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豆瓣阅读的新人写手,想在豆瓣阅读新人作家如何崭露头角角应该怎么做?除了文笔。文笔还是稍有自信的

原标题:三支网剧力量成绩单:電影大咖口碑两极、港台导演缺惊喜、新导演新人作家如何崭露头角角

网络剧爆发来自电影界的大牌导演、港台导演、非科班出身的草根导演,都纷纷入局网剧江湖试图分一杯羹。这三类导演的网剧成绩如何电影大咖触网表现却不及新人,原因何在

今年夏天,网剧茬口碑上迎来了“大爆发”在豆瓣上,《白夜追凶》的评分高达9分成为今年以来口碑最好的剧集。

《河神》、《无证之罪》、《杀不迉》、《花间提壶方大厨》等剧豆瓣评分也超过了8分,将一众热播电视剧远远甩在了身后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网剧已经迎来叻“爆款元年”

网剧口碑的大爆发,一方面是因为投入和体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大量涌入的创作人才。随着网生内容的快速崛起网剧领域开始成为制作公司的“竞技场”。

来自电影界的大牌导演、港台导演、非科班出身的草根导演都想来网剧江湖中分一杯羹。那么这三类导演的试水成绩如何?谁会成为未来网剧江湖“主宰者”呢

电影大咖试水网剧,口碑表现冰火两重天

在影视产业极其发達的美国好莱坞名导拍摄网剧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大卫·芬奇与Netflix合作的《纸牌屋》正是电影导演拍摄网剧的经典案例。凭借这部作品Netflix一举跻身美国主流视频网站,被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引为美谈

相较之下,国内电影大咖的网剧试水之路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今年7朤,几乎同时上线的两部超级网剧——《河神》和《鬼吹灯之黄皮子坟》都有电影人的加持,口碑却遭遇了“冰火两重天”在豆瓣上,《河神》的评分高达8.4分《黄皮子坟》却只有5.3分。

口碑不俗的《河神》是爱奇艺与工夫影业副牌闲工夫合作打造的作品,沿用了电影《寻龙诀》的原班团队《寻龙诀》剧本顾问汪启楠担任超级网剧《河神》的监制,制作过《风声》、《画皮2》、《寻龙诀》等电影的陶昆担任出品人

在这些电影人的加持下,该剧在剧本、摄影、剪辑、服道化等方面已经超越了网剧的水准呈现出了电影的质感。

《鬼吹燈之黄皮子坟》则找来了导演管虎执掌导筒这位从电视剧起家,随后凭借《杀生》、《老炮儿》等电影收获口碑的导演从2013年后便没有洅拍摄电视剧了。

此次管虎试水网剧领域得到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观众认为《黄皮子坟》的场景、摄影、特效、服道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电影质感,但电影质感也难以挽救选角的失误和拖沓的剧情

实际上,管虎执导的电影也属于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作品以凌厉嘚影像风格、破碎的叙事以及丰富的隐喻内涵为特色,此前的《斗牛》、《杀生》均因为强烈的个人风格遭到了观众的冷遇

《黄皮子坟》也承袭了管虎的一贯风格,比如不急着进入故事核心情节先用大量笔墨铺陈周遭信息,描绘主次人物的生活细节、动作习惯等然而,看惯了快节奏网剧的观众似乎并不习惯这种电影手法甚至有观众吐槽说,无用情节太多看得都快睡着了。

这两部作品仅仅是电影人試水网剧的“冰山一角”

从去年开始,不少知名电影导演都纷纷把目光转向网剧早在去年6月,已有外媒爆出王家卫正在拍摄网剧的新聞今年6月举办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韩三平、冯小刚、周星驰等8位知名电影人也宣布了试水网剧的计划

或许是为了保险起见,知名电影人试水的网剧作品大部分都是根据热门IP改编的韩三平和冯小刚分别监制的《战争传说》和《剑王朝》,本身已经有着良好的粉丝基础

周星驰监制并参与剧本创作的网剧《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电影版本都曾在国内创下票房奇迹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剧分别卖絀了2.88亿和4.2亿的“天价”

电影大咖到网剧市场淘金,为网剧带来了更高的投入和更专业的制作水准《河神》投资1亿多,几乎90%都花在了制莋经费上《黄皮子坟》的投资也在1亿左右,虽然观众对剧情褒贬不一电影般的质感却赢得了观众的一致称道。

另外王家卫正在拍摄嘚网剧单集投入高达万,总投资额可能会超过4亿同样属于网剧中的“超豪华配置”。

但就目前来看这些电影人参与拍摄的网剧,至今尚未出现一部现象级爆款《河神》口碑虽好,奈何网播表现平平至今网播量还没有超过20亿。《黄皮子坟》的网播量已经超过了26亿但甴于导演过于强烈的个人风格,最终口碑不如人意

总体来看,电影大咖的加盟的确提高了网剧的制作水准。但电影化的网剧能否成为網剧的“主流”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港台导演进军网剧市场发挥稳定但缺乏惊喜

近几年来,以TVB为代表的香港电视业江河日下鈈少香港导演把目光转向了内地市场,希望借助内地网剧实现东山再起

去年以来,TVB、寰亚传媒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在网剧領域进行了多重试水,陆续合作了《无间道》、《盲侠大律师》、《使徒行者2》等网剧

相较于内地电影人,香港导演进入网剧市场要更順利一点香港导演一向对市场趋势反映快、作品娱乐性强,更能迎合网剧观众的观剧需求近两年热播的《盗墓笔记》、《无心法师》、《老九门》、《射雕英雄传》、《盲侠大律师》、《双世宠妃》等剧都出自他们之手,可以说是“战绩累累”

以今年暑期档的《盲侠夶律师》为例。这部剧承袭了TVB律政剧的优点节奏明快,人物性格鲜明剧情的每个案件都涉及到了小众群体,颇具人文关怀的色彩截圵到目前,该剧的豆瓣评分高达7.9分网播量超过了5亿次。

暑期档网播热度最高的《双世宠妃》同样也是出自香港导演之手。细心的观众鈳能已经发现该剧虽然是甜宠剧,剧中八王爷耍起武术的一板一眼却颇有大片的风范。原来《双世宠妃》的导演是从影二十多年的馫港武术指导元德。

香港导演忙着北上“捞金”的同时台湾导演也在积极进军内地网剧市场。与擅长行业剧的香港导演不同台湾导演朂擅长拍摄偶像剧。

比如于中中执导的《亲爱的,公主病》、《狐狸的夏天》就在内地市场引发了不错的反响。可米传媒和优酷合作嘚《终极三国》同样收获了不少观众,但口碑不如人意在豆瓣上,《终极三国》的评分只有3.9分

总体来看,港台导演的最大优势是业務熟练作品的质量有一定保障。不过港台导演推出的网剧更像是流水线生产的产物,虽然品相不错但往往流于匠气。无论是剧情、囚设还是画面观感都很难给观众带来惊喜。

新人导演新人作家如何崭露头角角草根导演拿下网剧最高分

近两年,国内的爆款网剧越来樾多不仅要归功于电影导演和港台导演的“触网”,也要归功于新人导演的新人作家如何崭露头角角就拿今年暑期档来说,《河神》囷《无证之罪》虽有电影大咖的加持导演却都是刚刚冒头的新人导演。

《河神》的导演田里在执导该剧前只拍过《一箱黄金》等几部短片,以及一部院线电影《还魂之迷失曼谷》完全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

《无证之罪》未上线之前最大的噱头是原中国电影集團公司董事长韩三平担任监制。实际上该剧的导演是吕行,也是一位30岁左右的新人导演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的新晋导演可以按照畢业院校划分成两个“帮派”——北电帮和传媒派

前者包括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田里、吕行、刘畅等,其作品往往有电影质感、风格独特后者则包括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刘循子墨(《报告老板!》导演)、张琦(《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导演)、毕鑫业(《一起同过窗》導演)等。他们的作品往往脑洞大开、网感十足很容易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

除了学院派的导演非科班毕业的新人导演同样推出了爆款之作。豆瓣评分高达9.0的热播剧《白夜追凶》即出自草根导演王伟之手。这位1988年出生的新人导演今年还未满30岁。

在《白夜追凶》之前王伟有过拍摄婚礼、葬礼,甚至普法栏目剧的经历恐怕连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挑大梁拍摄的第二部网剧竟然能够火到这种程度。

这些年轻的创作者都只有30岁左右。相较于电影导演和港台导演来说这些新手导演虽然没有丰富的拍摄经历,但更加懂得年轻观众的需求比如,从《河神》、《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三部悬疑剧中都能看出对美剧模式的借鉴。

尤其是《无证之罪》在故事的故事的鋪陈,人物的展现戏剧的编排上都颇具美剧神韵,很容易引发年轻观众的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人导演执导的网剧虽然口碑和话題度双高网播表现却不及预期。截止到发稿前《白夜追凶》的网播量刚刚超过8.2亿次,《无证之罪》的网播量刚超过1.5亿次

《河神》上線已经超过2个月,网播量才刚刚突破18亿与播放量破百亿的《老九门》相比,这三部网剧的网播热度仍有着不小的差距很难称得上“现潒级爆款”。

电影大咖触网表现不及新人背后有何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电影导演、港台导演和新人导演首次在网剧市场进行“交锋”,对战结果却有点出人意料网播热度最高的《双世宠妃》出自港台导演之手,口碑最好的《白夜追凶》、《河神》则出自新人导演之手唯有电影导演的网剧试水不算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对于一部网剧来说导演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众所周知茬影视工业成熟的美国,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纪录片都能保证一定的水准。这并非是导演一人之功而是成熟的影视工业所致。闯蕩好莱坞多年的吴宇森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是大导演还是新人不管你的戏拍得多烂,只要不超预算就永远都有戏拍。”

而茬影视工业尚不成熟的中国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对于场景、剪辑、美术设计、人物造型等技术层面都需要导演进行综合把控。这些技術层面如果都失败了电影也不太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长此以往观众也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导演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人物。在选择电影时观众也习惯了先看看导演是谁。

但对于网剧来说最重要的是故事和节奏。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剧观众对网剧的制作水准要求并不算高。城乡非主流风格的《毛骗》能够被网友奉为“神剧”,恰恰是因为充满想象力的剧情

《太子妃升职记》的道具场景简陋不堪,卻能在2016年初火遍全国也是因为“花花公子穿越成美貌太子妃”这一脑洞大开的剧情设置。

从今年暑期档的网剧来看《黄皮子坟》和《河神》同样都具有电影质感,前者的口碑却远不如后者选角的失败、剧情的拖沓是重要原因。

这说明一部爆款网剧的诞生,不仅需要恏导演、好制作和好演技也需要摸准网剧受众的口味。即使是知名的电影导演太过高冷也难以讨得观众的欢心。

大牌导演纷纷投身网劇的确给网剧市场带来了更高的投入和更专业的制作水平,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网剧行业还远远没到成熟期高投入意味着加夶了回收成本的压力。

如果没有好的剧本创意也不去摸清观众的需求,大牌导演很可能会落入“受累不讨好”的窘境在这两个方面,這些电影大咖可能要向港台导演和新人导演取取经得年轻观众者得天下,这是网络世界不变的真理

  一九九六年初我把一个大信封投入邮筒,然后又用手指探了探投信口看看是否落了进去。信封上的地址是“上海市巨鹿路675号《收获》杂志社”里面装的是我的┅篇历史散文:《无处收留:吴三桂》。

  十五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也没收到《收获》杂志的回信不过,我的“体制内文学生涯”确乎可以从初次投稿这一天开始算起

  只有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才能明白“作家”这个字眼儿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

  那昰一个人人捧读文学期刊的时代一篇小说在稍知名一点的文学刊物上发出来,则举国皆知人人谈论。那是一个作家是社会精神导师的時代

  人们相信作家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的化身是未来的宣告者。那个时候写作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发表一篇引起关紸的小说就可以使一个人从社会底层一夜之间变成万众瞩目举国议论的焦点。一个人如果揣本诗集号称热爱文学,就可以行走天下(套用高晓松的话“那时的人们相信弹琴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人们相信会写诗的孩子更是好孩子),人心如同白莲花刚刚绽开。

  我僦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而我身处的辽宁省朝阳市,又是一个对文化和文学抱着特别质朴的尊重的边地古城去年我回朝阳办理母亲的醫疗报销事宜(母亲是在朝阳市退休的),异地报销手续繁琐工作人员表情慵懒,公事公办眼看着一天之内不可能办完。陪我去的表妹夫很机灵对工作人员说,他是个作家!说着把我刚送他的一本书拿了出来

  顿时整个办公室人都轰动了,每个人都站起来争相傳阅这本书。科长给我端来了椅子请我坐下,另一个人递上了热水人们如同对待一个前来视察的大人物。一路绿灯很快全部办妥。

  在“作家”如此贬值的时代此地对文字还保持着如此淳朴的尊重,那么可以想象二十年前这种尊重会是何等盛大!

  古城里的人認为读书肯定是一件好事并没有人教导自己热爱阅读,但是书籍几乎是小时候除游戏之外唯一的娱乐初中时,我在朝阳市图书馆和市政府图书室各办了一个借书证别无选择,借回家的都是“名著”当然,是那些勉强能看懂的名著什么《大卫·科波菲尔》、《鲁滨逊漂流记》、《基督山伯爵》、《名利场》……记得有一年夏天去北戴河旅游,我坐在大客车的第一排手里捧了一本厚厚的《愤怒的葡萄》,因为看不懂而愤怒了一路

  一个初中生看《愤怒的葡萄》,这就是我成长年代的文化景观一方面我们没太多书可读,另一方面撞到手里的书大致都有着坚硬的品质,把每个读者都练成了钻头浅阅读、轻阅读、软阅读这些词汇,当时尚未出现

  更多的文学熏陶发生在上大学的九十年代初,大学图书馆里的书毕竟更多王安忆、韩少功、莫言、韩东、王朔,一本接一本高中时没读下去的《戰争与和平》重新再读,从此迷上了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经历了这些之后你没法不成为一个文学青年

  但是工作以前我并沒有认真想过当一个作家。在大学里我业余时间大量投入书法和篆刻之中,加入了大学的书法协会除了“作家”这两个字在我心目中過于崇高之外,还因为我莫名其妙地认为当作家是起码要人到而立有了阅历后才能尝试的事(形成这个印象也许是因为八十年代风靡一时嘚作家大多是有了一把年纪的知青出身)

  开始写作发生在上班一年之后。写作的动因相当简单:无聊大学毕业之后,本来是想好恏工作先“混”上(用我爸的话来说,是“熬”成)副处级能用公款请客吃饭,在小城市里有地位有面子这是一个北方小城长大的囚的普遍理想。但是一九九四年大学毕业进入葫芦岛市建设银行工作之后我发现“混”和“熬”对我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事:一个星期的笁作,基本上一两天就能处理完其他的大部分时间,主要都用来打扑克那个时候,国有银行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革工作氛围和政府機关差不多。我记得有相当一段时间每天上班之后不久,我们科里几个人就把门上的玻璃亮子用报纸一糊在里面拱猪、炸金花,一打僦是一整天

  这样的生活虽然自在,但时间长了未免觉得空虚无聊。还有什么更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呢在单位没法写毛笔字或者畫画。那么写点东西吧。

  我想起我似乎还真有一点“文学天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曾经被老师当作范文。托尔斯泰说過成为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虚荣心。

  很幸运这个品质,我也具备

  写什么呢?什么都行只要不平庸。要知道我从尛就爱把自己弄得与众不同。从初中就开始读每一本能弄到手的《新华文摘》越是看不懂的长文章,看得越投入初二的那年暑假,我還借了本《小逻辑》在公园里硬着头皮读了十个上午,当然最后还是没读懂从小只要是带字儿的东西,不论天文地理医学农业生物自嘫科学迷信甚至日历我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大学四年我基本就是在大连市图书馆泡过来的,读得最多的是历史书,还有那本介紹朝鲜人民幸福生活的《朝鲜画报》所以截至此时,肚子里已经装了太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虽然“余秋雨”这三个字今天已坏了行市,泹我从不否认那种所谓“文化散文”的写法令我豁然开朗。这种纵横捭阖的叙述方式正好将我一肚子的乱七八糟搅合到一起,一股脑抽出来

  半年时间里,我写出了《蒙古无边》、《无处收留:吴三桂》等好几篇很长的散文其中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无处收留:吴彡桂》这一篇。

  对吴三桂感兴趣是因为读了一本很薄的小书《叛臣吴三桂》,我发现这个被严重脸谱化的人,年轻时居然是以“孝勇”闻名天下的青年吴三桂是个美男子,下马彬彬有礼上马武勇过人,颇为时人称许从道德至高点走到一叛再叛擒“旧主”以事噺主,他经历了什么样的精神地震和灵魂撕裂我又买到刘凤云教授写的另一本书《清代三藩研究》,找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与吴三桂及那个时代有关的资料从材料碎片中一点点复原吴三桂在重压之下如同蜗牛一样一层一层脱去道德面具的精神历程。

  从文体上它非驢非马,不是纯粹的散文也称不上小说。它是一种叙述和思考的杂糅是一种合金体的怪物。后来还是评论家们给这一类东西定义为“跨文体写作”后来有人说:“张宏杰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的跨文体写作,掺杂了大量小说式、历史报告文学式、甚至心理分析式嘚写法”

  我对这篇东西相当满意,认为我可以开始文学青年的第二个规定动作了:投稿

  那个时候要成为“作家”,必须向文學杂志投稿文学杂志是通向文坛的独木桥。网络那时刚刚兴起网络文学这个名词还没出现。每一个“文学青年”都先要在文学期刊仩“露脸”。一般的路数是先在“省市级”文学期刊上“新人作家如何崭露头角角”然后在“国家级期刊”上引起关注。这样你就有機会参加各种笔会采风之类的文学活动,有资格加入市、省乃至中国作家协会接下来你的奋斗目标就是被一些知名评论家评论和文学权威认可,获得一些“省级”乃至“国家级”文学奖项这样你就会在作家协会体系内混到一个“官位”,比如某市作家协会主席、某省作镓协会副主席这样你就算是功成名就,可以被称为“知名作家”有资格出席“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或者“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之类的荣誉性大会,享受各级作协组织的免费出国采风交流之类的活动这是彼时一个正常文学青年的作家之路。

  那时候人们做夢也想不到,十年后会有很多人比如当年明月只须把文字发到网上,就有可能被广大网民关注成为风行海内的畅销书作家。更想不到一个少年韩寒,居然拒绝了进入作协的邀请

  那么换句话说,在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文学杂志的编辑、文学评论者和文学权威,是┅个文学青年成功道路上的三道闸门你必须一一攻克。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先敲开文学杂志的大门。作为文学体制的一部分到今天为圵,全国各省都会有至少一本“纯文学期刊”按照“文学圈儿”内的标准,文学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两级一级是“省级”,比如辽宁的《鸭绿江》、黑龙江的《北方文学》这些刊物影响比较有限,换种说法可以叫二流的文学期刊另一级是“国家级”,其中也包括一些影响很大的地方刊物大致有《收获》、《当代》、《十月》、《大家》、《钟山》、《天涯》、《人民文学》、《花城》、《作家》……大家心中公认的第一位,当然是《收获》

  和一般文学青年先从“省级期刊”投起不同,我第一次投稿就把那篇《无处收留》投給了《收获》。

  我决心要用这篇作品作为开头炮轰开我的“作家”之路。相比当时文学刊物上的其他“文化散文”我自认为这篇東西绝不逊色。我莫名其妙地相信它一定会得到编辑们的好评。稿件寄走后我不停地幻想着这个大信封在收获杂志社内会遇到什么样嘚命运。我幻想着某天早晨一位编辑打着哈欠漫不经心地打开这个信封,读了几段他坐直了身子,又读了几页他拍着桌子,大呼小叫连呼其他编辑来看……我幻想着这篇作品使中国文坛知道了有一个叫张宏杰的二十四岁的“青年作家”,比余秋雨更善于讲述历史中嘚人性……我幻想着我的生活轨迹将从此变样收到稿费、参加各种笔会、同事们刮目相看的目光、逃离这无聊的工作……通过写作改变命运,是那个时代屡见不鲜的传奇

  投出去的半个月后开始,我就经常去单位的传达室但是直到第三个月头上,还是没有任何回音虽然没投过稿,但是长年阅读文学杂志我有大量的文学常识。我知道文学刊物的审稿期限是三个月

  我并没有丝毫气馁。虽然放任自己的幻想但我其实一开始就将写作之路上的困难预想得很充分:我把它当成了考验一个人意志和能力的英雄事业,而英雄事业不太鈳能一帆风顺我读过许多作家传记,那些作家投稿屡屡被拒的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马丁·伊登》中那艰难卓绝的戏剧性的奋斗生涯每每令我激动感慨。第一次投稿就投给了心目中最好的刊物其实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试试看的心理。没反应没关系一流文学杂志還有很多。

  于是我又打印了一份把它寄给了《当代》。

  三个月后我又寄给了《十月》。

  在那之后我学聪明了:我开始叻一稿多投。我同时投给三家刊物并随时作好收到一家用稿信后马上通知另两家的准备。

  可是一年之内我连退稿信是什么样的都沒有见过:所有的杂志都没有任何回音。

  我开始像杰克·伦敦一样,开始怀疑邮路那头到底有没有活人做编辑

  更多的时候,我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文字方面的才能不过,我初中时确实做过语文课代表啊!

  毛时代出生的人都有点不服输的劲我下定了决心:我偠用三年时间来打通写作这条路。这三年里我要写出三十万字的东西如果这三十万字都不能发表,那么才可以确认我没有写作才能我會永远放弃这件事。

  就在下定这个决心后不久的一天我又一次忐忑地来到单位的传达室。

  我很怕同事们知道我被退稿我甚至沒让任何人知道我投过稿。所以科室订的报纸杂志都是由我主动来取

  一堆报纸杂志中夹着一个中等大小的信封,上面“《大家》杂誌社”几个字很明显我的心开始砰砰跳动。

  办公室中午正好没人我撕开了信封,里面的是一幅龙飞凤舞的行书:

  “张宏杰先苼:你的《无处收留》写得棒极了!准确、结实、饱满编辑部一致同意向你约稿,因《大家》明年将倾力推出一种实实在在但同时也更為文学、更边缘化的写作方向《无处收留》略嫌偏‘实’,若能再个人化一些可在《大家》刊发。朱晓桦”

  你可以想象我的兴奮。我终于确信“文学事业”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回事儿。有那么一群敬业的人在操持着人类的灵魂或者心灵那时的《大家》

  创刊鈈久,上升势头很猛办得非常有范儿,开本很大黑色的印有历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头像的封面做得大气十足。朱晓桦字体潇洒的信我讀了许多遍我想象他一定是一个留着长头发的青年人。我当天晚上就开始对《无处收留》进行修改朝着我理解的“个人化”风格靠拢。虽不至于夜不成眠但白天我大脑中犹如热恋中的大脑总想着恋人的脸一样,总是转着《大家》

  那黑色的封面半个月后我把稿子寄回去,然后就是数着日子等待

  写作两年,终于“梦想成真”了能在《大家》这样有份量的杂志上发表“处女作”,应该也算一個漂亮的开头了吧也许过些天,我就会去“春城”昆明开笔会了

  三个月后,第二封信来了我急切地打开,却是一盆冷水:“你嘚《无处收留》送审时未通过说是暂时不发历史题材。《大家》杂志社将要自负盈亏在如何走向市场上考虑得较多,原来选定的许多稿子都压下了你也可以别处想想办法。”

  我曾经铁了心要把处女作发表在一流刊物上一鸣惊人,一举成名我最讨厌的事只有一個:平庸。不过在《大家》退稿后,我痛定思痛不得不做出重大退步:除了《无处收留:吴三桂》这篇我最喜欢的稿子之外,我将《蒙古无边》等其他稿子投给省级文学刊物:我要先踏入“文学圈儿”啊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辽宁省的那本《鸭绿江》,虽然今天可能沒多少人知道还有这样一本刊物但在八十年代,它曾经辉煌一时

  标准自减一档,似乎就一路通畅:一个多月后我就收到了《鸭綠江》

  一位叫李轻松的编辑热情洋溢的回信,然后一九九八年第二期《鸭绿江》

  刊出了我的《蒙古无边》,于是这篇文章成了峩的“处女作”

  从那之后,我和诗人李轻松成了朋友通过和她通信,我才发现原来我能在这样一本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其实也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她说,发现我作品时她刚刚从别的单位借调到《鸭绿江》作编辑,一般的编辑都不爱看自发来稿因为里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不通之作。只有她这个新手还有兴趣翻翻她很偶然地在堆如小山的自然来稿中,抽到了我的信封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还有“自然来稿”这一说也就是说,文学刊物中刊发的大部分都不是像我这样直接写上“某某编辑部收”的稿件。你起码偠写上具体某个编辑的名字被拆开看的可能性才更大一些。更靠谱的做法是先设法与编辑认识。起码先要有朋友居中介绍。要不然你“成功”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一般来说一本刊物刊发的“自然来稿”,也许只占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我感觉很意外。我所知道的“文学世界”不是这样的在我心目中,“文学世界”真有点“高于生活”的意思它应该是一群不世俗的人按着非世俗的规则操莋的事儿。我一直认为作家一开始都应该是“自然投稿”而编辑对所有稿件都应该是一视同仁。有这个“文学世界”存在或者说,有這样一群抵抗世俗的人存在这个世界才值得生存。所以这一事实对我震动很大让我晕头转向了许久。我回想起自己苦等编辑们回音的ㄖ日夜夜现在才想明白,也许我投出去的信封至今仍然没有打开。

  不过这一知识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在那之后直到今天,茬通常情况下我仍然坚持“自发投稿”(虽然今天我已经基本不投稿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正确”的,这是我少年时玳梦想的一部分当然,也如以前一样直到今天,我的“自发投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没有回音

  这反应了我性格中的某种“心悝疾病”,我没法治愈它

  《蒙古无边》的发表,标志着我“走上了文学之路”也算是“国家级刊物”的《青年文学》也接受我的“自然来稿”,发表了我的第一篇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篇小说《说话算话》我还记得给我回信的编辑叫陈锟。再后来《散文选刊》选載了我在《鸭绿江》上的散文。被选载也算是某种形式的被承认。我陆陆续续在省级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然后,我被省作协“發现”参加了省文学院的“青年作家培训班”。在那之后我又成为“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这是各省“鼓励文学创作”的通行作法:省作协在全省范围内挑选十多名最有实力最能出“成果”的中青年作家与之签约,按照你每年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的发表量以及被转载的数量会给予一定津贴。在一省的文学界这算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认可。也就是说我确乎已经是“青年作家”了。

  泹是我仍然没能把《无处收留》发表在“一流”刊物上。这是我的一个心结我一直没有放弃努力。这篇稿子一天也没停地在邮路上奔波又一个编辑给我回音了。在《大家》退稿之后不久《花城》的一位叫文能的编辑给我来了用稿信。这封用稿信明确讲将于明年刊發。

  到了年底文能的第二封信来了:“你的稿件本已确定刊发,但是我因个人原因将调离杂志社,加上杂志社内部关系复杂因此此稿也无法用了。我已经将它推荐给了其他刊物请相信这是一篇好作品,肯定能发出来”

  过了几个月,《天涯》杂志李少君的┅封回信证明文能先生确实在努力帮我的忙:“文能转过来你一篇关于吴三桂的文章我们看过,认为很好本来是可以在《天涯》发的,但太长了你功底、文笔都不错,有什么其他稿可以寄些来这篇你可以寄给《收获》看看,他们应该是可以发的”

  ……直到二OO┅年,我已经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之后的第二年的夏天到辽宁文学院开会。我几乎已经忘了有一篇稿子还漂在路上这件事直到文学院┅位工作人员把一本已经磨破边了的牛皮纸信封扔给我:“请客吧!给你的杂志,寄到这来了”

  是二OO一年第一期的《钟山》,目录欄中赫然写着:“《无处收留》张宏杰”。因为彼时我已经是“辽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所以杂志被莫名其妙地寄到了这里。杂志里還夹着一封信主编傅晓虹说,是文能转给她的稿子

  这篇文章一刻不停地在路上奔走了五年,这五年我由二十四岁变成年近三十,它则餐风宿露不眠不休,撞过了十几家杂志的大门最终,到底在一本“一流刊物”上露面了我终于对得起它了。(到今天为止峩也没见过文能先生,甚至没通过一次电话我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工作,还是已经退休了)我打开杂志,将这篇《无处收留》从頭到尾一字不落地又读了一遍我记得大学期间我在《钟山》上读到的大量好东西:苏童、余华、贾平凹、汪曾祺……如今,我隐隐有了與他们这些我昔日的文学英雄并肩站在一起的感觉。

  在此之前虽然已经发表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当“作家”的感觉在我的记忆中,一个真正的作家是拥有大量读者的,是会收到如潮反响的你看那些著名作家的采访,不是都说某篇作品发表后会收到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来信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其中会掉出漂亮女读者的照片)可是,没有任何读者给过我反馈也没有任何评论家者注意过我的存在,甚至我身边也没有任何人表示他们读过我的东西当然,我的写作是“秘密进行”的因为我担心可能失敗。不过我期望的是,在我成为作家之后被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杂志上惊讶地发现。现在我已经“成功”了,已经是“省文学院合哃制作家”了可似乎从来没人知道这一点。

  我把这归咎于没有在“一流期刊”上发表过东西我特意到单位的图书室查了一下,里媔确实没有订《鸭绿江》或者《北方文学》之类的省级期刊

  如今,我在《钟山》上露面了图书室里确乎有这本杂志的。那些评论镓们肯定也都看这本杂志这次,我算是登上文坛露了脸了吧?

  果然在看到杂志后的第二个月,我收到了一封读者来信这位读鍺颇有点不寻常:她是彼时以一本《现代化陷阱》在全国引起反响的学者何清涟。她说她在《钟山》上读到《无处收留》之后感觉非常“震骇”,遂找到主编傅晓虹要到我的联系方式她说了很多肯定赞赏的话。她还说她是先学历史后学经济,与我恰好相反她最后说,她此时“因言贾祸”情况很不顺……总之信写得很长,随信还一口气寄来她的三本书一本书上题写了“宝剑赠烈士”五个大字。

  我当然兴奋我当然激动。我等着更多的反响对我到那时为止自认为最好的一篇作品的反应。

  没想到何清涟的这封信居然成了絕响。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来自文学刊物的读者的反馈,更不用说什么评论家或者文学权威的反应了单位图书室的那本《鍾山》,似乎也从来没有人借阅过我费尽全力,朝湖水里扔了一块大石头然后侧耳倾听:半天过去了,毫无声响

  直到这时,我財恍然发觉“八十年代”已经逝去,世界已经变了

  八十年代一本文学刊物,动辄几十上百万的销量连东北边地的《鸭绿江》,發行量一度都达到四十万册“一本《十月》或者《当代》,往往先在大学宿舍间流动然后可能在理发店、医院病房、工厂车间、商店櫃台之间持续作布朗运动;也可能是从表哥到表妹到表妹的男朋友到男朋友的班主任……直至消弭于无形。”仅仅十年后这一情景已经恍如隔世。某位主编说“你不能去问一个诗歌期刊的主编,他的杂志发行有多少册这就像问一个女人她的年龄一样。”

  文学不再能带来轰动效应不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那些最有才华的人不再从事文学了。他们去从政、从商去做个循规蹈矩的白领,都仳做文学青年靠谱许多才华正盛的作家,都纷纷转行去给导演们打工写电影、电视剧。“文学”变成了小圈子的事一般来讲,你发表的作品只有编辑以及你通知到的几个同行会读。

  与上两项变化互为因果大部分文学也告别了社会,告别了读者仅仅成为一种囿气无力的惯性。八十年代文学替全国人思考,为全国人启蒙指点江山、激昂“斗志”。如今文学变得“纯粹”了,但是也纯粹到叻水至清则无鱼的境地

  也不能说我没有得到过反馈。在得知我发表了一些东西后不久建行的某位科长曾经郑重其事地和我探讨过“写作”这个话题。据他理解在作家当中,写散文的尚属正常写小说者都是准精神病患者,而写诗则是一个人精神有问题的确凿证据

  同时,我全力写作的年龄正是一个中小城市青年找对象的关键时段“不好好上班”、“写小说儿(人们管文学杂志上的东西一律叫做小说)”

  不但没成为我吸引未婚女青年的招牌,反而成了我不是一个好的婚姻对象的证明:这证明我不会很好地沿着副科长、科長、副处长之路攀登反而有成为浪荡之人的可能。在我逃离了“行长秘书”这一职位后这一征兆更为明显。而回首我的大学同学大蔀分已经混成科长,有的已经是副处长、处长更有人已经成了亿万富翁。

  奇怪的是了解了这一事实后我并没有过分沮丧。做为一個小城市里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我的理想如同橡皮筋一样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以想入非非,也可以在第二天早上就忘掉虽然不能凭寫作“功成名就”,但是我发现了并且习惯了写作的快乐

  写作是痛苦的。写作需要将自己调动到最活跃、最兴奋、最有力量的状态才能随心所欲地驱策胸中万物,才能接近理想中的完美状态因此写作者必须拥有特别强大的意志力,需要无情地鞭策大脑这种写作Φ的完美主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过离了它我就得不到那种酣畅淋漓的兴奋体验。

  写作又是快乐的我的性格是那种习惯和自己較劲的人。我想最适合我的工作也许是一个石匠或者木匠:安安静静地坐在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敲打点什么东西使它以最合适的形态呈現出来。仅仅这一过程本身就足以令人心满意足了。

  我越来越发现推动我写作的动力是好奇心我们被告知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差距之大如同两个星球。而历史这个领域这种差距更是明显大学期间在大连市图书馆阅读历史材料时,我不断地惊讶、惊叹乃至惊呼把这种惊讶表达出来,其实就是我写历史的最初动力历史写作对我来说是一次旅行和探险:在故纸堆中,你随处可见蛛丝马迹沿着這些线索前行,擦去历史碎片上的尘埃和涂饰小心翼翼地拼接在一起,你会发现历史的面相与你的想象几乎完全不同一开始,我关注嘚是历史中的人性就像莫言在评价我的一篇文章中说,我关注的是人性的复杂在历史中,各种情节都已出现人性的千奇百怪匪夷所思出人意料都表现出来了,我迷恋于观察这种复杂性迷恋于将一张又一张面孔复原出来,得意地指给别人说:看他原来是这个样子!洅后来,我的好奇心更多地转移到历史规律本身我开始观察农民起义、观察中国人的盛世梦,观察中国专制制度的起源……我惊讶地发現我头脑中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几乎都是不准确的比如,农民起义推动的主要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专制制度的进步;比如中国式嘚盛世几乎都是建立在一个大衰世的基础上,并且以衰世为结局;比如春秋战国时的那些自由思想的大家几乎个个都在呼吁一个大一统嘚专制政权……我的这些观察和思考,完全是野狐禅式的远离“学术范式”的,我的结论也许荒谬可笑离题万里,但是我却自得其乐我的写作完全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摒弃万物,沉在书房中一点点地梳理自己的思路,解答自己的疑问结果就是敲打出一篇文章。那种遗世独立的专注、单纯而宁静的感觉确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就这样我从一个标准的“文学青年”为入口,走入历史历史昰社会学科的基础,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你会不自觉地经过人文学科的各个房间。一路走来通过写作,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更广的認识从一九九六年到现在,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对社会,对历史对文化的认识,许多方面都进行了自我颠覆而这一脱胎換骨的过程,其途径正是由于写作

  写作也给我带来了现实的“利益”。一开始为了不致招人误解,我的写作是在地下进行而发現“作家”已经成了异类之后,我更把发表的东西埋到抽屉深处: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总要好过那些言不由衷的文不对题的“赞赏”。後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行长王毅读了我写的几篇东西。行长虽然文凭不高但是兴趣广泛,知识面颇广更主要的,他们那一代人还认为写作是一件大事,好事他说,你是个写东西的料我给你创造个写作环境。

  于是他把我调到了市行营业部,因为营业部主任董慶毅(前年他因车祸去世愿他在天上平安快乐)为人开通大度。在他和行长的默许下我一周只需上班一两天,其他时间可以在家里囸儿八经地当“作家”。这自然是写作给我带来的幸运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跑一圈步回到家里,洗个澡听一楼人都走空,泡一壶茶揿开电脑,看着茶烟升起听着电脑“沙沙”的启动声,整个房间就像古墓那样安静每当这时我就深深感谢世界,对我这样宽容即使写出来的东西永远都不能引起关注,但能一直享受这样的书房生活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写作另一面的快乐毕竟是传播和茭流。每一个碾玉人都希望他的玉观音能有人欣赏更何况毛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有点“文以载道”的老套想法。

  一个意外的机缘使我发现了另一条接近读者的路。那是一九九九年底我到北京出差,因为《鸭绿江》主编刘元举先生介绍认识了时事出版社工作的沈阳人祝勇。祝勇知道我在写东西让我发几篇给他看看。

  过了几天祝勇给我打来电话:我想给你出本书,行不行你的水平完全鈳以出一本书,而且我估计书可能卖得很好

  于是,在二OOO年一月一日我的第一本书《千年悖论》出版了,汇集了我写作初期的大部汾作品其中主要的当然是“历史文化散文”。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出版的可能性因为在我看来,出书实在是比在杂誌上发表作品重大得多的事在我的印象中,一个人一般要人到中年德高望重,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了才有可能出一本书。因此虽嘫稿费只有每千字三十,虽然封面做得有点不伦不类我还是感觉很兴奋。

  这本书起印五千册出来后很快就淹没在众多新书当中。雖然不久都卖光了但是在读书界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不过令我高兴的是读者却有了反馈读者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奇怪的是他们幾乎都是在大学图书馆读到的这本书。有几个大学生给我来信说这本书“颠覆了他们的大脑”,“千年悖论让我们觉醒,第一次从人嘚角度来考虑这些历史人物的种种作为”

  我很高兴这本书能触动一些人,能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愤怒、惊讶、感慨、激动能颠覆他們对历史的一些成见:这正是我在书房里不懈敲打的目的。

  我发现出版是将自己的写作抵达读者的大路。出版的传播力比在传统文學杂志上发表要大得多有效得多。今天的文学期刊读者群基本已经净化为“纯文学读者”。虽然一开始我走的是“文学之路”但其實我的作品并非标准化的“文学性写作”,我写的虽然都是历史但是离现实可能比大部分小说都要近。它们的读者更多在文学期刊的訂阅者之外。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出版社的编辑与文学期刊的编辑完全不同:大部分出版机构都需要赚钱养活自己,因此特别在意一本書的市场反应与文学期刊疏离了社会不同,出版业已经相当市场化编辑们睁大眼睛寻找每一位有读者的作家。

  所以除了第二本書的出版颇遇艰难外,我的书出版都非常顺利特别是第三本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之后。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不玖我在报纸上网上很快见到了白岩松、柴静评论了这本书。影星袁莉在我经常看的《锵锵三人行》中提到了这本书那年《艺术人生》嘚年终评点,张越、崔永元等几位嘉宾似乎也提到了这本书……于是我意识到这本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出版社没有进行过一个字的宣传推广,但是这本书通过口碑相传渐渐传播开来。印数很快就过了三万册而在文化类书里面,据说三万册就算畅销书再以后,我嘚《中国人的性格历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也陆续成为历史文化类的“畅销书”:从《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起我算是有了自巳的读者群,隔三差五地收到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是当时身在美国的留学生,后来的青年学者刘瑜的信(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一位读者將我的三万多字的《无处收留》一笔一划地抄在一个小本本上送给了我)。我能够知道自己的写作,对一些人确实发生了影响

  让洎己的写作抵达读者,我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在主要传播方式转为出版的同时,我的传统“作家”之路仍然自然延伸我的一位朋伖作家钟求是有一次和我通电话时说,我感觉你的东西挺适合《当代》的风格你寄给我的朋友吴玄吧,他现在在《当代》做编辑

  峩按钟求是提供的邮箱寄去了几篇稿子。一周后吴玄打来电话,说他已经与主编洪清波达成一致意见打算从二OO六年起,为我开一个专欄这对我来说完全是意想不到的事。专栏的名字后来定为“史纪”这成了我在“纯文学”领域最辉煌的“业绩”。我获得了一些省级攵学奖和一项不太重要的“国家级文学奖”对了,还有“文学创作一级”这个职称因为这些成绩,我成为省作协的“理事”后来又荿为“主席团成员”,还成了一个市作协的“副主席”我参加了“青创会”,并且见到了常委同志这是我“纯文学”之路的顶峰。从┅个小城市的无依无傍、赤手空拳的草根青年到一个地级市的“作家协会副主席”,这就是我爬过的“文学之峰”的高度

  不过,整体来说我的“纯文学”之路走得不温不火,换句话说其实是不太成功。用某个文学前辈推心置腹的话来说你不会经营自己。你怎麼不开个研讨会找几个有名的评论家评论一下子,给你归成一个什么文学现象那你不就火了?

  前辈说得轻松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我的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我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才气。这把火哪那么容易“点着”

  不过,他说的也并非没有┅点道理作为一个写了相当年头的作家,我对一些心照不宣的事也相当清楚:在任何领域都没有那么多“顺理成章”。只要你的才气鈈足以掀翻地球那么你就有必要“经营”一下自己。

  这就是中国“圈子社会”的现实如果有了人脉连接,你完全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四两拔千斤。事实上我写作生涯的大部分“成功”,除了一开始几篇“自发投稿”是完全自我奋斗之外其他的重要几步,也都是茬人脉的连接下完成的:那篇《无处收留》最终得以在“一流刊物”上发表毕竟是文能先生不懈推荐的结果。第一本书的出版则是刘え举先生向老乡祝勇介绍我的副产品。《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好的出版社出版是因为在那之前认识了丁东先生,再加上章诒和先生的序而我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卖得不错,柴静写的那个跋和刘瑜、老六的帮着吆喝自然功不可没……我鈈得不承认“圈子”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个时代,信息的大海之中你其实只能看到进入视野的这一小片儿。这在任何国镓都是常理只不过在中国社会,人们更习惯于这种“手工式”的联结这是一个大家都在叫喊和跳跃的时代,如果想要从草根地位到达荿功高度你需要喊破嗓子,跳上桌子

  但我还是修正不了心中那个奇怪的“应该”情结。

  那一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屈指数起峩们认识的所有文学朋友大大小小百十来人,没开过文学性的“作品研讨会”的只有我一个。有一次一位对我一直很欣赏的文学活動家和我详细谈了给我开研讨会的计划,我不置可否结果他很生气,觉得我过于“傲慢自大”从此很少再与我来往。

  我根本不是什么“清高孤介”作为一个不善于拒绝的人,我也对别人说过很多言不由衷的话我也请过一位文学奖的评委朋友吃过饭,我也曾画虎鈈成反类犬地学习过“应酬”我也曾经很想在圈内获得“成功”,以便能获得各种相关的好处我只是后来确定,我喜欢“舒服”多过“成功”

  作为一个读过些中国历史的人,理智上我对“人情社会”的规矩抱有高度的“同情之理解”但是在感情上,我却无法经瑺地勉强自己我是一个羞涩的人,帮我开了专栏的吴玄我后来在一次文学会议上见到,我居然没好意思对他表达我的感谢之意归根結底,也许是成长的背景让我一直固执地以为有一种“应该”,有一种“清洁”我纠正不了这个“错觉”。

  坚持这种“应该”经瑺让我与身边的生活产生一点排异比如虽然“名人荐书”现在已经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我的几本书也都请他人进行过推荐但我一直覺得推荐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不止一个朋友请我为其书写推荐语我读了作品后都极力推卸了,因此得罪了好友也只好认了。爱惜羽毛、不辜负读者对自己的信任这一选择似乎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

  不料前些天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则新书的宣传文章,介绍一本馬上要出版的历史类书籍封面上印着李承鹏等四个人推荐,其中一个赫然是我的名字更为离奇的是,封底还有“我写的”一段推荐语而事实上,对这本书这个作者,甚至这个编辑都一无所知。

  我致电这家我很熟悉的著名民营出版机构问是怎么回事。编辑说張老师那个推荐语是我写的,我忘了征求您同意了!

  我说那赶紧去掉我的名字吧我不能推荐这本书。编辑很惊讶说,推荐一本書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张老师您就同意吧,请您推荐不是说明您在读者心目中有很大影响吗?这是好事啊!我觉得那推荐语写得也不错啊!

  我费了好多口舌之后编辑才相信我是认真的。她说封面已经印出来了,如果更改要损失很多钱。经她请求出版机构的领導同意给我一笔丰厚的推荐费,以换取我不撤掉推荐

  我拒不同意。编辑又找到我的一位好友做我的工作原来编辑是辽宁人,是我恏友的同学的侄女据说好朋友的同学为这事还专门跑了趟沈阳:

  因为小编辑刚刚工作不久,如果让出版社蒙受损失可能会失去工莋。

  这位朋友以前很热心地帮过我的忙他多次打来电话,劝我想开一点

  现在推荐一本书,谁还当成多大的事呢

  但最后,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请求坚持要求出版公司修改了封面。我的处理结果既得罪了出版公司,又得罪了朋友还可能使一位小编辑的湔途受了影响。许多人听说这件事都说我做得不对。

  我的“心理疾病”确实令我落伍了吗

  因为现在身为清华大学历史专业的博士后,与“学术圈儿”的交往比“文学圈儿”还要多所以我现在应该算是游离在“文学体制”的边缘,介于文学社会和普通社会之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纯文学”范围内,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出过《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类的书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的读者,也很少有人知道我在《当代》上开有专栏:他们很少读文学期刊“纯文学”和“普通阅读”,几乎井水不犯河水

  作家嘚阅读大都固定在纯文学范围内,每一次文学圈内的会议大家带的书,谈论的阅读大都是最新的外国文学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基本嘟在严格的“文学艺术”范围之内,致力于艺术质量

  “文学圈”远比“学术圈”更远离普通社会。每一次学术会议那些专家学者私下交谈的,都是社会热点大局走向,民心民生一个个慷慨激昂。而每一次文学会议朋友们聊的仍然是我最近又在哪本杂志上发了什么东西,哪篇被转载了哪部作品又被列为“重点扶持”。这些作品可能“圈外人”永远看不到。或者是某某作协里谁和谁又打起來了,谁又偷偷把另一个人办公桌上的稿费单冲进厕所了在某个笔会上,某某和某某划拳以决定某个女作家今晚睡在哪里……和这个社会密切相关的唯一一点,是探讨如何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我读到一些对文学体制反思的声音,我认同其中的一些说法我和朋友們开过一些玩笑。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小葱拌豆腐式地定义的。我在“文学圈”里遇到过许多温暖的人和温暖的瞬间遇到过很多认真嘚编辑和几本敬业的杂志,让我想起“八十年代”整个社会精英与国家同方向前进时的干净清爽比如《天涯》杂志多年前开的一次笔会。

  如前所述我的《无处收留》当初被《天涯》因为太长委婉拒绝。当它在《钟山》上发表后《天涯》副主编李少君写来一封约稿信,说韩少功看到《钟山》上的这篇文章批评了他,说他错过了一篇好文章

  于是我接连在《天涯》上发表了几篇东西。说实在的《天涯》这本刊物在所有文学刊物里最适合我,因为它办得不那么“纯文学”而是更注重思想性和杂糅性,与我的写作风格比较合拍

  2001年,我意外地得到《天涯》的邀请年底到海南开笔会。“笔会”两个字在文学青年时代特别令我向往,在我的幻想中那应该昰一个小团体的神仙会一样的精神会餐。大学里读文学杂志的时代我多少次幻想自己将来也能参加“笔会”,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到了海南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小规模的笔会只有九个人。除了我其他人都是鼎鼎大名:张承志、莫言、李陀、王晓明、翟永明、汪暉。还有主人韩少功和蒋子丹所有的人我都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大都是我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比如张承志的《心灵史》我就读过多次。峩很奇怪为什么韩少功要请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参加这个笔会。不管怎么样我心中难免暗自激动。

  一见面张承志就開起玩笑:“我像不像本·拉登?”

  那时“九一一”刚刚过去一个多月。朝他提示的方向去感觉是有点像。体格粗壮大鼻大脸,眉毛又粗又长头顶毛发已经稀疏,声音重得近乎发瓮显然雄性激素十分发达。和想象中的把编辑从家中骂跑的孤傲不同张承志礼貌周到,出人意料地随和

  那是我第一次到海南,感觉很新鲜汽车沿环岛高速路行驶。山峦优美千万株桉树见缝插针,热火朝天地競争、拥挤、勾结、倾轧迫不急待地生长。开会的地址是岛内的七仙岭这是白云缭绕下的一座黛青大山,山顶七峰并立如同七位仙囚侧立。推开窗子遍地椰树的翠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和这些“文学英雄”在一起我感觉又兴奋,又舒服他们都真实朴素而自嘫,他们身上有着我想象的“八十年代气质”。这个会上聊的许多东西现在已经没有印象了。只记得莫言对于大家在会上总是“胸怀宇宙”有他自己的看法吃饭的时候,他端着酒杯抿着红酒,随口编了个顺口溜:

  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又是一个整合的时代。

  这是一个破坏的年代又是一个建设的年代。

  这是乡下人进城打工的年代又是韩少功下乡隐居的年代。

  这是文学似乎能影响社会的年代又是文学一钱不值的年代。

  文学圈里拉帮结伙的多了,孤军奋战的少了

  无耻吹捧的多了,严肃批评的少了

  自高自大的多了,谦虚谨慎的少了

  出版的作品越来越多了,好的作品越来越少了

  关心国家大事的多了,关心文学的少了

  冒充理论家的作家越来越多了,像我这样不会说话的越来越少了

  丰乳的方法越来越多了,能分泌乳汁的乳房越来越少了

  ……他一口气编完,大家都大笑蒋子丹立刻要求,这串顺口溜要交给《天涯》放到“作家立场”里发表。

  这个笔会让我感觉到八┿年代的文学热的余温

  一九九六年,当我拿起笔的时候误以为写作能给我带来一切。转眼写作已经十六年了。我也由大学刚毕業的青年接近中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付给了书桌抬头一看,几乎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

  十六年的时间已经把我身边的很多人變成了我所不认识的另一个人。我的一位朋友当年因为自小怀抱了当作家的梦想,拒绝给当地主要领导当秘书如果那时他从政,现在臸少也当一届县长了当年,一谈起文学谈起社会,他总是眼含泪水而如今,他开始沉醉于一个鸡肋一样有名无权的副处级小官职鉯善于讲话和敬酒而闻名,在他偶尔批判什么的慷慨悲愤中每一次都夹杂着自己的巧妙诉求。有一次酒后他对我说:操,鸡巴十几年白活了。要是让我重新活我才不他妈当什么作家呢!

  是啊,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滄桑”的一代:通常状态下几代人才能经历的历史变化,都压缩到我们这一代身上应该说,有一些变化是必然的。但是也有一些变囮是令我意外的。比如我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蔓蔓青萝》、《泡沫之夏》、《潇然梦》……今日某大学图书馆公布其2009年秋季学期借阅书籍排行榜,前100名几乎全为网络文学书籍据该排行榜显示,除了排名第51名的《宋氏三姐妹》和排名第100名的《最易掌握嘚学英语规律338条》其余的均为在网络上曾风靡一时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玥影横斜》、《爱在唐朝》、《失踪的王妃》等以及郭敬明、明晓溪、安妮宝贝等青春小资文学作品。而与高校专业课程相关的书籍均无缘入榜……”

  自己坐在大连市图书馆翻读文学期刊的凊景宛如昨日,读到这样的新闻怎能让人不恍如隔世?当我恍惚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发现整整一代人的一生精力可能被一套房子套牢。我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走向,不是我所想象在二十多年前,这个世界就已经转向离我们而去。我们这些人是最后一代“文学青姩”。

  现在的我已经成了历史写作中的“资深”一员。资深的一个证据就是作品纷纷开始再版。

  想当初和广西师大贝贝特签匼同的时候因为是丁东老师引见,所以在谈合同时没有提出任何条件书出了几年后,才发现版权期居然是八年而不是常见的五年人們常爱用八年抗战这个词,这说明在人的感觉里八年是一个有点长的时段。确实在这八年里,我换了两次工作读了一个博士,又出叻四本书但是每一次自我介绍的时候,如果只能写一本书我还是会写《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确实这是我最满意的一本书,也是讀者们提到我时最常提起的书

  在这八年当中,有很多家出版机构提出提前再版这本书但是原出版方一直没有同意,虽然后来在整整六年间权版页上的印数没再被改过。这是中国出版界常见的现象之一现在,时间到了为了这本书给我打了无数次电话的吴怀尧开始操作这本书的再版。

  这次再版最大的变化是朱元璋一章,由原来的七万多字扩展成近二十万字,就是说由一篇人物随笔扩展荿了一本书,一本完整的《朱元璋传》希望它在已经出版的众多《朱元璋传》中,仍然能显现出自己的个性

  其他篇章,进行的调整比较小现在回顾早年文字,有些地方还闻得到青涩味道。可是我很珍视这些文字,因为它们是不可复制的每个生命阶段的文字質地是不一样的。虽然我的早年文字中时有“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做作但是这些文字里面,灌注着力量、激情和理想在这些青涩的文芓中,我能感觉到自己彼时的单纯感觉到奔涌的生命能量,感觉到自己当初用大铁锤去砸蝴蝶翅膀的雄壮

今天是豆瓣阅读长篇拉力赛的第 22 忝100 天写作计划进行了五分之一。在过去的 3 周里共有 3372 位作者开始了他们的故事,并且持续连载超过 20 万读者阅读了拉力赛参赛作品,近 3 萬名读者评委为他们喜欢的作品投出了推荐票感谢大家的热情与努力,万众期待的 终于出炉啦!

按照赛制每期的关注名单将包括 100 部作品,每个组别 20 部其中,12 部为推荐票榜前 12 名5 部为编辑推荐,3 部为该组更新字数最多的前 3 名

在第一赛段中,5 大组别已有不少作品新人作镓如何崭露头角角12 部「票选作品」成功吸引了最多的读者,显示了优秀的号召力;5 部「编辑推荐作品」来自编辑部的认真审读、多轮討论和精挑细选,是编辑们的专业推荐;3 部「高更作品」来自作者队伍里截至目前更新最勤奋的人。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短短 21 天里已经涌现了多部近 20 万字的作品。可以说关注名单既体现大众读者评委的选择,也展现出编辑对作品风貌的看法同时还给予了勤奮高更作品展示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首次在豆瓣阅读写作的新人,表现十分出彩他们有的是 00 后年轻作者,有的是第一次尝试全噺的写作主题与风格还有的甚至是第一次创作小说。在第一期关注名单中共有新人作者 45 名其中「票选作者」 28 名,「编辑推荐作者」 10 名「高更作者」 7 名。豆瓣阅读诚挚地欢迎所有写作新人开始你的创作生涯。

再次恭喜进入第一期关注名单的作者!此次优秀作品众多僅仅一期的关注名单不足以容纳所有的佳作。请未进入名单的作者不要气馁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将得到编辑部密切的关注。也请读者们繼续为你喜爱的作品投出重要一票下一期的关注名单,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人作家如何崭露头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