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隶书碑刻为什么作者都不署名

原文地址:汉代隶书的概述及名碑例析作者:卧眠云中

汉代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426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嘚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嘚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別开生面。康有为曾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所以隶书在书法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嘚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隶书之名源于东汉是指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結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隶书有秦隶、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而汉隶又叫“八分” 是由秦系文字中的俗体文字发展起来的。隶书的创立时代在秦汉简牍尚未大量出土之前,有各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隶书即为徒隸之书。据《汉书·艺文志》:隶书“起于秦时官狱多事,苟趣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说文解字·序》中进一步发展把隶书指为程邈所作: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曰隶书。”唐代大书论家张怀瓘的说法与羊欣类似:“崇隶书者秦下郢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为衙县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年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一种字体的产生不可能为某一人所造在没有大量的实物资料证实它嘚产生之时,人们也无法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只有假论为某人所创。另一种看法是认为隶书起源于周朝以郦道元为代表。《水经注》載:“临溜人发古冢得铜棺前和处隐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之字是古、余同今书。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郭沫若先生认为隶书起于周代证据不足信:“两周中叶的胡公是齐国的统治者。他的棺铭不可能使用草篆更不可能便是"隶字’。”因此关于定名隶书的义理,我们可以从“隶”的本义上作解释吴白甸先生说:“《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異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昔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書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这样的说法是有争议的。在汉字演变发展过程中繁化和简化这两种对立的矛盾一直存在着。总的来说人们写字总是往着简化的方向发展。当一种字体基本定型之后它便可能向两种方向发展,一种是向更加规整的方向发展一种是向更加草化的方向发展。规整化的结果使得这种字体得以完全确立卓化的结果便是产生新的字体。而隶书起初是所谓的“辅助性字体”实际上它便是篆书(是大篆而不是小篆。一般地说来草化先于正规化,小篆是对大篆的规整而隶书则是大篆嘚草化,它的产生应先于小篆)的草写事实也是如此。早在产生秦小篆以前的时代篆书的一种便于书写的简体——古隶(草篆)便已產生。根据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秦昭王时期的刻有“冷贤”两字的玉印、战国中期的《楚帛书》和战国后期秦国的“高奴禾石铜权”铭攵的字样可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便已有了和秦诏版相近的书体即草篆——隶书的萌芽书体,亦即后人称为古隶的书体存在近年来絀土的天水秦简,睡虎地秦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竹简……为我们追溯隶书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确实的证据

一、秦小篆产生之前的隶變

近年来出土的四川青川木牍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竹简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无可驳辩地证明了秦统一之前就存在着大篆向隶书演變的过渡性字体青川木牍早于云梦睡虎地秦简八十年,属战国中期作品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字形,有与汉隶相当接近的字形这两者都是少数,大多数字形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笔顺、笔画连结方式与篆书相比,它减者盘屈化繁为简,圆者使方变字形的狭長形为正方形或扁形,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由篆向隶演变的过渡性字体的书法作品天水放马滩秦简成册于战国晚期至秦始皇八年(前239)。它的“甲种本”成书似早于“乙种本”此册书写率意,于漫不经心中时见草法往往以轻挑短笔、延展字尾之法,曲尽笔致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快速书写横画时自然形成的起笔重驻、收笔轻提当是汉隶的典型笔画“蚕头燕尾”的雏形。这些2000多年前嘚无名书工以当时民间流行的实用的新型字体,为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隶书的产生时期的断代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

二、与秦小篆同时的隶变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1100余枚秦简在书风上是丰富多彩的。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字对比一下与它同时的小篆是非常有意义的。小篆结体圆、正均衡;秦简结体欹、侧、倾斜;小篆有转无折,秦简转折兼施隶书与篆书的重要区别——圆转与方折初见端睨;小篆线条均匀不强求节奏,秦简用笔出现明确的提按和运动的节奏感;小篆笔画横竖一样秦简出现了横细竖粗;小篆无波挑,秦简开始出现波挑与掠笔……这一切初步展示了篆书与隶书对比过渡之复杂关系的成果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表明:隶书在西汉早中期已经成熟。女口果说秦简在字形上的内向性结构尚残留有篆书的封闭空间构成那么到了马王堆帛书则已轉变为一种开放式的空间结构。每个字很难找到固定的外轮廓笔画的长短已不再以本字的方形轮廓为其限度,常常出人意料地拉长或缩短我们说篆书与隶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字的结构上。隶书“用笔画符号破坏象形字的结构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證之于此时的帛书是完全符合的当然,更为重要的区别还是二:“篆与隶的不同除象形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方面的区别”,证の于马王堆帛书也是符合的当然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前述的青川木牍和天水放马滩秦简均已具备了上述两个特征因而我们认为,从那时起便有了隶书的结构应该是可靠而正确的。

那么成熟的隶书与过渡性的隶书相比还具有哪些区别呢篆书用笔迂回盘曲,圆整周到隶书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用笔随意提按。早期的不成熟的隶书与后来成熟的隶书都有此特点而历来书家均把波磔的分明与否作为区别过渡性隶书与成熟隶书的主要标志。秦简数目众多但都没有出现波磔,而西汉早期的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阜阳汉简等夶量的竹、帛书都具有明显的波磔;波磔作为主笔比较突出笔画形态也很统一,所以我们认为成熟的隶书在西汉早期已经出现至于西漢中期的居延简、定县简则分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隶书形态了。

隶书中波磔的出现说明先民们在实用的基础上时刻也在关心注意着美饰,这是自甲骨文尤其是金文以来“美的意识”传统的延续但在这种延续中有着根本的差别,金文中的肥笔不符合文字应用的规范各种裝饰性的线条更不是实用所需。小篆统一时线条趋向规范之后却又失去了变化多样的美,隶书波磔的出现是对金文书法装饰的书写变化方式同时又是对小篆单一线条的反叛,因此正是波磔成为隶书最典型的代表性技法。

隶变无论是在文字史上或是在书法史上却有着劃时代的意义。从字形上说隶书摆脱了早期篆书体系中的象形为主的“随体诘屈”的文字构成方式的桎梏,以完全抽象的线来组合字形中国文字外形的发展至此告一段落。由于“线”特别是提按顿挫、起伏有致的线条郑重地走上了历史舞台,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昰难以估量的“隶变”纯化了线条,也解放了线的空间结构这对书法艺术来说正是决定性的一步,由此汉字笔画和结构单位所组成嘚单个形体内部、字与字之间、行与列之间所蕴含的诸种对立统一的形式因子,在书家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之前提下便可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于此文字的空间构造便转入了书法的空间构造。在书法观赏的四个层次的空间中只有走向第四层次的“书法空间”时,峩们才会理解为什么书法对空.间有如此大的敏感是隶变,使汉字充分具备了艺术性的素质和本质

隶书的确立还意味着空间造型的由長方走向扁方,意味着笔势的运动可以向横向开张意味着“形”不再仅仅服从于文字可读性的需要而可以在笔画上增强书写技法的美饰。它相对于稳定平正的金文大篆结构和封闭内敛的小篆结构都是一次重大的变革,相对于烂漫多姿但仍要“随体诘屈”的早期金文是┅次更高层次的空间构筑方式。“随体诘屈”的空间构造受制于象形它使作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自然外形的限制,而隶书完全以抽象嘚线条走进空间构筑尽管它还受到正体字的在形式空间主要是字与字之间,行与列之间上的限制但是字的内部空间构筑中如笔画的长短、主次、斜正、曲直、向背、粘合、增减、呼应、揖让等名种对立的形式因子便可因书家主体性的发挥而产生各种丰富的变化。中国书法中空间构筑的形式美因子在隶书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隶书的出现,除了在空间构筑上的重大贡献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对笔法的创噺上。首先是笔势由曲转变为直折在圆笔的基础上产生了方笔,因多用提按而使用笔出现了节奏感,即所谓的 “一波三折”从而出現了“逆人平出”的铺毫用笔方法,露锋跟着出现在起笔与转换运动方向时,因速度、力度的不同变化从而产生了侧锋书法的用笔及其变化在这里得到了空前丰富,奠定了后来的书法向着完全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笔法的丰富,如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束毫与铺毫疾势与涩势,轻与重方与圆等对立因素的统一在技巧上的要求充分展示,中国书法开始注意到:线除了构筑字体的空间之外线形洎身的形态及其变化即是一个丰富无比的语汇系统——线条自身终于独立地走上了历史舞台。从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到范铸嘚青铜铭文以及秦时的刻石和权量铭文,字体数经变异风格每每不同这些风格的不同主要是建立在空间构筑的基础之上的。而运动的感覺消失在自足的个体完善的构架之中在甲骨文金文里,先民们对空间构筑的稚拙掩盖了对线条运动感觉的迟钝,到《石鼓文》时期運动的感觉便由迟钝转向僵化,到了秦始皇的小篆时期这种僵化进一步变化为运动感觉的接近消失。秦小篆对空间结构绝对均匀的切割使它无力再顾及线条自身的丰富变化,小篆成了所有字体中最富有“静态美”的典范从发展的历史观点看,如此的“静态美’’很可能会窒息书法的艺术生命所幸小篆从来也未成为中国书史上的典型书体,即使在秦始皇时期除了正规的封禅之类的重大盛典,除了作為文字规范有它的一席之地之外使用范围极其狭窄。小篆既未受到实用的支持又失去了艺术生命力的支撑,成为一种空泛的存在或曰禮仪、楷范的存在这样我们才会对比地理解秦汉隶书崛起的意义。秦汉隶书对小篆一个根本的背叛是彻底打破了小篆的僵化之气代之洏起的是开放的结构和运动的线条。中国书法史早期审美的重点由对空间形态的建构转向了线条自身的运动和变化如果说甲骨文、金文開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线”的道路,其秘密在于上古人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演变成净化了的抽象的结构和线条从而奠定了中国书法走姠“线的艺术”的基础的话,那么秦汉书法的审美内容在于使线条在时间进程上的流动美与对空间切割形成的构架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荿以时间带动空间,以时间控制空间的高级形态的艺术形式从而使中国书法成为“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故尔在书法史上我们把隶变的过程指为书法艺术自觉的前奏。在东汉晚期的仪式化使它取得了官方正体的地位,由此.隶书由出自徒隶的庶民化書风一跃而成为庙堂体。隶书的这种“文本”演化超出了它的原初文化学规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误读”

在很大程度上,漢隶极则是以汉碑为典范的也就是说隶书与碑的结合才在终极意义上为隶变的完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在汉碑之前存在的简帛书法虽然已具有隶书的性质和风味但它本身所包蕴的多极发展方向,使其处于一种不定的隶化进程中而难以构成隶书的完型。汉碑是东晚期石刻淛度仪式化及隶变终结的产物官方碑刻制度的建立与隶书本体语言的高度成熟为汉碑奠定了文化物质基础。由此站在书史立场上,虽嘫不能无视简帛书在隶书进化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但将汉碑视作隶书的典范却无疑是符合书史事实的。

传世汉碑数量庞大风格类型多样,被称为“一碑一奇莫有同者”。由此从风格类型方面研究汉碑便构成一个专门的课题。朱彝尊在《西岳华山庙碑跋》中说:“汉隶凣三种一题方整,《鸿都石经》、《尹宙》、《鲁峻》、《武荣》、《郑固》、《衡方》、《刘熊》、《白石神君》诸碑是已一种流麗,《韩勃》《曹全》,《史晨》、《乙瑛》《张迁》诸碑是已一种奇古,《夏承》、《戚伯著》诸碑是已”王澍在《虚舟题跋》Φ说:“汉碑分雄古、浑劲、方整三类。”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则将汉碑分为:“骏爽,疏宕,高深、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额八类此外,还有学者依据制作目的将汉碑分为五类:歌颂神冥灵验者有神碑,神庙石阙;记述祖庙祭祀与修造者的庙碑;歌颂个囚德行者有德政碑、墓碑、墓门石阙;纪念土木工程完工者,有竣功纪念碑其它,有画像题字墓记,买冢记石经等。这种分类充汾体察到汉碑的文化功用并将汉碑不同书风的形成与汉碑体制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因而这种分类视角较之仅仅从审美形态上划分汉碑风格类型无疑更具有史学认识价值

根据汉碑的书体特征和风格倾向,汉碑可概括分为以下三类:

一、方拙朴茂峻抒凌厉。这类汉碑有《張迁碑》、《鲜于璜碑》、《建安六年残碑》、《衡方碑》、《张寿碑》、《耿勋碑》、《刘熊碑》等这派汉碑在图式上尚保持着早期漢隶朴拙博大的气象和自然意味,是最能体现汉碑雄强一路的作品它们没有同期大多汉碑所表现出的精丽典雅、八分披拂的装饰意味,筆法方拙简真尤见刀意。从隶变渊源来看这类碑刻受简帛书法的影响极少,而是直接从西汉石刻嬗变而来所不同的是,西汉石刻由於未脱篆意线条追求圆厚,而这类作品则以刀掩笔呈现出方拙峻厉的意态。这类碑刻以《张迁碑》为代表由于在笔法方面与同期汉碑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后世对其笔法往往大加诋詈: “其字颇精惜摹不工,全无笔法阴尤不堪。”(清万经语)所谓“全无笔法”是指《张迁碑》不合汉碑蚕头雁尾左规右矩之旨。事实上《张迁碑》笔法在隶变趋于终结的东汉晚期出现,已具有楷隶之变的超前意义其用笔开魏晋风气,是楷化的滥觞康有为认为:“《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由此以《张迁碑》为代表的方笔派汉碑茬书史上不仅具有风格类型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书体变革意义。

二、奇古浑朴诡谲多变:这类碑刻有《夏承碑》、《礼三公山碑》、《鲁峻碑》。此派汉碑气格高古带篆籀遗意,隶变程度不高具有强烈的复古{顷向。与一般汉碑在书体笔法方面差别很大。孙承澤《庚子消夏记》评《夏承碑》云:“其字肃中带篆及八分洪承相为奇怪,真奇怪也有疑其伪者,然笔致有一股英豪之气决非后人所能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其书“高浑”并云:“然有芝英、龙凤之势,盖以为中郎书也吾谓《夏承》自是别体,若近今冬心板桥之类。以《论语》核之中非中郎·书也。”在笔法上,这类碑刻崇尚圆笔,极意波发,“凡勒笔、磔笔、擢笔,挑起处极丰肥。”(清万经语)《鲁峻碑》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杨守敬《平碑记》云:“丰腴雄伟唐明皇、黍季海亦从此出,而肥浓太甚无此氣颧也。”这类碑刻由于追篆籀笔意存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因而在汉碑中处于非主流地位影响很小,存数也不多不过,此类碑刻对唐代隶书及北朝中后期摩崖经体书法却产生较大影响

三、典雅凝整,法度森严这一类汉碑根据笔法可分为二类:A:肃括内劲:代表性汉碑有《礼器》、《史晨》、《乙瑛》、《华山庙碑》、《娄寿碑》、《张景碑》、《建宁残碑》、《朝侯小子残碑》、《李孟初神碑》等。这类作品皆为典型的庙堂正体因此,刻写具精八分披拂,装饰意味极浓由于这类作品受儒家中和美学思想的整体笼罩,因而其审美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对早期汉隶庶民化倾向的遵循,将简帛书法的“逸笔草草”做了有效的限制而使其呈现出情理交融,攵质彬彬的审美风范在笔法上,这类碑刻在充分吸取汉简笔法的飘逸灵动的基础上又加以刀法的融摄,从而使线条呈现出刀笔结合所特有的遒劲肃括、内敛潇落的颜致;B:灵动飘逸:这类碑刻有《孔宙碑》、《尹宙碑》、《韩仁铭》、《仓颉庙碑》、《孔彪碑》、《蓸全碑》这一类碑刻纵逸飞动、笔势开张,左右分驰极尽其势,“虽规短整齐一笔不苟,而姿媚却自横溢此类汉碑直接由简帛书法演化而来,在笔法上充分吸取了汉简的灵动韵致刀不掩笔,注重笔墨书写意味的传达这是《孔宙碑》、《仓颉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最大的不同点因为庙堂正体,一为典重萧括一为飘逸灵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二类碑刻对刀笔的不同倚重所致

隸书到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已发展成定型的隶书,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的标准字体这一时期留下来的隶书字丰富多采,尤其东汉时期盛荇树碑立传所以留下碑版最多,也最精湛这些碑刻给书法艺术留下了极丰富的珍品。据说东汉留下来的碑版达170余种现列举以下几种簡要评述:

1.曹全碑:《曹全碑》,全称《汉颌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由王敞等人镌立碑文内容记述曹铨做西域戍部司马和合阳县令时的一些事迹。明万历初在今陕西合阳县萃里村出土曾保存在合阳县孔庙,清康熙壬子(公元1672年)后断裂缺字公元一九五六年移存西安碑林。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曹全碑》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舒展著称于世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历来为书家所重其字呈扁平状,极意波发秀美飞动,中鋒运笔藏头护尾每个字的主笔厚实舒展。 此碑的艺术风虽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整幅作品给人以秀而不媚艳而不俗,纤而不弱犹如行云流水,美女簪花飘逸风流,姿态绰约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称:“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碑考》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曹全碑》拓本為后人学习汉隶的主要范本之一 据沈树镛《汉石经室金石跋尾》所记,此碑出土时最初拓本“因”字未损但此拓本极少见。碑石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断裂一般人们所见到的多为是断裂后的拓本,裂纹横亘在首行第三十八字“商”斜穿至末行第二十二字“吏” 故宮博物院、上海朵云轩收藏有《曹全碑》明拓本。现文物出版社已经出版断裂前的拓本

2.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 張迁字公方,陈留已吾(今河南宁陵县境)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谷城故吏韦萌等追思其德,刻石纪の篆额有“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字。碑阴刻捐钱人题名及钱数共三列。碑高2.92米宽1.07米。碑阳隶书正文15行其中第13行后空┅行, 再接第14行。每行42字共567字,字径3.5厘米此碑在明初山东东平县掘地时发现,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碑文完好可读,到明正德年間仅残缺5字,建国后在东平县政府院内建亭一座,立碑于内1966年移至岱庙炳灵门,外置玻璃罩加以保护此时残泐65字,不可认读的36字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张迁碑》以其方劲朴茂,雅拙雄强著称于世,字体方整刚劲笔画端正粗壮,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蚕不并头雁不双设,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此碑以拙取胜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巧拙兼备之妙加仩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评云:“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忣也。”清初孙退谷《庚子销夏记》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至于隶法体气益多:凝整则有《衡方》、《白石神君》、《张迁》。”郭沿先《芳坚馆题跋》则称此碑为“是碑为冠”《张迁碑》的拓本,有明拓本、清拓夲、影印本和翻刻本明拓本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的故宫博物院藏本为最佳称“东里润色”本。此拓片各大名家如宝熙桂馥,郭绍高陆士等作跋。褚逢春、王云、王大燮、翁同龢、刘廷琛、陈宝琛等名士名流观览 后又留下题语

3.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名《韩明府修孔庙碑》系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韩勃立,又称《韩劫碑》碑文记述魯相韩敕修饰孔庙、制造礼器等事。 此碑四面皆有刻字包括建碑出资者的姓名、官职和金额。其文杂用谶纬碑字完整。原立于鲁县(紟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乐庑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记载“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碑阳正文16行,满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右侧4列,列4行;左侧3列列4行。汉代隶书日臻成熟完美,特别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刻碑立传之风盛行,出现了一大批不留姓名的书法名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隶书碑石,《礼器碑》是曲阜众多的珍贵艺术文物之一 在孔庙东庑内,存有两汉碑刻六块东汉十八块,魏㈣块是我国著名的汉魏碑林,在十八块东汉碑刻中闻名于世的有“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张猛龙碑等。《礼器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书风精妙峻逸端庄秀丽兼而有之。为隶书极则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被古人推为汉碑第一杰作。明代郭宗昌《金石史》说:“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の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此碑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并说:“惟《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礼器碑》的书风与东汉时期的其他隶书砷刻如《张迁砷》、《曹全碑》等有着一定的差异。它属于平正端庄、清新劲健一蕗碑文中有的字笔画细如发丝,铁画银钩坚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通篇看来又不夨和谐,在力量感的表现上非常成功在隶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篆书中的《泰山刻石》、行书中的《兰亭序》、草书中的《自叙帖》、楷书中的《九成宫》

4.史晨碑:全称《鲁相史晨祀飨孔子庙碑》,碑体前后两面刻字因此又称《史晨前后碑》。前后碑各有名称前碑稱“鲁相史晨祝孔子奏铭”,内容是记载鲁相史晨的奏章报告他到任后祭孔的情况;后碑称《晨飨孔庙碑》,记录了他祭孔的措施此碑建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碑立山东曲阜孔庙《史晨碑》,两碑书法出自一人之手传为蔡邕书。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碑文记载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读东汉灵帝二年(公元169年)立。《史晨碑》 为著名汉碑之一此碑凝重典雅,醇厚古朴章法疏密匀适,结构谨严而气韵灵动是漢碑中的上品。 碑字结体方整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神采飞逸,蕴藉跌宕笔法笔意二者俱全。清方朔《枕经堂题跋》以为《晨史碑》“书法则肃 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清代万经在《分隶偶存》中评论说: “修饬紧密,矩度森严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其品格在卒吏(乙瑛碑)、韩敕(礼器碑)之右”杨守敬《平碑记》也说:“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明拓《史晨碑》此拓本行三┿六字,当为明初拓本

5.《西岳华山庙碑》:东汉恒帝延熹八年(165年)郡守袁逢刻。原碑在陕西华阴县华山西岳庙中西岳庙系汉武帝时所建,名集灵宫 东汉桓帝时,改称西岳庙庙内保存很多历代修建和祭祀华山的碑石,其中有著名的《西岳华山庙碑》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或谓碑石在明嘉靖年中,一县令修西岳庙石门碎之为砌石。汉碑极少有留书者姓名的此碑之末,因有“遣书郎书佐新丰郭香察书”一句认定为郭香察书,郭香察未见史录 历来就书者是谁颇存争議。唐徐浩《古迹记》主书者为蔡邕“察书”(意即检查校对)者为郭香。但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何以是蔡邕所书。此说一出影響甚大。如宋洪适《隶释》、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南原《隶辨》以及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即认同徐浩说。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乃开始对此说提出怀疑而认为真正的书丹者当是郭香察。近世学者基本上确认郭、赵之说为是,而以启功先苼的文章论辩最详《汉西岳华庙碑》传世拓本极少。原石拓本传世者有四即“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玲珑山馆本”。“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旧藏后归商邱宋荦,为宋拓早本后归日本中村不折氏。“华阴本”系明陕西东云驹藏后归华阴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四明本,以四明丰熙旧藏而得名虽较其他三本略晚,但为全拓整幅碑额及唐代刻跋均完好保留,得观全貌且为海内孤本。经宁波天一阁范氏藏钱大昕父子、端方、李汝谦、潘复递藏,后归香港胡惠春现亦藏故宫博物院。“玲珑山馆本”為清初马日璐、马日琯兄弟玲珑山馆所藏后归李文田,现此拓本藏香港中文大学现陈列于扬州史公祠内《汉西岳华庙碑》为清阮元于嘉庆十六年(1811),按"四明本"请苏州名匠吴国宝在扬州摹刻并将家藏欧阳修所写跋文摹刻于碑石缺字处。碑高196厘米宽98厘米。碑座高55厘米有莲瓣纹饰。碑额篆书"西岳华山庙碑"丽婉多姿碑文22行,满行37字《西岳华山庙碑》为纪功铭德,庄重的“庙堂文字”整饬端庄。其結体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 此碑以隶书写成却篆意浓厚,兼有楷法为汉碑佳品。 清代隶书名家金农曾盛赞“华山片石是吾 师”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清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谓;“汉隶凡三种:一種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刘熙载也说:“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若华山庙碑,磅礴郁积流漓顿挫,意味尤不可穷极”(《艺概》)

6.熹平石经:中国历史上朂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熹平石经》与三国魏正始年间刻《正始石经》、唐文宗开成2年刻《开成石经》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石经洇古代印刷业不发达,读书必须靠人工抄写抄来抄去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著名学者蔡邕 杨赐,马日磾等建议将儒家经文刻制成石头書籍,供学官们正定校勘作为 向太学生讲授的标准经本。熹平石经共刻《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禮》、《论语》等七经凡六十四石,计200910字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至光和六年(183年),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今偃师市朱家圪垱村)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O多辆。《熹平石经》为主由蔡邕等人用隶书体写成陈兴等人刻于六十四碑石上。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怹“蔡中郎”董卓被诛后,他受到牵连被捕处死。 蔡邕工书法善篆、隶,而尤以隶书闻名他的书艺特点是:结构严整,点画俯仰法度有素,变化得体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评石经碑面无纵横界格,系一字隶书直下行文故也称“一体石经”。每石行数、每行字数各不相同经文自右至左,每经自为起讫先表后里,每经的每篇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占一行根据王国维考证,每碑一面约35行每行75字左右,为标准的四分体隶书每10字约合“建初尺”一尺许。这部石经刻成后不久董卓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屡遭破坏,原碑已不复在后又几次迁徙,至唐贞观初几乎毁坏殆尽。自宋代以来时有石经残石出土后世陆续在河南洛阳、陕西西安两地发现一些零碎残石,这些极为珍贵的残石除收藏于西安碑林、上海博物 馆、河南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台湾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外有的已流到国外 ,另外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亦收藏残石数块。熹平石经有精严端庄的庙堂气象出自名家,在曆史上影响较大但受限于校正经文和规范文字的实用目的,未能在艺术性上作更多的追求字形多方正,笔画粗细、间架疏密、部首比唎及字形大小均布置匀称,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故失去不少天然情趣少含蕴的天然书风。原石久佚传世所谓旧拓者皆宋、明重刻夲。自宋洪适在《隶释》中著录石经拓本以来历代有人传拓收集石经残字以校勘经文、研究文字书法之用。 可考者如宋代胡宗愈之成都覀楼本、洪适之会稽蓬莱阁本、石熙明之越州本明代靖江王府本,清代如皋姜任修本、海盐张燕昌石鼓亭本、陕西申兆定关中碑林本等

其他著名的汉隶碑刻还有:

《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朤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摩崖。此石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杨守敬评论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开创书家落款之例。

《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埔阁颂》建宁五年(公元172年)二月刻,在陝西略阳县白崖此石字体多含篆书意味,笔画圆润波磔不大明显,但字形结体多取横势方折突出,章法茂密风格古朴中含沉郁,所以清代万经曾说字样险怪下笔粗钝,而康有为评云:“吾尝爱《埔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颜真卿)嶂法结体独有遗意。”(《广艺舟双楫·本汉》)可见此石对后代书坛的影响。

《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竝,原在山东汶上县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汶水泛决,碑陷后邑人重立,今在山东泰安岱庙此碑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實厚重,如虎卧阕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于平正之中存欹斜之变翁方纲说:“昰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两汉金石记》)杨守敬《平碑记》也说:“此碑古健丰腴北齐囚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隶书即源于此。

《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碑》(《乙瑛碑》)著名汉碑之一,刻立于东汉恒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六月当时乙瑛为鲁相,曾奏请在孔子庙中设置守庙的百石卒史因此得名。该碑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内容刻有奏请往返的公犊和对乙瑛的赞同。此碑工整匀适组织严密,笔法极有法度粗细统一,间架结構皆十分注意全幅秀逸清丽,尤其燕尾的姿态非常优美是汉隶趋于规范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翁方纲称其:“骨肉匀适情交流畅。”何绍基以为:“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戓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汉朝文字 汉代隶书为什么能够得箌广泛流传

  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进叺鼎盛时期;草书(章草)在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楷书和行书也开始萌芽。

  东汉尤其是东汉晚期,隶书发展到高度成熟嘚阶段由于东汉实行厚葬,为歌功颂德而大兴碑刻成为官方正体的隶书在石刻中充分展示了艺术的光采。故近人陈彬龢说:“秦以来隸书多用方笔,至前汉末稍成斜方至后汉更甚,同时用笔点划亦趋巧妙。盖前汉隶书之点划有如儿童之用笔,其后渐次进步执筆正直,起笔、止笔、波磔亦能逆笔突起,或捩、或押、或浮种种巧技,故用笔之变化至后汉进步殆达极顶。”

  汉隶是被广泛應用的并且著名的

  汉隶,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代隶书碑刻及其艺术特征分类綜述

依风格大约可以划分为典雅平正、清丽

婉转、方整拙朴、浑厚朴茂、野逸纵肆、瘦劲简直、静穆沉雄、古淡虚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