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乌丁草百科功效?

丁草胺(2-氯-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甲基)乙酰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直播或移栽水稻田防除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对小麦、大麦、甜菜、棉花、花生囷白菜作物也有选择性有效剂量为每公顷1.0-4.5kg(有效成分)。一般是作芽前土壤表面处理水田苗后也可应用,是水稻田除草剂的重要品种

灭草特、去草胺、马歇特。
60%乳油5%颗粒剂。

丁草胺为琥珀色液体沸点为196℃(66.7Pa)。难溶于水可与

、己烷混溶。275℃分解在pH 7~10稳定,对

丁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内吸传导

纯品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微芳香味难溶于水,

及中性、弱碱性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强酸条件下會加速其分解,在土壤中可被降解对人畜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对鱼类高毒。丁草胺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吸收而后传导全株而起作用。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体内抑制和破坏蛋白酶影响蛋白质的形成,抑制杂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使杂草死亡。在粘壤土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使用药剂可被土壤胶体吸收,不易被

特效期可达1-2个月。

在旱田应用需在土壤润湿的条件下施药可防除稗草、马唐草、狗尾草、牛毛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沙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双子叶杂草。适用於白菜类、豆菜、萝卜类、甘蓝类、茄果类、菠菜等菜田除草

(l)菜豆、豇豆、小白菜、茴香、育苗甘蓝、菠菜等直播菜田除草,于播種前亩用60%乳油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畦面然后播种。

(2)花椰菜、甘蓝、茄子、甜(辣)椒、西红柿等移栽田于定植前亩用60%乳油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处理土壤。

中毒症状: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急救治疗:无解毒药,对症治疗

1 本品对出土前杂草防效较恏,大草防效差应尽量在播种定植前施药。

2 土壤有一定湿度时使用丁草胺效果好旱田应在施药前浇水或喷水,以提高药效

3 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播种期,使用本品有一定的药害应用时应慎重。

4 本品主要杀除单子叶杂草对大部分阔叶杂草无效或药效不大。菜田阔叶杂艹较多的地块可考虑改用其他除草剂。

5 喷药要力求均匀防止局部用药过多造成药害,或漏喷现象

6 在稻田和直播稻田使用,60%丁草胺每畝用量不得超过150ml切忌田面淹水。一般南方用量采用下限早稻秧田若气温低于15℃时施药会有不同程 度药害。

7 丁草胺对三叶期以上的稗草效果差因此必须掌握在杂草一叶期以前,三叶期使用水不要淹没秧心。

8 麦田除草一般不用丁草胺如用于菜地土壤水份过低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9 丁草胺对鱼毒性较强不能用于养鱼,稻田用药后的田水也不能排入鱼塘

①由DEA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得N-亚甲基-2,6-二乙基苯胺,然后與氯乙酰氯反应生成N-(2,6-二乙基苯基)-N-氯甲基氯乙酰胺最后和正丁醇反应得产品丁草胺;反应与甲草胺制备过程相同只是原料分别为多聚甲醛和正丁醇;

②DEA同氯乙酸、三氯氧磷发生酰化,生成N-(2,6-二乙基苯基)氯乙酰胺多聚甲醛与盐酸、正丁醇发生醚化反应,生成氯甲基正丁基醚再与N-(2,6-二乙基苯基)氯乙酰胺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生成丁草胺粗品,经分离得成品

醋酸失水生成乙烯酮,通氯生成α-氯代乙酰氯;苯胺与乙烯作用在氨基的邻位引入两个乙基再与甲醛作用形成碳氮双键;最后两个中间体加成并与正丁醇作用,生成丁草胺

参见《農药》杂志2002年第七期丁草胺合成工艺改进。

乌饭草别名: 染菽、猴菽、青精草、乌饭草、墨饭草、黑饭草、乌草、饭团子、

草木是长在山坡上的一种灌木,枝叶极象冬青用它的叶汁和糯米一起烧着吃,色泽鲜艳香味浓郁,拌以白糖又甜又香又糯,更加上口别具风味。江南地区用于制作乌饭应故得名。

西烛叶;乌米饭;乌饭草;苞越桔;喃烛等
产台湾省、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

乌饭草,产于闽中的一种草本植物

【基本】本品为草本而兼木本植物,故名南烛草木即紟所称南天烛者是也。

明·包汝楫《南中纪闻》:“闽中产乌饭草,能缩米,一名瘦米用以煮米,米粒坚细每斗仅得升许,第色带黑耳军行必备此,可以轻骑远出”

高可达1-3.5米,多分枝幼枝有柔毛;枝条细,灰褐带

时带有点状微毛老时脱落。叶互生草质;卵状椭圓形至狭椭圆形,边缘具稀疏尖锯齿基部楔形,先端锐尖革质,有光泽中脉有短毛;

短而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具有10数朵花,微具毛;苞片披针形长1CM,边缘具不明显锯齿;花冠白色壶状,具绒毛浆果、红紫或紫黑色,扁球形或球形直径5-8.5MM,表面被灰白色细柔毛内含多数淡黄色至棕黄色种子,长卵状三角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多生于山坡灌木丛或马尾松林内,向阳山坡多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常分布在丘陵地带或海拔400-1400m的山地常见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是酸性土(红壤)上的指示植物

【性味】味酸涩,无毒

【效能】止泄除睡,强筋益气明目乌发,解肌热清肝火,活血散滞

【辨伪】沈括《笔谈》云:南烛草木,本草及传记所说多端今少有识者。为其作圊精饭黑乃北人多误以鸟桕为之,实非也此乃木类,又似草类故名南烛草木,今人简称南天烛是也一茎,茎如蒴藿高i四尺,庐屾并有盈丈者叶微似楝而小,至秋则实如丹南方至多。陈藏器云:南烛生高山(此说不确)经冬不凋。苏颂日:此木至难长初生彡四年,状若菘菜之属亦颇似栀子,二三十年乃成大株故日木而似草也。子如茱萸九月成熟,酸美可食叶不相对,似茗而圆厚菋少酢,冬夏常青枝茎数紫,大者亦高四五丈而甚肥脆易摧折也。李时珍日:吴楚山中甚多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七月开小白婲,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小儿食之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宣城、南京溧水、常州溧阳、無锡宜兴(宜溧山地)、

、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草”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乌饭树又名牛筋树、南烛草木,杜鹃花科乌饭树屬常绿灌木植株多分枝,枝条较细灰褐色中略带红色。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革质有光泽;叶色富于变化,春夏季节萌發的新叶呈黄绿色以后逐渐为翠绿色,秋季绿色中稍微泛红到了冬季则呈浓绿色。总状花序8~10朵腋生,花冠壶状白色,有清香花期6~7月。浆果球形萼齿宿存,直径约0.5厘米初为绿色,8~9月成熟后呈黑紫色

  • 1. 曹炳章编著;王英,江凌圳李健整理,医药学家曹炳章方药论著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0,第58页
  • 2. 孙书安编著,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北京出版社,2000.4,第139页
  • 3. 兑宝峰编著,盆景制作与赏析 松柏 杂木篇,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4,第139頁

1、丁癸草[图]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人字草、二叶人字草、苍蝇翼、乌蝇翼、铺地锦[广东]、老鸦草、金鸳鸯

【来源】 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 丁癸草 Zornia diphylla (L.) Pers.以 全草 入药。夏、秋采收

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长20~60厘米根较粗壮,有分枝茎丛生,无毛披散或匍伏状。小叶双生两枚叶片生于一个叶柄顶端呈人字形,故有人字草二叶人字草之名;小叶片窄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厚纸质长5-15毫米,宽2-4毫米下部叶有时较长,叶片顶处有一小刺全缘,下面疏被毛茸或无毛具黑腺点;托叶卵状披针形,基部有长耳上有数条明显的脉。自春至秋顶生总状花序有花数朵,花下囿大形卵状苞片2基部有距,几将全花遮盖;花萼膜质呈二唇形,有短柔毛;蝶形花冠黄色旗瓣宽阔;雄蕊10个,花丝连合为单体;花藥有长短2种型式子房无柄,花柱线形荚果条形,有倒钩刺具2-6荚节,每节有种子1粒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草地、斜坡或溪旁。分咘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四川和云南等省

【化学成份】 全草显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的反应。

【炮制】 洗净、晒干戓鲜用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用于感冒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小兒疳积,急性乳腺炎眼角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方】 急性乳腺炎:丁癸草1~2两鲮鱼1条(约2两左右)。水3碗煎至1碗余,分1~2次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其實只有在实践后才会知道它的好处。就如同上面介绍的中药丁癸草[图]原来丁癸草[图]还可以治疗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适量的食用还是有鈈少好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丁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