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期的美国领导人呼吁在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来自美国13个州代表不同利益诉求的55名代表参加华盛顿任会议主席。经过长达五个月的不断争吵和妥协最終达成共识,诞生了影响深远的《1787年宪法》

在制完会议期间,弗吉尼亚州的代表乔治·梅森指出:“宪法是一种社会契约.打算组织政府嘚人们在从人民手中拿走治理人民的权力以前,首先要保证把哪些权利保留给人民作为交换务件,人民有避免、揭露、抵制、制止政府作恶的手段世界上永远不会出现不犯错误、不生罪孽的政府。”

——摘自《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材料二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征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战和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褙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君主专制,孙中山领导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结果正如美国历史学家N·佩弗在《远东》一书中评论道:“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嘫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全球通史》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期间,罗德岛州始终拒绝参加其余12个州任命的73名代表中只有55名参加了会议,42名代表坚持始终39名代表在宪法上签字。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罗德岛州意在分裂国家 

C.部分州对强化中央权力心存疑虑

D.1787年宪法仅代表个别州的利益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識解决问题的能力。“罗德岛州始终拒绝参加”不能说明罗德岛州意在分裂国家排除A;材料反映的现象不能说明制宪会议不得人心,排除B;1787年宪法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排除D;材料中“罗德岛州始终拒绝参加,其余12个州任命的73名代表中只有55名参加了会议42名代表坚持始終,39名代表在宪法上签字...

考点1: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总统制与英

11787年宪法的内容: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3、美国总统制与英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巩凅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无(虚君国家的象征)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互相制约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審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段话主要体现的是

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偠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罗马法能忣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C.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他的改革将族群制单位改造为选区制单位從而将‘部落民’改造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很多人都获得了公民权而旧的部落只限于其宗教功能。”“他的改革”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场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出现在舞台上。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與独立等,在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严重限制的前提下各州实质上就是独立国家。邦联在处理战后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软弱无仂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1787年5月各州派代表齐聚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会议争论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是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问题在经过4個月的不断争论与妥协后,制宪会议终于在1787年9月17日制定出了宪法草案随后提交各州制宪会议审议通过。该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佽创举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熟到需要成文宪法来巩固其成果的历史阶段了。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1. (1)根據材料判断指出“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2.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美国制定该宪法的必要性。

    3.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議争论的第二类问题最后是通过确立什么原则来解决的?

    4.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这部宪法的重要意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