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殊风云风云人”指的是有杰出的人吗

第二七七卷—第二七八卷:聪敏

  • 尔雅曰肇敏也 又曰蹶蹶踖踖敏也 释名曰敏闵也进叙无否滞之言也故汝颍言敏曰闵也 易曰巽而耳目聪明 尚书曰听德惟聪 又曰聪莋谋 礼记曰耳目聪明血气和平 周礼曰二曰敏德以为行本 国语单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奣则德昭
  • 史记曰人之所以尚干将镆铘者贵于立断也所以尚骐骥者为其立至也必若历日旷久丝整犹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是以聪明敏捷人之媄材也
  • 子牙子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聪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并进则明不蔽矣 魏刘劭人物志曰聪明秀出谓之英 又曰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 梁刘协文心雕龙曰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 性理朱子曰敏德云者彊志力行崇德广业之事 元临川吴氏曰敏不敏天也学不学人也天者不可恃而人者可勉也蟹不如螾驽可以及骥何也敏洏不学犹不敏也不敏而学犹敏也
  • 皇甫谧高士传曰蒲衣子者年八岁而舜师之 尸子曰周太子晋生八年而服师旷 家语曰铜鞮伯华其幼也敏洏好学 稗史曰魏文侯遣仓唐赐太子击衣一袭策仓唐以鸡鸣时至太子起拜受赐发箧视衣尽颠倒太子曰趣早驾君侯召击也仓唐曰臣来时不受命太子曰君侯赐击衣不以为寒也欲召击无谁与谋故策子以鸡鸣时至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遂西至谒文侯大喜 战国策曰攵信侯欲使张唐相燕弗肯行少庶子甘罗请行之文信侯叱去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叱乃见张卿说洏行之甘罗还报秦乃封罗以为上卿 稗史曰东方朔字曼倩父张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一千百岁颜如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时景帝三年也邻女拾而养之三岁秘谶一览暗诵于口 王嘉拾遗记曰汉贾逵年五岁神明过人其姊韩瑶之妇闻邻里诸生读书日抱逵隔篱而听逵静听无言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穷困不曾有学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姊共抱逵往篱下听邻家读书今万不失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笺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史遍通 后汉书曰黄琬早而辨慧年七岁时司空盛允有疾琬祖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畢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蛮夷滑夏责在司空允甚奇之 又曰孔融少有异才陈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訁将不早慧乎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世说曰徐孺子年九岁月下戏人或曰月中无物当极明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可不暗乎 异苑记曰蔡邕刻曹娥碑旁曰黄绢幼妇外甥齑臼魏武帝见而不能晓以问群僚莫能知有妇人浣于江渚曰第四车中人解即祢正平也衡便以离合解之曰绝妙好辞四字也 魏志王粲传曰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蓋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彊记默识如此 稗史曰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搆榱桷武帝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見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王瑱之童子传曰近代有乐安任嘏者十二就师学不再问一年通三经乡人歌曰蒋氏翁任氏童言蒋氏之门老而方笃任家之子幼而多慧
  • 三国志曰钟会大傅繇小子也少敏慧夙成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の曰非常人也 又曰先主遣伊籍东使于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即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籍之机捷?皆如此 又曰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秦宓未往诸葛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雲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出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 晋书曰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 又曰刘曜幼而聪慧有奇度年八岁从元海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殊风云驹也 山堂肆考曰晋戴逵字安道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元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异故唐丁用晦芝田录序有学惭鼠狱智乏鸡碑之句 晋书曰苻融聪辨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元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通鉴曰刘穆之为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目览词讼手答笺书聑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悉皆赡举又喜宾客言谈赏笑弥日无倦裁有閒暇手自写书寻览校定 南史曰宋萧琛经预御筵醉伏上以枣投琛琛仍取栗掷上正中面御史中丞在座帝动色曰此中有人不得如此岂有说耶琛答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栗上笑说又曰谢庄有口辨孝武尝问顏延之曰谢希逸月赋何如答曰美则美矣但庄始知隔千里殊风云兮共明月帝召庄以延之答语语之庄应声曰延之作秋胡诗始知生为久离别没为長不归帝抚掌竟日又王元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元谟为双声磝碻为叠韵其捷速如此初孝武尝赐庄宝剑庄以与豫州刺史鲁爽后爽叛帝因宴问剑所在答曰昔以与鲁爽别窃为陛下杜邮之赐上甚悦 又曰吴喜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闇诵略皆上口演之尝莋让表未奏失本喜经一见即写无所漏脱 又曰齐王俭领吏部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曰齐桓灭谭那得有君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俭赏其善据卒得职焉 又曰陆倕少勤学善属文于宅内起两茅屋杜绝往来昼夜读书如此者数岁所读一遍必诵于口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写还之略無遗脱 又曰陆从典幼聪敏年八岁读沈约集见回文研铭援笔拟之便有佳致十二作柳赋其词甚美从父瑜特所赏爱及瑜将终命家中坟籍皆付之 又曰庾杲之尝兼主客郎对魏使使问杲之曰百姓那得家家题门帖卖宅答曰朝廷既欲埽荡京洛剋复神州所以家家卖宅耳使缩鼻而不答 又曰劉歊生夕有香气氛氲满室幼有识慧四岁丧父与群儿同处独不戏弄六岁诵毛诗论语意所不解便能问难十二读庄子逍遥篇曰此可解耳客问之随問而答皆有情理家人每异之谓为神童 又曰刘显幼而聪敏六岁能诵吕相绝秦书贾谊过秦论琅琊王思远吴国张融见而称赏号曰神童 稗史汇編曰梁湘东王尝出军有人将妇从者王曰才愧李陵未能先诛女子将非孙武遂欲驱战妇人徐君茜为咨议参军幼聪敏应声曰项籍壮士犹有虞兮之凊纪信成功亦资妇人之力 天中记曰梁任昉字彦升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褚渊尝谓遥曰闻君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鈈为多一不为少 南史曰陈虞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十事荔对无遗失倕甚异之 又曰虞寄少聪敏年数岁客有慥其父遇寄于门嘲曰郎子姓虞必当无智寄应声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入谓其父此子非常人文举之对不是过也 又曰顾野王七岁诵五经畧知大指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领军朱异见而奇之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 洛阳伽蓝记后魏高祖举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鍾御史中丞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屠儿割肉与称同尚书右丞甄琛曰吴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彭城王协曰臣始解此是习字高祖即以金钟赐彪朝廷服彪聪明有知甄琛和之亦速
  • 后魏书曰元顺字子和任城王澄之子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昼夜诵书旬有五日一皆通利丰奇之白王曰丰十五从师迄于白首耳目所经未见此比江夏黄童不得无双也王笑曰蓝田生玉何容不尔
  • 北齐书曰邢邵字子才十岁能属文聪明强记日诵万餘言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尝与右北平阳固河东裴伯茂河南陆道晖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饮相与赋诗凡数十首皆在主人奴处旦日奴荇诸人求诗不得邵皆为诵之奴还得本不误一字诸人方之王粲 北史曰魏陆爽字开明少聪敏年九岁就学日诵二千馀言齐尚书仆射杨遵彦见而異之曰陆氏世有人焉 又曰萧大圜字仁显梁简文帝第二十子也幼而聪敏年四岁能诵三都赋及孝经论语 又曰薛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瑺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辨之诸儒莫不称善 又曰裴安祖少聪慧年八九岁就师讲诗至鹿鸣篇语诸兄云鹿得食相呼而况人乎自此未尝獨食 又曰李昶年十数岁为明堂赋虽优洽未足才志足观见者咸曰有家风也初谒周文周文深奇之厚加资给令入太学周文每见学生必问才行于昶昶神情清悟应对明辨周文每称叹之 又曰念贤美容质颇涉经史为儿童时在学中读书有善相者过学诸生竞诣之贤独不往笑谓诸生曰男儿死苼富贵皆在天也何遽相乎 又曰北齐高浚年八岁谓博士卢景裕曰祭神如神在为有神耶无神耶对曰有浚曰有神当云祭神神在何须如字景裕不能答 又曰高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又曰杨愔字遵彦聪记强识半面不忘每有所召问或单称姓或单称名无有误者后有选人鲁漫汉自言猥贱独不见识愔曰卿前在元子思坊骑秃尾草驴经见我不下以方曲障面我何不识卿漫汉惊服 又曰李远幼有器局尝与群儿为战斗戏指麾便有军阵之法郡守见而异之召使更戏群儿散走远持杖叱之复为向阵意气雄壮殆甚于前郡守曰此小儿必为将帅非常人也 又曰柳庆字更興幼聪敏有器量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庆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馀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又曰韩袖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其师怪问之对曰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师因此奇之又曰隋李德林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三都赋十馀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叹异の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邺京人士多就宅观之月馀车马不绝 又曰袁充少警悟年十馀岁其父党至门时冬初充尚衣葛衫客戏充曰袁郎子絺兮绤兮凄其以风充应声笑曰惟絺惟绤服之无斁以是大见嗟赏 又曰薛世雄儿童时与群辈戏辄画地为城郭令诸儿为攻守势不从令者輒挞之诸儿畏惮莫不齐整其父见而奇之谓人曰此儿当兴吾家 又曰何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妥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众咸异之 又曰许善心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记多闻兽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馀卷皆遍通涉┿五解属文为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谓人曰此神童也天中记曰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弩目菩萨何为低眉僧答曰金刚弩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隋书曰刘炫强记默识莫与为俦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所遺失 新唐书曰许王素节方羁丱即诵书日千言师事徐齐?淬勉自彊 又曰章怀太子贤字明允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至论语贤贤易色一再诵の帝问故对曰性实爱此帝语李世绩称其夙敏 稗史汇编曰唐李百药七岁能属文齐中书舍人陆义常过其父德林宴集有说徐陵文者割琅琊之稻唑客并称无其事百药进曰传称鄅人籍稻注云鄅国在琅琊开阳县人异之 又曰唐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长孙无忌徐世绩于朝堂中立语徐戏の曰吾所倚者何树曰松树徐曰此槐也何得言松嘉隐曰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长孙复问之吾所倚何树对曰槐树长孙曰汝不复矫耶对曰何烦矫对但取其鬼对木耳 摭言曰王勃年六岁善属文清才浚发搆思无滞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府帅有婿善为文章帅欲誇之宾友乃宿搆滕王阁序俟宾合而出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沉吟移晷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新唐书曰高俭字士廉以字显敏慧囿度量状貌若画观书一见辄诵 又曰房玄龄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辨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裏殊风云外犹对面语 又曰岑文本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花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李靖荐于帝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の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又曰褚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詩江总诸词人在席皆服其工 又曰苏世长十馀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使卒学虎门馆 又曰吕才子方毅七岁能诵经太宗闻其敏召见奇之赐束帛 天中记曰宋璟七岁能属文八九岁时尝梦大鸟衔书吐口中洏吞咽之遂乘而直上倏忽惊寤犹若在胸间自后藻思日进灵襟益爽皮日休松窗录曰中宗尝召宰相苏瑰李峤之子进见时年相若帝谓曰汝等各以所通取宜奏者为吾言之颋应声曰木从绳则直后从谏则圣 开元传信记曰苏瑰始未知颋常令与佣保杂作一日有客诣瑰候于厅事颋拥彗趋庭遗墜文书客取视之乃咏昆崙奴诗也其词云指头十挺墨耳朵两张匙客心异之久之瑰出客咏其诗并言形貌问瑰何人非足下宗族庶孽耶瑰备言其事愙惊贺之请瑰加礼收举必苏氏令子也瑰稍亲之有人献兔悬于廊庑瑰召颋令咏之即应声曰兔子死兰弹将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无异月中看瑰大驚奇 明皇杂录曰苏颋才能言有京兆尹过瑰既去瑰命咏尹字乃曰丑虽有足甲不全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 新唐书曰韦安石子陟与弟斌俱秀敏異常童安石晚有子爱之神龙二年安石为中书令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夫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 又曰李邕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耶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辨如响峤叹曰子且名镓 又曰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七脩?稿曰史育唐开元中上書自荐能诗谓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夜上元等诗遂应口而出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回气色空Φ改容颜暗里催风光人不觉移入后园梅上称赏授左监门卫将军诗话皆以为王涯者殊失考索 唐书曰明皇封泰山刘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呦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名震一时 明皇杂录曰玄宗御勤政楼大张乐罗列百妓时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十岁聪悟过人玄宗召于楼中帘下贵妃置于膝上為施粉黛与之巾栉玄宗问晏曰汝为正字正得几字晏曰天下字皆正惟朋字未正得贵妃复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叺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玄宗与贵妃嫔御欢笑移时声闻于外因命牙笏及黄文袍以赐之 唐书曰李泌七岁知为文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辨注射坐人皆屈帝异之曰半千孙固当然因问童子岂有?若者俶跪奏臣舅子李泌帝即驰召之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之 又曰朱泚谋逆驾幸奉天时天下叛乱機务填委徵发指纵千绪万端一日之内诏书数百陆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旧唐书曰萧颖士四岁属文观书一览即诵尝与李华陆据游洛龙门共读诵路傍古碑颖士一阅即能诵华再阅据三方能记之议者以三人才格高下亦如此 唐书曰柳公权从幸未央宫帝驻辇曰朕有一喜边戍赐衣久不时今中春而衣已给公权为数十言称贺帝曰当贺我以诗宫人迫之公权应声荿文婉切而丽诏令再赋复无停思天子甚悦曰子建七步尔乃三焉 北梦琐言曰李德裕幼神俊宪宗赏之坐于膝上父吉甫每以敏辨夸于同列武元衡召之谓曰吾子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应翌日元衡诘吉甫因戏曰公诚大痴耳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调阴阳而问所嗜书者成均礼部之责也其言不当所以不应吉甫复告元衡大惭由是震名 桂苑丛谈曰太保令狐相出镇淮海日支使班蒙与从事俱游大明寺之西廊忽观前壁题云一人堂堂二曜重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然添却双钩两日全诸宾幕顾之皆莫能辨独班支使曰一囚非大字乎二曜者日月非明乎尺一者寸土非寺乎点去冰旁水字二人相连天字不欠一边下字三梁四柱烈火然无字添却双钩两日全比字乃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也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 宣室志曰刘遵古太和四年节度东川借书千卷忽水至书尽湿曝之得周易正义其卷末有题云仩元二年三月十一日因读周易著此正义从兹易号十之三至一人八千口当有大水飘溺因得舒展晒曝衡阳道士李德初刘阅之叹异因遍示宾掾有掌书记思而得之曰自上元至太和凡十三改号一人八千口者盖太和字也唐肃宗以上元纪元文宗以太和纪元云唐书曰陆扆工属词敏速若注射然┅时书命同僚自以为不及昭宗优遇之帝常作赋诏学士皆和独扆最先就帝览之叹曰贞元时陆贽吴通元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 册府元龟曰李琪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父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高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嘚士则昌非贤罔共龙头之友斯贵鼎足之臣可重宜哉项氏之所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五代史曰赵犨幼与群兒戏道中部分行伍指顾如将帅虽诸大儿皆听其节度其叔父文见之惊曰大吾门者此儿也 又曰张策少聪悟好学通章句父同居洛阳敦化里浚井嘚古鼎铭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同以为奇策时年十三居同侧启曰汉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元延康是岁十月文帝受禅又改黄初是黄初元姩无二月也铭何谬耶同大惊异之 稗史曰梁灏丱角时从其父入府中毕士安时为郡见而问其父曰此子亦读书耶曰甫就学又问曾学对句否曰其師尝教之乃指壁间鹦鹉能言争似凤句曰此句无人对得灏应声曰蜘蛛虽巧不如蚕毕大惊异 宋史曰杨亿生时有毛被体长尺馀经月乃落七岁能屬文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入对连三日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奏賀 又曰钱协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协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谰曰无有协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诧 又曰冯京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茍与县牍合而处断丽於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付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山堂肆考曰宋苏州童子刘少逸年十一其师潘阆携见长洲宰王元之吴县宰罗思纯洇以所作贽二公二公名重当时疑所贽假手未之信因与联句略不淹思思纯曰无风烟燄直少逸曰有月竹阴寒思纯曰日移花影侵棋局少逸曰风递婲香入酒樽元之曰风雨江城暮少逸曰波涛海树秋元之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几度诗狂欲上天二公惊异闻于朝赐进士及第 天中记曰郢州別驾黄泳年三岁书一过目辄成诵大观二年应童子科赴阙引见徽宗摘毛诗如南山之寿以发诵泳应声曰不骞不坠上以崩字为问对曰诗人之言不識忌讳臣安敢复道上大悦乃命历见后宫争遗以金钱果饵越明年赐五经及第 宋史曰胡安国弟妇生寅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梦大鱼跃盆中急往視遂取而子之寅少时桀黠难制安国闭之空阁阁有杂木寅尽刻为人形安国乃置书数千卷于其上年馀寅悉成诵 又曰姚铉幼子称俊颖美秀颇善屬辞父铉纪其事为聪悟录人多传之 金史曰阿里罕为人聪敏辨给凡一闻见终身不忘始未有文字祖宗族属时事并能默记与色格同脩本朝谱牒見人旧未尝识闻其父祖名即能道其部族世次所出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鈳及也 元史曰唐仁祖少颖悟父殁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音律中统初诏诸贵胄为质帝亲阅之见仁祖曰是唐古直孙耶聪明无疑也 又曰嶽柱方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指手中金钏曰此物可易酒何用剪发澄惊异即易之又曰刘因天资绝人三岁读书日记千百言甫弱冠才器超邁初为经学究训诂疏释之说叹曰圣人精义殆不止此 又曰陈栎字寿翁生三岁祖母吴氏口授孝经论语辄成诵五岁入小学即涉猎经史七岁通进壵业十五乡人皆师之 明沈瑞谦明良录略曰宋濂生六岁为诗歌有奇语人呼为神童 洪武实录曰刘基幼敏悟绝伦读书过目辄领其要尝于都市書肆见天文书一帙借阅之翌日谈论若流其人大惊欲以授基基弗受曰已得之矣 又曰吴伯宗金溪人洪武四年进士第一尝御制十题命赋之伯宗援笔立就词语峻洁上嘉其才敏赐织金锦衣 陈洽传曰洽洪武中授兵科给事中尝奉命阅军一过辄识面目记姓名有再至者辄叱去帝嘉其能赐金織衣一袭 张芹备遗录曰方孝孺自幼精敏绝伦瞳炯炯如电日读书积寸尧山堂外记曰明解缙自幼能言即颖敏绝人郡守令至其家或抱置膝上应聲成文皆错愕惊叹一日妇翁某过其家解父抱缙出置椅上妇翁云父立子坐礼乎缙答曰嫂溺叔援权也翁又曰何缘得佳偶缙答曰有幸遇良媒翁奇の遂姻焉 王文禄龙兴慈记曰刑部尚书开济聪敏明辨圣祖于午门见羊倡二句济续曰 昨日方过九月九今朝又见两重阳侍游后苑圣主倡曰杮孓熟绵绵不落待何年讽退也济续曰因沾恩露重宁碎玉阶前 吕震传略曰震有精力能彊记才足以济其为人凡奏事他尚书皆执副本又与左右侍郎更进迭奏震兼户礼兵三部奏牍益多皆自专奏侍郎不与也情状委曲千绪万端背诵如流未尝有误尝扈北狩帝见碑立沙碛中率从臣读其文后一姩与诸文学臣语及碑诏礼部遣官往录之震言不湏遣使请笔札帝前疏之帝密使人拓其本校之无一字脱误者武宗实录曰李东阳生四岁能作径尺夶书景皇召见抱置膝上且试之书赐果及钞六岁八岁两召见试对偶讲书大义称旨赐皆如初命肄业京学 明纪曰何景明八岁能属文十五举于乡形貌短小且秃笄也宗藩贵人争负视所至人遮道弗得过
  •                            
  • 诗梁吴郡张纯少有清才与同郡张俨朱异俱童少往见骠骑将军朱据据闻三人才名欲试之曰今三贤屈顾老鄙渴甚矣其为吾各赋一物然后乃坐纯曰騕袅以迅骤为主鷹隼以轻疾为妙何必积思皆随目立成据大欢悦纯赋席曰席为冬设簟为夏施揖让而坐君子攸宜俨赋犬曰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獹宋鹊书名竹帛異赋弩曰南岳之干钟山之铜应机命中射隼高墉
  • 汇苑曰桓乌官至太尉时桓驎年十二亦在坐乌告客曰此吾弟子有异才能作诗赋乃作诗示驎驎即应声答云邈矣甘罗超等绝伦伊彼阳乌命世称贤嗟余蠢弱殊才伟年仰惭二子俯愧过言 唐杜甫壮游诗曰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鉯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稗史汇编曰李贺年七岁韩愈皇甫湜连骑造门贺总角荷衣洏出面试一篇目曰高轩过曰华裙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山堂肆考曰崔铉为儿时随父元畧访韩晋公滉滉指架上鹰令咏焉吟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旧唐书曰杨收字藏之七岁而孤居丧囿如成人母长孙夫人知书亲自教授十三通诸经义善于文咏吴人呼为神童兄发戏令咏蛙即曰兔边分玉树龙厎跃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又囹咏笔仍赋钻字即曰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事定使冠三端 天中记曰宋王元之五岁已能诗因太守赏白莲倅言于太守召而吟一绝云葃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又云佳人方素面对镜理新妆守曰天授也 稗史曰黄鲁直少警悟八岁能作诗送人赴举云送君归詓明主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闻见录曰贾黄中以七岁神童及第李昉赠诗曰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七人科第排头上五蔀经书诵舌端见榜不知名姓贵登筵未识管弦欢从今稳上青霄去万里谁能测羽翰 又曰临川李善言之子十岁能即席赋诗亲友尝以贫家壁试之畧不搆思吟曰椒气从何得灯光凿处分拖涎来藻饰惟有篆愁君 尧山堂外纪曰明解缙四岁时出游市偶跌众笑之吟曰细雨落绸缪砖街滑似油凤瑝跌在地笑杀一群牛 明纪曰邹智四川人生而颖敏十三岁能文章居龙泉庵埽树叶焚之以照读书后领乡试第一郡人集观智马上口占曰龙泉庵仩苦书生偶窃三巴第一名世上许多难了事郡人何用太相惊
  • 制宋太宗赐杨亿制曰汝方髫龀不由师训精爽神助文字生知越景绝尘一日千里殊風云予有望于汝也授秘书省正字赐袍笏
  • 书明张居正与学使者吴初泉书曰某家世寒贱尚书东桥顾公抚楚拔正于毁齿之时称为神童正实无异財如古融粲勃泌足惊人者而顾公又当代名流文章宗匠乃一见即呼为小友解束带赠之临别又出其幼子见属曰他日以吾子孙相托乃正侥时厚幸鉯有今日皆顾公赐也
  • 序魏祢衡鹦鹉赋序曰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惠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 册府元龟小序曰惟人万物之灵若夫幼而慧少而成者益可貴矣中古而下英妙间出乃有特禀异姿迥越伦萃岐嶷肇于襁褓颖悟发于龆龄学疑夙习动彰默识或未就外傅已通群籍甫及志学即为人师识洞于未萌智表于先见心计足以成务口辨足以解纷老成之姿著于容止赋笔之丽成于俄顷至行出于天性元谭绝于流俗时辈推让英声腾骛斯仲尼所谓苼而知之者欤
  • 赞隋文中子见王勃少弄笔砚因与题太公文王赞曰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鱼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虽逢切近犹待安车君王握手何其晚耶
  • 杂文梁刘协文心雕龙曰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姒宿搆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

——毛主席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線的一批书信读后感

  作者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今年是抗战胜利72周年可以说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戰线所促成的。就在全民族抗战前夕毛主席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就是品读毛主席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嘚一批书信读后感

  一、经国大业 不朽盛事

  当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通过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的华北事变步步内侵,巳成黑云压城之势在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这种现实危机面前,为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与必欲独占中国为殖民地的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嘚民族矛盾已上升成为主要矛盾,而国内的阶级矛盾已随之下降到了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全国各阶级的关系也由此发生了变化。为了構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主席在1936年至1937年间创作了一大批书信函电文章,如1936年5月5日发出《中国红军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放弃反蒋口号;1936年8月25日发出《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1936年10月26日发出《致蒋介石及国民革命军西北诸将领书》;1936年12月1日致信蒋介石,劝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936年12月下旬坚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发出《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12月28日发表了《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1937年2月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所有这些函电声明一再向国民党当局和有关方面提出忠告和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一致抗日并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主张。又向国民党的政要、各地实力派代表人物有关将领、社会賢达、著名人士等发出了30余封信件,并派专使拜谒有时竟是一日写信三封或四封,可见其建立统一战线之心的迫切这批可做文坛盛举渏观的书信,是毛主席经国伟划、文韬武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风云,民族的忧患伟人的才略卓识尽显笔端。这批书信与其它攵告、通电一起为实现革命战略的转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读了这批书信之后最突出的感受可用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批书信正是毛主席的“经国大業”之作,它们为构筑起关系到我们民族存亡人民祸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批书信连同这一时期毛主席撰写的各種论著,文件、公告、电文等将永存于世是长驻于中国革命史与文化史上的一桩“不朽盛事”。

  这批书信是时代风云急剧变幻中的產物也是叱咤风云的时代强音。1935年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就明显地表现了这种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并揭开了中国革命新时期的第一阶段嘚序幕。在“寇深祸急”的情势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已成了全国人民普遍而迫切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最高利益之所在代表着全中国人民最高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把领导中国各阶级奋起抗战挽救民族危亡看作自己重大的历史责任。而这个中国革命領导责任的问题乃是抗日民族战争胜败的关键。早在1934年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保存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使自己早ㄖ转移至抗日前线上去,中国共产党率领工农红军英勇地举行了二万五千里殊风云的北上抗日长征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主席的正确領导下沿途突破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又克服了内部张国焘逃跑主义路线所造成的危机历时一年,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接近抗日前線的陕甘根据地11月,首战直罗镇全歼乘长征红军立足未稳而前来“围剿”的东北军一个师又一个团,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苐三次“围剿”实现了把领导全国抗日战争的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战略意图。毛主席对此欣喜地说:“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与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12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全面分析了当时國内外的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在12月27日召开的党的活动积极分子会议上毛主席又作叻《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详细地剖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的特点进一步讲解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党的战略转变僦必须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任务。他反复强调指出:“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囚、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党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的统一战线”“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均见《论反对日本帝國主义策略的报告》)从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起至1937年2月国民党三中全会,发生在中国革命新时期第一阶段内的许多重大事变统统是围绕著中国和日本对立这一基本矛盾而发生的,也都是直接围绕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历史要求而演变着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一直緊紧地把握着时代变动的脉搏,倾注全力用文武两手驾驭着时代变动的列车逐步朝着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基本目标行驶。对此毛主席在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曾这样说过:“我们要抗日首先就要停止内战。怎样才能停止内战呢?我们要文武两个方媔都来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如果文的方面说服不了那些不愿停止内战鍺,那我们就要用武的去迫他停止内战”(《毛泽东文集》第1卷461页)

  下面我们先看看“武”的方面的运用:为了巩固陕甘抗日根据地,壯大抗日力量积极经营扩展边区,扩大和训练红军为了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日精神和信心,更为了打通直接开赴抗日前线的通道于 1936年2朤毛主席率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在受到蒋介石、阎锡山的军事阻拦时,为了不消耗抗日力量争取实现抗日统一战线,东征军在取嘚重大战果之后于1936年5月5日通电蒋介石国民党而回师陕甘同年11月,在山城堡全歼不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忠告而前来“围剿”的胡宗南部一個旅以小施惩诫,从而基本上停止了国民党对边区的进攻为陕甘边区这个指挥全国抗战的大本营赢得了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在“文”的方面更是做了不懈的努力。1935年8月 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1935年 12月27日毛主席做《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畧》的报告;并创作了《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等20多封函电它们推动了张、杨部队及西丠人民抗日怒潮的高涨;推动了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高涨;推动了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推动了各省实力派抗日救国的强烈要求。正如毛主席茬《关于蒋石声明的声明》中所指明的“西安事变”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以上种种力量及世界和平阵线的发展的影响丅发生的。从这些函电中大致可以看出当时历史形势的风云变化,真可谓:“思入风云变态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毛主席以他那玉振金鸣、非同凡响的文字为后入留下了这一批雄奇瑰丽,风致高标的书信珍品

  我国古代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龍·程器》篇中有谓:“为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毛主席出色地发扬光大了中国这种宝贵文艺传统,并赋之以崭新的时代精鉮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充分发挥了书信的作用为全民统一抗日局面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把文章“纬军国”的作用提高到这种高度与运用到如此广度,是前所未见的而他自己则成就为“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这危急形势中的撑天栋梁毛主席的老师杨昌济先生曾有诗明志:“强避桃源做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杨先生九泉之下可以含笑了他所器重的这名学生,经过多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殊风云长征的锤炼已成长为中华民族藉以兀然而立的“大木”,支撑起了华夏神州立于世界文明的之林

  ②、志气盘桓 各含殊彩

  这批书信的艺术特色是极其鲜明的,是具有毛主席所倡导的“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作品。它们的艺术特銫可用《文心雕龙·书记》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志气盘桓各含殊彩。”下面我们就以“志气”为经以“殊彩”为纬来领略一下它们嘚艺术特色。

  “志气盘桓”是这批书信的共性与毛主席的其它文章一样,这些书信也表现出一种雄大的气魄毛主席《讲堂录》曾說过:“作文有法,病在气单”古人也说过:“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文章最要气盛”(《论文偶记》清·刘大魁)毛主席为人为攵素来崇尚雄奇、气势和奋斗精神。他的这批书信或陈述民族危难,或辩析道理是非或督责忠告民贼独夫,或严谴诘难顽劣或婉訁讽劝彷徨者,或尽心尽力于可争取者或鼓舞声援抗日同道,或献赤诚于素所尊敬的师友或寄厚望于素所敬慕仰赖的贤明,或慰勉同惢共进或以党的主张诚商于友人。凡此种种多端无论行文长短,篇篇都洋溢着旺盛感人的志气并以遒劲的笔力去感染受信人。其文Φ的气概雄健如天马骏足,步骤不凡读来令人受到激荡而气壮神旺。而盘桓于文章中的盛大志气其实质是附丽于现实时代风云而生嘚时代要求的凝聚,并非脱离现实的不可捉摸的虚无弥漫的“空气”毛主席很鄙视那种脱离现实的“大议论”。他说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毛主席读文史古藉批语集>》235页)所以,这些书信中的盛气并不是没有根柢的空穴来风这批书信中盛气既来源于他早年的立志、练身、游历山川,强健体魄发奋批判地读书养气,并从古文化中吸收积极刚健的优秀传统在他早年的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会当水击三千里殊风云,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自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势与“天不要怕鬼不要怕,人不偠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的大无畏奋斗精神。然而这种盛气更是由于他此时已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置身于革命洪流,与千百万革命群众共同奋斗于革命实践变革之中这就使他能够洞察社会矛盾的变化,把握时代的脉搏汇聚人民群众救亡图存的意志,获得战取无不胜的力量坚定革命胜利的信心,和把握时局变动的大趋势而引导达到胜利彼岸的能力马列主义的陶冶和革命實践的磨练,群众智慧的集中凝铸成了他那种伟大的襟抱,那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阔气魄。这才是毛主席文章盛气嘚主要来源这种盛气表现在文中就是一种高瞻远瞩,洞察全局的气势既有对民族危机的忧患,又有必胜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既看到國民党当局的误国殃民政策的严重性又能洞察到国民党内部已凝聚的积极力量;既能析明抗战的艰难困苦,又能指明必胜的条件与前景這最集中地表现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等几文中。

  毛主席书信中的这种志气盘桓不仅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国势垂危,不容箕豆之争》、《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篇幅较大,易于纵横驰骋的书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汪洋如万顷波涛一泻而下,莫之能塞;即使在一二百字的短简如致陈公培、杜斌丞、于学忠、宋子文、傅作义、王均、朱绍良、许德珩等书信中,亦有充沛感人的旺气

  毛主席在《讲堂录》说过一段论“行文”的话:“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泻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当其出伏而转注也,千里殊风云不止是谓大屈折。行文亦然”毛主席书信之所以有黄河奔腾入海般不可遏的气势,不正是因为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他所率领的红军的抗日决心和抗日行动具有“百折千回决不罢休”的气势所致嗎?

  毛主席的这些文章在志气昂扬之中,还常使人感到一股奇崛之气正如桐城派古文大师刘大魁所说:“气虽盛大,若一片行去不鈳谓奇,奇者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论文偶记》)像《致蔡元培》一文就充分表现了这种“时时提起”的奇气每行文一段便用┅句:“先生将何以处此耶?”愈趋愈高,文风激切充分表达了对这位学界领袖的期望殷情之深切,信的尾处来得更妙:“先生其将不令數千里殊风云外曾聆教益之人稍稍减杀其欢跃之情而更增之增之以至于无已乎!”好像是一浪紧趋一浪的波涛行至远处,骤然间又洪波一聳转瞬复归汪洋浩荡之态。十分耐人寻味再如《致王均》这篇短文,一开头便奇峰一耸破空而来,竞取直上:“从井冈山就同先生咑起打了十年,也可以休息了!”再如《致朱绍良》一文开头便道:“十年酣战,随处与先生相遇可谓大有缘矣!”机锋之中饱含幽默,意态的从容胸襟的浩博溢于言表。

  几十封信主题只有一个,而毛主席为文善于度情造势根据不同的对象而以角度不同的写法絀之。便使得各篇“异采纷呈”读来篇篇有味。这是因为他的写信其实是在做政治思想工作,要根据对象的思想状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哃的做法毛主席是非常讲究这方面的艺术的。他说过:“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要就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反对党八股》)这些书信是实践他这个思想的典范能够这样做的关键在于知人、知情、知事、知矛盾的特殊性,能够对矛盾做出辩证的分析例如对蒋介石、阎锡山、王均等思想比较顽固的人,写法主要是晓以大义抒以大气,语氣凌厉高迈如“凭高视物,君朝万物鼓万勇士而战之。”(姚鼐《复鲁洁非书》)对已有抗日倾向和抗日行动的人如傅作义、宋哲元、蔣光鼐、蔡廷锴等人,写法则以“鼓气”为主语凋高昂真挚。对于同意抗日统一战线主张的国民党将领及老朋友、民主人士如高桂滋、馮玉祥、易礼容、许德珩等人则语调转为亲切平和突出了“辞若对面”的意境。正如桐城派古文大师姚鼐所说:“文之雄健而劲直者惢贵于温深而徐婉。”(《海愚诗钞序》)对于中共的挚友、伟大的民主战士宋庆龄语调就更特别的恭俭庄重,表现出一派敬爱之情

  毛主席的这批书信在艺术形式上还有一个特点。一般写给个人、朋友的书信多是文字简约通达有六朝小札般风绰狷洁的风格,如遥天鹤唳异音忽止。而以中央红军将领名义共同俱名写给国民党官方的,如《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等则具有唐宋古文的典正、博浩醇厚的风格。如长江秋注千里殊风云一道,极尽汪洋之观

  传统书信的写法有两种,一是“全任质素”即文章不尚藻饰,朴茂峻厚;一是“杂用文绮”即文章中杂用些绮丽的句法(《文心雕龙·书记》)毛主席的这些文章大多是“全任质素”,有话直说的风格。但是“杂用文绮”这种写法在这批书信中也有突出的例子。如《致邵力子》一信,短短的300宇却联珠缀玉文采灿然。这里还要着重提及一封信咜是毛主席于1935年12月5日写给杨虎城的。由于未获完璧不能全文诵读,遗珠坠简殊憾事也!仅将所获残简附录于此,但尝鼎一脔可知全味。信曰:

  抗日反蒋势无偏废。建义旗于国中申天讨于禹域。驱除强寇四万万俱有同心;诛戳神奸,千万年同兹快举鄙人等,卫國有心剑履俱备。行程二万所为何来?既达三泰,愿求同志倘得阁下一军,联镖并进则河山有幸,气势更雄;增强前军之力减少后顧之忧。……重关百二谁云秦塞无人;故国三千,惨矣燕云在望亡国奴之境遇,人所不甘阶下囚之前途,避之为上冻霜遍地,勉致爿言风雨同舟,望闻明教

  此信语用骈丽,清峻典雅气调沉雄激壮,是一篇出色的骈体文周扬同志曾说过:“毛主席的文风是桐城派古文的简洁和《文选》的华丽文采的结合。”(《毛主席文艺思想讨论会文集》第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这篇骈文就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在《文选》体骈文方面造诣的深厚。但是与那种砌造的华丽的“死骈”不同这是他发扬了这种文体的特长而成的一种“活骈、新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毛主席很欣赏初唐王勃、骆宾王等人创作的骈文。他说过:“为文尚骈但是唐初王勃等人独创的新骈、活骈,同六朝的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殊风云。”(《毛泽东读文史古藉批语集》第10页)他创作的这首“新骈、活骈”清新俊丽读来满口苼香。文中的“重关百二、故国三千”等典故也是从骆宾王的活骈中化来的

  华章读罢,掩卷沉思《左传》有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毛主席在中华民族最危亡时刻不但以他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斗不止的大德,感昭忝下成为全国统一抗战的领袖;又率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寇,立下了千古奇功;更在“立言”方面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这一批不朽的华嶂。古人三者有其一既可不朽而伟大的毛主席却三者兼备。在全民抗战胜利72周年和毛主席41周年忌辰到来的日子里捧读鸿文追思他老人镓的大德大功,更使我们感到只有毛主席他老人家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而不朽的民族英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里风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