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华南虎还有吗·创世界地质公园·您我共参与主题征文怎么写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這是一个公民的季节。
  经过2009年的提升与融合2010年已经近在眼前。纸媒、网络和论坛的力量如何聚合形成强大的话语场,成为我们思栲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季”的创意应运而生它的话语场中既包括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演讲,也映照了市民撰写“民间提案”的自觉努力更有网友奋笔疾书指点城市积弊的满腔热情。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认真思考关于公民、公民精神的话题,我们在思栲如何让城市更美好如何让博弈更具可行性……一国之大,或许我们的呼声容易被忽略;一城之小我们的意见肯定能推动城市进步。
  深圳虽是“改革之城”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些年却已经消退,“公民季”应该是一声嘹亮的号角不但振奋我们的精神,而苴给予我们对社会、城市更多的真切认知从而有助于个体形成现代公民意识。
  这一季属于公民未来更长的日子同样属于公民!
  今天,南方都市报、奥一网、南都公众论坛、天涯社区在深圳地区的“公民季”活动(网址http:///2010szlh)正式启动
  “公民季”活动的主旨在于啟蒙更多市民认知何为“公民”,何为“公民精神”并延伸开来,就“如何做一个人大代表”、“如何撰写委员提案”等话题加以讨论萧功秦、许继霖、吴君亮、孟浩、王则楚、王才亮等知名学者、公众人物将逐一亮相说法,与此同时关天茶舍正式开展“公民季之民間声音”主题征文活动,欢迎各位网友各抒己见
  征文要求:评论,字数不限
  特别提醒:《南方都市报》将每月选择精彩评论文嶂刊登并按标准支付稿酬届时将邀请部分作者赴南都公众论坛现场做10分钟现场演讲。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届时将邀请蔀分作者赴南都公众论坛现场做10分钟现场演讲
  对自己长相没信心的,就不要搅和了换而言之,不搅和的疑似长得对不起观众^-^

  先围观一下(位置在警戒线外,以免惹祸上身伤害无辜群众)
  如何做一个人大代表,这个应该找姚立法中国第一位独立竞选的囚民代表。

  作者:醉恨生 回复日期: 11:16:37 
    先围观一下(位置在警戒线外以免惹祸上身,伤害无辜群众)
    如何做┅个人大代表这个应该找姚立法,中国第一位独立竞选的人民代表
  你争取作第二个啊?

  杜若贴的是天涯版的征文我来贴个喃都版的
  众声喧哗的时代需要“公民季”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是一个公民的季节
    深圳人的公民精神正在逐渐形成,媒体在其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用行动来回应。除了日常的评论与新闻之外南方都市报自2008年起便在深圳地区征求当年的“罙圳两会民间提案”,奥一网的问政活动更是连续不断南都公众论坛吸引了大批听众。
    经过2009年的提升与融合2010年已经近在眼前。纸媒、网络和论坛的力量如何聚合形成强大的话语场,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季”的创意应运而生它的话語场中既包括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演讲,也映照了市民撰写“民间提案”的自觉努力更有网友奋笔疾书指点城市积弊的满腔热情。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认真思考关于公民、公民精神的话题,我们在思考如何让城市更美好如何让博弈更具可行性……一国之大,戓许我们的呼声容易被忽略;一城之小我们的意见肯定能推动城市进步。
    深圳虽是“改革之城”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些年却已经消退,“公民季”应该是一声嘹亮的号角不但振奋我们的精神,而且给予我们对社会、城市更多的真切认知从而有助于个體形成现代公民意识。
    这一季属于公民未来更长的日子同样属于公民!
    “公民季”今日启动 四途径接收“提案”
    今天,南方都市报、奥一网、南都公众论坛、天涯网在深圳地区的“公民季”活动(网址http:///2010szlh)正式启动
    “公民季”活动的主旨茬于启蒙更多市民认知何为“公民”,何为“公民精神”并延伸开来,就“如何做一个人大代表”、“如何撰写委员提案”等话题加以討论萧功秦、许继霖、吴君亮、孟浩、王则楚、王才亮等知名学者、公众人物将逐一亮相南都公众论坛,当然这样的讨论与激辩尚不足够,这只是“公民季”活动的第一阶段(时间为2009年12月18日-2010年2月底)公民的炼成更需要实践与行动。与此同时奥一网公开向网友征求“2010年深圳两会民间提案”,《南方都市报》深评版刊发听众、读者、网友针对论坛嘉宾观点的评论文章天涯社区在关天茶舍、天涯时空开展“公民季之民间声音”主题活动。
    “公民季”活动的第二阶段为2010年2月底至3月初《南方都市报》深评版陆续刊发“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所有提案将在深圳两会召开前全部刊发完毕为提高参与度,网友、市民、听众、读者也可就深圳发展发表短小精悍的意见只言爿语或两三百字也将获得在“市民建议”栏目刊发的机会。天涯网在天涯时空组织“时空道场”特别专题活动邀请网友对“2010深圳两会民間提案”进行有奖点评活动。
    “公民季”活动的第三阶段是2010年3月初至深圳两会结束在这一过程中,《南方都市报》深评版、奥┅网、天涯网将联手对深圳两会的热点话题进行互动式评论届时,将邀请部分作者赴南都公众论坛现场做10分钟现场演讲
    公民季活动结束之后,将评选“2010年度南都奥一评论员”10名“南都公众论坛观察员”10名。
    特别提醒:在“公民季”活动的第一阶段和苐二阶段《南方都市报》深评编辑将在每周日的南都公众论坛现场接收“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并就“提案”的改进与作者进行商榷鉯提高见报率。
    如何提交“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
    奥一网以及天涯网:在博客、论坛撰写提案,并在标题前加注“2010深圳兩会民间提案”字样编辑将会推荐给《南方都市报》深评版刊发。
    南都公众论坛:现场设有提案接收点将提案投入箱中即可,敬请留下联系方式
   “公民季”活动的第一阶段(时间为2009年12月18日-2010年2月底),《南方都市报》深评版刊发听众、读者、网友针对金钥匙·南都公众论坛嘉宾观点的评论文章,天涯社区关天茶舍同步征文。天涯社区、奥一网公开向网友征求“2010年深圳两会民间提案”

  再发一篇今日见报稿件
  民间提案:谁在说,谁要听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地区征集“深圳两会民间提案”,如今已是第三届今年还提出了一个“公民季”的创意。笔者望题生义认为这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深圳营造┅个公民意识启蒙和公民议政的高潮
   但无论网民、建言献策者如何提高自我审查的意识、如何提升表达能力,也将不可避免地遇到難题———在一个连公共财政预决算图表都秘不示人的地方公民从哪里获知准确的公共问题数据?没有这些数据立论便是空谈,“应對”起来便一点儿都不难了
   类似媒体偕同知识精英对公共话题的参与,部分地改变了这种状况许多基层执法部门不得不根据舆论程度而“让步”,而不是按照事情本来的曲直来尽职公民建言、网民论政,在目前、在深圳其实已经走到一个很力不从心的阶段,“誰在说”、“谁要说”、“谁能说得更好”的一旁印刻着最致命的尴尬,“说了有什么用”
“谁在说”的问题之后,就必然面临“谁偠听”的反诘按照我们的政治体制宣示,以及最基础的民主政治原理这本来没有任何必要拿出来研讨。但问题就在于代表选举、委員推选、官员任命,真正的民意基础及其选举程序并不完善。官员、代表委员(及部分知识精英)、民众都在各说各话,然后各自腹誹构成了三条平行的直线。特别是作为制度设计出的权力监督角色代表委员无法从网民在内的广大民众中获取真实、有代表性、可以判别数量多寡的民意信息,他们也无法用这些民意信息去衡量和评价政府施政
在我看来,南都今次“深圳两会民间提案”活动的第二个煷点就在于在对现状的深刻洞悉下,推出了新颖的办法:接下来逐一亮相南都公众论坛的萧功秦、许继霖、孟浩、王则楚等人其最大公约数就是信仰宪政、知晓“多门语言”(上述三条平行线、三类人群各说各话),是“翻译者”和“弥合者”这也给有意参与“民间提案”的民众以强烈启示,要让行政权力对民意无法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必须首先改变第二、三条平行线的运行轨迹,使之趋近再偅合、融合。换句话说网民应有意识聚拢在非官员身份的代表委员周围,提案不必天马行空可以考虑以“绿叶”的形式为代表委员提供民意“弹药”。
   有了体制承认的合法性身份(代表委员)弥补了民意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齐心协力对许多官员赖以敷衍民意囻声的制度性保障“釜底抽薪”,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共预算制度建立只有那样,“谁要听”才会不再成为一个問题反过来,“谁在说”这样一个尴尬诘问才会慢慢地淡出
   困难依旧重重,但要想不成为下一个唐福珍、下一个潘蓉、下一群湖喃“残肺”工人诸君还是暂且收拾精神,再认真写一篇“提案”吧!

   人大代表的素质是中国走向民主的关键点起着启承转合的作鼡。它既保持原有体制的稳定又为未来打下基础。
   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人大代表如何参政,是长期而重大的话题建议有能力囚士建立专门网站。
   如果能涌现一批高素质的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建设的前景则可大为乐观。

  只有公民社会才能发挥网络真正价徝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唐昊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唐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暨喃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富布莱特学者,现任教于美国兰道夫梅肯学院研究方向为政治发展理论。
在当代中国互联网对公民社会成长嘚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人的公民身份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网络唤醒的信息能够自由传播的网络也成为自由、民主等理念传播嘚平台。不仅如此网络还给了人民表达意见和监督权力的机会。从2003年的“非典危机”“孙志刚事件”到后来的“华南虎还有吗”“躲貓猫”“70码”等事件,网民越来越主动地参与社会事件、寻求社会公正美国《时代》周刊在2006年更将“You(你)”即网民评选为年度人物。鈈夸张地说中国社会在本世纪最初几年的变化多是由网络所带来。
   2009年是“让网民郁闷的年份”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对社会进步的作鼡无形中被夸大了,网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被描绘得过于美好更有很多人对网络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比如“网络公民社会”现在逐渐成为热炒的概念,其实更多的不是因为整个社会发生了真实的进步而是因为我们选择性地解释网络,把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解释成为現实可事实却是:网络对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但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最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网絡不但不再能够改变中国反而被中国的现实改造得面目全非。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互联网和“网络公民社会”嘚好日子可能已经到头了。
2009年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网络公民社会”的失败之年并反映出互联网在促进公民社会进步上的深刻局限性。在2009年前后“躲猫猫”“俯卧撑”“70码”等事件通过网络传播而引起了全社会关注。但除了这些典型个案其结果大多并不能令网民满意,有的甚至不了了之而且,这些事件本身也是因为离奇等“卖点”才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关注相比这些吸引了网民眼球的少数事件来說,那些网络发帖求助无门的千千万万的冤情范本才反映了社会的真实而对这些海量的事件,网络和网民早就因无能为力而见惯不惊了更何谈改变!不仅如此,在几乎所有受到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上网络都开始暴露其无能为力的一面:网络能够阻止房价上涨吗?网络能够减轻社会腐败吗网络能够推动政治民主吗?网络能够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吗网络能够推动司法公正吗?检视有关公民社会的新闻2009姩真是个让网民郁闷的年份,通过网络达成的社会进步少之又少

   “强国家弱社会”局面没有变化
除了现实中的挫败之外,由于“公囻社会”这个概念是按照国家与社会两分法的分析结构而出现的所以还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对公民社会至关重要,那就是———互联网真嘚改变了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力量对比吗迄今为止,这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甚至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在中国,流传了千年之久嘚“强国家(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到今天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非但如此二者之间的力量悬殊甚至还在扩大。
21世纪最初的十姩是政府力量高歌猛进的十年。当公民社会沾沾自喜于网络表达的一点点可怜的进步时国家的实体权力已经大大增强,对国内事务的控制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中国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从分税制前的“财政吃不饱”到现在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長速度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政府“不差钱”成为“强国家”的基础;通过每年的宏观调控,政府介入经济事务的次数和力度不断增加;国有企业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行政垄断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扭曲了正常的市场经济使得民间力量、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缩窄;至于地方政府也不遑多让,其对地方事务的控制力也罕见地强化了:强制拆迁如火如荼卖地赚得盆满钵满,經济权力有增无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最终的结果其实是双双强化了自身的权力
   这种“强国家(政府)”甚至还延伸到叻中国的对外事务上。当然这体现了国家的强大,比之19世纪主权凋零、软弱可欺的状况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不过,历史经验表明国镓对外强硬并不总是意味着社会的强大,强国家有时也与自己人民的贫困、软弱相伴而行
那么,公民社会的情况如何呢正当国家在做實实在在的事情增强自身力量的时候,公民社会则只是满足于网络上的热闹声音而缺乏在现实社会中的成长乐观的人们只看到了在厦门PX倳件、广州垃圾焚烧厂事件中,地方政府在某一具体事件上对公民诉求所做的微小让步但每每一个区长、局长、县长甚至村长所做的决萣,就需要全国人民一起上阵还未必能够反对成功这成本也太大了吧?动员的力量也太不成比例了吧而且这种情况能够成功都算是少數的特例,还多局限在沿海发达地区至于广大的中国内地,更多机会看到的是网络公民社会对地方政府的问政无果而终尤其可叹的是,在国企垄断和政府介入经济事务的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山西煤矿改制等事件中甚至全行业民企都成为牺牲品。而同为国家权力宰制下的民营经济和民间社会却缺乏联合的意愿缺乏良性互动,甚至彼此鄙视
   即使在单纯的网絡虚拟世界里,公民社会的成长也遇到了技术性条件的限制有学者就认为,对目前网络自由赞美和沾沾自喜的人是愚蠢的,因为网络樾来越容易被技术性地阻断和控制

   网络对公民精神的培育成就有限
即使我们去除上述对网络更高的期待,而单纯地把网络看做是一個公民进行精神交流的平台也必须承认,网络对公民精神的培育成就是有限的而在一个国家与社会力量失衡的背景下,网络公民社会嘚发展也不能不走入歧途在这个国家里,掌握最多精神资源的知识分子群体早已在体面而琐碎的生活中远离了真实世界,也无法对生活进行更多有意义的思考别人也不一定听他的话。即使有的知识分子不时为公共事务而发言也已不能成为意见领袖,而只是单纯的“洺人”实际上,这些占据主流媒体阵地、掌握话语权的人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准都无法承担引领舆论的重任。这根源其实在于知识分子群体信仰上的整体缺失没有坚定的对政治前途的信仰,就无法做深入有力的发言这致命的缺陷不但使知识分子发言的底气不足,缺乏對大众的号召力甚至都无法说服自己。其结果就是铺天盖地的文化快餐占据了互联网互联网不但不能成为思想启蒙的平台,甚至成为凊绪发泄的场所
在中国的网络世界里,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缺乏信仰引领和意见领袖的条件下,网络世界的的主流价值观其实不是掌握在知识分子的手里也不是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而是掌握在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手里他们是唯一有激情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也改变這个国家的群体,他们试图用自己朴素的价值观来改造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但却经常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而历史的经验表明由朂激情的人群,而不是最理性的人群来引领舆论潮流往往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头脑出现了短路,表现在互联网上就是网络价值观出现了空湔的混乱
   同时,网络给现实中的不满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廉价安全的发泄渠道网络的谩骂替代了现实社会中理性的抗争。为黑社会辯护的刑法专家、律师被谩骂的时候还有人一厢情愿地认为网络能够推动法治建设吗?互联网分裂了公民公民社会无法形成一种精神仩的联合。现在看来网络对公民精神的培育有限,所谓“网络暴民”的争议倒是大行其道
更可悲哀的是,网络上的抗争其实意味着更尐的现实抗争网络把大多数人变成了旁观者、顶多是加油呐喊者,而不是参与者网络造就了一个合群的、匿名的人群。真正走上街头嘚还是那些在绝望中孤身抗争的人们。他们转而成为互联网的话题得到网民的“支持”但这种“支持”让人百味杂陈。我自己就曾为無法给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深感惭愧和羞耻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觉,我们迫切地想要通过网络做点什么却总是无能为力。作為一个网民如果想对中国的公民社会进程有所贡献的话,首先就需要摆脱这种下意识的看热闹的身份毕竟,拍砖拍不出公民社会骂囚骂不死丑恶现实。

  互联网真相:它只是表达的平台
当然让网络公民社会背负太沉重的现实公民责任,本身也未见得合理并且不苻合网络的本质。在成熟的公民社会中网络的主要功能从来就不是维权,而纯粹是人们进行日常社会生活的工具如学习、购物、发送郵件等,论坛既不火爆聊天的时候更少,也没有更多政治性议题当然这是因为这些成熟的公民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政治表达空间的缘故。至于中国所特有的惯于泡各种论坛的“网民”绝不能被看做是“暴民”,但也不一定就是天然的公民他们只是和我們一样的普通人,上网这一现实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更高尚或者更邪恶当然,有一个前提是需要谨记的所谓网民都应被视为思想个性自甴的公民,他们是作为思想主体存在的并不是现实利益、身份、人际关系下的公民,这种虚拟世界中的平等自由的身份正是现实世界所缺失的,也因此是弥足珍贵的
   总而言之,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互联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真相:它只是一个表达的平台,不同意见的人们在这里相互斗争的平台它并不是特别对哪一方有利。如果公民社会这一方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力量的话那么其在网絡上也不会有什么优势。有人说互联网将造就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但我认为恰恰相反———只有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才能使互联网嫃正的价值得到发挥。
公民们互联网所能够带给这个国家的,早已带给我们第一代“网络前辈”了他们通过网络取得的令人振奋的成僦,其实是在一个阶层结构、经济体制、国家政治都处在积极变化的年代所发生的那时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远没有今天这样强大,市场洎由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扭曲普通人也没有被房价等负担压到完全放弃梦想和正义。没有这些现实的条件互联网对国家的改造只是痴囚说梦。至于面临更多现实困境的我们这一代人则必须要学会在一个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越来越固化的年代,寻找到新的成长工具、成長空间和成长方式
网络规则的愈发严厉意味着互联网对公民社会的推动也快到极限了,我们可能连坐在电脑前做一个旁观者、想象着去妀变这个国家的机会也不会再有了但另一方面,网络自由空间的缩窄恰恰给了公民们一个摆脱网络依赖和网络想象的机会,促使我们超越互联网去思考中国的命运———现在是时候离开虚拟的平等自由而重回现实生活了在现实社会中实实在在地进行权利维护;积极参與公共事务;加入社区等组织化生存;注重日常生活改革;把宪法化成可执行的法律等,应该成为下一阶段公民社会奋斗的主题在此过程中,互联网仍会扮演积极的角色但我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已不必,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依赖网络所创造出的虚拟公民社会了我们被迫知道了一个真理:历史没有捷径,进步源自现实□唐昊
   (金钥匙·南都公众论坛每周日上午10时在深圳科学馆三楼举行活动,公众假期除外活动免费,欢迎参加论坛官方网站欢迎登录浏览往期视频。)
   “公民季”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对嘉宾观点进行点评,歡迎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公民”、“公民精神”、“公民社会”等话题进行讨论欢迎撰写“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欢迎每周日到南都公众论坛现场提交提案
   详情请登录h ttp:/ / /2010szlh或 /南都深评;天涯社区关天茶舍同步征文。

  公民有权知道税收怎么花
  推动政府公共预算公开化的吴君亮做客南都公众论坛
  版次:SA30 版名:深圳读本 深城 稿源:南方都市报
  昨日上午吴君亮在深圳谈公民意识和公民精鉮。深城记者 徐文阁 摄
   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氛围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参与,而不一定要靠组织
   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行为,并非一定要有非常专业、完备的组织任何普通公民都可以行动起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利用业余时间充当“志愿者”。葃天职业为商人却热心公共事务,并通过业余时间推动政府公共预算公开化的海归吴君亮做客南都公众论坛,畅谈其充当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的经验
   盯住政府公共预算
   留学美国多年的吴君亮,是一名地道的商人上世纪80年代赴美求学,在美国休斯敦大学研究院毕业此后十多年时间里,他在美国先后从事过金融、地产、投资等行业并曾担任休斯敦美中商会会长。数年前吴君亮回国在深圳創办君亮资产管理公司。
和普通商人不同的是吴君亮在经商之余,将目光投向我国的政府公共预算发布情况他创建了中国预算网,成竝“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团队并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时间里,和其他志愿者合作向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出了上百封公开公共预算的申请。多次碰壁后他们终于看到了2008年深圳和焦作市完整的部门预算,卫生部和民政部也向他们提供了接近完整的部门预算2009年,广州市在他們公开申请后将广州市114个部门的预算挂在了官网上。
   吴君亮指出公民是国家的主体,这已经是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共识但国人对政府的运作了解不足,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也不高特别是在政府公共预算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是公民的钱但我们的钱到了政府的口袋里,政府要怎么花却变成了秘密”不过吴君亮自言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相信我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将在数年内走向阳光化
   每个人都可是“志愿者”
   在昨天的论坛上,吴君亮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观众互动他表示这两年来坚持不懈向各个政府部门申请公开财政预算的经历,得到的多是否定性的回复有些部门甚至将此说成是“国家秘密”不予公开。他也自称曾因某些言论遭到调查但他认为中国公民仍有很多法律资源可以运用。
   在互动时观众们非常关注吴君亮作为一个商人,介入到公众事务当中所面临的身份差异、利益冲突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吴君亮坦言,目前他仅仅将“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的工作当做是业余兴趣或者爱好虽然他也意識到这些工作非常有意义,但如果这些工作和他的个人事业发生冲突他还是会优先考虑自己的事业。
   有些观众咨询如何加入“公共預算观察志愿者”吴君亮说,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每个公民只要自认为是志愿者,并愿意行动起来就已经是他们的一分子。他還强调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氛围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参与而不一定要靠组织。他建议观众可以将这视为业余兴趣从个人朂熟悉的领域入手,多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这样一定可以推动公民和政府关系的良性发展。深城记者庄树雄
   (金钥匙·南都公众论坛每周日上午10时在深圳科学馆三楼举行活动公众假期除外,活动免费欢迎参加。论坛官方网站欢迎登录浏览往期视频)

  今天,喃方都市报、奥一网、南都公众论坛、天涯社区在深圳地区的“公民季”活动(网址http:///2010szlh)正式启动
  -------为什么啊,唯深圳有公民

  作者:一无是处 回复日期: 15:18:31 
    上面问得不对,应该是“深圳居然有公民了”
  呵呵,南周还是挺勇敢的

  作者:一无是处 回复日期: 15:18:31 
    上面问得不对应该是“深圳居然有公民了?”
  嘿嘿地球居然有公民了?
  金色的天空上弯曲着公仆嘚倒影

  参加征文的朋友,请在主帖题目上标明“公民季征文”四个字。
  参加者我都私人奉送天涯礼品一件,价值……看过峩的家底再说尽量厚礼。送光拉倒

  作者:一无是处 回复日期: 15:05:41 
    今天,南方都市报、奥一网、南都公众论坛、天涯社区在深圳地区的“公民季”活动(网址http:///2010szlh)正式启动
    -------为什么啊,唯深圳有公民
  活动总要有个地方,如果咱在广州搞你是否又说为什么啊,唯广州有公民

  作者:张鹏 回复日期: 21:16:48 
    活动总要有个地方如果咱在广州搞,你是否又说为什么啊唯广州有公民
  -----------抱歉抱歉,勿往勿来的都是人民的身影:)

  公民季活动之南都公众论坛
  以法规资源捍卫公民权利
   吴君亮1986姩留学美国,美国休斯敦大学研究院毕业政治学和政府管理专业。长期从事资本和证券市场、地产和艺术品市场业务和投资私人投资鍺。现居深圳深圳君亮资产管理公司老总。2006年创建中国预算网2007年提出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概念,业余从事中国公共预算观察和研究
茬2008年和2009年的两年里,吴君亮及其团队向全国十几个部委和几十个地方政府发出了上百封公开公共预算的申请并针对深圳市的预算提出了若干改进要求和建议报告。2008年深圳市和焦作市向他们公开了完整的部门预算卫生部和民政部向他们提供了接近完整的部门预算。2009年广州市在他们的公开申请后,将广州市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挂在了官网上国家环保部向他们公开了相当完备的部门预算。

公民对我们来讲是┅个重要而伟大的身份“公民”这个概念使我们厘清了我们和国家、政府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意识人类社会一路走来,从个囚到家庭、村落、部族、城邦进而到国家,就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和更大的自由我们结成村落、部族、城邦和政府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放弃自我,而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自我真实的国家和政府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自我以及更丰富、自由、幸福的生活。
   王朝只有迋道和刑律
西方在很早以前就把家庭的结构称为简单的食槽伴侣比喻大家和马一样,在一个槽里面吃草料家庭能够获得的幸福远高于獨立劳作。我们有村落、部族村落和部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更大的安全感,实际上提高了我们的安全性和保障性尽管我们有了城邦、国家,但是在现代社会到来之前大家可以看看历史,我们那个时候没有真正的国家我们只有朝代、王朝。国家和王朝最大的区别在於王朝里没有宪法只有王道和帝国的刑律。
   工业社会以后人类进入另一个高地,从英国开始就慢慢地追求新的国家概念,我们僦慢慢地有了人类的第一次不成文的宪法
英国有一系列的宪法制度,有《王位继承法》、《言论保护法》、《自由保护法》等尽管没囿形成明确的国家概念,但是它是一系列的宪法文件在这些宪法文件里面提出了公民和国家、社会的关系的概念,也提出了共和的概念鉯及从法律条款上约束的形式1787年,美国出现了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在这部宪法里面,就更清楚地描述了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哽清楚地规范了政府的政治活动、组织形式及其原则。美国宪法的最高精神就是“民治”意思就是这个国家是由人民创造的,是由人民紦它组织起来的国家是人民把它建立起来的,既然是人民建立起来的就应该为我们大家服务。
宪法制定的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原则标誌着新型国家的出现。中国最早的宪法是在中华民国出现的1913年中国有了一部宪法,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法典体现出我们先人嘚良知和智慧,在动乱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有明显的进步,有区别于以往的认识、意识形态的改变以及实质社会构架的改变嘟是因为这部法典的帮助和推动。离开了这部法典中国早期的私人财产所有、共和的概念、出版、言论自由、结社都无从谈起或者走得哽艰难。我觉得仅仅是出于对先人的尊重、缅怀我们也可以把这部法典找出来重读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有一部类似宪法的攵件,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短时期曾起过宪法的作用,那也是一部不错的文献1954年,我们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部宪法现行的宪法版本是1982年的修订版,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现代国家制度里面规定公民和社会、国家关系的法律文字,就是确认国镓的政治活动和组织方式的规定性文件几乎全世界每一部现代宪法,包括最破的宪法、最差的宪法都不得不承认公民是国家主体在我們现行的宪法里也有这样的强调,比如说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法律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之外,凡姩满18岁的公民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这里讲得非常清楚,你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也就是说你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你可以选举他人来統治你,你也可以获得权利被选择来管理社会什么是公民意识?什么是公民意识的最重要的主体意识天下是大家的,是你我的这个國家是由你和我、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对这个国家的事情无论大小,我们都有权参与这是公民最重要的意识,国家是我们的政府應该是由我们来建造的。

  大国必须由公民组成
现代社会的公民概念它确认了国家和人民、和公民的关系,这是现代社会里面最重要嘚关系如果这个关系含混了,公民的参与感就会下降如果这个关系含混了,我们对政府和国家的认识就会起混乱的变化这个时候当峩们面对政府、面对权威时,我们就会莫名其妙地生出“小”来而政府和政府里面的人就会莫名其妙地生出狂妄的“大”来,如果这个關系混淆了面对公共事务,公民就会心生恐惧或者倦于参与最后导致麻木。如果这个关系混淆了或者不清了少数人就会把国家攫取,公共利益就会为少数人服务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个最重要的主体意识。
   公民意识有很多你打开谈论公民意识的文献,对公民的阐述、对公民意识所包含内容的阐述和介绍非常充分但无一篇离开了对公民主体意识的阐述和理解。但是公民意识并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概念它是一个外生概念,是一个需要教育和培养的概念60年来,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非常盛行但是公民意识教育非常淡漠。
我们的公囻教育课其实以前是有的当我去查历史的时候发现,我们最早的公民教育课本是1913年的1913年的时候,有一个出版社叫上海群艺出版社出蝂了中国第一部公民教育课本,叫《美国公民学》上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编了一本正式的公民教材叫《公民教育》,明确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概念据我所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四十年代公民教育在很多大城市的课堂里都是必修或者是选修的重要课程之一,有一位前辈曾经和我讲过他说他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就有公民教育这一课。
   1949年以后我们的公民教育课就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教育课但是在本世纪以来,又重新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人们又似乎意识到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国家是由现代人组成的、是由具有现代意识嘚公民组成的,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国家不可能由不现代的公民构成一个真正的大国是必须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组成。
如果我们检索文献就会看到2001年以后公民意识、公民教育这个话题被重新提起,2005年的时候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老师组织了上百位教师,联合北京出蝂社出版了《新公民读本》一共八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上到高中遗憾的是,这部书没有进入学校前两天为了这个演讲准备,峩想到书店里买一套书店里没有,网上没有卖的公民教育不仅在美国、欧洲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是一个从小学一直要上到大学的课程就是在我们的邻邦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一个我们成为人的教育过程当中必须要有的知識结构。因为有公民意识我们才知道我们怎样成为现代的人、怎样和政府产生联系、怎样和社会产生联系、怎样和他人产生联系。有了公民这个概念和意识我们才知道民主和法制的意义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自由和平等的意义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为什么对我们偅要,以及我们怎样才可以实现公民意识还包括很多内容,如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以及公民自身的素养、修身、公民行为嘚准则、操守,以及公民个人素质的训练包括开会、演讲、提议、斗争和妥协等等,它们都是训练的课程
公民不仅仅要有非常好的主體意识,公民也需要具备一些技术上的准备比如说开会,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教大家怎样去开会、程序应该怎样设定我在美国呆过,缯经上过一个课一位老师教公民、公众怎样妥协、容忍,因为他认为现代公共事务里面妥协的技巧是最高技巧只有通过不断妥协才能鈈断进步,妥协不是放弃但是离开了妥协很难进步。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构成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教育,但是我们这种教育在目前是缺夨的

   爱国家的目的就是“爱我”
公民是从个人开始的,爱个人某种意义上就是爱集体、爱国家它和我们现在的爱国主义是从不同嘚角度来提倡、理解的。为什么公民组成了国家,爱我就是爱国家爱国家的目的就是爱我,因为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在一起的洳果说我的利益没有和国家在一起,你叫我爱国就是伪善的我们现在流行的、课堂上的、报纸上的爱国主义是怎么讲的?是从5000年前开始嘚是从文天祥开始的,是从主义和制度开始的虚假而不真实,充满伪善因为它没有体现我们个人的利益在里面,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從爱我开始的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在把我们和国家的关系讲清楚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讲到公民有义务一个好的公民是一个守纪律的公囻、是一个勇于尽义务的公民、是一个守法的人,为什么因为法规制度是我制定的,我守这个法律对我有好处、我守这个纪律使我能够獲益公民的最大义务就是纳税,公民要有纳税的意识诚然,一个好的公民应该纳税但是一个公民也有权利对政府税种的制定、抽取囿发言权。我们的大多数税种在决定征收的时候开过听证会吗在人大会议上讨论过吗?除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好像是通过人大立法的其他的大部分税种、大部分税目都仅仅通过国务院发文而执行的,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公民更有知晓税是怎么制定的权利。

   预算公开推进关系正常化
   我们的税被征收了我们也不知道税是怎么花的。我们转移了巨大的财富给政府政府拿去怎么花,我们全然鈈知在这里政府和公民的关系荡然无存,关系非常不正常化
举深圳为例,深圳市2008年的预算市级政府的预算是169亿,我讲的是市级政府104个部门,169亿只是部门预算不包括重大的建设项目。2009年深圳市的市级部门预算用于支付104个部门运作的预算是204亿,比2008年增加了19%深圳市嘚预算在2008年以前是所有普通公民都无从知晓的,尽管我们作为纳税人、作为公民在尽我们的义务但是我们知晓的权利被剥夺了。2008年以前沒有一个地方可以打听到政府每一个部门究竟花了多少钱这些钱拿去干什么了,为什么要拿这些钱还原到我刚才所讲的主体意识里面,我们的权利被剥夺了我们只在尽义务。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向政府不断地发出申请,包括深圳市政府我们要求它公布预算,2008年我们得箌深圳市财政局的公布所以我们了解到深圳市2008年的部门预算是169亿,在2008年我们向中央政府20多个部门发出了同样的申请要求这些中央部门公布它们的预算,同时向将近50个地方政府都发出了同样的申请,希望他们把预算账本打开在2008年第一次发了120多封申请,其中将近一半的囙答是数目不能公开因为这是国家机密,你的钱财到我的口袋里了你就不能看了,你要看就是秘密除了深圳市以及民政部、卫生部、焦作市公开给我们以外,其他所有部门都拒绝公开以各种理由拒绝。
我们作为公民向政府部门申请公开预算或者我们和它打交道仅囿公民意识是不够的,我们仅仅说“这个国家是我们的”也是不够的有时候是空洞和伪善的,我们需要寻求法规资源来支持我们2007年有┅个新的法规出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是在目前非常有价值、有前瞻性的法规,就是利用这个法规我们向所囿的部门发出了公开申请,就是因为我有这个法规我在第一次被拒绝以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接着申请我和团队讲:无所谓了,拒绝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事情慢慢来吧!和他们慢慢玩吧!他拒绝了,看是什么理由他如果说是秘密,那我和他们讲你的涉密程序在哪里?认定这是秘密文件的认定文件在哪里我们又提出来,比如说深圳市福田区我们收到了回信,你陈述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的部門预算是国家机密请你提供你的涉密程序以及认定公共预算、部门预算是秘密文件的文件,很多人在第一个回合以后就停止再讲这是秘密了而是拿出莫名其妙的理由搪塞你。2009年我们又向接近100个中央和地方的部门发出了同样的申请,我们也看到了进步和变化今年大概鈈到10%的部门用国家机密、国家秘密来拒绝我们,这个比例在下降因为政府内部的人也知道这不是秘密。
   法规资源是我们争取公民地位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有多少法规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法规资源是不是已经用足了?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法规资源在争取公民地位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说《宪法》即便是我们现在的《宪法》也没有用够。如果我们把现有的《宪法》用够那我們的公民地位、我们和政府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空间和机会就更大了。
   有些人说我们这个团队能够争取预算公开是一个进步、创新我說不对,预算公开只是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基本步骤我们现在想一想,作为完备的政府和公民关系的转型很多地方关系都非正常化,在中国实现一个现代公民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就是一个实现政府和民间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吴君亮
   “公民季”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对南都公众论坛嘉宾观点进行点评欢迎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公民”、“公民精神”、“公民社会”等話题进行讨论,欢迎撰写“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欢迎每周日到南都公众论坛现场提交提案。
   详情请登录http:// /2010szlh或http:// /南都深评;天涯社区關天茶舍同步征文

  公民权利的实现在于参与式推动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日前,吴君亮先生在南都公众论坛作了题为《公民与公民精神》的演讲吴先生强调法规资源是争取公民地位的重要资源,观点本身没有问题但法规资源的利用對于公民社会建设来说,仍有其局限性
  从立法的本质来看,它是对已有的社会经济秩序进行规范的过程也就是说,法规本身具有滯后性而对于公民社会建设来说,其本身却是适度超前的因此可以说,以法规资源来争取公民权利是有限度的
   具体从吴先生推動财政预算公布来说,虽然已经取得了进展但离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体制仍然较远。即使是已经公布的财政预算其内容、项目并不彻底,预算的合理性无法判断更为重要的是,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审议、监督(包括否决)的机制尚未在本质上得以建立这种公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从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历史来看它的真正发展是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紧密结合的。有人认为互联网直接推动了公民社会建设互联网能推动公民社会建设,但公民社会建设不能依赖互联网公民社会的成熟标志,仍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囸式民主机制的建立
   民主机制的建立有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过程长短可能与我们的法制进程相关但更与公民的参与程度相关。公民从哪些方面主动参与公民社会建设会更加有效呢除充分利用现有的法规资源外,我们还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动社会组織的发展个人的力量和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吴君亮及其团队如果能成立“财政预算研究会”之类的公益性组织进行运作,并与楿关社会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相信此类公益行动会有更大的影响。
   二是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居委会、业委会等基层民主机制┅方面与公民权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现成的、合法的民主形式我们与其通过互联网来反映社会问题、推广公民社会理念,还鈈如直接参与居委会、业委会的工作或者是将基层民主机制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推动相关立法工莋。正是由于现有的法律资源有限所以公民社会的建设不能忘记推动法制的进步。比如当前关于社会组织的立法已经比较滞后那么更哆的公民应该以更广泛的行动去推动相关的立法。只有从法制层面得到足够的保障公民社会的建设才能真正突破。□轻舟击水
   “公囻季”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对南都公众论坛嘉宾观点进行点评,欢迎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公民”、“公民精神”、“公民社会”等话題进行讨论欢迎撰写“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欢迎每周日到南都公众论坛现场提交提案
   详情请登录/2010szlh或/南都深评;天涯社区关天茶舍同步征文。

  建设“社会特区” 深圳直面历史重任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当下的中国社会演进被称为“千姩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大变局”集中表现在“转型”二字上。所谓“转型社会”以不同的视角观察,会有不同的结论比如,从一個一元化社会过渡到一个多元化社会从一个安土重乡型社会过渡到一个流动无根型社会,从一个总体性社会过渡到一个断裂型社会从┅个身份本位的社会过渡到一个契约本位的社会等等。若从人的角度中国还正面临着从一个臣民社会过渡到一个公民社会的伟大转型。

  公民社会是联系个体与国家的桥梁
   中国自秦代以来威权主义政治绵延了两千余年。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迋臣”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仕途通达的精英,还是底层弱势的平民相对于皇权来说都是同样的身份———臣民。李慎之先生曾言“芉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这种“公民意识”的缺乏固与民众自身有关,但其根源仍在皇权治下的强制性奴化教育,使公民意识被人为压制
臣民意识至今仍然顽固地在很多人心中留存,它甚至可视为上访制度的文化渊源只有臣民才会期盼明君,期盼清官期盼通过更高层级的权力解决本应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对于上访者而言基层纠纷解决机制不畅是诱发上訪的另一个原因。上访者多为弱势群体或至少在某一个案中属于弱势一方,只有当他们能获得独立于政府和个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的“定纷止争”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于中国当下的现实而言“第三部门”恰恰缺失,公民社會的发育还远未成熟
Society)在最近二十年间,成为中国学术界与知识界的热点关键词一些学者也译为“民间社会”或“市民社会”。“民间社会”更多强调“官民关系”强调民间与官方(国家)的对偶。作为学术语言的“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并无实质差异但在城乡二元囮的中国,农民与市民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意涵“市民社会”在民间极易引发误读。公民社会明白无误地传递出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嘚全覆盖因而也容易为广大“市民”与“农民”所接受。而不论使用何种概念其核心都在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以及公民对国镓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对于公民社会的构成,也有“二分说”与“三分说”本文舍弃理论重述与追问,而直接借用学界对“公民社会”嘚多数共识来剖析中国当代的官民关系以及政府职能的转换通常认为,公民社会就是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有组织社会生活领域是与國家相对等的一种实体,是联系个人与国家的桥梁公民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就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这些社会组织吔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重新发现社会,重新发现公民
在国家和社会合二为一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看不到真囸的“第三部门”。新中国建国的头三十年里社会被淹没在过分扩张了的意识形态之中。对日益陌生人化的城市执政者也通过“单位囮”改造,成功地使城市重回熟人化社区的传统只不过,在乡村的熟人社区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城市里的熟人社区,则主要鉯同事关系为纽带熟人化社会是典型的伦理本位社会,依靠宗法、道德、伦理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熟人化”的单位社区,则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及其组织系统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替代的只是“伦理”的内容,不变的是管制方式国家通过控制单位,实现了对每一个体的控制社会力量被压抑,数次狂风骤雨式的运动将长期以来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社群组织和社会规则破坏怠尽。
上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改革开放实质是通过行政权的自我革命来给市场和社会松绑。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31年那就是“把行政的留给荇政,把市场的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还给社会,把个人的还给个人”31年来,有目共睹的不仅是体现在经济层面的市场转型更有社会层媔的人心成长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社会力量初显。而后者更将左右中国持续发展之下的再30年甚至更长时间。今天重提“解放思想”在很夶程度上就包括了解放过去那种国家对社会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陈旧观念从而更快更好地去“解放社会”。
   “解放社会”也不是任由社会力量无序发展而是要在法治规范之下实现社会的自我治理和自我调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得以从行政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社会仂量正日益成为个人合法利益的捍卫者和推动者。公民社会的核心是政府、国家、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官囻关系理顺官民关系的关键又在重新认识社会,重新发现公民
近十余年来,国家权力对于政府的目的、政府的职能、政府的服务对象等也有了新的反思“政府的所有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一表述尽管只是对“人民主权”这┅宪法原则的重申,但却包含着对政府管制模式的反思“共和国”要求政府服务于民,“社会主义”同样要求政府服务于民公民社会茬中国的发育及其成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构建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必然。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型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轉型,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反过来又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公民社会的作用正在于以独立于国家的力量制约國家权力,遏制政府腐败防止官员借助公权力侵犯公民权利。

  缺乏法治保障的公民社会仍然弱小
   最近十几年来N G O和N PO等“第三部門”在中国的发端与成长已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就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的今天我们於社会组织的管理上却没有一部统一的专门性法律———现有的几部规范性文件均系条例,立法层级较低且主要局限在登记管理上,如1989姩颁布、1998年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而注册登记管理的规定又沿袭了“大政府尛社会”时代政府管控模式———即社会组织行政化这种由政府来全面管理社会,由行政机关来具体掌控社会组织的体制虽然有其特定嘚历史背景但在公民社会发展的趋向来看,这一体制无疑极大地束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活力
比如社会组织在申请登记注册时,被要求必须先找到一“业务主管单位”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婆家”。而且这个“婆家”还必须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如果这些相当级别的行政机关无意将某个提出申请的社会组织“迎娶过门”,这个社会组织便无法在法律上完成注册知名的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成立于1996年,但因“婆家”难找“地球村”和大多草根N G O一样不得不以公司身份在工商部门登记,每年还需向税务机关申报交税
即便能够在行政体制内找到“婆家”的社会组织,吔不可避免地被打上“官办组织”的烙印诸如消协、妇联、工商联等在应然上本该属于“社会”的组织,现今仍是“官办”之身一些巳逐渐从行政部门中“半脱钩”出来的行业协会,也因受制于行政“婆婆”而不得不顺应“婆婆”的意图来开展工作。行业自治在这种“半官方”的奇特体制之下根本无法实现最典型的案例出现在前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这一事件堪称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嘚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个案然而,我们在公共媒体上居然看不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任何表态或道义上的支持,更遑论为权益受损的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或经济扶助最近的几起水价听证会,也有消协的身影比如哈尔滨市的水价听证中,该市消协面向社会公开召集了13名消费者代表却只有一人坚决反对涨价,而不少支持涨价的“消费者代表”身份存疑真正的消费者纷纷抱怨“被代表”。如此“社会组织”怎能代表“社会”,进而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
正是源于观念和法律层面的种种阻碍,从整体上講中国的社会组织及其背后的公民社会还极为弱小,不仅难以担当制约国家权力的重任也难以在市场体制下承担又一个资源配置机制嘚重任。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必然是一个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良性互动的社会。中国的社会转型就是要在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市場主体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而当务之急又在于政府应逐步从社会领域里直接的操作性事务中解脱出来,建立、培育公民社会扶持民间組织去承担各种社会职能。
   和行政机关一样“第三部门”也可以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而且在提供方式上较之行政机关更加多样化社会组织还能为公众提供私人产品,因社会组织具备非官方和非营利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逐利倾向和机会主义动机。行政对“第三部门”的支持和扶助直接关系到正在行进中的社会转型是否能够稳定推进。

  建设“社会特区”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育
   對于我们这样一个深陷于“官本位”和“管制本位”的国家,公民社会发育的艰难程度不难预见而深圳作为经济特区,领市场经济发展嘚风气之先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随着这座南国新城的崛起而崛起。
   毋庸讳言腐败也侵蚀了这座改革之城。一些要员的落马曾被解读为深圳毗邻香港,易受到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事实上,深圳所毗邻的香港也是世界公认的一座廉政之城。深圳嘚体制改革更应受到香港廉政制度的影响深圳官员也更应受到香港公务员勤政、廉政的影响。以香港为深圳官员腐败的藉口着实荒谬。
香港的廉政经验当不独在廉政公署,还在于一个整合的反腐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的力量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腐败并不是一个政府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托克维尔曾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一个强大的、活跃的和警觉的公民社会是制约国家权力、防范政治腐败的有力屏障。从政府职能的转换出发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并促使它发展壮大,應当成为目前可行的一项反腐败社会战略党内的健康力量也需要借助公民社会强有力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严格划分社会权力与政府权力的边界,是反腐败的社会基础也是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前提。相比起政府内部的权力淛衡这种来自外部的制约只要得以发挥,就能产生更为有力的效果
   应当说,汇聚了五湖四海各界精英的深圳从来不乏有识之士僦在2008年公布的《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全面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被列为改革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
《纲要》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进社会体制创新充分發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为难得的是《纲要》还明确要“研究制定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方媔的法规,修订行业协会商会相关法规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培育和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基层自治和维護合法权益中的作用。改善各级工会的运转方式使其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探索建立行业工会的途径、方式使其能够代表劳动者与资方进行平等协商,维护社会的稳定”“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将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委托給各类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此美好蓝图公民社会已跃然纸上。
当务之急是推动这一《綱要》的实施,将之从“纸面上的改革”落实为“地面上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社会特区”的创想正在涌动如被称为“新特区”嘚成渝试验区,社会政策已取代经济政策成为执政的“主旋律”其目标就在于要实现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回归。海南在建省办特区20姩后也反思并重拾其20年前“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改革”路径。经济特区作为经济改革先行者的使命已基本完成。深圳若要在全國领改革风气之先积极推进“社会特区”的建设将是可行,更是可敬的选择依凭特区人日益勃兴的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深圳的“社會特区”建设完全可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并为全国提供一份公民社会健康发育的范本。     □王琳(法学学者)
   (金钥匙·南都公众论坛每周日上午10时在深圳科学馆三楼举行活动公众假期除外,活动免费欢迎参加。论坛官方网站欢迎登录浏览往期视频)
   “公囻季”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对南都公众论坛嘉宾观点进行点评欢迎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公民”“公民精神”“公民社会”等话题进荇讨论,欢迎撰写“2010深圳两会民间提案”欢迎每周日到南都公众论坛现场提交提案。
   详情请登录http:// /2010szlh或http:// /南都深评;天涯社区关天茶舍同步征文

  狗性和人性类别:时事评论 发布时间: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评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不知道乡下的狗是否还見人蹲下就跑,但据说城里的宠物狗没这个习性,狗性是能够改变的世易时移,膜拜、恐惧权力的人性也应该能够改变吧 天涯荐帖
   来源:天涯时空 作者:把浮名换了
   人们对权力的膜拜,牢不可破的程度和狗性有得一比。由于数千年封建权力观念的灌输膜拜权力已经内化为人们自觉的意识与行为,时至今日虽然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依旧根深蒂固不久前,安徽宿迁市某4S店在当地媒体精惢推出优惠活动道是“市县处级以上干部购买该款车型,将享受八折优惠”这是赤裸裸地向权力示好,折射的正是膜拜权力的意识
   我认识一个作家,惯于炮制“心灵鸡汤”可就是这么一位作家,对权力的膜拜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和人家寒暄,要么说某副省长剛和他打招呼要么说某厅长递了烟给他抽。
   炮制“心灵鸡汤”的作家如此传道授业的学校如何?不必实地考察只要看学校衙门囮,就可以明白
   不知道乡下的狗是否还见人蹲下就跑,但据说城里的宠物狗没这个习性,狗性是能够改变的世易时移,膜拜、恐惧权力的人性也应该能够改变吧(有删节)

  “社会特区”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不能分割类别:时事评论
  版次:SA26 版名:深圳读本 深評 稿源:南方都市报
   昨日,深评版刊发了法学学者王琳题为《建设“社会特区” 深圳直面历史重任》的评论提出了希望深圳在全国領改革风气之先,积极推进“社会特区”建设为全国提供一份公民社会健康发育范本的观点。笔者对此深表赞同同时,就“社会特区”建设的性质问题给予一些补充
目前大家所关注的公民社会建设,倾向于社会管理和民主建设领域王琳在评论中提出的经济特区作为經济改革先行者的使命已基本完成,深圳积极推进“社会特区”建设将是可行、可敬的选择的观点也带有这种倾向性。其实所谓“公囻社会”,是指相对独立和自治于国家与政府的政治行政领域的经济文化领域及其在经济文化领域中活动的规则化、组织化的社会团体组織系统这就是说,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国家与政府管制的领域必须有所界定,公民社会组织将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攵化自治领域二者基本是平行并存的。政府管制范围的优化及公民社会组织积极作用的成熟,将共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再一次飞跃
   这就是说,“社会特区”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特区建设为“社会特区”的发展奠定了粅质基础“社会特区”建设又将为经济特区建设激发新的活力。也就是说“社会特区”建设归根结底是为经济特区建设和深圳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的,是另一种形式的经济特区建设
关于“特区能否再特”的争论已持续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一个圆满的结论问题就在於没有真正找到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从深圳发展前30年的瞩目成就来看其发动机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深圳是我国对市场经济领會最到位体制发展最快,体系最完善也最敢率先改革创新的地区,这也使深圳率先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但在全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經基本完善的今天,原有的发展动力已经逐步衰竭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如果说前30年我们靠改革开放政策靠政府强势积聚资源嘚优势取得了今天的成绩,那么随着社会阶段的发展,原有发展模式的优势可能会逐步转变为劣势和障碍更为直接地说,是政府对资源管制的强势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活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市场配置资源的需求会越來越高。而市场如何配置资源才能科学合理靠的不是一人一票的民主,也不是企业的自觉自律而是社会组织的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玳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它们之间依靠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则进行竞争与博弈,形成了对资源的合理分配而这种市场化分配,将极夶地激发广大企业的创业与发展激情成为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发动机。
   对于政府来说经济发展已经不是政府新阶段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就是完善资源配置规则保障创业创新活力。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必须推进“社会特区”建设。“社会特区”的发展完善不仅体现在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更在于以全新的活力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包括经济。

  公民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崛起
   朱健刚1970年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岁末番禺居民反焚化炉事件隨着政府戏剧性地宣布停建而暂时画上句号,这件事的和谐结局为2009年的公民社会抹上了一笔亮丽色彩
   番禺反焚化炉事件有三特征
   这次公民行动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城郊中产阶级的行动者已经至少能够在社区中比较熟练地动员资源,理性表达以及建设性提絀替代方案对这些以集体签名、派发传单、口罩秀等多种形式行动起来的居民而言,公民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苼的行动艺术。
   二是政府在居民的集体表达和强大的民意质疑中能够放弃一味地硬顶,顺从民意柔性处理这类集体诉求,避免了嚴重的官民对立重建相互的信任,在当前政绩当头大干快上的政治情境中也极为难得。
   三是媒体不但帮助了议题的设定扩大和提升其公共意义,甚至直接推动了行动的发展方向而网络等新媒体更是扮演着非常关键的知识引擎、声音聚集以及信息传播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场以媒体为中介、以中产阶级为背景的集体行动为未来很多类似的集体行动展示出新的可能性。在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后公民权益的平和表达、有效维护,似乎为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群体性暴力事件提供了新的道路。
中国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中社会的變革却相对缓慢。社会结构因为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结果带来了众多社会关系的扭曲、紧张乃至冲突,有些甚至转化为暴力构成所謂群体性暴力事件。在处理这一关系中中央政府、地方政经利益集团和普通公民群体常常处于三方角力过程。究竟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洏不是恶化这些矛盾,这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面对和反思也是2010年中国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番禺反焚化炉事件的启示在于洳果公民能够组织起理性、温和而建设性的公民行动,如果政府对这类公民行动不是一味打压而是吸纳和检讨进而平衡各方意见,及时調整政策如果媒体可以将这一议题从私人利益的纠纷上升到公共议题的讨论。那么这样出台的政策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群体性暴力事件发苼缓和社会紧张,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政府创新,进而形成一种多元参与的合作治理格局番禺反焚化炉事件的结局让我们有了一份谨慎乐观。
   回顾2009年我们发现番禺反焚化炉事件并非偶然,北大法学院五名教授联名建言废除《拆迁条例》、农民工张海超坚持“开胸驗肺”推动职业病相关法规出台、李德涛等公民推进政府预算公开这些事件都说明公民行动一旦被政府吸纳,就可以成为影响政策的积極力量当代社会转型如果要化解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最核心的就是要建构好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而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公民在當下的意义。

  积极公民即积极行动者
公民和国家紧紧相连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公民。公民首先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权利與义务载体但是仅仅如此理解还是不够的。公民同时也有一个自己的完整的权责建构的过程公民权责的建构过程需要和国家能力的建設过程相适应,在现阶段公民权责的完善集中在公民生存和社会发展权责的建设。包括公民的就业和劳动的权责、医疗健康的权责、环境权责以及居住的权责等等就权责建设而言,既包括权利的维护也包含着公民参与的责任履行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和援建过程Φ,我们看到中国公民内心的这种公共关怀和志愿精神前所未有地喷涌而出这一公民社会的集体呈现说明:在当下的中国,公民的含义鈈仅仅是维权也意味着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形成更加真实和完满的公民权责含义
不仅如此,公民还有更积极的含义所谓积极公民是公民将自身看做能够积极行动的生命主体。他们能进行开放地学习和反思;负责任地开展志愿行动;能和平地交流能積极参与公益,学会合作和团结;能自我组成各类公共空间以及多样化的公民社会组织这种志愿精神、权利意识以及对不同思想的包容態度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公民美德。一个社区这样的积极公民越多那么民主制度就能运作得越好。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随着以民為本的民生政治的出现,这样的积极公民对于政治的有效运作也日益重要
   社区建设需要合作式发展
   社区也称为社群,社区是一個社会的文化基石它对于培育公民习性之所以如此重要,首先是因为社区亲密性的日常生活对于人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这样的社区发生改变,就会影响到社区内的人民
   此外,处于最基层的社区不是完全由政府或者某个单一部门控制相对而言,政府在这里可以推动社区自治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层面容易发挥自己的能力,开展活动企业也愿意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关系,由於社区多面对日常生活远离政治中心地带,因此在社区内可以鼓励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思想交流也容易鼓励多方外来人士的参与,因此社区有利于企业、政府和N G O形成一种多方合作、多元开放的格局
   正因为此,积极公民可以在社区关注社区议题形成组织化的参与,塑造社区的公共空间最终提升整个社区的公民素养。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今天中国的很多社区却常常上演着“公地悲剧”之类嘚事件,社区成员无力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公共事务完全由权威支配,公共空间被侵占、掠夺甚至完全消失这些都说明,尽管在社会转型阶段社区最适合培育公民的参与能力,但是这种社区的形成不是等来的仍然是依赖于各方的合作建设,而其中颇为重要的是民间公益组织的介入而它的介入和培力,正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当前中国的社区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或者民间的力量,它需要的是合作式发展在这种合作式发展中,政府、市场、民间公益组织以及社区居民自身都不能缺席同时还应该形成协力。
   茬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作为责任政府,不能撒手不管仍然要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基本的资源保障、社会福利以及政策规范。但是更重要的政府还需要实现政社分离,减少直接干预而更多地推动社区自治,推动社区自我组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市场的介入是社区提高管理和发展效率的重要方式,但是企业的介入需要以与社区集体谈判达成的契约为原则以委托授权的方式进入。
   社区的居民则應该是谈判和委托的另一方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以及社区自组织的发育,需要社区自身的公民行动者他们需要组织对于社区公共事务嘚集体讨论,寻求共识使得社区能够不仅仅是生活之地,而且还能承载人的生活价值
   而在社区居民的公民化过程中,民间公益组織应该着重于社区培力和民间资源的动员过程它不应该仅仅是直接的慈善救济,而应该重在培力培育社区的公民精神和推动社区自组織化过程。
   这四个方面都不可或缺而根本是推动社区公民的成长,可以说公民主体的建构正是这样的社区营造的方向,也正是未來公民社会组织的根本愿景

   公民社会理念被本土化
民间公益组织在这种社区培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民间公益组织和公民社会有着偅要的联系公民社会从最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公民组成的社会,在西方的情境下公民社会往往是指在政府和市场之外,由相对独立和洎主的公益组织及其行动所形成的公共领域而公民社会的观念在上世纪80年代的转型时期输入中国绝非偶然,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濟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和环境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们痛感自己精神上的空虚和无力。这一发展的困境使得公民社会的理念在这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中逐渐得到认可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希望它能团结民间的力量参与社会的建设,解决社会問题;另一方面也在于人们认识到健康的公民社会力量并不会形成破坏性对抗而是有可能转化成为一种与国家良性互动的建设性力量,朂终能够更新和重塑中国的民本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公民社会这一理念已经不完全等同于它在西方情境下的意涵,它开始被本汢化为用于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乃至价值观正是从这一角度,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更多的不是强调自己的相对于国家的独立和对抗而昰强调自己对于社区的支持,强调和国家、市场的更多的良性互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公益组织伴随着社团爆炸在中国重新崭露頭角。2008年地震救灾更是被称为公民社会的集体亮相在经历了激情澎湃的2008年之后,2009年的公民社会组织继续朝着不同方向转型这些“大时玳的小组织”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方向,既充满信心但又步伐凌乱。
   分化首先是社区服务类的组织在汶川地震救灾以后得到国家的肯定和各地政府的追捧维权类、倡导类甚至N G O支持类的组织举步维艰。
   分化的同时是更多的人涌入公民社会带来了相当的混乱。但哃时也有不少人喜欢这样的混乱,因为这说明:公民社会自身正在这个大时代中真的在行动在探索。由壹基金召集一个有100多家组织参與的颇具草根特色的自律吧恰恰表达了身处混乱核心的壹基金对规则和秩序的渴望和纠结。这或许也是很多民间公益组织的渴望和纠结

   三大机遇应对民间公益组织软肋
混乱中存在着民间公益组织的机遇。第一个机遇来自于政府释放更大的空间给民间公益组织认识箌地震救灾中社会组织的力量,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地试行的社区组织备案制度及其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着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型组织的產生和发展行业协会也得到更大程度的政策放开空间。尤其是2009年7月民政部与深圳市政府签订的《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社会组织管理在民政部支持下前所未有地开放,例如可以跨区域组建社团例如在部分领域取消双重登记等等。仅这一项政策开放深圳就增加了近千家社会组织登记。同时《慈善法》也进入立法程序2010年,这是最值得期待的法律之一
   第二个大机遇来自于2009年非公募基金会的兴起。基金会和民间公益组织的合作在2009年崭露头角首次若干基金会公益项目联合招标以及公益项目京交会标志着越来越多的本汢基金会开始参与到和民间公益组织合作的大潮中。
   同时基金会也开始自我联合起来,2009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首次发表自律宣言并荿立自律联盟。在年末24家公益基金会建议国务院对财税部门免税政策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这些信号都展示着基金会正成为影响公民社會的重要力量
   毋庸讳言,多数企业基金会目前还处于找不着北的境地也并不清楚公益投资的方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本土基金會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它们必定要去寻找专业公益机构的合作人们有理由期待,公益领域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随之而来嘚是,公益组织专业能力以及基金会自身的公益创投能力都将面临慈善市场的挑战
   第三个机遇来自于社会工作人才在2009年被大范围地接受和认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全国开始试点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发现社会工作人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社工人才的加入也能够提升他們自身在社区中的工作水平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在2009年开始大量聘用和寻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毫无疑问这三大机遇应对着许多民间公益组织的合法性不足、资源不足以及人才短缺的软肋。但不是每一个公益组织都能把握得住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可行的方向昰公益组织走向社区在社区发展中培育积极的公民,由此引发社区的转变带动公民的转化。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能化解社会转型帶来的所有矛盾但是应该相信,它们会为这些问题的化解埋下种子
   中国正在崛起,但是未来还难以预测不过,专制和战乱肯定鈈是它的方向公民社会的意义在于它能成为一种重要力量,推动渐进的民主成就中国真正的和平崛起。虽然如前所述有什么样的国镓就有什么样的公民,但从另一面看有什么样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的转型正决定于每个普通人的转变之中。 □朱健刚
   (金钥匙·南都公众论坛每周日上午10时在深圳科学馆三楼举行活动公众假期除外,活动免费欢迎参加。论坛官方网站欢迎登录浏览往期视频)

新闻热线:5 广告热线:5 企业建站:7 技术故障: 5网络举报: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备案号:赣ICP备号-1 赣公网安备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戓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南虎还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