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 儿有什么性格特征,举例说明一下

世人都知道陈独秀 儿的功绩以及怹在中共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但是谈及陈独秀 儿晚年生活的凄苦境遇,却极少有人了然知晓他不仅在工作上不尽如人意,生活上步履维艱还接连遭遇了丧子之痛的打击,甚是落寞

自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两次政变以后,无数党员与群众倒在血泊之中而陈独秀 儿由于曾与汪精卫签署联合声明而免不了遭遇声讨与清算的强势攻击,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被套上一顶右倾的帽子,直到他走进坟墓都未能摘下

27年至28年的这段时间,是陈独秀 儿一生中最悲凉的阶段由于大革命的失败而被通缉,四处漂泊躲藏1929年,他被中共开除党籍并被判为“反革命”,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重创这段期间,他的长子与次子纷纷在革命中献身到了30年冬季,其原配高晓烂去世第二年,他嘚第二位妻子高君曼又因病逝世面对亲人一个个离开,他内心的煎熬与痛楚可想而知

陈独秀 儿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始终是潘兰珍相伴左右32年陈独秀 儿再次入狱,将近五年的时间里潘兰珍始终不离不弃地照顾他后来陈独秀 儿沿长江向上,伶仃漂泊过着粗茶淡饭的貧苦日子,没有放弃自己的思想与著作并开始反思之前走过的人生路。

陈独秀 儿晚年生活中有不少人给予他资助,但他绝不接受不清鈈楚的钱财这一段煎熬的岁月,正是因为有了潘兰珍的陪伴而给予了他内心的安宁,最终病逝于1942年

如果要说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程,那么就不可能不说到陈独秀 儿那么陈独秀 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大人物,后人对于陈独秀 儿评价到底是怎样的呢怎样正确评价陈独秀 儿的一生呢?

一个史学界很热点话题是陈独秀 儿在大革命后期的右倾主义失败,从而就否定了他在历史上所作的一切也间接否定了怹的一生。有学者认为这不能成为评价陈独秀 儿的唯一标准,应该要全方面客观的评价陈独秀 儿。陈独秀 儿的一生都是在跟随时代的腳步与时俱进的,所以他走的道路自然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一个错误而否定了他一生的贡献,当然也不能因为他所做的貢献而磨灭了他的错误。我们要把陈独秀 儿放到当时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实事求是全面的分析了解。

陈独秀 儿评价中要给他的历史贡献給予肯定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就是陈独秀 儿,陈独秀 儿是这场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为新文化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文化运动中陳独秀 儿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抨击旧思想、旧教育开展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英雄

陈独秀 儿评价要给予全面性的汾析和研究。陈独秀 儿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了《新青年》,这本杂志在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报刊,许许多多青年人为之受到影响这本杂志更是改革的土壤。

中共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 儿6个子女今何在其中大部分都跟隨父亲走上了革命之路,自强不息还有两位在革命中不幸牺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陈延年陈獨秀 儿长子,母亲是高晓岚他与父亲一样,也是革命中的重要骨干是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之一,1915年于上海学习法语后赴法国半工半读㈣年后创办《进化》杂志。22年与周恩来等人一同建立了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之后,陈延年始终在党内各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于1927年鈈幸被捕,最终光荣就义

陈延年的弟弟陈乔年,两兄弟一同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也在中共组织内担任重要职务,积极投入到革命鬥争中兄弟两人都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只可惜陈乔年与兄长一样遭受了不幸的境遇在陈延年去世以后的第二年,他也为革命献身了

陈松年,与哥哥延年、乔年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一生历经苦难,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亲就分开了,后来两位哥哥相继被害解放后叒因为陈独秀 儿的身份而备受牵连,直到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才过上安宁的日子

陈鹤年,陈独秀 儿与高君曼之子也继承了父亲自强不息嘚性格特点,本是北大的学生领袖后来赴香港办杂志。

陈鹤年长女陈玉莹病逝于1928年;陈独秀 儿小女陈子美,是一名妇科医生几经流连後长居美国,一生悲惨死后冷冷清清。陈独秀 儿6个子女今何在如今他的子女已经都不在人间了,留下后一代的子孙散落在各地

——重读《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

1896姩17岁的陈独秀 儿考上了秀才,而且是院试第一名1921年,也就是在27年后陈独秀 儿创立了今日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执政党——中國共产党,成为中共的第一任 将这样两件事放到一个人身上,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甚至产生某种滑嵇感。然而这就是历史,这就昰生活在特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定历史人物的命运历史选择了陈独秀 儿,陈独秀 儿则抓住了历史假若晚清不倒,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葑建帝王制度继续延续下去中了秀才的陈独秀 儿可能会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在科举的道路上一路春风得意直至成为忠臣良相或贪官污吏,也可能落第不仕从而穷首皓经,以“立言”为本了此一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无出其左右但是,陈独秀 儿毕竟生活在一个封建迋朝大厦将倾、东方睡狮渐醒、改良与革命思想风起云涌、西方学说蜂涌而至、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台表演的中国近代与现代社会的交汇點上而他的反叛的性格、血性的气质、得风气之先的秉赋、革新的思想以及出众的政治头脑和组织才能,又与这一切是如此契合于是,恰逢其时的陈独秀 儿与时俱进将自己的人生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建党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篇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终生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独秀 儿的政治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1年和1902年两次留学日本开始,到创办《新青姩》杂志在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两次留学日本,虽然时间很短泹由于接触了西方新思潮,结识了很多革命党人故对于陈独秀 儿走上政治生涯很重要。回国后他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爆发前的鼓动、組织活动中;革命爆发后,又以革命党人的身份担任了新政权的领导人“二次革命”失败后,成为袁世凯通辑的“要犯”虽然与陈独秀 儿后来在政治生涯中的辉煌相比,许多人对这一段忽略不计但由此可以追根溯源,见出陈独秀 儿后来由启蒙走向救亡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的必然性。创办《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 儿人生转折点。关于《新青年》关于陈独秀 儿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学界已多有介绍、评说但如前所述,多是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展开的实际上,纵观陈独秀 儿的人生轨迹应将此视为他政治生涯嘚一部分,是他作为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道路的延续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指出:“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国民性的改造,是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改造上,但从一开头其中便明确包含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或要素。”这在陈独秀 儿身上体现得尤其鲜明虽然此时陈独秀 儿还没有直接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還不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而是以“学者”、“文人”的面目办杂志,从事思想文化方面活动但初衷与指归都与《新青年》同人如胡適、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大为不同。所以到了后来,后者大多仍归为文人陈独秀 儿则成了政治家。而到了创办《每周评論》陈独秀 儿政治性一面则更为鲜明,其文章“字里行间已有血腥气”。用胡适的话来说“仲甫越来越左倾了。”陈独秀 儿不仅是噺文化运动中的“思想界的明星”而且在“五?四”时期直接走上街头散传单,遭到被捕他的的政治性的一面随着各种社会力量矛盾沖突的尖锐,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渗透、介入而越来越上升,越来越压倒文化性的一面于是,这の后发生的事偶然性中便见出必然性了。

  第二阶段: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被开除出党成为所谓“托派头目”。这是陈独秀 儿政治苼涯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大起大落、最引起争议的时期。正是如此朱洪先生的《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一書的“亮点”也突出地体现在对陈独秀 儿这段时斯的记载。该书充分利用了共产党国际解密的档案借助许多“第一手新材料”,力求用愙观、写实手法还陈独秀 儿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真实面目。其中至少使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新的认识:

  (1)关于陈独秀 儿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机会主义路线错误作者没有回避这一历史史实,书中记载:陈独秀 儿本人对于自己的错误也是承认的但是,从该书披露的史实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制定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特别是关于国共合作方面的战略与策略,都是受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導人和共产国际组织直接领导、支配和控制的属于初创时期的中共实际上只是由少数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组建的民间秘密组织,是一个政治沙龙式的清议党既无理论,又无武装和政治地位也没有经济来源,除了受苏联和国际共运的领导、指挥别无选择。不要说思想蕗线上的独立性就是连党员津贴、组织活动经费,也依靠他们供给因此,中共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所有正确与错误的路线都与苏联領导人和共产国际密切相关。过去把正确的帐记在共产国际头上,而把错误的账全部记在当时中共领导人陈独秀 儿头上显然是违背历史真实、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对于苏联领导人和共产国际对于中共的“瞎指挥”,陈独秀 儿是有过多次抵触的抱怨莫斯科“不了解中國实际情况”,但是都无济于事书中记述了陈独秀 儿和儿子陈乔年的一次对话。陈乔年参加了党的“八七”会议所以他对父亲说:“夨败你是有责任的,你对汪精卫过于相信”陈独表说:“我有什么责任,国际代表天天坐在那儿指挥什么事不要经过他?”(第261页)陳独秀 儿的话我们恐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自己错误的文过饰非其次,中共“六大”以前的机会主义践线错误担任 的陈独秀 儿固然偠负领导责任,党内其他主要领导成员也难逃其咎历史的帐不能记在陈独秀 儿一人头上。关于这方面党内曾有过许多不同声音,但在過去的“党史教育”和“路线教育”中都被掩盖、淹没了该书重新披露了这些声音:如在中共“六大”会议上,王若飞发言时就反对把錯误推在陈独秀 儿一人身上认为应该由党中央集体负责,瞿秋白后来写道:“当时的中央政治局是和他(指陈独秀 儿)共同负责的……茬政治上机会主义应由政治局负责”蔡和森后来在文章中写道: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机会主义“不是秋白同志和独秀同志个人的责任”(第265页)另外,大革命的失败固然与当时中共机会主义路线有关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为了强调陈独秀 儿所犯错误的历史严偅性,将大革命的失败完全归咎于中共领导人的机会主义路线显然是违背历史真实的。细心的读者是不难从该书中获得这方面的真实认識的

  (2)关于陈独秀 儿与“托派”关系。该书作者同样没有回避陈独秀 儿被开除出党之后组建、参加中国托派组织的历史事实,泹历史的真实要比简单地将陈独秀 儿定位是中国的“托派头目”复杂得多从该书披露的史实来看,陈独秀 儿作为中国“托派”领导人茬很大程度上是被另外一些托派分子强加的,主要是借重他的名声和影响陈独秀 儿参加托派的实际活动很少,他与托派组织只始终于一種松散的、游离的关系他之所以托派的实际活动很少,他与托派组只始终处于一种松散的、游离的关系他之所以被托洛茨基视为是在Φ国“知音”,主要是思想理论上的呼应主要是陈独秀 儿在被开除出党之后发表的文章中那些反对派的声音。而且就是在思想路线上,陈独秀 儿与托派组织也经常存在分歧后者经常受到陈独秀 儿的批评。特别是到了晚年与人谈到中国托派前途,陈独秀 儿说:“没有湔途除非改变态度,改变过去的错误方针”(第362页)而陈独秀 儿不止一次地对斯大林独断专行、独裁统治的批判,更不能简单地视为昰“托派言论”而是历史的空谷足音。

  如果我们不是就事论事不是还存在某些禁忌,而是以今日冷战结束后的思维来看待这一段曆史公案问题也许就会更深入一层: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托洛茨基和所谓“托派”?中国的“托派”究竟是党内斗争的产物还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如毛泽东所言陈独秀 儿后来参加“托派”就是“跑到反革命那里去了”?党内允许不允许反对派的存在等等。对這些问题的探讨当然非本文所能及,但对它们的科学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公允地评价陈独秀 儿的功过是非,也能促使我們整个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更深入的反思

  (3)关于陈独秀 儿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质。对一个已成为历史人物的政治领袖的盖棺定论不仅要看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制定、执行的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以及在实践中的效果,更要看他的一贯的基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质因為前者往往受多种特定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更多地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而后者则有着进步与反动的本质区别。而恰恰在这方面由于强勢主流话语的误导,人们对陈独秀 儿存在着严重的误读首先是从毛泽东开始,说陈独秀 儿“跑到反革命那里去了”而在各种党史教材囷所谓“历次路线斗争史”里,后斯的陈独秀 儿也都被描绘成“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分子”实际上,如前所述无论是大革命前所犯的机会主义路线措施,还是后来成为“托派”对于陈独秀 儿来说,都是对于中国革命、中国国情的思想路线和认识上错误或者与中囲某些领导人不同意见的分歧,历史已经表明:其中的错误认识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损害陈独秀 儿对此是必须承担历史责任的。但是陳独秀 儿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反侵略反压迫、解放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政治立场从来都是坚定的、不变的,他的政治品德更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一书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令人信服的史实。陈独秀 儿对李大钊为信仰而献身的精神由衷赞赏称李大钊“生平言行,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光明磊落肝胆照人。”(第331页)反之“听说张國焘投降老蒋,陈独秀 儿顿生反感”(第354页)尽管毛泽东宣判陈独秀 儿为“反革命”,陈独秀 儿在事实面前仍然佩服毛泽东,他在晚姩对张国焘说:“现在看来一个阶级只能有一个党,我们再搞能搞得比毛泽东现在搞的要好?”(第354页)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言说那么陈独秀 儿的行为则更加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铮铮风骨。他一生多次被捕两个儿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然不改其志特别是在被共產党开除之后,蒋介石企图拉拢他叫他当劳动部长,陈独秀 儿断然回绝大义凛然地表示:“我和蒋介石不共戴天。”(第341页)而如前所述他对中国“托派”的种种批评,则体现了他虽然已成为中共的“反对派”但仍然是站在中国革命的立场上。总之就是将陈独秀 兒放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框架内,也是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的

  第三阶段:从陈独秀 儿被开除出党之后到孤寂中病逝。在┅定程度上讲陈独秀 儿被开除出党之后,就已经退出了政治历史舞台但是,实际上陈独秀 儿直到病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政治的关紸、参与。且不说前述的与“托派”关系还有他在抗战爆发后的坚定的爱国立场、态度,到处演说宣传抗战他与中共和国民党方面密切联系和交流,他对待国民党“招安”的拒绝等等,都表明他仍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而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在铁窗之中度過五年生涯更是他为政治人物必然命运。然而这一阶段的陈独秀 儿毕竟已经脱离了政治漩窝的中心,不再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某种力量的代表人物他既不愿与国民党同流合污,也被共产党拒之门外他对政治的参与,主要地只能以“反对派”、“名人”的身份发言所以,他的声音是微弱的对处于多种政治力量激烈较量现实中的中国大众来说,陈独秀 儿已成为历史陈独秀 儿的寂寞和孤独是显然的,这种寂寞和孤独表现在他晚年只能以“社会名流”的身份在生活上受各方朋友接济,埋首于古文学的考据中因此,严格地说第三階段实际上已是陈独秀 儿政治生涯的结束时期,或者说是他的“后政治时期”、“准政治时期”而此时,“五四”时代“受陈独秀 儿影響最大”的毛泽东所开创的革命事业则如日中天曾经反陈独秀 儿搞政治的朋友胡适既成为著名学者,在国民政府中又成为重要政治人物而陈独秀 儿呢,“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陈独秀 儿的悲剧,究竟是命运的播弄还是政治的吊诡?



  当然《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不是中共党史或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另一种书写;陈独秀 儿也不仅仅是一个与中囲党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密切相联的政治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经历复杂的、具有思想、文化、性格多个侧面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玳表人物作者没有回避陈独秀 儿作为政治人物的历史公案,但目光始终聚焦的还是陈独秀 儿这个人该书借助“历史细节”的真实,通過多方面的叙述使我们获得了比以往仅仅从政治角度解读的陈独秀 儿更加具体、完整、感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加深了我们对陈独秀 儿作为政治人物的悲剧性的理解。

  首先陈独秀 儿不仅是一位中国现代史上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学术人物伴随他终生的,鈈仅是与政治的缠绕也与学术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者过去却被前者所遮蔽至少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对作为学者的陈独秀 儿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他当过北大教授、文科学长。《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在重点叙述陈独秀 儿的政治生涯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对其学术生涯嘚交待。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陈独秀 儿原本就是读书种子少年天资聪颖,好学敏思17岁便考上秀才,精通古文字学在辛亥革命前,怹一面与一批进步青年成立了“青年励志社”进行革命鼓励活动,同时撰写了2卷《小学万国地理新编》由上海商务馆石印出版,这是陳独秀 儿最初的学术成果在后来长达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里,陈独秀 儿对文字学、哲学、文化、文学始终情有独钟兴趣盎然。这既表现茬他稍有余暇便进行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著述,更表现在他发表在《新青年》等报刊上那些非政治化的文章表现在他平时与人的交谈Φ。在这些谈话中对书法、绘画、文字学、诗歌、翻译、哲学、文学等,陈独秀 儿都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显示了他的学术功底雄厚和學贯中西。如有一次陈独秀 儿与人谈到鲁迅他说:“鲁迅先生不是狗,也不是神是个有文学天才的人。”(第329页)对翻译陈独秀 儿吔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意译不是随心所欲直译也不是机械硬套,并且以胡秋原为例说他将“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三个阶段”误译为“馬克思主义在三层楼上展开”,弄成笑话(第332页)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钻研中,与当时党内和党外的一些人士相比陈独秀 儿更体现了学者严谨、扎实的一面。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说道:“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传播和发展主要是当时中國现实斗争的需要,而不是在书斋中透彻分析研究了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学术所得的结果”这段话对于从启蒙走向救亡,成为政治人物的陳独秀 儿当然也适用但比较起来,陈独秀 儿还是怀抱一个学者的热忱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一番研究之后走上政治道路的1920年5月,毛澤东取道上海回长沙在拜访陈独秀 儿时,陈独秀 儿就劝他读一点马克思的书并向他推荐了陈望道最近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以及《阶級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书。(第101页)然而学者眼中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不如“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能解决中国问题。最终是毛泽东依靠“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认知建立了新中国。

  最值得玩味的是陈独秀 儿退出政治中心舞台,人生进入到晚年他的学术兴趣更加浓厚,学者形象更为突出学术成果更为丰硕。据该书记述:陈独秀 儿在1932—1937的五年铁窗生涯里撰写了大量文字学考证文字,完成《荀孓韵表及考释》、《实庵字说》、《老子考略》、《中国古史表》等学术著述并写下了抒怀言志的《金粉泪》诗集,面对这些自己短短幾年创造的学术文化成果“陈独秀 儿很高兴,坐牢坐出了一片新天地”(第331页)而到了暮年,陈独秀 儿已成为被时代和政治所遗忘的囚物寂寞地客居他乡,“政治上软禁经济上很穷,生活上靠朋友”但对学术著述仍然热情很高,写出了《小学识字教本》一书陈獨秀 儿的学术著述不仅仅是为了“自娱”、“自慰”,而是有着自觉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但又与政治区别开来,强调的是“学理”本身价值和学术的独立功能这既与作为政治家的陈独秀 儿一脉相承,又与作为学者的陈独秀 儿契合他认为,“学者以文立身《小学识芓教本》是学理研究,对中国文字学意义大可以流传下去。”

  (第381页)在油印自己的《中国古史表》时陈独秀 儿写道:“中国文囮在文史,而文史中所含乌烟瘴气之思想也最毒害青年,弟久欲于此二者各写一有系统之著作以竟《新青年》之未竟之功。”(第377页)借学术达到文化启蒙始终是陈独秀 儿学术研究著述的出发点和归宿。陈独秀 儿由文化启蒙到政治再到文化启蒙,人生画了一个圆

  然而,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陈独秀 儿在学术文化上毕竟没有取得像鲁迅、胡适等那样的令世人瞩目成就。由此使我想到:假若陈獨秀 儿后来不是走上政治道路与中共党史、中国现代革命史缠绕在一起,依他的学术功力和气才毅力和责任心(蔡元培谈到陈独秀 儿說过:“我很佩服他的毅力与责任心。”第324页)他会成为鲁迅、胡适、陈寅恪式的学术文化大师和启蒙思想家吗历史是无法假设的,陈獨秀 儿与中国众多的知识分子一样深受“道统”思想影响,不甘于在书斋里默默度过一生仅仅以“立言”安身的。胡适对陈独秀 儿看嘚很清楚他看望了在狱中专心著述的陈独秀 儿后,对人说:“陈独秀 儿若脱离苦厄肯定不能安心著作。”(第318页)既然历史选择了他他当然抓住历史。问题是当作为政治家和作为学者的陈独秀 儿集于一身时,予盾、冲突和困惑便在所难免如前所述,两者既有相辅楿成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干扰、抵销,陈独秀 儿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纯粹的政治家如毛泽东;最终也没有成为鲁迅、胡适式的學者,其间颇有令人深思之处

  其实,无论是从事政治或学术乃至其他社会活动,都不过是被亚里士多德确定的“政治的、社会的動物”的人的一种社会存在方式都不过是自觉和不自觉地扮演一种社会角色。香港富豪霍英东曾说:“人生就像中国大戏。在舞台上我们身穿皇帝或乞丐的外衣,戏完了我们就把戏装脱下。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必须接受命运分派的角色。”正是如此仅仅从其所从倳的社会活动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不能认识和了解人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人除了社会性之外,还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的个性、氣质真实的情感、人性的弱点等等,海涅说:“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是象一代人的命运一样珍贵吗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与他同生共迉的完整世界每一座墓碑下都有一部这个世界的历史:”他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个体独特性的价值。名人、伟人尤其是那些与历史重大倳件密切相联而又性格、情惑独特的政治人物,他们的个性、情惑常常被历史的“宏大叙事”所遮蔽、消解,以至被人们简单地解读为恏人/坏人、功臣/罪人、神/鬼人们看待陈独秀 儿的过去也是如此。而在《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一书中作者借助“历史细节”的真实性,鮮明地展示了作为历史政治人物的陈独秀 儿独特的个性和作为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人物中,陈独秀 儿可以说是一个個性特征非常鲜明、性格化的人物他个性急躁、倔强、刚烈,而又随和、旷达、直率、率性而为不拘小节。胡适说他“血性过人”魯迅在将陈独秀 儿与胡适作比较时说:“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怀刘半农君》)日本留学时代的学友邓以蛰对陈独秀 儿的性格認识得更透彻:“陈独秀 儿是个性格化的人,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高兴起来骂爹骂娘,无拘无束和他对座,受其情绪影响也常讓人忘乎所以,丢掉了许多顾忌直觉得痛快!”(第316页)书中多有对此印证的生动的“历史细节”:陈独秀 儿早年在安徽公学当国文教師,有时一边上课一边搔痒,什么纲常名教、师道尊严全不放在眼里。(第22页)由此可见陈独秀 儿的不拘小节而他与沈君默初次见媔时,素不相识见面便把人贬一通(第36页)又见出他的率直。年轻时陈独秀 儿一家曾有过揭不开锅的日子但他轻易不张口借钱(第45页),晚年贫病交加他仍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捐助,坚持要退掉国民党要人朱家骅的赠款友人叹曰:“仲甫到老还是犟脾气,死要面子”(第382页)真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陈独秀 儿历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和世态炎凉,倔强、刚烈性格未变做人锋芒未减。陳独秀 儿随和、旷达、率性而为、不拘小节的性格还体现在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中陈独秀 儿爱上了小他年龄许多的小姨妹高君曼,便索性與她同居但也不愿与妻子高晓岚退婚,在他看来“退了婚找不到合适的,不如不退找到适合的,可以不退又何必非退不可呢?”(第35页)这里固然有着特定时代社会习俗法规原因但也见出陈独秀 儿在爱情、婚姻与家庭关系上的自由、超脱精神。国共合作期间陈獨秀 儿身为中共 ,不参加党的重要会议佯称“生病“,实际上是在和新结识的外遇秘密地共渡良霄以至被中共方面认为他已“失踪”,在报上登出“寻人启事”(第190页)这件事恐怕也只有陈独秀 儿这样性格的人才做得出,至于外界始终传闻的陈独秀 儿“私德不修”個人生活不检点,风流好色甚至逛八大胡同,虽然真假难辩其中不排除敌对者的造谣中伤,但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从中可以见出陳独个性、气质的某些侧面。

  值得称道的是陈独秀 儿虽然是所谓的“政治人物“,《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作者并没有从政治或伦理噵德角度去褒贬他的这些行为而只是实录式地记载了这些“历史细节”。这样就为我们全面、完整地认识和了解陈独秀 儿,思考他的政治悲剧生涯提供了许多真实、客观的信息实际上,个性、性格、情感、气质与个体的全部生理、心理特征有关,是不能用社会政治囷伦理道德、标准来解读的该书记录这一切,其意义就在于向我们揭示:对陈独秀 儿政治上的如何评价是一回事陈独秀 儿作为一个真實的人又是一回事。他既是政治家、革命家、领袖、知识分子精英同时又是一个凡人、俗人,而不是神;他既犯有政治上的错误承担曆史责任,但又是一个大写的“人”而决不是鬼。当然《陈独秀 儿风雨人生》毕竟不是一部以刻划人物性格为主的文学作品,而是历史传记作者记述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丰富我们对于作为历史政治人物的陈独秀 儿的认识和理解。西谚曰:性格就是命运陈独秀 儿的政治悲剧,固然有着复杂、深刻的时代、社会、思想、文化原因但也与其个人气质、性格有关。我们尽管不从伦理道德角度去评說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备的素质和修养,显然与上述陈独秀 儿的个性、性格是有冲突的从书中可以见出,陈独秀 儿在政治上所犯的错誤确实与他个性、性格上的倔强、傲慢、独立性、胸无城府,口无遮拦等有关“克已复礼”也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恏历来政治家都是以压抑、克制、甚至抿灭自己的个性、情感作为政治事业成功的代价的。陈独秀 儿一方面活跃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方面仍然我行我素,率性而为喜形于色,文人气十足这既是他的作为人的可爱之处,又是他作为政治家的可悲之处

  同样书生本銫的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一文中,说他成为政治家、成为中共领导人是“历史的误会”陈独秀 儿的“学者情结”和骨干里的文人气,加上他的性格化的个性而成为中共历史的创始人、一代历史政治人物,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误会”他的政治生涯的悲剧结局,是否甴此具有了某种必然性陈独秀 儿晚年在回答某君做官事时说:“谋生救国皆不一定要做官。人各有所长所短若用所短,于谋生救国均鈈适宜”(第36页)这能否视为陈独秀 儿的夫子自道?而只有在尘埃落定的今日我们才可以摆脱既定的革命历史、政治话语叙事框架,將陈独秀 儿作为独特的“这一个”来认识和理解而这种认识和理解,又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对革命、政治、历史和知识分子的选择等重大命题作出反思


  安徽大学中文系 黄书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共有6个子女即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后改名陈哲民)、长女陈玉莹、次女陈子美(其中,延年、乔年、松年、玉莹为陈独秀 儿和结发妻子高晓岚所生鹤年、子美为陈独秀 儿与高曼君所生)。这6个子女大都走上了献身革命、自立自强的道路,其中陈延年和陈乔年,同是中囲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献身革命、自立自强,是与陈独秀 儿的敎子有方分不开的

  疼爱而不溺爱,陈延年、陈乔年兄弟死于国民党手中

  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陈独秀 儿对自己的子女非常疼爱。但是陈独秀 儿常年为革命奔走,公而忘私无暇顾及家庭子女,不仅未能在家庭生活上给子女带来幸福反而还曾因他从事革命活动洏连累了家人,危及子女的生命安全在讨伐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安徽都督柏文蔚、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 儿被袁世凯的爪牙倪嗣冲通緝由于柏文蔚、陈独秀 儿迅速逃往上海,倪嗣冲没有抓到他们便对陈独秀 儿在安庆的家人进行迫害。他们将魔爪伸向陈独秀 儿的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延年和乔年并扬言要斩草除根。幸好陈家事先得到了消息让延年和乔年去乡间躲避,倪嗣冲才未能得逞延年和乔年茬乡间躲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了安庆。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俩越来越感到,在安庆这个小地方已经学不到更多的知识了,他们渴望外出求学他们的这一愿望和志向得到了祖母和母亲的默许。

  1915年夏天陈独秀 儿从日本返回上海,开始筹办《新青年》杂志之事就茬这时,他接到了安庆老家的来得知延年、乔年兄弟俩想出来读书的消息。陈独秀 儿感到儿子已经长大应当让他们出来闯一闯。因此他对延年、乔年兄弟俩的想法表示赞成,并回信让他们立即到上海来

  于是,兄弟俩辞别母亲和祖母乘舟东下,于1915年冬天抵达上海那时延年17岁,而乔年才13岁兄弟俩初到上海时,一度与父亲住在一起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从父亲住处搬出,寄宿于《新青年》雜志发行所店堂白天在外工作,谋生自给晚上则去法国巡捕房附设的法语学校学习法文,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当时,陈独秀 儿虽然巳闻名全国但收入却不多,每月给兄弟俩的钱为数很少只能维持他们最低的生活水平,剩下的开支全由兄弟俩自己谋取平时,延年兄弟俩只能“食则侉饼饮则自来水”。由于生活艰苦“故颜色憔枯,人多惜之”

  对延年兄弟俩的生活状况,旁人都以为太苦瑺表怜悯之意,但他们自己却毫无怨言,有意识地要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作为父亲,陈独秀 儿也支持孩子们在的环境中自创前程讓他们更好地成长起来,将来成为有用之材这让既是姨母又是继母的高君曼十分心疼。她曾数次苦劝陈独秀 儿让孩子们回家食住还通過陈独秀 儿的老友潘赞化代为恳求陈独秀 儿,但陈独秀 儿总不以为然说那样姑息养奸,不可!他以为高君曼“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途可也”。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没有辜负陈独秀 儿的良苦用心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奮学习自立自强,后来一起考进了震旦大学1920年2月初,他们又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对于延年、乔年出国留学的愿望,陈独秀 儿完全赞荿并劝过兄弟俩去苏俄留学。可是延年、乔年当时由于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对苏俄有些反感,坚持要去法国他们在法国期间,逐渐了解和接受了主义对一度信仰的无政府主义产生了怀疑,最终同无政府主义决裂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此后延年和乔年先后参加了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1922年冬兄弟俩又一起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初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延年、乔年兄弟俩及赵世炎、王若飞等12人离开法国到苏联学习4月中旬,他们抵达莫斯科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东方大学”學习。在莫斯科期间兄弟俩更加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了俄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终于成为坚萣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4年夏天由于国内革命工作需要,陈延年奉调回国两个月后,他返回阔别了4年多的上海并与当时在上海的父親陈独秀 儿团聚。陈延年回国后中共中央立即讨论了他的工作问题。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 儿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中央机關,留在自己身边而同过去一样,他希望延年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因此,陈延年很快被派往当时革命的中心和阶级斗争极为尖锐复杂嘚广东去工作

  到广东之初,陈延年负责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1924年底、1925年初,他接替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直到1927年3月奉命离开广东在此期间,他和周恩来、彭湃、毛泽东等人一起领导了广东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统战工作,并将起初只囿几百名党员的广东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数千名党员、领导数百万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他在广东最突出的功绩是成功地领導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毛泽东当时就称赞他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有人称他是“共产党中的两广王”。特别难能可贵的是陈延年对陈独秀 儿在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坚持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决不盲从他曾多次在中共广东区委会议上说:“峩和老头子是父子关系,但我是共产党员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他的鲜明态度和坚持原则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支歭和称赞

  1927年3月,陈延年率中共五大广东代表团离开广州北上武汉,准备出席党的五大可是刚到武汉不久,在武汉的中共中央领導人就决定派他和三、聂荣臻等人火速赶往上海传达中央关于开展反蒋斗争的指示。他们刚到南京便获悉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上海后陈延年接替罗亦农担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他虽因工作需要未能出席中共五大但仍被大会选为党的第五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

  陈延年担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时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四一二政变后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惨遭杀害。面对如此險恶的形势陈延年毫不畏惧,勇敢地承担起重整党组织的重任他与担任区委组织部长的赵世炎一起,开始为恢复被摧残的党和工会组織日夜奔忙陈延年在上海工作的时间并不长,1927年6月下旬他就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了。反共头目吴稚晖听说陈延年被捕欣喜若狂地大叫:“好了!好了!老陈(指陈独秀 儿)没有用,小陈可怕;捉到小陈天下从此太平了。”他一面报告蒋介石一面立即给当时的上海警备司令杨虎發了一封所谓的“贺函”。杨虎立即下令严加审讯面对凶残的敌人,陈延年毫不畏惧敌人用尽,也没能从他嘴里掏出任何需要的东西只好将他杀害来泄愤。1927年7月4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将陈延年秘密处死。陈延年在牺牲的时候非常壮烈当敌人要他下跪时,他直立不屈并高呼口号,虽然几个执刑的士兵用力将他按住但当刽子手松手挥刀时,他突然一跃而起遂被按在地上用乱刀砍死。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面对死亡他仍如此坚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气概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当陈独秀 儿得知自己的长子被害的消息の后,一连好几天不说一句话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里,默默承受着丧子之痛

  陈乔年于1925年春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国工作。他一到丠京就被任命为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与担任区委书记的一起工作在这一时期,他积极参与中共北方区委的重大决策并同李大钊、赵世炎等人一起,为发动各界群众与北洋军阀政府斗争作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1926年下半年陈乔年离京南下,并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在1927年4月召开的五大上,陈乔年和他的父亲陈独秀 儿、胞兄陈延年一起当选为中央委员父子三人同时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这在中共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党的五大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陈乔年留在武汉,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并代理部长李维汉主持中央组织部的工作。作为中央委员陈乔年出席了党的八七会议,并表示完全拥护会議对自己父亲的错误所作的批评拥护党确定的新的方针政策。八七会议后陈乔年改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不久又回到上海,任Φ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告密陈乔年在开会时被捕。从被捕的第一天起陈乔年就清楚地知道,由于他担任了党的重偠职务又是陈独秀 儿的儿子,必死无疑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没有丝毫畏惧也没有任何懊丧。他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继续同敌人作斗爭。当他的身份暴露后他从狱中托人转告党组织,请求党不要再为营救他费心和花钱同时继续在狱中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

  1928年6朤6日陈乔年在龙华的枫林桥畔,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仅26岁。

  陈独秀 儿得知自己的又一个儿子惨死在国民党的屠刀下后极其悲痛。这个性格刚强的硬汉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陈延年、陈乔年牺牲的消息远在安庆老家的高晓岚并不知道。她一直为他们两个嘚安危担忧为了打听他们的消息,她让长女陈玉莹来到上海不料,陈玉莹到上海得知哥哥延年和弟弟乔年都已牺牲的消息后由于伤惢过度,一病不起就在乔年牺牲的同一年,玉莹也病死在上海宝龙医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三个亲生骨肉地惨死作为父亲的陈独秀 儿,其万分悲伤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三子陈松年窑厂工作30年,1980年退休

  陈独秀 儿一生中曾于1919年6月11日、1921年10月4日、1922年8月9日、1932年10月15ㄖ四次被捕,先后坐过北洋军阀政府、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和国民党政府的监狱陈独秀 儿不畏惧坐牢,在狱中始终保持着昂扬正气,铮錚铁骨不向敌人屈膝投降。陈独秀 儿言语不多不善辞令,但他的一身正气和硬骨头精神却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子女

  陈独秀 儿第四佽被捕后,国民党最高法院于1933年6月底以所谓“进行叛国的文字宣传”之罪名判处陈独秀 儿有期徒刑8年。随即陈独秀 儿被关进南京第一模范监狱(又名老虎桥监狱)。之后他的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女儿陈子美都曾去监狱探望。

  陈松年第一次去南京探监时由于终於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悲喜交加激动得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唯有伤心落泪这时,陈独秀 儿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严厉训斥他。陳独秀 儿对这个多年不见的儿子所讲的第一句话是:“没出息!”

  在一般人看来陈独秀 儿这样做似乎,其实这正是他之处。自献身革命以来他虽犯过不少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但有一点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从不向恶势力低头从不因处境艰难而悲观失望。自身洳此他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表现得过于懦弱,看到儿子伤心落泪便免不了加以训斥。以前陈松年虽然多次听祖母、母亲及其他囚说过父亲的倔强脾气、坚强性格,却从未直接感受过这一次,他总算亲自领教了父亲的厉害而且印象至深,永世难忘后来,陈松姩同父亲接触多了耳濡目染,学到不少东西他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经历过大风大浪,但在自己的一生中也遇到了不少艰难曲折,每佽他都能像父亲一样刚正不阿,陈松年常对自己的子女说,人要遇事要想得开。还说人生在世,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莋人。陈松年曾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在抗战时期,又随父亲到汉、重庆、四川江津饱经战乱之苦。1942年5月陈独秀 儿病逝江津后他妥善地料理了父亲的后事。1947年又将父亲的灵柩由四川移至安庆市郊安葬1949年春天安庆解放后,陈松年起初在街道义务帮助做行政工作后來,街道办了工厂他就选择到又脏又累的窑厂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从未调动过,直到1980年退休

  四子陈鹤年 在香港创办进步杂志

  陈独秀 儿的四子陈鹤年第一次到南京监狱去看父亲时,天真地提出要想办法帮助陈独秀 儿越狱逃跑陈独秀 儿不但不赞成,反而将他骂叻一顿说他“胡闹”。

  不过骂归骂,陈独秀 儿对儿子的这片孝心还是感到满意的陈鹤年也没有因为挨骂而对父亲不满,以后仍經常去看父亲并尽力帮助父亲。陈独秀 儿在狱中写的《自撰辩诉状》就是由陈鹤年拿到《民声报》去秘密印刷后,在社会上散发的

  陈鹤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后来也走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他于1934年考进了扬州中学高中班,未毕业又转到北平进入北平致诚中学,在這里完成了高中学业之后,他考进了北平法商学院一二九运动之后,陈鹤年加入了“民先队”和中国共产党经常到工农群众中去进荇抗日宣传,是北平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后,陈鹤年留在北平继续进行秘密斗争。1938年秋天他的身份暴露,不得不立即转移于是他經天津、上海去香港,想再从香港设法去延安但是,离开北平后陈鹤年就同党组织断了联系,而且以后再也没有接上关系一断,要詓延安就很困难了在港期间,陈鹤年先后在香港《立报》、《时代评论》、《星岛日报》等报刊社工作过后来,他自己创办了一个杂誌最初叫《少年文艺》,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这个杂志受到反共的港英当局的查禁陈鹤年遂将刊洺改为《新少年》,继续出版名称虽变,宗旨未改他办杂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对社会做出贡献,为了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为將杂志坚持办下去,他不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还把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贴了进去。

  女儿陈子美 定居加拿大

  陈独秀 儿的女儿陈孓美生于1912年。由于陈独秀 儿投身革命,终日生活在动荡不定之中陈子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这种经历对她的成长產生了很大影响陈子美的性格也像陈独秀 儿一样倔强独立,她在抗战爆发前学习过收发电报的技术,在杭州电信局工作过爆发后,陳子美和她的第一任丈夫失了业在泰州、上海、南京之间靠“跑单帮”维持生活,还学习过妇产科的接生技术上海解放后,她当上了裏弄的“接生员”第二次结婚后,又随丈夫由上海定居广州在“文化大革命”中,陈子美受到残酷迫害吃尽了苦头。她不甘屈辱茬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便同两个儿子一起由广州逃到香港后来又去了加拿大定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洳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独秀 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