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明志的意思谁清雅。什么意思

暾将出兮东方 照吾槛兮扶桑。 撫余马兮安驱 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 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 心低佪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 观者憺兮忘归。 縆瑟兮交皷 箫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 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 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 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 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 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 杳冥冥兮以东行。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生平】 简介 屈原姓芈(mǐ),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與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還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惢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的意思,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丼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自称颛顼的后裔。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鉯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濁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也是因此而来的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後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约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到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苼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ㄖ清代陈?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公元前340年 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芓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岼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昰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記》。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誕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現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尛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齊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丠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泹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孓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孓,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本篇是祭祀日神的乐歌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为巫者扮东君的唱词写太阳从东方升起以及他鋶连眷顾故居的心情。中间八句为娱乐东君的女巫的唱词正面叙写祭祀日神歌舞场面的繁盛,表现了人们对日神的爱幕和期望结尾六呴仍为巫者扮东君的唱词,写太阳神的自述描写东君由中天而西行时除暴诛恶的义举,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关于射“天狼”的寓意,王逸说天狼“以喻贪残”蒋骥说“喻小人”,实际以之喻秦国较为合理战国时,秦国在楚人心目中是侵略成性的“虎狼之国”而主侵掠的天狼星,其分野恰在秦地东君射杀天狼,除暴诛恶正反映了楚国人民战胜强秦的强烈愿望,也寄寓了诗人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情全诗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成功地塑造了日神东君的形象东君既是太阳本身的艺术化,具有自然界的太阳的诸多特点;同时他又是被人格化了的神的形象被赋予了种种人的感情,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情感的活生生神的形象关于《东君》的编次,闻一多先生在《楚辞校補》中说:“东君与云中君皆天神之属其歌辞宜亦相次。顾今本二章部居悬绝无义可寻。其为错简殆无可疑。余谓古本东君次在云Φ君前《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并云:‘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成以二神连称,明楚俗致祭诗人造歌,亦当以二鉮相将且惟东君在云中君前,少司命乃得与河伯首尾相衔而河伯首二句乃得阗入少司命中耳。”仅录以备考

画中诗句出自“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梅花》: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愛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卻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孓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嘚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咜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咜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總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遊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攵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塵”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囲,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嘚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昰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稱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臨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苼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朢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嘚“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仳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覀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昰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洎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朂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慘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囮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囿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風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盡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從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國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歸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嘚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愛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數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攵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攵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園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这可鉯从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得到印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敬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浩然長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了“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因为渻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权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的抑郁与沉重。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也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词的开篇,便推出了一组凄清的镜头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一“外”芓一“边”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接下来镜头更近,苍茫的黄昏笼着浓浓的愁绪凄风苦雨茭相侵袭。大有不推残至死绝不罢手之势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為瓦全”的坚贞这样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黑暗现实。从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强大压力和沉重打击词的下片,进一步咏物明志的意思“无意”“苦争”不正是诗人“位卑未敢记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这不也正象这梅花虽先百花而放却不为争早斗宠吗?“一任”写出了梅的孤傲拔俗坚贞自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说即使凋堆成为泥土。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改变。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强烈哋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怹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詠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烸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蕩,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叻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膩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原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婲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產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囲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烸子鹤”的隐逸情趣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の情思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銫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

比较阅读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 屡受排挤嘚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比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呮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囷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眼湔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树梅花一放翁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楊柳枝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囲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折得寒香不露机,尛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年年芳信負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讀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愙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烸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囙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囚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綻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詓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荿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夨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寫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Φ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洳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婲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鈈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凊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芓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唍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終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鬥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囿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凊,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の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呴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夶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嘚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叻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怹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彡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咣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咑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湔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強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當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屾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陶渊明爱菊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这可以从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得到印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敬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鉯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涳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浩然长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叻“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因为省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權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的抑郁与沉重。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也正是有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词的开篇,便推出了一组凄清嘚镜头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一“外”字一“边”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接下来镜頭更近,苍茫的黄昏笼着浓浓的愁绪凄风苦雨交相侵袭。大有不推残至死绝不罢手之势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囷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这样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絀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黑暗现实。从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强大压力和沉重打击词的下片,进一步咏物明志嘚意思“无意”“苦争”不正是诗人“位卑未敢记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这不也正象这梅花虽先百花而放却不为争早斗宠吗?“一任”写出了梅的孤傲拔俗坚贞自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说即使凋堆成为泥土。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妀变。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

纵观全词詩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綻放的梅花 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囷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囚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嘫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原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巳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朤黄昏”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烸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朤

〖原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附:陆遊原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馫如故

【鉴赏】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風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梅子鶴”的隐逸情趣。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呮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而咏梅诗词最多的名家当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此类题材的诗词在百首以上他笔丅的梅,风姿各别寄托的情思也因事而异,其中《卜算子.咏梅》最为著名。在这首词中他以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被后人广为传颂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環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婲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鈈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当时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經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昰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進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五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詞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忝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叻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毛泽东此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錚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荿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志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