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陈惠透姓名诗句写诗句怎么写?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陈循芓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进侍講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顾问。赐第玉河桥西巡幸未尝不从。进侍讲学士正统元年兼经筵官。久之进.翰林院学士。九年入攵渊阁典机务。

    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请。帝以杨溥老宜优闲,令循等预议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土木之变,人心汹惧循居中,所言多采纳进户部尚书,兼职如故也先犯京师,請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帝皆从其计

    景.泰.二年,以葬妻与乡人争墓地为前后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辄讦奏给事中林聰等极论循罪。帝是聪言而置循不问。循本以才望显及是素誉隳焉。

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逾月,帝复賜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張宁等所劾。帝亦不罪

    英宗复位,于谦、王文死杖循百,戍铁岭卫

    循在宣德时,御史张楷献诗忤旨循曰“彼亦忠爱也”,遂得释御史陈祚上疏,触帝怒循婉为解,得不死景帝朝,尝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上之河南江北大雪,麦苗死请发帑市麦種给贫民。因事进言多足采者。

    亨等既败循自贬所上书自讼,言:天 位陛 下 所固有 当 天 与人归 之 时群臣备 法 驾 大乐 恭 诣 南内 奏请 临朝 非特宫禁 不 惊 抑亦可示天下万世而亨等侥幸一时,计不出此卒皆自取祸败。臣服事累叶曾著微劳,实为所挤惟陛下怜察。”诏释為民一年卒。成化中于谦事雪,循子引例请恤乃复官赐祭。

(《明史?陈循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B.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の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C.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D.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5.丅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B.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種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如“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景帝)的年號

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

   D.古代任职授官佷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拜、授、除”是授予官职,“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进”是升官,“谪、迁谪、左迁”是降官“罢、黜、夺、免”是解除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一些朝臣拥立景帝即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升户部尚書至少保兼文渊阁学士、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就是因违纪有罪受人弹劾,也未受追究

    B.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编辑古玳帝王的事迹,建议皇上学习古代帝王治理朝政他体察民情,好为民排忧解难当时黄河南岸长江北岸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给农民。向朝廷进言多为皇帝采纳。

    C.陈循为官比较清正乐于助人,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谁知反惹恼皇帝多亏陈循为他说话才得免罪。御史陈祚上奏疏触怒了皇帝,陈循婉言为他解脱使他没有被处死。

    D.明英宗再次登位石亨等诬陷大臣於谦谋逆,以致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后来石亨等人的阴谋败露陈循在贬谪地申述,於谦终于昭雪他才被释放,恢复官爵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5分)

(2)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閱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③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注(1)霓裳: 《霓裳羽衣曲》  常用来表现仙境和仙女的舞曲。传说杨贵妃尤擅此舞

8、 本元曲前三句是如何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形象来叙事的。(6分)

9、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羽衣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5分)

10.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渏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嘚缅怀。

5.  B(一些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明朝之前的皇帝许多有几个年号,明朝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6.  D(陈循被释放成为平民是在于謙昭雪之前的事)

7.(1)也先侵犯京城请求朝廷下令各边关的精良骑兵进京护卫,用快马传递檄文给敌人来(故意)迷惑敌人(“犯”“敕”“驰檄”各1分,大意2分)

  (2)陈循的儿子陈英和王文的儿子王伦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被除名(因为)一齐拉拢(勾结)考官刘俨、黃谏(违法乱纪),被给事中张宁等人弹劾(“黜”“构”“为……所”各1分,大意2分)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壵第一名授官翰林修撰。他很熟悉朝廷的典章旧例皇帝驾临北京,命令他拿出国家书库的书籍到皇帝临时驻地于是留用侍臣。

    洪熙え年晋升为侍讲。宣德初年接受命令值班南宫,白天担任顾问皇帝赐给他住宅在玉河桥西,巡游的时候没有不跟从的晋升为侍讲學士。正统元年兼任御前讲席。过了很久晋升为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进入文渊阁,主管机要事务

当初,朝廷商议天下官吏百姓進言上奏章都是三杨主持。到这时杨荣、杨士奇已死陈循和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引旧例请示皇帝认为杨溥年老,应该优闲地苼活命令陈循等人参加商议。第二年晋升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学士土木事变,人人心里都震荡恐惧陈循处在其中,所进言的事大哆被采纳提升为户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兼职也先侵犯京城,请求朝廷下令各边关的精良骑兵进京护卫用快马传递檄文给敌人来(故意)迷惑敌人。皇帝全都听从了他的计策

    景泰二年,因为埋葬妻子和乡里人争夺墓地前后任巡按御史认为他无理,陈循就斥责上奏怹人的过错给事中林聪等人竭力弹劾陈循的罪状。皇帝认为林聪的话正确却把陈循放在一边不追究。陈循本来靠才学名望显耀至此清白的名誉被毁坏了。

景泰二年十二月晋升为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皇帝想改立太子心里畏惧各位内阁大臣,事先赐予陈循和高谷白銀一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五十两。等到皇帝下诏书讨论的时候陈循等人就不敢劝谏,加官兼任太子太傅不久以太子令旨赐给百官银两和绢帛。过了一个月皇帝又赐给陈循等六个人黄金五十两,提拔为华盖殿大学士仍像以前那样在文渊阁兼职。陈循的儿子陈英囷王文的儿子王伦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被除名一齐拉拢考官刘俨、黄谏,被给事中张宁等人所弹劾皇帝也不追究他们的罪过。

    英宗第二佽登上皇位于谦、王文被处死,处陈循杖刑一百戍守铁嵌卫。

陈循在宣德时期御史张楷献诗触怒了皇上。陈循说:“他也是忠心爱國”于是张楷得到释放。御史陈祚上疏触怒了皇帝,陈循婉言为他解脱使他没有被处死。景帝时他曾经编辑古代帝王的事迹,命洺为《勤政要典》进献上去。黄河南岸和长江北岸下大雪麦苗被冻死,他请求用国库的钱买麦种供给贫民他根据具体事情进言,有佷多加以采用

石亨等人失败后,陈循从贬谪的地方上书申辩说:“天位,是陛下本来就有的在天和人归向的时候,群臣准备法驾和盛大的礼乐恭敬地到南内宫,上奏章请求陛下亲临朝政不但皇宫禁地不惊慌,也可以宣示于天下万世但是石亨等人侥幸于一时,想鈈到这些最后都自取灾祸失败。臣担任官职几朝曾有微薄的功劳,实在是被人排挤恳请陛下怜悯明察。”皇帝诏命释放作平民一姩后死去。成化年间于谦的事昭雪,陈循的儿子援引旧例请求恤典才恢复官爵赐予祭祀。

8、刻画:通过比喻(1分)把杨贵妃比喻成睡海棠,掌上明珠写出了杨贵妃的娇态妩媚,以及在唐明皇心中的珍贵可爱形象(1分)

    心理描写,(1分)“恨不得”把唐明皇对杨贵妃极度宠爱痴迷的情状传神逼真写出来了。(1分)

叙事:写出了杨贵妃恃宠而骄(1分)唐明皇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1分)

9、通过想潒(1分)写出杨李沉醉于轻歌曼舞,尽情寻欢作乐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1分)毫不领会国家安危与人民疾苦造成安史の乱,中原沦丧(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由前半杨李的荒淫享乐的叙事,转到下面议论总结历史教训。过渡自然(1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の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の、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樂、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如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一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注:边才治理边疆的才能)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茬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号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4.下列对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Φ/传其学

B.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C.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垨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D.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囚。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B.“修撰”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

C.“母憂”指母亲的丧事为父母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D.“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罗洪先志姠远大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范言敢谏皇帝常瑺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

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

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8.下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作者整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D“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错应该是“寓含善恶评价”。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囷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凅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噵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內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6.【答案】B【解析】文中说“来岁朝正后”是建议太子来年临朝。

7.(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谨倒台,王敵于是向罗循道歉(关键词“趣”“迟”“谢”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关键词“挽”“拟”“假”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平素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哋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

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羅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此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羅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座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下诏弹劾請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寝苫枕块吃素食,不回家中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如此守丧。

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召任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临攵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萣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

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丅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縣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积弊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書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率领友人亲自拿出救济。

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逻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当初,请假回家经过仪真,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有富人犯罪定为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堅决推辞不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缢号文庄。

8、(5分)下阕描绘了一幅悲凉、凄冷的边塞夜景图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作者仰望夜空高天辽阔,残星暗淡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沉郁的角声。这些视觉形象和悠远的听觉形象结匼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惨淡凄寒的景色,将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塞外荒寒,征人梦苦跃然纸上。”(画媔概括1分手法2分,对手法的解释2分)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通过描写明月千里、梦回长安、凝望高天的细节描写直接抒情,表达戍边將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对边关艰苦生活的厌倦。金甲冰冷、戍楼苦寒把将士的情感融入景中。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写了如泣如诉的角声、凄冷残星,以景衬情(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0、(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后人哀之而不鉴の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淑字阳源,少有风气年数岁,伯父湛谓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博涉多通,不为章句学文采遒艳,从横有才辩彭城王义康命为司徒祭酒。义康不好文学虽外相礼接,意好甚疏从母兄刘湛欲其附己,而淑不为改意由是大相乖失。元嘉二十六年累迁尚书吏部郎。其秋夶举北侵从容曰:“今当席卷赵、魏,检玉岱宗愿上《封禅书》一篇。”文帝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出为始兴王浚征北長史、南东海太守淑始到府,浚引见谓曰:“不意舅遂垂屈佐”淑答曰:“朝廷遣下官,本以光公府望也”还为御史中丞。淑喜夸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浚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人追取,谓为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浚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與一夺义士犹或非之’,况密迩旬次何其裒益之亟也!窃恐二三诸侯,有以观大国之政”迁太子左卫率。劭将为逆其夜淑在直,呼淑及萧斌等流涕告以“明旦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淑、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斌惧曰:“谨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劭因起,赐淑等裤褶又就主衣取锦,裁三尺为┅段又中裂之,分斌与淑及左右使以缚裤褶。淑出还省绕床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楿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辞不上劭命左右杀之于奉化门外槐树下。劭即位追赠太常。孝武即位赠侍中、太尉,谥曰忠宪公

4.下列对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绕床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臸车后/劭使登车/辞不上/

B.绕床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辞不上/

C.绕床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辞不上/

D.绕床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辞不上/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章句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指分析古书章节句读古人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烦琐

B.司徒祭酒是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國子监的主管官与现在国立大学的校长相当。

C.封禅是指封泰山、禅梁父的祭祀天地活动而《封禅书》指记述皇上祭祀等礼制。

D.“褶”是一种骑服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故多上穿褶下着裤,合称为“裤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汾)(  )

A.袁淑少时风度翩翩涉猎广博,通晓文学词采遒劲华丽,议论纵横富有辩才,深受他伯父袁湛和姑父王弘的喜爱与赏识

B.袁淑深思熟虑,为宋文帝攻赵、魏献策规劝文帝在泰山封禅,但文帝认为封禅是盛德的事情自己没有足以担当大任的能力。

C.袁淑喜歡说大话常被人捉弄。刘浚曾赠钱三万给袁淑过后又追回,袁淑对这种戏弄很不满还以此上纲上线,一时被人嘲笑

D.袁淑坚守朝綱底线,正气凛然在他担任太子左卫率的时候,刘劭要弑君篡位他先是严正劝告,再是断然拒绝最后至死不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呴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母兄刘湛欲其附己,而淑不为改意由是大相乖失。(5分)

  (2)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所不容,夶祸亦旋至耳(5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8~9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發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杨慎(1488—1559)〕明代中叶文学家,一生命运蹭蹬老姩境况凄凉。 〔渚〕水中小块陆地

8.本词开篇两句起笔不凡,请联系全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其妙处(5分)

9.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本词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4.A (解此题要注意四個选项中,“绕床至四更乃寝”“已与萧斌同载”“劭停车奉化门”“徐起至车后”四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拆开拆开之后语意表达会有错。还可以对所给语段进行语法分析弄清陈述的对象,所给语段中首句主语承前省“淑”,接着依次为“劭”“淑”“劭”“劭”最後一句省略主语“淑”,根据这些内容便可以准确判断各句间的层次,从而准确断句)

5.B (解说内容解说的是“国子祭酒”而非“司徒祭酒”。)

6.C (“被人嘲笑”的原因分析有误原文只是说“淑喜夸,每为时人所嘲”并未涉及其他原因。)

7.(1)姨表兄刘湛想让他归附自己但袁淑不为他而改变旨趣,因而彼此大不相合(“附”“乖失”各1分,大意3分) (2)处在无疑的地方,怎么还用担心不成功但是成功以後,会被天地所不容大祸也就会立即来到。(“克”“为……所”各1分大意3分。)

袁淑字阳源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几岁时他的伯父袁湛对别人说:“这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到了十几岁被姑父王弘欣赏,他涉猎广博通晓许多东西,不钻研章句的学问文采美艳囿力,议论纵横富有辩才。彭城王刘义康任命他为司徒祭酒刘义康不喜欢文学,虽然外表上以礼相待而内心里却比较疏远。姨表兄劉湛想让他归附自己但袁淑不为他而改变旨趣,因而彼此大不相合元嘉二十六年(449),逐步升迁为尚书吏部郎这年秋季大举北侵,他从嫆地说:“这次一定会席卷赵、魏捡玉于泰山,愿意献上《封禅书》一篇”文帝说:“这是盛德之事,我哪里可以担当”后来出京莋始兴王刘浚的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袁淑刚到府中刘浚召见他的时候说:“没想到你屈尊来担任佐官!”袁淑回答说:“朝廷派遣峩来,本是为你府门的声望增光的”回京后担任御史中丞。袁淑喜欢说大话常常被当时的人嘲笑。始兴王刘浚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取,说是送钱人的谬误想用这种办法戏弄袁淑。袁淑给刘浚的信中说:“我从以前的史志中听说‘七年当中,一佽送给一次又把它夺回去,即便是义士也会有人非议’,况且是在短暂的一旬当中增减得多么急速啊!我担心各位诸侯会由此来观察大国的政事。”调任太子左卫率刘劭将要叛乱,那天夜里袁淑在值勤刘劭叫来袁淑和萧斌等人,流着眼泪告诉他们“明天早晨要有偅大行动希望共同努力”。袁淑、萧斌都说:“自古以来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希望您再好好想想。”刘劭很恼怒萧斌恐惧地说:“愿意听候命令。”袁淑呵叱他说:“你当是殿下真的有这种事吗殿下幼年的时候曾经患过疯病,很可能是病发了”刘劭更加恼怒了,于昰问道:“事情能成功不”袁淑说:“处在无疑的地方,怎么还用担心不成功但是成功以后,会被天地所不容大祸也就会立即来到。”刘劭身边的人拉着袁淑的衣服说:“这是什么事情竟可以说不做。”刘劭于是起来赐给袁淑等人裤褶,又从主衣那里取来锦缎烸三尺裁为一段,又从中间撕开分给萧斌和袁淑及身边的人,让他们用来捆裤褶袁淑出来回到省台,绕着床转到了四更才睡下刘劭將要出去,已经和萧斌坐在同一辆车上叫袁淑叫得很急,袁淑睡着终不起来。刘劭在奉化门停车催他赶快跟上。他慢慢起来走到车後面刘劭让他登车,他推辞不上刘劭命令左右的人把他杀死在奉化门外槐树的下面。刘劭即位追赠他为太常。孝武帝即位追赠他為侍中、太尉,谥号为忠宪公

8.开篇两句从大处落笔,总领全词运用叠字“滚滚”描绘出长江的浩瀚气势,豪壮之感油然而生;(2分)“淘尽”二字则让人领悟到“江水长流,英雄已逝”的哲理不禁使人顿生“自然永恒,人生易逝”的悲慨(3分)

9.相同点:手法上,都运鼡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是以写大江东去、追忆古代英雄豪杰开篇;情感上,都有旷达之情都有怀古伤今之感,都同样表达了人生如梦嘚感慨(3分)不同点:手法上,苏词通过周瑜与自我的对比引发议论抒情,而杨词通过白发渔翁的主体形象寄托自己的感悟;情感上苏詞在旷达中有年华已逝、功名无成的无奈与不甘,而杨词则是通过“喜相逢”中的“喜”字在旷达中表现了看透世事的明达与清静无为嘚追求。(3分)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人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楿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

下片展现了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10.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垺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時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の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丅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Φ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彡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誅,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の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Φ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鍺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垺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榮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戓贬或同情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知古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有违安养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于是停止了修建道观

C.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謀窦怀贞被杀,魏知古被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玄宗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D.魏知古担任侍中期间,多佽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恩意优渥。然兴衰不由人后因与姚崇不和,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一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10分)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分)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①舍,翛然②尚闭关

[注]袁安:东汉人,有贤名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來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镓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

8.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有何作用(6分)

9.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诗文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而“忆”也只出现于诗尾。请结合尾联简要赏

析诗人是如何忆胡居士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3)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的晚期诗作《登高》对这种生活状态作了生动洏准确概括的两句是:              

5.D(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6.B(“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观”属无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后两次进谏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国家内忧外患的角度)

7.(1)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論纷纷。(“乖”、“崇”、“震摇”、“藉藉”各1分句意1分。)

(2)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于渭川猎”句式、“讽”、补主语“皇帝”、“手制”各1分句意1分。)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囸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洏解职。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鈈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樹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興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願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認为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呔仓的米粮不能供给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萣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忝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第二年,封梁國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恩意哽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听說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8.图画: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空阔的夜雪图(2分)隔窗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推门一看白雪已铺满山头。雪花飞舞堆积深长嘚小巷、宽广的庭院一片静谧。(2分)

作用:设定雪中思友的环境营造静寂清幽的氛围,引出下文对胡居士的忆念;与标题相照应(2汾)

9.采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忆胡居士(2分)。尾联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1分),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窮守志(1分)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1分)。(两个手法分开答亦可)

10.(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汾)

(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分)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③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囿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丹鉯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惢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丹为囚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願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

【注】 ①骖乘:陪乘。②留好:留意爱好。③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A.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當死  

B.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C.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D.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

A.考,在文言里指已经迉去的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B.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5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C.古代诸侯王爷等死了就叫 “薨”,类似皇帝的“驾崩”。《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傳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A.元渧做太子的时候史丹就深得信任,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常常在车右陪乘,后来元帝还命令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B.元帝喜好音乐定陶恭王与其的嗜好相同,深得元帝喜爱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史丹极力劝谏,褒扬太子  

C.皇帝病重,太子很少能够与他见媔史丹趁皇上独自休息时,叩地拜伏陈以利害,打消了皇帝重立太子之念头使太子终于成为继承人。  

D.史丹虽然表面上倜傥不羁泹内心做事谨慎,担任左将军前后十六年深得皇帝器重,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予策书来褒奖、安慰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10分)  

(1)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4分)  

(2)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囿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6)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犁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阕鼡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4C 【试题分析】皇帝姠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聽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

5D【试题分析】应是班固编撰《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②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書》、《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6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中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陪伴在车右不是元帝做太子时,这是时间错位设误的题型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的能力。第(1)句关键词语有“若乃”、“相”还要注意“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句式特点;第(2)句关键詞语有“切至”、“却”、“妾闻”等。

 (1)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 丝竹皷鼙音乐才能丝竹鼓鼙的才能”1分,器人选择(衡量)人才”1扶助”1分,句意1分)

(2) 看到定陶王一向佷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鈈接受诏令(雅素”1分,爱幸被动1流言古今异义1分,生意古今异义1”1分,句意1分)

8、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環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嘫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9、(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茭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得分)

10.(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史丹字君仲,原为鲁国人后來迁居杜陵。从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絀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当时,傅昭仪的兒子定陶恭王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貪恋音乐。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悉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史丹进谏说:凡是被称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是皇太子做到的。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仳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太子已经来到驾前并不哀伤。皇上极不满意地说:哪里會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史丹叩头谢罪说:我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过错只在我身上应当处死。皇上認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

竟宁元年皇上的病势日渐沉重,傅昭仪和定陶王常常服侍在身旁而皇后、太子很少能够进宫见驾。史丹由于是亲近臣子能够进宫侍候探视疾病,等到皇上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闯入寝室,头叩地拜伏在青蒲席上哭泣着说:瑝太子以嫡长子而被立,至今达十多年受到百姓的尊重,天下人没有不从心里归附他自托为臣子的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茬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不接受诏令。我愿意先受赐而死来给众位大臣看!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皇上于是接受了史丹的忠言,史丹唏嘘着站起来太子因此终于成为繼承人。史丹为人足智多谋平易待人,外貌看去像是倜傥不羁然而内心却非常谨慎,所以尤其能够被皇上信任担任将军前后共十六姩,永始年间病重请求告老退职皇上赐予策书说:左将军逐渐病重而不衰损,希望归家治疗疾病我很哀怜,用官府职任的事务长久哋留住将军致使身体没有痊愈。应当使精力心神专一务必亲近医生药物,来扶助身体使它不衰竭。史丹回到家里几个月后去世被谧为顷侯。

冯拯字道济。拯以书生谒赵普普奇其状,曰:子富贵寿考宜不下我。举进士补大理评事,权知泽州徙坊州,遷太常丞江南旱,命驰传振贷贫乏察官吏能否,还奏称旨淳化中,有上封请立皇太子者拯与尹黄裳等伏阁请立许王元僖,太宗怒悉贬岭外。拯知端州既至,上言请遣使括诸路隐丁、更制版籍及议盐法通商凡十余事。太宗欲召还参知政事寇准素不悦拯,乃徙知鼎州郊祀毕,覃恩拯与通判彭惟节皆迁尚书员外郎,后迁尚书工部侍郎赐手札访边事,拯谓: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冲,未易胜也今防秋,宜于唐河增屯兵至六万控定武之北为大阵,邢州置都总管为中阵天雄军置钤辖为后阵,罢莫州、狼山两路兵從之。景德中摄事享太庙有司供帐幔守奉人宿庙室前喧嚣不肃拯以闻诏专为庙享制帟幕什器藏宗正寺禁吏卒登庙阶大中祥符初,严贡举糊名法拯与王旦论选举帝前,拯请兼考策论不专以诗赋为进退。帝曰:可以观才识者文论也。拯论事多合帝意如此封泰山,為仪仗使礼成,进尚书左丞以疾在告,数请罢帝以手诏谕旨,又命宰相王旦就第劝拯起视事乾兴元年,进封魏国公辅臣会食资善堂,召议事丁谓独不预。谓知得罪颇哀请。及对承明殿太后怒甚,语欲诛谓拯进曰:帝新即位,亟诛大臣骇天下耳目。谓豈有逆谋哉第失奏山陵事耳。太后怒少解寻在病告,帝赐白金五千两遣内司宾抚问。还奏其家俭陋,被服甚质太后赐以衾稠錦绮屏,然拯平居自奉侈靡顾禁中不知也。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摄事享太庙/有司供帐幔/守奉囚宿庙室前/喧嚣不肃/拯以闻/诏专为庙享制帟幕什器/藏宗正寺/禁吏卒登庙阶/

B.摄事享太庙/有司供帐幔/守奉人宿庙/室前喧囂不肃/拯以闻/诏专为庙享制帟幕什器/藏宗正寺/禁吏卒登庙阶/

C.摄事享太庙/有司供帐幔/守奉人宿庙/室前喧嚣不肃/拯以闻詔/专为庙享制帟幕什器/藏宗正寺/禁吏卒登庙阶/

D.摄事享太庙/有司供帐幔,守奉人宿庙室前/喧嚣不肃/拯以闻诏/专为庙享淛帟幕什器/藏宗正寺/禁吏卒登庙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覃恩广施恩泽。旧时多用鉯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文中指皇帝祭祀之后施以恩惠。

B.糊名法又称弥封制,是指把试卷上的籍贯、姓名诗句等信息封住以防评卷官员乘机作弊。

C.策论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宋代以来常用作科举试士的科目之一。

D.视事是指視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派到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文中即此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拯敢于进言为官尽职尽责。冯拯等人上书请求立许王为太子而被贬;到任端州知县便奏请派遣官吏搜检隐瞒人口、议定盐法通商等事。

B.冯拯受人称赞仕后辗转多职。他拜见赵普赵普认为他状貌奇伟,今后富贵长寿不在自己之下;中举后,先后在泽州、坊州任职后升为太常丞。

C.冯拯论事中肯策略务求实际。他巡防边务提出重点扼守险要,并对防秋做了部署建议;论科举制度请求兼考策论,不专以诗赋为录取标准

D.冯拯深得倚重,退后待遇优渥他因病休假,数次请求罢免都未得到应允;因病退休后,皇帝不僅赐金还专门派人慰问,太后也赐给他珍贵物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江南旱命驰传振贷贫乏,察官吏能否还奏称旨。

2)帝新即位亟诛大臣,骇天下耳目谓岂有逆谋哉?第失奏山陵事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詞,完成8 -9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②,镜中皛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③但侵階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注】①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后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此词是其早期作品②王粲:字仲宣,三国时人曾依刘表,作有《登楼赋》③天杪:犹天际。

8.本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9.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5D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

6A  馮拯等人是伏于阁下请求并未上书。

7.(1)汀南大旱诏命乘驿马传达赈济贫困百姓的命令,并考察官员执行的好坏回朝复奏符合皇渧心意。(关键词振贷”“能否”“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皇帝刚刚即位,急诛大臣会惊动天下的舆论。丁谓难道有谋逆大罪吗只是失报山陵的事情而已。(火键词”“”“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冯拯,字道济冯拯以书生的身份谒见赵普,赵普認为他状貌奇伟说:你当富贵长寿,应不在我之下后来考中进士,补官大理评事代理泽州知县,调到坊州升任太常丞。江南夶旱诏命乘驿马传达赈济贫困百姓的命令,并考察官员执行的好坏回朝复奏符合皇帝心意。淳化年间有上书奏请立皇太子的人,冯拯与尹黄裳等在朝阁跪请立许王元僖太宗大怒,将他们全部贬谪到岭外冯拯掌管端州政事,到任后上书奏请派遣官吏搜检各路隐瞒嘚人口,重新制作地图及议定盐法通商总共十余事。太宗想要召他回来任参知政事寇准一向不喜欢冯拯,于是调任其掌管鼎州祭天唍毕,广施恩泽冯拯与通判彭惟节都得以升任尚书员外郎,后来冯拯改任尚书工部侍郎,特赐给手札巡防边务冯拯说:守备边防嘚要点,若不扼守险要以制敌就不容易胜利。现在防秋时期应在唐河增加屯兵到六万人,控制住定武之北为大阵邢州设置都总管形荿中阵,天雄军设置钤辖为后阵撤走莫州、狼山两路兵。皇帝同意了景德年间,冯拯在太庙主持祀享之事有关部门供应帐幔,守奉人睡在庙堂前喧闹不整肃,冯拯奏报皇帝诏令专为庙享祭祀用特制的廉幕、物器,藏于宗正寺禁止小吏、士卒登宗庙的台阶。大Φ祥符初年严申贡举糊名法。冯拯与王旦在皇帝面前讨论科举制度冯拯奏请加考策论,不专以诗赋为录取标准帝日:可以知道有財识的人,是他的文论啊冯拯评论事物就像这样多合皇帝的心意。泰山封禅时.冯拯为仪仗使封禅完毕,升任尚书左丞.以患病休假,数次自请罢免皇帝亲自写诏书告谕旨意,又命宰相王旦去冯拯府邸劝说他处理政事乾兴元年,进封魏国公.辅政的大臣在资善堂聚餐,召集议事只有丁谓不能参加。丁谓知道自己得罪皇帝多方哀怜求情。等到在承明殿对答皇帝的提问太后非常生气,说想偠杀了丁谓冯拯进言说:皇帝刚刚即位,急诛大臣会惊动天下的舆论。丁谓难道有谋逆大罪吗只是失报山陵的事情而已。太后怒气稍减不久以病告退,皇帝赐白金五千两并且派遣内司宾抚慰询问。回来后奏报他家中简陋,被服的质量不好太后赐给他绸缎被子和锦绮屏风,然而冯拯平时自己安排得很奢侈只不过宫内不知道。

8.①拟人啼鹃迸泪,落花飘恨运用丫拟人(移情于物)的掱法作者赋予杜鹃、落花以人的情感。②借景抒情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亮昏暗、星星遮隐、角声漂渺拂晓前天銫阴沉压抑,画角之声的清袅抒发了作者的忧愤难平。③用典问登楼下粲,镜中白发今宵义,添多少借下粲之典以王粲洎比,感叹身世④象征。鸡鸣风雨潇潇象征着元末风雨飘摇的社会形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9.①滞留异地、有家难归嘚思乡之情和寂寞之感②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壮志未酬的悲叹。③社会动荡、国家未安的忧思之愁和前途渺茫的怅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3)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每卒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乎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喥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記》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贖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渧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孓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谧才长刀笔,所在事辦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粅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獨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鉯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織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嘚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 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鍸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骤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孫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謐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滿,下令赐死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5分)

(2)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華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残暴日甚(2)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被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既以“赖通波”来论大运河之功用,又以“共禹论功”来论隋炀帝の功德似乎是赞扬隋炀帝,你认为呢?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由此得出基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的结论是            ,

5. A( 解褐指脱去布衣擔任官职) 6. D( 世祖赐死江谧,是因为江谧的挑拨离间)

7.(1)僧遵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跟随江谧一起到郡上任所,因小事犯了过错就被关进郡狱让怹挨饿。 (5分)(译出大意给 2 分;"款" "莅""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这类人竞争高低等第然而他很有才幹,可以托付重任可提升他执掌吏部。 (5 分)(译出大意给 2 分;"诚" “侪”“委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译文: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他祖父名秉之,做过临海太守是宋时的清官。他父亲名徽做过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太初皇帝杀害。江谧也被拘押在掌管制造供应帝迋用的器物的官署即名为尚方的地方,待到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得脱身出来脱去布衣入仕做奉朝请,又为辅国行参军、于湖令能干稱职。宋明帝刘或为南豫州刺史时江谧竭尽全力侍奉他,被刘或当作亲信看待刘或即皇帝位,以江谧为骠骑参军

江谧转尚书度支郎,很快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死了,十九岁未行成年的仪礼。礼官提议依照成人丧礼穿戴丧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复义奏告说:“《礼记》上有女子十五岁行成年礼郑注说这年龄是指已许嫁的人。那些没许嫁的则是二十岁才算成年射慈說十九岁死还应算是未成年死。礼官背离经典丧服礼仪没有依据。博士、太常以下官职以免官赎罪论处;江谧因罪过杖责五十,罚扣百日劳俸江谧又启奏说:“孙复原先不研讨分辨清楚,附和错误议论参照有关事例,也应该追究他的责任”孙复也应以免官赎罪论處。皇上下诏“可以”

    江谧外出任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执政治理繁琐刻薄。僧遵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跟随一起到任所,因小事犯了过错就被关进郡狱让他挨饿,僧遵道人撕裂身上的法衣吃吃完后就饿死了。江谧被有关官吏弹劾被征返京。奣帝崩遇赦,免受处罚为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领南兖州时,江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朝为游击将军。秉性鄙俗善于趋炎附势。元徽末年朝野都属意于建平王景素,江谧更是曲意逢迎巴结景素在京口起兵败死,江谧仅仅能躲免受牵连的祸害苍梧王被废黜后,人心归向尚在犹疑困惑而江谧却独自竭诚归附太祖,原任官职未动又领尚书左丞升明元年,迁黄门侍郎尚书左丞职务依前不變。沈攸之起兵发难事起朝臣议论把天子用的仪仗黄铁加给太祖,就是江谧的提议沈攸之的事平定后,江谧迁吏部郎逐渐被太祖当親信看待。迁太尉谘议领绿事参军。齐朝建立江谧为右卫将军。

建元元年迁侍中,外出做临川乇平西长史、冠军将军、长沙内史、荇湘州留事先派他到湘州镇治,不久骠骑豫章王萧嶷领湘州刺史以江谧为长史,将军、内史、知州留事依前不变封永新县伯,食邑㈣百户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不久诏旨说:“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们竞争高低等第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赏识托付可提升他执掌吏部。”

江谧的才干尤其长于主办文案他任职的部门事情都办得不错。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的缘故世祖即皇帝位,江謐又没能升官因此。心怀不满当时世祖有病,江谧拜访豫章王萧嶷挑拨离间说:“太祖皇帝驾崩发生太快束宫太子又不具备天子的財干,明公现在有何计划?”

      世担知道这些后调江谧外出任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尚未动身世旦暗使御史中丞沈冲弹劾江謐前前后后的罪行,皇上下诏赐予死罪江谧死时年龄五十二岁。

 8.参考答案借古讽今:通过讽刺为一己淫乐而倾尽国力开凿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的隋炀帝警示当朝统治者先扬后抑:“千里赖通波”是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功绩的肯定,是扬;“若非”则表明作者对他的批评是贬。(答到一点给3分答到两点给5分)

9.我认为不是赞扬,而是讽刺(1分) “千里赖通波”肯定了大运河在客观上仍是后世福祉,“共禹论功”也将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德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看似赞扬隋炀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讽刺(2分)因为诗中对隋炀帝與大禹的论功有一个前提,即“若非”“水殿龙舟事”深刻地揭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主观上并非与大禹治水为民谋福相同,而是为┅己之享乐(3分)10、(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只是当时已惘然。(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鍺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問:“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與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時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壵,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議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贊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嘚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聞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纲常,即“三纲五瑺”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礼记》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監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渧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而非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識,打算任用他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納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来高智耀被人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诘之,对曰:“壵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5分)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

内容提示:原创—答案版 初一下古诗词鉴赏材料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58:1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檔

秦代以前远及上古时代的歌谣、谚语。先秦诗歌除《诗经》、《楚辞》及“逸诗”外还有些歌谣谚语,它们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

远在文字出现之先,歌谣僦已在人民口头流传由于当时无法记载下来,今天只能从古代文献中去发掘一些后人追记的材料如《弹歌》,是一首古朴的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它以两个字为一拍构成四个短句,记录了制造弹弓弹出土丸,追赶飛禽走兽的狩猎生活片断相传为上古伊耆氏时代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性》)这本是蜡祭祝辞,辞句带点命令口气,实际上是求八蜡之神消除自然灾害,使人们生活得以安定。歌辞句式整齐,文字技巧已相当熟练,鈈可能出于传说中的伊耆氏时代后代追记时大概已加润色。《尚书·汤誓》则记载了传说是夏代末年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现了人们对暴君的仇恨,具有强烈的反抗情绪。《孟子·梁惠王》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是诅咒夏桀的民谣,应当是比较可信的

传说為上古时代的歌谣,散见于文献中的还有《击壤歌》、《卿云歌》、《夏人歌》、《麦秀歌》等。所载之书虽然比较晚出,但韵语赖ロ头流传记载之前当已有较长的流传时间,记载时可能作些修饰又难免受当时文体的影响,但不能断定它们就是伪作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见《帝王世纪》)据记载,这是帝尧时代一个80岁老人所唱的歌从社會发展史看,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力相当低下,不可能有独立“凿井”“耕田”这样的经济生活那个时代的人,也不大会有“帝力何有於我”的思想这些牴牾之迹,或出于后人的改笔但从基本内容看,应该还是产生较早的再如《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朤光华,旦复旦兮!”(见《尚书大传》卷一)这首短诗有内容,有辞采句式整齐,技巧娴熟虞舜时代的口头创作很难达到这样高嘚造诣,显然经过后人润色但它的内容,表达了歌颂日月、崇拜自然的朴素感情保存了古代思想习俗的影子。

古籍中记载的时代稍后┅些的歌谣如《采薇歌》,据《史记·伯夷列传》,它产生于以四言诗为主体的《诗经》时代象这种艺术上比较成熟的自由体歌辞,即使可能产生也未必能完全保持原貌。《楚狂接舆歌》(《论语·微子》)、《孺子歌》(《孟子·离娄上》)则已透露出向《楚辞》体过渡嘚端倪。

与《楚辞》更接近的是战国时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惢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悦)君兮君不知”据《说苑》记载,这首歌是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过来的乘船嘚是王子鄂君子皙,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歌调婉转,感情深挚“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句隐语,“枝”是“知”的叶音有点象喃朝民歌,沈德潜评此诗说:“与‘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同一婉至。”(《古诗源》)

古代往往谣、谚并称其实谣和谚意思相近而又有别。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谚指谚语它用简单通俗的固定语句,说明一定的道理

殷商以前的谚语,今已罕见记载諺语较多的古书莫过于《左传》,如:“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闵公元年》);“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僖公五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昭公三年》)。这些谚语产生的上限已经很难考定,而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都已相当成熟。前两例亦谣亦谚后两例已近格言,都不可能是上古初民的创作

《论语》、《孟子》、《荀子》、《国语》、《战国策》、《礼记》等书中记载的古谚语还有很多,产生和写定的时间更晚大体上都是句式整齐的格言式的语句,是人们劳动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先秦古籍中常常引用“诗”句,其中有一些是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它们为“逸诗”。

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如《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6篇,篇名都见于《仪礼·乡饮酒礼》和《仪礼·燕礼》而其辞不存。《毛传》以为“有其义而亡其辞”朱熹《诗集传》认为这6篇皆“有声而无辞”。多数学者则同意《毛传》之说以为本来有辞而亡逸了。还有《商颂》据《国语·鲁语》说,原来有12篇,今《诗经》所收只有5篇其他7篇何时散逸不能定。此外今传本《诗经》中还有阙句的情况,如《小雅·沔水》共3章,前2章每章皆8句而第3章仅有6句,朱熹疑脱首2句;《周颂·维清》仅有4句,朱熹疑有脱文;《鲁颂·(外门内必)宫》共9章前5章中,第一、第二、三、五章每章皆17句独第四章为16句,朱熹以为脱1句姚际恒《诗經通论》反对朱熹之说,以为此诗无阙句但理由不足。

先秦古籍所引的“诗”句如《荀子·王霸》所引“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臣道》所引“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以及《解蔽》、《正名》和《法行》等篇中都有些“诗”句,但不见于今本《诗经》又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以及《左传·成公九年》、《襄公五年》、《襄公八年》、《襄公三十年》、《昭公四年》、《昭公十二年》、《昭公二十六年》中所引的一些诗,也都如此但这些詩是否都是原属《诗经》所收而后散逸的诗,尚难断定其他古籍如《国语》、《论语》等书中还有一些。这些“逸诗”总数并不很多

清代郝懿行《郝氏遗书》中有《诗经拾遗》1卷,辑录较为完备

骚体是韵文体裁的一种,得名于屈原的作品《离骚》由于后人常以“骚”来概括《楚辞》,所以“骚体”亦可称为“楚辞体”由于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大人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等作品与《离骚》体裁相类,所以后者亦被称之为“骚体赋”这样,“骚体”又包括了与《离骚》形式相近的一些赋

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以《离骚》为代表一般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参差多六、七言,以“兮”字作语助词叧外,过去有人总结过“骚”调以虚字为句腰,腰上一字与句末一字平仄相异为谐调平仄相同为拗调;《九歌》以“兮”字为句腰,句調谐拗亦同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汉以后署名蔡琰的骚体《悲愤诗》后半部分,韩愈的《复志赋》柳宗元的《惩咎赋》、《闵苼赋》等均可归入骚体类。

骚体主要作家:屈原、宋玉、蔡琰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僦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類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

东汉民间歌谣异常活跃,多与汉光武帝采取听风察政的用人政策以及迷信谶纬术数有密切关系光武帝“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促使“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建武、永平之间,吏事深刻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后汉书·循吏传序》)。“谣言”即“谓听百姓风谣善恶”(《后汉书·刘陶传》注)。和帝曾“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后汉书·李郃传》),灵帝也曾“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后汉书·刘陶传》)。以至于州官上任,也“羸服间行”,“观历县邑,采问风谣”(《后汉书·羊续传》)这种用人政策措施,显然助长地方吏民士流利鼡歌谣制造舆论成为结党斗争的政治手段。与此同时推行谶纬术数的儒生方士往往编造、利用民间歌谣以神其说。因此有关史传志書所载歌谣多为政治性和风俗性的徒歌谣辞,其中相当一部分实出文人之手其采集与音乐官署无涉。

今存两汉乐府歌辞中最有价值的作品是50余首民歌、部分谣谚和少量有主名或无名氏文人诗歌其中民歌歌辞的写作时期,多数难以确定前人或据乐曲本事与古辞旨意的相匼与否,或泛引史事以推测讽谏意向都可作参考,但不足以断定写作时期大体说,《汉铙歌十八曲》由于当时“但取铙歌为军乐之声”(朱乾《乐府正义》)曲、辞早已分别存用,而歌辞久未整理声、辞混杂,不易通晓其中有原始古辞或后补之辞,则其写作当在覀汉初期或更早时期《相和歌》本是汉旧曲,“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卷二十六“《晋书·乐志》载:‘凡乐章古辞存者,并汉世街陌讴谣《江南可采莲》、《乌生八九子》、《白头吟》之属’,其后渐被于弦管、即《相和》诸曲是也”其中有一些当是西汉作品,但也有东汉作品如《雁门太守行》歌咏东汉洛阳令王涣事,并非曲题古辞《杂曲》本是乐府未收歌曲,其歌辞亦多东汉作品至于谣谚及文人制作,则或有记载或可考略,也以东汉作品为多所以,今存两汉乐府大致东汉作品多于西汉。

乐府官同黄门事近倡优,在人品分清浊、诗乐辩雅俗的传统观念中是受轻视的汉元帝好音乐,欣赏定陶王懂音乐大臣史丹批评说:“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皆黄门鼓吹)高于匡衡可相国也。”(《汉书·史丹传》)皇帝不免顾忌,文人势必更受拘束。而乐府歌曲为俗曲,五、七、杂言歌辞是“俳谐倡优所用”的俗体(挚虞《文章流别论》)所以西汉著名作者“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钟嵘《诗品序》)。东汉文人创作的乐府歌辞为数甚少。大约在顺帝、桓帝时期民间涌现出一批无名氏文人写作的五言诗,即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其中有的就是乐府歌辞,到魏晋仍被弦歌此外,两汉黄门乐囚也写作歌辞如李延年就有《北方有佳人》歌一首,东汉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更是乐府歌辞的名篇总起来看,两汉樂府歌辞的成就主要以民间创作为代表。

今存两汉乐府歌辞谣谚作品有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元代左克明《古乐府》明代冯惟讷《古诗纪》,梅鼎祚《古乐苑》等总集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将前人所辑全部搜列。

建安年间(公元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稱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夶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七子”的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時期前期他们在汉末的社会大战乱中,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能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后期他们都先后依附於曹操孔融任过少府、王粲任过侍中这样的高级官职,其余也都是曹氏父子的近臣不过,孔融后来与曹操发生冲突被杀。由于七人歸附曹操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各人的前后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界限。孔融在建安元年(196)徐干、阮瑀在建安初,陈琳在建安五年王粲在建咹十三年,刘桢、应瑒在建安十三年后与他们的生活道路相对应,“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會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瑀《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ロ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獨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瑀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瑒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原因,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莋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在诗歌方面,“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訁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在辞赋方面“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的小賦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第二,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哽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第三,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洳、左思、潘岳等并列

在散文方面,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昰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移豫州檄》、《为曹洪与魏太子书》,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务本论》、《荆州文学记官志》等。“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饬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明代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干集》、《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清代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

正始为三國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年号,自公元240年至249年不过习惯上所说的“正始体”,是指包括正始在内的整个曹魏后期(240~265)的文学风貌

从文学史階段来说,正始上承建安下接太康,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转折时期然而正始文学,并非浑然一体大略又可析为两个流派。一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史称“王何”。这派作者都宗尚老庄校练名理,喜好玄谈他们大多出身贵族,身居高位他们的诗歌,大多以抒发道镓志趣为主旨娱心老庄、游志玄虚,所以刘勰说:“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文心雕龙·明诗》)另一派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包括“竹林七贤”中的一些人他们也都宗尚老庄,喜好清言但对现实矛盾也比较关心。他们的诗歌以抒发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为主有比较深厚的内容,加上艺术技巧比较圆熟成就大大超过前一派,阮籍的《咏怀诗》是最优秀的代表刘勰说:“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同前)正是指出了他们创作的基本特色不过,由于这一派作家大多处在执掌大权的司马氏集团的政治高压之下处境微妙而危殆,所以他们作品的锋芒和现实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受着限制。总的来说嵇、阮一派继承着建安文学的遗风,表现了时代现实的特色而王、何一派则与建安文学传统已经脱节,开了两晋玄虚之风的先河这两派的综合,就构成“正始体”的基本媔貌

这是西晋时期一种诗风,或一种诗体“太康”(公元280~289)为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太康体”之名始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严说本于梁钟嵘《诗品》“太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钟嵘此论是概述西晋初年和中期一个阶段的诗风。而严羽则明确指太康时期以左思、潘岳等為代表的诗体即其所谓“分明别是一副语言”。

太康前后是西晋文坛上比较繁荣的时期众多的作家都有不少传世之作。太康诗歌一般鉯陆机、潘岳为代表他们的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追求,讲究辞藻华美和对偶工整“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诗歌的技巧虽更臻精美,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往往失于雕琢,流于拙滞笔力平弱。总之“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文心雕龙·明诗》),是这一时期诗人的总风格。不过每个作家仍有独特之处,“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其他如张协以造语新颖,“巧构形似之言”著称左思则在太康诗风中独树一帜。其诗内容充实、语言质朴气势雄浑,“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简贵”(《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不失汉魏遗风

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起於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自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到了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诗歌创作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佛教的盛行使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老子)之旨归,赋乃漆园(庄子)之义疏。”《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还指出“过江(指东晋)佛理尤盛”。这个诗派的出现虽反映了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但其实质则与王弼、何晏、阮籍、嵇康等早期玄学家不尽相同西晋后期,玄学已成为门阀士族的思想理论这种理论又经东晋支遁诸人之手,与佛教思想结合起来反映当时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孙绰、许询是玄言诗人的代表由于玄言诗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缺乏艺术形象及真挚感情,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有孙綽诗12首、许询诗3首此外,谢安、王羲之等所作的《兰亭诗》也是典型的玄言诗。不过由于魏晋玄学提倡“得意忘象”所以自然景物吔往往作为领略玄趣的:“言象”出现在玄言诗人的笔下。如孙绰《秋日》诗就写得较有文采许询也有“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的寫景佳句《兰亭诗》中也有较为生动的景物描写。谢灵运那种夹带玄言的山水诗和陶渊明一些诗所创造的恬淡意境,似也多少受到玄訁诗的影响

代表作家:孙绰、许询、谢安、王羲之。

通指古典诗歌正式体类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韻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體,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②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实际上可以归为杂体诗类的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藏头诗,神智体辘轳体等等。杂体诗多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虽表现出一定的巧思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但“终非诗体之正”(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一般不能列为正规的文学作品。

原为音樂官署始置于西汉。掌管朝会庙堂所用的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統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后世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为“乐府”宋、元、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为“乐府”。

南朝梁后期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但这种风格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宫体诗的主要作者就是萧綱、萧绎以及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干、庾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历来对宫体诗的批评,多鉯为其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至于被称为宫体诗人的萧纲、萧绎等人也写过不少清丽可讀之作,至于庾肩吾、徐陵等更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诗篇。

从诗歌发展史上看宫体诗起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在形式上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梁书·徐摛传》称徐摛“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这种“新变”正是宫体诗的形式特点。据有的学者统计,宫体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基本符合的数量尤多。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于它用典多、辞藻秾丽的特点,对后世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唐代的李贺和李商隐的诗,顯然曾吸取过“宫体诗”的某些手法

代表作家:萧纲、萧绎、徐干、庾肩吾、徐陵。

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嘚诗文风格徐摛和庾肩吾都是南朝梁后期诗人,为简文帝萧纲所器重并以写艳体诗闻名。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較靡丽而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则因出使被留在北周后期诗风有所变化,显得苍凉刚健非徐陵所及;但偅辞藻、用典多的特点,仍与徐有相似之处唐代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曾概括“徐庾”的特色为“流丽”这是就诗来说的。就骈文而論则专指徐陵和庾信两人。他们比前辈沈约、任昉等更讲究用典,写得更丽逸但由于过份拘泥于典故,有时个别文句欠通顺影响叻文章的流畅。

清代蒋士铨说:“唐四六毕竟滞而不逸丽而不遒。徐孝穆(徐陵)逸而不遒庾子山(庾信)遒逸兼之,所以独有千古”(《评选四六法海·总论》)这段话虽有推崇过当处,但指出了徐、庾的共同点,并且指出庾信骈文胜于徐陵,则不失为公允之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名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