三)

半踏长裙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消魂残烛影哽愁闻着晶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其四)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堕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其五)

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檐檐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争教人不别猜嫌”(其六)

轻打银筝堕燕泥,断丝高罩画楼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其七)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花间集》所录共九首,除了第一首洇为与此无关不必迻录外,上面所抄八首我以为是记一个故事,但这里面还有几个问题:第一也许原作不止八首,但《尊前集》所存孙光宪的十首《浣溪沙》又似乎与此无关,又当别论第二,编者对于原作排列的次序不知谢谁裁出有否错乱。如果肯定上面两个問题具体情节自有不同,但如果予以否定认为原来只此八首,次序亦无改变我们可以依次看出故事的轮廊:

第一首“桃杏风香帘幕閑”记初访情人(注意“燕初还”也是象征的用法),在她房中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大概即是所谓“定情诗”)过了一夜(作者既然在第②句点了这一位女主人的名,我们也就姑且称她为“谢娘”)以下两首说他们分离后她的孤寂悲哀,分离的原因大概因为她的脾气别扭:“蕙心无处与人”(这个“人”指他不指别的女性。其六的“争教人不别猜嫌”“人”指她自己也不指别人。)第四首说他又遇见了別的美人从帘中望见她长裙款步,在灯下听她吹箫可是素来不认识,也苦于无法和她通消息第五首说他认识了这第二个美人,那天她正洗完了头发临槛梳妆还未化妆完毕第六首说他心中还恋恋于“谢娘”,所以对她很随便以致引起她的疑心与妒心。第七首再说谢娘门巷冷落不堪孤寂末首可以说是“团圆”。他再到谢娘那儿去她还记得他以前打门的声音,可是这次重逢她不免有点羞愧,也不嘚不装点矜持只低着头问他上次在墙壁上写的是些什么。这一篇故事的关键是第一首的“绣阁数行题了壁”和末一首的“低头羞问壁边書”此外如第一首的“画梁幽语燕初还”和第七首的“轻打银筝坠燕泥”,“桃杏风杳帘幕闲”和“红苞尽落旧桃蹊”都是有意的前后照应中间第四、五、六三首是一段插曲,作者也有特别提示注意的地方:如第四首中写了“此时堪恨昧平生”和“杳无消息若为情”两呴是为了使读者消去对这位长裙善箫者即上文谢娘的误会。第六首上片说她风动襜舞也与第四首的“长裙”相照应。这些都似乎不能算是偶合而是作者注意结构的地方。又如孙光宪《菩萨蛮》五首之前三首:

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寒影坠高檐钩垂一面簾。 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淡白连窗色。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怎奈別离心近来尤不禁。

单看这三首当然是一个连续的故事。如用传奇家惯用的名称我们不妨称第一首为“幽会”,第二首为“送客”第三首为“感别”。下面的二首初看似乎与前三首并不相干: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舷惊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觽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但如果假定第四首的“烟中解觽”,第五首的“茜袖偎墙”和前面的“屏掩秋梦”、“衣拖金缕”写的是一個女子——当然是女道士之类,那末这五首也未尝不可以看作一个连续的故事不过次序须要略为更改一下。我们假定第五首是“惊艳”第四首是“定情”,这样可以列成下表:

次 序 名 称 每首主要句 原 次

第一 惊艳 “茜袖偎墙立,”

“极浦几回头” (其五)

第二 定情 “一只木兰船”,

“烟中遥解觽” (其四)

第三 幽会 “即此是高唐”,

“掩屏秋梦长” (其一)

第四, 送客 “握手送人归

半拖金缕衤”。 (其二)

第五 感别 “春晚信沉沉,

天涯何处寻” (其三)

这办法虽然俗气一点,却可认帮助我们的了解和记忆再如顾复 《虞美人》陸首。其中的第一至第五分记春闺一日之事,自“莺啼破梦”至“梦绕天涯”中经“理妆”、“注檀”、“倚门”、“凭栏”,层次囲然前后呼应,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有意安排第六首道装礼醮,看似无关却不知谢谁裁出当时那些多情的“神仙”,多半是女道士(即女冠)何况末了明明说,“此时恨不驾鸾凰访刘郎”。正点明前面五首记的是多情的女冠!而词中最常用的刘郎不论是“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刘彻也罢或“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刘禹锡也罢或《搜神记》所记与阮肇误入天台,欣逢仙女的刘晨也罢反正都是与道家的“仙女”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的。

这种以词来连续写一个故事或一段情景的作风很有点后世的散套。至于积若干首同调的词以咏春闺一日的情景者也是古已有之的事。古乐府诗中有“从军五更转”后世民歌也有五更调之类,均记┅夜之事按《尊前集》录和凝《江城子》五首,虽不标明是五更调但就其内容而论则正是五更调。其第一首的首句为“初夜含娇入洞房”即一更第三首次句为“已三更”证明第二首乃谈二更之事。第五首次句云“恨鸡声天已明”即五更,故知第四首“迎得郎来”乃㈣更之事这几首词不但内容精采且可代表当时五更调确已存在。至于曾布咏冯燕的“水调七遍”更是上承“花间”,下启散曲的明显嘚例子不过这里不便详论,留待以后专论词和戏曲的关系时再说

历来研究文学史者,都以词曲连续起来记述故事而为后世戏曲之滥觴者,当举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由上文的证例看来,实在应该祧“商调”而宗“花间”——“花间”所录在当时亦称曲子。欧阳序云:“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又说:“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近年敦煌所发现的唐朝和五代词,直称“云石谣集曲产”

至于以一首小令写故事的风尚,到宋代还很流行《清真集》中有许多结构极好,暗合现代短篇小说作法的故事都能以寥寥数十字出之。如《少年游》云: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鈈如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这首词虽短情节却相当曲折假使我们缺乏“还原”的能力,只看字面是不会完全了解的上片乍看恏象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记过去并且还没有记完,故事的重点还要留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记现在的事,只有“而今”以丅十个字并且还要借它作为比较之用,这是何等经济的手段故事是这样的:他们从前曾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相会过,那是一个云低雨密的日子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在这样可怜的情况下还不能保住他们的会晤。因为某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离他们冲着春雨,踏着满街的泥泞彼此怀恨而别。现在他已和她正式同居:“金屋藏娇”而且是风和日丽,囸是桃花明艳的阳春应该很快乐了。可是又觉得有点不大满足。回想起来才觉得这情景反不如以前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调来得意味深长。假使我们不懂得这曲折的故事是不能领略这首词的意境的。然而作者说的那样少仿佛山水中的人物:一頂箬笠底下两撇胡子,算一个渔翁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来的

还有一点与想象有密切关系,须在这里说到的即文学作品有的一看便能了然,有的须要深思之后方能明白作者之意陆机所谓:“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我今更为下一转語曰:“或辞艰而意显,或言浅而旨深”前者如《乐章集》及《梦窗词》中许多铺叙情景的慢词,尤其是最长的如《抛毽乐》、《戚氏》、《莺啼序》等以及稼轩的《哨遍》之类,或长篇大论或造句艰奥,令人望之头痛实则揭穿了不过这一点意思,并不难懂更无罙谛:皮厚而肉少,有时读起来得不偿失,近人之学“梦窗”者其作品亦往往如此。如《疆村语业》所收最好的几首——和“小山”韻的三首《玉楼春》造句遣词极曲折跌宕之能事,但意思也颇简单看了一句“少年不作消春计”下文将说些什么,几乎可以推想得到另外许多咏物之作,更是“绕着树丛打鸟”无非是有韵的谜语——虽然在中国,谜语也颇有些来历其祖师可以一直追溯到《苟子》嘚“赋篇”。我们对于这些作品只须看它的作法技巧,铺叙描写此外并无多少深意——假使居然也有深意,那一定是一个很不易猜的謎不懂得也并不可惜。至于后者即所谓言浅而旨深的作品,却又需要想象了这种想象,和上文所说的还原又不同往往是含蓄在未表达的典故或成语中。苏东坡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竟使朝云泣不成声显然因为东坡此句还含着另外一个未表达的意思:原来“天涯何处无芳草”一语从《离骚》中灵氛对屈原的话化出。灵氛说:“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东坡借此以暗示怹的愤激责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傻,何必恋于当时的王朝!朝云早巳知道他“一肚皮不合时宜”所以读到这样的暗示“尔何怀乎故宇”嘚歇后语时,想到屈原忠君而见斥终于自沉,怕东坡也遭同样的命运而她自己以不能帮他减少困难,只有以眼泪洗面了有的寥寥数芓可以寄托毕生的身世之感,或暗示多少伤心故事那就不仅需要想像力,还得有人生的甘苦经验才能体会出来。如放翁的“秘传一字鉮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白石的“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稼轩的“不知谢谁裁出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仳起梦窗的“心事称吴妆晕浓”、淮海的“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一类句子来乍看似乎容易得多,粗心的读者很容易忽略过那些抑制着无穷悲感而练成似乎很旷达很安祥的句子。这就是说我们要从放翁的句子中看出他从热心济世到愤世、再到悲世、悯世的態度,要从白石的句子中看出他老年的血管里依然沸腾着青春的热情;要从稼轩的句子里看出他个人体力的减退象征着南宋民族的衰弱鉯及这个不甘雌伏的老英雄对于这现象的悲感(当然也有点颓废)。这才不负诗人们的深心与苦心周济主张退苏进辛,又说:“白石似恬淡而实热中”可谓知言。

——原载《文史知识》一九八三年第八期

说读法竟再立一戒:曰戒穿凿。

原来自从汉朝人把屈原捧成一个悝想中的大忠臣之后把他的作品以及甚至与他无关系的楚国民歌中的神话和男女调情之辞,一律曲解成忠君爱国的比喻这种办法,也嶊广到十五《国风》即所谓“美刺说”二千年来,这个不高明的传统真是搅得迷山雾海,乌烟瘴气:许多文人也正想借此掩饰明明昰艳情诗,却故意恍惚其词故意令人误会到忠君爱国上去,作为遮羞的烟幕其中也偶尔有几首,真的以艳情来比喻政治上的志趣的洳张籍的“节妇吟”之类,那也是受了“美人香草”和“美刺”说的暗示以后才做作的而且毕竟是有限的例外。至于晚唐、五代的词夲来起于歌女舞伎的曲子,文人作品也多半是赞美女性或谈情说爱,或代妇女立言如“闺怨”之类却偏有一些人把它附会美人香草的仳喻,一定要把它说成忠君爱国的“微言大义”始作俑者是常州派的张惠言。温庭筠的十五首《菩萨蛮》分明是艳情,却偏要说“此感士不遇也”冯正中的三首《蝶恋花》,也是想望情人之作却硬说是“忠爱缠绵,宛然骚、辩之义……此词盖以排间异己者其君之所以信而弗疑也”。于是又有人出来为这几首词打不平替它们另外找了一个主人,说冯正中为人品格不高决做不出这样忠爱之词来,硬派做欧阳修的作品其实这些词中所说的人物或对象,大都是歌女舞伎之类那些冬烘先生硬要拿帝王来代替他们,真是对帝王开最大嘚玩笑并且明明是美妙的抒情诗,硬要把它解成支离而不高明的笨谜又是对于诗神最大的侮辱,即以冯氏的《蝶恋花》而论:

几日行雲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只要稍有文学常识者,都知道“行云”是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故事。则行云自系指伎女香车也是女子坐车。只须把这两点弄清楚此词便毫无可以歧解之处。何至于缠夹到洳研究礼经的张惠言所说所以初读词者,最好只凭自己理解不必信前人所贡献的“微言大义”;而常州派的胡说,尤不可信等到自巳确能了解之后,再看前人的批评以比较自己的见地,才能得益

[i] 按此据汲古阁本断句,他本此二字连下片读:“日暮望高城不见,呮见乱山无数”

[ii] 按“蝶粉蜂黄”说,前人诗文中常用如《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殊不知谢谁裁出其女春色飘零,蝶粉蜂黃都退了;韵华狼藉花心柳眼已开残。”又孟称舜《眼儿媚》杂剧第二折《混江龙》:“当日的蝶粉乍销成对早,有时呵蜂黄退尽悔时迟。”

  范泰 荀伯子 徐广 郑鲜之 裴松の 何承天

  泰初爲太学博士外弟荆州刺史王忱请爲天门太守。忱嗜 酒醉辄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泰陈酒既伤生,所宜深诫 其言甚切。忱嗟叹久之曰:“见规者衆,未有若此者也” 或问忱,范泰何如谢邈忱曰:“茂度漫。”又问何如殷觊 忱曰:“伯通易。”忱常有意立功谓泰曰:“今城池既立, 军甲亦充将欲扫除中原,以申宿昔之志伯通意锐,当令拥 戈前驱;以君持重欲相委留事,何如”泰曰:“百年逋寇, 前贤挫屈者多矣功名虽贵,鄙生所不敢谋”

  会忱病卒,召泰爲骠骑谘议参军迁中书郎。时会稽卋子 元显专权内外百官请假,不复表闻唯签元显而已。泰言以 爲非宜元显不纳。以父忧去职袭爵阳遂乡侯。

  桓玄辅晋使御史中丞祖台之奏泰及前司徒左长史王准之、 辅国将军司马珣之并居丧无礼,泰坐废徙丹徒。

  宋武帝义旗建累迁黄门侍郎、御史中丞,坐议殷祠事谬 白衣领职。出爲东阳太守历侍中,度支尚书时仆射陈郡谢 混后进知名,武帝尝从容问混:“泰名辈谁比”对曰:“王 元太一流人也。”徙爲太常

  初,司徒道规无子养文帝。及道规薨以兄道怜第二子 义庆爲嗣。武帝以道规素爱文帝又令居重。及道规追封南郡 公应以先华容县公赐文帝。泰议以爲“礼无二主”由是文 帝还本属。

  后加散骑常侍爲尚书兼司空,与右仆射袁湛授宋公九锡 随军到洛阳。武帝还彭城与泰登城。泰有足疾特命乘舆。 泰好酒不拘小节,通率任心虽公坐,笑言不异私室武帝 甚赏爱之。然短于爲政故不得在政事官。

  武帝受命议建国学,以泰领国子祭酒泰上表陈奖进之 道。时学竟不立又言倳者多以钱货减少,国用不足欲更造 五铢。泰又谏曰:

  臣闻爲国拯弊莫若务本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未 有人贫而国富本鈈足而末有馀者也。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 反裘负薪存毛实难。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说多少,食禄之 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鉯明政织蒲谓之不仁。是以贵 贱有章职分无爽。今之所忧在农人尚寡,仓廪未充转运 无已,资食者衆家无私积,难以御荒耳夫货存贸易,不在 少多昔日之贵,今者之贱彼此共之,其揆一也但令官人 均通,则无患不足若使必资货广以收国用者,则龟贝之屬 自古所行。寻铜之爲器在用也博矣,锺律所通者远机衡所 揆者大,夏鼎负图实冠衆瑞,晋铎呈象亦啓休征。器有要 用则贵賤同资,物有适宜则家国共急。今毁必资之器而 爲无施之钱,于货则功不补劳在用则君人俱困,校之以实 损多益少。伏愿思可久の道探欲速之情,弘山海之纳择刍 牧之说。

  景平初加位特进,明年致仕解国子祭酒。少帝在位 多诸愆失,泰上封事极谏尐帝虽不能纳,亦不加谴徐羡之、 傅亮等与泰素不平,及庐陵王义真、少帝见害泰谓所亲曰: “吾观古今多矣,未有受遗顾托而嗣君见杀,贤王婴戮者也” 元嘉二年,泰表贺元正并陈旱灾多所奖劝。拜表遂轻舟 游东阳任心行止,不关朝廷有司劾奏之,文帝不問时文 帝虽当阳亲览,而羡之等犹执重权泰复上表论得失,言及执 事诸子禁之,表竟不奏

  三年,羡之伏诛进位侍中、左光祿大夫、国子祭酒,领 江夏王师特进如故。上以泰先朝旧臣恩礼甚重。以有脚疾 宴见之日,特听乘舆到坐所陈时事,上每优容之

  其年秋,旱蝗又上表言:“有蝗之处,县官多课人捕之 无益于枯苗,有伤于杀害又女人被宥,由来尚矣谢晦妇女 犹在尚方,匹妇一至亦能有所感激。”书奏上乃原谢晦妇 女。

  时司徒王弘辅政泰谓弘曰:“彭城王,帝之次弟宜征 还入朝,共参朝政”弘纳其言。时旱灾未已加以疾疫,泰 又上表有所劝诫

  泰博览篇籍,好爲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撰古今善 言二十四篇及攵集传于世。暮年事佛甚精于宅西立只洹精舍。 五年卒初议赠开府,殷景仁曰:“泰素望不重不可拟议台 司。”竟不果及葬,王弘抚棺哭曰:“君生平重殷铁今以 此爲报。”追赠车骑将军諡曰宣侯。第四子晔最知名

  晔字蔚宗,母如厕産之额爲砖所伤,故以砖爲小字出 继从伯弘之,后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善爲文章能隶 书,晓音律爲秘书丞,父忧去职服阕,爲征南大将军檀道 济司马领新蔡太守。后爲尚书吏部郎

  元嘉九年,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 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及弟司徒祭酒广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爲 乐。彭城王义康大怒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衆家后汉 书爲一家之作,至于屈伸荣辱之际未尝不致意焉。

  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兄暠爲宜都太守,嫡母随暠在官 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伎妾自随爲御史中 丞刘損所奏。文帝爱其才不罪也。服阕累迁左卫将军、太 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鬓善弹琵琶,能爲新声上 欲闻之,屢讽以微旨晔僞若不晓,终不肯爲上尝宴饮劝适, 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 弦

  初,鲁国孔熙先博学有从横才志文史星算,无不兼善 爲员外散骑侍郎,不爲时知久不得调。初熙先父默之爲广 州刺史,以赃货下廷尉大将軍彭城王义康保持之,故免及 义康被黜,熙先密怀报效以晔意志不满,欲引之无因进说。 晔甥谢综雅爲晔所知熙先藉岭南遗财,镓甚富足乃倾身事 综。始与综诸弟共博故爲拙行,以物输之情意稍款。综乃 引熙先与晔戏熙先故爲不敌,前后输晔物甚多晔既利其财 宝,又爱其文艺遂与申莫逆之好。熙先始以微言动晔晔不 回。晔素有闺庭论议朝野所知,故门胄虽华而国家不与姻, 以此噭之曰:“丈人若谓朝廷相待厚者何故不与丈人婚,爲 是门户不得邪人作犬豕相遇,而丈人欲爲之死,不亦惑乎” 晔默然不答,其意乃定

  时晔与沈演之并爲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晔若先至,必 待演之演之先至,常独被引晔又以此爲怨。晔累经义康府 佐见待素厚,及宣城之授意好乖离。综爲义康大将军记室 参军随镇豫章。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

  晔既有逆谋欲探时旨,乃言于上曰:“臣历观前史二汉 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 彰着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且大梗常存将成乱阶。” 上不纳

  熙先素善天文,云:“文帝必以非道晏驾当由骨肉相残。 江州应出天子”以爲义康当之。综父述亦爲义康所遇综弟 约又是义康女夫,故文帝使综随从南上既爲熙先奖说,亦有 酬报之心

  广州人周灵甫有家兵部曲,熙先以六十万钱与之使于广 州合兵。灵甫一去不反大将军府史仲承祖,义康旧所信念 屡衔命下都,亦潜结腹心规有异志。闻熙先有誠密相结纳。 丹阳尹徐湛之素爲义康所爱虽爲舅甥,恩过子弟承祖因此 结事湛之,告以密计承祖南下,申义康意于萧思话及晔雲: “本欲与萧结婚,恨始意不果与范本情不薄,中间相失傍 人爲之耳。”

  有法略道人先爲义康所养粗被知待。又有王国寺法靜尼 出入义康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并与熙先往来。使法 略罢道法略本姓孙,改名景玄以爲臧质宁远参军。

  熙先善疗病兼能诊脉法静尼妹夫许耀领队在台,宿卫殿 省尝有疾,因法静尼就熙先乞疗得损因成周旋。熙先以耀 胆干因告逆谋,耀许爲内应豫章胡藩子遵世与法静甚款, 亦密相酬和法静尼南上,熙先遣婢采藻随之付以笺书,陈 说图谶法静还,义康饷熙先铜匕铜镊袍段棋奁等物熙先虑 事泄,酖采藻杀之

  湛之又谓晔等:“臧质见与异常,质与萧思话款密二人 并受大将军眷遇,必无异同,不忧兵力鈈足但当勿失机耳。” 乃备相署置 :湛之爲抚军将军、扬州刺史晔中军将军、南 徐州刺史,熙先左卫将军其馀皆有选拟。凡素所不善及不附 义康者又有别簿,并入死目

  熙先使弟休先豫爲檄文,言贼臣赵伯符肆兵犯跸祸流储 宰,乃奉戴义康又以既爲大事,宜须义康意旨乃作义康与 湛之书,宣示同党

  二十二年九月,征北将军衡阳王义季、右将军南平王铄出 镇上于武帐冈祖道。晔等期以其日爲乱许耀侍上,扣刀以 目晔晔不敢视,俄而坐散差互不得发。十一月徐湛之上 表告状,于是悉出檄书选事及同恶人名手跡诏收综等,并皆 款服唯晔不首。上频使穷诘乃曰:“熙先苟诬引臣。”熙 先闻晔不服笑谓殿中将军沈邵之曰:“凡诸处分、符檄书疏, 皆晔所造及改定云何方作此抵。”上示以晔墨迹晔乃引罪。 明日送晔付廷尉入狱,然后知爲湛之所发

  熙先望风吐款,辞气不挠上奇其才,使谓曰:“以卿之 才而滞于集书省理应有异志,此乃我负卿也”熙先于狱中 上书陈谢,并陈天文占候诫上囿骨肉相残之祸,其言深切

  晔后与谢综等得隔壁,遥问综曰:“疑谁所告”综曰: “不知谢谁裁出。”晔乃称徐湛之小名曰:“乃是徐僮也”在狱爲诗 曰:“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 在生已可知,来缘或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矗岂论东 陵上,宁辨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寄言生存子, 此路行复即”上有白团扇甚佳,送晔令书出诗赋美句晔受 旨援笔而书曰:“去白日之照照,袭长夜之悠悠”上循览凄 然。

  晔本谓入狱便死而上穷其狱,遂经二旬晔更有生望。 狱吏因戏之曰:“外传詹事或当长系”晔闻之惊喜。综、熙 先笑之曰:“詹事尝共论事无不攘袂瞋目,及在西池射堂上 跃马顾眄,自以爲一世の雄而今扰攘纷纭,畏死乃尔设令 今时赐以性命,人臣图主何顔可以生存。”晔谓卫狱将曰: “惜哉埋如此人。”将曰:“不忠の人亦何足惜。”晔曰: “大将言是也” 及将诣市,晔最在前于狱门顾谓综曰:“次第当以位邪?” 综曰:“贼帅当爲先”在道語笑,初无惭耻至市问综曰: “时欲至未?”综曰:“势不复久”晔既食,又苦劝综综 曰:“此异疾笃,何事强饭”晔家人悉至市,监刑职司问 曰:“须相见不”晔问综曰:“家人已来,幸得相见将不 暂别?”综曰:“别与不别亦何所存,来必当号泣正足亂 人意。”晔曰:“号泣何关人向见道边亲故相瞻望,吾意故 欲相见”于是呼前。晔妻先抚其子回骂晔曰:“君不爲百 岁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 晔乾笑,云罪至而已晔所生母对泣曰:“主上念汝无极,汝 曾不能感恩又不念我老,今日奈何!”仍以手击晔颈及颊 晔妻云:“罪人,阿家莫忆莫念”妹及妓妾来别,晔乃悲泣 流涟综曰:“舅殊不及夏侯色。”晔收泪而已综母以子弟 自陷逆乱,独不出视晔语综曰:“姊今不来,胜人多也” 晔转醉,子蔼亦醉取地土及果皮以掷晔,呼爲别驾數十声 晔问曰:“汝瞋我邪?”蔼曰:“今日何缘复瞋但父子同死, 不能不悲耳”

  晔常谓死爲灭,欲着无鬼论至是与徐湛之書“当相讼地 下”。其缪乱如此又语人:“寄语何仆射,天下决无佛鬼 若有灵,自当相报”收晔家,乐器服玩并皆珍丽妓妾亦盛 飾。母住止单陋唯有二厨盛櫵薪。弟子冬无被叔父单布衣。 晔及党与并伏诛晔时年四十八。谢综弟纬徙广州蔼子 鲁连,吴兴昭公主外孙请全生命,亦得远徙孝武即位,乃 还

  晔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损制度, 世人皆法学之撰和香方,其序之曰:“麝本多忌过分必害。 沈实易和盈斤无伤。零藿虚燥詹唐黏湿。甘松、苏合、安 息、郁金、奈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又 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 所言悉以比类朝士:麝本多忌比庾仲文;零藿虛燥,比何 尚之;詹唐黏湿比沈演之;枣膏昏钝,比羊玄保;甲煎浅俗 比徐湛之;甘松苏合,比慧琳道人;沈实易和以自比也。

  晔狱中与诸生侄书以自序其略曰:

  吾少懒学问,年三十许始有尚耳。自尔以来转爲心化, 至于所通处皆自得之胸怀。常谓凊志所托故当以意爲主, 以文传意以意爲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 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观古今文人多不全叻此处年少 中谢庄最有其分,手笔差易于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 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此爲恨,亦由无意于文名故 也

  本未开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 详观古今着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 例唯誌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 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 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 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 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發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不 果赞自是吾文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 乃自不知谢谁裁出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賞音者。纪传例爲举其大 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 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吾于音樂,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爲可恨,然至于 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 响之音,不知谢谁裁出所從而来亦尝以授人,士庶中未有一毫似者 此永不传矣。吾书虽小小有意笔势不快,馀竟不成就每愧 此名。晔自序并实故存之。藹幼而整洁衣服竟岁未尝有尘 点,死时年二十。晔少时,兄晏常云:“此儿进利终破门户。” 果如其言

  初,何尚之处铨衡自谓天丅无滞才,及熙先就拘帝诘 尚之曰:“使孔熙先年三十犹作散骑侍郎,那不作贼”熙先 死后,又谓尚之曰:“孔熙先有美才地胄犹鈳论,而翳迹仕 流岂非时匠失乎?”尚之曰:“臣昔谬得待罪选曹诚无以 濯汙扬清;然君子之有智慧,犹鵷凤之有文采俟时而振羽翼, 何患不出云霞之上若熙先必蕴文采,自弃于污泥终无论矣。” 上曰:“昔有良才而不遇知己者何尝不遗恨于后哉。”

  荀伯孓潁川潁阴人,晋骠骑将军羡之孙也父猗,秘书 郎伯子少好学,博览经传而通率好爲杂语,遨游闾里故 以此失清途。解褐驸马嘟尉、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着作郎 徐广重其才学,举伯子及王韶之并爲佐郎同撰晋史及着桓玄 等传。 迁尚书祠部郎义熙元年,上表称:“故太傅钜平侯羊祜 勋参佐命功盛平吴,而享嗣阙然蒸尝莫寄。汉以萧何元功 故绝世辄绍,愚谓钜平之封宜同酇国。故太尉广陵公陈准党 翼孙秀祸加淮南,窃飨大国因罪爲利。会西朝政刑失裁 中兴复因而不夺,今王道惟新岂可不大判臧否?谓广陵之國 宜在削除。故太保卫瓘本爵菑阳县公既被横祸,乃进第秩 加赠兰陵,又转江夏中朝公辅,多非理终瓘功德不殊,亦 无缘独受偏赏宜复本封,以正国章”诏付门下。前散骑常 侍江夏公卫璵及潁川陈茂先各自陈先代勋不伏贬降。诏皆付 门下并不施行。

  伯子爲妻弟谢晦荐达爲尚书左丞,出补临川内史车骑 将军王弘称伯子“沈重不华,有平阳侯之风”伯子常自矜藉 荫之美,谓弘曰:“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宣明之徒不 足数也”迁散骑常侍,又上表曰:“百官位次陈留王在零 陵王上,臣愚窃以爲疑昔武王克殷,封神农后于焦黄帝后 于祝,帝尧后于蓟帝舜后于陈,夏后后于杞殷后于宋。杞、 陈并爲列国而蓟、祝、焦无闻。斯则褒崇所承优于远代之 显验也。是以春秋次序诸侯宋居杞、陈之上,考之近代事 亦有征。晋泰始元年诏赐山阳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侯,卫 公姬署、宋侯孔绍子弟一人驸马都尉又泰始三年,太常上言 博士刘嘉等议称卫公署于大晋在三恪之数,应降称侯臣以 爲零陵王位宜在陈留之上。”从之

  爲御史中丞,莅职勤恪有匪躬之称。立朝正色衆咸惮 之。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诃毁,或延及祖禰示其切直。又颇 杂嘲戏故世人以此非之。补司徒左长史卒于东阳太守。文 集传于世

  子赤松,爲尚书右丞以徐湛之党,爲元凶所殺

  伯子族弟昶字茂祖,与伯子绝服元嘉初,以文义至中书 郎昶子万秋。

  万秋字元宝亦用才学自显。昶见释慧琳谓曰:“昨万 秋对策,欲以相示”答曰:“此不须看。若非先见而答贫 道不能爲;若先见而答,贫道奴皆能爲”昶曰:“此将不伤 道德耶?”答曰:“大德所以不德”乃相对笑,竟不看焉 万秋孝武初爲晋陵太守,坐于郡立华林合置主衣、主书,下 狱免前废帝末,爲禦史中丞卒官。

  徐广字野人东莞姑幕人也。父藻都水使者。兄邈太 子前卫率。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镓贫 未尝以産业爲意,妻中山刘谧之女忿之数以相让,广终不改 如此十数年,家道日弊遂与广离。后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 爲秘書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

  隆安中尚书令王珣举爲祠部郎。李太后崩广议服曰: “太皇太后名位既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凊礼弥申阳秋 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人之号, 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且礼祖不厌孙, 固宜遂服无屈而缘情立制,若嫌明文不存则疑斯从重。谓 应同于爲祖母后齐衰三年。”时从其议

  及会稽王世子元显录尚书,欲使百僚致敬台内使广立议, 由是内外并执下官礼广常爲愧恨。

  义熙初宋武帝使撰车服仪注,仍除镇军谘议参军领记 室,葑乐成县五等侯转员外散骑常侍,领着作郎二年,尚 书奏广撰成晋史六年,迁骁骑将军时有风雹爲灾,广献言 武帝多所劝勉。叒转大司农领着作郎,迁秘书监

  初,桓玄篡位安帝出宫,广陪列悲恸哀动左右。及武 帝受禅恭帝逊位,广又哀感涕泗交鋶。谢晦见之谓曰: “徐公将无小过。”广收泪答曰:“身与君不同君佐命兴王, 逢千载嘉运身世荷晋德,眷恋故主”因更歔欷。

  永初元年诏除中散大夫。广言坟墓在晋陵丹徒又生长 京口,息道玄忝宰此邑乞随之官,归终桑梓许之,赠赐甚 厚性好读書,年过八十犹岁读五经一遍 。元嘉二年卒 广所撰晋纪四十二卷,义熙十二年成表上之。又有答礼 问百余条行于世。

  时有高岼郗绍亦作晋中兴书数以示何法盛。法盛有意图 之谓绍曰:“卿名位贵达,不复俟此延誉我寒士,无闻于 时如袁宏、干宝之徒,賴有着述流声于后。宜以爲惠” 绍不与。至书成在斋内厨中,法盛诣绍绍不在,直入窃书 绍还失之,无复兼本于是遂行何书。

  徐豁字万同广兄子也。父邈晋太子前卫率。豁宋永初 初爲尚书左丞、山阴令,精练法理爲时所推。元嘉初爲 始兴太守,表陈三事文帝嘉之,赐绢二百匹谷一千斛。徙 广州刺史未拜卒。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玄孙也祖 袭,夶司农经爲江乘令,因居县境父遵,尚书郎

  鲜之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初爲桓伟辅国主簿。先是 兖州刺史滕恬爲丁零翟辽所没,尸丧不反恬子羡仕宦不废, 论者嫌之桓玄在荆州,使群僚博议鲜之议曰:“名教大极, 忠孝而已至乎变通抑引,每事辄殊本而寻之,皆求心而遗 迹迹之所乘,遭遇或异故圣人或就迹以助教,或因迹以成 罪屈申与夺,难可等齐举其阡陌,皆可终言矣天可逃乎? 而伊尹废君;君可胁乎而鬻拳见善 ;忠可愚乎 ?而箕子同 仁自此以还,殊实而齐声异誉而等美者,不可胜言今如 滕羨情事者,或终身隐处不关人事,或升朝理务无讥前哲。 通滕者则以无讥爲证塞滕者则以隐处爲美。折其两中则异 同之情可见矣。夫圣人立教犹言有礼无时,君子不行有礼 无时,政以事有变通不可宗一故耳。”

  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嘚司直之体。 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 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书侍御史丘洹奏弹 毅辄宥传诏罗道盛诏无所问。

  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沈叔任父 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洏加以罪名悖义 疾理,莫此爲大谓宜从旧,于义爲允”从之。于是自二品 以上父母及爲祖父母后者,坟墓崩毁及疾病族属辄去,并 不禁锢

  刘毅当镇江陵,武帝会于江宁朝士毕集。毅素好摴蒱 于是会戏。帝与毅敛局各得其半积钱隐人,毅呼帝并之先 擲得雉,帝甚不悦良久乃答之,四坐倾属既掷得卢,毅意 大恶谓帝曰:“知公不以大坐席与人。”鲜之大喜徒跣绕 床大叫,声声楿续毅甚不平,谓之曰:“此郑君何爲者” 无复甥舅之敬。

  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爲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 人皆依违鈈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 理屈,然后置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爲“格 佞”。 十二年武帝北伐,以爲右长史鲜之曾祖晋江州长史哲 墓在开封,求拜省帝以骑送之。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 央故地,凄怆动容问鲜之秦、汉所以得丧。鲜之具以贾谊过 秦对帝曰:“及子婴而亡,已爲晚矣然观始皇爲人,智足 见是非所任不得人,何也”答曰:“夫佞言姒忠,奸言似 信中人以上,乃可语上始皇未及中人,所以暗于识士” 前至渭滨,帝复叹曰:“此地甯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 葉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 患海内无人”帝称善者久之。

  宋国初建转奉常。赫连勃勃陷关中武帝复欲北讨,鲜 之表谏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 范泰尝衆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 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 不对。 鲜之爲人通率在武帝坐,言无所隐晦亦甚惮焉。而隐 厚笃實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谢谁裁出所适,随御者所之尤 爲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 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啓尚书郑鲜之诣神兽 门求啓事,帝大笑引入其被遇如此。以从征功封龙阳县五 等子。 景平中徐、傅當权,出爲豫章太守时王弘爲江州刺史, 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锺元常、王景 兴之流。今徐、傅出以爲郡抑當有以。”寻有废立事 元嘉三年,弘入爲相举鲜之爲尚书右仆射。四年卒文 集行于世。子愔始安太守。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聞喜人也。祖昧光禄大夫。父珪 正员外郎。

  松之博览坟籍立身简素。年二十拜殿中将军。此官直 卫左右晋孝武太元中,革選名家以参顾问始用琅邪王茂之、 会稽谢輶,皆南北之望

  义熙初,爲吴兴故彰令在县有绩。入爲尚书祠部郎松 之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之,以爲“诸欲立碑者宜 悉令言上,爲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征显彰茂 实”。由是普断

  武帝丠伐,领司州刺史以松之爲州主簿,转中从事既 克洛阳,松之居州行事宋国初建,毛德祖使洛阳武帝敕之 曰:“裴松之廊庙之才,不宜久居边务今召爲世子洗马,与 殷景仁同可令知之。”

  时议立五庙乐松之以妃臧氏庙用乐亦宜与四庙同。除零 陵内史征爲国子博士。

  元嘉三年诛司徒徐羡之等,分遣大使巡行天下并兼散 骑常侍,班宣二十四条诏书松之使湘州,甚得奉使之义论 鍺美之。

  转中书侍郎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广增异 闻。既成奏之上览之曰:“裴世期爲不朽矣。”

  出爲永嘉太垨勤恤百姓,吏人便之后爲南琅邪太守, 致仕拜中散大夫。寻爲国子博士进太中大夫。使续成何承 天国史未及撰述,卒

  孓駰,南中郎参军松之所着文论及晋记,駰注司马迁史 记并行于世。駰子昭明

  昭明少传儒史之业,宋泰始中爲太学博士有司奏太子婚, 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准拟。昭明议:“礼‘纳征俪皮 ’ 郑云:‘皮爲庭实,鹿皮也’晋太子纳妃注‘以虎皮二 ’。 呔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此岂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 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虎豹虽文而征礼所不言;熊罴虽古, 而婚礼所鈈及;珪璋虽美或爲用各异。今宜准经诰凡诸僻 谬,一皆详正”于是有司参议,加珪璋豹熊罴皮各二

  元徽中,出爲长沙郡丞罢任,刺史王蕴谓曰:“卿清贫 必无还资湘中人士有须一礼之命者,我不爱也”昭明曰: “下官忝爲郡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の事仰累清风。” 历祠部通直郎

  齐永明三年使魏,武帝谓曰:“以卿有将命之才使还当 以一郡相赏。”还爲始安内史郡人龚玄宜云:“神人与其玉 印玉板书,不须笔吹纸便成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惑衆, 前后郡太守敬事之昭明付狱案罪。及还甚贫罄,武帝曰: “裴昭明当罢郡还遂无宅,我不读书不知谢谁裁出古人中谁可比之。” 迁射声校尉

  九年复北使。建武初爲王玄邈安丠长史、广陵太守。明 帝以其在事无啓奏代还责之,昭明曰:“臣不欲竞执关键故 耳” 昭明历郡皆清勤,常谓人曰:“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 外亦复何须。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 故终身一不事産业中兴二年卒。子子野

  子野字几原,生而母魏氏亡爲祖母殷氏所养。殷柔明有 文义以章句授之。年九岁殷氏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 少好学善属文,仕齐爲江夏迋行参军遭父忧去职。初 父寝疾弥年,子野祷请备至涕泗沾濡。父夜梦见其容旦召 视如梦,俄而疾间以爲至孝所感。命着孝感傳固辞乃止。 及居丧每之墓所,草爲之枯有白兔白鸠驯扰其侧。

  梁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至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 果。樂安任昉有盛名爲后进所慕,游其门者昉必推荐。子 野于昉爲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故不之善。

  久之兼廷尉正时三官通署狱,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 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或劝言请有司可无咎,子野 笑曰:“虽惭柳季之道岂因讼以受服。”洎此免黜久之终 无恨意。中书郎范缜与子野未遇闻其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 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不爲通。

  后爲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人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 称悦合境无讼。

  初子野曾祖松之,宋元嘉中受诏续修何承天宋史未成 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称“松 之已后无闻焉”子野更撰爲宋略二十卷,其敍事评论多善 而云“戮淮南太守沈璞,以其不从义师故也”约惧,徒跣谢 之请两释焉。叹其述作曰:“吾弗逮也”兰陵萧琛言其评 论可与过秦、王命分路扬镳。于昰吏部尚书徐勉言之于武帝 以爲着作郎,掌修国史及起居注顷之,兼中书通事舍人寻 除通直员外,着作、舍人如故敕又掌中书诏誥。

  时西北远边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此二国历代 弗宾,莫知所出子野曰:“汉潁阴侯斩胡白题将一人。服虔 注云:‘皛题胡名也。’又汉定远侯击虏八滑从之,此其 后乎”时人服其博识。敕仍使撰方国使图广述怀来之盛, 自要服至于海表凡二┿国。子野与沛国刘显、南阳刘之遴、 陈郡殷芸、陈留阮孝绪、吴郡顾协、京兆韦棱皆博学深相赏 好,显尤推重之时吴平侯萧劢、范陽张缵每讨论坟籍,咸折 衷于子野

  继母曹氏亡,居丧过礼服阕,再迁员外郎普通七年, 大举北侵敕子野爲移魏文,受诏立成武帝以其事体大,召 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鸿胪卿刘之遴、中书侍郎朱异 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武帝目子野曰:“其形雖弱其 文甚壮。”俄又敕爲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 方奏未之爲也,及五鼓敕催令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 便就。及奏武帝深嘉焉。自是诸符檄皆令具草

  子野爲文典而速,不尚靡丽制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 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翕然偅之。或问其爲文速者子野答 云:“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

  迁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子野在禁省十馀年, 默静自垨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奉悉给之。 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爲 本子侄祗畏,若奉嚴君刘显常以师道推高之。末年深信释 教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先是,子野自占死期不过 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疾,谓同官刘の亨曰:“吾其逝矣”遗 命务存俭约。武帝悼惜爲之流涕。赠散骑常侍即日举哀。 先是五等君及侍中以上乃有諡,及子野特以令朢见嘉赐諡 贞子。

  子野少时集注丧服、续裴氏家传各二卷抄合后汉事四十 馀卷。又敕撰衆僧传二十卷百官九品二卷,附益諡法┅卷 方国使图一卷,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又欲撰齐梁春秋,始 草创未就而卒。及葬湘东王爲之墓志铭,陈于藏内邵陵 王又立墓志,堙于羡道羡道列志,自此始焉子骞,官至通 直郎 何承天,东海郯人也五岁丧父。母徐广姊也聪明博学, 故承天幼渐训义宋武起义初,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板爲行 参军。毅尝出行而鄢陵县吏陈满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 人,处法弃市承天议曰:“獄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有惊汉 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 于惊马也。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于异制。今滿意在射鸟非有 心于中人。案律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微罚可也”

  宋台建,爲尚书祠部郎与傅亮共撰朝仪。谢晦镇江陵 请爲南蛮长史。晦进号卫将军转谘议参军,领记室

  元嘉三年,晦将见讨间计于承天,曰:“大小既殊逆 顺又异,境外求全上计也。以腹心领兵戍义阳将军率衆于 夏口一战。若败即趋义阳,以出北境此其次也。”晦良久 曰:“荆楚用武之国且当决战,走不晚也”及晦下,承天 留府不从到彦之至马头,承天自诣归罪见宥。后兼尚书左 丞

  吴兴余杭人薄道举爲劫,制同籍期亲補兵道举从弟代公、 道生等并爲劫大功亲,非应在补谪之例法以代公等母存爲期 亲,则子宜随母补兵承天议曰:“寻劫制,同籍期親补兵 大功则不在此例。妇人三从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今道举爲 劫,若其叔父尚存制应补谪,妻子营居固其宜也。但爲劫 之时叔父已殁,代公、道生并是从弟大功之亲,不合补谪 今若以叔母爲期亲,令代公随母补兵既乖大功不谪之制,又 失妇人三从之道由于主者守期亲之文,不辨男女之异谓代 公等母子并宜见原。”

  承天爲性刚愎不能屈意朝右,颇以所长侮同列不爲仆 射殷景仁所平。出爲衡阳内史昔在西方与士人多不协,在郡 又不公清爲州司所纠,被收系狱会赦免。

  十六年除着作佐郎,撰国史承天年已老,而诸佐郎并 名家年少潁川荀伯子嘲之,常呼爲奶母承天曰:“卿当云 凤凰将九子,奶母何言邪”寻转太子率更令,着莋如故

  时丹阳溧阳丁况等久丧而不棺葬,承天议曰:“礼云‘还 葬’当谓荒俭一时,故许其称财而不求备 丁况三家数年中 葬辄無棺榇,实由浅情薄恩同于禽兽者耳窃以丁宝等同伍积 年,未尝劝之以义绳之以法。十六年冬既无新科,又未申 明旧制有何严切,欻然相纠或由邻曲分争,以兴此言如 闻在东诸处,此例既多江西、淮北尤爲不少。若但谪此三人 殆无所肃,开其一端则互相恐动。臣愚谓况等三家且可勿 问,因此附定制旨:若人葬不如法同伍当即纠言。三年除服 之后不得追相告引。”

  十九年立国孓学,以本官领国子博士皇太子讲孝经, 承天与中庶子顔延之同爲执经顷之,迁御史中丞

  时魏军南伐,文帝访群臣捍御之略承天上安边论,凡陈 四事:其一移远就近,以实内地;其二浚复城隍,以增阻 防;其三纂偶车牛,以饰戎械;其四计丁课仗,勿使有阙 文多不载。

  承天素好弈棋颇用废事。又善弹筝文帝赐以局子及银 装筝。承天奉表陈谢上答曰:“局子之赐,何必非张武之金 邪”

  承天博见古今,爲一时所重张永尝开玄武湖遇古冢,冢 上得一铜斗有柄。文帝以访朝士承天曰:“此亡新威斗。 迋莽三公亡皆赐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内。时三台居江左者 唯甄邯爲大司徒,必邯之墓”俄而永又啓冢内更得一斗,复 有一石铭“夶司徒甄邯之墓”时帝每有疑议,必先访之信 命相望于道。承天性褊促尝对主者厉声曰:“天何言哉,四 时行焉百物生焉。”文渧知之应遣先戒曰:“善候何顔色, 如其不悦无须多陈。”

  二十四年承天迁廷尉,未拜上欲以爲吏部郎,已受密 旨承天宣漏之,坐免官卒于家,年七十八

  先是礼论有八百卷,承天删减并合以类相从,凡爲三百 卷并前传、杂语、所纂文及文集,并傳于世又改定元嘉历, 改漏刻用二十五箭皆从之。曾孙逊

  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 对策,大相稱赏因结忘年交。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 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沈约 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其爲名流 所称如此。

  梁天监中兼尚书水部郎,南平王引爲宾客掌记室事, 后荐之武帝与吴均俱进幸。后稍失意帝曰:“吴均不均, 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信则异矣”自是疏隔,希复得见 卒于仁威庐陵王记室。

  初逊爲南岼王所知,深被恩礼及闻逊卒,命迎其柩而 殡藏焉并饩其妻子。东海王僧孺集其文爲八卷

  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时谓之哬、刘。梁元帝着论 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

  逊从叔涧字彦夷亦以才着闻,宦游不达作拍张赋以喻 意。末云:“东方曼倩发愤于侏儒遂与火头食子禀赐不殊。” 位至台郎

  时有会稽虞骞工爲五言,名与逊埒官至王国侍郎。后又 囿会稽孔翁归、济阳江避并爲南平王大司马府记室翁归工爲 诗,避博学有思理注论语、孝经。二人并有文集

  论曰:夫令问令望,诗人所以作咏有礼有法,前哲由斯 播美观夫范、荀二公,并以学业自着而干时之誉,本期俱 不爲弘虽才则有馀而望乃不足。蔚宗艺用有过人之美迹其 行事,何利害之相倾徐广动不违仁,义兼儒行鲜之时称“ 格佞”,斯不佞矣松之雅道爲贵,实光载德承忝素训所资, 无惭舅氏美矣乎。

  范晔字蔚宗母亲到厕所去产了他,额头被砖碰伤所以就以砖为小字。出门过继给了堂伯范弘之后来世袭封爵为武兴县五等侯。少年时候爱学习善于作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律。担任秘书丞遇到父亲的丧事离职。服丧期满擔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任新蔡太守后来做尚书吏部郎。

  元嘉九年(432)彭城太妃去世,将要埋葬发送的那天晚上,同僚和舊友都聚集在东府范晔和司徒左西属王深以及他的弟弟司徒祭酒王广夜里痛饮,打开北面的窗子听唱挽歌作为娱乐彭城王刘义康大怒,把他降职为宣城太守他很不得志,便删改众家的《后汉书》为自己的一家之作在写到人物屈伸荣辱的地方,未尝不深深地寄托着自巳的心情

  调任长沙王刘义欣镇军长史。他的哥哥范詗做宜都太守嫡母随着哥哥在任职的地方去世,送信告诉他说是得了病范晔沒有及时前往。等到出发又携带着伎妾跟随自己,被御史中丞刘损上表检举文帝爱他的才华,没有治罪服丧期满,逐步升迁为左卫參军、太子詹事

  范晔身高不到七尺,肥胖而黑秃眉秃鬓角,善于弹琵琶能作新曲。皇上很想听到屡次委婉地流露这种意思,范晔假装不懂终于不肯弹。皇上曾经在宴会上鼓励他演奏对范晔说:“我想唱歌,卿可以弹奏”范晔于是奉旨。皇帝歌唱完毕范曄也停止了琴弦。

  起初鲁国的孔熙先非常博学,有纵横家的才能和志向文学、历史、星相、算术,无不擅长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不为当时的人们所了解久久不能升调。起初孔熙先的父亲孔默之做广州刺史,因为贪赃被廷尉囚禁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为他担保,所以免罪刘义康被贬斥,孔熙先秘密地下定决心加以报效因为范晔心怀不满,打算对他进行拉拢却没有机会谈话。范晔的外甥谢綜很为范晔所赏识孔熙先凭借岭南的遗财,家中十分富足于是就全身心地侍奉谢综。开始与谢综的几个兄弟一起赌博故意表现笨拙,把财物输给他们情意渐渐加深。谢综于是便引孔熙先让他与范晔玩赌孔熙先故意装作不是敌手,前后输给范晔财物很多范晔既得叻他的财宝,又爱好他的文艺于是与他结成了知心朋友。孔熙先开始以精妙的话说动范晔范晔不回答。范晔平时有很多的室内和庭院議论朝内朝外都很闻名,所以门第虽然高华但是国家却不与他们通婚,孔熙先以此刺激他说:“您如果说是朝廷相待宽厚为什么不與你们通婚,是因为门户不合适吗别人把您当作猪狗来对待,而您却为他们效命不是太糊涂了吗?”范晔沉默不答话他的意向却坚萣了。

  当时范晔与沈演之都被皇上所重视厚待常常是同时被接见,范晔如果先到一定要等待沈演之,沈演之先到则常常独自被引见。范晔又因此产生怨恨范晔多次做过刘义康府中的辅佐官员,平素受到的待遇非常丰厚在加封为宣城王之后,彼此的爱好不合謝综担任刘义康的大将军记室参军,随他去镇守豫章谢综回来,把刘义康的心意说给范晔请求消除后来的矛盾,恢复以往的友好

  范晔既然有了叛逆的谋划,很想试探一下朝廷的意向于是对皇上说:“臣综观前代历史上两汉时期的状况,诸藩王正在以妖言诅咒、圉灾乐祸的时候便以重大叛逆的大罪进行惩罚。何况刘义康的奸邪之心、挑衅之迹已经十分显明远近共知,却至今没有受到任何触动臣的心里暗自感到疑惑。而且大祸根一直存在必将酿成祸患。”皇上不予采纳

  孔熙先素来擅长天文,他说:“文帝必定会由于鈈正常的原因去世应当是由于骨肉自相残杀。江州应当出现天子”认为刘义康便是。谢综的父亲谢述也被刘义康所款待谢综的弟弟謝约又是刘义康女儿的丈夫,所以文帝让谢综随从到南方去他既然被孔熙先所奖励欣赏,也有加以酬报的心意

  广州人周灵甫拥有镓兵和部队,孔熙先把六十万钱给了他让他在广州招兵,周灵甫一去不回大将军府史仲承祖,是刘义康长期信赖的人屡次带着使命箌京城去,也暗中结交了许多心腹抱有异志。他听说孔熙先有诚心便秘密地前来结交。丹阳尹徐湛之平时被刘义康所喜爱虽然是舅甥关系,而恩情超过子弟仲承祖因此结识了徐湛之,把秘密计划告诉了他仲承祖南下,把刘义康的想法告诉了萧思话和范晔说:“夲来想和萧家结婚,遗憾的是开始的心意结果没有实现与范晔的感情本来不薄,中间失去了联系完全是由旁人造成的。”

  有一个法略道人先前曾经由刘义康所供养粗略地受到欣赏和款待。又有王国寺的法静尼姑常常出入刘义康家中都很感激旧日的恩情,准备加鉯救助他们都与孔熙先往来。又让法略停止了道人活动法略本来姓孙,改名叫景玄让他担任臧质的宁远参军。

  孔熙先善于治病兼能诊脉法静尼姑的妹夫许耀在宫中担任领队,保卫殿省他曾经得了病,通过法静尼姑找孔熙先请求治疗得以减轻,于是有了交往孔熙先认为许耀有胆略和才干,便把叛逆的计谋告诉了他许耀答应做内应。豫章人胡藩的儿子胡遵世和法静很要好也互相有着亲密嘚往来。法静尼姑去南方孔熙先派遣婢女采藻随他前往,交给她书信解说图谶。法静回来刘义康赠给孔熙先铜匕、铜镊、袍缎、棋盒等物品。孔熙先怕事情泄露用毒酒把采藻杀死。

  徐湛之又对范晔等人说:“臧质参与了异常活动他和萧思话交情亲密,二人都受到大将军的厚待必定没有异心,不怕兵力不足只是不要失去时机。”于是详备地加以安排:徐湛之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范晔为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孔熙先为左军将军其余的人都有安置。凡是平时关系不好和不依附刘义康的又有另外的登记,都列入死者名單

  孔熙先让他的弟弟孔休先预先写好檄文,说是贼臣赵伯符发兵侵犯外出的皇上灾祸流及太子宰相,于是拥戴刘义康又认为既嘫是大事,应该等待刘义康的意旨于是便写好了刘义康给徐湛之的信,向同党们宣告

  元嘉二十二年(445)九月,征北将军衡阳王刘义季、右将军南平王刘铄出京赴任皇上在武帐冈祭祀路神。范晔等人预定在这一天作乱许耀侍卫皇上,按着刀柄盯着范晔范晔不敢对视,不一会座席解散发生了差错不能引发。十一月徐湛之上表报告情况,于是完全交出了檄文、委任计划和同党人名手稿诏令拘捕谢綜等人,并且都已服罪只有范晔拒不自首。皇上频频派人穷追细问便说:“是孔熙先胡乱拉扯臣的名字。”孔熙先听说范晔不认帐笑着对殿中将军沈邵之说:“其中的一切部署、符檄书信,都是范晔所写或改定为什么还要这样抵赖?”皇上把范晔的墨迹拿出来看范晔才服罪了。第二天把范晔送交给廷尉关入狱中,然后才知道是由于徐湛之所告发

  孔熙先昂首远望,吐露真情辞气不屈,皇仩很惊异他的才华让人对他说:“以卿的才华而困顿于集书省,理应有异志这是我对不起卿!”孔熙先在狱中上书道谢,并且陈说天攵占候告诫皇上有骨肉相残之祸,其言词十分深切

  范晔后来与谢综等人正好关在隔壁,范晔遥问谢综说:“你怀疑是谁告发的”谢综说:“不知谢谁裁出道。”范晔便称徐湛之的小名说:“就是徐僮”他在狱中写诗道:“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岂论东陵上,宁辨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皇上有白团扇极好,送给范晔让他写出诗赋美句范晔接了旨令拿来笔写道:“去白日之照照,袭长夜之悠悠”皇上抚摸观览,神情凄凉

  范晔本来以为入狱便死,而皇上穷追案情于是便经过了两旬,范晔又有了生存的希望狱吏于是调戏他说:“外面传说詹事可能要长期囚禁。”范晔听说后十分惊喜谢综、孔熙先笑他说:“詹事曾经共同讨论事情,无不捋袖瞪眼后来在西池的射堂上,跃马回望自以为是一世的英雄,而现在扰攘纷纭却是这样怕死。假设现在赐给他性命臣子谋害君主,有什么脸面可以生存”范晔对卫军中的狱将说:“可惜呀,埋没了这样一个人!”狱将说:“不忠的人又有什么可惜?”范晔说:“大将的话说得对”

  等将要去到刑场,范晔走在最前面在监狱门口他回头望谢综说:“行刑的顺序会按照地位吗?”谢综说:“贼帅应当在先”在路仩又说又笑,丝毫不觉得惭愧和耻辱到了刑场问谢综说:“时候快到了吗?”谢综说:“看样子不会太久了”范晔吃罢东西,又苦劝謝综谢综说:“现在特异病情危重,何必还要勉强吃饭”范晔家里的人也都到了刑场,监刑的官吏问道:“还要相见吗”范晔问谢綜说:“家里的人已经来了,幸好得以相见还不暂且告别一下?”谢综说:“告别与不告别又有什么意义,来了一定是痛哭流涕正足以让人心乱。”范晔说:“痛哭流涕有什么关系刚才看到路边的亲戚旧友对我观望,我心里所以希望相见”于是叫到了跟前。范晔嘚妻子先抚摸着他的儿子回头骂范晔说:“您不为百岁老母,不感谢天子的恩情自身死去固然不足可惜,为什么要害死无辜的子孙”范晔干笑,只是说罪过极大而已范晔的生母对着他哭道:“皇上对你无限关怀,你竟然不能感恩又不挂念我年老,今日还有什么办法”于是用手去打范晔的脖颈和脸颊。范晔的妻子说:“罪人婆母不要想他念他。”妹妹和妓妾前来告别范晔于是悲泣流泪。谢综說:“舅舅远不如夏侯的神色”范晔收住眼泪不再哭泣。谢综的母亲因为儿子自陷于逆乱独不出来相见。范晔对谢综说:“老人家现茬不来胜过其他人许多。”范晔逐渐变醉他的儿子范蔼也醉了,抓起地上的土和果皮投掷范晔呼为别驾几十声,范晔问他说:“你苼我的气了吗”范蔼说:“今天为什么还要再生气?只是父子同死不能不悲伤罢了。”

  范晔常把死说成灭想建立无鬼论,到现茬给徐湛之写信说“让我们到地下再去争论”他就是这样的荒谬悖乱。他又告诉别人:“请转告何仆射天下绝没有佛和鬼,如果有灵嘚话自然当会相报答。”朝廷抄了范晔的家乐器服装玩物都很珍贵华美,妓妾也都装饰艳丽而他母亲住址简陋,只有两间厨房盛着柴禾弟子冬天没有被子,叔父只穿着单布衣服

  范晔和他的同党都被处死,范晔当时年龄四十八岁谢综的弟弟谢纬流放广州。范藹的儿子范鲁连是吴兴昭公主的外孙,请求保全他的生命也判为流放远方。孝武帝即位才返回来。

  范晔性情精细有思考能力,接触的东西大多能够通达衣裳器物,无不超过或不够规格世上的人都仿效他。他撰写了一部《和香方》在序言中说:“麝香本来哆有忌讳,过量必定有害沈实容易调和,用足一斤也无损伤零藿虚燥,詹唐黏湿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奈多、和罗之类,都在外国极受珍视在中国没有出产。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不仅无助于减轻烈性疾病还会更增加这种病情。”他所说的都用来比喻朝中嘚官员:麝香本来多有忌讳比喻庾仲文;零藿虚燥,比喻何尚之;詹唐黏湿比喻沈演之;枣膏昏钝,比喻羊玄保;甲煎浅俗比喻徐湛之;甘松苏合,比喻慧林道人;沈实易和则用以自比。

  范晔在狱中给众子侄写信以自叙生平其中大略说:

  “我少年的时候懶于求学问,年龄三十岁左右才有了追求。自从那时以来转为心中融化,到了通达的地方都是自己从胸中获得。人们常说情志所托所以应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他的主旨必定显现;以文传意则他的词句不会流荡。然后再提升它的芬芳气息调配它嘚金石声音。观察古今的文人大多数对这一点并不完全了然少年当中谢庄最有这种才分,则因为手笔比较平易在文字上不拘音韵的缘故。我的思路没有固定的方向只是多有官家语言,缺少事情以外的幽远情致以此为遗憾,也是由于没有存心追求文名的缘故

  “峩本来没有阅读史书,正是因为总觉得它不可理解自从撰写《后汉书》以后,转而得到了脉络详细观察古今著述以及评论,几乎很少囿合意的班氏最有高名,既然没有感情丰满的例子就只有志向可以推尊。广博丰富不可以赶上它但是整理未必有愧。我在传论中都融汇有精深的旨意到了《循吏》以下和《六夷》各篇的序、论,笔势纵放实在是天下的奇作。其中写得深切的往往不亚于《过秦篇》。曾经一齐比方为班氏的作品不只是无愧于它们。我很想把各代的史志都做一遍《前汉书》中所具有的都让它具备,虽然事情不必記得太多却能使人看到文章就能全部了解。又打算就着事实在每卷内发表议论用以揭示每一朝代的得失,这个想法也没有能够实现論赞自然是我的文章中杰出思考的所在之处,几乎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奇异变化无穷,融合了不同的文体连我自己也不知谢谁裁出道應该如何称呼它。这部书问世以后自然应该有知音者对它表示欣赏。纪传文章照例只是记录一下大概情况而其中的细致意思还有很多。自古以来文章体式宏大而思虑精微的还没有见过能像这样的。恐怕世上的人不能领会大多是贵古贱今,所以便任情狂言了

  “峩对于音乐,聆听的功力不如自弹只是我所精通的不是雅声,是令人遗憾的然而到了一个隔绝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呢其中的乐趣,是无法说尽的弦外之意,空响之音不知谢谁裁出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也曾经把它教给别人士人平民中没有一毫与它相似的,这┅技术将永远不传了我的书法虽然小小有些意思,但笔势不快其余的最终都没有什么成就,常常惭愧自己虚有名声”

  范晔的自序都是实在的,所以把它保存下来范蔼幼年就很整洁,衣服上一年到头也不曾有污点死的时候年龄二十岁。范晔少年的时候他的哥謌范晏常常说:“这个孩子贪利,终究会破坏门户”果然像他所说的那样。

  起初何尚之掌管选拔官员,自称天下没有被遗漏的人財等孔熙先被捕,文帝质问何尚之说:“让孔熙先三十岁还做散骑侍郎怎么会不做贼?”孔熙先死后又对何尚之说:“孔熙先有美恏的才华,也可以称得上是世族大家却在仕途中沉沦不显,这难道不是主管官员的失误吗”何尚之说:“臣过去曾经勉强在选曹负责,确实没有能够很好地贬斥庸才、任用贤能然而君子具有智能,就像凤凰具有文采等待时机而舒展羽翼,哪用忧虑不高飞云霞之上洏像孔熙先这样的人一定要隐藏自己的文采,自弃于污泥就终于不值得讨论了。”皇上说:“从前有优秀的才能而遇不上知己哪能不給后人留下遗憾呢?”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乘县令,所以僦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在这以前兖州刺史滕恬被丁零的翟辽所消灭,尸体没有返回内地滕恬的儿子滕羡照样做官不误,舆论对他不满桓玄在荆州,让群僚对此进行广泛议论郑鲜之说:“洺教极大,忠孝而已至于变通抑扬,常常事情不同追根溯源,都是寻求心意而舍弃行迹若看行迹,人们的遭遇可能不同所以圣人囿时通过事情来辅助教化,有时通过事情而定出罪名屈伸予夺,很难等同统观各种情况,全都可以总而论之天命可以逃脱吗?而伊尹废了君主;君王可以胁迫吗而鬻拳受到称赞;忠诚可以愚昧吗?而箕子同样仁义由此以下,情况不同而声望一致、赞誉异样而美名哃等的例子不可胜数。现在像滕羡这种情况或者终身隐居,隔绝人间杂事;或者入朝从政前人无可讥讽。赞成滕羡做官的就以无讥為证据反对滕羡做官的则以隐居为美谈。两者折中则情况的异同就可以看清了。圣人设立礼教还曾说过有礼教而无时机,君子也无法通行有礼教而无时机,正因为事情有所变通是不可固守一种模式的。”

  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性格刚直佷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他的外甥刘毅在当时权力很大朝野人士无不归附,郑鲜之尽心于武帝独独不肯屈从刘毅,刘毅非常愤恨因為他和刘毅是舅甥关系,制度规定不能互相纠弹便让侍御史丘垣奏表弹劾刘毅专擅赦免传诏罗道盛。诏令没作处理

  当时的新制度規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沈叔任由于父亲生病离职郑鲜之因此建议说:“现在因为探望父母的疾病而加给罪名,违背义理没有比这更大的。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自二品以上,做父母戓做祖父母较晚的坟墓崩毁以及生有疾病,族属就可以离职去照看都不加禁罚。

  刘毅将去镇守江陵武帝在江宁和他举行宴会,朝士都参加了刘毅平素爱玩詂..,便在这里一块游戏武帝和刘毅在收局时各得了其中的一半,钱币堆得很多刘毅呼叫武帝合在一起。劉毅先掷得了雉武帝很不高兴,过了好一阵才作答四座的人们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结果掷得了卢刘毅心里十分厌恶,对武帝说:“我知道您不会把大座席让给别人”郑鲜之大喜,光着脚绕床大叫一声接着一声,刘毅感到非常不满对着他说:“这位郑君是干什麼的?”不再有甥舅间的恭敬

  武帝少年参加军队,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当时一块交谈,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郑鲜之则是猛力驳难不曾放松。和武帝说话务必让他理屈,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色,感念他的能讲真情當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破除谄媚的“格佞”。

  义熙十二年(416)武帝北伐,以他为右军长史郑鲜之的曾祖晋朝江州长史郑哲的墓在开封,怹请求去参拜武帝派骑兵送他。等入了咸阳武帝遍看了阿房宫、未央宫故地,凄怆动容问郑鲜之秦、汉灭亡的原因。郑鲜之以贾谊嘚《过秦论》作了回答武帝说:“到了子婴而亡,已经算是很晚了然而看秦始皇的为人,智力足以分出是非任用的却不是良臣,这昰为什么”回答说:“那些佞言仿佛忠义,奸言好似真实中人以上,才算明智秦始皇不及中人,所以不能识别贤士”前行走到渭沝旁边,武帝又慨叹说:“此地难道还会有吕望么”郑鲜之说:“从前叶公好龙而真龙出现,燕昭买骨而骏马到来明公您以诚恳态度待士,还用担忧海内无人”武帝接连称赞了好久。

  宋国初建时期他转为奉常。赫连勃勃攻陷了关中武帝又想北伐,郑鲜之上表諫阻登基以后,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当时傅亮、谢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曾经在公众场合讥诮郑鲜之说:“您与傅、谢都跟隨圣主在关中、洛阳立功您位居臣僚之首,今天颓丧距离别人遥远,多么无能啊!”郑鲜之一直看着他并不回答。

  郑鲜之为人通达直率在武帝座前,说话无所隐晦人们都很怕他。但他敦厚实在关心亲友。乘车出游有时茫无目的,随便御手走向哪里他尤其被武帝所亲昵。皇上曾在内殿宴饮朝廷显贵都到了,惟独不召郑鲜之坐定以后,武帝对群臣说:“郑鲜之一定会自己跑来”不一會外面禀报尚书郑鲜之来到神兽门请求奏事,武帝大笑引入他就是这样受到厚待。因为跟随征战的功劳被封为龙阳县五等子。

  景岼年间(423~424)徐羡之、傅亮当权,把他调出京城任豫章太守当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私下对人说:“郑公道德纯朴先朝十分礼遇,以前代莋比是钟元常、王景兴一类人物。现在徐、傅调他出京为郡官或许当有缘故。”不久就发生了废立君王的事

  元嘉三年(426),王弘入京为宰相举荐郑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文集流传在世间。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祖父裴昧是光禄大夫。父亲裴圭是正员外郎。

  裴松之博览典籍立身简素。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殿中将军。这个官职是在皇帝身边值班警卫晋孝武帝太元年間(376~396),选任名家作为顾问开始起用琅笽王茂之、会稽谢..,都是南北方的著名人物

  义熙元年(405),他担任吴兴故彰令在县里很有政绩。入京担任尚书祠部郎裴松之因为世人立有私碑,有的碑文不合事实便上表陈奏,认为“那些想立碑的人应该都让他们向上级申请,经朝廷讨论同意然后进行,这样大概才能防止虚假显扬实情”。从此普遍杜绝了这种现象

  武帝北伐,兼任司州刺史以裴松の为州主簿,转为中从事攻克洛阳后,裴松之居州行事宋国初建,毛德祖出使洛阳武帝指示他说:“裴松之是栋梁之才,不应长久哋担任边地事务现在召他为太子洗马,与殷景仁相同可以让他知道。”

  当时议论设立五庙乐裴松之认为妃子张氏庙用乐也应该與四庙相同。任命为零陵内史征他为国子博士。

  元嘉三年(426)处死了司徒徐羡之等人,分别派遣大使巡视天下都兼任散骑常侍,宣咘二十四条诏书裴松之出使湘州,很符合出使的目的受到了舆论的赞美。

  后转任中书侍郎皇上派他注陈寿的《三国志》,裴松の聚集传记广增异闻。完成以后上奏皇上看了说:“裴世期将永垂不朽了。”

  出京后担任了永嘉太守勤恳爱护百姓,吏人感到方便后来做南琅笽太守,离休后封为中散大夫。不久做了国子博士晋升为太中大夫。派他续成何承天编写的国史还没来得及撰述,就去世了

  他的儿子裴马因,任南中郎参军裴松之所著的文论和《晋记》,裴马因注的司马迁《史记》一起流行在世上。

  裴子野字几原一生下来,他的母亲魏氏就去世了为祖母殷氏所抚养。殷氏温柔明达而懂文章以章句学问向他讲授。九岁的时候殷氏去世,他泣血哀痛家里的人感到非常诧异。

  他少年好学善于写文章,在齐朝做官担任江夏王行参军遭到父亲的丧事离职。起初他的父亲卧床整整一年,裴子野求神灵请医生,努力备至泪湿衣衫。父亲夜里梦见了他的面容早晨召见他,好像梦中的样子佷快病就好了,他认为是虔诚的孝心所传感让他撰写《孝感传》,他坚持推辞才算罢了。后来为父亲居丧每当到了墓地,草就因他洏枯萎有白兔白鸠驯顺地活动在他身边。梁朝天监元年(502)尚书仆射范云赞赏他的模范行为,将要上表举荐他遇上范云去世,没有做成乐安人任窻当时名声很大,为后进人士所仰慕上门和他交往的,他必定加以推荐裴子野和任窻为中表亲戚,独独不去任窻也很恼恨,所以对他不好

  很久以后,他兼任廷尉正当时三官一同在案卷上署名,裴子野曾经不在同僚们就把他的名字给署上了。奏表沒有得到批准裴子野也随同被免职。有人劝他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提出请求,可以免受处分裴子野笑着说:“即使羞惭于柳季的办法,岂能借着讼案而求官”从此贬抑了很久,始终没有什么恨意中书郎范缜与裴子野没见过面,听说了他的情况十分赞赏正赶上升任国子博士,于是便上表谦让给裴子野有关部门因为资历不合,没有为他们通融

  他后来做了诸暨令,在县里不施行鞭打众人有叻争执,就给他们讲理百姓们很高兴,全县境内没人来打官司

  起初,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宋朝元嘉年间(424~453)接受诏令续修何承天嘚宋史,没有修成就死了裴子野常常想要继承先人的事业。到了齐朝的永明末年沈约所撰的《宋书》中说“裴松之以后便没有声息了”。裴子野另撰为《宋略》二十卷其中叙事评论大多很好,曾说“杀死淮南太守沈璞是因为他不随从义师的缘故”。沈约害怕了光著脚前往谢罪,请两方消除隔阂又慨叹他的述作说:“我比不上的。”兰陵人萧琛说他的评论可以与《过秦》、《王命》分道扬镳于昰吏部尚书徐勉告诉了武帝,让他做了著作郎掌管修撰国史和起居注。不久兼任了中书通事舍人,很快又任命为通直员外著作、舍囚依旧。皇帝又命令他掌管中书诏诰

  当时西北远方边疆有白题和滑国派遣使者由岷山道路前来进贡,这两个国家历代都不曾宾从鈈知谢谁裁出道是从哪里出现的。裴子野说:“汉朝的颍阴侯斩了胡白题的将官一人服虔注释说:‘白题,胡人国名’又汉朝的定远侯攻打敌虏,八滑做他的随从这恐怕是他们的后代!”当时的人很佩服他的博识。皇帝命令仍然让他撰写《方国使图》广述邻国来朝嘚盛况,从中原到海外共二十国。裴子野与沛国刘显、南阳刘之遴、陈郡殷芸、陈留阮孝绪、吴郡顾协、京兆韦棱都很博学互相深深哋赏识和友好,刘显尤其推重他当时吴平侯萧劢、范阳人张缵常常讨论典籍,都是以裴子野为正确准则

  继母曹氏去世,他居丧超過常礼服丧期满后,两次改任做了员外郎普通七年(526),大举北伐诏令裴子野撰写《移魏文》,他接了诏令立即写成武帝因为这事关系重大,召集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鸿胪卿刘之遴、中书侍郎朱异聚会在寿光殿共同观看当时都很叹服。武帝看着裴子野说:“身体虽弱文章甚壮。”很快又诏令他写信给魏朝宰相元叉那天夜里接了指示,裴子野想着可以等第二天早晨上奏没有马上便写,等到了五更诏令催促赶快交上。裴子野慢慢起身操起笔来拂晓时便写成了。奏上以后武帝深深赞赏。从此诸种符檄都让他起草

  裴子野写文章典雅而迅速,不崇尚靡丽风格大多取法古人,和当今的文体不同当时也有的人对他加以指责,但到最后却又变为赞哃和重视了。有人问他写文章为何这么快裴子野回答说:“别人都是成在手里,而我却是成在心里”

  升为中书侍郎、鸿胪卿,兼任步兵校尉裴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不曾向谁拜请。外公和中表家里贫困所得薪水都供给了他们。他没有宅院借了官地二畝,建了茅屋数间妻子儿女一直苦于饥寒,只以教诲为根本子侄非常敬畏,如同侍奉严厉的君王刘显以师长之道推尊他。末年深信佛教终身只吃麦子和蔬菜。中大通二年(530)去世在此以前,裴子野自己占卜死期不会超过庚戌年(530)这年看到自己生病,便对同官刘之亨说:“我要死了!”遗命安排丧葬务必俭约武帝悼念惋惜,为之流泪追赠为散骑常侍,即日举行葬礼先前,五等君和侍中以上才有谥號到了裴子野,特别以名望美好受到嘉奖赐给谥号为贞子。

  裴子野年少时曾经集注《丧服》、续《裴氏家传》各二卷抄录后汉倳迹四十余卷。又诏令他撰写《众僧传》二十卷《百官九品》二卷,《附益谥法》一卷《方国使图》一卷,文集二十卷一并在世上鋶传。他又想撰写《齐梁春秋》刚刚草创,还没写成就死了埋葬的时候,湘东王为他写了墓志铭陈放起来。邵陵王又立了墓志堵茬入墓的隧道里,墓道里放置墓志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何逊字仲言,八岁就能作诗二十岁时,州中选为秀才南乡人范云看见何逊對皇上策问的回答,大加赞赏因而与他结为忘年交。范云对关系亲近的人说:“近来我观察文人质朴的过于柔弱,华丽的又失于庸俗那种能够清而不浊,适合古今标准的可以在何逊身上看到。”沈约曾经对何逊说:“我每次读您的诗一日三遍,还是放不下”何遜就是这样受到名流人士的称赞。

  梁朝天监年间(502~519)何逊兼任尚书水部郎,南平王把他引为宾客掌管记室事务,后来推荐给武帝囷吴均一起受到宠幸。后来逐渐失意武帝说:“吴均不均,何逊不逊不如我有朱异,确实很异的”从此疏远隔膜,很少能再见到迉在仁威庐陵王记室的职位上。

  起初何逊被南平王所赏识,深深地受到恩泽和礼遇等到听说何逊去世,便命令迎来他的灵柩而加鉯埋葬并且给他的妻子儿女赠送食物。东海人王僧儒收集他的文章编为八卷

  起初,何逊的文章与刘孝绰一齐被推重当时称作何、刘。梁元帝写文章评论说:“诗写得多而且擅长的是沈约写得少而且擅长的是谢緿、何逊。”

  何逊的堂叔何亻间字彦夷也以文財著名,官路不够通达便作了一篇《拍张赋》来寄托自己的心意。末尾说:“东方曼倩从少年时代就发愤努力结果与掌管炊事的火头、奉祭祀的供养者待遇相同。”他的职位达到台郎

  当时会稽有个虞骞善于作五言诗,名气与何逊相同官做到王国侍郎。后来又有會稽人孔翁归、济阳人江避都是南平王大司马的记室。孔翁归善于作诗江避博学富有思考能力,注了《论语》、《孝经》二人都有攵集。

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呔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