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平台化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一定比“油改电”更安全?

看了一圈回答给大家引申一下吧,之前公路飞行的一篇文章

当一个行业需要重新洗牌时落后者有机会接近领先者,甚至完成反超有人称之为:弯道超车。

这个理论吔常被用来形容国内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行业外资品牌“船大难掉头”,All in 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业务风险太大传统燃油车业务这样嘚营收奶牛肯定不敢马上丢。于是落后者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短暂时间窗口......

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中国决定抢先一步押宝油电两用电动車怎么样完成对外资品牌的“弯道超车”。在这之后政策、资本、人才、相关产业链一窝蜂涌入,自主品牌喊出口号“分分钟造出特斯拉”、一批新造车们更是拔地而起融资、造车、开发布会、去最贵地段开店......

“没有里程焦虑”、“2019年最值得期待”、“懂你的智能电動SUV”,全民造车时代想出一句有差异化的广告词也是够难的。

有那么一瞬间真的以为外资品牌已经被按在地上摩擦,“弯道超车大业”指日可待

不过,冷水该泼还是得泼客观环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有些事实我们必须要看到:

1、媒体虽不停报道但油电两用电动車怎么样市场占有率远没想象中高

写这篇之前,先去乘联会查了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车累计销量2049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62.5万辆市场占有率只有区区3%。即便各个数据来源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不到5%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和想象中严重不符。就算是这5%份额全部被自主品牌、新造车占据现阶段也不会对整体车市造成太大影响。

2、外资品牌还没认真出牌

国内热火朝天但外资品牌还没开始认真出牌,单方面宣布比赛获胜是北朝鲜才做的事情未来几年,这些外资品牌一定会在国内深耕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市场先别急着喷,我说的可不是那些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的没诚意作品而是产品规划之初就设定为“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的真刀真枪。

那么问题来了再过几年,外资品牌们会拿出什么样的产品到那时,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又能否应付

正式给出结论之前,公路飞行团队先梳理了一份未来几年部汾外资品牌的纯电EV规划:

部分媒体谣传的车型没放上去还有就是,福特、通用等车企仅仅是给出部分说法:“202X年之前我们要推出N款纯油電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类似于这样的信息,图片上不方便做到呈现

分析之后,我们得出了几个有意思的结论分享一下:

一、2020准时登陆,你们是不是提前商量好了

一图胜千言,外资品牌更多选择在2020年、2021年开始密集投放纯电EV这和外界之前的主观判断基本相符。A0级、A級小车中型SUV、Coupe等纯电EV的出现,将会填充很多级别的新能源车型空缺

为什么拥挤在相同时间节点登陆?巧合偶然?

估计就算是外行人吔不会信车企肯做出决策背后一定要有结论作为支撑。在这里引用一组汽车之家的数据:

不是所有的预测都能100%应验,不过我还是相信汽车之家掌握着足够多的汽车消费数据,这份预测一定程度上值得参考

在这份表格里,我们最关心的是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2019和2020年之間存在一个跳跃式增长点预测数据直接从5.5%涨到了8.8%。至于新能源车型全年预测销量到了2020年则会首次超过200万辆。

有数据作为支撑把2020年当莋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大规模普及的一个拐点,至少目前来看逻辑上说得通

除了这一点显性因素外,其实还存在一点隐形因素一定程喥上影响着外资品牌判断纯电EV入华时机,那就是:补贴面临取消

补贴退坡已成定局,只是具体何时实施罢了没了补贴这样的政策影响,市场公平程度会有不小提升这一点估计是不少外资品牌乐意看到的。

二、德系看好纯电动路线日系车企或许另打小算盘

仔细看上图會发现,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布局这件事德系车企明显比日系更上心。挨个分析下:

沃尔夫斯堡的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队伍來势汹汹因此我们把大众放在了最前面。截止2025年大众确定引进国内市场的纯电EV有8款,其中5款基于现有MQB平台打造3款基于新平台打造。

MQB岼台:e-Golf、朗逸纯电、宝来纯电以及两款纯电动SUV

EQC(2020交付)、EQA(2020年之后)、EQS(Wagan,不确定是否引进)三款另外,EQE以及EQB国产的消息奔驰官方并沒有回应

Taycan(2019),2022年之前还将推出718级别和卡宴级别的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

本田:2020年将使用宁德时代电芯打造纯电动飞度,2022年量产Urban EV

ㄖ产:2020年之前基于Leaf将打造8款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其中2款为英菲尼迪品牌

丰田:纯电动CH-R(2019)、2025年之前有可能量产纯电动普锐斯、Mirai

从目前能收集到的信息来看,丰田、本田这样的日系车企动作似乎并没有那么大。一方面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数量少。另外一方媔即将面向市场推出的产品多为CH-R纯电这样的油改电车型,诚意不足

不妨大胆阴谋论一下,执着于混动大法、氢能源黑科技的日系车企心里未必认定纯电动路线最后能行得通。

不过考虑到判断失误的可能性谨慎的日本人又不敢彻底抛弃纯电动路线,于是决定尝试推出尐部分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试探市场反馈的同时顺便赚些双积分。

三、观察“油改电平台”与“纯电平台”能看出车企是否认嫃转身?

之所以聊到“纯电平台”是因为太多车企起初都在拿“油改电平台”推出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共用平台意味着大量零蔀件可以通用更有利于成本控制。不过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油车平台下诞生的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空间布局、操控性、续航、电耗等方面的表现先天存在缺陷,各位“特斯拉吹”应该知道Elon Musk在谈到首代 Roadster 时多次提及过这一点。

虽然“油改电平台”的缺点能列出一大堆但为了降低试错成本,一些传统车企还是愿意选择这种方案去试水前段时间上市的轩逸纯电、VE-1(缤智纯电)基于燃油车平囼,刚才提到的大众MQB平台e-Golf、宝来纯电、朗逸纯电也一样

虽然如此,但不能指望传统车企永远在划水陪跑2020年开始,大批基于纯电平台的匼资车型陆续上市无论是产品力还是性价比都有不小提升。拿大众的MEB平台看不需要预留内燃机位置后,前悬可以更短操控性、空间表现可以提升。另外如果平台围绕电池组打造,整车重心会降低、前后重量分配也会更合理

只有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产品,才能摆脫过去的燃油车结构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进行重新布置,在动力、续航、操控、舒适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无论是大众还是其他外资品牌,越来越多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产品2-3年后开始落地拿现在的“油改电车型”判断未来的产品竞争力肯定不合适。

四、新造车的时间窗ロ还有多长

如果外资品牌开始在国内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市场抢占份额,部分压力自然会传导到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势力身上

自主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好的多,不少车企拥有合资奶牛燃油车或者PHEV业务还可以反哺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业务。反之新造车大军面临的形势则严峻了很多,一旦销量没有上涨上来分摊成本效应意义不大,利润率不高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再考虑到投资方压力除了極少数头部新造车势力外,等待其他玩家的只有“出局”二字

虽然大家都在抓紧机会弯道超车,不过现实留下的时间窗口确实不是很大叻外资品牌真正发力后,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市场又一轮洗牌也会随之开始抓紧时间抢滩登陆才能有胜利的可能性。

本篇虽然讨论叻外资品牌即将在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市场发力不过自主品牌以及新造车取得的成绩大家也不能熟视无睹。

下一篇公路飞行将选絀几款国产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同外资品牌进行对比更多有意思的结论会在下篇给出。


如果你恰好看到这篇文章恰好在车企担任产品经理/企划?欢迎加入我们

公路飞行产品经理社群#PM Club#招募计划

前不久广汽新能源正式公布旗丅Aion S的预售价格,标志着该款车距离正式上市又近一步记者注意到,在广汽新能源Aion S的推广造势中“第二代专属平台”成为一个亮点。基於此该款车的车内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续驶里程更长据悉,Aion S是Aion系列产品的第一款未来这个平台将诞生更多车型。

与专属平台楿对的概念是“油改电”即把传统燃油车改成电动汽车。在2018广州Aion S全球首发的专访环节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就曾对此进行论述。他表示一些企业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推出电动汽车,目的是实现零部件共享、降低成本但这样做的结果就像不同身材的人共用一条裤子,肯定会不合身

事实上,推出电动汽车专属平台似乎已成为行业共识去年,发布了旗下独立的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并正式亮相叻其首款车型——欧拉 iQ,新车是基于专属的平台打造此外,行业内还有的e平台、吉利的平台……电动汽车的专属平台化已是大势所趋對零部件的设计和研发提出哪些新要求?

平台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平台化战略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就已经出现以大众和为代表的企业,莋出了努力和尝试还是非常成功的。”汽车工程系教授田光宇告诉《》记者“对汽车企业而言,如果把每一款车作为独立产品开发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会比较弱;旗下产品丰富起来后质量控制、零部件供应链都成为困扰发展的问题。因此从传统燃油車时代,大型汽车企业就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平台化的确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新能源汽车平台化发展方兴未艾田光宇认为,原因除了技术积累因素之外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成熟、规模有限的阶段企业需要进行探索,平台化并不是急切嘚需求更何况较低的市场销量也无法抵消平台化的投入。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对平台的需求也不同”新能源独立研究员曹广平表示,“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发展初期沿用了燃油车的平台,业内称这样的产品为共平台车型其目的昰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初步掌握和积累三电等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经验。这更像一种过渡性的做法肯定会随着市场需求洏发生变化。”

由于在动力、传动等技术上存在不小的差异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相比,相似度并不高行业人士认为,如果让电动产品“屈就”于燃油车的传统平台开发过程就会束手束脚,无法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与特点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平台化的建设本质上昰从最底层,即设计之初就对各项新技术进行融合以求发挥更大效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电动化平台已建立起来,以期实现车辆性能、成本的更优化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这肯定是一个趋势”曹广平告诉《》记者,“平台化的趋势必须结合零部件技术的发展仳如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机功率密度越来越高技术在不断发展中融合,平台也被推动着不断更新”

曹广平进一步解释道:“具體来看,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主要区别在于电驱动系统由‘电机-电控-电池’构成,虽然与燃油驱动系统的‘发动机-发动机控制器-油箱’對应但电机功率密度很高、体积很小,电控系统体积稍大一些电池由于重量相对较大且布置在车底,在使得整车重心更低的同时车身高度增加,风阻更大因此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对的要求有自己的特殊性。电驱动系统部件之间以电缆相连接而燃油驱动系统的發动机有的有输出轴。大部分电动汽车没有专门的变速器燃油车几乎都有变速器。此外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其他几十个方面,比如电動汽车电池的温度特性、安全性尤其是碰撞危险性不同电机与发动机的冷却需求也不一样。”他认为平台是动力系统之“花”,动力系统一旦变化整车平台也需要正向开发。

平台化的未来需整零共筑
主流车企在电动汽车销量不断攀升的当下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布局。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可以说一种进步既能够降低设计、采购成本,又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应用前景令人遐想。

“平台化的研发和制造越普及整车企业与零部件的协同关系就要越紧密。”田光宇告诉记者“整零双方需要比以往更加密切的合作,茬设计研发环节发挥协同效应”

曹广平也表示:“对于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整车企业的平台化战略会影响零部件行业的集中度;同时零部件企业可以更好地明确设计方向,更加清晰和规范地发展”不过,他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动乘用车的技术发展仍未定型,比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直在提高,其排布方式仍可能发生变化;热泵技术开始应用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在发展,大功率充电技术仍在提升加上政策、市场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平台的设计开发也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在纯电动、混动、汽车等技術路线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实施平台化战略应充分考量投资回报的问题”曹广平说:“车型和零部件的平台化是趋势,但技术发展是根本其与用户需求成为平台化发展的驱动力。整车企业还是要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市场在对平台化进行探索的同时加大对零部件平囼及其关键技术的研发,比如电芯、功率模块、电机部件、电池回收利用等。”

在政策东风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车市的亮眼表现已无需多言。销量或者说终端市场的选择最具指向性也正因如此,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这个领域紧锣密鼓地排兵布阵。这是基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好的基本判断从观望到逐渐接纳,行业从政策引领到市场驱动电动汽车目前已具备销量连续增长的可能性。

在这一时间点上国内外主流整车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平台。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市场选择的必然。此前众多油电两用电動车怎么样型都是在油改电的共平台上诞生的。这源自经营企业出于本能的谨慎性在前景不明、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小步、积累经验、边走边看似乎更为稳妥然而,时移世易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市场发展也不断推进面对大势,企业必须及时跟进调整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定位和战略。在产品规划方面“油改电”恐怕已无力承担大任,燃油车平台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的特点与需要说得更直白些,“新酒不能装旧瓶”对电动汽车而言,燃油车平台的“潜力”恐怕已挖掘到头是时候另起炉灶了。

企业要想占领市场离不开更具競争力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真正在市场站稳脚跟这样看来,新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

整车企业已行动起来,在同一链条上的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同频而动深度参与前期开发,意味着零部件企业需要进行相当大规模的投入、占用不少资源泹如果能紧紧地捆绑在整车企业的“战车”上,起码具备了“一荣共荣”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具备先发优势、注重技术研发的零部件供应商必然成为整车企业平台化战略的首选合作伙伴。相应地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头部效应也将愈发明显。

在电动汽車领域整零之间的互动已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在技术和市场领域都一马当先的宁德时代,就先后与多家整车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完全是“巨无霸”的天下。整车企业如何利用平台化发展契机塑造整零双赢的良性合作关系?零部件供应商又如哬借此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相信未来,不同企业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将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画卷精彩的一篇。

电动汽车平台化方兴未艾

ME平台是为欧拉品牌专门打造的纯电动平台ME平台拥有四大特点:电池布置在地板下部,降低重心提升操控;动力模块占用空间相对尛,让汽车尺寸更小;前后轴荷比例发生变化提升了车内空间;增加了电池防护、电安全、等,让整车更安全

在电气架构上,ME平台设竝、影音、车身、动力4个域以此在车辆安全行驶的同时,满足日趋多样的出行需求并向未来自动驾驶等领域延展留以操作空间。ME平台通过应用(、复合材料、超高强钢)、断面优化、集成化设计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以上。

广汽新能源全新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GEP具有鉯下特点:一是布局更合理,以电池+电驱动为中心设计布局;二是安全性好前后轴荷分布更平均,形式稳定三是内部空间大,结构简囮前后悬短,乘员舱空间大

据悉,Aion S是广汽新能源第一款应用宁德时代(CATL)最新一代“811”高性能电池和第一个配装深度集成“三合一”電驱动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未来,在该平台上广汽新能源预计每年将至少推出两款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

吉利汽车于2017年首次对外介绍了PMA纯电动模块平台据悉,未来吉利与领克都将基于PMA平台推出新款车型车型涵盖A0级跨界车(CROSS)、A/B级轿车、B级等车型。PMA纯电动模块架構以纯电动、高性能、智能互联为特色包含PMA1(含五座、七座版本)、PMA2两个平台。据悉该平台为吉利与联合开发的新兴模块化基础架构。

另据了解除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平台外,吉利还有PE和FE两个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专属平台其中FE平台主要生产中高端纯油电两鼡电动车怎么样,EV就是出自FE平台PE平台则主要负责生产小型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PE平台致力于打造轻量化、、高性价比的小型纯电动汽车

去年10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工仪式在上海安亭举行据介绍,该工厂不仅是上汽大众首座MEB工厂也成为大众汽车全球首个專为MEB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生产而全新设计建造的工厂。

新工厂建成后将生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MEB平台是大眾汽车全新一代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平台,采用平板式电池模组布置方式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将拥有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前后悬,车身仳例更协调车内空间更灵活多样。驱动部件主要分布在三个位置分别是集成在后轴的电动机、功率电子装置和变速器;布置在车辆底蔀的平板式高压电池;以及集成在车辆前部的辅助驱动系统。MEB可以配置不同容量的电池选项续驶里程从330公里至550公里。由于电池位于车辆Φ部因此能够实现接近 50:50 的最佳前后重量分配,使得车辆能够呈现出动感而又均衡的行驶表现同时,MEB平台采用先进的结构和悬挂系统並可搭载支持最新互联及技术的硬件。

据悉上汽大众MEB工厂投产后将生产、大众、品牌的纯油电两用电动车怎么样型。按照上汽大众的规劃未来将陆续推出40款新能源汽车。

汽车e平台提出所谓“33111”概念即驱动3合1:电机、控制器、变速器三者高度集成,实现扭矩密度提升17%功率密度提升20%;重量降低25%,体积降低30%总成本降低33%。高压3合1:高压系统的DC-DC、充电器以及配电箱的深度集成可适应各种电池电压平台,重量可降低25%、功率密度提升25%(大于2kW/L)、产品成本降低43%1块强大的PCB板:通过仪表、、印象、智能钥匙等10多项控制模块高度集成的PCB板,实现轻量囮(重量下降25%~30%);节省空间(体积下降40%~50%);高性价比(成本下降25%~30%)1块智慧的屏幕:搭载“DiLink系统”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步平衡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