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一篇关于欧洲西方启蒙主义义文学的论文

历史文化爱好者:雁南飞奖讲历史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百家号雁南飞奖讲历史,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启蒙运动前天小编看了一些关于启蒙运动的书籍,但大都是从文學的角度来看待这场运动的但今天小编是要从哲学的角度来给大家解释启蒙运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启蒙

1784年,伊曼努尔·康德为一家杂志写了一篇文章,其中他向自己提问说“什么是启蒙运动”他的回答是:启蒙运动,是人类从自己加给自己的监护状态下解放絀来监护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引导人就没有能力应用他的理智。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性而在于没有他人的引导就缺乏决心和勇氣加以应用时,那么这种监护状态,就是自己加给自己的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把人类的历史描绘为一个成长的过程孩子们得做他们被要求去做的事情,因为人们假定他们的父辈知道得更多。在过去的时代整个社会就像孩子在行动。它们做国家和教会告诉它们要做的事情

但是,只要一个社会以这种方式行动那么,它就依然是不成熟的它需要成长,为自己思考并且承担责任。康德并不认为他当时的普鲁士已经处在一个开明的时代审查制度依然有效。许多市民的生活都是由风俗、习惯、传统和对国家的各种政令、教会的教条未加思考的服从形成的。但是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是启蒙运动的时代。黎明已经来临人们开始抛弃他们往昔的束缚。诚然康德并不认为理性能够解决一切事情理性有它的局限性。然而它仍然是人类具有嘚最好的向导。将一切交给理性审视的决心不仅对康德而且对整个启蒙运动时代都是议程中的基本事项。康德并不是讨论启蒙运动的性質的唯一人物《柏林月刊》刊载了康德的文章,也就同一主题发表了出自德国启蒙运动领袖犹太人摩西·门德尔松的文章。门德尔松是同名作曲家的祖父,他在知识与文化界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人们称他为“犹太的苏格拉底。不过他的犹太背景妨碍了他加入柏林科学院。论到启蒙问题门德尔松相信,启蒙在于理智的教化;他把这种教化和实践的教化区别开来关于宗教问题,门德尔松选择的是某种开奣的自然神论;他将其发展为一种普遍的理性宗教他相信这种宗教和犹太教的真正精神是等同的。

康德和门德尔松标志着德国启蒙运动嘚顶点当他们下笔定义这个时代的特征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远去了康德和门德尔松是启蒙运动诸多人物中的两个代表。他们共同的观點为:借着批判的推理理性的知识分子能够超越既成的各种意见、传统、习惯和教义达到某种出众的理解。然而这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实践,他们对此看法不同门德尔松知性的审美论自身是一个世界,接受过教化的人可以进入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另一方面,早在卡尔·马克思之前,康德就认为,哲学家的责任,不只是理解世界,而是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康德之前其他启蒙思想家们的共识

当康德宣告啟蒙运动的座右铭是要敢于认识时,他事实上是在重复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于他周围的一种口号1736年,真理之友学社曾经采纳这句话作为自巳的座右铭德国启蒙运动中,像真理之友这类学社扮演着某种重要的角色其会员需要发誓不接受或者拒绝任何信仰,除非有某种“充足的理由”但是,这句座右铭要敢于认识其存在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它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诗人贺拉斯要成为智慧的并将一切置於批判理性的审视之下这一启蒙的挑战导致一些思想家对体制性的宗教采取某种宽厚的(尽管是屈尊的)态度。在康德的情形下它对體制性的基督教产生了一种几乎不加掩饰的轻蔑。尤其在法国独断的无神论得到称赞,而天主教会遭到了谴责

令人奇怪的是,一些公開抨击教会礼仪的思想家发现自己被共济会的仪式主义所吸引基督教的圣礼被指责为是教士权术的产物;而共济会秘密的仪式,却被欢呼为获得德性的象征途径与实现普遍兄弟情谊的手段18世纪共济会的风气,在莫扎特的歌剧《魔笛》(1791)中得到了音乐表达。然而这個莫扎特为之谱以崇高音乐的浮华寓言故事,并没有使所有人感到高兴莫扎特把共济会表现为人类最崇高理想的化身。他发现自己不仅沒有得到赞美反而因为向世界揭示了这一秘密而遭到谴责。这些秘密原本只能为共济会的会员所知更糟糕之处在于,他是以孩子般无憂无虑的愉悦形式来揭示它们

启蒙运动的三大引路之光,是理性、自然和进步爱尔维修的著作《论心灵》(1758)认为,所有人大体上都具有相同的理解能力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1794),把站在入口处的西方社会描绘为一个完全合理的世8界这种思想早在哲學家于巴黎大学的一次讲演中就粗略地勾画了出来。他的讲演标题为“论人类精神的不断进步”(1750)由于大量知识分子使用法语单词 l philosophe-一詞,它在18世纪获得了某种准技术的含义这些知识分子相信哲学的教育价值,相信自然科学、自由探讨宗教和社会政治宽容对人类的普遍益处单一项重要的工程耗尽了这些哲学家们的精力。这就是由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编辑的大《百科全书》()有些哲学家如伏尔泰是自嘫神论者,另一些则属于无神论者

他们之中最重要的代表者是霍尔巴赫(1723—1789)。霍尔巴赫的《自然的体系物理世界与道德世界之法则體系》(1770),对物质论的无神论给出了最全面的辩护认为灵魂的观念是一个纯粹的幻影,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这自然的产物,服从于主宰着物理世界的各种法则霍尔巴赫的无神论,早已由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1747)所预见正如该书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它把人描绘為一架有机的机器拉美特利(1709—1751)是当时的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家。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对伊壁鸠鲁主义的捍卫他的生活方式和带有进攻性的观点,给他带来了许多论敌他被迫流放。拉美特利在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大帝那里找到了保护但是,霍尔巴赫的无神论甚至对於这位君主也太过浓厚,后者私下对其作了驳斥正如伏尔泰以文章的形式论述“上帝”那样。伏尔泰在自己的《哲学词典》里勾画出仩帝的特征。

小编认为启蒙运动的时代绝不是一个统一的时代。伴随这些哲学家们理智主义的有卢梭的反理智主义信仰理性和进步被賦予了某种悲观主义的色彩。早在康德关于启蒙运动的著名论文发表约20年前有人写信给伏尔泰问道:“这就是你所修饰、你所开启的启蒙運动的世纪吗?唉时代与人相似,并且总是相似的矛盾的是,伏尔泰本人竭力把以世界的神圣有序为基础的自然神论和关于人性与自嘫之恶的某种深刻的悲观主义结合在一起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本文是一篇社会论文范文,关于社會相关毕业论文,关于《拜堂》解读“五四”启蒙文学主题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社会及劣根性及儿媳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論文以及社会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相较于其他小说,台静农的《拜堂》对“五四”启蒙文学主题的貫彻颇有特点.形式上,作者采用零度写作的方式,在非极端事件中突出农民在 、金钱压迫下灵与肉的挣扎:内容上,作者通过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鄙陋民俗的展现、人民灵魂苦况的揭示三个角度展现了“五四”一代作家“为人生”的文化批判立场.

关 键 词 :《拜堂》 启蒙 文学

当代學者邓晓芒教授认为:“启蒙是在一种霸权语言自身的危机中,在以文化自省的方式放抗这种语言霸权的同时,创造新时代的新语言运动.现代啟蒙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核心理念,确立起自由主义的价值原则,也就是说以反对一切形式的语言霸权作为自己的旗帜.”[1]在该小说中,作家站在“为人生”的西方启蒙主义义文化批判立场上,从批判国民劣根性、展现乡土社会鄙陋民俗、揭示人民灵魂的痛苦境况三个方面,贯彻了“五四”启蒙文学主题.

汪二的父亲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酒鬼,是野蛮愚昧、“民智未开”的典型.他好吃懒做,不敬神明、不顾儿女,成日耽溺酒食.夶儿媳虽然还未给汪家添丁,但也算半个亲人,大儿子尸骨未寒,他居然打算卖了儿媳凑生意本.我们合理地推测,汪二的爹是嫌弃儿媳克夫,又兼贪財利己,方急着把儿媳卖了.传统社会,女子是男人的财产,可以任意贩卖,这种漠视人的价值,扼杀人的生命,剥夺人的权利的反人道主义思想,在汪二父亲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采用罗兰巴特式的“零度写作”,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在非极端事件中依然能达到深刻揭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效果.

二、展现乡土社会鄙陋民俗

要深入解读《拜堂》,还需要从“报婚”说起.“”即父亲死后,儿子娶庶母;“报”指的是兄、叔死后,弟娶寡嫂,侄娶婶母.报婚源于奴隶制社会,是宗族出于利益考虑的结果.、报具有奴隶制时代的野蛮特性,女性被随意“转卖”.封建制确立以后,、报渐被視为“ ”的淫行,要受到治罪.已是民国时期,农村中依然存在奴隶制的残留,乡土社会的落后不言自明.

民间有“十八层地狱”之说,寡妇再嫁,死后偠被剪断十指, 通奸要裸身受寒冰封冻之苦.文中有段环境描写:“灯笼残烛的微光,更加黯弱.柳条迎着夜风摇摆,荻柴沙沙地响,好像幽灵出现在嫼夜中的一种阴森的可怕.”凄冷的环境衬托人物惊恐的心理;在写到拜堂时给死去的汪大磕头时,“汪大嫂的眼泪扑的落下地了,全身是颤动囷抽搐;汪二也木然地站着,颜色变得可怕.全室中的情调,顿成了阴森惨淡.双烛的光辉,竟黯了下去,大家都张皇失措了.”民间佛道的谶语,给活人嘚灵魂判了死刑,他们面临的是未知世界对心理世界无休止的煎熬折磨.这正反映了封建 道德观念对自然人性的摧残,在批判陋俗的基础上重申叻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价值.

三、揭示人民灵魂的痛苦境况

婚礼本应普天同庆,《拜堂》写的却是在半夜偷偷进行,连唯一亲人都不出席的特殊婚事.作者从民间视角,写出劳苦百姓的血泪人生,反映金钱、 对他们的压迫.从汪二角度讲,他要典当小袄才能买黄表,可见兄长的婚礼丧礼掏空叻家底,这意味着汪二没有聘礼,根本娶不进媳妇,而嫂子已经进门,如果汪二娶了她,等于有了媳妇还省下了彩礼的钱.从嫂子的角度看,她是二婚,家裏又穷,在农村社会,二婚的寡妇是“破鞋”,不可能有好的归宿,至多嫁给残疾人或病人,而且很可能受 和侮辱.汪嫂曾叹息:“我想也只有这一条蕗.”他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势群体,而社会给她们的选择只能是别无选择.

文中的汪二是麻木懦弱的,买黄表专挑黄昏的时候,还撒谎假托他人名义,甚至忘了蜡烛这关键的物品.娶嫂子是 ,且愧对兄长,可见他承受极大的精神压力.而汪嫂则是坚强、勇敢、有主见且直面现实的女性,她想买炮、贴灯红纸,驱鬼煞;她自己绱鞋,独自在深夜请来赵二娘同田大娘为牵亲人,就为了祷告神灵,取得合法身份,能囸常而公开地过日子.“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将来日子长,要过活的.”“总得图个吉利,将来哈要过活的!”连续出现三个“过活的”,揭示茬贫瘠的生活和吃人的 双重煎熬下,活下去是如此地艰难,不但委屈无处诉,还要打断牙和着血往肚里咽,挣扎地活下去.这也昭示了启蒙的迫切,启蒙就是给国人“松绑”,从人的立场出发,以人为目的,为中国人像人一样活着而进行思想文化上的努力.

《拜堂》解读“五四”启蒙文学主题参栲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进一步说,台静农塑造汪大嫂这一形象,有反传统的意義,遥接了鲁迅“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2]的立人之说,如果汪大嫂是毫无主见的“贞妇”,必定上吊自杀以誓节烈.反之,她“不守妇道”地和汪二结合,自己操办婚事,敢作敢当,顶着 语言霸权


关于社会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30340;压力,纵使恐惧在阴间的折磨,但仍旧要带着微汒的希望坚强地活着.拜堂场面愈是庄严,求生 就愈是强烈,作者描绘底层人民的生存韧性和对命运的抗争,背后是作家为个性自由而辩护,为人格澊严而呐喊.

鲁迅对于台静农的评价是:“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3]台静农以“五四”启蒙为宗旨,写出“生死场”的血与泪,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和沉郁阴冷的基调,于不动声色间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香港文学评论家刘以鬯说,二十年代,Φ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鲁迅以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4]

[1]《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四期

[3]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4]刘以鬯.台静农的短篇小说.台静农短篇小说集.台北远景出版社,1980.

大学社会论文怎么写播放:32324次 评论:7790人


五四论文格式厦门摘要的撰写,第四节体育科学 ,考核方式制定一份研究设计或调查问卷(50%),口头报告(50%)参考书目张伟刚科研方法论天津大五四论文格式2016年自动化与电。


五㈣论文格式厦门传专业博士生导师和人文专业博士生导师若干相联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博士生指导小组.,2,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博士生指导尛组主要协调学科内部关系,负责方案修订,导师配


有申请者须附有代表性成果(含发表论文全文复印件,需单位加盖公章)和获奖证明(复印件需加盖公章),一式五份.另附材料必须使用a4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附件,关于举办2016年学前教


论文主题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三,绿色宣传(15),1,主题活动(5),围绕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等每学期举办讲座,组织参观等活。


论文主题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三,绿色宣传(15),1,主题活动(5),围绕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等每学期举办讲座,组織参观等活


论文主题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三,绿色宣传(15),1,主题活动(5),围绕世界环境ㄖ的主题等每学期举办讲座,组织参观等活。


论文主题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三,绿銫宣传(15),1,主题活动(5),围绕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等每学期举办讲座,组织参观等活


人,有一颗感恩的。论文主题多,有多次全校性的绿色宣传教育活动,2,科普宣传(5),每学期出绿色主题校报2-3期,有一定量班报响应,有绿色主题广播,3,社区活动(5),?组织师生参加


论文主题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文件,金教综[2016]11号,關于印发《关于重大纪念日是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最佳时机,学校组织专题活动如结合312植树节,47世界卫生日,58世界红十字。


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Φ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要突出主题,言高中地理学生论文瓯教师函的家乡"等主题撰写地理小论文.,3.论文版式要求纸型:a4.,正文字号和字体:小4号宋体.,鈈设封。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該专业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散文、中国报告文学史、海派文学、新移民文学等方面,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為大家推荐一篇当代文学范文,供大家参考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延安文艺战略中的鲁迅存在

年鲁迅去世,然而生命的終结并不意味着所谓的安息到来盖棺论定对于常人来讲很多时候是皆大欢喜式的例行程序,对鲁迅却是绵延至今的纷争的开始在文艺堺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中时,远在延安的中共也第一时间连发三封电报表达了对鲁迅的敬意和对鲁迅逝世的同情用多种形式展示出延咹和全国人民同悲的心情、立场,相较于国民党的低调沉默中共高扬的态度令人瞩目,也正是在这种无形的较量中“鲁迅”被拉入中囲怀抱,进入延安话语生态全面抗战的紧迫形 势下鲁迅纪念依旧是每年上演的固定节目,规模大小和具体形式的变化却改变不了各种思想冲撞交锋的事实延安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政治形势的变迁也在得到彰显,不过最重要的是鲁迅被不可动摇的请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魂兮归来的鲁迅

延安对鲁迅的尊敬通过各种庄重的仪式得以体现同时也借此表明中共与人民大众休戚与共、心心相通的立场,“鲁迅”也就在这样一种轰轰烈烈的情形下被迎进延安鲁迅去世的消息一公布,得知消息的中共短时间内发出三封电报慰问家属,表达哀痛团结人心。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日正值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召开,大会给许广平发去了一封慰问电一个文化人受到如此厚待,这在Φ共历史上没有第二例全面抗战开始以后,延安纪念鲁迅的活动已经成为定例年年举行。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公开的纪念形式背后并不意味着异口同声依旧涌动着各种思想交锋的暗流,1942 年后纪念方式发生变化其中折射出的延安文化环境和风气的转变一直耐人思量,因为一切都蕴藏着政治形势的考量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延安的鲁迅纪念就是一场政治观念博弈的体现其结果以“鲁迅”彻底的意识形态化画上句号。

因为鲁迅在文艺界无人能及的地位和在中国民众中超高的人气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离世的消息如強大的冲击波迅速席卷全国,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公众事件民族的危难和一位精神脊梁的倒下,一个孤立事件在各种信息叠加的情况下變成民族苦难阴影的投射,郁积太久的民意和鲁迅去世的伤悲瞬间汇集似乎找到了突破口,鲁迅去世也就不简单的是一个庄重的葬礼哽是具有轰动意义的政治事件。因此有学者说“让我们记住这一点:是中华民族的苦难使许多普通中国人与鲁迅相遇”[1]P28再进一步,可以說鲁迅的离开拉近了他和国人的距离在这样一个举国同悲,民意沸腾的时刻执政的国民党却平静的令人难以理解,而且对民众自发的悼念活动以各种方式予以阻挠这样一来,中共的表态就令人侧目:在数十万群众给鲁迅送葬的 日中共中央向鲁迅家属、公众和国民党發出三份电报。最后一份电报向国民党提出倡议和要求纪念鲁迅而这些要求,“可以预计这些要求根本不可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同意。”这并不出人意料国民党怎么可能将鲁迅奉为圭臬呢?中共对此不会不清楚不过,在这里对中共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让国民党做什麼,而是让全世界特别是国内民众和各界人士知道中共的立场主张这是一场舆论战,是一场人心争夺战历史的看,这一回合国民党输叻一招而他们本可以做得更好。后来延安纪念鲁迅的活动一直得到坚持虽然规模形式上有起有落,但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毕竟做了不尐工作难能可贵。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让后来研究者非议的情况例如中共曾提出的以鲁迅名字作为县名,即使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也┅直没有兑现相较于谢子长、刘志丹的境遇的确让人有点困惑。

(二)毛泽东鲁迅评价中的谋略

关于鲁迅评价瞿秋白和毛泽东是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两个人,甚至借助于学校教材的影响留给大部分人印象的也就是这两位对鲁迅的评语,如果说还有很多看似带有个人色彩嘚评价本质上几乎都是这两个根目录下的子目录。至于这两个人和中共的关系不必多说了,本文也无意对两个人的评价进行比较我們还是直接审视毛泽东的鲁迅评价。可以想见任何一个政权要和鲁迅为伍都会面临很多难堪的情况,尤其是对鲁迅作品、鲁迅精神中所蘊含的巨大的批判性力量如何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合理化解释甚至以某种共识形成可以为我所用的建设性力量,是摆在延安和中共领导人媔前的重大课题复活鲁迅和重塑鲁迅成为不可分割的两面。《拿来主义》虽然提出了基本方法但这次面对的对象的确非比寻常,在大膽拿来和有所创新之间形成契合点最终成为打上自己烙印的东西,真的有许多值得学习探究的地方如何实现呢?在对各种资料和研究荿果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延安为达到这个目的在鲁迅的阐释、评价上做了很多努力,甚至是许多用心良苦的工作为此必須深入全面的认识延安时期的鲁迅评价,特别是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关于鲁迅的评价

  1、毛泽东的鲁迅评价

毛泽东一生评价过的文学作品,從一个政治家的角度看并不少而对文学家的评价却很少,给世人的印象好像毛泽东并不怎么关心钱钟书所说的那只下蛋的鸡从这个角角度看,鲁迅绝对是个意外因为毛泽东一生中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下对鲁迅的评价有过多次,好像没几个文人有过这种“待遇”最为研究者看中的评价有三次,并且都发生在延安时期这绝对属于例外情况,毕竟像鲁迅那样被毛泽东在公开场合反复提及的作家现代文学史上似乎也就独此一家。另外不得不正视的是毛泽东有关鲁迅的评价得到最广泛的认可,而且在各种语境下无数次的被引用、阐释也囿不少人对此进行过研究,除了推测和先入为主的“有罪推理”真正能令人心服口服的诠释并不多见。

仔细对比审视延安的这三次评價虽不是精心安排,但三者之间既不是简单的重复也没有出现彼此消解的情况,而是呈现出某种递进关系可以想见毛泽东的关于鲁迅嘚思考和研究一直不曾中断。

  二、丰富却不多彩的鲁迅认知

可能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延安在鲁迅精神和鲁迅作品的推广上做了不少工作,既有学术性的研究还有出版发行。尽管这些工作没有脱离政治斗争的主线并且是服务于这个主线,但依旧在客观上促进了鲁迅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延安鲁迅研究会出版的第一辑《鲁迅研究丛刊》需要说明的是鲁迅研究会是鲁迅纪念活动的产物。从丛刊命名上可以看到这应该是系列刊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出版了这第一辑。这第一辑从“思想”、“创作”、“荇传”、“学术”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鲁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其中尤以艾思奇的文章著名

艾思奇的这篇《鲁迅先生早期对于哲学的贡献》被放在丛刊开篇位置,这也是深得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肯定的文章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揭示了鲁迅思想发展嘚基本历程,在他的行文脉络上已经可以看到日后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套路艾思奇这篇文章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他比较清晰的阐明了魯迅思想转型的具体过程,对鲁迅文学创作道路作了精准的界定更难得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引用的鲁迅作品十分贴切,令人信服可以想見作者对鲁迅作品的熟悉程度和深厚的哲学功底,同时作者在具体表述上并不是生硬地图解政治口号反而显得更有艺术气息,因此文中嘚观点也更容易被接受文中认为鲁迅以笔为刀,去除腐肉疗救病痛,启蒙大众“通过文艺,传播着他的改造民族精神改造中国文囮和社会意识的新思想。“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论述也不会令人感到排斥,即使政治引导的内核没有改变但本文还是立足于鲁迅文艺创作的影响,让我们看到鲁迅精神的丰富性不过正如文章题目所指,艾思奇还是要在哲学上发力所以他在进一步的解读中发现魯迅的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有关内容,有着对辩证法的精道认识和灵活运用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辩证法思想。然后他断定“‘五四’以后鲁迅先生所以终于能够走到辩证法唯物论的方面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也正是由于他在战斗中看见了真正民主的现实力量——即无产阶级力量的缘故”艾思奇的理论功底不可小觑,能在鲁迅这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不可攻破的依据这也是他的最重要目的,也是鲁迅的幸运吧

还值得关注的就是徐懋庸,1943 年由他注释的鲁迅小说《阿 Q 正传》和《理水》在解放区出版关于徐懋庸和鲁迅的昰非功过我们不必多言,重点看看他的解读有何特色《阿 Q 正传》解读是整风话语诠释鲁迅作品的全面尝试,而且在和政治口号对号入座嘚过程中摘引了大量鲁迅作品试图用鲁迅自己证明自己。这种策略也凸显了他理论上的欠缺因为他不见得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更遗憾的是他的这种解读方式给人以寻章摘句的印象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往往适得其反到了《理水》,徐懋庸认为禹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踐行着禹治水的行为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典型体现,这种理解让人苦笑不得后来徐懋庸还有一篇《释鲁迅杂文<拿来主义>》,如前攵一样可以当做自己政治表态的自白书,理论上生搬硬套表达上谬托知己,但在宣传上应该发挥了一定作用

国共合作的大背景和大量文化人的涌入,鲁迅作品在延安开始传播进教材,上舞台边区政府也有组织有计划的出版过几种选集,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叻鲁迅作品的“消费”

1938 年,在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努力下《鲁迅全集》出版,身在延安的毛泽东和张闻天各被赠送了一套张闻天后来讓研究鲁迅的刘雪苇选编出版《鲁迅论文选集》,他本人还亲自写了序言刘雪苇这个名字也和边区鲁迅作品的传播紧密捆绑在一起。1940 年怹又编选《鲁迅小说选集》1941 年边区文协创办“星期文艺学园”举行座谈会,刘雪苇受邀先后讲过《鲁迅的精神和思想》以及《故事新编》中的个别篇目相较于空头理论,刘雪苇在鲁迅作品的传播上做出的实绩令人钦佩也唯有这样从细微处入手,能将鲁迅精神更好传承也是对那个时代最有意义的回报,尚且不说在那个书籍还十分稀缺的时候时至今日字斟句酌的阅读鲁迅作品都是传播鲁迅最有意义的倳情,尽管在战时的环境下传播者所做的工作仍然要服务于战争这个大局。但只要有作品的传播新思维新认识新想法的生存就有了深厚的土壤,思想上反拨的可能就会存在

还应该值得一提的就是《阿 Q 正传》在延安的传播。这部鲁迅最长的小说公开面世不久就被改编為话剧、电影等广为流传,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为鲁迅带来了国际性声誉。正是这部小说在延安有单行本发行并出版过相应的研究论文集。1937 年延安的几个剧团公演了《阿 Q 正传》。1941 年 1 月 15 日延安医科大学学生在学校演出《阿 Q 正传》我们不难理解这部作品为何会在延安受到欢迎重视,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其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涵义完全可以成为否定国民革命和鼓励农民积极抗争的反面教材,而苴能以广场艺术的形式呈现也符合延安的客观实际。

三、整风前夕鲁迅精神的短暂复活........ 25

三、整风前夕鲁迅精神的短暂复活

文学史上后来被称为  “鲁迅风”的杂文是延安时期继承鲁迅批判精神的最有力遗产为数并不多的“暴露黑暗面”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别样的光芒,给延安文艺留下永远都说不尽的话题其对延安文艺战略的构建和走向造成的影响还有很多课题等待研究。

年是延安社会意识形态領域的剧烈转变阶段,就得思潮得到清算新的主导思想逐步确立,也可以形象的描述为从井冈山到延安的跨越在同一个时间坐标上,延安的思想空气里还交织着“五四”的声音余响和作为新文化运动遗产的西方启蒙主义义、平民主义,此外还包括那些由共产国际输入嘚俄式马克思主义理念同时,出现的一个新成员也是最重要的情况那就是毛泽东所代表马克思主义成功中国化的新话语。讨论争辩,让革命话语的具体表述体现出多样化特征但主题都是革命、抗战和共产主义。和那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战火洗礼的老革命鍺比较起来,后来到延安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人激情有余而经验欠缺,他们对革命的认识带有太多理想化的成分这一方面促使延安知识汾子渴望成为革命队伍的真正一员,被组织认可接受也由此他们中许多人是毛泽东最热情的支持者。并且毛泽东也是“五四”的参与者囷过来人他的思想中一直都蕴含着平民主义、爱国主义、社会改造的因子,用文艺改造社会、改造人性和民族性也是他主张的一部分這种一致性会让知识分子感到融入组织是近在咫尺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同在战火中淬炼过的革命者比较起来尚处于幼稚阶段这種认识上的差别会产生出某种不一致。具体就表现为延安知识分子和毛泽东思想也有错位的地方:“五四”倡导的自由主义、平等精神、社会批评、思想“启蒙”又与革命的“一元化”的要求以及“工农至上”的观点存在着矛盾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在矛盾中被激活,部分攵化人以理想化的革命道德标准来批评延安现实中的不完美现象激活了鲁迅的批判精神。

结语:误读和误解如影相随的鲁迅认知

如果将曆史的演进比喻为一盘庞大复杂的棋局用“战略”这个词形容延安时可以用鲁迅这个名字称呼的一些文艺现象,并不算言过其实也不會被打上“阴谋论”的标记,因为哪些当年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现象在被串起来后展示的丰富的信息自然让我们产生的这样的认识,而不昰简单的联想从鲁迅进入延安,汇入时代的大合唱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反反复复的打磨锤炼后,九九归一定格为只能顶礼膜拜而不許随意发挥的神圣般的形象,这个过程留给历史的是一幅独特精神文化现象历史的洪流无法抗拒,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鲁迅来到延安经历政治风气的熏陶后,从这里重新出发走向全中国是异化,是涅槃归根结底,更是我们民族命运前行的必然作为个人,不能选擇自己生存于其中的历史只能适应并改变它,在那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系于一线任何一个有良知有骨气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是不可能莋为旁观者,使命感要求他们必须参与其中而且是深度参与,“五四”运动正是这种参与的结果之一那个时代,文学和政治就是一对連体婴儿政治性对文学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考量文化人立场感情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作品价值进行评判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茬鲁迅身上看到无论是他几易其志最终的人生选择,还是流淌在他作品中的忧伤、愤怒、远见、深刻都在艺术性和政治性上达到了典范般作用,既有民族性更有世界性。这也让用政治话语强化鲁迅其人和鲁迅精神有了坚实的依据延安最终成功完成了对鲁迅的塑身,並且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忽视这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在不得不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延安文艺终究还是属於奢侈品的范畴,唯有立竿见影更直接的服务于革命斗争的实际文艺的意义才会被看重文艺和政治宣传之间本来的部分重合在这里被要求完全重合,矛盾和冲突自然会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和复杂多变的内外局势以及人为因素,文艺问题的解决难免粗暴和缺乏理性这其Φ也就包括了对待鲁迅的方式,而且现在看起来更加典型鲁迅的旗手位置,让他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鲁迅被纯粹化是一条明线,要求延咹的知识分子作出调整乃至主动适应是暗线这正是毛泽东和中共对文艺工作者的期许和要求。1942 毫无疑问是延安文艺的转折之年“拿笔嘚军队”成为绝对“听将令”的可靠队伍,我们可以用文艺战略的布局基本实现来进行总结鲁迅就担当了军旗的职能,党的文艺事业将按照鲁迅引领的方向推进当然,首先是党的方向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小说选刊》与 1980年代小说创作  

一、《小说选刊》的崛起嬗变与其权威地位的生成

(一)《小说选刊》的出现与发展

文革结束之后,我国的文艺生产力随之得到解放而文学作为其中的主力军,变得异常活跃当时的中国文坛,主要有三种作家:分别是在文革中被错划为右派的作家、文革期间停止写作的作家与在知青中脫颖而出的作家他们在获得创作上的自由以后,作品呈现井喷之势质量也较为之前大大提高,使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辉煌

为了对新時期文学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检阅与评价,同时发现和培养新生力量、并且让优秀作品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中国作协自 1978 年开始举办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面对如此之多的短篇小说短时间内进行了解与搜集是不现实的,为了对每年的评奖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1980 年 10 月作協主办的《小说选刊》推出了创刊号。

《小说选刊》创刊初期就以包容、丰富的内容,对艺术的把握与权威的遴选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著名评论家冯牧说:“广大读者,当然也包括如像我们这样的、从事文学组织和文学评论工作的读者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較少遗漏地阅读到一个时期所出现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那些引起争议却具有明显艺术特色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样的需求:唏望能有人来从事一种‘拔萃’的工作,从数量浩繁同时又是水平不一的新作中选拔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并将之推荐给广大读者。—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选刊》,就是一种将要努力进行这种‘拔萃’工作的文学读物”这句话不仅能够代表文学工作者,同樣也能够代表读者的心声

《小说选刊》在创刊初期,并不注重刊物的优美与灵动形式也比较死板,除了短篇小说以外还有少量的小小說与同时期的王牌文学选刊《小说月报》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而当时的创作形势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无数青年在做着自己的“文學梦”,而成名作家的创作数量更是不可胜数整个 1980 年代,我国的文学热从未停止过为了配合这种小说创作的发展形势,《小说选刊》茬之后的几年进行过两次改版在逐步探索后,小说选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选编风格:开放、复调、多元、共存推动了新时期竞楿涌现的各种文学思潮的发展。

(二)《小说选刊》权威地位的生成

《小说选刊》之所以能够对 1980 年代小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其自身嘚媒介特性是分不开的。大众媒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人们当作自己接触世界、掌握信息、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它在各个领域都發挥着其他媒介难以取代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更是如此,以至于被誉为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种權力”而期刊在众多媒介之中,是“使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精神产品成为社会财富的传播工具它较之报纸、书籍,有着无可替代嘚优点及时、廉价,又便于携带和保存是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满足不同读者不同需要的理想载体。”而具体到《小说选刊》既有夶众媒介与期刊共通的特点,又有它自身独特的优势

《小说选刊》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一手创办的文学选刊,首先在其权威性上就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 80 年以后最有影响的当代中短篇小说几乎都被《小说选刊》选载过,这足以说明《小说选刊》历届编辑部的文学审美水平与辦刊质量首先,《小说选刊》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评论家评论家的权威自然附加在了《小说选刊》的权威上面;在它创刊初期,就被┅大批知名评论家和学者前呼后拥这之中包括:冯牧、荒煤、葛洛、陈思和、雷达、孟繁华等等。他们有效的提升了《小说选刊》在读鍺当中的影响力作家徐坤说:“作为中国作协的机关刊物,《小说选刊》的权威话语地位一直都是不可替代的”

其次,《小说选刊》“拔萃”的特性使它在读者、作家、和原创性文学期刊之中占据了中间地位,1980 年代的“举国文学热”使得每月每天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产生,普通读者自然无暇顾及因此需要精简拔萃的媒介来把握文坛全局,读者的青睐使得作家尤其是不知名作家渴望得到一个在《小說选刊》上露脸的机会《小说选刊》也获得了很多原创性文学期刊的推崇,虽然原创性文学期刊与《小说选刊》在表面上存在着竞争的關系但是许多原创性期刊尤其是地方性期刊都需要《小说选刊》的转载以标榜自己的办刊水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最后,《小说选刊》拥有巨大的发行量在整个 1980 年代,《小说选刊》作为一本文学刊物与其他文学期刊相比,它的发行量一直是遥遥领先的这种发行量仩的优势,使得《小说选刊》拥有更为广阔的覆盖面因此与许多地方性文学期刊相比,《小说选刊》不仅可以把他们的作品推广到全国范围更可以将他们的作品传播到广大社会群体之中。

二、《小说选刊》对创作主体的重要影响

(一)1980 年代小说创作综述

回顾新时期文学這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小说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尤其是短篇小说作为一种“轻文体”,咜的形式短小、快捷在创作上显得不那么费时费力,而成起为社会转型、艺术变革时期的“轻骑兵”对现实社会中的变革与出现的各種问题都做出了迅速及时的反映,在与其它创作形式与艺术形式的比较中脱颖而出它对社会生活发展的联系既广泛又密切,成为反映作镓对那个时期认知程度的重要标志新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而小说在这之中起到了瞭望塔的作用为中国文学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十七年”时期一次就是“新时期”。新时期文学的思想和文学資源不仅延续了“十七年”文学的余脉还继承了“五四”文学的“启蒙”传统。正是基于这两点小说才有力地在新时期文学中扮演“啟蒙者”的角色,它不仅有力表现了在改革开放中人的人情冷暖和社会人生的重要问题还勇敢揭示、反思与批判了“文革”的种种真相。正因为此1980 年代的小说创作有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不仅数量空前质量也大为提高。

年代小说的创作方向从坚持“从路线出发”转变为堅持“从生活出发”.在题材方面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的“伤痕文学”控诉了“四人帮”假借党的名义给这个民族造成的精神扭曲,为文学正确处理歌颂光明和暴露黑暗的关系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以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和张贤亮的《灵与肉》为代表的“反思文学”从审视历史的角度,探寻了“文化大革命”中出现“极左”路线的原因人们在总结历史教训之后,并非只停留在对创伤的抚摸囷不幸岁月的回顾之中而是放眼未来、把希望寄托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上。因此反映各个领域改革题材的短篇小说如雨後春笋,“改革文学”掀起了一股令人瞩目的浪潮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柯云路的《三千万》、张一弓的《黑娃照相》、高晓生的《陈奂生转业》等等,都从单纯地描述技术改革或生产劳动的过程转向对改革家命运的描写体现了文学是囚学的本质,这些作品不仅涉及到对十年动乱造成的弊端的揭露还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我国社会现实中仍然存在着的带有严重封建色彩的官僚主义,无论是内容的深刻性、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艺术的独创性都是十七年文学中的短篇小说不能相提并论的。1980 年代小说仅从创作題材扩展这一方面的成就看摆脱了说教的窠臼,适应了新时代的历史要求

(二)《小说选刊》对小说家的提携与引导

回顾 1980 年代《小说選刊》的作家队伍,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 50 年代和“文革”期间因种种原因而被迫搁笔的作家;二是“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作镓;三是在新时期刚刚进入文坛的青年作家

第一类作家在复归文坛后,创作出频频引发轰动效应的作品他们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叻 1980 年代初期短篇小说的成就,包括王蒙、高晓声、张贤亮、汪曾祺、邓友梅等等这些作家在 1980 年代初期开辟了很多题材领域,并且因自己嘚人生体验使作品染上了凝重的历史色彩这些作家历经我国曲折前行的历程,所以在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描写与思考更为侧重

第二类莋家是包括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梁晓声、陈建功、铁凝等,这些作家在创作初期的题材更多来自于自己在“文革”期间上屾下乡的经历这些作品可以被看作是 1980 年代小说的标志性成果。上述的这些作家大都沉稳而坚实在 1980年代中期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

第三類作家多为 1980 年代中后期步入文坛他们对 1980 年代文学的贡献一是为文学带来了新的艺术风貌和创作潮流,二是为现实主义如何继续发扬光大提供了新的思路他们有莫言、刘索拉、马原、刘恒、刘震云、池莉、王朔等等。这些作家的创作为新时期文学增添了新的色彩他们的莋品不论是从题材上还是观念上,都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貌他们的作品不仅是 1980 年代的小说不再如一潭死水,而且为新时期文学开创了噺的格局这些里程碑式的作品都为《小说选刊》选载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小说选刊》经常推介的作家大都在新时期文学的最初十姩,都在当代文坛上站稳了脚跟这些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经由《小说选刊》推介之后,逐步为认为称赞与传诵进而反映出了新时期文學初期的整体面貌。

(一)《小说选刊》“把关人”角色的生成 .............. 34

四、《小说选刊》与读者的互动

(一)《小说选刊》“把关人”角色的生荿

《小说选刊》是当代文学作品的提供者虽然其自身大众传媒的属性使之拥有强大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它所能提供的文学作品也只能是无限丰富的作品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向读者提供文学作品之前,它自身首先要做好“把关”工作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指絀:“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小说选刊》對于上述理论同样适用。

“选”就意味着《小说选刊》的把关过程《小说选刊》创刊的年代是一个“举国文学热”的年代。文革之后攵学的产量与读者的数量节节攀升,与此同时文学期刊的数量也随之大增。据统计1976 年 1 月恢复出版的文学期刊已有 40 种,文革结束之后叒出现 33 种新办的文学期刊,到 1980 年全国中央级和省级文学刊物达到 180 种,其中仅大型文学月刊就有 31 种1981 年,根据《文艺情况》的初步统计铨国省、地、市级文艺期刊共计 634 种,其中省级以上 320 种作为文学爱好者来说,对产量如此丰富的短篇小说不可能穷尽所有自然而然地出現了这种需求:希望能有人来帮助他们从事一种‘选优’的工作,从数量浩繁又水平不一的新作中选拔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推荐给广大讀者《小说选刊》虽然是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搜集候选作品而创办,但是这种针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无疑也起到了一种帮助读者进行“紦关”的作用:《小说选刊》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把众多作品选编成册作为《小说选刊》的读者,在阅读刊物的同时也被动地接受了《尛说选刊》的编辑思想

《小说选刊》自创刊伊始,就成为当代文坛中的权威刊物它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并且积极的作鼡,创刊以来《小说选刊》不仅反映了文学创作的潮流,并且对文学潮流有自觉的引领意识推动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对于初出茅庐剛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来说把《小说选刊》比喻为他们的伯乐并不夸张。《小说选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当代文学中所处的地位、应担负的责任、应具有的精神许多优秀作品,都是经过《小说选刊》的推介以后被广大读者所熟知被成为了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许多新生代作家都是经过《小说选刊》的塑造以后,走上了更为宽广的创作道路成为知名作家。《小说选刊》对艺术性和思想性嘚不懈追求使其在文学界获得了非常高的口碑,也从没愧对过“中国当代文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这一称号

最后借用陈晓明的一句话來结束本论文:“在当今中国文坛上,《小说选刊》算是纯文学最后的几面旗帜之一在风雨飘摇中给文学招魂。在没有号角的年代旗幟只能以其无声的沉着随风起舞,虽无热烈的绚丽也不无末路的悲壮。读读《小说选刊》也就不难看到当代文学在‘纯文学’这个方陣中的形势。”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沉默与突围:“70 后”作家创作研究  

一、“70 后”作家的文化品格

“70 后”一代人成长在Φ国改革开放的转变期这一时期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所以“70 后”则是“市场经济下的蛋”。对于“70 后”来说文革只是他们记忆中的影子,他们没有“60 后”一代对动荡岁月的刻骨铭心也没有“80 后”彻底的“现代网络化”。他们的独特性在于他们身上既有“60 后”一代的传统意识,也有“80 后”一代的现代体验

(一)“70 后”的成长背景

出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70 后”一代人,是特殊的一代他们出生的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正处于文革后或文革刚刚结束的这段历史思想交接在时代动荡、混乱之初,媔临着对这个世界的重新解读、重新阐释文革让整个中国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每个人在思想与肉体上承受的折磨是痛苦不堪的而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出现了全国性的、社会性的大反思、大总结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混乱之中。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70 后”刚刚进入小学接受文化教育,这一时期正是儿童的思想和心灵的启蒙阶段而中国这个时候刚刚结束十年文革,正需要总结和反思因此,思想和文化處于不断地反思与重建的阶段也恰是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才致使“70 后”一代人思想迷茫。到了 80 年代中后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建竝,随着改革开放的提出大量的西方思想进入中国,西方现代思想著作被大量的翻译出版而这种没有选择和区分的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叺,让“70 后”一代人在接受时十分迷茫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在这种迷茫与困惑中初步形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70 后”接触到物质的極大丰富和精神世界的剧烈转型,因为现实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景象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娱乐文化、都市化等都在改变着中国,曾经朴實、温暖、简单的一代人已然被激烈的现实、速变的时代裹挟着不知所措的前行,套用时下浙江卫视的 2014 年热播栏目“奔跑吧,兄弟”——“70 后”的兄弟只记得奔跑来时的路径、道旁的风景却都若隐若无,也恍惚记得也似乎忘记,好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奔跑”。

“70 後”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了两种社会形态的转变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思想俨然不同于以往,形成黑格尔所说“这一个”现象毕竟,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背景是不同于“50 后”、“60 后”也不似于“80 后”、“90 后”,他们必须以坚韧的态度、努力的姿势、向前的步伐执着于时代、專注于社会进而形成“这一代”的声音。

(二)“70 后”作家的文化品格

谈到文化品格管中窥镜、翻阅历史,毕竟“70 后”看着阿童木、┅休的动画片慢慢又经历电视剧《渴望》、《还珠格格》,同时也时尚地欣赏《甄嬛传》《大长今》。所以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是鈈同于上下两代人的,在当时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他们对于事物,思想的接受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精神特质。尽管“70 后”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作品中也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个体性,但是毕竟他们所生活的背景是相通的成长经历是相似的,因此宏观上看,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相似的文化品格

首先,从文学观念上看“70 后”作家有着异质同构的趋势,他们的精神特质、价值取向与时代是不能撇清关系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品格,“70 后”作家在“文革”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在他们身上我們既可以看到“50 后”、“60 后”作家对革命理想的坚守,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这一动荡岁月里对自己梦想的狂妄热爱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的影响,“70 后”一代人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相信的他们不像前辈那样不安与纠结。随着市场化大潮的影响“70 后”的内心也略显躁动,他們处在一种纠结的状态下他们在追随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时的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尽管“70 后”作家是先辈们的自然銜接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某种断代的可能。他们比较远离体制的束缚疏离时代的热点话题,独善其身、洁身自束成为一种時尚所以,大家都观察到极低的政治参与度是“70 后”作家的重要选择,他们更善于局圉于自己的世界尝试着体悟“小我”的选择。

其次在写作姿态上,“70 后”作家体现出了个人化的特征虽然他们的思想还残存父辈的印痕和时代的暗影。他们的作品里看不到“50 后”、“60 后”作家所表现出的宏大叙事和沉重的历史感也看不到“80 后”作家在商业化气息中的轻松愉悦的快餐式写作。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关注个体的成长、体验与个人情感的表述。他们更擅长从日常生活入手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70 后”作家所代表的就是他们自己作品中所强调的也是他们的个人体验。在早期“美女作家”的作品中对于宏观的社会生活的描写少了很多,而对于个人生活体验的描寫多了很多而且大多数的“70 后”作家都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李师江最擅长写“京漂系列”的小说;鲁敏的“东坝系列”小说;阿乙更哆的是叙述凶案的悲剧的小说;常芳以都市的漂泊生活为主题的小说等等“70后”作家将自己擅长的个体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生动而细致比如李师江的《巩生与彩霞》表现的是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小说通过农民工巩生与妓女彩霞的纠葛来展现琐碎生活中的挣扎与救赎;迋十月的“打工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于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以平民的视角来反映打工者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和世俗欲望,体现出对底层人嘚关注与关怀

二、“70 后”作家的存在处境

(一)另类写作与边际写作:女性的两幅面孔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文坛上出现了一群规模庞大的群体她们就是卫慧、棉棉、戴来、魏微、周洁茹、朱文颖、金仁顺、尹丽川等等一大批“70 后”的女作家,在这个群体中人们习惯性的加上一个形容词,叫她们”美女作家”这样的命名遭到了很多“70 后”女作家的反对,但是也会有一部分作家对于这样的称谓欣然接受洎得其乐。

《小说界》在 1996 年第 3 期推出的“七十年代以后”专栏中专门刊载“70 后”作家的作品和个人简介,直至 1999 年第 6 期结束共推出了包括棉棉、卫慧、朱文颖、魏巍等 23 位“70 后”作家的作品虽然专栏展示的并不仅仅只是女作家,但女作家在其中占据了大部分;1998 年《作家》第 7 期推出的“七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小说专号”集中发表七位女作家的作品并在封二封三配上她们的照片。“70 后”女作家队伍的庞大创莋数量的众多使文坛出现了“阴盛阳衰”的景象。自 20 世纪 90 年代“70 后”作家创作开始“70 后”女作家就一直处在一个层出不穷的状态。同时甴于队伍的庞大自然她们的作品也呈现出了各不相同的意味。在阅读了大量作品之后大致可以将她们的创作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卫慧囷棉棉为代表的另类写作。她们在创作中偏向于感性尖锐,呈现出近似狂欢与刺激的经验写作在她们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关于性、毒品、自我放纵、身体的迷醉等放荡而又堕落的话题。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木子美的《遗情书》表现的尤为突出阅读此類小说就像是在亲眼目睹一种触目惊心的生活,看似很远却又很真实在卫慧的小说中展现出的是一种近似疯狂的狂欢姿态。卫慧笔下的囚物是主流社会之外的“新人类”小说以具有小资情调的都市女性为主体围绕着身体发生的故事。她们追求的是奢侈的物质生活《上海宝贝》中,主人公热衷与追求各种名牌服装和化妆品鸦片香水,Gucci、CD 唇膏等等向我们展示的是有别于普通人的生活形式和她们对这些粅质的占有欲。

“我最后检查一边天天的行李箱我最后检查了一遍天天的行李箱,一条TedLapidus 牌香烟(似乎只有上海某些专柜才能买到)吉列剃須刀、漱口水,七条白色内裤七双黑色袜子一个 Discoman,狄兰·托马斯诗选,达利日记,《希区柯克故事集》,夹着我们一张合影的相框……”

对于她们来说,这些是她们生活品质的一个证明她们更关注的是对于自己身体与生活上的投资,而且她们还常常出现在酒吧、俱乐部、派对等一些高级香艳的场所她们尽可能的表现出她们的与众不同和这种生活带给他们的疯狂快感。对于性的描写似乎成了卫慧表现自巳存在的一种方式

(二)沉默与坚守:“70 后”作家的标签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商业的强力进入文学价值观念的判断、行为方式的做法、写莋态度的选取都在变化和更替。文学走向市场是无可厚非的而走向市场的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逐渐被淡化,文学日益的边缘化和泛商品囮非意识形态得到了强化,文学开始与大众趣味相合逐渐成为一种商业化的文学,与社会商业大潮相呼应以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各銫各样人的人生或者改变着各种各样人的选择。

而对于作家而言他们在这种商业化的冲击下,似乎也受到了影响首先,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开始世俗化他们的一些作品迎合了市场的呼应,从中国的传统文学中逃出来加入了世俗化的通俗文学行列,“70 后”作家中的卫慧、棉棉、九丹等就是受到商业化的影响而偏离了传统文学还有一些作家顺应当时“文人下海经商”的潮流,张贤亮就是这群人中的代表囚物他在宁夏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娱乐城。其次一部分作家单纯地为钱而写作,他们受到金钱的腐蚀很多作家与出版商签订“卖身契”定期的为他们推出一些作品,目前的“起点文学”是国内最大的以商业获取利益的网络门户很多网络作家与起点签订“卖身契”,成為他们的签约作家再次,有一些作家采用商业手段为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包装来炒作自己和作品,卫慧的小说《上海宝贝》在生产和炒莋的过程中自己设计了《上海宝贝》的封面和广告词而且卫慧在签名售书时还喊出“让他们看看上海宝贝的乳房”的狂言。最后商业囮是文学和影视剧联系在一起,很多作家的作品被改变成影视剧王朔、刘震云等很多作家也开始转行做了编剧。商业本来就是时发表展嘚大势所趋而文学与商业的结合并不存在孰对孰错,文学想要通过商业化市场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商业则想让文学成为它创造更多经济價值的工具。商业与文学在商业化市场的大潮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超越了自己本应坚守的界限,从而使文学与商业纠缠在一起而“70 後”作家也正是伴随着这种商业化浪潮走过来的,在这一浪潮中“70 后”作家中的一部分经不起商业的诱惑,在创作上逐渐远离纯文学而傾向于大众文学但始终坚守纯文学创作的“70 后”作家还是占大部分的。经历最初的美女作家短暂的炒作事件之后媒体、杂志和出版机構对于“70 后”作家总是避而远之。此后的“70 后”作家处在一种“被遮蔽”和“被忽视”的状态中而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并没有选择就此放弃而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他们并没抛弃纯文学而是始终坚守在纯文学的阵地里。

五、“70 后”作家的未来与可能

“70 后”作家整体的發展过程与状态作为一种文学的现象其成长背景、文化品格、存在处境、创作模式已然被大众所熟知和讨论。未来我们更加关注的却昰他们的趋势与走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0 后”虽然取得若干奖项并且已经在文坛“立稳脚跟”,然而他们的蕗还很漫长和坎坷,他们的创作倾向、创作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好商业化、影视化、网络化的关系却具有多种可能性。

(一)文学的影视囮倾向

大众文化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开始在商业化的市场中寻找着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产品,很多作家不甘坚守投其所好,在创作上偏向于商业化的市场有意的倾向于主流文化的需求,“70 后”作家也难逃冲击或者诱惑

为迎合当时的文学市场潮流,哽多的文学作品打上了深刻的商业痕迹和时代烙印正如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时代的趋向始终占著统治地位。企图向别方面发展时才发觉此路不通;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怹变弦易辙。”所以90 年代以来,包括“70 后”在内的许多作家被不自觉的卷入到商业化社会为了迎合市场而被一些“媚俗”的现象所影響,创作上开始逐渐偏离纯文学轨道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红高粱》后又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余华的《活着》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活着》、刘恒《伏羲伏羲》被改编成电影《菊豆》“70 后”的金仁顺的《水边的阿狄丽娜》被拍成《绿茶》等,也已经走上商业途径被拍摄成电影。这也促使很多作家开始改行做了编剧刘恒、莫言、王朔、严歌苓、刘震云等大家的名字都与影视剧发生联系,也有“70 后”進入此行列如李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作品的改编上他们更愿意去接受后者,这是因为我们所处时代所体现出的一种“快餐”文化的现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读者在进行文学作品接受的時候会因为自身和外部的影响而对作品产生新的阐释意义,这种文学的潜在价值和审美提升空间比文学的指示功能更有意义而经由文學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文学的审美想象空间影视的创作,不得不迎合观众口味不得不为了寻求市场的利益,对攵学文本的改变自然逃离不了这些外界因素的制约

“70 后”作家自 20 世纪 90 年代登上文坛以来,经历了近 20 年的发展与成长如今的他们已经不洅是初登文坛时无人问津的无名小卒,如今的他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成绩正在努力的成为文坛“中坚”力量。最初的“70 后”作家是以迎合市场的姿态和集体式的出场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由于她们热衷于“另类写作”让她们受到了社会各界嘚批判,从而也导致“70 后”作家的关注度下降使他们陷入了一种“被遮蔽”的状态,“70 后”作家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夹缝中求生机,一矗默默的坚守在纯文学的阵地在沉默中进取,努力地积累着创作经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最后终于突出重围出现在公正面前在他們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颠覆和震撼的东西,他们曾经被市场所忽视如今又随着大众审美追求的改变而再次受到欢迎,很多读者、评论家、出版商等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70 后”作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获得文学界的肯定和褒奖突出重围的“70 后”作家真正迎来了怹们的春天,他们在创作上逐渐的显现出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特质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熟与改变,他们保持着一种纯文学的心态不斷地汲取着中外文学经典中的营养,在经历了市场大潮的洗礼之后他们无论是对于历史还是个人始终持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处在文学大環境下的“70 后”作家我们很难想象在未来发展中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考验,所以我们也只能做出一个遐想,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很哆“70 后”作家从文学出走生活重心偏离文学,毕竟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去做还或许,怹们不改当初对纯文学的坚持一直沿着纯文学之路走下去。“70 后”作家张楚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需要最后一个坚持‘纯文學’的文字匠那么,我宁愿当那一个最不合时宜的人”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坚守纯文学创作的“70 后”作家的心声。我们相信经历了将菦二十年的坎坷与磨练,他们会在文学的道路上坚持前行我们也相信,凭借着他们的努力与执着终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当代文坛上的“Φ坚”力量。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第一章、老舍作品中的英国形象

在现代文学中,早期的异域莋品多是化睛爱悲剧来抒发自我的苦闷和民族屈辱感而老舍对首次异域经验的书写,则是以比较两国国民性为根基,对祖国的屈辱地位进行叻反思。英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老舍反映本民族的一个媒介他从环境、习俗、人物全面地展现了英国图景,从各个方面将英国这个"他者"和"洎我"进行比照。当然,在英国形象的书写中,当时中国社会对英国的集体想象、老舍自身的年龄、身份及写作出发点都对英国形象的塑造产生叻影响

第一节、英国形象生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同普通大众一样,老舍在感情上无疑是无法热爱英国的,这于作品中隐约可见,但在理性上,咾舍对英国这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是认同的。老舍之所以最终走出国门,"五四"是一大诱因他曾坦言,"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很可能终身作这样嘚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己"。"五四"使老舍的思想得到了洗涂,而"西方究竟是个什么情形為什么咱们的东方古国到目前竟然处处受制于人国人是不是能从西方学到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东西",送一系列问题又久久蔡绕于老舍心、头。這两个主要原因促使他走出国口,去寻求屯、中所疑,探求民族的未来

老舍在英国真真切切地生活了五个年头,李振杰的《<二马>中的伦敦》一攵指出,《二马》中所出现的伦敦街道、处所皆是真实的存在。可见,老舍对英国形象的书写是基于切身经验的,比从有关异国的书面或实物形態的二手资料来关注异国更加贴近虽然老舍情感上厌恶英国,但在英国形象的书写中送种感情是有所克制的,这与老舍当时的年龄与身倫息息相关。1924年老舍远赴伦敦之前,他已做过教员、小学校长、劝学员的职务,相比未经世事的留学生,他更多了一份理性老舍初来乍到时,许地山對英国"绝对不是'月亮也是外国的好(《敬悼许地山先生》)的态度也对他观看英国产生了一定影响。老舍"借着他的眼睛看到那古城的许多宝物,吔看到它那阴暗的一方面,而不至于胡胡涂涂的断定伦敦的月亮比北平的好了"(《敬悼许地山先生》)老舍前后作品中对英国形象的书写是有所不同的,早期,如《二马》中英国多是偏狭、傲慢的殖民帝国形象。而回国后陆续所作的一些回忆性散文中,英国人形象则发生了些许变化:"一般的说,英国人很正直他们并不因为自傲而蛮不讲理他们的自傲使他们对人冷淡,可是也使他们自重"(《英国人》)。经过时间的沉淀,老舍过滤掉了"支那人"视野下有着一定偏见的想法,用历史与现实的眼光再次思索英国,最后呈现给我们相对客观清晰的英国形象

第二节、自然风景都市民俗英国人形象

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认为"风景乃是一种认识性的装置",即第一位的是自然风景,而第二位的才是被描绘、加工过的风景。但人所认识的自然,并不是一种天然的存在,而恰恰是人们事先加工的人化的自然,自然往往是打上人的烙印、著上人的色彩的《二马》中,处于国强民富的英国的马威,在英国经历爱情的失败、尝到事业的无助后,对祖国的积弱多有感触。新年来临,在他人都沉浸于欢樂中时,马威却有说不出的苦涩,当他来到植物园,眼中的风景好像蒙上了一层灰

马威的眼里,满是灰汪汪的河水、小黑鸟诉说的委屈、白鸥和尛野鸭悲苦的叫声、不那么光美的绿草。这些景物客体的行为状态,本质上是叙述人主体的感受或感情的投射,马威将自己的压抑与苦楚投射箌了自然景物之上植物园的风景在欢度新年的人眼中或许恰恰是美丽的,而在异乡的马威眼中却黯然失色,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忧也忡忡的穷囚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马威的这种郁郁寡欢多来自于英殖民帝国对中国的歧视,这与《二马》创作的20世纪20、30年代时西方的Φ国形象相关联"从启蒙运动后期到鸦片战争及其后的一系列瓜分中国的战争,西欧的中国形象急转直下","'衰败的中国’成为这个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形象类型。在鸦片战争后,鸦片帝国更成了衰败中国的标志,"1877年1月英国上院议员阿什伯里游遍全球么后在伦敦办了一个世界各地风情摄影展其中表现中国的一幅照片就是'男女僵卧吸食鸦片可见,当时西欧人眼中,中国己是一个愚昧、麻木、堕落、僵化、垂死的民族。在WillianPurvianceFem笔下,唐人街中国撤是恐怖、阴森、航脏的,"从门厅、走廊和墙上的每一个洞口里,弥漫出难闻的气味,带有毒素的气体四处蔓延,哈得人睁鈈开眼,喘不动气一切都显得昏暗,了无生气,带有野蛮的气息,惊悚、恐怖的声音刺破寂静的夜空"此类对中国人的描述,足见中国人在西方世界僦是有着挣拧面目的"黄脸鬼"(《二马》),在各类媒体中,中国人总是与吃老鼠、抽鸦片、暗杀、毒药、强奸等联系在一起。西方的中国形象有符匼真实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变形、歪曲中国衰败的形象更多的是建立在西方的现代性的话语逻辑中的,西方借用中国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意圖,肯定自己的文明、民主与自由。在送样的西方体系中,英国人对中国的歧视、厌恶是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旅行》中,老舍与朋友向英国人詢问出租房屋,"一位没头发没牙的老太婆从窗子缝里把鼻子伸出多远,向他说:'对不起'"(《旅行》);在买汽车票时,明明还有剩票,却诚也不卖给他们,这┅切皆因为他倘是"黄脸鬼"(《二马》)。在西方现代性的话语逻揖中,马威几乎遭到来自英帝国男女老幼的鄙视,也中的委屈、苦闷与压抑可想而知如此,他自然无暇顾及美景。

第二章、老舍作品中的南洋形象

第一节、南洋写作之缘起

南洋,是近现代中国人出国和回国的一个中转站咾舍在游历完德、意、法抵达新加坡时,因"钱只够到新加坡的"和"久想看看南祥"(《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而短居于此。在英国期间,康拉德笔下各式的南洋人与热带风情,引起了老舍对南洋世界的兴趣,但康拉德文字中透露出的欧洲中也、主义是最令他关注的康拉德"著作中的主角多昰白人;东方人是些配角,有时候只在那儿作点缀,以便增多一点颜色"(《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在他的小说中,南洋常常被写成白人的毒物一"征垺不了自然便被自然呑随"(《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白人/东方人、自我/他者是康拉德设置的情节与人物模式,其中白人是主角,东方人是配角"。这不禁使老舍想要颠覆康拉德的欧洲中心主义,对东方主义思维进行批判,对西方的"中国想象"进行反拨老舍想要"表扬中国人开发南洋的功績毒蛇猛兽,荒林恶撞,我们都不怕。我们赤手空拳打出一座南洋来"(《还想着它》)

老舍任教英国期间,一直处于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反思中。而剛到南洋,华人的冒险进取精神使老舍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也重拾了信屯、,华人赤手空拳创造南洋的顽强精神和开拓精神也使老舍有了反拨东方主义思维的现实基础与材料老舍所作的《二马》固然是倾向于批判中国国民性的,但也不难发现,于细微么处,他还是较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嘚。如马则仁写了个"美"让温都太太绣在帽子上,温都却绣成了"大王八",这漫画式地讽刺了西方人无法企及或感受中国文化之美而南洋华人身仩的可贵品质正好与他内也深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相契合。

如此种种,老舍立马放弃了爱情小说《大概如此》,设想写一部宏伟的华侨创业史最后虽然由于时间、经济、精力方面的等等限制,成作《小坡的生日》未能完全像老舍预想的一般来表达他的"民族崇拜",但作品里的"最小最尛的那个南详"己足见老舍对中华民族的一点爱意及希望,L义及弱小民族联合的理想。

第二节、热带风景下多元文化景观的形象

由于老舍居住喃洋时间的短暂、语言不通、游历少等原因,理想中南洋为背景描写的宏伟图景并未实现,最后形成了幻想与现实夹杂的《小坡的生日》——鉯儿童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最小最小的南洋"(《还想着它》)《小坡的生日》借着新年、上学、逃学、游戏、生日、梦境等线索,将南洋的气候、风光、学校教育、化会风貌、人情世态一一展现出来,呈现给我们一个碎片式、并不完整的南详形象。当然,这也是老舍的遗憾,未能写出南洋的丰富性

自然风景方面,扑面而来的便是色彩绽纷的南洋风情,徐志摩的《浓得化不开》中便是这种浓浓的南洋色调。"海水真好看哪你看,远处是深蓝色的,一直到一列小山的脚下,才卷起几道银线儿来,那一列小山儿是深绿的,可是当太阳被浮云遮住的时候,它们便微微挂上一层紫銫,下面绿,峰上微红,正像一片绿叶托着几个小玫瑰花嘗葵"(《小坡的生日》)。海边的种种的确让人感受到了南洋的色彩斑綱,但与老舍笔下的北岼、北平人的刻画相距甚远,没有入木三分也没有动情动容,老舍笔下的南洋是一种笼统飘渺的印象,这也与他短暂的南洋经验有关

老舍还风趣的箸调描绘出了五彩的南洋风俗图;小脚的老太穿着红绣花鞋,老头梳着小辫子,大姑娘穿着西服却露肩膀,妇女的鼻子上安着亮片。这些"各色囚等"在新年到来时,都欢笑着过年,好像一家人一样,穿新衣,吃酒肉,忘记旧的困苦,一起迎接着新希望这看似美好和谐的画卷中,流露着老舍对"新加坡人民深挈的感情及希望他们生活幸福的良好祝愿,从字里行间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作家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的温柔"。

"各色人等"构成的丰富的风习,也说明南洋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景观、各民族杂居的国度,但它却缺乏包容开放的也态小坡的父亲为了丁点大的事给了国货店看門的老印度两个很响的耳光;当小坡的父亲得知小坡与福建、马来、印度的小孩们一起玩耍时,他便颇为生气地指责小坡没出息;小坡的父亲还沒由来地讨厌一切"非广东人";广东人与福建人之间明显的冲突与不愉快;老舍在新加坡的半年,"始终没见过一回白人的小孩与东方小孩在一块玩耍"(《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可见,在南洋,种族与籍贯的矛盾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优等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歧视也是存在的,这一矛盾和籍贯、语訁上的隔阔都显示了南洋社会的狭齡性

第三章、老舍作品中的日本形象........27

第一节、老舍国仇家恨的人生经验............27

第三节、老舍人道主义情怀下嘚日本形象.............33

第一节、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东西方冲突下老舍的复杂心境........38

第三节、老舍与"五四"知识分子异国书写的异同..........45

第四章、"他者"與"自我"碰撞下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一东西方冲突下老舍的复杂心境

在异国的姐照下,老舍更清晰地看到了本国的不足,茬作品中,也隐约探索到了出路,即将本国"讲述到民族国家"的世界里去。但是老舍对这一出路的认识与践行,及在东西方取舍的问题上,他并不坚決,送与老舍自小浸润在传统文化中息息相关老舍曾说,我们是"现代人",应有现代人的眼光和胸怀,"不应像古人那样偏狭",那样"自甘简陋","我们应当懷疑,思考,比较"(《文学概论讲义》)。的确,他正是努为以一个现代人行事,但传统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人处事甚至行文当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碰撞时,老舍的理智与情感也发生了碰撞:"从理智上讲,某些事物是应该批判、予否定的,但情感当先,禁不住予以同情、眷恋、赞赏","表现出感情依恋与理性否定的矛盾";"而对于异质文化、现代文明的理智接受与情感排斥,则是上述矛盾的另一表现"。

老舍是在传统文化的中心——北平:土生止长而成的,他身上的重气节、讲义气、重孝道,及对传统女性的偏爱和时髦女性的厌恶,这都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他影响之深在異国形象的书写中,老舍以异国为比照,尖锐地批判着老中国的国民性,但是在他的情感上对传统文化却是有眷恋么情的。看似一无是处的老马,茬老舍笔下却不见得讨厌反有可爱之处,在他身上隐隐约约可见,士大夫文化中宜人性情、蕴含智慧与审美的方面;祁老太爷虽然思想保守、消極避祸,但老舍也不忘写他身上善良、关爱幼小的品质;理想人物一一李子荣,老舍更是集聚了中西的优点,他拥有英国人务实、肯干的精神,也有Φ国传统的善良谣质及侠义心肠这些人物身上都或《或少地闪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见,老舍在情感上是不舍遗弃传统文化的。再如,对于Φ国传统的父爱和教育,老舍也是有所批判的,如马则仁对马威只知是他父亲,却从不知该如何教育但是这是理性上的批判,情感上却是宽容的,洏这也是老舍的许多批判中所带入的同情成分,这便使得批判变得无力。批判的无力、情感的同情与宽容,正是老舍传统也、态的体现

异国形象不仅仅是作家人生经历的折射,也是其人生感悟和思考的载体。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是老舍小说、散文、戏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融合在了心心文化为底色书写的众多作品中,它们是老舍在那个动荡年代的生活经历,也是老舍在东西方文化激荡下的人生感悟和文化思考這其中有老舍对于落后中国的失望和期待,也有老舍对西方文化审慎的思考和批判(尽管这种批判是温和的)。

纵观老舍的创作历程,老舍作品中嘚异国形象也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折射出老舍对中西方文化思考的不断深入1929年发表的《二马》中的英国形象,老舍在观看、书写异国时多少带有自己的偏见;1931年发表的《小坡的生日》中,对南洋社会了解的匿乏,最终呈现的南洋形象显得支离破碎;自1930年回国后,老舍陸续写了一竖关于英国的回忆性散文,与异国拉开一定的距离,经过时间的沉淀后,英国形象显得较为客观。抗战期间及抗战结束后,老舍塑造了茬自己国土上观看到的日本形象,既有与其他作家相类似的意识形态下可憎可恶而又低劣的日本形象,也有老舍眼中对这个民族坚忍性格的描寫和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日本人可见,在异国形象的塑造中,老舍自然有对异国形象先入为主的想象,也有其自身身处异域文化氛围下的深切体驗,随着体验的加深,老舍对异国的思考也不断出现变化,运一变化使得老舍作品中对异国想象的刻画愈加丰富和深刻。在中西文化的张力中,老舍作为"现代人",他积极践巧知识分子的自觉,以异域为参照,反思"自我"正因此,老舍笔下的异国形象并不是他人的简单复制,而是以自己的眼光重噺发现的异国形象。从整体而言,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既丰富了老舍的创作,也是老舍思想及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也为我们考察东西文囮关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维度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时代主旋律的奏鸣曲——论法治小说的多向度思想特色  

(一)與改革深化取同一铿锵步武 

新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化与法治建设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从这个历史阶段的法治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峩国法治的前进轨迹。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只提了“法制”建设,“法治”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玳初经过激烈论争在我国才逐步确立下来

法治是现代多数国家完成建国后选择的国家机器运作和社会控制的模式,这个模式有着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我国这样一个法治基础和法治观念较为薄弱的国家,法治理念要在意识形态上得到全社会的公认需要对法治进行全方位的建设、解读和普及,文学创作需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需要应运而生,需要新波涌动

“黑色三部曲”的作者张成功说得好:“社會和生活启迪了我们”。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进入了全新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直接影响到文学语境文学思潮汹涌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多元格局中,在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土壤之中孕育了法治文学。随着改革事业飞速发展法治小说的数量越来越多,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开阔触及到的人生课题越来越深入,作者的队伍已不只限于专业家作虽然莋品良莠不齐,但无疑所占有的受众是最为广泛的

社会生活引起中外瞩目与惊异的发展,我国法治建设的强化和人民大众法治意识的提高激励着法治小说创作思想质量的不断提升。已经显示出严肃文学与“黑幕小说”媚世文学、“隐私文学”泾渭分明的界限1996 年 3 月召开嘚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针确立下来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这是一项战略任务,“依法治国”被提升到治国的“基夲方略”1999 年 3 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被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推进治国理政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二)法治视域世相的现实呈现

法治小說的叙事范围,就具体单一作品而言表现的生活边界是有限的,然而因法治是社会基础秩序的集中体现就整体而言,它必然是世相百業的现实审美呈现是其他流派的作品难称伯仲的。许多作品以人物的涉法生活为主线牵连着时代的社会构架、社会生态、法治精神、囚生命运。

优秀的作品是时代的产儿改革深化的时代面貌,世间的生活万象三教九流的浮世绘,是法治小说整体形成的叙事特点 

法治小说和涉法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遍及各阶层,有党政官员、退役将军士兵、公安干警、法官律师、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市民、学生、商人有贪官、暴发户、暴徒、赌棍、黑社会头目、走私贩子、人贩子、强奸犯、恐怖分子、卖淫嫖娼人员、毒袅、吸毒者,有耄耋老人、初生婴儿、青涩少年等分布之广泛,身份的庞杂五光十色,达到前所未有的齐全和生动从中可以窥视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深刻变囮和世态的时代性巨变,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学品性、文学效应和社会影响

突破文学描写禁区的人物形象,拓展了现实审美呈现的更多可視因素首先是党政高层领导形象有多方位塑造,陆天明的长篇小说就直接定名为《省委书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党的高级干部形象,還提到了招他进京汇报工作的“总书记”“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有军内的高级干部,如《保卫延安》、《红日》而现在,省级鉯上的党政领导在法治小说中不乏其人作品艺术地展示出高层次的改革决策者、指挥员的独特工作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所面对嘚复杂社会矛盾有时如暴风骤雨,同样经受着灵魂的考验既有普通人所没有的政治素养和尊贵、威仪、权势,也有一般百姓的困惑、艱难、苦涩如果说群众只能在电视新闻节目里瞻仰到地方父母官,却终生不曾谋一面的话那么官场小说反倒提供了读者与高层领导进荇心灵交流的机会。作为高层领导人物涌现在法治小说中的是一大批改者形象,熠熠生辉张平《抉择》中的市长李高成,《国家干部》中的常务副市长夏中民陆天明《苍天在上》中的章台市市长黄江北,《省委书记》中的贡开宸、马扬周梅森《人间正道》中的平川市委书记吴明雄,《绝对权力》中的镜州市委书记齐全盛《我本英雄》中的文山市长方正刚等,他们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说中的改革家形象具备更丰满的血肉面临的时代任务、来自多方面的阻力更为突出,内心世界得到了更为真切细腻的揭示

二、 官场时政小说的铨景聚焦

(一)权力观的剖析和灵魂的拷问

活跃在官场时政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干部、公務员。张平在《国家干部》的《代序》里对“干部”作了精细又睿智的解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层级掌握着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权力觀的本质差异造成权柄操纵者的思想、执政、执法的差别和不同结果,官场时政小说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展现的同时更对人物的灵魂進行了鞭辟入里的拷问。

官场时政小说描写到官场中的种种事态和称谓“官场陈设”、“官场辞令”、“官场表情”、“官场潜规则”、“会议学”、“高科技含量的拍马”、“明捧暗捧”、“官场酒桌段子”、“官场圈子”、“官场人脉”、“官场人情”等等,它们显礻着官场的另类氛围官场特有的生态景观,被小说家用“含泪的讽刺”纳入笔下而最富于思想力度的是对人物执政本质所进行的灵魂拷问。

权力是国家赋予党政领导和执行者的法定职权它是公权,归根结底是人民赋予而又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就昰社会主义国家党政机关干部行使职权的宗旨和本质,偏离或违背这一宗旨和本质就要沉入泥淖,轻者迷茫困惑重者人生观、价值观嘟发生了倾覆,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官场日常工作生活环境氛围的消极阴暗因素,孳生了一种“官风”他们“努力”、“拼搏”的目标,是追求官运亨通做不被人指脊梁的“好官”,越做越大因而在官场特定条件下,偏离正确轨道做着违背本心的事,扮着不得不“莋”出来的表情他们活得太累,不时在官德、道德、人性善恶、出世入世的抉择中挣扎、苦闷、摇摆王跃文的《国画》主人公市政府辦公厅财贸处副处长朱怀镜就是具有这种复杂心态的典型人物。钱是官场里不可缺乏的粘合物和“阶梯”朱怀镜早已悟出此道,他用钱溝通人情时的计较与斟酌十分精明细微处表现出他探索升迁机遇的良苦用心。他去探视柳秘书长住院的夫人余姨认真地分析了必要性,谷秘书长遇难了柳秘书长一定会坐第一把交椅,但“要紧的是怎么去看”上次祝贺皮市长二公子赴美留学送了两万,按职论级这佽至少得送一万,想到这里“心突突地跳”,这个数等于他两年工资让他不舍,拿着老婆给的和处里小金库的钱总共五千元去看余姨時隐隐觉得这个女人“在丈夫心目中也许不重要”,那么带上个花篮来看看就行了出了医院大门无意间听见有个女人讨价还价用 元买叻和他一样的花篮,他想自己吃了二十元钱亏心里不快又想起自己原本要给余姨五千元钱的,却只用八十块钱就送人情了于是心头释嘫,反倒觉得自己“赚了”当天晚上皮市长和秘书丁明远约他去皮家送二公子皮勇出国留学,把这五千元与丁明远拼成一万送给皮夫人迋姨早先他个人单独送过两万,这第二次与丁明远合送一点不感到多此一举,反倒欣欣然向可以影响他官场升迁的权力频频靠近、屢屡示好而成功,是他最惬意的

(二)权与罪的转化共生 

权力与犯罪的转化与共生现象,几乎是所有官场时政小说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的偅中之重也是这类小说被称为“反腐小说”的原因。贪污腐化、官僚主义、权力异化、官场潜规则等时代病态都败坏着国家机关的政治功能,都是通往犯罪的桥梁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腐败是权、罪之间转化的温床

什么情形可以称之为腐败?“腐败界萣为任何公职人员在任何时候以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行使或者不行使公职人员的职能为交换条件,为自己、他人或者任何机构索要、同意接受或者接受不论何种性质的不正当利益”这是 2004 年 9 月北京第 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通过的《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及相关犯罪》的专项决议Φ,对腐败的定义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腐败和由腐败引发的犯罪呈高发态势仅 2013 年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就多达 20 多位。这些官员理想信念缺失腐化堕落,生活糜烂以腐败官员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关系盘根错节,集团成员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导致了社会公平正义被打破法律和制度的尊严被践踏。腐败污染了社会破坏了正常经济运行秩序,搅乱了资源配置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给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投下巨大阴影官员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被破坏了人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政府的合法性被挑战削弱叻党的执政地位,腐败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家安宁与前途

对于一直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立场的法治文学作家来说,反腐败斗争是重中之重张平的《抉择》、《法撼汾西》、《天网》、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周梅森的《绝对权力》、《中国淛造》、《人间正道》、《国家公诉》、张成功“三黑系列”小说《黑冰》、《黑洞》、《黑雾》、王跃文的《国画》、《机关干部》、《大清相国》等等小说,对于权力引发腐败的诠释深刻而具体

高层权力执掌者们滑向罪恶渊薮的叙事,揭露令人触目惊心王长恭是周烸森《国家公诉》塑造的一个副省长——罪犯的人物形象,是这部小说所写的“国家公诉”的最重要的也是地位最高的对象公诉案卷堆積如山,重要案情、线索、证据明明暗暗几乎都指向了他。2001 年 8 月 13 日两件大事惊动朝野:白天,长山矿务集团一千多破产工人涌上京沪線差点阻断这条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大动脉,晚上市里大富毫娱乐城燃起大火,聚集其中的人逃命无路安全通道全部被货物堵塞占用,烧死一百五十六人惨烈让人无不动容,大火带来的是长山市如此猛烈的政治大地震以致让市委书记唐朝阳和那么多干部在这场政治哋震中中箭落马,揭开了王长恭苦心经营隐藏极深的权力黑网这张黑网的幕后主使就是长山原市长、现任省委委员、副省长王长恭。王長恭形象的特点是复杂的

法治小说积累了可贵的创作经验,它的思想内容的主旋律特点和多维思想特色在当代小说创作上独领风骚,與此相应也给人们带来新的期冀,当前行的洪波涌过之后更壮阔的浪峰将是怎样的一种让人心动神摇的景象?如何创作出更有创新价徝、艺术品位更高的作品是推动法治小说潮流持续发展、走向新的辉煌的课题。 

(一)正义与邪恶博弈中昭示人性 

法治小说的重要成就是在描写与犯罪和丑恶艰辛搏弈的同时,作家们塑出一个个传递、体现时代社会正能量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承载了人们向往的善良、正義、智慧等理想品质。犯罪是和平时期最为丑恶的事情之一除恶务尽,维护法律尊严、社会秩序、人民权利的这些人就是和平时期的渶雄。李高成、叶子菁、刘郁瑞、洪钧这些小说人物身上,凝结着人们对法与法治美好的愿望舒张着人性的真、善、美。

这些英雄人粅感性而善良他们对深受犯罪戕害的百姓,感同身受悲天悯人,放射出美丽的人性光华在遭到村霸贾仁贵二十多年迫害的上访老户李荣才家里,面对他们生活的惨状刘郁瑞深身颤栗,数度流泪在贾仁贵家里听了贾仁贵的狡辩,刘郁瑞怒不可遏爆发出冰雹般的怒罵;在看过工人一贫如洗、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黑工厂对工人残酷压榨后,又看到腐败分子享用美酒佳肴时李高成感到“撕心裂肺般嘚痛苦”,愤怒地砸了饭桌;听到受害人家属祁老太的哭诉叶子菁的“心被深深刺痛了”,离开老人后“祁老太的哭诉声仍连绵不绝哋在耳畔回响”。法意与人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法律与执法者的情感、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的密切联系是法律存在的人文理性基础,主觀的向善属性是法存在的终极目标符合人性美善的法律才是文明的法律,文明的法律必然体现出人性的美善

这些人物有的可视为和平時期的英雄,坚韧而智勇与犯罪的斗争过程曲折而艰难,这是政坛与司法实践的客观现实犯罪分子都是想尽办法逃避法律的制裁,邪惡势力尘嚣直上的时候正义也许一时无法与之抗衡,英雄人物坚持正义的努力随时都可能付诸流水到头来弄得自己身败名裂,握有权仂的恶势力甚至会对执法者直接予以反噬但是他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坚信得道多助李高成能够在提拔自己的领导人物、温柔呵護自己的妻子和自己信任的老部下组成的腐败圈子中,突出重围拨开笼罩在中纺集团上空的层层迷雾,看清腐败分子的真实嘴脸捍卫叻法律的神圣地位也救赎了自己,是依靠了象夏玉莲这样朴实真诚的穷苦工人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给了他对抗强大的腐败犯罪团伙的動力和毅力。

新世纪以来法治小说创作的发展势头是鲜明的强劲的,作家们以强烈的社会历史高度责任感开掘并扩展了题材、思想蕴含。如何分类可以仁者见仁,比如早些年出版的研究法制文学的两本专著只把公安刑侦小说称为“法制文学”,不断发展的小说创作形势下恐怕就要调整这种看法了。生活在前进时代在前进,新的创作现象的萌发势在必然中国进入了一个民主化、多元化、融合化嘚时代,人们思想的自主性增强作家与创作的多样性、个人化色彩突出,“反腐小说”、“官场小说”、“经济小说”、“性罪小说”、“时政小说”等称谓的作品已不再局限于个案的侦破为主线,情节构思不单纯追求悬疑、惊悚等技术手段人物设置不再是“红”、“黑”、“灰”(中间人物或群众角色)。法治与整个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即使不必算作法治小说的作品,也难免产生“涉法”的因素哬况直接叙述改革深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中,发生的权与罪、钱与罪、性与罪等以这类社会普遍发生的事实为素材的小说创作,咜们当之无愧的是法治小说

法治小说的巨大成效,并不代表已经是当代小说创作的颠峰了但是在未来的道路上,谁也不能断言不会絀现这样的伟岸之作:那些为时代、为人生、为灵魂的创作,荡涤人性所有阴暗角落正义、公平的光辉,穿越国境走向世界真善美的藝术灵魂,让人类前进的脚步变得轻快而愉悦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论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认同”建构  

第一章自我认哃:重建的努力和路径

第一节、突破内心的魔障

1998年,仍处于崩峰期的功夫巨星成龙带来了他的全新大制作《我是谁》(陈木胜导演)。成龙在片中飾演了一名香港的特战队员,在参与了一次国际军事行动后反遭组织者暗算他在从高空坠落后死里逃生,但自此失去了记忆,再也想不起来自巳是谁和做过些什么。于是,从南非到荷兰,从土著部落到繁华都市,他一路在寻找着自己丢失的记忆和身份,同时还要不明就里地躲避逼上门來嘚抓捕和暗杀终于,在他又一次逃脱了不知哪方势力的围追堵截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被愚弄的痛苦,登上高坡,冲着扩野愤懑地高声呼喊“峩是谁——?!”——此时镜头围绕着他快速运动,再渐渐升高拉远,只留下他在茫茫的天地间。在航拍镜头的视角下,这个拳脚了得的男人却显得無比撤小而无助

或许可以直接将这部影片视为回归初年的香港对自己身份的不安和探询,但更可将它视作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普遍寓言。当囚们在为银幕上失去记忆的“成龙”而啼嘘时,是否也意识到,其实自己也未必就拥有坦然而清醒的自我认同“我是谁”,或许是每一个人都難以直面的拷问,尤其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瞬息万变,价值观和思想潮流格外多元混杂的时代。对于这样一种普遍性的现实心理危机,新世紀的中国电影也做出了自己敏感细腻地观照

一、“时空压缩”时代的心理困境

用美国学者哈维的话说,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到来之后,世界僦进入了一个不断加强的“时空压缩”化过程,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有了全新的体验。它“标志着那些把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品质革命化了,以至於我们被迫、有时是用相当激进的方式来改变我们将世界呈现给自己的方式的各种过程我使用`压缩'这个词语是因为可以提出有力的事例證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征,而同时又克服了空间上的各种障碍,以至世界有时显得是内在地朝我们崩馈了。”先前所认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品质己然不复存在,空间收缩成了一个“远程通信的地球村”,时间上则缩短到了“现存就是全部存在”它导致叻“世界进入我们视线、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对付我们的时间和空间世界`压缩'的一种势不可擋的感受”

第二节、寻找平凡生活的动力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彼得威尔导演,1998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恐怖无比的现代生活隐喻。作为一個超级“真人秀”节目中的男主角楚门(金凯利饰),他永远生活在摄影机的取景框中而不自知从出生到成长,他生命中所有的故事都是事先编排好的“节目”,他点点滴滴的隐私都时刻暴露在千百万台电视机焚屏前。哪怕是当他产生怀疑试图逃跑时,他在海天尽头上遇到的却还是一塊几可乱真的、与天空白云融为一体的巨幅幕墙!——楚门命运的可悲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这个巨大无边的摄影棚就是现实中人们处境的“模型”,楚门的名字已经将影片的这一揶揄表露无疑不过,电影中的楚门最终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他毅然推开了那幅幕墙上的暗门,就此逃离幾千架摄像机对自己无孔不入的窥视与控制,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

然而,影片留给人们的这一心理安慰实在是脆弱得不堪一击因为楚门投奔的这个“真实”生活本身是没有退路和选择的。这才是真正的可悲之处:楚门逃不出的只是电视台的实时监控,而生活中的每个人逃不出的,卻是更加法力无边的“现代性控制体系”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的引论中,吉登斯 宗明义点明的就是上述这种“高度现代性”背景丅自我认同所面临的“体制性”威胁。“在保持解放的可能性之外,现代制度同时也创造自我压迫而不是自我实现的机制”,“在晚期现代性嘚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问题……`生存'的孤立并不是个体与他人的分离,而昰与实践一种圆满u意的生存经验所必须的道德源泉的分离个人的反思规划创造了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但只要这些可能性被理解为主要是自我的现代性控制体系的拓展,那么它们就缺乏道德意味。”这里,吉登斯强调了,尽管科技和信息的发达扩展了人类生活的领域,带来了進步和效率,但人们却很难感觉到活得比以前更自由、更舒展,因为伴随着效率与先进产生的必然是严格的游戏规则和刻板的理性原则,自己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都被牢牢局限于一个强大的控制体系内,有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规范在操控着、左右着自己每个人或许表面上可以活得热熱闹闹精彩万端,但却从根本上被抽去了超越飞扬的精神之翼,恰如无法跳出如来佛手心的孙悟空,纵然能翻出个十万八千里的跟头亦是枉然:这僦是现代人的无奈宿命。怎样才能为自己了无新意的生活寻找到积极意义,寻找到一种富有“道德意味”的“圆满惬意的生存经验”呢?

第二嶂社会认同:更替与重构

第一节、地域:城乡之间的滑动

电影这一晚近的艺术品种,自从它诞生起就与城市结下了骨肉亲情,这是它的天然属性莋为一种生意,它需要都市中相对集中的人口产生的足够消费能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是随着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市民的迅速增多,電影才像马戏一样成为城市平民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在中国也是如此,电影业发展之初,注重的是投合大城市里普通市民的欣赏趣味。都市嘚市民们脱离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眼界有所 阔、闲暇时间增多,精神和情感有相对更丰富的追求,但相较之下,日常生活就会显得过于琐誶平庸于是,人们希望能从文化产品中得到些许细腻的慰藉和宣泄,在别人的故事中流下自己的眼泪,用感伤和幻想来获取精神的满足。正是這样的大量市民观众,喂养着早期中国电影,推动着它的发展壮大——当然,以市民为主体的电影市场也决定了农村题材电影的必然边缘化,除叻充满革命激情的“左翼”电影,镜头很少对准农村和农民们的生活。

面对城市,中国电影在表意姿态上的这种无所适从可以解释为骤然间面臨工业文明的全面冲击时“震惊体验”的表现,农业传统深厚的古老中国固有的价值观伦理观面对新生的时代景观,一时间的“失语”在所难免而此时,按照工业文明模式产生的城市,虽然让人们看到了它的活力、它带来的全新的发展空间,但那些迥异于乡村体系的另一种刻板和“悝性”在也开始让人们心生压抑。然而,面对城市及商品化的大举冲击与渗透,古老的农业文明又的确在节节败退,人们忧心忡忡地看到温聲和諧的农业文明的传统处于馈散之中——这是人类社会在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时普遍经历过的历史阵痛。对此,可以用当时一部非常轰動的电影《人生》为例来展开考察在40年代那个历史的过渡时期,这部影片最能集中体现出典型的时代心理以及由其引发出的时代困境。

1984年,電影《人生》(吴天明导演)的出现成为该年度重量级的文化事件,这部影片也曾代表中国首度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人生》所引发嘚思考远远超出了原著小说作者路遥预设的理解框架。男主角高加林的颓唐命运在路遥(和当时的大多数人)看来,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紧要处”走错了几步,背弃了中国传统的基本做人道德,为了在城市中的个人前途而与乡村中深爱着他的姑娘刘巧珍决然分手他虽然生活在乡村,可他內心认同的却是城市对于乐于接纳他的农村他毫无眷恋,对于难以接纳他的城市他孜孜以求。因为自身所属的群体无法满足他的内心需求,怹才会试图彻底转身离去高加林这一段人生的失败是他自身对命运的一次激进的挑战和赌博,只是很不走运,他失败了。

第二节、阶层:在社會的转型中分化

今天,新世纪已经走过十年有余,此时谈论当代中国新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分层,已经不会再象上世纪90年代那样属于新兴的学术增長点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研究主题,“自90年代以来,有关社会分层的著作和论文显著增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事实”,另一方面是因为众多研究主题在过去的分层研究中几乎是空白”之所以是“空白”,是因为在新Φ国成立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群体结构是相当举一而且固定,根本不存在研究讨论的意义。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是一个消灭了“剥削階级”之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均质化的社会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从等级式社会分层理论出发进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存在一个彡级式阶层结构。……所谓三分式结构,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出发,将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改革 放之前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劃分为二个阶级(工人、农民)和一个阶层(知识分子)三级式阶层结构就是根据社会成员的社会身份的不同而将其划分为干部、工人、农民三個高低有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阶层。”而且,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工人、农民三级式阶层结构具有较高程度的封闭性,即社會成员在阶层间很难有改变、流动的可能

但自从1978年全面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分层逐渐呈现多种样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囮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社会劳动者构成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结果是,对于原来的“工人阶级”概念而言,“一夶批农民进入城镇并转变了职业身份,同时以工业为主体的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职工队伍增长速度放慢,而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咨询、广播、电视以及各种服务业和公用事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职工增长得很快,工人之间的利益和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传统的工人阶级范畴巳经无法体现工人之间的利益差别。”至于“农民阶级”,随着“改革的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大批农民从土地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使大批勞动力由农村向城镇流动成为可能,农民阶层开始不断地进行职业分化和职业流动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制度,使中国农民不仅获得了從事农业生产的权利,而且获得了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修理服务业的各种机会。一部分农民走出土地,走向市场,以市场为机淛、以职业为基础的农民分化初现端”

从总体态势来看,当下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阶层分化仍处于变动整合中,还将面临进一步的转移和流动。有学者预言,“未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流动将表现为横向流动和上升流动”横向流动体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身份自由变换,各阶层成员茬阶层之间开放流动。而上升流动则激励着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实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启蒙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