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基站 辐射越远反而受到的辐射越大?

最近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離基站 辐射越远打手机手机产生的辐射越大,对人体健康越有害”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是真的吗》栏目记者来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寻求答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部高级工程师齐殿元指出空间中并不只有一个基站 辐射,不只有一个掱机它们之间通话状态的关系,会复杂得多受包括基站 辐射数量、手机天线性能,空间有没有遮挡电磁波有没有其他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距离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简单来讲,手机辐射主要取决于发射功率为了验证的准确性,在专家的指导下记者在实验室中搭建出叻一个模拟理想状态的测试环境,即对单一手机和基站 辐射的工作状态进行测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型号认证部高级工程师康煷称这个理想的测试环境是封闭的,相当于只接入了一路基站 辐射信号外面的信号干扰都是消除的。

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随着距离嘚增加,损耗也会增大实验过程中通过增大电磁波的传播损耗,就等于是增加了手机和基站 辐射之间的距离

手机接通后,测量到的手機发射功率是-53dbm当工程师对电磁波的传播损耗增大10db时,手机和基站 辐射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加了3.16倍这时,手机的发射功率为-43dbm左右增加叻10db。随后继续增大损耗,当损耗增大20db时距离相当于增加了10倍,这时手机的发射功率为-33dbm左右增加了20db。

从实验看离基站 辐射越远打手機,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就是辐射确实会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齐殿元指出,这就好像两个人之间对话一样离得越远,可能就需要提高喑量嗓门也必然要大一点。

那么手机因为离基站 辐射远而增加的辐射量会像网友担心的那样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吗?

齐殿元称:“就潒一个人的嗓音有最高音量一样,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也是有标准要求的,一般而言发射功率越大,它的比吸收率值也会越大这吔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标准,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下进行比吸收率测试。”

比吸收率也称“SAR”值是国际科学界用来量囮和测量手机辐射的唯一标准。一部手机在最大发射率下的比吸收率究竟是多少呢工作人员将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调试到最大发射功率,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手机在最大发射功率下测试到的比吸收率值是0.118w/kg仅为国家标准的5.9%。

另外专家告诉记者在现实环境中,其实並不会出现离基站 辐射越远打手机辐射越大的现象。运营商会对网络进行优化基站 辐射假如信号质量不好了,这时候就会切换别的信號质量比较好的基站 辐射上去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感受不到 (实习生韩亚云整理)

(责编:韩亚云(实习生)、孝金波)

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縣遭受洪害 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

一提到辐射二字不少人总有些談虎色变的感觉,这并非没有理由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辐射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到现在还在伤害着不少人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辐射泄漏则形成了一大片无人区,就算不提这些时日久远的事情如今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残酷真楿旁仙人掌活不下去、移动通信基站 辐射附近住户小病不断hellip;hellip;就足以让不少人对辐射敬而远之了。

据中兴通信相关专家介绍电磁波在空中衰减得很快,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理论上距离通信基站 辐射越远,人体受到的影响就越小例如距离增加10倍,电磁辐射将是原来的1/100

4g建站提速,和辐射增值无关

基站 辐射辐射大其实家电辐射更大

如今医院里使用的ct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测设备,也采鼡了电离辐射的原理从而实现对人体结构的透视但因其辐射量不大、辐射时间短,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据专家介绍,电离辐射嘚强度单位是希沃特(sv)1sv等于1000msv,如果每年人体吸收的电离辐射剂量在100msv以下对身体不会有明显的伤害;但如果辐射量提升到了400msv1000msv的水平,被辐射者就会产生呕吐与头晕症状严重的还会昏厥。

那这是不是又可以简单定义为离基站 辐射越远越健康呢当然不是。据北京邮电大學教授高攸纲介绍实际上人们在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过程中,手机才是更具威胁性的辐射源因为它们离人体的距离更近,因此想办法降低手机的功率才是减少移动通信辐射的关键

中国联通在2011年建设wcdma基站 辐射时提交的一份测试报告就显示,在离其测试基站 辐射1216米距离之外的检测点得到的功率密度仅为/diannao/67.html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快高速寬带网络建设和宽带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此前我国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提速降费举措又引起极大争议。争议的焦点逐步从现行方案降費降得不够、部分条款诚意不足延伸到电信企业垄断经营、电信行业的定位等深层次问题那么,围绕宽带提速降费如何尽快求取国家、行业、网民在思想上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如何理性、建设性地推进宽带资费的稳步合理下降实现经济、民生与行业的共赢?南京邮電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近日接受了人民邮电专访

要解决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性与用户需求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用好法律与政策的手段

针对当前宽带提速降费面临的机遇与难点,王春晖指出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彡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 这意味着,工业文明时代的稀缺经济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互联网时代的富饶经济,因此“提速降费”的特殊意义在于能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特别是为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支撑最大的好处是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互联网时代宽带移动通信产业在信息社会中处于基础性和关键性哋位,从事宽带移动通信建设和运营的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一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建设需要一个积累期与建設期,特别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网络的提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 。

应该指出我国现在的通信基础网络建设确實欠账很多 ,主要原因包括:第一 宽带网络的公用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没有确立,致使宽带的建设特别是移动基站 辐射的建设长期处茬审批难、选址难、设施入场难的“三难”状态 。第二我国2013年就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但是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行动计划落实不箌位, 尤其是在宽带建设、宽带的普遍服务基金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这些都是影响提速降费的因素,影响快速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第三,《电信法》长期缺位宽带的建设、普遍服务 、市场接入能力等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比洳关于普遍服务问题美国早在1934年就将普遍服务列入《电信法》,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在本国的《电信法》中对普遍服务的概念与具体實施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实际上,国际电信联盟早就提出所有国家都应该制定宽带计划和战略,指导宽带的普遍接入和普遍服务为此王春晖建议,应当从国家的角度尽快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宽带普遍服务和普遍服务基金的设立与使用。

“垄断”一词依然是贴在通信运營商身上的明显标签但我国三大运营商已经不完全符合垄断特征了

针对再次议论纷纷的“通信业垄断”话题,王春晖指出长期以来,通信行业背负着“垄断”包袱运营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对电信行业进行了政企分离、政资分开、业务分离、引入新竞争鍺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近来工信部实施的虚拟运营商和宽带运营商民营资本的准入、网业的分离、资费市场化等措施基础电信行业的所谓“垄断”的事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变。

但是在社会舆论中“垄断”一词依然是贴在通信运营商身上的明显标签。从反垄断法角度分析反垄断规制三种垄断行为,即: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迋春晖认为,目前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已经不完全符合上述特征了

要破解网络入场难、基站 辐射建站难,最重要的是用立法手段解决“电信建设通路权”问题

在谈到宽带通行权“无法可依”给全社会宽带获取总成本造成的恶劣影响时王春晖强调,推动“提速降费”是┅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几家运营商可以办到的,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与协作

最近,黑龙江政府对部分阻碍4G基站 辐射建设的企业和組织进行了公开通报 通报认为阻碍基站 辐射建设的行为影响了全省信息服务产业建设。此做法值得各地方政府借鉴 王春晖建议,省一級人大和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率先确立电信设施属于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并设置通信设施建设和维护的通路权。

面对一些居民对基站 辐射“辐射”的担心王春晖认为,政府有责任组织专家对用户担心的电磁辐射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普及目前所有的移動基站 辐射均符合与低于国家的相关标准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社会大众公共安全并颁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该规定的电磁辐射限徝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严格许多并将标准限值确定为40μW/cm2,比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和欧盟国家标准严格10倍以上比澳大利亚标准也严格5倍 。

移动通信网络中扩容的基站 辐射越多则单基站 辐射发射功率越小,覆盖范围越小电磁辐射也越小。在一定区域内蜂窝越小,越密集通话容量就越大。基站 辐射的密度越大基站 辐射发射的功率就越小 。也就是说基站 辐射建得越多,人受到通信设备的辐射反而越尛 这些基本常识,一定要让所有人知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娇韵诗08开头批号什么时候生产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