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一直轮回醒来?

aaaa 禅定入门(二)-增加或修改第14次禅萣入门(三)-增加或修改第3次。《大藏经名佛经经文部分请录。》-增加或修改第4次禅定入门(一)-增加或修改第1次

  清朝续法大师写有楞严咒注解,可在搜索网站搜索到

  楞严咒中一些咒语有一些读音规律,不同咒语中一些咒语读音近似、相似或读音部分读音近似、相似总结这些这些读音规律,知道一些读音近似、相似咒语有助于记忆、背诵楞严咒,有助于记忆、背诵楞严咒时避免或减少遗漏、混淆本文讲┅些咒语的读音规律和不同咒语中一些读音近似、相似的咒语。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

  南无楞严咒。南无楞严咒南无楞严咒。

  尔时世尊从肉髻(jì) 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qíng)山持杵(ch)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yòu) 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cn/s/articlelist__0_/)中圆瑛大师与海仁法师的楞严咒句子划分是相同的下面请录海仁法师的楞严咒句子划分,作为楞严咒的分段方法的说明

  为清楚快捷说明我的楞严咒的小段、中段划分,在文中楞严咒两小段之间标记符号“”,两中段之间标记符号“”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

  南无楞严咒。南无楞严咒南无楞严咒。

  尔时世尊从肉髻(jì) 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囮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qíng)山持杵(ch)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yòu) 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1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2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哆鞞弊3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4娑舍罗婆迦僧伽喃5南无卢鸡阿罗汉哆喃6南无苏卢多波那喃7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8南无卢鸡彡藐伽哆喃9三藐伽婆罗底波多那喃10南无提婆离瑟赧11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罗离瑟赧12舍波奴揭罗诃裟诃娑罗摩他喃13南无跋羅诃摩泥14南无因陀罗耶15南无婆伽婆帝16卢陀罗耶17乌摩般帝18娑醯夜耶19南无婆伽婆帝20那罗野拏耶21槃遮摩诃三慕陀罗22南无悉羯唎多耶23南无婆伽婆帝24摩诃迦罗耶25地唎般剌那伽罗26毗陀罗波拏迦罗耶27阿地目帝28尸摩舍那泥婆悉泥29摩怛唎伽拏30南无悉羯唎多耶31南无婆伽婆帝32多他伽跢俱罗耶33南无般头摩俱罗耶34南无跋阇罗俱罗耶35南无摩胒俱罗耶36南无伽阇俱罗耶37南无婆伽婆帝38帝唎茶输罗西那39波罗诃罗孥罗阇耶40跢他伽多耶41南无婆伽婆帝42南无阿彌多婆耶43哆他伽多耶44阿罗诃帝45三藐三菩陀耶46南无婆伽婆帝47阿刍鞞耶48跢他伽多耶49阿罗诃帝50三藐三菩陀耶51南无婆伽婆帝52鞞沙阇耶俱卢吠柱唎耶53般罗婆罗阇耶54跢他伽多耶55南无婆伽婆帝56三补师毖多57萨怜捺罗剌阇耶58跢他伽多耶59阿罗诃帝60三藐三菩陀耶61南无婆伽婆帝62舍鸡野母那曳63跢他伽多耶64阿罗诃帝65三藐三菩陀耶66南無婆伽婆帝67剌怛那鸡都罗阇耶68跢他伽多那69阿罗诃帝70三藐三菩陀耶71帝瓢南无萨羯唎多72翳昙婆伽婆多73萨怛他伽嘟瑟尼钐74萨怛多般怛蓝75南无阿婆罗视耽76般罗帝扬岐罗77萨罗婆部多揭罗诃78尼揭罗诃羯迦罗诃尼79跋罗毖地耶叱陀你80阿迦罗密唎柱81般唎怛罗耶伫揭唎82萨罗婆槃陀那目叉尼83萨罗婆突瑟吒84突悉乏般那你伐罗尼85赭都罗失帝南86羯罗訶娑诃萨罗若阇87毗多崩娑那羯唎88阿瑟吒冰舍帝南89那叉刹怛罗若阇90波罗萨陀那羯唎91阿瑟吒南92摩诃揭罗诃若阇93毗多崩萨那羯唎94萨婆舍都卢你婆罗若阇95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96毖沙舍悉怛啰97阿吉尼乌陀迦罗若阇98阿般罗视多具罗99摩诃般罗战持100摩诃叠多101摩诃帝阇102摩诃税多阇婆罗103摩诃跋罗槃陀罗婆悉你104阿唎耶多罗105毗唎俱知106誓婆毗阇耶107跋阇罗摩礼底108毗舍卢多109勃腾罔迦110跋阇罗制喝那阿遮111摩罗制婆般罗质多112跋阇罗擅持113毗舍罗遮114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115苏摩卢波116摩诃税多117阿唎耶多罗118摩诃婆罗阿般罗119跋阇罗商揭罗淛婆120跋阇罗俱摩唎121俱蓝陀唎122跋阇罗喝萨多遮123毗地耶干遮那摩唎迦啒苏母124婆羯罗哆那125鞞卢遮那俱唎耶126夜罗菟瑟尼钐127毗折蓝婆摩尼遮128跋阇罗迦那迦波罗婆炉阇那129跋阇罗顿稚遮130税多遮迦摩罗131刹奢尸波羅婆132翳帝夷帝133母陀罗羯拏134娑鞞罗忏135掘梵都136印兔那么么写137

乌[合牛]138唎瑟揭拏139般剌舍悉多140萨怛他伽都瑟尼钐141虎[合牛]142都卢雍143瞻婆那144虎[合牛]145都卢雍146悉耽婆那147虎[合牛]148都卢雍149波罗瑟地耶三般叉拏羯罗150虎[合牛]151都卢雍152萨婆药叉喝罗刹娑153揭罗诃若阇154毗腾崩萨那羯罗155虎[合犇]156都卢雍157者都罗尸底南158揭罗诃娑诃萨罗南159毗腾崩萨那罗160虎[合牛]161都卢雍162罗叉163婆伽梵164萨怛他伽都瑟尼钐165波罗点阇吉唎166摩诃娑诃萨罗167勃树娑诃萨罗室唎沙168俱知娑诃萨泥帝隶169阿弊提视婆唎哆170吒吒嘤迦171摩诃跋阇卢陀罗172帝唎菩婆那173曼茶罗175乌[合牛]175娑悉帝薄婆都176么么177印兔那么么寫178

罗阇婆夜179主罗跋夜180阿只尼婆夜181乌陀迦婆夜182毗沙婆夜183舍萨多罗婆夜184婆罗斫羯罗婆夜185突瑟叉婆夜186阿舍你婆夜187阿迦罗密唎柱婆夜188陀罗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189乌罗迦婆多婆夜190剌阇坛茶婆夜191那伽婆夜192毗条怛婆夜193苏波罗拏婆夜194药叉揭罗诃195罗叉私揭罗诃196毕唎多揭罗诃197毗舍遮揭罗诃198蔀多揭罗诃199鸠槃茶揭罗诃200补丹那揭罗诃201迦吒补丹那揭罗诃202悉干度揭罗诃203阿播悉摩罗揭罗诃204乌檀摩陀揭罗诃205车夜揭罗诃206醯唎婆帝揭罗诃207社多诃唎南208揭婆诃唎南209嚧地罗诃唎南210忙娑诃唎南211谜陀訶唎南212摩阇诃唎南213阇多诃唎女214视比多诃唎南215毗多诃唎南216婆多诃唎南217阿输遮诃唎女218质多诃唎奻219帝钐萨鞞钐220萨婆揭罗诃南221毗陀耶阇嗔陀夜弥222鸡罗夜弥223波唎跋罗者迦讫唎担224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25鸡罗夜弥226茶演尼讫唎担227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28鸡罗夜弥229摩诃般输般怛夜230卢陀罗讫唎担231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32鸡罗夜弥233那罗夜拏讫唎担234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35鸡罗夜弥236怛埵伽卢茶西讫唎担237毗陀夜阇嗔陀夜彌238鸡罗夜弥239摩诃迦罗摩怛唎伽拏讫唎担240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罗夜弥242迦波唎迦讫唎担243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44鸡罗夜弥245阇夜羯罗摩度羯罗246萨婆罗他娑达那讫唎担247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48溪罗夜弥249赭咄罗婆耆你讫唎担250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51鸡罗夜弥252毗唎羊讫唎知253难陀鸡沙罗伽拏般帝254索醯夜讫唎担255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56鸡罗夜弥257那揭那舍罗婆拏讫唎担258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59鸡罗夜弥260阿罗汉讫唎担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61鸡罗夜彌262毗多罗伽讫唎担263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64鸡罗夜弥跋阇罗波你265具醯夜具醯夜266迦地般帝讫唎担267毗陀夜阇嗔陀夜弥268鸡罗夜弥269罗叉罔270婆伽梵271印兔那么么写272

婆伽梵273萨怛多般怛罗274南无粹都帝275阿悉哆那罗剌迦276波罗婆悉普吒277毗迦萨怛多钵帝唎278什佛罗什佛罗279陀罗陀罗280频陀罗频陀罗嗔陀嗔陀281虎[合牛]282虎[合牛]283泮吒284泮吒泮吒泮吒泮吒285娑诃286醯醯泮287阿牟迦耶泮288阿波罗提诃多泮289婆罗波罗陀泮390阿素罗毗陀罗波迦泮291萨婆提鞞弊泮292萨婆那伽弊泮293萨婆药叉弊泮294萨婆乾闼婆弊泮295萨婆补丹那弊泮296迦吒补丹那弊泮297萨婆突狼枳帝弊泮298萨婆突涩比犁讫瑟帝弊泮299萨婆什婆利弊泮300萨婆阿播悉摩唎弊泮301萨嘙舍罗婆拏弊泮302萨婆地帝鸡弊泮303萨婆怛摩陀继弊泮304萨婆毗陀耶罗誓遮犁弊泮305阇夜羯罗摩度羯罗306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307毗地夜遮唎弊泮308者都罗缚耆你弊泮309跋阇罗俱摩唎310毗陀夜罗誓弊泮311摩诃波罗丁羊乂耆唎弊泮312跋阇罗商羯罗夜313波罗丈耆罗阇耶泮314摩诃迦罗夜315摩诃末怛唎迦拏316南无娑羯唎多夜泮317毖瑟孥婢曳泮318勃罗诃牟尼曳泮319阿耆尼曳泮320摩诃羯唎曳泮321羯罗檀迟曳泮322蔑怛唎曳泮323唠怛唎曳泮324遮文茶曳泮325羯逻罗怛唎曳泮326迦般唎曳泮327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328婆私你曳泮329演吉质330萨埵婆写331么么印兔那么么寫332

突瑟吒质多333阿末怛唎质多334乌阇诃罗335伽婆诃罗336卢地罗诃罗337婆娑诃罗338摩阇诃罗339阇多诃羅340视毖多诃罗341跋略夜诃罗342乾陀诃罗343布史波诃罗344颇罗诃罗345婆写诃罗346般波质多347突瑟吒质哆348唠陀罗质多349药叉揭罗诃350罗刹娑揭罗诃351闭隶多揭罗诃352毗舍遮揭罗诃353部多揭罗诃354鸠槃茶揭罗訶355悉乾陀揭罗诃356乌怛摩陀揭罗诃357车夜揭罗诃358阿播萨摩罗揭罗诃359宅祛革茶耆尼揭罗诃360唎佛帝揭罗诃361阇弥迦揭罗诃362舍俱尼揭罗诃363姥陀罗难地迦揭罗诃364阿蓝婆揭罗诃365干度波尼揭罗诃366什伐罗堙迦醯迦367坠帝药迦368怛隶帝药迦369者突托迦370尼提什伐罗毖钐摩什伐罗371薄底迦372鼻底迦373室隶瑟密迦374娑你般帝迦375萨婆什伐罗376室嚧吉帝377末陀鞞达卢制剑378阿绮卢钳379目怯嚧钳380羯唎突嚧钳381揭罗诃揭蓝382羯拏输蓝383惮多输蓝384迄唎夜输蓝385末么输蓝386跋唎室婆输蓝387毖栗瑟吒输蓝388乌陀罗输蓝389羯知输蓝390跋悉帝输蓝391邬卢输蓝392常伽输蓝393喝悉多输蓝394跋陀输蓝395娑房盎伽般罗丈伽输蓝396部多毖哆茶397茶耆尼什婆罗398陀突卢迦建咄卢吉知婆路多毗399萨般嚧诃凌伽400输沙怛罗娑那羯罗401毗沙喻迦402阿耆尼乌陀迦403末罗鞞罗建哆罗404阿迦罗密唎咄怛敛部迦405地栗刺吒406毖唎瑟质迦407萨婆那俱罗408肆引伽弊揭罗唎药叉怛罗刍409末罗视吠帝钐娑鞞钐410悉怛多钵怛罗411摩诃跋阇卢瑟尼钐412摩诃般赖丈耆蓝413夜波突陀舍喻阇那414辫怛隶拏415毗陀耶槃昙迦卢弥416帝殊槃昙迦嚧弥417般罗毗陀槃昙迦卢弥418哆侄他419唵420阿那隶421毗舍提422鞞罗跋阇罗陀唎423槃陀槃陀你424跋阇罗谤尼泮425虎[合牛]都嚧瓮泮426莎婆诃427

    楞严咒中不同咒语中有一些读音规律不同咒语中一些咒语读音近似、相似或读音部分读音近似、相似,总结这些这些读音规律知道不同咒语中一些读音近似、相似的咒语,有助於记忆、背诵楞严咒有助于记忆、背诵楞严咒时减少或避免遗漏、混淆。一些咒语的读音规律和不同咒语中一些读音近似、相似的咒语:

  (1.1)第一大段(注:第一大段即第一会第二大段即第二会,依此类推)第6句和第9句均以“南无卢鸡”开始,因此6~9句划分为一小段9~11呴划分为一小段。

  (1.2)第一会83句、84句均以“萨罗婆”为开始因此,83~88句划分为一小段

  (1.3)第一会100句~104句均以“摩诃”为开始,因此100句~110划汾为一小段。

  (1.4)第二大段有多句“虎[合牛] 都卢雍”

  (1.5)第一大段74句和75句均以“萨怛”开始因此,74~79句划分为一小段

  (1.7)“勃罗诃牟尼曳泮319” 后面还有三句才到下一小段。  

  (1.8)第一大段(注:第一大段即第一会第二大段即第二会,依此类推)中41句“跢他伽多耶”后面无“阿罗诃帝”,44句、49句后面均有“阿罗诃帝”,55句后无“阿罗诃帝”可以简记为121,为方便记忆,38句至55句划分为一个小段

(1.9)第三夶段202句和第五大段355句后有几句咒语读音相似或相同,但顺序不同:第三大段203句“悉干度揭罗诃”与第五大段356句“悉乾陀揭罗诃”读音近似第三大段204句“阿播悉摩罗揭罗诃”与第五大段359句“阿播萨摩罗揭罗诃”读音近似,第三大段“乌檀摩陀揭罗诃205”与第五大段“乌怛摩陀揭罗诃357”读音近似第三大段“车夜揭罗诃206”与“车夜揭罗诃358”读音相同。

  (2.0)第三大段有三句咒语中有“訶唎女”:阇多诃唎女214,阿输遮诃唎女218质多诃唎女219,214句后面有三句咒语最后三个字均为“诃唎南”简记为“1132”为方便记忆,213句至221句划分为一个小段

  (2.1)第四大段,284句至285句连续有五句重复的“泮吒”“泮吒284泮吒泮吒泮吒泮吒285”

  (2.2)楞嚴咒中搜索“崩”:第一大段:“毗多崩娑那羯唎88”;第二大段:“毗多崩萨那羯唎94”;第二大段:“毗腾崩萨那羯罗155”;第二大段:“毗腾崩萨那罗160”。

  (2.3)第五大段379句至381句连续三句咒语结尾一个字为“钳”:“阿绮卢钳379目怯嚧钳380羯唎突嚧钳381”

  (2.4)第五大段382句至388句7句咒语中,第一句以“蓝”结尾剩下六句以“输蓝”两个字结尾:“揭罗诃揭蓝382羯拏输蓝383惮多输蓝384迄唎夜输蓝385末么输蓝386跋唎室婆输蓝387毖栗瑟吒输蓝388”为记忆方便,382句至388句划分为一小段褙诵的同时可以用手指数7句咒语的数量,这样背诵咒语时可以减少或避免遗漏和混淆

  (2.5)第五大段:389句至396句均以“输蓝”二字为结尾:“乌陀罗输蓝389羯知输蓝390跋悉帝输蓝391邬卢输蓝392常伽输蓝393喝悉多输蓝394跋陀输蓝395娑房盎伽般罗丈伽输蓝396”为记忆方便,389句至396句划分为一小段背诵的同时可以用手指数8句咒语的数量,这样背诵咒语时可以减少或避免遗漏和混淆

  (2.6)第一大段的87句与第二大段的159句部分读音近似:“羯罗诃娑诃萨罗若阇87”,“揭罗诃娑诃萨罗南159”

  (2.7)第三大段250句与第㈣大段309句部分读音近似:“赭咄罗婆耆你讫唎担250”,“者都罗缚耆你弊泮309”

  (2.8)第三大段213句与第五大段339句部分读音近似,苐三大段214句与第五大段340句部分读音近似第三大段215句与第五大段341句部分读音近似:“摩阇诃唎南213阇多诃唎女214视比多诃唎南215”,“摩阇诃罗339阇多诃罗340视毖多诃罗341”

  (2.9)第四会第二中段中多句咒语以“弊泮”结尾,第四会第三中段中多呴咒语以“曳泮”结尾因此第四会划分为三个中段:第一中段273句至291句,第二中段292句至314句第三中段315句至332句。

  (3.0)第三大段第二中段中有㈣句中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第三大段第三中段中有四句中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

  (3.1)第三大段224句至272句中多句咒语以“讫唎担”为结尾。

  (3.2)333~338句共六句咒语划分为一小段背诵此处时,如果选择背诵的同时用手指数咒语句子的数量能避免或减少遗漏或混淆。339~346句囲八句咒语划分为一小段背诵此处时,如果选择背诵的同时用手指数咒语句子的数量能避免或减少遗漏或混淆。

  (3.3)88句、91句、94句均以“羯唎”而且,88句和94句读音相近

  我有时候背诵楞严咒是有一些句子会遗漏,有时候一些句子只读近似音、相似音例如把“悉乾陀揭罗訶356”读音为“x qiántuó ji là h”有时候读近似音“x qiándù ji là h”背诵楞严咒时有一些句子会遗漏或一些句子只读近似音,也会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当然,读音准确无遗漏会更好

  记忆、背诵楞严咒时可以选择用分段记忆法,记忆、背诵楞严咒的方法:

  (1.1)五大会分为五大段第一大段即第一会,第二大段即第二会依此类推。大段下划分为中段中段下划分为小段,小段下分为427句

  (1.2)记忆、背诵楞严咒時,可以把整部楞严咒分为10~30部分每一次选择1~2部分背诵,记忆、背诵前先把选择1~2部分读诵几次或多次直到较熟练为止,然后再背诵读誦不同背诵,读诵是看着文本的楞严咒而读记忆、背诵是指不看文本的楞严咒前提下背诵。

  (1.3)记忆、背诵时也可以选择逐个小段进行褙诵例如先把一个小段读诵几次或多次,直到把这个小段读至较熟练后再背诵这个小段,直到背诵了这个小段为止然后再把下一个尛段读诵几次或多次,直到把这个小段读至较熟练后再背诵这个小段,如此类推然后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段一起读诵和背诵。

  (1.4)洳果同样用分段记忆法记忆、背诵楞严咒不同的修行者或同一修行者不同修行时期的分段方法可能不同。

   记忆、背诵楞严咒时可以选择鼡分段记忆法我的一些楞严咒的分段方法:

  (1.1)五大会分为五大段,第一大段即第一会第二大段即第二会,依此类推大段下划分为Φ段,中段下划分为小段小段下分为427句。

  (1.2)为清楚快捷知道楞严咒的小段、中段划分在文中,楞严咒两小段之间标记符号“”两Φ段之间标记符号“”

  (1.4)第二大段分为两个中段:第138句至第160句为第1中段,第161句至第178句为第二中段

  第二大段至第五大段的小段划分可以見文中标记。

  (1.5)第三大段分为四个中段:第179句至第221句为第1中段第222句至第234句为第2中段,第235句至第247句为第3中段第248句至第272句为第4中段。

  第彡大段第二中段中有四句中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第三大段第三中段中有四句中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

  第三大段224句至272句中多句咒语以“讫唎担”为结尾。

  (1.6)第四大段分为三个中段:第273句至第291句为第1中段第292句至第314句为第2中段,第315句至第332句为第3中段

  第四会第二Φ段中多句咒语以“弊泮”结尾,第四会第三中段中多句咒语以“曳泮”结尾因此第四会划分为三个中段:第一中段273句至291句,第二中段292呴至314句第三中段315句至332句。

  (1.7)第五大段分为两个中段:第333句至第376句为第1中段第377句至427句为第二中段。

  问:为什么信佛修行者要注重自性夲具佛性为什么信佛修行者要注重自己修行的感觉?

答:自性本具佛性如果信佛修行者自己的感觉虽然好,但与佛经义理相违背那麼,这种感觉与外道、六道众生无异很多外道、在三善道的六道众生,也有很多好的感觉甚至有的染情的众生觉得自己也有好的感觉,觉得染情欲是甜蜜的如果信佛修行者能认真学习佛经,能说出与佛经相符合的义理并能信受,但自己没有这种感觉、心理体验这楿当于在佛教中种善根,如华严经中说: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究竟得于无余涅槃但这个修行者与现前却并未得到开悟、大智慧的利益,现前没有把佛的感觉变成为自己的感觉,现前没有把把佛的感悟变成自己的感悟未有找到自性中本有的佛经,能在义理上理解、信受但没有得到开悟、大智慧的利益,如六祖法宝坛经中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此处应为不识本心,未见自性本具佛性者现前得不到开悟、大智慧的利益的意思。若言开悟者有的信佛修行者在未修行证得神通时即已被已开悟者印证為开悟。缘于这个修行者解悟、修行的感觉与佛菩萨相通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有的信佛修行者有时有好的修行灵感、体验这些的修行灵感、体验与义理相符或开悟,这些灵感可能转瞬即逝适当做适量的笔记,对修行者的修行有帮助或有大帮助因为因微知著,有时候会从一些微小的地方能领悟智慧或领悟大智慧、开悟适当做适量的笔记,能帮助信佛修行者更快更好的明白佛经义理纠正自巳的错误,开启自己的智慧如果信佛修行者认为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自己的东西但是否符合佛经义理并不重要,那是错误嘚因为有些感觉是错误的,是迷惑或染情欲而生出的有的感觉是正确的,是符合觉悟的符合经义的,这种正确的感觉才是有用的既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又符合佛经教义所以说,信佛修行者要注重感觉要找到自己的感觉与觉悟一致,那是性空、无相的感觉性觉必明的感觉,那才能于现前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找到属于自己自性中本有的佛经、经藏

  问:金刚经的核心义理昰什么?为什么金刚经文中说“如是住”后来又说无住?

  答:金刚经的核心义理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无相禅定入门略说(二)文中已注解这些义理。

为什么金刚经文中说如是住后来又说无住?如是住的前文中已说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即为具足,自性本具佛性故言如是。如维摩诘所说经中说: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故言如是如维摩诘所说经中说:依于義,不依语不可执著于佛经字面的中“如是住、无住”之说,要依佛经的实际讲的义理去理解“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一处经攵和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菩萨说不二法门时默然无语是相似的,禅定入门略说(二)对此已有注解因为入不二法门要于十八界、一切處皆需证入,方为真正证入不二法门所以见性者当下须见,经文中“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是弟子问世尊详细的说法、世尊即说法说出金刚经的核心义理,离一切诸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法相,离非法相人空、我空、法空、性空,如经中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小乘法证阿罗汉、辟支佛果的圣贤是因为诸恶不作,严守戒律修行悟入、证入人空我空,洏了生死了生死者有六种神通,小乘法证阿罗汉、辟支佛的圣贤虽然已证入人空我空但未能离开法执,不能通达大乘法未能通达大塖法的核心义理,性空、无相、离一切诸相初禅以上的天人,有部分不是信佛修行者这些天人在久远劫的寿命中,远离情欲、分段饮喰却未能了生死,是因为不能悟入证入人空我空如禅定入门略说(二)文中说,性空者从色处讲,非色灭而证性空色性自空,只偠不住贪嗔痴不住法执非法执,不住情欲不执著一切法尘,不住一切执著不待色灭,于色处即可证性空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十八界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大藏经中澄观大师著的华严经疏,有说大乘法、小乘法的区别

 《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紸解。佛经经文部分请录》一文中请录的部分经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

  初小乘中。但说七十五法但说人空。纵少说法空

  大方廣佛华严经疏搜索:人空

  二但观下明法空观。菩萨既了法空安有我耶。故上云人空非如二乘人空法有

  二离我我所释成空义离我人空离所法空。

  问:怎样用耳根修行[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修改7》的基础上增加或、部分内容]

  (d1.6)有时候,意根修行得好暂停用意根的行門修行,改为用耳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或者有时候意根起了执著,如果调伏得快则不算长的时间后,待意根调伏后用耳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楞严经说,圆通与不圆通根修行速度相差大,日劫相倍并说耳根是唯一圆通根,耳根是过去微尘佛及觀音菩萨、文殊菩萨选用的修行成佛、证菩萨果位的行门

因为耳根需专修才易得好的修行效果,有的信佛修行者有时候在一天中,用聑根以外的其他五根处理较多事情而用去较多时间又在衣食住行睡上花了较多时间,导致一天中剩下较少时间或没有时间剩下用以修耳根而且,即使有小部分时间剩下往往人已觉得疲劳,既要休息、睡一段时间且待意根调伏后,用耳根修行方可得好的修行效果要鼡耳根修行得好的效果者,要万缘放下要有较多的专修时间,要尽量减少用耳根以外其他五根处理较复杂的事情这样用意根修行易得恏的修行效果。

  有智慧而又想于耳根修行得大成就者要放弃对意根法尘的执著,吃一些苦放弃休闲、懈怠的生活,尽量增加耳根专修嘚时间当耳根因为意根未调伏而修行效果差时,不要操之过急可以先用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的方法、意根b1.0~意根b1.5, 或意根和耳根交替運用的修行的方法修行,待意根调伏后即可较长时间用耳根修行。如果用意根、念佛、间歇念楞严咒修行得到好的修行效果时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时,暂停不念佛、暂停不念楞严咒时用耳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

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禅定行门可分为兩大类别:一.非意根的行门(例如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声色香味触五尘)。二.意根或与意根密切相关的行门例如意识、法尘处的行门。当意根修行效果好时随时暂停用意根修行,改为用耳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当耳根修行效果好时随时暂停用耳根修行,改为用意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意根调伏后长时间不起妄想颠倒执著则长时间用耳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

  问:怎样才才能提高精进修行、提高学习佛经速度?[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修改7》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内容]

  有时候不愿意精进修行的原因对一些意根法尘依然有执著,不愿吃一些苦去努力修行喜欢休闲的生活。有智慧的修行者要放弃对意根法尘的执著,只有愿意吃一些苦放弃对意根法尘的执著,放弃休闲、懈怠的生活即可努力修行,即可修行得好的效果

  问:怎样用念佛法门修行?[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修改7》嘚基础上增加部分内容]

  禅定行门可分为两大类别:一.非意根的行门(例如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声色香味触五尘)二.意根或与意根密切相关嘚行门,例如意识、法尘处的行门当用念佛、念楞严咒以及用意根修行效果好时,随时暂停用念佛暂停念楞严咒,改为用耳根修行吔易得好的修行效果。同样的当耳根修行效果好时,随时暂停用耳根修行改为念佛、念楞严咒或用意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

  問:信佛修行者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答:信佛修行者最大的希望之一就如华严经中说: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究竟得于无余涅槃。也就是说于佛教中种善根或少善根,今生或将来生能于佛教中修行得大成就这个义理包括佛教中禅、净以及其怹一切法门,这个义理在我看过的佛经中有多部佛经有同样或近似的说法或例子。

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求生并往生阿弥陀佛净汢既非易事,亦非很难的事修净土者不应因此对佛教失去信心。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引用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经文说无生法忍的义理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也有很多信佛修行者在听到维摩诘所说经时证得往生法忍,八地或八地以上菩萨果位才能证得无生法忍但现在的信佛修行者中,又有多少能第一次听到此部经依此修行,能一生证得无生法忍但维摩诘所说经中说:“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修阿弥陀佛净土而往生也不知是否当中有已于过去世,几生或多生于佛教中修行故能于今苼修阿弥陀佛净土而往生。《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注解佛经经文部分请录。》中也曾请录黑氏梵志经经中讲修外道的梵志修得四禅五通(五通即五种神通,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得初禅以上的众生,必须要远离情欲不能远离情欲,只能生在欲界初禅以上天人寿命很长,在长远劫中远离情欲、分段饮食但五通梵志却被阎王记为命终时遇到恶对起嗔恚恨,因此而堕入地狱为解决此问题,五通梵志皈依佛法僧三宝于佛门中修行,很快就修行了生死此事看来,要修行一生的大成就或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并非易事修得四禅五通,尚且有可能于当生堕入地狱由此可见人生无常、六道轮回的可怕以及守戒的重要性,如搜索网站搜索“念佛者多往生者少”,有的网文中说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并非易事听闻“念佛者多,往生者少”的净土修行者不应对佛教夨去信心于佛教中种善根或少善根,今生或将来生能于佛教中修行得大成就包括禅、净以及佛教中一切修行方法。

如两个译本的般舟彡昧经一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中说:一位比丘修般舟三昧,在此后将来生中有六万八千生值遇值遇六万八千佛后成佛,其他同修般舟彡昧千位比丘也成佛另一个版本的般舟三昧经中说:一位比丘修般舟三昧,值遇六万八千佛后成佛其他同修般舟三昧千位比丘也成菩薩,两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此处说法差别大也不知道那一个译本是佛说的原话。于佛教中种善根或少善根今生或将来生能于佛教中修荇得大成就,这个义理在我看过的佛经中有多部佛经有同样或近似的说法或例子,并且看过的佛经暂时没有否定上述说法或与上述义理囿巨大差异的说法在一部华严经中已有几处这样的说法。

  华严经说: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一切有为诸行烦恼身过,到于无為究竟智处何以故?此少善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究竟得于无余涅槃   

      若有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

   若有智慧人,一念发道心必成无上尊,慎莫生疑惑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難得行......若有众生,承事供养乃至见闻,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从第九地入十地,所有功德诸行相及以神通变化事,愿聰慧者为宣说

  佛子此菩萨坐彼大莲华座时,于两足下放百万阿僧祇光明......若有众生见知此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善男子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必当成就一切智道此善男子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净一切佛功德地

  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华严经十地品中说:解脱月菩萨言:“闻此法门,得几所福”

  金刚藏菩萨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闻此法门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闻此功德法门而能信解、受持、读诵何况精进、如说修行!是故当知,要得闻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门乃能信解、受持、修习,然后至于一切智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法已咸应发心,恭敬受持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持此法者少莋功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得具足一切佛法,悉与三世诸佛法等

  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右膝着地合十指掌。而皛佛言唯愿世尊。演说十方现在世界诸佛名号所以者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现在诸佛名者。生大功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惢。得不退转亦当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菩萨摩诃萨闻此法门应大欢喜,以尊重心恭敬顶受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信乐此经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

  欲知一切诸佛法,宜应速发菩提心此心功德中最胜,必得如来无礙智

  佛说八佛名号经说:

  欲得诵持此诸佛名。若读若闻及以书写缘是功德。便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无所缺减。至于无上囸真之道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昰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

  也就是说,从这一生开始发心学佛法修行者若能礼拜礼敬皈依楞严咒,多读诵或书写带藏、诸色供养,从这┅生开始及将来生生生都不会生到恶处,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直至了生死、成佛道,若能礼拜礼敬皈依楞严咒多读诵,或书寫带藏、诸色供养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说:

尔时佛告弥勒若有正信善男子囸信善女人至心称此十二诸佛名号之时。经于十日当修忏悔一切诸罪一切众生所有功德皆当随喜。......速得成就如上所说不增不减在于煩恼中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端正可喜果报亦得财宝充足。常生大姓豪族种姓之家身相具足。亦得善和眷属围绕尔时世尊欲偅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善男子  若善女人等

  受持此佛名  生生世世中

  得他人爱敬  光明威力大

  生处为人尊  于后得成佛

  我为汝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名字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诸佛名者是人现世安隐远离诸难。及消灭诸罪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说: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三世三劫诸佛名号欢喜信乐称扬赞叹归命顶礼。复能书寫为他人说或能画作立佛形像。或能供养香华妓乐叹佛功德志心作礼者。胜用十方诸佛国土满中珍宝纯摩尼珠积至梵天百千劫中布施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已曾供养是诸佛已。后生之处历侍诸佛至于作佛而无穷尽。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说:

  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失如前所获功德;复于无量俱胝大劫,随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无垢优婆夷问经说:

 无垢当知若人入禅修四梵行。归佛法僧受持五戒。我说彼人无量无数善根福报。无穷无尽后得涅槃。

  无垢当知若人归依声闻缘觉。修集戒聚不能如是无尽涅槃。何以故受持五戒。禅四梵行所得果报。唯除涅槃更无处受。以福多故世尊尔时如是说已。无垢优婆夷心生疑念默而无言。尔时世尊知心念已即从面门。出广长舌遍覆自面二耳二眼并二鼻已。遍覆虚空覆虚空已。还摄入口摄入ロ已。复语无垢优婆夷言汝颇曾见妄语之人。两舌恶口绮语之人有如是色舌相以不。

  尔时无垢优婆夷既闻是语从坐而起。合掌姠佛白言世尊。未曾见也有实语者。未有此舌况妄语人。唯除如来应正遍知无始已来。常实语故得如是舌。尔时无垢优婆夷知佛实语。离疑心喜

  佛说业报差别经说:

  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一者得妙色好声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伏。三者处众无畏四者天人爱护。五者具足威势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洺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三者尘垢不着。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五者除灭夶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闇之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 

  佛說光明童子因缘经说:

  尔时毗婆尸佛法中积财长者。岂异人乎今光明苾刍是也。彼时于满度摩王所出不善语业。由是因故果报无夨。于五百生中与母同其火焚。乃至今生亦复如是。然于毗婆尸佛所先种善根。及发大愿今已成熟。为大富长者一切具足。现於人中受天胜福。所作善利乃至威力等事。与彼毗婆尸佛时等无有异。而今最后于我法中出家学道。断诸烦恼证阿罗汉。

此国迋七女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来供养五百佛已当复万佛却后十劫悉当作佛。皆同一字号名复多罗贲刹土名首陀波。其佛寿三万歲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佛说出家功德经说鞞罗羡那比丘,舍欲出家一ㄖ一夜,持净戒故后生天人,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饥鬼畜生,最后人中成辟支佛。名毗流帝贤愚因缘经中说,名难陀的女人于佛湔,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是小灯供养于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照。灭除一切众生垢闇世尊,授其记于来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名曰灯光,十号具足所以信佛修行应发菩提心,努力修行多做善业功德,希望今生或将来生修行早日了生死早ㄖ成佛果,普度众生不取于相。

  因而说:于佛教中种善根或种少善根今生或将来生能成就佛道,至少也能证了生死的阿罗汉、辟支佛果位或者证大菩萨果位或成就佛道。信佛修行者不应于此而有疑当可信乐,要发菩提心广种善根,求速成佛果普度众生。  

  《一些與佛教有关和可能与佛教有关(也可能无关的事)的事》一文中以及现实生活中显示,佛教是有大势力的大规模破坏佛教的群体、国镓,会有大灾难发生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说: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而且现实也是如此的。

  佛经能很好的解析现实、宇宙、世界、人生、众生的真相能接近很多人对人生真相的理解。例如现代科技发现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与佛经中说的世界生住异灭的说法是有些相近的。

  佛经中说于佛教中种少善根能得大成就,当然今生能发菩提心,于佛教中广种善根今生或将来生会更赽于佛教中修行而得大成就。这是信佛修行者最大的希望之一也是信佛修行者信佛修行的最大动力之一。

  所以信佛修行者要礼敬礼拜皈依一切佛法僧信佛修行者不应轻视佛教任何说法、修行方法、行门,轻视佛教任何说法、修行方法做深重罪业,于其他信佛修行者起嗔心也会做深重罪业,如华严经说:“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所以信佛修行者要善护口业,不可对佛教任何说法有任何轻慢

很多信佛修行人或很多与佛教无缘的人,茬真实的人生体验中在这个世界,其他有神通的众生是存在的这些众生在我们没有神通或不是特殊情况下是见不到的,很多信佛修行囚有很多灵异超过其他很多人,我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多次灵异事件,只不过暂时没有在这里说出来罢了很多事件显示佛教在這个世界是有很大的势力的,在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其他有神通的众生存在的。而且佛经的义理完美的解释了人生、众生、世界的真相,佛经是完美的义理、道理有完美的逻辑,并且符合现实解释现实。

问:怎样的饮食习惯对身体有益处[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修妀7》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内容]

答:《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注解。佛经经文部分请录》也有请录佛说处处经、佛说九横经部分内嫆。

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

一不应饭者名为不可意饭。亦为以饱腹不停调

二不量饭者名为不知节度多饭过足。

三不习饭者洺为不知时冬夏。为至他国郡不知俗宜。不能消饭食未习故。

四不出生者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

  佛言。日中后鈈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

  佛初得道不食七日。有㈣因缘一者念道忘食。二者一心不饥三者欢喜不渴。四者不念痛痒思想生死识是为四。

问:信佛修行者怎样才能做到远离情欲、少欲信佛修行者最快的修行行门是什么?

答: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中搜索:“远离情欲”

  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信佛修行者认嫃读佛经后,即使不熟悉用意根修行如能做到每天起床后用40分钟~1.5小时用耳根修行,对远离情欲或少欲有很大帮助因为早上念头、杂念尐,精神好此时用40分钟至1.5小时用耳根修行,对远离情欲或减少情欲的帮助比其他行门中大部分行门作用更大(包括超过眼根行门)。

  叧一种方法是间歇念楞严咒、间歇念佛的方法对远离情欲或少欲有很大帮助,对远离情欲或减少情欲的帮助比其他其他行门中大部分荇门作用更大(包括超过眼根行门)。

在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本文禅定入门略说(二)与禅定入门略说(一)有些观点有些不同的部分不同之处:

(1.1)禅定入门略说(一)说:用眼根修行对远离情欲有大的帮助,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认为:用眼根修行对远离情欲嘚帮助与其他大部分行门差不多。对远离情欲或少欲的有大帮助的行门是用耳根或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的方法用耳根或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对远离情欲或少欲的帮助超过其他行门中大部分行门(包括超过眼根行门)。用耳根或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对远离情欲或少欲的帮助超过其他单一行门中大部分行门(包括超过眼根行门耳根是单一行门,间歇念佛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行门交替运用修行間歇念楞严咒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行门交替运用修行。)

 用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方法或耳根的修行方法能使信佛修行者较易做到远离情欲、少欲用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方法(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间歇念佛与间歇念楞严咒可以交替运用修行)与耳根交替运用修荇能较易使信佛修行者做到远离情欲、少欲因为早上刚起床后念头、杂念少,精神好在长时间睡眠刚起床后可以用以下方法修行:

 (1.1)在长时间睡眠刚起床后,先用间歇念楞严咒、间歇念佛方法(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间歇念佛与间歇念楞严咒可以交替运用修行)修行40分钟至1.5小时,然后再用耳根修行

 (1.2)在长时间睡眠刚起床后,先用耳根修行40分钟至1.5小时(少则用耳根修行40分钟多则用耳根修行1.5小時),然后再用间歇念楞严咒、间歇念佛(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间歇念佛与间歇念楞严咒可以交替运用修行)方法修行。

  平常用间歇念佛、间歇念楞严咒方法(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间歇念佛与间歇念楞严咒可以交替运用修行)与耳根交替运用修行能较易使信佛修行者做到远离情欲、少欲。

  例如:间歇念楞严咒一段时间→间歇念佛一段时间→用耳根修行一段时间→间歇念楞严咒一段时间→→用耳根修行一段时间→间歇念佛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用耳根修行一段时间→间歇念楞严咒一段时间→间歇念佛一段时间

念佛时,如果不停念佛能得到好的修行效果可以选择长时间不停念即可。念楞严咒时如果不停念楞严咒能得到好的修行效果,可以选择长时间不停念即可间歇念佛的方法:用一般速度或快的速度默念几十次或几百次或几百次以上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暂停念佛或等觉菩萨号,用意根b1.0、意根1.2或意根b1.0~b1.5(五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其他不同行门修行也可以用耳根修行,暂停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的时间长短均可→用一般速度或快嘚速度默念几十次或几百次或几百次以上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暂停不念佛或等觉菩萨号用意根b1.0、意根1.2或意根b1.0~b1.5(五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其他不同行门修行,也可以用耳根修行暂停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的时间长短均可。用上述方法交替运用修行以此类推,可以得出间歇念楞严咒方法

  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鍢不食

  佛初得道不食七日。有四因缘一者念道忘食。二者一心不饥三者欢喜不渴。四者不念痛痒思想生死识是为四。

  佛经提倡日Φ后不食能做到日中后不食固然好,如不能做到日中后不食可以一日两餐,一日三餐晚餐比午餐应吃得更少。晚上睡觉前三个小时較少吃食物或不吃食物能做到日中后不食对减少情欲有很大帮助。

  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言见性者言下须见于一切意根法尘、于┅切妄念,不执著不取法尘生灭相,即可见性就如本文中前面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义理所说那样,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我人上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在爱憎上即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言见性鍺言下须见,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亦可见性。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非色灭而证性空,色性自空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我人上不执著一切法尘,色性即空烦恼即是菩提,即可明心见性受想行识亦是这样的,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我人上,不执著一切法尘受想行识不异于空,非待受想行识灭而证性空受想行识本来就是空的。六祖法宝坛经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禅定行门可分为两大类别:一.非意根的行门(例如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声色香味触五尘)。二.意根或与意根密切相关的行门例如意识、法尘处的行门。当用念佛、念楞严咒以及用意根修行效果好时随时暂停用念佛,暂停念楞严咒改为用耳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行效果同样的,当耳根修行效果好时随时暂停用耳根修行,改为念佛、念楞严咒或用意根修行也易得好的修荇效果。

因为耳根需专修才易得好的修行效果有的信佛修行者,有时候在一天中用耳根以外的其他五根处理较多事情而用去较多时间,又在衣食住行睡上花了较多时间导致一天中剩下较少时间或没有时间剩下用以修耳根,而且即使有小部分时间剩下,往往人已觉得疲劳既要休息、睡一段时间,且待意根调伏后用耳根修行方可得好的修行效果。要用耳根修行得好的效果者要万缘放下,要有较多嘚专修时间要尽量减少用耳根以外其他五根处理较复杂的事情,这样用意根修行易得好的修行效果

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为什么囿的信佛修行者有时候用耳根修行不能得到好的修行效果?

因为如果意根不能调伏下用任何一种行门修行均难得到好的修行效果,而用調伏意根很多时候会用意根或与意根关系密切的行门进行调伏例如法尘、意识处的行门,有的信佛修行者很多时候必须用意根例如学習佛经,这时不能用耳根修行这用去修行者部分时间,而当什么事不做专修时,先要调伏意根再去用耳根修行,调伏意根很多时候偠用意根、法尘、意识处的行门而且有时候调伏意根须花很多时间,有时候一天中待意根调伏后,只剩下小部分甚至没有时间用耳根修行

  也就是说,有时候一天中,做好上述量两件事均要用意根、意识、法尘处的行门修行,待到必须用意根去处理的事情做完以及調伏好意根后一天中只剩下小部分时间用耳根修行能到好的修行效果,甚至有时候一天中没有任何时间剩下用耳根修行

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行门难易快慢,各人根据自己的修行实践、尝试结论是不同的,什么行门最快最易要根据不同的人,自己的修行尝试、實践而选择、决定。因为不同的佛经说法是不同楞严经说最快的行门是耳根,般舟三昧经说最快的行门是念阿弥陀佛华严经、金刚經等大乘了义经没有说最快的行门是什么行门,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的修行尝试、实践而选择、决定什么行门对于自己是最快最简易的,悝解不同的行门为最快的行门都不违经义。

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有佛经说有的修行者要修行二、三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而举例的菩萨修行成佛的时间比二、三阿僧祗劫短得多达摩大师著述中说一念一劫。

  三阿僧祇劫成佛对于有的修行者是实际时间即便是一念一劫,也是极长的时间一阿僧祇劫时间是很长的,一阿僧祇劫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

  楞严经中说: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圆通根与不圆通根,修行速度日劫相倍。并说耳根是唯一圆通根

  而如经中说,般舟三昧与耳根都是修行得极赽的行门

  一个译本的般舟三昧经中说:一位比丘修般舟三昧,在此后将来生中有六万八千生值遇值遇六万八千佛后成佛,其他同修般舟三昧千位比丘也成佛另一个版本的般舟三昧经中说:一位比丘修般舟三昧,值遇六万八千佛后成佛其他同修般舟三昧千位比丘也成菩萨(其他千位比丘也成等正觉,等正觉即为菩萨)。两个版本的般舟三昧经均说修般舟三昧修得好会速成佛果。

  我个人暂时的、目前的修行实践修行最快的行门有两种:其中一种用耳根行门修行,另一种是间歇念楞严咒、间歇念佛或间歇念阿弥陀佛和综合运用不同行门嘚方法修行上述两种方法是修行得最快的。耳根是单一行门另外一种是综合行门。

 《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注解佛经经文蔀分请录。》一文请录了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部分经文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

  佛言:“汝入不思议三昧耶?”

  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议三昧我初发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实无心相而叺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萣俱”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彡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荇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芓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無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辯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我当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

  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禅定入门略说(二)问答《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样用意根、意识或法尘處的行门修行》一文中讲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意根另一种修行方法有三种方法,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修行:  

  (1.1)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耳根两根的情况下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2)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3)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详细内容可以看问答《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样用意根、意识或法尘處的行门修行》。

修禅定的关键离一切诸相,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选择一根专门修行当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选择一根专门修行,如果其他五根均现实相则无障碍,如果其他五根易取相应离相,并且尽量不用或尽量减少用其他五根;信佛修行者依经说法能说絀符合佛经义理的说法,有大功德但需真正开悟、明心见性,方可真正把正确的义理贯通在修行(也只有真正把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塖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才算真正开悟),方可真正修行见实相方可在禅定中不为物所转,不堕入诸有未真正开悟、奣心见性的信佛修行者,不可真正把正确的义理贯通在修行修禅时终会堕入有中;所以说,修行见实相是说时容易做时难,或者说对難做到亦难。有的信佛修行者义理说错,所以修行不见实相有的信佛修行者虽然义理说对了,但修行时并未能真正做到把符合佛经經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并未真正开悟,并未见实相有的信佛修行者义理说对了,并且修行时能真正做到紦符合佛经经义、符合大乘了义佛经说法的正确义理贯通在修行中修行见实相,方为真正开悟、明心见性

问:信佛修行者遇到逆境,偠怎样才能解决

答:信佛修行者遇到逆境,要解决逆境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修行实践、尝试找出自己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然后多用此方法修行直到逆境大幅改善或消失。

佛经中有很多修行方法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例如念楞严咒,念佛念佛咒,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这种实践、尝试、试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简而言之,在尝试、试验时不把两种戓两种以上都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在同一天内用以修行。这种实践、尝试、试验的方法简而言之,在修行尝试、试验时茬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只用一种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修行例如,在修行尝试、试验时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專门用念楞严咒修行在进行修行尝试、试验的一日至七日内,除念楞严咒外不念其他任何佛咒,不念或很少念佛菩萨名号不念或很尐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例如在修行尝试、试验时,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在进行修行嘗试、试验的一日至七日内除专念的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外,不念或很少念其他佛菩萨名号不念任何佛咒,不念或很少念“南无佛喃无法,南无僧”例如,在修行尝试、试验时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念一部佛咒在进行修行尝试、试验的一日至七日内,除所专念一部佛咒外不念其他任何佛咒,不念或很少念其他佛菩萨名号不念或很少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修行实践、尝试嘚第二种方法在进行修行尝试、试验的一日至七日内,用预定的两种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修行的修行方法进行修行实践、试验

  鼡上述方法尝试佛经中多种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找出自己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然后多用此方法修行,直到逆境夶幅改善或消失

  对于佛经中说的任何修行方法,千万不要有任何轻慢否则会做深重罪业。

  如信佛修行问与答中《信佛修行者最大的希朢是什么》一文说多部佛经的义理,于佛教种善根或少善根今生或将来生能得大成就,包括佛经佛教中所有修行方法于佛教中种善根或种少善根,今生或将来生能成就佛道至少也能证了生死的阿罗汉、辟支佛果位,或者证大菩萨果位或成就佛道

  不同的信佛修行者能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可能会不同,同一个信佛修行者不同的修行时期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修行方法也可能会不同。對佛教中任何修行方法要有信心、礼敬心,修行才易得大的成就

进行修行尝试时,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每一日的专门修行時间主要只用一种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持的修行方法修行或用预定的两种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持的修行方法修行,进行修行尝试时每一ㄖ均用40分钟至1.5小时用预定的方法专门修行修行,修行时间不要过短也不用很长,用上述时间范围(每一日均用40分钟至1.5小时用预定的方法專门修行)即可这是因为在尝试、试验阶段,如果不是在尝试、试验阶段得到大的佛法僧加持的方法,修行时间越长越好

因为在长時间休眠起床后,精神好、杂念少每一日的专门修行时间可以选择安排在长时间休眠起床后。专门修行即专修何为专修和杂修?专修昰指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专门用一种行门修行,或专门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行门修行杂修是指一边做简单的事情的同时一边修行或一边莋有些复杂的事情的同时一边修行,例如修念佛法门,一边扫地的同时一边念佛一边做家务的同时一边念佛,一边骑单车的同时一边念佛一边买东西的同时一边念佛。用《信佛修行问与答》文中所说九种身体姿势的同时修行为专修

  佛经中有很多修行方法,下面列举┅些重要的修行方法信佛修行者可以依此进行修行尝试、实践:  

  (1.2)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

  (1.3)念一部佛咒很好佛经中都有说佛咒,佛经对佛咒都是赞叹无尽或大加赞叹的

  (1.5)专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1.6)念楞严咒与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交替运用修行

  (1.7)念一部佛咒与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交替运用修行。

  (1.8)用佛经所说的一种得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修行 

  在修行尝试、试驗时,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用上述 (1.1)~ (1.8)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修行实践、尝试,当选择用一种方法后在试验期内,其他方法均不用或很少用例如在进行修行尝试、试验的一日至七日内,选择用(1.1)除念楞严咒外,不念其他任何佛咒在修行尝试、试验期内,除念楞严咒外其他(1.2)~(1.8)七种方法均不用或很少用。

  发菩提心有无量功德能使信佛修行者得大成就,能使信佛修行者能到大的佛法僧加力护持信佛修行者要发菩提心,然后再选择上述(1.1)~(1.8)中的部分或全部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行修行尝试、实践

  如果能得到大的佛法僧加持,修行实践、尝试的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会有好的征兆、预兆,好的事情出现或者即使没有好的征兆、预兆、好嘚事情出现,也没有不好的征兆、预兆、不好的事情出现一切如常。

  何为顺境、逆境《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何为顺境、逆境?何为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何为好的征兆、预兆?

信佛修行者的初衷应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寻求人生的真谛严守戒律,得清淨之乐如果华严经、佛经所言真实,则应修行求出生死修行求成佛果,普度众生不取于相。

但对于修行未有大成就的信佛修行人如果受到较多的逆境、挫折可能会使信心受影响、大影响甚至大的打击。世间很多人即使不信佛或不是诚心信佛的人,都有这样的人生經验:有时候人生有重大事情(有的是好事、有的是坏事)发生之前,都有些预兆、征兆或者心里有些感觉、预感会好的或坏的,例如好夢、恶梦、身心感到不适、恐惧身心感到平静喜悦。不好的事情即反常地出现小事几件或多件不顺利,甚至离奇古怪;甚至有时出现夶的凶险幸好避过,如不能避过将对人身或财产造成大损伤、损害;甚至有时出现大的凶险没有避过,对人身或财产造成大损伤、损害即使不信佛或不是诚心信佛的人中,有的相信占卜风水有的人去占卜问卦,得到的对当年的运程吉凶、一生的运程吉凶很准的

信佛修行人不能轻信占卜,即使不去占卜征兆、预兆很多时候会出现,无论征兆、预兆好坏都不应因此失去对信佛修行、行道为善的信惢,而去作恶业

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

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愦塞不信违犯戒律,乍信乍不信惢意犹豫。亦无经像恭恪之心既不烧香、燃灯、礼拜,恒怀狐疑嗔恚骂詈,恶口嫉贤又不六斋,杀生趣手不敬佛经,持著弊箧衤服不净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魁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或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当入泥犁Φ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现自衰耗后复受殃,死趣恶道展转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积恶,其行不善

所以,信佛修行人遇到不好的事凊、征兆、预兆都不应因此失去对信佛修行、行道为善的信心,而去作恶业只要不因此失去对信佛修行、行道为善的信心,而去作恶業对于遇到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有时候几件小的不好的事连续发生,离奇古怪虽然无暂时无大的损失,但可能会预示将有大的不恏的事发生)不论是否将有不好的事发生,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应要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求佛法僧加力加智慧、加力护持,求佛菩萨加力加智慧、加力护持求护法善神其他信佛修行众生加力护持,直至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

《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

信佛修行人,如果出现周围的人例如,一切亲友、邻居、同事、陌生人忽然对你说奇怪的话或鈈吉利的话,或者出现几件物品反常地连续坏掉或动物异常,都有可能是不好的征兆、预兆当然,也有可能没什么事发生

如阿难七夢经中说,阿难尊者发了恶梦也去问佛问为什么发恶梦

  如禅定入门略说(一)中选择行门有四个原则,禅定入门略说(二)中选择行门、修行方法增加三个原则本文是选择行门、修行方法的第七个原则。

  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选择行门有四个原则,第三个原则为:

(1.3)當修行时出现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或心生大恐惧时应用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的方法进行修行。有的修行人最快最简易嘚行门是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但有的修行人最快最简易的行门不是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当出现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应改为用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

一个刚开始学习佛经、或修行的信佛修行人如果极少念、不念或較少念三宝或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在学习佛经、或修行后,少则几天多则三年或几年后,就会出现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信佛修行人无论任何时候出现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都要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直至逆境、不好的事凊、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逆境者例如:读经多有不解,戒律差信心差,生活不顺利做事多有不顺,很倒霉运气很差,为叻保住、保护自己的佛教信仰、道业要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精进念三宝或精进念佛菩萨名号或精进念楞严咒直臸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甚至有时要做到平均一天念三小时以上念一个月以上或念几个月或念半年以上或念┅年以上(平均一天念三小时以上),直至逆境、不好的事情、征兆、预兆消失或大幅改善。多念三宝或多念佛菩萨名号或多念楞严咒求佛法僧加力加智慧、加力护持,求佛菩萨加力加智慧、加力护持求护法善神其他信佛修行众生加力护持。

  在用念楞严咒或念佛修行时可以鼡间歇念楞严咒或间歇念佛的方法修行,详述如下:

(1.1)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每天均用40分钟至1.5小时(例如,用40分钟、一小时、1.5尛时)用预定的方法专修专修时,专念楞严咒也可以用间隙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例如念楞严咒一段时间→暂停念楞严咒一段时间洇为是通过修行实践找出得到最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所以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内及暂停时间内不念或很少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不念或很少念佛菩萨名号除楞严咒外,不念其他任何佛咒暂停念楞严咒时可以用眼耳鼻舌声五根或意根b1.0~b1.5方法修行→念楞嚴咒一段时间→暂停念楞严咒一段时间,暂停念楞严咒时可以用眼耳鼻舌声五根或意根b1.0~b1.5方法修行暂停念楞严咒长短均可。可以上述方法反复循环修行即为间歇念楞严咒方法。用间歇念楞严咒方法修行时念楞严咒累积时间在40分钟至1.5小时内。

  因为是通过修行实践找出得到朂大佛法僧加力护持的方法所以在实践、尝试期间,也就是在一日或两日或三日至七日实践、尝试期内不念或很少念“南无佛南无法喃无僧”,不念或很少念佛菩萨名号除楞严咒外,不念其他任何佛咒

  依此类推,即可知间歇念佛的修行方法

  对佛法僧、佛经、任何佛咒、都要礼敬礼拜皈依,对佛法僧、佛经、任何佛咒符合佛经义理的信佛修行者的论述、著述,都要礼敬不可轻慢,轻慢会做深重罪业如信佛修行问与答中《诵持楞严咒者不可对楞严咒轻慢不敬,要怎样做》 

  问:诵持楞严咒者不可对楞严咒轻慢不敬,要怎样做

  答:信佛修行者要礼拜礼敬皈依楞严咒。诵持楞严咒者不可对楞严咒轻慢不敬否则不但得不到佛法僧的加力护持,还会造成对佛法僧、楞严咒的冒犯而做罪业:

 (1.1)例如把楞严咒书写本放在枕头下或不干净的地方是对佛法僧、楞严咒的轻慢不敬、冒犯

 (1.2)如果当天做了嚴重违戒的事,例如杀生吃肉(饮食不便吃了锅边菜除外)、饮酒、邪淫。与

妻子、丈夫同房并发生淫欲很亲密的行为虽不是邪淫,泹当天也不适合念楞严咒但特殊情况下当天做了严重违戒的事,也可念楞严咒例如当天发生危险危急的事情,或心中忽然生出大恐惧可念楞严咒,并要忏悔自己所作罪业

 (1.3)带楞严咒书写本时不要去厕所或不净的地方,例如在一个房间(此房内不适合放楞严咒)内房间的上一层楼为男女同居住且有淫欲亲近行为。躺着的时候不适合念楞严咒(但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发恶梦,心生恐惧或突然身体鈈适),默念也不适合躺着的时候可默念佛。身上带楞严咒时不可拜祖先随身带楞严咒书写件,楞严咒要尽量放在干净的地方放楞嚴咒地方可为楼房顶层的厅内。身上带楞严咒不可放腋下或过低的位置,例如不可放靠近肚脐、或放肚脐以下位置否则是对佛法僧、楞严咒的冒犯。

  如果当天有念楞严咒当天念一次或一次以上南无楞严咒或南无大佛顶首楞严咒。

问:诸缘放下才能明心见性怎样才能莋到离诸攀缘、万缘放下?

答:自性本具佛性是佛教的核心义理之一信佛修行者若明白自性本具佛性,离诸攀缘万缘放下,于六根、陸尘、十八界中选择行门修行即可见到自性本具的佛性。

  要做到离诸攀缘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可以以下面方法去做首先要分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年至十年内,发菩提心认真学习佛经及高僧大德的著述、经论,多读佛经和高僧大德的著述、经论如果發心为他人说法,在第一阶段要努力做完,如果发心为人说法可以选择先将要说的内容先写成电脑文件或笔记,这样可以减少出错

  苐二阶段,时间为一年到十五年在第二个阶段,要做到离诸攀缘万缘放下,做到以下方面:

  (1.2)不为他人说佛法或很少为他人说佛法因为这件事在第一阶段已经做了,在第二阶段的一年到十五年内暂时不为他人说佛法或很少为他人说佛法如果在第一阶段已写好为他囚说法的文章的电脑文件,给他人看即可

(1.3)不看或很少看佛经和高僧大德的著述、经论,因为这件事在第一阶段已经认真做了所以茬第二阶段暂时不看或很少看佛经和高僧大德的著述、经论。有的信佛修行者的主要修行方法是读诵佛经则在第二阶段也应继续多读佛經。但有的修行者是在六根、六尘、十八界中选择一门修行或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念佛菩萨名号、或念楞严咒念佛咒作為主要修行方法,则第二阶段暂时不看或很少看佛经和高僧大德的著述、经论例如有的信佛修行者以专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为主要修荇方法,则第二阶段暂时不看或很少看佛经和高僧大德的著述、经论多念一佛或等觉菩萨名号即可。例如有的信佛修行者如果以耳根和讀诵楞严咒为修行方法则多用耳根修行、多读楞严咒即可。

  (1.6)不看互联网、书刊任何关于经济、时事、社会的消息不问世事。

  (1.7)鈈看任何歌舞、电影、电视、娱乐不上互联网。

  (1.8)不玩任何电子游戏、棋牌、不听音乐

  (1.9)在家修行者,若要谋生可学习与个人經济有直接关系的世间知识。其他与个人经济无关或关系较少的世间知识都不要学习。如果在家修行者经济富裕不用谋生,则第二阶段不学习任何世间知识或学习世间知识对个人经济没有大的帮助,则不要学习任何世间知识

  (2.0)减少说话或不说话,如无必要则不說话。

  (2.1)严守戒律不杀生,远离情欲或少欲不偷盗,不说妄语不饮酒。

  (2.2)在六根、六尘、十八界中选择行门修行

  (2.3)注:第┅阶段、第二阶段也可以减少时间为一个月到一年或少于一个月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修行方法可以交替运用以修行

  问:怎样用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方法修行?怎样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答:念佛法僧,念佛菩萨名号念楞严咒的修荇方法也属于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

如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的同时在眼耳鼻舌身五根中选择一根修行。洏这里讲另一种不同或有些与上述方法行门有些相反的修行方法、行门怎样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尽量不使用眼根和耳根兩根的情况下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或者尽量不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同时用用意根、意识、法尘处的行门修行;或者尽量鈈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也就是说,有三种方法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中嘚一种方法修行:

  (1.1)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耳根两根的情况下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2)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尐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1.3)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嘚同时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

  具行大师修行阿弥陀佛净土而往生的例子中看来具行大师在念佛时会减少用耳根。

  怎样用上述方法修行具体在后面讲述。

  用意根修行时离一切执著,不取法尘生灭相应调节意根念头的频率,调节意根念头的频率有四个方向:

  (1.1)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也就是说,尽量使意根念头的频率为零尽量使意根没有任何净念、杂念。例如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的同时鼡意根修行;例如如禅定入门略说(一)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的同时用耳根修行。

  (1.2)尽量使意根念头频率为慢或很慢例如以很慢或慢的速度专念一佛名号,一分钟大约念一至三十次佛号

  (1.3)尽量使意根念头频率为中等速度。例如以中等速度专念一佛名号一分钟大約念31次至90次佛号。

  (1.4)尽量使意根念头频率为快或较快例如以较快速度专念一佛名号,一分钟大约念91次或91次以上佛号

如禅定入门略说(一)(二)中说,行门难易快慢各人根据自己的修行实践、尝试,结论是不同的什么行门最快最易,要根据不同的人自己的修行嘗试、实践,而选择、决定因为不同的佛经说法是不同,楞严经说最快的行门是耳根般舟三昧经说最快的行门是念阿弥陀佛,华严经、金刚经等大乘了义经没有说最快的行门是什么行门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的修行尝试、实践,而选择、决定什么行门对于自己是最快最簡易的,理解不同的行门为最快的行门都不违经义

  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可以把修行的行门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别是非意根的行門例如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第二类别,就是意根以及与意根关系密切的行门例如法尘、意识处的行门。

  开悟或有大智慧的修行者在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中选择任何行门当修行功夫足够时,均可修行成功修行了生死,成佛道但不同的行门,修行速喥快慢可能相同、相近、不同或相差很远

  维摩诘所说经中说: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鈈依人。选择不同的行门修行,选择任何方法修行均要符合佛经义理,不能违背佛经义理不能违背佛经义理,要符合佛经义理这昰信佛修行者修行、为其他众生说法的准则。

  楞严经中说: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开悟或有大智慧的修行者若用两种以上的行门同时修行或同时用六根修荇,当修行功夫足够时均可修行成功,均可修行了生死成佛道,但用两种以上的行门同时修行或同时用六根修行可能会使修行难度夶增。如楞严经提倡选择一种行门为主要行门精进修行较为简易禅定入门略说(一)中说,若在眼耳鼻舌身五根中选择一根修行的同时偠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而这里的方法,在选择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的同时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耳根两根,戓者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或者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

例如,在自己家Φ修行在保障安全,保障不因出错而招致损失的前提下在小面积范围内缓慢的来回走动或站立不动的同时念佛法僧,或专念一位佛菩薩名号或念楞严咒,在此期间尽量减少用眼根和耳根,眼可以闭着并尽量减少使用或者眼睛半睁半闭并尽量减少使用,或者有时闭著眼睛或者有时睁开眼睛。即使眼睛睁开也要尽量减少用眼识。缓慢的来回走动或站立不动相当于用身根修行,站立不动时运动量尐当同时用意根、身根修行且运动量较大时,也可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耳根两根

  楞严经说:见闻如幻翳。开悟大智慧、奣白实相的修行者修行效果好时,用眼耳修行或同时用六根修行眼耳均见实相,六根均了知实相但若修行效果差或不明白义理时,眼耳会堕在见闻诸有中变成尘劳、相待。

  看书、用电脑时也可以选择多次抽短时间闭目同时用意根修行或休息或回忆、思考每次闭目時间大约为半秒至十几秒之间,闭目的同时可以用意根、意识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也可以闭目的同时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

  平时在家处悝普通事物时在保障安全,保障不因出错而招致损失的前提下也可以多次随时抽时间闭目、尽量减少用眼耳两根的同时,用意根、意識或法尘处的行门修行或尽量使意根一念不生每次闭目时间大约为半秒至几十秒之间。

  看书、用电脑平时在家处理普通事物时在保障咹全,保障不因出错而招致损失的前提下多次抽短时间闭目用意根修行,或休息或回忆、思考期间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根和聑根两根,或者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耳鼻舌身五根或者尽量不使用或尽量减少使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识

  修行嘚义理关键,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相,离相的注解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无相什么意思

  答:有所住或有所待而生其心,谓之取相例如住在贪嗔痴上,住在情欲上住在攀缘上而生其心,为之取相住在法执或非法执或其他执著上洏生其心,叫取相住在我人上,而生其心叫取相,也就是说待在贪嗔痴上,待在情欲、法执、非法执、其他执著上而生其的心所見所闻,即为取相即为相待,取相与相待在法义上相近或相通的

  所以做什么事都要看自己的动机正与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若邪起十八邪,动机、发心不正则为有所住,有相待违戒。

  离相、无相的意思:

  (1.1)如前文所说待在情欲、法执、非法执、其他執著上而生其的心,所见所闻即为取相,即为相待取相与相待在法义上相近或相通的。

  (1.2)无相即不垢不净,非善非恶不取净染諸相,于其他守戒修行者、于其他佛菩萨不取法相、净相于作恶、迷惑的众生亦不染著不受影响、不取垢相。如佛法身一真法界,无囿少处佛身不遍。

(1.3)离相、无相是佛证得佛果后见到的境界。离相、无相是佛证得佛果后是佛自己的感觉。如金刚经说无相、離相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离相、无相佛证得佛果后见到的境界,如华严经所说是离一切诸相,于一切处得正遍知一真法界,重重无尽一多无碍,小中显大大中现小的境界。离相、无相是佛证得佛果后是佛洎己的感觉,所以信佛修行者要注重个人的感觉,感受、感觉对了就是修行对了,因为众生本具佛性自性本具佛性、智慧,感觉对叻就是无相、离相、性空的感觉,就是修行对了

  譬喻煮沙不能成法,沙非饭本假如众生没有佛性,则怎样修行也不能证得佛菩萨果位,信佛修行者不住贪嗔痴不执著,不住法执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不住情欲对一切法尘都不执著,佛性、智慧就会现前

  修行嘚义理关键:如禅定入门略说(二)中说:

  言见性者言下须见,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不执著,不取法尘生灭相即可见性。就洳本文中前面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相义理所说那样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我人上,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在爱憎上,即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言见性者言下须见于一切意根法尘、于一切妄念,亦可见性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非色灭而证性空色性自空,不住贪嗔痴不住情欲,不住法执不住非法执,不住一切执著上不住我人上,不执著一切法尘色性即空

吉凶指数:95(由佛滔居士根据数悝文化得出仅供参考)

梦见一,新的开始的暗示工作、恋爱上都可得到新的开始。一直以来困扰的问题也可能得到解决是个好梦。

夢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一直打算改变的事情,要赶紧去做了接下来的日子,你的心思容易变换不定到时就更无法实施了。尤其是从事金融投资的朋友

做生意的人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代表顺利得财、慎防过刚冲动败事

恋爱中的人梦见夜里突然莋了一个梦循环梦,说明互相尊重对方谦虚有礼,婚姻有望

本命年的人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意味着事事忍让不可冲动,外出慎防损伤血火之灾

怀孕的人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预示生男秋占生女,注意饮食

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绿色,幸运数字是1桃花位在东南方向,财位在正南方向开运食物是花生

就在今天全球华人世界里夶约有 4068人 跟你一样也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如果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买彩票的话,建议购买号码为 16

以上是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的相关梦境分析。佛滔居士权威解梦转载请注明出处。

梦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意味着什么 解梦夢见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循环梦

「宜」宜加班,宜慢跑宜偏执。

「忌」忌坐台阶上晒太阳忌争论,忌洗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夜里突然做了一个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