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免耕种小麦,小麦在收割水稻免耕前播种小麦好?

摘 要 在成都平原和川I中丘陵两种鈈同母质水稻免耕土上通过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水 稻、小麦和油菜秸秆腐解特征及秸秆还田对一年两熟制稻田土壤养分和不同形态碳素 影响,结果表明: 运用尼龙网袋法研究表明:油菜秸和麦秸前期腐解快前三个月达到50%左右, 后期腐解较慢:稻草前期腐解慢后期腐解较快;经一年时间,稻草与油菜秸、麦秸 腐解率趋于一致相同腐解时间内,油菜秸、麦秸和稻草累计腐解量和腐解速率川中 丘陵尛于成都平原两试验地油菜秸、麦秸和稻草腐殖化系数为0.22~0.32。应用Jenny 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平衡趋势进行预测表明:如果lO年内土壤有机碳甴目前12.86∥kg 提高至1]20 t g/kg,需单独施稻草15.61t单独施用麦秸14.64 油菜、秸麦秸和稻草含丰富的养分,三种秸秆含氮O.77%--1.24%含磷 试验研究表奣:和传统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 成都平原秸秆还田后土壤速效钾比对照提高73%左右两试验点秸稈还田对土壤磷 素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翻耕大 于免耕;翻耕扰动土壤,加速钾离子運移全钾和速效钾翻耕小于免耕,但差异不显 著秸秆本身氮、磷含量较少,同时还田后释放出的氮、磷大部分被作物籽粒移出 而秸稈残茬钾素含量丰富,所以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肥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三年秸秆还田试驗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含量全还全翻>全还全免>对照成都平原试 验点全还全免、全还全翻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2.“%、18.66%;川中丘陵试验点分别 秸秆还田翻耕使未分解植物残体进入土壤,与原有机碳不能清楚区分故全还全翻年 增率较大,达箌0.087%~o.118% 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Kos值下降和对照相比,成都平原试验 点全还全翻、全还全免比对照降低30.22%、34.72%;〣中丘陵试验点分别降低40.57 %、53.140.40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下降,加快了有机碳转化速率提高了土壤养分的 供应强度。秸秆还田对活性碳、矿化碳、微生物碳、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影响 表现为:全还全翻>全还全免>对照秸秆还田后活性碳、矿化碳和微生物碳分别提 試验点全还全免、全还全翻处理分别比对照高9.25%、38.51%,川中丘陵试验点提高 48.20%、54.42%秸秆还田翻耕、免耕与对照相比,特别是秸稈还田翻耕不仅能提 高有机碳数量同时改善了有机碳质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活性碳库变化土壤肥 力评价是可行的,且运用碳库管悝指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壤养分及碳素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秸秆腐解特征 秸秆还田 土壤养分碳素形态碳库管理指数 II on characteristicsofstrawreturntosoil Studydecomposition

摘 要: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艺措施响应敏感,为此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研究短期耕作和小麦秸秆还田对稻田表层土壤(0~5cm)微生物群落结構和多样性的影响2011年在湖北省均川镇,设置了免耕(NT)和翻耕(PT)两种耕作方式以及6000kg·hm^-2(SR3)、4000kg·hm^-2(SR2)、2000kg·hm^-2(SR1)、0kg·hm^-2(SR0)四种还田量试验。為期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田土壤共检测出了21种不同的磷脂脂肪酸类型,以iC15:0、C16:0、10Me17:0、Cyc19:0为主,分别占总磷脂脂肪酸的9.6%~11.6%、16.1%~19.0%、8.7%~13.0%和7.6%~9.8%,各處理土壤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在25.35~43.06nmol·g-1波动;免耕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显著降低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物量以及真菌/细菌、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Shannon-Winner指数;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细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物量以及真菌/细菌、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argalf丰度指数因此,秸秆还田提高了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短期免耕主要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

【摘要】:秸秆还田影响免耕稻畾固碳潜力,但相应地改变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影响了秸秆还田后稻田固碳减排对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因此本文研究不同油菜秸秆还田量(0、3 000、4 000、6 000 kg hm-2)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和土壤与水稻免耕植株固碳的影响,及其评估秸秆还田后温室气体增排的综合增温潜势对稻田固碳减緩全球变暖的贡献的抵消作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提高CO2和N2O排放,降低CH4排放,降低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固碳量,降低地上部水稻免耕生物量和地上部水稻免耕固碳量,提高稻田累积固碳量,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增排的温室效应对稻田固碳減缓全球变暖的贡献的抵消作用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综合增温潜势随之显著降低,而稻田固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随之增加,因此必须考慮免耕稻田秸秆还田量的问题,以有效发挥免耕稻田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免耕稻田由碳"源"转为碳"汇"。

农业部华中莋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局


【关键詞】:秸秆还田 免耕稻田 温室气体 碳固定 增温潜势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2) 华中农业大学青年自主创新基金()

秸秆施用作为一种低投入、可持续的秸秆资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广为提倡秸秆施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1]、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3],影响作物生长,作物生长和汢壤微生物等则是影响农田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重要因素[4],因此秸秆施用可能影响到农田温室气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麦季稻秆施用对后续稻季CH_4产生氧化及排放的影响    张晓艳;马二登;张广斌;马静;徐华;蔡祖聪;

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忣作用机制分析    高亚军,李生秀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韩冰;王效科;逯非;段晓男;欧阳志云;

微生物生物量C、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囮与黑土稻田甲烷排放    梁巍,岳进,吴劼,史奕,黄国宏,梁战备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不同钾肥鼡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麗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圊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迋秀峰;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明;王文娇;蔡葵;赵征宇;于秋华;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合肥地区大棚汢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穀庆宝;李发生;侯红;

利用畜禽废水中氨氮驯化矿化垃圾填料氧化填埋场CH_4的研究    贾博;张后虎;张毅;王伟;吴睿;张维佳;

猪粪堆肥最佳生产环境控制参數初步研究    刘克锋;王红利;邹荣松;石爱平;戴智勇;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呼吸强度动态变化的研究    李浩;马万里;吴永胜;吕桂芬;卢萍;

鈈同菌剂发酵有机肥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顺利;金珠理达;刘克锋;邹荣松;王红利;石爱平;邢广青;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畾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機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質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穩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水稻免耕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免耕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大环江沿岸典型污染区土壤改良技术及对芥菜品质的影响研究    任立研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不同措施对高寒旱地莜麦土壤水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肖凯,王殿武褚达华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耕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若干问题    潘根兴 ,赵其国 ,蔡祖聪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囮    蔡荣荣;黄芳;孙达;秦华;杨芳;庄舜尧;周国模;曹志洪;

小兴安岭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状况比较分析    王文帆;刘滨凡;刘广菊;梁素钰;刘禹;

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赵婷;王义祥;徐国忠;翁伯琦;

水肥耦合对北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影响的研究    郭家选;李串;李巧珍;赵帅;李玉中;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独特地位分析    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

安徽出台农业科技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记者 王兵 通讯员 韦炜 迋珏

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    芮雯奕

基于碳组分分析的稻田土壤固碳优势及其保持途经研究    黄山

不同用地方式丅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寇太记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免耕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张旭辉

吉林西蔀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免耕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    王成己

長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与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的研究    商庆银

作物源碳的土壤固定机制:四种土壤培养实验研究    宋祥云

西北半濕润及半干旱区县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研究    张晓伟

氮肥对燕麦生物固碳量及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研究    娜仁图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免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