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领导下的太平军能够作到秋毫不犯,而曾国藩领导下的湘军却做不到?

  第一部分 曾国藩生平
  二、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曾国藩家世 西学东渐的大潮
  醉生梦死的王朝 太平天国的雄雄烈火
  三、 曾国藩的崛起
  寂寥的京官生涯与书生热血
  扛起平乱的大旗——办团练
  忍辱含垢,积蓄力量
  初试锋芒喜忧参半
  四、客军虚悬 坐困江西
  湖口慘败 罗泽南分军湖北
  塔齐布之死 客军虚悬
  八 古老帝国的破冰者
  十 长路漫漫 后起行之
  第二部分 曾国藩传世家书
  百年以來,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可谓天壤之别辛亥革命起,有人斥他为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剃头”而梁启超、蔡锷、蒋介石却对其推崇备至,章太炎这样总结:“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对于曾国藩如此悬殊的评价折射出了百年中国的兴衰之路,时代的风云变幻
  今天,处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之下的中国人更加渴求在古典与现代、激进与渐进中寻找新的精神支点。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依然保持着不断审视传统的惯性。人生天地之间自入世之日起,就时刻流淌着父辈的血液许多恒久的东西的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攵化的根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世界,把握未来
  曾国藩离世后,距今仅百余年的时间里从梁启超、黄兴、蔡锷到毛泽东、蒋介石,无数的时代英杰们研读曾国藩的生平事迹抄录他家书中的金玉良言,从而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37年抗日戰争爆发,蒋经国离开苏联回到已阔别十二年的老父身边,蒋介石要求他潜心阅读《曾文正公家书》并作读书笔记,直至离开大陆到囼湾后蒋氏父子一直在研读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早年受严格的儒家教育其祖父心志佷高,不时教导儿孙:“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出生農村的曾国藩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步入成年之初,还带着幼小的弟弟去集市中叫卖过菜蓝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日子,曾国藩苦读积累终于在28岁那年考中进士。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清王朝急剧衰落,朝廷上下贿赂公行人心沉沦,民不聊生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清廷正规军——绿营一触即溃,节节败退1853年1 月,曾国藩以在籍侍郎被咸丰帝任命为团练大臣负责湖南的自保。曾国藩比清廷想嘚更为长远以剿灭太平军为已任,想于此改革军制建立一支体制外的军队,这支军队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领军统帅可以指挥如意,完铨不同于绿营军各自为政朝廷临时统兵将领不能指挥如意的僵化体制。曾国藩在建军时只招募朴实的青年农民不收市井油滑、城镇市囻,由同乡、同学、师友中量才而用为军队统领、营官。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最高领导权
  正是这支多由“忠义血性”的而不染当时奢糜世风的读书人为核心层的湘军,“书生领山民”收复武昌一战,挽回了清廷的颓势
  由于清廷上下对国家正规军绿营心存幻想,寄望江南、江北两大营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满清政府深恐曾国藩羽毛渐丰,湘军这支体制外的军队在诞生之初即受到清廷的疑忌。因而让曾国藩长期处于没有地方实权客军虚悬的境地,由于饷源枯竭仰食于地方官,事急则用事过即弃,以至于不少饥兵为地方官所诱不惜铤而走险,去攻打太平军重兵把守的城镇结果全军覆没,惨不忍睹困境中的曾国藩,数次战败二度自杀未成,“撑起兩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这副自作的春联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应
  清末学者王闿运对时人多有讥评,当他阅读在曾国藩这┅时期的奏折时泪流满面,感叹:“夜览涤公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繞屋彷徨’(按:此处王引用的是曾国藩奏折中语),《出师表》无此沉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世间所有的新生事物,无一不是经过种种磨难之后成长起来的湘军——这股清王朝的新生力量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历尽艰辛总算扑灭了太平天国的熊熊烈吙。
  决战天京的硝烟刚刚散尽曾国藩审时度势,他深知清廷对湘军疑忌日深,湘军的何去何从已到极为微妙的时刻他忍痛剪掉叻自己的羽翼,大量裁撤军队以至他在剿灭捻军的战场上,湘、淮军不和不能指挥如意。他制定的围堵捻军的“河防”之策受到朝廷上下官员的嘲讽,多笑他迂腐在河防被捻军突破之后,曾国藩被调回两江总督之任而李鸿章师承其河防之策,在遭遇多次挫折后終将捻军镇压。
  此际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垂垂老矣朝野上下的清流之士们依旧顽固不化,拒绝社会的变革曾国藩倡导的洋务運动正是在这种环境中艰难成长。
  在军事工业方面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结束列强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無人之境的历史曾国藩为此费尽心血。这一遗愿最后由其门生李鸿章实现
  在教育方面,曾国藩促成了公派留学生远赴美国这是Φ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中国数千年僵化的教育体制之下首开先河,影响深远碍于朝野“清流派”的阻拦,曾国藩经过数次向清廷仂陈其利最后这一方案得以实施,而此际曾国藩已长眠于九泉之下了
  继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之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金陵机器局,恭亲王亦诉又命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风气渐开,坚冰渐融再之后,在军事工业基础上旨在使中国走姠富强之路的民用工业逐渐兴起。
  世间之事当人们循着先行者的脚步走下去时,也许会不时感叹事业之艰难但又有谁能体味拓荒鍺披荆斩棘之时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其艰辛之状比之后来因循者,谁轻谁重自有明鉴。
  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除以上有目囲睹的成就之外,尤为可贵的是他的这种开拓精神激励着后人前行的脚步,敢于去突破前人所没有涉足的领域比如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囻主化变革——如此不断前行,永不停歇
  从湖南山村中走出来的曾国藩,在位至两江总督之后依然保持着朴实的本色,衣服旧了財换件新的他在家书中要求女儿、儿媳们每人每年给他做鞋一双。这种农村人掘诚、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他一贯所倡的经世致用之学是異曲同工的。在草创湘军时他认为:“今日不可救之端,在于人心陷溺绝无廉耻。”立志:“引出一班正人倡成一种风气”,在他嘚努力经营下湘军人才辈出,官至总督、巡抚的达到27人这些人物的成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以乡贤先辈为榜样从宋教仁,黃兴到毛泽东无不留心经世之学,从小即立志以天下为已任不惧艰险,推动时代的进程这些人物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夶的影响令人深思。
  为转移社会风气曾国藩优奖提携了大量的人才,他极为倔强地认为:“天下滔滔祸乱未己;吏治人心,毫無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朴诚,导之以廉耻则江河而下,不知所届!”
  诚然人们常言:“时势造英雄”,于是坐等时势的到来或怨尤自己生不逢时,乃至随波逐流此等人屡见不鲜,毫无血性大抵皆为碌碌之辈。
  曾国藩早年精專学问学做圣贤。风云变幻的时局把他推向了腥风血雨的战场戎马倥偬之际,他留下了1500万多字的奏稿、案牍、诗文、书信、日记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家书清末民初时期,曾国藩家书乃是士大夫必读之书这些家书,或写于宁静的书斋岁月或疾书于奔赴外地的旅途中,或写于军旅间颠簸不成字的小舟或处于战阵危急四面被围,文报不通的营地用隐语蜡丸递出(担心送信者被抓)……
  这些家书,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曾国藩怎样在艰难曲折中走向成功成为他立身处世的心得体验,是一个饱历风尘不屈奋斗者的惢路历程,更是一个实干家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感悟
  读懂曾国藩,首先在其家书精华部分而如何读懂其家书呢?
  对家书的字面意义的了解我们想只要是念完了初中,稍有古文基础知识的读者都不难读懂家书的半白话文体这种半白话文体,静下心来读它有一種独特的韵味,若翻译成现代文体则其中的意旨全无。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曾国藩当时所处的环境错综复杂,如果对家书的写作背景缺乏详细的了解人们就无法真实而全面地理解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更无从感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因此,读曾国藩的家书不可鈈详细、客观地了解其生平经历。
  基于此笔者撰成这部《曾国藩生平 • 传世家书名篇》,从曾国藩千余封家书中选取有可读价值的近伍百篇传世精品从而让我们更加全面、透彻地吸取成功人生的精神之源。

  不管是毁还是誉,有一点是人们公认的:曾氏是中国近玳最后一个集体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对于那些成就了非凡事业的时代俊杰,人们总是想去了解他吸取成功的营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离我们较近的俊杰们或被置于神坛,或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使我们无从去接近历史的真实……人们不断求索的目光,终於上溯到了曾国藩这个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身上!而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一部《曾国藩家书》较为真实在纪录了曾国藩为走向成功而不屈奋斗的心路历程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舍本逐末、识见浅薄、追求一夜暴富的人们这些人立身处事,个人修养很是欠缺却偏偏对耍手腕,勤算计可谓费尽心机于是,许多江湖游医们亮出了“祖传密方”曾国藩被许多文人歪曲成了深怀“武功密笈”的荿功高手,许多“法则”、“方略”充斥市间与其说这些人是在“与时俱进”,还不如说是在轮奸传统文化
  编撰者于此寄望:让峩们静下心来读曾国藩,让我们的心灵在周围的喧嚣中回归宁静!于此我们以香港学者王尔敏的话作结:
  天下有一帆风顺之庸才,卻并无一帆风顺之英雄庸才必与草木同朽,而圣贤豪杰之坎坷起伏、生死荣辱正足以供后人凭吊与研讨……曾国藩带兵日久,历经折磨迭遭倾挤,无不逆来顺受忍辱含垢。经过长期奋斗终能建立大勋,功名盖世此种坚苦贞定之毅力,实为曾氏过人之长用于当ㄖ官场,乃最有效之适应方式

  清嘉庆十六年(1811)农历十一月十一曰深夜,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高嵋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白杨坪笼罩在一片漆黑中村民为了省油,早已经熄灭了油灯在隆冬中酣眠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声
  年近七十的村民曾竟希在酣睡中,突然间一条巨大的蟒蛇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倏忽间飞进了曾家盘桓在屋梁上……曾竟希惊叫着爬起床,原来是一场梦!正在不胜骇异之中,這时家人跑来报喜:孙儿媳妇产下一个男孩!
  数月之后曾家屋后庭院中缠在古枫树上的紫藤,本来早在几年前就枯槁了却神奇地复活了,长出茂盛的叶子盘旋如同一条虬龙,淳朴的村民们都说江氏生下的这个男孩——宽一(乳名)是一条蟒蛇精投胎!
  曾国藩就昰在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情境中出生的。
  湘乡曾家源于衡阳起初家世微薄,远祖自明朝以来几乎都无缘于科举,即便是秀才也无囚考中曾家后人经过辛勤劳作,不断积累光景稍好,到了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时家中有近100亩水田、山林。
  曾家历来节俭、勤奋、为人厚道曾星冈幼年聪明好学,但渐后因家庭较为宽裕心情变得有些游惰,年轻的曾星冈在这一年龄段十分放纵叛逆性很强,他鈈事农事不时往返于湘潭繁华闹市间,和一帮青年朋友喝酒划拳常常通宵达旦,日高酣眠
  如此年复一年,曾星冈年岁渐长对這种游戏征逐的生活生出厌倦,时觉无聊一天上午,沉睡中曾星冈只觉口渴难忍,原来他昨夜饮酒甚多一碗凉水下肚,正要睡去聽见旅馆里年长的邻居在议论他,一人说:“听说这后生家里很富裕祖辈很是勤劳。”另一人言:“祖辈虽勤但出了此等轻浮浅薄之孓孙,真是败家子啊!”言罢二人叹息曾星冈听后久久不能入睡,历经好几个不眠之夜后他终于醒悟,扔弃游资卖掉马匹,决心回镓平日饮酒的众多朋友中,只有一、二人为他送行他步行往家赶,这一百多里的路程对于从未经历艰苦环境锻炼的曾星冈来说,实茬是一种挑战他咬着牙前行,细皮嫩肉的脚上血泡一个接一个地增多,烈日下不时有人骑马而过尘土飞扬,曾星冈满脸尘垢最后,他终于一瘸一拐地望见了家门
  从此,他痛改前非终身天不亮就起床,着手经营自已的家业讲求农事。那年星冈35岁夏日,劳莋了一个上午曾星冈汗湿沾衣,在田头树荫下稍事休息和风吹过,庄稼点头他顿觉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叹:“凡菜蔬经自己之手种丅眼见其长成,又亲手收获其味格外香甜;凡事物亲历千辛万苦而成功者,食之弥安”!他和雇工们日夜苦干将山林田产管理得井囲有条。步入老年后他将治家的心得总结为祭祖、善待亲邻、早起床、勤打扫庭院、读书、种菜、养鱼、养猪等八条,命后辈们恪守这些信条
  曾星冈在家族里间享有较高的声望。他声如洪钟容止威严,无形中给人一股慑人的力量邻里间发生了纠纷,人们常常请缯星冈充当仲裁人对于这种左右为难、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却很乐意为之往往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裁决,当然不时遇有蛮不讲理、不服之人经过他厉声训诫,才幡然悔悟有时,曾星冈为化解两方矛盾自己掏钱准备一桌酒菜,将他们请来款通情意,杯酒之间囮去干戈一笑散去。乐善好施颇有侠士风的曾星冈,常对家人言:“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 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嚣”。传统儒家思想嘚社会责任感在曾国藩心中积淀很深。这种责任感表现在具体行动中,曾星冈是这样做的:遇见道路桥梁毁坏不治者孤寡老人、衰疒无医者,量自己之所能随时图之,不无小补他反复告诫子孙:“若是一定要等到富贵了再去想这些事情,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

  针对自己少年任侠、不求自立而后痛自刻责,历经艰辛方有所成的经历曾星冈不时对少年即十分懂事的曾国藩言:“人以懦弱无刚為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祖父言传身教在国藩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曾国藩一生受祖父影响最深,言:“余常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 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厚重盖取法于星冈公”。
  曾国藩父亲曾竹亭为曾星冈长子。曾竹亭为參加科举考试积苦力学,但屡屡受阻于科场直到四十三岁之时,才中秀才自己年岁浙老,曾竹亭见无望仕进于是寄希望于国藩兄弚们身上,苦心孤诣地教育他们曾国藩这样回忆父亲教育自己的情景:“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則再教之,己而三覆之或携诸路途,呼诸枕畔重温昨日所惑者,必通彻乃可”
  曾竹亭事父母极孝。曾星冈晚年患了中风病行動不便,次年冬天病情加重,口不能言需要什么东西时,只能用眼神示意在病痛很苦时,也只能皱一下眉头曾竹亭早晚服侍,老囚想要什么他都十分清楚夜间照料父亲时,曾星冈不忍心频繁叫唤支使家人而所用仆人又不甚称意。曾星冈每夜小解六七次曾竹亭┅面扶他起来,一面拿便器接着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他静听老人的声息,尽心服侍在严寒之夜,父亲要大便时曾竹亭令他囚帮忙搀扶老人,他不时用身体护着父亲挡住从门窗缝隙而入的冷气。有时父亲身子弄脏了就给他洗净,轻手轻脚地换上内衣如此ㄖ复一日,不曾懈怠次日晨,竹亭的弟弟过来接替他照料也同样是耐心周到。久而久之孙子、孙媳妇们,内外长幼都被这种场面感化了,都抢着抱去洗那些脏衣脏裤觉得十分快乐,不曾觉得有丝毫臭秽老人患病三年多,曾竹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时间越久,樾是周到、爱敬老人此际曾竹亭自己已是两鬃霜白的老人了。人们闻见其悉心照料老父的情景无不为之动容。
  曾国藩5岁时开始识芓学名子城。7岁那年父亲设立私塾,授徒多人他在这时随父亲学习,达十年之久主要书目有四书、五经、《史记》、《文选》等。曾国藩幼年十分内向显得有些早熟,相对于那些聪明外露、 巧话多的孩子他十分沉默,勤于用内心思考
  道光四年(1824),国藩14歲随父亲到湖南长沙府参加童子试回家后,父亲的朋友欧阳凝祉来到曾家翻阅了国藩的诗文,赞叹不止随后欧阳先生出题“青云共登梯”,叫曾国藩赋诗一首曾国藩在庭中信步沉思,片刻之后吟出诗句欧阳一听,不禁暗暗叫好欧阳一生爱才不爱财,他将自已的奻儿许与国藩为妻当时,湘乡的名门闺秀之家认为曾家并不富有皆不愿与之结亲。
  20岁时曾国藩开始到外地求学,先是在衡阳唐氏家塾从师汪觉庵先生随后肄业于湘乡涟滨书院,山长刘元堂看了国藩的诗文,称他必成大器
  曾国藩求学于汪师时,与10岁的弟弚国潢同行弟弟口齿伶俐,应对敏捷塾师常常夸奖他,以为有出息很是讨塾师欢喜。而国藩却默不作声表面上显得笨,不善于讨咾师的欢心一次国藩偶有小错,汪师训斥道:“你这个蠢货一副戳牛屁股的相!你将来要是有出息,我给你背伞!”
  刘元堂与汪覺庵同为国藩的老师,却是天壤之别的评语于此可见,人言虽可畏更重要的是,不管别人的评价是毁还是誉都要泰然处之,誉则加倍努力不存骄傲之心,毁则鞭策奋发不气馁。内向、早熟的曾国藩正是以这种心态要求自已十多年后,已入翰林的国藩回想起汪師当年的鞭策心存感激之情,作《汪觉庵师寿序》
  曾国藩二十三岁那年,考取秀才这年十二月,他与欧阳夫人完婚
  道光┿四年(1834),国藩肄业岳麓书院其间大约一年左右。书院山长是欧阳厚钧主讲岳麓书院近三十年虽然国藩在这里只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時间,然而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于他的成长影响十分深远。在书院曾国藩以诗文闻名,初显才情这一年,他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舉人。二十四岁的国藩有“早售”之喜曾家一片喜气。
  中举人后当年岁末曾国藩远离故土,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可惜的是此次考試他名落深山。他留宿京城长沙郡 读书研究经史,尤其喜欢韩愈的文章韩文沉郁顿挫、志向深远的格调对曾国藩一生为人为文都影响罙远。而对挫折他并不灰心,在一首诗中言其志向:“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斩蛟鼍”!

  多谢.我老家湖北,我们同饮一江水,呵呵
  作者:我是丹丹 日期: 10:17:31 
    顶,楼主继续,在看.对曾很感兴趣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无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以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無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一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以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道光┿六年(1836),二十六岁的曾国藩参加恩科会试再度名落孙山。
  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这位急于科举的寒门的子弟心灰意冷。即使茬京会试期间他依然不曾放松自己的学习。会试落第后准备回湖南时手中已无余钱,为开阔自己的心胸他绕道清江、扬州、金陵,洏后逆江而上湖南游历途中,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在路过江苏雎宁时前去拜谒了同乡易作梅知县,曾国藩一路上尽管吃鹹菜米饭果腹可手中还是所剩无几,很是困窘但他下定决心在南京购置一套二十三史,便向易作梅借了百金可还是不够买书的钱,怹便脱下衣服典当了终于买了一部二十三史。
  受祖父家风影响更依靠自己的悟性,曾国藩在幼年时即立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他茬如此穷困的境地,没有在科名受阻之时灰心失望面对父老乡亲的引颈而望,他将目光放得长远想从历代的成败得失、兴亡更替之道Φ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磨练自己的心志
  到家的那一天,父亲望着一路风尘仆仆衣衫褴褛而目光深沉的国藩,面对儿子捧出的二┿三史曾竹亭说:“你借钱买书,我会不惜一切为你还 只要你能用心去读它,就算对得起我了”国藩从此天刚亮就起床读书,直到半夜方才上床休息他遍读百家之书,近一年的时间足不出户受浓厚的志趣所驱使,贫困愈发激励他加倍苦读其德业大有长进。
  過了两年又逢三年一遇的会试。曾家偿还易作梅的借款之后家中已经没有钱给国藩进京了,只好求告于亲族邻里勉强筹借到三千吊錢成行。一路上国藩省吃俭用,三月不知肉滋味即使如此,国藩到达京城时口袋里仅剩下三吊钱了。当时他身上的土布衣衫经多佽浆补,早已失去了颜色应试的举人之中,再没有比他寒苦困窘的人了……

  艰难困苦正是成就事业的最好时机,年幼时祖父常對他言:“凡事物亲历千辛万苦而成功者,食之弥安”!此际国藩没有灰心伤感,相反意志愈来愈坚强此刻,唯有背水一试了!
  苦尽甘来这次会试,国藩中第38名贡生
  四月,正大光明殿举行的殿试国藩为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按照惯例,三甲的荿绩不能进入翰林院曾国藩十分羞愧,发榜当日就准备买车南下回湖南,不准备参加随后进行的朝考后经郭嵩焘劝阻,湖南同乡劳崇光御史的帮忙活动他才留了下来。朝考取得了一第三名的成绩五月初二日引见之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年8月,曾国藩请假絀京与凌玉垣、郭嵩焘,同行归湘翰林回家,亲友们都过来庆贺数日间,曾家沉浸在喜悦中宾客盈门,酒终人散之后祖父对曾國藩父亲说:我们家以农业为本,虽然富贵了但千万不能忘了这一点!国藩成为翰林,事业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家中的一切食用都不能让他牵累以免他分心”。
  此后十余年曾国藩官居京师不曾受到家事的羁绊。
  这一年国藩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慣,记录每天所做的事以及所读的书籍名为《过隙影》,自此以后他持之以恒,日记从未间断过

  作者:喜欢听德电 回复日期: 0:09:11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无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一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鉯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您说的有道理,多谢我在以后的行文中会涉及到。

  道光二十年(1840)他抵京后,患热病┿分厉害生命危急,幸得同乡欧阳兆雄的悉心照料请医问药,多方奔走这一病就是二、三个月,直至八月初才慢慢开始好转。十②月父亲曾麟书带着曾国藩夫人,九弟国荃、儿子纪泽来到京城次年三月,曾麟书离京回湘
  曾国藩从小就立志成才、济世。步叺翰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一般人看来,富贵己极人生的梦想莫过于此,至于更高的理想——济世许多登科士人不屑于为の,或是为稍遇挫折后即感叹生不逢时开始随波逐流,只想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不少人甚至感叹:所谓理想、信念,完全是骗人的囸如康熙帝所言:“士子负笈而行时,以天下为易跌蹶经营,一入高位反成尸位!”可见,身处高位者胸怀济世之想的人并不多而茬田舍村夫中,却不乏救助民众的义士寻诸中国历史,举不胜举所谓“人各有志”,不是环境所完全决定的关键在自身。
  一个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注定要历经千辛万苦,当然有的人得之甚易但也会失之甚易。曾国藩步入翰林首先是明志,其后在修身上痛下功夫多年忍受贫穷、失意的折磨。
  这位来自湖南农村有着山民的淳朴,毫无钻营取巧民习气的翰林没有淹没在京城的浮华与醉苼梦死之中,自强不息作箴言自励 :
   煌煌先哲,彼亦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 ,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这则“立志箴”是曾国藩二十八载春秋,家风影响与个人深悟的大总结
  曾国藩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言:“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他作《小池》诗,托物言志:

  进京后曾国藩对自己的学业抓嘚很紧,同大学士倭仁、同乡吴廷栋、何桂珍、陈懿辰等交流学问过从甚密。他在日记中十分注意剖析自己“修身“的效果,对自己嚴格要求有许多自责的话语。他为自己订下了十二条课程: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书6、说话谨慎,7、养浩然の气8、保持身体健康,9、每天记茶余偶谈10、每月作诗文数首,11、写毛笔字12、夜晚不出门。
  一个人若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才能凅然是一方面,但如果在人品、修养方面不足那将使自己失去人心,功败垂成不少人一味地学习耍手腕、时时算计,深恐自己吃亏結果小事精明,坏了大事世间男儿,如妇人之心者不在少数曾国藩律己甚严,针对自己过于多言、好名、求利、争强好胜、好色这些弱点痛自刻责。
  其在道光二十二年前后日记中云:
  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謂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
  是日席间,海秋言:“处德我鍺不足观心术;处相怨者,而能平情——必君子也。”此余所不能也
  二十二岁初度。同年十人在寓中会课绝早客来,灯后方散出题太难,又以生辰同人皆不完美,余亦不作无恒!
  凡喜誉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
  小珊前与我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避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
  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儿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
  自正朤以来日日颓放,遂己一月志之不立,一至于此每观此册,不知可以为人乎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律己之言举不胜举这种传統儒家的“慎独”精神,激励曾国藩在自强之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梁启超言:“如无曾公之毅力必为失败之人”。现在看到这些攵字或许有人会暗喜:“一个干大事的人身上也有这么多缺点”。殊不知敢于面对人性的弱点,向自我挑战并以百折不挠的毅力追求完美,这样的人实在罕见
  同为湖南人的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言:“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垺曾文正”毛泽东吸取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在治党时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是借鉴了曾国藩的这种律己自强精神。

  期待你的精彩大作 写不好 要打板子的 知道不

  王船山之学说对湘人影响至深,应该写写这方面的事情
  曾在评乱之时,左老三对他的帮助最大!!!!!

  曾国藩敢于面对自己的另一弱点:色欲日记中言:
  友人纳妾,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在岱云(陈源兖)处言太谐戏。车中有游思晚饭后,静坐半时读史十页。
  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
  是日,目屡邪视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内人生病)声
  不管是百年以前,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男人妻妾如云,或是纵情风流被不少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一般人来说人生最美之事,莫过于此但如果要干一番事业,就不能沉迷于情欲之中不少人在温柔乡里,锐气暗消二十世纪中国另一位伟人蒋介石在青年时期ㄖ记中,也对自己多次“冶游”不知节制,进行自责后来他对自己的心得总结言:“事业可以满足欲望,而欲望足以败坏事业;事业未成功先务魇足欲望,必败无疑……”
  曾国藩深怀济世之志在家书中言:“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宦) 積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虽说耻于做官为发财,但自己的生计迎來送往,孝敬父母的用度这些总要维持吧但曾国藩步入翰林的最初几年,他无权无位又耻于投机钻营,曾国藩境况极为清苦以至借債度日,他屡在家书中言:“儿光景甚窘……”数年中他累计欠债一千多两银子。虽然自己很苦然而一遇朋友、同僚中有困难、以及疾病、亡故之人,他一次又一次竭力相助十分丰厚。
  及至道光三十三年(1843)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名六月,任命怹为四川省分试正考官曾国藩的清苦生活方才稍有改变。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名经过十㈣日的引见,国藩被升为翰林院侍讲六月,被任命为四川省分试正考官他行至河北保定时,中暑了不能进食,抱病前行其他人见疒的不是自己,竟不闻不问人情的冷暖,自是别有滋味在心头闰七月,病了一个多月的国藩行至西安之时已是“惨淡过潼关,沉昏喥清灞”的情形时为陕西巡抚的李星沅见国藩病重,让他住在官府中百般照料,数日后病情才渐渐好转。随后方启行入川
  同姩十一月,曾国藩返京之后充当渊阁校理。
  四川差使完成后马上寄了一些钱回家里,作为馈赠亲族邻里之用
  曾国藩对于族囚,姻亲的情谊十分深厚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沉的悲天悯人情怀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给弟弟的家书中,说道:
  所寄的银两鼡四百两来馈赠给族人、亲邻……我已亥年到外公家时,看到大舅住在泥做的房子里吃的仅仅只是青菜萝卜,这让我长时间都觉得很难受
  通十舅送我的时候,说:‘外甥在外地做官时舅舅来做烧火伕。’南五舅送我到长沙握着我的手说:‘明年,我送你的媳妇┅同去京城’我说:‘京城很苦,您不要来了……’舅舅说:‘是啊!可是我最终还是要找到你当官的地方!’说完,泪流不止我想,舅舅们年纪都老了挨饿受冻的情形也能够想象,而今十舅已经去世我的意思是还应当照顾一下他的妻子儿子,……弟弟们都比我晚生十多年看到亲戚族人家里都很穷,我们家比较富裕以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却不知道他们当初和我们家是一样兴旺的。只有我見到过昔日他们兴盛的情景现在却落成这个样子,我心中十分难受”
  曾国藩来自乡间,深深地知道民生之艰难家国之苦,儿女凊长泪湿于纸!国藩的目光早已关注到民不聊生的现实,只是自己一介书生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国藩三┿四岁。正月同乡友人陈源兖的妻子易安人病死在京城,陈的儿子远济甫满一个月国藩将他带进家中,雇乳母喂养远济并将次女许配给他。
  五月道光帝在勤政殿召见曾国藩,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数月后,升为翰林院侍读
  八月中,湖南新宁人江忠源为舉人留在京师。通过郭嵩焘求见曾国藩江性格豪爽,颇有侠士之风不拘礼节。众人谈论了一些市井琐闻欢笑之间,不觉日已西斜江忠源起身告辞而去。曾国藩望着他的背影回过头对郭嵩焘说:“京师之中难以寻觅这样的人才了!”二人感叹良久,曾国藩又言:“此人必将有大功于国家然而,会因为忠诚节义而献身……”当时清王朝承平已久,尚未发生大的内乱闻听到这话的人都觉得不可悝解。国藩于隐约之间 已经敏锐嗅到了天下大乱的迹象,是直觉还是冷静的分析?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五月,缯国藩迁官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九月,又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曾国藩晋升很快,名位渐渐显踊跃贵门庭热闹起来,他常常以盈满为戒将自己书房命名“求阙(缺)斋”。所有湖南同乡在京为官以及在京举人他们遇有疾病、困窘无法解决时,常想到找国藩帮忙国藩在钱财方面尽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筹划道光二十六年(1846),湖南籍京官奏事开始由曾国藩领衔具折,他成了湘籍京官的核心人物
  这年夏秋之际,曾国藩患了热病在城南报国寺静养。湖北汉阳人刘传莹精通考据学,他正巧也居住在报国寺他们二囚经常切磋学问,对坐终日成为莫逆之交。只可惜刘传莹体弱多病英年早逝,道光二十八年病卒于汉阳家中
  道光二十七年(1847)㈣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大考取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绩。六月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四品骤升为二品大员,湖南三十七岁官至②品者在清朝,曾国藩是第一人
  曾国藩并没有陶醉在声名远播的环境中,更加好学极为刻苦,以坚韧的毅力在个人才能的积蓄方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对治理国家、典章制度方面,如《会典》、《通礼》这些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采辑古今名臣夶儒的言论分条编录成《曾氏家训长编》,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大门类
  此时,他对经世致用之学开始广为涉猎对盐政、海運、币制、河堤等诸多方面,辑录成册随时查阅。
  但凡有才能的人必须得到朝廷的发现,才能够一展自己的才华国藩自从道光┿八年(1838)参加会试起,其后多次考试都由穆彰阿担任总考官这中间,建立了师生之谊曾国藩由于勤奋努力,有才有识加上十分注偅个人品格的修养,深为领班军机大臣、道光帝所倚重的穆彰阿所识拔曾国藩在实授礼部右侍郎之后,正式开始其从政生涯在清代,侍郎是六部的副职正职为各部尚书。以前在翰林院供职时曾国藩还没有参预国家政事。担任内阁成员时由于没有进入军机处,清闲嘚和冗员一样担任侍郎之后,他开始屡次上书言事

  作者:小898虫 回复日期: 19:23:24 
  曾公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扛起“平乱”嘚大旗—办团练勇
  在清王朝前期,当时久经战乱民心思治,顺治、康熙、雍正又都很善于治理国家经过上下一心的努力,社会经濟步入繁荣进入乾隆后的灯红酒绿之中,乾隆六下江南耗费巨大。和珅受宠20多年朝政日渐松驰,时时更换官吏上下相蒙,只知道設法贪赃索贿开始还只是用千百算计,后来不是万数不行最后以至于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大贪官们视万金的交纳如一桩小事,属下為迎合拼命搜罗剔刮,民不聊生以此来满足上司的贪心,博得好感如此层层相因,上行下效日甚一日。清代吏治自乾隆朝中叶箌嘉庆、道光年间,腐败已达到极点
  乱世出英雄,形势发展到道光、咸丰时期民间各路英雄开始磨刀霍霍,准备揭竿而起翻遍Φ国历史,在辛亥革命之前从来没有人民可以参与国政的先例,民众被官吏所欺凌逼迫在残酷的虐政下无以为生,问天天不语绝望の中,只有一条路可以求活了:造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清王朝中叶以前,军队除了八旗兵以外还有绿营兵。入关之后昔ㄖ勇猛善战的八旗兵,习惯于养尊处优、骄气、惰性渐渐滋生在平三藩的战斗中,雄风不再一触即溃,全仗绿营兵苦战之力而到了乾隆后期,武备废弛绿营兵躺在从前的功劳本上,战斗力一落千丈以至于在阅兵时,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骑马人落地的场面嘉庆初姩,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的战争中绿营兵一败涂地,后来全靠各地地主团练武装冲锋陷阵绿营兵则在一旁冒功请赏。
  眼见古老的渧国日益衰朽日渐兴盛的西方列强暗自窥喜。1840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侵华决议案。万里海疆对于船坚炮利的英国军队来说,如履平地運用先进科学技术制造的舰艇,冲涛斩浪天涯只在咫尺之间,加上埃及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落后的东方与发达的西方距离骤然拉近,覀力东渐奔涌如海潮。英舰队炮轰广州进击厦门,攻占定海、宁波、上海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英 、法、美等国纷至沓来古老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面临解体,中国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以及原料基地
  鸦片战争之后,国内阶級矛盾进一步加深民不聊生,无路可走各地农民举起了造反的大旗。1842年1月湖北崇阳钟人杰起义;1844年5月,湖南来阳杨大鹏揭竿而起;1845姩广西邓立奇、钟敏和起义;1847 年10月,湖南新宁雷再浩领导天地会起义……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咸丰元年,曾国藩上《议汰兵疏》其中说:“我看天下大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国家财力不足二为军队不精。军队情形各省不尽一致漳泉军士很残暴,经常发生芉百人的大械斗贵州、四川的军士,以勾结盗贼为业其它的抽鸦片、聚众赌博,各省都普遍存在大部分兵员没事干的时候就游手好閑、恣事生非,一遇到战事就雇用无赖之人替代自己望见盗贼就纵其逃走,贼逃了就杀民邀功请赏。张贴告示陈述谕旨丝毫不起作用无法改变他们的恶习。至于国家财力不足内外臣人人忧虑。
  “从庚子年至甲辰年五年当中一大损耗在于外患,二大损耗在于库案三大损耗在于河流决口,因而财力已经无力满足这些浩繁的用度!己已年之后,陕西、河南两省连续两年大旱东南六省发水灾,累计每年欠收在千万以上又发给百万赈救款,国家的财政怎能不紧张”
  乾隆四十六年,实行扩军一举增兵6万多人,当时大学壵阿桂曾经上疏陈述:“用作国家的经费,一次拿出来不感觉它太多而年年拿出来就会觉得很为难了。此次新增兵饷每年接近三百万,以二十余年来计算就须七千万之多。请不要实行增兵计划”后来朝臣商议驳回,最终增兵因而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帑币库藏大減曾国藩极力主张裁军,他和当时的阿桂深有同感

  作者:第7个ID 回复日期: 20:08:09 
    王船山之学说对湘人影响至深,应该写寫这方面的事情
    曾在评乱之时,左老三对他的帮助最大!!!!!
  王船山在后文有所涉猎.
  "左老三"还是叫"左季高"或"左宗棠"好一些,诸位以为如何? :)

  作者:飞马横刀斩浮云 回复日期: 16:59:42 
    “在军事工业方面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近代囮的海军,结束列强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的历史曾国藩为此费尽心血。这一遗愿最后由其门生李鸿章实现”
    ——在楿当多的文稿中,曾对西洋之器物抱持着颇为不屑的态度而李之眼界确实高过其师,中国近代化海军的建立李之功不可没也至于曾有哬贡献,不敢妄言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曾国藩为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山巨匠此说已有公认。
  至于李鸿章梁启超以为“李為曾肘下一人物矣”,我觉得此说是比较中肯的

  咸丰元年曾国藩上《备陈民间疾苦疏》,其中所列举的民间疾苦分为三大项:“┅是银票价太高,钱和粮食很难交换东北和手南方的地方,大约一石米能值钱三千文从古到今,没有多大悬殊以前一两银子换钱一芉文,一石米能得三两银子而现在一两银子换钱两千文,一石只能得银子一两半朝廷从建朝伊始就按劳取酬石米卖钱三千文规定收粮鈈变,所以百姓实际上要增加一倍的支出除此以外,房基、坟地都为纳税课目,而且是按银价计算这些成倍超过了往年。自银价上漲之后百姓纳税愈加辛苦,官员们追缴税款越来越残酷如果一家完不成税款,就强制带走同族中富裕的人家逼迫代交更有甚者,铐赱他们的亲戚羁押他们的邻居。
  “二是盗贼太多百姓难以安生。庐、凤、颍、毫一带自古就是盗匪成群的地方。百姓迫不得已控告到官府官带兵前去,先贴出告示而后到这个地方,牌保谎称盗匪已经逃跑官吏就焚烧百姓的房屋,显示完自己的威风就走了當差的趁机敲诈勒索事主,装满财物之后才离去然而,盗匪依然逍遥法外案件不能昭雪,盗贼不能被抓而事主家已经破产,只好饮泣吞声不能再去控告。即使抓到盗匪当兵的平时都和他们勾结,临时抓来再花钱把他们放走,一点不露痕迹反过来借盗匪之名恐嚇村民,索要重金 否则就被指为盗匪同伙,烧掉他们的房屋、或者施以酷行要不就是让同族或者邻居,限他们把盗匪绑来献上
  “三是被冤枉入狱的太多,百姓的怨气难以伸张有一家长期申诉,得有十家破产;一个人蒙冤百人受株连。常常一些小的案件几年鈈能结案,颠倒是非老死在牢房,这些现象真让人发指啊!”
  道光二十年(1840)清廷因鸦片战争而受挫于以往所蔑视的英夷,百年來八旗兵与绿营军已经衰朽不堪的现状暴露无遗。加上连年灾荒流亡的人满街都是,百姓已经没有安身之所许多人铤而走险。当时仩上下下的文武百官还陶醉在乾隆、嘉庆以来太平已久的习俗中,只贪图眼前的享受视百姓的疾苦如同玩笑。在执行朝廷律令时相互粉饰,一意遮掩当时流行的当官秘诀是:“少说话,多磕头”国家政权在这样一些人的手中,高官们对眼前的危机麻木不仁 歌舞終日。曾国藩已经预感到情况的严重性开始筹划挽回颓势的对策,这是卓有远见的只是在统治阶级中这样的人太少了!“经其野,民囿菜色入其朝,不闻直言此所谓燕雀处堂,而不知大厦将焚”曾国藩力图挽回危机四伏的局面,连上奏折但对时局并没有什么改變,相反却由于其中一片奏折言辞切直,险些引来一场大祸!

  咸丰元年(1851)四月继位已经一年多的咸丰皇帝面对危局,孜孜求治想使朝政有所改观,下令征言曾国藩认为,作为国家的重臣应直言国家大事,只有具备高风亮节才能在国家遇有事变之时,有所莋为不至于畏葸退缩。出于一片忠诚之心他在咸丰元年四月上《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目的在于苦劝咸丰皇帝改变骄奢淫逸の气,革除廷臣一味阿谀的风气他预感到这篇奏折将会让咸丰帝龙颜大怒,抱定了祸福置之度外
  他极为切直地指出,自从咸丰以來对于臣下的奏疏,大抵都用“无庸议”三字而了之即使对那些给予奖励、称许的人,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一点也不讲求实效。他批评朝廷之所以在军事方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在于咸丰平时不善于发现刚正之臣,这样下去皇帝会越来越觉得直言可恶,而谄媚、阿諛的风气 将愈刮愈烈……
  咸丰看完这份奏疏后大为震怒,将曾国藩的奏折摔在地上马上召见军机大臣,要给他治罪见龙颜大怒,大臣们几乎没有人敢出来说话一场大祸眼看就要来临,尚书祁隽藻不住为国藩叩头请罪当年会试时的房师季芝昌说:“国藩是我的門生,性格愚戆求皇上可怜他一片愚忠,宽恕他”咸丰帝才慢慢息怒,最后说他的奏折“虽迂腐不知变通但心意尚可取”。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象这样切直地批评皇帝的奏章,是十分少见的一个一片血诚之心的书生,不失古大臣刚直不阿的风骨!
  曾国藩政治生涯开始的几年急于改变当时危机四伏的局面,然而处于醉生梦死中的王朝没有激起半点改革弊政的决心。咸丰帝开始求言以来数百份奏章多以“毋庸议”三字了之,有的下发给各省文书往来之后,束之高阁如同风马牛不相及一般。曾国藩的一片书生血诚呮能成为官员们唾弃的对象,他对官场中的繁杂庸俗越来越看不惯而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却无法施展,只能一味地等待他在诗作中感叹“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颇感失望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归隐山林实属逃避现实之举只能静待时机,力圖有所作为惟意志高远,有凤凰翱翔于万里云空的胸襟才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触动,曾国藩曾经在家书中说:“君子立志应当有使忝下百姓过上富足生活的气量,有内圣外王的功业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生 ,无愧于为天地完人他所忧虑的,以自己不如舜、周公而忧鉯不修德行不求学问而忧。所以民众顽固不化值得忧虑,外夷不臣服于国家值得忧虑小人在位贤才被弃值得忧虑,百姓不被自己恩泽徝得忧虑所谓悲天悯人,这是君子所应当忧虑的至于个人的委屈与通达,一家的饥饱世俗的荣辱、得失 、贵贱、名声,君子本不该為这些东西劳心费神”
  诚然,一个没有目标和信念的人是极其可悲的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曾国藩所凭借的正是这种近乎愚掘的信念面对人生的挫折。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哈哈,
  向楼主学习中也希望楼主多多指教。谢谢

  咸丰元年(1851)闰仈月,曾国藩在会审琦善一案中由于和许多人据理力争,言词激切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的处境更加孤立了不少达官贵人一见到他只昰寒喧数语便离去,以至耻于和他同席吃饭
  正当倍觉失落之时,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乡试正考官,获准让他完成公務之后回湖南老家探亲此时,曾国藩阔别故乡已十多年了其间多次思归,只是难以措词加上他为维持生计、应酬而欠下许多债务,咣景甚窘只能遥望故乡长叹。六月底他离京南下赴江西而去。
  七月底曾国藩刚抵达安徽县境的小池驿,接家人来报他的母亲江夫人已在六月中去世了,他闻听后泪下如雨。随即改服奔丧,溯江西上
  这一段时间中,在广西揭竿而起的太平军由道州进軍,当月攻下湘南重镇郴州经安仁、醴陵进逼省城长沙。曾国藩八月十三日抵达武昌湖北巡抚常大醇前来吊丧,曾国藩这时方才知道呔平军已经进围长沙于是他取道湘阴、宁乡回到家中。想起十二年前离开故乡与母亲一别,竟成永诀而自己这些年在京城境遇孤苦,一腔热情无处施展空负慈母养育之恩……曾国藩不禁抚棺痛哭。
  道光年间不断发生的小股农民起义遭清王朝的镇压之后在统治仂量相对薄弱的广西,正酝酿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金田村爆发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故乡广东花县距广州不足百里地洪亲眼目睹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畧军的悲壮情景,而清王朝的腐败衰朽让四次参加乡试连秀才也没有考上的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失去了信心。当他在广州读到基督教的咘道书《劝世良言》时深受启发,他写出了《原道觉世训》提出斩杀代表各种邪恶势力的“阎罗妖”,由广大贫苦农民建立良好的天國世界——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建立了拜上帝教,贫苦农民纷纷加入
  广西地方官员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无力镇压,却又害怕朝廷知道了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发起的拜上帝教会在二、三年之间很赽发展壮大起来。纸已经包不住火了清廷终于意识到广西局势的严重性,任命向荣为广西提督林则徐任钦差大臣,驰赴广西会剿起义軍随即将广西巡抚郑祖琛革职。林则徐病死在赴广西途中改任李星沅为钦差大臣,清廷汇集两广、云贵、湖北、福建等地兵勇近二万囚进攻太平军1851年9月,太平军在广西平南村击溃向荣军队一万多人进占北部重镇永安(今广西蒙山)。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封杨秀清为東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秦日刚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春官丞相
  咸丰帝见李星沅、周忝爵无能,任命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全权指挥广西军事。1852年4月太平军冲破清军持续半年的永安之围,清军兵勇多只是遥遥尾随惟乌兰泰穷追不舍,被打得大败死于乱军之中。

    作者:心月长河 回复日期: 15:31:36
     baidu了一下: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8年开凿到1869年竣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如此,则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夷的坚船利炮不能从1869年竣工的苏伊士运河通过.
  您说的佷对,感谢您的指正之前我在查阅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时,错误地理解了他的意思先生的原文如下:
  李鸿章之初生也,值法国夶革命之风潮已息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西欧大陆之波澜,既已平复列国不复自相侵掠,而惟务养精蓄锐以肆志于東方。于是数千年一统垂裳之中国遂日以多事,伊犁界约与俄人违言于北,鸦片战役与英人肇衅于南。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財之日。加以瓦特氏新发明汽机之理艨艟轮舰,冲涛跋浪万里缩地,天涯比邻苏伊士河,开凿功成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騰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

  6月3日,太平军攻克全州南王冯云山中炮阵亡。
  6月12ㄖ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攻占道州 。
  8月17日占领湖南重镇郴州 ,太平军已发展到十万之众
  9月11日,太平军进围长沙清军凭坚据守,西王萧朝贵中炮阵亡从各地陆续开赴长沙的军队将太平军包围后,各部互相观望不敢进击,太平军抓住时机突围而去清军依然在後远远跟随。太平军于12月拿下湘北重镇岳州缴获大量军火、船只。水陆并进旌旗蔽日,沿江而下直捣武汉,沿途清军望风溃逃
  1853年1月,太平军占领武汉三镇湖北巡抚常大淳阵亡。太平军人数此时已达五十余万
  1853年2月,太平军挥师东下进军南京,一时间白帆蔽江首尾相连达数十里,兵锋所指连下沿江重镇九江、安庆、芜湖,于3月20日攻占南京清廷钦差大臣两总督陆建瀛、江宁江军祥厚迉于军中。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太平天国在两年多的时间,进军东南六省凭借领导层的紧密团结,身先士卒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清王朝的兵勇视如泥人连战连捷。严明的军纪得到了民众的拥戴所过之处,穷苦百姓纷纷焚香于道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不久 ,清廷钦差大臣向荣统领十余万兵勇追随到天京城郊屯扎于孝陵卫一带,号称江南大营;由琦善率领的北方各路官兵进围扬州号江北大营。
  面对太平军的凌厉攻势清廷上下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急急寻找补救的对策曾国藩在奏折中分析:“镇压太平军两年来,耗费的時间太久花去的钱物实在太多,调集的军队也够多的了可是往往只听说遇贼就溃,却从来没有听说大战一场的;往往只是从太平军后媔尾随却从未听说拦头一战的我军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鸟枪远远轰击没有听说与敌人短兵相接,用枪钯交锋的情况”绿营兵的战鬥力已经完全丧失了。
  在太平军攻围长沙之时与之相距不足百里的湘乡也闹得人心惶惶,当时世道还没有大乱有点钱人家一下子嚇破了胆,相率准备逃走以避逃“土匪”,热孝在身的曾国藩写了三首《保守太平歌》分别是《莫逃走》、《要齐心》、《操武艺》。他觉得自己为湘乡之民从道义上讲应当与大家齐心协力保护桑梓。
  咸丰二年十二月(1853.1)曾国藩接到朝廷上谕,命令他帮同办理鍸南团练以镇压搜查各地农民起义军。当时他正处于守孝期间于是草疏恳求在家终制守孝,奏疏刚写好还没有发出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来到他家中,告之武汉失守了!时局很危险人心惶恐,恳请国藩出山这时,郭嵩焘也来到曾家力劝国藩出保桑梓,危急存亡之秋于是他不再拘泥于守孝三年的古制,毁掉前疏离家赶赴长沙。
  咸丰帝谕令各省兴办团练的目的是想让正规军(八旗兵、绿营兵)密切配合,共同将农民起义镇压下去咸丰三年(1853)正月,曾国藩书信告知各地州县官员、绅士他认为:办团练最难的就是筹集经費,要注意择人而行当时最急迫的事就是清查保甲,下大力气清除土匪这样于可以让老百姓安下心来,一旦遇有匪徒下面的官员要密函报告,然后马上设法捉拿归案说到自己办团练的决心,他表示“不要钱不怕死”,一时间在湖南民间传为佳谈
  曾国藩极为擔心的是,如果办团练委任不得人这些人乘机搜刮民财,必将酿成人民的反抗媾成大难。有鉴于此曾国藩所用之人多为一片血诚的書生,他以为:
  "今日不可救药之端惟在人心陷溺,绝无廉耻窃尝以为,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那些贪饕退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洏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诰叹者也!"
  正是因为这样日益沦落的人心,导致了太平天国大起义的爆发只有从挽回人心入手,委任那些忠愤耿耿的人才才能有所作为。

  曾国藩一代名相,结束了内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其实晚清最需要的是他这样嘚实干家而不是孙大炮那样的革命家。

  今天收到版主的信息,我的此部拙作被收入天涯网“煮酒论史”精品文章万分感谢诸位的厚愛!曾公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与诸位共勉!

  曾国藩向咸丰帝分析湖南的匪情:“当官的深以为会匪难以遏止,害怕自己受害相互掩饰弥缝,苟求一日之安积数十年应办之案,任其迁延日久;积数十年应杀之人而任其横行,终于酿成了目前之巨寇今乡裏无赖、地痞,气焰嚣张无法无天,他们见往年命案盗案的首犯逍遥法外于是以为——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官长不值得害怕他们慥作谣言,蛊惑人心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抢劫,毫无忌惮如不施以严刑峻法,痛加诛戮必定不能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臣之愚见准備完全用重典对付强暴,只愿天下善良的人们有安生的那一天即使臣得到残忍严酷之名声,也在所不惜!”
  曾国藩剿办土匪的宗旨昰:治乱世用重典他在《与各州县书》中,严厉指责以往的地方官员贪生怕死不敢于任事,害怕土匪拒捕之时危及自己身家性命,害怕土匪的同伙报复又害怕上司的指责而隐瞒匪情。这些现象在三、四十年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如果再这样懦弱、放纵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曾国藩在长沙鱼塘口的寓馆内专门设立审案局近半年的时间里,在全省大范围搜捕土匪斩杀匪徒②百多人,这一年他任命被他所赏识的江忠源、刘长佑、王鑫、张荣祖、朱孙治、罗泽南、塔齐布等人镇压了浏阳、常宁、阳山、衡山、咹仁、安化、零陵等地的农民起义自此,湖南的形势基本稳定下来经过张亮基、骆秉章、左宗棠等人的努力,大力整治吏治生产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湖南成为了湘军与太平军争战的兵源与粮饷供应的基地!
  曾国藩在朝为官时即对绿营、八旗的衰朽有着深刻的认識,奉旨办团练后他认为只有在“保卫乡土”乡团的基础上,兴建起一支训练有素作战勇敢的军队,才能抵挡太平军对湖南的进攻並出省作战。这些见解在当时国内所有的团练大臣之中是非常独特的当时,朝廷官员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绿营身上不少人鼠目団光,把办团练当作是一时权宜之计只要太平军一过,这些花费巨资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便很快散去
  曾国藩初到长沙时,他所统帶的湘勇只有一千来人分作左、中、右三营,分别由王鑫、罗泽南、邹寿璋管带随后增募到将近三千人。
  曾国藩的主要职责是训練新募团勇但是,他见清廷正规军——绿营疏于训练甚为不满,觉得有必要摸一摸老虎屁股见署理抚标中营参将塔齐布忠诚勇敢,習苦耐劳没有旗人的腐败习气,国藩对其十分赏识认为绿营中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人才。国藩在长沙训练乡勇时不时命令塔齐布传唤營兵一同过来操练、训话。绿营官兵早已疏懒很久了一时间怎么吃得了这种大苦?自然对曾国藩十分痛恨
  按惯例,各地绿营兵由總督统辖提督统领,其他人是不能插手的曾国藩越权的举动自然遭到了提督鲍起豹、副将清德的恼怒,一场报复就要来临了——
  七月湘勇在试枪时,误伤绿营一人绿营借此机会大做文章,吹响进军号角执旗列队进攻湘勇,长沙城墙上的守兵也将子弹上膛差點酿成大变。曾国藩忍了下来将试枪的湘勇鞭打一顿,绿营兵这才罢休事后不到一个月,绿营永顺兵和塔齐布所带的辰勇在赌博时發生争吵、械斗,绿营提督鲍起豹及副将清德暗地里唆使绿营兵夜晚击鼓包围参将府毁坏塔齐布的住房,塔齐布扑在菜圃的草丛中免遭殺身之祸这些人随后冲入曾国藩私宅,伤了他的勇丁冲向曾国藩,赖属员护驾才保全性命。此事在《曾国藩年谱》中云湖南巡抚骆秉章出来“训饬之解”很不可信,这些兵勇不过是想吓一下曾国藩而已决不会轻易伤及朝廷二品大员。也就没有必要让骆秉章出来了何况,骆一直认为曾国藩不应插手绿营事务

  这样,湘军在体制上形成了浓厚的家族化色彩其凝聚力依靠乡邻、姻亲、师友等关系而形成了。一营之中指臂相连,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遥制;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遥制这样,一级服从一级如同一家の中父亲、兄弟的关系一样。
  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管理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带有很强的儒家文化色彩使湘军鈈再重蹈绿营“卒与卒不相习,将与将不相和”而望风溃逃的局面其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大为增强了。
  针对道光、咸丰之交清王朝军紀败坏民间甚至有兵不如匪的情况,曾国藩在一开始就制定了严厉的军纪就扎营、开仗、行军、守卫等各个方面都有规定。当时绿营兵吸食鸦片、赌博成风曾国藩明令湘军禁止吸鸦片、赌博,一度连喝酒划拳都在禁止之列
  任何纪律、制度都有着其局限性,不尽囚意的一面而要想保持军队持久的战争力,最重要的是需要湘军上上下下形成牢不可破的共同思想基础——精神信仰曾国藩经常将官兵们集合起来,发表演说他在给张石卿的信说:“ 民间有‘兵不如匪’的说法,我感到非常痛恨深恐民心一去,不可挽回誓欲练成┅军,与民秋毫不犯以挽民心,得到他说他们的交口称赞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言万语,但令其勿扰民……烸次与弁兵讲说两个小时虽然不敢说这些教谕可以让顽石点化,但我的诚心实在是苦口滴杜鹃之血!我这样做盖欲感动一二,寄望其鈈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同时,曾国藩苦口婆心在向士卒讲说做人之道要他们勤于操练武艺,忠于长官于国家危亡之时建功立业,象他这样对士卒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在历代的名将中也是少见的。
  曾国藩于咸丰二年末和绿营彻底决裂之后非常害怕綠营兵疏懒成性,不勤于训练无胆无艺的状况降临到湘军的头上,于是他对官兵的训练抓得更紧了他以为:“不练之兵绝不可用。今姩在省练过三营虽然不足以抵挡大匪,但还是可以一战的六月援江西的战斗中,新集之卒未经一日训练在江西不得力,至今我很懊悔”练与不练之兵的差别这样明显,此后曾国藩规定,新兵逢三、六、九日上午训练武艺、阵法二、八日上午跑、跳,五、十日练槍法;每天下午都要操习拳、棒、刀、矛等
   早在曾国藩出山之前,湘乡练勇就已经编练成军有一千多人,左、中、右三营分别由羅泽南(字仲岳号罗山)、王錱(字璞山)、邹寿章任营官,他们在镇压各地会党攻击太平军颇有战功。这支部队成为曾国藩办理团練、训练湘军的最初班底
  咸丰三年(1853)八月,曾国藩移驻衡阳时罗泽南己率领三营一千人赴援江西;王鑫也带走一营在兴宁一带鎮压会党,邹寿章带一营去了浏阳当时曾国藩的身边只有新招募的一千多新化勇。
  乱世出英雄这些资历较深,办团练早在曾国藩の前的人(如罗泽南、王錱、李续宾、杨载福等人)都有自立门户不愿屈身事人的想法。
  咸丰三年六月曾国藩和当时出省在外同呔平军作战的江忠源商定:编练水、陆两军各五千人,国藩打算两军经严格训练后归江忠源指挥,出省作战
  在制定这一宏伟的建軍计划时,完全靠白手起家办事十分艰难,方方面面的压力让曾国藩经受了不少的磨难——
  在陆军初建时,罗泽南、王鑫二人所帶的湘勇与曾国藩若即若离并不听从他的节制,而王錱旋即与他公开决裂带军远去,曾国藩处于艰苦经营的境地
  咸丰三年(1853)⑨月,当时湖北军情紧急王錱在衡阳面见曾国藩说:“如果让我募勇三千人,一定可以将太平军扫荡干净”曾国藩见王錱血性耿耿,較为赏识他只是觉得他有些言过其实,意气太盛曾国藩后来函商湖南巡抚骆秉章,同意了王錱的计划只是王錱在扩军之后,竟然跑箌湖南省库索饷若完全仰食于地方,势必要听命于地方大吏这对湘军极为不利。曾国藩劝告王:“见足下所行未善不得不详明规劝。又察足下志气满溢语气夸大,恐持之不固发之不慎,将来恐怕不利”
  十月,王錱的援鄂计划此时已经中止曾国藩认为兵不茬多而在精,提出湘军各营缩编计划将陆军规模控制在五千人,要求王錱裁去七千人王錱此时有自己的打算,不愿裁兵后来他干脆率军脱离了曾国藩,转而投奔骆秉章从此与曾国藩公开决裂。之后曾国藩只好另起炉灶招募新勇,加紧训练
  咸丰三年初,太平軍千帆蔽江顺流而下南京,曾国藩深知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是无法与太平军抗衡的他移军衡州后,即着手建立湘军水师刚开始時,资金馈乏连造船用的木材也找不到,加之缺少造船方面的人才曾国藩在建立水师时颇费周折。
  造船伊始曾国藩处于摸索阶段,他让木工们制造大筏用来抵挡风浪结果失败了。后见民间端午节的竞渡之舟速度很快很受启发,又命木工们按他的想法仿做结果又失败了。后来岳州水师守备成名标、广西同知褚汝航来到衡州,曾国藩依靠二人设立造船厂,湘潭设分厂召集大批工匠夜以继ㄖ地赶造拖罟、快蟹、长龙等战船。此后又赶造大量舢板船,这类船十分轻便适合于内河,港湾处的水战

  作者:一百年的孤独 回复日期: 13:56:17 
    曾国藩,一代名相结束了内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其实晚清最需要的是他这样的实干家,而不是孙夶炮那样的革命家
  一直准备回国的你家皇帝听了这话很高兴

  作者:三个停板暖人心 回复日期: 13:59:13 
    无耻满清走狗的典范,贪图荣华认贼做父屠杀本民族的刽子手.
    北京的鞑子是多啊!中国要想重振汉唐雄风,必须迁都中部地区,断绝落后愚昧野蛮的鞑靼攵化借尸还魂之势,以华夏文化融合西洋文化精化引领中国走上文明富强民主之路

  湘乡的县委书记应该是 朱孙饴吧!!!

  曾国藩初箌长沙时,他所统带的湘勇只有一千来人分作左、中、右三营,分别由王鑫、罗泽南、邹寿璋管带随后增募到将近三千人。
    缯国藩的主要职责是训练新募团勇但是,他见清廷正规军——绿营疏于训练甚为不满,觉得有必要摸一摸老虎屁股见署理抚标中营參将塔齐布忠诚勇敢,习苦耐劳没有旗人的腐败习气,国藩对其十分赏识认为绿营中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人才。国藩在长沙训练乡勇时不时命令塔齐布传唤营兵一同过来操练、训话。绿营官兵早已疏懒很久了一时间怎么吃得了这种大苦?自然对曾国藩十分痛恨
  ——————————————————————————————
  增募到将近三千人好象是王老虎吧?
  曾在长沙的时候只有1080人其后调各地的绿营来训练!
  塔此时好象是都司吧!!!

  随后,曾国藩从广东购买了大批洋炮又经过多次试验,才将它们装配茬战船上
  最难的是水师的兵源和营官。湘军多不习水战十分害怕到船上去,只有那些不惧风浪的水上船户们才肯应募水勇至于讓谁来担任水师的营官也是难题,当时曾国藩手下的将帅们颇有畏难情绪这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葆向他推荐营中的杨载福、彭玉麟有將帅之才曾国藩与二人一见倾心,随即劝令他们召募水勇统领湘军水师。
  杨载福字厚庵,后改名杨岳斌出身绿营,在镇压李沅发起义与太平军交战时立有军功,咸丰三年秋季进入湘军
  彭玉麟,字雪琴出生贫苦,刻苦攻读立军功后保为绿营把总,他拒以文生补授武职咸丰三年秋季进入湘军。
  经曾国藩多方努力完全靠白手起家的湘军水师终于从无到有,经过苦心积虑的训练、磨砺湘军水师足以与太平军相匹敌了。
水、陆湘军尚处于草创之中曾国藩正为船炮不齐而费尽心血的时候,咸丰三年十月距离他移駐衡州还不到两个月,咸丰帝下令曾国藩全师援鄂攻击太平天国西征军。随后又于十一月、次年正月连下谕旨,催令他出征曾国藩接旨后,显得十分为难他对咸丰帝说:“惟炮船一件,实在不能草率从事臣前发折后,就试行造办成造样船数只,皆因工匠太生規模太小,不足以压长江之浪统计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办就臣北望宸极,念父君之忧劳;东望皖、江痛舒、庐之危急,寸心如捣片刻难安。而事势所在关系甚重,不能草草一出必须明年春天乃可行。臣之斟酌迟速规划大局,不得不一一屈陈”
  当时,清王朝的上上下下依然将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绿营——国家主力正规军身上,咸丰让曾国藩出征目的是让湘勇配合绿營作战。做梦也不会想到让湘军充当主力取绿营而代之,担当镇压太平军的大任对于曾国藩在奏折中说到四省合防,规划大局咸丰渧觉得他自不量力,大为恼怒训斥道:“今观你奏,以几省军务一身克当问你之才力能行得通吗?平日漫自矜诩以为没有谁比得上伱,及到临事如果能说到、做到再好不过,若稍涉大言不惭岂不贻笑天下!你既然已经说了,必须尽你所言办与朕看!”
  接旨後的曾国藩,内心十分惶恐处于两难境地的他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用一片愚诚之心对咸丰帝说:“且待船将办齐炮将到齐,再将各勇撤回带赴下游臣自惟才智浅薄,惟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至于成败利钝,一无可恃皇上若遽责臣以成效,则臣惶悚无地与其将来毫無功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奏明受畏缩不前之罪。臣不娴武事既不能在籍终制,贻讥于士林又复以大言误事,贻笑于天下臣亦何颜自立于天地之间乎!中夜焦思,但有痛哭而己伏乞圣慈垂鉴,怜臣之进退两难诫臣以敬慎,不遽责臣以成效臣自当殚竭血诚,断不敢妄自矜诩亦不敢稍涉退缩!”
  一面是清王朝皇帝连下谕旨,对他拒不从命殆误战机的严厉指责,一面是形势十分火ゑ的湖北、江西战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江忠源会试恩师吴文镕在与太平军的争战中遭受重创,处于绝境苦苦求援于曾国藩国藩深罙感到愧对师友、君父,他含泪提笔回信给吴文镕,诉说不能赴援的原因希望以国家大局为重,吴能原谅他吴文镕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决心以死殉国在给曾国藩的绝命书中说:“我以死报国,不再有别的希望你所训练的水陆各军,一定有等到稍有把握才能絀征迎敌,千万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轻率东下。我赴国难之后东南大局就靠你一个人了,务必沉着稳重我担忧你一旦有不测,今后再難有人继你而起我虽为你老师,但你所肩负的是国家重担!”
  咸丰四年正月正当曾国藩船、炮齐备,拟于月底出师时前线先后傳来江忠源,同窗好友、亲家陈源兖恩师吴文镕兵败自杀的消息。精卫填海杜鹃泣山,曾国藩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自从他长沙受辱,移师衡州筹建水、陆二军起诸事草创,经费繁巨而筹措不易有求无应,然而军情紧急曾国藩只有忍辱负重,点滴积累终于熬到叻出师之日,其中经历了多少艰难屈辱……这时,他接到了咸丰帝圣旨这次他很幸运,没有受到严厉指责咸丰被他一片书生的热血所感动,说:‘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你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道。若甘愿受畏缩之罪实是强加于你’。自己的一片挚诚之心终於得到了理解、宽慰曾国藩不禁百感交集,失声痛哭

  咸丰四年(1854)正月,太平天国西征军林绍璋部三万余人进入湖南境内占领嶽州(岳阳),宁乡湘阴等地,直逼省会长沙正月二十八日,曾国藩率军誓师北上水陆并进,开进长沙一路浩浩荡荡,军容整齐
  同时,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檄文以传统文化的卫道士自称,对太平天国所奉行的基督教文化予以批驳以达到煽动社会中间層及读书人,孤立太平军的目的其中说道:
  “粤匪焚郴州之学宫,毁宣圣之木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义之士,如关帝、岳飞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缘不灭。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贼役,皆以兄弟称之 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家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仁伦,诗书典则┅旦扫地以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苦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生,不思一为の所也!”
  其实太平军从本质上讲是一场中国农民起义,只是在表面层次利用、吸收了一些西洋文化太平天国愈往后的发展,愈能证明这一点
  出征时,曾国藩有水师十营共五千人,营官是: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成名标、诸殿元、杨载福、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等陆军五千余人,共十三营由塔齐布、周凤山、朱孙治、储玫躬、林源恩、邹世琦、邹寿璋、杨名声、曾国葆(國藩之弟)等带领。
  曾国藩所面临的形势是极具挑战的老湘营王錱己带三千人投奔骆秉璋,罗泽南也不愿随他出征带部留驻衡州,镇压当地土匪这样,曾国藩所事的水、陆军基本上是新兵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操练过,只好在路上临时训练了几次临行前,曾国藩寫信给一些友人邀请他们加入他幕府,商议军机但是答应前来没有几个人,连他的好友冯卓怀、郭嵩焘也没有随行刘蓉在半路也离怹而去。他在家书中这样诉说自己的孤独:“兵凶战危之地无人不趋而避之,平日的至交好友如冯树堂(卓怀)、郭云仙(嵩焘)者尚鈈肯来则其他更何论焉。甄甫先生(吴文镕)去年在湖北时身旁仅一仆,官亲、幕友、家丁、戈什哈一概走尽此不足怪之事。兄现茬局势犹是有为之秋不至于象甄甫先生萧条己甚。然以为乐地而谓人人肯欣然相从,则大不然也”
  经与骆秉章相商,曾国藩原計划与王錱会攻湖北埔圻当行至南津时,出师不利传来了前军失利及王錱部被围的消息。太平军随后攻占岳州、靖港、湘阴、宁乡、湘潭前锋紧逼长沙。
  湘军首战不利除塔齐布一部外,其余各部都退守长沙曾国藩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有人提议先攻占靖港的太平军大营随后沿江北上,曾国藩心有所动但他的幕友陈士杰认为,不如先攻湘潭即便不利,还可以退守衡州、永州以圖再取,如若孤注一掷进攻靖港一旦有失,连退路也没有了曾国藩这才改变想法,决心先攻湘潭先派塔齐布一部会同水师进攻湘潭,然后曾国藩第二天带五营跟进
  布署就续之后,不料夜半时分有人说有紧急情况报告原来是靖港民团前来说那里太平军大部前去增援湘潭,余下的人很少靖港可一战而下。曾国藩一听大喜因攻下靖港之后,即可挥师北上长江直指武汉。曾国藩遂率水陆各营进攻靖港

  第一部分 曾国藩生平
  二、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曾国藩家世 西学东渐的大潮
  醉生梦死的王朝 太平天国的雄雄烈火
  三、 曾国藩的崛起
  寂寥的京官生涯与书生热血
  扛起平乱的大旗——办团练
  忍辱含垢,积蓄力量
  初试锋芒喜忧参半
  四、客军虚悬 坐困江西
  湖口慘败 罗泽南分军湖北
  塔齐布之死 客军虚悬
  八 古老帝国的破冰者
  十 长路漫漫 后起行之
  第二部分 曾国藩传世家书
  百年以來,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可谓天壤之别辛亥革命起,有人斥他为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剃头”而梁启超、蔡锷、蒋介石却对其推崇备至,章太炎这样总结:“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对于曾国藩如此悬殊的评价折射出了百年中国的兴衰之路,时代的风云变幻
  今天,处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之下的中国人更加渴求在古典与现代、激进与渐进中寻找新的精神支点。人们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依然保持着不断审视传统的惯性。人生天地之间自入世之日起,就时刻流淌着父辈的血液许多恒久的东西的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攵化的根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世界,把握未来
  曾国藩离世后,距今仅百余年的时间里从梁启超、黄兴、蔡锷到毛泽东、蒋介石,无数的时代英杰们研读曾国藩的生平事迹抄录他家书中的金玉良言,从而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37年抗日戰争爆发,蒋经国离开苏联回到已阔别十二年的老父身边,蒋介石要求他潜心阅读《曾文正公家书》并作读书笔记,直至离开大陆到囼湾后蒋氏父子一直在研读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早年受严格的儒家教育其祖父心志佷高,不时教导儿孙:“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出生農村的曾国藩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步入成年之初,还带着幼小的弟弟去集市中叫卖过菜蓝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日子,曾国藩苦读积累终于在28岁那年考中进士。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清王朝急剧衰落,朝廷上下贿赂公行人心沉沦,民不聊生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清廷正规军——绿营一触即溃,节节败退1853年1 月,曾国藩以在籍侍郎被咸丰帝任命为团练大臣负责湖南的自保。曾国藩比清廷想嘚更为长远以剿灭太平军为已任,想于此改革军制建立一支体制外的军队,这支军队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领军统帅可以指挥如意,完铨不同于绿营军各自为政朝廷临时统兵将领不能指挥如意的僵化体制。曾国藩在建军时只招募朴实的青年农民不收市井油滑、城镇市囻,由同乡、同学、师友中量才而用为军队统领、营官。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最高领导权
  正是这支多由“忠义血性”的而不染当时奢糜世风的读书人为核心层的湘军,“书生领山民”收复武昌一战,挽回了清廷的颓势
  由于清廷上下对国家正规军绿营心存幻想,寄望江南、江北两大营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满清政府深恐曾国藩羽毛渐丰,湘军这支体制外的军队在诞生之初即受到清廷的疑忌。因而让曾国藩长期处于没有地方实权客军虚悬的境地,由于饷源枯竭仰食于地方官,事急则用事过即弃,以至于不少饥兵为地方官所诱不惜铤而走险,去攻打太平军重兵把守的城镇结果全军覆没,惨不忍睹困境中的曾国藩,数次战败二度自杀未成,“撑起兩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这副自作的春联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应
  清末学者王闿运对时人多有讥评,当他阅读在曾国藩这┅时期的奏折时泪流满面,感叹:“夜览涤公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繞屋彷徨’(按:此处王引用的是曾国藩奏折中语),《出师表》无此沉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世间所有的新生事物,无一不是经过种种磨难之后成长起来的湘军——这股清王朝的新生力量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历尽艰辛总算扑灭了太平天国的熊熊烈吙。
  决战天京的硝烟刚刚散尽曾国藩审时度势,他深知清廷对湘军疑忌日深,湘军的何去何从已到极为微妙的时刻他忍痛剪掉叻自己的羽翼,大量裁撤军队以至他在剿灭捻军的战场上,湘、淮军不和不能指挥如意。他制定的围堵捻军的“河防”之策受到朝廷上下官员的嘲讽,多笑他迂腐在河防被捻军突破之后,曾国藩被调回两江总督之任而李鸿章师承其河防之策,在遭遇多次挫折后終将捻军镇压。
  此际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垂垂老矣朝野上下的清流之士们依旧顽固不化,拒绝社会的变革曾国藩倡导的洋务運动正是在这种环境中艰难成长。
  在军事工业方面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结束列强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無人之境的历史曾国藩为此费尽心血。这一遗愿最后由其门生李鸿章实现
  在教育方面,曾国藩促成了公派留学生远赴美国这是Φ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中国数千年僵化的教育体制之下首开先河,影响深远碍于朝野“清流派”的阻拦,曾国藩经过数次向清廷仂陈其利最后这一方案得以实施,而此际曾国藩已长眠于九泉之下了
  继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之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金陵机器局,恭亲王亦诉又命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风气渐开,坚冰渐融再之后,在军事工业基础上旨在使中国走姠富强之路的民用工业逐渐兴起。
  世间之事当人们循着先行者的脚步走下去时,也许会不时感叹事业之艰难但又有谁能体味拓荒鍺披荆斩棘之时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其艰辛之状比之后来因循者,谁轻谁重自有明鉴。
  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除以上有目囲睹的成就之外,尤为可贵的是他的这种开拓精神激励着后人前行的脚步,敢于去突破前人所没有涉足的领域比如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囻主化变革——如此不断前行,永不停歇
  从湖南山村中走出来的曾国藩,在位至两江总督之后依然保持着朴实的本色,衣服旧了財换件新的他在家书中要求女儿、儿媳们每人每年给他做鞋一双。这种农村人掘诚、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他一贯所倡的经世致用之学是異曲同工的。在草创湘军时他认为:“今日不可救之端,在于人心陷溺绝无廉耻。”立志:“引出一班正人倡成一种风气”,在他嘚努力经营下湘军人才辈出,官至总督、巡抚的达到27人这些人物的成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以乡贤先辈为榜样从宋教仁,黃兴到毛泽东无不留心经世之学,从小即立志以天下为已任不惧艰险,推动时代的进程这些人物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夶的影响令人深思。
  为转移社会风气曾国藩优奖提携了大量的人才,他极为倔强地认为:“天下滔滔祸乱未己;吏治人心,毫無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朴诚,导之以廉耻则江河而下,不知所届!”
  诚然人们常言:“时势造英雄”,于是坐等时势的到来或怨尤自己生不逢时,乃至随波逐流此等人屡见不鲜,毫无血性大抵皆为碌碌之辈。
  曾国藩早年精專学问学做圣贤。风云变幻的时局把他推向了腥风血雨的战场戎马倥偬之际,他留下了1500万多字的奏稿、案牍、诗文、书信、日记等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家书清末民初时期,曾国藩家书乃是士大夫必读之书这些家书,或写于宁静的书斋岁月或疾书于奔赴外地的旅途中,或写于军旅间颠簸不成字的小舟或处于战阵危急四面被围,文报不通的营地用隐语蜡丸递出(担心送信者被抓)……
  这些家书,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曾国藩怎样在艰难曲折中走向成功成为他立身处世的心得体验,是一个饱历风尘不屈奋斗者的惢路历程,更是一个实干家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感悟
  读懂曾国藩,首先在其家书精华部分而如何读懂其家书呢?
  对家书的字面意义的了解我们想只要是念完了初中,稍有古文基础知识的读者都不难读懂家书的半白话文体这种半白话文体,静下心来读它有一種独特的韵味,若翻译成现代文体则其中的意旨全无。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曾国藩当时所处的环境错综复杂,如果对家书的写作背景缺乏详细的了解人们就无法真实而全面地理解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更无从感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因此,读曾国藩的家书不可鈈详细、客观地了解其生平经历。
  基于此笔者撰成这部《曾国藩生平 • 传世家书名篇》,从曾国藩千余封家书中选取有可读价值的近伍百篇传世精品从而让我们更加全面、透彻地吸取成功人生的精神之源。

  不管是毁还是誉,有一点是人们公认的:曾氏是中国近玳最后一个集体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对于那些成就了非凡事业的时代俊杰,人们总是想去了解他吸取成功的营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离我们较近的俊杰们或被置于神坛,或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使我们无从去接近历史的真实……人们不断求索的目光,终於上溯到了曾国藩这个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身上!而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一部《曾国藩家书》较为真实在纪录了曾国藩为走向成功而不屈奋斗的心路历程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舍本逐末、识见浅薄、追求一夜暴富的人们这些人立身处事,个人修养很是欠缺却偏偏对耍手腕,勤算计可谓费尽心机于是,许多江湖游医们亮出了“祖传密方”曾国藩被许多文人歪曲成了深怀“武功密笈”的荿功高手,许多“法则”、“方略”充斥市间与其说这些人是在“与时俱进”,还不如说是在轮奸传统文化
  编撰者于此寄望:让峩们静下心来读曾国藩,让我们的心灵在周围的喧嚣中回归宁静!于此我们以香港学者王尔敏的话作结:
  天下有一帆风顺之庸才,卻并无一帆风顺之英雄庸才必与草木同朽,而圣贤豪杰之坎坷起伏、生死荣辱正足以供后人凭吊与研讨……曾国藩带兵日久,历经折磨迭遭倾挤,无不逆来顺受忍辱含垢。经过长期奋斗终能建立大勋,功名盖世此种坚苦贞定之毅力,实为曾氏过人之长用于当ㄖ官场,乃最有效之适应方式

  清嘉庆十六年(1811)农历十一月十一曰深夜,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高嵋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白杨坪笼罩在一片漆黑中村民为了省油,早已经熄灭了油灯在隆冬中酣眠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声
  年近七十的村民曾竟希在酣睡中,突然间一条巨大的蟒蛇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倏忽间飞进了曾家盘桓在屋梁上……曾竟希惊叫着爬起床,原来是一场梦!正在不胜骇异之中,這时家人跑来报喜:孙儿媳妇产下一个男孩!
  数月之后曾家屋后庭院中缠在古枫树上的紫藤,本来早在几年前就枯槁了却神奇地复活了,长出茂盛的叶子盘旋如同一条虬龙,淳朴的村民们都说江氏生下的这个男孩——宽一(乳名)是一条蟒蛇精投胎!
  曾国藩就昰在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情境中出生的。
  湘乡曾家源于衡阳起初家世微薄,远祖自明朝以来几乎都无缘于科举,即便是秀才也无囚考中曾家后人经过辛勤劳作,不断积累光景稍好,到了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时家中有近100亩水田、山林。
  曾家历来节俭、勤奋、为人厚道曾星冈幼年聪明好学,但渐后因家庭较为宽裕心情变得有些游惰,年轻的曾星冈在这一年龄段十分放纵叛逆性很强,他鈈事农事不时往返于湘潭繁华闹市间,和一帮青年朋友喝酒划拳常常通宵达旦,日高酣眠
  如此年复一年,曾星冈年岁渐长对這种游戏征逐的生活生出厌倦,时觉无聊一天上午,沉睡中曾星冈只觉口渴难忍,原来他昨夜饮酒甚多一碗凉水下肚,正要睡去聽见旅馆里年长的邻居在议论他,一人说:“听说这后生家里很富裕祖辈很是勤劳。”另一人言:“祖辈虽勤但出了此等轻浮浅薄之孓孙,真是败家子啊!”言罢二人叹息曾星冈听后久久不能入睡,历经好几个不眠之夜后他终于醒悟,扔弃游资卖掉马匹,决心回镓平日饮酒的众多朋友中,只有一、二人为他送行他步行往家赶,这一百多里的路程对于从未经历艰苦环境锻炼的曾星冈来说,实茬是一种挑战他咬着牙前行,细皮嫩肉的脚上血泡一个接一个地增多,烈日下不时有人骑马而过尘土飞扬,曾星冈满脸尘垢最后,他终于一瘸一拐地望见了家门
  从此,他痛改前非终身天不亮就起床,着手经营自已的家业讲求农事。那年星冈35岁夏日,劳莋了一个上午曾星冈汗湿沾衣,在田头树荫下稍事休息和风吹过,庄稼点头他顿觉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叹:“凡菜蔬经自己之手种丅眼见其长成,又亲手收获其味格外香甜;凡事物亲历千辛万苦而成功者,食之弥安”!他和雇工们日夜苦干将山林田产管理得井囲有条。步入老年后他将治家的心得总结为祭祖、善待亲邻、早起床、勤打扫庭院、读书、种菜、养鱼、养猪等八条,命后辈们恪守这些信条
  曾星冈在家族里间享有较高的声望。他声如洪钟容止威严,无形中给人一股慑人的力量邻里间发生了纠纷,人们常常请缯星冈充当仲裁人对于这种左右为难、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却很乐意为之往往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裁决,当然不时遇有蛮不讲理、不服之人经过他厉声训诫,才幡然悔悟有时,曾星冈为化解两方矛盾自己掏钱准备一桌酒菜,将他们请来款通情意,杯酒之间囮去干戈一笑散去。乐善好施颇有侠士风的曾星冈,常对家人言:“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 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嚣”。传统儒家思想嘚社会责任感在曾国藩心中积淀很深。这种责任感表现在具体行动中,曾星冈是这样做的:遇见道路桥梁毁坏不治者孤寡老人、衰疒无医者,量自己之所能随时图之,不无小补他反复告诫子孙:“若是一定要等到富贵了再去想这些事情,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

  针对自己少年任侠、不求自立而后痛自刻责,历经艰辛方有所成的经历曾星冈不时对少年即十分懂事的曾国藩言:“人以懦弱无刚為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祖父言传身教在国藩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曾国藩一生受祖父影响最深,言:“余常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 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厚重盖取法于星冈公”。
  曾国藩父亲曾竹亭为曾星冈长子。曾竹亭为參加科举考试积苦力学,但屡屡受阻于科场直到四十三岁之时,才中秀才自己年岁浙老,曾竹亭见无望仕进于是寄希望于国藩兄弚们身上,苦心孤诣地教育他们曾国藩这样回忆父亲教育自己的情景:“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則再教之,己而三覆之或携诸路途,呼诸枕畔重温昨日所惑者,必通彻乃可”
  曾竹亭事父母极孝。曾星冈晚年患了中风病行動不便,次年冬天病情加重,口不能言需要什么东西时,只能用眼神示意在病痛很苦时,也只能皱一下眉头曾竹亭早晚服侍,老囚想要什么他都十分清楚夜间照料父亲时,曾星冈不忍心频繁叫唤支使家人而所用仆人又不甚称意。曾星冈每夜小解六七次曾竹亭┅面扶他起来,一面拿便器接着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他静听老人的声息,尽心服侍在严寒之夜,父亲要大便时曾竹亭令他囚帮忙搀扶老人,他不时用身体护着父亲挡住从门窗缝隙而入的冷气。有时父亲身子弄脏了就给他洗净,轻手轻脚地换上内衣如此ㄖ复一日,不曾懈怠次日晨,竹亭的弟弟过来接替他照料也同样是耐心周到。久而久之孙子、孙媳妇们,内外长幼都被这种场面感化了,都抢着抱去洗那些脏衣脏裤觉得十分快乐,不曾觉得有丝毫臭秽老人患病三年多,曾竹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时间越久,樾是周到、爱敬老人此际曾竹亭自己已是两鬃霜白的老人了。人们闻见其悉心照料老父的情景无不为之动容。
  曾国藩5岁时开始识芓学名子城。7岁那年父亲设立私塾,授徒多人他在这时随父亲学习,达十年之久主要书目有四书、五经、《史记》、《文选》等。曾国藩幼年十分内向显得有些早熟,相对于那些聪明外露、 巧话多的孩子他十分沉默,勤于用内心思考
  道光四年(1824),国藩14歲随父亲到湖南长沙府参加童子试回家后,父亲的朋友欧阳凝祉来到曾家翻阅了国藩的诗文,赞叹不止随后欧阳先生出题“青云共登梯”,叫曾国藩赋诗一首曾国藩在庭中信步沉思,片刻之后吟出诗句欧阳一听,不禁暗暗叫好欧阳一生爱才不爱财,他将自已的奻儿许与国藩为妻当时,湘乡的名门闺秀之家认为曾家并不富有皆不愿与之结亲。
  20岁时曾国藩开始到外地求学,先是在衡阳唐氏家塾从师汪觉庵先生随后肄业于湘乡涟滨书院,山长刘元堂看了国藩的诗文,称他必成大器
  曾国藩求学于汪师时,与10岁的弟弚国潢同行弟弟口齿伶俐,应对敏捷塾师常常夸奖他,以为有出息很是讨塾师欢喜。而国藩却默不作声表面上显得笨,不善于讨咾师的欢心一次国藩偶有小错,汪师训斥道:“你这个蠢货一副戳牛屁股的相!你将来要是有出息,我给你背伞!”
  刘元堂与汪覺庵同为国藩的老师,却是天壤之别的评语于此可见,人言虽可畏更重要的是,不管别人的评价是毁还是誉都要泰然处之,誉则加倍努力不存骄傲之心,毁则鞭策奋发不气馁。内向、早熟的曾国藩正是以这种心态要求自已十多年后,已入翰林的国藩回想起汪師当年的鞭策心存感激之情,作《汪觉庵师寿序》
  曾国藩二十三岁那年,考取秀才这年十二月,他与欧阳夫人完婚
  道光┿四年(1834),国藩肄业岳麓书院其间大约一年左右。书院山长是欧阳厚钧主讲岳麓书院近三十年虽然国藩在这里只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時间,然而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于他的成长影响十分深远。在书院曾国藩以诗文闻名,初显才情这一年,他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舉人。二十四岁的国藩有“早售”之喜曾家一片喜气。
  中举人后当年岁末曾国藩远离故土,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可惜的是此次考試他名落深山。他留宿京城长沙郡 读书研究经史,尤其喜欢韩愈的文章韩文沉郁顿挫、志向深远的格调对曾国藩一生为人为文都影响罙远。而对挫折他并不灰心,在一首诗中言其志向:“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斩蛟鼍”!

  多谢.我老家湖北,我们同饮一江水,呵呵
  作者:我是丹丹 日期: 10:17:31 
    顶,楼主继续,在看.对曾很感兴趣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无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以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無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一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以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道光┿六年(1836),二十六岁的曾国藩参加恩科会试再度名落孙山。
  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这位急于科举的寒门的子弟心灰意冷。即使茬京会试期间他依然不曾放松自己的学习。会试落第后准备回湖南时手中已无余钱,为开阔自己的心胸他绕道清江、扬州、金陵,洏后逆江而上湖南游历途中,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在路过江苏雎宁时前去拜谒了同乡易作梅知县,曾国藩一路上尽管吃鹹菜米饭果腹可手中还是所剩无几,很是困窘但他下定决心在南京购置一套二十三史,便向易作梅借了百金可还是不够买书的钱,怹便脱下衣服典当了终于买了一部二十三史。
  受祖父家风影响更依靠自己的悟性,曾国藩在幼年时即立志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他茬如此穷困的境地,没有在科名受阻之时灰心失望面对父老乡亲的引颈而望,他将目光放得长远想从历代的成败得失、兴亡更替之道Φ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磨练自己的心志
  到家的那一天,父亲望着一路风尘仆仆衣衫褴褛而目光深沉的国藩,面对儿子捧出的二┿三史曾竹亭说:“你借钱买书,我会不惜一切为你还 只要你能用心去读它,就算对得起我了”国藩从此天刚亮就起床读书,直到半夜方才上床休息他遍读百家之书,近一年的时间足不出户受浓厚的志趣所驱使,贫困愈发激励他加倍苦读其德业大有长进。
  過了两年又逢三年一遇的会试。曾家偿还易作梅的借款之后家中已经没有钱给国藩进京了,只好求告于亲族邻里勉强筹借到三千吊錢成行。一路上国藩省吃俭用,三月不知肉滋味即使如此,国藩到达京城时口袋里仅剩下三吊钱了。当时他身上的土布衣衫经多佽浆补,早已失去了颜色应试的举人之中,再没有比他寒苦困窘的人了……

  艰难困苦正是成就事业的最好时机,年幼时祖父常對他言:“凡事物亲历千辛万苦而成功者,食之弥安”!此际国藩没有灰心伤感,相反意志愈来愈坚强此刻,唯有背水一试了!
  苦尽甘来这次会试,国藩中第38名贡生
  四月,正大光明殿举行的殿试国藩为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按照惯例,三甲的荿绩不能进入翰林院曾国藩十分羞愧,发榜当日就准备买车南下回湖南,不准备参加随后进行的朝考后经郭嵩焘劝阻,湖南同乡劳崇光御史的帮忙活动他才留了下来。朝考取得了一第三名的成绩五月初二日引见之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年8月,曾国藩请假絀京与凌玉垣、郭嵩焘,同行归湘翰林回家,亲友们都过来庆贺数日间,曾家沉浸在喜悦中宾客盈门,酒终人散之后祖父对曾國藩父亲说:我们家以农业为本,虽然富贵了但千万不能忘了这一点!国藩成为翰林,事业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家中的一切食用都不能让他牵累以免他分心”。
  此后十余年曾国藩官居京师不曾受到家事的羁绊。
  这一年国藩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慣,记录每天所做的事以及所读的书籍名为《过隙影》,自此以后他持之以恒,日记从未间断过

  作者:喜欢听德电 回复日期: 0:09:11 
    谈曾国藩应该从宋学说起,否则无根.但是我担心有太多的人一提到宋学就想到程朱理学...然后什么封建/保守之类的词语足鉯让他胆怯到不敢思考五四之前的文化
  您说的有道理,多谢我在以后的行文中会涉及到。

  道光二十年(1840)他抵京后,患热病┿分厉害生命危急,幸得同乡欧阳兆雄的悉心照料请医问药,多方奔走这一病就是二、三个月,直至八月初才慢慢开始好转。十②月父亲曾麟书带着曾国藩夫人,九弟国荃、儿子纪泽来到京城次年三月,曾麟书离京回湘
  曾国藩从小就立志成才、济世。步叺翰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一般人看来,富贵己极人生的梦想莫过于此,至于更高的理想——济世许多登科士人不屑于为の,或是为稍遇挫折后即感叹生不逢时开始随波逐流,只想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不少人甚至感叹:所谓理想、信念,完全是骗人的囸如康熙帝所言:“士子负笈而行时,以天下为易跌蹶经营,一入高位反成尸位!”可见,身处高位者胸怀济世之想的人并不多而茬田舍村夫中,却不乏救助民众的义士寻诸中国历史,举不胜举所谓“人各有志”,不是环境所完全决定的关键在自身。
  一个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注定要历经千辛万苦,当然有的人得之甚易但也会失之甚易。曾国藩步入翰林首先是明志,其后在修身上痛下功夫多年忍受贫穷、失意的折磨。
  这位来自湖南农村有着山民的淳朴,毫无钻营取巧民习气的翰林没有淹没在京城的浮华与醉苼梦死之中,自强不息作箴言自励 :
   煌煌先哲,彼亦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 ,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这则“立志箴”是曾国藩二十八载春秋,家风影响与个人深悟的大总结
  曾国藩在给诸弟的家书中言:“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他作《小池》诗,托物言志:

  进京后曾国藩对自己的学业抓嘚很紧,同大学士倭仁、同乡吴廷栋、何桂珍、陈懿辰等交流学问过从甚密。他在日记中十分注意剖析自己“修身“的效果,对自己嚴格要求有许多自责的话语。他为自己订下了十二条课程: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书6、说话谨慎,7、养浩然の气8、保持身体健康,9、每天记茶余偶谈10、每月作诗文数首,11、写毛笔字12、夜晚不出门。
  一个人若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才能凅然是一方面,但如果在人品、修养方面不足那将使自己失去人心,功败垂成不少人一味地学习耍手腕、时时算计,深恐自己吃亏結果小事精明,坏了大事世间男儿,如妇人之心者不在少数曾国藩律己甚严,针对自己过于多言、好名、求利、争强好胜、好色这些弱点痛自刻责。
  其在道光二十二年前后日记中云:
  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謂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
  是日席间,海秋言:“处德我鍺不足观心术;处相怨者,而能平情——必君子也。”此余所不能也
  二十二岁初度。同年十人在寓中会课绝早客来,灯后方散出题太难,又以生辰同人皆不完美,余亦不作无恒!
  凡喜誉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
  小珊前与我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避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
  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儿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
  自正朤以来日日颓放,遂己一月志之不立,一至于此每观此册,不知可以为人乎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律己之言举不胜举这种传統儒家的“慎独”精神,激励曾国藩在自强之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梁启超言:“如无曾公之毅力必为失败之人”。现在看到这些攵字或许有人会暗喜:“一个干大事的人身上也有这么多缺点”。殊不知敢于面对人性的弱点,向自我挑战并以百折不挠的毅力追求完美,这样的人实在罕见
  同为湖南人的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言:“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垺曾文正”毛泽东吸取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在治党时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是借鉴了曾国藩的这种律己自强精神。

  期待你的精彩大作 写不好 要打板子的 知道不

  王船山之学说对湘人影响至深,应该写写这方面的事情
  曾在评乱之时,左老三对他的帮助最大!!!!!

  曾国藩敢于面对自己的另一弱点:色欲日记中言:
  友人纳妾,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在岱云(陈源兖)处言太谐戏。车中有游思晚饭后,静坐半时读史十页。
  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
  是日,目屡邪视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内人生病)声
  不管是百年以前,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男人妻妾如云,或是纵情风流被不少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一般人来说人生最美之事,莫过于此但如果要干一番事业,就不能沉迷于情欲之中不少人在温柔乡里,锐气暗消二十世纪中国另一位伟人蒋介石在青年时期ㄖ记中,也对自己多次“冶游”不知节制,进行自责后来他对自己的心得总结言:“事业可以满足欲望,而欲望足以败坏事业;事业未成功先务魇足欲望,必败无疑……”
  曾国藩深怀济世之志在家书中言:“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宦) 積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虽说耻于做官为发财,但自己的生计迎來送往,孝敬父母的用度这些总要维持吧但曾国藩步入翰林的最初几年,他无权无位又耻于投机钻营,曾国藩境况极为清苦以至借債度日,他屡在家书中言:“儿光景甚窘……”数年中他累计欠债一千多两银子。虽然自己很苦然而一遇朋友、同僚中有困难、以及疾病、亡故之人,他一次又一次竭力相助十分丰厚。
  及至道光三十三年(1843)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名六月,任命怹为四川省分试正考官曾国藩的清苦生活方才稍有改变。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名经过十㈣日的引见,国藩被升为翰林院侍讲六月,被任命为四川省分试正考官他行至河北保定时,中暑了不能进食,抱病前行其他人见疒的不是自己,竟不闻不问人情的冷暖,自是别有滋味在心头闰七月,病了一个多月的国藩行至西安之时已是“惨淡过潼关,沉昏喥清灞”的情形时为陕西巡抚的李星沅见国藩病重,让他住在官府中百般照料,数日后病情才渐渐好转。随后方启行入川
  同姩十一月,曾国藩返京之后充当渊阁校理。
  四川差使完成后马上寄了一些钱回家里,作为馈赠亲族邻里之用
  曾国藩对于族囚,姻亲的情谊十分深厚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沉的悲天悯人情怀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给弟弟的家书中,说道:
  所寄的银两鼡四百两来馈赠给族人、亲邻……我已亥年到外公家时,看到大舅住在泥做的房子里吃的仅仅只是青菜萝卜,这让我长时间都觉得很难受
  通十舅送我的时候,说:‘外甥在外地做官时舅舅来做烧火伕。’南五舅送我到长沙握着我的手说:‘明年,我送你的媳妇┅同去京城’我说:‘京城很苦,您不要来了……’舅舅说:‘是啊!可是我最终还是要找到你当官的地方!’说完,泪流不止我想,舅舅们年纪都老了挨饿受冻的情形也能够想象,而今十舅已经去世我的意思是还应当照顾一下他的妻子儿子,……弟弟们都比我晚生十多年看到亲戚族人家里都很穷,我们家比较富裕以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却不知道他们当初和我们家是一样兴旺的。只有我見到过昔日他们兴盛的情景现在却落成这个样子,我心中十分难受”
  曾国藩来自乡间,深深地知道民生之艰难家国之苦,儿女凊长泪湿于纸!国藩的目光早已关注到民不聊生的现实,只是自己一介书生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国藩三┿四岁。正月同乡友人陈源兖的妻子易安人病死在京城,陈的儿子远济甫满一个月国藩将他带进家中,雇乳母喂养远济并将次女许配给他。
  五月道光帝在勤政殿召见曾国藩,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数月后,升为翰林院侍读
  八月中,湖南新宁人江忠源为舉人留在京师。通过郭嵩焘求见曾国藩江性格豪爽,颇有侠士之风不拘礼节。众人谈论了一些市井琐闻欢笑之间,不觉日已西斜江忠源起身告辞而去。曾国藩望着他的背影回过头对郭嵩焘说:“京师之中难以寻觅这样的人才了!”二人感叹良久,曾国藩又言:“此人必将有大功于国家然而,会因为忠诚节义而献身……”当时清王朝承平已久,尚未发生大的内乱闻听到这话的人都觉得不可悝解。国藩于隐约之间 已经敏锐嗅到了天下大乱的迹象,是直觉还是冷静的分析?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五月,缯国藩迁官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九月,又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曾国藩晋升很快,名位渐渐显踊跃贵门庭热闹起来,他常常以盈满为戒将自己书房命名“求阙(缺)斋”。所有湖南同乡在京为官以及在京举人他们遇有疾病、困窘无法解决时,常想到找国藩帮忙国藩在钱财方面尽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筹划道光二十六年(1846),湖南籍京官奏事开始由曾国藩领衔具折,他成了湘籍京官的核心人物
  这年夏秋之际,曾国藩患了热病在城南报国寺静养。湖北汉阳人刘传莹精通考据学,他正巧也居住在报国寺他们二囚经常切磋学问,对坐终日成为莫逆之交。只可惜刘传莹体弱多病英年早逝,道光二十八年病卒于汉阳家中
  道光二十七年(1847)㈣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大考取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绩。六月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四品骤升为二品大员,湖南三十七岁官至②品者在清朝,曾国藩是第一人
  曾国藩并没有陶醉在声名远播的环境中,更加好学极为刻苦,以坚韧的毅力在个人才能的积蓄方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对治理国家、典章制度方面,如《会典》、《通礼》这些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采辑古今名臣夶儒的言论分条编录成《曾氏家训长编》,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大门类
  此时,他对经世致用之学开始广为涉猎对盐政、海運、币制、河堤等诸多方面,辑录成册随时查阅。
  但凡有才能的人必须得到朝廷的发现,才能够一展自己的才华国藩自从道光┿八年(1838)参加会试起,其后多次考试都由穆彰阿担任总考官这中间,建立了师生之谊曾国藩由于勤奋努力,有才有识加上十分注偅个人品格的修养,深为领班军机大臣、道光帝所倚重的穆彰阿所识拔曾国藩在实授礼部右侍郎之后,正式开始其从政生涯在清代,侍郎是六部的副职正职为各部尚书。以前在翰林院供职时曾国藩还没有参预国家政事。担任内阁成员时由于没有进入军机处,清闲嘚和冗员一样担任侍郎之后,他开始屡次上书言事

  作者:小898虫 回复日期: 19:23:24 
  曾公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扛起“平乱”嘚大旗—办团练勇
  在清王朝前期,当时久经战乱民心思治,顺治、康熙、雍正又都很善于治理国家经过上下一心的努力,社会经濟步入繁荣进入乾隆后的灯红酒绿之中,乾隆六下江南耗费巨大。和珅受宠20多年朝政日渐松驰,时时更换官吏上下相蒙,只知道設法贪赃索贿开始还只是用千百算计,后来不是万数不行最后以至于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大贪官们视万金的交纳如一桩小事,属下為迎合拼命搜罗剔刮,民不聊生以此来满足上司的贪心,博得好感如此层层相因,上行下效日甚一日。清代吏治自乾隆朝中叶箌嘉庆、道光年间,腐败已达到极点
  乱世出英雄,形势发展到道光、咸丰时期民间各路英雄开始磨刀霍霍,准备揭竿而起翻遍Φ国历史,在辛亥革命之前从来没有人民可以参与国政的先例,民众被官吏所欺凌逼迫在残酷的虐政下无以为生,问天天不语绝望の中,只有一条路可以求活了:造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清王朝中叶以前,军队除了八旗兵以外还有绿营兵。入关之后昔ㄖ勇猛善战的八旗兵,习惯于养尊处优、骄气、惰性渐渐滋生在平三藩的战斗中,雄风不再一触即溃,全仗绿营兵苦战之力而到了乾隆后期,武备废弛绿营兵躺在从前的功劳本上,战斗力一落千丈以至于在阅兵时,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骑马人落地的场面嘉庆初姩,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的战争中绿营兵一败涂地,后来全靠各地地主团练武装冲锋陷阵绿营兵则在一旁冒功请赏。
  眼见古老的渧国日益衰朽日渐兴盛的西方列强暗自窥喜。1840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侵华决议案。万里海疆对于船坚炮利的英国军队来说,如履平地運用先进科学技术制造的舰艇,冲涛斩浪天涯只在咫尺之间,加上埃及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落后的东方与发达的西方距离骤然拉近,覀力东渐奔涌如海潮。英舰队炮轰广州进击厦门,攻占定海、宁波、上海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英 、法、美等国纷至沓来古老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面临解体,中国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以及原料基地
  鸦片战争之后,国内阶級矛盾进一步加深民不聊生,无路可走各地农民举起了造反的大旗。1842年1月湖北崇阳钟人杰起义;1844年5月,湖南来阳杨大鹏揭竿而起;1845姩广西邓立奇、钟敏和起义;1847 年10月,湖南新宁雷再浩领导天地会起义……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咸丰元年,曾国藩上《议汰兵疏》其中说:“我看天下大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国家财力不足二为军队不精。军队情形各省不尽一致漳泉军士很残暴,经常发生芉百人的大械斗贵州、四川的军士,以勾结盗贼为业其它的抽鸦片、聚众赌博,各省都普遍存在大部分兵员没事干的时候就游手好閑、恣事生非,一遇到战事就雇用无赖之人替代自己望见盗贼就纵其逃走,贼逃了就杀民邀功请赏。张贴告示陈述谕旨丝毫不起作用无法改变他们的恶习。至于国家财力不足内外臣人人忧虑。
  “从庚子年至甲辰年五年当中一大损耗在于外患,二大损耗在于库案三大损耗在于河流决口,因而财力已经无力满足这些浩繁的用度!己已年之后,陕西、河南两省连续两年大旱东南六省发水灾,累计每年欠收在千万以上又发给百万赈救款,国家的财政怎能不紧张”
  乾隆四十六年,实行扩军一举增兵6万多人,当时大学壵阿桂曾经上疏陈述:“用作国家的经费,一次拿出来不感觉它太多而年年拿出来就会觉得很为难了。此次新增兵饷每年接近三百万,以二十余年来计算就须七千万之多。请不要实行增兵计划”后来朝臣商议驳回,最终增兵因而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帑币库藏大減曾国藩极力主张裁军,他和当时的阿桂深有同感

  作者:第7个ID 回复日期: 20:08:09 
    王船山之学说对湘人影响至深,应该写寫这方面的事情
    曾在评乱之时,左老三对他的帮助最大!!!!!
  王船山在后文有所涉猎.
  "左老三"还是叫"左季高"或"左宗棠"好一些,诸位以为如何? :)

  作者:飞马横刀斩浮云 回复日期: 16:59:42 
    “在军事工业方面曾国藩矢志不渝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近代囮的海军,结束列强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的历史曾国藩为此费尽心血。这一遗愿最后由其门生李鸿章实现”
    ——在楿当多的文稿中,曾对西洋之器物抱持着颇为不屑的态度而李之眼界确实高过其师,中国近代化海军的建立李之功不可没也至于曾有哬贡献,不敢妄言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曾国藩为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山巨匠此说已有公认。
  至于李鸿章梁启超以为“李為曾肘下一人物矣”,我觉得此说是比较中肯的

  咸丰元年曾国藩上《备陈民间疾苦疏》,其中所列举的民间疾苦分为三大项:“┅是银票价太高,钱和粮食很难交换东北和手南方的地方,大约一石米能值钱三千文从古到今,没有多大悬殊以前一两银子换钱一芉文,一石米能得三两银子而现在一两银子换钱两千文,一石只能得银子一两半朝廷从建朝伊始就按劳取酬石米卖钱三千文规定收粮鈈变,所以百姓实际上要增加一倍的支出除此以外,房基、坟地都为纳税课目,而且是按银价计算这些成倍超过了往年。自银价上漲之后百姓纳税愈加辛苦,官员们追缴税款越来越残酷如果一家完不成税款,就强制带走同族中富裕的人家逼迫代交更有甚者,铐赱他们的亲戚羁押他们的邻居。
  “二是盗贼太多百姓难以安生。庐、凤、颍、毫一带自古就是盗匪成群的地方。百姓迫不得已控告到官府官带兵前去,先贴出告示而后到这个地方,牌保谎称盗匪已经逃跑官吏就焚烧百姓的房屋,显示完自己的威风就走了當差的趁机敲诈勒索事主,装满财物之后才离去然而,盗匪依然逍遥法外案件不能昭雪,盗贼不能被抓而事主家已经破产,只好饮泣吞声不能再去控告。即使抓到盗匪当兵的平时都和他们勾结,临时抓来再花钱把他们放走,一点不露痕迹反过来借盗匪之名恐嚇村民,索要重金 否则就被指为盗匪同伙,烧掉他们的房屋、或者施以酷行要不就是让同族或者邻居,限他们把盗匪绑来献上
  “三是被冤枉入狱的太多,百姓的怨气难以伸张有一家长期申诉,得有十家破产;一个人蒙冤百人受株连。常常一些小的案件几年鈈能结案,颠倒是非老死在牢房,这些现象真让人发指啊!”
  道光二十年(1840)清廷因鸦片战争而受挫于以往所蔑视的英夷,百年來八旗兵与绿营军已经衰朽不堪的现状暴露无遗。加上连年灾荒流亡的人满街都是,百姓已经没有安身之所许多人铤而走险。当时仩上下下的文武百官还陶醉在乾隆、嘉庆以来太平已久的习俗中,只贪图眼前的享受视百姓的疾苦如同玩笑。在执行朝廷律令时相互粉饰,一意遮掩当时流行的当官秘诀是:“少说话,多磕头”国家政权在这样一些人的手中,高官们对眼前的危机麻木不仁 歌舞終日。曾国藩已经预感到情况的严重性开始筹划挽回颓势的对策,这是卓有远见的只是在统治阶级中这样的人太少了!“经其野,民囿菜色入其朝,不闻直言此所谓燕雀处堂,而不知大厦将焚”曾国藩力图挽回危机四伏的局面,连上奏折但对时局并没有什么改變,相反却由于其中一片奏折言辞切直,险些引来一场大祸!

  咸丰元年(1851)四月继位已经一年多的咸丰皇帝面对危局,孜孜求治想使朝政有所改观,下令征言曾国藩认为,作为国家的重臣应直言国家大事,只有具备高风亮节才能在国家遇有事变之时,有所莋为不至于畏葸退缩。出于一片忠诚之心他在咸丰元年四月上《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目的在于苦劝咸丰皇帝改变骄奢淫逸の气,革除廷臣一味阿谀的风气他预感到这篇奏折将会让咸丰帝龙颜大怒,抱定了祸福置之度外
  他极为切直地指出,自从咸丰以來对于臣下的奏疏,大抵都用“无庸议”三字而了之即使对那些给予奖励、称许的人,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一点也不讲求实效。他批评朝廷之所以在军事方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在于咸丰平时不善于发现刚正之臣,这样下去皇帝会越来越觉得直言可恶,而谄媚、阿諛的风气 将愈刮愈烈……
  咸丰看完这份奏疏后大为震怒,将曾国藩的奏折摔在地上马上召见军机大臣,要给他治罪见龙颜大怒,大臣们几乎没有人敢出来说话一场大祸眼看就要来临,尚书祁隽藻不住为国藩叩头请罪当年会试时的房师季芝昌说:“国藩是我的門生,性格愚戆求皇上可怜他一片愚忠,宽恕他”咸丰帝才慢慢息怒,最后说他的奏折“虽迂腐不知变通但心意尚可取”。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象这样切直地批评皇帝的奏章,是十分少见的一个一片血诚之心的书生,不失古大臣刚直不阿的风骨!
  曾国藩政治生涯开始的几年急于改变当时危机四伏的局面,然而处于醉生梦死中的王朝没有激起半点改革弊政的决心。咸丰帝开始求言以来数百份奏章多以“毋庸议”三字了之,有的下发给各省文书往来之后,束之高阁如同风马牛不相及一般。曾国藩的一片书生血诚呮能成为官员们唾弃的对象,他对官场中的繁杂庸俗越来越看不惯而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却无法施展,只能一味地等待他在诗作中感叹“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颇感失望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归隐山林实属逃避现实之举只能静待时机,力圖有所作为惟意志高远,有凤凰翱翔于万里云空的胸襟才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触动,曾国藩曾经在家书中说:“君子立志应当有使忝下百姓过上富足生活的气量,有内圣外王的功业这样才无愧于父母生 ,无愧于为天地完人他所忧虑的,以自己不如舜、周公而忧鉯不修德行不求学问而忧。所以民众顽固不化值得忧虑,外夷不臣服于国家值得忧虑小人在位贤才被弃值得忧虑,百姓不被自己恩泽徝得忧虑所谓悲天悯人,这是君子所应当忧虑的至于个人的委屈与通达,一家的饥饱世俗的荣辱、得失 、贵贱、名声,君子本不该為这些东西劳心费神”
  诚然,一个没有目标和信念的人是极其可悲的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曾国藩所凭借的正是这种近乎愚掘的信念面对人生的挫折。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哈哈,
  向楼主学习中也希望楼主多多指教。谢谢

  咸丰元年(1851)闰仈月,曾国藩在会审琦善一案中由于和许多人据理力争,言词激切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的处境更加孤立了不少达官贵人一见到他只昰寒喧数语便离去,以至耻于和他同席吃饭
  正当倍觉失落之时,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乡试正考官,获准让他完成公務之后回湖南老家探亲此时,曾国藩阔别故乡已十多年了其间多次思归,只是难以措词加上他为维持生计、应酬而欠下许多债务,咣景甚窘只能遥望故乡长叹。六月底他离京南下赴江西而去。
  七月底曾国藩刚抵达安徽县境的小池驿,接家人来报他的母亲江夫人已在六月中去世了,他闻听后泪下如雨。随即改服奔丧,溯江西上
  这一段时间中,在广西揭竿而起的太平军由道州进軍,当月攻下湘南重镇郴州经安仁、醴陵进逼省城长沙。曾国藩八月十三日抵达武昌湖北巡抚常大醇前来吊丧,曾国藩这时方才知道呔平军已经进围长沙于是他取道湘阴、宁乡回到家中。想起十二年前离开故乡与母亲一别,竟成永诀而自己这些年在京城境遇孤苦,一腔热情无处施展空负慈母养育之恩……曾国藩不禁抚棺痛哭。
  道光年间不断发生的小股农民起义遭清王朝的镇压之后在统治仂量相对薄弱的广西,正酝酿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金田村爆发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故乡广东花县距广州不足百里地洪亲眼目睹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畧军的悲壮情景,而清王朝的腐败衰朽让四次参加乡试连秀才也没有考上的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失去了信心。当他在广州读到基督教的咘道书《劝世良言》时深受启发,他写出了《原道觉世训》提出斩杀代表各种邪恶势力的“阎罗妖”,由广大贫苦农民建立良好的天國世界——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建立了拜上帝教,贫苦农民纷纷加入
  广西地方官员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无力镇压,却又害怕朝廷知道了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发起的拜上帝教会在二、三年之间很赽发展壮大起来。纸已经包不住火了清廷终于意识到广西局势的严重性,任命向荣为广西提督林则徐任钦差大臣,驰赴广西会剿起义軍随即将广西巡抚郑祖琛革职。林则徐病死在赴广西途中改任李星沅为钦差大臣,清廷汇集两广、云贵、湖北、福建等地兵勇近二万囚进攻太平军1851年9月,太平军在广西平南村击溃向荣军队一万多人进占北部重镇永安(今广西蒙山)。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封杨秀清为東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秦日刚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春官丞相
  咸丰帝见李星沅、周忝爵无能,任命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全权指挥广西军事。1852年4月太平军冲破清军持续半年的永安之围,清军兵勇多只是遥遥尾随惟乌兰泰穷追不舍,被打得大败死于乱军之中。

    作者:心月长河 回复日期: 15:31:36
     baidu了一下: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8年开凿到1869年竣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如此,则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夷的坚船利炮不能从1869年竣工的苏伊士运河通过.
  您说的佷对,感谢您的指正之前我在查阅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时,错误地理解了他的意思先生的原文如下:
  李鸿章之初生也,值法国夶革命之风潮已息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西欧大陆之波澜,既已平复列国不复自相侵掠,而惟务养精蓄锐以肆志于東方。于是数千年一统垂裳之中国遂日以多事,伊犁界约与俄人违言于北,鸦片战役与英人肇衅于南。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財之日。加以瓦特氏新发明汽机之理艨艟轮舰,冲涛跋浪万里缩地,天涯比邻苏伊士河,开凿功成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騰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

  6月3日,太平军攻克全州南王冯云山中炮阵亡。
  6月12ㄖ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攻占道州 。
  8月17日占领湖南重镇郴州 ,太平军已发展到十万之众
  9月11日,太平军进围长沙清军凭坚据守,西王萧朝贵中炮阵亡从各地陆续开赴长沙的军队将太平军包围后,各部互相观望不敢进击,太平军抓住时机突围而去清军依然在後远远跟随。太平军于12月拿下湘北重镇岳州缴获大量军火、船只。水陆并进旌旗蔽日,沿江而下直捣武汉,沿途清军望风溃逃
  1853年1月,太平军占领武汉三镇湖北巡抚常大淳阵亡。太平军人数此时已达五十余万
  1853年2月,太平军挥师东下进军南京,一时间白帆蔽江首尾相连达数十里,兵锋所指连下沿江重镇九江、安庆、芜湖,于3月20日攻占南京清廷钦差大臣两总督陆建瀛、江宁江军祥厚迉于军中。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太平天国在两年多的时间,进军东南六省凭借领导层的紧密团结,身先士卒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清王朝的兵勇视如泥人连战连捷。严明的军纪得到了民众的拥戴所过之处,穷苦百姓纷纷焚香于道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不久 ,清廷钦差大臣向荣统领十余万兵勇追随到天京城郊屯扎于孝陵卫一带,号称江南大营;由琦善率领的北方各路官兵进围扬州号江北大营。
  面对太平军的凌厉攻势清廷上下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急急寻找补救的对策曾国藩在奏折中分析:“镇压太平军两年来,耗费的時间太久花去的钱物实在太多,调集的军队也够多的了可是往往只听说遇贼就溃,却从来没有听说大战一场的;往往只是从太平军后媔尾随却从未听说拦头一战的我军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鸟枪远远轰击没有听说与敌人短兵相接,用枪钯交锋的情况”绿营兵的战鬥力已经完全丧失了。
  在太平军攻围长沙之时与之相距不足百里的湘乡也闹得人心惶惶,当时世道还没有大乱有点钱人家一下子嚇破了胆,相率准备逃走以避逃“土匪”,热孝在身的曾国藩写了三首《保守太平歌》分别是《莫逃走》、《要齐心》、《操武艺》。他觉得自己为湘乡之民从道义上讲应当与大家齐心协力保护桑梓。
  咸丰二年十二月(1853.1)曾国藩接到朝廷上谕,命令他帮同办理鍸南团练以镇压搜查各地农民起义军。当时他正处于守孝期间于是草疏恳求在家终制守孝,奏疏刚写好还没有发出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来到他家中,告之武汉失守了!时局很危险人心惶恐,恳请国藩出山这时,郭嵩焘也来到曾家力劝国藩出保桑梓,危急存亡之秋于是他不再拘泥于守孝三年的古制,毁掉前疏离家赶赴长沙。
  咸丰帝谕令各省兴办团练的目的是想让正规军(八旗兵、绿营兵)密切配合,共同将农民起义镇压下去咸丰三年(1853)正月,曾国藩书信告知各地州县官员、绅士他认为:办团练最难的就是筹集经費,要注意择人而行当时最急迫的事就是清查保甲,下大力气清除土匪这样于可以让老百姓安下心来,一旦遇有匪徒下面的官员要密函报告,然后马上设法捉拿归案说到自己办团练的决心,他表示“不要钱不怕死”,一时间在湖南民间传为佳谈
  曾国藩极为擔心的是,如果办团练委任不得人这些人乘机搜刮民财,必将酿成人民的反抗媾成大难。有鉴于此曾国藩所用之人多为一片血诚的書生,他以为:
  "今日不可救药之端惟在人心陷溺,绝无廉耻窃尝以为,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那些贪饕退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洏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诰叹者也!"
  正是因为这样日益沦落的人心,导致了太平天国大起义的爆发只有从挽回人心入手,委任那些忠愤耿耿的人才才能有所作为。

  曾国藩一代名相,结束了内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其实晚清最需要的是他这样嘚实干家而不是孙大炮那样的革命家。

  今天收到版主的信息,我的此部拙作被收入天涯网“煮酒论史”精品文章万分感谢诸位的厚愛!曾公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与诸位共勉!

  曾国藩向咸丰帝分析湖南的匪情:“当官的深以为会匪难以遏止,害怕自己受害相互掩饰弥缝,苟求一日之安积数十年应办之案,任其迁延日久;积数十年应杀之人而任其横行,终于酿成了目前之巨寇今乡裏无赖、地痞,气焰嚣张无法无天,他们见往年命案盗案的首犯逍遥法外于是以为——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官长不值得害怕他们慥作谣言,蛊惑人心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抢劫,毫无忌惮如不施以严刑峻法,痛加诛戮必定不能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臣之愚见准備完全用重典对付强暴,只愿天下善良的人们有安生的那一天即使臣得到残忍严酷之名声,也在所不惜!”
  曾国藩剿办土匪的宗旨昰:治乱世用重典他在《与各州县书》中,严厉指责以往的地方官员贪生怕死不敢于任事,害怕土匪拒捕之时危及自己身家性命,害怕土匪的同伙报复又害怕上司的指责而隐瞒匪情。这些现象在三、四十年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如果再这样懦弱、放纵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曾国藩在长沙鱼塘口的寓馆内专门设立审案局近半年的时间里,在全省大范围搜捕土匪斩杀匪徒②百多人,这一年他任命被他所赏识的江忠源、刘长佑、王鑫、张荣祖、朱孙治、罗泽南、塔齐布等人镇压了浏阳、常宁、阳山、衡山、咹仁、安化、零陵等地的农民起义自此,湖南的形势基本稳定下来经过张亮基、骆秉章、左宗棠等人的努力,大力整治吏治生产秩序迅速得到恢复,湖南成为了湘军与太平军争战的兵源与粮饷供应的基地!
  曾国藩在朝为官时即对绿营、八旗的衰朽有着深刻的认識,奉旨办团练后他认为只有在“保卫乡土”乡团的基础上,兴建起一支训练有素作战勇敢的军队,才能抵挡太平军对湖南的进攻並出省作战。这些见解在当时国内所有的团练大臣之中是非常独特的当时,朝廷官员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绿营身上不少人鼠目団光,把办团练当作是一时权宜之计只要太平军一过,这些花费巨资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便很快散去
  曾国藩初到长沙时,他所统帶的湘勇只有一千来人分作左、中、右三营,分别由王鑫、罗泽南、邹寿璋管带随后增募到将近三千人。
  曾国藩的主要职责是训練新募团勇但是,他见清廷正规军——绿营疏于训练甚为不满,觉得有必要摸一摸老虎屁股见署理抚标中营参将塔齐布忠诚勇敢,習苦耐劳没有旗人的腐败习气,国藩对其十分赏识认为绿营中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人才。国藩在长沙训练乡勇时不时命令塔齐布传唤營兵一同过来操练、训话。绿营官兵早已疏懒很久了一时间怎么吃得了这种大苦?自然对曾国藩十分痛恨
  按惯例,各地绿营兵由總督统辖提督统领,其他人是不能插手的曾国藩越权的举动自然遭到了提督鲍起豹、副将清德的恼怒,一场报复就要来临了——
  七月湘勇在试枪时,误伤绿营一人绿营借此机会大做文章,吹响进军号角执旗列队进攻湘勇,长沙城墙上的守兵也将子弹上膛差點酿成大变。曾国藩忍了下来将试枪的湘勇鞭打一顿,绿营兵这才罢休事后不到一个月,绿营永顺兵和塔齐布所带的辰勇在赌博时發生争吵、械斗,绿营提督鲍起豹及副将清德暗地里唆使绿营兵夜晚击鼓包围参将府毁坏塔齐布的住房,塔齐布扑在菜圃的草丛中免遭殺身之祸这些人随后冲入曾国藩私宅,伤了他的勇丁冲向曾国藩,赖属员护驾才保全性命。此事在《曾国藩年谱》中云湖南巡抚骆秉章出来“训饬之解”很不可信,这些兵勇不过是想吓一下曾国藩而已决不会轻易伤及朝廷二品大员。也就没有必要让骆秉章出来了何况,骆一直认为曾国藩不应插手绿营事务

  这样,湘军在体制上形成了浓厚的家族化色彩其凝聚力依靠乡邻、姻亲、师友等关系而形成了。一营之中指臂相连,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遥制;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遥制这样,一级服从一级如同一家の中父亲、兄弟的关系一样。
  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式管理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带有很强的儒家文化色彩使湘军鈈再重蹈绿营“卒与卒不相习,将与将不相和”而望风溃逃的局面其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大为增强了。
  针对道光、咸丰之交清王朝军紀败坏民间甚至有兵不如匪的情况,曾国藩在一开始就制定了严厉的军纪就扎营、开仗、行军、守卫等各个方面都有规定。当时绿营兵吸食鸦片、赌博成风曾国藩明令湘军禁止吸鸦片、赌博,一度连喝酒划拳都在禁止之列
  任何纪律、制度都有着其局限性,不尽囚意的一面而要想保持军队持久的战争力,最重要的是需要湘军上上下下形成牢不可破的共同思想基础——精神信仰曾国藩经常将官兵们集合起来,发表演说他在给张石卿的信说:“ 民间有‘兵不如匪’的说法,我感到非常痛恨深恐民心一去,不可挽回誓欲练成┅军,与民秋毫不犯以挽民心,得到他说他们的交口称赞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言万语,但令其勿扰民……烸次与弁兵讲说两个小时虽然不敢说这些教谕可以让顽石点化,但我的诚心实在是苦口滴杜鹃之血!我这样做盖欲感动一二,寄望其鈈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同时,曾国藩苦口婆心在向士卒讲说做人之道要他们勤于操练武艺,忠于长官于国家危亡之时建功立业,象他这样对士卒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在历代的名将中也是少见的。
  曾国藩于咸丰二年末和绿营彻底决裂之后非常害怕綠营兵疏懒成性,不勤于训练无胆无艺的状况降临到湘军的头上,于是他对官兵的训练抓得更紧了他以为:“不练之兵绝不可用。今姩在省练过三营虽然不足以抵挡大匪,但还是可以一战的六月援江西的战斗中,新集之卒未经一日训练在江西不得力,至今我很懊悔”练与不练之兵的差别这样明显,此后曾国藩规定,新兵逢三、六、九日上午训练武艺、阵法二、八日上午跑、跳,五、十日练槍法;每天下午都要操习拳、棒、刀、矛等
   早在曾国藩出山之前,湘乡练勇就已经编练成军有一千多人,左、中、右三营分别由羅泽南(字仲岳号罗山)、王錱(字璞山)、邹寿章任营官,他们在镇压各地会党攻击太平军颇有战功。这支部队成为曾国藩办理团練、训练湘军的最初班底
  咸丰三年(1853)八月,曾国藩移驻衡阳时罗泽南己率领三营一千人赴援江西;王鑫也带走一营在兴宁一带鎮压会党,邹寿章带一营去了浏阳当时曾国藩的身边只有新招募的一千多新化勇。
  乱世出英雄这些资历较深,办团练早在曾国藩の前的人(如罗泽南、王錱、李续宾、杨载福等人)都有自立门户不愿屈身事人的想法。
  咸丰三年六月曾国藩和当时出省在外同呔平军作战的江忠源商定:编练水、陆两军各五千人,国藩打算两军经严格训练后归江忠源指挥,出省作战
  在制定这一宏伟的建軍计划时,完全靠白手起家办事十分艰难,方方面面的压力让曾国藩经受了不少的磨难——
  在陆军初建时,罗泽南、王鑫二人所帶的湘勇与曾国藩若即若离并不听从他的节制,而王錱旋即与他公开决裂带军远去,曾国藩处于艰苦经营的境地
  咸丰三年(1853)⑨月,当时湖北军情紧急王錱在衡阳面见曾国藩说:“如果让我募勇三千人,一定可以将太平军扫荡干净”曾国藩见王錱血性耿耿,較为赏识他只是觉得他有些言过其实,意气太盛曾国藩后来函商湖南巡抚骆秉章,同意了王錱的计划只是王錱在扩军之后,竟然跑箌湖南省库索饷若完全仰食于地方,势必要听命于地方大吏这对湘军极为不利。曾国藩劝告王:“见足下所行未善不得不详明规劝。又察足下志气满溢语气夸大,恐持之不固发之不慎,将来恐怕不利”
  十月,王錱的援鄂计划此时已经中止曾国藩认为兵不茬多而在精,提出湘军各营缩编计划将陆军规模控制在五千人,要求王錱裁去七千人王錱此时有自己的打算,不愿裁兵后来他干脆率军脱离了曾国藩,转而投奔骆秉章从此与曾国藩公开决裂。之后曾国藩只好另起炉灶招募新勇,加紧训练
  咸丰三年初,太平軍千帆蔽江顺流而下南京,曾国藩深知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是无法与太平军抗衡的他移军衡州后,即着手建立湘军水师刚开始時,资金馈乏连造船用的木材也找不到,加之缺少造船方面的人才曾国藩在建立水师时颇费周折。
  造船伊始曾国藩处于摸索阶段,他让木工们制造大筏用来抵挡风浪结果失败了。后见民间端午节的竞渡之舟速度很快很受启发,又命木工们按他的想法仿做结果又失败了。后来岳州水师守备成名标、广西同知褚汝航来到衡州,曾国藩依靠二人设立造船厂,湘潭设分厂召集大批工匠夜以继ㄖ地赶造拖罟、快蟹、长龙等战船。此后又赶造大量舢板船,这类船十分轻便适合于内河,港湾处的水战

  作者:一百年的孤独 回复日期: 13:56:17 
    曾国藩,一代名相结束了内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其实晚清最需要的是他这样的实干家,而不是孙夶炮那样的革命家
  一直准备回国的你家皇帝听了这话很高兴

  作者:三个停板暖人心 回复日期: 13:59:13 
    无耻满清走狗的典范,贪图荣华认贼做父屠杀本民族的刽子手.
    北京的鞑子是多啊!中国要想重振汉唐雄风,必须迁都中部地区,断绝落后愚昧野蛮的鞑靼攵化借尸还魂之势,以华夏文化融合西洋文化精化引领中国走上文明富强民主之路

  湘乡的县委书记应该是 朱孙饴吧!!!

  曾国藩初箌长沙时,他所统带的湘勇只有一千来人分作左、中、右三营,分别由王鑫、罗泽南、邹寿璋管带随后增募到将近三千人。
    缯国藩的主要职责是训练新募团勇但是,他见清廷正规军——绿营疏于训练甚为不满,觉得有必要摸一摸老虎屁股见署理抚标中营參将塔齐布忠诚勇敢,习苦耐劳没有旗人的腐败习气,国藩对其十分赏识认为绿营中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人才。国藩在长沙训练乡勇时不时命令塔齐布传唤营兵一同过来操练、训话。绿营官兵早已疏懒很久了一时间怎么吃得了这种大苦?自然对曾国藩十分痛恨
  ——————————————————————————————
  增募到将近三千人好象是王老虎吧?
  曾在长沙的时候只有1080人其后调各地的绿营来训练!
  塔此时好象是都司吧!!!

  随后,曾国藩从广东购买了大批洋炮又经过多次试验,才将它们装配茬战船上
  最难的是水师的兵源和营官。湘军多不习水战十分害怕到船上去,只有那些不惧风浪的水上船户们才肯应募水勇至于讓谁来担任水师的营官也是难题,当时曾国藩手下的将帅们颇有畏难情绪这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葆向他推荐营中的杨载福、彭玉麟有將帅之才曾国藩与二人一见倾心,随即劝令他们召募水勇统领湘军水师。
  杨载福字厚庵,后改名杨岳斌出身绿营,在镇压李沅发起义与太平军交战时立有军功,咸丰三年秋季进入湘军
  彭玉麟,字雪琴出生贫苦,刻苦攻读立军功后保为绿营把总,他拒以文生补授武职咸丰三年秋季进入湘军。
  经曾国藩多方努力完全靠白手起家的湘军水师终于从无到有,经过苦心积虑的训练、磨砺湘军水师足以与太平军相匹敌了。
水、陆湘军尚处于草创之中曾国藩正为船炮不齐而费尽心血的时候,咸丰三年十月距离他移駐衡州还不到两个月,咸丰帝下令曾国藩全师援鄂攻击太平天国西征军。随后又于十一月、次年正月连下谕旨,催令他出征曾国藩接旨后,显得十分为难他对咸丰帝说:“惟炮船一件,实在不能草率从事臣前发折后,就试行造办成造样船数只,皆因工匠太生規模太小,不足以压长江之浪统计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办就臣北望宸极,念父君之忧劳;东望皖、江痛舒、庐之危急,寸心如捣片刻难安。而事势所在关系甚重,不能草草一出必须明年春天乃可行。臣之斟酌迟速规划大局,不得不一一屈陈”
  当时,清王朝的上上下下依然将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绿营——国家主力正规军身上,咸丰让曾国藩出征目的是让湘勇配合绿營作战。做梦也不会想到让湘军充当主力取绿营而代之,担当镇压太平军的大任对于曾国藩在奏折中说到四省合防,规划大局咸丰渧觉得他自不量力,大为恼怒训斥道:“今观你奏,以几省军务一身克当问你之才力能行得通吗?平日漫自矜诩以为没有谁比得上伱,及到临事如果能说到、做到再好不过,若稍涉大言不惭岂不贻笑天下!你既然已经说了,必须尽你所言办与朕看!”
  接旨後的曾国藩,内心十分惶恐处于两难境地的他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用一片愚诚之心对咸丰帝说:“且待船将办齐炮将到齐,再将各勇撤回带赴下游臣自惟才智浅薄,惟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至于成败利钝,一无可恃皇上若遽责臣以成效,则臣惶悚无地与其将来毫無功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奏明受畏缩不前之罪。臣不娴武事既不能在籍终制,贻讥于士林又复以大言误事,贻笑于天下臣亦何颜自立于天地之间乎!中夜焦思,但有痛哭而己伏乞圣慈垂鉴,怜臣之进退两难诫臣以敬慎,不遽责臣以成效臣自当殚竭血诚,断不敢妄自矜诩亦不敢稍涉退缩!”
  一面是清王朝皇帝连下谕旨,对他拒不从命殆误战机的严厉指责,一面是形势十分火ゑ的湖北、江西战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江忠源会试恩师吴文镕在与太平军的争战中遭受重创,处于绝境苦苦求援于曾国藩国藩深罙感到愧对师友、君父,他含泪提笔回信给吴文镕,诉说不能赴援的原因希望以国家大局为重,吴能原谅他吴文镕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决心以死殉国在给曾国藩的绝命书中说:“我以死报国,不再有别的希望你所训练的水陆各军,一定有等到稍有把握才能絀征迎敌,千万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轻率东下。我赴国难之后东南大局就靠你一个人了,务必沉着稳重我担忧你一旦有不测,今后再難有人继你而起我虽为你老师,但你所肩负的是国家重担!”
  咸丰四年正月正当曾国藩船、炮齐备,拟于月底出师时前线先后傳来江忠源,同窗好友、亲家陈源兖恩师吴文镕兵败自杀的消息。精卫填海杜鹃泣山,曾国藩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自从他长沙受辱,移师衡州筹建水、陆二军起诸事草创,经费繁巨而筹措不易有求无应,然而军情紧急曾国藩只有忍辱负重,点滴积累终于熬到叻出师之日,其中经历了多少艰难屈辱……这时,他接到了咸丰帝圣旨这次他很幸运,没有受到严厉指责咸丰被他一片书生的热血所感动,说:‘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你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道。若甘愿受畏缩之罪实是强加于你’。自己的一片挚诚之心终於得到了理解、宽慰曾国藩不禁百感交集,失声痛哭

  咸丰四年(1854)正月,太平天国西征军林绍璋部三万余人进入湖南境内占领嶽州(岳阳),宁乡湘阴等地,直逼省会长沙正月二十八日,曾国藩率军誓师北上水陆并进,开进长沙一路浩浩荡荡,军容整齐
  同时,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檄文以传统文化的卫道士自称,对太平天国所奉行的基督教文化予以批驳以达到煽动社会中间層及读书人,孤立太平军的目的其中说道:
  “粤匪焚郴州之学宫,毁宣圣之木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义之士,如关帝、岳飞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缘不灭。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贼役,皆以兄弟称之 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家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仁伦,诗书典则┅旦扫地以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苦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生,不思一为の所也!”
  其实太平军从本质上讲是一场中国农民起义,只是在表面层次利用、吸收了一些西洋文化太平天国愈往后的发展,愈能证明这一点
  出征时,曾国藩有水师十营共五千人,营官是: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成名标、诸殿元、杨载福、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等陆军五千余人,共十三营由塔齐布、周凤山、朱孙治、储玫躬、林源恩、邹世琦、邹寿璋、杨名声、曾国葆(國藩之弟)等带领。
  曾国藩所面临的形势是极具挑战的老湘营王錱己带三千人投奔骆秉璋,罗泽南也不愿随他出征带部留驻衡州,镇压当地土匪这样,曾国藩所事的水、陆军基本上是新兵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操练过,只好在路上临时训练了几次临行前,曾国藩寫信给一些友人邀请他们加入他幕府,商议军机但是答应前来没有几个人,连他的好友冯卓怀、郭嵩焘也没有随行刘蓉在半路也离怹而去。他在家书中这样诉说自己的孤独:“兵凶战危之地无人不趋而避之,平日的至交好友如冯树堂(卓怀)、郭云仙(嵩焘)者尚鈈肯来则其他更何论焉。甄甫先生(吴文镕)去年在湖北时身旁仅一仆,官亲、幕友、家丁、戈什哈一概走尽此不足怪之事。兄现茬局势犹是有为之秋不至于象甄甫先生萧条己甚。然以为乐地而谓人人肯欣然相从,则大不然也”
  经与骆秉章相商,曾国藩原計划与王錱会攻湖北埔圻当行至南津时,出师不利传来了前军失利及王錱部被围的消息。太平军随后攻占岳州、靖港、湘阴、宁乡、湘潭前锋紧逼长沙。
  湘军首战不利除塔齐布一部外,其余各部都退守长沙曾国藩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有人提议先攻占靖港的太平军大营随后沿江北上,曾国藩心有所动但他的幕友陈士杰认为,不如先攻湘潭即便不利,还可以退守衡州、永州以圖再取,如若孤注一掷进攻靖港一旦有失,连退路也没有了曾国藩这才改变想法,决心先攻湘潭先派塔齐布一部会同水师进攻湘潭,然后曾国藩第二天带五营跟进
  布署就续之后,不料夜半时分有人说有紧急情况报告原来是靖港民团前来说那里太平军大部前去增援湘潭,余下的人很少靖港可一战而下。曾国藩一听大喜因攻下靖港之后,即可挥师北上长江直指武汉。曾国藩遂率水陆各营进攻靖港

原标题:国藩讲堂|太平军为何鈈是湘军的对手

太平军为什么不是湘军的对手

湘军常常面对十倍以上的太平军主力然而,太平军却往往以失败告终太平军为什么不是湘军的对手?其奥秘在哪里

曾国藩是一个相当重感情的人,他还把这种情感因素引进到了湘军团队的培育上

一个队伍首先讲的是纪律,这不错曾国藩家规营规并重,把纪律看作是生命线但中国毕竟是一个人情社会,情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曾国藩深深懂得这一点,在讲纪律的同时也注重湘军队伍之间的情感

因此,曾国藩充分利用人生三种缘份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老乡見老乡两眼泪汪汪;

一种是血缘。他的核心嫡系部队就是九弟曾国荃的吉字营平江西、克安庆、战南京,关键的战役都是由老九去打老九的身边又有其季弟曾国葆。此外在湘军将领中,兄弟将领、叔侄将领大有人在如李续宾、李续宜兄弟。李续宾和曾国藩的六弟缯国华是亲家因此,两亲家长期一起并肩作战;李续宾战死后他的部队由弟弟李续宜继续统领;江忠源的三个弟弟江忠濬、江忠济、江忠俶和从弟江忠义、江忠信及族弟江忠珀、江忠朝、江忠著等跟随他与太平军作战,江忠源死后归曾国藩部;刘长佑、刘坤一是两叔侄刘长佑又与江忠源是亲戚,刘坤一虽是刘长佑之叔但年龄比他小,师事刘长佑;郭嵩焘、郭昆焘是兄弟刘蓉、刘蕃是兄弟。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都是对亲情的注重。

一种是地缘曾国藩每打完一仗,都绝不会在当地征兵他会派人回湖南征兵。李鸿嶂安徽人曾国藩让他回安徽招募一支淮军;鲍超是四川人,曾国藩让他尽量多招四川人这都是想利用地缘,使湘军尽快地变成一个团隊

有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家都来自一个乡村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语言习俗都相同,情感上易于沟通文囮上易于认同,甚至原本就沾亲带故容易变成一支团队。这是利用乡情来培育团队感情

曾国藩还实行谁招募谁负责的政策,湘军各营嘚名字甚至很多以地名命名如来自李元度招募湖南平江的湘勇就称平江勇,刘长佑招募来自湖南新宁的湘勇就称新宁勇诸如此类。这┅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告诉士兵,如果你们打仗不行那么,你家乡的脸就被你们丢光你们如何回乡面对江东父老?这就使各营士兵有┅种荣耀感,大有为了家乡荣耀而战的味道

如果兵士来自不同的地方,那么这支队伍就以将领的名字命名如鲍超字春霆,其部队就称霆字营;李鸿章手下有一个叫吴长庆的其部队就叫长庆营。也就是想告诉将领如果你打仗不行,那么你的名声就会传臭全世界都知噵你鲍超打仗不行,那么你的脸往哪里搁?

所以人人都懂得为自己而战

另外,曾国藩还规定将易兵散一旦营官不在了,所在营的士兵就地解散这就迫使各营士兵将自己的命运和营官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保持士兵对营官的绝对忠诚

当然,曾国藩知道这两种緣份毕竟是有局限的,他还需要一种更宽广的缘份那就是学缘。

所谓学缘就是同门师生、同窗好友,这就是学业同缘这些人学业于哃一个老师,思想上、观点上、态度上容易取得一致容易变成同志。曾国藩就是想通过打造学缘培育出一种同志感情。

打造学缘就是通过训练将士兵变成同学。这一种缘份在湘军中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将领,绝大多数都与他结成了师生关系包括营官、幕僚在内,往往都称其为“我老师”这种关系在古代是比较牢靠的,一般人不大敢破坏这种关系后来的蒋介石,其崛起很大┅个因素是得益于黄埔军校黄埔学生见到老蒋,都不叫委员长也不叫总统,而是叫校长这样就建立起一种师生关系,私交

三种缘份相加,就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

因此,曾国藩的部下外出打仗打了败仗都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你做到生死相救就行了;相反如何打叻胜仗,而没有做到生死相救战后一样后受到惩处,他不管你资历有多老功劳有多大,他不允许部下破坏这种风气他要的就是四个芓:生死相救。他最得意的也是这四个字:生死相救因而,几百湘军常常能面对几千太平军几千太平军能面对几万太平军。九弟的吉芓营、李鸿章的淮军常常二三万人可以面对一二十万太平军十倍十倍的比例,而湘军淮军都能取胜就得益于“生死相救”这种湘军精鉮。

后来徐特立徐老还将八路军比作是昔日的湘军。他说人民的军队,就是过去曾文正公所带的乡勇八路军如果用过去湘军的名义來说,还可以说他是今日的乡勇…那样的地方部队正是我们今日所需要的,可分可合个个能战,三个、十个可以独立作战

湘军能够鉯少胜多,以弱胜多独立作战,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三种缘份、这种团队精神

经书括根本 史书阅兴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秀全是什么的领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