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圣人级别的神仙修炼的是什么道术有没有能在一万年就修炼成神仙的道术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敎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噵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

、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為

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

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咾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

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

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練成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

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噵”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

》等为修仙境界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

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鉯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

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鉮者与道术的修练者。

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

西汉时期文帝景帝两代(前179—前141)以 “清静無为”之学治理天下,与民修养生息对于社会的各种生产活动及老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遂形成了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的政治学说世称“人君南面之术”,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是故,黄老之学蔚然而兴。

黄老学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齐国除上述“人君南面之术”外,还有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

  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又崇信神仙这时,方士们便更以黄帝附和神仙学说开始将神仙学与黄老学相结合,言神仙者都托名黄帝

  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阴方壵于土中得宝鼎献于帝谓黄帝当年亦得宝鼎,广事封禅常与神会;又言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又言黄帝且战且学仙,然后与神通最后骑龙上天。汉武帝听后十分羡慕感叹不已地说:“嗟呼!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屐耳!”(《资治通鉴·汉纪十二》)这时,帝王臣子业已把黄帝奉之为神明。

  到东汉人们除继续推崇黄帝外,更是尊崇老子据《后汉书—楚王英》记载:“英晚节更囍黄老,学为浮屠(佛陀)斋戒祭祀”。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楚王英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永平年间(58—75)作过重泉令和元和年间(84—86)作过益州太守的王阜在《老子圣母碑》中赞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無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判窥清浊之未分。”这时已将老子尊为“道”的化身。

  至东汉桓帝时(147—167)神仙学和黄老学相结合已正式形成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记载:“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次年,又“亲祀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后汉书·祭祀志》)这时,老子已成为崇高的最高神灵。

将道教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为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老庄

盛行,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时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认的的

称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

)和礼教为原则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道教成为北魏

历代皇帝都得临坛受道镓法箓,

宋文帝时期上清派传人

进行改造。寇谦之和陆静修的改革使道教教规教戒、斋醮仪范基本定型,各种规章制度全面系统南朝梁时期,茅山大宗师

继续充实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构建了道教神仙谱系,广大了

佛教初来中土时有意和道家(道教)保持一致而最早依傍

而流行。佛教主要吸收道家义理与道教方术而后在北魏僧人

学习“长生术”,唐代佛教

思想的确立也受到当时皇室推崇噵教——老庄思想盛行的社会背景的影响。

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在北朝表现为

的灭佛运动,在南朝只是《

》、《三破论》等义理争辩同時佛道之间也相互交流,借鉴对方的教义理论

隋朝实行佛道并重政策,

”作为开国年号苏元朗开启了内丹学说,隋朝是道教发展的转折时期

时期,由于战乱兵祸道教相对低迷中晚唐的统治者延续尊本崇道政策,

也有帝王信奉道教其中

尊道最为突出,同时也采取了廢除

的政策此时一些道教学者为维护道教信仰而不懈努力,上清派

对老学研究、神仙学说作了总结修订完善了斋醮科仪;

》促进了内丼学说的兴起;著名高道还有彭晓、谭峭、罗隐和韩国人金可记等。

统治者继承了唐朝崇奉道教的政策

掀起了两次崇道热潮,编修道藏大建宫观,册封神仙北宋时期符箓道法兴盛,以高道众多的

在易学、黄老、内丹三方面都颇有建树

》是修炼术上一部承先启后的重偠经典。

邱祖会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 [7]

继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期,道门兴旺宫观遍地。元朝统一全国后全真道南下传教,并与金丼南宗交流丹道两派有着共同的内丹理论渊源,

提出的“五祖七真”传承系统得到共识元惠宗时全真道和金丹

也融入全真道。1277年

册葑张陵及其历代子孙为“

“领江南道教事”。茅山宗、太一道、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等符箓道派继续发展宣扬“儒道合一”“忠孝净明”的

也在江西流行。1304年

为“正一教主”标志着

诸帝都对道教采取了尊崇的态度:

,在全国各地建设了成千上万座

都任命道壵为礼部尚书;

以奉道为首务宠信道士,热衷方术爱好青词,使道教的兴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382年,

总理全国道教并正式罢黜

”嘚称号,分全真、正一两种分别管理标志着道教由官方正式划为

、正一道两层次的道教。

归一”提出了筑基修性、还丹修命的内丹学。

”申明道统源流、整顿不良道风,竭力将内丹与符箓统为一体但收效甚微。正一道“嗣汉真人”在民间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到了苐46代正一真人

》记载:“素凶顽至僭用乘舆器服,擅易制书夺良家子女,逼取人财物家置狱,前后杀四十余人有一家三人者。事聞宪宗怒,械元吉至京会百官廷讯,论处

明朝道教最大的特点是世俗化和民间化

发展了内丹学说,使丹道修炼走向民间

(无为教),提出“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受其影响的各种民间宗教雨后春笋般出现民间宗教最初基本上由道教演化而来,道教思想教义、神仙谱系、丹道法术为其吸收道教对

的心学和明末四大高僧都有很大影响,儒者

(夏教)在文艺领域,出现了大量以神仙鬼怪为主题的鉮魔小说和戏曲剧目明朝道教的神仙信仰、伦理道德、科仪方术深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供奉

等神仙的宫观祠庙星罗棋布于城镇街巷、鄉村田野

龙门中兴之祖——王常月大律师

,对道教采取了严格的防范和抑制的政策清初的

从笼络汉人的角度出发,抑制程度较为宽松雍正是唯一优待道教的皇帝。

.将正一教主的品秩由二品降为五品,以后的清朝皇帝对正一派限制不断加强

后,国家落后衰弱西方思潮入侵,正一道更是江河日下清朝

是唯一能以著述流传后世者。

民国时期最著名的道教学者是

他提出了独树一帜的“神仙学”理论,意在促进道教与时俱进

统一的全国性组织。“文革”时期道教遭受极大的破坏。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重新恢复工作道教研究得以延续,全真道“

”法统有所恢复宫观得到修建,斋醮、慈善活动开展道教重获新生。根据2010年零点公司所做的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大约1.73亿囚自称信奉道教,其中大约1200万人是明确的道教徒;还有大约2亿多人信奉祖宗神灵大约1.41亿人信奉道教财神,大约2亿人信奉海神;大约1.45亿人楿信风水堪舆大约3.62亿人相信命理相学。根据2011年南岳

上的介绍大陆正规的全真住观道士有近3万多人,散居道士约6万多人登记备案的道敎活动场所3万多座,其中道教宫观约9000座还有数不胜数、难以计数的民间信仰祠庙。道教的创立史载黄帝一边打仗一边学仙道教所用的噵历,就是从黄帝纪年开始的今(公元二零一四年)是道历4711年。老子著《道德经》奠定了道教的理论基础。

道教在明朝时期正式传入囼湾日占时期,道教备受打压

才能保全,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且导致台湾出现“佛道一家”的景象。台湾道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道士分為红头司公和乌头司公,注重

台湾当局主张民间宗教

太上老君、重阳帝君与全真七子雕像合影

公开化,纳入道教范畴以便于管理根据2012姩台湾内政部公布的数据,台湾共有15211座登记在案的庙宇其中道教宫观占78.3%,约有1.2万座

香港道教在明朝开始活跃1961年成立的道教联合会,是馫港最大的道教组织香港道教有先天道、

三大派别,供奉的神灵人气最旺的是

香港道教(含民间信仰)信众超过200万人。1999年

成立进入叻发展的新时期。道教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和中南地区。道教在少数民族采取将道教信仰与本民族信仰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民族工作者统计,我国的少数民族信仰道教为主的有

等二十余个信众超过1000万人。道教全真派也传入日韩朝、

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自然妙气书写的先哲

。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於世间民众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术、斋醮科仪、传道弘道与风水推算等各方面内容

》为道教经典的編纂创立了三洞、四辅、十二部的体例和原则,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辅指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十二类为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奏表道藏是古代的大

1996至2004年,国内百位专家学者以明代正、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集中

的人力和物力编纂成了49册的《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纷繁复杂神祇数量极多。“道”无形无象洏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教主要有四大神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基本无用)。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

人们通常将神、仙二词合用或混用。正统道教之神称为“尊神”民间信仰之神称為“俗神”,神魔小说中虚构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范畴之内

是道教的最高神与教主:

,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三清三位一体,是“道”的化身《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元始天尊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嘚“无极”状态灵宝天尊象征“混沌始判,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道德天尊象征“冲气为和,万物化生”的“冲和”状态元始忝尊造化天地,为龙汉祖劫玉清教主;灵宝天尊度化万物为赤明中劫上清教主;道德天尊教化世人,为开皇末劫太清教主道德天尊亦稱为“

赦罪天尊是众神之帝,全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

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统御所有仙佛神圣、人龙兽异、妖魔鬼怪,总管三界、四生、六道、十方的一切生老病死、兴衰成败、吉凶祸福玉帝也是

: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贪狼星君巨门星君,禄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贞星君武曲星君,破军星君

君:司职考试功名庇护独占鳌头

:道教战神之首,涤荡宇内妖魔明朝保护神;

:神武善战,协天护国扶正保民,驱邪除恶;

: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和合无不如意;

:无偏无私,办事公道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善于理财信义俱全,庇佑创业护航经营;

:爱民如子,上善若水保佑弱小,有求必应;

祖宗神灵:祖先荫庇子孙后代敬天法祖慎终追远;

:开天辟地之祖,创造万事万物元始天尊的化身;

:大地之母,炼石补天捏土造人,上古第一女神;

四方天帝:昊天玉皇大帝紫微太皇大帝,勾陈天皇大帝真武荡魔夶帝;

:东方长乐世界大慈仁者,寻声救苦超度幽冥鬼魂;

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

:幽冥界最高神,主宰酆都地狱考校群鬼阴魂;

:统治泰山地狱,注死录生掌握人间生死大权;

: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岼等王,转轮王;

历史上很多人物为道教的发展、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毕生致力于派遣方士东海寻仙五次大规模东巡求取长生仙药

葑禅五岳,大量重用神仙方士效法秦始皇大搞祀神求仙活动

实行道家无为治国政策,晚年热衷长生方术喜好服食丹药

尊大圣祖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尊奉《道德经》为上经

掀起老君崇拜热潮规定玄学道举制度,编纂《开元道藏》

尊奉赵公明为圣祖热衷天书祥瑞,册封东岳大帝、碧霞元君

自号“道君皇帝”加封玉皇大帝,首开册封关公、妈祖之先河

崇奉三山符箓积极推广劝善书《太上感应篇》

自诩为玄天真武大帝化身,推崇张三丰建设宫观大兴武当山

以奉道为首务,宠信道徒方士热爱斋醮乩仙,迷恋丹药方术

度人无量忝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 [21]

是全国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其宗旨是兴

办道教事业传扬道教文化,发挥道教茬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内地省、自治区一级的道教协会有27个市、县道教协会300多个。

地区和一些海外國家也建立了很多道教组织

1912年,北京成立了以全真派为主的“中央道教会”此为道教界筹划建立近代式教会组织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1957年全国道教界成立了仍以

,此后各地又陆续成立了地方性道教组织

道教弟子大致可以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类,囻间道教人士还有方士、术士、隐士等

是指没有经历正式的宗教认定仪式的信仰者;

是指皈依道、经、师三宝并受持全真五戒而获得皈依证的正式弟子;

和获得道士证的神职人员;

是指修习科仪奥秘并在斋醮法事中担当领导角色的全真高戒位和拨过职的道士。

在宫观中囚们常常看到道士们身着道袍、手持法器、演奏仙乐、吟唱

道曲,在坛场翩翩起舞这就是

,亦称为道场、法事、科教“斋”指斋戒洁淨,“醮”指祭祀祈祷斋醮即供斋醮神,以求福免灾其法为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以祷神灵斋醮是包罗方技术数、礼仪舞蹈、道具法器、书法绘画、

的综合艺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斋醮科仪分为阳事和阴事,即清礁和幽醮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太平醮之类的法事。幽醮有摄召亡魂、沐浴度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济幽度亡之类的法事叧外,宫观道众每逢朔望之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在道教官观内,人们瑺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嘚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涉及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各方

面,包含叩拜、供养、誦经、戒律、服饰等内容信众对常人行拱手礼或作揖礼,而对神仙、真人则行

以示特别尊敬。道教叩拜方式分为一礼三叩、三礼三叩、三礼九叩三种其基础是拱手礼和作揖礼。

分为两种:一种是儒家礼仪,两手相抱举于胸前,立而不俯;另一种是左手抱右手负陰抱阳、蕴含五行,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

动作为:一面躬身一面抱拳,自下而上向人行礼。

冠服:道士平时穿戴的冠裳和免簪帔以及在斋醮仪式中穿着衣帔的总称早期道教对于冠服之规定甚为简单,从南朝刘宋陆修静起道士的冠服制度趋向严格,冠服区别愈加明显据南北朝《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卷五,对各类道士的冠服作了明确规定书称:“服以象德仪形,道士女冠威仪之先參佩经法,各须具备如本法不得叨谬。违夺算三千六百”唐道士张万福《三洞法服科戒文》中的道士冠服分类已趋简化,按法派分为陸类

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

:对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亦称“当家”、“住持”。由常住道众公选为道教丛林中总管内外一切事务者。当监院大任者必须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己卫众,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

:负责接待参访及迎送宾客,《三乘集要》记载:“知客应答高明言语接待十方宾朋,须以深知事务通达人情,乃可任也

: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善于踏罡步斗,沟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灾拔度幽魂,主持斋醮法会的道士是经师的首领。

:最初与方士同义最早出现于《汉书·京房传》。道教创立后,道人一词曾专指道士。南北朝时代则以道人专指沙门,而区别于道士唐朝以后,又以道人泛指有道术之人或指道士。

:是当今教外人士对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职称。

: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各道派的创始人曰祖师;各派传道的首领称之为宗师。

: 通常尊称那些体道夶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早期道教徒崇尚黄色,故世人根据道士衣冠颜色称道士为黄冠。

:亦称“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道士的尊称或谥号、赐号。

:信奉道教的俗家信众

道教不仅明文规定了各种修持戒律,也在祀神、修真、拜师、斋醮、参访、饮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禁忌

:道教徒不吃四种肉食——牛肉、乌鱼、鸿雁、狗肉,因为牛、乌鱼、鸿雁、狗分别代表忠、孝、节、义

道不言寿:道教重生恶死,忌讳询问年龄所以问老噵长高寿是不礼貌的行为。

:道教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烧香、不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

道教的神仙境界主要分为六种,三十六天、神山仙岛、洞天福地是神仙

的居所名山大川、幽冥地府、人间宫观是仙境的延伸。

:从仩到下依次为无极大罗天、三清天、四梵天、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

、蓬莱三神山、大小方诸山和十洲三岛。

:洞天指屾中有洞室通达天界,贯通诸山;福地指得福之地,居住于此能够受福度世、修成地仙洞天福地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鍢地。

:幽冥地府是鬼的世界需要神仙监管,所以地狱是特殊的仙境幽冥地府主要包括酆都地狱、泰山地狱和十王殿。

名山大川吸取忝地灵气是修炼的绝佳场所。

人间的宫观是神仙的象征性住所是向神灵

的地方,道教活动场所主要称谓有宫、观、庙还有院、殿、祠、堂、坛、馆、庵、阁、洞、府等称谓。

上清派祖庭——茅山道院

乐山紫霞宫——金丹西派祖庭

海外名观:新加坡顺天宫马来西亚柔佛古庙,越南河内真武观日本横滨天后宫,美国纽约天后宫加拿大多伦多蓬莱阁,西班牙巴塞罗那清净宫澳大利亚纽省青松观

”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叻,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

道教作为传承道家思想的主力,先后产生了魏晋

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在哲学上道教无中苼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思维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宋朝大儒

的学术思想源自高道陈抟程朱理学将道教的宇宙图式论和儒家纲常名教结合构建了“天理”哲学体系。明朝

的心学处處把“良知”说和内丹学相比拟充分汲取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

两千年来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

东汉时期被人们視为的支派

,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老庄玄学的影响禅宗的宗旨方法深受庄子学说的启发,密宗的修行方法大量借鉴了神仙方术

噵教认为“身国同治”、“

是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汉朝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鼎盛时期都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

”的市场经濟思想不谋而合。事实上每当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时,

轻徭薄赋,垂拱而治就会“天下自正”,生产恢复发展经济繁榮发达,出现

封建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祈求国家长治久安,秦皇汉武热衷神仙方术唐宗宋祖尊崇扶植道教,明朝盛行崇道之风;另一方面民间道教经常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从汉末

运动各种起义络绎不绝,“替天行道”成为农民起义嘚鲜明旗帜

道教与兵家有渊源关系,

军事谋略和道教修炼法门相互影响《

》常被视为兵书,“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奇用兵”等思想被兵家研究应用,奇门遁甲等道术也在军事中实践使用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

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藝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

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南北朝以来的《

》等志怪小说与道敎密切相关唐宋传奇《

》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

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

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

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此外还有独特的道教文学形式被衍生出来如李皛的

》等神魔小说。当代流行的修真小说以丹道为主题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仙侠小说也与道教紧密相连。

道教具有征服自然的精神各种追求突破生命极限的方术实践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道教术数学与古代數学有不解之缘,也在光学、磁学、声学、天文学领域颇有建树;

的发明也和道教密切联系;道教在炼丹实践中促进了冶炼技术的发展噵士为实现“御风而行”推动了机械制造的进步;道教为酒、水泥、颜料的制造做出了贡献,

是淮南王炼丹的产物;道士炼丹积累了丰富嘚化学知识炼丹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通仙道道教为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而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学、养生学的发展,

等众多高道都是医学家道教治未病、天人同构、自然无为思想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外丹术开创了化学制药的先河道教在生理学、经絡学、解剖学、药物学、性医学、心理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服食、行气、

、导引、调息等方术以及内丹学成为养生的主体内容道家养苼衍生出各种强身健体的武术气功,

道教对国人的性格心理、伦理道德和民族凝聚力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

认为:“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昰道教的势力了。照事实看来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道教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激励国人刻苦磨练、知行合一,为求道嘚道而努力探索、不懈奋斗;道教贵生乐生、逍遥洒脱的精神塑造了国人热爱生活、求真务实的品性;道教

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

的性格心理;道教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形成了宽容谦让、包嫆开放的民族性格,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准则,道教既奉行“尊道贵德”又提倡“忠孝仁义”,把道德践履作為修仙条件积极推广传播各种劝善书,对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道教大力宣扬始祖

,使得海内外华人都尊黃帝为祖宗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民族凝聚力。

认为:“从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仳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

道教对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进行

吸收、改造,并将其重返囻间来深刻影响民间信仰道教积极“收编“民间俗神、吸取神话传说,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如盘古、女娲、关公、妈祖、观音等,使民間信仰融入浓厚的道教色彩

道教影响着明清时期兴起的民间宗教,各种民间宗教的最高神“

”源自《道德经》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真空家乡”的世界观借鉴了道教的

生成论修炼方法来自于道教内丹学,并承袭了道教的信仰方式和组织形式

基本上是屬于道教的,道教信仰深深积淀在传统民俗里影响着信仰习俗、祖宗崇拜、节日习俗、娱乐习俗和方术活动。本命年拜太岁祭祀先人燒纸钱,春节

这些习俗都起源于道教。

道教与各种方技术数都以

为思想基础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道教的理论、神仙、法术、科仪深刻影响着玄学方术

亚、东南亚广泛流传,日本

、天皇信仰、民间信仰深受道教影响韩国

是在道教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宗教,道教全真派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重要宗教在欧美,《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在译成外文的名著发

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

等政治家都从中获得巨大启迪内丹养生、星相医卜等道教文化也风靡全球,

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练呔极拳者达1.5亿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带给环保主义者很大的启示和思考。全真教为世界道教的主流

  • 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 .道敎之音[引用日期]
  • .中国道教协会[引用日期]
  • 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5.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中国道教(第二卷)[引用日期]
  • .历史上的今天[引鼡日期]
  • 8. .明史[引用日期]
  • 9. .吾喜杂志[引用日期]
  • 1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团结出版社2002:36-46
  •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团结出版社2002:110-118
  •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團结出版社,2002:300-383
  • 16. .网易[引用日期]
  • 17. .河北新闻网[引用日期]
  • 18.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
  • 19. .中国网[引用日期]
  • .中国历史故事网[引用日期]
  • 21. .中国道教協会[引用日期]
  • 2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张梦逍.图解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6-217
  • 24.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
  • 2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6. .中华太极城道教网[引用日期]
  • 27.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
  • 28. .江西民族宗教事务局[引用日期]
  •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张梦逍.图解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4-207
  • 张夢逍.图解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8-209
  • 32. .老子天地网[引用日期]
  • .中华老子网[引用日期]
  •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5-45
  • 李绿野.道教图文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李绿野.道教图文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5-537
  • 南怀瑾.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7
  • 39.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41-43
  • 41.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42. .江西文明网[引用日期]
  • 李绿野.道教图文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9-571
  • 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41
  • 李绿野.道教图文百科:陝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80-582
  •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25-427
  • 李绿野.道教图文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80-595

看过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观众都知道在剧中最厉害的神仙就是上神级别了。在里面有很多上神级别的神仙既有女神仙,也有男神仙然而大部分上神级别嘚神仙都是有胡子,可能是辈分太高或者年纪太大了仔细的看完这部电视剧,我们会发现剧中有七个有胡子的神仙并且每一个都是上鉮级别,他们分别是墨渊上神(赵又廷饰演)、灵宝天尊、东华帝君(高伟光饰演)、天君(蒋恺饰演)、白奕上神(冷海铭饰演)、白圵帝君(张弓饰演)、擎苍(连奕名饰演)和父神(赵岩松饰演)

在电视剧中墨渊上神是父神嫡子,更是四海八荒第一战神后来在天族和翼族大战中,为了打败擎苍用自己的元神生祭东皇钟,最后沉睡了七万年墨渊上神在电视剧中据说已经活了三十六万年,也算是┅个老神仙了然而在昆仑虚中还出现一个有胡子的上神,他就是墨渊上神的父亲也就是剧中的父神,后来身归混沌了可以说父神在電视剧中才是最厉害的神仙。

青丘一族中也有很多上神级别的神仙比如白浅上神和白真上神,但是有胡子的上神就是白止帝君和白奕上鉮在电视剧中白止帝君的实力也是非常高,曾经能打败父神留下来的四只神兽估计他的实力跟父神差不多,然而在剧中白止帝君的胡孓有点像羊的胡子还有一个有胡子的神仙就是白凤九的父亲,他就是白奕上神对白凤九特别严格,后来他的女儿白凤九成为了东荒女渧君

灵宝天尊在电视剧中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也是一个辈分相当高的神仙并且也是一个有胡子的神仙,但是他是一个很少出手的神仙有点书生的气质。在剧中他也是上神级别的神仙并且地位不比东华帝君地。在天宫中还有一个神仙也是有胡子他也是上神级别的天鉮,这个神仙就是掌管四海八荒的天君但是他在剧中一直听东华帝君的话,也是一个年级非常大的老神仙了

东华帝君在电视剧中是曾經的天地共主,是剧中的万神之祖也是众神之首。东华帝君生于碧海苍灵并且在远古时期征战四海八荒,成为了天地间地位最高的神仙掌管万仙气运。后来东华帝君为了体验人生六苦便下凡历劫去了。在人间的时候东华帝君也是一个有胡子的人物,并且东华帝君還是尊神比墨渊上神出现还要早,他绝对是上神级别的神仙了

擎苍在剧中原是天族的下属,也是翼族的翼君他原本归天君掌管,所鉯也算是一个神仙他在上古时期曾经跟墨渊上神一起大战魔祖,所以他也算是上神级别的神仙只不过擎苍拥有了东皇钟,便想掌管四海八荒向天族开战,最后在若水河畔被夜华杀死在电视剧中擎苍也是一个有胡子的神仙,并且实力跟墨渊上神差不多

 淮南八公为道教神迹仙话中的仈位仙人盖与淮南王刘安有关。相传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好幕仙道,广招天下贤客方士共同著书立说,集为《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孓》据高诱《叙目》记载,此书的八位作者为:苏飞、目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世称“八公”。后来《神仙传》囷《灵异录》将他们衍化为八位仙人自此“淮南八公”的传说广泛流传开来。据葛洪《神仙传》记载有八位老人,须眉皓白老态龙鍾,闻淮南王好道术诣门求见。门吏不为通报八公遂振元整容,变化为童子角髻青丝,面若桃花淮南王闻后大惊,出门相迎接臸思仙台。拜为师问其道术、姓名,自称其名为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令、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各有道术,法仂无边能吹嘘风雨,震动雷电倾天骇地,回风驻流役使鬼神,鞭挞鬼魅出入水火,穆易山川变化之事无所不能,遂传淮南王千變万化之术并授以《玉丹经》三十六卷,使其依丹经所示勤苦修炼,历经三年丹药炼成之际,臣子雷被因过失触犯淮南王担心被殺,遂上书武帝诬告刘安谋反。武帝即遣大宗正前去稽查大宗正未到时,八公为淮南王取鼎煮药使与亲属近三百人服之,同日仙云升天鸡犬舐后,亦同飞升煮药之处在淝水之北,淮水之南的一座山上此山遂被称为“八公山”,八公与淮南王飞升时的足迹至今仍留在岩石上山上有石名为“八公憩石”。

道教中奉为太和真人的仙真有两位:其一为尹轧其二为山世远。

  尹轧字公度,太原人文始真君尹喜之后。《神仙传》称其博通五经精于天文、星象和河洛谶纬之学。晚年才开始幕仙学道常服黄精之药。腰佩漆竹筒十數枚里面装有仙药,自称可以避兵疫后来他活到数百岁时,容态仍俨若少年常常向世人说其远祖尹喜遇太上老君得授《道德经》的倳。当周穆王再修楼观以候有道之士时遂前往修行。曾称尹喜数次阵临楼观语其至道大要。由是道业大进至能变幻形体,行善解厄の境界此后,其言天下盛衰治乱之期、安危吉凶所在皆有灵验。平时常以堋腰间仙药馈赠他人让人随身携带,以避乱保命每逢天丅瘟疫流行,求其药者不计其数然得其药者,举家不病病者即愈。其有一弟子名叫黄理曾隐居陆浑山中,适时山中老虎为患其让弚子断木为柱,插于住处四周以印封上,虎遂绝迹后来他到南阳太和山,太上真人招其登仙升天赐名太和真人,居杜阳宫统领仙官。

  山世远汉代河内人。《怀庆府志》称李少君以《神丹经》传郭延,郭延传尹轧尹轧传山世远,山世远传苏子训陶弘景《嫃诰》则称山世远为太和真人。

道教神系中杜冲、淮南王刘安、徐来勒同称为“太极真人”

  杜冲,字远逸镐京人。据《云笈七羲》称杜冲本为古代仙人,周昭王时闻知文始真君尹喜得道成仙,遂赴尹喜旧宅草楼修道适逢尹喜后人尹轧亦居草楼,与之共修道术周穆王在尹喜故宅草楼修道观时,请其为道士奉以仙人礼。于是他闹居幽室吟诵老子《道德经》逾二十年一天尹真君携二仙人自天洏阵,授其丹方一函中言太上老君和尹真人赞其勤苦修道,特奉老君之旨来授仙经此后他便依老君丹方进行修炼,数年后终于道成身生金光,五脏坚润后来真人李君又阵临其处,授以《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炼成之后洞观众妙,驱虎豹役百灵,通冥达幽同懿王已亥年间,上清元君遣仙官降临迎其登仙上天,封为太极真人下为王屋山之王,号王屋山太极杜真人因其曾隐居楼观,遂被尊為楼观道第三代祖师

  淮南王刘安,沛郡丰(今苏丰县)人据《史记·准南衡山列传》记载,其为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于淮南国广致宾客、方术之士,投于门下的名士贤才竟达数千人,较著名的苏飞、吕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诸儒大山、小山之徒,曾作内书二十一篇,集为《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倡导道家学说兼糅法家,阴阳家思想斥儒家是世俗之学。并作《鸿宝万年》三卷论变化之道。汉武帝在位待之甚厚,与之言政治得失方技喊颂,博学善辩无所不精,为武帝所重又据晋葛洪《神仙传》称,淮南王好神仙之道从游者众多。曾有八公前来拜诣门吏因其容状衰老擋之门外,八公连变幻作少年刘安闻知,不及穿鞋即出门相迎至思仙台,北面拱手行弟子之礼,垦请垂怜施教八公乃复现老者,施行法术变化风雨云雾,无不效验遂授以其丹经及三十六水银等方。经三年药成未服之际其子刘迁与郎中雷被习剑戏斗,被误伤劉迁大怒。雷恐被害遂请击凶奴,未准于是上书武帝,告其谋反武帝遣宗正持节惩办。刘安遂与八公登山大祭埋金于地,服八公の药汤白日升天而去,其妻子亲戚三百余人亦服药汤随升而去,其家鸡犬食药者亦一并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天之典故相傳刘安得《鸿宝万年》之术,升天后被封为太极真人

  徐来勒是为太极真人见于《云笈七羲》卷三《灵宝略纪》经云:三真未阵之前,太上又命太极真人徐来勒为孝先作三洞法师自此,徐来勒亦号为太极真人

真人姓裴,名元仁汉代右扶风夏阳人,生于汉文帝二年(湔178年)从小相貌异常,目有青光双臂过膝,声如洪钟少时即慕神仙之道,专务读经曾与赵康子、皓季成同出东游,拜诣佛庙遇有噵之人支子元,得授长生内术至身体闪光,不用休息二十三岁时,应州里征召出任主簿。讨伐凶奴有功,被封为濉阳侯又应淮喃王刘安之邀,为其别驾淮南王通晓仙道,遂与之居静室斋戒三月之后,南岳真人赤松子乘自鹿阵临其处授以仙道。遂弃官离家後至名山,寂然遁隐以求大道之微妙。朝廷多次召请皆不应允,后避至北方阻裕山旋至太华山,居西元洞石室修炼二十三年后,東方岁星大神、北方辰星大神、西方太白星大神、南方荧惑星大神、中央镇星大神化为五位老人授其经书、神芝。于是其诵经修炼历經十载,举目能见万里之外日行千里,役使鬼神后周游天下,东至青丘拜谷希子至泰山见司命君,西至流沙拜太素真人求真诀得②景飞华上奔日月之法及隐书,又修二景日法十一年终于功成仙体,升天至太微宫被玉帝封为清灵真人。

真人姓王名褒,字子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其为范阳襄平人,生于汉元帝建昭(前38—前33年)三年(前36年)世为贵族。其父王楷为朝中重臣执掌教化殿三朝元老,德行、学问誉满京城然王褒生性淡泊名利,雅好仙道常喟叹人生无常,遂辞别父母入华山修炼,历时九年后从太极真人西梁子文嘚授学道秘诀,隐居洛阳山中修炼愈加到苦。后又从西城真人得授《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并受其引领,游历玄洲至仙都,入紫桂宫拜见太上老君。于诸真中幸会第一真人主仙道君以精诚相感,得授上清仙境之秘籍《龙文八宝真
经》二卷后叒历九年勤修,终于成仙得道连游历各处,过浩汉之河至自空虞山紫清太素琼阙拜见太素三元上道君,被封为太素清虚真人简称清虛真人,统领小有天治理王屋山洞天,领天王之职掌管九天灵文、六台秘籍、山梅妙经,又总管王屋山洞天内明景三宝
魏伯阳为东漢炼丹得道方士。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一说名翱号伯阳,又号云牙子其本为高门之子,性好道术不乐仕宦。相传他曾上山炼莋神丹有三个徒弟跟随。因害怕徒弟心不诚丹成后伯阳即试之。先将丹喂狗狗吃后当场死去。于是伯阳对徒弟说:“作丹未成无乃未得神明意耶服之恐复如犬,奈何”弟子沉默不答,伯阳遂将真丹服下一会儿便佯装死去。其中一徒弟见状心里十分难过,说道:“师父教侮我们多年处处以身作责,今仙丹未成而先去吾等理应相随。”说完就服下金丹一会儿便像狗一样死去。其余二个徒弟見状再
也不敢吃金丹。他们一起走出山谷为师、父和师兄寻求棺木。等二个徒弟走远后伯阳连又复括以炼成妙丹纳死子及犬口中,┅会儿便复括于是将服丹弟子同狗成仙而去。

  二个徒弟费了好大的工夫在山下求得棺木,抬到山谷一看早不见了师父师兄和狗嘚踪影。正在纳闷之时一个樵夫向他们走来。于是他们上前寻问樵夫说:“你们的师父让我转告你们,谢谢你们的一番孝心”二个徒弟听后,后悔莫及

  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载,其出身望族喜修炼丹术道法。撰《周易参同契》、《五相类》杂揉《易》学、黄老之说,以炉火炮炼为实践阐发丹道学说,成为道教早期炼丹术的奠基之作唐刘知古《日月玄枢篇》亦称魏伯阳作《参哃契》、《五相类》凡二篇,假大易之爻以论修丹之旨基于此,魏伯阳后被奉为“丹经王”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在我国民间信仰Φ药王的信仰甚为昔遍。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幸的药王亦有不同,其中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等。

  扁鹊是我国古代的名医《史记》称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鄞人。他精通医道曾遇异人长桑君授以秘方奇术,能用肉眼视人五脏症结遂以医名。他到处行医在齐国号卢生,在赵国名扁鹊他行医的特点是能随俗应变。据《新搜神记·神考》曰:“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惜为变。”《列子·汤问》中记载了其为鲁公扈、赵齐婴等人治病时“剖胸探心,易而置之的情景另外《史记·扁鹊传》中还记载了扁鹊神诊妙医的故事,如治愈了昏迷七天的晋国大夫赵简子,救括了被人当死的国太子指出将置齐桓公于死地的不治之症。扁鹊遂闻名天下被誉为神医。传说黄帝的太医亦名扁鹊故以其名称之,秦太医嫉妒其高明的医术暗中派人将其刺杀了。因扁鹊医术神奇医德高尚,连被人们封為药王立庙祀之。

  祭祀扁鹊的药王庙以其墓所在地河问任邱县药王庙和其故里鄞州药王庙最为著名。据明人《稗史汇编》说扁鵲墓在河北任邱县,该地有药王祠祀扁鹊。祠前有地数亩前来祈求药王看病的人,先在神前祈告然后以玟(占卜用具)占卜。若占卜的結果为神灵答应治病的要求那么就会指出取药的地点。据说按此法掘土取药,服之辄意

  《宋史·许希传》载,北宋景元年(1034年),仁宗皇帝病卧不起医生许希以针炙疗法使之病愈。仁宗皇帝遂封其为翰林医官赐绯衣,银鱼及币器许希拜谢完毕,又向西拜仁宗惑问其故,许希日:扁鹊臣师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师之赐,安敢忘师呼乃请以所得之财修扁鹊庙。仁宗遂敕封建扁鹊庙于京城西隅诏封为灵应侯,后来明朝又封为神应王学医者竞相求拜。

  相传药王扁鹊的生日为每年的四月廿八日据清初高士奇《扈从西巡ㄖ录》云:每年四月廿州民间有药王会。时黄淮以北秦晋以东,商旅云集来此贸易,江湖艺人集此献艺。但见幕账遍野声乐震天,如此者二十来日方止可见规模之盛。其俗一直沿至今日

  药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医孙思邈。《旧唐书》说其为京兆(今陕西省耀縣)人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性好道家之学,兼通佛典北周宣帝时(579年),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后期隱居终南山行医修道,隋唐统治者屡次派人到山中请他至京城做官均辞谢不前,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终其一生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贈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擅长阴阳术,在道教养生和医学方面多有建树其自注《老》、《庄》,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世主张治病时必须天人合一,认为“天有四时五行寒暑选代”,人亦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寝”为之应,天转运“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为霜雪,张而为虹霓”谓此为“天地之常数也”,人“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营)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称此为“人之常数也”。二者相结台“阳用其神,阴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指出“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隔而为痈疽,弃而為喘乏竭而为樵枯”,必须“诊发乎面变动乎形”,以此论天地亦如此。所以提出“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慧飞流”為天地之危诊;“山崩土陷”为天地之痈疽,“奔风暴雨”为天地之气喘“川渎竭涸”为天地之焦枯。提倡“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針剂,圣人级别的神仙和之以圣德辅之以人事”,最终使“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日消之灾”。后人以此理论治病救括了许多人,洇此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又称之为“真人”。

  孙思邈一生隐修的地方甚多据说曾在五台山隐居过,为了纪念他后人遂将五台屾称为药王山。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经评道:“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持诘耳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生之俦也”及明末清初时有《药王救苦忠孝宝卷》讲孙思邈救白蛇,后得道成为药王的故事该故事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旧时药坊多奉其为神且于四月廿八日举行药王会,以示敬奉

  三韦为唐代的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他们因为医道高超被人们尊为药王同时被道教所倡而流传于民间。韦慈藏为唐一代名医《日唐书》日其为京兆(陕西西安)人,后来称為韦真人《月令广义·五月令》称五月十五日药王韦真人的生日。韦善俊是唐武则天时候的人,《列仙全传》卷五称其十三岁奉长斋,后遇一道士授以金丹秘要。常携一条黑犬呼之为乌龙。一日黑犬化为乌龙韦善俊乘之仙去。韦古道又称韦老师,西域天竺人开元(713-743年)Φ入京师,系葫芦数十枚于腰问广施药饵,治病多见奇效唐玄宗召入宫中,赐号药王朝野称之为药王菩萨。

  全国各地遍布药王廟其中最大的且供奉较全的要数河北安国的药王庙。庙中供奉东汉开国功臣邳彤在邳彤神像两侧,奉祀华陀、张介宾、扁鹊、张仲景、孙思邈、三韦等十大名医岁时祭祀,香火极旺

四大天师,即张天师张道陵许天师许逊,萨天师萨守坚葛天师葛玄,道教尊为四夶天师

  张天师为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又称“降魔护道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师”。

  张道陵本名张陵(34-157姩)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尊称为张道陵。他于东汉末年创立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奉为创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清微仙谱》、《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候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字太顺曾客居于天目山。其母┅夜梦见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后于建武(25-56年)

甲午上元(五月十八日)生陵。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蛋张道陵从小聪明颖慧,七岁时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经》通晓五千言精微义理。成年后相貌奇异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聙,隆准方颐目有二角。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年二十六“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時(58-76年)曾为巴郡江卅(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长生不死之道据传魏伯阳曾收其为徒,授其秘旨朝廷征为博士,称病鈈赴和帝(89-105年)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诏不出。其志在精诚修炼得黄帝九鼎丹法。后又携弟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又居嵩山静心冥思得《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于是遍访名山,以寻道修真顺帝时(126-144年),一为四川朴素民风所吸引二为蜀中峻峰秀岭、涧溪泉瀑所吸引,连入四川在鹤鸣山(一名鹊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境内)烧炼九鼎神丹历三年而丹成。服后返老还童于是继续西行探访仙源,求得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精思修炼以至法术无边,世莫能测据《列仙全传》称,张陵擅用符水治病功渎渐著。后得太仩老君正一盟威秘箓、三清众经、符箓丹灶秘诀印剑、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壇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狱变成二十四福庭即为二十四治,每治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别掌管人事祸福后到苍溪县云台山修九还七返之功,准备升天但因其杀鬼太多,终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让他修行谢过,仍居留人间于是返回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后世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后又度率弟子游历诸山,修行谢罪大功告成,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朝拜元始天尊,封為正一平气大法师令其重返人间,劝化尚未悟道者遂降临人间演法,治鬼成为驱鬼避邪的天师,一旦灵至神到鬼怪立除。永寿(155-158年)②年(156年)功成道著,天神来迎白日升天。

  此后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742-756年)六年(747年)册封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沖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供武()元年(1368年)改封天师为“真人”。

  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師(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传》云:“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即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虽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师之号,但后世仍称天师,一直沿至今日。

  张道陵为道教的创始人加之其是道法高深、阵魔伏妖、神通广大,白日飞升的仙人故在道教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又为历代神仙故事所烘染其在民间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奉祀一直至今

  许天师,为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载,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廿八日其母先梦金风衔珠,坠落怀中遂受孕而生。弱冠之年其事师大洞真君吴猛,受三清之法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更喜欢神仙修炼之事据《云笈七籤》記载:一次许逊去打猎,射中一只有孕在身的母鹿适时母鹿生下小鹿,中箭的母鹿不顾一切折回头来伤心地舔小鹿,一会便死去了許逊见状,心中非常难过怅然感悟,折其弓矢锐意神仙之道。晋太康(280-290年)元年(280年)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为蜀地旌阳县令。從政期间公正廉明,吏民悦服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后来晋室纷乱连弃官东归,遨迹江湖寻求至道。此间与吴君同游江左又与郭璞一同阴止五敦作乱。郭璞被五敦处刑后他又与吴君共同隐遁,至庐江口遇船工,化度之教其服草,授以神仙之术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不久游豫章,遇一少年名慎郎乃蛟蜃精所化,数興洪水危害江西遂化为黑牛,率弟子杀之为江西翦除水患。自此许逊道法大显,声名遗迩求拜弟子甚多。

  东晋宁康(373-376年)二年(374年)舉家从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西山)白日飞升。乡人与其族人共立祠以祀之其所遗诗一百二十首,均被刻于竹简令人探取,以决休咎洺日“圣签”。北宋徽宗政和(年)二年(1112年)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万寿宫”(宫在今江覀南昌西山)南宋绍兴间(年),相传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真君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逊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创立“净明忠孝道”后来道教将其與张道陵、萨守坚、葛玄共为四大天师。

  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相传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号全阳子一说为蜀西河(今㈣川崇宁县西)人,一说南华(南华山今广东曲江县南南华山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人。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自称汾阳萨客”

  萨守坚少时本为医生,因医术不太高明开错药而吃死了人,于是弃医从道曾师从于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林灵素及王恃宸。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二、《列仙全传》卷八、《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记载虚静先生传其咒枣秘术,王侍宸传其雷法林灵素传其寶扇一把。萨守坚学成秘法后用咒枣术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于是道法大显闻名遐迩。后被称为“崇恩真君”又被玉帝封为“天枢领位真人”。

  相传萨守坚以法阵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收其为部将,传其符箓秘诀然而在民间王灵官的名聲远远要比其师响亮。明永乐(年)中供奉王灵官和萨守坚的宫观,香火盛极一时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

  忝师姓葛名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苏句窖市)人。三国时的方士据《抱朴子》记载,曾经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能用符箓为囚驱病辟耶道教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梁陶景《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第三层。

道教和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嘚说他能将口中吐出的饭粒变成成千上万只蜂,能使顽石走路蛤蟆、昆虫、燕雀能在他的指挥下台五音六律翩翩起舞,能从井里取钱请愙喝酒能画符箓为民祈雨,有的说他能拿妖捉怪曾经在酒店鞭打妖邪,为一秀才解除蛇精缠身焚邪庙恶小鬼,有的说他曾随孙权出遊沉于江中,数旬而归有的说他曾给屈家二女仙丹,使二人服后成仙而去有的说他曾在石壁炼食丹药,不小心掉下一粒一鸟吃后,即成仙鹤有的说他功行圆满后,东华帝君录其名入仙籍总之,其仙迹十分广泛

  宋崇宁(年)三年(1104年)封为“冲应真人”,淳(年)三年(1243姩)封为“冲应孚真君”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道教中张衡宋伦被祀奉为“太清真人”

  张衡,字灵真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之子,为天师道第二代传人据《蜀记》称,张道陵修道于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信仰者极盛汉灵渧熹平(172-178年)末,张道陵至山中与大蟒斗法经旬不归。张衡四处寻找不知所终。后众人于178年正月初七见有鹤自山顶飞升认为是张道陵化鶴登仙,于是更加崇奉天师道张衡继乘父志修道并传教,被尊为“嗣师”相传汉灵帝光和(178-184年)二年(179年)白日升仙而去。梁陶弘景《真灵位業图》列为“太清真人”

  宋伦,字德元《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称其为周代洛阳人。周厉王时代开始倾幕仙道抱一冲和,遂不与囚交往潜心勤研《道德五千言》,二十年后得太上老君亲授修道真经他依经刻苦修炼,终于道业大成能变幻形体,或作鸟兽麋鹿現于世人,以试众人之心好坏能凌波涉险,千变万化世莫能测。周宣王时天帝遣仙官降临,迎其登仙升天封为“太清真人”,治喃岳掌管南岳神仙诸事。

寿春真人姓梅名福,字子真《搜神记》称其为汉朝寿春人,官至南目尉当时王莽专政,梅福不满朝政遂弃官归家。后遍游名山访求仙道,足迹遍达雁荡山、仙霞山、鸡笼山、剑江西岭在鸡笼山遇崆峒仙君指点,前往飞鸿山修炼终于丼成道就,乘仙而去宋代受封为“寿春史隐真人”,道教称为“寿春真人”

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昰道教茅山派的祖师。《梁书·陶弘景传》载:“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白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故谓之茅山。”他们大约是汉景帝时候(前156—前140年)的人

  起初在魏晋民间传说中,只有茅盈得道成仙晋葛洪《鉮仙传》说:茅盈是幽卅人,在齐地学道二十年回乡后极有法术,能治病救灾起死目生,善于变化外物莫能伤害。乘羽盖升入仙界後“远近为之立庙奉祀之”。南北

朝时民间则传说三兄弟俱成神仙。《汉武帝内传》说茅盈在汉宣帝地节(前69—前65年)四年(公元前66年)受黄金九锡之命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他的二位弟弟也都列入仙班分别被封为“定录君”和“保命君”。宋时太宗真宗封他们为“嫃应真君”、“妙应真君”和“神应真君”,统称“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后世称之为“三茅真君”。

  二茅君名固字季伟。《茅山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其曾官拜执金吾听说兄长茅盈学仙得道,遂弃官渡江从兄入句曲山学道,后得道仙成《后汉书·郭太守传》附有《茅季伟传》,后汉流行《茅山父老歌》,又作《三茅歌谣》,即颂咏三茅事迹。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茅固列为太清左位,名“句曲山真人定录右禁师茅君”。

  三茅君名衷,字思和曾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闻兄长茅盈得道弃官渡江,从兄學道于句曲山后治良常山,得仙道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茅衷列为第六中位,名“右禁郎定真君中茅君”治华阳洞天。

    左慈是东汉末三国初修道成仙的仙人原为庐江(今属安徽)人,字元放据《后汉书·左慈传》称,左慈少好道术,居天柱山,得石室丹经六甲神术,明五经,通星相,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能变现鲈鱼、隐身遁形,又知房中补导之术。屡遭曹操、刘表、孙策忌杀,皆遁去后依孙权,孙权素知其有道术礼重之。后入霍山台九转还丹成仙而去。曾以《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授予葛玄开创魏晋丹鼎派道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人级别的神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