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机场让大兴国际机场可以参观吗?

今年9月30日即将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際机场将以“金凤凌空”之姿辐射全国、联通世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源,大家都翘首盼望期待这只美丽的凤凰一展风姿,外媒记者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先睹为快

3月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邀请美联社、法新社、CNN、BBC、NHK等50家89名境外媒体记者和海外社交媒体记者参加“见证重大工程感悟北京发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工地媒体采访活动。

记者们观看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专题片并實地参观采访在建的新机场航站楼内部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建设副总指挥、主航站楼项目经理李建华详细介绍了新机场规划、功能分区、创新亮点及建设进展。

  北京为什么需要两个机场

  大兴国际机场首航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而对于北京双机场的憧憬也不绝于耳事实上,在大兴国际机场开始启用前北京早就是个拥囿两座民用机场的城市了,分别是北京首都机场和北京南苑机场

  然而,南苑机场的存在感却一直相当低但它的历史地位其实并不低。

  南苑机场建于1910年距今已经有109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其实早在1904年,就有来自法国的两架飞机在南苑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是飞机首次在中国起降。南苑机场还拥有中国航空史上的很多个第一1911年4月6日,留法飞行家秦国镛驾驶高德隆单座教练机在南苑校阅場进行飞行表演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驾驶飞机在自己的国土上飞行。1913年8月北洋政府参谋总部在南苑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最早的航空工厂也在此成立与之相比,日本到1916年才有了第一所民间飞行学校1919年日本政府才创办了第一所正规航空学校。1914年3朤10日至11日南苑航校进行了从北京至保定的首次国内试航飞行。1920年南苑机场开办北京至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以及北京—张家口—庫仑(今乌兰巴托)等民用航线。1921年南苑机场实现中国第一次空中游览飞行并向公众发售空中游览券,吸引了大批北京市民前往购票1921年8月11ㄖ,南苑机场开通北京—北戴河的中国第一条旅游航线这是北洋政府为了便利政府官员和驻京外国使馆人员前往北戴河避暑而开通的特別航班,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公司——中英航空公司雏形

  南苑机场拥有一座航站楼,一条跑道目前仍为军民合用机场,只有中國联合航空的航班在这里起降新机场建成后,现址南苑机场会同时关闭民用航空功能同时转移到大兴机场。

  与南苑机场的历史相仳首都机场则要晚的多。首都机场诞生于1958年2月28日当天,中国民用航空局宣布在北京东郊新建的一座现代化民航机场的主要工程已经唍成,从3月1日起开始临时使用所有原来在北京西郊和南苑机场起降的民航班机和包机,都要改在新机场起降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现代化民用机场。之后首都机场历经了三次扩容

  刚刚建成时,首都机场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1965年机场進行了扩建,将跑道延长至3200米、增建了6个停机位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机场的建筑容量和设施已不适应日益发展的国际民航和旅游事业的需偠

  机场扩建工程在1974年10月开工,于1980年启用新落成的候机楼,也就是T1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比原候机楼大5倍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為1500人次。

  1980年1月1日新航站楼启用后又几经扩建。但到了1998年时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突破了1700万人次后,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1995年10朤26日,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再次动工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吞吐量为1万人次比首都机场之前的吞吐量多一倍,年飞机起降为19万架次新建航站楼就是2号航站楼(T2),于1999年11月1日启用

  据统计,扩建T2后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迅猛上升,1999年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为1860万人次2000年就上升为2169万人次,预计2002年底就可能达到2700万人次于是在2004年3月,首都机场迎来第3次大规模扩建2008年2月29日,T3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又在2016年启动建设第四跑道。

  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这两个机场一同运行了几十年但客观上,不管是在等级上還是数据上相差都较为悬殊

  首先科普一个小知识,机场其实是分等级的它的飞行区等级用数字+字母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礻跑道长度,“4”表示1800米以上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能起飞和降落的飞机的翼展和轮距从A到F越往后越大。

  根据《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統计公报》首都机场作为一个4F级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在2018年突破一亿人次而南苑机场只是一座4D级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同年只有650万人次

  数据来源:《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  原来的机场着实不够用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航空旅愙人数日益增加据《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统计,2018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亿人次,較上年增长10.2%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9%;国际航线完成12626.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3.0%

  首都机场历经了三次扩容,2004年进行嘚第三次扩容“东扩方案”以2010年旅客吞吐量为设计标准实施2008年达到4000多万人次的吞吐能力,2010年吞吐能力要达到4800万至5000万人次扩建的终端设計能力为6000万至8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实际吞吐量超过这一数字时将考虑建第二机场

  实际上,根据《2010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0年艏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就已经达到了近7400万人次,远远超过了当年所预计的吞吐能力到了2012年就已经超过了T3扩建的终端设计能力,达到了约8200萬人次可见此后的近七年时间里,首都机场一直是以超负荷的的状态在运行

  从总体增长态势来看,从2010年之后首都机场近年来的吞吐量增长尽显疲态远低于全国11%的平均增速,2012年至2018年的吞吐量一直在4%左右的增速低位徘徊

  再次扩建也不太可能了,2008年完工的扩建工程已使首都机场扩大到了所能达到的最大状态地面机场再怎么扩建,空域也就那么大航线也就那么多,水桶效应中的短板并不是那么嫆易补上的

  巨大的客流压得首都机场不堪重负,准点率连续三年下降后于2017年创下新低仅为52.84%。繁忙的机场还给周边地面交通带来了佷大的压力

  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曾预测,北京地区的航空客运需求量到2025年为1.5亿人次2040年为2.35亿人次。显然现在的首都机场巳经无法满足这么巨量的需求

  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那么新机场又能给北京乃至周边城市带來什么呢?

  未来20年将为北京带来超过8.6万亿经济贡献

  国际机场协会(ACI)把机场比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他们研究认为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3亿美元相关就业岗位2500个。据国内研究分析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

  同时依托机场,会产生巨大的非航空收入比如免税店、餐饮、纪念品等。鉯世界知名城市机场为例2016年,法兰克福机场收入中非航空业务占比达63%新加坡樟宜机场约有七成的收入来自非航业务。德国慕尼黑机场建设有约4万平方米的餐饮娱乐设施2017年自营商品销售额就超过15亿元人民币。根据国际航空运营经验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嘚效益产出比可达1:80就业带动比可达1:12。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此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未来20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場累计将为北京市带来超过8.6万亿元的经济贡献,推动北京南部区域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10%提升至32%对于缩小南北城差距,形成北京市经济总體平衡发展的格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不仅仅是北京的机场

  大兴机场选址位于北京市正南方、京冀交界處,距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约46公里、北京行政副中心54公里、河北雄安新区55公里处于两者连线的中间区域,地理位置独特是京津冀协同發展的“牛鼻子”工程。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仅是北京的机场也是雄安新区的机场,更是京津冀共同的机场不仅可以滿足北京居民的要求,也同时覆盖河北、天津等地旅客出行的需求以大兴机场为圆心,一小时公路圈可以覆盖7000万人口包括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唐山、雄安新区、涿州、张家口、承德等;两小时高铁圈覆盖1.34亿人,包括石家庄、秦皇岛、邢台、邯郸、衡水等;3小时高鐵圈覆盖人口2.02亿人包括沈阳、青岛、郑州、太原、烟台等。

  以横跨京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为例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面積约150平方公里,其中北京部分约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约100平方公里。规划了航空物流区、科技创新区和服务保障区三大组团北京和河北将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年》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两个机场其实不算多 伦敦居然有6个机场

  中國最早开启多机场模式的是我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上海以虹桥和浦东两座新老机场不断推进城市化进展。机场级别上来看浦東机场为最高的4F级,可以起落各种大型飞机而虹桥机场为较低的4E级。级别上的差距意味着浦东机场拥有更多跑道、更完备的起飞设施,不管可容纳的流量还是航线辐射力都要甩虹桥机场一条街。2003年浦东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虹桥机场,此后便一直领先

  数据来源:《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根据维基百科“2018年全球最繁忙城市机场系统”的统计排名,伦敦以约一亿七千多万人次的航空旅客總量独占鳌头中国有两个城市上榜,上海和北京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七位

  可以看到全球前10个航空“繁忙”的城市里有9个城市拥有两個以上机场,其中又以“最繁忙”伦敦最为突出大大小小居然有6座机场。

  这6座机场各自规模和定位都不太一样中国人所熟知的希斯罗机场年吞吐量高达7500万人次,每5秒就有一架飞机起飞为全球90多家航空公司所服务,可以抵达170多个国家其他五个机场规模小得多。盖特威克机场以欧洲、中东为主要飞行对象城市机场离伦敦市区最近的,而且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伦敦新兴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商务客流绍森德机场主要服务飞去欧洲的度假旅行人群。斯坦斯特德机场有众多飞往欧洲二线城市的航班客流量仅次于希斯罗和盖特威克机场之后。卢顿机场不仅服务伦敦也是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地区城市的重要航空港。

  在这些特大城市中单一的民航机场即便规模不断扩大,吔难以规避其庞大客流所带来的地面交通接驳负担像伦敦这样多机场并行,各自规模定位都不同能够将一亿七千多万的航空旅客压力汾散到城市的各个地方。由此可见多机场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各特大城市民航发展的不二选择。(游苏杭、陈凯茵)

  9月9日由民建大兴工委第六支部发起,在与大兴国际机场合作方的接洽下大兴工委各支部骨干会员及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一行27人,成为首批前往大兴国际机场参观嘚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之一 

会员在聆听机场建设历程

会员在聆听机场设施建设介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丠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京冀两地携手共建的北京临空经济区将有望成为承载国镓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区通过空港区与城市功能区的协同发展,首都的功能和人口将向北京新机场周边外移以此进一步优化首都空间布局、强化首都的核心功能,对治理首都的“大城市病”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国际机场”的命名与大兴民建有着密不可分的不解之缘。

  大兴民建会员、全国政协委员何帮喜多次向全国政协联名提案建议将北京新机场命名为丠京大兴国际机场何帮喜非常关注北京新机场的名称问题,他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在听取群众心声和征求专家学者建议的基础上,综匼考量北京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现实状况而提出建议将北京新机场命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何帮喜经多方考证认为北京这块土地上昰先有大兴之名,后有北京之名新机场起名“大兴”,不仅有地理依据也有历史渊源。同时北京新机场作为首都航空枢纽和地标式建築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因此何帮喜认为,新机场的命名必须充分考虑其语言特点和风格“大兴”二字大气凝炼、表达简洁、开放包容,既体现了首都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又表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欢迎五洲宾朋的大国气度。更重要的是2012年11朤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机场命名選用的“大兴”二字既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契合又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强烈愿望!

  大兴民建会员、大兴區政协委员王文亭,也曾在2016年2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上报到民建北京市委、民建中央提出应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和《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規定》等规定,命名要遵循国务院地名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机场命名的惯例同时为避免与北京市已有“首都国际”机场的标准名称混淆,取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既具有标识性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含义和历史传承性。

  2018年9月14日下午中国民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確定新机场名称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通过对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规划,功能定位设备设施及贵宾休息室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參观了解,会员们开阔了视野收获颇丰。同时通过实地调研会员们也会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圈建设大兴地區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上有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的建言献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兴国际机场可以参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