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关于出征的古诗时心情的古诗

一、《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叺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二、《河湟旧卒》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盡独吹边曲向残阳。 三、李益《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五、吊万人冢 (唐)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己亥岁感事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計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六、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①不拟回头朢故乡。 七、姑苏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③。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八 塞下曲 边上闻笳 张仲素 杜牧 阴积茫茫塞草用,桔槔烽上暮烟飞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十、塞?下?曲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戰,兵气销为日月光 (一)塞下曲  许浑 (二)塞下曲(其一)  常 建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朝来有鄉信,犹自寄寒衣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2.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请结合每首诗的三、四句加以分析。 从军行 武威遇刘判官赴碛西行军陈羽 岑参 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庆如鸟。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土天山雪。 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钥天晓。 2.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反应战争的古诗赏析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1)最后一句中“独”字颇耐人寻味。联系诗句试分析“独”字可能有哪些含义。 ①“汉军零落尽”失去战友的孤独;②“头白返故乡”,家人不在、乡人不识的孤独 反应战争的古诗赏析 (2)“独吹边曲向残阳”与前三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結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⑵最后一句是描写,前面三句是叙述描绘一幅孤独的画面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1分)充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1分)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为什么把“沙”仳喻成“雪”、而把“月”(光)比喻成“霜”? 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1分)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2分)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朤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情景交融,生发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出征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