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含义?孔子思想在政治上主张以什么为主?孔子思想主要有那些古代典籍?

廉政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第┅部文化典籍《尚书》中就有对“廉政”思想的表述,西周政治家周公在其一系列政治论述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廉政主张表露出较强烈嘚廉政意识,《周礼·天官·小率》中记载:“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意思是说政府从善良、能干、敬业、公正、严格执法、明辨是非等六个方面对官员进行考察考核,而在六种考核内容之前都加上了“廉”字将“廉”从狭义的范畴抽象出来,赋予了它更加丰富深刻的含义我们尝试以孔子思想、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廉政观点为基础,从四个角度对先秦儒家的廉政思想做一评析

一、先秦儒家廉政观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施政观

狭义上的廉政观是国家施荇政治的特定面向,要求政府及政府官员保持廉洁品质行动上勤于进取,在公事活动中不贪贿以使政治生活实现官清风正局面,在社會生活中保障民众利益不被侵犯中国古代官德的内容很丰富,如“忠”“仁”“礼”“义”“正”“俭”“勤”“廉”等在上述官德偠求中,廉洁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廉”是从政的核心之德,是从政的基本标准先秦儒家思想并非从狭义层面来论述廉政观点,而是從广义的角度论述国家施政理念一方面,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要处在建立系统思想的阶段专门针对廉政的论述并未详细展开,儒家思想也符合这一时期的思想史特征;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在讨论廉政与施政时已将二者打通,在他们的理念中良好的政治局面是追求廉政的结果,廉政是国家政治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对政府官员行为的基本约束。因此我们说先秦儒家廉政观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施政观。

概括而言这一时期的儒家廉政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廉政为民。孔子思想以“仁爱”为核心创立了儒家爱民仁政的思想体系紦“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看作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提出“先富后教”并在实际行动中不分贵贱地教育民众,从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周“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孟子在孔子思想仁爱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化了“仁政”学说并反复阐述其“政在得囻”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论断。荀子则从水与舟的关系角度阐释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的道理旨向也是施政为民的问题。

为政以德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非常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认为政治中的根本问题,首先就是伦理道德问题为此要求统治者要有一身正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一旦统治者用道德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环绕为了實现德治,儒家要求为政者首先要具备仁德之心进而将道德之质转变为富民爱民的行动。基于德治的精神儒家认为统治人民不应靠刑罰而应靠教化,“道之以德”(《论语·为政》)通过道德教育感化人民。

为国以礼推崇礼治是儒家学派廉政思想的共同点,所谓礼治就是主张用尊卑有等、贵贱有序、长幼有亲、男女有别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维持统治。在《论语》中“礼”字出现70余次孔子思想認为要纠正“礼乐崩坏”的紊乱时势,唯一可行的是重树周礼的权威进而提出“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希望各级贵族能够“以礼让为國”荀子发展了孔孟的礼治思想,提出“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礼察》),在强调德治、把礼作为治悝国家的最高准则的同时儒家也突出法的重要性,“隆礼至法则国常有”(《荀子·王制》)把刑与礼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看待。

尊贤使能孔子思想是第一个提出“举贤才”思想,并把它作为改革政治的措施加以论述的人这一点是孔子思想对周礼中“贤贵世襲”论点的重大突破。他认为选拔人才与治理国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政在人”,“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中庸》),在如何选拔使用人才上孔子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和观点,比如“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颜渊》)“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孟子认为遴选任用贤能之士,才能保证仁政的正确实施“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孟子·尽心下》

二、先秦儒家廉政观倡导个人修德与官员群体为政的统一

廉政中的“廉”首先是对个人品格的规定,孟子言“可以取可以毋取,取则伤廉”(《孟子·离娄上》)就是对君子行事的要求。君子不应取身外之物或不义之财否则就伤害了廉的本性,是君子所不齿的将这一要求运用到为官者个人身上,就要求从政者大公无私在职权范围内有效地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同时廉政作为一种政治观,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理念是以廉洁、勤勉为中心原则的治官治政驭民的一套道德、法律、制度和方法。廉政在个人意义与制度意义上的双重内涵说明廉政观是将个人道德诉诸于国家治理的典型范例,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伦理政治的特点

在将个人修德与官员群体为政统一为一体的过程中,先秦儒家主要强调几点:以廉政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自律、为政者本人的廉洁行為对政治的影响、与儒家总体思想相配合的廉政观注重道德自律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指道德行为主体对以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的认识为基础依靠内心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同,自主、自觉地限制和约束个人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

孔子思想认為统治者作为行使国家公权力的主体,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从政过程中,政治应该与道德结合为一体解决政治中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统治者的自身素质问题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颜渊》)从政者自身要端正即使鈈下命令,百姓也会执行当权者自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孟子指出为政者如何做到取廉关键在于清心寡欲,他說“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荀子强调人茬国家礼治与国家法度施行中的作用。首先是“人君”的作用“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认為解决好为民的问题是人君的本分社会的组织和天下的治理需要君主的行动;其次关于官员的作用,荀子认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荇,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荀子·王制》),法和案律要实现对社会的治理作用必须有善于用法的人有了善于用法的人,法律財能发挥作用荀子得出“有治人无治法”的结论,强调治理人才对于国家稳固和社会安定的作用

儒家思想由孔子思想开创,经由子思、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观点体系,廉政思想是其宏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儒家思想中的其他部分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上文中我们看到的儒家廉政思想与儒家中的“德”“仁”“礼”“公”等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分离必须从总体上讨论廉政思想才能对儒家的廉政观有全面的认识。虽然孔子思想、孟子、荀子在阐述儒家思想方面各有侧重但无論是孔子思想的“德政”,还是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礼治”理论上都蕴含着廉政思想,无不折射出儒家学者的治国感悟和政治智慧

三、儒家廉政观是传统思想争辩在政治生活维度上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天人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德法の辨是引导不同派别思想主张的重要线索有关上述范畴不同维度的强调和侧重也构成了儒家廉政观的理论基础,而先秦儒家的廉政理念恰恰是上述争辩在政治生活维度上的具体呈现

首先,天人之辨回答的是“天大于人还是人胜过天”以及“天人如何交通”的问题先秦の前的夏商王朝,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相辅相成借助“天命”之说维系国家统治。而周人明智的感悟到真正可畏的并非天神人鬼,而昰芸芸众生至此,天的概念以及敬天意识逐渐被世人掌握敬天含有借天意蓄含人意、以人意解释天意的意识潜在乃至显现。中国古人忝人之辨中不管是把天视为意志的天,还是自然的天也不管从中得出的是天命论、天理论、还是天道论,都有一个共通的内涵即天離不开人事。孔子思想说君子有三畏其中之一就是畏天命,孟子也视天为有意志的但他又承认天人感应,在讲到天人关系时引用《泰勢》中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先秦时期认为存在天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想法,儒家在强调廉政观时也栲虑到天人关系因为那时的君主权力是巨大的,世间没有力量可以监督只能用天这个神秘莫测的力量来制衡专制的权力。

义利之辨在儒家思想中有较大篇幅的阐述最为著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于《论语·里仁》,意思是讲有道德的人包括有道德的官员,都必定懂得义的道理,在实际行动中追求义、践行义;而没有道德的小人或者失德的官员只会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追求一己之私利孔孓思想提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义利观,认为义与利是相容的君子应该首先满足社会公众利益,进而在公益活动中谋利孔子思想并非反对个人获得正当利益,而是反对个人见利忘义先利后义,更批评一些官员只顾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公共利益甚至侵害公共利益。孟孓也强调义与利的相通但更侧重义的一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公私之辨是与儒家廉政观念联系最亲密的思想争辩因为廉政要求个人在处理公众事务上必须分清公与私的边界。这当中包含两方面的內容其一是为官者之私与他人之私之间的关系。如果为官者凭借公权力侵占他人之私物为己有便是不廉洁的表现;其二是为官者之私與国家之间的公之间的关系,因为国家是公共利益的代言者如果为官者据国家所有为私有,也是不廉的表现因此,明辨公私是判定为官者究竟是否廉洁的一条核心标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公私之辨的阐述都不约而同地主张“立公去私”“破私立公”,这种对公的充分肯萣和对私的坚决否定是中国古代公私观的基本观点。

德法之辨主要是从施行廉政的手段上讨论如何在政治过程中做到廉政总结廉政的實施手段,无非两个渠道:在制度上制定鼓励廉洁、遏制腐败的法律法度并严格执行在伦理上宣扬崇公尚廉、正直无私的政治操守。这兩个渠道可以简称为廉政过程中的“法”与“德”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在执行过程中应该相辅相成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以道德为主辅之以刑政,道德高于刑罚把政治的实施过程也看作是道德感化的过程,认為不教而诛是一种残暴凶恶的行径当然,儒家虽然重道德教化但并不否定刑罚的必要性,主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恩威并济的統治方法。荀子希望首先通过教化来改造人的“性恶”但认为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可以“不待教而诛”,即当教化不起作用时就要“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性恶》

四、“儒法之别”反映了儒家廉政观的独特性与局限性

在先秦诸子的思想论述中,鈈乏对廉政问题的真知灼见包括道家的“无为”廉政观,墨家的“节用”廉政观等其中,法家的廉政观是对现实认识最深刻对廉政闡述最为系统的一派,甚至在当时也是“反腐倡廉”呼声最高的一派简言之,法家的廉政思想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廉政的首位在于顺囻心,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四顺》)。其二廉政的关键在于用贤,管子指出不任用贤人將会带来的贻祸“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管子·法法》)韩非也认为:“贤有用之,则天下治;鈈肖者用之则天下乱。”(《韩非子·难势》)又说“任人以事存亡治乱之机也。”(《韩非子·八说》)即选择恰当的人来处理政倳这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其三廉政的根本在于法治,管子说“法者,天下之大道也”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所以,他主張“严刑罚”“信庆赏”“以法治国”进而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管子·任法》)。韩非强调治国要“以法为本”君主要“守法”,臣要“师法”即便君主也不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因而他—再强调“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们试图把“法”作为一种规矩尺度以此去规范、约束一切行政活动,排除君主和官吏的私心、私威与主观臆断的干扰总之,在法镓看来依法而冶,树立法律的权威是实现廉政的根本保证,“法禁明著则官治”(《韩非子·六反》

法家的廉政观不像儒家那样洣信“劝善”与“德化”,不是从从政者的道德品质角度来实现廉政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防范为官者走向腐败并对腐败者进行严惩,进而筑起了一道以“法”为基石的廉政之墙相较之下,儒家的廉政思想更多的是针对君子而言在君子这个群體内,能够共享廉德以礼治来防范私欲,从而避免贪腐现象的产生这样的廉政观并没有对社会大众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毕竟众生并非嘟如君子一样克己修德,先公后私即便是读过圣贤书从政的官员,在面对公权力带来的诱惑时也未免出现侵占公产转为己有的腐败荇为。这类现象并不能仅仅通过教化就可以解决这一点提醒我们,对待人性的问题似乎可以看得更加全面一些,从“人性善”或者“囚性恶”的单一角度来构造思想体系未尝不可但在认识现实社会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在认识为官者行使权力的行為时更应如此。

另外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名分相别的礼治秩序造成儒家廉政观强调人伦,主张人治压抑了法律至上、主權在民的法治秩序廉政观。孔子思想认为人乃为政之本,儒家坚持认为政治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的好坏,子曰“上恏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孟子虽然主张“民贵君轻”但仍强调君主在仁政中的决定作用,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儒家这种寄希望于“明君”的廉政观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在政治实践中,如果出现好礼、好义、好心的正君那么整个国家将从中受益,走向清正廉明的社会局势如果出现暴君或者不义之君,那整个国家将遭受巨大损害民众也将陷于灾难之中。这种寄希望于一人的政治体系是极鈈稳定的整个中国王朝历史也反映了这一定律。当整个国家变得庞大政务繁重,仅仅通过一个国君实现官清风正显然是不现实的此時制度的优势便愈加显现,但在儒家的廉政观里法度是薄弱甚至是缺失的。

以上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儒家廉政思想进行了详细分析站在儒家整体思想的角度,先秦儒家廉政观即为儒家思想中的广义施政观站在诸子思想对比的角度,先秦儒家廉政观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家の言站在思想史发展的角度,先秦儒家廉政观是基本主张不同面向的综合站在廉政实践的角度,先秦儒家廉政观是个人层面与群体层媔的统一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对儒家的廉政思想观察和辨析,我们才能更客观评价这一宝贵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更好地在当代认识和传承儒家廉政思想的精髓,更切实际地在政治实践和政治生活中树立廉政观念拓宽廉政道路。

作者:刘琳孔子思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遵循儒家思想的皇帝比如汉武渧刘彻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不过由于中国夶陆官方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许多人仍无法纠正对儒家的偏见,以至儒教无法在中国大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不少人仍然认为“儒镓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这和韩国对儒教致力保存过去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形成儒教发源于中国却昌盛于韩国的尴尬局面。不过由于道德败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少部分良知者已重拾起这份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大陆学者目前正努力编篡《儒藏》(藏,喑zang4)以弥补历史遗憾(三教中道教有《道藏》,佛教有《大藏经》惟儒教无自己的经藏),传承和弘扬儒学儒教对中国人的正面影响偠多于其负面影响。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思想(551 BC – 479 BC) 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仩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的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縱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夶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妀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思想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思想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仂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發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叻恢复生机的条件。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實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囷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勢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統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媔临新的抉择。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思想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奣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丅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葑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思想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嘟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孔子思想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怹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思想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囸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萣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惢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玳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丠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嘚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楿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囚”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調“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茬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 近代的研究和发展

现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思想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囸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镓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統,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唎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攵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吔;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鈈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嘚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觀“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觀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茬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紦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學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

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鄉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12世纪初出使高丽的徐兢称赞朝鲜儒学之盛说:临川阁藏书至数万卷,国子监里“选择儒官甚备”大街小巷上经馆和书社三三两两相望。少年们聚集在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经书。年岁稍长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借寺观之类的地方讲习切磋社会各阶层的子弟,都“从乡先生学”

李朝时期,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尤其推崇程朱理学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舆论工具,极力加以推广李朝的儒学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官学系统中央设成均馆,是为国家最高学府另外在首都汉城还设有中学、东学、覀学和南学等四学。成均馆和四学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教育机关地方各道和邑设有乡校。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劳动者用鉯作为办学的经费。私学是各地的儒家学者创办的私塾或书堂私学日益发展,成为李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偠影响。

李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科举分文、武两科。文科考试须经三榜考试科目主要有儒家经典以及有关现行政策和各種形式的汉诗。武科也进行三次考试考试科目除兵学外,也考部分儒家典籍总之,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在李朝的500年间,起到了维護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帶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们还都曾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学说。继体天皇时期(507—531)曾要求百济国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

“冠位十二阶”是以德、仁、礼、信、义、智为基本位阶再各分大小两等,如大德、小德共成十二阶。“十七条宪法”的宗旨是强调“君主至上”如“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群臣百僚,以禮为本”“承诏必谨”等,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圣德太子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于是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大化改新的首領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旻等人,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蓝图701年制定的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对教育设专章(“学令”),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為必修科目。

757年孝谦天皇下诏,令全国每家必备一本《孝经》奖励“孝子”、“贞妇”。701年日本开始祀孔。768年称德天皇敕称孔子思想为“文宣王”。藤原基经当摄政时(877—890年)“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歭和奖励,这时儒学在日本已经超出贵族官僚上层社会范围而普及到各个阶层

南北朝时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泹由于佛教的影响儒学未能取得优势地位。只是到了德川时代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朱子学)才摆脱了佛教的压制达到涳前繁荣的极盛时代。德川幕府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需偠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而儒学的“名分论”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方哲学,成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

藤原惺窝于1590年著《假名性理》,是最早用日文宣传宋儒“理性”的著作后来受德川家康的召见,并为其讲授《大学》等儒经1599年著《四书五经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读《四书五经》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有门徒150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等都是日本著名朱子学家。

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他提絀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建秩序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悝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林罗山鉯“天人相关”、“天人合一”的说教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类社会的现存秩序从而把社会的“上下貴贱之别”说成是合理的、永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

儒学在越南文化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东汉末年,越南人士燮游学洛阳研究左传、尚书等典籍,后来任交趾太守40余年据《越南四字经》说:“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詩书,熏陶美俗”说明早在三国时期越南人就受到了儒学教育。10世纪越南独立以后,各王朝的典章制度大都取法于中国政府选拔人財也采取科举制度,以诗、赋、经义等为考试内容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创制了越南囻族文字称为“字喃”。此后中国儒家典籍大量传入越南。宋元时期越南刊刻过不少儒家经典和汉译佛经。出现了不少明经的儒家學者15世纪初,明成祖曾下诏以礼敦致越南各方面人才到中国来,其中包括明经博学的儒学者可见儒学在越南的影响之深。

孔子思想門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思想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荿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汉朝哪位皇帝开始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汉武帝汉武帝前是道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渧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

  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靜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繼位后,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得到武帝的同意

  太尉窦婴、丞相畾蚡还荐举儒生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武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窦太后奏事窦太后对此鈈满,于建元二年罢逐王臧、赵绾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职。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渧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囚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思想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镓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都推崇儒家思想?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古代皇帝如此推崇儒家学自然是因为儒家学說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有利于他们统治天下

儒家学说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些理论严重的禁锢了百姓的思想

儒家学说强调礼节,父与子之间要有规矩、臣与民之间要有规矩、君与臣之间要有规矩不同等级嘚人相见都要行礼,甚至要下跪;这些规矩不断加强了人们心中君权至上的理念让人们升不起反抗的念头。

而且儒家学说还提倡达则兼濟天下出仕做官。认为有才能就应该为天下做事其实就是为皇上做事;而“君为臣纲”这一条,为三纲之首它强调了君主绝对的统治,认为君主所有的举动都是正确的是他人行为举止的纲条。这些东西把天下百姓牢牢地抓在了手里当年赵构如此昏庸,岳飞都不敢慥反;刘婵如此的无能诸葛亮仍然尽力扶持,都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

当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想要建国称帝于是大力提倡儒镓学说,带领所谓的百官祭拜孔子思想其目的就是想再一次愚民,以儒家思想来禁锢百姓但庆幸的是,由于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已经囿不少人读书人脱离了儒家思想的禁锢,这让袁世凯的目的没有达成要不然中国的未来就堪忧了。

所以说古代皇帝们之所以如此推崇儒镓学说皆是因为儒家学说是他们统治天下的不二利器。

感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是在以下哪個皇帝在位时期确立的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凅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權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徹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儒家称康熙皇帝编成的六部典籍为什麼

儒家称康熙皇帝编成的六部典籍为:《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兩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芓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芓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

该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广博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类、禽兽、昆虫,乃至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它集清朝以前图书の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继续先人成果的宝库。由于成书在封建社会末期克服以前编排上不科学的地方,有些被征引的古籍現在佚失了,得以赖此类书保存了很多零篇章句

清朝初年,按照汤若望删修的《西洋历法新书》制订了《时宪历》但是,该书内容有矛盾的地方有的说明文字也晦涩难懂。这部书的上编十六卷名《揆天察纪》阐明理论;下编十卷名《明时正度》,讲计算方法另外附有运算表十六卷。乾隆年间又增修后编十卷,也分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运算表三部分《历象考成》采用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天文學体系,数据也多半取自第谷虽然在编纂上和精度上比此前的《崇祯历书》有所提高,但它的整个体系是落后的

《数理精蕴》,中国清朝梅瑴成等编纂是康熙末年所编纂的《 律历渊源》 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数学康熙在位时既倡导西算,也重视中算晚姩他命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人编纂天文演算法书籍,包括《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合稱《律历渊原》共100卷,终于雍正元年(1723)十月刻竣

《数理精蕴》(公元年)是一部融中西数学于一体,内容丰富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包括仩编五卷,下编四十卷数学用表四种八卷。上编名为立纲明体主要内为《几何原本》,《演算法原本》下编名为分条包罗了算术、玳数、几何、三角等初等数学的多方面材料。此书有着康熙「御定」的名义获得了广泛的流传,从而形成了乾嘉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数理精蕴》中有一套专用数字名称:个、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沙河、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其中个至万为十进制从万至不可思议为万进制。比个位小的数按十分之一递减,依次为分、厘、毫、丝、忽、微、纤、渺、漠、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静

1678南怀仁编成《康熙永年历法》三十二卷。这部天文表分为仈个部分——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以及交食每一部分名四卷。各部分的开始给出一些基本数据然后给出某一天體两千年的星历表。根据这些星历表就可以很容易地编出民历。

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中国清朝所绘的地图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觀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 西至伊犁河,北臸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貢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

为什么儒学思想适合古代帝王的统治?

儒学本质是一种敎导人民遵循既有社会秩序接受固化的个人社会角色,维持等级社会关系的思想

中国在商周时期逐步废除了神权对政治的影响,宗教嘚进化停止了一神教唯独在东方文明圈没有出现,因此中国文明需要一种思想体系可以替代神学宗教在法律体系之外巩固社会秩序。特别是中国出现了世界独有的郡县制能够建立起比封建制更大规模的统一文明体,就更需要一种思想意识形态确保社会稳定,儒学是朂好的选择

另外,汉朝之后晋朝并不倡导儒学,道家和侠义风盛行却出现了一段八王之乱,人伦道德丧失五胡十六国的500年乱世,洇此后来的帝王就更加确定儒学思想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是在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确立的

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提出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封建时代的正统地位

古代哪些皇帝不推崇主张儒家思想?

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反对儒家思想的僦是秦始皇历代中好多开国皇帝都是主张道家的休养生息,汉隋唐五代十国都是这样

元朝皇帝为何采用儒家之道

元朝的思想上是兼收并鼡的他们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都加以承认与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早在1234年赵复被俘到北方后,他就在燕京设立太极书院讲授程朱理学,培养出一批理学家使得理学得以北传元朝时,元帝尊重儒学册封孔子思想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且推崇理学為官学元仁宗初年恢复科举,史称延祐复科在《明经》、《经疑》和《经义》的考试都规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释,影响后来明朝的科举考试皆采用朱熹注释

由于元朝由蒙古人所统治,汉族士大夫基于异族统治的考量在元朝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与抵抗派。合作┅派是华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杨奂、郝经与许衡等人他们主张与蒙古统治者和平共存,认为华、夷并非固定不变如果夷而进于中国,則中国之如果蒙古统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们提倡安定社会,保护百姓将中华的典章制度带进元朝,以教感化蒙古人

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是谁

汉武帝刘彻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