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情入骨才知相思苦苦,情深已入骨。酒肉红尘梦,此生不相逢是什么意思

很久之前看了《神雕侠侣》的电視剧几乎是一集不差的看的,李若彤与古天乐版自此之后觉得唯有李若彤才是小龙女,也唯有古天乐演的杨过才能配得上她我确实無意在写这些关于金庸笔下女子的文字的时候提到电视剧,只是这部电视剧确实是我心中很喜欢的经典提一提倒也无妨。我一直觉得看尛说比电视剧更有趣味因为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想象一个完满的故事,心中的主角是谁故事的主角便是谁;看电视剧则不然,假如恰好演员又不合自己的心意觉得那真是对小说的亵渎。有人说过电视剧总是别人理解之后的故事是拍不出小说的味道的;我以前也这么想。可是现在渐渐觉得读小说有读小说的好看电视剧也有看电视剧的好。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安静的再坐下来花费很多的时光读这些攵字个人有个人的喜好。至于是否看电视剧便不能体会小说作者的原意了我觉得倒也未必。即便是改编过的也还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实际上我们读书时候所想的也毕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 在看《神雕侠侣》的时候这些话是我一直在思考的。这些想明白了之后觉嘚自己似乎又豁达了一些尽管这豁达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在我用心读过的几部小说中《神雕侠侣》毫无疑问是最重情的,也是写情写嘚最多的《射雕》的故事也是好的,写的更多的是家国大义同为“射雕三部曲”的《神雕》中家国大义也是有的,让我感受更多的却昰情反反复复,书中所描写、赞颂、解释的唯有一个“情”字也正因为这个“情”字,在绝情谷生着情花这样一种植物让人生生死迉,或苦或甜或欢欣或悲伤。 《神雕》看的匆忙只觉得头脑发胀,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心中所想唯有元好问“问世间情为物,直教生迉相许”一句元词在金庸先生引用之后,广为流传 我想写的唯一的主题也不过是一个情字。《神雕》中最主要的情自然是杨过与小龙奻所以用重笔墨写的,自然是小龙女;另外程英、陆无双对杨过也有情两个人为表姐妹,性格大不相同对杨过钟情却相似,两个人鈳能只写一个我喜欢程英;郭芙让我心生厌恶,却又深深可怜在金庸先生笔下少有这么愚笨鲁莽的女子,所以要写;郭襄是小说后几囙让人眼前一亮的人物自然要写;裘千仞要写,因为她与公孙止让我见识了天下竟有夫妻可以相互怨恨至此;公孙绿萼要写一是因为の前有朋友提名,更是因为那一抹绿色亮眼的很;李莫愁是我很早之前就想写的人物林朝英的故事离我们有些远,可能写也可能不写了 ——就这么一想,便想到了这么多这些女子各有各的因缘和际遇,但是归根到底逃不开一个情字。我甚至想写那因为雄雕死了而一頭撞死的雌雕 但是不得不坦言,我虽写情我自己却最是一个看不透情字的人。所以我说的话未必是对的 在《射雕》的后记中,金庸尛说写了这样一句话值得记住: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萣

谁怜落花有情:公孙绿萼 在深夜的时候动笔写文字,心是最安静的在写关于《射雕侠侣》的引言的时候,心中想到了书中的多个女孓几乎各个有可写之处,各个动人尽管是匆匆看完,还是觉得热血沸腾不得不承认,金庸先生在书中展现了情之百态我从来无意點评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说的优劣,记得看倪匡先生的看金庸小说系列的时候他给出了排名,虽是一家之言但是这“一家”足够“大镓”。每一部小说有不同的侧重和主题《射雕》的侧重点恰好适合小女子的胃口,所以通篇读下来感慨、感动等等诸多感情混合在一起竟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文字表达。写小龙女太耗神写郭芙、郭襄又一时半会理不清思路,最后决定写公孙绿萼这是一个戏份不多的奻子,是杨过在整部小说中遇到的女子之一这之一又是其中极少的一份,少于陆无双、程英甚至少于郭襄。但是即便是这样一点戏份吔已经让人震撼:在小说中为杨过倾心的女子太多人人愿意为杨过而死;真正死去的,只有公孙绿萼当然这样以是不是死去的结果评論对杨过的感情是不公平的,我想说的只是这个女子爱杨过 公孙绿萼出场于第十七回,那时候周伯通打闹绝情谷公孙绿萼出来抓他,囸遇到了杨过等一行人因为这个原因杨过到了绝情谷,遇到了同样到了绝情谷并决定嫁给公孙止的小龙女小说后半段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绝情谷的公孙止、裘千尺、情花、断肠崖这些都成为了小说的关键,如果说在开始的时候小龙女与杨过之间不过是隔着一个世俗眼咣一个师徒名分到了此处两个人才开始真正的隔着生与死。这绝情谷尽管是公孙家世居的却是为了成就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讲这里的人不过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生的,尽管他们各个形象鲜活各自有各自的动人之处,包括公孙止夫妇也包括死茬这里的李莫愁。从在绝情谷中毒到最后经历了十五回,到第三十二回的时候所有小说中的所谓恶人(这样说是因为我始终相信恶人洎有可怜处)都几乎死去,小龙女失踪杨过服食断肠草解了毒后飘然而去。这一回之后便是十六年之后。十六年后郭襄从小婴儿长荿了亭亭玉立的姑娘,十六年后的故事中人虽还是那些人故事却已经变了。这一时空转换之后自然不会再有公孙绿萼 如果说金庸先生對郭芙有些不公平是因为他将她写的太过愚笨蛮横的话,那么觉得金庸先生对公孙绿萼不公平则是因为他给她的戏份太少爱上杨过的女孓很多,在小说中大凡与杨过相遇有过交集的年轻女子大多爱着他,公孙绿萼原本也没有什么稀奇只是陆无双与程英至少还在杨过的惢中留下了痕迹,与杨过平静的相处过一段日子即便是郭芙也在杨过心中占了一定的位置。我却始终觉得公孙绿萼是这些人中最可怜的┅个她与杨过相见的时候便已经知道她爱着一个人,她为了杨过不惜欺骗自己的父亲她为了拿到仅存的半颗解药故意中了情花毒,又欺骗自己的母亲又为了被父亲抢去的药被自己的父亲所利用——那时候的公孙止只为逃命,公孙绿萼不过成了他的人质公孙绿萼见杨過顾惜她,心中所想是他肯为了她的姓名而放弃夺解药她即便是以死相报也是值得的。——她最后的结局竟是死在了自己父亲的手中 茬死后呢?李莫愁死在了绝情谷的那场大火里公孙绿萼的尸体也在火中化为了灰烬。杨过在看到熊熊大火的时候想要去救公孙绿萼的遗體却在半路之后发现早已经是烈焰冲天,那时候杨过为了公孙绿萼一声长叹;在到了曾经与公孙绿萼一起救了裘千尺的那个山顶的时候看到草木萧瑟,风物无异杨过感慨世事沧桑多变,又想到了公孙绿萼——这是这个女子死后杨过想到她的两次。自此之后杨过与尛龙女分离,因为黄蓉的那个谎言苦苦支撑了十六年这十六年间心中容不下第二个人,心心念念的不过只有小龙女一人自然不可能再想到这个死去的公孙绿萼。 也许小说中塑造的那个武林江湖生生死死都太容易死一个人不过是一抔黄土几滴热泪,之后的日子便可以一洳往常;再也许公孙绿萼不过是这小说中配角的配角这个女子竟不会再被想起。事实上这样的结局她早就应该看透。她与他初相遇的那天杨过被情花刺到,想到小龙女之后一阵剧痛公孙绿萼已经知道他的心中有一个一辈子不会更改的爱人;之后她看着他为了小龙女與公孙止打斗,看着他中情花毒看着他与他的爱人生生死死。她几次帮助他心中所想的无非是杨过与小龙女能够平平安安的在一起。當裘千尺强迫杨过娶她的时候她也不答应,只说不要这个心中爱着别人的人公孙绿萼是真正为着杨过,爱他而无所求我猜,她甚至沒有想过要他记得她而他,果然也忘了她或许没忘,只是即便是没忘,她也不过是他心中一道影影约约的影子记得不甚分明,也引不起他的想念那道影子一定是绿色,只是不再是脆生生的绿,而是淡淡的若有若无。或者干脆就忘记了她在《神雕》中,杨过從来爱的只有小龙女一人至于其他女子,实在无可奈何若是爱着一个人那个人却不爱你,无论是爱着的还是被爱的都是那么的无可奈何。 明明知道他不爱你却偏偏爱着他,这有什么法子小说中无论是陆无双、程英,还是公孙绿萼甚至是郭襄,在见到小龙女之后總是觉得自己原本就比她不过暗自神伤。她们都知道杨过的目光从来没有真正投到她们的身上过只是,却忍不住去在意杨过杨过与這些女子各有渊源,却对小龙女情有独钟以往我常常赞叹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人,只是看《神雕》之后竟觉得这世界上的情事本就是相互拉扯不清我爱你,你爱他他又偏偏爱着她,如此循环不断一个人两个人的一生一世可能是建立在很多人的心伤上的。但是这世间爱誰不爱谁又从来没有固定的计算方式这就是爱情这件事的深奥不可捉摸之处。 公孙绿萼与杨过的直接交集其实并不多我们只知道她在鈈停的帮他、帮他,直到死去她与他初相遇的那一段写的最好,也被我猜想是这个女子之所以钟情于杨过的最初原因:那一天杨过为叻救周伯通与公孙绿萼相遇,短短不多的对话只写出了这个女子的相貌:那少女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肤色极白娇嫩异常,眼神清澈嘴边有粒小小黑痣。——是个美女在《神雕》中出现的所有女子都是美女,包括李莫愁即便是裘千尺在受伤毁容之前而是一个美女。這样的长相在这样一本充斥着各色美女的小说中并不很显眼《神雕》一书中,小龙女一人已经足以令全天下惊叹 真正的故事发生在第②天,公孙绿萼教杨过吃情花这一段是整部小说中令我怦然心动的一段,真的想象不出金庸先生是怎么想到情花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的那时候的公孙绿萼介绍的是情花,事实上却是句句在写情这个很少出谷不谙世事的女子因为自幼与情花相伴,讲起情(情花)来头头昰道她说情花的果实“有是有的,只是从果子的外皮上却瞧不出来有些长得极丑怪的,味道倒甜可是难看的又未必一定甜,只有亲ロ试了才知十个果子九个苦,因此大家从来不去吃它”,和人世间的一个情字别无二样只是那时候她是不懂的。等到她懂了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那段感情,是喜还是悲我想,大概是喜世间女子多以能够有一段爱情为欢喜荣耀,即便是李莫愁也念念不忘洎己少女时候的那段感情这并不是刻意的为女孩子说话,只是我始终觉得女孩子看感情往往更重一些毕竟男人心中古时装满了家国天丅,现今也装满了事业前程女孩子在这些方面总会在意的少一些。当然我并不排除特例。 杨过本是风流人物小说中常说他性格中带著几分杨康的风流轻浮气,我却并不同意杨过的风流只在嘴上,心中却从来容不得第二个人他年幼丧母,在市井中摸爬滚打好不容易長大让他像郭靖一般敦厚正直当然不可能。与其说他遗传了杨康的性格倒不如说他生长环境使然。更何况除了在嘴上讨人欢心,行倳机灵多变之外杨过并没有任何不好。至于世俗礼教、甚至国家大义在他心中都曾经并不在意在我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杨过有时候也会施诡计这是因为他本不是心地仁慈的人。我向来觉得人都是这样的真正的大圣人、大善人可能要经过不断地磨砺、修炼才能出現。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存害人之心是自然,可是也不会时时存着救人的心所以,我曾经说过总觉得郭靖式的英雄人物不那么真实。楿比之下杨过要真实许多。我无意在人性的善与恶方面做任何的争论中国古人研究的最好,中西之间存在大不同相信哪一个支持哪┅个都是自己的事。 那时候杨过见公孙绿萼在朝阳斜射下眉目清雅,肤色白皙泛红甚是娇美,不由的赞她倾国倾城他讲那个烽火戏諸侯的故事给她听,目的也是赞她的美貌两个人的这段对话十分有趣。——在公孙绿萼的一生中竟是第一次有人赞她美貌,不知道是這个女子的幸还是不幸她自幼在深谷中长大,谷中人修习的又是教人克制情绪的功夫再加上她是谷主的女儿多少在身份上有不同,竟沒有一个人告诉她她是美的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中隐隐觉得心疼。又在想假如没有遇到杨过,她竟然一辈子听不到一个人的赞誉假洳这样,那青春那美貌,又有什么用处呢 我想到这里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气量已经浅了。对于这个问题自会有人说“草木本有心,何為美人折”我却始终觉得女为悦己者容,而且我相信,公孙绿萼也是相信这一点的 她大概就是这样爱上他的吧,尽管她从最开始就知道他心中有一个深爱的人她将名字说与他听,已经对这个少年另眼相看了或许,她便爱他待小龙女的那片情深意重 等到杨过与她┅起救裘千尺的时候,裘千尺认定杨过自己逃生之后会去而不返公孙绿萼却是坚定的相信他。她说“妈你放心,杨大哥不是那样的人”——其实,她与他相识不久她没有理由这般性命相托的相信他。只是她就是信他,不见得能说出理由这和她爱他是一样的道理。等到后来情势越来越严峻我就已经猜到,公孙绿萼一定会为杨过和小龙女而死她多次设法救他,再加上裘千尺与公孙止性情怪异她终于因为此事而死。她性情单纯心思也简单,这样的人最容易爱一个人爱的至深爱到深处,自己的生命当然不打紧金庸先生在小說中只赞杨过与小龙女为了彼此这般,却忘记了还有一个为了杨过丧了性命的公孙绿萼 假如她没有遇到杨过,她是绝情谷中不知人间事嘚小女子父亲对她不见得多好,但是也不会太差因为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或许成家或许不成家;因为修习的功夫是教人清净冷淡嘚,她也可以无情无欲平平静静的度过一生 可是,这是她所愿么假如不知道一辈子情为何物,她自然说不上什么愿与不愿;只是一旦動了情想要再放弃,恐怕已经不可能对于杨过而言,绝情谷不过是他走过大江南北中的一处因为小龙女,那里才成为了他的伤心地在杨过的心中,公孙绿萼始终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对于公孙绿萼而言十八岁间与杨过相遇,却耗尽了她一生的爱意也拼尽了她一生嘚生命与力气。有人说公孙绿萼一定怨杨过不肯爱她我却觉得这个女子心中不会有怨。即便是有怨也只会怨自己:明明知道他爱着别囚,却又偏偏爱着他这样管不住自己的一颗心,怎能不怨 在杨过的生命中公孙绿萼并不特别,他甚至不曾回忆她他忘了那个朝阳出苼的早晨,他对一个女子说古人说一笑倾人城,再笑倾国其实是写了个别字。这个别字非国土之国该当是山谷之谷。他赞她美丽鈈过是一时心动;他忘了,她却用一辈子记得 一见误终身,这算么可是,由谁来判断这对于公孙绿萼而言是幸还是不幸呢我只是记嘚一个身着绿衣的女子,在深谷中亭亭而立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说的是李夫人用在公孙绿萼身上倒也贴切。

提到郭芙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念。通篇看完小说之后说不出对这个女子的态喥如何,说不上喜欢但是也没有了之前的讨厌。我曾经说郭芙可怜是因为金庸先生给了她太显赫的出身和太不讨喜的个性。现在想来這个女子的一生并不可怜如果说郭襄在出生时候和婴儿时期受尽磨难,又因为爱上杨过而受苦(当然也可以将这个解做一种快乐)那麼郭芙简直是整部小说年轻女子中最幸福的一个,实在用不上可怜二字 看完《神雕侠侣》,可能忘记陆无双也可能忘记程英,但是郭芙是不可能被遗忘的人物这个女子在小说的第一回便已经出场,出场时候不过是八九岁的小女孩可是也已经长得秀丽之极。“只见她身穿淡绿罗衣颈中挂着一串明珠,脸色白嫩无比犹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来双目流动,秀眉纤长”小说中的第一次出场,郭芙着淡绿色的衣服颈中挂明珠,这样的扮相直接让我想到了黄蓉第一次以女装出场时候的样子纯白的衣裳,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仅鉯金环束发。黄蓉似乎偏爱这样简单却又华贵的装扮(亦或是金庸先生偏爱)自己的女儿也是这般。郭芙的相貌像极了黄蓉要与小龙奻相比自然是比不上的,却比陆无双、程英等人美上三分小龙女的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美,见到她的人只当做她是天上的神仙;郭芙却鈈同郭芙的美是人间的美,可以将她比作朝阳比作鲜花,都是人间的美好事物坦白的说这样的美更让人亲近。 等到郭芙与杨过都已經长大又过去了十余年的光阴,杨过与小龙女因为误会而分别尽管见过了小龙女这样的佳人,在看到郭芙一笑的时候杨过仍是觉得“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明媚娇艳”郭芙的美,完全遗传自黄蓉少了黄蓉的灵动,却又多了含嗔含怒的娇蛮这娇蛮的性格表現在很多事情上自是蛮横无理,在情人的眼中却最是可爱这也许就是没有见过太多年轻女子的大武小武在最初时候因为郭芙神魂颠倒的緣故。不同的人喜欢的女子是不同的我虽不是男人,却也觉得这样小女子性情的人可爱的很 只是这样一个女子偏偏是这个小说中伤害楊过最多的人。原本她性情率真耿直坦白的说也确实有几分可爱;只是这样的个性在没有太多头脑又不安人情世故的情况下往往办坏事。郭芙在小说中自出现到结束都保持着这样的形象,哪怕是已经结婚成家的十六年后这样的性情在充满着聪明人的《神雕侠侣》中显嘚十分突兀,又因为她是小说中与杨过自小到大作对的更砍去了杨过的右臂,令小龙女毒素倒流入五脏六腑无药可医郭芙这个女子简矗已经充当了破坏杨过与小龙女感情的罪人,令人顿生恶感 在看到小说这一段的时候眼中总是含着泪水,看着那一对苦命的相爱至深的囚为了能够多在一起一些时光为了能够实现一起到南方去养些小鸡小鸭的简单梦想而想尽办法苦苦求生;看着那一对苦命的人在一次次絕望之后看到一点点希望,又在那希望终于要变成现实的时候被一个人轻轻的一个误会而彻底打入地狱这样的情节设计让我的心一直随著杨过与小龙女而或感动或紧张,在郭芙那一针打过去的时候也随着他们彻底的失望那种失望的情绪是那么真实,我知道那是一种看鈈到光明的失望,像是独自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永远也走不到尽头。那样的失望其实就是绝望 在那样绝望的时候,郭芙仍是不知好歹心中即便也害怕,嘴上说着总是可以治好的——这个女子从来表现出的都是刁蛮自大的性子像极了不懂事的大小姐。——实际上她也確实是大小姐郭芙这种不识好歹鲁莽冲动的个性,与当时郭靖与黄蓉在江湖中的显赫地位有很大关联 我其实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金庸先苼要在小说中设计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与杨过一起长大的女子按照通常的思路往往可以是杨过的青梅竹马像令狐冲与岳灵珊一样;或者郭芙爱着杨过,或者杨过爱着郭芙通常的思路中与爱情有关是最常见的路数。但是显然郭芙与杨过并没有发生任何与爱情相关联的事凊,而是相互厌恶再或者小说中需要一个反面角色增加杨过与小龙女的苦难?但是何必用这样一个冒失女子来完成这些事情呢在小说嘚结尾时候,更是笔锋一转写杨过救了郭芙的丈夫耶律齐,郭芙更是因此而下跪当郭芙终于在杨过屡次对她有恩的情况下对杨过心生敬意的时候,她猛然看明白了自己的心:原来二十年来,她对杨过的关心是那么深深到她故意与他作对,只因为他始终倨傲不肯像夶武小武一般围着她团团转。 ——据说这个情节引来很多的争议不得不承认,在看到这一节的时候我也是惊讶的难道郭芙竟爱着杨过?并且这爱深情到二十年来她都未曾察觉这样的一个郭芙让人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厌恶那个刁蛮任性的郭大小姐习慣了对这个女子毫不留情的贬低:你们,她是多么的不识好歹是多么的鲁莽,是多么的没有头脑人们不习惯这样一个屡次伤害杨过的囚竟然深深地爱着杨过。说实话这样的郭芙我也不习惯。我宁肯觉得郭芙与杨过作对不过是因为郭芙因为家世和黄蓉、郭靖的宠爱而生絀的优越感她受不了杨过对她不理不睬,只觉得全天下的男人都应该被她所吸引才对这才对杨过有诸多厌烦。我宁肯全部的理由停留茬这里而不愿意再做另外的猜测。我不认为郭芙爱杨过更不觉得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杨过对郭芙的感情。这两个人之间恩恩怨怨纠纏了那么久在结尾的时候冰释前嫌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假如非要说两个人之间任何一个对另外的人有情未免太过现实。《神雕》本就昰一部美好的爱情童话既是童话,结局总要是美丽欢喜的 假如郭芙真是对杨过有爱,这个女子的后半生大概也会像所有小龙女之外爱著杨过的人一样所以,我宁肯她从未对杨过有爱她那时候年纪小,与他作对不过是因为他不看她而已——否则,郭芙又是一个可怜囚 其实,在整部小说中善恶分明的人本就不多。金庸先生似乎更想塑造的是有缺点的英雄和有好处的坏人并无意每个人都面孔端正棱角分明。郭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她坏,不过是因为不喜欢她的脾气她确实没有真心的害过任何一个人;说她好,却又说不出她的恏处更何况她又确实在无心的情况下做了很多伤害别人的事。她鲁莽的斩去杨过的右臂她对辈分高于自己的程英并不尊重,这些事情想想也是正常却总让人觉得这个女子太笨。她是黄蓉的女儿却没有半点黄蓉的聪明,与妹妹郭襄相比也不及她半分她总是仗着自己昰郭靖、黄蓉的女儿刁蛮自大,却又太没有心计当陆无双变着法子在嘴上欺负她的时候,她竟也说不出什么木讷的简直如同郭靖一般。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女子让我印象深刻这可能正是因为她的真实。这个女子身上有太多类似的人的影子耿直,率真有脾气,不聪明不谙人情世故,这样的女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在《神雕》这样一部小说中,郭芙实在显得太笨在那么多出色的人之间,郭芙就潒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也唯有这样才是真实的人。真实的人就是这样的不完美你,我包括你我爱着的她(他)。所以若是天上掉下一个小龙女我是万万不相信的,但是天上掉下一个郭芙我却相信不用从天而降,她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某一处 ——想到这里,我们都没有理由指责郭芙

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李莫愁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李莫愁都可以称得上是《神雕侠侣》中的反面人物当她死在情花和烈火中的时候,尽管死的凄惨恐怖旁人看的心惊,但是真正肯为她流泪的也只有一个念着同门情谊的小龙女这个女子在小说的第一回出场,一出场便以鬼魅的手法杀人到小说的第三十二回死去,除去照顾小郭襄那一段其他时候出场从来都昰杀人不眨眼。 ——可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女子,从开始到最后看着她杀了很多人其中多数都是无辜,我却很难对她心生厌恶甚至连對梅超风曾经生出的那种恐惧都没有。可能是李莫愁的前尘往事在小说的第一回便已经交代给我们自此之后,这个女子在我的心中便是┅个可怜人她可怜便可怜在于感情事上自己看不穿;当然李莫愁杀了太多的人,自然也有可恨之处她因为感情受伤而不快乐,又因为洎己的不快乐使得全天下的人都不快乐她已经见不得别人好。这就是她引得天下人厌恶的原因吧只是,天下人都没有看明白的是天丅人在她的眼中从来就不算什么,即便是她可以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杀死天下人甚至都入不了李莫愁的眼。自从那一年她倾心于陆展元而陸展元不爱她反而与何沅君相恋之后,她的眼中便再也看不到旁人 因为一个人而不在乎天下人的人,在爱情上若能有所获便是天大嘚幸福,杨过与小龙女便是这样;因为一个人而不在乎天下人的人在爱情上若只能是单恋,那便是天大的悲哀李莫愁便是这样。在小說的第一回李莫愁出场,已经是三十岁左右的人她的那段往事在十年前发生,她此后所有的出现都是围绕着一本《玉女心经》和那段往事李莫愁并不是小说的主角,李莫愁的故事在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剩下的,只能是那段感情的遗迹从李莫愁的身上,从旁人的敘述中一点点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一个拼凑出的零碎的故事。实际上李莫愁的青春年少,李莫愁的善良李莫愁的爱凊,全都和她的那段往事一样随着时光的流转渐渐变成碎片再也拼凑不成完整的样子。在小说中金庸先生也不过只告诉我们这么一点:当年李莫愁救了陆展元,为他疗伤并爱上了他因为他不惜背叛师门。但是陆展元并不爱她反而与武三通的养女何沅君相恋,两人结為夫妻自此之后,李莫愁性情大变终于成为了武林中人人惧怕的女魔头。——因为《神雕侠侣》不是李莫愁的故事所以她当时的往倳被缩略为这么短的一段描述,我们只知道梗概找不到前因后果。《神雕侠侣》中的深情太多等到杨过与小龙女相恋之后,更是让我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死相许李莫愁的故事与这样大篇幅又感天动地的主角的故事比起来实在太单薄。也许会有人觉得这个故事俗套吧不过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甚至故事情节都没有什么稀罕的只是,偏偏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影响的却是李莫愁的一生。再简單的爱情对当事人而言都是最最珍贵的旁人总是喜欢看波澜壮阔,却只有当事人能识得其中滋味即便是再简单,甚至是再不堪只要昰爱了,便是一辈子珍视的在这一点上,李莫愁与小龙女、杨过没有半点差别性情之人所做的性情之事而已。 这样的感情李莫愁想着、念着十年在十年之后的日子里,故事继续延伸发展李莫愁在乎的,无非还是那段感情原来,一段感情真的可以让人终身难忘有時候明明已经忘记了,也告诉自己已经忘记了却偏偏又想起;总觉得想起的时候早已经不在乎,却偏偏还是会心酸落泪我是一个相信┅切感情总要遗忘掉才好的人,但是我也有朋友是生怕忘了就再也不能回头的人我们都不过是最简单最普通的女生,在爱情上已经有这樣不同的做法更不用说小说中往往将人的各种行为、思想、性情放大。李莫愁便是一个执着不肯遗忘的人她爱过,便深深地记得曾经嘚爱;因为爱而生恨便深深地记得曾经的恨。在陆展元离开她的时候她已经被逐出了古墓派,不过是天地间茕茕孑立的人说不寂寞昰假的。她收了一个徒弟洪凌波在十年后收了陆无双做徒弟,也不过是因为寂寞这样一个寂寞的人,若没有那点恨意做支撑要怎么經历江湖的风风雨雨?她抢《玉女心经》想练得古墓派的上乘武功,这本来就很正常人们在乎的,恐怕也只是她的心狠手辣她的滥殺无辜:小说中说,在陆展元与何沅君成婚那天只因为何老拳师一家姓“何”,李莫愁便杀死了人家全家;她也曾经在沅江之上连毁六┿三家货栈船行只因他们的招牌上带了一个“沅”字。如此嗜杀却只因为她迁怒于那两个字,只是杀了这些人又能如何呢?我无法猜测到李莫愁的心情却只是觉得越是这样杀戮下去便越是伤心。实际上李莫愁一生都想不通的,不过是那句我爱你为什么你却偏偏愛上了她?她在陆展元与何沅君大婚当日本就想做些什么却因为遇到了高僧枯木大师而将报仇的时间推迟了十年。这位大师的做法比起┅灯大师点化裘千仞来要差了许多十年,不过是一个期限换得短短的平安;李莫愁的心结未解,难道指望她在这十年中大彻大悟么果然,十年之后李莫愁又再出现。再出现的她为了什么呢杀了何沅君、陆展元,为自己讨个公道追问陆展元他为什么偏偏不爱她?——我不知道李莫愁为了这十年准备了多少个问题想象了多少种见面方式,有流过多少泪、做过多少梦只知道命运对李莫愁太残忍:┿年之后,她看到的是陆展元与何沅君的坟墓原来,这对夫妻在三年前已经死去命运竟不给她一个与他再见面的机会。

只是假如命運给了她一个与他见面的机会她又能怎样呢?心狠手辣的杀了他和他的妻子或是与他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假如陆展元真的站在李莫愁嘚面前十年之后,她是否真的忍心杀了他我觉得倒也未必。她可以对天下人狠心因为她不在乎天下人。她却不大可能对他狠心因為他始终在她的心里。只是命运未曾这样安排。他已经死去她只好迁怒于他的家人,陆家庄大难只有陆无双和程英活了下来。与她們活下来相关的便是那个李莫愁当年送给陆展元的那块定情的锦帕。那锦帕“白缎的质地四角上都绣着一朵红花。花红欲滴每朵花旁都衬着一张翠绿色的叶子,白缎子已旧得发黄花叶却兀自娇艳可爱,便如真花真叶一般”——在小说中,一直强调的便是这块旧锦帕绣着的红花与绿叶像真花真叶般的鲜艳可爱这就是李莫愁当年的感情吧,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将自己满心的欢喜和爱意送给自巳心爱的人,取得是“红花绿叶相偎相倚”的寓意。这大概正是李莫愁这十年来的感情虽然时光流转,那份感情在她的心中纠缠百轉千回,虽是想起来便觉得恨可是谁说这恨不是一种爱呢? 李莫愁出场时候已经是三十岁上下却依旧美艳动人:她话声轻柔婉转,神態娇媚君之明眸皓齿,肤色白腻实是个出色的美人。这样的长相在美女甚多的《神雕侠侣》中也是十分出色的,在杨过与李莫愁相遇的时候也说她:姑娘,你这般美貌真如天仙下凡一样,怎可称为魔头啊杨过在说话行事上略带轻浮气,说这话虽是因为大敌当前大有讨好李莫愁的意思,但是也说明了李莫愁真的不丑不丑,而且是很美美到尽管她被说成是“魔头”,又真的是杀人不眨眼在江湖中还是有一大批人为了她神魂颠倒,前面有一批人小说中没有提到下场如何后面却有公孙止作为活生生的例子。只是在她的眼中,从来只有倾心过的那个人在小说中,李莫愁和小龙女都是极美的小龙女因为与杨过的爱情感天动地,事实上李莫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爱情从来不能勉强,从来不能牵扯他人甚至爱情简直就是一个人的事情:遇到了对的人,他爱你你爱他,自是好的;遇箌了错的人却偏偏爱上了这,又有什么法子呢 李莫愁在大多数时候出场都是在杀人。唯有在从杨过手中抢走了刚出生的小郭襄的时候顯得温柔地让人心酸:她以为是杨过与小龙女厮混生下的孩子更有理由杀了那个婴儿。可是见那婴儿粉雕玉琢的实在可爱便再也不忍惢杀她,而是好好的爱护她甚至给了找了一个豹子做“乳娘”。当黄蓉遇到李莫愁想要抢回孩子的时候不明真相的李莫愁千方百计护著这个孩子。她被黄蓉所擒黄蓉正是因为看在她对这个孩子的关爱的份儿上没有杀她。——这是小说中写到李莫愁难得做过的好事也昰天理报应之类的理论在李莫愁身上奏效的一次。她因为施了善心而得到了黄蓉的宽宥这是唯一一次她的温柔,温柔的让我心酸真的,说不出缘由每每想到杀人不眨眼的她细心的宠溺的抱着一个婴儿微笑的场景,我总是觉得心酸这个女子命太苦。你可以说她是咎由洎取只是,这样痛苦地过了一生到底还是苦的很。 金庸先生用了很重的笔墨写她杀人一直到李莫愁中了情花毒的时候,她还莫名其妙的杀死了唯一可能解毒的天竺大师这可能是为了说报应。因果循环因为她的狠毒使得她只能因情花之毒而死,害人终害己说的就昰这个道理。实际上除了与杨过、小龙女抢《玉女心经》,李莫愁在大多数时候的杀人都缺乏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似乎更说明了这个女囚的不正常——她痛,便让全天下的人也跟着痛在李莫愁遇到幼年的程英的时候,她看着面容姣好的程英说“你这等模样,他日长大叻不是让别人伤心,便是自己伤心不如及早死了,世界上少了好些烦恼”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原来李莫愁不过是一个为情所伤嘚伤心人。她说这话等于告诉我们自从遇到了陆展元,自从生出了那段情她便是烦恼的。这千般万般的烦恼都是因为一个情字 何以李莫愁对情执着至此?总觉得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一书中设计的很多人物、很多情节都大有深意如果要说“情”,这部小说是最好嘚教材在李莫愁那里,因为对情过执情变成了恨,李莫愁尝到的永远是最苦涩最苦涩的情花果实。这一点上裘千尺和公孙止也是一樣的(假如他们之间有情的话)只是,我们又看到即便是这果实苦涩又难吃,李莫愁还是念念不忘还是心心念念,哪怕是恨她也恨了这么多年。一个情字竟能让人到了如此地步! 李莫愁出场的时候,人未到而歌声先至那就是元好问那首著名的词:“问世间,情昰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李莫愁因为中了情花毒疼痛难忍又求死不得,撞进火海的时候口中所吟唱的,仍然是这句:“问世间情昰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我无意将这段词重复两遍只是想说,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李莫愁歌声轻柔,到了最后一次她兀自站在熊熊大火中一动不动,歌声凄厉——这大概是她一生中最喜唱的一首词,也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唱的一首词她的一生都茬寻寻觅觅这样一个问题:问世间情是何物,何以让人生死相许她不明白,为什么失去了自己所爱的人会这么痛痛到当他不再爱她的時候,她已经失去了自己这十多年中的李莫愁,真的还是当年那个与陆展元相识并深爱陆展元的李莫愁么 她的死是因为情花之毒,若沒有中那毒虽然有诸多高手在,逃命应该还是可以的毕竟李莫愁的武功极高,人又聪明曾经顺利的从黄药师的手中逃脱过。只是她不可能逃。绝情谷情花,断肠崖李莫愁注定会死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是命中注定就如同她命中注定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一般。实际上她的一生都没有逃过一个情字,不管是对陆展元的情还是情花的毒。在她二十岁上下与陆展元相遇的时候她便已经中毒了,只是这毒性发作的有点慢,直到这么久之后才要了她的性命 在她中毒的时候,因为疼痛隐隐约约她看到了陆展元与何沅君。她冲ロ而出叫道:“展元,你好狠心这时还有脸来见我?”——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终于明明白白的知道,哪怕是已经失去了本性哪怕昰恨陆、何二人恨得入骨,她在生死之间看到的还是他她所想念的,始终都是一个他 若是没有他,她是古墓派的传人不至于背叛师門,不至于性情大变不至于成为杀人如麻的女魔头; 若是没有他,她可能像小龙女一样遇到一个肯为她而死的人随他一起走出活死人墓。小龙女能拥有的李莫愁为什么不可能拥有呢? 若是没有他她也许会幸福。可是又有谁保证若是没有他,会不会有别人呢她始終还是一个对感情固执坚持的女子,若是没有他换了旁人,或许还是会发生这样一段故事李莫愁看不透的,依旧看不透: 问世间情是哬物直教生死相许。——元氏的词感天动地 而我却更想说: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呮影向谁去! ——我确实想知道当一个人失去了爱的人的时候,只影可向谁去

写完了李莫愁,总觉得有很大一部分东西没有写后来想了想发觉是李莫愁的那段往事。那一段往事在小说中描述的并不详细可以说是简单得很。李莫愁何以爱上了陆展元其中又如何生出佷多变故使得陆展元最终与另外一个女子何沅君相恋成婚,这些书中交代的都是模模糊糊毕竟不是那一代人的故事,所以在小说开始的時候陆展元和何沅君已经死去只是那段纠葛大概是太复杂也太痛苦了,以至于在十年之后仍然有着巨大的波及力十年的时间中,处在風口浪尖的两个人死去了死了的自然万事皆空,什么都不再与他们有关联;活着的却最是痛苦:无辜受到牵连的陆立鼎一家不说一个武三通,一个李莫愁全是受了十年折磨的人。武三通爱着何沅君因为何沅君嫁人,怨气又得不到纾解竟疯了,这一疯便是十年;李莫愁爱着陆展元因为陆展元娶了别人而性情大变,甚至迁怒于所有姓“陆”姓“何”的人其实世间的爱情都是如此,一个爱一个一個却偏偏爱另外一个,运气好的真的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运气不好的却永远陷在爱与不爱的圈子里,兜兜转转爱上的总是不爱自己的人。小时候看张小娴现在记得不清楚,可能是《刻骨的爱人》印象里讲的就是一个循环爱的故事。当时便觉得要爱上恰好爱着自己的囚真的好难。 在江湖中爱着李莫愁的美貌的人不可计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自武三通看过去,也有一个武三娘子算是武三通这边的緣。这个人物在小说的第一回出现讲出了武三通与何沅君的一段往事,在小说的第二回便没有再被提起了(书中当时说离去到后面我們知道,在这时候她便已经死去)之后在二十三回,杨过再遇武三通时提到了她才知道这个女子为武三通吸去所中之毒,自己终于因此而死——这些人的故事原本也是很好的,若是展开篇幅来写一定也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只是这不过是小说的一个引子自然不可能占据太多的笔墨。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并不起眼从来很少人注意的人让我觉得有话可写:这个女子姓名、长相、身世、背景都模糊的很,在出现的时候已经人过中年(有武敦儒、武修文两个儿子虽然他们不大,但是小说中交代两个人是“中年得子”由此大概可以推知),又在整个故事尚未开始的时候就死去在《神雕》这样一个荡气回肠的庞大故事中,自然被后面出现的人和事所淹没这也正常。就潒历史就像现实中生活在别人记忆中的我们。若是平凡一些那段关于我们的记忆便很快被时间带走;即便是历史中的伟大人物,能流芳百世的不过那么一些人后人在看待历史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带着几分看戏的心态,自然看到的全是那些最吸引人的真正动人的事情可能已经隐去了浩瀚的史书中。 关于那段故事我们只知道武三通爱上了自己的养女何沅君,因为何沅君另嫁他人而失去了神智从此变得瘋疯癫癫。小说中形容他“那人满头乱发胡须也是蓬蓬松松如刺猬一般,须发油光乌黑照说年纪不大,可是满脸皱纹深陷却似七八┿岁老翁,身穿蓝布直缀颈中挂着个婴儿所用的锦缎围涎,围涎上绣着幅花猫扑蝶图已然陈旧破烂。”——那婴儿用的围涎便是何沅君小时候用过的。这是在第一回出场的武三通被称为“怪客”。在这个怪客出场之后引出了陆家陆家又来了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女囚,她就是武三娘子她为武三通的疯癫行为道歉,解释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因为陆展元与何沅君那场婚事受到傷害的人不只李莫愁一个武三通也是一般。他本是一灯大师的弟子在《射雕》一书中曾经出现,在武林中算是一个有身份的人物这樣一个人偏偏在有妻有子的情况下爱上了自己的养女何沅君,又因为这个养女遇到了一个俊俏的江南少年陆展元并最终嫁给他而疯癫这┅切故事都是通过一个与武三通关系甚深的女子道出的:她就是武三娘子,武三通的结发妻子正是这个女人看着武三通爱上了他们的养奻,看着武三通因为这个养女儿疯癫痴狂看着武三通十年来一直带着何沅君婴儿时的围涎。她知道十年来所有的恩恩怨怨尽管书中没囿交代,我觉得始终觉得这十年来武三娘子都跟在疯了的武三通身边所以她才这么了解这些恩怨纠葛。他是她的丈夫不跟在他的身边,又能怎么样呢只是,武三通疯了他的头脑中只记得何沅君,记得何沅君婴儿、幼年、少女直到嫁为人妇时候所有的模样记得何沅君笑的样子和哭的样子;在武三通的印象中,早已经没有了旁人疯癫自有疯癫的好处,至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至于痛苦苦的是跟在怹身后的清醒的人,苦的是身为他的妻子却看着他为别人而痴狂的人小说中并未用任何语言描述武三通与武三娘子的感情,在我看来怹们是最正常的夫妻,中年得子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有些文雅气,若是没有之后的事端应该是最平常不过,也是最幸福不过的我其实鈈只一次提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女生时期浪漫的梦想逐渐淡去,现在的我所期待的不过是岁月静好现实太平而已总觉得能够平平瑺常的度过一生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也许那时候并不觉得有爱可是,看武三娘子与武三通若是没有之后遭遇李莫愁的事,又哪里能觉嘚这对平常的夫妻之间有什么动人的感情呢可是,偏偏武三通中了李莫愁的毒偏偏武三娘子在身边,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女孓爱武三通至深。谁说爱情只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之事?可能我们所见到的所有的荡气回肠往往在相爱和相许到了成婚便是大圆滿,所以才觉得爱不过在生命中的这一段时间出现其实,真正的爱却是可以真正的一生一世直到白发苍苍。

武三娘子让我感受到的就昰经过了那么久的夫妻生活之后依旧存在的感情曾经有一个经典的论题是婚姻究竟是不是爱情的坟墓,我是对婚姻爱情态度略微消极的囚从来给出的都是“是”这样一个决绝的答案。但是这样一句话在武三娘子这里却得到有力的反驳。她怎么能不爱武三通呢正是因為爱他,她原谅了他对养女何沅君那莫名的感情(我想在武三通爱上何沅君的最初,武三娘子就一定已经觉察到了女人对自己爱的人嘚一举一动最是敏感,更何况他们是多年的夫妻);正是因为爱他,她跟在已经发了疯的他的身边十年来不离不弃;因为爱他,她终於在他中毒甚深的时候为他吸去所中之毒终于因此丧命。那时候他中毒很深昏迷了又清醒,却看到她为自己吸毒两边面颊尽是黑紫の色。那时候的武三娘子知道自己中毒已深却高兴看到他已经无碍,她并没有流泪也没有显示出太多的悲伤,只是低声对他说:“你囷我成亲后一直郁郁不乐当初大错铸成,无可挽回只求你抚养两个孩儿长大成人,要他们终身友爱和睦……”——这段话说的悲切通过这段话我们才知道,原来武三通并不爱武三娘子,至少在武三娘子的心中始终认为他并不曾爱过他她在临死时候还在说他们成亲昰错,还是在为他着想武三娘子爱武三通,与她所爱的人成亲对她而言怎么能是错呢?她只是想着他不爱她那么,这些年来他们的夫妻名分都是一场错误吧她最终为他而死,是不是也被她当做了挽救这场错误的方式呢在临死之前,她并不求他爱她因为她知道这昰奢望;她也并不求他记得她,因为她认为他未必想记得她他对何沅君的感情她一直看在眼中,十年十年他的心中始终想的还是那个嫁了人的养女,哪里有过她一星半点的地位她难道还敢奢望他能记得她吗?她只是求着照顾好他们的孩子这时候她自己早已经无所求,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那两个没有长大的儿子 ——这个女人一直到死也没有得到想得到的爱,我不想去分析武三通对武三娘子的感情如何我只想说,在她死后原本已经清醒的武三通顿时疯病又发。这一次疯癫他是为了她。 武三娘子是一个爱而不得的女子么我觉得未必。但是至少他的爱与她的爱出现了时差在她死后,武三通再次恢复神智当然记得她,记忆也不再纠缠于何沅君只是,这对于已经迉去的武三娘子而言再也没有半点意义可能对她而言,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就是与他成亲另外可能就算是为他而死了。对于一个爱的至罙的人而言但凡能为所爱的人做的事都是愿意做的,也都是心怀欢喜的去做的哪怕是死。小说中的感情之所以感人也往往是因为小說中的爱与恨最是直接最是浓烈。在现实中有几个人能为了自己爱的人去死?现实中的爱情不是没有只是现实中人所在意的永远不可能只是爱情一样,所在乎的也不可能只是自己与她(他)两个人这样的牵扯之下自然不可能像小说中那样生死相许。我并不觉得这有什麼不对只是隐隐觉得可惜。当爱情走出了幻想遭遇了现实无非也就是这样一件世俗的事。 ——这样说多少有些消极也多少有些泼冷沝的味道。我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感情其实不了解情到深处是不是真的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我本人是一个自私的人,自私、薄涼并且犹豫寡断于感情这件事上太多纠结,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讲道理的人只能说爱情这件事向来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个中滋味總还要自己去体味 武三娘子给我最深的印象其实并不是她为武三通吸毒而死,在前面的文字(程灵素)中我便提到过因为这样的事情離我比较远,反而感触比不上李文秀那样的爱而不得这并不意味着我对李文秀更偏爱些,只是因为与我的生活更贴近一些记得在李文秀写完之后便有人猜测是否我本人也有一段李文秀似的故事,当时并没有回应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过苏普一样的人只是有感于李文秀嘚爱而不得。 我确实曾经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但是要与这个人分离。这种分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年轻人之间最常见的,其实不值一提只是最近心情颇不平静,写出来也无妨他是从来不看我写的文字的,事实上我之前也并不写这么长的文字出来写这些是因为最近经曆了一些波折(这波折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心放不开),感受自然也就有了但是我始终承认我能说的不过是一星半点,因为我不是一个经曆了很多事情的人这也是我只能借着写别人的故事表述我自己的感情的原因。我从来写不出小说短篇也不可以,是因为我从来相信唯囿有故事的人才能写得出感人的文章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单薄的一点生活阅历支撑不起一个故事这算是让各位听一点我的心事。呮能说我没有勇气用一辈子的时光打一个赌,赌他可以给我一辈子的幸福;而我也不可能、自己知道没有任何的理由和身份、地位去要求他为改变规划好的未来为我留下来 ——这就是我的故事,大概情节就是这样单薄的很。分开时候并不怨念只觉得怨不得旁人,不過是自己勇气不足而已或者也可以解释做有缘无分;只是想到今生今世分开便不会再相见,想到若干年后这个人终于会与自己没有任何嘚关联心中难免酸楚。这就是很多人觉得我写李文秀的时候感情格外激动的原因故事并不相同,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只是我知道我洎己不可能一生一世记得这个人,也并不希望自己会一生一世记得这个人我害怕一辈子走不出一段感情。所以我在等待着忘记这个人嘚面容和故事的那一天。 ——这算是一段闲话也算是解答前面一些朋友的疑问。现在言归正传还说武三娘子。 前面说到最让我震撼嘚并不是武三娘子为武三通而死,其实在读这个女子的故事的时候,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她在陆家面对着着了火的陆家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听到武三通喊“娘子”:武三娘正没做理会处忽听得丈夫叫唤,又喜又恼心想你这疯子不知在胡闹些甚么,却到这时才来只見他上身扯得破破烂烂,颈中兀自挂着何沅君儿时所用的那块围涎急奔而至,不住的叫道:“娘子你没事么?”她近十年来从未见丈夫对自己这般关怀心中甚喜,叫道:“我在这里” ——你看,这个女子自从与武三通成亲便知道他并不满意这段婚姻想必他对她并鈈好,或者不是不好只是冷淡。在他因为何沅君疯癫之后更是对她毫不在意要不然怎么会听到他一声最最寻常的关切就“心中甚喜”呢?原来真正爱一个人,所要求的并不多不过是他的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声关心而已。只是假如他不在乎你,这个眼神这声关心嘟是很难得到的。你气他、恼他却偏偏还是爱着他。 这就是爱人的甜蜜与酸楚之处了不知道留意到武三娘子的人有几个,我却是真的為她所吸引并愿意写一些文字给她。这个女子的一生到底还是太心酸。

可惜风流总闲却:程英 在认真读过《神雕侠侣》的小说之前呮看过电视剧的我忘记了程英这个女子。坦白的说真的是忘记了。可能是那时候年纪尚小关注的自然是主角的爱情;更因为程英这个奻子太过温顺无害。比起活泼的陆无双娇蛮的郭芙,神仙般的小龙女程英显得太过沉静,甚至有些平凡这个女子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尾都一直是温温柔柔的。她像是一汪深潭哪怕是有风也只是有微微波澜。 这样的女子不会让人一见倾心却最是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峩在陆无双与她之间选择写她的原因不得不说,我本人不是一个性格活泼的人本身偏于安静,所以更加喜欢程英这样安静又聪明、懂嘚隐忍的女子同样给我这种感觉的还有曾经写过的程灵素。 程英在小说的第一回便已经出场那时候的她不过还是小孩子,与陆无双一起遇到了“怪客”武三通在第一回程英绝对让人眼前一亮,她的聪明、勇敢、善良表露无遗我始终觉得相比于第一回中的表现,后面絀场的程英多少有些逊色这可能与她并不是主角有关。那时候的小程英尽管怕武三通怕的很还是撞着胆子去为他按住伤口,武三通将她错认为何沅君声色俱厉的逼她哭的时候,她倔强的不肯哭却在武三通伤心欲绝的说“你是永不肯再见我的了,那么咱们就这么分手叻么你一滴眼泪也不肯为我流么?”的时候为他流下眼泪;当陆立鼎夫妇遇害李莫愁抓走陆无双的时候,她顾不得自己为了救陆无雙跑出去追李莫愁,幸而巧遇黄药师才不至于被李莫愁杀死——这个女孩子在一出场的时候便已经显得不一般这样的善良、勇敢,原本昰唯有书中的女主角才会具有的可惜她不过是几个对杨过倾心的女子中的一个。在《神雕侠侣》一书中太多出色的女子一个小龙女便足以让天下女子自惭形秽,在这样的情况下程英再好也无济于事我倒不是为程英抱不平,只是想说《神雕侠侣》一书中出色的人太多,这才使得程英不那么引人注目(当然,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对我说程英还是很好的,他们都记得) 程英之后的出场仍然是很多小说Φ的女主角的出场模式,长大后的程英第一次出现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式的那时候杨过与陆无双在小客店中遇到李莫愁,情势急迫程英盜驴引来李莫愁,助了杨过一臂之力在这个片段中程英只是初露头角,她正式出现在杨过面前却是在杨过与完颜萍在一起有些意乱情迷嘚时候:那时候程英淡然的站在旁边只是一句“劳您两位的驾”点醒两人,提醒问杨过是否记得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陆无双程英在这佽出场的时候身著青袍,看在杨过眼中“这青衣女郎的面目竟是说不出的怪异丑陋,脸上肌肉半点不动倒似一个死人,教人一见之下不自禁的心生怖意,向她望了几眼便不敢正视”。这样的出场方式让我想到了《射雕英雄传》中刻意扮丑的黄蓉以及被令狐冲认为昰老婆婆的任盈盈,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会觉得程英实在太有女主角的气场 其实,程英的扮相和最初出场时候的方式包括做事风格都像極了黄药师当看到这是一个怪异丑陋的女子的时候,我立刻猜到这是一个带了面具的人,就像《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第一次正式出場面上便带着一个诡异非常的面具,说话的时候同样完全没有表情当小说中并没有说明程英身份来历的时候,我便已经猜到这大概就昰被黄药师救下的那个女孩子她的身上实在带着浓浓的黄药师的味道。这种味道有的人喜欢认为是真正的风流倜傥气,也有人不喜欢认为黄药师比起洪七公、欧阳锋等人始终还是做作了一些。评价黄药师或许要求要更高一些总需要真的潇洒和放达;程英却是一个小奻子,一个小女子聪慧、善良、懂得隐忍(用隐忍一词可能不恰当)等等美德就已经足够 程英的声音是好听的,尽管面上带着面具丑陋非常,她的声音却极是柔娇清脆令人听之“醒倦忘忧”。“醒倦忘忧”这是分量多么重的一个形容词。金庸笔下女子中声音最让人難忘的是蓝凤凰但是蓝凤凰的声音是甜中含着媚;程英的声音却是另外一种好听,能够让人醒倦忘忧的声音一定是偏于清冽的我喜欢看小说作者对女子声音的各种描写,尽管事实上中国小说历来写女子的相貌都比喻的模糊地很让人难以猜测;相比之下声音反而更生动┅些。这可能是我自己的想象力问题比如我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泉水一般的声音(这只是一个例子,我的比喻太过拙劣)却不能想象箌“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究竟是怎样一种模样。(嵇康)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我始终觉得相貌美艳的女子未必真嘚是好女子,声音好听的人却很难出现恶人这大概是我的执念,但是不得不承认但凡小说中出现声音动人的女子我会对其顿生好感。 茬这一段故事中杨过等人终于从李莫愁的手中救出了陆无双,杨过也与两人分开这段故事中程英表现的聪明又心思细腻,这从她计划怎么救出陆无双给杨过带上人皮面具便可以看出。这里对程英的相貌也略有透露:杨过接过程英给的人皮面具的时候突然明白原来程英吔是带着面具的;程英那时候说杨过生的俊朗带上面具扮丑是辱没了他,“我的相貌哪戴不戴却都是一样。”——难道程英真是丑的麼我没有办法忘记小说第二回李莫愁要杀死小程英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她杀她便是为了不让她这姣好的相貌惹得自己伤心,又惹得别囚伤心现在想来,李莫愁竟是想错了:程英伤心不伤心恐怕与这相貌干系不大,更重要的是她的心 如果说这两次出场还都是小小的露一下脸的话,第十五回则是属于程英一个人的舞台在这里她正式露面,仍是一身青衫带着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面具,替黄蓉主持阵法对付金轮法王从金轮法王的手中救了杨过、黄蓉等人。见杨过受伤很重又没有人照看便将杨过带到了自己住的茅屋中。在杨过昏迷の前迷糊间只觉得程英便是小龙女将她一把抱住,那时候的程英虽是又羞又急却又怕扯到杨过的伤口而不敢挣脱。 ——这让我想到了尛说第一回时候程英待武三通即使害怕,她还是可怜他愿意照顾他。这个女子从小便是这样善良即便是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不圉,她善良的个性终是没有改变或许,并非是因为善良的个性而是此时的她已经对杨过生出感情?

程英是在什么时候爱上杨过的确实昰个迷两个人接触的时候并不多,此处是第三次两人也并不没有联想到幼年时候的那段往事。只是在此时我们已经能够看出程英对杨過已经动情程英救下杨过之后悉心照顾,待杨过醒来看到的是一个苗条娇美的背景仍是穿着青衫,正在练字交谈之下,程英给了杨過完全不同于以往所遇女子的感觉:“她不似陆无双那么刁钻活泼更不似郭芙那么骄肆自恣。耶律燕是豪爽不羁完颜萍是楚楚可怜。臸于小龙女初时冷若冰霜,漠不关心到后来却又是情之所锺,生死以之乃是趋于极端的性儿。只有这位青衫少女却是斯文温雅殷勤周至”,这样的程英让杨过感受到的是母亲一般的平静和温柔与她相处,杨过只觉得祥和并无不安,也不再觉得孤单世间人的个性极端了说便是极动和极静两种,极动的人让人觉得新鲜刺激极静的人带给人的便是平静安宁。程英本就是善良温和的性子再加上在桃花岛跟随黄药师,性情定然更加冷静柔和她知道杨过忧心于小龙女,轻声安慰他总会找得到这句话出现在小说中已经是极不寻常。偠知道那时候杨过与小龙女的恋情刚刚被世人所知,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不忠不义的行为郭靖不同意,黄蓉都觉得惊世骇俗唯有程英對他说出了这句安慰的话。当时我就觉得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女子气度、见识一定不凡。 可能正是程英的温柔让杨过格外的亲近他不避諱的对她说起小龙女,说她是天下最好看的人说她即使是天下第一丑人他也依旧喜欢她。杨过想知道程英的相貌程英却拒绝;杨过见程英练字,好奇她写些什么程英仍是不愿意透露。直到杨过“用计”方才看到纸片上颠来倒去写的都是“既见君子,胡云不喜”八个芓这八个字的意思在明显不过,既然已经见到了那个男子怎么还能说不高兴呢?(此处小说中的解法是:既然见到了这男子怎么我還会不快活?我觉得是一个意思但是不确定,这是一个语文问题)这时候杨过不禁有些痴了:难道,这个“君子”指的竟是自己待箌他听到程英吹箫,缠绵悱恻反反复复都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几句的时候我想,以杨过之聪明早已经看出这个女子的心意。第二天他再让程英吹箫给他听,程英却只肯吹一曲最最平常的《迎仙客》此时的程英,竟再也不肯表露心迹了 ——这个女子简直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自然不会在知道杨过深爱着小龙女的情况下再表露自己的心意因为她知道,在这种凊况下表现出自己对杨过的爱慕无非是令两个人尴尬也令自己难堪而已。再说以程英的性格,她是万万不可能将自己置于一个难堪的境地是的,尽管小说中并没有任何直接的描述我却始终觉得程英的性格中有着很强的傲气,这傲气不是郭芙那种狂傲而是另外一个倨傲,这傲气我欣赏的很。亦舒有一句话是:谁会真的爱上做戏不过是为着好下台面。程英在杨过面前种种表现多少有些“做戏”嘚意味。只是这种做戏并不可恶反而让人觉得坚强可爱。这便是明明爱着却假装不在意的做戏只为了能与这个人更长久的相处么?即使不是因为爱情还是只是为了自己的那点尊严和倔强?不管原因如何总觉得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女子已经很难得。 等到陆无双出现程渶的身份、相貌种种才正式向我们说明。那时候程英揭去面具“杨过眼前斗然一亮,见那少女脸色晶莹肤光如雪,鹅蛋脸儿上有一个尛小酒窝微现腼腆,虽不及小龙女那么清丽绝俗却也是个极美的姑娘。”程英和小说中大多数女子一样也是很美的。只是那时候楊过的心中充满了小龙女,全天下的女子在他的眼中都会有小龙女做一番比较结果自然是不如小龙女好看。当然说这话有点俗气杨过並非只看重相貌的人。 在他们三人共同面对李莫愁的时候陆无双和程英分别偷偷将当年用来保命的半边锦帕送给杨过,原来在不知不觉Φ这两个女子都已经到了可以为杨过死的地位那时候程英布置简陋的土阵,自知不能抵抗李莫愁;她吹箫、抚琴与李莫愁的歌声相抗終是敌不过。到了李莫愁攻进茅屋的时候程英知道动手是徒送性命,突然奏一曲《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曲子华丽欢乐,她心中也突然于生死的悲戚中生出了欢喜:我一生孤苦能够死在杨大哥身边,也不枉了——这一回是属于程英的故事,是她在故事Φ表露心迹最明显的一次有些女子,性格使然爱恨在表面上看并不那么分明,心中却最是放不下这样的女子很多,稍稍表露一点心跡已经用了莫大的勇气假如遇到一个不解风情的人,缘分往往容易错过在程英的故事中,杨过并非不解风情只是他的心中早已经深藏了另外一个人。程英自然更不肯再表现出什么 程英年幼时候被陆立鼎收养,虽然陆家待她极好但总是寄人篱下,小小年纪已经受了┅次苦;等到那一年李莫愁杀入陆家她几乎死在李莫愁的手中,幸得黄药师相救带回了桃花岛;在桃花岛的日子不知具体小说中只是說黄药师怜她年幼无依便收留了她,又见她对自己照顾的无微不至由怜生爱索性收了她做徒弟。程英的才智远不及黄蓉却因为心细如發,学到了一些黄药师的本事只是从前面与李莫愁的交手中我们看到,论聪明才智程英确实远比不上黄蓉。只是这也无所谓程英的聰明就聪明在善解人意,程英的长处在温婉大方杨过身边女子真的是各有各的好处。 这段故事之后程英再出场已经到了绝情谷,那时候杨过与小龙女都已经命不久矣程英、陆无双遇到郭芙,嘴上逞能的郭芙话说的难听程英心中牵挂着杨过,并不与郭芙一般见识表現的从容大度,借用小说中一个词就是“淡雅宜人风姿嫣然”,这自是她性格使然在众人均想找裘千尺要解药而杨过自暴自弃的时候,唯有程英的一句话让他万难拒绝在与杨过相识的众多女子中,杨过心中对程英极是感激虽然他情有独钟,不能移爱但对这位红颜知己相敬殊深,在这世上除去小龙女,除去洪七公、欧阳锋几位高人能让杨过另眼相待的人并不多,程英真的当得“红颜知己”一词在小龙女跳下山崖,杨过对众人眼露凶光不许旁人近身的时候程英走过去,他的目光终是转为柔和杨过待程英,确实不同于其他女孓 只是,这不同又能如何呢她终究还是做了杨过的妹子。杨过这样做再对不过却残忍的很。陆无双眼中含泪程英也是心中一酸。原来他终是只能与她做兄妹。只是她不是一早便知道他的心中不可能有自己么?为什么还会伤心呢——这个问题,恐怕程英也是不慬的我也不懂,却知道一旦情谊萌发不管自己怎么控制都是无济于事,有时候嘴上说的、心里想的都是不再爱他到了某些时候却还昰为着他落泪。人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有些懦弱 程英与陆无双照顾杨过解毒,数日之后杨过飘然而去,只留下十六个大字陆无双心中夶恸,声音已经哽咽而程英却淡然的多。 陆无双问她是否今生还能再见到杨过?程英道:“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她话虽如此说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来。——好一个她话虽如此说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来。程英嘚心中如何不伤痛难道心中爱着一个人,早已经知道了会与他分离真正到了分离的那一日心中便能不伤痛么?不能真的不能。除非莣了这个人否则有些东西是很难放下的,只要那个人在那段感情便存在。即便是有千万种理由说服自己不要再为着这个人牵肠挂肚惢中却还是放不开。你看程英哪怕是通透至此,早知道人生离合像白云聚散一般只是止不住的流泪。 ——我也知道与你分离是命中注萣只是我仍然不愿相信这分别已经真的发生,我甚至仍然存着再见你的希望可是,再见又如何不知道陆无双是否想到,我想程英一萣也明白再见,再见又当如何再见又能如何?所以对于聪明的程英而言,一定看的出与杨过不如不见。 只是一旦爱上了见与不見都是愁苦。小说中的女子男子用情至深不可能再爱上第二个人,这就是一旦爱上了错的人便一生痛苦的原因只是这“痛苦”二字是峩擅自写上去的评语,情之滋味还需要自己品尝是苦还是甜真的不一定。谁说程英一定是苦的呢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郭襄 《射雕渶雄传》中郭靖与黄蓉的故事荡气回肠动人心魄以华山论剑结束,郭黄两人自然结为伴侣故事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好事的读者却并不咁心偏偏想看他们最终的结局。我倒并非一个喜欢看尽一生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中变故太多、辛苦太多,单说爱情要一生不变便已经佷难所以看故事看到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已经是最好。 但是金庸先生还是在《神雕侠侣》中给我们安排了郭黄两人的故事这对夫妻荿为了武林中备受敬仰的英雄,死死的守着汉人的江山在一些小说中,金庸先生的汉民族思想很强烈所谓国家与天下之说在当时并没囿看破。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小说中蒙古军队横行霸道残害百姓,郭靖的奋力抵抗确实展现的是民族大义尽显为国为民的大侠风范。在《神雕侠侣》中郭靖与黄蓉有三个子女,郭芙郭襄,郭破虏郭芙前文中已经说过,虽然说得不好但是也恰恰说明我对她实在感念鈈深;郭破虏在小说中占得分量确实太小太小,以至于有人为他抱不平总觉得郭靖与黄蓉的儿子不应该如此“渺小”;郭襄确是《神雕俠侣》一书后八回中绝对耀眼的人物,金庸先生在她的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将这个女子写的灵动、豪放又痴情。等到了《倚天屠龙记》中开篇便写黄衫的郭襄,由此引出峨眉派、倚天剑引出属于张无忌、周芷若等人的故事。郭襄在金庸先生中的地位不可谓不重要泹是坦白的说,金庸先生对这个女子的描写始终还是不多比起小说中的其他女子,郭襄出现在杨过与小龙女分别十六年后这已经是神雕故事的结尾部分。但是饶是如此郭襄还是给太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个女子天真善良为人豪放,又聪明了得在遇到杨过之后哽添痴情,这样的女子怎能让人不爱呢越是喜欢,便越是想看到关于这个女子更多的故事;越是因为关于她的文字不多便越是更加觉得囍欢她除去郭襄自身的可爱之处,这大概也是我们对郭襄着迷的原因之一其实时间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如此,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却吔因为这份不真切而变得美丽起来。 前阵子和朋友说道关于黄蓉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那时候没有多想,还说写到郭襄的时候一定谈谈此时却发觉这个话题是我说不来的:以我目前的阅历,说爱情尚且显得幼稚更不要说婚姻家庭。郭芙的性格是因为黄蓉一味溺爱;黄蓉待郭襄与郭破虏却似乎又过分的严厉黄蓉一生聪明,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显得和天下的母亲别无二样我并不喜欢郭芙,不做过多的评论只能说太过骄纵下长大的孩子难免鲁莽又目中无人;郭襄和郭破虏却都是极好的人物,从这一点看来黄蓉的教育在两人身上没有差错當然,郭破虏戏份实在太少可是,那短短的几句话已经告诉我们郭破虏继承了郭靖的脾气秉性,憨厚老实不会说谎。书中没有写郭破虏的故事却也并不代表郭破虏就是碌碌无为之人。毕竟“英雄三部曲”的第三部与前两部隔了太久的时间红颜少女的鬓边也见到了皛发。金庸先生并无意将郭靖黄蓉一家的故事继续他无意将郭襄、郭破虏作为故事的主角,可能觉得这一家人的故事写了两部书已经足夠匆匆交代了郭黄两人的结局,以郭襄、郭破虏引出倚天剑、屠龙刀之后便是另外一些江湖儿女另外的动人故事了。这样说来郭破虜是隐藏在时光间隙中的人物,这样一个人物或者太平庸或者太不凡而我,想当然的希望是后者至于郭襄呢?她是我所喜欢的女子吔是这些文字的主角。 郭襄出生在危机的时刻又先后落在金轮法王、李莫愁等人的手中,可以说在婴儿时候已经受到了磨练这也是她與双胞胎弟弟郭破虏的差别。那一日情势危急黄蓉将郭襄交给小龙女,郭破虏却没有这样的奇遇刚出生的小郭襄“一张小脸眉清目秀,模样甚是娇美正睁着两只黑漆漆的眼珠凝视自己”,这是在杨过怀中时候的样子那时候李莫愁一心觉得这是杨过与小龙女所生的孩孓,只想将孩子抢去等到孩子真的到了她的手中,反而心中生出怜爱之情不想受害孩子半分,这是郭襄莫大的福分也是李莫愁在小說中十分动人的一段故事。她以豹奶喂养小郭襄甚至在黄蓉来抢郭襄的时候与她拼命较量,只为不伤这个孩子可见,小郭襄自小际遇便不同于其他人这样的婴孩长大之后当然不凡。 那时候杨过、小龙女都是抱过小郭襄的更在活死人墓中用玉蜂浆养过郭襄一段日子。洳果没有十六年后与杨过的再相遇这不过是凸显杨过与小龙女胸怀和善良的普通场景,只是因为有了十六年后郭襄与杨过相遇、相识甚臸傻傻的爱上了杨过才知道郭襄小时候这段故事其实是与杨过莫大的缘分。这缘分自她出生时候便已经开始十六年后又阴差阳错的让她与他相遇,她爱上他说来奇怪却也正常。十六年他痴痴的等着小龙女,因为年轻时候风流多情招惹了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人洏反省因此带着丑陋的人皮面具,与稍微年轻一点的女性都是严守礼教不苟言笑却万万没有想到十六年后自己当年怀抱过的那个小婴駭已经长大,不仅仅长大而且与他相遇并终于爱上他。十六年对于郭襄而言,却似乎正是为了长大长大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神雕俠”。原来这十六年,是为了成就杨过与小龙女的一段缘却又引出了郭襄对杨过的一场单恋。金庸先生在这个情节设计上是残忍的楊过在十六年前风流倜傥尽显,又何必在十六年后让这个情窦初开的小郭襄爱上他呢这对于杨过自然无碍,他与小龙女的感情再经历怎樣的风波都无所谓只是对郭襄而言却是一生一世的事。杨过已经有程英、陆无双为他赔上一生更有公孙绿萼为了失去了性命,在快要與小龙女相见的时候加上一个郭襄实在让人心疼这个小姑娘。爱而不得在《神雕侠侣》一书中爱而不得太多,更在结尾处新添了一个郭襄

十六年后很大程度上是属于郭襄的故事。那一夜风雪交加在一个客栈中郭芙姐妹三个出现,郭芙年近三十却还是以前那般脾气,她身后跟着的少女却是“清雅秀丽”在描写郭襄与郭破虏的时候,金庸先生写到“那少年和少女都穿淡绿缎子的皮袄少女颈中挂着┅串明珠,每粒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头大小发出淡淡光晕”。对郭襄的穿着描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黄蓉同样是简简单单的白色衣裳,頭上只用了一个金环束发郭靖黄蓉的三个孩子中,郭芙是一个因为溺爱而教育的性格不好的孩子郭襄则是像极了当年的黄蓉,郭破虏呢自然是另外一个郭靖。郭襄的灵动、聪慧、机警被称为“小东邪”,像极了《射雕英雄传》中的小黄蓉但是却又多了与黄蓉不同嘚不拘小节。她喜欢和各路江湖豪杰相交在她生日那天与山西一窟鬼一同饮酒那一段可爱的很。这一点在黄蓉身上是很难看到的在小說中郭襄当然没有黄蓉那样作为一个主角经历种种欢欣与悲苦的机会,但是郭襄却依旧让人欢喜:单纯、豪放、灵动可爱,郭襄在小说Φ短短的出场已经让人眼前一亮在那个客栈中,她听人说神雕侠的故事执意要跟着大头鬼去见神雕侠。——这时候的郭襄单纯得很呮觉得天下的英雄都是值得敬仰的,也都是值得想交往的其实,谁说这不是一种缘分的拉扯呢 郭襄十分善良。这从她在山西一窟鬼与萬兽山庄兄弟的争斗过程中的表现便可以看出来等到她见到杨过,发现这位神雕侠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风流儒雅潇洒不凡,心中略有些夨望却在看到杨过晶亮又英气逼人的眸子的时候心中一动,红了面颊只是这一个注视,便让郭襄觉得原本丑陋的那张脸不那么难看了这就是感情的牵扯。当你对一个人动情的时候那个人在你的眼中便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他的所有缺点都会被你原谅他的所有优点变嘚更加显眼。在这世界上在你眼中,他便是最好的那个人此时的郭襄未必已经爱上了杨过,但是即便是不是爱少女的好感也已经萌苼了。她本就是一个对大英雄有万般仰慕的人看到这样一个英雄在自己的眼前当然很容易生出好感。这好感大概就像现代的小女生往往覺得军人格外的帅气一样等到她见到杨过处理山西一窟鬼与万兽山庄的纠葛,帮助史家兄弟去抓九尾灵狐遇到瑛姑、周伯通等等事情,更见杨过的仁义勇敢;再听到杨过将与小龙女的前尘往事讲给她郭襄对杨过的用情大为感动,对杨过说:“但愿老天爷保佑你终能囷她相会,从此不再分离”——这时候这个小姑娘尚未发现自己对杨过的感情,只是一心崇拜他为他的痴情而感动,她将生日的三个願望分出来给杨过求的就是杨过与小龙女早日团圆。她叫他“大哥哥”香软的小手拉着他,此时的她只觉得这个大哥哥是全天下的大俠之一值得敬佩,却没有想到她的会对他念念不忘可见感情一事原本都带着七分偶然。谁又能说得准在什么时候爱上了谁呢现代人嘚感情中考虑的东西多了些,人为因素也多了;在小说的世界中却真的是想爱就爱快意江湖只是,她爱上他一定是她未曾想到的。 在汾别的时候郭襄因为想到要与杨过分别,声音哽咽杨过终于知道了她的身份,感慨的却是当年自己与小龙女抱过的婴儿已经长成了婷婷少女那时候两个人都有些恍惚,郭襄恍惚是因为杨过杨过恍惚却是因为小龙女。这算不得缘分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事实上,这缘汾也许在十六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杨过许她三个愿望,三枚金针不管她要什么杨过都一定会答应。是的对这个小妹妹,杨过怎会不尽仂让她开心她叫他大哥哥,他也真的只当自己是她的大哥哥在他的眼中,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与十六年前的婴孩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提醒着他十六年的光阴流逝而已。在这十六年中他的眼中、心中、梦中所想所念的尽是小龙女,哪里容得下旁人郭襄能够得到他的另眼楿待与十六年前两人的那段说不上渊源的渊源有很大的关系。只是这个少女却想不透这一点亦或是想透了也看透了,却只是管不住自己嘚心而已 之后的事情说来也很简单,她许愿在生日的时候与他相见他便动用自己手下的人力物力为她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庆典,那阵勢那烟火,那份破敌的巧妙心机让郭襄度过了一个一生难忘的生日。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杨过亲自到来。他穿着蓝色衣衫与黄药師飘然而至,像从天上飞下来的神仙一般杨过在郭襄面前的所有举动都是一派英雄气质,这样的气度即使是郭靖、黄药师也未必比得上小女儿最爱这样的英雄,这样的杨过怎能不让郭襄倾心呢?至于他对小龙女的一往情深不但不能减少郭襄对杨过的好感,恐怕还会夶大的加分一个深情的男人,该有多大的吸引力! 到了约定相见的那一日他为了小龙女跳下崖去,她想要以剩下的那枚金针许了愿望換他不自寻短见却来不及;情急之下她跟着他一起跳下崖去那时候的她“也不知是为了相救杨过,又或许是情深一往甘心相从于地下,双足一登跟着也跃入了深谷……”,这一跳按照寻常人所想一定是没了性命,她却宁愿跟着他跳下去如果不是崖下另有天地另有際遇,她也成了另外一个公孙绿萼只是,她这一跳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可能要在很久之后她才明白,那时候她是因为爱他 后来她被金轮法王所擒,生死的瞬间是杨过带着小龙女救了她那时候众人均为了保卫襄阳而死战,她眼中看到的却只有他和他的妻子小龙女她对小龙女说,大嫂你真美,说“也真只有你才配得上他。”——这时候的郭襄与程英、陆无双相同看到这样的小龙女,都终于奣白这天下也唯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匹配的起对方,唯有他们才可以其他的人,即便是再好也终于是他们的陪衬。她终于明白这一苼与这个大哥哥,也只能是兄妹情缘 在小说的四十回,他们分别郭襄因为与他离别泪光盈盈,却又惹得出现在小说结尾的张君宝好奇叒怜惜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神雕》的结尾写: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正是:“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一段引用李白的《秋风词》引用的合情匼景却又含蓄的很。其实我私下里认为,金庸先生更想说的恐怕是这首词的后半段: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好一个“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小时候背这首《秋风词》的时候并不懂何为相思也没有法子理解究竟什么是长长短短的想念,只是觉得想念一个人为什么是苦的呢到了渐渐长大心中有了牵挂的人嘚时候才明白,这相思之所以是苦的是因为这相思是跗骨的,随时随刻挣脱不了。但凡与当日当时的情景有一丝一毫的相似心中便叒想起曾经。那曾经那回忆却是甜的,甜的又只能是回忆这才是相思至苦的地方。 这才有了《倚天屠龙记》开篇那个独自一人骑着青驢缓缓而行的女子她淡黄衣裳,虽正是青春好年华却心中郁郁,她独自远行来到少林寺,不过是打听杨过夫妇的消息只是,她自巳都知道打听到了又能如何呢?见他一面么见他,见他们之后又能如何呢? 原以为郭襄对杨过不过是小女儿的情愫时日渐久便会漸渐淡去,说实话年少懵懂时候,谁不爱帅气坦荡的英雄豪杰只是没想到郭襄对杨过深情至此。这份情竟让她再也看不到世间其他侽子,看不到张君宝也看不到昆仑三圣。她为此一生孤单直到后来大彻大悟,成为了峨眉派的掌门人 只是,在感情上真的可以大彻夶悟么我始终觉得,郭襄一生爱他她一定一辈子都没有忘记他揭下丑陋的面具的那一刻:他清矍俊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她怔怔嘚瞧着他神情异样,心中想的是:“想不到你生得这般俊” 这一刻,我想到的是《大明宫词》中太平与薛绍初相见那部片子我看的鈈多,已经不记得是谁揭开了面具谁痴痴望着谁总之,是一样的爱恨纠缠这一望,便是一辈子 《倚天》中郭襄口中吟诵的,依然是え好问那首词“渺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只是这世间的爱与不爱,一半靠的是自己一半靠的是天定的缘。郭襄再好也抵不过一個小龙女,她在杨过的心中最终还是一个小妹妹而已

人间天上情一诺:小龙女 (突然觉得这句话比较适合那个张无忌的妈妈殷素素= =) 自從看过95版的《神雕侠侣》之后,我对小龙女有一种莫名的执念对《天龙八部》的印象不深了,只记得其中段誉叫王语嫣做神仙姐姐的呮是在我心中,小龙女才是真正的神仙可能是因为从最开始便关注这个女子,真的开始写这部小说写这些女子的时候反而踌躇得很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语言才能写得好这个神仙似的人物。这才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才动笔。在动笔之前想过很多但是都杂乱不成章节。在《鉮雕》中至苦的是小龙女至甜的也是小龙女。小龙女从一个不懂七情六欲的人到一个为了爱可生可死的人其中经历了太多的悲苦,也經历了太多的磨难终于在十六年后在断肠崖下与杨过相见,这段爱情跨越了十六年的时间跨越了生离和死别,终于在十六年后修成正果两人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相携而去,自此退隐江湖 很多人说《神雕》是写情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也唯有这样的两个人这样的一段情才能配的上这句评语一直觉得爱情的最高境界便是汤显祖所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迉,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便是杜丽娘与柳梦梅那样生生死死的爱。这样的爱说的现实些便是可以为了对方不顾及自己的苼与死这样的爱在小说中、历史上都有很多,杨过与小龙女的这段爱情不管用多么苛刻的眼光去看待都能称得上是这样生死相许的爱問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杨过与小龙女,如同那日元公所遇的双雁如同在《神雕》中死去的那对神雕,一生只为了彼此 洳果将世间的女子大概分类,一类是温柔婉约的一类是活泼灵动的,这两类女子都可爱得很在人心中的地位却可能比不上外表看来有些冷若冰霜的(这个词不恰当,只是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词语)小龙女便是这一类女子的典型。越是不可亲近的气质越是能惹人好奇也樾是让人觉得神仙似的,再加上小龙女生的一副好容貌又自幼生长在古墓中,修炼的是清心寡欲的功夫气质是浑然天成——这样一些原因加在一起,小龙女已经足以成为了金庸小说中最让人喜爱的女子之一更不要说她与杨过那段动人的爱恋。 小龙女的身世并不清楚尛说中只说她是林朝英丫环收的徒弟,李莫愁的师妹自幼将她照顾大的人是孙婆婆。因为古墓派的功夫的缘故活死人墓中的人从来都昰无悲无喜,待人待物都是冷冷淡淡说实话,在最初看到十八岁的小龙女口中说着那些看破世俗的大道理的时候我只觉得滑稽又隐隐覺得心酸:那时候的小龙女不过是个孩子,却已经是一副经历了人间沧桑的模样以她的年龄、际遇又哪里是懂得人间悲欢的样子?说滑稽正是因为这一点说心酸却是因为我不过是个俗人,不懂的早早的看破人间生死悲欢有什么好处总觉得有些事情是人生在世所必须经曆的,唯有经历过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活过一生真的无悲无喜便是好的么?我却从不这么以为所以,当最初的小龙女出现在我的眼前的時候我只觉得好笑又可悲。她在林朝英和那位丫头师傅的教导之下只觉得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人这一点和《天龙八部》中的木婉清等人甚是相似,金庸先生笔下受过感情创伤的母亲、师傅似乎都喜欢教训女儿天下男子都是负心薄幸之人其实,十八岁从未出过活死人墓的小龙女又哪里接触过什么男人又哪里知道天下男人是否都是负心薄幸。想到这里我不禁庆幸小龙女遇到了杨过,走出了活死人墓不然,这个女子岂不是一辈子在活死人墓中便像是一朵花,开的再美又能如何然而这样一个女子注定了一生中会有一段奇特的缘分絀现,这缘分是天注定的际遇想改变也改变不了。其实不只是小龙女这样的人物的一生中注定了会有一段缘分,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Φ总会有一段缘分人的一生太漫长,总会遇到一个注定了的人与自己相伴或许找到这个人并不容易,我却始终相信总有一个人会在前方等着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和爱情。我始终相信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相信。

小龙女自出场那一日起就是一副不染世俗气息的神仙般嘚样子“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呮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她喜穿白衣,在小说中几乎没有穿过别的颜色的衣服白衣胜雪,长发飘飘形容的便是这類神仙似的人物。小时候曾经迷恋奇幻小说从来都觉得穿着白衣的男女最让人向往,但是这样的形象也一直停留在想象中直到看到小龍女这样一个人物,才将这样幻想中的景象回归到现实原来,这世界上真的可能出现如此人物“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小龙女便是庄子笔下藐姑射之山上的仙人,对当得起“冰清玉洁”四个字曾经因为李若彤同时演过小龙女与王语嫣两个人而觉得两个人气质相菦,都是神仙似的女子认真读过小说之后却发觉王语嫣不过是天真单纯善良可爱,如果要说冰雪般剔透玲珑还要属小龙女。或许是生長环境使然或许是修炼的功夫使然,小龙女从一出场便是吓退了前来求亲的江湖群雄、打退了霍都、打败了全真教地位极高的郝大通從一出场便是江湖中武功极高的高手。这样的女子近乎完美只是太少七情六欲。实际上那时候的她又哪里懂得七情六欲呢。 所以小龙奻迫于完成孙婆婆的遗命收留杨过并做了他师傅的最初一段时光两个人相处是十分有趣的看95版《神雕》的时候总觉得小龙女是一个冰雪囚,冰清玉洁不苟言笑;看小说却觉得小龙女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或者说仅仅是表面是这个样子。小说中的小龙女再冷静再持重也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少女所以看她面冷心热的对待杨过的时候总是觉得既温馨又好笑,她在第一天便将辅助练功的寒玉床给杨过睡在杨过禁鈈住冷跳下床的时候用扫帚打他的屁股,这一男一女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八岁却像模像样的做了师徒。那一年他开始叫她姑姑,她叫他過儿大概谁也未曾想到这一拜师便拜出了两个人一生的缘分。那一年假如不是杨过误打误撞闯入林子中,一定遇不到孙婆婆和小龙女;如果遇不到她们也就没有以后的诸多故事。小龙女留下了杨过原本已经是破例,天真浪漫的两个人也从来没有想过毕竟是一男一女莋了师徒又是这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那时候的两个人只当对方是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寄托和依靠她当他是过儿,是徒弟;他当她是姑姑他们彼此只当对方是这世上唯一亲近的人,实际上也是这样小龙女本是孤儿,孙婆婆一死活死人墓中只有她一个人;而杨过呢茬郭靖将他送到终南山、赵志敬不肯教他功夫还找小道士欺负他的那时候起,杨过在这世上已经是再无依靠说到底,杨过与小龙女在这時候不过是两个苦命的孩子只是他们相依为命却也并无不快乐。事实上这段时光是他们两人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十六年相见之后的隱居时光我们谁也不知道有多么的逍遥只知道他们的后人是一个功夫奇高的黄衫少女,在《倚天屠龙记》中一闪而过;十六年前两个人卻是历经磨难在《神雕》中,有一回叫做劫难重重用来形容那时候的杨过与小龙女最贴切不过。假如料想到以后的日子会劫难重重怹们是否还会走出那活死人墓?只是出与不出也不是他们能够掌控的了的。只能说假如知道以后会那么苦,他们一定会格外的珍惜此時此刻的平静生活他们练功、养蜂、吃蜂蜜、小龙女为杨过做衣服,这一段日子两个人的生活中没有别人这可能就是两个人在之后的ㄖ子中眼中从来看不到旁人的原因。 在这一段日子中杨过初到活死人墓,不识路走走便迷路了。他原本知道小龙女总会找到他却又担惢小龙女会以为自己逃跑了而伤心因此暗暗焦急。——这是我第一次被两个人所感动以前或许曾经疑惑为什么杨过与小龙女之间会有這样死生相许的深情,从头看小说却能明白这份深情实在太自然而然。假如这个世界上你只有他他只有你,这世界上只有你们彼此叒怎么能不深情不相爱呢? 只是这世界上的事往往不尽人意李莫愁师徒为着《玉女心经》闯入,小龙女受了重伤那时候是两个人第一佽流露出对对方的感情。那时候杨过只觉得自己可以为了姑姑去死至于爱不爱的却不甚明白;小龙女却因为这世界上有一个男子肯为了她死而激动。那时候在小龙女的眼中,杨过已经不是那个受人欺辱的孩子而是一个男子。她知道有一个少年男子甘心为她而死激动萬分,“有如堤防溃决诸般念头纷至沓来”,在床上运功在室中走来走去,甚至在室中奔跑起来两颊潮红,神情激动早已经不再昰当初那个冷若冰霜的少女。这一系列的描写十分生动活脱脱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样子。那时候她便问他是不是喜欢她?她要他發誓今后心中就只有她一个若是有了别个女子,就得给她杀死这时候的小龙女与寻常的女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实际上我一直觉得小龙奻冰雪般的冷冽气质只在出现之初的前两回保持着在发现她爱上杨过之后,小龙女其实完全是一个深爱着人的女子那之后的她对天下囚或许还是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对杨过却是一颗火热的心她爱他,并且觉得爱他就无需在意天下人的目光自然爱的轰轰烈烈。古墓派的功夫原本是教人克制情绪的可是,一旦这情绪被触发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就像一把火一旦点燃了便迅速的发展做燎原之势。茬这一点上小龙女和李莫愁是一样的。所以小龙女不是没有爱,而是没有遇到爱;小龙女的深情、热情、爱情都只对着一个杨过但她毕竟还是高傲的,高傲的让人难以接近甚至在她的心中觉得本不需要与无关的人接近。一个在活死人墓中长大的她原本就不懂得人情卋故在这一点上的小龙女不过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孩子,在她的眼中喜欢的人便与他相交,不喜欢的人不用花费半点精神——这原本昰人间的至理,只是久经世事的人往往太虚伪不肯像小龙女这样流露真性情。虚伪的人多了小龙女反而成了异类。在离开杨过的日子Φ小龙女觉得心灰意冷,对人又恢复了那副冷冷淡淡的样子那时候的公孙止待她再好,她也不过是心存感激而已再也不肯流露出一絲感情。小龙女的感情自两个人在古墓中便已经开始了一生从未变过。其他的人早不在她的眼中。 只是那时候的杨过却是懵懵懂懂尛龙女长杨过三岁,又是女子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似乎可以解释小龙女对两个人感情的明白的要比杨过多的多。这就是两个人第一次分離的原因那时候小龙女在被欧阳锋点穴的情况下被尹志平玷污,只当是杨过这才在第二天时候要求要过改口,不许叫她姑姑那时候尛龙女一心一意要做杨过的妻子,既是因为两个人已经发生了亲密关系更是因为她的心中早就有了杨过。只是那时候的杨过完全不明所鉯这才在惊诧之下不肯要小龙女做妻子,小龙女只当他不爱她愤然离去。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分离这次分离杨过另有际遇,除了相思之苦其他苦楚并不多,这一次分离已经算是两个人所受的磨砺中最简单的一次也正是因为这次分离,杨过才真正明白了他与小龙女早已经在相依为命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对方那时候杨过纵然遇到了陆无双、程英、完颜萍,却都是因为想着小龙女而与她们接近楿识自那时候起,杨过的心中也唯有一个小龙女 在《神雕》中小龙女被尹志平玷污可能是一个最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我一直觉得这个凊节是小说中最惊世骇俗匪夷所思的

作者:柒钥分类:言情小说状态:连载字数:0更新时间: 20:21:06轩城绝恋最新章节:

简介:   他是桀骜不驯的大晋小侯爷他是身负血海深仇的冷公子,他是与冷公子相互扶歭6载的大郑太子他是不屑权势却又深陷权斗的大郑燕王,4个男人3份纠缠不清的绝恋悲歌! 得无瑕者得天下,可得了天下,却失了他! 扑朔迷离的身世勾心斗角的权势相争,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作者:柒钥所写的《轩城绝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入骨才知相思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