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陈迹即倦追攀,但见幽人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年代: 浨 作者: 王安石老於陈迹即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忆我小诗成怅望锺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罙婉的作品。 有《 文 》 出 在 小 家。 字 , 为 在 。 ??王安石的其 作品《????》《????》《?§》《?§》《 “?》《???? –?》《 –?》《? 月》《·家 》《·家 》《·家 》《???》《???》《???》《?”人》《?…‰》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鈳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云翳翳兮谷之幽天将雨我兮田者之稠。
有绳于防兮有畚于沟我公不出兮谁省吾憂。
日晖晖兮山之下岁则熟兮收者舞。
吾收满车兮弃者满筥谁吾与乐兮我公燕语。
山有木兮谷有泉公与客兮醉其间。
芳可搴兮甘可漱无壮无稚兮环公以笑。
公归而醉兮人则喜公好我州兮殆其肯止。
公归不醉兮我之忧岂其不怿兮将舍吾州。
公一朝兮去我我岁岁兮来游,
完公亭兮使勿毁以慰吾兮岁岁之愁。

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
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
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
赏心殊未已山日下西荣。

欲牵淮舸共寻源且踏青青绕杏园。
忆我旧时光宅路依然桑柳映花繁。

神奸变化久难知禹鼎由来更不疑。
螭魅合謀非一日太丘真复社亡迟。

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

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
下视楼囼处空多树木苍。
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
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

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傷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興极不见尔来游。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谁谓秦淮广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蔡侯闻之喜喜色见两颊。
呼鞍追峩马亦以两黥挟。
敛书付衣囊裹饭随药笈。
翛翛阿兰若土木老山胁。
鼓锺卧空旷簨簴雕捷业。
升堂廓无主考击谁敢辄。
坡陀谢公家藏椁久穿劫。
百金买酒地野老今行饁。
缅怀起东山胜践比稠叠。
於时国累卵楚夏血常喋。
外实备艰梗中仍费调燮。
公能觉洳梦自喻一蝴蝶。
桓温适自弊苻坚方天厌。
且可缓九锡宁当快一捷。
彼哉斗筲人得丧易矜怯。
妄言屐齿折吾欲刊史牒。
伤心新城埭归意终难惬。
漂摇五城舟尚想浮河檝。
千秋陇东月长照西州堞。
岂无华屋处亦捉蒲葵箑。
碎金谅可惜零落随秋叶。
好事所傳玩空残法书帖。
清谈眇不嗣陈迹即怳如接。
东阳故侯孙少小同鼓箧。
一官初岭海仰视飞鸢跕。
穷归放款段高卧停远蹀。
牵襟肘即见著帽耳才菟。
数椽危败屋为我炊陈浥。
虽无膏污鼎尚有羹濡筴。
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邯郸枕上事且饮且田猎。
或昏眠委翳或妄走超躐。
或叫号而寝或哭泣而魇。
幸哉同圣时田里老安帖。
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铗。
追怜衰晋末此土方岌业。
强偷須臾乐抚事终愁惵。
予虽天戮民有械无接摺。
翁今贫而静内热非复叶。
予衰极今岁傥与鸡梦协。
委蜕亦何恨吾儿已长鬣。
翁虽齒长我未见白可镊。
祝翁尚难老生理归善摄。
久留畏年少讥我两呫嗫。
束火扶路还宵明狐兔慑。
蔡侯雄俊士心憭形亦谍。
异时能飞鞚快若五陵侠。
胡为阡陌间踠足仅相蹑。
谅欲交辔语呿予不能嗋。

九日章义寺倦游因解镳。
拂榻寄午梦起寻北山椒。
岑蔚鳥绝迹悲鸣唯一蜩。
欢言与僧期於此共箪瓢。
斩松八九根窗壁具一朝。
伏槛何所见苍苍围寂寥。
岩谷寒更静水泉清不摇。
安得囿车马尚无渔与樵。
神茂真观复心明众尘消。
阴岭有嘉客傥来不须招。

两山松栎暗朱藤一水中间胜武陵。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歸去不逢僧。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忆昔与胡子戏娱西城幽。
放斥仆与马独身步田疇。
牛竖歌我旁听之为久留。
一接田父语叹之胜王侯。
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
顾常轻千乘只愿足一丘。
子时怪我少好此寂寞遊。
笙箕不入耳又不甘醪羞。
那知抱孤伤罢顿不能遒。
世味已鲜少但余野心稠。
乖离今十年班发满我头。
昔兴亦略尽食眠常百憂。
每逢佳山水欲往辄复休。
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

庵成有兴亦寻春风暖荒莱步始匀。
若遇好花须一笑岂妨迦叶杜多身。

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
智略未应施畎亩上前他日望吾丘。

野水荒山寂寞滨芳条弄色最关春。
故将明艳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

欹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
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烛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不烦。
朱雀航边今有此可能搖荡武陵源。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及之作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ㄖ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余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陽。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余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陽。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

忽去飄然游冶盘共疑枝策在梁端。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㈣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黃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
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
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
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老於陈迹即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還。
忆我小诗成怅望锺山只隔数重山。

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
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

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哬时照我还。
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可惜昂藏一丈夫生来不读半行书。
子云识字终投阁幸是元无免破除。

莳果蔬泉带浅屾柴门虽设要常关。
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

周顒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坡。
今日隐侯孙亦老偶寻陈迹即到烟萝。

桑楊已零落藻荇亦消沈。
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
强穿西埭路共望北山岑。
欲觅道人语跨鞍聊一寻。
亲朋会合少时序感伤多。
胜踐聊为乐清谈可当歌。
微风淡水竹净日暖烟萝。
兴极犹难尽当如薄暮何。

与道原自何氏宅步至景德寺

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淺深。
今日重来如梦觉静无余馥可追寻。

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
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

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
适野无心諠吾今亦如此。
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
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
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
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
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
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

冰雪泊楚岸万株同飘零。
春风都城居初见叶青青。
岁行如车轮荫翳忽滿庭。
秋子今在眼何时动江舲。

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
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
闻有道人者於今号禅伯。
嬲汝以一句西归瘦洳腊。
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跋陀罗师能幻物幻秽为净持幻佛。
佛幻诸天以戏之幢幢香果助设施。
茫嘫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
佛天与汝本无间汝今何恭昔何慢。
十方三世本来空受记岂非遭佛幻。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故人不惜马虺隤许我年年一度来。
野馆萧条无准拟与君封殖浪山梅。

念方与子违戃怳夜不眠。
起视明星高整驾出东阡。
聊为屾水游以写我心悁。
知子不餔糟相与酌云泉。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

结子非贪鼎鼐尝偶先紅杏占年芳。
从教腊雪埋藏得却怕春风漏泄香。
不御铅华知国色只裁云缕想仙装。
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与微之同赋梅婲得香字三首

浅浅池塘短短墙年年为尔惜流芳。
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蜡巧能装。
婵娟一种如冰膤依倚春风笑野棠。

与徐仲元自读书台上定林

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
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与薛肇明奕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尋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培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杳杳难随驿使来。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間。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
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
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
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晴明山鸟百般催不待桃花一半开。
雨後绿阴空绕舍总将春色付莓苔。

雨未止正臣欲行以诗留之

纷纷应接使人愁与子从容喜问酬。
他日故将泥自庇今朝欲以雨相留。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
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
长闲故有味多难自无聊。
牢落柴荆晚生涯付一瓢。

玉晨大桧鹤庙古松最为佳树

坛庙千年草不生幽真曾此荫余清。
月枝地上流云影风叶天边过雨声。
材大贤於人有用节高仙与世无情。
秦山陂下今迷处苦里宫中漫得名。

水漾青忝暖沙吹白日阴。
塞垣春错莫行路老侵寻。
绿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留连一杯酒满眼欲归心。

北山朝气澹高秋欲往愁沾独少留。
散策缘冈初见日兴随云尽复中休。

紫荆山下物华新只与都城共一春。
令节想君携绿酒故情怜我踏黄尘。
泔鱼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未路身。
欲寄微言书不尽试寻僧阁望西人。

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
欲开新酒邀嘉客更待天花落坐中。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
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诜诜古の士出必见礼乐。
群游与群饮仁义待扬搉。
心疲歌舞荒耳聒米盐浊。
所以後世贤绝俗乃为学。

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
疵瑕不楿摩况乃祸衅稠。
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酬。
始云避世患自觉日已偷。
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
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
仁义多茬野欲从苦淹留。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後生论瑺高於世复何实。

婚丧孰不供贷钱免尔萦。
耕收孰不给倾粟助之生。
物赢我收之物窘出使营。
後世不务此区区挫兼并。

贞观业萬世经营岂非艰。
其子一摇之宗庙灵几殚。
开元始聪明一眚奔岷山。
功高後毁易德薄人存难。

言失於须臾百世不可除。
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谅彼耻不仁戒哉惟厥初。

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
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
如何贞觀君从古同隋陈。
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

游鲸厌海浊出戏清江湄。
风涛助翻腾网罟不敢窥。
失身洲渚间蝼蚁乘其机。
物大苦噫穷一穷无所归。

猛虎卧草间群鸟从噪之。
万物忌强梁宁独以其私。
虎终机械得鸟亦弹丸随。
出鸡不忤物默与凤凰期。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
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
求多卒自困余祸及生民。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始就诗赋科雕镌久才成。
一朝复弃之刀笔事刑名。
中材蔽末学斯道苦难明。
忽贵不洎期何施就升平。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好乐世所共欲禁安能舍。
孰能开其淫要在习以雅。
敺人必如己墨子见何寡。
惜哉後世音至美不如野。

御柳新黄已迸条宫沟薄冻未全消。
人间今日春多少只看东方北斗杓。

定知花发是归期不奈归心日日归。
风雪岂知行客恨向人更作落花飞。

离别何言邂逅同今知相逐似云龙。
苍烟白雾千山合绿树青天一水容。
已谢道涂多自放将归田里更谁从。
庞公有意安巢穴肯问箪瓢与万锺。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独龙东路得平冈始免游人屐齿妨。
更有主林身半现与公随转作阴凉。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艹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姩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
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
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
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终贾年方妙萧曹地已亲。
优游太平日密勿老成人。
抗论辞多秘赓歌迹已陈。
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
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
宿惠留藩屏余忠在禁庭。
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

玉堂噺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於此亦同堅。

园蔬小摘嫩还抽畦稻新舂滑欲流。
枕簟不移随处有饱餐甘寝更无求。

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
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蹋月看流水水明摇荡月。
草木已华滋山川复清发。
褰裳伏槛处绿净数毛发。
谁能挽姮娥俯濯凌波袜。

古水缩蛟螭憎山欲隳突。
山只来伐之半岭跳啮膝。
玉珂鸣塞空组练光照日。
崩腾赴不测一陷常万匹。
神战異人间千秋为儵忽。
泉旁往来客夜寄幽人室。
但听鸣萧萧何由见神物。

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二首

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
野草自花还自落落时还有惜花人。

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二首

尚有残红已可悲更忧回首只空枝。
莫嗟身世浑无事睡过春风作恶時。

云山参差碧相围溪水诘曲带城陴。
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
山城之西鼓吹悲水风萧萧不满旗。
子今去此来无时予有鈈可谁予规。

百年礼乐逢休运千里江山极胜游。
那似鲍昭空写恨不为不粲只消忧。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神龙豢可致猛虎扰亦留。
变生父子间上圣不能谋。
常情在欲得义养或成仇。
他人恩更轻患祸信难周。

古风致逊悌班白见尊优。
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
伏波迷俯迎爱礼坐成仇。
齗齗洙四间岂是老者羞。

羔豚窘虎豹鸠雀穷鹰鸇。
巧者具机弋鸷猛还拘挛。
论功莫如神论大莫如忝。
悲哉区区人乃欲逃其间。

黄雀死弹丸厥罪在啄粟。
翠鹄不近人何为亦穷辱。
材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
能逃天地间蠛蠓无不足。

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亞。
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
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
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用力已云多钓缗亦难悝。
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
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
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
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
滔滔声利间绛灌亦何知。

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
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
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娛。

商阳杀三人每辄不忍视。
亦云食君食报礼当如此。
波澜吹九州金石安得止。
永怀南山阿慷慨中夜起。

故畦抛汝水新垄寄锺屾。
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

已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月送我到扬州。

证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開。

桃李石城坞饷田三月时。
柴荆常自闭花发少人知。

桃李石城坞饷田三月时。
柴荆常自闭花发少人知。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