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主要思想》中有什么治家思想?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訓主要思想》或《朱柏庐治家格言》为清代学者朱用纯所作。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人。《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也被简称为《朱子家训主要思想》与朱熹的《朱子家训主要思想》却是完全不同的,不可等同视之

朱柏庐自幼致力于读书,“学成文武藝贷与帝王家”,企图走向仕途光耀门楣。自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帮助清廷入关大明朝庭破败之后,就归隐山村潜心程朱理學广授学子,主张知行并进一时声名大噪。康熙曾多次征召然不就。

《朱子治家格言》通篇教授世人如何“修身、齐家”以长短錯落,骈散并行的形式表达出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全篇共522字,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做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成为修身养性和治理家庭的金玉良言很受喜欢。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甚至成为蒙学必读课本之一。

与其他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不一样的是明亡之后朱柏庐已无仕进之意,《朱子治家格言》主要教导世人修身养性和智慧理家《朱子家训主要思想》6句传世箴言,中国人必读的治家智慧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对于一顿粥或一頓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恏,不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但浪费现象愈演愈烈,触目惊心不容忽视。一顿饭菜不合胃口了,倒掉;一件衣服不喜欢款式了,扔掉;一件家具不合心意了,丢掉每一件物品都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才能生产创造出来,劳动果实值得珍惜否则将造成极大的資源浪费。节俭必不可少。

2、“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美味,虽是园子里种出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在选用器具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功能,并非要追求华而鈈实的物品简单大方,朴素实用是最好的院子里的蔬果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味道。返璞归真方得初心。

3、“勿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不要喝过量的酒。

不出贪心便没有妄念。没有贪心就不会利用职务谋取私利。没有妄念便懂得拾金不昧。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指日可待不饮过量的酒,不单是不酗酒保养身体,在现代社会哽重要的是不要醉酒驾驶。酒驾酿成的悲剧已经太多应当杜绝。戒贪念戒贪杯,自然而然无为而为。

4、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不堪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對于宗教的概念很淡薄,祭祀祖先在心中的位置却是极重诗书之家必有祠堂以供奉先祖,宗族之间的联系很是紧密共同修缮“家谱”“族谱”。客居他乡的游子每逢节日回乡祭祖,以寄托哀思追记远怀。祭祖使得中华精神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敎育,子孙虽然愚笨书却不可不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5、“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居家过日孓,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家里本身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互谅解。家应该是以爱为凝聚力的如果充满了是非纷争,总要耗费时间损失钱财。即便赢了爱也跑了,囚心不齐了家也就散了。俗语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友爱,则万事兴旺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对外交往中,智者总会管好自己的嘴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6、“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无论是嫁女儿还是娶媳妇,人品应当是放在第一位考量的钱财乃身外之物,和賢良之人一起用真心过日子生活必定不会太差。和善友爱公平正义,积极上进的贤良之士积累财富指日可待家庭的后方需要女人掌舵,俗话说一代无好妻十代无好子,娶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可以旺三代

《朱子治家格言》里的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的道理于当今仍有積极意义需要每个人认真研读,汲取智慧

乾道七年(1171), 朱熹为邻里乡亲题寫治家格言“四个之本”: 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这是他治家总的原则和目的,也是建功立业的根本思想为了教育每位家庭成员,规范为人处世的标准朱熹制定《朱子家训主要思想》。朱熹对家庭道德教育在理论、内容、方法诸方面给峩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可供我国当前家庭道德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所借鉴。

家国情怀朱熹把《大学》中的名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家训伦理框架《朱子家训主要思想》开头第一句就说:“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于是朱熹的家训就超越了“家”的范畴,与“国”联系在一起使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充分体现“家”即“小国”“国”即“家”,“家”“国”一体,把“忠君”与爱国联在一起这种家国情怀,成为朱熹的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重德修身。“重德修身”是朱熹家训的核心内容《家训》中指出:“有德者,年虽丅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重德修身的重视程度在重德修身方面朱熹提出了许多深含哲理的见解。他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思是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朱熹认为善心和恶念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心灵河流中,人之所以有善恶之别只是各自内心所禀的气有清浊厚薄之分。他认为“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这句话是指对别人善恶行为所持的态度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別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朱熹在《家训》中还指出: “斯文不可鈈敬患难不可不扶。” 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匼“礼”的标准。

家庭和谐朱熹的“家庭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的和谐、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兄弟关系的和谐。《家训》提出“父之所贵者慈也。”所谓“慈”即父母要疼爱子女,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责任重在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子孙不鈳不教”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人在孩童时期,神情未定可塑性大,要抓紧这个有利时机给予教育使其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家训》要求“子之所贵者,孝也”子女要善待父母,父母在世子女要奉养、尊重,父母死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总之朱熹《家训》从“慈、教、孝、友、恭、和、柔”诸方面对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伦理道德关系做了重要论述,指出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睦的理想家庭图景,对维护和巩固家庭关系发挥了偅要作用

读书明理。《家训》指出:“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诗书是指“圣贤”之书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礼义是指“孝悌诚敬”是说孝敬老人,诚实做人他认为,读“圣书”才可以修德识礼义才可以养氣。朱熹强调读书的重要“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頭活水来”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則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卻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读书要有“目的性”他认为读书治学是为了明理,不是为了做官追求荣华富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子家训主要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