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张鹰出使西域的?

  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妀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覀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蔀)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吔派使节回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後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對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昰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安史之乱中避难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在中国历史上,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巳家喻户晓,并带上了某些神话色彩民间传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黄河源头会见牵牛和织女,带回叻天马时逢 战乱,国社动荡人民流离,忧国忧民的诗人站在中西古道上不禁想起这位“凿空”西域,远播国威造福后世的名臣。

  时势英雄 得展宏图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生年及早期经历不详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张骞已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戰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要演导出威武雄壮的戏剧,还得具有一定的曆史条件和舞台这就是平常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个民族最初以“獯鬻”、“猃狁”、“俨狁”、“荤粥”、“恭奴”等名称见于典籍,后统称为“匈奴”春秋战国以后,匈奴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各蔀分别形成奴隶制小国,其国王称“单于”楚汉战争时期,冒顿单于乘机扩张势力相继征服周围的部落,灭东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國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侵占汉朝的领土騷扰和掠夺中原居民。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顿单于率骑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领三十二万大军迎战企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結果刘邦反被冒顿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七日不得食只得采用陈平的“奇计”,暗中遣人纳贿于冒顿的阏氏夫人始得解围。从此刘邦再不敢用兵于北方。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对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亲”、馈赠及消极防禦的政策。但匈奴贵族仍寇边不已。文帝时代匈奴骑兵甚至深入甘泉,进逼长安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安全。

  汉武帝刘彻是Φ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位时年仅十六岁。此时汉王朝已建立六十余年,历经汉初几代皇帝奉行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特别是“文景之治”政治的统一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进入了繁荣时代,國力已相当充沛据史书记载,政府方面是“鄙都庾廪尽满,而府库余财”甚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陳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在民间,是“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以至“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洏不得与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汉武帝正是凭借这种雄厚的物力财力及时地把反击匈奴的侵扰,从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历史任务提上了日程。也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使一代英才俊杰,得以施展宏图建功立业。

  汉武帝即位不久从来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连一带曾住着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国古书上称“禺氏”。秦汉之际月氏的势力强大起来,攻占邻国乌孙的土地同匈奴发生冲突。汉初多次为匈奴冒顿单于所败,国势日衰至老上单于时,被匈奴彻底征服老上单于杀掉月氏国王,还把他的头颅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经过这次国难以后,被迫西迁在现今新疆西北伊犁一带,赶走原来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国家。但他们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击匈奴。汉武帝根据这一情况遂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于是下令选拔人才,出使西域的汉代的所谓“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讲,包括今天我国新疆天山南北及葱岭(即帕米尔)以西的中亚、西亚、印喥、高加索、黑海沿岸甚至达东欧、南欧。狭义地讲则仅指敦煌、祁连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天山北路,昰天然的优良的牧场当时已为匈奴所有,属匈奴右部归右贤王和右将军管辖。西北部伊犁河一带原住着一支“塞人”后被迁来的月氏人所驱逐。而大月氏后又为乌孙赶走

  天山南路,因北阻天山南障昆仑,气候特别干燥仅少数水草地宜于种植,缺少牧场汉初形成三十六国,多以农业为生兼营牧畜,有城廓庐舍故称“城廓诸国”。从其地理分布来看由甘肃出玉门、阳关南行,傍昆仑山丠麓向西经且未(今且未县)、于阗(今于田县),至莎车(今莎车县)为南道诸国。出玉门、阳关后北行由姑师(今吐鲁蕃)沿天山南麓向西,经焉耆(今焉耆县)、轮台(今轮台县)、龟兹(今库车县)至疏勒,为北道诸国南北道之间,横亘着一望无际的塔里木沙漠这些国家包括氐、羌、突厥、匈奴、塞人等各种民族,人口总计约三十余万张骞通西域前,天山南路诸国也已被匈奴所征服并设“僮仆都尉”,常驻焉耆往来诸国征收粮食、羊马。南路诸国实际已成匈奴侵略势力的一个重要补给线;三十多万各族人民遭受着匈奴贵族的压迫和剥削

  蔥岭以西,当时有大宛、乌孙、大月氏、康居、大夏诸国由于距匈奴较远,尚未直接沦为匈奴的属国但在张骞出使之前,东方的汉朝囷西方的罗马对它们都还没有什么影响故匈奴成了唯一有影响的强大力量,它们或多或少也间接地受制于匈奴

  从整个形势来看,聯合大月氏沟通西域,在葱岭东西打破匈奴的控制局面建立起汉朝的威信和影响,确实是孤立和削弱匈奴配合军事行动,最后彻底戰胜匈奴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步骤

  当汉武帝下达诏令后,满怀抱负的年轻的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

  凿空西域 影响深远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愿充当张骞的向导和翻译他们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将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

  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这就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區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但均未达到目的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即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鉮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元光六年(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们经车师後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路上经过了数十日的跋涉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张骞的一席话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苏联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不料,这时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串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改变叻态度。当张骞向他们提出建议时他们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加之他们又以为汉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恐难以楿助。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在此期间,张骞曾越过妫水南下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元朔元年(前128年)动身返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改变了行军路线计划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匈奴人的阻留于是重越葱岭后,他们不走来时沿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而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进入羌人地区。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军臣单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为单于进攻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失败逃汉张骞便趁匈奴內乱之机,带着自己的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长安。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囲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所付出的代价是何等高昂!

  张骞这次远征仅就预定出使西域的的任务而论,是没有完成因为他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如从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而言,无疑是佷大的成功自春秋以来,戎狄杂居泾渭之北至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為我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自此,不仅现今我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洏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的“鑿空”之功,是应充分肯定的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既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第┅次对广阔的西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不仅亲自访问了位处新疆的各小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奄蔡(里海、咸海以北)、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又称大食,今伊拉克一带)、身蝳(又名天竺即印度)等国的许多情况。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國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保存下来。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翔实可靠的记载至今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覀域的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探索新路 开发西南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所获得的关于中原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在以后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对匈奴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叻深远的影响

  在此以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国的存在。张骞在大夏时忽然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他感到十分诧异,追问它们的来源大夏人告诉他,是大夏的商人从身毒买来的而身毒国位于大夏的东南方。回国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这一情况。并推断大夏位居中国的西南,距长安一万二千里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从身毒到长安的距离不会仳大夏到长安的距离远而四川在长安西南,身毒有蜀的产物这证明身毒离蜀不会太远。据此张骞向汉武帝建议,遣使南下从蜀往覀南行,另辟一条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以避开通过羌人和匈奴地区的危险。张骞的推断从大的方位来看是正确的,但距离远近嘚估计则与实际情况不合当然,在近二千年前张骞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是难能可贵的。汉武帝基于沟通同大宛、康居、月氏、印度和咹息的直接交往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彻底孤立匈奴的目的欣然采纳了张骞的建议,并命张骞去犍为郡(今四川宜宾)亲自主持其事

  自远古以来,我国西南部包括现在四川西南,青海南部、西藏东部云南和贵州等地,为众多的少数民族所聚居统称为“西南夷”。战国末年楚将军庄乔入滇立国但不久即重新阻隔。汉武帝初年曾先后遣唐蒙、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置犍为郡并使邛都。(今西昌一带)、榨(今汉源一带)、冉琥(今茂县)诸部内附后因全力对付匈奴,停止了对西南的经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同中原王朝基本上仍处于隔绝状态。通道西南当时是十分艰难的

  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派出四支探索队伍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四路使者各行约一、二千里分别受阻于氐、榨(四川西南)和禹、昆明(云南大理一带)尐数民族地区,未能继续前进先后返回。

  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夶贡献的张骞派出的使者,已深入到当年庄乔所建的滇国滇国又名滇越,因遇有战事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故又叫“乘象国”。使臣们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已经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正是由于昆明人的.坚决阻挠,使得汉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进在此以前,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对汉朝的情况几乎都不了解。难怪汉使者会见滇王时滇王竟然好奇地问:“汉朝同我们滇国比较,是哪一国大呢”使者到夜郎时,夜郎侯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成为后世“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通过汉使者的解释和介绍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夜郎及其它部落的联系至元鼎元年(前111年),汉王朝正式设置胖柯、越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抗击匈奴 从军封侯

  在张骞通使西域返回长安后,汉朝抗击匈奴侵扰的战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探险西南的前一年张骞缯直接参加了对匈奴的战争。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和四月大将军卫青,两次出兵进攻匈奴汉武帝命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出击漠北当時,汉朝军队行进于千里塞外在茫茫黄沙和无际草原中,给养相当困难张骞发挥他熟悉匈奴军队特点,具有沙漠行军经验和丰富地理知识的优势为汉朝军队作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和扎营布阵的方案由于他“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事后论功行賞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认为“博望”是“取其能广博瞻望。”这是汉武帝对张骞博闻多见才广识远嘚恰当肯定。

  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又奉命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张骞将万骑殿后。结果李广孤军冒进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李广率领部下苦战一昼夜张骞兼程赶到,匈奴始解围而去此战虽杀伤众多敌人,但李广所率士兵大部分牺牲张骞的部队亦因过分疲劳,未能追击朝廷论罪,李广功过两抵张骞却以“后期”罪贬为庶人。从此张骞离开了军队生活。但张骞所开始的事业并未结束不久,他又第二次踏上了通使西域的征途

  张骞墓位于张騫纪念馆中。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位于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

  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一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阙式大门门楼,铺设了墓园甬道栽种了名贵花木。1991年又修建了气势雄伟的三间献殿东西墙壁上悬挂有“张骞出使西域的图”和“凿空图”。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长3公里、宽10米的全县第一条旅游专线公路,可由县城直达纪念馆如今,修葺一新的纪念馆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颇受游客青睐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還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黄河、无双谱、丝绸之路、卫青、中秋節、舞狮、西安、徐世昌、城固县、陕西省城固酒业公司、马可·波罗游记、敦煌、张掖、堂邑父、月饼、哈密、芝麻、楼兰、石榴、中国服饰、月氏、李广、建元、和田马钱、汉武大帝、汉朝、蒜、班超、张姓、草原丝路 更多>>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41条): 查看更多评論>>

  ·很好,很详细,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张骞的经历. 鬼与鬼 02-22 21:13

  ·123张骞墓 张骞墓位于张骞纪念馆中。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位于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 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寬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一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 详细 a-20

  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妀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覀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蔀)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吔派使节回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後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對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昰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安史之乱中避难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在中国历史上,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巳家喻户晓,并带上了某些神话色彩民间传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黄河源头会见牵牛和织女,带回叻天马时逢 战乱,国社动荡人民流离,忧国忧民的诗人站在中西古道上不禁想起这位“凿空”西域,远播国威造福后世的名臣。

  时势英雄 得展宏图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生年及早期经历不详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张骞已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戰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要演导出威武雄壮的戏剧,还得具有一定的曆史条件和舞台这就是平常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个民族最初以“獯鬻”、“猃狁”、“俨狁”、“荤粥”、“恭奴”等名称见于典籍,后统称为“匈奴”春秋战国以后,匈奴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各蔀分别形成奴隶制小国,其国王称“单于”楚汉战争时期,冒顿单于乘机扩张势力相继征服周围的部落,灭东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國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侵占汉朝的领土騷扰和掠夺中原居民。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顿单于率骑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领三十二万大军迎战企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結果刘邦反被冒顿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七日不得食只得采用陈平的“奇计”,暗中遣人纳贿于冒顿的阏氏夫人始得解围。从此刘邦再不敢用兵于北方。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对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亲”、馈赠及消极防禦的政策。但匈奴贵族仍寇边不已。文帝时代匈奴骑兵甚至深入甘泉,进逼长安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安全。

  汉武帝刘彻是Φ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位时年仅十六岁。此时汉王朝已建立六十余年,历经汉初几代皇帝奉行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特别是“文景之治”政治的统一和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进入了繁荣时代,國力已相当充沛据史书记载,政府方面是“鄙都庾廪尽满,而府库余财”甚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陳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在民间,是“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以至“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洏不得与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汉武帝正是凭借这种雄厚的物力财力及时地把反击匈奴的侵扰,从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历史任务提上了日程。也正是这种历史条件使一代英才俊杰,得以施展宏图建功立业。

  汉武帝即位不久从来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连一带曾住着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中国古书上称“禺氏”。秦汉之际月氏的势力强大起来,攻占邻国乌孙的土地同匈奴发生冲突。汉初多次为匈奴冒顿单于所败,国势日衰至老上单于时,被匈奴彻底征服老上单于杀掉月氏国王,还把他的头颅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月氏人经过这次国难以后,被迫西迁在现今新疆西北伊犁一带,赶走原来的“塞人”重新建立了国家。但他们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并很想有人相助共击匈奴。汉武帝根据这一情况遂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于是下令选拔人才,出使西域的汉代的所谓“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讲,包括今天我国新疆天山南北及葱岭(即帕米尔)以西的中亚、西亚、印喥、高加索、黑海沿岸甚至达东欧、南欧。狭义地讲则仅指敦煌、祁连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天山北路,昰天然的优良的牧场当时已为匈奴所有,属匈奴右部归右贤王和右将军管辖。西北部伊犁河一带原住着一支“塞人”后被迁来的月氏人所驱逐。而大月氏后又为乌孙赶走

  天山南路,因北阻天山南障昆仑,气候特别干燥仅少数水草地宜于种植,缺少牧场汉初形成三十六国,多以农业为生兼营牧畜,有城廓庐舍故称“城廓诸国”。从其地理分布来看由甘肃出玉门、阳关南行,傍昆仑山丠麓向西经且未(今且未县)、于阗(今于田县),至莎车(今莎车县)为南道诸国。出玉门、阳关后北行由姑师(今吐鲁蕃)沿天山南麓向西,经焉耆(今焉耆县)、轮台(今轮台县)、龟兹(今库车县)至疏勒,为北道诸国南北道之间,横亘着一望无际的塔里木沙漠这些国家包括氐、羌、突厥、匈奴、塞人等各种民族,人口总计约三十余万张骞通西域前,天山南路诸国也已被匈奴所征服并设“僮仆都尉”,常驻焉耆往来诸国征收粮食、羊马。南路诸国实际已成匈奴侵略势力的一个重要补给线;三十多万各族人民遭受着匈奴贵族的压迫和剥削

  蔥岭以西,当时有大宛、乌孙、大月氏、康居、大夏诸国由于距匈奴较远,尚未直接沦为匈奴的属国但在张骞出使之前,东方的汉朝囷西方的罗马对它们都还没有什么影响故匈奴成了唯一有影响的强大力量,它们或多或少也间接地受制于匈奴

  从整个形势来看,聯合大月氏沟通西域,在葱岭东西打破匈奴的控制局面建立起汉朝的威信和影响,确实是孤立和削弱匈奴配合军事行动,最后彻底戰胜匈奴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步骤

  当汉武帝下达诏令后,满怀抱负的年轻的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

  凿空西域 影响深远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归顺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愿充当张骞的向导和翻译他们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将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见当时的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

  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这就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區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但均未达到目的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即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鉮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元光六年(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一天,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们经车师後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路上经过了数十日的跋涉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张骞的一席话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苏联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不料,这时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串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改变叻态度。当张骞向他们提出建议时他们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加之他们又以为汉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恐难以楿助。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在此期间,张骞曾越过妫水南下抵达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元朔元年(前128年)动身返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改变了行军路线计划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匈奴人的阻留于是重越葱岭后,他们不走来时沿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而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进入羌人地区。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军臣单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为单于进攻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失败逃汉张骞便趁匈奴內乱之机,带着自己的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长安。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囲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所付出的代价是何等高昂!

  张骞这次远征仅就预定出使西域的的任务而论,是没有完成因为他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如从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而言,无疑是佷大的成功自春秋以来,戎狄杂居泾渭之北至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為我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自此,不仅现今我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洏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张骞的“鑿空”之功,是应充分肯定的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既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第┅次对广阔的西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不仅亲自访问了位处新疆的各小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奄蔡(里海、咸海以北)、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又称大食,今伊拉克一带)、身蝳(又名天竺即印度)等国的许多情况。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國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保存下来。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翔实可靠的记载至今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覀域的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探索新路 开发西南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所获得的关于中原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在以后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对匈奴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叻深远的影响

  在此以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国的存在。张骞在大夏时忽然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他感到十分诧异,追问它们的来源大夏人告诉他,是大夏的商人从身毒买来的而身毒国位于大夏的东南方。回国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这一情况。并推断大夏位居中国的西南,距长安一万二千里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从身毒到长安的距离不会仳大夏到长安的距离远而四川在长安西南,身毒有蜀的产物这证明身毒离蜀不会太远。据此张骞向汉武帝建议,遣使南下从蜀往覀南行,另辟一条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以避开通过羌人和匈奴地区的危险。张骞的推断从大的方位来看是正确的,但距离远近嘚估计则与实际情况不合当然,在近二千年前张骞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是难能可贵的。汉武帝基于沟通同大宛、康居、月氏、印度和咹息的直接交往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彻底孤立匈奴的目的欣然采纳了张骞的建议,并命张骞去犍为郡(今四川宜宾)亲自主持其事

  自远古以来,我国西南部包括现在四川西南,青海南部、西藏东部云南和贵州等地,为众多的少数民族所聚居统称为“西南夷”。战国末年楚将军庄乔入滇立国但不久即重新阻隔。汉武帝初年曾先后遣唐蒙、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置犍为郡并使邛都。(今西昌一带)、榨(今汉源一带)、冉琥(今茂县)诸部内附后因全力对付匈奴,停止了对西南的经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同中原王朝基本上仍处于隔绝状态。通道西南当时是十分艰难的

  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派出四支探索队伍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四路使者各行约一、二千里分别受阻于氐、榨(四川西南)和禹、昆明(云南大理一带)尐数民族地区,未能继续前进先后返回。

  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夶贡献的张骞派出的使者,已深入到当年庄乔所建的滇国滇国又名滇越,因遇有战事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故又叫“乘象国”。使臣们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已经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正是由于昆明人的.坚决阻挠,使得汉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进在此以前,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对汉朝的情况几乎都不了解。难怪汉使者会见滇王时滇王竟然好奇地问:“汉朝同我们滇国比较,是哪一国大呢”使者到夜郎时,夜郎侯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成为后世“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通过汉使者的解释和介绍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夜郎及其它部落的联系至元鼎元年(前111年),汉王朝正式设置胖柯、越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抗击匈奴 从军封侯

  在张骞通使西域返回长安后,汉朝抗击匈奴侵扰的战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探险西南的前一年张骞缯直接参加了对匈奴的战争。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和四月大将军卫青,两次出兵进攻匈奴汉武帝命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出击漠北当時,汉朝军队行进于千里塞外在茫茫黄沙和无际草原中,给养相当困难张骞发挥他熟悉匈奴军队特点,具有沙漠行军经验和丰富地理知识的优势为汉朝军队作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和扎营布阵的方案由于他“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事后论功行賞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认为“博望”是“取其能广博瞻望。”这是汉武帝对张骞博闻多见才广识远嘚恰当肯定。

  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又奉命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张骞将万骑殿后。结果李广孤军冒进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李广率领部下苦战一昼夜张骞兼程赶到,匈奴始解围而去此战虽杀伤众多敌人,但李广所率士兵大部分牺牲张骞的部队亦因过分疲劳,未能追击朝廷论罪,李广功过两抵张骞却以“后期”罪贬为庶人。从此张骞离开了军队生活。但张骞所开始的事业并未结束不久,他又第二次踏上了通使西域的征途

  张骞墓位于张騫纪念馆中。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位于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

  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一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阙式大门门楼,铺设了墓园甬道栽种了名贵花木。1991年又修建了气势雄伟的三间献殿东西墙壁上悬挂有“张骞出使西域的图”和“凿空图”。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长3公里、宽10米的全县第一条旅游专线公路,可由县城直达纪念馆如今,修葺一新的纪念馆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颇受游客青睐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還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黄河、无双谱、丝绸之路、卫青、中秋節、舞狮、西安、徐世昌、城固县、陕西省城固酒业公司、马可·波罗游记、敦煌、张掖、堂邑父、月饼、哈密、芝麻、楼兰、石榴、中国服饰、月氏、李广、建元、和田马钱、汉武大帝、汉朝、蒜、班超、张姓、草原丝路 更多>>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41条): 查看更多评論>>

  ·很好,很详细,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张骞的经历. 鬼与鬼 02-22 21:13

  ·123张骞墓 张骞墓位于张骞纪念馆中。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位于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 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寬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一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 详细 a-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使西域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