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姑我国青铜器产生于有那些?

从青州苏埠屯商墓出土青铜器看晚商山东地区绚烂异彩的青铜文化

本文摘选自《收藏家》2014年02月刊《吉金铸铭寻地望 亚醜方国忆辉煌——青州苏埠屯商墓出土青铜器赏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收藏家APP  

高33.5、口径12.5×12.5、腹深31.8、足径14×15.5厘米。口缘稍外张至颈部稍内缩腹壁曲线作S型渐外张至全器2/3处再渐内缩。器颈两侧有两素面小环耳颈作单层刻划夔纹,圈足作单层三行式夔纹器底正面有亚醜族徽。器底背面饰有盘绕的细线浅浮雕夔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盖高23、器高14、口径13.7×10.7、底径9.7×12.9厘米长方形器腹、圈足及器盖。器颈与圈足各饰夔纹腹饰兽面纹,皆为复层花紋器盖饰兽面纹,风格近似妇好方彝盖有阳铭“亚醜”,器底亦有“亚醜”铭文隐藏在锈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耳高21.5、器高18、口径16.8×16.5、腹深10厘米形制属鬲鼎。腹饰复层C型角带眉兽面纹兽面纹两侧各有垂直夔纹,足饰单层细线浅刻蝉纹二足断补,一足部份補接亚醜铭文在腹壁上,部位对准一足此足之上的鬲型腹有一完整的兽面。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耳高24.4、器高20.1、口径18.2×14.7、腹深9.7厘米。方鼎盘口、立耳、平底、柱足,器腹有八棱脊颈饰夔纹,腹饰兽面纹足饰细线浅刻三角纹。在器底有“亚醜”铭文现藏于台丠故宫博物院。

自从发现亚醜铜器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关于亚醜讨论也没有停止过从考古发掘出土随葬品来看,墓葬时代处于商晚期《左传》载:“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醜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汉书·地理志》载“少昊之世有爽鸠氏, 虞、夏时有季荝, 汤时有逢公柏陵, 殷末有薄姑氏, 皆为诸候, 国此地”

据此, 在殷末周初这一带乃是薄姑氏所居, 亚醜方国是否与薄姑氏有關,还需继续考证但是,从苏埠屯墓葬群中1号墓的规模以及出土的精美随葬品来看,当时青州青铜文明十分发达与滕州前掌大、章丘大辛庄等,共同建构起山东地区绚烂异彩的晚商青铜文化


从青州苏埠屯商墓出土青铜器看晚商山东地区绚烂异彩的青铜文化

本文摘选自《收藏家》2014年02月刊《吉金铸铭寻地望 亚醜方国忆辉煌——青州苏埠屯商墓出土青铜器赏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收藏家APP  

高33.5、口径12.5×12.5、腹深31.8、足径14×15.5厘米。口缘稍外张至颈部稍内缩腹壁曲线作S型渐外张至全器2/3处再渐内缩。器颈两侧有两素面小环耳颈作单层刻划夔纹,圈足作单层三行式夔纹器底正面有亚醜族徽。器底背面饰有盘绕的细线浅浮雕夔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盖高23、器高14、口径13.7×10.7、底径9.7×12.9厘米长方形器腹、圈足及器盖。器颈与圈足各饰夔纹腹饰兽面纹,皆为复层花紋器盖饰兽面纹,风格近似妇好方彝盖有阳铭“亚醜”,器底亦有“亚醜”铭文隐藏在锈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耳高21.5、器高18、口径16.8×16.5、腹深10厘米形制属鬲鼎。腹饰复层C型角带眉兽面纹兽面纹两侧各有垂直夔纹,足饰单层细线浅刻蝉纹二足断补,一足部份補接亚醜铭文在腹壁上,部位对准一足此足之上的鬲型腹有一完整的兽面。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带耳高24.4、器高20.1、口径18.2×14.7、腹深9.7厘米。方鼎盘口、立耳、平底、柱足,器腹有八棱脊颈饰夔纹,腹饰兽面纹足饰细线浅刻三角纹。在器底有“亚醜”铭文现藏于台丠故宫博物院。

自从发现亚醜铜器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关于亚醜讨论也没有停止过从考古发掘出土随葬品来看,墓葬时代处于商晚期《左传》载:“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醜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汉书·地理志》载“少昊之世有爽鸠氏, 虞、夏时有季荝, 汤时有逢公柏陵, 殷末有薄姑氏, 皆为诸候, 国此地”

据此, 在殷末周初这一带乃是薄姑氏所居, 亚醜方国是否与薄姑氏有關,还需继续考证但是,从苏埠屯墓葬群中1号墓的规模以及出土的精美随葬品来看,当时青州青铜文明十分发达与滕州前掌大、章丘大辛庄等,共同建构起山东地区绚烂异彩的晚商青铜文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