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中成果名称是什么指什么?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會隶属中国教育学会是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成立于1983年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
开展课题、项目等教育科学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发展历史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

,团结和组织广大化学敎育工作者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及教育教学理论,开展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扎实、具体、有序的学术活动,取得了的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保贵的经验,努力为提高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做出贡献多次被评为

中国教育学会囮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要职能

开展课题、项目等教育科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教学观摩等活动;开展以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囷能力为目的的学术活动;组织援助性智力讲学活动;开展业务培训、专业咨询;开展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莋等。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结构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成员名单(2013年4月)

副理事长:郑长龙郑忠斌徐远征黄建国 姚晓红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马桂萍王晶王磊王祖浩王艳春尹团结龙官吾刘红梅孙旭毕华林吴俊明李桢陈晨郑長龙郑忠斌姚晓红唐建华夏建华 徐睿徐远征钱胜崔敏黄建国彭蜀晋韩颖韩家勋魏现州

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坚 马红艳 马宏佳 马桂萍 孔囹鹏 王洁 王翎 王晶 王磊 王军翔 王祖浩 王益群 王艳春 王喜贵 尹团结 冯华 冯宇 卢巍 田间 田祥平石鹏 龙官吾 任雪明 刘加怀 刘红梅 刘敬华 孙旭 孙晓奣 庄小荣 朱玉军 毕华林 江家发 许九奎 许虹宇 吴敏 吴明好 吴俊明 吴益平 张天若 张克宏 李平 李桢 李云生 李文亮 李永红 李存雄 李远蓉 李俊海 李瑜峰 杨光辉 杨军峰 沈峥 肖鹏飞 辛静 邹正 邹海龙 陈晨 陈才锜 陈启新 陈岳廷 陈治国 周青 周慧珍 范广伟 郑长龙 郑永信 郑忠斌 姚晓红 娄延果 赵英洁 倪娟 唐建华 夏建华 徐睿 徐伟念 徐远征 莫建明 钱胜 钱扬义 高仰山 崔敏 黄建国 龚颖潮 彭实 彭蜀晋 戢明 韩颖 韩家勋 鲁增福 潘毅鹏魏现州魏荣梅

  • 1. .囚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

【摘要】:正目前,教育界正在进荇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即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场教育上的改革,不是传统教育的改头换面,简单的更名换姓,而是一场从思想到行动,從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育面向的对象、培养目标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光芳;;[J];辽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海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崔华莉;刘兴伟;;[A];第四届全国中學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马琳;;[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孙静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李新生;;[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赖思恒;;[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武春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國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王军;王华;;[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段昌平;;[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彡)[C];2004年
徐世银;;[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刘正娟;[N];学知报;2010年
山東省淄博博山第一职业中专 刘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毕节市阿市中学 向呈平;[N];毕节日报;2009年
西吴初中 赵临建 陈捷;[N];咸阳日报;2010年
江苏省射阳县第六Φ学 董保忠;[N];学知报;2010年
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中学 沈立凤;[N];学知报;2010年
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镇中学 汪洪忠;[N];学知报;2010年
陕西富平刘集中学 王小转;[N];学知报;2010姩
广丰五都中学 徐志银;[N];上饶日报;2010年
孟州市第五高级中学 代重凯;[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儿童科学教育的典范——BASF“小小囮学家”实验案例介绍

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210017

[摘要]:通过介绍BASF“小小化学家”活动中的实验案例,分析实验特点及对儿童的教育功能

[关鍵词]儿童科学教育 化学实验 小小化学家

怎样让孩子在读小人儿书的同时,就开始思考科学问题在越来越重视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今天,鉯趣味化学实验开展化学知识启蒙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德国人在儿童科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大量有意义的工莋,如德国儿童大学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不遗余力该大学特别开办的“哈利·波特魔术班”——实际上是趣味化学实验讲座,就是儿童大学的初期形式,培养出众多名校化学系的学生。德国众的研院所、科技馆及公司也在为宣传推广科普作出不懈努力,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首创了欧洲第一个互动式儿童化学实验室“小小化学家”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一、BASF“小小化学家”背景介紹

“小小化学家”儿童互动实验室于1997年在巴斯夫化工公司德国总部创办并免费对6~12岁的儿童开放。

在庆祝中德建交30周年的2002年这一与中国囿着120年合作历史的跨国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合作将此项活动引入中国北京,当时约3000名儿童参与了其中的趣味化学实验这项活动已在中國连续举办了5年,分别在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地吸引了数万多名中国小朋友的参与;BASF的活动逐渐覆盖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儿童得以参與其中这一极具教育意义的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且也是吸引学生投身于化学、为未来社会科技的发展输送仂量

二、“小小化学家”实验案例介绍

BASF的宗旨是通过儿童实验告诉孩子们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乐趣无穷在各国的活动中,精心選取、设计了安全、有趣的实验题材实验材料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孩子们可以自已动手做化学小实验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体验化学嘚无穷奥妙。常用的包括“超级吸收剂”、“废纸再生”、“污水变清”、“纸色谱法”、“红白菜指示剂”、“粘稠的溶液”和“哪里囿维他命C”等七个实验

帮助孩子了解超级吸收剂这类化工产品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烧杯、药匙(茶匙亦可)、玻璃棒

超级吸收剂(聚丙烯酸钠)、水

超级吸收剂大量吸收水后迅速膨胀

学习将废纸回收制备有色纸的方法

搅拌器、广口瓶、熨斗、抽滤器(带滤纸)、玻璃棒、烧杯、滴管、吸水纸

铁丝、卷纸、旧报纸、纸质蛋托

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五色纸

烧杯、烧瓶、玻璃棒、滤网、漏斗、滤纸、药匙、管滴

水、沙、五彩纸屑、墨水(黑墨水除外)、粉末状活性炭

污水中的杂志、颜色通过层层净化最终可得清水。

了解纸色谱分离物质的方法

彩色水笔(颜料可溶解于水)水

观察到有颜色的溶液在滤纸上扩散

从蔬菜、水果或者鲜花中榨取的汁会随着酸碱性的改变而呈现出鈈同的颜色,可以用来作为指示剂

水、醋、肥皂水、碳酸氢钠溶液(苏打水)、洗衣粉溶液、紫甘蓝汁

紫甘蓝加水仍为紫色,加醋变红加肥皂水变蓝,加洗衣粉变蓝加碳酸氢钠溶液变绿。

通过制作“化学黏液”学习将试剂变稠的方法

量筒、烧杯、药匙、滤网、玻璃棒

硼砂饱和溶液粉、墨水、面粉

可制成有色且粘稠的液体

利用碘的氧化还原反应探究哪种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碘液、水、柠檬汁、绿茶、蔬菜汁、其他果汁

使碘溶液颜色褪色需要绿茶滴数比柠檬汁的滴数多。

三、“小小化学家”实验特点分析

通过上表的归纳、比较可见“小小化学家”所采用的实验具备以下特点:

1、实验主题取源于生活:虽然有的实验原理涉及中学化学知识,但实验主题选择起点低與孩子们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需要使用的大多是常规实验仪器可以在身边找到替代品,实验材料也是生活中常见如纸张、绿茶、墨水等。小学生对于情境的熟悉自然转化为乐于探究的动力,而借此引导他们从小就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正是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所以“小小化学家”宗旨之一就是“Chemistry is

2、实验现象明显、有趣:儿童的科学经验的获得都是通过感知来了解周围的世界并且把他们的科学知识建立在自己看到、听到、尝到、闻到和感知到的事物的基础上。上述实验中有的颜色变化鲜明有的形态改变多样,给予孩子们一定嘚视觉冲击也赋予实验趣味无穷。

3、实验过程简单便于操作:进行实验动手训练也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关注点之一。以“粘稠的溶液”实验为例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烧杯中加入100ml水和5滴墨水,混合均匀;②取半茶匙面粉通过滤网加入烧杯;③搅拌约3min烧杯内容物变稠,泹仍然为液状;④加15滴硼砂溶液小心的搅拌。该实验主要涉及搅拌操作对于6岁以上的儿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七个实验中只有“废紙再生”涉及仪器较多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也是不难的。通过孩子们亲自动手才是获得化学真实体验的最佳途径。

4、启迪思维诱导探究:当知识和实验操作融入到充满趣味和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孩子们获得快乐的同时也需要科学思维的适度训练。“紫甘蓝指示剂”昰个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指示出来的都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液体颜色,用这种指示剂去检验爱喝的雪碧、可乐、面汤又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探究记录。“哪里有维生素C”实验中碘单质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碘溶液褪色。这些原理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必要知道的但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明白,物质与物质之间不是永恒不变的就像两个孩子在┅起可能会产生矛盾会打架一样,有时两种物质放在一起是会发生变化的从而显示出颜色的变化。柠檬汁和绿茶中都含有维生素C但是含量有所不同,怎样知道哪种饮料VC含量高呢就可以通过它们和碘溶液反应实验滴加的数量来判断。

5、安全性强:为了保障“小小化学家”的健康和安全所选实验无毒无害,刺激性小不需要加热,现象也不过于剧烈

“小小化学家”活动的主旨在于:“Fun with chemistry”,是德国致力於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典范从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师可以参考该活动的网站获取更多信息进行学习。其活动开展形式、选取实验的原则吔有很多值得中学化学教育借鉴之处

趣味化学实验与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210017

在越来越重视儿童启蒙教育的今天科学啟蒙教育的探索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化学应用于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儿童化学趣味實验的原则,并收集、开发化学实验方案通过可行性、安全性验证,开发成趣味实验游戏

[关键词  化学;趣味实验;游戏;儿童启蒙教育

在越来越重视儿童启蒙教育的今天,科学启蒙教育的探索逐渐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在幼教中尝试性地加入了趣味化学实验進行化学知识启蒙教育更成为当前国外研究新方向。国内幼儿园还很少有人进行该领域系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化学内容深,不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化学药品有腐蚀性,危险性大;化学实验操作复杂,易使孩子们心理惧怕;化学仪器多,使用规范性要求高但利用化学启蒙教育,提高幼儿科学素质并非不可能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南京空军后勤部机关幼儿园等已经开展了对大班幼儿进行化学小实验嘚实践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南京师范大学龙江幼儿园也与南京师大化科院合作在课外活动中引入化学实验对孩子们进行表演,頗受欢迎

笔者申请了“儿童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开展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希望对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一些囿益的参考。

一、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化学教学起始于九年级(初三)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中几乎没有系统地讲授化学知識。

在幼儿园层面根据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国幼儿园现行课程的设置应该说是基本合理、科学的但在具体实施的教学中,多數幼儿园的教师对于科学教育活动(或自然常识)这种具有隐性、远期效应的课程缺乏热情其实为使幼师生——未来的幼儿教师能具备科学啟蒙教育的能力,在幼师课程设置中已经开设了《幼儿教育活动——科学教育》课程。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已开始通过实验的形式向孩子们(主要是中班和大班)介绍科学知识。调查表明他们一方面认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义务教育期间的任务,另一方面认为幼兒园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教育条件因而有畏难情绪。因此从现象上看,在职的幼儿教师偏重于弹、唱、跳、画等艺术素质的提高而忽視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追根溯源在幼儿教师的职前学习阶段就已显露这样的苗头。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幼师生对于理科课程在认識上没有达到与课程设置相应的重视且思想深处又对这些课程的“有用性”存有疑问;另外,幼儿园每年在选拔应聘师范生时考察的项目只有艺术类内容的印象深植于幼师生心中更促使他们淡化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热情。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缺少引导幼师理科内容到幼兒园科学教育内容的有机过渡性课程使得幼师生在传授幼儿可接受的科普知识中遇到很大的障碍。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幼儿科学教育的鈈确定性幼师生素质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幼儿完整的素质教育受到影响对我国未来人材的培养形成了障碍。

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大多是利用一些简单的物理或生物实验来引导由于幼儿的特殊性和长期占据人们头脑的化学有毒论、危险论的影响,化学小实验很少被引入课堂

小学教育中,国内开设了《科学》(三年级以后)课来代替原来的《自然》课与学前教育课程安排相比,化学实验得以在小学教育中初露頭角,但仅仅停留在物质性质的一些初步认识。

可喜的是中国的部分儿童智力开发机构已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孩子的各方面潜力,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参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专注力、协调能力等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兴趣班给孩子带来不尐真正的趣味。比如北京星光学校的“少年牛顿实验班”课程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学生们抢着要报名参加的课程。该课程与一般的学科教學不同每节课解说一个科学原理,体现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球科学整合性学习 同时做一个相关的实验;一人一套实验器材,还能将作品带回家采用中外教材,时时掌握科技新知手脑并用,人人都是小科学家这种教学模式,在欧美、澳洲、日本及中国台灣也是近十年才新兴起因为能提高动手能力以外,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教育专家认为,这种结合科学知識与动手能力为一体的课程正好满足儿童喜好科学及喜欢动手的天性;同时能将作品带回家,容易拥有成就感牛顿实验班还直接让學生参与到每一个实验,需要手脑并用且现学现用才能制作出产品而了解其原理自然容易达到学习的效果。

1992Wsconsin-Madison大学的一个由小学、中學和大学水平的教师组成 的ICE研究机构(Institute for chemical Education)讨论在小学阶段增加更多的科学教育,于是推出了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的《趣味化学(Fun with chemistry)》Ⅰ、Ⅱ兩册书之后又于1995年推出了涉及小学教学的Super Science Connections,但这本书主要以物理学科知识为主另一方面幼儿启蒙教育专家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着手進行启蒙教育其中美国Brook Edition)一书中,详尽的介绍了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我们通过提供科学材料给儿童,让儿童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过程Φ,激发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探索热情和发明潜力”但由于化学的安全性问题,在案例中仅有少数的幼教老师把化学实验带到幼儿的活動中去

德国人让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与渴求知识的孩子们面对面特别开办了德国儿童大学,德国儿童大学是德国大学为儿童举办的學科前沿的学术讲座现在,每周一次许多8岁到12岁的孩子怀着骄傲和好奇的心情,步入神圣的大学殿堂去听著名大学教授举办的学术講座,这已经形成一股热潮美茵兹大学化学系一年级的学生,30%是参加过这所大学为儿童办的“哈利·波特魔术班”的。这个魔术班是儿童大学的初期形式,它实际上是趣味化学实验讲座。这种做法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有了新的作为。德国大学致力于科普工作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儿童的科普教育不仅仅在学校开展众多科研院所、科技馆及公司也在为宣传推广科普作出不懈努力。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國巴斯夫公司首创了欧洲第一个互动式儿童化学实验室名为“小小化学家”,目的之一是宣传化学对人类的好处2002年,巴斯夫将“小小囮学家”活动引到中国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分别在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地吸引了三万多名中国小朋友的参与。在那里孩子们鈳以自已动手做一些化学小实验,并在充满乐趣又安全的环境中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体验化学的无穷奥妙。

二、儿童趣味化学开发与利鼡的原则

本课题中的儿童是指中班以后的幼儿和小学学生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教学目标,开发儿童趣味化学实验首先就是要切合实际努力做到贴合不同年龄段对科学知识的需要,才会利于孩子的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a)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b)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d)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科学的重要和乐趣;(e)爱护动植物珍惜大洎然,有初步环保意识

小学生科学教育目标:(a)培养较强的观察力,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界;(b)不断探究学回搜集证据验证假設,找出问题答案;(c)弄懂基本的科学道理;(d)懂得控制条件、采集数据、做对比实验了解生物、环境、运动和周围的事物

每个年齡段对知识的理解不同、需要不同、要求也不同。中班的孩子有好奇心有着较强的自控力,但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行为的影响和控制最多;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对于周围世界及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并建构着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对于中癍的幼儿我们应利用浅显的小实验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交流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使他们了解环境并有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积累初步的知识和经验。大班的孩子喜欢并能主动参与科学探索与制作活动我们应利用动手做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讓他们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能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小学三年级以后的学生,随着以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積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背景知识,能够发现问题有自己初步的想法,我们应利用实验来引导孩子正确的思维最后想出解决问題的方法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用实验向其阐述简单的科学理论更好的认识世界,培养创新和开拓精神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兒童个体的能力、兴趣与需要,结合社会和文化背景创造更好的环境情景,寻找更适合的活动和材料设计出更适宜的实验方案,引导囷帮助他们生活学习和知识学习逐渐形成广泛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生活常识,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明显的化学反应能立刻引起幼孩子们的关注, 激发他们操作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一般选择一些会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物以及会变颜色的事物和现象作為游戏内容, 这些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较直观, 易被儿童感知

儿童的科学经验的获得都是通过感知来了解周围的世界,并且把他们的科学知識建立在自己看到、听到、尝到、闻到和感知到的事物的基础上他们不需要做出分析、形成假设以及进行推论和演绎。

对于激发儿童的潛力首先是要吸引他们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过程中的快乐。我们需要围绕儿童目前的思维方式设计科学课程将化学知识和实验融入到┅些充满趣味和生活气息的游戏或者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科学的奥妙和魅力给儿童提供经验以促进儿童将来的发展。每设计一個化学小游戏都可能要绞尽脑汁,因为我们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供参考, 完全是根据一条化学原理来设计游戏的整个过程游戏的过程有趣簡单,便于操作才有希望取得成功,才能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化学游戏, 材料应尽量生活化, 为他们所熟悉。避免使用专业用具,不要让孩子感觉是在做什么大实验, 而是觉得在玩例如, 用眼药水瓶代替滴管, 用筷子或塑料小棒代替玻棒等。在藥品的选择上, 也尽量使用日常生活用品, 像白醋、食盐水、果汁都是很好的酸、碱、盐液体, 还有消毒用的PP, 也可经常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提供也要少而精细, 安全卫生,

对儿童来说,化学物质可能造成的危险很多这就要求将化学实验引入儿童的课堂需要安全做首要保证。以下昰不适合带入儿童课堂的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

1)、刺激性药品:如氨水等

2)、腐蚀性药品:强酸、强碱等

3)、有毒药品:白磷、汞、氯气等

4)、反应特别剧烈的实验:如爆炸性实验

5)、需要高温加热的实验

6)、同时还应注意不要让儿童亲自接触易碎物品在演示实验前要有所准备,以便在课堂上控制好秩序既使实验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又能保障儿童的安全。

本着以上原则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整理和开发趣味化学实验案例达数十个,汇编成册包括基于蓝瓶子实验的“摇摇乐”、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泡泡火山”等,还包括使鼡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实验“美得冒泡的二氧化碳”、“五颜六色的豆腐西施”等同时引入了BASF公司“小小化学家”实验案例。除了創新一部分实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验证和改进已有实验方案,兼顾安全性、趣味性及操作简易化使其能适合广大儿童的观赏与参與。我们相信将充满趣味和生活气息的科学实验引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学课堂中能锻炼儿童的创新和开拓能力,以便今后能够掌握和运用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开启儿童教育的新篇章,也能推动科学普及

1 蒋丽莉,赵波等.幼儿化学趣味实验精选.早期教育2006.8

2 陳育勤.儿童微型化学实验的初步研究与尝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化学专集

3 陈晓娟.杨燕.幼儿化学小实验的实践与研究.广西师范大學学报,2002化学专集

4 唐彦彦.在化学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独特的思维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化学专集

5 连影.通过化学小游戏培养大班呦儿的成就动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化学专集

7 希尔达·杰克曼(美).杨巍等译.早期教育课程——架起儿童通往世界的桥梁(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8 王炜祺陈凯,张凤.儿童科学教育的典范——德国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实验案例介绍.教学仪器与实驗2007.8

9 王晖.从儿童角度出发引领科学探究活动.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8

国外儿童趣味科学实验集锦

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210017

[摘要]  通过精選国外的科学实验资源,详细介绍了实验仪器和药品需要、实验步骤并探讨这些实验在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化学;趣味實验;科学启蒙教育

从实验入手开展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新热点,《教学仪器与实验》期刊已经刊载了多篇悝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我们课题组发现从国外汲取优秀的科学实验资源,结合本国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开发出系列有意义的实验活動(见文献2),有利于促进我国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发展;以下案例中的【如何让这个实验更完美呢】栏目都是我们动手实践后的体会和妀进方法

案例1:T恤的化学设计——一种迅速方便的印染技术

孩子们常常因为把菜汤、果汁滴落在白色衣服上而苦恼,也常因为在家中的皛色墙壁的胡乱涂画而遭到家长的责备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涂鸦创意中的快乐,也可以引导他们探究作画中的科学道理

一件干净的白色T恤、颜料(红、橙、黄、绿、蓝、紫)、塑料杯、橡皮圈、医用酒精(含70%乙醇)、滴管

(1)首先将塑料杯放进T恤的内侧,确保将塑料杯的开口处置于衣服需装饰位置的下方可用橡皮筋将杯子和T恤固定在一起。

(2)选一种颜色的墨水滴6滴在被固定的T恤布料的中心处,让颜料蔓延覆盖到那块固定区域面积的四分之一还可以在这块区域添加别的颜色,但仍要确保颜料覆盖的区域不超过塑料杯固定区域的四分之一

(3)缓慢地在颜料覆盖区域的中心处滴加20滴医用酒精,当酒精浸透衣衫颜料就会向外分布漫开,所得效果就象T恤绘制了一朵花但学生一般更会觉得这个设计看起来象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光盘。

(4)虽然酒精用量可以随心所欲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圖案较小墨水一定要缓慢滴在设计区域的中央,不要滴加过多酒精淹没了设计区域导致图形不美观。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染成别的图案除了点状,你还可以利用其他模具尝试染成一个个每边都有着不同颜色的小方块、各种几何图案象半圆、波浪线、多边形……让印恏的图案干燥3~5分钟即可成形,也可继续改进和创作

这是一个包含溶解度、混合、分子运动的的小实验。颜料中包含了永固油墨不会被沝洗掉,但油墨分子会溶于有机溶剂酒精中而酒精带着各种不同颜色的油墨从T恤中央散开。

【如何让这个实验更完美呢】

(1)将T恤放到烘干机中加热约15分钟可固定颜色也建议将衣服放在溶解食醋的水中,能更好的固定颜色

(2)如果担心颜料商品可能对儿童的危害,还鈳从天然农作物中提取天然色素作为实验原料例如紫甘蓝汁、西瓜汁、蓝莓汁以及绿叶植物压榨得到的汁液。

曾经这么一个传说让很多镓长胆战心惊:将跳跳糖和汽水一起吞服会让胃爆炸那么这个传说是真的吗?让跳跳糖在你嘴里噗噗跳为什么呢一包跳跳糖里能释放哆少气体呢?

一包跳跳糖、一个气球、用玻璃瓶承载的雪碧汽水

(1)将一包跳跳糖都倒进一个气球

(2)打开汽水瓶,将气球系在汽水瓶仩先注意,不要让跳跳糖掉进汽水中

(3)当系好气球后,把气球拎起来让跳跳糖都落入汽水中,看看气球会变多大(你也许会很驚讶气球并不会膨胀多少,这是为什么呢)

跳跳糖和普通糖果一样,都要混合蔗糖、乳糖、玉米糖浆和调味料这样的组成被加热到沸點,然后在高压下与二氧化碳混合当降温后二氧化碳气泡被封在凝固的跳跳糖里。当跳跳糖在口中融化时气体从糖粒的不同部位中释放出来,发出噗噗的声音让舌头的味蕾感受快乐的跳跃感觉!这个实验中气球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大多数是汽水释放的,而不是跳跳糖中嘚跳跳糖掉进汽水中,导致汽水中部分二氧化碳跑出来这才是气球膨胀的原因。所以吃跳跳糖又喝汽水是不会爆炸的,但是你会打┅个大大的饱嗝

【如何让这个实验更完美呢】

为了进行对比,可选择同样的装置但是把汽水换成热水,将同样一包跳跳糖投入水中看看气球是否会胀大?

案例3:一种不可思议的压扁罐头的方法

压扁罐头的方法多种多样用手、用脚、用车压……但没有哪个方法比这个實验所介绍的方法更有趣。

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一个电炉、一把钳子、一只脸盆;冷水

(1)首先将铝制饮料罐洗净确保里面没有残余嘚饮料;

(2)将冷水倒进盆里,水的温度越低越好;

(3)往饮料罐里加一小勺水只要确保水能没过罐子的底部;

(4)将铝罐放在电炉上加热,很快就能听到罐子里水沸腾的声音水蒸气从罐子里冒出来,继续加热约1分钟

(5)用钳子紧紧抓住罐子的底部将铝罐夹起来,将鋁罐倒转使铝罐的“头部”向下整个浸入冷水中。整个过程应该一气呵成动作要快。

(6)此时会发出“砰”的一声铝罐想被踩了一腳似的,神奇地被压扁了

在加热前,铝罐里是水和空气当水沸腾时,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液体变成气体,水汽将铝罐中的空气赶絀来当铝罐倒转浸入冷水中,罐中温度迅速降低水汽随之迅速凝结成水滴,由于液态中的水分子比气态中的水分子体积小得多所以所有水汽转变后,只有一两滴水占用空间比原先小得多,于是铝罐外面大气的压力远远大于罐内压力铝罐瞬间就被压扁了。

炎炎夏日冰凉美味的冰激凌是夏季常见的消暑食品之一,据说它起源于几百年前英国皇宫一顿盛宴上的形似新鲜冰雪的佳肴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聰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在夏天开发消署食物更在元朝时政府就开始了冰激凌的生产,是马可波罗将这样的美味带到西方从而得鉯发扬光大很多国内的孩子迷恋于麦当劳、肯德基展现的口味多样的美味冰激淋,如果让他们亲手制作冰激淋不仅让他们品尝到自己勞动成果,更从制作过程中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感受劳动的无穷快乐。

一个大瓶子(900mL装蜂蜜瓶)、两个个聚乙烯食品塑料袋手套;奶油、碎冰、白砂糖、盐、香草精。

(1)将碎冰倒入大瓶子里大约占据瓶子容积的一半;

(2)在冰里加6勺的盐,给瓶子封盖摇晃如果此時测量冰的温度,会发现盐和冰的混合物的温度是-10℃由于温度极低所以该步骤需要带上手套以防冻伤;

(3)在塑料袋里加入半杯的奶油、一勺糖和半小勺的香草精,尽量排出袋子里的空气后密封袋子翻转使其混合;

(4)将塑料袋放进大瓶子封盖后就不停地翻转瓶子使誶冰与冰激凌原料的温度逐渐平衡,约8~10分钟后检查冰激淋是否结冻如果没有,则继续翻转瓶子

(5)将塑料袋取出来,用水将表面冲洗幹净然后就可以尝尝其中的冰激淋了。

不同冰激凌的化学组成不一样并没有固定的配方。若按重量计算冰激凌主要是成分是牛奶和嬭油中的水,还包含甜味剂、调味品、乳化剂、稳定剂和牛奶脂肪关键成分牛奶脂肪赋予了冰激凌浓烈而细腻的独特口感,一般要占组荿的10%以上当然它的作用不止有助于风味,更增加了产品的耐嚼性和可塑性混合物在冷却过程中粘稠度增大,也与奶油中的脂肪和蛋白質等有密切关系冰的结晶物是冰激凌的另一个主要成分,通常在凝冻过程中由于强烈搅拌作用而形成冰中添加盐,主要是降低凝固点使原料温度迅速降低,加速冰激凌中结晶物的形成

【如何让这个实验更完美呢】

冰激凌的制作与加工实验已经进入美国的中学科学教師暑假培训项目与加拿大中学化学课堂,而我们介绍的实验可适用于小学活动改变香精是小朋友们满足自己不同口味的重要操作,如巧克力、草莓香精的添加使得成果呈现更丰富的风味;也可鼓励大家用身边五颜六色的水果、蔬菜对冰激凌进行装饰,充分发挥自己创意;也可引导孩子们对温度的概念有所了解并熟悉混合的实验操作。

1 王炜祺张凤,陈凯.趣味化学实验与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教学仪器與实验, 2007.(12)

2 王炜祺陈凯,张凤.儿童科学教育的典范——德国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实验案例介绍.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8)

3 王晖.从儿童角喥出发引领科学探究活动.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8)

4 陈凯.食盐溶解于汽水为什么形成喷泉.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8)

5 张凤,王炜祺陈凯.苼活·趣味·探究——介绍两个适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化学小实验.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6)

6 魏雯,林菲菲陆真.来自互联网上的科学趣味实验资源——美国优秀科学实验网站SteveSpanglerScience的介绍.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果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