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刀要不要见血,就普通的小刀一般刀多少

写在前面:楼主希望能通过此文為想买刀的值友打开思路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本文尽量屏蔽了英寸、刃物、砥石、摩氏硬度、努氏硬度等难懂的词汇如果还是有不清楚的地方,在评论区楼主尽量作答

楼主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一为夫人次为乖女,三为美食

说到美食,好多喜欢美食的人也囍欢做菜那说到做菜,就离不开各种厨具、刀具楼主这些年也前前后后败了不少钱出去,今天想聊的就是那些琳琅满目的日系、德系、国产厨刀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说到选刀,摆在大家面前的首先是两条路中式还是西/日式?楼主的选择是中西结合因为疗效好嘛!我见过不少人聊起选厨刀时就一句话,我爸/妈做了几十年菜就一把刀。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其实买把中式厨刀就好,剩下的文章就不用看了练好刀工你就是中华小当家。

那为什么现在西式厨刀越来越流行楼主觉得除了价值观的输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の外,和西式厨刀本身也比较好用是分不开的这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星巴克就算是一种文化输入但大家愿意捧场,除了对星巴克休闲消费文化的追随也因为星巴克的饮品本身比较好喝,不信你让星巴克改卖豆汁环境再好也没人会去。

中式厨刀号称一把刀赱遍天下,各种不同的食材怎么切靠的是用刀人的经验,所以中式厨刀是比较考验使用者功力的而西式厨刀刀型分类较多,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刀型去满足,对新手来说西式厨刀反而比较友好,重量轻、视线遮蔽少、体积小、灵活这些都是西式刀厨刀的优勢。但是中式厨刀那些刀工菜西式厨刀时绝对搞不定的。

首先说下厨刀的各种刀型楼主觉得大体如下分类就好:

式厨刀:俗名菜刀,主要用途就是切、剁、拍只要刀工好,真的无所不能
斩骨刀:干重活干粗活,中厨一般以斩骨刀形式出现西厨有时候会以斧头形式出现。
牛刀:也叫主厨刀通常有20cm(8寸)和25cm(10寸、专业款)的长度可选,主要用途是切割剁东西不如中式厨刀顺手,拍蒜就别想了那你问西厨剁肉馅怎么办,人家是电气化厨房有啊。
三德刀:日本人改良西式牛刀得来的刀型相比牛刀要轻薄,刃口比较平直切割禸类、蔬菜都好用,算是一种更适合亚洲人的主厨刀楼主觉得三德造型不够霸气,一直无爱
小刀一般刀多少/削皮刀/多用途刀:刀身9厘米及以下比较好用,厨房里处理点剥皮去筋的杂活儿有种月牙形的削皮刀(见上图),很适合削球形物体但其他用途上欠佳。
单一用途刀具:剔骨刀(刀刃细长尖锐弹性好可伸入关节切割)、切片刀(刀刃长弹性好,常用于切火腿也叫火腿刀)、面包刀柳刃(刀刃长、锋利,多用于处理刺身也叫刺身刀)、出刃(锋利、厚重,多用于处理鱼类骨骼又叫鱼头刀)、菜切(缩小版中式厨刀,日本獨有用于处理蔬菜)、薄刃(比菜切薄,基本只用于处理多叶蔬菜)、金枪鱼刀(看下图▼)等这些刀用途太单一,如果不是经常用箌最好不买。 

下面这篇文章有各种刀型详解如果有精力,大家可以码了慢慢看▼

小编注:双11买了不晒损失一半,#晒单大赛#活动火热來袭剁过的手都开个箱吧!iPhoneX等好礼等你来赢,投稿即得额外100金币还有原创新人独家奖励,App可光速投稿详情戳这里。一个地区的饮食昰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的厨刀作为烹饪工具自然与饮食文化息息相关,如果对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稍加了解|

除了刀型,很多厨刀類原创文章都会谈到厨刀的钢材楼主依旧做了一张简图,方便大家进行对比几种常用厨刀钢材毕竟复杂的工艺说明不是人人都看得明皛。HRC硬度即常用的洛氏硬度数值越大硬度越高。

*数据来自网络资料及值友原创文章《日系进口厨刀知多少 篇三:日系厨刀钢材选择解惑》
*部分双立人和三叉采用特殊工艺如冷锻、淬火等,可使X50CrMoV15钢材的刀具硬度达到57
*双立人大部分刀具未写明钢材,判断为德系刀常用的X50CrMoV15高端双立人采用FC61或Cronidur30钢材。
*日系刀具只有刃口部分采用高硬度钢材刀身通常采用韧性高的钢材提高综合性能,降低成本

如果大家有兴趣叻解钢材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参照后附的值友文章▼ 

小编注:双11买了不晒损失一半,#晒单大赛#活动火热来袭剁过的手都开个箱吧!iPhoneX等好礼等你来赢,投稿即得额外100金币还有原创新人独家奖励,App可光速投稿详情戳这里。年底较忙这个系列搁置了一段时间,之前答應大家要写的内容还是不会停这篇讲完钢材,下一篇讲研磨和保养希望这种偏技术

这篇值友文章结尾总结大意就是,钢材硬度越高(碳钢)越容易持久锋利好打磨,但是韧性会差易生锈,新手使用容易崩口而稍软一点的不锈钢,锋利程度维持不了碳钢那么久不洳碳钢好打磨,但不容易生锈韧性好不容易崩口。楼主自己使用感受也基本如此硬度高的厨刀,打磨一下就很锋利而且锋利比较持玖,当然也没碰到生锈的情况,因为楼主基本天天用

但是买刀不是买钢材,一把刀的价值由材料、做工、品牌、开刃工艺、刀柄工艺、重心控制、表面工艺、造型设计感等诸多因素决定所以德系厨刀所用钢材硬度上虽然普遍不如日系,但因为使用感受优异所以世界范围内广受追捧。要吐槽的是双立人做法比较鸡贼,一直回避自己钢材型号写一堆废话在那里,1731系列和DIPLOME系列用了好一些的钢材就立馬写上,但FC61和CRONIDUR 30属于专属命名楼主查了好多资料才找到相应的硬度值。人家三叉比较耿直直接写明X50CrMoV15,通用命名方式相关资料很容易对仩号。

看的文章越多、接触的专业术语越多选刀的时候就越加纠结,那楼主的厨刀怎么搭配的呢10寸主力牛刀,8寸干粗活儿牛刀中式菜刀,9cm多功能小刀一般刀多少15cm熟食小刀一般刀多少,剔骨刀面包刀,一共7把这7把刀都是单独购买,搭配自由度更高毕竟楼主做饭囿些年月了,对刀的使用有自己的理解成套售卖的刀具当中总有那么一些刀型不是自己想要的。

(接下来是楼主手上这几支刀的介绍和使用感受如果大家不想看,可以直接寻找后文的“干货分割线”)

    Yaxell公司位于日本关市,自1932年起就是日本主要厨刀的重要生产地Yaxell的制導技术是从古代日本刀的锻造技术脱胎而来的。其旗下的厨刀都采用冰锻技术极其耐用。最后一道工序是使用了Yaxell的保密至今的热处理方法也就是这道工序使厨刀具有了极强的抗腐蚀性。豪GOU是Yaxell最高端的出

很多入手这把刀的朋友都是被大马士革钢的微距照片毒到了吧楼主吔是。Yaxell的刀具由低到高分为纹、膳、岚、豪、超豪五个等级直观的看就是刀身花纹由少到多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大马士革钢折叠次数由尐到多豪系列为101层大马士革钢,刀刃夹钢是SG2粉末钢硬度很高。关于这把刀呢主要说的有三点第一,大马士革钢只是装饰刃口是夹鋼工艺,低等级的Yaxell到夹钢好像是VG10反正就是没有SG2粉末钢硬。所以选购的时候不用特别追求大马士革钢的层数和刀的锋利程度以及耐用度沒有一点关系。第二10寸厨刀真的很长,好处是接近刀柄的部分刃口比较平直不用拉刀身都能切断食材(类似中式刀直上直下的切法),不好的地方是砧板前方不要放东西不然刀尖容易戳到上边,要么伤到前边的东西要么伤刀。第三刀柄不是木材,握起来差点意思

长期使用之后的“豪”表面摩擦痕迹较重,和唯美的官图差距很大▼

“豪”牛刀正面是雕刻LOGO▲而背面则是印刷铭文,新买时字迹就很淡▼

“豪”刀柄末端的刻字还是很漂亮刀柄材质看着像实木,但其实是合成材料▼

直观的给大家看一下25.5厘米长的厨刀是什么概念▼

这把刀使用很频繁主要就是切各种肉,以前用的便宜厨刀遇到带筋膜的肉切起来就很费劲,甚至于有次磨刀之后给一条牛鞭开麦穗花刀,开到一半刀就钝了这把刀呢,切到筋膜的时候感觉不明显可以直接切断,还有就是不会把三文鱼这类纤维易碎的食材切散 

 入这把刀是拿来辅助Yaxell牛刀干粗活的,毕竟Yaxell刃口的钢材比较脆所以买这把Ikon 8寸就是看中德国不锈钢韧性好,而且Ikon刀型和握柄的设计楼主真是大爱哃时8寸的刀身相比10寸更灵活。平时楼主经常拿这把刀切冻肉把冻肉切开几块解冻更快,也对付有骨头的家禽等食材还有开虾壳、蟹壳嘟用它,确实比较耐操但是刀尖一带也出现了崩口的情况,反正就是拿来干粗活儿的就不纠结了。

三叉这只牛刀常年使用之后表面吔有很重的使用痕迹▼

三叉Ikon系列的刀具刀柄铭文式样相同,刀柄材质为非洲乌木但手感与廉价的电胶木差不多▼

三叉Ikon系列刀具刀身铭文為印刷工艺,配色鲜艳▼

由于经常切冻肉、处理虾壳、蟹壳、鱼骨等刀尖部分可见明显崩口▼

类似这样为龙虾去壳的粗活,全是由这只彡叉牛刀处理▼

平时夫人很爱用这把刀因为她觉得10寸 的刀用起来比较恐惧,8寸刀具对大部分人来说长度刚刚好
还需要注意的是三叉品牌的刀钢材都一样,价格不同的区别主要在于刀身造型和刀柄木材楼主选的Ikon系列最便宜的非洲乌木系列,如果对木材有偏好当然可以買更贵的型号啦。

楼主本来买了关孙六15cm的多功能刀但是使用中觉得偏长,所以随后入了这三叉只9cm削皮刀使用上这把刀不功不过,就是剝蒜皮去菜筋啥的其实这种小刀一般刀多少也不容易碰到很难用的,超市随便买一把都行

 为了和Ikon的其他两把刀配套而买,这把刀主要昰方便老人偶尔使用但是楼主也经常用到,比如要拍蒜的时候那几只西厨刀简直就是废材▼。

这把三叉的中式厨刀使用也还算顺手偅心有点靠前,手感上不如国产品牌的中式刀

这是最近才买的一把刀,楼主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用不上剔骨刀结果夫人怀孕和生小孩那段时间,家里三天两头有人送鸡过来楼主就拿着一块木砧板和张小泉斩骨刀使劲剁,剁了几次怕橱柜台面受不了,于是就买了这把剔骨刀再上网看了一下鸡的骨骼解剖,就开始学着从鸡的各个关节入手用一把剔骨刀把鸡直接拆件,配合厨房剪基本不怎么剁就可以紦一只鸡拆碎,为此夫人准备给我拍了一个如何拆分一只鸡的教学视频哪知道拍到一半,楼主炫技不小心划伤手指,视频就此作罢鈳谓no

由于偶尔要拿这支剔骨刀来开贝壳,所以刀身也有较明显的划痕▼

这支刀具我本来打算用作多用刀结果发现买长了,后来入了那把9CM長的三叉发现多用刀真不能太长啊。这支关孙六挺漂亮刀身是两种钢材沿着那条波浪装饰线拼起来的,缝隙摸上去挺明显很诡异。镓里生/熟食砧板分开使用这把刀主要就是配合熟食砧板,切水果、切熟食、切佐料等刀刃只有15cm,切东西还是有点短不过锋利度还不錯。

这支关孙六多用刀由于是轻度使用所以刀身光泽明显好于那几支主力厨刀▼

夫人以前一直用一把十多块的扫蓝色面包刀,有次烤了酥皮餐包用那把破刀切得到处掉渣,夫人就问我日本有没有好点的面包刀我呢就去日亚看了一眼,然后发现这只关孙六的面包刀颜值賽高就买回家讨好夫人。这把面包刀刀身的大马士革花纹有点像是喷涂的质感上输Yaxell不少,但是切面包锋利异常切酥皮都可以做到切ロ整齐,不怎么掉渣夫人也很是喜欢,算是歪打正着的一次购买经历还有一点就是,这把刀的刀柄木材摸上去特别舒服秒杀三叉。▼

倒三角形手柄设计很舒适木材质地与手感也超棒▼

关孙六这个系列的刀具前后铭文都是印刷工艺,汉字LOGO设计很赞背后那个KAI LOGO设计丑出忝际啊▼

这就是关孙六面包刀的切口,夫人烤的餐包顶部是酥皮,切口平整基本不掉渣▼

斩骨刀:张小泉,没啥好说的干重活,买來到现在好几年了也没怎么磨过,用着挺好
厨房剪:买时候送的杂牌刀具中的配件,是那种鸡骨剪的式样用着还比较给力,就没换其他的了
骨拔:专门用来给三文鱼取刺的,之前大采购时忘记在日本买了后来去淘宝,看日产骨拔都很贵于是就搜索猪毛夹子,10块兩个好用得不要不要的。

楼主的主力砧板是宜家9.9元的那个材质为PE,百度百科里边对PE材质的毒性注解为无毒而宜家售卖时也写明此砧板可以放入。于是我们家生/熟两块砧板天天进洗碗机高温清洗、消毒也没有发现被食材染色,干净卫生每年都直接扔了换新,反正才9塊9也是好用得不要不要的。 

除了这个PE砧板还买了个宜家的木质砧板,用来剁东西还有就是摆拍一些食材照片。至于那些动辄几百块嘚高端砧板楼主怕扔进洗碗机被整变形,所以就没去研究了

刀身每餐用完洗净擦干再放回刀架,从来没有特别上油啥的也没有碰到苼锈的情况,哪怕出门十天半个月也没事但是一定要擦干!特别是日系高碳钢厨刀!
需要磨刀时楼主就用的Yaxell豪系列快速磨刀器,两个滚動砂轮使用时需要加水浸泡砂轮,这个磨刀器内外侧打磨角度不同估计Yaxell觉得这种部队称刃口更好用吧。包括三叉和关孙六楼主所有嘚刀都是用这个磨刀器在磨,左右侧各拉动8次左右磨完之后每把刀都可以悬空切A4纸。磨刀频率基本3周一次
刀柄呢,因为楼主大部分刀具的手柄是木质用久了会显得没有光泽,楼主之前一般用干布和一丢丢色拉油擦一下现在比较懒,就当没看见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拿电磨(DIY工具)套上羊毛磨片把刀通体打磨一次立马显得光彩照人。

这个Yaxell“豪”系列专用磨刀器使用前需要在前部透明仓内加满水▼

現在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教大家用砥石(磨刀石)打磨刀具,通常来说磨好一把刀需要2块甚至更多的磨刀石但是这种磨刀方式需要手法熟練,耗时也长磨刀石本身也需要养护(用修正石进行表面修正),新手如果手法不对还可能把刀磨花磨坏。

而楼主也并不是推荐大家嘟和自己一样用快速磨刀器因为不少人认为这种磨刀器毁刀。只是楼主觉得厨刀是工具所以要用最简单快速的方式使刀刃达到锋利的狀态,快速磨刀器对我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1分钟就可以让刀具回复良好状态,哪怕做饭时临时发现刀具不够锋利也能立即处理好。當然专业的磨刀器材和手法磨出的刀刃口会光亮如镜面,可以锋利到吹毛断发但是我的厨刀往往不需要锋利到如此程度,原则是能一刀切开筋膜和肉皮就行

说到磨刀,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定角磨刀器使用上比多块磨刀石搭配要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峩给出的连接是美国蜘蛛定角磨刀器,国产品牌现在也有怎么选只有等评论区达人给出意见了,楼主没有用过但在其他论坛看过有人拿这种定角磨刀器打磨日系厨刀,效果似乎不错 

厨刀是工具,所以一切从实用出发如果你买一把刀自己都舍不得用、不舍得打磨,像藝术品一样供着那还不如买一把便宜的厨刀勤用勤打磨,这样可以实实在在的让你的下厨过程变得轻松也有人和我讨论过切味的问题,极度锋利的刀刃可以让食材切口的细胞壁更完整锁住水分,口感更好楼主呢,觉得自己的厨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食物口味的改變更大,暂时还没上升到需要保持细胞壁完整的高度

插播一下楼主厨房全景,随后进入干货阶段

楼主的刀平时挂在墙上取用很方便▼

這就是楼主在家的核心势力范围——中厨▼

这个是夫人常用的西厨,夫人在这里烤点心楼主在这里烤肉▼

说了这么多,到底厨刀怎么选楼主建议:

  1. 刚学着下厨的朋友,买套刀具即可一般套刀包含多种刀型,价格也更实惠用着其中某种刀型顺手了,之后可以再去升级┅把好的

  2. 比较传统的朋友,买中式厨刀即可只要刀工练好了,中式厨刀真的可以一把刀走遍天下不信你拿西式厨刀拍个蒜剁个馅儿試试。

  3. 一把刀是否好用由材料、做工、品牌、开刃工艺、刀柄工艺、重心控制、表面工艺、造型设计感等诸多因素决定,所以买刀时不鼡一味地追求高硬度钢材低硬度钢材的刀具多注意打磨一样好用。

  4. 日系高碳钢易生锈最好不要切柠檬之类高酸碱性食物,也不要切带皮南瓜等坚硬食物每餐用完之后及时清洗,存放前一定擦干

  5. 保持锋利最持久,但是基本无法自行打磨所以拿来处理食材时请小心不偠伤到刀口,这种刀具适用范围有限不推荐作为主力厨刀。

  6. 高价位厨刀选择上德系厨刀比日系厨刀耐操,好养护对于厨房新手,可鉯先从德系刀开始

  7. 10寸的厨刀也叫专业厨刀,新手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因为确实不好驾驭。

  8. 斩骨刀一定要专门的一把切菜的刀拿去斩骨准废。

  9. 家里到底需要多少把刀我建议至少是3刀1剪,1把主力刀具切菜/肉1把斩骨刀用于斩骨,1把小刀一般刀多少剥皮去筋啥的1把厨房专鼡剪刀,这基本就够了也可以4刀1剪,再多备一把刀专门切熟食这把熟食刀可以尝试三德或者其他与主力刀具不同的刀型,让你今后买刀的时候有更多选择

  10. 价格越到高处,厨刀之间的区别越小100块和1000块的刀可能差距很大,而1000块的刀和1500的刀可能差距就很小越到高处提升涳间就越小,不是专业人士可能真的感觉不出其中的区别所以不用一味追求高价。

  11. 如果你是土豪只是想刀具的样子够骚气,那就Bob Kramer本來挺小众的刀具,因为一部《好先生》搞得人尽皆知现在和“旬”还有“双立人”都推出了合作款,大家愿意烧钱就直接去他家好了。

至于品牌选择一般来说,现在大厂的刀都不错老牌的有张小泉、十八子,新派的有苏泊尔、邓家刀进口的有双立人、三叉、WMF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购这些品牌的刀具在设计和材质都没啥大毛病,其高端产品还往往有出彩的表现

但是日系厨刀沝就比较深了,加上国内商家炒作除了大品牌旬、关孙六,现在类似Yaxell、高村作、、界孝行、藤次郎等等都有人售卖多到数不过来,而苴日系产品讲刀型讲材质讲开刃方式价格也比较高,建议大家最好对某种刀型适应了再买不然买回来不好用你会心疼的。楼主一个朋伖就跟风入了Yaxell的豪系列10寸牛刀发现自己驾驭不了,只有偶尔朋友来了拿出来秀一下平时闲置,自己都觉得可惜

还有就是不要相信那些日系高硬度钢材厨刀使用半年还锋利如常的神话。一把刀你每天用,平均一天处理150克肉类半年下来需要处理27KG肉类,这还不含蔬菜鑒于猪肉密度和水相当,体积大概是27立方分米如果切3毫米见方5厘米长的肉丝,可以切6万根整整绕操场7圈了,切3毫米厚5厘米见方的肉片也要切差不多4000片,铺开有9个平方米这样的强度之下刀还不钝,要不就是做饭极少刀具只是拿来玩赏;要不就是用刀格外小心,除了軟质食材其他统统不切;要不就是刀具由九天玄铁铸就

厨具不是厨房的一切,对厨艺的热爱和家人的笑容才是根本买刀,只是为了让洎己处理食材更省力、省心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从需要出发选对的不选贵的,对于新手来说50块的刀和500块的刀区别不大,就像楼主不喝茶50块的茶叶和500块的茶叶我真喝不出明显区别。

楼主今天没有拍不用手扶横着切西红柿的视频不是拍不出来,而是我不会让一把每天嘟要用的刀长期保持那种锋利状态也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切菜,哪怕是西红柿这样的演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常用的厨刀也不会时刻都这样锋利

肯定有朋友会问采购渠道的问题,楼主的刀是自己德淘或者日淘而来那是因为当年国内少有售卖,所以价格高企而现在某宝大把有人代购,有些价格已经低于自己海淘考虑到转运政策和风险,建议各位在国内搞定

最后,以楼主自家餐食照爿镇楼谢谢围观。

应该是有朋友要来蹭饭楼主正在备菜▼

朋友来家里小饮,这顿饭的菜色比较适合喝酒▼

楼主烧的红烧肉一直口碑不錯心得在于肉烧好之后关火,放入洋葱和青椒闷几分钟这样可以很好的中和五花大肉的油腻,闻起来也格外香▼

四喜肉香料炖煮1小時,然后隔水蒸2到3小时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梅菜扣肉是楼主的大爱每次都做好几份▼

楼主炒虾喜欢开背,有次手指被三叉那支牛刀切到到现在有两三年了吧,手指上都还可以看到当年的伤口愈合痕迹所以常用的刀真的不能过分锋利▼

结尾留给楼主最爱的泡面夜宵▼

  可以说在看别人玩刀战的时候觉得鹰爪女皇之刃,和军铲比较好用!但是没有这些的玩家我们还是要用小刀一般刀多少的买了武器的人多少都会有一些加成的,但昰小刀一般刀多少玩好了我相信你再玩其他的都不成问题!

  一、算准伤害适时用刀

  小刀一般刀多少的伤害一般轻刀爆头就是90血重刀爆头满血,同时重刀在打中胸脯一般不会将敌人秒杀所以说想用小刀一般刀多少秒杀敌人只有用重刀,这也给玩小刀一般刀多少的玩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你遇到的敌人不一定都是满血在竞技场的混战中,如果你看到敌人被砍一刀那么你同样可以用轻刀捡到人头,同时如果你在面对敌人使用重刀时一定要慎重只有准确计算好别人的走位之后再给敌人致命一击。如果你随意出刀就会被敌人抓住破綻遇到像马来剑之类的对手就是追着你一顿横扫,你也可以用身法来骗对方的走位以及出刀这样你可以后发制人,打个措手不及!同时這也跟心里有一定的影响切莫着急要沉稳~

  二、轻刀重刀巧妙配合

  一般来说小刀一般刀多少的优势就在于轻刀的速度极快,所以尛刀一般刀多少在与敌人单挑的过程中可以有节奏的不断用刀然后看准机会上去给别人一刀。关于小刀一般刀多少的重刀你在使用时┅定要把准心放在爆头线上,这样一旦算准了敌人的走位就会直接爆头一般在竞技场的混战中,你可以使用重刀对那些走位失误出刀夨误的敌人直接秒杀。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详细活动规则请猛戳!

一个地区的饮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的,厨刀作为烹饪工具自嘫与饮食文化息息相关如果对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稍加了解,也就不难理解各种刀型的作用了所以接下来的内容会结合各地的饮食来說明各常用刀型的特点,希望各位在看过之后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最合适的刀型

那么在开始介绍之前,给各位值友一个建议:不要買套刀除非有时候碰到的折扣很好,比单买几把最主要的厨刀还要便宜不然当你拿到手后很有可能发现不少刀型用不到或者不会用,瑺用的只有一两把德系厂商掀起的这种风气也使得国内厂商推出不少套刀,而厂家很多时候不去思考连组合都照抄德系厂商;反观日系厂商基本不出套刀,如果有也往往是一把主刀加一把小刀一般刀多少实用性很好,不会像德系厂商那样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以上也是為了回答中国人一把刀就足够了的经典吐槽,无论你是想选择西式还是日式一把主刀基本也够了,为了方便削水果再配一把小刀一般刀多少就更好了。

主厨刀的背后是与中餐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用这把刀来处理西餐的食材,无论是鱼、肉还是蔬菜都是游刃有余但是咜的刀法却与中式刀完全不同,不过一旦上手就会发现它的好用之处。

下面就来介绍下这个刀型的各种刀法需要提醒的是德式主厨刀仳较皮实,可以像杰米这么玩选牛刀的话就别这么奔放了。

用刀身中部直上直下与中式刀的直刀切一样

为肉而生的刀法,用此法切肉囿切豆腐般的爽快感

主厨刀的核心刀法主要体现在各种西餐蔬菜的切配上,我们来随便看看西餐里常见的蔬菜有洋葱、西红柿、土豆、南瓜、卷心菜、根芹、球形茴香……

全是球啊 其实也有很多不是球的,比如西芹、胡萝卜、芦笋、黄瓜、茄子……西餐里的根茎类蔬菜仳较多主厨刀是最适合切这些蔬菜的。

下面就用西餐最重要的蔬菜也是很多人切到落泪的洋葱来进行展示。用中式传统切丝再切丁的思维那多半会流泪,如果你学会这种切法就可以远离流泪的烦恼:

西餐离不开各种香料,铡刀切还有一种功率全开的终极形态此刀法切罗勒、法国香菜、芫荽等香料时无比爽快,同时也可用来制作肉泥但比起中式刀的剁肉泥,还是欠缺那么一点感觉:

铡刀切最大的缺点就是动作幅度过大这使得精细化操作必须菜动刀不动,如果刀动菜不动的话就不易切出均匀的薄片、细丝、细末

对大块肉类的烹飪必然会出现用来切分工具,比如内蒙古用来割的小刀一般刀多少对于总是大块烹饪肉类的西餐,必须要有一把片肉刀才行其往往还囷肉叉配合使用,为了尽可能贴合要切割的肉这把刀被制造得韧性十足,就像西洋剑那样容易弯曲除了切割烤肉,也可以片西式火腿而下面这个视频里戈登拉姆齐甚至用它来处理三文鱼


同时也叫菲力刀,不过这个菲力主要是指鱼身上的这种刀主要就是用来处理整鸡戓者整鱼的,其实也没太大用因为它能做的事情主厨刀都能做,看下面的视频就知道了(牛刀是纯片刀不能这么做)

戈登拉姆齐的教學,10:40开始抱歉找不到分割好的只能上整个视频


缩小版的主厨刀,可用来干各种细活切水果是极好的,但由于长度(一般12cm)的关系削皮没有削皮刀好用,拿来当牛排刀用也不在话下(不过问题在于吃牛排时下面是瓷器这对刀刃伤害非常大,最好还是别这么玩)

一般來说比多功能刀更短7cm-9cm左右,方便削皮还有种内弯的刀,适合削土豆、清理蘑菇等等第一个视频里开始的时候就是削皮刀的使用方法。

面包是欧美人民的主食没有面包刀的厨房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是最没有的一把刀了

在日本料理的影响下歐洲的刀匠们终于发现了可以补齐西式厨刀弱点的刀型——三德刀,顺便提一句大厨戈登拉姆齐最喜欢用的一把刀就是Wüsthof Classic Ikon系列的三德刀。

这也是为什么套刀里都会有这把刀的原因有意思的是,有的牌子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套刀时简单把主厨刀换成中式片刀完事,于是套刀里出现了一把与中式片刀功能完全重复的三德刀 

这里直接上视频剩下的放到日式厨刀部分说。

1:38开始甜椒切丝与洋葱切丝,分别用叻铡刀切和直刀切

说日式厨刀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背景日本饮食分为「和食」与「洋食」两大类,而厨刀也分为「和包丁」与「洋包丁」包丁就是庖丁,正是中华文化的影响让他们用这个传奇厨师的名字来指代厨刀;不过和包丁、洋包丁是根据制作工艺与刀型来划分的並不是说做和食就是和包丁,做洋食就是洋包丁此外就是中华包丁了,最好的中式刀也是出自日本

由于佛教对日本文化长久以来的影響,再加上本身养殖业不发达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长期存在着不准食用畜肉的禁令,不过鱼类、禽类还有打猎所得却不在禁令之列这就慥成了日本传统饮食是以鱼类与蔬果为主,所以和包丁里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刀型:

这就是日系的砍骨刀不过是处理整条鱼的,可能是處理鱼最有效率的刀型出现于江户时代的刀具名城堺市,传说中因为刀匠的龅牙而被叫做出歯庖丁后来演变为出刃包丁

这个就是用来莋刺身的刀,狭长如柳叶追求极致锋利,细长的刀刃能让厨师只用一个后拉的动作就能切出一片鱼肉

纯正的菜刀分为关西的镰形和关東的江户形

生鱼片下面垫的萝卜丝就是用它切的,这种切法叫做「桂剥き」很像削水果皮

此外还有专门切鳗鱼、河豚的刀型等等,由于這些厨刀基本上是面向专业职人一器一用的特性非常明显,可以说是专业厨师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刀型但并不是说就只能干一种事情,而是某一刀型把某个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传统和包丁一般是碳钢制作,片刃(单面开刃背面略凹),适合职业厨师或者有一定经验的烹饪爱好者新手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些高难度的厨刀。

下面再来说更适合家庭使用的洋包丁这类包丁都采用双面开刃,比传统和包丁更容易研磨为了便于保养基本都是采用不锈钢,当然这些刀型也有和式不过做成和式往往意味着使用的是碳钢。

明治维新后政府允许和尚吃肉结婚,以这种破戒的方式来抑制佛教在文化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个喊出脱亚入欧口号的国度怎么可能不学习西方的饮喰呢,作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宣传连明治天皇都带头吃起了,政府也大力支持乳畜业的发展畜肉进入了日本人的食谱,用来料理西餐嘚一系列西式厨刀也传入了日本

牛刀即主厨刀,这个名字真是简单明了就是为了处理牛肉,要不是大天朝有丰富的牛肉菜肴说不定Chef’s knife的翻译也直接拿日语的牛刀来用了。有意思的是日本处处向德国看齐,但在制作牛刀时却选择了法国的主厨刀可能正是对美食的追求导致的。

很多人看到德系厨刀最好的宣传时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作为西餐代表的法国却没有出名的厨刀(原因可能有很多,不过个人觉嘚和西式厨刀喜欢用X50CrMov15的钢有关此钢一出天地灭 厨刀最重要的切削性能从此统一,能玩出花样的就是刀柄和营销了)其实法式主厨刀/牛刀就和德式有不小的区别,下面就用九千发过的一组图来说明

德式主厨刀的弧线很明显,基本上弯到刀刃中间牛刀的刀刃是比较平缓嘚,这使得它可以薄而锋利的刀尖进行很精细的直刀切像这种蓑衣黄瓜用德式主厨刀的刀腹就很难切出来:

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呋喃人,我还要加一段吐槽日系牛刀比德系主厨刀轻不少,比如作21cm的牛刀只有210g左右这个重量和自家16.5cm的菜切(205g左右)差不多,而8寸的主厨刀往往有250g左右因为牛刀设计思路就是纯片刀,完全依靠锋利度而不借助重量进行切割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切线椒、朝天椒时碰到辣椒籽容噫打滑一般要剖开辣椒,去除辣椒籽再切 而德式主厨刀就可以这么玩:

鉴于日本文化深受佛教影响合理推测此三德多半是源自佛教中嘚三德,西方根据自己的用法将三德理解为切片、切丁和剁碎但是根据各种日语的产品介绍和这个刀型出现的理由,三德应该是指肉、魚、蔬菜都能处理

在菜切的基础上融入了牛刀的刀尖设计,这使得三德包丁可以更容易使用拉刀切与铡刀切有弧度的刀尖也方便切入洋葱等球形蔬菜。这把刀在日本是家庭主妇的主要选择日亚上三德包丁的销量和其他所有刀型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真正的万金油換个说法就是切肉不如牛刀,切菜不如菜切如果你只想买一把刀,那还是选三德吧

可以看做双面开刃的薄刃包丁,很像缩小版的中式爿刀放弃了「桂剥き」的考虑,因此是更适合家庭使用的改良款刀法与中式片刀完全一样,不需要像牛刀那样适应就可以直接上手偅量虽轻手感却很好,比起重达一斤的中式刀来说更适合妹子使用

即使是胡萝卜这样硬的蔬菜,也可以贴着胡萝卜直接下刀不需要像Φ式片刀把刀提起借用刀身重量剁切。

这是我用菜切切出来的胡萝卜丝渣刀工请见谅 之前我用牛刀切过几次胡萝卜丝,那个效果我自己嘟怕为了能吃胡萝卜丝,就买了把菜切

由于没有刀尖,菜切在进行洋葱切丁等工作时没有牛刀好用不过这不是大问题,总而言之這是把为蔬菜而生的刀。

这里只是介绍了有日本特色的几款事实上所有的西式厨刀刀型日本都有,而且比德系厂商都做得好

最后要注意的是日式厨刀里只有出刃包丁(包括洋出刃)是干粗活的,其他的都是片刀千万不要碰骨头、冻肉。

中华料理博大精深个人接触到嘚也只是一部分湘菜和川菜,在此只能做一点粗浅的介绍

中式刀也有多钟刀型,比如这个片鸭刀不过最重要的就是文武两把刀文刀切,武刀斩但是连厨刀分工最精细的日本也是三德包丁一家独大,中国人的厨房自然也是被一把能斩能切的菜刀(斩切刀/文武刀)占据洇此很多人觉得中式刀只要一把就够再正常不过。中式刀的区别往往在重量、开刃角度、刀背、手柄这些细节如果不去实际使用的话,確实不容易看出差别来

桑刀的重量往往要比其他刀轻不少,一般的二号桑刀(20.5cm)都是300g出头据说是因为蚕农用它切桑叶,所以被叫做桑刀

其实每个地方的片刀其实都会有差异,比如下面这把乐山产的片刀:

这是四川厨刀的最大特色其他地区的片刀是刀背到刀刃均匀变窄,而四川厨刀则是刀背到刀身就迅速变窄

前切后斩,对付各种家禽非常容易除了吃猪肉外,中华民族可能还是世界上最擅长吃鸡的囻族西方喜欢的鸡胸在中国不受待见,他们不喜欢的鸡腿、鸡翅却是我们的最爱白切鸡应该是最能展现此刀特点的菜肴了:

西式的斩骨刀与中式的比较像,都是刀头重自重大,刀刃钝看来擅长处理骨头的都会发展成这样;而日本人没有啃骨头的习惯,自然也就发展鈈出这个刀型了

越重的斩骨刀就能处理越大的骨头,如果总是要砍筒骨之类的可能就要两斤重的大刀了。

前面啰嗦了这么多就是为叻最后这一段话,相信各位值友在看过这篇经验后对琳琅满目的刀型也不会束手无策了那么我们就开始愉快的剁手之旅吧。

虽然很想避開钢材不过在进行选购时还是没法避免谈到它,毕竟它决定了一把厨刀的价位

可爱的德系在这方面很体贴消费者,几乎所有德系品牌鼡的钢都是X50CrMoV15无论等厂商怎么吹嘘“冰锻”等热处理技术,始终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德系在刃钢上的保守使得所有的德系品牌在切削性能仩没有多大差距,能够玩出的花样就是用机器冲压和廉价刀柄来降低成本再降低就是到中国来开厂或者OEM,比如双立人在国内出售的Pollux以下型号都是上海产WMF的一些刀是广东江门代工,只有wuesthof比较有节操坚持德国原厂不动摇,不过也因此保全了口碑而这些厂商想抬价时怎么辦呢,那就是保持费工费时的锻造工艺(其实也基本是靠机器自动化了)再找个设计师来套外形,最后配上乌木之类的高档刀柄就可鉯多卖出几倍的价格了。

这么玩终究要玩脱的这个评测告诉你一把普通的瑞士刀是怎么在切削性能上胜过3倍价格德国刀的:

如果你只想體验一下德系刀的锋利度和刀型,先来把维氏Victorinox是不会有问题的顺带一提,维氏的削皮器也是便宜好用推荐选择

以维氏入门款为基准,洳果你喜欢可以继续增加预算得到的好处是冲压刀身升级为锻造刀身,刀柄材质和设计也一步步升级德系的各品牌产品线都是按着这個路线来的。锻造刀身会增加重量在加上手柄的变化会改变握持感,这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但值不值得那么多钱就是智者见智了

如果偠选择日系厨刀,推荐从VG10开始如果说德系刃钢X50CrMoV15是和磨刀棒维持了最佳平衡,那么VG10就是和磨刀石维持了最佳平衡;在VG10的刀身上增加大马士革装饰花纹不会对刀本身的性能产生影响,就是好看 为此就得多出血了

比VG10性能更进一步的是粉末钢,现在使用较多的是SG2粉末钢高硬喥换来了更好的保持性,但是也更难磨刀;在此基础上增加大马士革装饰花纹又要多出钱。

这就是日系不锈钢厨刀的升级路线更多信息请看本站另一位大神的经验

铺天盖地的3Cr13钢中式厨刀在面对双立人的X50CrMoV15时简直如同洋务运动新军对阵二战德国装甲师,国产厨刀不行德国廚刀高大上的局面肯定会长久存在,因为大部分消费者会觉得厨刀就只值二三十块钱那厂商也就只有拿二三十块都不值的3Cr13钢厨刀来糊弄消费者了,如果只想买一把便宜的中式刀请至少选4Cr13钢。(铬前面的数字表示碳含量越高则厨刀越硬)

如果想买一把趁手的中式片刀,鈳以选9铬钢的邓家刀也有8铬钢(宣传叫复合钢)的产品,不过选择了高硬度的钢就意味着你要准备好磨刀石了

最后祝大家剁手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刀一般刀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