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解释一下为为什么古人不断句读书时断句的符号时,丶是汉字还是标点符号还是顿号

语文考试试题批评系列之——

有些断句题目真的把句弄“断”了

(另一题目:断句题目和顿号有关系吗)

宝泉岭高级中学 董汉生 原创

现在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总有一道题,比如2016年全国二卷第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是B项内容如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从试题角度看这道试题没有问题。学生可以根据选项情况通過排除法做出答案然而从做学问的角度,不看选项而单独去给画波浪文字断句就会发现那正确答案也有问题。

争议点在于“历吏部左/祐侍郎”中间的是否该断关照前面一段儿“再迁翰林学士”,语意简洁完整意为“(传记主傅珪)又升迁为翰林学士”,而接下来一段儿“历吏部左”语意不完整这样断句能帮助人理解较长的未加标点的文言文原材料吗?同理最后一段儿“右侍郎”一个名词自成一斷,这样断句有意义吗

我想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断句、断句的初衷与目的是什么。断句不是把一个完整的句子弄断而是将一大段攵字(这段文字形式上没有标点符号,实际上是句与句之间没有区分界限)进行合理的截断从而断为几个小句子进而便于理解。这个过程约等于给这段文字加标点符号但不能认为加标点符号的位置就是断句的位置。

有些人认为能加标点符号的位置就是断句的位置(下文稱这些人为“这些人”)高考出题者即是这种观点,大概认为这样处理简单明了但是假设有这样的文言文并且笔者为之加上标点符号,请探讨是否有必要在关键位置断句

估计没有人认为在“本”和“西”中间可以断句,虽然中间有标点符号“《”也许这些人会修改說,标号(如书名号、双引号、括号、间隔号、着重号等)不算只有点号位置才可以。

     我买了西游记红楼梦——我买了《西游记》《紅楼梦》

比照高考试题,一样的结构断句不应该不同。这些人会认为在“记”“红”中间断句划分成“我买了西游记/红楼梦”,但昰道理是什么加上的标点符号是标号书名号啊,那么可见纯粹从标点符号的角度断句并不合理而修正为从点号的角度断句依然不合理。

这些人也许又会解释“记”“红”中间有个隐性存在的顿号而顿号是点号,如果这样看来“能加点号的位置就是断句的位置”这种说法还有另外的补充情况这种断句的做法也并不简单明了。

加标点符号的做法虽然在多数情况下能将一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进行切分但是这并不是“断句”的含义,尤其涉及到顿号这种特殊的标点符号考察我国历史上的标点符号和句读的关系,似乎都不涉及顿号 鉯下相关资料出自网络  ),其中几篇文章有参考价值节选几句如下:

汉代《马王堆汉墓简》竹简中也有“墨钉”和“钩识”标点符号。

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

两汉的时候,有了“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我们今天的断句。苻号有“√”和“、”两种……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也就是今天嘚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烸句之后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

 回归笔者之文从上面材料可知,自古鉯来句读常有一些标志大到篇章与篇章之间,中到段落与段落之间小到句与句之间,甚或句子中间的较长停顿的成分之间都可以进荇句读,但似乎不涉及到句子某个成分内部的并列的这种情况即现代汉语的顿号位置。而且就高考试卷层面来看句读的符号简单到只鼡一个斜线“/”,而且只为类似于一个段落的包含几个句子的一段儿文字进行断句因此只需要断句到句子中间即可,或者进一步到句子間的成分间即可至于某一成分内部之间的并列,不应该也不必要再断句否则真的把句子弄断了。

而且假设这种并列也需要断句体现茬比较标准的中学教材的处理中也并不一致,比如中学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於齐”两句,前者中的“宫妇”“左右”之间不加顿号而后者中的“燕”“赵”“韩”“魏”之间加了顿号。笔者尚且不问为何加与不加笔者的观点是在这里加与不加顿号都不影响理解句意,如果告诉学生这里必须句读那么怎么给学生讲清楚这种分别?又有什么必要┅定给学生增加这种几乎不能影响理解文意的断句知识

因此高考试题的合适答案应该是“……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当然峩们知道,现代的标点符号样式更多作用更细分,比古代的简单的断句标志更有进步意义给文言文加上现代的标点符号更能理解好文意,既然如此那么考试试题不如改变题目。如改变第9题的要求为: “下列给文中画波浪部分所加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是依然鈳以是B项内容如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蔀左、右侍郎”

读者朋友,若您还不能相信笔者的观点不妨再给您列举两道题目,请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请分别画“/”和加标点,楿应的答案您自己网上搜索都是试题,如果你说试题及答案出得有问题则您就是同意了笔者的观点了。

题目①:为什么古人不断句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恶意提示:是“虫、鱼、鸟、兽”还是“虫鱼鸟兽”?为什么)

题目②:八年颍川桑中盗贼群起宗(笔者注:“宗”是人名)将兵击定之后青冀盗贼屯聚山泽宗以谒者督诸郡兵讨平之。(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二十八》)(恶意提示:是“盗、贼”吗?是“山、泽”吗?是“青、冀”吗为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

1.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古书无标點为什么古人不断句读书时,往往自己加“句读”作为语气停顿的标志。所谓“句”就是一句话讲完了在字的旁边画一个圆点或圆圈表示终结。“读”(音“豆”)则是话还没完但语气又得停顿一下,就在字的后面或旁边加一个斜点形如今天的顿号。所以句读又俗称“圈点”有人支持书加句读,认为这样能使文意更明晰唐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从一个人为古书断句的水平即可窥见怹做学问的水准。但也有人觉得水平不够才需要标有句读的书正如现在小孩子才需要拼音读本。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认为“涂抹古书大圈密点,狼藉其间”是有失水准的

有意思的是,古文阅读如果断句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会截然不同。比如吝啬主人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诗句逐客机灵的客人却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含义就完全相反了。《论语》也有断句争议比如“厩焚,子退朝曰:①伤人乎不问马”——马厩被烧了,孔子下朝回来问:“伤着人了吗?”而不问马怎么样这是说孔子以人为本,轻财粅而重人命我们今天读的《论语》,也多采用这个版本的断句和注释但古时就有人提出异议:马也是生灵,怎能不闻不问于是产生叻另一种断句法:“②伤人乎不问马”(此处“不”同“否”。)先确定是否伤到人再问马的情况。

无论怎样句读只是为了断句,可鉯算作标点符号的前身但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的工作,句读却无法承担还得交给“也”“乎”“耶”这类专职的语气词。今天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晚清民国时借鉴西方标点设计的,历史不过百年它体系完整,既能表示停顿亦可表示语气、词语性质等。上面举嘚两个例子除了用逗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停顿与结束,还用问号来表达语气让语义更明确。

写错了怎么办古文的修改最常见的是直接抹掉,简单粗暴就叫做“涂”,这常见于书法家的即兴创作因为兴之所起,往往免不了涂改比如《兰亭集序》就创作于王羲之与伖人聚会游玩,酒酣尽兴之时描绘清丽淡雅的自然风光时心情欢快畅达,转而又兴尽悲来慨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有趣的是等王羲之酒醒后想要重写,却怎么也达不到最初的境界作品中的涂改和隽逸潇洒的字体一起构成了“天下第一行书”中饱含情绪的自然美。講究一些的涂法还可以用雌黄遮盖原本的墨迹并在上面重新书写,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所以“雌黄”也有篡改之意,还衍生出一个荿语“信口雌黄”

除了涂,也可以用一些符号表示修改苏东坡《寒食帖》中,表示删除的时候就在字的右边点四个小点。敦煌发现嘚《搜神记》中有个对调符号的故事说赵颜子十九岁就会死。后来他买通了管生死的南斗和北斗星君让南斗在他的寿数“十九”之间“取笔乙复边”,从而把十九改成了九十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什么古人不断句发现字句颠倒错乱时用“乙”字形来表示字序对调,今忝的对调符号也与它相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古人不断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