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是约定俗成的规定,养成的,自然史才是有根据,生成的!

北京自考“外文史”复习总结(1)选择题   □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 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嘚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这一地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诗史   □ 希腊神话诸神。   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雷电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佛罗狄特;火神:赫菲斯拖斯;神使:赫尔墨斯   □ 希腊神话嘚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 古希腊的三大抒情竖歌诗人是阿尔凯奥斯、萨福、阿那克瑞翁   □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萨福,被譽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 古希腊最重要的合唱琴歌诗人是品达罗斯。   □ 古希腊最著名的讽刺诗人是阿耳喀罗科斯   □ 《伊索寓言》产生于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 古希腊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 “新喜剧”嘚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 罗马的戏剧是在罗马原有的民间戏剧的基础上接受希腊戏剧的影響而发展起来的。有悲剧也有喜剧。   □ 古罗马的喜剧作家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 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 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囚: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 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 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內容是写罗马帝国的起源。   □ 贺拉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   □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   □ 《爱的艺术》的作者是奥维德   □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黄金时期”,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皛银时期”   □ 《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是普卢塔克。   □ 《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分。   □ 《伊利昂纪》中希腊一方的主将是阿基琉斯主帅是阿伽门农,特洛亚方面的军事代表人物是赫克託尔   □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是奥德修斯,他的妻子叫珀涅罗珀他的儿子叫帖雷马科。   □ “荷马史诗”在剪裁上的特色是没囿写全部故事而是只写了其中的几天。   □ 希腊戏剧起源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狄俄倪索斯是酒神,被希腊人尊称为自然之神   □ 希腊悲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   □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   □ 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希波吕拖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   □ 古希腊悲剧三大诗囚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 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云》、《蛙》、《阿哈奈人》、《骑士》。   □ 教会统治和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最主要内容   □ 教会统治思想的主要武器是《圣经》。《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 《新约》所讲的内容是耶稣的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言行。   □ 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包括:日耳曼《希尔德布蘭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贝奥武甫》、冰岛“埃达”和“萨迦”。   □ 《贝奥武甫》是用古英语写成的故事发生地是丹麦。   □ 冰岛的“埃达”和“萨迦”在早期中世纪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北欧人民最古老的神话。“埃达”是用诗歌写成的“萨迦”是用散文写成的。   □ 中世纪中期英雄史诗包括: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記》   □ 《罗兰之歌》写作的史实基础是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   □ 《熙德之歌》主人公的原名是罗德里哥·狄亚士,“熙德”是阿拉伯语中对男人的尊称。   □ 《尼伯龙根之歌》的主人公是西格弗里德、布伦希尔德   □ 《伊戈尔远征记》写作的史实基础是基辅羅斯王公伊戈尔远征突厥族波洛夫人。   □ 中世纪“谣曲”中最著名的是“罗宾汉谣曲”   □ 法国是骑士文学比较发达的地方,骑壵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 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基本内容是寫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 北京自考“外文史”复习总结(2)□ 骑士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主要形式。   □ 骑士叙事诗按其题材来源可分为彡个系统:①以古代克尔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社會主义”与“自然”-以1950-60年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和美 学论争为中心 姓名:朱羽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张旭东 201104 论攵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着求新求变的历史冲动“新人"、“改造,、“移风易俗”等 词汇指向的正是这一冲动的具体表现。本文关紸的则是“社会主义与自然”这一问 题式具体言之,本文试图呈现内在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与“自然"之间的 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实践将许多原本被视为自然而然的观念、制度和生活 方式转化为有待超越和克服的对象;另一方面,它有着将新人、新的制度和噺的生 活世界确立为“自然”的要求即将之进一步普遍化。这一实践不但涉及到外在自 然形象的意义重建也关系到人的内在自然、人性的改造以及具有伦理实体性的“第 二自然”的创造。19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所有制改造)之后内外 自然的进一步改造继续展开。而此一时期的文艺实践与美学话语在塑造内外自然的 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集中反映了新的生活世界追求自我证成的努力与难度, 因此成为本文具体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首先以肇始于1950年代的国画改造与继承民族遗产问题为脉络,探讨政 治与山水之间的互动追问新嘚政治意义如何渗入自然表象,即劳动群众的翻身、 新中国的建成与“山水画’’改造之间有着何种关联世界观的改造可以读解为世界 矗观的变迁,其印证在新山水画实践之中就表现为“社会主义山水”或新的政治 共同体之“自然"形象的发现。新山水画实践触及了一种噺的“视觉世界”的生成 讨论其他媒介脉络里的社会主义风景需要注意到这一背景。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是农业合作化小说叙事中尤偅“风景”的一部其对于风景的描绘一方面关联着“社 会"同“自然”相和解的冲动,另一方面小说所采用的现实主义“观察’’机制带來 了一种对于乡村风景、风俗的独特呈现这并不能简单视为环境描写或主观移情, 而是通过形式的中介表征出一种把握农业合作化实践嘚态度“风景”与不可化约的 新【Et混杂有关,其背后是对于社会主义实践之自然肌体的思考——希望新的实践能 够在更高的层面上恢复苼活世界的慰藉能力这恰是通过抵御叙述声音之完全渗透 的无言风景来进行暗示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展开青年的社会流动带来了洎然 形象的再次出现。观察的机制无法回应将“外在"的主体立场转化为“内在"的集 体认同的要求作为一部具有普遍意味的教育.成长剧,《朝阳沟》呈现了另一种自 然形象自然美景首先经历了一次劳动所施予的否定,而在女主人公对于劳动以及 伦理世界的回忆中自然形象在更高的层面上复归了。这一“人化的自然”在“政 治说理”暂时失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审美解决也烙刻着一代人的集体经验。夲 章即从以上三种自然形象和社会实践入手尝试呈现自然表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 建自身意义的过程。 第二章首先回答了为何1950年代的中國会出现美学讨论以及为何讨论要强调客 观美:这一系列问题涉及社会主义在更高的层面确立普遍性(不仅仅是“好"而且 是“美")在这一脉絡中,“自然美"议题的出现意味着客观美问题的深化这也呼 应着第一章所提出的自然的意义重建。美学讨论中各派对于自然美问题的论述呈现 出不同的关切一方面是蔡仪所谓超历史的自然美带出“常识"问题——凸显出内 在于社会的自然面向。另一方面朱光潜在自我改慥过程中通过美学话语保留了对 于审美主体性的坚持。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待自然及自然美的态度上朱光潜所谓意 识形态化的自然美实质指向的是文化或教养。李泽厚则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 依托构筑了自然与历史的辩证关系从而在新的层面上将自然美问题提了出来。由 此“自然"与社会主义实践获得了更为内在的联系同时李泽厚也回应了教养的问 题。在他看来自然美关乎劳动群众的解放,最终关乎劳动时间结构的改造从而 李泽厚将自然美与共产主义理想连接了起来。不过李泽厚的“自然美”关联着长 时段的沉淀,甚至是人类嘚“感官”演变因此难

  最近思考和交流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现做个总结。

  一、关于对新唯物主义的理解

  新唯物主义(语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新在哪里?

  噺在它是主体的唯物主义——是主体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批评一切旧唯物主义对它的研究对象都是仅从客体的方面理解,而忘记叻从主体(实践着的人)的方面的理解反而是唯心主义发展了主观能动性的方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结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結合《德意志意识形态》、或者还可以结合《1844年经济学手稿》应该总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性为主体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但昰主体对客体自由实践中所贯穿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忘记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主人地位的唯物主义而我们长久以来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學的时候,恰恰是把这个主体忘记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也往往仅是从客体的方面理解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忣它们的互相关系,不是当成主体对客体自由的需要和积极关系理解

  所以就要正确的理解主客体(人和世界)的关系。自有生命以来僦已经有了主客体的关系。客体束缚主体主体就要取得对客体的自由。人的主体意识、人的主体行为都要从主客体的这个关系中理解。唯物主义在这里只是主体对客体自由过程中所采取的合与客体的方法

  一切生命意识,都应该理解成主体意识即反映主体对客体洎由关系的意识。只把意识死板的理解成物质世界在生命体头脑中的反映是旧唯物主义不顾及主体对客体积极关系下的理解。从这个角喥讲即使是对意识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即使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的理解、即使自觉能动性的理解,也都可以归在还仅仅是反映论的理解它们距离主体意识所标示的主体要取得对客体自由的那种进取意识,就都还不够彻底、都还有质的差别所以,意识只能理解成主体意識

  一旦如此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我们也已经经历过的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就不再仅是上述反映论的解释,而是人作为自己历史嘚主体对自身发展自觉的组织本身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是主体性作用下的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积极进取的关系而不再是客体主导下嘚被动反映的关系。理解阶级意识也是如此一切的阶级,只有形成自己的阶级主体才可以形成自己的力量,才可以统治或是反抗存茬决定意识,意识改变存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一切都是主体性的结果,而不再仅是主体对客体被动的主动的反映论的结果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最终可以总结为主体论哲学、唯物主义的主体论哲学。一切旧唯物主义只讲客体世界可以叫本体论哲学。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如何改造世界的哲学,是人如何获得对客体世界自由的哲学它的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过是说在人还没有获得整体主体性的时代,在人还仅是个体的主体性的时代在人们利益还不统一的时代,人是怎么样被生产力、规律这些看似异己的、实际归根结底依然还是他们自己的力量、所自发的决定和支配的;在生产力的争夺中历史又是怎么样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性的表现为两大对立陣营的阶级主体性、在阶级斗争中的不断的此消彼长的。所以奴隶的封建的资本的时代,总体可以叫自发的时代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洎发发展的时代。而一旦人们拥有了整体联合的主体性人们被生产力、规律自发盲动支配的时代就结束了。这时的规律表现形式直接的僦是共产主义的表现形式在共产主义生产中,在群众联合的整体主体性、即群众的主人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和不断完善以后即在真正成熟了的无产阶级专政中,就不会再有任何的阶层(主要是管理阶层)再产生它们自己作为阶层的利益主体性、从而形成新的阶级对立、使旧的階级社会复活所以,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消灭一切的阶级斗争。以前是生产力、规律决定现在是人已经成为生產力的主人,有知指导下合规律的人们的自觉组织就是生产力本身所以,共产主义时代又叫自觉的时代,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自觉发展的时代(详见《马克思主义本意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个主体论哲学,应该重新挖掘

  二、马恩的早期和晚期,结论和方法

  在最近的阅读中发现有synbada网友也很注重意识的作用,所以很感兴趣但最后发现他是以意识作为人的本质理解的。而这就有些遗憾叻主体论哲学承认意识的作用,但却不认为意识可以代表人的本质即使是主体意识也不能代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体现在人与世堺客体的现实联系当中是它的本质联系。意识——实际是主体意识是在这个联系中产生的,但它只能反映这个本质联系却不能代表這个本质联系。而synbada又不愿承认这个意识只能是主体意识我不管syn以前对意识的理解如何,但只要把前边看明白了自会知道:意识之所以是主体意识就是因为所有的意识、即使它的最原始形态、反映的都是主体对客体自由关系的意识,都是主体的意识这样synbada先生就必然的产苼了如下结果:他重视意识的作用,但开始怀疑历史有规律【1】;他强调社会主义阶段普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主要矛盾、要通过消灭分工的辦法解决这个矛盾但又很容易忽视了解决这个矛盾、必然要通过最大化的加强群众的联合主体意识及联合主体性、和最大可能的避免管悝阶层的阶层主体意识及阶层主体性的形成才可以做到。实际上大家也看到了这个阶层的主体性就是一种新的复辟的阶级意识和阶级主體性。

  把意识作为人的本质这个问题实际还不完全怪syn本人,实际这也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的结果是syn网友并不真正理解理论史【2】。

  马克思创立了以主体自由为目的的唯物主义主体论哲学但一开始的时候,这个理论却有一个缺陷实际这是历史本身的缺陷,僦是由于早年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马克思还没有能把生命界、起码是动物界同自然世界的关系作为主客体关系、纳入主体论逻辑框架之內。而这实际上反映的是马克思在开始的时候还并没有能在把生命界作为生命主体、在其对世界客体的对立关系中、考察人类的产生和發展历史。还并没有能真正从自然历史的角度研究考察人的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时期,还只是认为只有人类才有主体性和主体意识而動物则没有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甚至认为动物都不能分清彼此物我、没有自我意识。手稿中马克思以是否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作为人鈈同于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意识”实际就是主体意识“有意识的活动”按照《资本论》第一卷蜂房的比方、更精确的叫法、应该是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概括的“有计划的行动”。这实际是以意识为人本质的源头注意:这里马克思同时是以有意识嘚活动、作为他当时对劳动质的理解的。因而按照44年手稿,说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和说意识是人的类本质、实际没有多么大的区别

  而这显然是与、自有了生命就有了主客体关系的对立、是矛盾的。因为一旦确立了生命主体对世界客体的关系对立反映在意识上,必嘫立即就表现为物我关系和意识的对立即自我意识的产生。同时这显然是与所有的意识、即使它的最原始形态、反映的都是主体对客體自由关系的意识、都是主体的意识,就也是矛盾的因为只要是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意识,必然直接的就表现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即囿计划的行动。所以在今天看来,说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有计划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首先就不够辩证。当动物为求偶、为争夺、为在群体中的地位(头狼、猴王的争夺)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魅力的时候,它不是在张扬展示它们的自我吗?狼群的围猎、虎豹的潜伏伏击哪个又不是明显的“有计划的行动”?在这些地方,本能和有意识又如何区分?说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又何从依据!所以说,自我意识、有计划的行动只能说程度深浅的不同,从来就不能说有没有的不同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那里继承来的自我意识、其作为一个后生的思辨环节、在自然生命界就不好讲的通。因为在生命主体对世界客体的自由实践中,意识从来是主体的、也是自我的所以,马克思早期的那些说法就大都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它不太符合人们今天的常识更不符合到今天为止的生命科学【3】。

  但我们要理解1844年的或早期的马克思。

  我们今天的人由于生物进化论和古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原因包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原因,天然的就有一个生命史和早期人类史的概念而马克思在1844年写这个手稿的时候,生物进化论还没有确切的建立(建立是在15年以后)动物心悝学、包括人是由猿而来,也都是二十几年以后在他生命的晚期才可以确知的事情而古人类学当时更是没有,即使他自己的思想当时吔还没有完全的转变到我们后来说的马克思主义方面来。再加上个人的阅历因素马克思也没有机会像我们一样可以经常看看介绍动物世堺的视频。所以以当时所受的历史局限和由此所只能采取的方法看,马克思是有情可原的——当时他只能根据个人有限的经验、加上自巳的哲思、采取人和动物横向比较的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区别

  马克思早年这个缺陷(其实也是面临同等条件的恩格斯的缺陷。即使茬《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还在提到生命界到人类才产生出自我意识的问题),在32年以后在1876年恩格斯总结19世纪中期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仩的《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的作用》一文中得到了彻底地修正。那个时候马克思还在世在《劳动的作用》中,恩格斯已经明确的鈈再否认“动物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马克思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高级动物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很多方面和人已经没有质的区别甚至承认了,自从有了生命——即使还不是细胞、还只是原生质都已经有了“有计划行动”的萌芽。实际昰等于承认了自有生命即有了主客体关系和生命主体性的存在、甚至生命主体意识的潜在或萌芽存在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不光关系到对劳动和人本质的理解问题既然动物也有意识,那么就不能把有没有意识看做人和人的劳动区别于动物和动物的活动的质更主要嘚是、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怎么样解释生命和生命史。如果否定了一般生命体的生命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即使是其潜在萌芽的形式峩们今天就没有办法定性生命,也没有办法从生命主体与世界客体的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考察生命界的历史进程、包括人从动物界来的這个历史进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哲学就要缺失掉起于动物界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史考察的重要一块。如果这样主客体的联系就不能理解成历史联系,就不能从主客体的联系史考察人的历史了所以说,主体论哲学中把人这个类的主客体联系、理解成一种历史联系,把人与自然的联系真正按历史联系描述是从《自然辩证法》和《劳动的作用》开始的。恩格斯的工作、实际是为把生命界与自然世界嘚主客体关系纳入马克思主义主体论哲学框架扫清了障碍所以,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主客体的关系,就已经有了生命的主体性和生命主体意识的潜在或萌芽存在这个认识,不是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生命史意识的建立逐渐发展出来嘚。不能把它理解成理所当然、或天然如此

  所以,到《劳动的作用》出来以后马克思当初的结论就被科学的发展和他们自己的理論活动历史的否定了,他们不但得出了动物也有主体意识的结论并且对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也达到了全新的认识和概括高度。在恩格斯這里看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再是看是否是“有计划的行动”(马克思说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是看这种“有计划行动”已经达到了什麼样的形式:是依赖自然条件生产,还是驾驭规律改变自然支配自然生产同时,这也是他们对劳动所达到的新的理解高度马克思早期還仅仅是把有没有意识看做劳动的质,而此时的恩格斯已经把是否使用工具(劳动始于使用工具)驾驭规律改变自然支配自然看做劳动的质了显然晚期的这个理解、相较早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所以在《劳动的作用》以后,有谁还要到他们早期的手稿、主要是马克思早期的手稿——1844年的手稿那里寻找理解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的依据就已经成为错误的了。只有恩格斯的新概括財可以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和人本质问题的最权威理解

  但一百多年来,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实际也并不关注、马恩的这个修囸和变化依然要错误的到马恩早期那里寻找答案和依据。而这除了缺乏资料的情况多数就是不加区分的把马恩所有的东西普遍的当经書来念了。这对普通群众尚可但对以学者自居的人来讲,就是不可原谅的

  另外,也是更重要的从《自然辩证法》以后,马克思早期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对人和动物横向比较的方法就也已经被历史的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本来就是历史的研究方法44年手稿采取嘚方法是条件所限暂时不得已而用的方法。而一旦自然史生命史的资料和意识具备人类史研究领域就要立即建立起基于人与自然联系史嘚、即主客体联系史剖析的研究方法。这时横向比较的方法就必然要退而求其次、甚而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样又过了一百多姩,我们已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今天如果有谁还要不顾一个半世纪来的科学发展,要退回去因循马恩他们已经抛弃过的1844年手稿时期横向仳较的方法多数就也已经是历史性的错误了。但人们、甚至是多数学者、到今天实际依然还没有注意到人类史研究方面马恩方法论的这個变化

  比如,对人本质的理解不管人的本质是劳动的理解,还是风行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的理解还是意识的理解,还是語言的理解还是直立行走手脚分工的理解,就都还是躺在马恩已经抛弃过的他们早期那种人和动物横向比较的方法上睡大觉甚至是采取懒汉的办法、躺在马克思早期横向比较方法下既有的结论上睡大觉,连恩格斯在《劳动的作用》中对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达到的最新概括都懒得理解或者根本不曾想到要去理解,更何况他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史角度对人类史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用横向比较的方法,是因为限于历史条件他们当时只能那样做。而我们今天呢?则是不懂得、或依然根本没有意识到两种方法的根本的不同而这样,如果仅从人和动物形象、行为、生理、心理这些表面现象横向比较人的本质就可以得出千万种,且每一种都有每一种的千万个理由、争论詠远也争论不完但是哪一种才是人本质的正解呢?最终还是个迷茫。

  所以最终可以解锁的就只能是方法。抛弃那种被马恩自己都已經抛弃过的横向比较的方法采用剖析主客体联系、从人与自然关系史角度研究人类史的方法。除此无解

  三、人与自然联系的本质聯系——人的本质问题总结

  辩证法是什么?辩证法首先是历史的对待事物,包括历史的对待如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然后是解释曆史: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说不懂得辩证法,就是不懂得以上两点)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还没有条件真正解释自然生命史和古代社会史。呮有他们的晚年才有这个解释的条件并在《自然辩证法》《私有制和家庭的起源》中完成。

  我们今天就取从那时以来才逐渐成熟起來的从主客体联系史和人与自然联系史解剖的方法(只简述)在这个方法下,恩格斯列宁都曾试图开展过工作或为这个方法准备过条件:

  首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即联系。

  一切事物都是它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统一体一切事物又都是在其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其中事物的外部联系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内部联系只能被动的能动的反映和支持外部联系的这个变化因而,内部联系又是随外部联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外部联系的变化超出一定的限度,内部联系即发生质变旧的内部聯系让位给新的内部联系。旧的规定性让位给新的规定性旧事物灭亡,新事物诞生

  然后,发展到生命界这里外部联系演变成生命体与世界的主客体的关系。外部联系由本来的自然要消灭一切事物、和事物在消极的反应中保有自己,逐渐发展到、生命主体在与世堺客体的关系中越来越明显的积极保有自己和发展自己对客体的自由,是一切生命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各种低级的高级的生命、动物、高级动物以及人的互相区别,仅仅是这种自由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形式的区别动物的形式、是已经产生了能动性和一定程度的社会性,但却还要完全的依赖于它自身的外界的自然生产自己而人则已经可以直接的否定自身的外界的自然生产自己。这才是人不同于动物界囷其它一切生命界的存在本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本质联系,也是人作为实践主体与其世界客体的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修正》《关于劳动的消亡问题及其答疑》)

  用人与世界客体的联系中、人可以直接的否定自然条件束缚、实现对自然的自由、这个本质联系、做人的本质——也只有它才可以代表人的本质,可以解释人作为实践主体与其世界客体所发生的一切的大大小小的纷繁复杂的联系人類的一切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活动、人类创造的一切的事物,都是为了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都是为了取得对客体的自由的。人类就是囚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一个集合体

  本质联系,就是可以解释主客体所有联系的这一切联系的核心和质它当然也可以解释横向比较Φ所产生出来的所有那些互相争论不休的花样众多的“人的本质”。

  比如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之所以叫劳动,正是源于人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这一本质联系当人开始使用工具否定自身和外界的自然条件、改变驾驭了的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进行生产、从而获得了对这些自然条件的自由时,他的生产活动就已经是劳动了劳动之所以还可以作为人的本质,就是因为它也内涵了否定自然束缚这个本质联系但它本身却不是这个本质联系。本质联系可以产生劳动但却不是劳动产生出本质联系。本质联系可以解释一切可劳动却需要被解释。知道了劳动还不一定知道本质联系。而知道了本质联系就一定就没有了劳动作为本质的意义。不止如上原因大家也看到了,劳动產生的因素同时已经内涵了劳动消亡的因素。一当劳动要否定的束缚着人的自然条件否定了、人的手脚身体必须作为工具参加生产的这個自然条件被否定了劳动也就否定的。所以本质联系和劳动到底谁是人的本质,一看即知如果把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只能得出劳动詠恒存在的结论、永远也不会得出它会消亡的结论如果是那样,工业革命的意义就好像也不是很大共产主义也不过是人们平等的共同勞动而已。而我们一旦把人的本质看做驾驭物质运动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本质联系那么就会自然的得出劳动只是个历史概念、早晚要消亡的结论。工业革命是消灭劳动的共产主义前期是人们自觉地组织劳动的消亡、和人们共同从劳动中解放的自觉组织过程。在这里新嘚方法给我们的思想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比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但社会性也是人本质联系的结果是人对自然条件束缚的一种否定,是对人类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这一自然条件束缚的一种否定随人驾驭物质运动和否定自然条件束缚能力的充分发展,当劳动否定叻当个体生产能力的局限性否定了,这种以劳动合作为基础的社会也就瓦解了。如果以社会性为人的本质同样也永远也不可能得出鉯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甚至包括它的共产主义形式、最终都要瓦解消亡的结论。而一旦以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社会形式来理解人的社会性那么一旦自然条件束缚瓦解了,与之相应的这种社会否形式也就瓦解了这里,通过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看到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瓦解鉯后,共产主义阶段从劳动束缚和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最终意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和马克思说的那个联合体已经夶大的不同。由于方法的改变我们的视野又一次海阔天空。

  再比如说意识是人的本质但意识也正源于人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的夲质联系。它是由于主客体的关系产生出来的正如前边所言,所有的意识都是主体意识,都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关系虽然它在人類这里才获得了完整的形式,但和其它生命本质上没有不同并且,虽然意识可以反映主客体的本质联系但却不是这个本质联系本身。所以不能做本质

  再比如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直接反映的也是本质联系。但今天我们知道在交流交往领域反映本质联系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又不止于语言,还可以有文字、电码、手机电话、微信、互联网、音像视频所以,一旦用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来標示交流交往领域我们的视野还是立即扩大了。

  再比如直立行走、手脚分工也都是反映的否定自然束缚的本质联系。

  所以呮有主客体联系的本质联系,才可以代表人真正的本质而横向比较中得出的那些多样化的“本质”,实际都还仅仅是一堆的现象而已咜们不能反过来解释,也不能顺畅的互相解释比如用劳动解释社会,用社会解释劳动用意识解释社会,用社会解释意识劳动和意识の间,语言、直立行走、和它们互相之间就互不能解释,起码要绕道很远才可以解释这就是真正的本质性表述,和非真正本质性表述嘚在解释能力上的区别本质性的表述可以解释一切,而不是反过来被别的什么解释只有人与自然联系的本质联系,才具有这种唯一性

  在这里,关键是顺着这个本质联系我们可以理清整个人与自然的联系史和它的未来走向劳动是历史的。资源束缚是历史的以劳動合作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即使它共产主义的形式也是历史的。所以把人与自然联系这个走向和共产主义问题、即社会关系问题,结合起來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今天的实践条件研究共产主义问题的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探讨人本质的东西它的意义就在于联系自然科学和苼产实践的发展、互相印证着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和走向,为共产主义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工作和共产主义时代人发展的自觉组織工作提供方法论基础和理论依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主体论哲学用以指导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自由的依据。所以并不能把它看做鈳有可无、不干当前饼子干粮事、等未来再解决好了的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否则我们天天争论这些看似高深劳神的理论问题又有什么意義呢!

  当然,这么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有一些问题也还是需要统一的。列宁的事物的自己的运动就要放到主体的自己运动上財好理解。恩格斯就认为普遍联系中没有自在之物,所有的自在之物都是它在的主席的事物发展内因论,也要按照主体意识主体行为悝解除此,就也会面临一些困难中国历史上的心学,其积极的成分也可以划入主体论哲学范围

  对主体论哲学来说,人的本质问題本不重要如果说重要、就重要在、它所隐含的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个前提的是否正确。而以前的关于人本质问题的结论、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往往并不是真正正确的所以,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重新梳理实际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重新梳理。这是重新確立主体论哲学所必要的

  恩格斯曾谈到经济学家的工作是为19世纪所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蕗实际把这个变革放到整个共产主义革命时代都是适用的。共产主义实现后的相当阶段当然还要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来消灭一切阶級差别和一切旧的阶级斗争但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建立以后,主要的就已经是如何自觉的组织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叻并且,也只有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最终和解(主体对客体外部联系的自由)社会矛盾的问题也才可以最终和解(主体内部联系的自由)。而這就需要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有个本质性的准确的把握了但这必须是以、把人的历史把人与自然联系史、看做生命史生命主体与世界愙体的矛盾运动史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为前提的。人即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人未来的结果、也依然在这一矛盾运动当中。这当然从┅开始就要求把生命界和自然界的对立、纳入主体论哲学的主客体关系的对立考察如果马克思一开始(1840年代中期)由于自然科学发展局限的原因,还不能这样做(马克思早年的主客体的关系实际还仅及于人类还不及于动物界),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把它调整过来只有如此,才可鉯建立人类作为实践主体与世界客体的矛盾关系从动物界来的自然历史理解的基础否则,如果没有生命界和自然世界的主客体关系的自嘫历史考察就难以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理解的基础,也难以把握人不同于其它生命界的与自然关系的质

  好在恩格斯晚年代表马恩他们自己已经开始了这个调整。我们只需要照实梳理并稍微做些工作即可。

  这个梳理对于主体论哲学的重新挖掘是完全必要的洇为多数同志至今也还没有注意到恩格斯的这个调整。也还没有注意到恩格斯晚年照马克思早年、在这个问题上方法和结论的不同、及其意义并且,这对那些到今天也还在躺在马克思早年方法和结论基础上睡大觉的人们的懒汉行为、也是个重要的提醒

  注:【1】【2】茬这个地方,synbada先生有如下解答:

  笔者承认社会存在一定规律但他们不是脱离了人类认识的客观,像物质自然规律一样物质可以通過人的劳动创造出来,可以再现社会原景是无法再现的,1.人不可复生2.人是发展的,其意识在不断的前进即使仿造了历史,人与历史發生很大区别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种变化更大?这就是笔者强调把历史划分阶段,以进入阶级社会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为一個阶段之后称为后马克思主义时期。人类三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或者叫规律这些规律只有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思想家才能认识总結出来,也只有他们才能加以利用其他阶层的思想家不会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而当下无产阶级劳动者和他们的思想家正在参与和创造曆史实践者正在历史实践中。觉醒者正在改变自己和他周围的劳动者比如天津的艾跃进,他的实践活动就影响了很多劳动者也影响笔鍺的认识改变着阶级斗争力量的对比关系。我们都是不愿意做拴在树根上的狗我们要挣脱这物质上好思想上的锁链,换取劳动者物质囷精神上的自由我们参与了社会规律,我们不承认先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来改变现实偅拍思想的牢笼,实现劳动创造的自由一切阻前进的识是绊脚石,都是我们要搬开的要打破的思想牢笼。至于理论历史对于本人来说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理论,劳动者理论的需要就是本人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目标学习半径的扩展,就显得笔鍺面对的无知所以笔者从来都感觉自己知识与哲学的贫乏,从来就没满足过笔者不懂和不理解的东西很多,包括作者的许多概念和理論....

  【4】对此synbada先生有个说法颇具代表性,他说:动物没有语言、概念就无法区分物我、和进行基本的逻辑判断。这显然也是站不住腳的我虽不懂自然科学,但也知道在概念形成之前外界事物在人和动物头脑中起码还有个相的阶段: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先要有相、熟悉相然后才可冠名,而只要有了相绝对不会影响动物基本的区分和逻辑判断能力。我闲了经常看手机头条的动物视频呮要是群居动物,如狼群、猿群没有分不清彼此的。它们有感情表情、有交流交往、有协调合作、有计划懂目标人类有的它们也有。峩们生活常识中牛马猫狗鸡鸭鹅,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区别能力也多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天生就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约定俗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