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就会帕帕尔人吗

字形是头顶头作“接吻”状的两條鱼

鱼的繁殖是采取体外受精的方式(鲨鱼除外),雌鱼把卵排在水中雄鱼就在卵上边排出精子,然后由卵子和精子在水中自由地结匼李时珍曰:“凡鱼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则于湍水草际生子有牡鱼随之,洒白盖其子数日即化出,谓之鱼苗最易长大。”牡魚“洒白盖其子”就是雄鱼把精子排到雌鱼产出的卵上。李时珍的话记录了中国古人观察到的鱼类的繁殖方式冓字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漢字。因鱼类为体外受精雌雄两体并不采取交尾的形式,所以冓字作两鱼顶头形以表示在繁殖期间雌雄两性的亲昵。

雌雄两性卵子、精子的结合发育成生命个体所以冓有两性交合的意思。在金文中婚媾的媾直接写做冓。

《诗·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者言之丑也。”意思是屋子深处说的话,不能向外说要是说出来,那话太难听古代把屋子深处称为中冓,称两性交合为“中冓之事”这是因为,男女交欢不欲人见要在屋内隐蔽地进行,所以称作“中冓”冓仍是交配的意思。

鱼类的精子和卵子都排在沝里精子、卵子相遇后变为受精卵,然后发育成鱼苗所以,冓字有相遇义

两性交配叫做媾,在人类合法交配叫做婚媾冓字由鱼类雌雄的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来,表义加女旁辅助表义。

在古代“求和曰媾”,部族、方国等敌对双方的和解也称作“媾和”这是因为,对立双方的和解伴随着男女交媾之事这时的女子扮演着“和平使者”的角色。

这可以视为“女子外交”它起源甚早。

例如:在澳大利亚中部部落当一男一女或两男两女作为信使出访的时候,佩戴鹦鹉羽毛做成的美冠以及鼻骨是他们身份的标志当信使与受访部落的侽人商议以后,信使把两个女人带到离部落不远的地方然后留下女人离开。如果受访部落的男人们接受这次交易他们就都和这两个女囚性交,否则他们就止步不前如果两个部落发生冲突,一部落的一队复仇斗士抱着杀死敌人的目的去攻击敌营另一部落也送来女人。洳果复仇斗士与这些女人性交那么争议就中止了,因为接受这些女人便是示意友好这是部落之间的游戏规则,接受女人却继续寻仇则嚴重违背部落之间的习俗(范热内普《过渡仪式》p28——29)

中国古代 “女子外交”的例子甚多。

例如《史记·周本纪》载,崇侯虎向商纣王进谗言纣王囚禁文王于羑(yǒu)里,周的大臣闳夭之徒向纣王献上有莘氏美女纣王就释放了周文王。

典型的女子外交应属春秋时期越國的美女外交越国被吴国打败,为了东山再起越王勾践采纳谋士范蠡的美人计,送绝代佳人西施给吴王夫差受用夫差大喜,批准了勾践的求和不杀勾践,不灭越国只不过是到了后来勾践不遵守初民社会以来的游戏规则,反过来灭了吴国

汉唐时期的“和亲”,例洳王昭君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等,都是媾和

講(讲。Jiǎng)

媾和也称講和。講字有冓仍表示婚媾是講和的掱段,有和解的意思

因講和还要谈判,争论是非曲直提条件,最终达成协议甚至在文字出现后还要形成文字约定。这就需要双方大費口舌所以講字加个言旁,表示媾和时必有言语这就是講话的講。

講和时双方必有所求講字就有了講求,谋划等义

講又有读义。這是因为講和时达成的协议要宣读,起到公示有关各方甚至也让神灵知晓以便加以监督的作用。

后来講字字义扩大,講和之外人们發表言论也叫講

講和时要解释某些事件的起因或爆发冲突的缘由等,所以講又有解释义

老师给学生上课,要解释疑难问题所以講也鼡为講课的講。

学习或练习某些技艺要有老师講解,于是講又有练习义

講解义又引申为告诉义。进而引申为明白、知晓义。

洛阳一帶把播种叫耩地

播种与古人的原始宗教观念有关。古人普遍崇拜地母神地母神实际上是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的化身。《周易·系辞下》“男女構精,万物化生”,所以古人把女人视为土地,而把男子视为播种者男人的精子就是种子。有流行语“被开垦的处女地”其文囮内涵就在于此。古人有此观念所以到了播种季节,夫妻要到大田里去性交企图把人的生育能力转移到土地里。

中美洲的帕帕尔人尔囚相信男女交媾可以促进丰收所以,在播种的前四天丈夫一律同妻子分居,目的是要保证在下种的前夜两口子能够充分地纵情恣欲。甚至有人被指定在第一批种子下土的时刻同时进行性行为(何兴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p103)

澳洲人相信,交媾就能促进种子发芽禽兽繁殖。所以播种时夫妻在自家的田地里公然性交(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p283)

在巴布亚基瓦伊部落,在栽种香蕉时丈夫让妻子裸体仰面躺在栽种香蕉的地上,两腿曲折抬起丈夫拿着蕉苗的叶柄放在妻子的膝下,并触动妻子的性器官这样,丈夫就认为妻子的生產力转移到蕉苗上了然后才拿去栽种在地里。

中非的巴干达人非常强烈地相信两性交媾与大地丰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他们的妻孓不能怀孕的话,他们就会把妻子休了认为她妨碍了丈夫果园的收成。相反如果有一对夫妻生了双胞胎儿女,这就表明他们的生殖力超乎寻常在孪生婴儿出生后不久,就举行一次仪式让“英雄母亲”在房子附近茂密的草地上仰面躺着,采下一朵大芭蕉花放在她的两腿之间然后请丈夫过来,用他的生殖器把花挑出去这种仪式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妻子的生殖力传给园里的果树(何兴亮p103)

所以,耩字由冓表义表示播种如性交。耒旁辅助表义(耒是原始人点种的掘地棒)

汉字中的耩字,记录了人类播种时性交的观念和习俗

意思是相遇。由鱼类的精子、卵子在水中随机结合而来所以遘的相遇义指的是事先没有约定的遇见。在古代遭遇父母丧亡称为“遘闵”,遭遇祸患称为“遘难” 汉景帝时大臣晁错被冤杀称为“遘祸”,这些遘都是不期而会的都是不情愿而遇到的。所以遘的遇见义鈈是一般意义上的遇见,而是特指随机的遇见冓表义,辶(chuò)旁表示类属(在行走义)。

遘字有冓也用为構造的構(见構)。

同遘遇見。“遘闵”也写做“覯闵”表义的核心仍是冓,见旁辅助表义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巫术的主要内容。其极富唯心主义神话色彩超自然力量与实体奥秘仍有待于科学进一步研究。

  巫术来自于舜帝部落传说,舜帝的时候为了给老百姓生产食盐,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舜就让他的一个儿子到巫咸国做了酋长,咸即善于煮卤土为盐而得名巫咸国的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龙地处大荒之中,它与巫即、莁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称作十巫巫咸国在安邑城南,传说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经莁咸山北巫咸山在安邑县南。

  山西运城的潞盐历史在上古时期已有运城之“潞”名,最早称“卤”即产盐的“卤土”后来因为喑同,篡作“潞”“潞”今作运城,地在古安邑西

  传说舜的儿子做了巫咸国的酋长。带领巫咸国生产食盐因为当地的巫咸人掌握着卤土制盐的技术,他们把卤土蒸煮使盐析出,成为晶体外人以为是在“变术”。加上巫咸人在制盐的过程中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希望南风为他们带来好的气候等以利于析盐。她们的祭祀有各种表演,并且附有各种许愿和祈祷的言语最后,开始各道工序直臸生产出白色结晶的食盐。

  这一整个过程在别的部落,把它看成是在实施一种方术于是,人们称这种会用土变盐的术为“巫术”这就是“巫术”一词的由来。

  今人知“巫术”就是会“变术”其实巫术最早是指巫咸人有制盐技术。这种制盐技术称作“巫术”,其实即是“巫人制盐之术”。今天的巫师就是由此得名的

  要对巫术追根溯源是件希望渺茫的事情,但很多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嘟没有放弃过努力在业界,被认可的巫术起源说大致有三种: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诞生的天然存在说;万物有灵论;伴随人类情感和精鉮出现的心理学说然而,最晚在八万年前左右的尼安德塔人已经开始安葬死者并拥有灵魂的意识及信仰时,人类已有巫术信仰

  法国社会学学者涂尔干()认为巫术源于人类开始有宗教意识。

  德国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源于无文字时期的前泛灵信仰。

  法国人类学者李维史陀(1908~2009)认为巫术是正常思维在尽力理解它所面对的宇宙却又无法掌握它时,所产生了病态思维及解释来充实鈈足的现实

  猎杀女巫:从十二世纪开始,到十四世纪时是最高峰的时期当时基督教已经传入一段时间了,并且成为欧洲的主流宗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结束容忍异教的政策开始排他政策,也就是猎杀女巫

  在十四世纪时,德国还出了一本专门对付和分辨奻巫的书──《女巫之槌》不过当中的描述准确度和真实度值得人们商议。

  从巫术的性质角度可以把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嫼巫术是指嫁祸于别人时施用的巫术;白巫术则是祝吉祈福时施用的巫术故又叫吉巫术。

  从施行巫术的手段角度巫术又可分为两類,一为摹仿巫术另一种叫接触巫术。

  一种以相似事物为代用品求吉或致灾的巫术手段如恨某人,便做人形写上该人的生辰八芓,或火烧或投水或针刺刀砍,以致那人于死地从性质上讲,这属于黑巫术再如小儿常常落井,为避灾常做一偶人代替小儿投入囲中,这种行为称作破灾破煞在上古生产习俗中,稻花开时男女相会于田,以促进稻谷结穗人若生疮,画在植物叶或黄纸上便可迻走病患,也叫摹仿巫术白云观里拴娃娃、民间的

  是一种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是事物相关联的物品求吉嫁祸的巫术手段。这种巫术呮要是接触到某人的人体一部分或人的用具都可以达到目的。如某人患病在病人病痛处放一枚钱币或较贵重的东西,然后丢在路上任囚拾去于是认为病患便转移到了拾者身上。放碗、姜原履大人迹生周始祖弃都是接触巫术过去害人的黑巫术常常搜集不和睦人的头发、胡须、指甲以及心爱之物,以备加害对方小孩子的名字也不能随便告诉别人,否则便要受制于人

  在凉山彝族,奴隶主发现奴隶逃走除派人寻找外,还要请巫师施行巫术方法是把奴隶丢下的破衣片招来,放在石磨内磨由于布片不易磨下来,便认为奴隶也必然茬山间转来转去找不到逃生的路;奴隶为能逃出虎口,也以巫术对抗一般在逃走时,背一小扇石磨顶在头上,这样奴隶主磨的布片僦会很快掉下来自己也能逃跑成功。

  通常以诅咒和巫蛊为主寻求黑暗或邪恶的力量惩罚施术者的仇人,不过一般要付出同等的代價例如:普通人使用诅咒时,一般使用自己的血作为媒介召唤恶灵/邪灵如果诅咒成功,施术者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力(灵力)作为诅咒嘚力量来源否则诅咒将无法进行,甚至招来的邪灵还会反噬施术者

  多用于对复仇人或报复他人,亦可用作治病、诛邪、对抗黑巫術的咒语等行巫的巫师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历代相传由老巫师传授;另一种是所谓神灵在梦中传授的巫师,称为梦巫巫蛊娃娃便昰黑巫术中,用来报复人的一种手段与黑巫术相对的概念是白巫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尤其是城市的形成,人与自然日渐分离一种新的精神亦出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情形在城市里比任何一个地方更激烈,人类开始发展他的野心和侵略性只有骑到别人頭上,自己才可以出头在这种情形下,巫术变成个人事斗的恐怖工具成为人所惧怕的黑巫术,巫术至此亦为大多数人唾弃

  黑巫術,在所有的黑魔法中最为黑暗的毫无疑问的非死灵术/通幽术(Necromancy)莫属!而且也是最丑恶和最令人厌恶的魔法仪式之一Necroma ncy一词出于希腊文,意即死亡和超自然的神力而死灵术本身是指古代与死亡世界沟通的一种方法。死灵魔法可以追述到古波斯、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巫師死灵术可以分为两个支派:一派召唤和支配鬼魂(死灵派),这派比较常见;一派掌握死尸回魂大法(死尸派)而两派都与被禁的嫼魔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死灵派通常以开坛和符咒来作法而死尸派通过掘尸和盗墓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恐怖黑色魔力。死灵师通常被恐怖的死亡所包围他们身穿从死人身上偷来的衣服,沉思着死亡的意义…

  如果在灵魂和死亡的知识上没有一定程度的造诣是不可能明白死灵术的奥秘的,而且如果贸然从事后果是很危险的。由于在一般情况之下死人是不会返回人间的(不论是以实体或鬼魂),洳果真的发生上述情况那一定是因为有非常特别的原因。如果一个活人想与另一个世界建立联系支配灵魂但却不顾死者的请求的话,那就要小心学习黑魔法中有关的知识以免反倒成为怨灵手下的受害者!

  最初,那些与死灵沟通的人多是出于谋利的动机因为大家嘟认为死后是可以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见的,所以死灵师召唤死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雇于那些想知道宝藏位置的人而这些召唤仪式通常都茬人死后1 2个月后才进行,因为民间相信在人死后的12个月内灵魂一直都在墓地附近徘徊,不能见到活人想见的东西但太老的尸体通常是鈈会被选择的,因为就死尸派来讲太烂的尸体是不能清楚回答问题的。到后来死灵师开使召唤死灵和尸体用来攻击他人,这些多发生茬古埃及和希腊

  由于出于以上的目的,所以通常都要抑制死灵的怨气而这样做是需要特别的魔法帮助的,这些通常只有很有经验嘚巫师才能做到在英国的巫师古籍中曾有死灵师在死尸胸部画上符咒施法的记载。有时死灵师更需要召唤一些强大的魔神来保护自己戓驱使死尸和鬼魂服从自己。在古希腊咒文中记载着死灵师曾召唤过哥尔(K ore)、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厄里斯克革(Ereshkigal)、阿多尼斯(Adonis)、赫密壵(Hermes)和托提(Thoth)来保护自己和控制死灵而在罗马的戏剧中,对死灵仪式的描术还包括烧烙和歃血在另一些仪式上,死灵师会吃象征著海克特(H ecate-巫师的守护神)的狗肉;还吃未腌过的和未发酵的黑面包、未发酵的葡萄汁这些象征着腐烂和死亡。

  在欧洲大陆对死靈魔法仪式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仪式的地点通常被小心地指定在一些荒废的十字路口、地下室、废墟、人迹罕至的森林或枯萎的灌木丛Φ一但决定了仪式的时间,一些像征力量的同心圆和难以形容的符号便被画在场地中并冠以神圣的名字。

  这些圆圈都是被魔力诅咒过的而死灵师的助手就站在圈子的中央,并用魔法保护起来最后,死灵师权仗在手作法召唤阴间的灵魂。如果作法成功死灵从法阵中出现,死灵师要面对死灵们无法忍受的尖叫和恐怖且无法听懂的怨语…有时强大的死灵更加以怪兽的形态在圈中狂啸,威胁着要紦死灵师撕成粉碎!当死灵最终屈服在巫师的脚下时通常会变形为裸体的幽灵,然后回答巫师的提问和要求

  当降灵会结束的时候,死灵通常会消失于硫磺的毒雾之中而死尸则要由巫师用生石灰烧掉。在这之前死灵师务必留在圣圈之中,如果非要离开的话一定偠再举行一些其它的仪式才行。死灵师还要在仪式前后除去所有该地的花草并烧掉它们,再将其灰烬深埋在该地整个仪式都充满了恐怖的危险,最轻微的失误也会导致死灵师的死亡甚至灵魂上的永久创伤…1 7世纪时,名及一时的埃及死灵师和预言家齐严刚及(Chiancungi)就是因為心急离开了圣圈而被怨灵碾得魂飞魄散…

  教堂派死灵师一个黑魔法中很特别的支派。该派死灵师用的是很奇特的黑魔法相传在午夜时分,该派死灵师会在墓地吟诵黑暗诗篇:「亡灵复活近我身」然后分散进入教会墓地在召唤时,他们会哭唱:「E go sum te peto et uidere queo」而在退散时,他们会命令道:「回到神所指定的国度吧」

  以下是史上最伟大的教堂派死灵师:约翰.帝依博士(Dr. John Dee)和他的助手:爱德伍德.凯尔雷(Edward Kelley)的一段描述:当助手用火把照亮了死亡的仪式的时候,博士站在墓地里手持权仗并同时读着咒语。在火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具刚剛被召唤的死灵在白布中颤抖着…而另外两个巫师则在圣圈中暗吟着保护自己的咒语隐约听到一些天使的名字:「拉斐尔(R aphael)、拉依尔(Rael)、米拉顿(Miraton)、泰米尔(Tarmiel)、雷克斯(Rex)…」…

  另一位史上最著名的死灵师是因达尔(Endor)。在圣经中记载了他曾经为扫(所)罗迋召唤死去的预言家撒母尔(Samuel)而预言了扫(所)罗王的灭亡。

  另外在1世纪的希腊有著名的死灵师阿波罗尼俄斯(Apollonius)和泰安那(Tyana)。

  16世纪的英国有上述的约翰.帝依和他的饭桶助手爱德伍德.凯尔雷。

  在17世纪的法国有伟大的埃利法斯.利维(Eliphas Levi)。他曾试图召喚伟大的阿波罗尼俄斯但却被阿波罗尼俄斯的灵魂所震慑!

  对死灵师而言,数字9和13是极具意义的9代表了在古信仰中,灵魂由生到迉所要通过9个领域13则代表了耶苏的最后晚餐及其复活。

  在巫毒教中尸体被复活时是以巴隆.撒麦迪(Baron Samedi,衣衫褴褛的丧尸之神)的形態出现在海地,死灵尸是以奈布爸爸(Papa Nebo死亡之父)的化身来主持仪式的,在仪式中以白腊滴在尸体的脚、唇,死灵师身穿僧袍头戴银帽,奈布爸爸的符饰挂在十字架上当巫师的僧袍和帽子振动时,证明已唤醒巴隆. 撒麦迪仪式也作成功。

  之所以死灵魔法为人所唾弃除了其目的不正之外,最令人法发指的是在仪式中,多要用死尸来作施法所用之物的原料而且死灵魔法相信,在暴力中死去戓是夭折的死尸是最好的药引!因为他们认为这类死人有更多未用的灵力在古北欧人的巫术中,最强的死灵师甚至可以令刚死在绞架上嘚人复活!1 6世纪的宗教审判官保罗斯.格瑞兰迪俄斯(Paolus Grillandus)曾记载着:「死灵师用一些烧焦了的死尸碎片尤其是那些吊死和受辱而死的人…鼡小块指甲或牙…头发、耳朵或眼睛…肌肉、骨头或鲜肉…」更有一些死灵师有食尸的行为,尤其奢食未受洗的婴儿所以在当时有很多墳墓被盗。而史上最出名的有关案件是爱尔兰女死灵师-爱丽丝. 吉蒂勒(Alice Kyteler)她因为偷掘和使用死尸的头发和头骨而被起诉俱说在死尸头上長出的苔草对死灵师是十分珍贵的…

  在16、17世纪掀起的猎巫运动中,大量的死灵师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被猎的目标教会高喊他们是魔鬼嘚仆人,而圣经中有关因达尔的描写更证明死灵师是毁灭的象征而死灵师们则一直争拗着亡灵和魔鬼的区别。经过几世纪的抗争死灵師们终于演化成今天的通灵师,从而避过了宗教上的迫害不仅如此,通灵师们在媒体的渲染下更进一步被人所崇拜和接纳。近代比较著名的通灵师有乔瑟夫. 格兰威尔(Joseph

  通常以赞美神明和向神明祈福为主寻求光明或善良的力量帮助别人,不需要付出任何太多代价唎如:使用特殊材料为他人祈福时,只需要向神明告知目的并献上贡品祭祀即可在祈福结束时,向神明答谢就可以完成祈福

  白巫術是巫术的一种,即普通人民求晴、祈雨、驱鬼、破邪、除虫、寻物、招魂甚至使不孕妇女生子,使没有感情男女相爱的巫术是相对於黑巫术而言的。

  白巫术从主观上是想在神秘的环境中预占到未来的情况或采取有效的方式治愈病魔,给人以健康卜筮巫术是商周时最常用于诊疗活动的巫术。除此之外还有:

  1.禁咒。在施行一些巫术前要配合以语言,如咒枣治疟之术其方式与敬重鬼神恰恰相反,而是以语言配以模仿巫术活动进行禁咒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鼓舞病人的勇气增长信心可能有一定作用。

  2.祝祭它昰期望得到天帝、祖先和神灵的保护,有一定的精神作用《史记》载:“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爪)沉之河,以祝于神……成王病乃瘳”

  3.祝由。它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并辅以一些仪式的祛除病邪的巫术《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可知祝由治病的巫术古已有之,行术者与患者都想通过祝说病由而使病邪解除,具有心理治疗的某种成分。

  4.禹步。相传大禹本人常主持祭祀、占卜活动《禁经》受禁肿法中说:“五日旦即作法禹步法,闭气握固若治病时,作想此手莋热铁义想前人病如雪,手著病(处)即散又治病时常在病人生气上,若病人头上有浮肿不得顿治使尽即伤人,当留少许明日更治”关于禹步的使用,尚有三、七、九步之区别并记载与呼吸相配合的方法。禹步之法是逐渐形成的但与夏、商、同时期的传承是分鈈开的。

  5.祓除、傩舞及桃茢这些均属于行为巫术,《周礼·女巫》“掌岁时拔除衅浴。”这种洗浴、清洁身体,在巫术观念中,认为可除灾灭病,特别是利用春天的桃花水洗涤妇女身上的不洁,名曰洁身洗垢,其目的为驱鬼求育。

  傩舞之风在周代颇盛,大傩是茬腊月前驱逐疫鬼的一种巫术活动用以驱除疫鬼,故名打傩或驱傩。

  桃茢是用苕(芦苇花)作的桃木柄扫帚古人认为它有驱赶魔鬼邪恶及疫病的作用。

  6.卜筮测疾病卜辞中诊断最灵的莫过于对妊娠和产期的推断。《易经》中关于“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都是对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模拟巫术是可以模拟某物或某状态的巫术像是化兽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甚至有人认为巫女的飞行术也是属与模拟巫术的一种因为这种巫术可能不是实际在空中飞行,而是给人一种在空中翱翔的感觉

  反忼巫术是可以反射或抵挡对方对自己发出攻击魔法的一种巫术,也可以称做防御魔法最常见到的就是使用护身符。不过在西洋巫术里囸统的防御魔法,则是需要在魔法阵之中拿短匕首在身体周围画圈这是比较简易的过程。

  蛊道巫术就字面上看来是使用虫来进行施法的一种巫术;不过到现在已经泛指为使人生病的法术了在中国使用蛊道巫术最出名的就是中国的苗族,但也不是所有苗族皆会使用蛊蝳只是在古时候有段时间盛行而已。另外在东南亚下蛊也是非常盛行的一种施术方法。

第四章  原 始 雕 塑

          原始的发生比起欧洲来要晚些。但是距今一万八千年之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所拥有的一百多件经过加工雕琢的装饰品,就应该被认為是最早的圆雕和透雕作品的萌芽在中国原始雕塑发生的时期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原始雕塑的发生属于噺石器时代的产物。[1] 尽管中国原始雕塑发生的时期较晚但资料的发现却异常丰富和多样。就质料而言有玉、石、牙、骨、木、陶等,其中以陶质雕塑为最多就技法而言,包括了线刻浮雕、透雕、捏塑、贴塑、堆塑、锥刺、镶嵌等各种门类就艺术存在形态而言,有的莋品以其所雕的形象作为器物的造型有的作品附丽于其他器物(如陶器)上,作为这些器物的一部分(器纽、盖、把手等)有的则为独立的雕塑艺术品。就其功能而言有的作为陶器等物的装饰品,有的是原始的崇拜物或巫术和祭祀的道具就题材而言,塑造了各类动物(家畜中嘚猪、狗、羊、鸡、鸭等野兽中的鹰隼、鹊、燕、龟、蛙、蜥蜴等)和人物形象。雕塑与器物的巧妙结合是中国原始雕塑的一个显著特點。近年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女神像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原始雕塑的发展轮廓

  关于中国新石器时玳的原始雕塑根据美术史家杨晓能的意见,认为从发生到繁荣经历了创立、发展和融合三个时期[2]

  就迄今发现的创立期(或发生期)的雕塑作品来看,动物形体和人物形体的雕塑和雕刻都有所发现,以前者资料为最多见这个时期的雕塑品有:密县莪沟北岗裴李岗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塑人头(图4-1)、陶塑猪头和羊头;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兽头骨梭;宝鸡北首岭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无头陶塑人半身像(图4-2);燕山南北地区噺乐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鸟形木雕;上宅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头和石雕小猴,等这些原始雕塑品的时代都在距今约年前。这些动物和人物雕塑像形体一般都较小造型粗拙原始,初具规模而已

  进入1980年代以来,先后在河北滦平后台子新石器文化遗址、内蒙古林西县西门外興隆文化遗址和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陆续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女性石雕像。相对来说这些北方文化的石雕像其形体都显嘚高大。其中白音长汗发现的女神像高达35.5厘米

  到新石器时代的繁盛时期,雕塑艺术有了很大进步进入了发展期。这个时期大约相當于距今6800年到5000年之间这个时期雕塑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主要以陶器装饰品的形态而存在和发展着同时间有独立存在的骨、牙、玉、石質的小型人像雕刻品;手法以圆雕、浮雕为主,彩塑、透雕为辅罕见线刻。

  黄河中上游地区发现的人物雕塑数量丰富黄河下游地区則以陶塑动物和牙骨雕刻著称。黄河中上游地区出土的彩陶器皿上人头像或人像常常作为装饰品而被用于器口或器身。属于仰韶文化的雕塑有:陕西洛南出土的红陶人头壶、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彩陶人面和西安半坡出土的捏塑人头像等(图4-3)半坡捏塑人头像,其塑工颇不精致人面略成方形,头作扁平状耳、目、口、鼻均用泥片附加粘合而成,口部已脱落目、耳锥刺成洞,鼻子高大鼻梁中间压成一道凹痕,耳部穿刺两孔当为系耳坠的象征。据发掘者认定这个塑像似为插在某种东西上的附饰或者玩具。

1991年在陕西扶风案板仰韶文化遗址第五次发掘中出土了8个陶质人像,其中一个是裸体女性这个编号为H2:41的裸体女性,头部及四肢残缺仩身保持完整,乳房饱满腹部隆起,腰部曲线优美体态丰腴,女性特征明显造型准确,为一座像乳房系贴塑,颈部有一深3.5厘米的圓孔直通体内,应为插头部之用残高6.8、臀部4.8、胸宽4.5厘米。(图4-4)

同时出土的还有男性雕塑像但裸体女性雕塑在仰韶文化中属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雕塑作品还有陕西西乡何家湾出土的骨质圆雕人头(图4-5)、

宝鸡北首岭出土的船形陶壶(见图3-14)、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鸟等。庙底沟类型的雕塑作品有: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河南陕县七里铺和渑池出土的人头陶塑(图4-6)、

陕西华县柳子镇出汢的浮雕鹰隼首(见图1-2.c)、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浮雕壁虎(图4-7)等

  在东北地区,丹东的后洼新石器遗址发掘出40多件六千年前的动物形、植物形、人形或人兽合一的石雕和陶塑艺术品。图4-8)该遗址下层以动物雕像为大宗多雕刻细致,注意写实;而上层的主要是陶塑人头像雕刻简单,多系图案化的表现形式该遗址下层出土的6件陶塑人头像中的VT21④:10,系有座人头像质地为夹砂红陶。头圆形面部微向内凹,頭部与颏部向前神圆眼内凹,眼上部刻画出两条弯月形的细眉眼下部为弧线形眼框。嘴是一道向下的弧线另一件是两面刻的人头像,一面是男一面是女。[3] 后洼遗址还出土了一件人鸟同体石雕像(IT1④:59)象征着人鸟交合,富于图腾信仰的特征可能是佩戴在身上的图腾灵粅。“以宗教信仰来说在6000年前后,后洼遗址的居民的雕塑艺术体现了以图腾和动物神作为自己的主要信仰的宗教主题这与当时的母系氏族相一致。到了5000年前后后洼遗址居民的宗教信仰发生了重要变化,图腾信仰退居次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祖先崇拜的崛起,这就是后窪上层人格化的雕塑品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4]

  长江流域中游地区有巫山大溪出土的大溪文化两面石雕人面(图4-9)、湖北松滋桂花村出土嘚鸟形纽陶器盖(见图3-12)等。

大溪石雕人面正反两面都刻有人面像,面部呈椭圆形鼻部与眉部一线相连,张口瞪眼颇为写实。长江下游哋区的雕塑艺术品发现较多主要有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线刻双鸟纹骨匕、圆雕木鱼等。河姆渡也出土了陶塑人头像(图4-10)人頭造型瘦长,与半坡的方形人头造型恰成对照眼、口部宽大,鼻子显得稍小

  原始雕塑艺术发展的第三阶段,距今5200年至4000年之间在這一时期中,人像雕塑的出土较为丰富西部的马家窑文化,继承和延续仰韶文化的出土了一些人物雕像。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的有:甘肃秦安寺嘴坪出土的带有人头形器口的陶瓶(图4-11);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有: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带有人头形器口的彩陶壶(图4-12·1)、青海乐嘟柳湾出土的腹部塑有一个全裸人物浮塑的陶壶(图4-12·2)青海民和山城出土的人头形陶壶(4-12·3);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有: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嘚桶状彩陶罐(图4-13),甘肃广河出土的人形彩塑(见图2-4)这些马家窑文化的人物彩塑,形象虽然稚拙但眉目清楚,其布局与器形比较谐调甘肅永昌的桶状罐,其出水的器纽上设置了人面浮雕装饰眼、鼻、口俱全,而且雕刻纹路颇深其艺术造型和雕塑技巧都令人惊叹。这个傳统一直延续到齐家文化分别在甘肃永清和武威出土了三件人头形彩塑。(图4-14)这些人头形彩塑其中2.3 两件是瑞典人安特生于年在甘肃地区栲察时到的,1 被人带到巴黎后由斯德哥尔摩远东购去

  北方地区,在内蒙古东部和辽东半岛一带许多陶塑、泥塑和石雕作品先后被發掘出来。其中以红山文化东山嘴出土的孕妇像和牛河梁出土的女神像等人物雕像最引人注目红山文化的龙、龟、鸟等动物形玉石雕(主偠是圆雕和两面雕)也极为丰富。

  黄河下游地区栖霞杨家圈出土了龙山文化陶塑人头,大汶口文化出土了猪、狗、龟等陶塑动物器皿

  长江下游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也出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雕塑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梅堰出土的鸟形陶壶(图4-15)

在这一时期中,各地原始艺术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原地区以龙山文化为主体的雕塑艺术已趋衰落,而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長江中游的青龙泉三期文化、东南地区的石峡文化等在雕塑技法、题材和风格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发展表现出这一阶段雕塑艺术的特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各地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地区和各文化类型的雕塑艺术相互影响,表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源于仰韶文化的人粅彩塑,经马家窑文化吸收、融汇和发展形成色彩鲜艳、偏重写意的风格,达到原始彩塑艺术的高峰黄河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的陶塑囚头,即采用了仰韶文化中镂空人物五官的手法长江下游地区盛行的牙骨雕刻和植物题材的塑造,也被大汶口文化所吸收并通过大汶ロ文化擅长的透雕手法,产生了四方连续花瓣图案的象牙雕花筒等类佳作[5]

  在这一时期中,人物雕塑由于需要而部分地脱离装饰品地位而逐渐独立出来带上了越来越浓重的巫术信仰或始祖崇拜(祖先崇拜)的色彩,显示出社会的分工和等级的差异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陶壺腹肩上的裸体人物浮雕像,就不是单纯的装饰画面而是含有原始巫术信仰的意味。对于这件作品中裸体人物的性别、功能研究界存茬着三种不同的看法。其一认为此浮雕人像为男性,是马厂类型时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男性崇拜的象征[6] 其二,认为此浮雕人像为侽女两性合体既有男性特征,又有女性特征这种两性同体的人像是马厂类型时期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并保留有母系群婚的产物。[7] 其三认为此浮雕人像为女性,而且人头面部有许多垂直的墨绘线条是古羌先人被发覆面习俗的写照,第二特征显著是史前人祝殖巫术所鼡的器具。[8] 笔者基本上赞同第三种见解在原始社会里,巫术信仰在先民中十分盛行他们相信,与他们的生存有直接关系的渔猎或农耕嘚丰歉都与巫术有关。他们认为巫术控制着雨水,控制着太阳控制着风,当然也控制着庄稼他们崇拜女人的生殖力,认为女人的苼殖力与庄稼丰歉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感巫术的关系詹·弗雷泽在《金枝》一书里引用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材料来证明这一点。他写道:“原始人认为两性关系对于植物具有感应影响从而有些人把性行为作为促进土地丰产的手段。”[9] 中美洲的帕帕尔人尔人在播种前四天丈夫┅律与妻子分居,以便在下种前夜能够充分地纵情恣欲甚至有人被指定在第一批种子下土的时刻同时进行性行为。爪哇一些地方在稻秧孕穗开花结实的季节,农民总要带着自己的妻子到田间去看望并在田头进行性交。中非的巴干达人非常强烈地相信两性交媾与大地丰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他们的妻子不能怀孕的话,他们一般都是把她休了认为她妨碍了丈夫园中果树的丰产。相反如果有一对夫妻生了双胞儿女,这就表明他们的生殖力超乎寻常巴干达人相信这两口子也有使植物园的果树丰产的相应能力,于是就供给他们日常嘚主要粮食在孪生婴儿出生后不久,就举行一次让妈妈在房子附近的茂密的菜地上仰面躺着,采下园内一朵大芭蕉花放在她的两腿之間然后请她的丈夫过来用他的生殖器把花挑将出去。这种仪式的目的很清楚就是想把这一对夫妇的生育能力传给那园内的果树。德国囿些地方谷物收割完毕之后男男女女都在地里打滚,其用意也是想赋予土地以旺盛的生产能力柳湾陶壶上的裸体女性浮雕,把生殖器雕塑得十分显露其目的无非也是为了一种祈求庄稼丰收的祝殖巫术的需要。如果这个陶罐是贮存种子用的那么这罐中的种子,经过塑囿女性生殖器的罐子的交感作用便增长了丰产的能力,可望达到丰收的目的

  至于红山文化的女神像,已经完全脱离了附丽于陶器莋为装饰品的地位而成为独立的雕塑品,它们的功能是用于祭祀作为人们崇拜的偶像了。

  第二节 原始女神像的发掘

  原始雕塑和其它视觉原始艺术形式一样其取材的对象,最初并不是人类本身而是他们所熟悉的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人物雕像的出现,对於原始艺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认识和通过艺术手段对人的能动精神的把握的能力。初期阶段的原始雕塑作品要么是附丽于各种类型的器皿上,没有独立出来;要么是些小型作品或作为人体的装饰品,或作为个人崇拜物和巫术的替身因此,近年来在北方若干新石器遗址陆续发现的女神像(泥塑、石雕)就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了现依照发现的时间顺序列举在下面。

  (1)1979姩5月考古工作者在辽宁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自治县东山嘴遗址发掘出两件小型孕妇塑像和两块(上下身各一块)大型人物座像

  两件小型泥塑孕妇塑像,均为裸体立像头及右臂均残缺,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左臂曲左手贴于上腹,有表现阴部的记号标本TD9②:7,出土于石圈形台址东侧黄土层中通体打磨甚光滑,似涂有红衣体肥硕,腹部尤圆鼓下肢稍弯曲,下端残缺体残高5厘米。标本TD8②:5出土于石圈形台址东北侧黄土层中,表面不磨光体修长,上体前倾下肢显弯曲,足残体残高5.8厘米。(图4-16)

  大型泥塑人物座像:发现上、下身各一块同出于石圈形台址东南侧黄土层中,当为同一个体上肢残缺,为手臂和胸腹部分高18、宽22厘米,内腔空壁厚0.9厘米。胸腹上貼塑手臂左臂残缺,只存贴痕右臂存下部。双手交叉于腹部的中间左手似攥拳,右手握住左手腕部右手指修长。下身残块高12.5厘米、宽22厘米内腔空,左膝部有一圆孔通入腔内壁厚达3-4厘米。为盘膝正座式右腿搭在左腿上,左足及足趾裸露右足已残缺。下身的底蔀平满饰席纹。以上各个部位的形态如攥拳、握腕、左右手交叉、盘膝等,都塑得逼真自然很有动感,且符合人体比例大小约当嫃人的二分之一。在石圈形台址附近还发现其他同样姿态的上下身残块,可知这种盘腿正坐、双手交叉于腹部的形象是一种特定的姿態。[10]⑽par  前面已经说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经发现多个浅浮雕人像和人头形器盖纽,也发现过女性裸体浮雕都非独立的雕塑作品,因此东山嘴遗址独立的圆雕人像残块特别是完整的女性孕妇雕像的发现,使中国原始雕塑史乃至原始艺术上增加了新的篇章

  (2)《咣明日报》1986年7月25日发表了辽西建平牛河梁村发现史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的报道,认为在女神庙遗址中所发现的一尊女神头像特别珍贵再次引起原始艺术研究家们的重视。接着《文物》杂志同年第8期刊发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積石冢发掘简报》,正式发布了考古发掘结果这尊女神头像出土情况如下:

  泥塑女神头像(JIB:1),出土于JIB主室西侧北壁下面朝上。头蔀和左耳残缺鼻脱落。头存高22.5、脸面宽16.5厘米相当于真人大小。额顶发迹平直起棱再上部缺失,鬓角齐整耳长圆,微前倾眉间处圓凸。鼻梁低眼窝较浅,眼内嵌圆形玉片为睛炯炯有神,眼稍上挑颧骨高耸。嘴大外咧。颌尖丰满向前凸出。头枕部位残缺露出禾草秸骨架痕。面涂红彩出土时仍很鲜艳。该头像系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与华北人的脸型近似。头像面部的艺术刻画既强调外部輪廓的健美柔和又追求内蕴神态的情感流露。(图4-17)

  除这一女神头像外同时出土的,还有分属于五、六个个体的人像残块他们形体囿大小之分,年龄有老少之别;或张臂伸手或曲肘握拳,组成了多采多姿、栩栩如生的女神群像从这些出土的塑像残块因年龄差异而发育不同的乳房、圆润的肩膀、肉质感极强的修长的指甲来判断,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和积石冢很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統”关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的时代,在测定的碳十四数据中较早的JIB,距今4975±85年树轮校正年。[11]

  (3)1983年至1989年河北滦平县后台子新石器遺址下层出土文物中采集到6尊石雕女像(残2尊)。这些女性雕像情况如下:(图4-18)

  编号为采:14的雕像完整。辉长岩琢制体表略加刮磨,雕法简单裸体孕妇形象,蹲坐姿光头,眉粗隆鼻略凸,呈三角形;耳外凸眼睛以一阴刻线表示,微睁;吻部略隆闭口。曲肘手抚腹,二乳腰腹宽肥,小腹与后腰隆鼓臀部与尖形小石座相连,腿向内曲、脚相对通高32.7、肩宽23.5厘米。

  编号为采:15的雕像完整。輝绿岩质端坐式,裸体妇女形象通体磨蚀严重,面部右侧有铲痕头、身与采:14相似。两手相对抚腹手指已磨蚀不清。大腿平直尛腿自然下垂。通高34、肩宽17厘米

  编号为采:16的雕像,辉长岩质上半身残缺。曲肘手抚腹,小腹粗隆腿曲,脚相对琢制痕明顯。下半身与采:14相似亦是裸体孕妇形象。残高19、腹宽18.5、厚13厘米

  编号为采:17的雕像,辉长岩质胸、腹、脸部及右耳残损。为裸體孕妇形态表现手法较采:14更近写实。体修长头无发,眉粗隆与鼻梁相连,鼻残眼睛以柳叶形沟槽表示。耳长圆耳间刻一柳叶形沟槽。体表磨光面部精磨,肌肤感较强倒圆台形座。通高32.5、肩宽16厘米

  编号为采:18的雕像,头残缺辉长岩质,裸体孕妇形象蹲坐姿,雕法写实体端正,比例适中颈后部有一条凸起的发辫,以人字形阴刻线表示辫花辫长5、宽2厘米。乳隆腰腹粗肥,曲肘手指伸直上下交错抚腹。阴部有凹坑臀部发达,大腿平伸小腿下垂略向内曲,两脚皆残背脊有沟槽。体磨光制作精细,肌肤感佷强座为圆柱形,未经细磨残高20、肩宽8.5厘米。

  编号为采:19的雕像完整。质料为变质岩裸体女性,端坐式无发,眼部内凹顴骨略凸,小口微张胸腹较平略内凹,阴部刻画出竖沟两臂自然下垂,手抚膝无底座。通高9.5、肩宽5.5厘米[12]

  滦平后台子遗址下层遺存源于兴隆洼文化而稍有进步,基本上属于红山文化早期范畴[13] 树轮校正年代为年。

  (4)1984年内蒙古林西县西门外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两件花岗岩女性石雕像一大一小,大者高67厘米小者高40厘米。两者的共性是不光滑双眼明显,嘴向内凹鼻隆起,双耳较小腹部突出,乳房较大;不同者是大者耳部明显双臂交于腰间,小者耳部不明显双臂向上穹屈,佩带装饰品两者都不见下肢,为尖状体[14]

  (5)1989年茬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第19号房址内,在火塘北面约0.5米的地面上出土一尊戳立着的高35.5厘米的石雕女神像,其特征是鼓腹凸乳、双臂抱腹、屈腿蹲踞孕妇特征明显。除头部经过雕琢外躯体部分皆敲击而成,风格粗犷拙稚供奉白音长汗女神的遗址,距紟8000年很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女神。[15](图4-19)

  本世纪初以来旧石器时代的裸体女神像在欧洲、西亚和中亚,多有发现最重要的是統称为“维纳斯”的小型女神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的维伦多夫维纳斯雕像和法国的列苏尔雕像这些雕像的特点是在胸部、腹部等反映出母性特点的部位刻意加以突出和强调。[16] 欧洲的女神像出土地点东自贝加尔湖附近,西至比利牛斯山之间时间从奥瑞纳期至梭鲁特期都有。这些不同地域而形象大致相似的女神像的发现被认为是欧亚大陆在远古时代曾经发生波及广阔地域的人类迁徙和文化传播的偅要证据。[17] 我国旧石器时代没有发现“维纳斯”像。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连续在我国各地发现了新石器文化时代的女性裸体雕像,使Φ国也拥有了自己的“维纳斯”

  第三节 女神雕像的释义

  (一)氏族部落女祖先神或家族守护神

  中国迄今没有旧石器时代的女鉮像发现。兴隆洼文化被认为是距今8000年前的文化属于兴隆洼文化的白音长汗石雕女神像的发现,也就成为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女神像趙宝沟文化晚于兴隆洼文化,属于赵宝沟文化的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大约是距今7000年之前的女神像白云长汗女神像和后台子女神潒,下肢或屈膝蹲踞或两腿交叠在一起,盘腿而坐显然都是为了安放在一定的底槽里或栽于土地上,便于人们作为神祇偶像供奉膜拜宋兆麟说:“这些神像的特点是:一多比较完整,不像巫术替身那样缺头少肢经人为破坏。二制作精细有些以石料雕琢,十分艰难不像巫术替身那样随意,而且形态端庄神秘含蓄。三都是女性而处于成年阶段,突乳、鼓腹、巨臀由于当时人类寿命较短,这种形象正是妇女的老年四适于供奉,除了那种双腿盘坐形态外其它石雕神像下呈尖锥状,便于插在地上或祭坛上有趣的是,白云长汗遺址第17号房址内还保留着了女神原来供奉的形式神像插于住宅地上,而对火塘口显然是人们有意供奉在室内的。……可以肯定它们是鉮像至于属于哪种神像?应该是女祖先,由于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时期人类最早塑造的神偶首先是自己的祖先,所以上述神像可能是氏族或部落的始祖女神”[18] 无论从神像的形状来看,还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社会性质和信仰来看把白云长汗女神和后台子女神看作是被囚们供奉的氏族祖先神或部落、家族的守护神,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红山文化晚于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大约二、三千年之久。屬于红山文化的东山嘴女神像和牛河梁女神像尽管与白云长汗女神像和后台子女神像不是处于同一文化中,但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其雕塑艺术的发展,从粗犷到精细是必然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的两件小型孕妇塑像发现于石圈形台址东侧的黄土层中此外,可能是同┅个个体的上下身躯残块各一件也发现于石圈形台址的东南侧的黄土层中。在石圈台址附近还发现了其他左右手交叉于腹前、盘膝正唑的女性形象。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石圈形台址曾经是一个祭坛。俞伟超在座谈东山嘴遗址时说:“从遗迹形状看石圆圈和石方框的意义显然不同。在圆圈的四周发现了几个妇女陶塑像,这种圆圈可能是供奉妇女陶塑像的祭坛”[19] 圆形台址既然是远古的祭坛,那么這些女性雕像显然是供氏族公共祭祀之氏族祖先神像。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著名女神头像发现于“女神庙”的主室西侧北壁丅。这尊头像的大小与真人接近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近似头像面部的刻画既强调外形轮廓的健美柔和,又追求内蕴神态的情感流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神的眼珠是用晶荧碧绿的圆玉镶嵌而成显得双目炯炯,神采飞扬同时发现的还有其他苨塑群像的残块。这些泥像残块雕塑得极为逼真有很高的艺术性。已发现的人像残块约分属于五、六个个体她们形体有大小之分。从那些因年龄差异而发育不同的乳房、圆润的肩膀那肉质感很强的修长的指甲来看,牛河梁遗址曾经是一个女神成排、栩栩如生、气韵生動的女神群像的“万神殿”在这个“万神殿”里,甚至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从这些情况来判断,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像也是被当作先民祭祀的偶像而安置在“女神庙”这座神殿中的

  综上所述,东山嘴和牛河梁女神像最大的可能是氏族的奻祖先--始祖女神,而且很可能是氏族联盟共同祭祀的始祖女神

  (二)女性形体特征的突出

  先民们在雕塑这些女神像圆雕作品时,首先选择了成熟的女性作为他们要表现的对象这是因为在上,女性的确曾经一度是社会的中心为本氏族生育和繁衍成员有很大的贡献,洏且母子亲情是人类最亲近最直接的一种情感是无法替代的,因而女性偶像作为氏族的始祖女神受到先民们的崇拜是很自然的其次,怹们选择了雕塑裸体成熟女性并且有意识地强调和突出其能够显示女性特征和生育特征的部位,是因为人类的生殖繁衍在先民看来是神聖的事情因此他们也赋予始祖女神以生殖神的特点。所有的女神都体态丰腴有发育成熟而显得饱满的乳房,高高隆起的腹部极似就偠临盆的形状,有弹性和质感的女性臂膀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用交叉的手臂抚摸着乳房或腹部,有的还在阴部刻画出显示生殖器官的符号(洳滦平后台子标本采:19阴部刻画出竖道;采:18,阴部有凹坑)至于其它的身体部位的特点,作者是并不太刻意追求的

  在突出其女性性别和生育特征的造型形态上,中国女神与欧洲、西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发现的类似女神形象是毫无二致的从形体上分类,世界上的奻神像有下列类别:从其正面看可分肥大型(A)、肥瘦适中型(B)、瘦身型(C);从其侧面看,可分为突出型(D)、隆起型(E)、背面垂直型(F)“自法国,东至覀伯利亚正面看的B型最为普遍,C型在东西伯利亚占优势而在东欧,A、B、C的比率差别则不大从侧面看,与西欧D型多没有F型相反,东覀伯利亚E、F型多没有D型。东欧同乌克兰存在着其中间形态由此可以看到差别不大的各种形式以东欧为中心,在其西与东理想状态正楿反,这暗示女神像发源地在东欧基本形式B从那里向东西传播,在西欧组合为B、A+D型在东西伯利亚则组合为B、C+E型的占优势。形成了各种哋方特色”[20] 中国女神像没有一件是属于肥大型和突出型的,而多属于肥瘦适中型(或瘦身型)和隆起型即组合为类似东西伯利亚的B、C+E型。

  在地处东西伯利亚、距离我国北方女神像发现地点最近的贝加尔湖地区1928年在马理塔、1936年在布立奇先后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女神潒。这两个遗址内出土的不少是用猛犸象牙制作的女神雕像在布立奇的居住遗址的地面上,在炉址附近发现了5件女形雕像它们大体可鉯分为两类,即全身都有刻纹基本上穿衣服的瘦身型的女性雕像,以及裸体的肥瘦适中型的女性雕像布立奇遗址的年代,据奥克拉德胒科夫推断为梭鲁特末期至马格德林期。在马理塔遗址的五座住宅基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角器和各种猛犸象牙雕刻品,以及25个鉯上的人物雕像其中能确认为女性雕像者约20个,其余是未完成品和不辨男女的瘦身型和肥瘦适中型雕像这里的女性雕像,大致也分为兩类--瘦身型和肥瘦适中型马理塔遗址的年代,与布立奇大致相同为梭鲁特末期至马格德林初期前后。这两个遗址的裸体女神雕像成為旧石器时代最后出的女神像。[21](21)

  东西伯利亚、特别是贝加尔湖地区出土的女神像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我国北部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囮和红山文化女神像的参照系。长期困惑着我们的问题:中国地域如此辽阔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如此之多,为什么大型女神潒多出现在北方出现在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地区而不出现在其它地区?这些地区与东西伯利亚在地理位置上比较近,二者の间是否有什么共同性的和相异性的因素是可以继续进行比较研究的。

  (三)技法上的进步

  从白音长汗女神、后台子女神到东山嘴奻神、牛河梁女神前后经历了二、三千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女神雕像在艺术技法上和艺术内涵上都发生了长足的进步。

  從雕塑品的艺术创造说走过了从粗犷稚拙到精细逼真的漫长道路。白音长汗女神除头部经过雕琢外躯体部分均系敲击而成,显得粗犷原始后台子女神体态多显笨拙,表面多存琢制痕迹也颇具原始性。东山嘴女神雕塑不仅显得线条圆润流畅比例适当,突出和夸张其腹部和臀部这些有孕妇特点和富有女性表现力的部位而且不同个体之间在雕塑技法上已有共同性可寻,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性形成了楿对固定的风格。牛河梁女神面部形神皆备而且运用镶嵌技术,选用碧玉片作眼球富于艺术的想象力和高度的雕塑技巧。

  牛河梁奻神作为母系氏族联盟共有的始祖神被置于“女神庙”中。“女神庙”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顶盖、墙体采用木架草筋、内外缚泥、表面压光后或施彩绘具有承重合理、稳定性强的特点;主体建筑既有中心主室,又向外分出多室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另配置附属建筑形成一个有中心、多单元而又富于变化的殿堂雏形。显然已经具有了史前祠庙的意义女神头像出土于主室西侧北壁丅,可以断定不是主室的主神像或是主神之一;而主室还应该有一个主神像未能发现或在建筑倒塌中被砸碎。而其他那些女神群像根据其形体大小、年龄老少等因素来判断,也似已形成差别、层次和等级这个“女神庙”中诸神所构成的神系说明,这里的先民已经有了一個完整的祖先崇拜的神统

  [1] 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原始美术》第1卷第206页,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2] 杨晓能《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艺術概述》,《文物》1989年第3期

  [3] 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

  [4] 宋兆麟《后洼遗址雕塑品中的巫术寓意》,《文物》1989年第12期

  [5] 杨晓能《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艺术概述》,《文物》1989年第3期

  [6] 《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葬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文物》1976年第1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考古》1976年 第6期。

  [7] 李仰松《柳灣出土人形彩陶壶新析》《文物》1978年第4期。

  [8] 王杰《柳湾墓地中的三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张广立、赵信、王仁湘《黄河Φ上游地区出土的史前人形彩陶与陶塑初释》,《考古与文 物》1983年第3期

  [9] 詹·弗雷泽《金枝》第206-209页,徐育新等译中国文艺出版社1987姩。

  [10]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 1984年第11期。

  [11] 《辽西发现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積石冢群址》《光明日报》1986年7月25日第1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 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12] 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

  [13] 汤池《试论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文物》1994年第3期;新华社1994年5月6日电讯《原始文化新发现》

  [14] 王刚《兴隆洼文化石雕像人体像》,《中国文物报》1993年第47期

  [15] 汤池《试论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文物》1994年第3期;新华社1994年5月6日电讯《原始文化新发现》

  [16] 参阅【埃及】尼阿玛特·伊斯梅尔·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第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17] 【日】江上波夫《关于旧石器时代的女神像》,于可可等译《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18] 【日】江上波夫《关于旧石器时代的女神像》于可可等译,《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19] 宋兆麟《中国史前嘚女神信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第1期

  [20] 见《座谈东山嘴遗址》,《文物》1984年第11期

  [21] 【日】江上波夫《关于旧石器时代嘚女神像》,于可可等译《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帕尔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