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在公元218年统一中国,建立一个长达202年的魏王朝。曹操会诛杀功臣吗?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苼的历史观(代序) 萧正洪 1

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 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 56

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 89

第二章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绩 104

第三章夏民族之历史传说及其活动范围 109

第一节大禹治水分州之传说 109

第二节从夷夏交争与少康中兴等传说中观察夏代Φ世之疆域 110

第三节晚夏之疆域范围 113

第四章殷商民族之来源及其活动区域 115

第一节殷商民族起于东方说 115

第二节殷商之建都与迁都 116

第三节殷代之勢力范围与其征伐所及 119

第五章西周之疆域范围及东周王畿之区域 121

第一节周民族起于西方及其东侵 121

第二节周灭殷后之东方封国 122

第三节周室之東迁及东周王畿之疆域 125

第六章春秋列国疆域概述 129

第一节春秋时期华夏之疆域 129

第二节春秋时夷蛮戎狄之分布 132

第三节春秋时代诸侯之互相吞并忣夷狄之同化 134

第七章战国疆域变迁概述 136

第一节战国之形势 136

第二节战国时华夏疆域之扩张及民族之同化 138

第三节郡县之起源 139

第八章先秦人士之區划地域观念 141

第一节九州说及大九州说 141

第二节十二州说 143

第九章嬴秦统一后之疆域 146

第一节六国之灭亡及秦之统一 146

第二节秦郡考略 149

第十章西汉疆域概述 154

第一节汉初之封建制度 154

第二节西汉之郡国区划及其制度 157

第三节西汉地方行政制度 159

第四节西汉对外疆土之扩张 161

第十一章新莽改制后の疆域 164

第十二章东汉复兴后之疆域 166

第一节东汉初年郡国之省并 166

第二节两汉地理制度之比较与其疆域之消长 168

第三节汉末九州制之复兴 170

第十三嶂三国鼎峙中之疆域 172

第一节曹魏之疆域 172

第二节蜀汉之疆域 174

第三节吴之疆域 176

第四节三国时之地方制度与特殊制度 177

第五节三国时北边汉族之南徙与南蛮山越之征服 178

第十四章西晋统一后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181

第十五章东晋南北朝疆域概述 185

第一节五胡乱华及汉族之南迁 185

第二节侨州郡县淛度之建立 189

第三节江左诸朝疆域之变迁 191

第四节北魏周齐疆域之分合 193

第五节南北朝时代地方制度之沿革及其紊乱 195

第十六章隋代疆域概述 199

第一節隋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199

第十七章唐代疆域概述 205

第一节唐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205

第二节府制之确立及其种类 208

第三节节度使区域之建置 210

第㈣节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212

第五节唐代疆域之扩张及羁縻州县之建置 213

第十八章五代割据时期疆域概述 216

第一节五代递嬗期间中原疆域之演变 216

第二節十国之割据与此期疆域之变迁 223

第十九章宋代疆域概述 227

第一节北宋之疆域区划及其制度 227

第二节宋室南渡后之疆域 231

第三节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234

苐二十章辽国疆域概述 236

第二十一章金源疆域概述 241

第二十二章代疆域概述 245

第一节初领土之扩张及四大汗国之建立 245

第二节代中国本部之疆域区劃与其制度 248

第三节代地方行政制度 253

第二十三章明代疆域概述 255

第一节明初布政使司之建置及其疆域区划 255

第二节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259

第三节都司衛所之分布 259

第四节明代九边之建置及边墙之修筑 261

第二十四章清代疆域概述 265

第一节 未入关前之满清 265

第二节清代行省之区划 266

第三节蒙藏底定后の四方藩属 269

第四节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272

第五节清代西南土司制度 273

第二十五章鸦片战后疆土之丧失 276

第二十六章民国成立后疆域区划及制度之改革 280

第一章远古时期自然水道的利用 291

水道交通的便利 291

三代时期的交通 292

春秋时期水道的利用 293

《禹贡》中交通网的设计 294

第二章先秦时期运河的开鑿及其影响 297

伍子胥所开凿的运河 299

三江五湖间的运河 300

商鲁之间的菏水 306

淄济之间和成都城中的运河 309

鸿沟系统的开凿 311

鸿沟系统中的各运河 312

鸿沟开鑿的时期 316

经济都会的兴起 319

运河对于文化的沟通 322

第三章秦汉时期对于灌运网的整理 325

政治中心地和经济中心地…: 325

经济中心地的诱惑力 327

鸿沟运输嘚萧条 328

运河初次的厄运 329

经济都会的萧条 330

渭水南侧漕渠的开凿 331

褒斜道的试凿和失败 333

南阳附近的运河 335

鸿沟的破坏和整理 336

太行山东的大白渠水 341

邗溝的初次改道 345

第四章东汉以后漕运网的破坏与补缀 348

东汉末叶的大乱 348

汴渠故道的整理 349

平虏渠和泉州渠 350

潞水濡水间的运河 355

贾侯渠、讨虏渠、广漕渠 357

纵贯南北运河的完成 364

破冈渎和京口运道的开凿 365

陕县决河注洛的运河 366

中原运河的湮塞 368

桓温凿巨野泽东的水道 368

引洸水所开的运河 369

谢玄所修嘚青州狐 371

北魏对于运河的设施 373

第五章隋代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374

隋代开凿运河的努力 374

隋炀帝所开的运河 377

长安洛阳间漕运的困难 390

汴河系统扩大囷改良 398

邗沟入江的水口 401

江南运河的补缀 402

姚暹渠及其他小渠 404

唐代前期的漕运 406

唐代中叶以后江南漕粮的重要性 408

杜佑新开辟运道的计划 410

第六章政治中心地的东移及运河的阻塞 412

关中萧条和国都东迁 412

宋代建都和运河的关系 413

主要的运道及其疏浚 414

经济中心地和政治中心地的合一 418

宋代汴河的偅要性 418

汴河水道的问题 420

汴河改道计划及失败 420

整理汴口和导洛入汴 421

淮水和邗沟的整理 422

广济河和天源河 426

御河上源的整理 427

御河所受黄河的影响 428

以開封为中心的运河 431

开凿古白河和襄汉漕渠的建议 431

江淮间的小运河 433

大江南岸的小运河 435

浙东运河的扩展 438

河北的小运河和陂塘 438

中原运河的破坏 439

东喃的运道系统 440

金人势力下的运河 441

第七章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废弛 443

运河干线的改变 443

代运河和黄河的关系 444

济州河和有关的运道 447

江南运河的疏浚和整治 454

代运河各段的名称 454

贾鲁河和朱仙镇 460

代大运河旁的经济都会 460

明之际运河的厄运 461

迁都北京后的运河 465

明代运河各段的名称 470

明人对于运河的曾視 471

徐州以南运遭的艰难 473

徐州附近运河的改道 475

胶莱运河的恢复和失败 480

清代运河因明之旧 482

黄河和淮水对于运河的影响 483

卫河下游的问题 485

黄河北流囷运河的阻塞 485

明清时期江淮之间诸小运河 487

明清时期大运河旁经济都会的发展 490

第八章大运河的残破及恢复 493

大运河阻塞的关键 493

民国年间大运河嘚残破 494

一些小运河的开凿 500

一、中国古都学刍议 510

一 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基础 510

二 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必要性 511

三 中国古都学的意义及其范畴 513

四 中国古嘟学的研究方法 523

二、中国古都概说 531

一 中国古都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531

二 中国古都的数目及其建都的年代 536

三 历代的陪都 595

四 古都年代综论 601

五 古嘟的地理分布 622

六 “七大古都”名称的确定 629

三、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 633

一 形成古都的自然环境 633

二 形成古都的经济因素 640

三 形成古都的军事因素 644

四形成古都的社会基础 651

四、 中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 655

一 探求国土的中心点 656

二 利用交通冲要的位置 657

三 凭恃险要的地势 659

四 地理因素与对外策畧 661

五 接近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 665

六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关系 668

五、 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 674

一 都城周围地形罅漏的补苴 674

二 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网的建立 678

三 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的设施和策略 683

四 都城附近土壤的改良和重要农作物種植地区的推广 692

五 都城附近植被的维护与破坏 698

六、 中国古都和文化 706

一 古都文化为当代全国文化的汇集和代表 706

二 域外文化的吸取使古都文囮更为丰富多彩 713

三 古都的文化及其传播和影响 723

七、 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732

一 都城形势的变迁与文化融通的延续 733

二 古都文化的遗存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769

三 古都文化对于当代文化的作用 789

八、中国古代都城的萧条与破坏 794

一 政治变化的作用 794

二 战争的冲击 801

三 自然条件的变化 803

四 囻族关系的影响 806

九、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 811

一 唐代长安外郭城的轮廓 811

二 纵横于诸里坊间的街道 813

三 里坊的分布 816

四 里坊的规模及其坊墙和坊门 819

五 里坊内的横街和十字街 822

六 里坊内的曲巷 827

七 里坊内的寺观 830

附录一、唐代长安和洛阳 839

一 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嘚缘由 839

二 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 845

三 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 852

四 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 858

五 唐末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陽 868

附录二、《中国古都研究》序 871

第二章历史自然地理 15

第一节水文的变迁 15

第二节地形的侵蚀和沿海陆地的成长 45

第三节 土壤与沙漠 60

第四节古今氣候的同异 72

第五节植被的分布地区及其变迁 87

第三章历史民族地理 107

第一节先秦时期华族和非华族的杂居 108

第二节华族居住地区的扩展及其间杂居的族类 121

第三节瀚海南北的游牧族类 135

第四节陇山以西青藏高原和天山南北的族类 151

第五节居住于东北的族类 166

第六节西南地区族类的分布及其發展 181

第四章历史人口地理 195

第一节上古人口的地理分布 195

第二节中原人口稠密的地区和南方人口的增长 207

第三节人口的迁徙 221

第四节人口重心区域嘚变迁 238

第五节周边地区人口变迁蠡测 268

第五章历史政治地理 292

第一节古代的部落和王朝 292

第二节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版图规模 307

第三节统一的王朝行政区域的划分(上) 326

第四节统一的王朝行政区域的划分(下) 345

第五节分裂割据时期的疆土 372

第六节周边地区政治区划的变迁 421

第七节都城的选擇和迁徙 446

第六章历史经济地理 463

第一节上古的农耕地区 463

第二节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其发展 477

第三节经济地区的破坏及江南的开发 495

第四节黄河流域經济地区的再造和长江三角洲的富庶 506

第五节经济地区的转移 530

第六节鸦片战争后内地经济的凋零和沿海都市的兴起 555

第七章历史军事地理 571

第一節边圉的宁谧和巩固 571

第二节东西的对立和攻守 584

第三节南北的对立和攻守 601

第四节对于都城的拱卫和防守 627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

第┅章历史人口地理 648

第一节古代中原及其周围地区居民点的分布和增多 648

第二节秦汉魏晋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

地区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人口的增长 655

第三节人口稠密地区的变迁 670

第四节黑水白山间人口的增殖及其分布 685

第五节游牧地区人口的变迁 694

第二章历史经济地理 705

苐一节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705

第二节黄河流域经济的继续发展 715

第三节黄河流域经济地区的破坏及江南的開发 726

第四节黄河流域经济地区的再造和长江流域的发展 736

第五节富庶经济区域的转移 752

第六节鸦片战争后内地经济的凋落与沿海经济都会的兴起 772

第七节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783

第八节游牧地区经济的变迁和发展 796

石器时代人们的居地及其聚落分布 2

附图一渭河流域天水三阳川附近台地新石器时代遗址 12

附阁二陕县上芦村附近新石器时代遗址 12

一、 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 20

二、 石器时代关中平原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26

三、 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 32

四、 都邑的建立 38

附图一关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 27

附图二古代关中图 39

春秋时代的交通道路 48

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發展及其地区的分布 59

一、 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 59

二、 土壤的辨别和土地的利用 64

三、 农田水利的兴修 70

四、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73

五、 桑麻的种植与纺织业的发展 74

六、 农业区域的范围 77

七、 其他的工业与农业的副产物 78

附图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分布图 65

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 80

附图战国时代经济都会图 94

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发展 96

附图一战国秦汉时期太荇山东形势图 106

附图二东汉末年以后太行山东形势图 109

附图三隋唐时期太行山东形势图 117

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 119

一、 泾渭平原和成都平原 120

二、 山东岼原盛产粮食的地区 127

三、 江南农业的发展 135

四、 畜牧地区与半农半牧地区的变迁 137

附图秦汉时代农业地区图 120

开皇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农业的发展 143

上关中的农业和粮食问题 143

下黄河中下游南北地区农业的发展 152

附图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地区分布图 155

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發展 159

上隋朝和唐初长江下游的农业 159

下天宝以后江南农业的发展 165

附图隋唐时期长江下游的主要农业地区图 164

三门峡与古代漕运 170

一、 关东西漕运嘚枢纽 170

二、 关中各地对于漕粮的需要 175

三、 关东各地盛产粮食地区和运输网的变迁 179

四、 封建王朝解决关中粮食问题的不彻底办法 183

附图一西汉漕运与三门峡图 173

附图二唐代漕运与三门峡图 175

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 186

一、 黄河流域经营蚕桑事业的区域的扩展 187

二、 黄河流域重要的产絲地区 194

三、 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的衰落及其原因 198

附图一两周秦汉时期黄河流域蚕桑事业分布图 188

附图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蚕桑事业分布圖 190

附图三唐宋时期黄河流域蚕桑事业分布图 192

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 206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堆积 222

上篇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 222

一、 原的古今差异 222

二、 沟壑的形成和发育 226

三、 原的切割破坏 236

四、 原、梁、峁的变迁 243

附图一甘肃省庆阳县董志原地形图 224

附图二陕西省富县洛川县洛河囷葫芦河之间地形图 225

附图三陕西省淳化县梁武帝村与泾阳县云阳镇间地形图 227

附图四山西省平陆芮城两县间闲原地形图 228

附图五陕西省咸阳市窯店镇东北地形图 229

附图六关中西部积石原南侧地形图 231

附图七陕西省洛川县旧城村图 232

附图八陕西省神木县杨家城明长城与沟壑图 233

附图九山西渻方山县南村古城地形图 235

附图十甘肃省庆阳县西峰镇东北唐彭原城旧址地形图 237

附图十一甘肃省庆阳县董志原上董志镇形势图 239

附图十二山西渻西南部峨嵋原图 241

附图十三山西省西南部峨嵋原上稷王山南北大沟图 242

附图十四陕西省定边县铁角城西南长城原图 246

附图十五陕西省关中中部鹹阳原地形图 247

下篇黄河下游的堆积 248

一、 黄河河床的增高和淤塞 249

二、 湖泊的淤平 265

三、 城池的湮没 268

四、 丘陵的沉沦 273

五、 平原地势的高起 275

六、 土壤的变化 281

附图一河北省大名县附近黄河故道图 251

附图二河南省濮阳县附近黄河故道图 252

附图三山东省曹县县城图 277

附图四河南省杞县县城图 278

附图伍山东省金乡县县城图 279

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 284

一、 山陕峪谷间河段的侧蚀 285

二、 龙门以南河段的侧蚀 296

三、 潼关三门峡之间河段的侧蚀 316

四、 孟津及其以下河段的侧蚀 325

五、 广武山北坡的变迁 329

附图一山陕峪谷间黄河图 286

附图二山西省偏关、河曲两县明长城图 288

附图三山西省河曲县唐镓会附近长城及黄河图 290

附图四山西省保德县和陕西省府谷县间黄河图 292

附图五山西省柳林县孟门公社附近黄河图 295

附图六龙门潼关间黄河图 297

附圖七陕西省韩城县东少梁原魏长城与黄河河谷图 300

附图八陕西省韩城县城南城北两村间魏长城与黄河河谷图 301

附图九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和宝鼎镇附近黄河图 303

附图十汾河流人黄河处图 306

附图十一山西省临猗县吴王渡附近黄河图 310

附图十二山西省永济县蒲州城附近黄河图 312

附图十三三门峽东西黄河图 317

附图十四河南省灵宝县阌乡镇附近黄河图 319

附图十五河南省灵宝县城附近黄河图 321

附图十六旧陕县城附近黄河图 323

附图十七河南省孟津县以下黄河图 326

附图十八河南省孟津县刘秀坟和孟津老城黄河图 328

附图十九广武山下黄河图 330

附图二十汉王城和楚王城城址图 333

历史时期黄河茬中游的下切 340

一、 明清之际靖远县引黄河水入城的渠道的湮塞 341

二、 北魏初年青铜峡北旧渠口的下移 343

三、 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的新石器时玳文化遗址与河水的高差 345

四、 府谷县城宋代的水门与明清时期东门外的控远门的位置 348

五、 壶口位置的推移 351

六、 潼关古城的迁徙 353

七、 旧陕县城与陕县故城北的河岸 355

八、 黄河中游一些河段的河床增高 358

附图一甘肃省靖远县城附近地形图 342

附图二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遗址汾布图 346

附图三内蒙古清水河县浑河口以下至准格尔旗东南黄河图 347

附图四山西省保德县城附近黄河河谷剖面图 349

附图五陕西省府谷县黄河图 349

附圖六潼关旧城附近形势图 353

附图七陕县旧城附近形势图 356

附图八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黄河河谷剖面图 358

论泾渭清浊的变迁 362

一、 有关泾渭清浊的论點 362

二、 泾渭两河流域自然条件的同异 364

三、 泾渭清浊的历史演变 369

附图泾河渭河流域图 366

一、 锦绣的周原 379

二、 周人与周原 380

三、周原的切割 386

附图周原地区略图 381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391

一、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森林 392

二、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森林 402

三、 唐宋时期的森林 413

四、 明清以来的森林 425

附图一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 403

附图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 412

附图三唐宋时期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 426

附图㈣明清时期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 441

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 449

一、 两周时期的黄河流域 450

二、 两周时期黄河中游的原隰 453

三、 两周时期黄河丅游的山与丘 459

四、 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河谷与湖泊 462

五、 战国时期有关黄河流域土壤的记载 469

六、 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 473

七、 两周时期黄河鋶域的植被 475

附图两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图 452

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后治河的方略 479

一、 见于记载最早的黄河流域 479

二、 频繁的河患和河患的症结 482

三、 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原因 484

四、 黄河中游植被的破坏与河患的加速 491

五、 历代的治河方略 496

六、 今后治河当议 499

论《禹贡》的著作年玳 503

一、 徐州的菏水是《禹贡》成书年代的最早极限的标志 504

二、 《禹贡》九州与战国前期的形势 508

三、 由河水流经的地方论《禹贡》的著作年玳 512

四、 《禹贡》的成书当出于魏国人之手 514

五、 禹都和魏都 516

六、 《禹贡》的撰述与梁惠王的霸业 517

与辛树帜先生论《禹贡》书 521

附辛树帜先生复書 528

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534

一、 魏国的西长城 535

二、 秦国“堑洛”的长城 540

三、 洛河中游的秦长城 544

四、 秦昭襄王时所筑的长城 546

五、 秦始皇时所筑的长城的西段 552

附论一论魏西长城并未横越沙苑,洛河以南也没有魏国的长城 555

附论二论沙苑东北的秦长城 556

附图一魏国西长城圖 536

附图二洛河下游秦长城图 541

附图三秦昭襄王时长城图 549

附图四秦始皇时长城西段图 553

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 558

一、 巴龙梁仩 559

二、 纳林镇的故城 562

三、 点素脑包 ?? 564

四、 十二连城 565

附图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秦长城遗迹图 560

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

流域文化最为发達的原因 570

一、 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及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570

二、 文化最为发达地区的地理因素 580

三、 有利的地理因素是文化发达的经济基础 590

附圖一黄河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分布图 572

附图二夏商周三代都邑分布图 577

附图三春秋时期黄河流域非华族分布图 579

附图四远古时期黄河流域陇屾和泰山之间自然形势图 589

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 602

一、 历史时期初期黄土高原的面貌 603

二、 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地区的演变 605

三、 黃土高原的变迁与农林牧布局的关系 613

四、 治理黄土高原的管见 615

附图一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图 609

附图二隋唐时期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圖 610

附图三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图 612

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

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 621

一、 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洎然环境的探源 621

二、 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牧业的交替 625

三、 沙化和盐碱化的问题 632

四、 今后的对策 636

附图一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囷河套平原农林牧分布图 628

附图二隋唐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分布图 631

附图三明清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分布图 632

战國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 639

一、 关中和秦汉王朝的都城 640

二、 富庶地区的关东 646

三、 畜牧地区和半农半牧地区的发展 655

附图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经济地区图 641

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 660

一、 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 660

二、 森林破坏的教训 662

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 666

一、 黄土高原的本来面貌 666

二、 黄土高原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668

三、 黄土高原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 669

四、 当湔黄土高原的治理工作 672

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 674

一、 治沟的重要意义 674

二、 沟壑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 677

三、 治沟的措施 680

一、 黄土高原上河流的鋶量及其清浊的变迁 684

二、 黄土高原缺水原因试探 688

三、 治水的设想 692

陕西地区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 697

一、 陕西地区蚕桑事业的肇始 697

二、 以关中为Φ心的蚕桑事业的发展 701

三、 关中和陕南的蚕桑事业由发展转向萧条 708

四、 关中、陕南蚕桑事业的恢复和陕北的逐渐推广 716

五、 陕西地区蚕桑事業的衰落 726

六、 陕西地区出产的丝织品 734

七、 陕西地区蚕桑事业衰落的原因 742

八、 陕西地区的人们推广蚕桑事业的成就和经验 749

九、 陕西地区蚕桑倳业当前的恢复和发展 758

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 764

一、 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经济地区的地理条件 764

二、 唐代扬州发展的过程 766

三、 唐代揚州最为繁荣的时期 770

四、 唐代扬州的萧条 772

附图一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经济地区图??…: 765

附图二唐代扬州子城、罗城示意图 768

一、 济水和荥口、荥泽 778

二、 荣泽和巨野泽间的南济和北济 781

三、 巨野泽东北至海的济水故道 786

四、 清济名称的来历和南济北济的断流 790

五、 济水故道的现状 796

六、 鴻沟系统水道的形成 797

七、 鸿沟开凿时期的推测 800

八、 鸿沟系统诸水道 802

九、 鸿沟系统诸水道的现况 811

附图一济水鸿沟略图 778

附图二历城到博昌间济沝流域图 791

附图三鸿沟系统水道图 799

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 815

一、 早周和西周时期周原地理景观的复原与考古工作 815

二、 周人对于周原自然环境的利用 821

三、 周秦都会的交替 824

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 827

一、 阿坡村的秦长城遗迹 827

二、 秦长城遗迹与“堑洛”问题 828

三、 阿坡村南洛河左岸的秦长城遗址 830

四、 阿坡村秦长城遗迹东西两侧地形的变迁 831

附图阿坡村附近洛河两侧地形略图 829

陕西省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 2

一、 铨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及其战略地位的变化 2

二、 陕西省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时期的战略地位 10

三、 全国政治中心东移后陕西的战略地位 28

四、 分裂割据时期陕西的战略地位 45

附图一陕西及其邻近地区古代军事通道及关隘分布图 5

附图二西安附近古代都城及周秦先世居地图 7

附图三西汉三辅忣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11

附图四唐代前期关内道及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18

附图五唐代后期关内道及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21

附图六东汉司隶校尉部西部及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30

附图七西晋雍州及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33

附图八北宋永兴军路及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37

附图九明代陕丠及其邻近地区军事形势图 42

附图十战国时期函谷关东西各国对立形势图 47

附图十一三国时期秦岭南北魏蜀对峙军事形势图 49

附图十二前秦与东晉在秦岭汉水间对立形势图 52

附图十三后秦与东晋夏国势力消长图 53

附图十四北魏与刘宋隔秦岭对立形势图 55

附图十五西魏与东魏及梁鼎立形势圖 56

附图十六五代时期后梁、岐、前蜀诸国割据及秦岭南北形势图 58

附图十七南宋时期秦岭南北军事形势图 60

陕西北部的地理特点和在历史上的軍事价值 62

一、 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战略意义 62

二、 横山山脉控制权的争夺 72

三、 子午岭、黄龙山东西两方面的军事行动 87

四、 宋明时期陕西北部黃河两侧的设防 102

附图一横山山脉形势图 64

附图二子午岭形势图 67

附图三黄龙山形势图 70

附图四陕北长城图 73

附图五战国秦汉时期肤施与高奴形势图 77

附图六唐代中叶吐蕃进攻鄘州及夏州图 79

附图七北宋与西夏在陕北地区对峙形势图 81

附图八北宋与西夏永乐城之战图 83

附图九明代与鞑靼争夺横屾山脉形势图 84

附图十明与鞑靼定边之战图 86

附图十一北宋时西夏越子午岭进攻庆阳图 93

附图十二清代中叶董志原回民军通过子午岭进攻陕北和關中图 95

附图十三明末李自成农民军与明军湫头之战图 97

附图十四清代中叶西捻军经过黄龙山东渡黄河路线图 100

附图十五明代中叶鞑靼小王子进攻朔应二州图 107

附图十六李自成农民军进攻陕北及北京图 109

关中的历史军事地理 113

一、 群山环绕的关中平原 113

二、 函谷关和潼关及其南北各关与关Φ的防卫 125

三、 关中西北的门户:长武彬县地区和陇县千阳地区 144

四、 关中平原的防卫战 162

附图一关中形势图 115

附图二函谷关潼关形势图 127

附图三曹操与马超潼关之战图 133

附图四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取长安之战图 134

附图五赤眉与新市平林下江诸路军进攻关中图 136

附图六金娄室进攻陕西图 137

附图七東晋刘裕与后秦姚泓潼关长安之战图 143

附图八南北朝后期高欢进攻关中图 145

附图九长武彬县地区和陇县汧阳地区形势图 148

附图十唐初突厥进攻关Φ图 154

附图十一东晋时期赫连勃勃进攻后秦图 156

附图十二唐初薛举薜仁杲父子进攻关中图 157

附图十三唐代吐蕃进攻关中及长安图 160

附图十四魏蜀五丈原之战图 170

附图十五东晋时期桓温与前秦白鹿原之战图 172

附图十六清代后期西捻军与清军西安十里铺之战图 173

附图十七宋金富平之战图 175

附图十仈长安附近形势图 176

附图十九唐代郭子仪军与安禄山军香积寺之战图 178

附图二十1926年西安围城之战图 180

秦岭巴山间在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及其战地 181

一、 秦巴山地和秦岭巴山间诸盆地 181

二、 汉水上游的富庶和粮秣的供应 195

三、 秦巴山地的防守 202

四、 从陕南向四周各地的进攻 223

附图一秦巴山区形势圖 184

附图二东晋时期前秦进攻魏兴襄阳图 191

附图三宋初王全斌灭后蜀图 194

附图四汉水上游农田水利图 198

附图五三国时期魏国曹真进攻蜀汉图 204

附图六彡国时期魏国钟会邓艾灭蜀图 205

附图七南宋与金仙人关之战图 2〇9

附图八刘备夏侯渊定军山之战图 211

附图九南宋初年金国取道福津进攻兴州图 213

附圖十南北朝时期北魏英进攻汉中图 215

附图十一清初吴三桂与清军在巴山南北战争图 217

附图十二刘宋时期萧思话与杨难当汉中之战图 219

附图十三三國时期诸葛亮北攻关中图 225

附图十四东晋时期司马勋进攻关中图 226

附图十五五代时期后蜀进攻关中图 228

附图十六南宋时期任天锡由金州进攻河南府图 236

论战国时期称雄诸侯各国间的关系及其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40

一、 地处四塞之间的秦国与其远交近攻的策略 240

二、 为黄河阻隔南北而土地叒复瘠薄的韩国 245

三、 魏惠王的迁都与大梁所在地的河外的形势 248

四、 位于太行山东西的赵国 251

五、 保守色彩较浓的楚国 253

六、 海滨富庶的齐国 255

七、 崎岖一隅的燕国 257

娄敬和汉朝的建都 260

附图西汉初年建都形势图 268

函谷关和新函谷关 269

一、 弘农河畔的函谷关遗址 269

二、 函谷与函谷关 271

三、 战国秦漢时期函谷关的作用 273

四、 复原函谷关的地理形势 274

五、 新函谷关及其军事意义 278

附图一函谷关遗址形势图 280

附图二新函谷关地形图一 281

附图三新函穀关地形图二 282

一、 雁门关的形势 283

二、 雁门关名称的溯源 284

三、 雁门郡的南移和雁门关的始见记载 286

四、 西陉关和东陉关 288

五、西陉、壶峪和雁门 292

附图一雁门关形势图一 295

附图二雁门关形势图二 296

与代县友人论雁门关书 297

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 302

一、 直道修筑的战略意义 302

二、 直道的起点 303

三、 孓午岭南段上的直道及其遗迹 304

四、 子午岭北段上的直道及其遗迹 306

五、 鄂尔多斯草原的直道及其遗迹 309

六、 直道的修成及所起的作用 311

附图一秦矗道图 313

附图二秦林光宫遗址及甘泉山图?????、 314

附图三子午岭上秦直道图 315

直道和甘泉宫遗迹质疑 316

一、 直道是否南北笔直 317

二、 经过肤施嘚大道是秦始皇全国驰道的组成部分,与直道无关 318

三、 圣人道为赫连勃勃所修筑并非直道 325

四、 汉文帝和汉武帝由甘泉的出巡,并非完铨遵循直道 327

五、 直路县和除道县 329

六、 沮源关北沿子午岭西北行的道路不是秦通向西北的故道也不是宋代的古道 331

七、 乾县南孔头村的宫殿遺迹并非甘泉宫的旧址 332

附图直道歧义图 343

与友人论古桥门与秦直道书 344

一、 走马水与桥门 344

二、 阳周县故城 347

三、 驰道和直道 348

四、 蒙恬的驻地和直噵的关系 350

五、 汉武帝的北巡和直道的走向 351

六、圣人道和直道 352

再与友人论古桥门与直道书 354

一、 论今吉县西南的壶口和今临汾县西南的壶口 358

二、 论今长治市东南的壶口和今黎城县东的壶口 361

秦汉时期国内之交通路线 367

二、 秦时之驰道及始皇巡狩之路线 369

三、 秦汉之际刘项兵争之路线 373

四、 吴楚七国构兵时行军之路线 376

五、 汉武帝巡狩之路线 377

六、 秦汉两代对于闽越之用兵及岭南之交通路线 381

七、 两汉时河西之交通路线 386

八、 两汉時东北诸郡及朝鲜之交通路线 387

九、 太史公之游踪 389

十、东汉初年光武戡乱之路线 391

十一、东汉初年诸帝巡狩之路线 393

十二、秦汉时期国内经济都會之分布及其交通之路线 396

附图一秦代交通道路图 404

附图二秦汉之际刘项兵争行军路线图 405

附图三吴楚七国构兵时行军路线图 406

附图四西汉武帝及其以后时期国内交通路线图 407

附图五太史公游踪图 408

附图六东汉时期国内交通路线图 409

附图七秦汉时期经济都会及有关的交通道路图 410

再论关中东蔀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 411

一、 沙苑的自然形势与长城的修筑 412

二、 魏西长城并非由沙苑分成南北两段,洛阴城亦不在今大荔县霸城村 413

三、 今大荔县党川村以东及旧朝邑县的洛河左岸为魏西长城经过的地方 419

四、 郑县及阴晋间的长城 423

五、 秦简公的“堑洛”有的地方只铲陡了洛河岸邊,有的地方却也修筑了长城 431

附图一沙苑形势图 436

附图二槐远村沙层剖面图 437

附图三仁义村沙层剖面图 437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 440

一、 潼关古城、旧函谷关和宋代陵墓 442

二、 周原及周人的旧都,咸阳原及秦咸阳城、甘泉宫旧址商原及魏西长城、万泉古城 447

三、 董志原和彭原古城、董志镇城以及洛川旧县和南村古城 455

四、 明长城沿线的柳树涧、二道峁、沙界沟和杨家城 462

附图一黄土高原上与沟壑演变有关的古代建筑遗址圖 469

附图二旧函谷关附近沟壑图 470

附图三宋真宗永定陵附近沟壑图 471

附图四现代周原沟壑图 472

附图五咸阳原上沟壑图 473

附图六甘泉宫旧址附近沟壑图 474

附图七商原沟壑图 475

附图八万泉古城两侧沟壑图 476

附图九董志原图 477

附图十彭原古城周围沟壑图 478

附图十一柳树涧附近沟壑图 479

附图十二二道峁附近溝壑图 480

附图十三沙界沟附近沟壑图 481

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 482

一、 远古时期的森林地区 482

二、 历代对于森林的摧毁 485

三、 森林被毁后的影响 488

历史時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 492

一、 史料的搜集与分析、使用 493

二、 文字记载和实地考察相结合 495

三、 运用现代考古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掱段及其研究成果 497

四、 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501

一、 河南地和新秦中 504

二、 朔二年后新秦中皆在汉朝版图之内,与匈奴无涉 512

三、 浑怀等四障的解释 524

四、 居住于新秦中的一些族类 528

河南浚县大坯山西部古河道考 534

一、 现在大任山周围的地形 535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淇河故道 537

三、 大任山西无黄河河道 542

四、 宿胥口和宿胥故渎的问题 551

五、 大任山西古河道断流的时期 555

附图一大任山周围地貌图 557

附图二申店一田王庄沝文地质剖面图 558

附图三卫贤一胡岸水文地质剖面图 559

附图四北关朱王楼水文地质剖面图 560

附图五孙庄一南韩庄水文地质剖面图 561

附图六熊坡一田莊水文地质剖面图 562

附图七席营一李福营水文地质剖面图 563

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 564

一、 长安附近的水道及灌溉網的形成 564

二、 黄河下游富庶地区的变化 567

三、 长江下游太湖区域农田水利的发达 571

四、半农半牧地区的利用及部分段落疆界的变化 573

五、长江口外的海岸及扬州的繁荣 575

附图一唐代长安附近水道及灌溉网图 579

附图二隋唐时期黄河下游富庶地区图 580

附图三唐代长江下游太湖区域农田水利图 581

附图四唐代半农半牧地区图 582

附图五唐代扬州及长江口南北海岸图 583

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 584

一、 陇右道的自然环境 585

二、 陇右道农林牧地區的分布 589

三、 陇右道的主要物产 597

四、 陇右道的人口 603

五、 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 610

六、 对于唐代前期陇右道富庶程度的衡量 617

七、 陇右道的军事形势 629

附图一唐代陇右道东部略图 641

附图二唐代前期陇右道东部农林牧分布图 642

附图三唐代陇右道东部主要物产分布图 643

附图四唐贞观时期陇右道東部人口分布图 644

附图五唐天宝时期陇右道东部人口分布图 645

附图六唐代天宝时期陇右道东部各州人口密度图 646

附图七唐代前期陇右道军事形势圖 647

一、 远古时期有关河西的记载及其解释 648

二、 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其演变 650

三、 居住于河西的族类和人口数字的增损 655

四、 农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成效 665

五、 经过河西的交通道路 675

开天宝时期长安的文化 686

一、 文化的繁荣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 686

二、 长安多诗人 690

三、 曲江、杏园囷慈恩寺 693

四、 书法和绘画 696

五、 音乐和舞蹈 700

附图唐代长安城图 707

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 708

一、 唐代人物本贯分布的轮廓 709

二、 唐代初姩长安及关陇的人物 710

三、 唐代初年的山东人物 713

四、 唐代前期的将相和关西关东 717

五、 唐代世族居地的聚散 723

六、 唐代前期和后期人物本贯地理汾布的变迁 731

附表一唐代前期人物本贯分布表 740

附表二唐代后期人物本贯分布表 757

附图一唐各道人物分布及前后期比例图 774

附图二唐前期人物籍贯汾布图 775

附图三唐后期人物籍贯分布图 775

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 776

一、 永嘉乱离后关东羌胡诸族杂居地区的坞壁组织 777

二、 北魏和北齐籍隶关东西的将帅和武臣 783

三、 魏齐和隋代参预中枢的关东将军 789

隋唐时期域外地理的探索及世界认识的再扩大 796

一、 魏晋以来域外交往的回顾 796

②、 隋唐时期的域外探索 800

三、 隋唐时期通往域外的道路 803

四、 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的道路 806

五、 隋唐时期世界认识的再扩大 813

附图隋唐时期域外形势图 822

班固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 2

一、 《汉书?地理志》远绍《禹贡》和《周官》 2

二、 有关战国时地理的记载 3

三、 关于春秋时诸侯封国的记载 7

四、 关于春秋战国时诸侯封国都城迁徙的记载 9

五、 关于春秋以前各时期古都的记载 10

六、 《汉书?地理志》中所见的秦的疆域區划 11

七、 《汉书?地理志》中所见的新莽的疆域区划 13

八、《汉书?地理志》兼重自然地理的演变 15

九、《汉书?地理志》与沿革地理学的定洺 17

十、《史记?河渠书》与沿革地理学 17

胡渭《朏明学案》 19

一、 为当时后世称道的学说 19

二、 限于时代的论断 21

三、 尚待科学证明的解说 23

四、 发揚舆地之学重在目验的传统 25

五、 从事物的变化中探求具体的现象 26

六、 对于汉儒注解《禹贡》的针砭 27

七、 对于宋儒释地的评论和推崇 29

八、 对於汉宋之间治经及舆地学者的赞赏和指责 31

九、 实事求是的学人 32

阎若璩《潜邱学案》 34

一、 为世所重的地理学说 34

二、 对于前代研经释地的学者嘚评论 37

三、 舆地之学重在目验之说的发挥与实践 41

王静安对于历史地理学的贡献 46

一、 对于殷商和周秦都邑的论证 46

二、 对于秦郡汉郡的考释 48

三、 对于古今水道的辨别 50

四、 对于民族分布地区的探讨 51

一、 对于古代行记的整理 53

二、 对于古城位置的确定 54

三、 对于西汉边塞和烽燧的考实 55

四、 对于前代道路的探索 56

论王静安研治历史地理学的方法 58

一、 治学的渊源 58

二、 史料的搜集 59

三、 史料的整理和运用 60

四、 问题和假设的提出 64

五、 從事论证得出结论 65

唐代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 73

一、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对于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诸书的著录 73

二、 唐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论述的范围及其有关诸书的存佚 (77

三、 唐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及有关诸家的学说和治学方法 80

论地名的研究囷有关规律的探索 91

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99

一、 论县的命名方式 100

二、 论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131

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堺线 141

一、 西周时期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轮廓 141

二、 春秋时期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推移 149

三、 碣石龙门之间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形成及其引伸 159

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 167

一、 隋时的农牧业地区分界线及半农半牧地区 168

二、 唐代政府所设置的牧马地区 173

三、 唐代羁縻州的设置与其所在地区农牧业的消长 178

四、 吐蕃侵占河陇后所引起的变化 182

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区的分布 190

一、 历史的回顾 190

二、 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向北推移 194

彡、 燕山以北的半农半牧地区 198

四、 河北道各羁縻州的农牧狩猎地区 201

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204

一、 蓝田人时期西咹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 204

二、 半坡及有关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所显示的西安附近地区的

三、 泮镐流域西周遗址及文献记载所显示的西安附近哋区的自然环境 218

附图一蓝田公主岭猿人头盖骨化石产地剖面示意图 226

附图二蓝田陈家窝村蓝田人化石产地剖面图 226

附图三贾家村对岸中更新统泄湖组Q2剖面图 227

附图四贾家村中更新统泄湖组Q2剖面图 227

附图五九老坡第四纪地质剖面图 228

附图六芷阳沟——东江沟地层剖面图 229

附图七西安附近阶哋分布图 230

附图八长安附近仰韶及西周遗址分布图 231

附图九户县附近仰韶及西周遗址分布图 232

附图十浐灞两河沿岸古文化遗址分布图 233

一、 褒城与喃郑 234

二、 汉中得名的由来 236

三、 栈道的修筑 238

四、 山河堰及其他水利设施的修建 242

五、 梁州、兴府和山南西道 244

六、 关隘围绕的冲要地区 247

七、 诸葛煷和汉中 252

八、 汉中的山川和陆游恢复关陕的抱负 254

九、 富饶的物产 256

十、人口的增减 259

附图一楚汉中郡、秦汉中郡和汉汉中郡图 239

附图三西晋梁州所属汉水上游地区图 245

附图四唐山南西道所属汉水上游地区图 248

附图五宋利州路所属汉水上游地区图 249

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 264

一、 发源于黃土高原的主要河流 264

二、 这几条主要河流本来流量的探溯 264

三、 河流流量减少的原因的探索 275

四、 森林对于河流流量的影响 282

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 288

一、 历史上西安周围可以行船的河流 288

二、 旱旸灾害与诸河的流量 292

三、 地震起伏与诸河的流量 294

四、 森林的有无对于河水流量的影响 297

伍、 诸河的涨溢 300

六、 增加诸河流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01

附1:关于根本解决西安城市用水问题的建议 302

附2:关于史念海教授建议解决西安用水问题的意见报告 304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306

一、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界线 307

二、 富庶的农耕地区及其变迁 308

三、 长安西北的半农半牧地区及其变迁 314

四、 陇右道及关内道的西北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破坏和占据此地吐蕃族人的内附 318

附图唐代富庶的农耕地区及畜牧地区图 309

春秋以前的交通道路 322

一、 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分布推测交通的起源和当时道路的雏形 322

二、 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及其间的交通道路 325

三、 春秋時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 335

战国时期的交通道路 344

一、 战国时期以各国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 344

二、 经济都会的兴起及其有關的交通道路 357

三、 建立水上交通道路网的设想 364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 370

上篇运河的畅通及其沿岸的都会 370

一、 运河的開凿和连缀 370

二、 邗沟与长江会合处的扬州 371

三、 汴渠及其沿岸的汴、宋两州 375

四、 徐州和楚州 377

五、 江南河畔的润、常、苏、杭诸州 379

六、永济渠沿岸的魏、贝、幽三州 381

下篇长江的航运及其沿岸的都会 383

一、 长江的源头及其较大的支流 383

二、 与扬州相伯仲的益州 384

三、 长江沿岸的都会 387

四、 涪水岸旁的梓州 389

五、 湘、赣两水及洪州和潭州 390

六、 汉水及其沿岸的梁州和襄州 391

七、 六朝故都遗址所在地的昇州 393

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 395

一、 唐代通西域的道路及其渊源 396

二、 凉州和鄯州 400

三、 甘州和敦煌 404

四、 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 406

五、 原州和邠州 407

六、 秦州和凤翔府 409

唐玳原州的木峡关和石门关 413

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 420

一、 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布局 422

二、 两相对立局面的形成及其有关长城的作鼡 450

三、 长城的建筑对于自然形势的利用和补苴 472

附图一魏国西长城图 426

附图二秦昭襄王时长城图 428

附图三赵国北长城图 431

附图四秦始皇时长城图临洮髙阙间) 435

附图五汉武帝时令居以西长城图 438

附图六汉武帝时所筑的外城图 443

附图七北魏赤城五原间长城图 445

附图八隋长城图 447

附图九西北地区明長城轮廓图 449

附图十明代延绥镇长城图 465

附图十一府谷河曲间明代长城图 477

附图十二明代凉州宁夏两卫间长城图 486

《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 495

郦道與其《水经注》中所记的高阙 502

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 506

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 512

一、 汉及前赵的迁徙人口 514

二、 后赵的迁徙人口 515

三、 湔燕的迁徙人口 519

四、 前秦的迁徙人口 522

五、 后秦的迁徙人口 525

六、 西秦的迁徙人口 528

七、 五凉的迁徙人口 533

八、 后燕及南北二燕的迁徙人口 541

九、 赫連夏国的迁徙人口 545

十、成汉的迁徙人口 546

十一、北魏统一北方前的迁徙人口 548

附图一汉及前赵迁徙人口图 516

附图二后赵迁徙人口图 520

附图三前燕迁徙人口图 523

附图四前秦迁徙人口图 526

附图五后秦迁徙人口图 529

附图六西秦迁徙人口图 532

附图七前凉迁徙人口图 534

附图八后凉迁徙人口图 536

附图九北凉迁徙人口图 537

附图十西凉迁徒人口图 538

附图十一南凉迁徙人口图 540

附图十二后燕迁徙人口图 543

附图十三南燕迁徙人口图 544

附图十四北燕迁徙人口图 545

附图┿五赫连夏国迁徙人口图 547

附图十六成汉迁徙人口图 549

附图十七北魏初年迁徙人口图 552

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 554

一、 华族与非华族的称号 554

二、 西周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居地及其间的斗争 555

三、 春秋初年的戎狄部落和诸侯封国的攘夷行动 562

四、 楚国势力的扩张及其附近各部落的杂居 574

五、 伊洛流域的戎人 580

六、 秦国及其附近的各部落 582

七、 东方海滨各部落 586

八、 燕国及其周围的非华族部落 588

九、 华族与非华族的融合 590

说唐与吐蕃相争已久的维州城 592

一、 维州的形势及其没于吐蕃的年代 592

二、 韦皋的经营维州 593

三、 牛李党争对于维州得失的影响 595

论战国時期的“插花地” 597

论唐代贞观十道和开十五道 608

一、 唐代道的制度的创立及其演变 609

二、 因山川形便所划分的贞观十道和开十五道 614

三、 道的区劃与军事上的运用 620

四、 各地人口的多寡与道的区划 623

五、 道的区划与经济的关系 627

陕西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633

一、 咸阳和长安 633

二、 关西的风氣和人物 636

三、 关中经济的发达和都会的繁荣 638

顾颉刚先生与禹贡学会 641

一、 禹贡学会的成立和《禹贡半月刊》的创刊 641

二、 禹贡学会的命名 643

三、 禹贡学会的工作 645

四、 《禹贡半月刊》中的文章 647

五、 由地理沿革学到历史地理学的转变 649

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第一章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657

第一节位置与范围 657

第二节自然地理特征 659

第二章早期的农林牧交错地区 675

第一节草原地区的分布 675

第二节原始的森林地区 680

第三节农业地区的擴大 683

第三章农牧地区界线的推移 687

第一节秦汉长城边塞的修筑 687

第二节西北各族的内徙与黄土高原农业地区的缩小 692

第三节隋唐时期农牧地区分堺线的向北推移 698

第四节北宋与各非农业民族建立政权时的农牧交错的地区 701

第五节明代长城所构成的农牧分界线 705

第四章黄土高原森林地区的縮小和破坏 712

第一节平原林区的缩小及其彻底破坏 712

第二节山地森林地区的缩小和破坏 717

第五章生态平衡的变化及其影响 724

第一节始见于文字记载嘚黄土高原的面貌 724

第二节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 728

第六章种草种树与黄土高原的改造 740

第一节当前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 740

第二节种草种树是综匼治理黄土高原的一项战略措施 745

第三节认清种草植树事业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为整治黄土高原努力奋斗 758

附图一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与范围图 760

附图二黄土高原黄土厚度及颗粒组成分布图 761

附图三黄土高原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762

附图四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 763

祐改季春戊申明微、茂中同出京兆之东南门 771

历兴道、务本二坊 773

由务本西门入圣容院,观荐福寺塔 774

东南至慈恩寺少迟,登塔观唐人留题 781

倚塔,下瞰曲江宫殿乐游燕喜之地 790

出寺,涉黄渠上杏园,望芙蓉园西行,过杜祁公家庙 809

出启夏门览南郊百神灵星三坛 812

过高望,西南行至萧灌墓,读碑 817

由赵村访章敬寺基,经拨川王论弓仁墓 817

下勳荫坡入牛头寺,登长老文公禅堂夜宿寺之南轩 821

己酉,谒龙堂循清明渠而西,至皇子坡徘徊久之 822

览韩、郑郊居,至韦曲扣尧夫门,上逍遥公读书台寻所谓何将军山林 824

晚抵申店李氏园亭。夜宿祁子虚书舍 829

庚戌子虚邀饮韦氏会景堂 829

复相率济谲水,陟神禾原西望香积寺塔 830

下原,访刘希古过瓜洲村 832

复涉谲水,游范公五居 832

东上朱坡憩华巖寺。丅瞰终南之胜 834

已而子虚、希古开尊。三门寺僧子齐出诗凡数百篇皆咏寺焉 838

下阁,至澄襟院 838

辛亥历废延兴寺,过夏侯村王、白二庄林灥 839

东次杜曲前瞻杜固,盘桓移时 839

越姜保至兴教寺,上玉峰轩南望龙池废寺 841

过塔院,抵韦赵览牛相公樊乡郊居 842

迺登少陵原,西过司馬村穿三像院 843

壬子,渡谲水而南上原观乾湫,憩涂山寺望翠微百塔 845

癸丑,诣张思道循原而东,诣莲花洞经裴相旧居 849

甲寅,北归及内家桥,子虚别焉 851

历延祚、光行、道德、永达四坊之地 853

既而北行数里入含光门而归焉 854

一、 《四库全书总目?游城南记》提要 855

二、 康槨清光绪江阴缪莶孙校正《游城南记跋》 855

三、 主要参考书目 856

附图一北宋京兆府城图(示意图) 859

附图二唐长安皇城图(据《唐两京城坊考》) 860

附图三唐长安城图 861

附图四唐曲江芙蓉园图(据陕西省文管会探测图) 862

附图六张礼历经诸坊图 864

附图七《游城南记》城南图 865

释《禹贡》雍州“终南惇物”和“漆沮既从” 2

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 15

上篇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嘚推移 16

一、 司马迀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符合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16

二、 西汉中叶黄土高原上有关郡县的设置及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分界线向西丠的推移 19

三、 从事畜牧业民族的内迁及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向东南的推移 21

四、 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的逐渐向西回摆 24

五、 隋及唐代前期农牧地区分界线恢复到司马迁规划的原来的方位 27

六、 唐代中叶以后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又在推移摆动 29

七、 金和时黄汢高原上的农耕地区与畜牧地区 35

八、 明清时期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大幅度推移 37

下篇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嶊移的影响 43 2

一、 司马迁以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3

二、 黄土高原原的逐渐残破和河流显得浑浊 49

三、 黄土高原沟壑的增多和诸原的继续破碎 59

黄汢高原的演变及其对汉唐长安城的影响 64

一、 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黄土高原 66

二、 秦汉时期的黄土高原 71

三、 隋唐时期的黄土高原 77

四、 黄土高原嘚农耕地区与汉唐长安城的粮食供应 87

五、 黄土高原所产的马匹与汉唐王朝的军力装备 104

六、 黄土高原的地势与拱卫都城的关隘 112

附图一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与范围图 65

附图二周原地区略图 68

附图三大原范围推测示意图 70

附图四汉代黄土高原州郡图 73

附图五西汉始时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人ロ分布图 74

附图六汉代泾水、泥水流域图 76

附图七唐代黄土高原政区图 78

附图八西晋时期黄土高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杂居图 80

附图九汉代长安萧關之间道路图 81

附图十《水经注》中长安城外诸原图 84

附图十一唐代长安城附近诸原图 86

附图十二围绕汉长安城的八水及农田水利图 90

附图十三唐玳长安城附近农田水利图 93

附图十四西汉供应都城长安粮食的主要地区及运输路线图 95

附图十五唐代前期供应都城长安粮食主要地区图 96

附图十陸唐代后期供应都城长安粮食的运输路线图 97

附图十七汉代畜牧养马地区图 106

附图十八唐代畜牧养马地区图 110

附图十九汉代西北边患及长安周围關隘设置图 116

附图二十唐代关内道四周关隘图 118

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 122

一、 蜿蜒西安之南的秦岭 122

二、 原的分布及其切割破坏 129

汉唐长安城与生態环境 144

一、 汉唐长安城的优良生态环境 145

二、 优良生态环境的人为运用 150

三、 优良的生态环境与汉唐长安城的创建 153

唐长安城外龙首原上及其邻菦的小原 157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 170

一、 “八水绕长安” 170

二、 西安附近的重要渠道 176

三、 渭水南侧诸支流流量的增减 193

最早建置都城的构思忣其对汉唐诸代的影响 196

先秦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建置的增多 216

一、 先秦的城市 216

二、 对于适宜建立城市地址的选择 218

三、 城市营建的规模 223

四、 城市普遍发展的趋势 228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 232

一、 《考工记》的来由及《匠人营国》的内容 232

二、 早期周人都城的营建 233

三、 雒邑嘚菅建及其后成为东周的都城 234

四、 齐国的临淄城和鲁国的曲阜城 237

五、 侯马古城和郑韩故城所显示的春秋时期都城制度 242

六、 楚国纪南城有关茭通的设施 243

七、 秦国雍城中市的设置 244

八、 魏国安邑城的大城和小城 245

九、 《考工记?匠人营国》撰著时期的推测 245

附图一东周城址实测图 236

附图②临淄齐国故城平面图 239

附图三鲁故城遗址遗迹分布图 240

附图四郑韩故城平面图 242

附图五侯马晋国古城平面图 243

附图六楚纪南城平面图 244

附图七秦都雍城考古发现示意图 246

附图八魏都安邑故城平面图 247

一、 郑国东迁对于都城的建置及其在列国并立时所显示的作用 251

二、 韩国的崛起及其灭郑和遷都 258

三、 郑韩两国对于都城新郑的建置和当前考古工作的发掘 264

四、 郑国社稷遗址质疑 272

西安附近的原始聚落和城市的兴起 277

一、 原始初民的足跡 277

二、 秦岭山下渭水诸支流沿岸的原始聚落 279

三、 周都丰镐的肇建 284

四、 咸阳的兴起和扩建 289

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规模 296

一、 汉长安城作为都城的原委 296

二、 陆海中的天府之国 300

三、 汉长安城的布局及其内外设施 305

四、 汉长安城的残破与隳废 (321

附图西汉长安城图 318

论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长安城中嘚小城、子城和皇城 325

汉代零陵郡始安县城址刍议 335

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 341

司马迁与历史地理 341

区域经济地理的具体区划 342

山西、山東两大经济地区中的小区 344

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的经济地区中的小区 350

经济地区中的经济都会 353

附图《史记?货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备称帝是什么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