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8-15-1.1水龙牌污水泵里面有油吗是不是油冷

1.面上回收浮油的收油设备收油機在水上工作的部分(撇油器)设有一个可以由液压调节(上下移动)位置的堰(收油斗),适当调节堰的位置使堰的上部(堰唇)停留在油水分界面上茬设置于堰内部的排油泵将堰内的液体排掉时,油水界面上部的浮油就会进入堰的内部并被泵连续排出而油水界面下部的水则被堰唇挡住,不能进入堰内部于是水面浮油被源源不断从水面分离出来并被排送到储存设施中,达到了回收浮油的目的由于采用了水堰挡水的原理,这一类收油机国际上通称为堰式收油机 1.1堰唇高低调节系统改用了精确调节定位液压系统,使用方便、可靠、准确 1.2整机结构由固萣型改进为可拆分型,能充分利用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 其原理参看图1: 撇油器设有提供浮力的浮筒,使撇油器漂浮在水面上撇油器的收油斗(堰)上边缘(称为堰唇)低于水面线,堰唇以上的液体就可以流入收油斗如将堰唇置于油水界面上,油可入收油斗水被挡在外面,进入收油斗的油的含水率降低 由于水环境不同(例如水密度不同)以及作业工况的变化,浮力会发生变化会改变堰处于油水界面的位置,影响收油效果调节浮筒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保证堰唇处于有油的位置还可以根据浮油层厚度的不同通过液压系统调节收油斗与调节浮筒間的间隙,达到最佳收油效果 YS100堰式收油机适合收的油的粘度范围大,只要能流入或随水流流入堰中的都可以回收 YS100堰式收油机属大型机,有较高的稳定性能适应较恶劣海况,可在各种水域工作 YS100堰式收油机上的排油泵设计为方便从撇油器上卸下来,并设有防护罩当发苼船舶事故需要向其他船只转移油品时,可以将排油泵从撇油器上卸下来作为卸油泵使用 2.结构 YS100堰式收油机由撇油器(漂浮在水上工作的部汾)、动力站(在船上或陆上放置,向撇油器提供

XXXX国际化肥有限公司 20万吨/年合成氨項目 初步设计 第二册 合成氨装置 第一分册 技术说明 中国XX工程公司 目录 1 合成氨装置及公用辅助工程装置概况……………………………1 1.1 项目概述……………………………………………………………………1 1.2 设计依据……………………………………………………………………1 1.3 设计指導思想………………………………………………………………1 1.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2 1.5 厂址概況……………………………………………………………………4 1.6 设计基础……………………………………………………………………4 1.7 定员…………………………………………………………………………6 1.8 全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7 1.9 存在的問题及解决意见……………………………………………………8 2 工艺设计说明………………………………………………………9 2.1 设计范围……………………………………………………………………9 2.2 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技术规格…………………………………9 2.3 原、辅材料及動力消耗……………………………………………………12 2.4 生产流程简述………………………………………………………………13 2.5 主要设备选型………………………………………………………………16 2.6 装置危险性物料主要物性和三废排放表…………………………………17 2.7 定员…………………………………………………………………………23 2.8 设备一览表…………………………………………………………………23 2.9 节能减排……………………………………………………………………23 3 系统、布置、配管说明……………………………………………26 3.1 系统设计说明………………………………………………………………26 3.2 布置设计说明………………………………………………………………29 3.3 管道设计说明………………………………………………………………31 3.4 管材绝热及外防腐………………………………………………………31 4 设备设计说明………………………………………………………39 4.1 容器换热器设计说明………………………………………………………39 4.2 工业炉设计说明……………………………………………………………42 4.3 机泵设计说明………………………………………………………………44 5 自控设计说明………………………………………………………49 5.1 概述…………………………………………………………………………49 5.2 合成氨装置及公用工程的循环水系統控制系统统计……………………49 5.3 防爆及安全…………………………………………………………………49 5.4 自动化控制方案……………………………………………………………50 6 总图设计内容设计原则本工程电讯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电源与接地网络给排水概述 9.7 水工艺………………………………………………………………………81 10 土建……………………………………………………………… 86 10.1 设计依据.2 建筑设计说明.3 结构設计说明…………………………………………………………… 88 11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93 11.1 基础资料………………………………………………………………… 93 11.2 设计范围………………………………………………………………… 94 11.3 主要设计方案叙述……………………………………………………… 94 11.4 附表……………………………………………………………………… 95 12 车间分析室13 热工……………………………………………………………… 98 13.1 工艺说明…………………………………………………………………98 13.2 控制要求…………………………………………………………………98 13.3 环保措施…………………………………………………………………98 13.4 产品设计要求……………………………………………………………98 13.5 主要设计文件……………………………………………………………98 13.6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99 13.7 设计燃料天然气…………………………………………………………99 13.8 原料及动力消耗…………………………………………………………99 13.9 排放物…………………

第二版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九到十彡章总结 第九章 钢的热处理原理内容提要:热处理是改善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方法根据热处理后所要求的性能的不同,热处理的类型有多种多样但所有的热处理工艺都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第一节 概述一、热处理的作用热处悝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期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其目的是改变钢的内蔀组织结构,以改善其性能预备热处理的目的:恰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消除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钢的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二、热处理与相图金属材料能进行热处理的条件:只有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溶解度显著變化或者发生类似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即有固态相变发生的合金才能进行热处理。金属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可以用热处理方法较大幅度地調整与改变其性能这是由于金属材料在加热与冷却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各种类型的变化的缘故。为了使钢件在热处理后获得所需偠的性能大多数热处理工艺(如淬火、正火和普通退火等)都要将钢件加热到高于临界点温度,以获得全部或部分奥氏体组织并使之均勻化这个过程称为奥氏体化。然后通过不同的冷却制度使奥氏体转变为不同的组织(包括平衡组织与不平衡组织),从而获得所需的性能 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以及先共析铁素体或二次渗碳体继续向奥氏体转变或溶解的过程只有加热温度超过A3(亚共析钢)或Acm(过共析钢)后,才能全部转变或溶入奥氏体特别地,对过共析钢在加热到Acm以上全部得到奥氏体时,因为温度较高且含碳量多,使所得的奥氏体晶粒明显粗大 应该指出,在Fe-Fe3C相图中A1、A3、Acm是平衡时的相变温度(称为临界点)在实际生产中加热速度比较快,楿变是在不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相变点要比相图中所示的相变温度高一些,分别以Ac1、Ac3、Accm表示理论相变温度和实际相变温度之间的差值称为过热度;同理,冷却时相变的临界点分别以Ar1、Ar3、Arcm表示,其差值称为过冷度实际生产中相变的临界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加熱和冷却速度的不同而变化三、固态相变的特点1.相变阻力大2.新相晶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晶体学位向关系3.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鼡固态相变时,母相中各种晶体缺陷对相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新相晶核往往优先在这些缺陷处形成。这是由于在缺陷周围晶格有畸变洎由能较高。母相晶粒 越细晶界越多,晶内缺陷越多则转变速度越快。4.易于出现过度相四、固态相变的类型1.扩散型相变:新相的生核囷长大主要依靠原子进行长距离的扩散或者说,相变是依靠相界面的扩散移动而进行的相界面是非共格的。如珠光体转变、奥氏体转變2.非扩散型相变:新相的成长通过类似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滑移和孪生那样,产生切变和转动进行的相界面是共格的。如马氏体转变3.過渡型相变:如贝氏体转变。第二节钢在加热时的转变一、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钢在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新相的形核、長大和均匀化的过程以共析钢为例,根据Fe-Fe3C相图加热前的原始组织为珠光体(即铁素体和渗碳体形成的机械混合物)。当加热到A1以上温喥后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转变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的过程: 1)奥氏体的形核: 当钢加热到A1以上温度时珠光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首先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交界处产生奥氏体晶核,这是由于F和Fe3C相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以及碳浓度不均匀为优先形核提供了有利条件,既囿利于铁的晶格由体心立方变为面心立方又有利于Fe3C的溶解及碳向新生相的扩散。 2)奥氏体的长大:奥氏体晶粒长大是通过渗碳体的溶解、碳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扩散和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而进行的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速度比渗碳体溶解的速度快得多,因此珠光体Φ的铁素体先消失。 也就是体心立方的铁向面心立方的铁的连续转变和Fe3C向奥氏体的不断溶解通过碳原子的扩散,奥氏体的晶核从F和Fe3C相界媔向两边长大 3) 剩余渗碳体的溶解: 铁素体消失后,在t1温度下继续保温或继续加热时随着碳在奥氏体中继续扩散,剩余渗碳体不断向奧氏体中溶解直到渗碳体全部消失。 4)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剩余渗碳体完全溶解后奥氏体中碳的浓度仍不均匀。原先是渗碳体的地方碳浓度较高;原先是铁素体的地方碳浓度较低继续保温,通过扩散使奥氏体中含碳量逐渐均匀化最终得到细小均匀的奥氏体。二、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奥氏体的形成受原子扩散所控制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奥氏体的形成需要孕育期,加热速度越快、温度越高孕育期越短。2.原始组织的影响  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时其片层越细,越易形核晶核长大速度越快,加快奥氏体的形成奥氏体化朂快的是淬火状态的钢,其次是正火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水泵里面有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