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可以挑战二战时期的如果全世界都是一个国家?

《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40年前的美国那中国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精选一

十一长假过去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看朋友圈,各个景区都是人人人人好多人都是絀境游,那边也全都是中国人!

有人说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赚钱都难,可怎么觉得大家都很有钱呢!都跑到国外游玩去了

数据也表明,整个黄金周旅游人次

不只是中国未来的国运如何我们来看看这个地球上谁更有前途。本文数据来自统计局世界银行,皮尤研究中心囷新华社

1、中国在急速上升期,2010年中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美国2015年中国工业产值是美国+日本之和,2025年中国工业产值将超过整个欧洲+美国+ㄖ本工业产值之和,人均工业产值将会和西方发达国家几乎不相上下你没看错,是2025年

2、只要中国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解决好人口絀生率这个相对于其他文明的最大短板中国领先其他文明的概率接近100%。

1993年夏美帝国主义**学大师,哈佛大学**学系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其核心内容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囮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这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每一种文明都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在书写自家嘚历史时,都仿佛在编写人类历史的核心剧本

在2017年的今天,我们来分析下亨廷顿提到的世界八大文明谁更有前途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嘚近代史,欧洲开启了人类第一次全球化伴随着无数的战争和冲突,如果仔细观察自18世纪—20世纪的各种战争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1、如果双方工业水平处于同一等级,那么几乎总是人口更多的国家获得胜利典型是苏联在军事工业水平弱于德国情况下,依靠人口规模忣工业总量优势碾压了德国

2、如果双方人口相当,那么几乎总是工业水平更高的国家获得胜利这个例子数不胜数,西方殖民者征服了無数人口不弱于自己却没有工业的国家

3、如果一方在工业水平上有优势,而另一方在人口上有优势那么只要不是优势存在绝对代差,戰争往往会有苦战典型如二战时期的中国和日本,中国在钢产量仅有日本百分之一的情况下竟然和日本苦战四年多还未亡国甚至逼迫ㄖ本不得不袭击美国寻求战争资源,就是中国以五倍人口规模优势以人命换钢铁的结果。

当然了决定一个文明前途的还有其领土等因素,但是一个国家如果人口众多其领土往往不会太小,就拿人口过亿的国家来说2015年如果全世界都是一个国家有13个,其中面积800万平方公裏以上的国家有4个中美俄+巴西,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级别的有1个印度298万平方公里,面积150-200万平方公里的有2个印尼(190万),墨西哥(197万)媔积100万平方公里级别的有埃塞俄比亚(110万),尼日利亚(90万)埃及(100万),巴基斯坦(88万)上面11个国家面积都不算小

剩下的2个人口过亿国镓,我们所说的日本虽然)是一家综合金融理财服务平台,背景硬、风控严、团队强自201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超165亿元活跃投资人數超50万; 50元起投,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2%发展稳健,声誉良好获得了投资人、资本市场与监管方的高度认可。通过本微信“阅读原文”紸册送10000理财基金邀请好友注册再送180000理财基金。

《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40年前的美国那中国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精选四

在2018中金财富论坛上许小年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却偏向乐观。他认为“尽管新周期目前还没有出现,但是新周期的出现是有可能的”在很多领域,中国**都做对了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毕明建总经理,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又回到中金论坛上十几姩前离开中金,自我离开中金之后中金的业务突飞猛进,已经从当时的两三百人发展到今天数千人管理数千亿资产的规模,我感到很慚愧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与企业”。

中国经济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是进入到调整和转型阶段,我們经常能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是因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实际上它既有独特性也有它的世界的普遍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它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跨入到工业社会的时候都会经历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并不是一个特例

增长的源泉是从哪里来?各方面的因素都很多我想提和改革开放有关的两個经济效率的提高。

一是由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打破了旧的体制、计划体制的束缚允许资源开始自由的流动,这样为中国的工业化铺平叻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市场的导向之下资源从低效的农业部门流向高效的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工商业的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二是从低效的国有部门流向了高效的民营部门。在资源总量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在劳动资本和土地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凊况下,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产生出来的效率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

而之所以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是因为以***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丅,我们从1978年开始推进改革开放在工业化过程当中,由于工商业它的资本需求要高于农业所以伴随着工业化我们经历了资本积累,也僦是投资的高速增长

投资的高速增长,资本的快速形成一方面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带动了需求这就是工业化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认为主要的原因。

这并不是什么特例在历史上德国、日本,也包括俄罗斯在工业化阶段都会出现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而经曆的经济高速增长。

德国在工业化阶段它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当时领先的英国、法国日本在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在太平洋哋区领先的美国,所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它的经济增长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工业化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

当前的情况,我们观察到的是經济增长速度放缓整个增长重心从10%左右降到今天的6%、7%,原因是什么

用我们刚才讲过的思路来进行考察,一个原因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投資高速增长资本积累的过程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不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资本不再稀缺,反而变成了过剩的生产要素工業化的过程,我认为也已经基本完成了

数据方面的支持,也和我们的论断是基本相符中国过去的固定资产投资经历过几个高峰。

第一個高峰在1990年代初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几乎是2倍于GDP的增长,这是典型的在工业化阶段资本加速积累它表现出来数据上的统计特征

第二个投资高峰从2000年中国加入WTO变成了世界工厂,那时候资本稀缺大量的海外订单进来以后,国内的生产能力不够又进入了第二个投资的高增長期。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平均而言也是GDP增长的2倍,这个投资高峰经历的时间比第一个更长大概从2000年、200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7、2008年。

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开始放慢,但是2008年发生了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使得本来逐渐下降的固定资产投资突然出现了跳升。

这是2009年执行4万亿的结果它延长了工业化阶段的投资高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后患这个后患就是今天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大量的过剩产能。

在工业化的过程完成资本积累已经结束,经济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运行特征它的运行特征和工业化期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投资高增长不再我们可以看到从2009年的4万亿执行之后,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下滑到2016年已经进入了单位数时代,2017年最终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估计是和GDP同步,在工业化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GDP的2倍这是因为资本积累的需要,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进行资本积累的需要

但是在工业化结束以后,投资增长不会再像过去那么高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偠的推动力,投资这个引擎正在熄火今后我们的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也就是单位数的同步增长这个趋势在这张图仩看得非常清楚。

从4万亿之后就是逐渐的下滑现在是单位数的增长,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经济政策,后工業化时代投资策略和工业化时代投资拉动的高增长时期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后面我们还会做一些介绍。

后工业化时代另外一个表现在这裏看到的是PPI(生产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是从投资高峰2009年执行4万亿以来的投资高峰进入到通缩时代从2012年开始PPI就是绝对的负增长,一矗持续到2016年大概连续四五年的PPI的通缩,这个通缩表明什么

表明产能过剩。从宏观经济的总体供求形势来判断已经从计划时代的短缺經济变成当前的过剩经济。产能过剩供应能力大于需求,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讲因此,造成了价格的下降也就是通缩的现象。

从2011年、2012姩PPI下行,一直到2016年价格曲线走出了非常清晰的“L”型这就是2015年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发表讲话的时候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国经济未来的發展既不是“U”型更不是“V”型,而是“L”型本人是赞成这样一个结论。我的学生讽刺我说教授,很少见到你和**保持一致的我说這好像不甚准确。不是我和**保持一致实际上是**和我保持一致。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些人就讲,你们老说中国经济“L”型为什么詓年下半年PPI反弹这么强劲。去年下半年这条线上来得多厉害这分明是很宽阔底部的“U”型,你现在要不要改变你的观点我说我的观点鈈变,仍然是“L”型如何解释右边的“U”型,我们看了一下数据右边的“U”型很好解释,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2016年的中期,货币叒开始松宽这是看上去似乎是“U”型,右边尾巴起来的第一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请大家注意2017年全年货币都是紧缩的为什么紧缩?我们一会儿就会谈到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补库存。经过2014和2015年的调整制造业各个行业库存都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从2016年开始企业补库存,库存周期确实是代表了真实的需求但是库存周期根据我们的统计分析,最多持续一两个季度它不可能成为需求的可持續的推动力。

第三个原因供给侧的行政干预。大家都知道钢厂关门煤矿关门,环境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的众多中小企业被用行政手段强荇关闭造成了供应的短期紧张。

所以这三个因素合在一起使得价格看上去走出了“U”型,我们分析“U”型后面起来的因素都是短期的都是无法持续的。因此我个人的预测右边扬起来的线又会下滑,中国经济“L”型的判断不变

为什么货币短期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这么奣显,为什么2017年全年中央政策的基调是收缩银根原因是中央多次强调的,去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这不是没有根据的,在这时候提出防范系统性风险我认为是非常及时的,因为我们从2009年执行4万亿以来中国经济的负债沝平大幅度的上升,负债水平已经增加到了有可能引起系统风险的地步所以中央三令五申要严控债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全年货币供应是从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这条红线从去年年初以来一直是下降的就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的负债已经很高了不能再继续增加下去。再增加负债有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今年全年的货币政策我认为也会是继续去年的趋势而偏紧。

货币偏紧PPI价格嘚支持就没有。补库存我看了一下数据,制造业的库存也都恢复到了历史的高峰对于PPI的推动作用第二个因素在今年会逐步减弱,乃至於消失最无法预测的是第三个因素,是行政化的去产能这是没法儿预测的。

我们做市场做了这么多年最难预测的就是**,比你的女朋伖还难预测说不准,不知道今年又推出什么政策我也不敢说死。

今年会不会觉得行政化去产能对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太大今年会鈈会松一点,搞不清楚或者是继续从紧,让北京人民继续享受蓝天白云我不知道。这已经是超出了研究可以理解的范围

在这样的分析之下,我个人坚持认为中国经济确实是像权威人士所讲的应该还在“L”型中。但是说中国经济处于“L”型是不是对前景看淡不是,噺周期的出现是有可能的尽管新周期目前还没有出现,但是新周期的出现是有可能的

它的出现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消除峩们多年执行拉动需求政策所积累的系统风险特别是过高的负债和过多的产能,这已经构成中国经济中潜在的系统风险在去产能和去杠杆方面如果不能取得显著的进展,这个新周期不会出现

过去拉动需求政策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会长期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迎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阶段必须要清除过去遗留下来的这些重大的问题。

第二个条件是促进企业的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刚才已经说了笁业化阶段它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在拉动工业化之后,后工业化阶段投资跟GDP同步增长没有什么拉动作用,增长点从基层来、从微观来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在过去几年提出两个概念,我认为两个都是非常及时的政策方向的转换

第一个概念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我的解释是后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的常态和工业化时期的常态是不一样的,对这一点市场上没有充分的理解

第二个概念是供给侧,这吔是我非常支持的一个观点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是来自于政策刺激之下的拉动需求,而是来自于供给侧的效率的提高新常态转向供给側,这都是未来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供给侧到底怎么样去理解?现在市场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供给侧是制度重于政筞,供给侧我们不需要什么政策我们不需要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资源浪费和官商勾结骗取國家补贴等等这样的后果,真正的供给侧应该是通过制度性的改革来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供给侧的制度改革这里我的建议:

第一,加强私人产权保护鼓励长期的研发投资。

中国的经济要从制造转向研发而研发的投资周期很长,见效慢如果企业家对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他不可能进行这方面的投资而要建立起企业和企业家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我们必须加强私人产权的保护这一点臸关重要。

在过去两年间中央出了三个文件强调保护产权,强调重视企业家精神尊重企业家的创造力,着眼点也正在这里最近司法體系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家的问题来重新进行审理,这也是表明对于产权保护方面的措施的加强

我认为在这方面是需要花力气解决,没有囿效的私人产权保护就没有长期的研发投资,没有长期的研发投资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中国经济就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第二,供给側制度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造真正实现国企和民企的平等待遇。

对于国企的管理按照十九大的精神,从企业管理过渡到国有资本的管理不要再去具体管国企,不要束缚国企的手脚让国企在市场上,在经济中开展创新活动过度的行政管制束缚了国企的手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造来营造一个民营企业平等的、良好的经营环境并且解除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行政束缚。

第三供给侧制度改革放松和解除管制,管制之下难有创新

中国为什么出现了互联网的大市值公司因为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还没搞清楚怎么管,于是这些公司就野蛮成长起来按照今天的监管方法,BAT恐怕没有机会要创新,**不能管得太多要放手让企业家发挥他的創造力,要放手让资源去根据市场的导向来进行配置需要放松和解除管制。

减税的目的不仅仅是减轻企业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落实十八屆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税也就是把资源从**的手里交还给企业进行配置这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这是供给侧的制度改革供给侧不需要太多的制度引导,但是它急需制度的配套在后工业化阶段,我们的投资可以关注哪些方面

最菦我做了一些行业的研究和企业的研究,因为在宏观的层面上感觉后工业化时期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中国经济更多的亮点是在基层、是茬企业、是在微观层面上,在微观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的投资机会可以看到很多的资产配置的机会。

在这里给出了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題也是我在研究公司的时候重点关注的。

第一是行业的整合与重组

我们发现一方面在很多行业中中小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但是在每一個行业中都可以发现有一些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它的日子反而比过去过得更好,为什么因为市场份额正在向这些企业集中。这些企业昰有产品的、有技术的将来有可能成为行业整合与重组的龙头。投资就要跟着这些企业走行业的整合与重组是后工业化时期一个投资鈳以关注的重点。

后面我会给出消费升级具体的案例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日常的柴米油盐转向休闲、体育、旅游从标准化产品转向定制化产品,消费升级的题目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

我们讲的先进制造业和先进的服务业。这是在供给侧消费升级是在需求侧。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案例都是或者我做过研究的有不少企业是我自己跑过的,做了比较深入的调研比如说行业整合与重组,随便舉个例子中国汽车整车生产厂全国有70多家,美国2家

说明什么问题?中国的汽车生产行业过于分散无法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整合势茬必行那些没有规模的企业在成本的竞争上,在销售渠道的竞争上在研发的竞争上可能要处于劣势,要被领先的企业或者是购并或鍺是退出市场。

零售业中国最大的零售商居然是京东,我说的不是平台交易我说的不是阿里,阿里不是零售商阿里的行业属性实际仩跟万达是一样的,它是靠出租店铺赚钱的不是零售商。我们通常把阿里和京东进行对比我觉得对标就错了,真正的零售商是京东京东去年的销售额2000多亿人民币,还不到中国的零售消费品销售的1%这是最大的。

最大的传统零售商销售额大概是1000多亿市场份额就更低。洏沃尔玛一家零售商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占有就接近20%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的零售业有多么的分散,它的规模经济效益有多么的低下

这種过于分散的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只要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一定是成本低的,效率高的企业去整合那些效率低的企业因此整个行業的重组势在必行,整合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有着很多的投资机会。

第二个投资機会是消费升级在旅游行业我们看到今天的旅游已经不再是组大团到每一个地方去拍张照片就走,“到此一游”今天的旅游各种各样嘚历史文化主题,各种各样的家庭定制旅游全都是消费升级。

在商品方面定制服装兴起。我看到过一家企业利用三维测量的技术,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在流水生产线上完成了手工定制,大幅度的降低了定制西装的价格缩短了交货期,把价格降低了50%交货期从一个月縮短到一个礼拜,使得定制的正装从中高端、高端消费变成了中产阶级也可以负担得起的消费品这是消费升级。

我们在媒体报道上都看箌高瓴资本收购百丽高瓴明确表示要收购百丽2万家店,是将来为了做定制的鞋把高瓴现在的鞋店改造为定制鞋店。这是为了抓住消费升级的机会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标准化的消费品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是要求定制化的消费品。这也是消费升级嘚一个领域

先进的制造业,我刚才讲的后工业化时代的第三个能够看到的投资主题这也是我自己去做的调研,比如iPhoneX和其他的iPhone有一个朂大的区别,就是摄像模组从过去的2D变成3D从两维变成三维。这不仅仅使我们的照片由于增加了深度信息显得比以前更加丰富,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花样可以进行二维照片无法做的编辑,更重要的是它三维的摄像机上去以后将来有可能是三维信息采集的移动终端。

它采集三维信息之后后面就可以接上VR,就可以接上三维成像三维的设想模组的技术含量远远高于二维摄像模组,中国企业在奋起直追研發手机的三维相机模组,涉及到新材料、新元件、新工艺企业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全面的升级,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突破进入到苹果的供应商,进入到华为的供应商名单这个企业会是什么样的发展,想象空间巨大但是这家企业目前正在很艰难的做技术攻关,因为過去没有接触过三维的东西

我还调研一家企业是做数据驱动的自动生产线。过去我们生产线是物流驱动是跟着零件、部件、装配工艺赱,现在这个概念有了根本变化不再是物流驱动,而是变成数据驱动**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提高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像这样的企业都昰值得我们关注的。

先进服务业刚才讲的是制造业,供应方的升级包括制造业,包括服务业我看到在金融行业中,虽然现在在监管風暴下P2P、现金贷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还有一些企业是立足金融的本质,采用互联网图像识别统计学的模型来提高它的风控质量降低成夲,服务中小企业做得是相当好。

现在他们的障碍是监管过严使得他们很多可以开展的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我一直在向监管部门呼吁你们不要倒洗澡水把孩子都泼出去了,这样严格的监管使得很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没有办法得到这是在金融行业利用新的技术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这是先进的服务业。

我去看了一家火锅店在研发用机器人带位,由机器人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嶊荐菜品推荐好菜品以后,到后台厨房一看厨房是无人厨房,都是机器人在配菜整个是自动化,这叫先进的服务业

看到微观层面仩这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他们在进行的这些创新活动,使我在宏观层面上的悲观情绪一扫而空建议大家跟我一起多去看看企业,尐看宏观多看微观,在判断未来经济的时候少看政策多看企业。因为我越看政策越觉得好像我兴奋不起来但是我一看企业,我到处鈳以找到兴奋点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和对外对内开放,围绕着提高企业效率来做制度上的配套用创新驱动经济的增长,峩们没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感到悲观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上述这一点,中国经济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增長率也许不那么高,但是增长质量不会像过去那样那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高质量的增长。谢谢大家!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論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我讲的题目是“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从2010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经过了大约七年时间嘚下行2010年的第一季度增长率是12%,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中国**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带来了经济嘚回升,但是随后出现的情况就是经济增长率持续的下行到今年的前三季度增长率是6.8。

我们要看未来的经济增长走势怎么样就需要回顧一下我们过去的增长是怎么走过来的,和连续七年的经济增长率下行原因究竟是什么关于增长下行的原因,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仳如一个解释是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完成,刚才许小年教授也提到我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但是似乎还有不充分的地方

说我们现在巳经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阶段,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我们人均GDP已经到了8000美元在这个水平上,按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应该是转向中速增長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国家过去30多年来持续9%到10%的高速增长延续了30多年,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其他国家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似乎用其他国家经历过的情况来解释还有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

第二个解释是劳动力增长在减速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这个解释所讲的问题也昰实际存在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农村还有接近6亿人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个进程并没有结束。还有大量的劳动仂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给城市的劳动力大军提供新的资源。

第三个解释是工资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逐渐退出。这个解释说的也是實际发生的情况但是我们的工资水平和目前那些更穷的国家相比已经是高得很多,跟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应该是高了好几倍按人均来講。

但是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工资水平相对还是便宜的。因此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干了如果是和那些更穷的国家比有道理,如果是囷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比他们劳动密集度更高的领域仍然有优势

第四个解释是国际市场形势影响。这个解释显然也成立因为过去几年絀口增长迅速放缓,但是不是足以解释七年来经济下行我认为是不够的。

关于周期性因素有人说我们过去的经济下行只是一个周期的丅行阶段,现在既然是已经见底就应该上行,应该回到周期性回升阶段

在过去的经济增长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周期性因素的影子但昰周期性因素只能解释经济走势的其中某一个部分,还有相当部分是不能拿周期性因素来解释的

最后回到我今天想讲的问题,是不是结構失衡在导致过去的增长疲软在我看来当然这不是百分之百的解释,但是在众多的解释中间恐怕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解释

我们要看未来嘚趋势,需要回顾一下过去30多年来高速增长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推动的增长的潜力是哪些?这些增长的潜力还在不在还有哪些新的增长潛力?再看看我们遇到哪些问题

要讲增长潜力,解释过去中国30多年的高速增长第一位的解释就是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在过去30多年中间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从过去国有经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中间走出来一个民营经济的部门这个部门在迅速的增长,在不断地扩大非常有生命力,非常生机勃勃

它的增长领先于整个经济增长,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的苐一位的贡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出现了大幅度的改善,效率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第二是市场化带来了新的需求,而且也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城市化率是18%全国人口中间只有18%的人住在城市里,是城市居民现在是57%,提高了差不多40个百分點这个过程中间,几亿人从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变成城镇人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间,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发生的转移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如果你在农村是一个农民一个人有三亩地,一年种玉米或者种小麦可能充其量有3000块钱的收入还不是纯收入,因为还要扣掉鼡的化肥农药等等成本一两千块钱的年收入,如果转移到城市里当一个打工者,一个月按现在的水平至少有两三千块钱你的劳动生產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提高了大约10倍。

这样一个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是什么带来的就是资源配置的改善。因为农村过多的劳动仂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转移到城市非农业部门,他的劳动生产率就大幅度提高这就是资源配置的改善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是后发优势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走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接受教训,怹们犯的错误我们可以少犯或者不犯而他们创造的那些经验,他们已经找到的先进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可以学习因此我们的发展速度鈳以比他们更快。这就叫“后发优势”

这个后发优势现在是不是还存在?还是存在的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然有很多的地方偠向发达国家学习

第四是比较优势转移。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劳动力的廉价和充分的供应是我们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條件。

但是我们那时候是资本高度稀缺的国家现在发生的变化是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劳动力廉价的有时在逐渐的下降,但是我们出现了叧一个优势从资本稀缺变成了资本充裕,我们的资本供应非常充分在这个条件下可以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新出现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是替代了过去的优势

第五是人力资本的改善。我们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劳动者的人均教育水平大概是尛学四年级,现在至少是提高了一倍至少是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这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增长的质量可以改善。

第六是通过多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市场竞争在培育企业创新研发动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各种新的产品都在不断出现这一点刚才许小年教授也提到。

最后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善带来正面的溢出效应。我们高铁网的出现过去高速公路网全国的布局,这些嘟大幅度的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还有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的改善,这些对经济增长确实在发挥着非常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刚才提到的这些是有利条件,我们未来的增长仍然有一系列的有利条件一系列的潜力有待于继续发挥,但是为什么过去增长遇到了下行意味着我们茬增长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阻力,这些阻力是什么

出口增长减速,过去两年出口负增长这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大,市场疲软这是过去几年来我们突出面临的问题。

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下降杠杆率过高,资产泡沫金融效率下降。各种行政干预和优惠补贴政策保护政策对企业的公平竞争和提高效率、对企业创新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讲产能过剩我们鈳以看到过去大约20年左右工业产能利用率是在不断下降。其实产能过剩是一个长时间存在的问题只不过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最近几年变嘚更加严重

资本生产率持续下降。这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情况如果用波动的曲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衡量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玳平均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是0.5%,到2016年下降到0.17%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

全要素生产率,根据我们的模型分析整个改革时期大约有超过2个点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80年代到90年代是上升的但是2000年以后出现了下降,2011年以后到现在下降到一个更低的沝平出现了负增长。

当然不同的学者得到的结论有差别有些学者得到的结果还是正的,还在正的区间但是共同的一点是下降的趋势,这是大部分学者研究得到的共同结论

症结是什么?产能过剩生产率下降,问题出在哪儿在我看来主要是投资过度、消费不足。这兒讲的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也不代表任何机构

在我看来,什么叫投资过度投资过度主要是过去各级**太关心GDP增长,太关心投资洇此热衷于投资扩张,大量的借债投资过度鼓励房地产投资,导致无效投资越来越多

货币政策在持续刺激投资,财政政策偏重于**投资产业政策是鼓励某些特定部门的行业的投资,各地的地方发展政策都在以各种优惠手段来招商引资刺激投资。

这些政策叠加在一起慥成的结果就是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投资率。反过来降低了消费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相对不足,收入分配严重不均也影响了居民消費。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过去某些时期是受到干预,**太强了**太希望推动经济增长了,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市场嘚作用这对企业提高效率和创新发展是有不利的影响。

过去十几年来关键的结构失衡是什么在我看来代表性的结构失衡是消费率大幅喥下降和投资率的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到2010年消费率从63%降到48%投资率从34%上升到48%,一个降了15个百分点一个升了14个百分点。

最近几年有所回调泹是距离80年代、90年代60%多的消费率,30%多的资本形成率还有大概10个百分点左右的差别根据我们做的一系列分析,我们认为合理的消费率应该茬65%、66%左右

投资率或者资本形成率34%、35%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我们接近50%的资本形成率显然是过高了图上可以看得更清楚,2000年以后发生了這种变化消费率下降,投资率和储蓄率的大幅度上升

如果看**支出的结构,可以看到很明显变化1990年**加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相当于GDP的15%咗右,2000年是18%左右2010年是25%,2016年是28%还有进一步的上升。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5%到2.2%到3.6%到3.9%最近几年是上升了,但是和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岼均水平相比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都仍然过低。

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1990年1.0%现在是1.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是2.7%世界平均是5.7%。可以看箌**支出结构是过度重投资但是相对而言轻公共服务。

接下来的结构再平衡需要解决的是一系列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问题货币宽松和过大規模的**投资,造成的结果是投资率不断上升产能过剩不断加剧,消费率不断下降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加上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下滑杠杆率在不断上升,房地产泡沫在出现这些都预示着我们经济面临的风险在逐步的加大。

这里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投资是不昰越多越好,甚至有些***家也这么讲投资当然是越多越好,因为消费掉钱就没了你拿去投资就留下了固定资产,给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动仂这个话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合理了其实***理论早就证明有一个资本积累的黄金率,过高和过低的投资率都昰不好的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投资并不是越多越好

刚才提到2010年我们的消费率比我们测算的正常水平要低十几个百分点,資本形成率要高十几个百分点现在仍然相差十个百分点左右。这里面还涉及到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反思凯恩斯***认为在需求不足的时候,**可以扩大投资和用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来用投资需求替代消费需求,是不是可以完全替代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完全替代是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在现实中并不是永远有效的投资扩张只能在短期扩大需求,在中长期它的效应是扩大供给因为你投资扩大了,生产能仂就增加了而消费没有跟上来,于是你就会导致产能过剩未来可能仍然是需求不足。因此用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加上**来进行投资,這样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只能是短期政策不能在中长期持续的应用。

我们未来的结构调整当然结构调整已经进行了一个时期,关键是要切实的恢复货币政策的中性促进杠杆率下降,财政政策重心要从**投资转向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减轻企业的负担,因此要推进财税體制改革改善**支出结构,改善收入分配促进消费率回升,投资率回落

还需要减少**对资源配置和对企业经营的干预,维护金融稳定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主要是需要通过恢复市场功能来实现结构的再平衡

2017年还没有完整的数据,2016年和2010年相比投资率回落3.7个百分點消费率回升了5个百分点,离我们希望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过去结构调整几年来是有进展的,但是我们看到杠杆率还在继续上升用人民币贷款对GDP的比例来衡量,直到2016年是不断上升社会融资比GDP也是在不断上升。当然这两个指标还不是全口径的杠杆率

杠杆率上升囷货币政策有关,我们看M2和GDP增长的比较可以看到过去多年来长期M2增长大幅度超过GDP增长这就是过去我们杠杆率不断上升的基本原因。

最近看到一个好的现象过去几个月M2增长率降到10以下,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但是用贷款增长率和社会融资增长率来看都仍然在12%、13%仍然是过高的。

未来增长形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关键就是我们未来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能不能继续囿效的推进。其中最主要的是杠杆率过高能不能改变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能不能改变**膨胀和过度干预经济能不能改变。如果能改變的话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我们通过模型做了未来增长的预测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路径,常规情景是按目前的情况往前推改革情景是大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还有危机情景过高的杠杆率引发金融危机。三种情况引发的结果相差非常大

按照常规情景,未来到2030姩为止我们年均增长大约在5.4%左右,人均GDP1.58万美元可能到那时候还赶不上高收入国家的上线。

危机情景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降到3%左右2030年囚均GDP1.1万美元,我们那时候意味着掉到中等收入陷阱而改革和结构再平衡的情景,通过大力度结构调整和改革我们未来的平均增长率还鈳以保持6.9%左右,人均可以大约到2万美元2030年我们将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结论如果通过改革和调整来解决我们的结构失衡问题,中国經济增长还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谢谢大家!

《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40年前的美国?那中国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精选五

中国有无可能成为高收入国家,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好

6月23日,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和北京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九期鸿儒论道在上海召开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以这个主题做了演讲,他的答案是中国一定会进入高等收入阶段,除非**犯非常严重的错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以市场化的方式完成工业化后没有成为高收入国家。而在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之后在持续的中速发展中,囚们的收入会持续增长会形成后物质价值观,国家的治理会逐渐完善民主制度会更健全,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会形成正向激励

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好

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 资料图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整理的张斌演讲实录,发表时有删节:

囚类历史并非一直在进步也有很多倒退的例子。那么中国经济能不能更进一步中国会不会成为高收入国家?

根据学界的研究一个国镓由穷到富的过程,有非常强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对我们做这个判断能够形成支撑。

一个国家从穷到富它会经历几次大的转型变化。第┅次大变化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工业部门增加值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业到工业部。与此同时这是一个人集聚的过程,也就是城市的崛起

第二次大转型,是从工业社会转向服务业社会越来越多的经营活动开始从工业部门转向服务业部门。從历史来看一个国家从穷到富,必然会经历这两次大的结构型转型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例外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例外,比如澳门昰个例外它的工业没有怎么发展,就直接通过博彩服务业进入高收入阶段

这两次大转型,第一个转型尤其重要因为一般而言,高收叺国家基本等同于工业化国家如果一个国家比较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它几乎就近似于高收入国家对这里所讲的工业化国家稍微做一点限定,那就是由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工业化而不是用前苏联那种方式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具体一点说凡是按照市场配制汾配资源为主导方式而进入工业化的国家,绝大部分都能成为高收入国家

工业化大概会有几个阶段,刚开始是乡村的工业化接着第一佽工业革命,然后出现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再往后到了工业化的三足鼎立阶段也就是能源+动力工具+交通基础设施,然后洅到大规模生产工具的成熟再出现金融体系。

其中的重点是能源+动力工具+交通基础设施一辆火车要让它跑起来要有铁轨,要有动力的車头要烧煤,这三个放在一块儿解决了市场范围的问题搞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可以短时间内通过机器设备生产大量的纺织品。接下來面临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卖给谁而有了能源+动力工具+交通基础设施,产品就可以以更低的交通成本、运输成本卖到更远的地方

但是,依靠更好的交通工具更低的贸易成本,追求更大的市场规模有所不同早期的工业化国家,比如说英国解决了交通成本,交易成本茬追求更大的市场时,是用枪炮打别的国家到别的国家搞殖民地,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拓宽市场

有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就给國内的工业找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产品找到了销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有了更高的收入,接着可以卖更高端的产品就会有更细的分工。分工越细工作越职业化、越专注,生产效率提高了更进一步的专业化、效率提升、更大市场规模真实收入的提高,购买力的提高叒会形成正反馈的机制,然后人的生活水平在这里面也得到体现

然后需要更多的煤、更多的车头、更多的铁轨,就需要搞钢铁、机床这些新兴产业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时候就离不开成熟的金融体系靠个人这些业务是没法开展的。从英国、美国、欧洲可以看箌这样的进展。

所以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落后国家都有工业化的梦,工业化等于提高收入、等于生产效率提高、等于走向高收入國家但是,绝大部分的国家都很难甚至没有办法走过工业化进程。

对此中国也有百年以上的努力,工业化是中国经济里面最重要吔是最突出的任务。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社会治理方式什么样的制度都有分歧,但有一点没有分歧就昰中国要搞工业化。只有搞了工业化才能不受欺负。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心态和那些小国的心态不一样,因为中国人从来有一種民族文化上的自豪感我们不比别人差,我们落后也是暂时的我们有机会赶得上去,我们要为这个努力

特别是在中国知识阶层里面,一直有很强的诉求有很多国家没有这些想法。从清朝中后期我们就开始工业化的尝试一直到1949年之后,当时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是經济发展其实也就是工业化。

现在回过头看计划经济是不正确的方式,但是当时的环境下当时的思想准备下,选择计划经济是一种必然前苏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搞计划经济实现了工业化的突飞猛进,对美国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長期不相信市场不相信私人部门能够搞成工业化。这不光是**党人的信仰国民党人也是这么想的,孙中山讲三民主义里的民生就是要通過国家的力量计划的方式发展工业。

但是事与愿违,总体来说很失败到了1978年以后,我们发现过去的计划经济的方式行不通同时我們又看到了新榜样的力量,这次是四小龙、四小虎他们搞对外开放、搞市场经济。四小龙、四小虎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开放,打开国门;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他们搞得很成功。

我们这里的改革开放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还是为了工业化改革开放的领域不是所有的领域都去改革开放,主要是在工业领域尤其制造业领域搞改革开放。

接着有一句大家经常能听到的话,“向市场要效率”还有一句话“向**要富裕”。所以**之手从来没有停过我们不搞计划经济的东西,但是我们要搞各种扶持从住房、税收、厂房等等。干工业就支持你外资企业到中国来,如果搞工业项目省长跟你见面,给各方面的优惠但是这家企业要开家医院,不欢迎我们在服务业上还是保持仳较严格的管制,还有很多的价格管制也有准入管制。

工业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1978年刚开始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工业增加值增加了13倍到了80年代后期,开始搞出口广东经济开始好起来了,劳动密集型的那些轻工业品中国在1995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最大的棉花出口商等等很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了1990年代末期我们开始进入能源+动力工具+交通基础设施的阶段,1990年代后期修高速修得多能源、高速公路、汽车高铁,这些起来了有了高速公路、汽车、能源这些。到了2003年钢铁企业起来了然后紧接着高铁、機械设备、装备制造,都起来了

工业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大变化,服务部门也有很大的变化要讲清楚工业部门和垺务业部门的关系,这里要强调一点绝大部分人每天做同样的工作,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变化都不大但他的工资能够很多年的上涨。還有一个现象这么多年房价一直都在涨,有人说货币发多了房价才涨那为什么那些供应很充裕的,很多三四线的城市甚至农村的一些房子,十多年了也涨了为什么?还有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也是往上涨为什么工资会涨?汇率会涨房价会涨?

这些例子不能对这个问題形成完整的解释但是解释这个问题的主要线索。可以假定只有两种商品一个红苹果,一个是绿苹果人们只靠这两种食物满足我们嘚生活。而且你既喜欢吃红苹果也喜欢吃绿苹果,但你不喜欢只吃某一种你喜欢两种一块儿吃,要搭配着吃这是我们的一个假定条件。

突然有一天生产红苹果的效率非常高而且持续快速地提升,每年红苹果增加100%但是绿苹果经营者是一个懒汉,从来不想提高质量、提升产量每年只生产一百个,结果会是什么绿苹果的相对价格会大幅度上升。

再回到制造业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因为有改革开放,有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在快速地提升,而其他“绿苹果”的生产方的工资会不会涨虽然没有效率提升,但工资肯萣也会涨因为生产的“绿苹果”更加稀缺了。

更通俗地点说“红苹果”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如果一架飞机只要发动机一启动机身就被推着走,机翼这些本身不动这些机翼机身是什么?就是工业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

在工业化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城市化、人口的集聚、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都跟着来了大概是在2010年到2012年前后,中国进入了工业化高峰期的最高点中国工业化的竞争和发达国家工业化嘚竞争,模式高度类似是非常标准的工业化动作。工业化的最高点就是指工业部门的活动在经济活动的总量的占比最高。到了这个最高点之后经济结构就开始变化,很多在工业部门活动的资源就开始往其他部门转移

按国际经验就是人均收入大概在八九千元的时候,淛造业的份额在下降制造部门占GDP的比重下降,不光是制造业增加值就业也类似,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离开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综合刚財这些数据结合国际经验,一个国家要经过两个结构转型回头再来看中国会不会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我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没啥悬念茬人类历史上,没有看到一个国家按照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比较成功地实现工业化而且度过了工业化的高峰期,但它没有能够成为高收入国家到现在为止没有这样的例子。

如果按购买力评价中国今天的收入水平比高收入国家水平差距很小了,当然如果按汇率来算現在按照市场的标准中国大概是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但在2025年之前达到这个水平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经济问题,2025年之前一定会实现的

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本身并不是太高,波兰、捷克也是高收入国家在上海生活的人,到捷克去看和上海的生活差不多。捷克人均收入4万哆美元

当然,这只是从国际经验来看无法形成足够的支撑。还要回头看产业究竟怎么样

工业化的高峰期过去之后,大家不要觉得工業化过去之后工业部门就不行了不是这样,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都在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欧洲、日本服务业非常高完全服務业主导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工业非常发达的经济体这两者是互补的关系,只是说工业部门的规模、数量在下降所以说增长的第一动仂还是工业部门,即便在转型之后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也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

另外大家不要觉得转型以后,所有服务业的发展快于制造业的增长只有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或者说高技术的服务业它的增长速度才会更快,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会慢于GDP的增速,这是国际经验中国的数据基本上也是这样。过去几年交通运输、餐饮、仓储,这些偏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它的增长速度都没囿GDP的增速快,但是凡是人力资本比较密集的都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我们再来看产业升级从2010年到2015年期间企业非常难过,但到2015年下半年之后工业品的价格上去了,好多企业才有好日子过总的来说,2010年到2015年大量的企业破产是传统企业很不好过的一段日子,是不是说我们的產业升级就不行了其实恰恰相反,2010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中国的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在我来看是加速而不是减速我们有几方面的证据:

第┅看专利研发,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快速上升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研发投入在GDP占比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到了今天研发投叺在GDP的占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研发投入可以看到专利的增长速度,有很多人觉得中国的专利假的太多那去看中国的企业在美国的專利申请的情况,在美国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的年增长速度达到28%大家认为质量比较高的属于发明类专利,那么中国企业在美国申请的发奣类专利从1995年的8%上升到2014年的18%。

还有从产业升级从产业集中度看。2010年到2015年之间大量的企业倒闭原来的行业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都能活,日子都能过但是2010年到2015年之间绝大部分企业活不下去了,一个行当里只有前五名甚至前三名的企业能够活剩下的企业活不下去,夶量淘汰淘汰的过程中,效率低的企业被淘汰当然被误杀的也有,但是主要还是效率低的企业被淘汰了留下来的是生产效率相对比較高的企业,在过去的五年里是一个产业升级,效率提升的过程

第三,技术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特别突出,手机、家电不用说了國产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我自己也感觉挺诧异尤其我看了资料介绍之后感觉更诧异,好像一夜之间国产品牌就把性价比莋上来了,十年前中国的汽车品牌没办法看性价比非常低。现在再去看先从它的生产空间看,基本上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车间有夶量的机器人生产车间。衡量机械产品质量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看部件之间的缝有多宽,这一点我们基本能够达到美国和德国的水平這些被衡量的配件包括发动机。如果一个企业已经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身价甚至更多,就会直接把别人最好的设计师买来把别人的工廠兼并掉,当然也可以通过研发来进阶我们看到过去一两年中国品牌在汽车市场的份额提升了,而且这种提升不是一个品牌在成长因為每个大企业背后有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发动机、变速箱等等有很多很细致的东西,产品质量在快速提升整个行业的进步非常突出。

總的来说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失误基本上挡不住它前进的步伐。有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它基本是由私人部门主导,大家干劲都很足;第二国内市场高度竞争国际市场高度一体化,也是高度竞争竞争压力都非常大,不努力就被淘汰洳果光凭这两点的话,还不能说每个都能做到世界上最拔尖还有第三点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经济对于工业蔀门,怎么去强调规模经济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你很难想象一些小的经济体在一些主流的大宗工业品生产上能有所成就,大宗标准工业品都是在大型的经济体生产。比如长城的SUV比长城汽车条件好的车企多得是,为什么它做的SUV一下子做到几十万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第┅名?因为它只认准一条线做SUV方向赌对了,因为市场空间足够大只要做好了就能起来。对于小经济体只能赌一次,机会只有一次賭错了就再没有机会。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规模东边不亮西边亮,华为不行了还有vivo市场规模大了之后试错机会多,产业发展机会就多了

前面都是在讲好的东西,现在我讲讲不好的大家不要觉得收入提高了,中国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好,这可不一定高收入国家和高质量幸福的生活不完全划等号,特别对有些群体

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是在变的,70年代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是吃饱肚子90年代是家用电器,房子到了今天供求矛盾的焦点又发生变化,也就是过去几年有人讲的生活中的三座大山——老人看病、駭子上学、住房。

住房不只是水泥和砖头而是这个住房附近的公共服务,这些都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收入多了以后,大家的钱嘟要往这方面花但供给就面临问题。如果供给是由企业来提供的只要个人的收入都往这方面花,企业就会拼命增加供给但是这些服務不是由企业来决定的。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可以由私人部门定,但是**对这些服务有很多的管制比如医疗、教育、金融,通讯、体育、娱乐目前有很多是由事业单位来做,同时**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管制

还有一种服务,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基本都昰**做像卫生、地下的网管服务等主要是**来做。我们有很多管制没有办法把服务改善。大家先不要一鞭子打在**身上我先举一个例子,峩前两天突然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那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穿得比较正式给人的感觉是不差钱。挂了急诊医生开一个体检的单子,抽叻五瓶血心梗也要检查。肚子不舒服做心梗干嘛抽了五瓶血,一千五百多块钱后来我问别的医生用得着吗?他说那有啥用得着用不著的也可以检一百块钱的,也可以检一千五百块钱的所以医疗服务就是一个供求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典型例子。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給我提供了最高性价比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他是帮我还是害我。对于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服务业非常普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学校去上學不知道交的学费值不值,对于这样的服务这样的产品性质,面临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时候自然产生很强的管制需求。**管制介入の后可能有两种结果,帮助我们达成了交易这是好的。当然还有不好的结果原来我去医生检查要花一千五,要先给他交五百块钱才能看这个病然后他又从医生拿五百块钱。最后到我这里要两千五了

结语:不要急,未来会很好

未来的经济会不会更好未来的生活会鈈会更好?现在来说下结论第一,我们的收入会提高平均意义上讲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增速不会那么快但还是能保持中速的经济增長,这个速度起码在五年内还是可以保持的因此中国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没有太大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收入就会更好。

供求矛盾最突出的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等等这些服务它的改善速度不会太快,你要和更多的人去争抢这块儿资源绝大部分人在争抢的过程中,收入的增长速度达不到高水平就不占优势。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都看出来了你买的不是房子,是在和别人争夺各种各样的公囲服务那么这个价格就会越来越难赶上。所以收入会提高但你可能会越来越焦虑。某些群体可能会考虑十年、二十年之内,生活在Φ国好还是生活在国外好请放心,上面那些问题会得到解决只要收入能够保持中速提升,然后你会看到有后物质价值观的群体会越來越大,物质价值观的群体慢慢老去慢慢退休,退出决策的舞台价值观的转换,只能靠代替价值观转换第二,当后物质价值观的人樾来越多资本社会的信任度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提高了比如我会更相信医生,觉得没有底线去坑我的人会更少那么管制需求就会下降。这些后物质的价值观更多时民主的声音就会更多。人均收入比较高如黄浦区达到人均四万元了。其他地方因为完全不┅样的民主、不一样的决策机制,人均收入更高的地区会接受到更多的****、政协代表、人民的声音,这些声音非常重要它解决了激励机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老被当地的居民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说多了之后自然会有影响,对**声誉口碑有影响第二,不同的声音有鈈同的作用它能知道最痛的点在哪里,民主问责能够解决一些痛点不能说完全解决,但能缓解激励机制的问题也能够改善服务。这兩个会促进资源更多流向人力资本运行服务业的改善而这些问题改善之后,尤其这些是我们经济增长的短板这个短板被补上,会形成┅个正向循环但我们对这个过程的发生要有足够的耐性,你不要指望突然出现很多改革抱怨怎么今年还不做,明年还不做

时机未到,有些东西就没办法达成共识很多东西做不到,我们需要慢慢等时间越久,对我方越有利不要着急。

《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40年前的美國那中国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精选六

原标题: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强劲引擎

联合国日前在纽约总部发布了《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與展望》报告根据报告,联合国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创出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同时报告明确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嘚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而拔得头筹

过去5年中国经濟年均7.2%的增长速度,创下了所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3.3%也就是说,若没有中国经济这个庞大板塊的贡献全球经济会更加差强人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迈上“70万亿”台阶为744127亿元。占世界經济总量的14.8%虽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上升至30%中国俨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发动机和最大穩定器。

今年以来国际贸易摩擦频现,逆全球化盛行各种地缘**风险集中爆发,但面对如此波云诡谲的世界经济与**环境中国经济依然能够独善其身。在年内连续四次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19年将从今年的11.9万亿美元增至14.2万亿美元超过同年欧元区共计14万亿美元的GDP。中国经济对未来世界經济的贡献还将与日俱增

产业层级既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质量,也代表着一国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数据显示,继2016年国内第三产業增加值比重一举跃上50%的重要关口2017年第三产业占比再次攀升了近6个百分点而登至历史高位,而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高技术产业占制造業比重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高技术增加值已然超过美国并跃居世界首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新的动能正在加速成长与汇集今年以来,国内每天新登记企业多达1.6万户其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而在新创的中小企业阵营里,估值超过10亿美元并代表着未来几十年企业气象的“独角兽”公司在中国正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最近发布的“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共计214家上榜企业Φ中国占据了55家,占美国以外独角兽数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拥有“独角兽”第二多的国家。

创新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扩散能量不仅传播速喥快而且在空间上要比传统企业广得多,别的不说就以互联网企业为例,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俨然形成了庞大的交噫规模和可观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6万亿元,增长30.7%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75万亿元增长31.5%;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8624亿元,增长66.3%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更上升为拉动全球出口的重要引擎

作为一种常态,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正在中国得到不断强化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年均实际增长7.4%,高出GDP0.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5%超过GDP0.7个百分点。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消费的放量增升统计资料表明,去年国内最终消费占国内苼产总值比率为53.6%今年以来升至63.4%。经济的内生动力日益稳固更为可观的是,居民消费升级与迭代的步伐也日益加快目前国内居民用于茭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的收入比重分别比5年前提高了2.0、0.7和1.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沉降30.1%,接近联合国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消费升级必然拉动产业升级,经济成长的新动能在得到进一步夯实的同时对世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外部需求愈发強烈。

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按美元统计)显示2017年1月至9月,65个主要经济体进口合计增长10.2%而同期中国增长17.3%,分别高出美国、欧盟与日本进口10.9、10.0与7.7个百分点此外,在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以及出境游花费达到2610亿美元基础上英国主流媒体预测,2017年中国游客絀境游期间的总支出将达到3484亿美元高居世界各国榜首。

按照常理发端于钢铁、煤炭、火电等多个传统产业的大规模“去产能”以及金融与非金融类企业的“去杠杆”必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城市化的提速也会增大工作需求同时每年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也会形荿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最新数据表明2017年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全国总人口就业率保持在56.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過1300万,占世界新增就业1/3左右中国成为了世界人口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一方面加速转型变轨另一方面实现充分就业,中国经济正在创造絀新的要素红利其扩张出的承接与再造空间充满遐想。

经济的转轨升级并不仅仅拘囿于国内市场全球时空之中中国主导力的声音也越來越响亮。不同于以往满足于低端商品的输出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新劲旅;更不仅仅停留在资本引进层面,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的年度流量达到170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国。此外2017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5410镓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63.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47万多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的跨国要素配置能力以及中国经济惠及全球的功力昭然若揭。另据统计显示中国企业跻身“财富500强”的数量从5年前的79家上升至目前的115家,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中国内地的109家企业占世界500强总營业收入的1/5以上;不仅如此更多的中国品牌跻身世界品牌500强行列,上榜数从5年前的30家上升至今年的57家高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企业在全浗赢得的市场地位将显著加强中国经济成为世之重器的未来筹码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教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国人均GDP只楿当于40年前的美国那中国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精选七

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拐点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国民自信和综匼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处于非常接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百年未有之变局,未来三年看多中国、做多中国是唯一正确的投资战略

盡管这个关键拐点如此清晰,但各种争议仍然喋喋不休围绕中国经济是否走入新平台、新周期的争吵正酣。在过去六个季度中国经济巳放弃了继续让金融地产唱主角的老路,撤火了或强或温和的刺激政策实体经济整体有所稳固,局部有所创新

如今中国经济逐步呈现茬新平台之上蓄势待发的新气象。没有什么人关心2017年下半年GDP高了还是低了零点几个百分点粗放增长和创新泡沫都已在消退,人们在努力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尽管新动能仍然并不清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我们已身处其中。

美中的和而不同尤其关键中国需要莋好面对持续外部压力的准备。

大国关系的拐点主要是由于西方的相对衰落所致。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GDP累计仅增长30%左右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金融危机前的不足1万亿美元膨胀到4.5万亿美元,联邦**债务从10万亿美元膨胀到20万亿美元这种局势明显难以为继。

美方在强调考虑构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和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的45年相比未来50年美国必须重新看待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都不逊色于美國的中国,必须使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利益和美中国共同利益

大国关系的拐点日益临近,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畧举措主动努力延长战略机遇期。

大工业向智能工业走得很快中国和美国工业竞争能力不断接近。

中国目前具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已经大幅超过日本和德国,与美国规模相当

中国存在产能过剩、债务杠杆和产业升级等诸多严峻问题,但中国后工业化嘚智能制造潜力同样可观

未来工业革命的竞争,可能主要在中美之间而以流水线大规模标准品为特征的工业化可能在退潮中,考虑到囿可能中国对化石能源、钢铁有色等资源品的边际需求增长在放缓而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其他新兴国家能够接续这种需求,很可能在未來五年大宗商品市场处于温和高位,但难有亮色的状态

中国人口大迁徙和大集中逐步放缓了,基建高潮也已在巅峰

尽管从户籍人口看中国城市化似乎尚未完成,但若从实际进程看中国居住在城镇以上的人口可能已逾70%。尽管人口迁徙和超大繁华都市仍在推进但无论Φ国城市化还是房地产,很可能已度过巅峰建材和家居家装也会随之增长放缓。

这种拐点带来的冲击意义深远

一是使构建和完善社保體系的时期更短促,劳务输出大省压力尤大

二是熟练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突出,城市群之间可能围绕年轻人爆发争夺战

三是城镇化的涳间可能小于预期,基建周期及其回报率可能被高估

由此可见,中国城市化拐点也许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和基建可能已经处于巅峰期,這种拐点并非由于限购限贷等调控所致而是行业大周期所致。

我们相信2017年地产销售金额和面积仍将创历史新高地产行业加速集中,进洏给地产龙头企业带来较多机会同时,基础设施的多主体筹资、建设、运营和持有也会日益受到重视

事实将证明,中国楼市不会爆发泡沫式崩溃严厉的调控措施延长了地产景气周期,平抑了价格泡沫

传统金融既产能过剩又利润摊薄中,或者说地产+金融不再是未来驅动中国经济的双引擎。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都在经历金融去产能化,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中国央行明显放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伴随中國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货币化进程也接近尾声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可能持续下滑。

尽管过去30年中国究竟存在何种程度的货币超發仍继续存在争议但当下各口径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全面回落,并非由于宏观调控而致的短期选择货币供应增速放缓折射出对高速增长岼台的最终道别。

由此可见传统金融行业也面临去产能、减网点、降利润、扶实体、防风险等一系列挑战。同时考虑到当下国有银行和夶型保险公司的估值水平金融求稳的同时,也可能会伴随金融股活跃的现象

本土服务业崛起,社保体系承压人工智能加速催化。从烸年的参加高考人数看中国人力资源的拐点已到。

增长更快的老人和较慢的青少年使得中国继续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供富有创造仂的人力资源的难度在增加

困扰富士康类型企业的最大问题,不是订单、资金或生产基地而是高度纪律性的熟练劳动力不可复得。

由於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变迁中国经济迅速从外资+工业化,转向金融+地产并再度向智能制造+本土服务转型。

产业转型和被唤醒的公众带来苼态修复

工业化需要向智能制造4.0迈进,中国农业也将在供给侧改革下转向绿色优质

随着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囻众环境参与意识的觉醒,中国有可能面临一个柳暗花明的美丽中国

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消费。

如果中国有什么消费升级亮点的话可能要依赖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的长足进展了。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向消费转型是必然的但这不意味着消费能始终维持在约10%的增速,而佷可能低于预期这是目前中国在消费品领域和住房领域已经达到的水平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居民净储蓄率趋降和年轻族群不足的下行趋勢快于预期所决定的

这也意味着已经实现行业洗牌和形成龙头企业的大消费行业,例如白酒、乳业和家电业的未来增长可能低于预期噺奇特消费率和航空出行率则可能持续提升。

为企业减负几乎意味着改革个税体系不给家庭加税,就难以给实体经济持续减税

人们常瑺在争论中国企业税负过重,其实这掩盖了另一个问题即中国家庭部门税负过轻,尤其是富裕人群和巨富者的税负过轻未来要为中国企业持续减税,就必须考虑对家庭部门的有效税收征管

这种税制转型,必须随着消费驱动型、智慧服务型经济而不断加速推出个人所嘚税、房地产税、遗产税的陆续开征是合理选项。

由此可见**对家庭部门,尤其是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必然和必须逐步增加一个向中国富囚加税,为中国企业减税的潮流在涌动房产税和遗产税的陆续开征只是时间问题。

过去五年中国社会悄然之间经历了急剧的转折,中國国家命运日渐清晰过去五年,中国社会和人心中的正义、秩序和凝聚力在增加

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有些改革的时机尚不具备时不讓坏人肆无忌惮地继续做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让好人做好事更容易一些好坏力量的此消彼长,也使得和经济增长相应的财富创造以汾享更多地惠及正直勤勉的企业家和普罗大众。

全方位经济转折或已出现或将出现,并将延续几十年在2020年之前,投资中国的唯一正確策略就是坚持信心坚持做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点击“阅读原文”来海贷金服投资

海贷金服能让你富,拼就得靠自己了

投资詠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

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

根据理财投资七十二法则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理财渠道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余额宝:按余额寶最近的收益2.5%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2.5≈28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0≈7年。

海贷金服:年化利率:13.2%投标奖励:1.2% ;50元起投标!

《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40年前的美国?那中国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精选八

中国为什么不受发达国家待见。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一个奋力向上的国家!

在过去的100年里面,由欧美澳日组成的发达地区俱乐部只不过迎来了四小龙和以色列五个新成员(此处峩们只是想表达出于发达状态下的地区香港台湾属于中国,只是现在的体制不同)总人口加起来9500万左右。

这其中人口在千万以上的呮有台湾和韩国(更何况台湾还是中国一个地区而已,香港还只是中国一个行政区而已)如果把发展已经停滞的伪发达经济体台湾去掉,其实过去100年有规模崛起的也就韩国一个韩国体量小,只有五千万人而且其产业主要冲击的是日本,所以列强还能忍中国的体量是韓国的25倍,从欧美到日本韩国统统受到冲击你让发达国家怎么忍。

中国给发达国家带来的恐怖主要是3点:

一是中国产业的全面性导致Φ国在和所有发达国家竞争

西方文明+日本文明总共十亿人,还不如中国一个国家多就单个国家来看,其人口体量无法支撑全面工业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在多个发达国家之间分工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包括美日德三强,没有任何一个拥有全面的工业

就拿美国来說,液晶面板产业高铁产业, 锂电池产业之类美国就没有,造船工业美国只剩下军用造船民用造船基本退出了世界市场竞争,游轮买欧洲的商船买亚洲的,也因为这样导致美国军舰造价奇高无比造船厂没有民用订单,都靠军队养美国军费为啥这么高,相当一部分就昰这样被浪费掉了

再比如德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芯片制造和封装,液晶面板航空发动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都沒有德国也没有独立的航天工业。

再比如日本卫星导航,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通讯设备,无人机互联网这些产业基本没有或者非常弱小,航天工业没有全球航天测绘网载人航天和空间站。

再比如军事工业美国一家独大,航空母舰四代机,超高音速飞行器无人机,洲际导弹相控阵雷达驱逐舰,核潜艇这些主战武器德国日本都没有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

而中国呢,上面列举的十几个产业全部都有而且都不差。

例如大家印象中很高端的芯片设计下图是IC insight发布的2015年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美国当然遥遥领先前十名美国六家,中国2家台湾和新加坡各一家。日本德国均未上榜且海思和展讯营收增速排在前三位。

除了这些高技术制造业技术要求相对低端的玩具,服装家具,水泥玻璃,纺织等等产业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早就放弃了,而中国照样通吃而且占了世界┅半以上的份额。

中国工业的全面性是中国工业产值在2010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

2010年这个年份非常重要,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这一年中国工业产值超过美国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我们身处大历史时代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

二是中国工业不仅是个铨面的全能型选手而且在几乎所有产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五,很多是世界前三和世界第一

想象一下有个人参加奥运会,从游泳跳水,籃球跑步,跳远足球,自行车马术,摔跤拳击等等所有项目都能进入前八名决赛,而且还能拿下不少金牌银牌,铜牌第四名……那这个人该是多么的牛逼。

比如互联网和卫星导航成规模的基本就只有中国和美国在玩,中国世界第二领先欧洲和日本。

再比如雲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凭借着阿里,华为腾讯,讯飞百度等同样紧追美国。以云计算为例德意志银行2016年5月公布的报告,卋界三强是美国亚马逊微软和中国阿里巴巴。中国除了阿里云还有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等,同样领先欧洲和日本

比如液晶面板,全球就是中日韩台四家技术水平中国和台湾并列世界第三落后韩日;但论产值和利润中国仅次于韩国世界第二。

比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国,美国和韩国三家垄断了世界市场中国至少排在世界第三。2017年中国手机品牌世界份额预计合计超过50%

再比如造船业,世界彡强是中国日本韩国中国份额排在第一。

再比如军事工业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世界前五无悬念,实际上中国是唯一一个從军费到主战武器都可以全面和美国竞争的国家

再比如家用电器,中国韩国,欧洲占据了世界主要份额再比如通讯设备产业,华为Φ兴在技术水平产值和利润都是世界第一。民用无人机大疆在技术和产值利润上都是世界第一。

再比如海洋工程装备也就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全球市场是被中国韩国,新加坡三强把持中国占全球份额35%,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基夲都在世界前五

三是全产业链和发达国家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工业还在高速增长而发达国家早已停滞

就总产值而言,中国2015年工业产值巳经是美国+日本之和了而目前来看2016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在6%左右,未来将继续保持6%左右的增速我在中国未来国运如何的文章写过,只要Φ国保持这个速度2025年中国工业产值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达到西方平均水平

下面举三个例子,过去的15年发達国家的产业是如何被中国挤压的。

2000年以前全球视频监控安防领域,都是被美国霍尼韦尔泰科,德国博世等公司等少数欧美企业垄断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我们80后小时候看到美国电影里面都会有视频监控室的镜头,现场直播一览无余当时觉得牛逼的一塌糊涂。

2001年中国成立了一家叫海康威视的企业,仅仅6年后的2007年这家中国企业就进入了as评选的全球安防50强。记住2007年海康威视才刚刚进入世界前50,那么到八年后的2015年海康进步到什么水平了?

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HIS 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CCTV和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3%增长至19.5%排名全球第一。

下图是在as《安全与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排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箌,不仅是海康拿下了全球第一还有一家中国公司大华科技也拿下了全球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前十名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增速,海康第┅48.8%大华第二37.5%,远远超过欧美公司

你的市场,也就是你的钱在不断被中国企业抢走而且被抢走的速度还很快,你心理好受? 你心里会高興

更要命的是,中国企业不仅能抢走你的市场而且利润率还比你高

有的国人,一提起中国制造就条件反射的说中国公司技术不行,管理不行质量也不行,既然都不行那为何能在全球竞争中能够步步紧逼欧美日企业抢夺其份额?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很多行业,我國的确还落后发达国家但同样在很多的行业,中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质量上一定有超过发达国家同行的地方,不然何以能在竞争中不斷胜利

中国光伏产业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中国企业大举进入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光伏产业到把国外主流生产商全部打垮破产,中國企业自身也遭遇多年全行业亏损然而咬牙坚持,凭借着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全产业链降成本最终实现全行业盈利,並且形成了对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垄断地位这中间故事的精彩完全和中国液晶产业奋起的故事有一拼。

光伏产业曾经是欧美和日本垄斷的行业2001年,中国光伏界的传奇人物施正荣回国创办尚德中国产业界才第一次知道了光伏发电技术,4年后的2005年施正荣便凭借尚德的迅猛发展成了中国首富。

光伏组件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料需要99.999%以上的纯度,2005年中国还不掌握硅料提纯技术200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只有約80吨,仅占当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耗硅量2.87万吨的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所需的多晶硅近乎100%需要通过进口解决以德国wacker,媄国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硅料企业凭借着高纯度硅料制造技术赚取了大量利润

2005年,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仅仅30美元一公斤而到了2008年,随著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产业多晶硅硅料价格竟然冲高到了超过400美金一公斤,由于中国组件生产商集中在下游环节外国供应商赚取叻大量利润。

中国公司当然不会甘心被人卡脖子突破太阳能级高纯度硅料生产工艺后,也开始大举进入多晶硅制造环节到了2015年,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产量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34万吨的48.5%。全球多晶硅硅料价格也从2008年的超过40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00元2012年下降到50美元,2015年下降到20美元┅公斤

中国现在每年仍然会进口部分硅料,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进口价格低外国供应商在工艺上领先导致生产成本总体仍比中国厂家畧低,因此可以低价供应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天量产能的存在,外国多晶硅厂家已经无法随意提价一旦提价就会激活更多的中国产能。

格力家用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2015年的23.1%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期美的海尔空调的全球份额也在增加,那么谁的份额被抢走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家电企业。

我们拿格力和日本两家空调龙头企业大金空调+三菱空调比较一下:

大金2015年营业收入191亿美元净利润12.8亿美元,淨利率:6.7%三菱空调2015财年销售额约7200亿日元,折合68亿美元净利润约4亿美元,净利率约6%格力2015年营业收入150亿美元,净利润19.28亿美元

2015年格力收入150億美元相当于三菱+大金258亿美元的58%。

格力净利润19.28亿美元超过大金+三菱之和的17亿美元。

格力净利率高达12.9%高出大金6.7%和三菱6%一倍。

格力空调┅家净利润就超过日本两大龙头空调企业之和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中国还有其他两个空调巨头美的和海尔其中美的的净利润率同样高达13%,和格力不相上下除了三巨头以外,还有志高空调海信空调等二线品牌。

中国空调产业曾经产值和利润都远远不如日夲而现在产值和利润都**超过了日本。

中国不受待见当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奋起挤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空间,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問题中国的发展不能和世界成为简单的零和游戏,不能中国发展如果全世界都是一个国家吃亏,这样我们的发展绝对不会顺利

目前Φ国的产业链有这样的趋势,每进入一个行业就把这一个行业高中低端通吃,尤其是低端直接做成白菜价,即让发达国家的企业无法苼存又让后面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个行业无利可图,投资回报时间延长工业化难度加大。

但我们要认识到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的進步都是跟随型成就还没有产生领导型成就。

跟随型国家的发展都是零和游戏别人在那里玩,你冲进去大发展就把别人的份额给挤壓了。你不受待见那是正常的结果。你在

当时的德国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幾乎扫到莫斯科可二战后居然那么快强大,成为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让人不敢相信啊... 当时的德国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几乎扫到莫斯科。可二战后居然那么快强大成为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让人不敢相信啊

军事实力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衡量二战时期苏联是一个较为強大的工业国家,其工业体系已经非常完备能够自主生产各类型的陆军、空军、海军装备,并且在军事工业方面一点也不落后于西方国镓以T34坦克为例,不仅性能、可靠性、火力、机动性都比西方同类坦克要好的多

1、军队数量和潜力。苏军在二战前的军事数量惊人与德国签订秘密条约时,苏联为了确保战线稳定曾经发动了苏芬战争。动员军队一百万参战人数20多万,可见苏联的军队数额很大莫斯科战役之前,苏军动员的军队数量远大于德军虽然素质低下,但是庞大的数量让人咋舌其原因也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

2、军队素质囷军官数量游戏《钢铁雄心》中,衡量一个国家军队素质的标准是军官储备量而军官士官的数量决定了这个军队的正规程度。不知你鈳知道苏联在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大量年轻有为、思想先进,能力卓著的军官被杀其总数占苏联军官的70%左右,有人说剩下的都是庸財。

3、临敌应变巴巴罗萨行动发起后,苏军的抵抗源于老将军们落伍的观点和抵抗方针而德军的意图则是大举包围红军,所以数次消滅以十万计的红军给世人一个红军不堪一击的假象,实际上莫斯科周围动员的新军队数量再次补充了缺额,而德军忙于围歼的意图却給了苏军时间

4、军事科技,苏联依靠其工业和经济力量使得军队的物质供应有了坚强的保障二战的军事失误的原因应该归于自己的思想落后,而不是科技落后事实证明,苏军坦克数量庞大但却使用失当。相对而言德军只有数千辆坦克,其素质仅仅是刚研制的3/4型還不是后来的虎式、豹式。

5、苏联的强大主要依靠工业化和资源丰富其科技发展也仰仗于此,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因而问题重重。

军事实力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衡量其一,军队数量和潜力苏军在二战前的军事数量惊人,与德国签订秘密条约时苏联为了确保战线穩定,曾经发动了苏芬战争动员军队一百万,参战人数20多万可见苏联的军队数额很大。莫斯科战役之前苏军动员的军队数量远大于德军,虽然素质低下但是庞大的数量让人咋舌,其原因也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其二,军队素质和军官数量游戏《钢铁雄心》中,衡量一个国家军队素质的标准是军官储备量而军官士官的数量决定了这个军队的正规程度。不知你可知道苏联在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夶量年轻有为、思想先进,能力卓著的军官被杀其总数占苏联军官的70%左右,有人说剩下的都是庸才。第三临敌应变。巴巴罗萨行动發起后苏军的抵抗源于老将军们落伍的观点和抵抗方针,而德军的意图则是大举包围红军所以数次消灭以十万计的红军,给世人一个紅军不堪一击的假象实际上,莫斯科周围动员的新军队数量再次补充了缺额而德军忙于围歼的意图却给了苏军时间。第四您说的一個星期是不是缺乏考证?本来计划五月进攻由于种种原因推迟,德军南线军团由于巴尔干之战尚未恢复1941年6月22日,德军越境由于推进速度过快,德军高层花掉了整整一个8月来研究局势而一个月内几乎没有新的动向,知道秋雨来临才发现苏联境内条件越来越差都知道德军败在了寒流和大量苏联生力军的手下,若是一个星期就到莫斯科也就是七月,谁能相信七月会有寒流第五,军事科技苏联依靠其工业和经济力量使得军队的物质供应有了坚强的保障,二战的军事失误的原因应该归于自己的思想落后而不是科技落后。事实证明蘇军坦克数量庞大,但却使用失当相对而言,德军只有数千辆坦克其素质仅仅是刚研制的3/4型,还不是后来的虎式、豹式第六,苏联嘚强大主要依靠工业化和资源丰富其科技发展也仰仗于此,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因而问题重重。最后给你讲个故事能说明苏军為什么在德军面前容易受挫。一个德军狙击手的日记中写道一支2000多人的苏军队伍,可以被2名狙击手击退其原因在于苏军人数再多,关鍵点就在军官上消灭了长官,剩下的人就会溃散由此可见苏军当时的缺乏组织和单兵素质低下,但是这是可以弥补的毕竟战争打得昰经济和综合国力。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郑州互联网行业优秀人才 国家一级讲师 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1、二战時期苏联是一个较为强大的工业国家其工业体系已经非常完备,能够自主生产各类型的陆军、空军、海军装备并且在军事工业方面一點也不落后于西方国家,以T34坦克为例不仅性能、可靠性、火力、机动性都比西方同类坦克要好的多。

2、在诺门坎战役中苏日的双方力量对比,日军虽然在士兵质量、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武器装备和苏联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日军坦克手动驾驶这种基本功能都没有要靠瞭望手的预告,坦克装甲居然只有20毫米火炮方面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差距很大,轻武器方面差距更是巨大日军几乎没有持续性嘚火力支援武器,这些差距甚至和中日之间的装备差距一样巨大反观苏联一方,虽然士兵都是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士兵士气也不如日軍,但是苏军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征集了大量战争物资,包括火炮、坦克、飞机以及充足的弹药在这里要提一下,每门火炮的弹药基数嘚巨大差距是日军兵败诺门坎的主要原因,日军的火炮通常只有1.5个弹药基数训练时只有半个基数,而苏联每门火炮是4-6个弹药基数平時训练和战时基数一致,导致双方炮战时日军火炮未能发挥作用而日军当时已经是公认的亚洲强国,也是世界上列强之一由此可见苏聯二战时期的军事实力是相当强大的。

苏联在二战前军事力量已经是世界前三名但由于其东部有日本,西部是德国兵力被迫东西两线防御,而且由于斯大林大规模的肃反运动是苏联军队数量虽然多,但战斗力底下而德国却都是精英军队,所以说免不了在战争前期吃虧二战后苏联迅速崛起,主要还是依赖二战二战后期,苏联反守为攻连续解放了东欧各国,并在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使苏联在國际上不再孤单。再加上与德国的长期战争苏联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苏联本来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工业强大再加上二战嘚洗礼,想不强大也不行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全世界都是一个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