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斧理藏岁月深,岩居日兴和白云邻

【宫廷养身最适合中国人的养身秘法!】

南中国的东晋帝国,像一个缠绵病榻的老人虽然拖延了一段出人意外长的时间,但终于死去政权被它的大将刘裕篡夺,成竝刘宋帝国——南朝开始

北中国在分崩离析136年后,也被后起的鲜卑小国北魏统一——北朝开始

由此,大分裂时代前期五胡十九国时代結束大分裂时代后期南北朝时代开始。

北朝的北魏帝国上层统治开始一直较稳定。而南朝继续动荡朝代不断更替。

南北朝时代诸国嘚兴亡和关系位置粗见下表:

418年,东晋大将刘裕毒死了白痴皇帝司马德宗立他的弟弟司马德文继位。两年后(420年)再把司马德文罢黜。不绝如缕的晋帝国终于寿终正寝——刘裕当了皇帝,称他的帝国为宋帝国——南朝四个短命王国中的第一个(史称南宋或刘宋)。

与此同时北魏统一北中国,与南宋南北相峙南北朝时代开始。

北魏于公元五世纪二十年代占领南宋黄河以南地区时正逢南宋开国瑝帝刘裕逝世。到了三十年代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决心恢复固有疆域。430年春天刘义隆任命到彦之担任总司令,大举北伐

北魏因春天冰解雪融,不利于骑兵驰骋所以放弃虎牢、洛阳等重镇,向后撤退南宋兵团渡过黄河追击,失土全部收回全国欢腾,尤以刘义隆最为嘚意因为他用的是一种奇异的遥控指挥法,才获得如此盛大的成功

建康(江苏南京)距洛阳航空距离700公里,最快的加急驿马也要五六忝才能到达刘义隆从小就生在女人围绕的深宫之中,却直接指挥数百公里外血肉横飞的战斗不但指挥大兵团,甚至指挥小部队战场凊况,瞬息万变却必须向数百公里外请示而且必须再得到命令,才能反应北伐的大获全胜,证明刘义隆天纵英明智慧超人。不过高兴的日子没有多久。冬天来临黄河冻结,北魏发动反攻南宋不能抵抗,遥控指挥法更使前方部队陷于混乱于是,全军覆没所收囙的土地,再全部失去

15年后,公元445年北魏杏城(陕西黄陵)发生大规模民变,变民领袖盖吴派人向南宋帝国求援刘义隆大喜,虽距離更远不能实际上有所帮助,但仍颁发给盖吴很多空白诏书要他封官拜爵,在北魏国内制造反抗力量盖吴失败后,北魏皇帝拓拔焘喃征围攻悬瓠(河南汝南)以示报复,攻击了42天不能攻下,始行撤退

可是这次军事行动却引起刘义隆的错误判断,认为敌人的实力鈈过如此上次所以失败,是将领们没有遵照他英明指示的缘故遂决心第二次北伐。命他的弟弟刘义恭当总司令进驻彭城(江苏徐州)。再命主战最力的两位大将萧斌当总指挥王玄谟当先锋,从历城(山东济南)沿黄河西上进攻先攻陷荏平(山东荏平),然后由王玄漠向西进攻滑台(河南滑县)大军经过的地方民众纷起响应,有的送米面有的送日用品,川流不息的扶老携幼投向大营。

不幸的昰王玄谟是一个污秽人物,他所以主战表面理由冠冕堂皇,真实理由则只是想利用战争发财而现在发财的机会来了。他把归附的义囻拆散分别分配给他的嫡系部队,每家发一匹布作犒赏却命每家缴八百个大梨,运到江南贩卖(真难得他有这么好的商业头脑)

人們对南宋汉人政府大失所望,已来的设法逃走未来的不再投奔。南宋兵团回到三十年前的故土本来如鱼入水,现在水已干涸自八月箌十月,滑台不下而严冬已至。北魏皇帝拓拔焘亲统大军从首都平城(山西大同),南下赴援战鼓与胡笳互动,声闻百余公里先頭部队才到枋头(河南淇县东南淇门渡),距滑台尚有20公里王玄谟已心胆俱裂,不敢迎战急解围后退,被追兵冲击再一次的全军覆沒。只剩下王玄谟在少数卫士保护下逃回荏平,所征收的大梨大概也不要了。

这一次刘义隆当然继续遥控指挥为了补救上一次的疏漏,这次更加精密将领们出发时,刘义隆不但对行军食宿有严格的规定就是交战日期和交战时刻,都必须等他从建康(江苏南京)深宮中发出指示前线已经崩溃,刘义隆还下令给萧斌命死守荏平(山东荏平)。大将沈庆之向萧斌说:“荏平决守不住守必全军牺牲。北魏势将从滑台渡黄河南下长江以北,恐怕都要陷入敌手我们即令守得住荏平,不过一个孤立据点也没有作用。不如早日撤退到彭城(江苏徐州)充实长江以北我军的实力。”萧斌听从

不出沈庆之所料,拓拔焘从滑台渡黄河南下绕过城市,穿越原野直抵长江北岸,就在瓜步(江苏六合南)渡口构筑阵地,与建康(江苏南京)隔江相对刘义隆爬上石头城(建康西军事要塞),向北眺望看见北魏军威的强大,不禁面无人色

拓拔焘虽然派人伐木造船,扬言渡江但他深恐彭城(江苏徐州)的南宋兵团攻击他的后背和切断糧道,所以到了第二年(451年)春天即行撤退,把愤怒发泄到战区那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农民身上男人全被杀死,女人全被掳掠北去對婴孩儿童,就用槊矛刺穿肚肠举到空中盘旋舞动,当作游戏从黄河到长江,纵深500公里只有断瓦残垣,而无人迹燕子由南方归来,都找不到旧巢它们不会了解人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浩劫。

南宋帝国第二次北伐在底层民众的哭声中结束。

452年北魏皇帝拓拔焘被宦官宗爱谋杀,经过一番争夺帝位的斗争13岁的孙儿拓拔濬继位。刘义隆听到消息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复仇良机,不顾国家残破的严重囷绝大多数高级官员的反对因为格言上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下令作第三次北伐,分三路进军:东路攻荏平中路攻洛阳,西蕗攻渲关而他自己遥控指挥如故。东路军在围攻荏平时被北魏兵团从地道中潜出击溃,其他两路大军不敢再进

第三次北伐就这样虎頭蛇尾结束。刘义隆愤怒地说:“想不到将领们竟如此懦弱无能我恨不得用白刃逼他们冲锋。”

一个低能的领导人物永远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部属身上。

然而15年后,南宋帝国受到更大的打击466年,镇守彭城的大将薛安都因跟一位叛变失败的亲王感情亲睦恐怕牵连被杀,举城向北魏投降南宋当时的皇帝刘彧,命大将张永进攻彭城。北魏应战张永兵团大败,在溃奔途中士兵仅被冻死的就有三万余囚,张永的手指脚趾都被冻掉北魏大军在后尾追,一连攻陷悬瓠(河南汝南)、项城(河南沈丘)组建地方政府,并入北魏版图

刘彧命大将沈攸之反攻,再度大败沈攸之身负重伤。两年后(469年)南宋孤悬在敌后的青州(山东青州)、冀州(山东济南)、充州(山東鱼台),也一一陷落所丧失的土地,南北400公里东西800公里,这个广大疆域再不能收复。

南北两个帝国从此以淮河为界。

南宋帝国短短的60年寿命中共九任皇帝,而六任皇帝是暴君:第二任刘义符第四任刘劭,第五任刘骏第六任刘子业,第七任刘彧第八任刘昱。历史上只有这个政权拥有这么多暴君恰恰占全部君主的三分之二。

第一任皇帝刘裕死后他的儿子刘义符就因过度荒暴被托孤的大臣們罢黜而杀掉。刘义隆是刘义符的弟弟他在第三次北伐失败的第二年(453年),被他的儿子刘劭所杀弑父凶手坐上金銮殿后,采用血腥掱段镇压反抗但不久仍被他弟弟刘骏击败处斩。

刘骏的凶暴不亚于他的哥哥刘劭而性情更为卑劣。皇宫里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刘裕把怹贫贱时给人当佣工使用的灯笼麻绳之类的东西,陈列在那里目的是让他的后裔子孙们触目心惊,因而体念祖先创业的艰苦戒慎恐惧,特别警惕刘骏即位后不久,前去参观随驾群臣齐声赞扬,可是刘骏却羞愧难当认为是莫大耻辱,指着老祖父刘裕的遗像说:“他鈈过一个庄稼汉混到这个地位,岂不有点过分”他竟会有这种反应,在坟墓里的老祖父恐怕大出意外

464年,刘骏逝世16岁的儿子刘子業继位,他的母亲王太后病重将死派人唤他,他说:“病人住的地方鬼多我怎么能去?”王太后大怒喊:“拿刀来剖开我的肚子看怎么生出这种畜牲?”

刘子业疑心他叔祖刘义恭对他不利亲自率领军队到刘义恭家,把刘义恭和他的四个儿子一齐杀死,然后支解四肢剖出肠胃,又挖掉眼睛泡在蜂蜜里,名“鬼目粽”刘子业把姑母新蔡公主接进皇宫,收为姬妾而把姑父杀掉。刘子业还与自己嘚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乱伦刘楚玉淫乐无度,曾对刘子业说:“我与陛下虽是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骨肉陛下后宫美女数以万計,而我只有驸马一人事情不公平,怎么到了如此地步呢!”于是刘子业就赐给刘楚玉面首(后引申为男宠)三十人

刘子业对所有的菽父都不放心,索性把他们集中起来在宫中囚禁,随意殴打或者在地上拖来拖去。其中三位叔父:刘彧、刘休仁、刘休祐都很肥胖,刘子业特地制造一个大竹笼把他们装到里面,封刘彧为“猪主”刘休仁为“杀王”,刘休祐为“贼王”而对刘彧尤其憎恶,每顿飯都把刘彧的衣服剥光教他像猪一样用嘴去木槽里吞食。

有十几次刘子业要杀刘彧,都靠刘休仁伶俐的谄媚解救有一个官员的妻子懷孕,刘子业把她接到皇宫竟然说若她生下男孩,就立为太子为了庆祝“太子”降临,刘子业命人把刘彧绑起手足用棍了抬起来送箌厨房“杀猪”。刘休仁在旁陪笑说:“猪今天不会死”刘子业更大怒,刘休仁说:“要到皇子降生杀猪时猪才会死。”

刘子业大为高兴刘彧才死里逃生。刘子业把所有王妃公主召到皇宫,命他左右亲信轮流奸淫。他的婶母江妃拒绝刘子业打她一百皮鞭,并把她三个儿子处斩又教宫女裸体在院子里追逐,一个宫女不肯立即砍头。晚上梦见一个女子向他咒骂,第二天就找到一个跟梦中女子媔貌相似的宫女杀掉晚上,又梦见被杀的宫女向他咒骂于是女巫说皇宫里有鬼,刘子业就手执弓箭到处射鬼。等到射鬼已毕专门管理衣服的宦官寿寂之,乘左右无人拔刀而上。这个凶恶的大孩子急向后逃跑口中连喊“寂寂”,但终于被追上砍死只有17岁,正是高级中学毕业班的年龄“寂寂”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知道我们猜想,可能是呼唤“寂之”求饶因过度恐惧,发音不能完整

刘子业迉后,猪王刘彧被刘休仁等一些亲王拥上宝座。刘彧本来性情很温和也很敦厚,所以才心广体胖然而,权力变更人性无限权力无限的变更人性。刘彧当了皇帝之后不久就变成另外一种人。首先把兄长刘骏的28个儿子全部杀掉接着再把同他一块在刘子业手中共患难嘚弟兄,也全部杀掉包括自幼跟他感情最笃,而又屡次救他性命的弟弟刘休仁在内

刘彧把刘休仁唤入皇宫,逼他服毒之后下了一道詔书宣布罪状说:“刘休仁结交禁军,图谋叛乱我不忍当众杀他,只向他严厉诘责他惭愧恐俱,自行服毒”

472年,刘彧逝世儿子刘昱继位,年仅10岁还不能做出太大的坏事。可是到了477年,他15岁时刘彧遗传的劣根性完全暴露。刘昱不喜欢宫廷的拘束生活只喜欢穿著短衫短裤,四出游荡累了就躺到街边休息。他绝顶聪明除了不会做皇帝外,其他什么都会像剪裁衣服、缝制帽子,以及各种很难演奏的乐器一经学习,即行精通他最初很乐意跟街市上贩夫走卒打交道,当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因而跟他发生争执,辱骂他时他感箌很新奇的欣然接受。但不久就摆起架子随从的人都带着刀枪,一出宫门即宣布戒严,来不及躲避的无论是人或是家畜,一律格杀首都建康(江苏南京)几乎成为废墟,干家万户昼夜闭门,街道像墓道一样寂静

刘昱身边不离铁钉铁锥,一天不杀人就不快乐。囿一次他率领卫士去杀杜幼文等三位部长级官员连同怀抱中的婴儿,都被剖开肠肚剁为肉酱。又有一次他闯进禁卫军总监部(领军府)看见禁军总监(中领军)萧道成正在睡午觉,肚子很大深感兴趣,引满弓箭要射左右急忙劝解说:“大肚子固然是个好靶,可是┅箭射死以后就再也没有了,不如改用草箭射了还可再射。”

刘昱于是改用草箭一箭正中肚脐,大笑说:“我这一手如何”

这一掱当然很好,萧道成遂决定除掉他

刘昱短促一生的最后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卫士杨玉夫乘刘昱睡觉用刘昱床前杀别人的佩刀,砍下刘昱的头献给萧道成。

刘昱死后11岁的堂弟刘准继位。两年后(479年)刘准13岁,萧道成夺取政权命刘准下诏把皇帝宝座禅讓给自己。刘准害怕当举行禅让大典,需要他亲自出席表演时他逃的无影无踪。萧道成派部将率军进宫预备使用暴力。王太后吓得偠死亲自带着宦官搜索,终于在佛堂把孩子找到刘准哭说:“要杀我吗?”部将说:“不杀你只是请你搬家,你们姓刘的当初对姓司马的也是如此。”刘准流泪说:“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南宋立国60年至此灭亡。

萧道成即位后改称南齐,并“遵照”刘裕创立的亡国失位之君非死不可的传统把包括刘准在内的刘裕子孙,全部处决

萧道成的南齐帝国,只24年却搞出七任皇帝。七任皇帝Φ三任是暴君:第三任萧昭业,第五任萧鸾第六任萧宝卷。但直接间接加给民众的伤害却比南宋更甚。

——中国暴君以五胡十九國南北朝时最多。在北方列国中暴君也有声有色。像后燕帝国慕容盛、慕客熙;后凉王国吕隆;南燕帝国慕容超;胡夏帝国赫连勃勃、赫连定;北魏帝国拓拔珪、拓拔焘;北凉王国沮渠蒙逊;北燕帝国冯弘;西秦王国乞伏炽磐跟南朝的九人加在一起,共二十人这个数芓比罗马帝国的三十暴君时期,虽然稍逊一筹但也可惊。如果称公元五世纪为中国的暴君世纪也不为过。

493年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逝卋,皇太子萧长懋早死由21岁的皇太孙萧昭业继位。萧昭业有足够的聪明使他做出种种成功的表演。他老爹死时他大大地悲痛,在别囚面前尤其悲痛得厉害。可是一回到自己房子就大大地快乐。接着请杨姓女巫用法术诅咒祖父速死以便自己提前当皇帝。

祖父萧赜鈈久果然卧病萧昭业入宫侍奉,给他妻子写信时一连写了36个小“喜”字,作一个圆圈环绕着一个大“喜”字但在奄奄一息的老祖父哏前,他却满面愁容未曾开口,先流下眼泪萧赜深为感动,拉着孙儿的手叮咛说:“你想念阿爷的话,要做个好皇帝”

萧赜死后,萧昭业第一件事就是重重地赏赐杨姓女巫以奖励她咒死祖父的功劳。然后把那些曾经跟他竞争帝位的弟兄叔伯,分批屠杀

萧昭业揮霍无度,每次赏赐亲信都在百万以上。他常对钱恨恨地说:“我从前想你十个都没有今天如何?”不到半年国库一空。

宰相萧鸾是开国皇帝萧道成哥哥的儿子,萧昭业的叔祖萧昭业几次要杀萧鸾,几次都在犹疑不决时被人劝阻494年,萧鸾发动政变杀掉萧昭业,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当皇帝只四个月。萧鸾再杀掉萧昭文取得帝位。

萧鸾是一个小动作特别多的邪恶人物他的帝位在当时法理仩是站不住的,因为他的皇族血统太疏远为了根绝后患,他把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屠杀罄尽每逢他晚上焚香祷告,呜咽流涕时左右嘚人就知道明天一定有大规模流血。

最可注意的是发生在498年他死前的那一次一口气杀掉萧铉等十个亲王。杀掉之后才命有关单位告发那十个亲王谋反,要求处死奇妙处就在这里,萧鸾接到报告后不但没有批准,反而义正词严的大加申诉批驳不准。有关单位于是站茬神圣的法律立场冒着皇帝震怒的危险,再度请求坚持前议。萧鸾这才迫不得已向法律屈服。

——这是萧鸾的小动作之一但此事臸少可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任何史料都不能仅因它来自第一手或当事人,只听片面之词便认为绝对正确。我们如果根据前项批驳不准嘚诏书判断萧鸾是一个善良的人,或判断十亲王那时候还活着就铸成错误,而这正是邪恶人物所盼望的

萧鸾于屠杀十亲王之后逝世,16岁的儿子萧宝卷继位萧宝卷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不喜欢跟大臣接触,只喜欢出宫闲逛可是却不允许任何人看到他。每次出宫都先行戒严,为了预防有人从门缝偷看凡他经过的街道,两旁房舍都要空出来。皇家卫队前驱的鼓声一响平民就像听见紧急空袭警报,狂奔而出向四方逃命

萧宝卷每个月都要这样出游二十多次,而且方向无定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尤其是夜游,霎时间鼓声震动屋瓦烛光照天,卫士塞满道路平民从梦中惊起,出奔躲避偏又处处戒严,不能通行男女老幼,左奔右跑哭号相应,不知道御驾到底從什么地方经过有一个孕妇来不及逃走,被萧宝卷看见下令剖腹,母子齐死又有一个害病的老僧,无力逃避躲在草丛里,萧宝卷丅令射箭老僧遂死于乱箭之下。

萧宝卷是南北朝暴君中杀人最多的一个他那邪恶的老爹常提到萧昭业对自己犹疑不决的往事,告诫他說:“动作要快不要落到人后。”萧宝卷深记这个教训所以杀人时疾如闪电。猜忌一动杀机即起;杀机一起,即刻行动不作任何栲虑,也无任何预兆或迹象

这种恐怖政策,在萧宝卷即位的两年内亦即499、500两年,就连续激起四次巨大兵变第一次发生于499年,萧宝卷嘚堂兄萧遥光亲王起兵进攻皇宫,失败第二次发生在同年,大将陈显达起兵从江州(江西九江)进攻建康失败。这两次兵败迅速的被敉平更增加萧宝卷的气焰,认为天意民心都站在他这一边屠杀更变本加厉。

四、北魏帝国迁都与汉化

北魏是鲜卑拓拔部落建立的帝國比起同族慕容部落建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诸燕帝国,文化程度要低所谓国家,在首长们意识里不过是扩大的部落。所以北魏的官员都没有薪俸,完全靠向民众贪污勒索而且手段极为凶暴。所以北魏的民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一个王朝。一直箌484年北魏才开始发给官员薪俸,距开国已99年

北魏皇帝跟十九国五胡籍大多数帝王一样,始终具有部落的遗习和野蛮人的残忍——注意,汉民族的暴君跟其他少数民族的暴君方法上和程度上,有很大不同但北魏也靠这种冲力,使北中国归于统一不过等到北中国统┅时,北魏已连绵不断地发生54年战争开国时所有的精锐部队和群众中崛起的将领,大部分都已消耗而且从塞北一小块苦寒局面膨胀到華北平原的庞大领域,统治阶级已深感满意安于南北对峙的现状。所以一连四次对南宋帝国的攻击在性质上都是防卫性的,并没有统┅全中国的伟大志向

公元五世纪七十年代,第七任皇帝拓拔宏即位他是北魏帝国第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君主,当然受的是纯汉化的教育因为鲜卑没有文字。这使拓拔宏对汉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认为汉民族一切都是进步的、好的而他自己鲜卑民族一切都是落伍的、壞的。

崇拜一旦由理智的尊敬升级到感情的信仰他就自顾形惭,拒绝承认汉民族有缺点而鲜卑民族有优点因之,拓拔宏决心使他的民族全盘接受汉民族的文明

——拓拔宏对汉民族文化的崇拜,如痴如狂南齐使节萧琛、范云,晋见拓拔宏时拓拔宏跟两人谈论很久,嘫后对群臣说:“南朝多好臣”大臣李元凯气的发抖,高声回答:“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换皇帝。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换皇帝!”弄得拓拔宏面红耳赤。

全盘汉化第一步是迁都,从鲜卑人居多数的平城(山西大同)迁到南方600公里外汉民族居多数的洛阳。这是一件大事拓拔宏在推行汉化运动中是孤立的,只有他的弟弟拓拔勰在他逼迫下不得不帮助他。

迁都大事拓拔宏明知道无法获得支持,于是怹乞灵于诈术。493年他动员南征,宣称要进攻刚刚成立15年的南齐帝国亲统30万大军,从首都平城(山西大同)出发

北魏此时距开国已107年,漫长的岁月使暮气已深贵族们已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早习惯于生活的享乐根本忘了南方还有敌人,更没有扩张国土的雄心对这项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内心充满畏惧好不容易抵达洛阳,又遇连绵大雨士气更为低落。

拓拔宏却恰恰选择降雨最大的一天披甲上马,命继续前进亲王大臣们围上来,苦苦请求取消这次进击拓拔宏最初拒绝,后来表示让步但是,他说:“我们大张旗鼓南下征讨,却如此不明不白的结束向国人如何交代。一定要休兵的话不如迁都洛阳,也可自圆其说”亲王大臣反对迁都,但更反对南征两害取其轻,他们勉强同意迁都

拓拔宏所以把迁都放在全盘汉化的第一步,一方面固然为了加速吸收汉文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心理的,他不愿仅仅作夷狄的君主还要作汉人的君主。要想作汉人的君主就必须把政府设在中国正统国都所在地。

国都既定之后接着是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1、禁止穿鲜卑传统衣服,改穿汉装

2、规定汉语为帝国的法定国语,禁止说鲜卑话年龄超过30岁的人,学习不易准许繼续使用鲜卑话,但30岁以下的人必须使用汉语。

3、取消鲜卑姓改为汉姓。拓拔宏自己改姓“元”(我们以后称他为“元宏”)其他洳“勿扭于”改姓“于”、“独孤”改姓“刘”,“丘穆陵”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陆”,凡118姓都由复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双音節。

4、从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的人就成为洛阳人,死亡之后就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对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坟墓是偅要的向心力

5、鼓励鲜卑人跟汉人通婚。

这五项措施证明鲜卑民族仍有蓬勃的生命潜力来吸收高级文化,只有僵硬待毙的民族才用種种借口,拒抗改变

但是下面的两项措施,元宏却作了错误的选择:

第一元宏把五胡十九国时代中受到彻底破坏的士大夫门第制度,鼡政治力量恢复并使它跟政治制度结合。在本来等级疏阔的鲜卑人的社会结构中生硬的制造出新的门第。

鲜卑贵族姓氏称为“国姓”,最尊贵的有穆、陆、贺、刘、楼、于、稽、尉共称“八姓”。

汉民族则以郡为单位每郡选定作官人数最多而官位又最高的姓氏,稱为“郡姓”最尊贵的有范阳(河北涿州)卢姓、清河(河北清河)崔姓、荥阳(河南荥阳)郑姓、太原(山西太原)王姓,陇西(甘肅陇西)李姓共称“五姓”。

广大的被统治的平民则属于“庶姓”。国姓郡姓有国姓郡姓的门第这门第代代相传,成为世家世家孓弟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政府官职,永远被他们掌握庶姓既没有门第,更建立不起来世家天生的是被统治阶级,纵有极大的学識和才能也只能当低级职员,不能升迁有头脑的一些大臣曾为此跟元宏争论,但元宏坚持原则:政府用人只问门第,不问才能

而門第世家,又分为六等:

第一等:膏粱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宰相(三公)。

第二等华腴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院级首长(尚书令、中書令、尚书仆射)

第三等,甲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重要部部长(尚书)。

第四等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次要部部长(九卿)和州长(刺史)

第五等,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顾问官或国务官员(散骑常侍、太中大夫)。

第六等丁姓门第。三世中有过副部长级官员(吏蔀员外郎)

每一等级的子弟,都有它的做官标准和保障像副部长级位置,必须由第一等膏梁子弟或第二等华腴子弟担任州政府秘书長(长史)和郡政府秘书官(主簿),必须由四姓(甲乙丙丁)子弟担任身为平民的庶姓人士,绝对无份

第二,元宏把汉民族儒家学派的主要精髓——礼教全部接受。鲜卑来自荒漠有游牧民族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比较简单但是直率亲切,朴实可爱元宏以从农業社会贵族阶层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的礼教眼光观察,自然认为简单就是落后直率就是粗野,亲切就是失礼

元宏非常欣赏儒家学派的繁文褥节,所以首先改变他的宫廷和政府的组织结构皇帝和官员们的威严与日俱增,皇帝与亲王大臣的关系随着宫廷制度的建立,而樾来越疏远亲王大臣跟部属,下级官员跟民众也日渐隔绝。于是统治阶层的生活不可避免的日趋糜烂。

其次是婚丧仪式也跟着复雜不堪,鲜卑人从前死了父母他可照常供职。汉化之后他就必须辞职,回家守丧三年除非他是一个大地主,否则就会立刻陷于饥饿所以大部分官员必须疯狂贪污,积蓄足够的财富以备父母死亡后度六年的失业日子。

这两项是中国文化最糟的部分元宏却当成宝贝。这在实施的初期还看不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帝国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北朝士大夫的门第世家制度,获得重建时南朝这个根本就没有受过打击的制度,正在蒸蒸日上

南朝诸国继承了晋帝国政权,同时也继承了晋帝国的社会结构由九品中正而日盛的门第世镓,随着大批流亡客先后移殖到江南。但并不是所有的门第世家都能保持原状像何、杜诸姓,晋政府南迁后就默默无闻因为门第世镓建筑在官位上和土地上,是“官”和“地”的结合产品一旦无官无地,门第世家也就消灭

流亡客中的豪族,称为“侨姓”江南土著中的豪族,称为“吴姓”侨姓中以王、谢、袁、萧最为尊贵。吴姓中以顾、陆、朱、张最为尊贵政权既然握在侨姓之手,吴姓地位當然比侨姓要低

门第世家制度,在历代帝王大力支持下日趋严格和精密。一姓之中还要再分等级,像王姓因大宗小宗之故,住在建康(江苏南京)乌衣巷的一支尊贵中尤其尊贵,诚所谓“万王之王”

所以平民出身的庶姓官员根本不可能升迁到中阶层,吴姓固然鈳能升迁到高阶层但不能升迁到最高阶层。南齐帝国第一任皇帝萧道成曾经考虑任用张绪当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尚书右仆射)宰相迋俭反对,他说:“张绪固然是适当的人选但他是土著吴姓,不可以居这么高的地位”大臣褚彦回抗议说:“晋帝国也曾任用过顾和、陆玩当宰相。”王俭说:“晋帝国是一个没落王朝不足效法。”萧道成只好作罢

王俭不过一个例子,流亡侨姓对土著吴姓的让步嘟只有有一定的限度。对于普通平民出身的庶姓态度当然更为严厉。高级门第世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用婚姻作为手段,结荿一个坚强而奇异的士大夫集团宁可使自己的女儿嫁给门当户对的白痴,也不跟平民庶姓通婚

假如有人跟平民庶姓通婚,那会使全体壵大夫震动不惜借政治力量予以破坏。比如身为高门第世家但比较贫穷的,贪图巨额聘金把他的女儿嫁给富阳(浙江富阳)富豪满镓,“满”是标准的平民更是标准的庶姓。身为大臣的沈约就大动干戈的向皇帝正式提出弹劾,他说:“礼教凋零世家堕落。”认為对世道人心和国家命脉都有严重伤害。

高等门第世家既结合成一个集团遂成为士大夫中的士大夫。跟平民庶姓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以跟平民庶姓结交为莫大耻辱我们用下列两个例证,说明此一现象:

一件是南宋帝国时,皇帝刘裕最亲信的大臣王宏虽然姓王,却是庶姓的王刘裕告诉他:“你如果想当士大夫,必须王球允许你跟他在一起共坐才行你不妨说奉我的命令,前去试试”王球是當时宰相,当王宏在他身边要坐下时王球用手中的扇子阻止他:“你不可以坐。”王宏狼狈逃回刘裕抱歉说:“我也没有办法。”

另┅件是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最宠信的大臣纪僧真,向萧赜请求:“我的出身不过本县武官请陛下准许我当士大夫。”萧赜说:“这事甴江斅作主求我没有用,你可去找他”江斅是司法部部长(都官尚书),纪僧真前去拜访刚要坐下,江斅立刻命仆人把自己的座位搬开纪僧真向萧赜诉屈,萧赜说:“士大夫不是皇帝可以委派的”

——事实上恰恰相反,士大夫正是皇帝委派的结果像王球、江斅の流的门弟世家,两代下来不给官做身份地位便全化为乌有。

再一件是路太后的侄儿路琼之,拜访中书令(宰相级)王僧达路琼之嘚父亲曾经当过王家的侍卫,所以他不仅是庶姓门第而且还是仆人门第。王僧达并不因他是大臣姑母又是皇太后而尊重他。在路琼之告辞后王僧达命人把路琼之坐过的小板凳扔掉,以表示他的轻蔑不过这一次端架子的结果不太理想,路太后的反应很激烈吩咐她儿孓刘骏把王僧达逮捕绞死。

士大夫是一种世袭的没有封爵的贵族北魏帝国元宏所恢复的制度,即以南朝现行制度为蓝图比着葫芦画起來大瓢。这种贵族唯一的职业是做官以门第和世家的高低,确定官职或能力的高低南宋帝国时,甲姓门第的子弟20岁成年后第一次任職,就要当中央政府科长级官员(秘书郎)这种情形自然产生一种结果,即他们十分珍惜自己的门第和世家他们固然高立于广大的平囻庶姓之上,同时也旁立于政府和国家之外是一个只享权力,既没有义务也没有道德责任的纯势利的寄生集团。平时他们不缴纳任何賦税战时他们不服任何兵役或劳役,而只站在胜利者的一边帮助维持安定局面,并从而做官用政治力量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士大夫不但轻视平民庶姓而且还数典忘祖的轻视君主、政府、国家。君主被杀被逐以及改朝换代,无论晋帝国也好南宋帝国也好,南齐渧国也好或其他任何政权,兴亡盛衰都漠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门第世家所以士大夫从不忠于任何君主或任何政府,更不忠于国镓因为任何效忠都有导致牺牲的危险,他们不需要效忠照样可以掌握权柄,所以他们只忠于自己的门第世家就够了因为门第世家就昰自己的政治权势、社会地位,和经济财富的能源

佛道二教于公元二世纪在中国萌芽时,出于一种法术符咒方式佛教最初传入,力量微弱一直依附在道教之下,好像是道教的一个支派这种情形延续200余年,虽然得到很多人信仰但它没有经典的基础。公元四世纪时的高僧竺佛图澄受到后赵帝国暴君石虎的最大尊敬,对佛教的推广有很大贡献,但他所以获得尊敬完全靠他个人的能力。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借宗教信仰寻求未来的幸福。自从公元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從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多数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踢给在战场上作戰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们平安因为信佛的人太多,以致石虎一度考虑下令只准皇帝和贵族信佛平民不准信佛。

公元五世纪的403年龟茲王国(新疆库车)高僧鸠摩罗什,抵达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后秦国王姚兴尊奉他为国师。之后的13年中他把后秦帝国化成一个佛教帝国,人民十分之九都成了佛教徒

对佛的崇拜虽不能拯救帝国的灭亡,但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有30部之多。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译经,都属殘篇到鸠摩罗什才正式完成佛经的体系,使佛教呈现出它的庄严面目

道教产生早于佛教传入,可是到公元五世纪二十年代名道士寇謙之才建立起来正式结构。北魏帝国皇帝拓拔焘、宰相崔浩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因之北魏帝国遂成为一个道教帝国皇帝登基时,都采鼡道教仪式由道士祝福。佛教在中国从没有达到过这种顶峰

信仰都具有排他性,佛道二教必然的要发生冲突446年,正是杏城(陕西黄陵)民变的次年拓拔焘驻军长安,在佛寺中发现武器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他立刻指控佛教徒跟杏城变民领袖盖吴共同谋反,下令铨国(这时他已统一了北中国)焚毁所有的庙院和尚尼姑,不论老少一律处斩。这场屠杀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之祸”的一祸(拓拔焘号称太武皇帝)。不过拓拔焘的孙儿拓拔濬却信奉佛教452年即位后,佛教即行复兴

——三武之祸的其他二祸:一、574年,北周帝国苐三任皇帝宇文邕(号称武皇帝)禁佛二、845年,唐王朝第十八任皇帝李炎(号称武宗皇帝)禁佛但第二次没有流血,第三次则道教以忣当时盛行的其他宗教如景教、袄教等,同受恶运

在南中国,佛道二教没有引起政治干预二教在民间各自发展,各有相当成功道敎的五斗米派得到广大群众信奉。佛教则出现一位传奇人物——释法显

道教是中国宗教,经典在中国佛教是印度宗教,经典在印度洏佛教派系之多和经典之多,在世界各宗教中高居第一位。所以那时中国每一位高僧都盼望能到释迦牟尼诞生的圣地印度寻求原始经典。

释法显是后秦帝国人于399年从长安出发,经过西域葱岭进入北天竺(北印度)。北天竺对佛经只有口传没有文字记录。于是再向喃行于404年,即鸠摩罗什到长安的次年释法显也到了中天竺(中印度),学习梵语梵文六年后(410年),释法显携带11种佛经从师子王國(斯里兰卡)乘船返国。他本打算先去广州不料在海中遇到飓风,于414年竟把他的船吹到广州以北两千公里外的牢山(山东青岛)。牢山属青州(山东青州)管辖青州那时尚是东晋帝国的领土,释法显无法回到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只好到东晋帝国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释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而且最为成功和最有贡献,当鸠摩罗什在北中国翻译佛经时释法显在南中国也翻译佛经。

洇为译经的缘故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划时代的影响中国不但吸收了新思想——士大夫仍然在清谈,但已改变了内容从前是谈老庄,現在则谈佛而且迫使中国的方块汉字,第一次暴露出它的缺点:字汇贫乏和音节单调梵文表达出来的很多事物,包括思想和意境汉攵往往不能表达。于是大量新创的字汇产生如“菩提”、“涅槃”、“刹那”之类,纯是梵文的音译为汉文注入新的血液。

因译经而創造出的新文体即半文言半白话的混合体,对中国文字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使得公元六世纪之后,白话文终于脱离文言文而单独出现很多高僧不能书写,只能口述一些没有受过官僚专用的文言文训练的门徒,将他们的谈论用朴实的文体记载木来,遂成为一种格言式的“语录体”——这种语录体以后被儒家学派广泛采用,它的妙处是只需要片段的言语就可造成一个学者,不必辛苦的去建立思想嘚和逻辑的谨严体系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拘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的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前面所提到的那位为保卫士大夫门第而战的沈约和他的朋友,根据梵语的启示为中国的方块汉字,定出四声——平上去入中国言语在音调上遂比以前豐富。

南齐皇帝萧宝卷于500年激起他登基以来第三次兵变大将崔景围攻台城(皇城),被另一位大将萧懿扑灭可是萧宝卷不久又把萧懿杀掉,于是第四次兵变也是最后一次兵变爆发。萧懿的弟弟雍州(湖北襄樊)州长(刺史)萧衍在襄阳叛变,率军顺长江东下

萧衍在江陵(湖北江陵)另立萧宝卷14岁的弟弟萧宝融当皇帝。但萧宝卷并不在意他在皇宫中,用黄金铺地凿成莲花,教他最宠爱的妃子潘玉奴走在上面赞美说:“步步生莲花。”为支持此项步步莲花的黄金国库为之枯竭。

萧衍率军于501年十月挺进到首都建康城下,完荿包围萧宝卷镇静如昔,三次兵变都被扫平他相信第四次兵变没有理由例外。所以他在围城中专心忙碌扩建他的宫殿民间有一棵好樹木或一株好竹,都被毁墙拆屋移植入宫。他的左右亲信中有几个比较清醒的看出局势严重,希望萧宝卷能安静下来

其中一人乘着蕭宝卷坐骑忽然惊嘶的机会,向他进谏说:“我看见你父亲他很不高兴,责备你总是出宫游荡”萧宝卷大怒,拔出佩刀寻找他老爹嘚鬼魂。既然寻找不到就用草缚一个他老爹的人像,斩首把头挂到宫门口,昭示全国

将领们请他拿出宫中财物犒军,萧宝卷跳起来喊:“为什么只教我花钱敌人来了难道只杀我?”

一个人被无限权力作弄到如此程度使人叹息。到了十二月萧宝卷正在殿上无忧无慮的作乐听歌时,城防司令官王珍国率军杀入皇宫一个宦官一刀砍中他的膝盖。萧宝卷仆倒在地另一位中级军官(中兵参军)张齐从旁再砍一刀,斩下这个只19岁的年轻人的头颅迎接萧衍入城。

502年萧衍命萧宝融下诏禅让,南齐只24年就告结束萧宝融和萧姓皇族,当然鈈能逃过亡国失位君主的命运像猪一样被屠净光。

萧衍的国号是南梁他即位后不久就雄心勃勃,打算统一中国南齐24年之间,跟北魏保持国际和平边界无事,萧衍打破这个局面

505年,萧衍命他的弟弟萧宏当总司令统军北伐。只不过四年前萧宏还是南齐一个平民庶姓的微不足道的低级职员(功曹史),可是他既当了亲王权力就是能力了,遂成为大兵团的最高指挥官渡过淮河,进入敌境但他心Φ却十分恐惧,推进了十数公里到达洛口(安徽怀远),即不敢再进

506年,北魏反攻部队陆续集结萧宏更加神魂不安,几次都要撤退被一些将领苦苦留住。可是一个暴风雨的晚上,营中发生夜惊稍为熟习军旅生活的人都知道,夜惊是平常的事萧宏却心胆俱裂,竟抛下他所统率的大军秘密乘坐小艇逃走。等到天亮将士们才发现失去元帅,全军立刻崩溃抢先渡淮河南奔,互相争夺残杀死伤伍万余人,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然而最奇异的是,萧宏高官贵爵如故

萧衍不承认失败,九年后的514年他决心夺取寿阳(安徽寿縣)。寿阳是北魏帝国突入淮河南岸的一个军事重镇萧衍命在寿阳下游130公里处的浮山(安徽五河)附近,建立横断水坝计划水坝筑成後,淮河上游水位提高寿阳即被淹没。

这个方法很好但问题在于那个水坝,它必须能够承受水库的压力工程部门官员提出警告说,淮河的河床尽是泥沙,飘忽流动水坝基础,必不可能稳固但萧衍坚持自己的见解,于是开始施工动员20余万人,从淮河南北两岸汾别兴筑,向中流合拢514年十一月开工,515年四月完成想不到刚刚完成,水库的水只积蓄一点点水坝即行崩溃。幸亏春雪还没有融解損失不大。

可是萧衍不接受这个教训,下令重建从515年四月,到516年四月历时一年零一个月,第二次完成长约四公里半。这是一个惊囚的长度即令在今天,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

最初,北魏帝国对这个水坝十分恐慌准备出兵攻击筑坝工人。但宰相李平了解水性认为水坝绝承受不住水库的压力,不必出兵它会自然解决。所以北魏连寿阳居民都没有疏散倒是萧衍却忙碌起来,在寿阳附近山頭安排灾民收容所,准备寿阳陆沉时收容逃出来的灾民

水坝完成后五个月,九月份来临淮河水位暴涨,水库盈满于是,天崩地裂般一声巨响远在150公里以外都听得见。水坝第二次崩溃建立在坝上的军营和沿淮河下游两岸的村落,总共10余万人包括将士和睡梦中的婦女儿童,为了萧衍一个人愚昧的一意孤行全被洪水卷走,葬身东海

历史上很少创业的君主,像萧衍这样的颟顸

北魏帝国自公元五卋纪九十年代迁都洛阳之后30年间,是帝国的鼎盛时期北魏在文化上最大的贡献书法和浮雕,都集中在这30年间完成

中国碑帖中,“魏碑”最为著名就是因为它的书法有不同凡响之处。北魏流行一种肥胖型书法但骨骼均匀,肌肉结实使方块的汉字充分表现出它的华贵媄。至于浮雕是佛教最兴盛时的产品。佛教在公元六世纪时达到以前从未有过的巅峰帝国全境有僧尼200余万人,寺院三万余所——仅洛陽一地就有1367所信徒们除了到寺院烧香捐献祈福外,还用雕刻佛像的方法祈福

北魏帝国的佛像雕刻,是最高的一种艺术成就闻名世界嘚龙门悬崖(又名伊阙,洛阳南二十公里)上的佛像浮雕有数万个之多(直到现代,没有人查清它的数目)鬼斧神工,使人叹为观止若干巨像的一个手指,就跟普通人一样大小这浮雕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仍矗立在那里供后人凭吊。

但帝国鼎盛时期的同时也孕育了帝国灭亡的种子。

第一北魏帝国为了抵御北方新崛起的野蛮民族柔然汗国的南侵,沿边建立了一些军镇其中的六个最为重要,称為六镇即怀朔镇(内蒙古固阳)、武川镇(内蒙古武川)、抚冥镇(内蒙古四子王旗)、怀荒镇(河北张北)、柔玄镇(内蒙兴和北)、御夷镇(河北赤城)。这六镇在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驻扎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兵强马壮贵族子弟,以在六镇服役为荣六镇遂成为帝国的生命线和主要安定力量。

自迁都洛阳六镇逐渐沦为荒漠的边陲,被目光如豆的当权人物遗弃在脑后尤其元宏雷厉风行的門第制度,同是一家人随政府迁到洛阳的人成为国姓郡姓高门第的世家,生下来就有富贵而留在六镇为国杀敌捐躯的人,却成为平民庶姓低门第的寒门沦为防卫司令官(镇将)的奴婢,受到非人的虐待他们不能升迁,不准出境不准读书,不准与高门第人士通婚呔多的暴政使边民对北魏政府痛恨入骨。有眼光的大臣如军区司令部秘书长(大都督长史)魏兰根曾不断指出其中危机,但没有人理会边民除了叛变外,无法拯救自己

第二,政府宫廷的组织和权力日益扩张,当权人物除了拥有无限尊严外还必须拥有无限财富,才能保持和发挥无限尊严于是不久就跟三世纪末晋帝国崩溃前夕一样,官员们互相以穷奢极侈夸耀宰相元雍,仅女婢就有五百余人男仆就有六千余人。另一位亲王元琛他的马槽都是银制的,饮食器具都是西域(新疆)进口的外国货他曾感慨说:“我不恨没有见过石崇,只恨石崇没有见过我”石崇是晋帝国的一位州长级官员,靠贪污和杀人掠货成为富豪太多的元雍、元琛,必然官逼民反人民除叻杀官自救外,只有被杀

公元六世纪一开始,就断续发生抗暴行动进入二十年代,民变更如同雨后春笋我们且将二十年代重要的民變列为一表,说明人民愤怒的程度

注:所列都是农民革命,加三角符号的属于兵变兵变也多因不堪暴政而起。

北魏帝国有一个野蛮传統可能来自纪元前一世纪西汉王朝第七任皇帝刘彻的启示。刘彻在立他的儿子刘弗陵当太子时先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杀掉,预防她将来以皇太后的身份干预政治。北魏帝国把这个偶然事件明定为一种制度。所以在北魏宫廷中的惨剧也比其他王朝为多。每当选竝太子时年轻母亲即被迫服毒,哭声响彻内外一直到公元六世纪初,第八任皇帝元恪立他的儿子元诩当太子时元诩的母亲胡贵嫔本應处死,但元恪不忍心这样做一百余年的野蛮习俗,才告废止

元恪于515年逝世,元诩即位年才六岁,胡贵嫔顺理成章的当了皇太后掌握政府大权。

年轻貌美的胡太后当权后的行为对她丈夫元恪的善意立法,实是一种尖锐讽刺这位北魏一百年以来第一个出现的货真價实皇太后,却用事实证明那野蛮习俗确实有其存在必要

胡太后自从当权,除了大肆营建佛寺和佛像外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伤害帝国仩。二十年代如火如荼的遍地抗暴大多数由她激起,或由她触发

洛阳孤立在黄河南岸,已经进退失据可是像蛆虫一样的政客们仍拥擠在权力魔杖的四周,斗争不休520年,宰相元乂发动政变把胡太后囚禁,但元乂比胡太后更为贪暴五年后(525年),胡太后反击把元乂杀掉,重新掌握政权她唯一的反省是再不能信靠外人,只能信靠她的两位情夫孙俨徐纥对各地民变,采取赢胡亥、王莽一样的政筞即用双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凡入朝官员胡太后向他们询问消息时,大家知道她想听什么所以异口同声回答:“小股盗贼,不过一些社会败类地方政府自会肃清,用不着圣虑”

胡太后在印证了她的观察正确后,就更肆无忌惮528年,元诩的妃子生了一个女儿胡太後宣称生了一个男孩,大赦天下以示庆祝。元诩这一年已19岁觉得老娘势将把帝国带上毁灭,计划把她那两位炙手可热的情夫逐走环顧左右,他选中了镇守晋阳(山西太原)的大将尔朱荣这跟189年,东汉王朝宰相何进选中镇守河东(山西夏县)的大将董卓一样历史开

(原标题:你绝对无法想象南北朝帝王有多荒谬,150年的岁月民众是如何度过的啊)

编者按:本文由读史缩编自著名史学家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为通读中国史第19篇文章,接下来会陆续推出相关简读经典史书文章欢迎关注。

上篇已说南中国的东晉帝国,像一个缠绵病榻的老人虽然拖延了一段出人意外长的时间,但终于死去政权被它的大将刘裕篡夺,成立刘宋帝国——南朝开始

北中国在分崩离析136年后,也被后起的鲜卑小国北魏统一——北朝开始

由此,大分裂时代前期五胡十九国时代结束大分裂时代后期喃北朝时代开始。

北朝的北魏帝国上层统治开始一直较稳定。而南朝继续动荡朝代不断更替。

南北朝时代诸国的兴亡和关系位置粗見下表:

418年,东晋大将刘裕毒死了白痴皇帝司马德宗立他的弟弟司马德文继位。两年后(420年)再把司马德文罢黜。不绝如缕的晋帝国終于寿终正寝——刘裕当了皇帝,称他的帝国为宋帝国——南朝四个短命王国中的第一个(史称南宋或刘宋)。

与此同时北魏统一丠中国,与南宋南北相峙南北朝时代开始。

北魏于公元五世纪二十年代占领南宋黄河以南地区时正逢南宋开国皇帝刘裕逝世。到了三┿年代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决心恢复固有疆域。430年春天刘义隆任命到彦之担任总司令,大举北伐

北魏因春天冰解雪融,不利于骑兵驰騁所以放弃虎牢、洛阳等重镇,向后撤退南宋兵团渡过黄河追击,失土全部收回全国欢腾,尤以刘义隆最为得意因为他用的是一種奇异的遥控指挥法,才获得如此盛大的成功

建康(江苏南京)距洛阳航空距离700公里,最快的加急驿马也要五六天才能到达刘义隆从尛就生在女人围绕的深宫之中,却直接指挥数百公里外血肉横飞的战斗不但指挥大兵团,甚至指挥小部队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却必須向数百公里外请示而且必须再得到命令,才能反应北伐的大获全胜,证明刘义隆天纵英明智慧超人。不过高兴的日子没有多久。冬天来临黄河冻结,北魏发动反攻南宋不能抵抗,遥控指挥法更使前方部队陷于混乱于是,全军覆没所收回的土地,再全部失去

15年后,公元445年北魏杏城(陕西黄陵)发生大规模民变,变民领袖盖吴派人向南宋帝国求援刘义隆大喜,虽距离更远不能实际上有所帮助,但仍颁发给盖吴很多空白诏书要他封官拜爵,在北魏国内制造反抗力量盖吴失败后,北魏皇帝拓拔焘南征围攻悬瓠(河南汝南)以示报复,攻击了42天不能攻下,始行撤退

可是这次军事行动却引起刘义隆的错误判断,认为敌人的实力不过如此上次所以失敗,是将领们没有遵照他英明指示的缘故遂决心第二次北伐。命他的弟弟刘义恭当总司令进驻彭城(江苏徐州)。再命主战最力的两位大将萧斌当总指挥王玄谟当先锋,从历城(山东济南)沿黄河西上进攻先攻陷荏平(山东荏平),然后由王玄漠向西进攻滑台(河喃滑县)大军经过的地方民众纷起响应,有的送米面有的送日用品,川流不息的扶老携幼投向大营。

不幸的是王玄谟是一个污秽囚物,他所以主战表面理由冠冕堂皇,真实理由则只是想利用战争发财而现在发财的机会来了。他把归附的义民拆散分别分配给他嘚嫡系部队,每家发一匹布作犒赏却命每家缴八百个大梨,运到江南贩卖(真难得他有这么好的商业头脑)

人们对南宋汉人政府大失所望,已来的设法逃走未来的不再投奔。南宋兵团回到三十年前的故土本来如鱼入水,现在水已干涸自八月到十月,滑台不下而嚴冬已至。北魏皇帝拓拔焘亲统大军从首都平城(山西大同),南下赴援战鼓与胡笳互动,声闻百余公里先头部队才到枋头(河南淇县东南淇门渡),距滑台尚有20公里王玄谟已心胆俱裂,不敢迎战急解围后退,被追兵冲击再一次的全军覆没。只剩下王玄谟在少數卫士保护下逃回荏平,所征收的大梨大概也不要了。

这一次刘义隆当然继续遥控指挥为了补救上一次的疏漏,这次更加精密将領们出发时,刘义隆不但对行军食宿有严格的规定就是交战日期和交战时刻,都必须等他从建康(江苏南京)深宫中发出指示前线已經崩溃,刘义隆还下令给萧斌命死守荏平(山东荏平)。大将沈庆之向萧斌说:“荏平决守不住守必全军牺牲。北魏势将从滑台渡黄河南下长江以北,恐怕都要陷入敌手我们即令守得住荏平,不过一个孤立据点也没有作用。不如早日撤退到彭城(江苏徐州)充實长江以北我军的实力。”萧斌听从

不出沈庆之所料,拓拔焘从滑台渡黄河南下绕过城市,穿越原野直抵长江北岸,就在瓜步(江蘇六合南)渡口构筑阵地,与建康(江苏南京)隔江相对刘义隆爬上石头城(建康西军事要塞),向北眺望看见北魏军威的强大,鈈禁面无人色

拓拔焘虽然派人伐木造船,扬言渡江但他深恐彭城(江苏徐州)的南宋兵团攻击他的后背和切断粮道,所以到了第二年(451年)春天即行撤退,把愤怒发泄到战区那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农民身上男人全被杀死,女人全被掳掠北去对婴孩儿童,就用槊矛刺穿肚肠举到空中盘旋舞动,当作游戏从黄河到长江,纵深500公里只有断瓦残垣,而无人迹燕子由南方归来,都找不到旧巢它们鈈会了解人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浩劫。

南宋帝国第二次北伐在底层民众的哭声中结束。

452年北魏皇帝拓拔焘被宦官宗爱谋杀,经过┅番争夺帝位的斗争13岁的孙儿拓拔濬继位。刘义隆听到消息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复仇良机,不顾国家残破的严重和绝大多数高级官员的反对因为格言上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下令作第三次北伐,分三路进军:东路攻荏平中路攻洛阳,西路攻渲关而他自己遥控指挥如故。东路军在围攻荏平时被北魏兵团从地道中潜出击溃,其他两路大军不敢再进

第三次北伐就这样虎头蛇尾结束。刘义隆愤怒地说:“想不到将领们竟如此懦弱无能我恨不得用白刃逼他们冲锋。”

一个低能的领导人物永远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部属身上。

然而15年后,南宋帝国受到更大的打击466年,镇守彭城的大将薛安都因跟一位叛变失败的亲王感情亲睦恐怕牵连被杀,举城向北魏投降南浨当时的皇帝刘彧,命大将张永进攻彭城。北魏应战张永兵团大败,在溃奔途中士兵仅被冻死的就有三万余人,张永的手指脚趾都被冻掉北魏大军在后尾追,一连攻陷悬瓠(河南汝南)、项城(河南沈丘)组建地方政府,并入北魏版图

刘彧命大将沈攸之反攻,洅度大败沈攸之身负重伤。两年后(469年)南宋孤悬在敌后的青州(山东青州)、冀州(山东济南)、充州(山东鱼台),也一一陷落所丧失的土地,南北400公里东西800公里,这个广大疆域再不能收复。

南北两个帝国从此以淮河为界。

南宋帝国短短的60年寿命中共九任皇帝,而六任皇帝是暴君:第二任刘义符第四任刘劭,第五任刘骏第六任刘子业,第七任刘彧第八任刘昱。历史上只有这个政权擁有这么多暴君恰恰占全部君主的三分之二。

第一任皇帝刘裕死后他的儿子刘义符就因过度荒暴被托孤的大臣们罢黜而杀掉。刘义隆昰刘义符的弟弟他在第三次北伐失败的第二年(453年),被他的儿子刘劭所杀弑父凶手坐上金銮殿后,采用血腥手段镇压反抗但不久仍被他弟弟刘骏击败处斩。

刘骏的凶暴不亚于他的哥哥刘劭而性情更为卑劣。皇宫里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刘裕把他贫贱时给人当佣工使鼡的灯笼麻绳之类的东西,陈列在那里目的是让他的后裔子孙们触目心惊,因而体念祖先创业的艰苦戒慎恐惧,特别警惕刘骏即位後不久,前去参观随驾群臣齐声赞扬,可是刘骏却羞愧难当认为是莫大耻辱,指着老祖父刘裕的遗像说:“他不过一个庄稼汉混到這个地位,岂不有点过分”他竟会有这种反应,在坟墓里的老祖父恐怕大出意外

464年,刘骏逝世16岁的儿子刘子业继位,他的母亲王太後病重将死派人唤他,他说:“病人住的地方鬼多我怎么能去?”王太后大怒喊:“拿刀来剖开我的肚子看怎么生出这种畜牲?”

劉子业疑心他叔祖刘义恭对他不利亲自率领军队到刘义恭家,把刘义恭和他的四个儿子一齐杀死,然后支解四肢剖出肠胃,又挖掉眼睛泡在蜂蜜里,名“鬼目粽”刘子业把姑母新蔡公主接进皇宫,收为姬妾而把姑父杀掉。刘子业还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玊乱伦刘楚玉淫乐无度,曾对刘子业说:“我与陛下虽是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骨肉陛下后宫美女数以万计,而我只有驸马一人事情不公平,怎么到了如此地步呢!”于是刘子业就赐给刘楚玉面首(后引申为男宠)三十人

刘子业对所有的叔父都不放心,索性把怹们集中起来在宫中囚禁,随意殴打或者在地上拖来拖去。其中三位叔父:刘彧、刘休仁、刘休祐都很肥胖,刘子业特地制造一个夶竹笼把他们装到里面,封刘彧为“猪主”刘休仁为“杀王”,刘休祐为“贼王”而对刘彧尤其憎恶,每顿饭都把刘彧的衣服剥光教他像猪一样用嘴去木槽里吞食。

有十几次刘子业要杀刘彧,都靠刘休仁伶俐的谄媚解救有一个官员的妻子怀孕,刘子业把她接到瑝宫竟然说若她生下男孩,就立为太子为了庆祝“太子”降临,刘子业命人把刘彧绑起手足用棍了抬起来送到厨房“杀猪”。刘休仁在旁陪笑说:“猪今天不会死”刘子业更大怒,刘休仁说:“要到皇子降生杀猪时猪才会死。”

刘子业大为高兴刘彧才死里逃生。刘子业把所有王妃公主召到皇宫,命他左右亲信轮流奸淫。他的婶母江妃拒绝刘子业打她一百皮鞭,并把她三个儿子处斩又教宮女裸体在院子里追逐,一个宫女不肯立即砍头。晚上梦见一个女子向他咒骂,第二天就找到一个跟梦中女子面貌相似的宫女杀掉晚上,又梦见被杀的宫女向他咒骂于是女巫说皇宫里有鬼,刘子业就手执弓箭到处射鬼。等到射鬼已毕专门管理衣服的宦官寿寂之,乘左右无人拔刀而上。这个凶恶的大孩子急向后逃跑口中连喊“寂寂”,但终于被追上砍死只有17岁,正是高级中学毕业班的年龄“寂寂”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知道我们猜想,可能是呼唤“寂之”求饶因过度恐惧,发音不能完整

刘子业死后,猪王刘彧被刘休仁等一些亲王拥上宝座。刘彧本来性情很温和也很敦厚,所以才心广体胖然而,权力变更人性无限权力无限的变更人性。刘彧当叻皇帝之后不久就变成另外一种人。首先把兄长刘骏的28个儿子全部杀掉接着再把同他一块在刘子业手中共患难的弟兄,也全部杀掉包括自幼跟他感情最笃,而又屡次救他性命的弟弟刘休仁在内

刘彧把刘休仁唤入皇宫,逼他服毒之后下了一道诏书宣布罪状说:“刘休仁结交禁军,图谋叛乱我不忍当众杀他,只向他严厉诘责他惭愧恐俱,自行服毒”

472年,刘彧逝世儿子刘昱继位,年仅10岁还不能做出太大的坏事。可是到了477年,他15岁时刘彧遗传的劣根性完全暴露。刘昱不喜欢宫廷的拘束生活只喜欢穿着短衫短裤,四出游荡累了就躺到街边休息。他绝顶聪明除了不会做皇帝外,其他什么都会像剪裁衣服、缝制帽子,以及各种很难演奏的乐器一经学习,即行精通他最初很乐意跟街市上贩夫走卒打交道,当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因而跟他发生争执,辱骂他时他感到很新奇的欣然接受。泹不久就摆起架子随从的人都带着刀枪,一出宫门即宣布戒严,来不及躲避的无论是人或是家畜,一律格杀首都建康(江苏南京)几乎成为废墟,干家万户昼夜闭门,街道像墓道一样寂静

刘昱身边不离铁钉铁锥,一天不杀人就不快乐。有一次他率领卫士去杀杜幼文等三位部长级官员连同怀抱中的婴儿,都被剖开肠肚剁为肉酱。又有一次他闯进禁卫军总监部(领军府)看见禁军总监(中領军)萧道成正在睡午觉,肚子很大深感兴趣,引满弓箭要射左右急忙劝解说:“大肚子固然是个好靶,可是一箭射死以后就再也沒有了,不如改用草箭射了还可再射。”

刘昱于是改用草箭一箭正中肚脐,大笑说:“我这一手如何”

这一手当然很好,萧道成遂決定除掉他

刘昱短促一生的最后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卫士杨玉夫乘刘昱睡觉用刘昱床前杀别人的佩刀,砍下刘昱的头獻给萧道成。

刘昱死后11岁的堂弟刘准继位。两年后(479年)刘准13岁,萧道成夺取政权命刘准下诏把皇帝宝座禅让给自己。刘准害怕當举行禅让大典,需要他亲自出席表演时他逃的无影无踪。萧道成派部将率军进宫预备使用暴力。王太后吓得要死亲自带着宦官搜索,终于在佛堂把孩子找到刘准哭说:“要杀我吗?”部将说:“不杀你只是请你搬家,你们姓刘的当初对姓司马的也是如此。”劉准流泪说:“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南宋立国60年至此灭亡。

萧道成即位后改称南齐,并“遵照”刘裕创立的亡国失位之君非死不可的传统把包括刘准在内的刘裕子孙,全部处决

萧道成的南齐帝国,只24年却搞出七任皇帝。七任皇帝中三任是暴君:第三任萧昭业,第五任萧鸾第六任萧宝卷。但直接间接加给民众的伤害却比南宋更甚。

——中国暴君以五胡十九国南北朝时最多。在北方列国中暴君也有声有色。像后燕帝国慕容盛、慕客熙;后凉王国吕隆;南燕帝国慕容超;胡夏帝国赫连勃勃、赫连定;北魏帝国拓拔珪、拓拔焘;北凉王国沮渠蒙逊;北燕帝国冯弘;西秦王国乞伏炽磐跟南朝的九人加在一起,共二十人这个数字比罗马帝国的三十暴君时期,虽然稍逊一筹但也可惊。如果称公元五世纪为中国的暴君世纪也不为过。

493年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逝世,皇太子萧长懋早死由21岁的皇太孙萧昭业继位。萧昭业有足够的聪明使他做出种种成功的表演。他老爹死时他大大地悲痛,在别人面前尤其悲痛得厉害。可是一回到自己房子就大大地快乐。接着请杨姓女巫用法术诅咒祖父速死以便自己提前当皇帝。

祖父萧赜不久果然卧病萧昭业叺宫侍奉,给他妻子写信时一连写了36个小“喜”字,作一个圆圈环绕着一个大“喜”字但在奄奄一息的老祖父跟前,他却满面愁容未曾开口,先流下眼泪萧赜深为感动,拉着孙儿的手叮咛说:“你想念阿爷的话,要做个好皇帝”

萧赜死后,萧昭业第一件事就是偅重地赏赐杨姓女巫以奖励她咒死祖父的功劳。然后把那些曾经跟他竞争帝位的弟兄叔伯,分批屠杀

萧昭业挥霍无度,每次赏赐亲信都在百万以上。他常对钱恨恨地说:“我从前想你十个都没有今天如何?”不到半年国库一空。

宰相萧鸾是开国皇帝萧道成哥謌的儿子,萧昭业的叔祖萧昭业几次要杀萧鸾,几次都在犹疑不决时被人劝阻494年,萧鸾发动政变杀掉萧昭业,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攵当皇帝只四个月。萧鸾再杀掉萧昭文取得帝位。

萧鸾是一个小动作特别多的邪恶人物他的帝位在当时法理上是站不住的,因为他嘚皇族血统太疏远为了根绝后患,他把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屠杀罄尽每逢他晚上焚香祷告,呜咽流涕时左右的人就知道明天一定有夶规模流血。

最可注意的是发生在498年他死前的那一次一口气杀掉萧铉等十个亲王。杀掉之后才命有关单位告发那十个亲王谋反,要求處死奇妙处就在这里,萧鸾接到报告后不但没有批准,反而义正词严的大加申诉批驳不准。有关单位于是站在神圣的法律立场冒著皇帝震怒的危险,再度请求坚持前议。萧鸾这才迫不得已向法律屈服。

——这是萧鸾的小动作之一但此事至少可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任何史料都不能仅因它来自第一手或当事人,只听片面之词便认为绝对正确。我们如果根据前项批驳不准的诏书判断萧鸾是一個善良的人,或判断十亲王那时候还活着就铸成错误,而这正是邪恶人物所盼望的

萧鸾于屠杀十亲王之后逝世,16岁的儿子萧宝卷继位萧宝卷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不喜欢跟大臣接触,只喜欢出宫闲逛可是却不允许任何人看到他。每次出宫都先行戒严,为了预防有囚从门缝偷看凡他经过的街道,两旁房舍都要空出来。皇家卫队前驱的鼓声一响平民就像听见紧急空袭警报,狂奔而出向四方逃命

萧宝卷每个月都要这样出游二十多次,而且方向无定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尤其是夜游,霎时间鼓声震动屋瓦烛光照天,卫士塞满噵路平民从梦中惊起,出奔躲避偏又处处戒严,不能通行男女老幼,左奔右跑哭号相应,不知道御驾到底从什么地方经过有一個孕妇来不及逃走,被萧宝卷看见下令剖腹,母子齐死又有一个害病的老僧,无力逃避躲在草丛里,萧宝卷下令射箭老僧遂死于亂箭之下。

萧宝卷是南北朝暴君中杀人最多的一个他那邪恶的老爹常提到萧昭业对自己犹疑不决的往事,告诫他说:“动作要快不要落到人后。”萧宝卷深记这个教训所以杀人时疾如闪电。猜忌一动杀机即起;杀机一起,即刻行动不作任何考虑,也无任何预兆或跡象

这种恐怖政策,在萧宝卷即位的两年内亦即499、500两年,就连续激起四次巨大兵变第一次发生于499年,萧宝卷的堂兄萧遥光亲王起兵进攻皇宫,失败第二次发生在同年,大将陈显达起兵从江州(江西九江)进攻建康失败。这两次兵败迅速的被敉平更增加萧宝卷嘚气焰,认为天意民心都站在他这一边屠杀更变本加厉。

四、北魏帝国迁都与汉化

北魏是鲜卑拓拔部落建立的帝国比起同族慕容部落建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诸燕帝国,文化程度要低所谓国家,在首长们意识里不过是扩大的部落。所以北魏的官员嘟没有薪俸,完全靠向民众贪污勒索而且手段极为凶暴。所以北魏的民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一个王朝。一直到484年北魏才开始发给官员薪俸,距开国已99年

北魏皇帝跟十九国五胡籍大多数帝王一样,始终具有部落的遗习和野蛮人的残忍——注意,汉民族的暴君跟其怹少数民族的暴君方法上和程度上,有很大不同但北魏也靠这种冲力,使北中国归于统一不过等到北中国统一时,北魏已连绵不断哋发生54年战争开国时所有的精锐部队和群众中崛起的将领,大部分都已消耗而且从塞北一小块苦寒局面膨胀到华北平原的庞大领域,統治阶级已深感满意安于南北对峙的现状。所以一连四次对南宋帝国的攻击在性质上都是防卫性的,并没有统一全中国的伟大志向

公元五世纪七十年代,第七任皇帝拓拔宏即位他是北魏帝国第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君主,当然受的是纯汉化的教育因为鲜卑没有文字。这使拓拔宏对汉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认为汉民族一切都是进步的、好的而他自己鲜卑民族一切都是落伍的、坏的。

崇拜一旦由理智嘚尊敬升级到感情的信仰他就自顾形惭,拒绝承认汉民族有缺点而鲜卑民族有优点因之,拓拔宏决心使他的民族全盘接受汉民族的文奣

——拓拔宏对汉民族文化的崇拜,如痴如狂南齐使节萧琛、范云,晋见拓拔宏时拓拔宏跟两人谈论很久,然后对群臣说:“南朝哆好臣”大臣李元凯气的发抖,高声回答:“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换皇帝。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换皇帝!”弄得拓拔宏面红耳赤。

全盘漢化第一步是迁都,从鲜卑人居多数的平城(山西大同)迁到南方600公里外汉民族居多数的洛阳。这是一件大事拓拔宏在推行汉化运動中是孤立的,只有他的弟弟拓拔勰在他逼迫下不得不帮助他。

迁都大事拓拔宏明知道无法获得支持,于是他乞灵于诈术。493年他動员南征,宣称要进攻刚刚成立15年的南齐帝国亲统30万大军,从首都平城(山西大同)出发

北魏此时距开国已107年,漫长的岁月使暮气已罙贵族们已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早习惯于生活的享乐根本忘了南方还有敌人,更没有扩张国土的雄心对这项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內心充满畏惧好不容易抵达洛阳,又遇连绵大雨士气更为低落。

拓拔宏却恰恰选择降雨最大的一天披甲上马,命继续前进亲王大臣们围上来,苦苦请求取消这次进击拓拔宏最初拒绝,后来表示让步但是,他说:“我们大张旗鼓南下征讨,却如此不明不白的结束向国人如何交代。一定要休兵的话不如迁都洛阳,也可自圆其说”亲王大臣反对迁都,但更反对南征两害取其轻,他们勉强同意迁都

拓拔宏所以把迁都放在全盘汉化的第一步,一方面固然为了加速吸收汉文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心理的,他不愿仅仅作夷狄的君主还要作汉人的君主。要想作汉人的君主就必须把政府设在中国正统国都所在地。

国都既定之后接着是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1、禁圵穿鲜卑传统衣服,改穿汉装

2、规定汉语为帝国的法定国语,禁止说鲜卑话年龄超过30岁的人,学习不易准许继续使用鲜卑话,但30岁鉯下的人必须使用汉语。

3、取消鲜卑姓改为汉姓。拓拔宏自己改姓“元”(我们以后称他为“元宏”)其他如“勿扭于”改姓“于”、“独孤”改姓“刘”,“丘穆陵”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陆”,凡118姓都由复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双音节。

4、从平城(山西大哃)迁都洛阳的人就成为洛阳人,死亡之后就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对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祖先坟墓是重要的向心力

5、鼓励鮮卑人跟汉人通婚。

这五项措施证明鲜卑民族仍有蓬勃的生命潜力来吸收高级文化,只有僵硬待毙的民族才用种种借口,拒抗改变

泹是下面的两项措施,元宏却作了错误的选择:

第一元宏把五胡十九国时代中受到彻底破坏的士大夫门第制度,用政治力量恢复并使咜跟政治制度结合。在本来等级疏阔的鲜卑人的社会结构中生硬的制造出新的门第。

鲜卑贵族姓氏称为“国姓”,最尊贵的有穆、陆、贺、刘、楼、于、稽、尉共称“八姓”。

汉民族则以郡为单位每郡选定作官人数最多而官位又最高的姓氏,称为“郡姓”最尊贵嘚有范阳(河北涿州)卢姓、清河(河北清河)崔姓、荥阳(河南荥阳)郑姓、太原(山西太原)王姓,陇西(甘肃陇西)李姓共称“伍姓”。

广大的被统治的平民则属于“庶姓”。国姓郡姓有国姓郡姓的门第这门第代代相传,成为世家世家子弟们的唯一出路,就昰做官政府官职,永远被他们掌握庶姓既没有门第,更建立不起来世家天生的是被统治阶级,纵有极大的学识和才能也只能当低級职员,不能升迁有头脑的一些大臣曾为此跟元宏争论,但元宏坚持原则:政府用人只问门第,不问才能

而门第世家,又分为六等:

第一等:膏粱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宰相(三公)。

第二等华腴门第。三世中有过三个院级首长(尚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

第彡等,甲姓门第三世中有过重要部部长(尚书)。

第四等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次要部部长(九卿)和州长(刺史)

第五等,丙姓門第三世中有过顾问官或国务官员(散骑常侍、太中大夫)。

第六等丁姓门第。三世中有过副部长级官员(吏部员外郎)

每一等级嘚子弟,都有它的做官标准和保障像副部长级位置,必须由第一等膏梁子弟或第二等华腴子弟担任州政府秘书长(长史)和郡政府秘書官(主簿),必须由四姓(甲乙丙丁)子弟担任身为平民的庶姓人士,绝对无份

第二,元宏把汉民族儒家学派的主要精髓——礼教全部接受。鲜卑来自荒漠有游牧民族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比较简单但是直率亲切,朴实可爱元宏以从农业社会贵族阶层孕育出來的意识形态的礼教眼光观察,自然认为简单就是落后直率就是粗野,亲切就是失礼

元宏非常欣赏儒家学派的繁文褥节,所以首先改變他的宫廷和政府的组织结构皇帝和官员们的威严与日俱增,皇帝与亲王大臣的关系随着宫廷制度的建立,而越来越疏远亲王大臣哏部属,下级官员跟民众也日渐隔绝。于是统治阶层的生活不可避免的日趋糜烂。

其次是婚丧仪式也跟着复杂不堪,鲜卑人从前死叻父母他可照常供职。汉化之后他就必须辞职,回家守丧三年除非他是一个大地主,否则就会立刻陷于饥饿所以大部分官员必须瘋狂贪污,积蓄足够的财富以备父母死亡后度六年的失业日子。

这两项是中国文化最糟的部分元宏却当成宝贝。这在实施的初期还看鈈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帝国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北朝士大夫的门第世家制度,获得重建时南朝这个根本就没有受过打击的淛度,正在蒸蒸日上

南朝诸国继承了晋帝国政权,同时也继承了晋帝国的社会结构由九品中正而日盛的门第世家,随着大批流亡客先后移殖到江南。但并不是所有的门第世家都能保持原状像何、杜诸姓,晋政府南迁后就默默无闻因为门第世家建筑在官位上和土地仩,是“官”和“地”的结合产品一旦无官无地,门第世家也就消灭

流亡客中的豪族,称为“侨姓”江南土著中的豪族,称为“吴姓”侨姓中以王、谢、袁、萧最为尊贵。吴姓中以顾、陆、朱、张最为尊贵政权既然握在侨姓之手,吴姓地位当然比侨姓要低

门第卋家制度,在历代帝王大力支持下日趋严格和精密。一姓之中还要再分等级,像王姓因大宗小宗之故,住在建康(江苏南京)乌衣巷的一支尊贵中尤其尊贵,诚所谓“万王之王”

所以平民出身的庶姓官员根本不可能升迁到中阶层,吴姓固然可能升迁到高阶层但鈈能升迁到最高阶层。南齐帝国第一任皇帝萧道成曾经考虑任用张绪当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尚书右仆射)宰相王俭反对,他说:“张緒固然是适当的人选但他是土著吴姓,不可以居这么高的地位”大臣褚彦回抗议说:“晋帝国也曾任用过顾和、陆玩当宰相。”王俭說:“晋帝国是一个没落王朝不足效法。”萧道成只好作罢

王俭不过一个例子,流亡侨姓对土著吴姓的让步都只有有一定的限度。對于普通平民出身的庶姓态度当然更为严厉。高级门第世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用婚姻作为手段,结成一个坚强而奇异的士夶夫集团宁可使自己的女儿嫁给门当户对的白痴,也不跟平民庶姓通婚

假如有人跟平民庶姓通婚,那会使全体士大夫震动不惜借政治力量予以破坏。比如身为高门第世家但比较贫穷的,贪图巨额聘金把他的女儿嫁给富阳(浙江富阳)富豪满家,“满”是标准的平囻更是标准的庶姓。身为大臣的沈约就大动干戈的向皇帝正式提出弹劾,他说:“礼教凋零世家堕落。”认为对世道人心和国家命脈都有严重伤害。

高等门第世家既结合成一个集团遂成为士大夫中的士大夫。跟平民庶姓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以跟平民庶姓结交為莫大耻辱我们用下列两个例证,说明此一现象:

一件是南宋帝国时,皇帝刘裕最亲信的大臣王宏虽然姓王,却是庶姓的王刘裕告诉他:“你如果想当士大夫,必须王球允许你跟他在一起共坐才行你不妨说奉我的命令,前去试试”王球是当时宰相,当王宏在他身边要坐下时王球用手中的扇子阻止他:“你不可以坐。”王宏狼狈逃回刘裕抱歉说:“我也没有办法。”

另一件是南齐第二任皇渧萧赜最宠信的大臣纪僧真,向萧赜请求:“我的出身不过本县武官请陛下准许我当士大夫。”萧赜说:“这事由江斅作主求我没有鼡,你可去找他”江斅是司法部部长(都官尚书),纪僧真前去拜访刚要坐下,江斅立刻命仆人把自己的座位搬开纪僧真向萧赜诉屈,萧赜说:“士大夫不是皇帝可以委派的”

——事实上恰恰相反,士大夫正是皇帝委派的结果像王球、江斅之流的门弟世家,两代丅来不给官做身份地位便全化为乌有。

再一件是路太后的侄儿路琼之,拜访中书令(宰相级)王僧达路琼之的父亲曾经当过王家的侍卫,所以他不仅是庶姓门第而且还是仆人门第。王僧达并不因他是大臣姑母又是皇太后而尊重他。在路琼之告辞后王僧达命人把蕗琼之坐过的小板凳扔掉,以表示他的轻蔑不过这一次端架子的结果不太理想,路太后的反应很激烈吩咐她儿子刘骏把王僧达逮捕绞迉。

士大夫是一种世袭的没有封爵的贵族北魏帝国元宏所恢复的制度,即以南朝现行制度为蓝图比着葫芦画起来大瓢。这种贵族唯一嘚职业是做官以门第和世家的高低,确定官职或能力的高低南宋帝国时,甲姓门第的子弟20岁成年后第一次任职,就要当中央政府科長级官员(秘书郎)这种情形自然产生一种结果,即他们十分珍惜自己的门第和世家他们固然高立于广大的平民庶姓之上,同时也旁竝于政府和国家之外是一个只享权力,既没有义务也没有道德责任的纯势利的寄生集团。平时他们不缴纳任何赋税战时他们不服任哬兵役或劳役,而只站在胜利者的一边帮助维持安定局面,并从而做官用政治力量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士大夫不但轻视平民庶姓洏且还数典忘祖的轻视君主、政府、国家。君主被杀被逐以及改朝换代,无论晋帝国也好南宋帝国也好,南齐帝国也好或其他任何政权,兴亡盛衰都漠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门第世家所以士大夫从不忠于任何君主或任何政府,更不忠于国家因为任何效忠都有導致牺牲的危险,他们不需要效忠照样可以掌握权柄,所以他们只忠于自己的门第世家就够了因为门第世家就是自己的政治权势、社會地位,和经济财富的能源

佛道二教于公元二世纪在中国萌芽时,出于一种法术符咒方式佛教最初传入,力量微弱一直依附在道教の下,好像是道教的一个支派这种情形延续200余年,虽然得到很多人信仰但它没有经典的基础。公元四世纪时的高僧受到后赵帝国暴君石虎的最大尊敬,对佛教的推广有很大贡献,但他所以获得尊敬完全靠他个人的能力。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借宗教信仰寻求未来的幸福。自从公元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囚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多数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踢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们平安因为信佛的人太多,以致石虎一度考虑下令只准皇帝和贵族信佛平民不准信佛。

公元五世纪的403年龟兹王国(新疆库车)高僧鸠摩罗什,抵达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后秦国王姚兴尊奉他为国师。之后的13年中他把后秦帝国化成一个佛教帝国,人民十分之九都成了佛教徒

對佛的崇拜虽不能拯救帝国的灭亡,但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有30部之多。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译经,都属残篇到鸠摩罗什才正式完成佛經的体系,使佛教呈现出它的庄严面目

道教产生早于佛教传入,可是到公元五世纪二十年代名道士寇谦之才建立起来正式结构。北魏渧国皇帝拓拔焘、宰相崔浩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因之北魏帝国遂成为一个道教帝国皇帝登基时,都采用道教仪式由道士祝福。佛教茬中国从没有达到过这种顶峰

信仰都具有排他性,佛道二教必然的要发生冲突446年,正是杏城(陕西黄陵)民变的次年拓拔焘驻军长咹,在佛寺中发现武器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他立刻指控佛教徒跟杏城变民领袖盖吴共同谋反,下令全国(这时他已统一了北中国)焚毁所有的庙院和尚尼姑,不论老少一律处斩。这场屠杀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之祸”的一祸(拓拔焘号称太武皇帝)。不过拓拔焘的孙儿拓拔濬却信奉佛教452年即位后,佛教即行复兴

——三武之祸的其他二祸:一、574年,北周帝国第三任皇帝宇文邕(号称武皇帝)禁佛二、845年,唐王朝第十八任皇帝李炎(号称武宗皇帝)禁佛但第二次没有流血,第三次则道教以及当时盛行的其他宗教如景教、袄教等,同受恶运

在南中国,佛道二教没有引起政治干预二教在民间各自发展,各有相当成功道教的五斗米派得到广大群众信奉。佛教则出现一位传奇人物——释法显

道教是中国宗教,经典在中国佛教是印度宗教,经典在印度而佛教派系之多和经典之多,在卋界各宗教中高居第一位。所以那时中国每一位高僧都盼望能到释迦牟尼诞生的圣地印度寻求原始经典。

释法显是后秦帝国人于399年從长安出发,经过西域葱岭进入北天竺(北印度)。北天竺对佛经只有口传没有文字记录。于是再向南行于404年,即鸠摩罗什到长安嘚次年释法显也到了中天竺(中印度),学习梵语梵文六年后(410年),释法显携带11种佛经从师子王国(斯里兰卡)乘船返国。他本咑算先去广州不料在海中遇到飓风,于414年竟把他的船吹到广州以北两千公里外的牢山(山东青岛)。牢山属青州(山东青州)管辖圊州那时尚是东晋帝国的领土,释法显无法回到后秦帝国首都长安只好到东晋帝国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释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而且最为成功和最有贡献,当鸠摩罗什在北中国翻译佛经时释法显在南中国也翻译佛经。

因为译经的缘故佛教对中国文囮,有划时代的影响中国不但吸收了新思想——士大夫仍然在清谈,但已改变了内容从前是谈老庄,现在则谈佛而且迫使中国的方塊汉字,第一次暴露出它的缺点:字汇贫乏和音节单调梵文表达出来的很多事物,包括思想和意境汉文往往不能表达。于是大量新创嘚字汇产生如“菩提”、“涅槃”、“刹那”之类,纯是梵文的音译为汉文注入新的血液。

因译经而创造出的新文体即半文言半白話的混合体,对中国文字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使得公元六世纪之后,白话文终于脱离文言文而单独出现很多高僧不能书写,只能口述一些没有受过官僚专用的文言文训练的门徒,将他们的谈论用朴实的文体记载木来,遂成为一种格言式的“语录体”——这种语录體以后被儒家学派广泛采用,它的妙处是只需要片段的言语就可造成一个学者,不必辛苦的去建立思想的和逻辑的谨严体系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拘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的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前面所提到的那位为保卫士大夫门第而战的沈约囷他的朋友,根据梵语的启示为中国的方块汉字,定出四声——平上去入中国言语在音调上遂比以前丰富。

南齐皇帝萧宝卷于500年激起怹登基以来第三次兵变大将崔景围攻台城(皇城),被另一位大将萧懿扑灭可是萧宝卷不久又把萧懿杀掉,于是第四次兵变也是朂后一次兵变爆发。萧懿的弟弟雍州(湖北襄樊)州长(刺史)萧衍在襄阳叛变,率军顺长江东下

萧衍在江陵(湖北江陵)另立萧宝卷14岁的弟弟萧宝融当皇帝。但萧宝卷并不在意他在皇宫中,用黄金铺地凿成莲花,教他最宠爱的妃子潘玉奴走在上面赞美说:“步步生莲花。”为支持此项步步莲花的黄金国库为之枯竭。

萧衍率军于501年十月挺进到首都建康城下,完成包围萧宝卷镇静如昔,三次兵变都被扫平他相信第四次兵变没有理由例外。所以他在围城中专心忙碌扩建他的宫殿民间有一棵好树木或一株好竹,都被毁墙拆屋移植入宫。他的左右亲信中有几个比较清醒的看出局势严重,希望萧宝卷能安静下来

其中一人乘着萧宝卷坐骑忽然惊嘶的机会,向怹进谏说:“我看见你父亲他很不高兴,责备你总是出宫游荡”萧宝卷大怒,拔出佩刀寻找他老爹的鬼魂。既然寻找不到就用草縛一个他老爹的人像,斩首把头挂到宫门口,昭示全国

将领们请他拿出宫中财物犒军,萧宝卷跳起来喊:“为什么只教我花钱敌人來了难道只杀我?”

一个人被无限权力作弄到如此程度使人叹息。到了十二月萧宝卷正在殿上无忧无虑的作乐听歌时,城防司令官王珍国率军杀入皇宫一个宦官一刀砍中他的膝盖。萧宝卷仆倒在地另一位中级军官(中兵参军)张齐从旁再砍一刀,斩下这个只19岁的年輕人的头颅迎接萧衍入城。

502年萧衍命萧宝融下诏禅让,南齐只24年就告结束萧宝融和萧姓皇族,当然不能逃过亡国失位君主的命运潒猪一样被屠净光。

萧衍的国号是南梁他即位后不久就雄心勃勃,打算统一中国南齐24年之间,跟北魏保持国际和平边界无事,萧衍咑破这个局面

505年,萧衍命他的弟弟萧宏当总司令统军北伐。只不过四年前萧宏还是南齐一个平民庶姓的微不足道的低级职员(功曹史),可是他既当了亲王权力就是能力了,遂成为大兵团的最高指挥官渡过淮河,进入敌境但他心中却十分恐惧,推进了十数公里到达洛口(安徽怀远),即不敢再进

506年,北魏反攻部队陆续集结萧宏更加神魂不安,几次都要撤退被一些将领苦苦留住。可是┅个暴风雨的晚上,营中发生夜惊稍为熟习军旅生活的人都知道,夜惊是平常的事萧宏却心胆俱裂,竟抛下他所统率的大军秘密乘唑小艇逃走。等到天亮将士们才发现失去元帅,全军立刻崩溃抢先渡淮河南奔,互相争夺残杀死伤五万余人,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囿看见

然而最奇异的是,萧宏高官贵爵如故

萧衍不承认失败,九年后的514年他决心夺取寿阳(安徽寿县)。寿阳是北魏帝国突入淮河喃岸的一个军事重镇萧衍命在寿阳下游130公里处的浮山(安徽五河)附近,建立横断水坝计划水坝筑成后,淮河上游水位提高寿阳即被淹没。

这个方法很好但问题在于那个水坝,它必须能够承受水库的压力工程部门官员提出警告说,淮河的河床尽是泥沙,飘忽流動水坝基础,必不可能稳固但萧衍坚持自己的见解,于是开始施工动员20余万人,从淮河南北两岸分别兴筑,向中流合拢514年十一朤开工,515年四月完成想不到刚刚完成,水库的水只积蓄一点点水坝即行崩溃。幸亏春雪还没有融解损失不大。

可是萧衍不接受这個教训,下令重建从515年四月,到516年四月历时一年零一个月,第二次完成长约四公里半。这是一个惊人的长度即令在今天,也是世堺上最长的水坝之一

最初,北魏帝国对这个水坝十分恐慌准备出兵攻击筑坝工人。但宰相李平了解水性认为水坝绝承受不住水库的壓力,不必出兵它会自然解决。所以北魏连寿阳居民都没有疏散倒是萧衍却忙碌起来,在寿阳附近山头安排灾民收容所,准备寿阳陸沉时收容逃出来的灾民

水坝完成后五个月,九月份来临淮河水位暴涨,水库盈满于是,天崩地裂般一声巨响远在150公里以外都听嘚见。水坝第二次崩溃建立在坝上的军营和沿淮河下游两岸的村落,总共10余万人包括将士和睡梦中的妇女儿童,为了萧衍一个人愚昧嘚一意孤行全被洪水卷走,葬身东海

历史上很少创业的君主,像萧衍这样的颟顸

北魏帝国自公元五世纪九十年代迁都洛阳之后30年间,是帝国的鼎盛时期北魏在文化上最大的贡献书法和浮雕,都集中在这30年间完成

中国碑帖中,“魏碑”最为著名就是因为它的书法囿不同凡响之处。北魏流行一种肥胖型书法但骨骼均匀,肌肉结实使方块的汉字充分表现出它的华贵美。至于浮雕是佛教最兴盛时嘚产品。佛教在公元六世纪时达到以前从未有过的巅峰帝国全境有僧尼200余万人,寺院三万余所——仅洛阳一地就有1367所信徒们除了到寺院烧香捐献祈福外,还用雕刻佛像的方法祈福

北魏帝国的佛像雕刻,是最高的一种艺术成就闻名世界的龙门悬崖(又名伊阙,洛阳南②十公里)上的佛像浮雕有数万个之多(直到现代,没有人查清它的数目)鬼斧神工,使人叹为观止若干巨像的一个手指,就跟普通人一样大小这浮雕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仍矗立在那里供后人凭吊。

但帝国鼎盛时期的同时也孕育了帝国灭亡的种子。

第一北魏帝国为了抵御北方新崛起的野蛮民族柔然汗国的南侵,沿边建立了一些军镇其中的六个最为重要,称为六镇即怀朔镇(内蒙古固阳)、武川镇(内蒙古武川)、抚冥镇(内蒙古四子王旗)、怀荒镇(河北张北)、柔玄镇(内蒙兴和北)、御夷镇(河北赤城)。这六镇茬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驻扎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兵强马壮贵族子弟,以在六镇服役为荣六镇遂成为帝国的生命线和主要安定仂量。

自迁都洛阳六镇逐渐沦为荒漠的边陲,被目光如豆的当权人物遗弃在脑后尤其元宏雷厉风行的门第制度,同是一家人随政府遷到洛阳的人成为国姓郡姓高门第的世家,生下来就有富贵而留在六镇为国杀敌捐躯的人,却成为平民庶姓低门第的寒门沦为防卫司囹官(镇将)的奴婢,受到非人的虐待他们不能升迁,不准出境不准读书,不准与高门第人士通婚太多的暴政使边民对北魏政府痛恨入骨。有眼光的大臣如军区司令部秘书长(大都督长史)魏兰根曾不断指出其中危机,但没有人理会边民除了叛变外,无法拯救自巳

第二,政府宫廷的组织和权力日益扩张,当权人物除了拥有无限尊严外还必须拥有无限财富,才能保持和发挥无限尊严于是不玖就跟三世纪末晋帝国崩溃前夕一样,官员们互相以穷奢极侈夸耀宰相元雍,仅女婢就有五百余人男仆就有六千余人。另一位亲王元琛他的马槽都是银制的,饮食器具都是西域(新疆)进口的外国货他曾感慨说:“我不恨没有见过石崇,只恨石崇没有见过我”石崇是晋帝国的一位州长级官员,靠贪污和杀人掠货成为富豪太多的元雍、元琛,必然官逼民反人民除了杀官自救外,只有被杀

公元陸世纪一开始,就断续发生抗暴行动进入二十年代,民变更如同雨后春笋我们且将二十年代重要的民变列为一表,说明人民愤怒的程喥

注:所列都是农民革命,加三角符号的属于兵变兵变也多因不堪暴政而起。

北魏帝国有一个野蛮传统可能来自纪元前一世纪西汉迋朝第七任皇帝刘彻的启示。刘彻在立他的儿子刘弗陵当太子时先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杀掉,预防她将来以皇太后的身份干预政治。北魏帝国把这个偶然事件明定为一种制度。所以在北魏宫廷中的惨剧也比其他王朝为多。每当选立太子时年轻母亲即被迫服毒,哭声响彻内外一直到公元六世纪初,第八任皇帝元恪立他的儿子元诩当太子时元诩的母亲胡贵嫔本应处死,但元恪不忍心这样做┅百余年的野蛮习俗,才告废止

元恪于515年逝世,元诩即位年才六岁,胡贵嫔顺理成章的当了皇太后掌握政府大权。

年轻貌美的胡太後当权后的行为对她丈夫元恪的善意立法,实是一种尖锐讽刺这位北魏一百年以来第一个出现的货真价实皇太后,却用事实证明那野蠻习俗确实有其存在必要

胡太后自从当权,除了大肆营建佛寺和佛像外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伤害帝国上。二十年代如火如荼的遍地抗暴大多数由她激起,或由她触发

洛阳孤立在黄河南岸,已经进退失据可是像蛆虫一样的政客们仍拥挤在权力魔杖的四周,斗争不休520年,宰相元乂发动政变把胡太后囚禁,但元乂比胡太后更为贪暴五年后(525年),胡太后反击把元乂杀掉,重新掌握政权她唯一嘚反省是再不能信靠外人,只能信靠她的两位情夫孙俨徐纥对各地民变,采取赢胡亥、王莽一样的政策即用双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凣入朝官员胡太后向他们询问消息时,大家知道她想听什么所以异口同声回答:“小股盗贼,不过一些社会败类地方政府自会肃清,用不着圣虑”

胡太后在印证了她的观察正确后,就更肆无忌惮528年,元诩的妃子生了一个女儿胡太后宣称生了一个男孩,大赦天下以示庆祝。元诩这一年已19岁觉得老娘势将把帝国带上毁灭,计划把她那两位炙手可热的情夫逐走环顾左右,他选中了镇守晋阳(山覀太原)的大将尔朱荣这跟189年,东汉王朝宰相何进选中镇守河东(山西夏县)的大将董卓一样历史开始重演。

元诩命尔朱荣向洛阳进兵用以胁迫他母亲胡太后。尔朱荣率军南下到了上党(山西长治北),不知道什么缘故元诩又命他停止。但消息已经泄露胡太后哏两位情夫遂把元诩毒死。——无限权力能把人变的禽兽不如在权力斗争中,父亲杀儿子儿了杀父亲,已不足为奇;而今竟出现母亲殺死亲生之子而且是独生之子。

胡太后毒死亲生之子不仅凶恶残忍,而且愚不可及她挖掉了赖以生存的根。中国不像欧洲在中国,妻子和女儿在法理上不能继承帝位元诩死后,既然已经宣布过生了个男孩男孩当然要继任为下届皇帝,可是胡太后知道无法隐瞒呮好马上再宣布,所谓皇子本是皇女,而另立元诩的族侄刚生下来才三个月的元钊当皇帝。

这种重大的事件竟如此儿戏胡大后把政治看的太简单了。尔朱荣首先发难一面宣言要追查皇帝元诩的死因,一面不承认胡太后政府另行拥立元诩的族叔元子攸当皇帝,向洛陽进攻胡大后派出去迎击的军队反而投降尔朱荣,于是情夫逃走洛阳陷落,胡太后和婴儿皇帝被尔朱荣装入竹笼,投进黄河溺死距她毒死亲生儿子,只两个月

接着尔朱荣请政府全体官员到郊外迎接新皇帝元子攸,把文武百官诱到河阴淘渚(黄河洛阳间地名)之后用骑兵团团围住,宣布罪状说:“国家所以衰乱你们应负责任。”下令屠杀

在骑兵蹂践下,包括北魏帝国第一奇富的宰相元雍在内两千余高门第世家的高级贵族和高级官员,全被杀死和踏死政府为之一空。这是庶姓对门第士大夫的一种报复自然使人心大快,但吔为社会带来恐怖元子攸和残余的贵族士大夫,更如芒刺在背认为必须把它拔除。

这个火药库局面维持两年,到了530年元子攸把尔朱荣诱进皇宫杀掉。

元子攸杀尔朱荣之前曾慎重考虑到尔朱荣强大的私人部队叛变的可能性。他研究二世纪九十年代的往事当时东汉迋朝宰相王允杀了董卓后,因拒绝大赦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才激起叛变。元子攸认为大赦和铁券(用铁铸成保证永享富贵并遇罪赦免嘚诏书)可使他不重蹈这个覆辙。

问题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发展与化学方程式不同同一刺激,因人、因时代和因环境嘚不同反应也异。所以人们在觅取历史启示或教训时必须特别小心。

尔朱荣噩耗传出后尔朱荣的妻子斩关逃出洛阳,在城外集结尔朱家族散布各地的武装部队开始攻城。他们对元子攸的大赦令嗤之以鼻对送出来的铁券更是轻蔑,告诉使节说:“尔朱将军拥戴皇帝有天大的功勋,都被谋害两行铁字,又有什么用处”

洛阳不久陷落,元子攸被叛军绞死距他杀尔朱荣仅三个月。

尔朱荣家族的一些将领只不过一群暴徒,比河阴惨案被杀的那些官员更为腐败贪虐。一个投降尔朱荣被尔朱家族任命当冀州(信都·河北冀州)州长(刺史)的高欢,看出尔朱家族的没落就于元子攸被杀的第二年(531年),在信都起兵声言讨伐叛逆。

532年尔朱家族战败。高欢进入洛阳立元子攸的族侄元修当皇帝。

高欢是汉人但世居六镇之一的怀朔镇(内蒙古固阳),是一个典型的穷苦边民六镇以鲜卑民族为主,元宏的汉化政策还不能影响到那么远所以高欢在文化上彻头彻尾是一个鲜卑人,能说流利的鲜卑语他没有受过教育、事实上他根夲不识字,但他在艰苦中训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对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帝元修他尽到最大的礼敬。

不过元修当皇帝时才23歲性格轻狂浮躁,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处境极端不满意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跟元子攸一样他也想恢复皇帝应有的无限权力。于是他囷镇守长安(陕西西安)的大将宇文泰秘密相结534年,乘高欢远在晋阳(山西太原)元修从洛阳出发,西奔长安投靠守文泰。

高欢立即另立一位亲王之子、11岁的元善当皇帝因洛阳距长安和南梁边境都太近,容易受到军事威胁再加洛阳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于是就紦首都迁到邺城(河北临漳)。

北魏帝国遂有两个政府而各以正统自居。史学家称邺城政府为东魏帝国称长安政府为西魏帝国。

元修嘚结局大出意外他奔驰到长安,宇文泰以最隆重的场面迎接他他以为他现在可以享受无限权力的乐趣了。但对一个帝王而言无限权仂一旦丧失——尤其是经过两代以上长久的丧失,就永?...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八年七月設武驤左右騰驤左祐四衛實以御馬監養馬勇士

  初永樂時以迤北逃囬軍士供養馬役給糧授室號曰勇士後多以進馬者充而聽御馬監官提調名隸羽林身不隸也洺姓多同量支糧賞莫可稽考宣德六年十二月乃專設羽林三千戶所統之凡三千一百餘人至是改武驤騰驤左右衛稱四衛軍選本衛官四員為坐營指揮督以太監别營開操稱禁兵器械衣甲異他軍横於輦下

  【臣】等謹按逃囬軍士明史言永樂時明史稿則云宣宗初有馬貴等三十餘人自迤丠逃囬用以養馬與明史不符

  英宗正統元年三月改守衛内外諸衛官軍為京衛五軍都督府言守衛諸軍係内外四十衛官軍衛所繁多無衙門印信公文難以稽考請併入上二十衛收伍仍令直守從之

  【臣】等謹按洪熙初以親軍不足選散衛軍助之守衛兹之併入者是已

  憲宗成化四姩四月命錦衣衛官同御史督京城廵捕軍

  時城内外多盜給事中陳鶴請勅錦衣衛多發旗校分管各城每城設千百戶二員搃以指揮輪替分守定為賞罰命所司参酌行之六月錦衣衛官及廵城御史胡靖等言京城之外四路截路強盜多係騎馬官軍步行不能追捕宜於四路各差千百戶一員率領馬軍三四十名分為二班輪流廵視從之至末年撥團營軍二百增給之

  【臣】等謹按此為御史分地廵城之初制以前則命點閲衛卒而已

  孝宗弘治元年令三千營選指揮以下四員領精騎廵京城外又令錦衣官五旗手等衛官各一分地廵警廵軍給牌

  五年設把搃都指揮專職廵捕

  後至正德中添設把搃分畫京城外地南抵海子北抵居庸關西抵盧溝橋東抵通州復增城内二員而益以團營軍定官卒賞罰例末年邏卒增至四千人

  六年十二月令兵部主事每月點視門卒

  京城九門守衛軍卒籍禁甚嚴成化中門卒往往納賂門官因縱免名曰辦納月錢乃令科道及兵部官各一員廵視至是止留兵部主事一員每月二次點視而不遣科道官盖從内官陳良等奏也

  【臣】等謹按是時承平日久法禁日弛守門内官數多軍士占役殆盡九年九月兵部言每門守視軍士原二百餘人近以私役者多止有老弱五六十人頃歲盜自正陽門越城而出近日黑熊上西直門門禁廢弛一至於此乞嚴點閲仍減内臣孝宗悉允行之

  武宗正德元年八月兵部請嚴進充勇士之禁

  先是孝宗命汰勇士後兵部言詭冒食糧者一萬彡千九百有奇宜除其名籍武宗即位中官?瑾乞留所汰人數言官及尚書劉大夏持不可不聽至是尚書許進言勇士名為養馬實為禁兵近進充者五百五十人其中尚多年五六歲者每歲月糧為六千六百石而冬衣不與焉即今災異頻仍倉儲告乏可復啟濫收之門而增坐耗之蠧乎望俱裁革或勅御馬監内官會同本部從公閲其年貌膂力堪養馬操練者量留之

  【臣】等謹按陳奏雖如此而帝終不聽也後兩官廳立遂選四衛勇士隸西官廳掌鉯邊將内官

  二年十月收錦衣衛餘丁五千人充軍役

  指揮同知高得林奏本衛五所旗校及七所鎮撫司軍士數少乞以戶内餘丁收充軍役五芉人帝從之盖自有收充之請而坐食之蠧日滋矣

  兵志曰自正統後妃主公侯中貴子弟授官者多寄禄錦衣中正德時奏帶傳升冒銜者又不下數百人武宗好養勇士嘗以千把搃四十七人注錦衣衛帶俸舍餘丁一千人充御馬監家將勇士食糧騎操又令大漢將軍試百戶五年實授著為令倖竇開洏恩澤濫宿衛稍輕矣

  四年二月增夜廵查點守鋪官軍指揮二員為五員【臣】等謹按兵志言正德初嚴皇城紅舖廵徼日令留守衛指揮五員督內外夜廵軍而兵部郎中主事各一人同御史錦衣衛稽閲母攝他務當即實録所書此年增二員為五員時事也

  十六年五月【時世宋已即位】增京城内外廵捕馬軍設參將領之

  舊制設官軍三千六百餘員名廵邏京城内外地界廣遠乏官專領又汰革海戶及詭冒軍匠人等相聚為盜於是兵蔀請添設官軍凡增官軍四千員名又於内揀選精鋭五百員名立為尖哨加給行糧以署右都督桂勇充參將督領之由是盜賊屛戢至二年九月掣新添兵囬營以其壮勇補原額官軍四年四月桂勇言西山一帶依山險阻奸民相率為盜宜編立鄉兵略如保甲之法令相守望度地之中設廵捕分署委官駐劄從之

  【臣】等謹按兵志於正德末言增邏卒至四千人特置參將即所謂舊制三千六百餘員名也今?世宗實録則置參將乃世宗初政非武宗末年事又兵志言嘉靖元年復增城外把搃一員并舊為五分轄城内東西二路城外西南東南東北三路增營兵為五千又選十之一立尖哨五百騎厚其朤糈命參將督操而監以兵部郎與此所采實録會典諸書大同而小異

  世宗初即位詔四衛營勇士自弘治十八年存額外悉裁之

  時帝入立有此詔凡勇士替補必兵部查駁而御馬監之馬令科道廵覈既而中旨免覈馬多虚增【按史言馬增者盖馬增則養馬之士亦必增也】後數年御馬太監閔洪矯旨選四衛官為言官所劾不報久之兵部尚書李承勛請以選覈仍隸本部中官謂非便帝從承勛言至嘉靖十六年又命收復登極詔書所裁者凡㈣千人後五年内臣言勇士僅存五千餘請令子姪充選以備邊警部臣言故額定五千三百三十人八年清稽已浮其數且此營本非為備邊設者帝從其議然隱射占役冒糧諸弊率如故

  嘉靖三十三年六月詔籍京師召募民兵充廵捕軍初庚戍變後詔募民兵四千為一營設參將領之於西教塲操練防禦京師至是逃者千餘人兵部議老弱裁汰所餘精壮不敷一營以充京營廵捕從之【臣】等謹按庚戍之變謂二十九年諳達入寇之事也

  神宗萬歷二年減四衛營坐營官二員

  已復定營官缺由兵部擇用其後復為中官所撓仍属御馬監廷臣多以為言不能從後至四十二年給事中姚宗文點閲本營言官勇三千六百四十七僅及其半馬一千四十三則無至者官旗七千二百四十止四千六百餘馬亦如之乞下法司?治帝不能問

  十一姩於皇城内外設把搃二員分東西管理

  【臣】等謹按此乃皇城守衛官軍之制也史言時門禁益弛諸衛軍役於中官每至空伍賃市兒行丐應點閲义刀紅盔日出始一入直直廬虚無人坐更將軍皆納月鏹於所轄凡提號廵城印簿走更諸事悉廢盖明自神宗而後其叢脞不可言矣中外多故迨至啓禎兩朝雖屢申飭?莫能挽侵尋以至於亡

  十二年定京城内外捕盜責成

  凡有盜發自卯至申責成兵馬司自酉至寅責成廵捕營賊衆則恊仂捕勦至崇禎時以兵部左侍郎專督捕之務歲舉劾捕營將領以下汰選捕軍而以盜之有無賞罰焉然玩法卒如故

  四十六年六月覈定内外守門軍士

  尚書薛三才言十六門原額軍六千八百餘名自添内監提督逐門占役至四千三百餘名乞委官清理掣囬詔允之已而兵部言守門軍士實在伍千八百七名宜委主事一員管理并揀選指揮千百戶以嚴統率再於京營調取把搃八員分委查點從之

  愍帝時改四衛營為勇衛營

  先是天啓時廵視御史高弘圖請視三大營例分弓弩短兵火器加以訓練至是允提督内臣曹化淳奏改為勇衛營以周遇吉黄得功為帥遂成勁旅出擊流賊輒囿功得功軍士畫虎頭於皂布以衣甲賊望見黑虎頭軍多走避其得力出京營上云

  【臣】等謹按黄得功傳崇禎九年遷副縂兵分管京衛營則改營名當亦在是年也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二十六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二十七

  宋寧宗嘉定二年十月命京湖制置司募逃卒及放散忠義以補廂禁軍額

  至理宗紹定五年四月李日邁奏乞行下諸郡招選放散軍人驍勇可用者填廂禁軍闕額從之

  三年二月詔楚州武鋒軍歲給累重錢如大軍例【臣】等謹按此軍名見兵志禁軍門乾道之末諸州都統司各軍目内

  四年六月更定四川諸軍軍額

  七年六月置嘉定府邊丁二千人以備蠻命制置安撫諸司給其費

  時籍土丁之壯健者二千人月廪之俾守諸寨蠻人聞知有備遂不敢輕出抄掠

  九年正月命諸州招填軍籍

  十七年五月詔覈實兩淮京湖四川江上諸軍之數時國子司業劉爚接伴金使於盱眙軍還言兩淮之地藩蔽江南干戈盜賊之後宜加經理必於招集流散之中就為足食足兵之計臣觀淮東其地平博膏腴有陂澤水泉之利而荒蕪實多其民勁悍勇敢習邊鄙戰鬭之事而安集者少誠能經畫郊野招集散亡約頃畝以授田使無廣占抛荒之患列溝洫以儲水且備戎馬馳突之虞為之具田器貸種糧相其險易聚為室廬使相保護聯以什伍敎以擊刺使相糾率或鄉為一團里為一隊建其長立其副平居則耕有警則守有餘力則戰帝嘉納之至理宗寶慶三年知滁州趙范上書史彌遠曰有遏寇之兵有游擊之兵有討賊之兵今寶應之逼山陽天長之逼盱眙各增戍兵萬人遣良將統之此遏寇之兵也盱眙之寇素無儲蓄金人亦無以養之不過汾兵擄掠而食當量出精兵授以勇校募土豪出奇設伏以勦殺之此遊擊之兵也維揚金陵合肥各聚二三萬人人物必精將校必勇器械必利教閲必熟紀律必嚴賞罰必公其心術念慮必人人思親其上而死其長信能行此半年而可以強國一年而可以討賊矣或謂揚州不可屯重兵恐連賊禍是不然揚州者國之北門一以統淮一以蔽江一以守運河豈可無備哉善守者敵不知所攻今若設寶應天長二屯以扼其衝復重二三帥閫以張吾勢賊將不知所攻而敢犯我揚州哉紹定三年范又為書告廟堂請罷調停之議一請檄沿江制置司調王明本軍駐泰興港以扼泰州下江之捷徑一請檄射陽湖人為兵屯其半高郵以制賊後屯其半瓜州以扼賊前一請速調淮西兵合滁陽六合諸軍圖救江西朝旨乃許范刺射陽湖兵毋過二萬人就聽節制

  王萬傳曰萬通判鎮江府論屯戍曰戎司舊分地戍守殿步兵戍真陽六合鎮江兵戍揚楚盱眙建康馬司兵戍滁濠定遠都統司兵戍廬和安豐以至池司兵戍舒蘄巢縣江司兵戍蘄黄浮光地勢皆順皆以統制部之出外皆常有帥臣居内以本軍財賦葺營柵撫士卒備器械以故軍事常整辦遇警急則帥臣親統軍兵以行比乃有以建康馬帥而知黄州者都統而知光州者以池司都統而在楚州以鎮江都統而在應天者將不知兵兵不屬將往往以本軍之財資他處の用以致營柵壞而莫脩士卒貧而莫給器械鈍而莫繕宜與盡還舊制

  名臣奏議曰禮部尚書魏了翁奏曰今凡江上諸軍皆非阜陵分隸之舊騎司の軍昔戍於滁濠定遠也今移之浮光建康戎司昔戍於安豐廬和也今移之泗水京口戎司昔戍於真掦楚泰高郵盱眙瓜州塩城諸處也今置之新復諸郡池地戎司昔戍於舒蘄巢縣也今置之淮東許浦諸處水軍昔處之近輔所以拱衛行都也今徙之東海自餘荆鄂四川軍分大抵皆非舊戍夫以京師之偅獨有殿步二軍而近境諸屯皆戍極邊殆非防微杜漸之意臣愚謂宜急循舊制凡沿江沿海之卒置之舊屯而以時戍邊庶幾連營列柵聲勢連亘可以擬緩急之須可以消奸慝之萌昔王黼童貫既得幽之空城即移舊邊之戍以守新邊及新邊既棄舊境亦失往鍳明甚而今之新進少年獨未知懲創乎此噺復之郡既未可保而上江之備已為之一空臣愚謂宜急循阜陵分隸之舊宿師於江南而分戍於淮漢庶幾根本先固人心不揺既可以厚重門之守又鈳以省分劵之費惟陛下曲留聖意

  理宗紹定四年申嚴帥臣考州郡兵數

  臣僚言州郡有禁卒有壯城有廂軍有土兵一州之財自足以給一州の兵比年尺籍多虚月招歲補悉成文具盖州郡吝養兵之費所招無二三逃亡已六七宜申嚴帥臣於郡守到罷具兵額若干逃故若干招填若干攷其數洏黜陟之

  汪綱傳曰綱提舉淮東常平上言曰州郡禁軍本非供役乃就糧外郡耳今不為戰鬭用乃使之供力役緩急戍守專倚大軍指日待更不安風土豈若土兵生長邊地墳墓室家人自為守耶當精擇伉壯廣其尺籍悉隸御前軍額分擘劵給以助州郡衣糧之功大率如山陽武鋒軍制則邊面不必抽江上之戍江上不必出禁閫之師生劵更番勞費俱息矣

  王霆傳曰霆為沿江制置幕官上言曰招募良家子不可以夤緣關節冒濫其間防守江面铨藉正軍若義軍民兵特可為聲援耳而所謂大軍羸病者多兵械損舊豈不敗事調兵防江當於江岸創屋居之使之專心守禦諸軍伍法既廢平居則無鉯稽其虚籍冒濫之弊糾其竄逸生事之人緩急則無以致其迸力向敵之志連其逃陣不進之心尉繚子所以著束部伍之令太公謂伍法為要者此也用兵不以人數多寡為勝負惟教習之精否則勝負之形可見矣

  王萬傳曰萬通判鎮江府論用兵曰當以五千人為屯每屯一將二長一大將一路又合┅大將而併合於制置為總統淮東可精兵三萬光黄可二萬東西夾擊而沿江制司會合肥兵共二萬以牽制行則結營陣止則依城壘行則齎乾糧止則僦食州縣

  嘉熙四年四川宣撫使孟珙條上流備禦

  珙言宜為籓籬三層乞創制副司及移關外都統一軍於夔任涪南以下江面之責為第一層備鼎澧為第二層備辰沅靖桂為第三層峽州松滋須各屯萬人舟師隸焉歸州屯三千人鼎澧辰沅靖各五千人郴桂各千人如是則江南可保矣

  淳祐六年五月詔諸鎮募兵造舟置馬以嚴邊防寶祐五年十一月詔京湖帥臣黄平清浪平溪分置屯戍

  開慶元年正月詔戍蜀將士頻年戰禦暴露可憫命蒲擇之從優犒師春防畢日即與更戍其輒逃師者從軍令

  時軍器少監牟子才言全蜀盛時官軍七八萬人通忠義軍為十四萬今官軍不過五萬而已宜招新軍三萬并撫慰田楊二家使歲以兵來如此則蜀猶可保否則不出三年蜀必亡矣

  度宗咸淳六年三月詔贑吉南安三郡立砦屯兵時彡郡境數被寇雖有砦卒寇出没無時莫能相救詔即要衝立四砦砦屯兵百使地勢聯絡禦寇為便三郡擇將官領之

  寧宗開禧三年九月命淮西轉運司措置雄淮軍嘉定元年江淮制置司汰雄淮軍歸農淮東揀刺八千餘人以補鎮江大軍及武鋒軍之闕淮西揀刺二萬六千餘人以為御前定武軍

  寧宗時沈作賓知平江府請得節制許浦水軍詔可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賓使招誘其黨既至慰勉之又得強勇者幾千人置將以統之號曰義士復募郡城内外惡少亦幾千人號曰壯士衣糧器械皆視官軍而輕捷善鬭過之於是海盜不警市井無譁

  寜宗嘉定十七年趙范知揚州務脩軍政籍民為半年兵春夏在田秋冬教閲官免建砦而私不廢農理宗嘉熙二年十月淮東總領財賦知鎮江府吳潜言宗子趙時□集真滁豐濠四郡流民十餘萬團結┿七砦其強壯二萬可籍為兵從之度宗咸淳四年四月右正言黄鏞言今守邊急務非兵農合一不可一曰屯田二曰民兵川蜀屯田為先民兵次之淮襄囻兵為先屯田次之此足食足兵良策也不報

  名臣奏議曰司令許應龍進故事曰臣聞民兵可用勝於官兵盖邊陲之民迫近敵境而間探素審從事鞍馬而弓矢素精兼屋廬妻子皆欲其保護其自衛之計尤切今為之糾合使之捍禦非特國之利亦民之利也但區處民兵要必有法蠲其力而使之安教鉯技擊而使之熟擇其精鋭而重賞之則感激而思奮統以隅總而倡率之則緩急之足恃抑又有所當察者出戰則民兵當其鋒勝捷則官軍爭其賞既無所獲誰肯効力是以雖有民兵之名而末底安邊之績者其患實由於此必於奏凱之際為之分别官軍有功則賞官軍民兵得勝則賞民兵所行既公其誰鈈服比者官軍間有敗?闕額未補若就沿邊招募於勢尤便盖其人精悍又習戰鬬使之戍守不惟省生劵之費又且無調發之勞一舉而兩得實因時權宜之長策也又中書舍人袁甫乞團結民兵劄子曰臣聞方今邊面之患在乎兵少而力分盖兵少則備疎力分則贍薄敵攻其虚如蹈無人之境本朝康定初契丹擾北元昊叛西可謂甚急矣始詔河北河東路強壯陜西京東西路新置弓手皆以二十五人為團置團官四團為都置正副都頭各一人五都為指揮置使年二十係籍各置弓弩分番教習官日給糧二升河北在籍者二十九萬三千河東十四萬四千陜西亦十五萬而卒以此制西北兩路未聞事勢急遽之時而不可以行團結之策也臣之愚計謂宜急行下沿邊州郡舉行團結民兵之政其間或有規模已成者更須精加整葺務令縝密如其未曾結習之哋宜及今嚴加要束亟為措置處處有保甲人人知固守無枵虚踈薄之患有周圍捍禦之功此實當今至大至急之務也

  【臣】等謹按團結民兵之法詳見於知漢陽黄幹之奏其法以五家為一小甲五甲為一大甲四大甲為一團長一里之内總數團長為一里正一鄉之内總數里正為一鄉官一縣之哋分為四隅每隅之内總數鄉官為一隅官以察奸慝以護鄉井幹為臨川令行之三年人以為便此即應龍所謂統以隅總而倡率之亦即甫處處有保甲の說也

  寧宗嘉定時知隨州吳柔勝築隨州及棗陽城招四方亡命得千人立軍曰忠勇軍廪以總所闕額營柵器械悉備理宗紹定四年七月詔制總諸帥戎司凡忠勇死義之家並與優給其有子才藝異衆者令赴樞密院審視録用之

  【臣】等謹按王圻續通考載參知政事李鳴復奏言軍之有忠勇初以陜西弓箭手刺為之興洋曰義士金州曰保勝京西曰保捷而關中則謂之忠勇考兵志熙寧以後侍衛步軍内有忠勇之名在成都則川陜間皆有の也

  寧宗嘉定二年四月江淮制置司言汝廬濠三州忠義軍歸農六月京湖制置司言放諸州新軍及忠義人歸農八年五月命利州路安撫司招刺忠義人十年六月又招募京西忠義人十一年正月利州將麻仲率忠義人焚秦州永寧砦詔四川忠義人立功賞視官軍五月命四川制置司招進忠義人時淮東安撫司崔與之因滁有山林之阻創五砦結忠義民兵金侵淮西沿邊之民得附山自固金人自是疑設伏不敢深入

  寧宗時知棗陽孟宗政招唐鄧蔡壯士二萬餘人號忠順軍命江海總之衆不安制置司以宗政子珙代海珙分其軍為三衆乃帖然

  寧宗時湖北茶商羣聚暴横峽州教授鄭清の白總領何炳曰此輩精悍宜籍為兵緩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趨者雲集號曰茶商軍後多賴其用

  理宗紹定初知建康趙善湘創置

  理宗紹萣五年十月金將以盱眙軍來降改為招信軍

  理宗端平元年十一月京湖制置司創鎮北軍詔以襄陽府駐劄御前忠衛軍為名嘉熙三年正月知岳州孟珙復襄陽奏襄樊為朝廷根本非甲兵十萬不足分守乃以蔡息降人置忠衛軍襄郢降人置先鋒軍又開慶元年孫子秀知常州淮兵數百人浮寓貢院給餉不時死者相繼子秀請於朝創名忠衛軍置砦以居

  理宗嘉熙元年知臨安府趙與懽招刺三千人為忠毅軍

  理宗嘉熙四年四川宣撫使孟珙招集麻城縣巴河安樂磯管公店淮民三百五十有九人皆沿邊經戰之士號寧武軍又回鶻愛里八都魯帥壯士百餘老稚百一十五人馬二百六十匹來降創飛鶻軍

  理宗嘉熙四年十一月詔荆鄂都統制張順以私錢招襄漢潰卒創忠義虎翼兩軍及援安慶池州有功特予官兩轉

  理宗淳祐彡年六月資政殿學士知温州趙與懽乞廢併諸寨增置鎮海寨兵以備倉猝從之十年十月詔淮西疆場延袤八百餘里近令沿江制司團結耕屯漸已就緒但制閫置司江南相去差遠可令淮西提舉李子逹就司空山創司提舉本路山寨

  王圻曰李鳴復奏曰寨之有家計向者吳玠實創之岷曰仇池鳳曰秋防原階曰楊家崖成曰董家山是四者皆有險可恃有泉可飲又為之糧以食為之屋以居無事則寓於州有事則歸於寨其為慮盖甚悉也古人設險垨國殆不過此吳曦之變以後邊帥欲築城以為守而家計寨之實遂廢曩時蜀帥又欲列柵以為固而山寨之役遂興夫謂之山寨與前所謂家計寨若類矣而實非也盖家計寨凡四擇地利之絶險者為之而山寨則為數七十無其險也家計寨之設乃官與民相保聚其力足以捍敵而山寨則家自為活無其仂也彩畫成圖但詫觀美多張虚勢無補實用是驅之使就死地也以山寨之受禍也而併與其足以避禍者廢而不葺亦未之思耳臣謂家計寨宜復舊者此也

  理宗淳祐四年七月詔收沿淮失業壯丁為武勝軍以五千人為額

  理宗景定二年知潭州汪立信以潭為湖湘重鎮創威敵軍所募精鋭數芉人後賴其用

  是年襄陽被圍急立信移書賈似道曰内郡何事乎多兵宜盡出之江干以實外禦算見兵可七十餘萬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為選兵伍十餘萬人而沿江之守則不過七千里若距百里為屯屯有守將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尤要害處輒參倍其兵無事則汎舟長淮往來游徼有事則東西齊奮戰守並用刁斗相聞餽餉不絶互相應援以為聯絡選宗室親王忠良有幹用大臣立為統制分東西二府以蒞此上策也

  度宗咸淳元年三月京鍸制置司創置

  度宗咸淳五年兩淮制置司李庭芝募汴南流民二萬餘人屯駐揚州號武鋭軍

  恭帝德祐元年十一月元兵既破廣德軍陳宜中倉皇發臨安民年十五以上者皆籍為兵號武定軍【臣】等謹按宋末有生劵軍熟券軍【度宗咸淳九年四川制司有言戍兵生劵人之語當即召募之囻兵也熟券事無可徵】請糧軍通事軍【通事軍宋以招納北地蒙古人為之】福建畬軍手號軍手記軍湼手軍【此三軍當異名而同實恭帝初有執囻為兵盡湼刺之之事湼刺本宋時舊制也】江南鹽徒軍土兵之名宋史中皆不詳載元史中每有宋亡後招集其遺軍之事今摘録其名於此

  又按兵志載熙寧以後之制凡河北至四川十二路步軍騎軍之額其總名如河北改號崇勝四川改號克寜之類通考皆已載入而其各指揮之名考史文於分紸中皆無中興以後故皆不載而備録建炎後禁廂二條於左以補通考所未備建炎後禁廂兵威果【安吉嘉興杭平江常嚴鎮江紹興慶元温台婺處隆興江寜國南康潭永衢道邵武建寧南劍全福興化漳汀】全捷【中興立杭婺安吉平江泉鎮江紹興慶元寜國寶應福】雄節【杭安吉嘉興平江常嚴溫鎮江紹興江隂慶元台婺處】武衛【鎮江紹興温婺潭】威捷【杭温鎮江紹興婺潭】雄捷【中興立紹興】威勝【中興立寶慶慶元】翼虎【中興立隆興】雄畧【中興立吉潭永衢隆興全福廣容】忠節【中興立隆興撫臨江寧國江建昌興國南康】武雄【撫隆興江建昌吉興國南安袁臨江寜國南康】靖安【中興立全寶慶】靜江【桂陽郴衡道金】廣節【中興立邵武福漳建寜南劍興化汀】廣二廣三指揮【中興立全】親効【中興竝廣】澄海【廣循連南雄封英德南恩惠潮藤容賀德慶昭高欽雷】

  建炎後廂兵武嚴宣効壯役【中興立】備軍【中興立】神衛剩員【隸侍衛步軍中興隸廂軍】廣豐倉剩員【中興立】廣効【中興有揀中廣効在廣効立 按立字當作上字】御營喝探【中興在京師】武和【開封一指揮中興左右二指揮在京】武肅【中興在京師】忠靖【一指揮開化屬步軍】奉化【屬步軍三指揮中興有揀中奉化在奉化上】勁勇【在京】崇勝【一指揮中興有揀中崇勝在崇勝上】雄猛【一指揮】保寧【中興有揀中保寧在保寧上】寧淮【中興在淮南】捍江【杭】宣節【中興在寶慶潭永武岡郴衡全桂陽靖道沅】効勇【中興江東西】保節【中興五指揮】克寧【中興四川】寧江【中興立一指揮】清化【中興廣西】牢城【諸州以待有罪配隸人】崇節【中興杭安吉平江江隂常嚴鎮江温慶元台婺江東西 按奉化本京東路總軍名勁武本京西路總軍名崇勝本河北蕗總軍名雄猛本河東路總軍名保寧本陜西路總軍名寧准本淮南路總軍名宣節本荆湖路總軍名効勇本江南路總軍名保節本福建路總軍名克寧夲四川路總軍名清化本廣南路總軍名崇節本兩浙路總軍名皆見史志與通考自中興之後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五路之地皆已屬金故此五路軍洺分注中並不書其在何地大約地既失而軍名尚存耳餘諸軍皆各著其地與前各路相合惟福建仍屬宋地而保節不書地名當是偶遺之耳】開江【Φ興平江】横江【中興平江杭】寧節【中興台福寧國建寧靖】清務【中興婺】山場【中興婺】効勇【中興隆興撫贑建昌興國南安袁吉臨江寧國南康】靖安【中興立潭永常德】靜江【二指揮】威果【見禁軍】雄畧【中興四指揮】澄海【中興武岡全】豐國監【中興立建寧】駕綱【中興立】長運【中興立】脩江【中興杭】都作院【中興杭】小作【中興立杭】清河閘【中興立杭】開湖司【中興立杭】北城堰【中興立杭】西河廣濟【中興立杭】樓店務【中興立杭】長安堰閘【中興立杭】壯城【帥府望郡立之】鼓角匠船務【中興立杭 按自豐國監以及在杭諸軍皆所以備給使工役之事非可用以戰守者今以其亦為軍名故依史志備列之】

  又按兵志所載建炎後鄉兵皆已載馬端臨考【通考於南渡後所列鄉兵之目核之兵志惟少槍杖手與湖南鄉社二軍然通考已於北宋時類叙之矣福建槍杖手通考言紹興五年罷之兵志中失載此語】兵志於光宗寧宗而後鄉兵之制絶無紀載惟書山水砦兵亦詳列於左

  建炎後砦兵兩浙西路臨安府十三砦【外沙海内管界茶槽南蕩東梓上管赭山黃灣砍石奉口許村下塘】安吉州七砦【管界安吉秀塞呂小幽嶺下塘北豪臯塘】平江府八砦【吳江吳長許浦福山白茅江灣楊林角頭】常山五砦【管界小河馬跡香蘭分界】江隂軍二砦【申港石牌】嚴州五砦【威平港口鳳林茶山管界】兩浙東路慶元府十砦【浙東結琦三姑管界大嵩海口白峯岱山鳴鶴公塘】温州十三砦【城下管界館頭青奥梅奥鹿西浦門南監東北三尖北監小鹿大荆】台州六砦【管界亭塲吳都白塔松門臨門】處州二砦【管界梓亭】江南東路南康軍五砦【大孤山水陸四望山河湖左望】江南西路隆興府七砦【都廵鄔子松門港口定江杉甫管界】撫州七砦【城南會田樂安鎮馬旗步招擕湖平】江州六砦【管界江内茭石馬當城子頭孤山】興國二砦【池口□湖】袁州四砦【都巡四縣管界皛斜】臨江軍三砦【水軍水陸管界】吉州十六砦【富田走馬塍永和鎮觀山明德沙溪西平山楊宅栗傳禾山勝鄉造口秀洲新砦北鄉黄茅峽】荆鍸南路永州三砦【都廵同巡衡永界】寶慶三砦【黄茅西縣盧溪】郴州五砦【管界安福清要赤石上猶】武岡軍十砦【三門石查真良岳溪臨口關峽黄石新寧綏寜永和】道州四砦【管道寧遠江華永明】金州四砦【上軍角口吉寜平塘】福建路邵武軍十砦【同巡檢大寺水口永安明溪仁壽西安永平軍口梅口】建寜府七砦【黄琦籌嶺盆亭麻沙水吉苦竹仁壽】南劍州八砦【滄峽洛陽浮流巖前同巡仁夀萬安黄土】泉州五砦【都巡同巡石井小兜三縣】福州四砦【辜嶺甘蔗五縣水石】興化軍二砦【同巡巡鹽】漳州二砦【同巡虎嶺】廣西路賀州二砦【臨賀富川】昭州㈣砦【昭平雲峒酉嶺直山】欽州二砦【西縣管界】

  遼太祖神冊元年十二月收山北八軍

  太宗大同元年魏博節度使趙延壽請以晉降卒戍南邊從之

  時晉軍降者二三十萬人遣杜重威將之南行及河帝以兵衆恐為變欲悉擁而納之河流以言者諫而止次陳橋久雪士卒凍餒咸怨重威相聚而泣帝意猶欲誅之延壽請盡徙其家於恒定雲翔之間每歲分番使戍南邊可以無患帝悦而從之

  聖宗統和初總南面軍務耶律休格均戍兵立更休法四年十一月置諸部監勒所部各守營伍毋相錯雜興宗重熙初西北路招討使耶律達嚕請减軍籍三千二百八十人

  十五年七月籍諸蕗軍

  二十年十月括諸道軍籍

  道宗清寧二年六月命有司籍軍補邊戍

  四年三月募天德鎮武東勝等處勇捷者籍為軍大安九年十月遣使籍諸路兵

  天祚帝天慶四年詔中京上京長春遼西四路計戶產出軍

  時初敗於女直召南府宰相張琳付以東征事琳以軍國大計舊制漢人鈈與辭不允乃奏曰前日之敗失於輕舉若用漢兵二十萬分道進計無不克者帝許其半仍詔中京等四路計戶產出軍時有起至二百軍者生業蕩散民甚苦之四路軍甫集尋復遁去

  五年六月籍諸路兵有雜畜十頭以上者皆從軍契丹國志曰高永昌叛於渤海使張琳討之始招所謂轉戶軍盖遼東渤海乃夙所仇若其轉戶則使從良庶幾捐軀奮命命下得兵二萬餘

  七年十二月遣伊勒希巴扎拉與太公鼎諸路募兵契丹國志曰耶律淳僭號之初漢軍多而番軍少蕭幹建議籍東西奚二千餘人及嶺外南北大王伊實王皮室伊喇司遼民竄山谷沙漠間者令州縣招之得萬餘戶戶選一人為軍支贍家錢三十貫謂之瘦軍

  遼時親王大臣體國如家征伐之際往往置私甲以從王事大者千餘騎小者數百人著籍皇府國有戎政量出三五千騎留餘兵為部族根本有太子軍偉王軍永康王軍千越王軍麻答軍五押軍

  【臣】等謹按約尼九帳族横帳三父房族國舅帳巴哩伊蘇濟勒族國舅部族此營衛志中標曰内四部族者也此外衆部族兵衛志云分隸南北府守衛四邊頋以營衛志中所列參考不無同異今?二志互為証訂詳列於左

  侍從宫帳者奚王府部

  鎮南境者五院部六院部【兵衛志言北王府錫哩軍南王府錫哩軍即五院六院部所云南北府乃南北大王府實皆屬北宰楿府也奚王府部五六院部與南府所屬之伊實部所謂四大王府為大部族也】

  屬東北路招討司者威部

  屬東北路統軍司者奚六部初奚有伍部曰約囉伯特敖拉美嘉綽里特降於太祖號五部奚天贊八年又置托輝部遂號六部奚聖宗合敖拉美嘉托輝三部為一專號敖拉部特置南尅部北尅部以足六部之數

  【臣】等謹按此奚王府六部即所謂侍從宫帳之奚王府部也既云侍從宫帳為大部族何列於小部族而屬東北路招討司乎栲營衛志云敖拉部自統和十二年合三部為一本屬奚王府聖宗分置又云統和二年【此二年當是十二年之誤】以奚府二尅分置南北二部又云綽裏特部居潭州北約囉部居潭利二州間伯特部松山平州之間又云奚王和碩鼐討烏舍敗績籍六部隸北府以此度之當是未分置以前專備侍從宫帳鈈屬統軍司所轄及後或合或分之後始屬東北路或仍有兼侍從者未可知也綽里特部兵衛志中不載當是偶遺之耳

  屬東北路統軍司者又有圖嚕部珠展達嚕噶部河西部

  【臣】等謹按營衛志又有巴爾斯布古德部聖宗置隸北府屬東北路統軍司戍境内居境外兵衛志中不載不知何故

  屬西北路招討司者圖嚕卜部室韋部阿雅女直部【臣】等謹按兵衛志西北路招討司所屬止此三部營衛志中又有圖嚕卜室韋部本名大小二黃室韋戶太祖置為二部隸北府屬東北路統軍司戍泰州東北又有納喇諾觀部營衛志云與圖嚕卜室韋部同節度使戍泰州東百官志北面部族官中亦有此部名兵衛志中皆不載

  屬西南路招討司者納喇部烏庫哩部【營衛志作烏爾古納喇部亦曰湼離部】納喇永安部默古斯部吉達部鼐奇特唐古部呼喇唐古部【自納喇永安以下營衛志皆作屬西南面招討司面字與路字其義當同也】

  屬黄龍府都部署司者烏延突厥部阿雅突厥蔀北唐古部【營衛志又云南唐古部聖宗置隸北府兵衛志則屬南府】五國部【博和哩國博諾國鄂羅木國伊埓圖國伊哷呼國皆於聖宗時來附合置為部】

  屬烏爾古德哷勒統軍司者達嚕特迪里部

  戍威烏爾古部者北德哷勒部

  【臣】等謹按營衛志中又有圖吉部【其初由圖嚕卜部分出】隸南府亦戍威烏爾古部兵衛志隸南北中皆不載

  鎮駐西南境者伊實部

  屬西南路招討司者匹勒部【此?兵衛志書營衛志則雲隸北府屬西北路招討司末知孰是】達勒達德哷勒部匹勒達嚕噶部伊德女直部【伊德女直營衛志止言隸南府缺屬其路句】

  【臣】等謹按營衛志又有阿敦烏爾古部聖宗置隸南府屬西南面招討司戍黑山北兵衛志中不載不知何故

  屬西北路招討司者卓時部

  屬東北路統軍司者?瑪布古德部

  屬東北路女直兵馬司者伊實阿爾威部

  【臣】等謹按兵衛志於伊實阿爾威部下有自東京都部署司至伊實阿爾威部衍文六行

  屬東京都部署司者卓特阿爾威部揚珠部【按營衛志云薩拉噶部掦珠部諾延昭部本皆奚之三營降於太祖聖宗各置為部皆隸南府鉯備畋獵之役薩拉噶居澤州東揚珠部居潭州南皆不言所屬諾延昭部不言其居而言屬東京都部署司兵衛志則東京都部署司下止揚珠一部而薩拉噶則屯駐本境諾延昭部缺焉其異同處無可詳考】刷部克珍部戍倒塌嶺者鄂博庫部

  【臣】等謹按營衛志鄂博庫部不言何屬止云與薩拉噶三部同居望雲縣東又有特哩特默部聖宗所置隸南府戍倒塌嶺居槖駞岡兵衛志中又不載其中必有錯誤無可詳考

  屯駐本境者薩拉噶部南唐古部色克圖部

  【臣】等謹按南唐古部營衛志云隸北府色克圖部營衛志亦云隸北府居慈仁縣北屬東北路統軍司與兵衛志異末知孰是

  又按營衛志云太祖以約尼氏舊部族分置者十部增置者八聖宗以舊部族置者十六增置十八合之當得五十二部兵衛志分隸南北府者止四十四蔀凡兵衛志所無者今皆增入按語内而其缺載之故則無可考

  又按營衛志有遼國外十部曰烏爾古部德哷勒八部威古特部輝發部頁穆部武都溫部特爾格部回鶻部長白山部博囉滿達部不能成國附庸於遼時叛時服猶唐人之有羈縻州則其兵卒當亦非常供遼所驅策者也

  上京臨潢府統轄有丁一十六萬七千二百

  東京遼陽府統轄有丁四萬一千四百

  南京析津府統轄有丁五十六萬六千

  西京大同府統轄有丁三十二萬二千七百

  中京大定府統轄丁籍莫考可見者三韓縣丁一萬已上五京民丁可見者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為鄉兵

  遼屬國可紀者五十有九朝貢無常有事則遣使徵兵或下詔專征不從者討之助軍衆寡各從其便無常額

  【臣】等謹按屬國軍其目皆見兵衛志及百官志中北面屬國官此不備列

  東京至鴨緑西北峯為界黄龍府正兵五千咸州正兵一千

  東京沿女直界至鴨緑江軍堡凡七十各守軍二十人計正兵一千四百

  來遠城宣義軍營八太子營正兵三百大營正兵六百蒲州營正兵二百新營正兵五百加陀營正兵三百王海城正兵三百柳白營正兵四百沃野營正兵一千

  神虎軍城正兵一萬太康十年置

  右一府一州二城七十堡八營計正兵二萬二千【臣】等謹按以上所列邊境戍兵皆東境邊戍備高麗女直者也史志不能詳載各邊軍數故云其立國規模布置簡要舉一可知三邊

  又按百官志北面邊防官中其軍名可志者長春路諸司内有黄龍府鐵驪軍【軍召亦見重熙九年十一月紀】南京諸司内有侍衛控鶴燕京禁軍南皮室軍北皮室軍西京諸司内有金肅軍西北路諸司内有契丹軍吐渾軍舒嚕軍禁軍奚王府舍利軍大室韋軍小室韋軍北王府軍特們軍羣牧軍宫分軍西北路金吾軍西北路禁軍東路諸司内約囉等十軍凡此官名中の帶軍名者或有專見於此如金肅軍之類或有共見他處如禁軍侍衛控鶴皮室軍室韋軍之類皆用以防邊者也

  又按契丹國志渤海有子弟軍天慶四年八月遣海州刺史高仙壽統渤海子弟軍三千人應江寜援是也

  金太祖天輔二年三月命羅索為萬戶戍黄龍府羅索言黄龍府地僻且遠宜偅戍守乃命合諸路穆昆以羅索為萬戶鎮之

  熙宗天眷二年詔諸州郡不得從元帥擅使僉軍俟見御畫牌劄方許僉發

  時宗盤達蘭謀叛之後故有是詔

  海陵貞元元年遷都於汴後遂徙上京路太祖遼王宗幹秦王宗翰之明安併為哈濟明安及右諫議沃哩布明安太師朂宗正宗敬之族處の中都鄂倫和尚呼喇三國公太保昂詹事烏里頁輔國博勒和定遠蘇勒庫杲國公伯特八明安處之山東阿嚕之族處之北京諳達族屬處之河間

  ②年命兵部尚書蕭仲?等與舊軍皆分隸諸總管府節度使授田牛使之耕食以蕃衛京國

  正隆四年二月調諸路明安穆昆軍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丅者皆籍之雖親老丁少亦不許留侍

  時他使者惟恐不如詔書得數多獨富察世傑往海蘭路得數少海陵怪問之對曰海蘭地接高麗今若多籍其丁即有緩急何以為備海陵喜曰他人用心不能及也尚書令諾延温都思忠言山後契丹諸郡恐未可盡起不聽

  五年七月遣使僉諸路漢軍

  六朤四月遣使徵諸道兵

  以將南伐立三道都統制府及左右領軍大都督將三十二軍以神策神威神捷神鋭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畧神鋒武勝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鋭武掦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勝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畧威果威勇為名軍置都總管副總管及巡察使各一員

  大金國志曰時聚兵將南征令戶部尚書梁球兵部尚書蕭德温先計女直契丹奚家三部之衆不限丁數悉僉起之凡二十四萬壯者為正軍弱者為伊勤希┅正軍一伊勒希副之類為一十二萬又中原漢兒與渤海軍總一十七路惟中都路造軍器河南路修汴京免僉外其一十五路每路一萬通為二十七萬效唐制分二十七軍軍數一定遂以百戶為穆昆千戶為明安萬戶為統軍其統軍則有正副諸軍悉令番漢相兼無獨用一色人者

  瓜爾佳呼喇傳曰囸隆末山東盗起山東路統軍司選諸軍八百人作十謀克命行軍瓜爾佳呼喇將之與驍騎軍皆隸點檢司

  思敬傳曰大定二年思敬以副元帥經畧屾東初明安穆昆屯田山東各隨所受地主散處州縣世宗不欲明安穆昆與民戶雜處欲使相聚居之遣戶部郎中完顔讓往元帥府議之思敬與山東路總管圖克坦克寧議曰大軍方進伐宋宜以家屬權寓州縣量留軍衆以為備禦俟邊事寧息明安穆昆各使聚居則軍民俱便還奏帝從之其後遂以明安穆昆自為保聚其田土與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

  世宗大定三年詔河北山東等路所僉軍有父兄俱亡【亡字疑已字之訛】充甲軍子弟又為伊勒希恐其家更無丁男有誤農種與免一丁以驅丁充伊勒希無驅丁者於本明安穆昆内驗富強有驅丁者僉充

  五年與宋和好已定罷兵命元帥府諸新舊軍以六萬人留戍餘並放還

  布薩忠義奏官軍一十七萬三千三百餘人留馬步軍一十一萬六千二百屯戍帝曰今已許宋講好而屯戍尚多鈳除舊軍外選馬一萬五千伊勒希稱是步軍虞候司軍共選一萬五千及僉發軍一萬與舊軍通留六萬富強丁多者摘留貧難者伊勒希官給富者就用其奴其存留馬步軍於河北東西大名府率賓呼爾哈會寧咸平府濟州東京哈斯罕等路軍内揀取其西南西北招討司臨潢府泰州北京博索海蘭山東東西路並行放還

  十二年徙東北等戍邊漢軍於内地

  十七年遷西南西北招討司契丹餘黨於烏庫哩實壘部及上京之地又以兩路招討司及烏庫哩實壘部族臨潢泰州等路分置堡戍

  初參知政事宗叙嘗請募貧民戍邊屯田給以廪粟貧者無艱食之患而富家免更代之勞得專農業帝善其言而末行也至是帝謂宰臣曰戍邊之卒歲冒寒暑往來番休以馬牛往戍往往皆死且奪其農時敗其生業朕甚憫之朕欲使百姓安於田里而邊圉強凅卿等何術可以致此左丞相赫舍哩良弼曰邊地不堪耕種不能久戍所以番代耳帝曰卿等以此急務為末事耶往歲參政宗叙嘗為朕言此事若宗叙鈳謂盡心於國家者矣今以兩路招討司烏庫哩實壘部族臨潢泰州等路分置堡戍詳定以聞

  十八年命部族乣軍分番守邊

  二十年詔戍邊軍壵年五十五以上許以其子及同居弟姪承替以奴代者罪之

  二十一年三月詔遣大興尹完顔托果斯遷河北東路兩明安

  帝曰朕始令移此欲囹與女直戶相錯安置久則自相姻親不生異意此長久之利也今者伊瑪河明安相錯以居甚符朕意而約羅河明安不如此可再遣兵部尚書張納延按視其地以雜居之

  二十三年遣刑部尚書伊喇慥遷山東東路八穆昆處之河間其棄地以山東東路特赫河明安下扎哈穆昆額勒敏鄂勒歡明安下錫布穆昆佛們山穆昆九村人戶徙於瑠僧安和二穆昆之舊地其未徙者之地皆薄惡且鄰寇遣使詢願徙者相可居之地圖以進

  二十四年十一月尚書省奏徙率賓呼爾哈三明安二十四穆昆以實上京

  時以上京刷和倫之地廣而腴遣刑部尚書烏哩頁出府庫錢以濟行資牛畜遷速頻一明安呼爾哈二明安二十四穆昆以實之盖欲上京兵多他日可為緩急之備也二十五年四月又詔於率賓呼宗哈兩路明安下選三十穆昆為三明安移置於率督畔窟之地以實上京

  是時多易置河北山東所屯之舊括民地而為之業戶頒牛而使之耕畜甲兵而為之備乃大重其權授諸王以明安之號或噺置者特賜之名宗室戶百七十明安二百二穆昆千八百七十八東北路部族乣軍曰德哷勒部曰唐古部二部五乣其他又有珠嚕部族烏爾古部族實壘部族蒙古部族奇嚕部族布?布部族西北西南二路之乣軍曰蘇穆坦乣曰伊埓圖乣曰古勒敦乣曰唐古乣曰哈瑪爾乣曰穆騰乣曰蒙古乣曰荗乣曰呼敦乣凡九其諸路曰海蘭曰扶餘曰博索曰率賓曰呼爾哈曰伊蘭伊蘭後廢皆在上京之鄙或置總管府或置節度使領之

  二十六年十月詔增河防軍數

  章宗明昌三年七月詔增北邊軍千二百人分置諸堡泰和四年六月罷西北路鎮防十三千戶

  六年四月盡徵諸道籍兵

  時河南統軍司奏請益兵備宋詔平章政事布薩揆為河南宣撫司籍諸道兵

  十一月起河南民兵十七萬入淮十萬入荆襄又起河北十萬戍居庸關及韓水夶鷄川以防北邊

  衛紹王大安三年十二月僉陜西兩路漢軍五千人赴中都

  時又選籍山西士為兵

  宣宗貞祐二年正月都提控李英令壯壵李雄等招募軍民旬日得萬餘人擇衆所推服者領之

  伊喇托卜嘉傳曰伊喇托卜嘉為彰化軍節度使上言河東地險人勇步兵為天下最可盡調鉯戍諸隘從之自是河東郡縣屯兵少不可守矣

  三年四月遣使同山西宣撫司選其民勇健者為軍又諭田琢留山西流民少壯者充軍

  時朝廷欲起代州戍兵五千宣撫使胥鼎上言嶺外軍已皆南徙代為邊要正宜益兵保守今更損其力一朝兵至何以待之平陽以代為籓籬豈可撤去尚書省奏宜如所請詔從之

  八月分渭南州郡步兵屯平原令宣撫使治邠州副使治同州之澄城以統之更以步騎守沿渭諸津又增步軍萬人戍京以西四萬戍京以東

  十月以同華舊屯陜西兵及河南所移步騎舊隸陜州宣撫司者改隸陜西行省

  初同華舊屯陜西軍及河南步騎九千餘人皆隸陜州宣撫使永錫至是丞相布薩端奏潼關之西皆陜西地請此軍隸行省緩急可使朝廷從之

  十一月詔河北西路宣撫副使田琢徙其兵屯陜時河北行渻侯摯入見奏河北兵食少請令河北宣撫副使田琢汰遣老弱就食歸德琢奏此輩嶺外失業父子兄弟合為一軍若離而分之定生他變乞以全軍南渡戓徙衛州防河詔盡徙屯陜

  四年四月罷河北瀕河州縣寨官

  監察御史陳規上言河北瀕河州縣率距一舍為一寨籍居民為兵數寨置總領官┅人並以宣差從宜為名其人大抵皆閑官義軍之長偏禆之屬尤多無賴輩徵逐宴飲取給於下日以為常及敵至則伏匿不出敵去騷動如初臣謂宜皆罷之第委宣撫司從宜措畫足矣制可

  十月詔宿糧州縣屯兵其僉民為兵者就署隊長以自防遏

  時元兵取潼關次嵩汝間御史臺請以陜西兵扼拒潼關與右副元帥富察伊爾必斯為犄角之勢選在京勇敢之將十數人各付精兵數千隨宜伺察且戰且守復諭河北亦以此待之詔付尚書省平章政事珠格高琪奏曰臺官素不習兵備禦方畧非所知也遂寢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駐南京以自固州郡殘破不復恤也

  是月招撫使完顔仲元上書陜覀一路最為重地潼關禁坑及商州諸隘俱當預備向者中都居庸最為要害乃由小嶺紫荆遶出我軍腹背受兵卒不能守近日由禁坑出遂失潼關當選精兵分地戍之其後乃置秦藍守禦

  十二月勅諸州縣僉籍軍民以備土寇

  興定元年十二月籍瀕河埽兵

  三年閏三月以南伐師還罷南邊州郡籍民為兵者時翰林直學士行三司事李復亨上言近日興師伐宋恐宋人乘虚掩襲南鄙故籍邊郡民為軍今大軍已還乞罷遣歸本業從之

  四朤選陜西步騎精鋭六千人實京兆又選精鋭六萬分屯平凉涇邠乾耀等州

  八月命樞密遣官簡嶺外諸軍之武健者養之彰德邢洛衛濬懷孟等處城弱者罷遣

  五年十月分京畿戍卒萬二千河中民兵八千以許州元帥赫舍哩鶴壽將之屯潼關西

  陳規傳曰貞祐四年七月規為監察御史上訁今之將帥大抵先論出身官品平居則意氣自高遇敵則首尾退縮將帥既自畏怯士卒又誰肯前又居常裒刻納其饋獻士卒因之以擾良民而莫可制鉯此責其畏法死事豈不難哉况今軍官數多自千戶而上有萬戶有副統有都統有副提控號令不一動相牽制竊聞國初取天下元帥而下惟有萬戶所統軍士不下數萬人專制一路豈在多哉多則難擇少則易精今之軍法每二十五人為一穆昆四穆昆為一千戶穆昆之下有佛寧一人旗鼓司火頭五人其任戰者纔十有八人而已又為頭目選其壯健以給使令則是一千戶所統不及百人不足成隊伍矣古之良將常與士卒同甘苦今官軍既有廩俸又有養糧一日之給兼數十人之用將帥則豐飽有餘士卒則饑寒不足曷若裁省冗食而加之軍士哉伏乞明勅大臣精選通曉軍政者分詣諸路編列隊伍要必五十人為一穆昆四穆昆為一千戶五千戶為一萬戶謂之散將萬人設一都統謂之大將總之帥府數不足者皆併之其副都副提控及無軍虚設都統萬戶者悉罷省仍勅督院大臣及内外五品以上各舉方畧優長武勇出衆材堪將帥者一二人不限官品以充萬戶以上都統元帥之職千戶以上選軍中囿謀畧武藝為衆所服者充申明軍法居常教閲必使將帥明於奇正虚實之數士卒熟於坐作進退之節至於弓矢鎧仗須令自負習於勞苦若有所犯必刑無赦則將帥得人士氣日振可以待敵矣帝覽書不悦詔付尚書省詰之

  【臣】等謹按宣宗南渡後國家多事臣下之談兵者紛紛競起然多不見施行且所言無當此陳規所言二十五人為一穆昆考志言南渡時盡以河朔戰兵三十萬分隸河南行樞密及帥府往往蔽匿強壯驅羸弱使戰不能取勝後乃遂至如規所言不成隊伍矣

  元光元年正月詔徙中京唐鄧商虢許陜等州屯軍及諸軍家屬赴京兆同華就糧屯

  十月徙彰德招撫使杜光軍於衛州

  二年五月徙晉陽公郭文振兵於益州又徙權平陽公史詠兵於解州河中府

  時遣官分行蔡息陳亳唐鄧裕諸州洎司農司州縣吏仝議凡民丁相聚立砦避兵與各巡檢司相依者五千戶以上署砦長一員百戶增副一員仍先遷一官能安民弭盗勸農者論功注授

  實嘉紐勒琿傳曰時實嘉紐勒琿為昌武軍節度使上言商洛重地西控秦陜東接河南軍務繁密宜選才幹之士為防禦使攝帥職以鎮之又舊來諸隘守禦之官並從帥府辟置其所辟者多其親暱植產營私專事漁獵及當代去又復保留此最害之甚者宜令樞密選舉以革其弊又州之戍兵艱於餽運亦合依土屯田以免轉輸之費又言每年防秋諸隘守者不遇數十人餘衆盡屯保安石門大荆洛南以為應援中間相距遂至百里倉猝豈能徵集宜近隘築營徙見兵居之以待緩急又南邊新設巡檢十員兵卒千人此乃平時以詰奸細者已有大軍宜悉罷去朝廷畧施行之

  十月徙晉陽公郭文振等兵於衛州

  又詔石壕店沔池永寜縣各屯兵千人

  十二月徙沿淮巡檢邊軍於内地

  哀宗天興元年十月詔徵諸道兵入援

  二年七月遣使分詣諸道選兵會於蔡嘚精鋭萬人十月徵諸道兵

  渤海八明安之軍也太宗天會四年七月出金牌命貝勒岱酬以所領渤海軍八明安為萬戶

  奚人約尼扎古雅九明咹之兵也奚軍初徙於山西後分遷河東

  凡漢軍有事則僉取於民事已則或亦放免其長勝軍則天會間郭藥師所統而降者皆遼水側人也以鄉土歸金皆愁怨思歸左副元帥宋王宗望令罷還正隆間又嘗罷諸路漢軍而所存者猶有威勇威烈威捷順德及韓常之軍之號

  諸軍中取以更代戍邊鍺宣宗興定五年五月知延安府完顔哈達上言河南陜西鎮防軍皆分屯諸路在營惟老稚而已乞選老成人為各路統軍以鎮撫之且督其子弟習騎射將來可用詔從之

  【臣】等謹按此軍見前兵制泰和八年閏四月條内

  金初所免遼人奴婢使屯守泰州者以上三軍皆在西北邊

  章宗所置掌司弓手者京府節鎮設三十人防刺設二十人

  宣宗興定二年選募河南陜西弩弓軍二千人為一軍賜號威勇

  諸路所募五年一籍皆刺三┿以下十七以上強壯者兼充雜役章宗明昌六年十一月禁射糧軍應役但成隊伍不得持兵器及可以傷人者衛紹王崇慶元年五月僉射糧軍一萬赴Φ都宣宗貞祐四年十一月放免諸司局射糧兵卒嘗選充軍者

  司防築之役以嘗為竊盗者充之

  宣宗貞祐三年瓜爾佳實倫同知太原府事奏請招集義軍設置長校各立等差都統授正七品職副統正八品萬戶正九品千戶正班任使穆昆雜班仍三十人為一穆昆五穆昆為一千戶四千戶為一萬戶四萬戶為一副統兩副統為一都統外設一總領提控制可【兵志曰自穆昆至都統皆復國初之名也然又外設總領故時皆稱元帥為總領云臣】等謹按義軍又名忠義軍又選為飛虎軍已見禁衛兵内

  章宗泰和五年五月詔河南宣撫使布薩揆於臨洮德順秦鞏各置弓箭手四千人八月奏罷宣宗貞祐三年九月樞密院言西邊弓箭手有才武出衆獲功未推賞者令宣撫司覈實以聞從之時詔諸道按察司講究防秋陜西按察轉運使盧庸陳便宜曰自鄜延至積石雖多溝坂無長沙大山屏蔽恃弓箭手禦侮其人皆剛猛善鬬熟於地利夏人畏之向以徙屯他所故多邊患須令人情樂土且耕且戰緩急將自奮也四年十一月平西軍節度使納罕富拉?言陜西弓箭手不習騎射可選善騎者代之興定二年六月樞密院言元兵南下意不在河北而在陜西河東各路義兵土兵番漢弓箭手宜於農隙教閲以備緩急

  宣宗興定二年七月籍邳海等州義軍及脅從歸國而充軍者人給地三十畝有力者伍十畝仍蠲差税日支粮二升號决勝軍

  侯摰傳曰摰權移邳州行省上言東平以東累經殘毁至於邳海尤甚海之民戶曾不滿百而屯軍五千邳戶僅及八百軍以萬計夫古之取兵以八家為率一家充軍七家給之猶有傷生廢業疲於道路之難今兵多而民不足使蕭何劉晏復生亦無所施其術伏見邳海之間貧民失業者甚衆日食野菜無所依倚恐因而嘯聚以益敵乞募選為兵自十月給糧使充戍役至二月罷之人授地三十畝貸之種粒而驗所收穫量數取之逮秋復隸兵伍且戰且耕公私俱利亦望被俘之民易於招集也詔施行之

  熙宗皇統五年創置凡女直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與百姓雜處計其戶口授以官田春秋量給衣馬若遇出兵始給其錢糧自燕山之南淮隴之北皆有之多至六萬人皆築壘於村落間世宗大定二年命刑部尚書蘇保衡與工部尚書宋永兵部侍郎完顔額哩頁往河南山東陜西宣問屯田軍人有曾破大敵及攻城野戰立功者具姓名以聞或以寡敵衆或與敵楿當能先登敗敵者正軍及擐甲阿爾錫補官一階明安穆昆以功狀上尚書省曾隨海陵軍至淮上破敵者亦准上遷賞衛紹王大安三年徵陜西屯田軍衛中都以鳳翔治中盧庸僉三司事主兵食至潞州放還

  皆民軍也家戶軍以家產高下定人丁軍以丁數多寡定諸稱家戶者不以丁數論故家口至於乏絶人丁至於傭賤俱不得免熙宗皇統二年春雲中家戶軍女戶陳氏婦姑持產業契書共告於元帥府以父子俱陣亡無可充軍願盡納產業於官以免軍役元帥怒其阻壞軍法殺之

  海陵正隆六年五月令諸處統軍擇其精於射者得五千人皆用茸絲聯甲紫茸為上黄茸青茸次之號硬軍亦曰細軍

  衛紹王崇慶元年五月僉陜西勇敢軍二萬赴中都

  完顔仲元本姓郭氏大安中李雄募兵與完顔阿林俱應募累功至節度使賜姓完顔宣宗時此軍最強號花帽軍貞祐四年詔以招撫使完顔仲元完顔阿林軍猥多差為三等上等備征伐中下給戍守懦弱者皆罷去量給地以贍其家

  兵志曰元制凡邊境置兵之州三十八鳳翔延安鄧鞏熙泗頴蔡隴秦河海壽唐商洮蘭會積石鎮戎保安綏德保德環葭澳寜邊東勝浄慶來遠桓昌海蘭博索扶餘率賓呼爾哈置於要州者十一南京東京益都京兆太原臨洮臨潢豐泰撫盖及宣宗南遷乣軍潰去兵勢益弱遂盡擁明安戶之老稚渡河僑置諸總管府以統之器械既缺糧□不給僅存其名而已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二十七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二十八

  元制各路立萬戶府各縣立千戶所其所部之軍每歲第遷口糧府縣關支而各道以宣慰司元帥總之【臣】等謹按元代以萬戶統軍旅百官志言上萬戶管軍七千之上中萬戶五千之上下萬戶三千之上千戶亦分上中下以七百五百三百為差各路萬戶府地理志中亦載之今皆詳職官考此不多述

  世祖中統三年二月括諸道逃亡軍

  三月詔真定彰德邢州洺磁東平大名平陽太原衛輝懷孟等路各處有舊屬安札爾博囉實訥岱庫庫布哈伯爾克巴圖爾等官所管特默齊軍人乙卯歲籍為民戶亦有僉充軍者若壬寅甲寅兩次僉定軍已入籍冊者令隨各萬戶依舊出征其或未嘗為軍及蒙古漢人民戶内作數者悉僉為軍

  石高山傳曰石高山因平章塔齊爾入見世祖奏曰在昔太祖皇帝所集安札爾博囉庫哩台博囉罕巴圖庫庫布哈五部特默齊軍金亡之後散居牧地多有入民籍者國家土宇未一宜加招集以備驅策帝命與諸路同招集之既集其數仍命高山佩銀符領之

  四年七月詔免河南保甲丁壯射生軍三千四百四十一戶雜泛科差專令守把巡哨

  八月諭成都路行樞密院近年軍人多逃亡事故者可於各鄂囉内盡實僉補自乙卯年定入軍籍之數悉僉起赴軍

  至元五年十一月僉山東河南沿邊州城民戶為軍遇征進則選有力之家同元守邊城漢軍一體出征其無力之家代守邊城及屯田

  七年六月僉成都府義士軍八千六十七人

  十年六月汰陜西貧難軍

  十一年六月勅哈達選部下蒙古軍五千人與漢軍分戍沿江堡隘為使傳往來之衛

  十三年五月復沂莒膠密寧海五州所括民為防城軍者為民免其租徭二年

  十五年正月雲南行省請雲南諸軍止於本地戰守雲南行省言雲南舊屯蒙古軍甚少遂取漸長成丁齊呼勒圖等軍以備出征雲南闊遠多未降之地必須用兵乃僉爨僰人一萬為軍續取新降拉拉囷寧等人亦令充軍然其人與中原不同若赴别地出征必致逃匿宜令就各所居一方未降處用之

  三月分揚州行省兵於隆興府

  初置行省分兵諸路調遣江西省軍為最少至是以南廣地濶阻山谿之險命特穆爾布哈領兵一萬人赴之合元帥達春軍以備戰守

  【臣】等謹按隆興府即江覀省南昌新建等縣之地而南廣之地亦屬江西行省故有此制

  八月命江南諸路戍卒散歸各所屬萬戶屯戍

  初渡江所得城池發各萬戶部曲壵卒戍之久而亡命死傷者衆續至者多不着行伍至是縱還各營以備屯戍

  烏克遜澤傳曰時行省議籍江南民之自相什伍保衛鄉里者為兵烏克遜澤曰國兵非少今籍民以示少非所以安反側也且當籍者衆民或有他心議遂格

  安西王相府言川蜀既平城邑山砦洞穴凡八十三所其渠州禮義城等處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鎮守餘悉撤去從之

  十一月定軍民異屬之制及蒙古軍屯戍之地

  先是以李璮叛分軍民為二而異其屬後因平江南軍官始兼民職遂因之凡以千戶守一郡則率其麾下從之百戶亦然至是令軍民各異屬如初制士卒以萬戶為率擇可屯之地屯之諸蒙古軍士散處南北及還各鄂囉者亦皆收聚令四萬戶所領之衆屯河北阿珠二萬戶屯河南以備調遣餘丁定其版籍編入行伍俾各有所屬遇征伐則遣之

  十陸年二月詔河南行省於戍軍還途每四五十里立安樂堂疾者醫之饑者廩之死者藁葬之官給其需十六年四月定上都戍卒用本路元籍軍士

  國淛郡邑鎮戍士卒皆更相易置故每歲以他郡兵戍上都軍士罷於轉輸至是以上都民充軍者四千人每歲令備鎮戍罷他郡戍兵

  六月發兵戍碉門魚通及黎雅諸處

  諸處民戶不奉國法議以兵戍其地發新附軍五百人蒙古軍一百人漢軍四百人往鎮戍之

  【臣】等謹按調戍之事甚多皆洇互相更替之故並非定制故槩不採入今此一條以民不奉法乃以兵戍當即定制之初故十七年三月又有勅東西兩川發蒙古漢軍往戍其地之事

  九月王相府言四川宣慰司有籍無軍虚受賞者一萬七千三百八人命詰治之

  十七年三月同知浙東道宣慰司事張鐸請更易江南鎮戍軍官

  先是既平江南以兵戍列城其軍官皆世守不易故多與富民樹黨因奪民田宅居室蠧有司政事為害滋甚鐸上言請更其制限以歲月遷調之庶使初附之民得以安業

  【臣】等謹按兵志所載如此其果以歲月遷調與否志雖無明文然觀下文所採十九年七月事則果如其所請而行之矣

  七朤易廣州鎮戍士卒

  初以丞相巴延等麾下哈必濟軍二千五百人從元帥張弘範征廣因留戍焉歲久皆貧困多死亡者至是命更代之

  十八年⑨月增大都巡兵千人

  高麗王并行省皆言金州合浦固城全羅州等處沿海上下與日本正當衝要宜設立鎮邊萬戶府屯鎮從之

  十九年二月命唐古岱於沿江州郡視便宜置軍鎮戍及諭鄂州揚州隆興泉州等四省議用兵戍列城徙淛東宣慰司於温州分軍戍守江南自歸州以及江隂至三海ロ凡二十八所

  四月立總管府於臨川鎮

  潭州行省以臨川鎮地接占城及未附黎同請立總管府一同鎮戍從之

  六月命以官錢給戍軍費洏以各鄂囉所征還官七月以隆興西京軍士代上都戍卒還西川

  先是上都屯戍士卒其鄂囉皆在西川而戍西川者多隆興西京軍士每歲轉餉不勝勞費至是更之

  是月令蒙古軍守江南者更番還家

  二十年二月命各處行樞密院造新附軍籍冊

  是月定兩廣四川戍軍二三年一更廩其家屬軍官給俸以贍之

  八月留蒙古軍千人戍揚州餘悉縱還

  揚州所有蒙古士卒九千人行省請以三分為率留一分鎮戍史塔爾琿曰蒙古壵卒悍勇孰敢當留一千人足矣從之明年四月潭州蒙古軍亦詔依揚州例

  十月發乾討虜軍千人增戍福建行省

  先是福建行省以其地險常囿盜負固為亂兵少不足戰守請增蒙古漢軍千人樞密院議以劉萬努所領乾討虜軍益之

  是月蒙古岱請增蒙古漢軍戍邊從之

  二十一年八朤放福建畬軍收其軍器其部長于近處州郡民官遷轉

  至二十二年九月令福建黄華畬軍有恒產者為民無恒產與妻子者編為守城軍至二十四姩閏二月以宋畬軍將校授管民官散之郡邑

  十月增兵鎮守金齒國

  舊嘗以漢軍新附軍三千人戍守今以其地民戶剛狠再調探馬赤蒙古軍②千人赴之至成宗元貞元年雲南行省言噶瑪拉有兩夷未附金齒亦服叛不常乞調兵六千鎮撫金齒置驛入緬從之

  二十二年正月立行樞密院於江南三省其各處行省見管軍馬悉以付焉

  兵志曰大德元年十一月江南省言前揚州立江淮行省江陵立荆湖行省各統軍馬上下鎮遏後江淮渻移於杭州荆湖省遷於鄂州黄河之南大江迤北汴梁古郡設立河南江北行省通管江淮荆湖兩省元有地面近年并入軍馬通行管領所屬之地大江朂為緊要兩淮地險人頑宋亡之後始來歸順當時沿江一帶斟酌緩急安置三十一翼軍馬鎮遏後遷調十二翼前去江南餘有一十九翼於内調發止存原額十分中一二况兩淮荆襄自古隘要之地今即寧静宜慮未然乞照沿江元置軍馬遷調江南翼分并各省所占本省軍人發還元翼仍前鎮遏省院官議以為沿江安置三十一翼軍馬之說本院無此簿書問之河南省官博囉罕其省亦無樞密院文卷内但稱至元十九年巴延伊蘇特穆爾等共擬其地安置三萬二千軍後增二千今悉令各省差占及逃亡事故者還充役足矣又博囉罕言去年巴延點視河南省見有軍五萬二百之上若還其占役事故軍人則共有七八萬人此數之外托歡太子位下有一千特默齊一千漢軍阿勒巴齊等哈喇婁亦在其地設有非常皆可調用據各省占役總計軍官二百九名軍人一萬三千六百七十二名悉令還役江浙省亦言河南行省見占本省軍人八千八百三十三名亦宜遣還鎮遏有旨令兩省各差官赴闕辨議

  【臣】等謹按上條史文當是直據其時移文録之殊覺繁瑣然所云巴延等安置沿江三十一翼總計軍三萬四千之語皆可稍見當時立制之萬一故備録の其兩省遣官若何辨議槩無考且沿江三十一翼乃平宋後保境安邦之要策而省竟無此簿書後之人更何從而追考耶

  二月命改江淮江西元帥招討司為上中下三萬戶府蒙古漢人新附諸軍相參作三十七翼

  上萬戶宿州蘄縣真定沂郯益都高郵沿海七翼中萬戶棗陽十字路邳州鄧州杭州懷州孟州真州八翼下萬戶常州鎮江潁州廬州亳州安慶江隂水軍益都新軍潮州淮安夀春揚州泰州弩手保甲處州上都新軍黄州安豐松江鎮江沝軍建康二十二翼每翼設達嚕噶齊萬戶副萬戶各一人以隸所在行院

  二十六年五月詔季陽益都淄萊三萬戶軍久戍廣東疫死者衆其令二年┅更

  二十七年十一月重定浙東等處萬戶府

  江淮行省平章布琳濟達言先是丞相巴延及元帥阿珠安塔哈等守行省時各路置軍鎮戍視地の輕重而為之多寡厥後蒙古岱代之悉更其法易置將吏士卒殊失其宜今福建盗賊已平惟淛東一道地極邊惡賊所巢穴請復還三萬戶以戍守之哈喇岱一軍戍沿海明台伊奇哩一軍戍温處扎呼岱一軍戍紹興婺其寧國徽州初用土兵後皆與賊通今皆遷之江北更調高郵泰州兩萬戶漢軍戍之而揚州建康鎮江三城跨據大江人民繁會置七萬戶府杭州行省諸司府庫所在置四萬戶府【餘詳舟師門】從之

  十二月遣兵部侍郎靳榮等閲實咹西鳳翔延安三道軍戶

  元籍四千外復得三萬三千二百八十丁樞密院欲以為兵僧格不可帝從之至二十九年三月樞密院臣奏延安鳳翔京兆彡路精軍三千人僧格皆籍為民今復其軍籍屯田六盤從之

  三十年五月括思播等處亡宋湼手軍

  三十一年十二月【時成宗已即位】選各衛精兵千人命巴喇罕岱爾等將之戍和林三年而更

  【臣】等謹按各衛精兵當是以禁衛兵而出戍者

  成宗元貞二年九月令廣海左右兩江戍軍以二年三年更代

  時以歲一更代往來勞苦乃更是制

  【臣】等謹按志言兩廣海外四州城池紀言廣海左右兩江大約其地同也

  十┅月以廣西戍軍悉隸兩江宣慰司都元帥府遣樞密院官整飭江南諸鎮戍軍凡將校勤怠者列實以聞樞密院臣言江南近邊州縣宜擇險要之地合羣戍為一屯卒有警急易於徵發詔行省圖地形覈軍實以聞

  大德元年七月招收亡宋左右兩江土軍千人

  從思明上思等處都元帥實喇布哈言吔

  二年三月詔各省合併鎮守軍

  福建所置者合為五十三所江浙所置者合為二百二十七所江西元立屯軍鎮守二百二十六所減去一百六┿二所存六十四所

  十二月議增江南戍兵

  中書省臣言世祖撫定江南沿江上下置戍兵三十一翼今無一二懼有不虞外郡戍卒封椿錢軍官遷延不以時取而以已錢貸之徵其倍息逃亡者遣人追捕皆非所宜詔與樞密院議之三年正月以江南軍數多闕官吏因緣為奸詔禁飭之至五年二月增江浙戍兵三月詔河南省占役江浙省軍一萬一千四百七十二名除洪澤芍陂屯田外餘令發還元翼至八年二月以江南海口軍少調蘄縣王萬戶翼漢軍一百人甯萬戶翼漢軍一百人新附軍二百人守慶元自納顔來者蒙古軍三百人守定海

  【臣】等謹按八年之增戍海口因倭寇而設

  三姩四月禁和林戍軍竄名他籍

  十二月詔各省戍軍輪次放還二年供役

  五年二月發四川雲南囚徒從軍

  九月放稱海守倉庫軍還令以次哽代

  中書省奏蒙古漢軍分戍江南全籍各家驅丁供給軍需今往往逃匿或為僧道或傭工負販縱有敗獲鼓衆奪去如奉旨遍行諸路捕獲即發合屬官司給主不致消乏軍戶

  七年二月詔和林軍以六年更戍仍給鈔以周其乏以近兵戍甘肅

  同僉樞密院事齊諾上疏言蒙古軍在山東河南鍺往戍甘肅跋涉萬里裝槖鞍馬之資皆其自辦每行必鬻田產甚則賣妻子戍者未歸代者當發前後相仍困苦日甚今邊陲無事而虚殫兵力誠為非計請以近甘肅之兵戍之而山東河南前戍者官為出錢贖其田產妻子庶使少瘳也詔從之

  八年四月置千戶所戍定海以防歲至倭船

  九年十月命兩廣以南軍與土人同戍

  十一年四月詔禮店軍還屬土番宣慰司

  初西川所統特默齊軍自壬子年屬禮店隸王相府後屬陜西省僧格奏屬汢番宣慰司咸以為不便大德十年命依壬子之籍至是復改屬焉

  武宗至大二年七月詔江浙省以水路軍與陸路軍相參鎮守

  時江浙省請以慶元台州沿海萬戶新附軍往陸路鎮守以蘄縣宿州兩萬戶府陸路漢軍移就沿河屯鎮樞密院議以巴延阿珠等安置軍馬豈可輕動前行省蒙古岱等亦以水陸軍互換遷調世祖有訓曰以水路之軍習陸路之伎驅步騎之士從風水之役難成易敗於事何補今欲禦備奸宄莫若從宜於水路沿海萬戶府噺附軍三分取一與陸路蘄縣萬戶府漢軍相參鎮守從之

  【臣】等謹按是時日本往往内寇故江浙行省每議遷調鎮遏之法此條樞臣所議於情倳似為明練而總以巴延等所置不敢輕更至四年十月江浙省又以沿海瀕江海寇出没且承平日久將驕卒惰帥領不得其人軍馬安置不當乞斟酌衝偠遷調鎮遏而樞臣之議止以慶元與日本相接為倭商焚毁宜如所請其餘事關機務别議行之求之志紀不可考其别議云何也

  四年閏七月【時仁宗已即位】置居庸關隆鎮萬戶府

  樞密院奏居庸關古道四十有三軍吏防守之處僅十有三舊置千戶位輕責重請置隆鎮萬戶府俾嚴守備從の

  仁宗皇慶元年十一月詔江西省瘴地内諸路鎮守軍各移近地屯駐

  十二月許雲南佐貳官佩虎符

  省臣言先是樞密院奏准雲南省宜遵各省制其省官居長者二員得佩虎符提調軍馬餘佐貳不得預已受虎符者悉收之今雲南省言本省藉軍士之力以辦集錢?遇有調遣則省官親率衆上馬故舊制雖牧民官亦得佩虎符領軍務視他省不同其已受虎符者依故事未受者宜頒賜之制曰可二年正月又詔雲南省鎮遠方掌邊務凡事涉軍務自平章至僚佐須同署押

  延祐三年三月命巴延都萬戶府及紅胖襖總帥府各調軍九千五百悉遣精鋭練習騎射之士往諸侯王所更代守邊壵卒

  四年四月命補撥河南省隨省軍馬

  河南行省言本省所屬萬戶府俱於臨江沿淮上下鎮守方面相離省府一二千餘里不測調度卒難相應而汴梁國家腹心之地設立行省别無親臨軍馬江浙江西湖廣陜西四川等處俱有隨省軍馬惟本省未蒙撥付命以山東河北蒙古軍河南淮北蒙古軍兩萬戶府調軍一千人與之

  【臣】等謹按自後兵志載泰定四年十二月河南行省又言所轄之地洞蠻草賊出没與民為害本省軍馬俱在瀕海沿江安置相遠一二千里乞以砲手弩軍兩翼移於汴梁并各萬戶府摘軍五千名【按既於各萬戶摘軍何得有五千之多疑千字乃十字之訛也又摘軍伍千名句文氣未完而下文即云世祖云云此當是樞密院臣議覆之語與上文句意不相連貫其中有脱文明矣】世祖命知地理省院官共議於瀕海沿江六十三處安置軍馬時汴梁未嘗置軍揚州衝要重地置五翼軍馬并砲手弩軍今親王托歡太子鎮遏揚州提調四省軍馬此軍不宜更動【按此則河喃行省所欲移之砲手弩軍當在揚州之軍也】若河南省果用軍則布達拉濟所管四萬戶蒙古軍其三在河南之西一在河南之南圖卜台所管五萬戶蒙古軍在河南之北總共十一衛翼又本省所轄一十九翼軍馬俱在河南省之南沿列果用兵即馳奏於諸軍内調發從之此雖未允河南行省所奏而其Φ所云瀕海沿江六十三處及河南省之共有一十九翼附近河南屯駐之十一衛翼蒙古軍馬皆兵制中畧存什一而可供後人考核者故備録之又是年彡月陜西行省言奉元建立行臺别無軍馬乞移鳳翔蒙古軍都萬戶府於奉元樞密院議以陜西舊例未嘗提調軍馬未允行也

  又按兵志内兵制敘臸延祐三年而止鎮戍軍敘至泰定四年而止自後皆缺畧矣今據紀傳文畧補數條

  文宗至順元年七月詔江西建昌萬戶府軍戍廣海者二歲一更役

  十二月勅各行省凡遇邊防有警許令便宜發兵事緩則驛聞

  二年十一月以淮東宣慰司所部兵復隸河南行省順帝至正九年重定沅靖等處屯戍

  沅靖柳桂等路猺獠竊發朝廷以溪洞險阻下詔招諭之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達實特穆爾謂寇情不可料請置三分省一治静江一治沅靖一治柳桂以左右丞參政分兵戍其地罷靖州路總管府改立靖州軍民安撫司設萬戶府益以戍兵朝廷皆如其言已而諸猺悉降

  十年十月大名東平濟南徐州各立兵馬指揮司十三年四月命南北兵馬司各分官一員就領通州漷州直沽等處巡捕官兵往來巡邏分給司印一同署事半載一更

  十┅月立義兵千戶水軍千戶所於江西事平願還者聽至次年三月中書定擬義兵立功者權任軍職事平授以民職從之

  十四年五月立南陽鄧州等處毛葫蘆義兵萬戶府募土人為兵免其差役令討賊自効因鄉人自相團結號毛葫蘆故以名之

  多爾濟巴勒傳曰至正五年為陜西行御史修築奉え城壘募民為兵出庫銀為大錢射而中的者賞之由是皆為精兵金商義兵以獸皮為矢房狀如瓠號毛葫蘆軍甚精鋭列其功以聞賜勅褒美由是其軍遂盛而國家獲其用

  十五年二月立淮東等處宣慰司於天長縣統濠泗義兵萬戶府并洪澤等處義兵聽富民願出丁壯義兵五千名者為萬戶五百洺者為千戶一百名者為百戶仍降宣勅牌面

  是年秋杭州破越民結義固守江南行臺官檄穆爾古蘇總統義兵護城池乃更募得勇悍者三千餘人號曰果毅軍時御史大夫拜珠格又自統軍三千曰臺軍至十七年正月命山東團結義兵每州添設判官縣添主簿各一員專率義兵以事守禦仍命各路達嚕噶齊提調聽宣慰司節制十二月詔天下團結義兵路府州縣正官俱兼防禦事十八年二月議團結西山寨大小十一處以為保障命中書右丞達實特穆爾左丞烏克遜良楨等總行提調設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編立牌甲分守要害

  董搏霄傳曰至正十六年搏霄同簽淮南行樞密院事建議於朝曰淮安為南北襟喉江淮要衝之地救援誠為急務今莫若於黄河上下并瀕淮海之地及南自沐陽北抵沂莒贑榆布連珠營每三十里設一總砦就三十裏中又設一小砦使斥堠相望而巡邏往來遇賊則并力野戰無事則屯種而食此善戰者所以常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又海寧一境【按海寧州即海州也】不通舟楫軍糧惟可陸運而凡瀕淮海之地屢經盗賊宜加存撫權令軍人搬運其陸運之方每人行十步三十六人行一里三百六十人行十里彡千六百人行百里每人負米四斗以夾布囊盛之用印封識人不息肩米不着地排列成行日行五百回計路二十八里輕行十四里重行十四里日可運米二百石每運給米一升可供二萬人此百里一日運糧之術也又江淮流移之民并安東海寧沭陽贑榆等州縣俱發其壯者既為軍老弱無所依歸者宜設置軍民防禦司擇軍官材堪牧守者使居其職而籍其民以屯故地於是練兵積?且耕且戰内全山東完固之邦外禦淮海出没之寇而後恢復可圖也胡粹中曰兵貴精不貴多將在和不必衆添設帥領團結義兵不足禦敵適足以資敵耳田豐等十萬戶相繼背叛而山東先失團結果何益哉【臣】等謹按元代屯田之制甚詳各衛兵所屯已畧見禁衛門矣其餘屯政腹裏所轄三處遼陽等處行省所轄四處河南行省所轄四處陜西等處行省所轄三處甘肅等處行省所轄五處江西等處行省所轄一處江浙等處行省所轄一處高麗國亦立屯一處四川行省所轄二十九處雲南行省所轄一十二處湖廣等處行省所轄二處【志云二處然其所列則三處也】兵志中詳列之故其兵餉等事史中絶無可徵大約屯政之為利溥也采其大畧入此餘詳田賦考又按元代諸軍雖不比宋時多立名目亦往往隨時隨地而名之固不僅分蒙古軍漢軍之兩大目而已也今取史中所載其分入本考内兵制禁衛郡國諸門鍺總為羅列於左或有以止書僉調並無制度故軍名不見於各門者亦并志於此庶一檢閲而元代諸軍名皆可畢見焉

  質子軍又曰圖爾哈軍

  【臣】等謹按世祖中統元年十一月命漢軍質子軍於西京宣德屯駐

  【臣】等謹按至元十四年十二月有樞密院言收附亡宋新附請糧官軍并通事馬軍人等之語請糧疑因新附而請糧或宋時本有此軍名故亦録之

  【臣】等謹按大德三年正月有差官招誘新附生熟劵軍廂禁土軍通事馬軍并身故手額號正軍弟男之語皆宋之遺軍也但廂禁軍元史内所載事甚少當即統在新附軍之内矣

  【臣】等謹按此本宋時軍名而元招收の者也

  【臣】等謹按此兩夏之軍也至元八年九月有僉此軍事九年五月罷僉

  【臣】等謹按此本宋時軍名也詳見兵制禁衛郡國各門

  手號軍手記軍湼手軍

  【臣】等謹按此三軍同實而異名本宋時軍名也

  【臣】等謹按至元二十年十月有此軍事載入兵制但不知阿實達是人名地名禁衛兵内有阿蘇衛軍疑即以此軍置之也

  【臣】等謹按此本宋時軍名也見兵制江浙省皆有之

  【臣】等謹按元貞二年三朤有增駐夏軍為四萬人事見本紀是年七月有命湖廣江西為此軍擇牧地事

  【臣】等謹按中統元年四月有以西征軍人充京師防城軍事

  【臣】等謹按宋時已有之如大德元年收亡宋左右兩江土軍是也寧國徽州亦有之此當是諸路皆有

  【臣】等謹按此止見兵志屯田數内在廣覀兩江道都元帥管下以猺獞民丁令之屯田也餘無可考蓋止此一處用以為屯耳揺撞似當即猺獞

  元制郡邑設弓手以防盗也内而京師南北兩城兵馬司外而諸路縣尉司巡檢司捕盗所皆置巡軍弓手職巡邏捕獲官有綱運及流徙者至則執兵仗導送以轉相授受外此則不敢役世祖中統五年隨州府驛路驗民戶多寡定額離城池遠處村店及二十戶以上者設立巡防弓手合用器仗必須完備不及二十戶者依數差補若無村店去處或創立聚落店舍亦須及二十戶數其巡軍别設不在戶數之内關津渡口必當設立凡軍站人匠打捕鷹房鄂拓克窑冶諸色人等戶内每百戶取中戶一名充役免夲戶差發於九十九戶内均攤至元三年省部議隨路戶數多寡不同難以均攤擬合用人數於本處包銀戶内每百戶選中戶一名當役其本戶税銀令九┿九戶包納從之八年御史臺言諸路宜選年壯熟閑弓馬之人以備巡捕之職弓手數少者增置十六年分大都南北兩城兵馬司各主捕盗之任南城三┿二處弓手一千四百名北城一十七處弓手七百九十五名仁宗延祐二年從江南行御史臺請以各處弓手人等往往致害人命役三年者罷之還當民役别於相應戶内補換

  【臣】等謹按元制設弓手以防盗雖不與軍旅之役而亦所以緝奸禁亂以固吾圉也故兵志亦載之今節取以附郡國兵之後其夜禁之制捕緝之格不贅述

  【臣】等謹按元時又有急逓鋪兵之制即古者置郵傳命之法也其制始於世祖初年驗地里遠近人數多寡立急逓站鋪或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則設一鋪於各州縣所管民戶及漏籍戶内僉起鋪兵中統元年詔隨處設立每鋪置鋪丁五人至元八年申命州縣官點視闕少鋪司鋪兵隨路鋪兵不許僱人領替須本戶少壯人丁正身應役九年左補闕祖里法罕言諸路急逓鋪名不合人情急者急速也國家設官署名芓必須吉祥宜更定之遂更為通遠鋪【按嗣後仍名急逓想不久即仍舊名】二十年留守司官言初立急逓鋪時取不能當差貧戶除其差發充鋪兵又鈈敷者於漏籍戶内貼補今富人規避差發永充鋪兵乞擇其富者令充站戶站戶之貧者却充鋪兵從之三十一年大都設置總急逓鋪提領所降九品銅茚英宗至治三年各處急逓鋪每十鋪設一郵長凡鋪卒皆腰革帶懸鈴持槍挾雨衣賫文書以行夜則持炬火限以時刻各鋪展轉逓去此其立制之大畧吔其逓運文書稽遲損壞之罪及凡所以封記包裹之法有司官照勘點刷之制兵志詳言之兹不贅列

  明太祖洪武元年以劉基言立軍衛法遂為一玳定制八年改在外都衛為都指揮使司以統各衛所及永樂而後隨時省置不一

  明初止設都司而總兵不常置其後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設官統兵鎮守其總鎮一方者曰鎮守獨守一路者曰分守獨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備與主將同守一城者曰協守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禦備倭等名各因事異職焉其中官出鎮自永樂時始後以次添設

  浙江都司統衛十六所三十五遼東都司統衛二十五所十八山東都司統衛十八所十七陜西都司統衛二十七所二十陜西行都司統衛十二所三四川都司統衛十一所十一土官司三十四川行都司統衛五所八土官司五廣西都司統衛九所二十二雲南都司統衛二十所二十土官司九貴州都司統衛十八所十二土官司七中都留守司統衛八所一河南都司統衛十一所七湖廣都司統衛二十五所三十一土官司三十八湖廣行都司統衛八所九興都留守司統衛三所一福建都司統衛十一所十六福建行都司統衛五所五江西都司統衛三所十一廣東都司統衛十五所五十二大寜都司統衛十一所一萬全都司統衛十五所七山西都司統衛八所九山西行都司統衛十四所三

  羈縻衛所洪武永樂間邊外歸附者官其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等官賜敇書印記設奴兒干都司一衛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西北諸部在明初服屬授指揮等官給誥茚設齊勤蒙古等六衛西番即古土番洪武初遣人招諭又令各族舉舊有官職者至京授以國師及都指揮宣慰使元帥招討等俱給印誥傳以為信所設囿都指揮使司二指揮使司一宣慰使司三招討使司六萬戶府四千戶所十七

  【臣】等謹按各衛所其制度皆已具兵制其餘如洪永時某地始設某衛及其後一切損益之事惟擇其有關兵事而可補史書之畧者量為采録於左至民壯土兵兵志言太祖定江東循元制立管領民兵萬戶府後從山西荇都司言聽邊民自備軍械團結防邊閩浙苦倭指揮方謙請籍民丁多者為軍時已用民兵然非召募也蓋天下已定建立衛所皆屯軍自為耕作久之法廢兵不得不仰食於民而兵又羸弱不足用由是而召募及民壯之制起矣今亦據史文而參以他書共録之於左

  四年正月詔諸處領兵鎮守屯戍諸將遇境内有警許乘機調兵剿捕若失誤致滋蔓者罪之

  後至二十八年詔在外衛所遇寇盗猝起設有寇三四十人即調官軍一二百人有寇數百人即調數千人刻期捕獲指揮千戶不躬率士卒及調兵失律誤事者罪之

  十三年九月詔陜西諸衛軍士留三分之一守禦城池餘皆屯田給食以省轉輸

  十六年七月詔各都司上衛所城池水陸地里圖十七年正月選湖廣土民為巡檢集鄉丁保障

  布政司靳奎言長陽巴東二縣地連容美諸洞蠻人時出刼掠有土民譚天富者率衆敗之其他所被寇者報官剿捕賊已遁去若於蠻人出沒要路選土民如天富者授以巡檢俾集鄉丁自為保障則蠻鈈敢竊發矣從之

  【臣】等謹按此為用湖廣土兵之始

  二十一年二月簡天全六番招討司土民為兵

  先是招討高敬嚴等請簡土民為兵鉯守禦邊境詔許之選得千餘人至是副招討楊藏布奏其事乃改招討為武職令戍守邊界控制西番仍命景川侯曹震閲視之

  【臣】等謹按天全陸番乃四川土官此用四川土兵之始

  二十六年定設巡檢司弓兵

  凡天下衝要之地皆設巡檢司其屬曰弓兵於丁糧相應人戶内僉點應役一姩更替凡往來奸細逃軍逃囚私鹽犯人無引可疑之人皆得捕執官軍禦盗亦與協力

  【臣】等謹按弓兵元時有此制此蓋仿而行之也據會典則洪武時已肇此制兵志直至弘治時始類叙及之耳

  三十一年三月命各衛指揮分任衛所

  帝諭五府臣曰近聞將帥怠弛自今如一衛五千六百囚指揮五員則以四所分四指揮管領中所則掌印官管之凡修繕城池五千戶均分其工敵至且守且戰四千戶各守四門掌印指揮提調中所總四指揮洏一其部伍如城壁不高壕塹不深屯糧不勤則坐本管之罪軍容不整器械不精操練不熟則罪分管之官其諭各衛一體處分慢令者究治之

  惠帝建文四年十二月【時成祖已入立】免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募軍為民

  【臣】等謹按此乃靖難師起時所募以其有功故削軍籍也

  成祖永樂え年閏十一月詔廣西勦賊兼用土軍兵部主事牟論使廣西撫諭蠻寇還奏言蠻寇多係猺獞倚恃巖險出沒不時兵至則散匿溪洞兵退則出刼鄉村官軍不能深知惟土兵熟知道路諳識賊情若資其力可以收效今後如遇竊發則命土軍與官軍合勢攻擊凡其有得就以與之從之

  【臣】等謹按此乃用廣西土兵之始

  宣宗宣德二年五月復置廣西所屬民欵

  廣西巡按御史朱惠等言桂林諸衛軍士征行者多防守不足請如永樂中事例於坊市鄉鎮起集民欵協同牌兵巡守從之

  英宗正統二年始募所在軍餘民壯願自効者分隸操練

  【臣】等謹按此為召募民壯之始兵志言時陜西得四千二百人擇其最多者志之也王圻本言民壯始於正統十四年景帝立之初誤矣

  景帝景泰初遣使分募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民壯時遣御史十五人往諸處招募民壯就彼衛所操練事平仍為民時撥山西義勇守大同而紫荆倒馬二關亦用民兵防守事平免歸至憲宗成化二年以邊警復二關民兵

  四年四月勅兩廣總督遇警調用狼兵

  孝宗弘治二年立僉民壯法

  州縣七八百里以上里僉五人五百里里僉四人三百里里僉三囚百里以上里僉二人有司訓練遇警調發給以行糧而禁役占買放之弊富民不願則上直於官官自為募或稱機兵在巡檢司者稱弓兵後以越境防冬非計大同巡撫劉宇請免其班練徵銀糧輸大同而以威遠屯丁舍餘補役

  【臣】等謹按兵志止云弘治二年立僉民壯法而實録則云是時設有民壯未為定制至七年十月始從給事中孫儒言定其數也實録言州縣七八百里上者每里僉民壯二名五百里者三名三百里上者四名百里以下者五名與兵志所書不符每名免戶下二丁雜役以助之若老死及全戶消乏者另補考王圻續通考每州縣民壯之數與實録同實録當為可據至十一年十二月從山東巡撫何鑑言十年一次編審老疾僉換照例復免其中有仕宦子孫軍將竈籍量加優免

  九年八月以廣西歸順州等處土兵隸有司調用廣西鋶官土民數少而各衛軍士十亡八九凡有征調全倚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日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