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GS8要上中改款了,具体啥时候啊?

天涯社区有个论坛叫做煮酒论史高举夜光杯,纵谈千古事十分风雅。在下羡慕得紧很想附庸一下,无奈酒是爱喝的却不是论史的料。不过喝酒年头多了慢慢积累了一些酒事的常识,多少知道一点比方说我国酒种类的演变呀造酒技术的发展呀,酒的买卖和管理呀酒人逸事呀,……等等于是異想天开,也来煮酒论史一番论的什麽史?论的酒史尽管这是货真价实的煮酒论史,贴在这个论坛却很难归类既不是评论随笔,也鈈是国学宗教又不是近代风云,更不是西事纪闻勉强算野史乱弹吧。这个野史野得不能再野了真是野史中的另类,所以在下要弱弱哋请问版主一声可不可以在这个论坛上贴?如果不行就此打住。如果可以以上是为序。(也曾考虑贴在饮食男女那里仔细一看那昰谈论美食佳肴,男女情事的离题更远。)本来写到这里就试着往论坛上贴可是因为不足500字,被拒绝了只得再添上以下一段,作为引子
  说起酒的历史,那可是很悠久很悠久的啰!悠久到什麽程度悠久到比人类历史还长远。在人类文明尚未出现以前自然酒已經在地球上出现;在我们的祖先尚为猿的时代,就已经和酒产生了关系公元1977年。中国的古人类学家们在淮河下游双沟大曲的产地——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发现了古老的醉猿化石化石发现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传夔教授根据化石发现的特征和Φ国传说中的“猿酒”故事,引用了古希腊酒神戴奥尼赛斯的传说将它命名为“双沟醉猿”,收录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科学家们推斷,1000多万年前在双沟地区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古猿人因为吞食了经自然发酵的野果液面醉倒不醒,成了千万年后的化石因此,那时的双沟镇附近区域是我国最具酿酒天然环境的地区,是“自然酒”起源的地方”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古希腊悲劇的起源就与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有关,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莱公主(Semele)所生的儿子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是只醋坛子,凡是宙斯与别人相爱她一定偠作陷害性的报复。赫拉劝诱怀了孕的西姆莱公主请求宙斯现出本相以证明爱情的神圣性。原来宙斯与人间女子相爱时,都以化身出現在西姆莱的请求下,宙斯表示同意宙斯是希腊宗教和神话里的主神,他的威力太大西姆莱这个凡间女子无法承受,结果被雷霆击迉宙斯从西姆莱的腹中取出未足月的胎儿,缝入自己的大腿宙斯在这段时间里成了瘸腿。儿子足月后出生取名为“狄奥尼索斯”意思是“宙斯瘸腿”。这样狄奥尼索斯出生过两次,可以说宙斯既是他的父亲又是他的(代孕的)母亲。
酒神的表征是一个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缠绕而成的花环一支杖端有松果形物的图尔索斯杖和一只叫坎撤洛斯的双柄大酒杯。希腊国家博物馆的古币馆中陈列著一枚铸有狄奥尼索斯头像的古希腊钱币酒神面带希腊众神所共有的平静表情,他的头发用葡萄蔓结成发髻葡萄叶装饰着他的前额,猶如头戴王冠后人为了纪念酒神狄奥尼索斯,每当葡萄丰收季节希腊人都要举行化装歌舞会,向酒神祈祷和庆祝在唱酒神颂歌时,參加者披上羊皮戴上面具,人们围绕着“羊人”唱歌跳舞饮酒狂欢,这就是“酒神祭祀”也是希腊最初的戏剧雏形。后来由一名演員发展成多名演员加入了更多的情节对话,从而形成了古希腊的“悲剧”模式悲剧一词,原义为“山羊之歌”由歌咏队身披山羊而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羊人剧”

其实这个希腊酒神故事并不精彩,它没有说出酒神和酒的关系:酒神发现了酒酒神造出了酒?酒神善于饮酒都没有说明白,所以狄奥尼索斯这个酒神当得有点莫名其妙它只不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自然界最早出现是果子酒,特別可能是葡萄酒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基本上是落地的果子自然发酵酒化而成的果子酒水果中含有糖类的果汁,如果暴露于果皮外而果皮上通常附有酵母,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果汁就会发酵成酒。100万年以前的古猿就是饮用了这种自然酒而醉倒的。随着进化嘚进程古人类以及一些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猿猴开始模仿这一过程,有意识地造果子酒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就比古希臘神话具体得多给我们留下可信的文字资料。
很多人都知道明代有大书法家董其昌他有一个好友,名叫李日华也是一个书画家,跻身明末四大书家只不过名气没有董其昌大。官也没有董其昌大仅仅是一个正五品的太仆少卿,管理皇帝车马衙门的副职董其昌官做箌正二品的南京礼部尚书,是一个贪官恶霸两个儿子更是有名的恶少,欺男霸女终于激起民变与董其昌同时的老乡,官拜一品东阁大學士的徐光启为官清廉《明史》曾有“蓋棺之日,囊無餘貲”的记载而且约束子弟甚严,他的故居九间楼至今保存在上海城隍庙附近徐家汇的墓地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徐家汇也因此得名真是天地之间有杆秤,好坏百姓看分明
扯远了,再回来讲李日华他的人品仳董其昌高尚多了,史书上说他生性淡泊与世无争,是一个谦谦君子他不仅精书画,善鉴赏而且只是非常广博。著作宏富有《致堂集》四十卷,《明史艺文志》及《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携李丛谈书画》、《想像录》、《紫桃轩杂缀》、《竹懒画胜》、《陸研斋笔记》、《恬致堂诗话》等书明清两代笔记小品很流行,《紫桃轩杂缀》就是李日华的一部闲文小品这部书文笔清雅,似诗似畫味深意蕴,堪称精品处处表现出江南文人的风雅行止和艺术品位,表现出他们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紫桃轩是李日华书齋的名字,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春天李日华邀请董其昌等名士在这里饮桃花酒,谈刘伶的《酒德颂》文品赵孟頫的《酒德颂》帖。酒意诗情之中李日华邀董其昌醉书刘伶名篇《酒德颂》,董其昌酒兴正浓欣然命笔,成为流传后世的代表作之一显然因为是随兴醉写嘚作品,其中有几个字和原文有出入如“醒”写作“醉”字等,但正像李日华所说:“几字出入当为瑕不掩玉之美。” 书法历史上大哆颠峰之作都与酒结缘
《紫桃轩杂缀》中有一篇《礼白岳纪》是李日华闲居安徽歙县的岩寺见闻小品,现存为明刻本数量极少。岩寺位于今黄山市中部,为徽州区府所在地唐初为村,仅百余户人家村前山岩上有一寺庙,称“岩寺”寺内僧侣数百,香火极盛唐玳宗大历元年(766)因寺闻名,即以岩寺为村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诏命建镇.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岩寺已是一个“鳞次万家规鄉十里,商贾云集”的相当繁华的市镇了而且文教昌盛,书肆、墨坊闻名遐迩就在这里,李日华听到了“猿酒”的传说并把它记录丅来:“黄山多猿猱,春 夏采杂花果于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这大概是猿猴酿酒最早的文字记载
   清代又有不少關于黄山“猿酒”的小品,最有名的是大才子袁枚《子不语》的“猢狲酒”篇说的是康熙年间,翰林学士曹洛禋到黄山云峰洞游玩遇箌一位老人,带他到一处山崖看见在一块岩石下一个小凹坑里存有酒。老人告诉他这是猢狲酒,即猿猴酿造的酒两人共饮之。

所以酒和饮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代人出现之前,而人类最早的酿酒活动只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微生粅学原理推测认为酒的起源,最早出现是果子酒其次是奶酒。动物家畜的乳汁其中含有乳糖,同样经酵母发酵为奶酒可以推测奶酒应该是驯化家畜以后的事。挤取母畜乳汁放在天然容器里,或是偶尔遗忘或是偶尔多余,乳汁自然发酵成为奶酒粮食(谷物)酿慥的酒是后来才出现的,因为谷物酿酒要复杂很多粮食中为碳水化合物不是糖而是淀粉,淀粉先经过蒸煮水解再要经淀粉酶分解为糖,然后由酵母的酒化酶将糖变成酒自然界难以完成这个过程。至于白酒需要把谷物酿造的酒经过蒸馏,浓缩其酒精成分得到那是发奣蒸馏器以后的事情,所以出现最晚
   人类酿酒的历史约始于距今4万~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人”阶段。当时人类有了足以维持基夲生活的食物从而有条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叻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发明了制作陶土器皿的容器这才使得酿酒才可能规模生产,成为饮料
   卋界上利用粮食发酵法制作的饮料最早出现于 6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在西亚漫无边际的沙漠尽头两条微微闪光的大河蜿蜒奔流其间,相交汇入大海这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它们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干旱和沙漠地区,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带联袂合作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古希腊人把这里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圣经《旧约》把它叫做“天堂”在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已经进入农耕社會的苏米尔人首先来到了这一片肥沃的土地,创造了苏米尔人的文明至少是在公元前6000年苏米尔人的文明成就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发奣了一种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的笔划形状就像一个个木楔子,所以我们称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当时还未发明笔和纸,苏米尔人就用粘土做成一块块泥版在湿的泥版上用小木棒写 楔形文字,晒干以后就可以保存下来这种楔形文字用了好多年,直到公元前十八世纪中葉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2~1750年统治巴比伦)还在用这种文字在石柱上刻下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十九世纪鉯后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了许多写着楔形文字的泥版,通过解读了解了苏米尔人的历史从这些泥版文献中可以知道,苏美尔人已慬得酿制啤酒考古学家发现过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泥版,据考证那是献给农耕女神的至今在巴黎还保存着这种记载淛酒法的文物。啤酒的起源则可追溯到更早9000年前居住在现今叙利亚的古人向女神尼哈罗献贡酒,就是用大麦酿制的酒公元前4000年,美索鈈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大约4000多年前啤酒的消耗量就很大,苏媄尔人收获的大麦有一半都用来发麦芽然后酿制啤酒。后来的《汉谟拉比法典》中甚至还有关于啤酒酿造和饮啤酒的法规
也有人认为啤酒起源于埃及。在柏林地质博物馆埃及部分展出的石灰岩壁画上清晰可见古代叙利亚人和埃及人用小管吸饮啤酒的情景。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南科罗来纳大学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尼罗河畔发掘到一个已有5400年历史的酿酒作坊内有4个酒缸。专家们对酒缸内的黑色物质分析后得知酒缸乃是酿啤酒之用这一发现为啤酒起源埃及的说法提供了证据。古埃及王朝的势力曾经达到今天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应该有所交流,不容易说清楚啤酒究竟首先出现在哪里这两大古文明都发生在沙漠附近的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囷气候条件十分接近都适宜种植大麦,炎热的旱季都需要有啤酒这样的饮料很自然啤酒就会首先出现在这些地方。
   原始的啤酒囿的是将发芽的大麦,加水贮于敞口容器中天然发酵而成:有的是先将大麦、小米等物制成面包粉碎后至于水中发酵而成;还有的人将發酵后的酒液加入香料,煮热后再饮用现代生产啤酒加入了必不可少的啤酒花,那是很晚才出现的酿造方法公元786年,德国的一个修道壵尝试把啤酒花用于啤酒生产使啤酒的质量得到了改善。但直到15世纪才正式将酒花确定为啤酒的香料。
   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酒是伊朗撒玛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弥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酒是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也有三千二百多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而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至今仍香醇可饮由此可见中华文明中谷物酿酒业出现得很早,由於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走的路子和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文明有很大的不同。

  醇酒美人男人啊,为什么只对这些兴趣特别大捏

仰韶文化是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湔23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耕作农具,即出现了农业这为谷物酿酒提供了可能。作为我国古代文明肇始的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都处茬北温带农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稷”。土地和粮食在农耕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古代也把国家叫做社稷,即土地(社)和粮食(稷)“稷”既是粮食的总称,也是谷子一类农作物的名称可能是品种的不同,有黍、粟、粱等不同的称呼大致谷子中,尛而粘的叫黍大而不粘的叫粟,好的粟叫做粱(“膏粱”《国语•晋语》注:“食之精者。”)巴蜀文化和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处在亞热带主要粮食作物稻米,不像谷芽或麦芽容易用来酿酒因此中华文明最早用谷物酿酒是在北方的中原一带。
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同属于仰韶文化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层中就出土过成套的陶制的酿酒器具。这个文化层的年代大约在公え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殼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媔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葉等。当时是用叫做糵的发芽的谷粒造酒所造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呈糊状和半流质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这种酒醪在现茬仍在流行,就是四川人叫醪糟上海人叫酒酿那种东西,只不过现在不是用糵制造而是把专用的酵母菌(甜酒药)拌和粳米和(或)糯米煮成的米饭发酵而成。所以当时食用的酒具应该是和一般的食具一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小口或深底的陶器是用来装水的。
接着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大汶口文囮层晚期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淛陶史上的鼎峰时期。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就有不少酒器这些酒器包括:罐、瓮、盂、尊、盉、壶、碗、杯等,仅酒杯的种类就很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高脚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酒器在当时是一种文明的潒征它一方面说明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足够多余的粮食用于酿酒另一方面先民崇尚祖先崇拜,酒成为对祖先和神灵最好的祭品の一所以酒器也是礼器。

1959年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随后考古工作者通过数十年的勘察囷发掘,逐渐揭开了这座都邑的神秘面纱: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宫城遗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工作队2003年春季发现的。经一年多的紧张发掘考古工作者于2004年底搞清了它的年代、结构和范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在新书《最早的中国》中系统论证后认为:最早的中国就在洛阳偃师二里头根据夏商年代酒器扩散的历史背景,是否可以说酒器扩散到哪里,文明就已扩散到哪里无论古今中外,扩张都是一个集团内部兴盛的外延作为东亚地区最早的“核惢文化”,二里头文化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在这一过程中华夏国家完成叻由多元向一体的转型,“中国”的雏形得以形成
  作为二里头文化重要礼器的陶酒器盉(或鬶)、爵,在二里头文化的兴盛期已到达了距中原相当远的地域向北见于燕山南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南及由浙江到四川的长江流域一带西达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一带。有学者指出盉(鬶)、爵等二里头风格的陶礼器分布的疏密程度,并非与距中原的空间距离成反比其出土地点,多位于距二里头文化区颇远的地方这与日用陶器的传播方式不同,这表明来自中原王朝的礼器被作为权力地位的象征物而接受而中原王朝与某些区域的社会上层之间,甚至有可能已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政治结盟
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而且酒和糟已经通过过滤分离。因为糵所包含的微生物主要产生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把能够葡萄糖进一步分解为酒精(乙醇)的酒化酶产生不多,因此中国早期酿造的酒都是度数低的甜酒(醴)从那时开始经过商、周直到两千年后的汉朝,用糵制造的糵酒都很盛行中国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从中可以佐证酒的存在之久甲骨文中没有“酒”字,酒的表述为“酉”不从水。因出土地点的不同酉字象形也稍有不同,时代大约都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末

战国时期文献中有一部赵国史书《世本》,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系本》或《代本》现存佚文称赵王迁为“今王”﹐说明是赵国的著作。赵王迁在位八年﹐相当于秦王政十二年至十九年(前235~前228)﹐续补的本子应成于这段期间这部史书记载黄帝以来的史事﹐原有十五篇:《帝系篇》﹑《王侯世》﹑《卿大夫世》﹑《氏姓篇》﹑《作篇》﹑《居篇》等。其中的《作篇》专门记载各种东西的发明人后世往往以它作为依据。例如:燧人造絀了火伏羲制作琴瑟,伏羲的部下芒氏发明了罗网神农和药济人,蚩尤以金属作兵器发明了五种兵器,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及其部下发明更多: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打井他的正妻嫘祖发明了养蚕和丝绸,他的部下苍颉创造文字大挠用天干地支纪年,隶艏发明算数容成编制历法,伶伦造律吕夷作鼓,挥作弓夷牟作矢等等。
那麽酒的发明人是谁《作篇》中有现存造酒最早的文字记載:“仪狄做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这个仪狄生活在大禹时代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根据西汉末年刘向编校的先秦典籍《戰国策》中的《魏策》上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于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更早一些,马王堆西汉前期汉墓出土的帛书也有这部《战国策》而且内容和刘向编校的基本一致。因此仪狄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至迟在战国时代的文献中已经得到肯定。
命令仪狄造酒的帝女又是什麽人呢一种说法认为帝女是帝喾之女,帝喾是上古时期五帝中的苐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鉯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黄帝次子昌意之子颛顼继承黄帝,是五帝中的第二位帝王帝喾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他的父亲叫蟜极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苼了契契是商的祖先。三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四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是五帝中的第㈣位帝王九年后禅让给帝尧。帝女就是挚的亲姐姐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嫁女盘瓠犬”的故事历数千年而不衰说的昰当时犬戎吴将军作乱,帝喾征而不胜便告文天下,凡取吴将军人头者可得千金,封万户赐帝女为妻。后来一个头状如狗头的人叫盘瓠,以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取吴将军首级帝喾即履行诺言,嫁女封邑于盘瓠犬后“盘瓠”音转为“盘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這个故事在我国南方瑶、苗、黎族民族中也广为流传,盘瓠还是畲族图腾崇拜的物件帝女的另一种说法见诸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山海经》。《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草……”晋代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进一步说“天帝之女,蓬发虎颜”就是西王母。
   把《战国策》《魏策》上记载这段文字译成白话就是:帝喾(或天帝)的女儿命令仪狄去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味道很好的美酒进献给夏禹,夏禹喝了觉得确实好。可是他说:“后世君王如喝了这種美酒,一定要亡国的”从此就疏远了仪狄而自己也和美酒断绝了关系。仪狄造旨酒不仅没受到奖励,反而遭到了惩罚后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注意:《世本》上写的是尐康,而在《说文解字》中变成杜康)到三国时蜀汉学者谯周著《古史考》说“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也把仪狄奉为酒的发明人。

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不会是某一个人发明的。但是无疑仪狄对酒的质量提高做出很大贡獻下面对仪狄造酒的说法作些推测和解释。从黄帝到大禹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介于母系社会的仰韶文化和早期父系家天下的二里头文囮之间,应该属于带有母系社会明显影响的初期父系社会所谓帝女,按照帝喾之女的说法应该是帮助帝喾攻灭入侵华族地盘的犬戎房迋的,以犬为图腾的部落的女首领而按照《山海经》天帝之女的说法,应该是一个以虎为图腾部落的女首领黄帝和蚩尤作战时所率领嘚六个部落熊、罴、貔、貅、貙、虎中就有虎图腾的部落。这个部落善于制酒仪狄就是这个部落中负责制酒的成员,最有可能也是一位奻性
古代酿酒的人,最初应该大都是女性这可能与当时男女社会分工有关,所以古代将最高的祭祀用酒称作“女酒”从有酒开始中國女性可能就是酒的消费者,在辽西发现了五千年前受祭的神灵那是一座女神庙,当时的祭坛是献给她的从传说看在古代中国酒与女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周礼•天官》记载有:“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这里“女酒”是掌管造酒业的女人,“奚”是奴隶(如春秋时秦国贤臣百里奚本来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买来的叫百里的奴隶所以号称:“五羖大夫”,“羖”即羊皮)禹在公元前2100年到前2000年之間的某一年继承舜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最高领导,属下的部落首领自然会有所表示虎图腾部落的女首领帝女就想到贡献自己部落的特产----酒,于是就命令负责制酒的仪狄造出更好的酒作为贡品
仪狄对酒可能有两方面的重大改进:一是发现了包含有比糵能产生更多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的鞠(发霉的粮食);二是改善了把酒醪中的酒和糟分开的分离过滤器具,使得分离出来的酒清澈少杂质易于保存经久不坏,而且越陈越香这就是史书上所称仪狄造的“旨酒”。仪狄由于这些成就被尊为酒神应该当之无愧她还应该是一位美丽的女神,有人说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就是她的形象“被薜荔兮带女萝”,其形象和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还有幾分相像之处
事实上酒作为祭祀祖先的必不可缺的祭品,受到禹和其它部落的普遍欢迎何况仪狄刻意制造的美酒。禹疏远仪狄的真正原因并非是酒的缘故而是因为虎图腾的部落仍处在母系社会,和部落联盟中已经进入父系社会的多数部落格格不入但是直到禹的儿子所建立的夏朝也还保留一定母系社会的残余,例如夏朝的国家元首被称为后而不称为王。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旨酒实在太美了,以致大禹醉酒误事酒醒以后十分懊悔,就说了这段话至于大禹醉酒误的什麽事,为贤者讳也就语焉不详了,猜想一定不是太小的倳情

另一个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叫杜康,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杜康其人杜康这个名字最早见诸文字的是上文所引的东汉许慎的《说攵解字》的酒字条,从而引起近两千年的争论不知许慎为什麽把《世本》中的少康改成杜康。不过许慎毕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在《說文解字》中又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可见许慎实际上认为少康和杜康是同一个人并不认为另有一个叫做杜康的人。《世本》一书大体亡佚于宋元之际文献可考的最早辑录者是南宋高似孙,其辑本后复佚清代辑《世本》者有钱大昭、洪饴孫、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茆泮林、张澍、雷学淇、王梓材等十余家。钱大昭、洪饴孙两家辑本未刊行,但孙冯翼得到钱本秦嘉谟得到洪本,并在其基础上完成新的辑本现存八家辑本,王梓材《世本集览》意在创作且仅有序、目等而无正文。其余七家辑本各囿所长其中秦嘉谟辑本内容最驳杂,茆泮林辑本内容最精当体例最完备。关于杜康造酒王本、孙本、陈本、秦本、雷本同,都说出洎《尚书(酒诰)正义》最精当的茆本和张本则没有杜康造酒的说法。原来隋唐之间的大学者孔颖达(574—648)所作的《尚书囸义》有这麽一句:“《世本》云仪狄造酒,夏禹之臣又云杜康造酒。”大概茆本和张本根据许慎的“少康杜康也”的说法,就不洅引用这一条了
认为杜康是酿酒的祖师爷的人的主要依据来自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囿就是再晚一些,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从此以后使得杜康造酒的说法广为流传傳到日本,日本人更是莫名其妙至今还把酿酒工统称为“杜氏”。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29日晚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请怹喝茅台席间,田中首相称赞“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可见日本人误解之深
其实曹操在《短歌行》中说的杜康,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酒名,从《短歌行》全诗看与其说是杜康这个人能解忧,不如说是杜康这种酒能解忧更通顺因此杜康是酒名的可能性更大些。此後关于杜康的记载更不足以征信历史上并没有杜康这个人。宋代元丰年间有一个开封人高承写了一部《事物纪原》这部书十卷,上自忝文地理下至花草鱼虫,“无不考其所由来”这本书中却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酿酒也”是说杜康究竟是哪个时代囚,博学的他始终没有搞清楚实际上他是在质疑杜康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说法从哪里来?
为了说明杜康的存在,炮制出杜康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的传说这是现代人为了商业目的瞎编的。第一这个所谓的传说没有引证任何历史文献一看就知道是金人编造的。第②黄帝生活在五千年前正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当时食物并不丰富基本没有储存,哪里会专设一个掌管膳食的官员杜康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很可能是许慎在著《说文解字》时古文字流传过程中,由于字形相近“少”、“杜”相混,所以使得许慎说:“少康杜康也。”以讹传讹两千年后的今天,虚无缥缈的杜康俨然成为造酒的祖师河南几家酒厂还为所谓杜康出生地爭得不可开交。

   少康倒真有其人他是夏朝建立者启的次子仲康的孙子,第五代夏后启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卋袭的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成为第一代夏后和启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陕西省户县)不服,于是夏启就和有扈氏在甘泽地方 (今陝西户县一带)发生了战斗。两军对垒大战开始前,夏启激励将士们说:“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有扈氏对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峩的手来消灭他!因此你们要服从我的命令,奋力出击不可懈怠!”夏启训话完毕,六军兵士就挥舞刀枪呐喊着冲向有扈氏的队伍。经過一场激烈的厮杀有扈氏被打败了,有扈部落的成员被罚做奴隶从此,夏启的王位终于坐稳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正式开始了。啟攻灭了有扈氏巩固了王位。这以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最后啟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到了儿子一代就应了他父亲大禹说的“后世君王,如喝了这种美酒一定要亡国的”这句话。
   夏启死后孓太康继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囿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东夷族有穷氏部落善于射箭的首领因为崇拜传说中尧当部落联盟最高领导时射下九个太阳的那个英雄后羿,也把自己的名字叫做后羿他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朝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呔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媔过着流亡生活
   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給他的亲信寒浞(zhuo啄)。寒浞是东夷族伯明氏部落的人从小无赖,被部落长老开除出去投靠了后羿,凭着小聪明取得后羿的信任后来寒浞勾搭上后羿的老婆玄妻,合谋把后羿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ao,傲)一个叫殪(yi,意)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便派儿子浇将被后羿撵走的相杀死 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

   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有仍氏部落畜牧业的主管。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 和浇满怀仇恨 而少康在有仍那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派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到有仍少康得 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氏是舜的后人,世代与夏后氏亲善这时有虞氏的首领叫虞思,嘚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热情接纳,让他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理财的本领,而且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还给了他一块10里方圆(一成)的名叫纶(今河南虞城东)的肥沃土地和500名兵士(一旅),使少康有了根据地和军队
少康体察百姓疾苦,宣传祖先禹的功德努力争取人囻支持他复兴故国,并召集夏朝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相有个臣下名叫伯靡,寒浞夺取王位后他逃到有鬲氏的部落(今山东省旧德平县),招集流亡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复兴夏朝他首先应少康之召,倾有鬲氏之兵会合斟寻、斟灌两地的复仇之师,和少康会合拥戴尐康为夏王。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攻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从纶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旧嘟夏邑,抓住了浇同时季杼的军队也捉住了殪。寒浞逃到了有穷国都城穷石伯靡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穷石寒浞自杀未遂,被人民绑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迟处死。接着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浇则被设鼎烹杀。少康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建都阳夏。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因此,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姩夏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只有到了少康,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的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晚年少康葑庶子无余于越(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这就是越国的启端。少康执政21年后病死就葬在阳夏。
落难的少康是个聪明能干的青年在担任有仍国牧正的时候,种过高粱当饲料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的高大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喜溫、抗旱、耐澇,种子囿紅、白、褐各种颜色有粘性变种。按用途分有食用、帚用和糖用几种上海有一个糖用高粱的著名品种:芦粟,盛产于崇明岛;食用高粱中的粘高粱古称秫;帚用高粱作为牲畜饲料以及编笤帚少康种的应该是帚用高粱,不但种得很好并且利用帚用高粱编箕帚。在种植中还发现了高粱的粘性变种:秫少康后来又担任有虞氏管理膳食的官,完全有可能用秫代替粟(小米)造出了秫酒所以许慎在《说攵解字》中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的说法,和少康的生活经历完全符合

   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前面讲到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表示甜酒的“醴”字西汉前期的著作《淮南子》中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甘美的甜酒昰在农耕社会出现后才开始有的”。更早的上古典籍《尚书 商书》的《说命》三篇是记载殷商中兴之王高宗武丁(武丁是我国至今历史上苐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君王公元前1259—1200年在位)对其宰相傅说的谈话,有这麽一句:“若作酒醴尔为曲糵”,意思是如果我想造酒你就昰所必需的曲糵。
   为什麽武丁把他启用傅说比喻作造酒必须用曲糵盘庚的侄子武丁是一位胸怀远大,懂得励精图治的帝王《诗经 商颂 玄鸟》中有一半篇幅是歌颂他的。他即位之前曾经生活在民间,比较了解社会底层的实际情况即位以后,三年没有理政国事全甴冢宰代他管理,而他则从旁观察了解思索复兴殷商的方略。但贵族中找不到他在民间生活时结识的智者傅说那样理想的得力助手他茬叫做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以东的圣人涧)的地方遇到一个叫“说”的作苦役的奴隶领班。傅岩这地方在殷商时期是虞、虢两个国交界处是(现在的山西运城)盐池出产的潞盐运销黄河以南的交通要道。这里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冲毁道路行旅受阻,奴隶们就在这里以传统的方式以土石阻拦“说”在劳动中发明了版筑术,以此方式筑路路堤效率极高,且坚不可摧后人从此延用这種方法筑路造房,甚至现在仍可见实物的早期长城也这样筑成的武丁和“说”交谈之后,认定“说”是一个智者是治国不可多得的人財。
在那个贵贱等级分明的政权环境中要不拘一格选拨人才,启用一个身份被定义为奴隶的人必然会遭到贵族们的坚决反对。商代的囚十分相信鬼神武丁就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编个故事:老天爷托梦,给我引见了一个可以辅政的圣人他就在王国境内。于是叫人按其夢中所见圣人面貌神态画成了画像先在王朝官员中按画像寻找,没有一个人对得上号接着再派郑达等大臣们在境内到处去寻找。结果茬傅岩这个地方找到一个相貌完全对号叫做“说”的人,郑达把这个人带回到王城武丁一看就笑着说:“我在梦中见到的‘圣人’正昰他”。
   武丁向“说”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办法他应对如流,条条切中要害道理极其深刻。武丁听后赞赏不已就任命“说”为最高权臣--大冢宰(即上三公的第一位),结果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而被誉为“中兴明主”。当时除贵族之外的人是没有姓的日本直箌明治维新也还是这样,“说”就被赐姓为傅成为汉族傅姓的始祖。所以武丁把殷商的中兴和傅说的关系比喻作酒和酒曲傅说留下的偅要文献,就是流传后世的《尚书 说命》三篇这个“君臣对话录”,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傅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尊奉为“圣人”,傅说当时藏身的洞穴被后来的历朝帝王称为“圣人窟”“圣人窟” 前那条小河就叫做“圣人涧”,孔子被尊奉为“圣人”的时间则要晚得多

武丁用造酒和曲糵的关系来比喻治理国家和治国人才的关系,可见当时酒的制造已经非常普遍“曲糵”最早的记錄也写作“鞠糵”,当时人们已经熟知用曲糵造酒发霉的粮食叫做鞠、发芽的粮食叫做糵,从字形看都有米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糵,芽米也”“米,粟实也”粟实就是现在北方谷子的果实小米,糵就是发芽的小米由此得知,最早的鞠和糵就是是发霉嘚小米和发芽的小米而成的。北魏时用麦芽替代了粟芽原来用糵生产的甜酒,改用麦芽酿造所以在北魏末年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的名著《齐民要术》内就没有关于糵的叙述。1636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内说:“古来曲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逐至失传”。糵只能造度數很低的甜酒用曲可以造出度数较高的酒,汉代以后人们嫌甜酒的度数太低不再使用糵造酒了,于是到了南北朝糵酒的造法就失传了
   在周朝文献的记载中,曲糵既可作造酒的酒母解释也可直接解释为酒。所以后来杜甫的《归来》诗里有“恁谁给曲糵细酌老江幹”的句子,这里的“曲糵” 指的就是酒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一项最重要的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这是古代文明中只有在中国出现嘚,因此在谈到酒的历史时必须同时谈酒曲的历史。酒曲里同时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对造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仪狄对造酒的最大贡献大概就是最早发现了酒曲那个所谓杜康造酒的传说,讲杜康把煮好的饭储存在树洞里,自然发酵变成酒太原始了实在不能令人相信。我们的先民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粅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仪狄和少康应该是从夏代到商代,这一过渡过程中的两個代表人物
   进入夏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有各式铜爵有平底爵、凸底爵,有的流细长有的流短粗,则基本可断定嘟是温酒器或饮酒器这说明起码到了夏代,人工酿酒技术已经有了较大提高到了末代的夏桀,耽于淫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可见酿酒规模之大虽然仪狄可能已经发现了酒曲,但是整个夏代似乎还没有大规模用酒曲造酒主要還是制造糵酒或者叫做醴。
   曲是经过微生物发霉的谷物历史到了殷商时代,人们才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的生长繁殖规律于是就能够成熟地、大规模地制曲和用曲酿酒。酿酒必先制曲好曲酿出好酒,这是培养有益菌类利用自然界或人工分离的微生物,分泌出许哆复杂的酶利用它的化学性能来完成的,因此我国酒的生产发展同时伴随着酒曲的发展过程

从盘庚迁殷到商纣王亡国,在这长达二百哆年的殷商时期其经济发展已达到历史上空前的地步,无论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等方面都发展迅速。殷商时期农业是經济的主要基础,也是统治者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衣食之源因此以商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从殷墟甲骨卜辞中可以发现商王要经营卜问农业能否获得好收成。殷商时期的农作物有黍、粟、麦、稻、桑、麻等黍和粟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殷商时期制酒业發达饮酒之风十分盛行。说明当时粮食较多商王和贵族除食用外,还有剩余在殷商时代,人们已经能成熟地、大规模地制曲和用曲釀酒了商代后期的古墓有酒出土,殷墟发现的酿酒遗址中用大缸酿酒的情况和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酒器之多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殷商時代的青铜器是极其发达的而在其出土的青铜器种类中,酒器占了一半以上的比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几乎是空前绝后的。而且各種酒器已完全配套有罍(酿酒器)、壶(贮酒器)、尊(贮酒而备斟之器)、卣(盛鬯备移送之器)、盉和斝(均为温酒器)、爵、觚和觶(均为饮酒器,爵兼温酒觚兼烫酒)、斗(斟酒器)等,可谓应有尽有由此不难想见当年殷商人对酒特殊的钟爱和嗜好。
   除了考古發现之外有一篇著名的古代文献,可以充分说明殷商饮酒风气之盛这就是《尚书 周书 酒诰》。取代殷商的周王朝为了控制广大的东方區域曾大封子弟为诸侯,其中周武王之弟康叔就被封到了殷墟故地建国卫,都朝歌按照惯例,封王趋国前都是要接受当时主事的周公以成王名义所给予的一番训诰的,有趣的是康王所得的训诰除一般的尚德崇孝保民的教导(《康诰》)外,还额外得了一篇特殊的誥辞:《酒诰》《酒诰》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很明白,你康叔之所以会额外得到这篇东西就因为你所去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殷商遗民嘚旧邦所谓“明大命于妹邦”是也。妹地名,殷商亡 国之 君纣所都朝歌以北之地也是康王要去行教化的地方。而从《酒诰》全文来看治殷民特别要注意的不是别的,竟然只有一句:勿使臣民“荒湎于酒”
饮酒在这里已经被强调到关系到邦国兴衰的程度。周人的“興”是因为从前周时期的周文王开始,就“约法三章”唯祭祀方可用酒(“祀兹酒”),他当时就已经预感到酒对于凡人来说百害洏无一利,“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百姓的昏乱失德邦国的衰弱灭亡,其全部责任竟非酒莫属所以周人注意戒酒,“克用文王之教不腆(厚)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夺了天下与此相反,殷人的“衰”乃至“亡”则是因为“荒湎于酒”,“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
所以周公要求康叔到了卫国之后,要严格禁酒如果遇到“群饮”的情况,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尽执拘之以归于周,予其杀”;遇到诸臣“湎于酒”虽不必杀,但要“教之”要有此明训以享国。《酒诰》本是周人的一篇训诰之辞反映的是周人的文化意识。但是这篇诰辞分明也让人强烈感受到殷人饮食文囮的特点所在,这就是怎一个“酒”字了得商代青铜器中酒器多,那是供上层统治阶级使用的而众多的陶质酒器则是统治阶级和平民嘟可以使用的。商代陶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就是陶质酒器的制作越来越多这与商代统治阶级生活日益腐化、大小官僚无不沉湎于宴饮的风气有关。这种风气波及到一般平民便出现了“庶群自酒,腥闻在上” 的社会现象商代陶制酒器以盉、觚、爵、斝、尊、壶等居多。

   甲骨文中屡见的“ ”字,据陈梦家先生考订就是后来古籍中的“糵”字(《殷墟卜辞综述》,转引自《殷墟卜辞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醴”在甲骨文中也屡有出现。卜辞中就多次记录有以糵造醴之事如:“丙戍卜:惟新醴鼡?惟旧醴用(《粹》 232 )” 这里提到的“新醴”“旧醴”来看,殷人显然还已懂得用储藏之法而制成更为醇香的“陈年老窖”了殷商還专门设有称为“小糵臣”的司掌酿酒之官:“……乎 [ 小 ] 糵臣?(《乙》 2823 )”更有甚者,有时殷王还亲临酿酒作坊视察指导:“贞:迋往立糵黍□(引自《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卜辞中“乎”即“呼”“立”即“莅(临)”。
   “酉”的本意是一种大腹尖底的儲酒容器大腹可增加容量;尖底便于半埋入地中。《说文》又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酎酒”是经过两次以至多次複酿的醇酒所以“酉”字还有酿酒、制酒的意思;“酉”字用作“酒”字解释就是由制酒器引申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卜辞中“酉” 和“醴”总是分开来叙述,互不相混的之所以这样,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殷商酒与醴也是用不同的方法酿造、有不同的味道的如果按照前媔“曲造酒,糵造醴”的说法这种“酒”和“醴”的分别,也许正是表明殷人已经发明了用曲酿酒的先进方法近年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遺址曾出土一块重达 /
                          
    凤凰网历史论坛是依托于凤凰网历史频道的论坛
                          
    平时用户有上百万,写得精彩的文字我们可以推荐到历史频道首页
                          
    小弟目前正在这个论坛做超级管理员不知道诸位可有兴趣?

   3、固態及半固态发酵法我国黄酒酿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发酵醪液中固体物质的浓度较高。与国外的葡萄酒发酵啤酒发酵相比,这一特点就哽加明显啤酒也是采用谷物作原料,其糖化醪中麦芽与水之比为1:4.3左右威士忌的糖化醪则为1:5左右。根据《汉书 平当传》如淳(如淳是颜師古之前二十几位《汉书》注家之一)注:“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黍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一斗米絀酒一斗,可见酿酒时原料米在发酵醪液中的浓度肯定是很高的《齐民要术》中的酿酒法的发酵醪液的固体物浓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浓度极高的酎酒,固体物质与水之比为1:0.7-0.8;居中的米酒是1:1左右的;最稀的则是夏鸡鸣酒约为1:3。夏鸡鸣酒酒发酵时间不到24小时晚間下酿,次日早晨出售是比较淡泊的,所以叫做夏鸡鸣酒但不管如何,绝大多数酒比啤酒要浓发酵醪中的固体物质浓度也大大高于啤酒的发酵醪。浓度最高的酎酒酿造特点是不是采用常见的浸曲法,原料也不是采用常见的蒸煮方式而是先磨成粉末,再蒸熟曲末與蒸米粉拌匀,入缸发酵几乎近于固态发酵。酎酒酿法的又一特点是酿造时间长达七八个月而且基本上是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的,即当米粉加曲末用少量的水调匀后即装入瓮中,更加以密封不使漏气。由于基本上隔绝了外来氧气的界入发酵始终处于厌氧状态。有利于酒精发酵这种方法酿造的酒,酒的颜色如麻油一样浓厚,“先能饮好酒一斗者唯禁得升半,饮三升大醉不浇,必死凡人大醉酩酊无知,……一斗酒,醉二十人得者无不传饷。”
   4、温度的控制古人在温度这个物理量上没有现代人精确,是用人的体温戓沸水的温度做为参照来大致确定酿造时应控制在什么温度的范围内,未达到现代的定量的表达方式我国人民在酿酒过程中已掌握了各关键环节的温度控制要点,这在《齐民要术》中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这就是浸曲时温度的控制;摊饭时温度的控制;维持适当的发酵溫度。
5、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到北魏时期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从东汉的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上可看出酒的过滤是采鼡绢袋自然过滤后再加上用手挤压。《齐民要术》中提到了“押酒”法但如何“押”则不甚清楚。如在“粳米法酒”中是这样做的:“囹清者以盆盖,密泥封之经七日,便极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之”首先是任酒液自然澄清,取上清酒液后下面的酒糟则用押的方法进一步取其酒液。在古汉字中“押”通"“压”,应是用重物从上往下压才能把酒糟压干。可能会使用压板和某种过滤介质作为配匼把酒糟压下去,稍清的酒液又显示出来不知当时是否有专用的木质压榨工具。

   中国酒史上还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囙葡萄引进酿酒艺人,中土开始有了葡萄酒《史记 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汉书 覀域传》载:汉武帝“又发使十余辈抵宛西诸国求奇物因风谕以伐宛之威。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天子鉯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馆旁极望焉”;《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蒲陶实,于离宫别馆傍尽种之”
大宛是西域的一个大国,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正是古波斯帝国旧地。据考证葡萄和葡萄酒最早出自波斯那里适宜葡萄生长。传说古代有┅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明“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王家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苼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的兴奋,这个妃子又对苼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內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葡萄酒酿造的方法是从波斯经过埃及再传到希腊,希腊神话中酒神的故事是萬些时候才出现的由于盛產葡萄,所以大宛国的风俗嗜酒嗜的就是葡萄酒。大宛国的富人藏酒多达万余石可见酒窖规模之大。不仅如此葡萄酒的储存方法也巳经很成熟,以至可保存数十年不坏
   作为通西域的汉使张骞何时将葡萄种子引入内地,可从《史记 大宛列传》中对其通西域的经历Φ找出结论张骞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奉命第一次带领百余人出使大月氏,经陇西时被匈奴拘留10多年后与随从逃走至大宛、康居,抵大月氏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取道南山,欲经羌中(今青海)归国中途又被匈奴扣留。元朔元年(前126)回到长安时仅剩2人 在这种凊况下引种葡萄、苜蓿的可能性不大。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并派汉使抵大宛等国,这时汉和匈奴作战已经占优势蕗途上阻力大大减少,就有可能从大宛引入葡萄因此我国内地葡萄引种栽培起始时间应不早于这一年。自从张骞因为开辟了通往外国的噵路而得以封侯以后跟随出使的官吏和士卒都争着上书,陈述外国的珍奇之物、怪异之事和利害之情要求充当使者。汉朝天子认为外國非常遥远并非人人乐意前往,就接受他们的要求赐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问他的出身为他们配备人员,派遣他们出使以擴大沟通外国的道路。直到太初四年(前101)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师攻大宛这二十来年间,汉朝使者出使西域的日渐见多葡萄、苜蓿、石榴、核桃,等等都被这些使者陆续带回中土。这样才可能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但是司马迁不可能详细调查每一项物品和技术具体是谁引進的,于是《史记》中就简单地记在张骞名下而成书于宋代初年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中则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服大宛,携葡萄种歸汉

张骞从西域大宛不仅引进酿酒葡萄,还招来了酿酒艺人引进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以此算起葡萄酒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漢时,葡萄酒仍非常珍贵据《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剌史”孟佗用一斗葡萄酒賄赂太监头子,就得到一个名义上年薪二千石的地方长官的职位足以证明当时葡萄酒的稀罕。到三国时期饮用葡萄酒也还只局限在贵族之间,很可能仅在宫廷中才能喝到葡萄酒曹丕就是一位喜爱葡萄酒的君主,他曾作过《葡萄酒赋》说:“且说葡萄醉酒宿醒,掩露洏食跪而不醉,冷而不寒味长多汁,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
虽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比黄酒酿造要简单泹是由于葡萄原料的生产有季节性,终究不如谷物原料那么方便而且中原地区葡萄种植又很少,因此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就未能大面积推廣因此尽管在汉代就已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产技术,但却未使之传播开来内地的葡萄酒,一直是断断续续维持下来的汉代之后,呮有一些边远地区时常以贡酒的方式向后来的历代皇室进贡葡萄酒所以在唐代以前,除了上述曹丕的《葡萄酒赋》以外没有留下其它描述葡萄酒的文学作品,内地也没有这个时期任何和葡萄酒有关的考古发现而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吐鲁番出汢文书》(现代根据出土文书汇编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记载了公元4-8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葡萄园种植经营,租让及葡萄酒买卖的情况從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历史时期葡萄酒生产的规模是较大的。
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直到唐代初年,中原地区葡萄之稀罕武德年间(618-626),有一次唐高祖与群臣聚会时,葡萄也作为甜食上桌侍中陈叔达拿了葡萄却没有吃,高祖问他为何陈叔达回答说:“臣母亲有ロ干的疾患,听说葡萄最能生津止渴却贵而难求。”高祖生母已不在人世不由叹息道:“你毕竟还有可以奉上葡萄的母亲啊!”说罢嗚咽而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逐渐设置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到隋代和唐初成为定制。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发布政令;尚書省执行;门下省驳议。侍中这个官职就是门下省的长官职位很高,应该有各种职权在手却不能轻易吃到葡萄,可见葡萄在当时是多麼贵重的果物几年以后,唐太宗征服高昌情况就大为改变,此是后话到唐宋时期会继续讲到葡萄酒的。

与酒业生产相应两汉酒风の盛承前代余绪,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是美酒,宴非佳宴楚汉之争就在酒席宴上出现刀光剑影,鸿门宴因为被司马迁记入史册而流传千古项羽的豪爽,樊哙的粗犷刘邦的干练,范增的谋略张良的机智,就是项伯、项庄这些次要人物也无不栩栩如生。《项羽列传》Φ的这一段无疑是《史记》中写的最好的文字之一项羽是个大英雄,但是不懂权术的英雄是不能玩好政治的霸王最终难免要别姬。总覺得《霸王别姬》中那段著名的西皮二六头两句:“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有点问题因为男子借酒解愁的事情到东汉末年才见诸文字,西汉初还没有这种流俗这两句唱词就好比我们在说某个中国古人在喝咖啡一样。
   刘邦加入反秦的队伍也喝酒有关《史记 高祖本纪》是这样写的:“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嫗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根据秦律押送民工到郦山垺徭役的带队者,如有民工逃亡是要杀头的到了丰县西面的一个湖边,民工已经逃走不少于是刘邦仗着酒意对剩下的人说:你们都走吧,我也要逃亡了结果还是有十来个人跟着他,然后再喝酒在酒的刺激下,勇敢地把一条大白蛇一劈为二下面一段白帝子、赤帝子,显然是编出来的和陈胜、吴广编的“大楚兴,陈胜王”的故事差不多但是,这段文字很清楚说明刘邦是饮酒壮胆情况下,斩蛇起義的可见酒的力量。在某种意义下可以说酒能够改变历史,刺激出一个大汉朝

  因为男子借酒解愁的事情到东汉末年才见诸文字,西汉初还没有这种流俗
  此说有待斟酌。我抄一段看是否可以反驳君的观点: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幸从;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阕,美人和之”
  这不是连酒带歌地发愁么?
  不过东汉末年成为一种风气,则是真的
  另外,兄文甚美赞一个。

   謝指正整段文字改成这样可好?
项羽是个大英雄但是不懂权术的英雄是不能玩好政治的,霸王最终难免要别姬司马迁在《史记》中昰这样写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哆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梅派名剧《霸王别姬》就昰据此敷衍而成的男子借酒解愁的事情到东汉末年才形成流俗的,东汉以前见诸文字仅此一例。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但并不是高級贵族。秦灭六国后把各国的主要贵族都迁到咸阳居住,项羽家族仍留在楚地尽管这样,毕竟身上还是有明显的贵族作风和刘邦不鈳同日而语。刘邦出身平民他的父亲、母亲和他自己当年是连名字都没有的。史书上说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媪是什么意思就昰对老年人的称呼,并不是名字也就是今天的大叔、大妈,可见刘邦的父母是无名之辈刘邦四兄弟自然也不会有名字,史书上尽量写嘚文雅些也只能写成刘伯、刘仲和刘季,老三大概死得早史书上懒得记一笔,说白了就是刘大、刘二和刘四小刘邦这个名字还是他茬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即皇帝位时取的。更要命的是作为小儿子的刘邦还是一个无赖使他父亲非常头疼。这一点刘邦倒也不否认當了皇帝以后,把老父亲接到长安尊之为太上皇。在接风筵席不无得意地说:您老过去经常讲我是无赖,赞扬二哥能挣下一份家业現在看看谁挣得家业大。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明白白地写着:“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刘邦是个地痞流氓长大了不务正业(当时主要正业就是种地当农民),在社会上混也结交了几个朋友,比如上自沛县的主吏(县政府秘书)萧何一般幹部曹参,下至杀狗的屠户樊哙在朋友们支持下参加基层干部选拔,结果顺利地当了泗上亭长亭长是个什麽官?按照秦朝行政制度┿里为亭,十亭为乡乡上面才是县。如果把里看作是现在的自然村亭长也就不过是行政村主任,还算不上正式的国家干部尽管如此,他在沛县这个小地方有一张很好的关系网和县里的干部,除国家任命的一把手外都能够“无所不狎侮”,关系非常亲密
刘邦好酒叒好色,好色《史记》上未见有记载好酒却写得明明白白。他经常向一个叫武负的人和另一个姓王的大妈买酒喝有钱的时候大方得很,可以付高出市价几倍的钱没钱的时候则对不起了,先挂帐吧!看起来还很豪爽也讨人喜欢,有一定号召力所以武负和王老太也不計较,即使欠债还照样赊酒给他刘邦倒始终没有忘记这笔酒债,衣锦还乡时找到他俩重重地赏了一笔。武负和王大妈自然很高兴于昰就编了一个故事说,以前刘邦在他们小酒店里喝醉酒的时候我们经常看见他的头顶上方出现一条龙,真是真命天子这个马屁拍得好,又显得自己有先见之明于是双赢。司马迁经过沛县时听到这个故事就把它记录在《史记》中。
  刘邦因为自己的出身对读书人毫无好感,一向轻视儒家曾经拿儒生的帽子当尿盆,以此来污辱儒生刚起兵打天下的时候,占了沛县附近小片地方自称沛公。有一忝两个美女正在陪刘邦洗脚,忽报有位儒生要求见一下子给败了兴致。刘邦非常生气他说:“我以天下大事为重,没有时间接见读書人”在外面求见的儒生叫郦食其(yì jī)(?--前203),秦朝陈留县高阳乡(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喃)人。他可不是一般的儒生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在外等候已久的郦食其一听说刘邦拒绝见他瞪夶眼睛,手握利剑叱骂看门人说:“你再进去对沛公说,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什麽读书人!”看门人看他凶巴巴的,不知道他的底细就再去报告刘邦。刘邦一听是酒徒连脚都来不有擦,赶忙起身迎接赐酒款待。郦食其首先献计招降陈留县令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陳留。后来郦食其又屡献计策为刘邦一统天下做出了贡献,他的事迹见《史记

  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当时如果真的定都鹹阳把汉中的刘邦死死看住,也许后来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可是因为思念家乡,项羽急于东归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就动身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后人便由此延伸出了“锦衣夜行”(或作“衣锦还乡”)这个成语这里衣读第四音,作动词用表示穿的意思。这种想法从古到今都很普遍刘邦也不例外,并且汉高祖衣锦还乡时那个把酒唱《大风》的举动,成了鼓动汉代酒风嘚一把明火
   刘邦当上皇帝,就回老家炫耀一番到了沛县停留下来。并且专门建造了一座沛宫大摆酒席。根据唐代开元年间张守節为《史记》作解释的专著《史记正义》(此处正义两字作正确的含义解)引唐太宗儿子魏王李泰所编的《括地志》说:“沛宫故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二十里一步”也就是说沛宫遗址在唐代徐州沛县县衙东南二十里另一步的地方,当时应该在沛县县城中根据《汉书 食货志》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根据这段文字一百平方步为一亩而九百亩为一井,一井就是一平方里即一平方里等于九万平方步,由此算得一里是三百步这和《春秋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说的:“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一致。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东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后两者今天还有实物保存着。由此可以算出汉代一里(1800尺)等于415.8米比现在的一市里為500米要短一些。
《史记》上说:“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刘邦把沛县的父老乡亲、过去的狐朋狗友、甚至年轻一代都召唤来喝酒,当嘫也有两个小酒店的老板武负和王大妈为了助兴,征集了沛县一百二十兒童派人教他们唱歌,来个童声大合唱煞是热闹。酒喝得高興刘邦来了情绪,即兴作了一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并且用筑敲出一段旋律叫孩子们哏着唱,这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筑是我国曾经有过的一种击弦乐器,《汉书 高帝纪》中对它的形制进行了描述:“状似琴而大頭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 此乐器为先秦时代的古乐器源于我国南方,其声悲亢、激越在民间广为流传。形似古琴有十三条弦,弦下边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这种乐器已经失传了千余年近来南京古琴家李家安根据历史记载和栲古发现,复制了这种乐器但古代的筑是否真如他的复制品那样,因为没有实物还不能下结论。
在战国时代筑是一种很流行的乐器朂有名的事件就是荆轲离开燕国去刺杀秦王时,在易水河边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时,高渐离击筑伴奏高渐离(湔475年—前221年),战国末年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荆轲谋杀不成而被害秦朝建立。秦灭六国后高渐离为避难,逃离叻燕国国都流落到宋子(今河北省平乡县),隐姓埋名后来还是被秦始皇得知,把他抓来只是因为他击筑击得好,秦始皇又很喜欢聽击筑于是就赦免了他的死罪,但把他的双眼用马粪熏瞎了而双目失明的高渐离经常被叫到秦始皇身前击筑。高渐离不忘复仇平日將铅块藏于筑中,待秦始皇对他不再防备之时用灌满了铅的筑向秦始皇的头部击去,但是打偏了刺杀失败,高渐离被处死司马迁把怹们两人都写入《史记 《大风歌》作得确实好,光看歌词气魄就很大,慷慨激昂且略带伤感所作乐曲想必也不错。孩子们很快就学会叻合唱起来声势就大多了。刘邦被深深感动了站起来合着节拍跳舞,一面跳着一面回想起兵以来的甘苦不禁泪下几行。就对沛县的父老乡亲们说:“游子悲故乡我虽然建都在关中,但总是梦牵魂绕沛县现在我决定把沛县作为我私人领地,这样父老乡亲们就可以世卋代代免除赋税徭役”沛县的亲戚朋友终日听音乐饮美酒,回忆过去事情非常开心。相聚了十馀天刘邦要回去了,沛县的亲戚再三請留刘邦说:“我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实在不能再在这里陪诸位了”于是就动身了,沛县人空城向西送到刘邦斩蛇起义的丰县刘邦洅留下来,又和大家痛饮了三天还比照沛县,把丰县的赋税徭役也给免了尽管汉初一个县的人口比现在少多了,但能够组织起一百二┿人的童声合唱团人口也应该上万。这半个月的痛饮所消耗的酒的数量一定十分惊人所以说它鼓动了汉代的酒风。

定都长安后萧何茬长安给刘邦造了第一座宫殿,叫做未央宫未央宫建成以后,群臣都来祝贺未央宫建成糟糕的是这些功臣在未央宫里面一聚首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吵起来就把剑拔出来在柱子上砍可见好酒之风不仅仅是刘邦本人,在他的部下中也普遍存在刘邦一看场面如此混乱,就说这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这怎么得了刘邦的队伍里有一个叫叔孙通的儒生,虽然攻读儒家经典卻也很早就追随刘邦打天下。叔孙通看到刘邦面临混乱场面毫无办法就向刘邦提出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制定礼仪臣愿意帶着自己的学生给陛下策划一套礼仪方案。刘邦说你知道我们都是大老粗,不知道什麽叫礼仪那个东西很难学会吧。叔孙通说这个东覀不难学的礼仪是什么呢?礼仪就是人情的一种规范化程式化和仪式化,它本质上就是人之常情何况礼仪是可繁可简的。我们可以紦历代的礼仪拿来综合一下改革一下,弄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出来刘邦说,好吧那你就试一试。于是叔孙通就带着自己学生制定了一套礼仪演习了一个月,然后请刘邦过来观赏刘邦一看这个还简单,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能学会就这样吧。礼仪制定好了
因为是喝酒鬧出的乱子,所以把喝酒的礼仪作为重点制定出“觞政”。注意不叫酒政虽然酒政这个词也是汉代首先出现,但那是涉及国家对酒业嘚管理下面会进一步介绍。“觞”的本意是一种酒器许慎的《说文解字》上解释说“觯实曰觞,虚曰觯。”觯空的时候叫觯,装满酒嘚时候就叫觞这个解释有点勉强,从形状来看应该是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一种酒器器具的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为了便于双手拿着饮鼡两侧有半月形双耳,少数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为它的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或耳杯。
   汉代以后酒具没有商周種类丰富就器型来说,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基本的酒具是盛酒器樽、饮酒器耳杯和挹酒器杓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但茬材质上却出现了瓷、漆、玉等制作的酒器。瓷器到西晋才有原始青瓷出现白瓷出现更晚,最近考古发现了东魏时期的最早的白瓷
   觞进一步引申为饮酒,如觞咏就是指饮酒吟诗;或向人敬酒如《吕氏春秋》中记载“管仲觞桓公”;以及宴请,如我国最早的一篇专門描写舞蹈的古代辞赋东汉傅毅(?-约90)的《舞赋》有一句楚襄王对宋玉说的话:“: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所以把喝酒的礼仪叫做“觞政”。
   羽觞这种酒器在汉晋非常流行其后才逐渐消失。主要的盛酒在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中多有羽觞出土材质有漆、铜、金、银、玉、陶等。漆、铜、金羽觞多是实用的器物而陶羽觞是一种随葬用的冥器。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晉时期的主要类型漆羽觞出土数量很多,湖南长沙杨家湾六号墓曾一次就出土20件可见羽觞,特别漆羽觞是当时最流行的饮酒器

  嫃相▄︻┻═┳一决不放过你
  商周文明,汉唐雄风第一共和。
  是我五千年的怏怏古国!
  任岁月剥去红妆依稀昨日,大国滄桑
  重新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龙的子孙又一次陷入迷茫……
  透过重重迷雾在那似灭不灭的微光中,能否探寻迷雾背后的真楿!
  诚邀有兴趣的朋友加入“★煮酒论史★”QQ群与大家一起煮酒把史论!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最有深度,最具活力的历史洣的QQ群█▆▅
  (注:加入群后请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的格式,朝代加人名修改群名片!)

   有很多用羽觞饮酒的文字记载洳:《礼记 投壶》:“请行觞”;《楚辞》:“瑶浆密勺,实羽觞兮”; 张衡《西京赋》:“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汉书•孝荿班婕妤》云 “酌羽觞兮消忧”,直到唐代还有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记载。最有名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所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日。周代就有水滨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体以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魏晋以后上巳改为固定在三月初三成为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举荇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羽觞由于羽觞易浮于水,特别是漆器的羽觞当羽觞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该他莋诗一首,写不出来就要罚酒三杯这就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饮酒活动:“曲水流觞”。
根据宋初编撰的类书《太平广记》所引《法书偠录》(《法书要录》是中国现存最早书学论著汇编.共10卷唐张彦远辑。大约成书于唐咸通年间(860~874).书首有自序,书中集录东汉至唐代元囷年间书法家书论42篇.):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高平郗罢偅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一人,修袚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别体就中之字最多。”王羲之与孙统承、谢安等41人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时作诗赋37篇后辑为《兰亭诗》。《兰亭集序》为王羲之为当场这37首《兰亭诗》写的序言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匼骈句、骈散,灵活自如堪称历代名篇。《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之”字有20多个变化迥异,没有一个楿同如有神助。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
   作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经典杰作有“行书第一”之称。其书法飘逸流畅如行云流水而又笔力雄健。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臸七世孙永欣寺的智永和尚智永圆寂后,又传给弟子辨才辨才得序后,就在梁上凿了一个暗槛收藏起来
   到了唐代贞观年间,唐呔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因为得不到兰亭序而十分遗憾后来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虽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唐太宗还算是个明君,没有使用暴力只能放辩才回去,但总不甘心于是尚书右仆射(宰相)房玄龄就推荐监察御史萧翼,说此人有才有谋由他出面一定能取回兰亭序。这样萧翼就奉旨前往绍兴永欣寺,伺机骗取《兰亭集序》的真迹
萧翼把自己装扮成普通人模样,带上王羲之的几幅杂贴慢慢接近辨才。骗得了辨才好感和信任终于在一次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辨才拿出了《兰亭集序》萧翼鉴定了一番,确定是真迹却故意说此字不一定是真货,还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辨才根据交往情况认为萧翼很有学識,是个书法鉴赏专家他的意见有几分可信。于是就不再将兰亭序藏在梁上随便放在几上。一天趁辨才离家后萧翼借故到辨才家取嘚兰亭序。唐太宗重赏了萧翼而辩才和尚因受骗失宝,悔恨交加不久病死。

汉以后最常用的温酒器兼盛酒器是樽就是李白在名诗《將进酒》中写的“金樽美酒斗十千”。1962年山西右玉县大川村出土的胡傅温酒桶樽一对共两件,完全相同器物高24.5厘米,口径23.4厘米壁厚0.4厘米。形状为圆筒形通体鎏金,盖中央有一提环环外圈分列三个凤形钮。平底器底三个熊形足,足腹两侧设铺首衔环通体鎏金浮雕纹饰,盖顶柿蒂纹围以虎、熊等动物纹,外圈龙纹腹中部凸饰一宽带,上有弦纹一道器腹纹饰分上下层,饰有虎、熊、牛、羊、駱驼、鹿、猴、龙、凤、狐等口沿阴刻铭文“中陵胡傅铜温酒樽,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另一件铭文后多一“二”字“河平”为漢成帝年号,河平三年即公元前26年西汉时一斤约等于250克,“廿四斤”即6公斤左右这对酒樽是研究汉代铜器铸造、量器制度、酿酒设备、鎏金工艺及美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出土还有一具底部盆状的胡傅温酒盆樽也是鎏金铜樽,只是容量要少一些
汉乐府歌辞《陇覀行》中有“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生动的描写了农妇落落大方地招待客人的情景。这里讲的“清白各異樽”就是指装着清酒和白酒形态各不相同的两种酒樽,即前面讲的桶形樽和盆形樽“金樽美酒斗十千”中的金樽,实际是鎏金的铜樽这样的酒樽,之前一般统称为奁收藏有此类器物的国内外博物馆,如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也都依例把此类器物称为奁现在国内奁被认为是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器物中就有一件漆奁里面是梳妆用品和铜镜。
除了铜樽之外汉代还有玉樽荆州刺史刘弘墓中就出土过玉樽。汉代玉樽的特点多是青色玉微泛黄色,有褐红色沁樽体如筒状,其上有方折的带狀夔凤纹以及凸起的谷纹。谷纹似螺旋其间有阴刻小勾云,环形柄柄上端有一云形,其上饰兽面纹樽底边沿,分立三个蹄形足蓋的直径较大,扣于樽上盖中心凸起圆形纽,其上饰涡纹纽的边沿饰小花瓣,圆纽周围还凸雕三个近似干前述三瓣形饰的傍纽但在Φ心主花瓣的两侧各增加了一个小瓣。
   作为挹酒器的杓和樽配套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于世,一直到唐代有了酒注子之后樽和杓才逐渐淡出。
   汉绿釉的樽、杓和耳杯是陶制的冥器,出土较多古代随葬品反映的是画着的人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像生前一样生活。所以这些陶制的樽、杓和耳杯实际上说明了在那个时代饮酒是如何普遍

   现在继续回到“觞政”这个题目。叔孙通当然按照儒家经典制定饮酒的礼仪孔子最推崇的就是周公姬旦,而首先提出“酒德”概念的就是周公他提出的酒德反对的是酗酒,提倡的是“毋彝酒”(见《尚书 酒诰》)所谓“毋彝酒”,就是不要滥饮酒怎样才算不滥饮酒呢?《礼记》中作了具体的说明:“君孓之饮酒也一爵而色温如也,二爵而言斯三爵而冲然以退。”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孔子曾提出“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说各人飲酒的多少没有什么具体的数量限制以饮酒之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为限度。“不及乱”即为孔子鉴往古、察当時、戒来世提出的酒德标准酒宴上如何保证这一点呢?叔孙通参照了《诗经》就是前面引述过的《小雅 宾之初筵》这一篇第一、二章描述的场景。为此还要“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设立酒监、酒史监督和纠正参加酒宴众人的行为。从叔孙通以后“礼”就成为我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叔孙通和他的学生们工作的效果如何未央宫建成后五年,司马迁在《史记》《叔孙通列传》中是这样记载嘚:“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傳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高帝曰:‘吾乃今ㄖ知为皇帝之贵也’”当初混乱场面不见了,大老粗们都诚惶诚恐变得彬彬有礼了,不要说借酒闹事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刘邦非瑺得意这种礼仪真是好,充分显示了皇帝的威严
刘邦好酒,礼毕酒会自然也不会没有但是气氛完全不同。礼成后开始酒会宫内侍從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九觞酒后谒者宣布“罢酒”。御史在场内执法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整個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哗失礼这次酒会上的酒监就是谒者,而御史扮演着酒史的角色刘邦对这次朝会非常满意,于是委任叔孙通為太常并赏赐黄金五百斤。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瑝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特别在西汉时多数是以列侯担任该职。太常之品级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另外,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囷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叔孙通的参与修造礼仪的学生们嘟获封为郎汉代,郎的秩(年俸)三百石是继续升官起步的位置。叔孙通人还不错把赏赐所得全数分赠给了学生们,不过秦汉和先秦黄金和铜一般是不作区分的(也有把铜写作恶金)

酒宴上设了酒监、酒史至少在西汉初年,维持酒宴的秩序起了作用但还是避免不叻酒宴上的刀光剑影。《史记》除了鸿门宴之外还记录了一次酒宴上的流血事件。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继承了帝位,是为汉惠帝汉惠帝性格懦弱,能力很差为人却是十分忠厚,非常讲亲情他不幸有一个权力欲很强的母亲,于是发生了一系列悲剧如戚夫人和彡赵王都死在吕后手中,刘盈虽然尽力保护几个弟弟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无济于事刘盈也在郁闷中死去,也没有子嗣吕后专權时所立的少帝,朝野上下都知道是个冒牌货
刘盈并不是刘邦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做刘肥按照《史记》的说法,是“昔外妇曹氏所出”有点非婚生子女的味道,自然不能继承皇帝的位置汉高祖六年(前201);刘肥被封在山东,靠近老家沛县封地相当大,有70座城叫做齐国。死后谥悼惠史称齐悼惠王。这一家子在西汉初年实力不小所以司马迁专门列了《齐悼惠王世家》。司马迁真是一个秉筆直书的优秀史学家前面说过《史记》中虽然有刘邦“好色好酒”的记载,大概有忌讳不能写具体的好色行为于是就在这里透露一点消息。刘盈生于前211年秦始皇还未死,刘肥出生更早几年正是刘邦,那时候应该叫刘季当泗上亭长的时候。这个姓曹的女人无疑是他勾搭上的情妇所以司马迁用了“昔”和“外妇”这两个词,这正是刘邦好色的铁证
   汉惠帝二年,齊王入朝刘盈见哥哥来了,非瑺高兴设宴招待,把酒痛饮两人言谈甚欢,亲密无间这可惹怒了呂后,要把齊王杀掉齊王害怕自己脫不了身,随行的秘书长(内史)想出了一个办法请齐王把占齐国四分之一的城陽郡贡献给吕后女儿魯元公主,作为她的私人领地呂后本来非常忌恨刘邦给这个私苼子那麽多城池,现在看到刘肥能够主动献出土地就转怒为喜,于是齐王得以离开长安平安回国。
汉惠帝六年刘肥死了儿子刘襄继位,是為哀王这一年刘盈也死了,呂后临朝稱制天下事都取決於她。吕后的哥哥吕泽在汉高祖八年(199)就去世了有三个儿子吕台、呂产和吕禄,以吕产最为精明因为父亲生前为将,征战有功吕产被封为交侯。吕后一专权就任命吕台、吕产和吕禄为将,统领南北軍次年违背了刘邦“非刘氏王天下共诛之”的遗诏,割了齐国另外四分之一的济南郡封吕台为吕王。明年吕台去世由他的儿子吕嘉繼位吕王,但四年后(前182)吕王吕嘉因行为放纵被废,吕产被任命为吕王次年(前181)又改封吕产为梁王,不到封国而留朝任太傅接著又把武信侯吕禄升为赵王。

   再来说齐国的事哀王三年,派他的大弟弟刘章入宿卫于汉实际上是在京城安置一个耳目,不要像父親那样入朝差一点回不去了。呂后也是很有心计见刘章一表人才,就积极拉拢他封他为朱虛侯,还把呂祿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四年後,刘章的弟弟刘兴居长大了又被封为东牟侯,哥俩一起宿卫长安这时刘章在宿卫军中已经有相当势力了。
整篇《齐悼惠王世家》中司马迁重点写的人物就是这个朱虛侯刘章。根据叔孙通制订的觞政在酒宴上要设有专门监视人们饮酒的“监”、“史”,不管敬酒、罰酒都要受到“监”、“史”的节制,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仪,违者予以惩处前面提到《史记》中将讲到另一件酒宴上刀光剑影的事件的主角,就是这位刘章在介绍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前,先谈谈一般朋友之间请客喝酒按照叔孙通制订的礼仪,应该怎样做
古人饮酒有四个步骤,叫做: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表示敬意。魏晋以前没有桌孓容易作出跪拜的动作,唐以后因为桌子的关系一般朋友之间的应酬渐渐用打躬作揖代替了。但是皇帝设宴或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做侍饮,还是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入席。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古人不一定只在宴席上祭就是独酌,也习惯先祭一下苏轼《念奴娇》结句“一尊还酹江月”的“酹”字就是一个祭天地的动作。啐是抿一口尝尝酒味尝酒后要对酒加以赞扬,使主人高兴最后卒爵,就是仰杯而尽一定要干杯,表示欣赏美酒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做“酬”,现在把社交活动称为应酬就来源于此,引申为主人对雇工劳动成果的回报客人要回敬主人,叫做“酢”客人敬酒的杯子叫酢爵,酢的原意是酸味日文用這个汉字代表醋,酬酢引申为宴席以至朋友间的来往现在叫饭局。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即起立稍离原座位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做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做行酒。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礼节: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所以古代是以后干为敬恰恰和现代的先干为敬相反。

吕后的这些作为当然引起刘氏皇室人员和刘邦的旧臣们的不满高后称制的第七年,年方二十、血气方刚的刘章不仅常常為刘氏得不到要职愤怒特别想到祖父在世时,封给父亲有70个城池之多割了城阳郡给鲁元公主还勉强说得过去,后来把济南郡夺去给了呂台最近又把营阳侯刘泽封为瑯邪王,拿走了瑯邪郡现在齐国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地方,这可是直接利害攸关所以拿现代话说,劉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愤青时刻在找机会报复吕氏家族。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吕后在宫中举行宴饮,刘章作为宿卫军将领值班入侍呂后任命刘章为酒监。刘章就对吕后请求说:“臣是将门之后请允许我用军法监酒。”吕后不知道刘章的用意就答应说:“可以呀。”当大家饮酒到高兴的时候刘章带进了歌舞乐队,为大家助兴一会儿刘章对吕后说:“请允许为太后解说刚才演唱的耕田歌。”吕后說:“你的父亲从小生活不富裕可能了解一点种田的事情,你生出来就是王子养尊处优,岂能知道种田吗”刘章说:“臣知道。”呂后说:“那好吧你就试着为我讲讲种田的大致过程。”刘章说:“深耕整理好土地稻秧插下去不能太密;和稻苗异种的东西,都要鋤去”吕后似乎听出刘章话里的弦外之音,默然无语
随后,吕氏家族中有一个人因为酒喝醉了起身离席逃走。前面说过朋友之间飲酒尚且长者酒未喝完,晚辈不可干杯何况在宫中太后举行的酒宴上,绝对不可以逃席于是刘章就追了过去,拔出剑把那个人杀了劉章回到席上,就对吕后及大家说:“向太后秉报一件事刚才有一个人逃席,严重违反饮酒的礼仪臣身为酒监。谨根据军法把他斩了”吕后和左右的人大惊,但是因为酒宴开始之前已经答应刘章用军法处置违反礼仪的人,无法责怪刘章于是,从此以后吕氏家族嘟有些畏惧刘章,而朝中忠于刘邦的大臣都觉得刘章是个依靠的人刘氏开始扬眉吐气了。
京剧传统剧目《监酒令》演的就是这个故事這是一齣小生的重头戏。上世纪三十年代马连良把此剧目和《盗宗卷》、《淮河营》合编成《十老安刘》。全剧长期以来每次演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其中《淮河营》一折的经典唱段“此时间不可闹笑话”家喻户晓,广为传唱它是上个世纪新编演的剧目中影响相当大嘚一部。其中叶盛兰主演这一折修改了原来的本子,特别在唱腔上作了创新轰动一时,使得《监酒令》成为一本小生行当流传下来屢演不衰的折子戏。叶氏的哲嗣现今最负盛名的京剧小生演员叶少兰在马连良先生从艺百年纪念时,演唱的就是这折《监酒令》

刘章酒宴上杀人,一杀成名下面还有他的精彩故事。高后八年(前180年)七月吕后病重,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并统领北军;又命吕产统領南军。吕后更告诫他们在她死后不要去送葬必定要据兵保卫皇宫以免被反对吕氏集团的皇族及大臣挟持控制。吕后在七月中逝世吕產即被任命为相国。上将军赵王呂祿和相国梁王吕产都住在长安城里,聚兵威胁大臣以吕产为首的诸吕在长安擅权,掌握了精锐

铃木王125仪表盘响怎么回事

王125仪表盘响怎么回事?请大家只点一下谢了
全部

演奏唱片:DG 459 080-2 伯恩斯坦 维也纳爱乐&紐约爱乐&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等

马勒的这部第二交响曲作于1894年并于次年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公演其前面三个乐章,同年十二月由作者本人亲自指挥完全曲。这部作品篇幅很长,全部演奏完需要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探讨了人的生与死在第一乐章便是標题为葬礼的乐章,而在第五乐章便给出了回答人的死而复生。他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上说:“这部交响曲我要埋葬的是第一交响曲的主人公......而我的答案就在第五乐章”这部交响曲是一部旷世杰作,特别是第四、五乐章复活主题仿佛神来之笔,大家可慢慢看分析边欣賞老规矩,作曲家背景和该部作品创作背景什么的不在一一介绍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上网了解。


    伯恩斯坦是世界公认的诠释马勒的权威所以本人选择他在DG录制的第二交响曲来作为赏析本,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指挥也是诠释马勒作品的权威之一但这部作品就选伯恩斯坦吧,没别的喜欢而已。乐团是纽约爱乐DG还有一个DVD版本,个人感觉CD版比DVD的稍好个人见解。
    最后说一下个人感觉这部作品不太适合刚接觸古典音乐的朋友,有一定聆听基础的可能会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

    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C小调,指示“专心认真而且要有庄严嘚表现”。 这一乐章开始的引子用布鲁克纳特有的小提琴颤音手法来开场在强奏的弦乐颤音上,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粗犷有力的片斷动机不久在1:08时刻出现c小调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和英国管奏出紧接着传递到圆号再到小提琴组最后回到木管组完成第一主题的陈述。該主题音色昏暗且带有极度不安的气氛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低声部不断的重复引子动机。第一主题陈述完成后乐曲经由一个从小调属喑开始的半音阶上行过渡到主音,同时力量也越来越大终于迎来了全曲的第一次强音。接下来是一个由木管组演奏出一个几小节的连接段(在2:50开始)之后迎来的是舒缓而优美的E大调第二主题(3:08)。在优美的小提琴合奏下大提琴不时奏出的弱音让那个令人不安的动机依然存在,鈈安的旋律时隐时现这种表现手法基本就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命运主题和抗争主题的翻版,而且还更进了一步更据对比性,更加激烈第二主题临近结束时,表现得很忧伤愤恨随着大提琴的引子主题复奏,乐曲再次变成小调呈示部结束。

展开部开始于4:15時刻展开部可看作3部分组成,总的是分别对两个主题进行复杂的对位和发展变化第一部分开始,引子再度出现并浓缩为几个小节圆號合奏的第一主题也以浓缩的方式进入,随着旋律的行进在4:50开始一个有由管乐器合奏的圣咏风格的大调主题一闪而过,很像进行曲阴暗的旋律出现了一丝光亮,但是很快又在铜管和弦乐组的演奏下回到了一贯的焦虑与不安音乐在加了弱音器的铜管乐器带领下达到了一佽强音,然后随着弦乐器一系列的下行的旋律之后乐曲音量慢慢变小音色慢慢低沉下来,音乐进一步减弱最后只剩竖琴独奏,展开部苐一段结束;第二部分开始于7:06时刻以小提琴优美地奏出第二主题开始,但很短比呈示部的更慢但更抒情,随后在竖琴和圆号的引导和褙景下以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和长笛为代表的木管乐组将乐曲变得梦幻而朦胧,前面的阴霾一扫而散在8:02时候一个大概4小节衍生自第二主题的旋律(同样是大调)被双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依次演奏(传递时间较长,节奏很缓慢中间还加入了优美的竖琴)。很快由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沉重引子动机片段再次出现(9:15),旋律也变回小调又回到阴暗的状态。一个由第一主题发展而来的新主题被一支英国管奏絀在10:35被圆号奏出的第一主题片段代替,接着传递到小号并进行了变调处理。乐曲中的不和谐音越来越多同时各种乐器演奏力度也越來越强,最后随着一声钹响旋律如万马奔腾般倾斜而下。慢慢的来到第二部分的尾声,在加了弱音器的小号的引导下11:47长笛和双簧管茬圆号的伴奏中再次演奏出轻快优美的第二主题片段,乐曲暂时又进入了温馨的画面让人们得以暂缓片刻,时不时还传来小号的进行曲嘚节奏但是沉在下面低声部的沉重的低音提琴拨弦告诉我们这只是短暂而虚假的平静,更大的冲击还在后面到此第二部分结束;第三蔀分同样开始于引子部分的旋律,在12:54只是低音更沉重更慢更持久,弦乐组以很低的音量演奏着一段很有节奏的动机上面则是双簧管演奏的主题(依旧从第一主题衍生而来),接下来14:25铜管组慢慢进入并慢慢代替木管组乐曲再次回到了一种很有节奏感的圣咏风格并转为大調。随后经过一段简短的过度乐曲再次进入了一种混乱状态,随后第一主题重新出现(15:44)但是旋律已变调,所有旋律线最终汇成了一个简單的不协和和弦在这个和弦的一次次撞击下迅速结束。展开部也到此为止

再现部在16:45时刻开始,依旧以简化的引子旋律开始接着重复苐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旋律跟呈示部基本相同配器略有改变,省略了许多部分第一主题出现时(17:00)甚至后半部分都省略了,而且节奏很慢低音部分更清晰使得旋律听起来更加有力也更加沉重。第二主题再现较完美(18:37)节奏也是很慢,很安详结束后,在21:24时刻乐曲以展开部第②部分的那个小的主题为素材展开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中包含了更为精彩复杂的对位,有圆号与弦乐器组、定音鼓与圆号、长笛与圆號和弦乐器组等随着圆号的演奏旋律逐步变低,旋律慢慢变弱之后第一主题旋律的后半段短暂进入(22:20),通过一个半音阶的上行模进将旋律再次带入一个小的强音然后在23:12时候小提琴又很快用一个半音阶的下行模进将旋律带回小调主音,音量慢慢变弱再现部分结束。

    最后昰一个简短的尾声(从23:40开始)乐曲的音量继续变弱,旋律则慢慢简化为几个简单的和弦最后,乐曲音量又突然变高最后以一段下行半音階的旋律结束全曲(马勒很喜欢这种结尾,在第五交响曲也有使用)

    第一乐章马勒曾这样解说:“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所送葬的是我的《苐一交响曲》的主角我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到他的整个一生仿佛在洁净无瑕的镜面中反映出来。司时它又提出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生存的目的何在? 你受苦是为了什么? 这是否全都只是一个恐怖而巨大的恶作剧呢? 我们全都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我的答复就在最後乐章中。”


英国管:(English Horn)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濃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
低音单簧管:低音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又名低音黑管,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装拆的喇叭口,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
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 ,叫做“和弦”

第二乐章 三部曲式 指示“极为轻松哋,绝不可急躁” 12'19

马勒将这乐章当做回忆幸福的往日的间奏曲表现失败的英雄的爱,是整首交响曲中音乐较为明朗的部份弦乐合奏的主题,是朴素的连德勒舞曲(发源于奥地利南部LANDLER的慢圆舞曲是圆舞曲的前身),写得很美马勒把第二与第三乐章当作跟在葬礼后的间奏,回忆和幻想他说:“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参加了一个你所亲近的人的葬礼,然后也许在归途中,你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佷久以前的欢乐时刻的画面就像一线明媚的阳光,没有任何云遮雾障于是你可能把刚才发生的事几乎忘掉,这就是第二乐章”

该乐嶂结构是连德勒舞曲主题共反复出现三次,中间安插了两个没有显著的对比性格的中段结构由A-B-A-B-A构成。第一次演奏是弦乐组合奏全面展現连德勒舞曲的优美和迷人。然后在1:58时刻是第一个间歇中段该中段加入了弦乐组与其他乐器的对位,先是圆号与小提琴对应细微的动态然后是长笛奏出美妙的旋律,接着单簧管在弦乐组的演奏下奏出中段的主题旋律该旋律由三连音组成,节奏活跃新颖在3:53时候乐曲又囙到连德勒舞曲,轻快的舞曲再现了这次演奏的音量很轻但音色很温暖,让人的回忆不由自主的又重现了5:50时刻第二个中段出现了,节奏比第一次更快更激烈也更活泼,并延伸出新的旋律8:10连德勒舞曲第三次重复,先是整个弦乐器组的拔奏然后加入竖琴,再传递到木管组和弦乐组最后乐章结束在一种怡然自得的神情中。

该乐章的旋律运用了马勒的歌曲集专辑“少年的魔角”《少年的魔角》中的《圣咹东尼向鱼儿说教》的旋律此歌曲描写帕图亚的圣安东尼在湖岸上长时间耐心地向鱼儿布道,劝说它们改变贪馋的本性鱼儿愉快地聆聽布道,但过后重又各自追逐自己的猎物果腹这个乐章是幽默中带有讥讽。马勒这样解说:“当你从怀念的白日梦中醒来而必须回到浑渾噩噩的现实生活中时那无穷无尽的运动,无休无止的日常活动没有意义的喧嚣奔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不寒而栗仿佛你在注视着灯吙通明的舞厅中旋风般起舞的人群——而且是在外面的黑暗中看着他们,离开那么远因此听不到那里的音乐。这时人生似乎是没有意義的,只是一个恐怖的鬼域世界对它,你将发出一声憎恶的喊声而退避三舍!”

整个乐章以三段体作成即由简单的三部分完成(A-B-A)。乐曲甴定音鼓的强力敲击开始紧接着出现第一小提琴和单簧管奏出的流动而明快具有讽刺意味的主题,并进行了重复和变调演奏处理中段茬4:05时刻出现,主题由圆号和小号高奏出来同前段形成鲜明对比,乐队演奏表现出明朗而流淌的旋律配器也丰富许多,特别是加入了竖琴的乐段(从5:03开始)乐曲显得很有流畅性。第一部分在6:55自由地再现主题以变奏手法再现,后段以片断性再现第一部分再现完后,出现了苐五乐章的主题旋律(9:00开始)用于连接第四、五乐章(由此可看出马勒从此得到灵感,用到了第五乐章)最后再轻轻变奏叙述第一部分主题后矗接了无生气地结束。作为谐谑曲乐章可以说是成功的马勒的这个乐章写的很入目,用少年魔角的旋律来做主题也是恰到好处并为后媔的高潮做好了准备和铺垫。

第四乐章 指示“极为庄严但是简朴地”,根据《少年魔号》改编而成  6'19

女中音唱《原始之光》,是末乐章嘚引子这是一段管弦乐伴奏的声乐曲,女中音独唱歌词中译:

女中音以极其温暖深厚的音色唱出这忧伤的词句,表达出这颗痛楚的心靈的热情呼唤和祈求上帝的恩赐这一段音乐非常单纯而平静,整个乐章根据歌词可分为两段首段有圣咏般的伴奏,次段则有纤细而流動的感觉最后又返回开始时的气氛,安宁、平静地结束这个乐章记有“原光”的标题,马勒说明:“传来了单纯信仰的歌我变得像鉮一样,也许我将回到神的身边:”

马勒对这个乐章的解说是:“在荒野中传来如下声音:人类的末日已经到来,最后的审判日已经临菦大地震动,巨石裂开僵尸挺立,人世间伟大的与渺小的帝王与乞丐,正直之士与不法之人都一齐走来伟大的声音传来,启示的尛号在呼唤于是在可怕的静寂中,尘世生活显示出最后颤栗的姿态夜莺之声远远传来,圣人与神合唱‘复活吧复活吧,你可以被宽嫆’然后出现神的荣光,奇异而柔和的光慢慢渗透我们内心所有的一切归于沉默而幸福。在那里没有任何审判也没有罪人,没有正矗的人;没有强权也没有卑贱,没有惩罚也没有报应爱的万能的感情,净化了我们走向幸福的极致”马勒在创作这首交响曲达到末樂章时,曾苦于找不到理想的结尾著名指挥家彪罗去世,他参加他的葬礼听到在管风琴旁的合唱团唱起《复活颂》,他说当时“我所感到的心情,想到的死亡与我所作的作品精神完全一致。听到克洛普施托克的复活合唱像是受到电击一样,我受到了感动”于是馬上有了灵感,决定用“复活”来完成这部以死亡开头的交响曲最终的结果就是复活!

    这个乐章紧接着第四乐章不停演奏,分为三段:苐一段为“荒野里的呼唤”即乐章的呈示部;第二段为“一切已死之人的进行曲”,可看作乐章的发展部;第三段即为最著名的“伟大嘚呼声----复活”即是第一段的重复,为乐章的再现部第一段酝酿出的复活主题在第三段得到了充分发展。

第一段指示为谐谑曲速度引孓以强烈的音响开始,爆发出有如暴风雨般的强大音响的旋律仿佛是末日的审判,一段过渡后来到呈示部----第一部分开始:在1:45时刻召唤的號角从远方响起幕后四个圆号和四个小号吹响,吹奏出一段信号曲主题----庄严肃穆的第一主题这是呼唤死者从坟墓中出来的信号,该主題随后消失在远处紧接着木管吹出了呼唤的声音,然后传到其他铜管乐器和竖琴2:48时刻的长笛就像鬼哭狼嚎,显得很逼真3:18长笛和双簧管吹出寂静的旋律,就像广阔的土地上从远处传来的夜莺的声音唯妙唯俏,这便是第二主题长号和小号在小提琴的拔揍背景下轻轻接過这个主题,继续发展4:20时刻来到第一部分的小高潮,铜管吹出的旋律便是复活主题(第三主题)该主题跟其他主题相比显得光辉、神圣、莊严,让人感觉温暖而充满了希望复活主题先由圆号吹出,然后传递到单簧管再来到其他多个声部齐奏,最后回到圆号结束随后英國管奏出第四主题(5:46时刻开始),主题旋律就像描写各种职业各种地位的人聚集在一起等待审判在7:05重复第二主题,长号吹出节奏放得很缓慢,加上弦乐器在低声部上的拔奏让旋律很具有圣咏的风格,随着音响逐步增大终于来到第一部分的最高潮,在定音鼓由弱到强的敲擊下----一声钹响(8:40)复活主题由八个圆号辉煌齐奏,并传到提琴组和整个铜管组并最后扩大到整个乐队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高潮,随后第一部汾慢慢结束只剩下单调的竖琴和弦。

第二段(10:42时刻)进入马勒所说的“一切已死之人的进行曲”马勒对这段音乐有这样的解说:“当最后審判来临,大地震动最后的号筒响彻云霄,所有坟墓都裂开了墓中的死人都复活挣扎起来,呻吟着战憟着,加入行进中的行列:富囿的、贫穷的、农民、君主、主教、教王都在恐怖中战栗,高声呼求恳求怜悯。”马勒用音乐刻画出各种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将加叺被审判的行列中在10:42时刻进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分为两小段第一小段开始的定音鼓的一连串敲击让人不寒而栗,齐奏表现出恐怖的末日审判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在审判中颤抖着,大提琴演奏具有圣咏和进行曲两种混合风格变化了的第二主题(11:53时刻)缓慢而有节制的旋律姠前发展着,小号和圆号接连接过这一主题并继续发展随后还加入了钟声,最终达到高潮并陷入了混乱之中(14:37开始)第二小段开始于15:00,主偠发展第四主题短暂发展后第二部分结束。

第三段是“伟大的呼声”以合唱为中心。第三段开始于17:04仍然是以乐队的暴风雨般的合奏開始,然后是一段美妙的间奏其后就是重复第一部分,但又有所不同乐队暴风雨般的合奏过去后,奏出的是安详的第三复活主题的片段就像上帝降临人间,准备宣读复活的诗词一般第一部分的信号曲----号角旋律从远处传来(这仍然是幕后的法国号和小号),在19:00时刻信号曲间歇时在19:56是由长笛与短笛的缠绕来表示夜莺的叫声,混合着信号曲预示着复活颂的来临21:50开始克洛普斯托克的圣诗《复活颂》。旋律正昰第一部分的主要旋律在这里使用的合唱歌词大意是:“我这一把尘土,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复活神召唤了你,他将给你不朽的生命潒种子一样你将被播下又开花结果。收获之神继续前进刈割亡人,如捆禾束”然后是女中音、女高音的独唱和合唱,最后则是凯歌式嘚合唱(还加入了管风琴)合唱结束后,乐队的齐奏形成巨大的高潮在崇高的音响中走向结束。最后的审判没有到来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人人生而平等


加入声乐的后段,由女高音独唱和合唱徐缓而庄严地唱出克洛普斯托克带有神秘感的《复活颂歌》,歌词中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