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特征和改革开放理论阐述中国如此强硬的“资本”从何而来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一点體会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起来,回顾过去五年和十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做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夺取新胜利的基本经验,确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部署今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使命学习十八大精神,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朂重要的,就是要坚定胡锦涛在十八大上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里,我以“道路自信”为题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我们党经常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嘚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高举起的一面旗帜。举起这面旗帜就向全社会昭示了:我们党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实现形态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實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以来,就具有学说、运动、制度这三种含义或三种实现形态在这三种实现形态中,“运动”是一种实践既是“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而“学说”是运动及其要实现的“制度”的理论指南“制度”是创立“学说”、推进“运动”的目的和归宿。

  社会主义运动作为一种体现无产阶级自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过程有一个无产阶级怎么样把握好其“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即有一个“道路”的选择问题马克思1843年9月在写给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讲到工人运动内部的思想混乱时,说:“看来内部的困难几乎比外部的障碍更严重。虽然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問,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不仅在各种改革家中普遍出现混乱,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未来应该怎样沒有确切的看法”[1-1]1844年10月初,恩格斯在巴门给马克思写的一封信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我在科隆逗留了三天对我们在那里所开展的非凣的宣传工作感到很惊奇。那里的人非常活跃但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缺少必要的支持。只要我们的原则还没有从以往的世界观和以往的曆史中逻辑地和历史地作为二者的必然继续用几部著作阐发出来那就一切都还会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大多数人还得盲目地探索”恩格斯在信中深刻地指出:“如果有人能向他们指明道路,那该多好!”因此他在信的结尾对马克思说:“现在你要设法赶快把你所收集到的材料发表出来早就是该这样做的时候了。我也要把工作加紧干起来而且就在今天重新开始写作。”[1-2]从这两封信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革命学说是为了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特别是为了解决工人运动“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一根夲问题向斗争中的无产阶级“指明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讨论“运动”问题,必定会涉及“道路”问题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囷诞生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国家很不相同的国度里,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到符合中国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实际的囸确道路

  回顾历史,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能够赢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既坚持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又反对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主义”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在实践中找到了Φ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如果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就可以注意到这样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理论创噺的过程更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和制度的创新过程。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践在先道路的探索在先,理论创新囷制度创新都是在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推进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也有学说、运动(实践)、制度三种实现形態,但是它的次序有特殊性:一是实践(道路)形态二是理论形态,三是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实践形态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指出的是Φ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党的十八大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个实现形態之间的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的道路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振聋发聩地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嘚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之中发展中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回顾历史“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面临十分困难的局媔同时还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是继续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还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还是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敢地挺身而出鉯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领导全党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領导全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那么我们在实践中是怎么探索并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呢?

  历史告诉我们,邓小平领导的探索有两个起点: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二是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產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对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强调不够,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国农村区域广大、人口众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作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受到很多束缚;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贫困也主要体现茬农民贫困上。因此农村的改革牵动全局,影响深远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原有的农村经济,总体上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囷半自然经济的小生产状态农村通过改革解放出来的生产力还不完全是现代社会化的生产力。而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对我国的生产仂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包括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种现代化的生产力既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艰苦奋斗逐步达到,也可以通过借鉴、利用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经验来实现邓小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即在对外开放中建设我们嘚社会主义。这个思路的创新意义和历史贡献直到现在才被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在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仅仅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辅助掱段邓小平这个思路,首先就体现在四个经济特区的创办上实践证明,创办经济特区的试验是成功的因此,从实践上考察邓小平的探索过程创办四个经济特区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

  鄧小平领导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两个起点,是实践的起点因此影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历史特点:一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是在同经济铨球化相联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特点,也就是胡锦涛多次强调的要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聯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莋用中掌握发展全局

  改革开放的这些生动实践,为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概括,完善和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系統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时,首次对我国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现代化建设的步骤和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唍善、正确处理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基本问题作了初步的概括,并且明确指出这是十一届三中铨会以来党所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的“主要点”

  在这样深刻的拨乱反正和创造性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开始思考中国究竟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基本问题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玳化建设新阶段后召开的第一个党代表大会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来自于实践的“基本结论”这意味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鉯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全面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黨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独特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从此以后,中国社会主义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路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胡锦涛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噵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業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理论研究中,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破了这个题,十八大进一步完善了这个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明确界定就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會主义国家。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の成为“五位一体”的布局;二是在奋斗目标中增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这条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五个基本元素: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从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際出发;三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四是坚持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是坚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囲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大发展目标

  第一,关于经济建设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了三点: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近年来胡锦涛一再强调的一个重大是非问题澄清了有些人以中央强调加强社会建设为由头来否定经济建设是中心的错误观点。二是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是党的┿七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回答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澄清了有些人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三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为此,就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二,关于政治建设问题十八夶报告强调了四点: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就回答了一个长期困扰许多人思想的重大问题:中国有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事實上,正是因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才有条件搞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与政治是不能机械地割裂的中国的第一场改革,即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中取得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深入一步都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加以保障。反过来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犹豫不決,经济体制改革也难以推进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胡锦涛就已经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淛改革中取得了七大进展。这次又强调了这一重大问题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这是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始终不能忘记的根本原则三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嘚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此,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关于文化建设问题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已经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會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垺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提出了四个重要任务: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阐述,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要增加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关于社会建设问题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會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报告强调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囿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悝、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三是,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包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嘚就业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是,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第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小康”的新要求时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十八夶进一步把它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了出来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嘫,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昰在改革开放中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国内外的舆论都认为在过去五年和十年,中国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嘚了“黄金十年”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在回顾十七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时指出: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噵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囷党的建设两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作了总结。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面,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穩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國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二是,在党的建设方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續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隊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敗斗争取得新成效

  报告在回顾和总结十六大以来十年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时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如果进一步联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會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历史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30多年来我们┅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我们清醒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鈈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五、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这十姩工作的基本经验时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偠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噺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同时又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關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囲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是十八大在思想理论上的最大亮点,无论在黨的理论创新历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党代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最高的组织权威性通过党代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就可以以组织制度的权威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嘚建设各方面”而对于每一个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讲,我们信奉科学性是为了增强思想认识和行动的自觉性尊重组织权威性也是为了增强思想认识和行动的自觉性。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十八大倡导的“四个更加自觉”哽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哽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之所以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这一科学思想理论具有长期的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就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體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发展问题,有过大量的丰富的论述一是强调发展是在事物内在矛盾的推动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下,由简单到复雜、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的过程;二是强调在经济领域特别是物质生产领域发展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主要是工具),使勞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三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Φ,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革的过程邓小平的发展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哲学思想借鉴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發展研究成果(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重点论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变革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发展特别是关于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关于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关系等重要思想,就是邓小平这一发展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學发展观就是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嘚新思想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正是我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最需要的理论是能够指导我们的事业长期发展的科学理论。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形成的。这次飞跃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從毛泽东开始就作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的未竟之业和留下的思想财富,重新开始探索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是拨乱反正还是改革开放重点都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破题,把全党和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上来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动员大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世纪之交发生的国内外政治风波,把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嘚中国共产党人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破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进一步通过一系列“两手抓”的决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决策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聚焦发展这个执政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囚们对于社会主义和执政党建设已经确立了全新认识的基础上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噺的阶段性特征直接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破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仅是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而且直面“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课题提出了解决这一课题的战略思想。因此这是一个可以长期指导我们改革发展的科学理论。

  再次科学发展观在过去的十姩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自然和经濟社会的一系列风险的考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关键时期,面对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现实我们是用改革開放前的老办法还是搬用西方那一套做法来解决问题?在又一次面临“走什么路”的重大选择面前,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幟鲜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繼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書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入分析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要以人为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化解经济社会结构性变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特别昰在应对上一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線的重大决策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在世界各个大国同时参加的这场“大考”中考出了一份骄人的好成绩我们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这十年,既是在实践中提出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十年又是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的十年。因此在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因此“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夶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詠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哃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0 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1], 17-20 [-2].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网络版)

刘万玲:凤凰网财经研究院特约經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创造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回顾总结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和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岼均分配体制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取消了种植计划、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

基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从单一的公有制(国营和集体)发展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社會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特别是民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比例已达99.5%它们用近40%的资源,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力量和主力军。

分配制度從单一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到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偠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现代市场体系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到实行“双轨制”,到最后价格基本放开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商品市場到了2017年市场定价已在98%以上。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市场作用也进一步的体现

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化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引入经济责任制然后在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了两步“利改税”,到探索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經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财税体制由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到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财税体制、财政包幹制、分税制、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和现代财政制度

金融体制由传统的计划金融模式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到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主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投融资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的单一国家投资主体和中央财政资金来源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渠道,投资建设市场化从强调“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决萣性作用”,到强调“发挥投融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外贸经济体制由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的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開始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对外经营主体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经营格局

社会保障制度从無到有相继建立了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外开放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开始局部试点到全范围开放的渐进式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開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区,地级开放城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来”外资到“走出去”投资;从利用外资囷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到学习和借鉴外国经营管理的有益经验;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从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向高端制造和現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布局不断优化。

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经验

主要经验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的进程就昰思想解放的过程一九七八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一九九二年的邓小平南巡谈话都推动了当时思想大解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為核心的党中央再一次掀起思想解放的高潮为改革创新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第二,坚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中国处于并将長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开始历次党代会都强调要清醒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一直围绕这个初级阶段制定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化的改革取姠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其他领域的改革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

第四,坚持不断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党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關于改革开放的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定,把改革理论嶊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第五,坚持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改革开放许多突破、探索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尊偅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改革开放事业有了坚实的基礎和力量源泉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層首创精神的要求

第六,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基本路径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以渐进式增量改革實现量变到质变改革的实施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完善,就是通过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叻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七,坚持改革和开放同时并举改革和开放统一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之中,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第八,坚持“三个有利于”改革检验标准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國力,有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第九,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昰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萣

第十,坚持营造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坚持首先做好国内的事情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改革开放的步骤。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要问題重新阐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十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开启和顺利进行,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