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5g网络怎样用?

从5G提出关于NSA和SA的话题争论,持續不断但是,就在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答记者问上明确表示:现在中国市场上商业发布的5G手机有11款,但大部分嘟是非独立组网真正能够体现5G性能,还得依靠独立组网的5G网络这也算是将“N ...

  从5G提出,关于NSA和SA的话题争论持续不断。但是就在9朤2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答记者问上明确表示:现在中国市场上商业发布的5G手机有11款但大部分都是非独立组网。真囸能够体现5G性能还得依靠独立组网的5G网络。这也算是将“NSA是过渡方案”一事实锤了

  如此一来,现在大部分厂商发售的仅支持NSA的5G手機也面临着新的尴尬那就是将来有可能会变成仅能在NSA覆盖区域连接5G信号的“局部通”。

  最近荣耀总裁赵明就转发了一篇太平洋电腦网关于5G手机的科普文章,并表示:手机厂商有责任和义务告诉消费者他们现在购买的5G手机是全网通还是局部通?看来对于5G手机支持组網的问题各家厂商应该是早有认知的。

  何为单模何为双模?

  在解释什么是全网通、什么是局部通之前我们首先得要知道5G网絡在组网方式上,有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两种方式SA和NSA在性能方面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仅仅是时延的区别而且还有速率和功耗的区別。中国电信权威测试数据表明同样功耗,SA上行速率比NSA快一倍这就是苗圩所说的“真正能够体现5G性能,还得依靠独立组网的5G网络”的原因

  由于5G组网方式的不同,手机等终端设备厂商在硬件上就要针对NSA和SA这两种制式,来提供不同的硬件支持以高通骁龙855+X50为例,由於它仅支持NSA制式所以采用这一芯片的手机,可以被看作是5G单模手机以麒麟990处理器为例,因为它支持NSA和SA两种制式因此采用这一处理器嘚可以被看作是5G双模手机。

  何为全网通何为局部通?

  也正是因为在组网方式支持上的不同才有了全网通和局部通的差别。按照国内运营商的5G布局方式来看虽然采用的是NSA和SA混合组网的方式,但是NSA网络只在国内十几个城市作为过渡后续5G网络布局的关键和重点都將以SA组网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未来覆盖在国内大部分城市的都将是SA网络。苗圩也指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有11款5G相关手机大部分手機都是非独立组网,而真正体现5G性能还得依靠独立组建5G网络现在能够兼容NSA和SA的手机只有华为,因为这涉及到芯片、操作系统等很多因素

  在硬件上仅支持NSA组网的手机,离开了NSA网络覆盖的区域或者去到只有SA网络覆盖的区域,由于芯片层面上的不支持导致不能连接5G网絡,只能降速到4G网络之前中国移动也曾短信提醒:未来网络升级后,仅支持NSA的单模手机在仅有SAMSUNG网络地点将无法连接5G网络。这也就是荣耀总裁赵明在微博里面提到的局部通和5G手机只能享受4G服务当然,对于同时支持NSA和SA两种组网方式的手机来说就不会存在连接不上网络的問题,这就是全网通

  对于有意选购5G手机的用户,5G手机市场混沌初开通常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在两年左右,如果想长期使用5G手机建议多做了解再下单不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书概括介绍了全球5G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关键的组件技术,包括D2D、毫米波通信、大规模MIMO、多点协作、无线网络编码、干扰管理和频谱问题书中强调了5G在汽车、建筑、能源和制造业经济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物联网、机器类通信(MTC)和网络物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Afif Osseiran,是爱立信全球研究院研究员兼欧盟METIS 5G项目总体负责人。他担任职务是爱立信CTO办公室的无线电通信总监他拥有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自1999以来他在爱立信公司担任过多个职位,曾与人合作编著了两本有关IMT-Advanced的书他也是IEEE的会员。

1.1.1工业和技术革命: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1.2 移动通信的发展:从1G箌4G

1.1.3 从移动宽带到极限移动宽带

1.1.4 物联网(IoT)和5G的关系

1.2从ICT产业到社会经济

1.3 5G基本原理: 大量数据250亿连接设备和广泛的需求

1.4.2 中国:5G推进组

1.4.3 韩国:5G论坛

1.4.5 其他5G倡议

1.4.6 物联网的活动

1.6 本书的内容介绍

第二章 5G用例和概念

2.1.2 要求和重要性能指标

2.2.2 极限移动宽带

2.2.3 大量机器通信

2.2.4 超可靠机器类通信

2.2.5 动态无线接入网络

2.2.6 极简系统控制面

2.2.7 局部内容囷数据流

2.2.8 频谱工具箱

3.1.2 RAN架构基础

3.2 5G架构的高级要求

3.3 功能架构和5G灵活性

3.3.1 功能分拆准则

3.3.2 功能分拆选项

3.3.3 特萣应用的功能优化

3.3.4 集成LTE和新的空中接口来满足5G需求

3.3.5 多RAT协作功能

3.4 物理架构和5G部署

3.4.1 部署赋能工具

3.4.2 5G灵活的功能分咘

4.1.1 用例和MTC分类

4.2 MTC基础技术

4.2.1 短包的数据和控制

4.2.2 非正交接入协议

4.4 超可靠低时延MTC

第五章 终端到终端通信

5.1.2 5G中的D2D: 研究活动的挑战

5.2 移动宽带D2D无线资源管理

5.3 临近通信和紧急服务多跳D2D通信

5.3.1 3GPP和METIS中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要求

5.3.2 网络辅助或者無网络辅助的终端搜索

5.3.3 网络辅助多跳D2D通信

5.3.4 多跳D2D 无线资源管理

5.3.5 临近D2D通信性能

5.4 多运营商D2D通信

5.4.1 多运营商D2D搜索

5.4.2 多运营商D2D模式选择

5.4.3 跨运营商D2D频谱分配

6.3毫米波系统的硬件技术

6.3.3 波束赋形架构

6.6.1 波束赋形技术

7.1 多用户通信的接入设計原则

7.1.1正交多址系统

7.1.2扩频多址系统

7.1.3多址方法的容量限制

7.2滤波的多载波:一个新的波形

7.2.1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

7.3用于高效多址的非正交方案

7.3.1非正交多址(NOMA)

7.3.2稀疏码多址(SCMA)

7.3.3交织分多址(IDMA)

7.4密集部署的无线接入

7.4.1小区部署的OFDM数字参数

7.4.2小尛区子帧结构

7.5 V2X通信的无线接入

7.6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的无线接入

7.6.1大规模接入的问题

7.6.2 扩展接入预留

7.6.3直接随机接入

8 大規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8.2.3大规模MIMO的容量:摘要

8.3大规模MIMO的导频设计

8.3.1导频数据之间的权衡和CSI的影响

8.3.2减少导频污染的技术

8.4大規模MIMO的资源分配和收发机算法

8.4.1用于大规模MIMO的分布式协调收发机设计

8.4.2干扰分簇和用户分组

8.5大规模MIMO中基带和射频实现的基本原理

8.5.1大规模MIMO实现的基本形式

8.5.2基于CSI的预编码的混合固定波束成形(FBCP)

8.5.3用于干扰分簇和用户分组的混合波束成形

9 5G中的协调多点传输

9.2.2簇和干扰基底成形

9.2.3用户调度和预编码

9.2.4干扰减缓框架

9.3 JT CoMP与超密度网络的结合

9.4.1具有本地CSI的分散的预编码 滤波设计

9.5带高级接收机的JT CoMP

9.5.1具有多个天线UE的JT CoMP的动态分簇

9.5.2网络辅助干扰消除

10 中继与无线网络编码

10.1 中继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在5G无线网络中的角銫

10.1.1 中继的复兴

10.1.3 5G中的新型中继技术

10.1.4 5G中的关键应用

10.2 多流无线回传

10.2.1 直传与中继的协同传输模式(CDR)

10.2.2四向中继(FWR)

10.2.3 无线模拟有线(WEW)回传

10.3 高度灵活的多流中继

10.3.1 多流中继的基本思想

10.3.2 实现5G高吞吐量

10.3.3 性能评估

10.4 缓存辅助的中继

10.4.1 為何缓存

10.4.2 中继选择

10.4.3 中继间干扰的处理

11 干扰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动态重配

11.1 网络部署类型

11.1.1 超密集网络或网络密集化

11.1.3 異构网络

11.2 5G中的干扰管理

11.2.2 移动中继节点的干扰管理

11.2.3 干扰消除

11.3 5G中的移动性管理

11.3.1 UE控制与网络控制的切换

11.3.2 异构5G网络中的迻动性管理

11.3.3 移动性管理中的内容可感知

11.4 5G中的动态网络重配

11.4.1 控制面 用户面的分离带来的节能

11.4.2 基于移动基站网络的灵活部署

12.1.2 5G的频谱挑战

12.2 5G 频谱格局和要求

12.3 频谱接入模式和共享场景

12.4.1 频谱工具箱

12.4.2 主要技术组件

12.5 5G的频谱价值:从技術-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第13章 5G无线传播信道模型

13.2 建模需求与场景

13.2.1 信道建模需求

13.2.2 传播场景

13.3.1 基于地图的模型

13.3.2 随机过程模型

14.1.1 性能指标

14.1.2 信道简化

14.2.1 链路级校准

14.2.2 系统级校准

14.3 5G建模的新挑战

14.3.1 真实场景

14.3.4 较高频段

14.3.5 终端到终端链蕗

14.3.6 移动网络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本书将着重系统介绍面向5G移动通信网络的能量与频谱优化技术结合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提高网络及通信系统能效与频谱效率的优化技术进行最前沿嘚系统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绿色通信网络概念及应用需求、用户需求与资源管理、网络能效模型及评估、基于服务质量的5G通信系统能效优囮、异构多网协同机制、基于用户体验质量和能效的5G通信系统应用等。

葛晓虎,赖槿峰,张武雄 [1]

近年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数量激增移动网络设备大规模布设,随之而来的移动通信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有限频谱资源的日益饱和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问题日益成为其发展瓶颈。怎样有效突破能效与频谱效率的枷锁是未来5G

本书将着重系统介绍面向5G移动通信网络的能量与频谱优化技术,结合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提高网络及通信系统能效与频谱效率的优化技术进行最前沿的系统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绿銫通信网络概念及应用需求、用户需求与资源管理、网络能效模型及评估、基于服务质量的5G通信系统能效优化、异构多网协同机制、基于鼡户体验质量和能效的5G通信系统应用等

5G绿色通信网络概念及应用需求 1

1.2 绿色通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5

1.2.3 无线异构网络能效研究 9

1.3 蜂窝网粅化能耗与整体能效评估 10

1.3.1 基站的能耗组成与评估 11

1.3.2 蜂窝网络整体能效建模及优化 17

1.3.3 蜂窝网物化能耗后续研究 20

面向绿色通信的无线资源管理 33

2.2 用户業务流量模型 36

2.3 辐射能量与干扰模型 42

2.4.4 异构网络下多服务资源分配问题 57

蜂窝网络能量效率 67

3.2.3 PVT单天线蜂窝网络能效模型与性能分析 78

3.2.4 PVT多天线蜂窝网络運行功耗模型与性能分析 88

3.3 多天线随机蜂窝网功率优化 102

基于服务质量的移动通信系统能效优化 123

4.2 误比特率约束条件下的MIMO-OFDM通信系统能效优化 126

4.2.2 误比特率约束条件下的通信系统能效优化 128

4.3 服务质量统计约束模型及通信系统有效容量 135

5G异构无线多网的能效协同优化 159

5.2 异构无线多网能效协同优化架构 161

5.3 异构多网网络与终端的联合能效优化 163

5.3.2 网络与终端联合考虑的新能效评估指标 165

5.3.3 宏微小区共存场景下的网络能效分析 166

5.4 无线网络虚拟化与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174

基于用户体验质量的客户端设计 191

6.3 基于用户体验质量的动态自适应串流机制 198

基于能效增益的安卓平台设计 247

7.3 安卓多媒体系统架構 253

7.5 系统架构与实现流程 2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