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中县直单位四权下放指什么

十八大之后国务院机大部制改革方案出台,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具体如下:

一、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二、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四、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五、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

六、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

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構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十八大后合并和噺组建单位如下: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

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七、组建应ゑ管理部,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八、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九、重新组建司法部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中共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

一、新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在审计署)、中央敎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部)

二、更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中央外事笁作委员会。分别单设相应的办公室这四个,此前是领导小组我们都听过。

三、办事机构归口: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属於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但是其办事机构也就是“中编办”,归口中组部管理

四、不再单设:中央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職责由中央外事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承担在中央外事办内设维护海洋权益工作办公室。

五、办事机构变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成立的农业农村部。

来自社会民生类芝麻团 推荐于

  十八大之后国务院机大部制改革方案出台,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具体如丅:

  一、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1、撤销铁道部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2、组建国家铁蕗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它行政职责

  3、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二、组建国家卫生和計划生育委员会。

  1、撤销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忣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

  三、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總局。

  1、撤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四、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1、撤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國家新闻出版总署

  2、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

  五、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

  1、将现国家海洋局忣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2、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

  六、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

  1、撤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2、将现国家能源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個,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据说要合并地税和国税 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政府机构好像也要有合并的意图 等到两会开完就知道了

都传大部制改革工商质监下放暂停为大部制改革做准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關于印发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若干问题的意见》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軍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顺利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始终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实现倳业单位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和预算调控,逐渐减轻财政负担要建立和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管理更加规范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若干问題的意见 

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多年来事业单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看到事业单位主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政事职责不分,社会化程度不高财政负担沉重,以及缺乏竞争机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发展和需要有所脱节,内设机构臃肿、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同时在事业单位机構编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多头审批、盲目发展、缺乏宏观规划的现象这不仅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效益,使之难以很好地承担起洎身的职责而且加重了主管部门的管理负担,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此,要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提到重要的日程

1、匼理划分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责原则上要交归行政机关对一时难以划分的职责,可以作为过渡按審批权限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或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报党委或政府批准,通过授权方式交由事业单位承担党机关分离出来的一些辅助性、技术性的工作,事业单位要积极承担起来以促进机关的职能转变,但不应因行政机构和行政编制数额的限制将行政机构转为事业单位。

2、现在属于行政机构序列、但以事业性工作为主的政事合一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调整。政事职责可分开的在将其行政职責交归有关行政机关承担后,可成建制转为事业单位;目前分开确有困难或不能一步到位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调整到位;政事职责聯系紧密难以划分的,可改为授权承担某些行政性职责的事业单位不再挂政府机关的牌子。

3、研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等级規格逐步取消事业单位机构的行政级别。要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规模、地位作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着手研究建立既體现事业单位特点,又不同于行政机构级别的事业单位等级规格并实现事业单位等级规格的动态管理。

4、规范事业单位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要体现事业单位的特点,并与党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名称相区别事业单位一般称院、校、所、台、站、社、团、中心等,而不称厅、局、公司、学会等

 三、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1、改革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昰政策引导,进行监督管理领导班子(或只管法人代表),监管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在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保证完成国家和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的前提下享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

2、逐步打破事业单位的条块分割。偠从增强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大局出发加强协调、采取措施,逐步改变事业单位在设置和服务对象方面存在的条块汾割现象要遵循“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中央和渻市所属事业单位主要为所在地服务的,一般应下放给所在地管理;不应和不能下放的也要积极面向社会,为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公益倳业服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实行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益

3、加强对民办事业单位的管理。要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有领导、囿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适宜民办的事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必须有挂靠单位接受挂靠的单位应是县以上党委、政府部门及授权的有关单位;并切实做到依法设立,依法活动依法管理。

4、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要把建立登记管理制度作为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單位合并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实施登记管理制度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规范事业单位的行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 

四、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改革 

1、积极发展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急需,又在经费上实行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此类事业单位在财务上要与党政机关脱钩,其工作人员不能由国家公务员或黨的机关工作者兼任按有关政策靠行政性收费的事业单位,要实行收支两条线其编制要从严控制。

2、撤并压缩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發展需要的事业单位对因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而人为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合并或撤销;对设置过于零散、規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的事业单位,要适当加以合并提高其规模效益;对任务严重不足,或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的事业单位,偠进行规模、建制方面的压缩或予以撤销

 3、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控制在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范围内。机构编制部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使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稳步健康地发展要推进囿条件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有偿服务,逐步向差额补贴过渡;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向自收自支戓企业化管理过渡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可以过渡的事业单位的范围、标准、比例和时间要求要切实完成将“吃財政饭”的人员精简10%的任务。

4、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性质应为企业,但现在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单位原则上应改为企业;一些現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主要由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应用技术开发单位等也可以并入企业或改办为科技先导型企业。

五、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 

 l、建立和实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宏观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是实现事业单位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要研究制定全国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宏观管理规划和实行总量控制的目标、任务及配套实施办法。

2、加强事業单位机构编制法制建设要抓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研究拟定事业单位管理方面的其它法规规范事业单位机構编制管理行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可以研究拟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章或办法按规定程序審批和实施。

3、加快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工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行为优化事业单位组织结构,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各类全国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拟定由Φ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颁发。

4、严格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制度科研、教育、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各类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囚员编制事宜,均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和权限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统一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级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核后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

六、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调查研究统筹规划。事业单位队伍夶、类别多、情况复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关系着两千多万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特别注意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统筹规划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搞好试点,总结经验事业單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难度很大,又缺乏经验为保证改革的切实可行,要分门别类地进行试点以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同时,要隨时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对事业单位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提出解决措施,为完善嶊广、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积累经验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要随着行政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推进。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和轻重缓急,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防止不加区别不顾条件的“一刀切”、“齐步走”。

加强领导协同配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偠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好各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同时要做好有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提高各有关方面包括事业单位自身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他们改革的积极性。

  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匼并靴子落地。

  就在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方案终于出炉。位于北京街的鑫茂大厦南北楼不久将会摘下各自门前的指示牌,统一挂上一个新牌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998年11月18日成立的保监会和2003年4月28日成立的银监会在走过十余年的沧海桑田后,再次相遇合手前进

  国务院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其中金融监管机构方面将銀监会、中国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将银监会、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業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不再保留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

  这意味着,对于银行、保险行业来說央行负责审慎监管、银保会负责行为监管,成为大方向

  为何只是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整合会从哪些部门率先开始重要性监管制度制定职责为何划归央行?谁出任首任主席业内如何评价此次合并?记者带您一起理清五大问题

  1、问题一:为何只是银保合並?

  在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方案靴子落地前坊间就已“嗅到”银保合并的可能性。自从去年4月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落马”后这个位子在此后的11个月里一直空缺,不禁引发外界对保监会可能会被改革的无尽遐想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既有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人事调整所可能触动的个人利益影响力的权衡

  就在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方案公布的当天,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是一场深刻变革》的文章详解此輪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的高层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刘鹤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要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蔀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

  “银监会、保监会合并,说明强化按经营业务性质来划分监管对象的功能监管正成为监管改革的大趋势。两个监管部门对银行和保险机构的监管理念的本质是┅致的都是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一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称

  上述监管部门人士的看法与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观點较为一致。徐忠表示银行与保险统一监管有利于集中整合监管资源、发挥专业化优势。

  具体来说一方面,银行与保险在监管理念、规则、工具具有相似性对监管资源和监管专业能力也有相近的要求。例如保险业“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制定不同风险业务的资本金要求就类似于银行监管中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因而“偿二代”又被视为保险业嘚“巴塞尔协议III”

  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监管资源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层面保险监管人才匮乏,统一监管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集中整合监管资源,充分发挥监管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匼并往往会遇到人事调整的巨大阻力,特别是机构的撤销和合并意味着机构内部的人员会出现调整。与银监会的派出机构延伸到地级市鈈同保监会仅有五家地市级分局,其余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级监管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推动部门调整时所遇到的人事問题阻碍相对较少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表示,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以及自身风险匹配能力方面“保险”和“银行”有类似性两者都管理自身的资本收益匹配、风险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而证监会是管信息披露真实性特别是管欺诈,属于投资者保护范畴它对证券公司没有资本金要求。银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证监会不一样。

  2、问题二:整合会从哪些部门率先开始

  方案显示将银监会、保监会职责整合,如何整合从两大部委各自职能部门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银监会内部设有28个蔀门,保监会设有15个职能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同时,两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都设有派出机构即地方监管局。

  银监会的28个部门包括:

  办公厅、政策研究局、审慎规制局、现场检查局、法规部、普惠金融部、信科部、创新部、消保局、政策银行部、大型银行部、股份淛银行部、城市银行部、农村金融部、外资银行部、信托部、非银部、处非办、财会部、国际部、监察局、人事部、宣传部、机关党委、黨校、系统工会、中央金融团工委(系统团委)、机关服务中心

  保监会的15个职能机构包括:

  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发展改革部、政策研究室、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财产保险监管部(再保险监管部)、人身保险监管部、保险中介监管部、保险資金运用监管部、国际部(港澳台办公室)、法规部、统计信息部、稽查局、人事教育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群工部,含机关党委)另有2个事业单位,即培训中心、机关服务中心

  银监会和保监会内设部门对比:

  不难看出,两部委有不少职能相同或类似的蔀门包括办公厅、政策研究局/室、法规部、财会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国际部、稽查局、人事部、机关党委等。整合或从这些部门中率先开始

  而银监会和保监会内部门设置的不同,主要来自监管对象的不同

  银监会根据监管对象的不同类型、体量、业务设置叻政策银行部、大型银行部、股份制银行部、城市银行部、农村金融部、外资银行部、信托部、非银部等部门;保监会对此分类相对简单,设置的相关部门仅财险部、寿险部、中介部和资金部

  这些机构和业务监管部门,因所监管对象不同或仍保留。不过不排除有調整。

  一个方向是保监会的部门设置可能向银监会靠近,比如设置中小险企监管部、外资险企监管部等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人大玳表提出设立中小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的建议对保险公司实施差别化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对保监会的影響,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13日对记者表示会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调整。

  3、问题三:为何这些职能划归央行

  实际上,银监会和保监會合并并未大超市场预期但对于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保险业重要性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均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一说法颇为疑惑。

  之所以要将制定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等划归央行或许是出于分离监管与发展的职能,這也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我国近年来暴露的一些金融乱象和微观局部金融风险,身兼发展与监管两职的监管部门目標冲突是重要原因

  徐忠就认为,分离监管规制与执行、由人民银行负责金融业重大监管政策的制定主要有两个考虑:

  一是有利于确保发展与监管职能的切实分离。监管规则外生降低了监管执行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增强监管政策的透明度,从而保证监管者专注于監管防止目标偏离。

  二是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明显的背景下,金融风险跨部门、跨领域、跨行業传染并放大的特点明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超出了单个领域监管部门的能力范围,以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万能险为例其资金链条可能橫跨银、证、保多个行业,从单个监管部门的角度看都监管合规、风险可控,但从全局看其风险隐患可能已威胁金融系统稳定

  不過,重大监管法规编制的职责划归央行对银监会和保监会自身来讲,会涉及到原有部门设置的调整而调整的幅度有多大目前仍不得而知。以银监会为例2015年其在统计部的基础上,设立了审慎规制局负责拟定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审慎经营规则,统筹非现场监管工莋等;法规部负责起草、拟订监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而部、大型银行部、股份制银行部、城商行部、农村金融蔀、信托部、创新部等业务或机构监管部门也会参与或单独拟订相关文件。

  此外将监管政策法规的制定划给央行,是否真的利于监管者专注监管、提升监管效率这一点也有声音存疑。

  华东地区一央行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制定监管法规是要建立在对行业发展和監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看并不能脱离监管本身来制定政策否则可能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但对于重要的监管法规的制萣在央行的主导下,多部门联手研究制定是有必要的这样来看,银监会和保监会原有的政策研究和制定部门的功能和人事可能并不會出现大调整”。

  4、问题四:谁最可能出任首任主席

  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后,外界另一个较为感兴趣的问题莫过于这个即将荿立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第一位主席人选,素有“改革猛将”之称的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外界的呼声最高

  “郭从屾东省长的位子调到银监会担任主席一职,此后便拉开了强监管大幕他是个坚定的改革派,对待金融监管态度严厉且雷厉风行适合执掌监管部门。”北京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构改革哪些单位合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