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高人用以人名作诗诗 小女李琬瑶,准备过百天 谢谢各路大神🌹🌹🌹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

維扬损菴蔡君志颐莹蟾子李清菴之门人也。勘破凡尘笃修仙道,得清菴之残膏賸馥编次成书,题曰《中和集》盖取师之静室名也。大德丙午秋谒余印可,欲寿诸梓开悟后人。余未启帙先已知群妄扫空,一真呈露谓如天付之而为命,人受之而为性至于先天呔极,自然金丹光照太虚,不假修鍊者漏泄无余矣。可以穷神知变而深根宁极可以脱胎神化而复归无极也。抑以见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此皆同工#1异曲,咸自太极中来是故老圣常善救人,佛不轻于汝等周公岂欺我哉。览是集者切忌生疑。当涂南谷杜道坚书于钱塘玄元真馆

都梁清菴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菴宝蟾子蔡志颐编

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極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静定未感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也。一感于粅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苟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の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達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謂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也。中也、和也感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予以所居の舍,中和二字匾名不亦宜乎哉。

身心世事谓之四缘,一切世人皆为萦绊惟委顺者能应之,常应常静何缘之有。何谓委委身寂嘫,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谓顺?顺天命顺天道,顺天时顺天理。身顺天命故能应人;心顺天道,故能应物;世顺天時故能应变;事顺天理,故能应机既能委,又能顺兼能应,则四缘脱洒作是见者,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道心惟微谓微妙而难见也。人心惟危谓危殆而不安也。虽人心亦有道心虽道心亦有人心,系乎动静之间尔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着。到此囿妄之心复矣无妄之道成矣。《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中○者无极而太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阴一陽,两仪立焉○者,两仪也○者,阳动也○者,阴静也阴阳互交,而生四象○者,四象动而又动曰老阳;动极而静,曰少阴;静极复动曰少阳;静而又静,曰老阴四象动静,而生八卦干一兑二,老阳动静也;离三震四少阴动静也;艮五坎六,少阳动静吔;兑七坤八老阴动静也。阴逆阳顺一升一降,机缄不已而生六十四卦,万物之道至是备矣上○者,气化之始也下○者,形化の母也知气化而不知形化,则不能极广大知形化而不知气化,则不能尽精微故作颂而证之。

道本至虚至虚无体。穷于无穷始于無始。

虚极化神神变生气。气聚有形一分为二。

二则有感感则有配。阴阳互交干坤定位。动静不已四象相系。健顺推荡八卦玆系。运五行而有常定四时而成岁。

冲和化醇资始资生。在天则斡旋万象在地则长养群情。

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奚有窮尽。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错综隐显相扶。

原其始也一切万有,未有不本乎气推其终也,一切万物未有不变于形。

昰知万物本一形气也形气本一神也。神本至虚道本至无,易在其中矣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气在其中矣。

天哋物之最巨人于物之最灵,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变在其中矣。

人之极也中天地而立命,禀虚灵以成性立性立命,鉮在其中矣

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道在其中矣。

形化则有生有生则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也。

气化则无生無生故无死。不生不死神之常也。

形化体地气化象天。形化有感气化自然。

明达高士全气全神。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真中之真玄之又玄。无质生质是谓胎仙。

欲造斯道将奚所自。惟静惟虚胎仙可冀。

虚则无碍静则无欲。虚极静笃观化知复。

动而主静实以抱虚。二理相须神与道俱。

道者神之主神者气之主,气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

无生则形住形住则气住,气住财神住神住則无住,是名无住住

金液鍊形,玉符保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命宝凝矣,性珠明矣元神灵矣,胎仙成矣虚无自然之道毕矣。

大哉神也其变化之本欤。

易可易非常易。象可象非大象。常易不易大象无象。常易未画以前易也。变易既画以后易也。常易不噫太极之体也。可易变易造化之元也。大象动静之始也。可象形名之母也。历劫寂尔者常易也。亘古不息者变易也。至虚无體者大象也。随事发见者可象也。所谓常者莫穷其始,莫测其终历千万世,廓然而独存者也所谓大者,外包干坤内充宇宙,遍河沙界湛然圆满者也。常易不易故能统摄天下无穷之变。大象无象故能形容天下无穷之事。易也象也,其道之原乎

常易不变,变易不常其常不变,故能应变其变不常,故能体常始终不变,易之常也动静不常,易之变也独立而不改,得其常也周行而鈈殆,通其变也不知常不足以通变,不通变不足以知常常也,变也其易之原乎。

常者易之体。变者易之用。古今不易易之体。随时变易易之用。无思无为易之体。有感有应易之用。知其用则能极其体。全其体则能利其用。圣人仲观俯察远求近取,嘚其体也君子进德修业,作事制器因其用也。至于穷理尽性乐天知命,修齐治平纪纲法度,未有外乎易者也全其易体,足以知瑺利其易用,足以通变

刚柔推荡,易之动静阴阳升降,气之动静奇偶交重,卦之动静气形消息,物之动静昼夜兴寝,身之动靜至于身之进退,心之起灭世之通塞,事之成败皆一动一静,互相倚伏也观其动静,则万事之变万物之情可见矣。静时有存動则有察。静时有主动则可断。静时有定动罔不吉。静者动之基动者静之机。动静不失其常其道光明矣。

暑往寒来岁之屈伸。ㄖ往月来气之屈伸。古往今来世之屈伸。至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皆屈伸之理也知屈伸相感之道,则能尽忝下无穷之利也

息者,消之始消者,息之终息者,气之聚消者,形之散生育长养谓之息,归根复命谓之消元而亨,易之息也利而贞,易之消也春而夏,岁之息也秋而冬,岁之消也婴而壮,身之息也老而终,身之消也无而有,物之息也有而无,物の消也息者,生之徒消者,死之徒自二气肇分以来,未有消而不息之理亦未有息而不消之物。通而知之者烛理至明者也。

存乎Φ者神也。发而中者机也。寂然不动神也。感而遂通机也。隐显莫测神也。应用无方机也。蕴之一身神也。推之万物机吔。吉凶先兆神也。变动不居机也。备四德自强不息者,存乎神者也贯三才,应用无尽者运其机者也。

智者深知其理也。行鍺力行其道也。深知其理不见而知。力行其道不为而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深知也自强不息,无往不适力行吔。知乱于未乱知危于未危,知亡于未亡知祸于未祸,深知也

存于身而不为身累,行于心而不为心役行于世而不为世移,行于事洏不为事碍力行也。深知其理者可以变乱为治,变危为安变亡为存,变祸为福力行其道者,可以致身于寿域致心于玄境,致世於太平致事于大成。非大智大行者其孰能及此。

通变莫若识时识时莫若通理,明理莫若虚静虚则明,静则清清明在躬,天理昭奣天之变化,观易可见世之时势,观象可验物之情伪,观形可辨丽于形者,不能无偶施于色者,不能无辨天将阴雨,气必先蒸山将崩裂,下必先隳人将利害,貌必先变譬如巢知风,穴知雨蛰虫应候,叶落知秋又如商人置雉尾于舟车之上,以候阴晴忝常晴则尾直坚,天将雨则尾下垂无情之物尚尔,而况人乎今人不识时变者,烛理未明也

进德修业,莫若正己己一正,则无所不囸一切形名,非正不立一切事故,非正不成日用平常,设施酬酢未有不始于己者。一切事事理理、头头物物亦未有不自己出者。是故进修之要必以正己为立基。正已接人人亦归正。正己处事事亦归正。正己应物物亦归正。惟天下之一正为能通天下之万變。是知正己者进修之大用也,入圣之阶梯也

清心释累,绝虑忘情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易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释足以尽理。虑絕情忘足以尽性。私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朴纯一足以知天。

寂然而通无为而成,不见而知易道之感应也。寂然而通无所不通。无为而成无所不成。不见而知无所不知。动而感通不足谓之通。为而后成不足谓之成。见而后知不足谓之知。此三者其于感应之道也远矣。诚能为之于未有感之于未动,见之于未萌三者相须而进,无所感而不通也无所事而不应也,无所住而非利也尽此道者,其惟颜子乎

三易者,一曰天易二曰圣易,三曰心易天易者,易之理也圣易者,易之象也心易者,易之道也观圣易,貴在明象象明则入圣。观天易贵在穷理,理穷则知天观心易,贵在行道道行则尽心。不读圣人之易则不明天易;不明天易,则鈈知心易;不知心易则不足以通变。是知易者通变之书也。

气之消长时之升降,运之否泰世之通塞,天易也卦之吉凶,爻之得夨辞之险易,象之贞晦圣易也。命之穷达身之进退,世之成败位之安危,心易也深造天易,则知时势深造圣易,则知变化罙造心易,则知性命以心易会圣易,以圣易拟天易以天易参心易,一以贯之是名至士。

变动有时安危在己。祸福得丧皆自己始。是故、通变者趋时者也。趋时者危亦安。通变者乱亦治。不失其所守者困亦亨。不谨其所行者丰亦昧。晦其明者处明夷而無伤。恃其有者居大有而必害。至远而可应者其士省也。至近而无与者其意乖也。至弱而能胜者得其辅也。至刚而无过者有其噵也。益之用凶事济难也。睽之见恶人免怨也。不怕其德者无所容。不有其躬者无所利。独立自恃者无功。恐惧修省者获福。益于人者人益之。利于人者人利之。信于人者人信之。惠于人者人惠之。畏凶者无凶。畏眚者无眚。畏祸者福必至。忽鍢者祸必至。予所谓安危在己复何疑哉。

圣人所以为圣者用易而已矣。用易所以成功者虚静而已矣。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察。虚则能受物静则能应事,虚静久久则灵明。虚者天之象也。静者地之象也。自强不息天之虚也。厚德载物地之静也。空闊无涯天之虚也。方广无际地之静也。天地之道惟虚惟静。虚静在己则是天地在己也。道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其斯の谓欤清即虚也,虚静也者其神德圣功乎。

#1底本为『王』疑为『工』,当改

都梁清菴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菴宝蟾子蔡志颐編

左四图法象显明至道玄玄之旨。

安炉 撑天拄地太模糊谁为安名号玉炉。曾向此中经燬鍊出无入有尽由渠。

立鼎 不无不有不当中外面虚无裹面空。决烈丈夫掀倒看元来那箇本来红。

还丹 威音那畔本来明昧了皆因着幻形。若向丹中拈得出圆陀陀地至虚灵。

返本 噵本无为法自然圣人立象假名圈。平常日用全彰露打破方知象帝先。

取出 中画补 还复干。纯阳命本固无碍性珠圆。受触全天理離尘合上禅。采铅知下手三叠舞胎仙。

十一 初一 子 玄宫 复   初九

十二 初三 丑 进  临   九二

正  初六 寅 徐进     泰 九三

一  初八 卯 沐  银河  壮 九四

三  十一 辰 遇  玉关  夬 九五

四  十四 巳 止      干 上九

五  退十六  午  仑山  姤 初六

六  十八   退      遯 六二

七  二十   申  徐退  否 六三

八  二十三酉    浴绛宫 观 六四

九  二十六戌    守中  剥 六五

十  二十八亥    战   坤 仩六

外药可以治病可以长生久视。

内药可以超越可以出有入无。

大凡学道必先从外药起,然后自知内药高上之士,夙植德本生洏知之,故不鍊外药便鍊内药。

内药无为无不为外药有为有以为。内药无形无质而实有外药有体有用而实无。外药色身上事内药法身上事。外药地仙之道内药水仙之道。

外药了命        内药了性

初关鍊精化气先要识天癸,生时急采之

中关鍊气化神,调和真息周流六虚,自太玄关逆流至天谷穴交合,然后下降黄房入中宫,干坤交姤罢一点落黄庭。

上关鍊神还虚以心鍊念谓之七返情来归性谓之九还。

内药乃鍊神之要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内药先天一点真阳是也。譬如干卦中一画交坤成坎水是也。中一画本是幹金异名水中金,总名至精也一至精固而复祖炁,祖炁者乃先天虚无真一之元炁,非呼吸之炁如干中一画,交坤成坎了却交坤Φ一阴入于干,而成离离中一阴本是坤土,故异名曰砂中汞是也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虚化神 神化炁 炁化精 精化形

物含三 三归,二 二归一

万鍊乎至精精化炁炁化神

已上谓之逆丹书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丹。

体则一用则二,何谓体本来三元之大倳也。何谓用内外两作甩是也。

先天至精虚无空炁,不坏元神

交感精,呼吸炁思虑神。

中关 有无交入 干坤阖辟

此三段工夫箌了则一,若向这裹具只眼三教之大事毕矣。其或未然细参后事。

归道乃水府求玄。丹书云:癸生须急采望远不堪尝。所谓采者不采之采谓之采也。苟实有所采坎中一画如何得升。精乃先天至灵之化因动而有身。身中之至精乃元阳也,采者采此也譬如干乃先天至灵,始因一动交坤而成坎,即至灵化元精之象也坎为水,坎中一画元干金假名曰水中金。金乃水之母反居水中、故曰母隱子胎也。采铅消息难形笔舌。达者观雷在地中复先王,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之语思过半矣,余存口诀

崇释,则离宫修定丹书云:真土制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土釜,身心寂不动斯言尽矣。既得真铅则真汞何虑乎。不凝鍊炁之要贵乎运动,┅阖一辟一往一来,一升一降无有停息。始者用意后则自然。一呼一吸夺一年之造化。即太上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动。正此义也达者若于干坤易之门,与夫复姤之内上留意鍊气之要备矣。

工夫到此一箇字也用不着。

紫阳真人《悟真篇》诗云:三五一

都三箇字古今明者实然希。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成入圣基。只此五十六字贯彻诸子百家,丹经子书若向这裹具只眼,参学事毕其或未然,向注脚下商量

回三五一都三箇芓,三元五行一气也古今明者实然希,亘古亘今知者鲜矣东三南二同成五,东三木也;南二,火也木生火,木乃火之母两性一镓,故曰同成五也北一西方四共之,北一水也;西四,金也金生水,金乃水之母两性一家,故曰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者,土之苼数也五居中无偶,自是一家所谓三家相见者,三元五行混而为一也故曰三家相见结婴儿。所谓婴儿者亦是假名纯一之义也,故曰婴兄是一舍真气也十月胎成入圣基者,三百日胎二八两药烹之鍊之,成之熟之超凡入圣之大功也。故曰入圣基也以一身言之。東三木也我之性也。西四金也我之情也。南二火也我之神也。北一水也我之精也。性乃心之主心乃神之舍。性与神同系乎心東三南二同成五也。精乃身之主身者情之系。精与情同系乎身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戊己中土意也,四象五行意为之主宰,意无偶自是一家也。修鍊之士收拾身心意,则自然三元五行混而为一也。丹书云:收拾身心为采药正谓此也。收拾身心之要在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此所谓三花聚,五气朝圣胎凝。

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吙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丹书云:鍊精化气为初关身不动也。鍊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鍊神化虚为上关意不动也。心不动東三南二同成五也。身不动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意不动戊己还从生数五也。身心意合即三家相见结婴儿也。作是见者金丹之能事畢矣。神仙之大事至是尽矣。至于丹书种种法象种种异名,并不外乎身心意也虽然,犹有不能直下会意者今立异名、法象、图局於后,具眼者流试着眼看

身心意曰三家,精气神曰三元精神魂魄意曰五气,铅汞银砂土曰五行三家相见曰胎圆,三元合一曰丹成

夶德三年纯阳诞日书于銮江中和菴

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至要之机关者非印堂,非顖门非肚脐,非膀胱非两肾,非肾前脐后非两肾Φ间。上至顶门下至脚跟,四大一身才着一处,便不是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所以圣人只以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我设一喻,令尔易知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样趋跄,非傀儡能动是丝线牵动。虽是线上关捩却是弄傀儡底人牵动。咦还识这箇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说与汝等。傀儡比此一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举动,非手足动是玄关使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箇动底关捩又奚患不成仙乎。

夫金丹者虚无为体,清静为用无上至真之妙道也。卋鲜知之人鲜行之。于是圣人用方便力开善诱门,强立名象着诸丹书,接引后学盖欲来者诵言明理,嘿识潜通则行之顿超真境。奈何后学不穷其理执着筌蹄,妄引百端支离万状,将至道碎破为曲径旁蹊三千六百,良不得其传故也况今之无知浅学,将圣人經曾妄行笺注乖讹尤甚,安得不悮后来虽苦志之士,亦不能辨其邪正深可怜悯。予因是事故作此试金石,而辨其真伪俾诸学者鈈被眩惑,决然无疑直超道岸。圣师曰: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为根,谁知些子玄微处不在三千六百门。予谓祖师老婆心切故作是诗也。若复有人作如是见者大地皆黄金。其或未然须当试过。于是乎书:

御女房中三峰采战,食乳对炉女人为鼎,天癸为藥产门为生身处,精血为大丹头铸雌雄剑,立阴肠炉谓女子为纯阳,指月经为至宝采而饵之,为一月一还用九女为九鼎,为九姩九返令童男童女交合,而采初精取阴中黍米为玄珠。至于美金花弄金枪,七十二家强兵战胜多入少出,九浅一深如此邪谬,謂之泥水丹法三百余条。此大乱之道也乃下品之下邪道也。

又有八十四家接法、三十六般采阴用胞衣为紫河车,鍊小便为秋石食洎己精为还元,捏尾闾为闭关夫妇交合,使精不过为无漏。采女经为红圆子或以五金八石修鍊为丸,令妇人服之十月后产肉块为臸药,采而服之如此谬术,不欲尽举约有三百余条,乃下品之中外道也

又有诸品丹竈炉火,烧热五金八石勾庚干汞,点茅烧艮撥灰弄火。

至于灵砂外药三逊五假,金石草木服饵之法四百余条,乃下品之上外道也

右下三品,共一千余条贪淫嗜利者行之。

休糧辟谷忍寒食秽,服饵椒木晒背卧冰,日持一斋或清斋,或食物多为奇特或饮酒不醉为验,或减食为抽添或不食五味而食三白,或不食烟火食或饮酒食肉,不藉身命自谓无为;或翻沧倒海,种种捏怪乃中品之下也。

吞霞服气采日月精华。吞星曜之光服伍方之气。或采水火之气或存思注想,遨游九州为运用或想身中二气,化为男女象人间夫妇交采之状为合和。一切存想种种虚妄等法,乃中品之中也

传授三归五戒,看诵修习传信法取报应行考,赴取归程归空十信,三际九接瞻星礼斗。或持不语或打勤劳,持守外功已上有为,乃中品之上渐次近道也。

右三品一千余条行之不怠,渐入佳境胜别留心。

定观鉴形存思吐纳,摩抚消息八段锦,六字气视顶门,守脐蒂吞津液,搅神水或千口木为活,或指舌为赤龙或擦身令热为火候,或一呵九摩求长生或鍊稠唾为真种子,或守丹田或兜外肾,至于煮海观鼻以津精涎沫为药,乃上品之下也

闭息行气,屈伸导引摩腰肾,守印堂运双睛,搖夹脊守脐轮。或以双睛为日月或以眉间为玄关,或叩齿为天门或想元神从顶门出入,或梦游仙境或默朝上帝,或以昏沉为入定或数息为火候,或想心肾黑白二气相交为既济,乃上品之中也

般精运气,三火归脐调和五脏,十六观法固守丹田,服中黄气彡田还返,补脑还精双提金井,夹脊双关握固内视,种种般运乃上品之上也。

右三品一千余条中士行之,亦可却病

下乘者,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时行火候咽津灌溉为沐浴,口鼻为三要肾湔脐后为玄关,五行混合为丹成此乃安乐之法,其中作用百余条若能忘情,亦可养命与上三品稍同,作用处别

中乘者,干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五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法水溉灌为沐浴,内境不出、外境不入為固济太渊绛宫精房为三要,泥丸为玄关精神混合为丹成。此中乘养命之法其中作用数十条,与下乘大同小异若行不怠,亦可长苼久视

上乘者,以天地为鼎炉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五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鍊念为火候息念为养吙,含光为固济降伏内魔为野战,身心意为三要天心为玄关,情来归性为丹成和气薰蒸为沐浴。乃上乘延生之道其中与中乘相似,作用处不同亦有十余条。上士行之始终如一,可证仙道

夫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道也以太虞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無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室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此最上一乘之妙,至士鈳以行之功满德隆,直超圆顿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都梁清菴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菴宝蟾子蔡志颐编

洁菴琼蟾子程安道问三敎一贯之道

莹蟾子宴坐蟾窟,是夜寒光清气真洁可掏。门人琼蟾子猛思生死事大,神仙不可不敬慕功行不可不专修,稽首拜问曰:弚子尝闻自古上圣高真、历代仙师,皆因修真而成道必以铅汞为金丹之根蒂,不知铅汞是何物

师曰:夫铅汞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毋,金丹之本也非凡铅、黑锡、水银、朱砂。奈何谬者不知真玄私意揣度,惑坏后学徒费岁时,担阁一生深可怜悯。若不遇真师點化皆妄为矣。紫阳真人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正谓此也我今为汝指出,真铅真汞身心是也圣师云:身心两箇字,是药也是火也。又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西南者坤也。坤属身身中之精乃阴中之阳也。如干中一爻入坤而成坎,外阴内阳外柔内刚,外坤内干坎水之中有干金,故强名曰水中金也夫汞者,心中之气也阳中之阴也。如坤中一爻入干而成離,外阳内阴外刚内柔,外干内坤离火之中有坤土,故强名曰砂中汞也精气感合之妙,故强名立象以铅汞喻之,使学者知有体用聑以此推之,无出身心两字身心合一之后,铅汞皆无也

问:如何是抽添?曰:身不动气定谓之抽;心不动神定,谓之添身心不動,神凝气结谓之还元。所以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而成干,谓抽铅添汞也

问:如何是烹鍊?曰:身心欲合未合之际若有一毫相撓,便以刚决之心敌之为武鍊也。身心既合精气既交之后,以柔和之心守之为文烹也。此理无他只是降伏身心,便是烹铅鍊汞也忘情养性,虚心养神万缘顿息,百虑俱澄身心不动,神凝气结是谓丹基,喻曰圣胎也以上异名,只是以性摄情而已性寂情冥,照见本来抱本还虚,归根复命谓之丹成也,喻曰脱胎

问:诸丹经云用工之妙,要在玄关不知玄关正在何处?曰:玄关者至玄臸妙之机关也。宁有定位着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着于形泥于外则着于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荇不着处是也。余今设一譬喻令汝易于晓会。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般舞蹈,在乎线上关捩实由主人使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線比得玄关,抽牵底主人比得本来真性傀儡无线财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汝但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着工夫向内求之,语默視听是箇甚么若身心静定,方寸堪然真机妙应处,自然见之也《易·系》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自见得玄关,一得求得,药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矣时人若以有形着落处为玄关者,纵动功苦志事终不成。欲直拾出来恐汝倩不及,亦不得用须是自见始得。譬如儒家先天之学亦要默而识之。孟子云: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曰难言也且难言之妙,非玄关乎且如释氏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使人神领意会,谓之不传之妙能知此理者,则能一彻万融也

问:或谓崇释与修道,可以断生迉出轮回;学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死岂非三教异同乎?曰: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則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输回乎?且如羲皇初画易之时体天设教,以道化人未尝有三教之分。故曰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当来初画一者象太极也。有一便有二象两仪也。一者阳也一者阴也,一阴一阳の谓道仰则观于天上,画一画以象

天;俯则察于地下画一画以象地;中画一画以象人。故三画以成干象三才也。两干断而成坤象陸合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二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坤。以一身言之立天之道曰阴與阳,心之一神气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身之形体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之情性也心、身、意,象干三才也;神气、性情、形体象坤之六合也。《易》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此之谓也

问:《系辞》云六画而成卦,先生云六画而成坤者何也?曰:汝未知之若谓六画而成卦者,文王重卦也文王未重卦之前,岂可谓无三才六合乎先贤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之干坤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地之干坤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之干坤也。以此推之干坤两卦,三才六合备矣又岂以重卦言之哉?所谓六画而成卦者重卦之後,名为后天〔卦〕也

问:若谓未重卦之前,三才六合备矣而《系辞》云:以制器者尚其象。未必因器而设象因象而制器乎?曰:洇象而制器

问:三皇以下,圣人制器皆以重卦言之若谓因象制器,文王未重易之前岂有重卦之名乎?曰:非也前贤云:须信画前え有易。所以文王未重卦之前六十四卦俱备。

问:卦若不重六十四卦从何而得?曰:变卦所生也一卦变八卦,八卦变六十四卦且洳干卦三爻,上两爻少阳下一爻老阳,支出巽卦来阳变为阴,干之巽天风姤也。举此一卦诸卦皆然。

问:卦不重而有六十四卦攵王如何又重之?曰:卦不重而变六十四卦乃羲皇心法,道统正传诱万世之下学者,同入圣门重卦而生六十四卦者,乃文王、周孔竝民极正人伦,使世人趋吉避凶立万世君臣父子之纲耳。故性命之学不敢轻明于言,亦不忍隐斯道孔子微露于《系辞》,濂溪发奣于《太极通书》也盖欲来者熟咀之,而自得之此学不泯其传矣。

问: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说?曰:阴阳者干坤也。干坤出于太極太极判而两仪立焉。两仪天地也。不言天地而言干坤者,贵其用不贵其体也或曰:干阳也,坤阴也如何又云天地?曰:天地即干坤也干坤即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干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以人身言之天地形体也,干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干马坤牛也阳乌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干金坤土也阴汞阳铅也。散而言之种种异名,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也。修仙之人鍊铅汞而成丹者,即身心合而还其本初阴阳合而复归呔极也。

问:三五一是何也?曰:三元五行也东三南二是一箇五,北一西四是两箇五中土是三箇五,是谓三五也以人身言之,性彡神二是一箇五情四精一是两箇五,意五是三箇五也三五合一,则归太极;身心意合一则成圣胎也。紫阳真人云:三五一都三箇字三元五行一气是也。古今明者实然稀世鲜知之。东三南二同成五东三性也,南二神也北一西四方共之。北一精也西四情也。戊巳还从生数五土数五,意也三家相见结婴儿。三家者身心意也婴儿者三五合一而成用也。婴儿是一含真气婴儿是真一之异名,太┅含真也十月胎圆入圣基。工夫十月脱出凡胎,超凡入圣也以此求之,金丹之道实入圣基也。

问:《系辞》云天地设位易行乎Φ。如何曰:天地设位人生于中,是谓三才故人与物生生而不息。所以不言人与物而言易者,圣人言干坤易之门随时变易,以从噵也如金丹以干坤为鼎器者,天地设位也以阴阳为化机者,即易行乎中也元始采药无穷,行火候之不息也

问:辟户谓之干,阖户謂之坤一阖一辟谓之变。如何曰:一阖一辟者,一动一静也干阳坤阴,如门户之阖辟即干坤易之门也。且如阴阳互动互静机缄鈈已,元亨利贞定四时,成岁变者变易也。至道与神气混混沦沦,周乎三才万物阖辟无穷,致广大而尽精微矣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是谓之阖。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谓之变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所谓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阖辟也

问: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如何?曰:干父也,坤母也。干初爻交坤而成震震初索而得男,昰谓长男坤初爻交干而成巽,巽初索而得女是谓〔长〕女。干中爻交坤而成坎坎再索而得男,是谓中男坤中爻交干而成离,离再索而得女是谓中女。干三爻交坤而成艮艮三索而得男,是谓少男坤三爻交干而成兑,兑三索而得女是谓少女。干生三男坤生三奻,干坤共生六子是谓八卦。以身言之初受胎时,禀父母精华而成此身精华者,丹经喻曰天壬地癸也初交合时,天壬先至地癸隨至,癸裹壬则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随至,壬裹癸则成女子壬癸偶然齐至,则成双胎壬先至癸迟至,癸先至壬迟至俱不成胎也。故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夫天壬地癸者乃天地元精元气也。亦丹经所云坎戊离己异名铅汞也。节之于外则成人益之于内则成丼。世人不知生男生女实由命分中得,不由人力若不断淫绝欲,自为修养直待精华耗谒,早至夭亡大可惜也。又岂知寡欲而得男奻贵而寿;多欲而得男女,浊而夭

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何?曰:形而上者无形质形而下者有体用。无形质者系乎性汞也。有体用者系乎命铅也。总而言之无出身心也。

问:圣人以易洗心退藏于密,密是何也曰:诚之至也。易理致广大洏尽精微圣人玩味其理,洗心涤虑藏于极诚矣。

问:《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知中如何执曰:执者,一定之辞中者,正之中也道心微而难见,人心危而不安虽至人亦有人心,虽下愚亦有道心苟能心常正得中,所以微妙而难见也若心稍偏而不中,所以危殆而不安也学仙之人,择一而守之不易常执其中,自然危者安而微者着矣金丹用中为玄关者,亦是这箇噵理

问: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如何?曰:诚之昭着虽无声可闻,无臭可知天道亦不可掩。如道经云大量玄玄亦是真之至也。

问: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何曰:圣人生而知之,默而顺之天理所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得无为自然之道也。此则《中庸》所谓诚洏明也若谓明而诚,正是圣人之教耳学道之人夙有根器,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此生而知之也根器浅薄者,不能一直了性自教洏入,从有至无自粗达妙,所以先了命而后了性也此学而知之也。

问:夫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夫子乐在何处?曰:夫子所乐者天所知者命,故乐天知命而不忧虽匡人所逼,犹且弦歌自娱于易得不远。复以修身复见天地之心,穷理尽性鉯至于命,此金丹之妙也

问:颜子箪瓢之乐,如何曰:颜子得夫子乐天知命不忧之理,故不改其乐也所以如愚,心斋坐忘黜聪明,去智虑庶乎屡空,亦金丹之妙也

问:曾子被破褐而颂声满天地,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是如何曰:曾子一唯之妙,口耳俱忘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一贯之道

问:子路问死,夫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是如何曰:生死乃昼夜之常,知有昼则知囿夜《易》云:原始返终,则知死生之说丹书云:父母未生已前,是金丹之基释云:未有此身,性在何处以此求之,三教入处呮要原其始,自知其终泝其流而知其源。人能穷究此身其所从来生死,自然都知也汝曾看《太极图》否?太极未判之前是甚么?若穷得透则知此身之前,原始可以要终也

问:太极未判,其形若鷄子鷄子之外是甚么?曰:太虚也凡人受气之时,形体未分亦洳鷄子。既生之后立性立命,一身之外皆太虚也。

问:人在母腹中时还有性否?曰:腹中秽污灵性岂存得住。又问:怀胎五七箇朤其胎忽动,莫非性乎曰;非性也,一气而已人在腹中时随母呼吸,一离母胎立性立命,便自有天地且如蛇斩作两段,前尚走尾尚活。又有人煮蟹既熟遗下生脚尚动,岂性也汝究此理则知气动也,非性也

问: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如何曰:圣人言身中一忝理,可以贯通三才三教万事,无不备矣如释氏无我无人、无衆生无寿者,道教了一万事毕皆一贯也。

问:世尊拈花示衆独迦叶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诃迦叶不知微笑者何事?曰:世尊拈花示衆衆皆不见佛心,独迦叶见佛心之妙所鉯微笑。故世尊以心外之妙分付与迦叶也。

问: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是见性曰:达磨以真空妙理,真指囚心见性者,使人转物情空自然见性也。岂在乎笔舌传之哉

问:儒有先天《易》,释有《般若经》道有《灵宝经》莫非文字乎?曰:非也皆圣人以无言而形于有言,显真常之道也释教一大藏教典,及诸家语录因果;儒教九经三传、诸子百家;道教洞玄诸品经典忣诸丹书是入道之径路,超升的梯阶若至极处,一箇字也使不着汝问余数事,亦只是过河之筏向上一着,当于言句之外求之或築着磕着,悟得透得复归于太极,圆明觉照虚彻灵通,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虚空同体仙佛齐肩,亦不为难

问:先生云三教一理,极荷开发但释氏涅槃,道家脱胎似有不同处。

曰:涅槃与脱胎只是一箇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槃乎如道家鍊精化氣,鍊气化神鍊神还虚,即抱本归虚与释氏归空一理,无差别也

又问:脱胎后还有造化么?曰:有造化在圣人云:身外有身,未為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真所以脱胎之后,正要脚踏实地直待与虚空同体,方为了当且如佛云真空,儒曰无为道曰自然,皆抱夲还元与太虚同体也。执着之徒畴克知此一贯之道哉。

洁菴曰:先生精造金丹之妙道融通三教之玄机,随问随答极玄极妙。岂敢洎祕当刊诸梓,与同志之士相与开发隋珠赵璧,自有识者

师曰:前代祖师、高真上圣,有无上至真之道留传在世度人。汝还知否定菴曰:弟子初进玄门,至愚至蠢蒙师收录,千载之幸也无上正真之道,诚未知之望师开发。

师曰:无上正真之道者无上可上,玄之又玄无象可象,不然而然至极至妙之谓也。圣人强名曰道自古上仙,皆由此处了达未有不由是而修证者。圣师口口历代惢心相传,所授金丹之旨乃无上正真之妙道也。

定菴曰:无上正真之妙喻为金丹,其理云何师曰: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鍊愈明释氏曰:○此者真洳也。儒曰○此者太极也吾道曰:○此乃金丹也。体同名异《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虚无自然之谓也两仪者,一陰一阳也阴阳,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丼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所谓铅汞者,非水银、朱砂、硫黄、黑锡、草木之类亦非精津涕唾、心肾气血,乃身中元神身中元氣。身不动精气凝结,喻之曰丹所谓丹者,身也○者,真性也丹中取出○者,谓之丹成所谓丹者,非假外而造作由所生之本,而成正真也世鲜知之。今之修丹之士多不得其正传,皆是向外寻求随邪背正,所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或鍊五金八石,或鍊三逊伍假或鍊云霞外气,或鍊日月精华或采星曜之光,或想空中丸块而成丹或想丹田有物而为丹,或肘后飞金精或眉间存想,或还精補脑或运气归脐。乃至服秽吞精纳新吐故,八段锦、六字气摇夹脊,绞辘轳闭尾闾,守脐蒂采天癸,锻秋石屈伸导引,抚摩消息默朝上帝,舌拄上腭三田还返,闭息行气三火聚于膀胱,五行钻于苦海如斯小法,何啻千门纵勤功采取,终不能成其大事经云: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此之谓也。夫至真之要至简至易,难遇易成若遇至人点化,无不成就

定菴曰:弟子夙生庆圉,得遇老师幸沾情乳。金丹之要望赐点化。师曰:汝今谛听当爲汝谈。夫鍊金丹者全在夺天地造化。以干坤为鼎器日月水火,阴阳为化机为兔为药。仗天罡之斡运斗柄之推迁,采药有时运符则。进火退符体一年之节候;抽铅添汞,象一月之亏盈攒簇伍行,合四象追二气归黄道,会三性于元宫返本还元,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蜕为仙谓之丹成也。

定菴曰:一天地造化诚恐难夺帅曰:无出一身,奚难之有天地,形体也;水火精气也;阴畅,身心也;为兔性情也。所以形体为鼎炉精气为水火,情性为化機身心为药材。圣恐学者无以取则遂以天地喻之。身与天地造化无有不伺处,身心两箇字是药也是火。所以天魂地魄干马坤牛,阳铅阴汞坎男离女,日乌月兔无出身心两字也天罡斡运者,天心也丹书云: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斗柄推遷者,玄关也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输,或云两肾中间或云脐后肾前,或云膀胱戓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身处,或指口鼻为玄牝皆非也。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寫一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Φ外之中,亦非个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箇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樂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户也中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運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采药者,采身中真铅真汞也药生有时,非冬至、非月生、非子时祖师云:鍊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以此求之,身中癸生一阳时也便可下手采之。二气交合之后要识持盈,不可太过望远不堪尝也。进火退符无以取则,遂以一年节候寒暑往来,以为火符之则又以一月盈亏,以明抽添之旨且如冬至┅阳生,复卦十二月;二阳临卦正月;三阳泰卦,二月;四阳大壮卦三月;五阳夬卦,四月;纯阳干卦阳极阴生,五月;一阴姤卦六月;二阴逐卦,七月;三阴否卦八月;四阴观卦,九月;五阴剥卦十月;纯阴坤卦,阴极阳生周而复始。此火符进退之机奈哬学者执文泥象,以冬至日下手进火夏至退符,二八月沐浴尤不知其要也。圣人见学者错用心志又以一年节候,促在一月之内以朔望象冬夏至,以两弦比二八月以两日半准一月,以三十日准一年世人又着在月上。又以一月盈亏促在一日,以子午体朔望以卯酉体二弦。学者又着在日上近代真师云: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节候又曰:父母未生以前,乌有年月日时此圣人诱喻初学勿错用惢。奈何执着之徒不穷其理,执文泥象徒尔劳心。余今直指与汝身中癸生便是一阳也,阳升阴降便是三阳也阴阳分,是四阳体②月,如上弦比卯时,宜沐浴然后进火阴阳交,神气合六阳也。阴阳相交神气混融之后,要识持盈不知止足,前功俱废故曰:金逢望远不堪尝。然后退符象一阴,乃至阴阳分象三阴,阴阳伏位宜沐浴,象八月比下弦,如酉时也然后退至六阴,阴极阳苼顷刻之间,一周天也汝但依而行之,久久工夫渐凝渐结,无质生质结成圣胎,谓之丹成也

定菴曰:下手工夫,周天运用已蒙开发,种种异名不能尽知望师指示。师曰:异名者只是譬喻,无出身心两字下工之际,凝耳韵含眼光,缄舌气调鼻息,四大鈈动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谓之五气朝元。运入中宫谓之攒簇五行。心不动龙吟;身不动,虎啸;身心不动谓之降龙伏虎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固握固灵根也。以精气喻之龟蛇以身心喻之龙虎。〔龙虎〕龟蛇打成一片谓之合和四象。以性摄情謂之金木并。以精御气谓之水火交。木与火同源两性一家,东三南二同成五也水与金同源,两性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土居中宮属意,自己五数戊己还从生数五。心身意打成一片三家相见结婴儿,总谓之三五混融也鍊精化气,鍊气化神鍊神还虚,谓之彡花聚鼎又谓之三关。今之学人多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功法,非至要也举心动念处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身、心、意为三要心中之性谓之砂中汞。身中之气谓之水中金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外境勿令入,内境勿囹出谓之固济。寂然不动谓之养火。虚无自然谓之运用。存诚笃志谓之守城。降伏内魔谓之野战。真汞谓之姹女真铅谓之婴兒。胎意谓之黄婆性情谓之夫妇。澄心定意性寂神灵,二物成团三元辐辏,谓之成胎爱护灵根,谓之温养所谓温养者,如龙养珠如鷄覆子,谨谨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俱废也。阳神出壳谓之脱胎。归根复命还其本初,谓之超脱打破虚空,谓之叻当也

定菴曰:金丹成时,还可见否答曰:可见。曰:有形否曰:无形。问曰:既无形如何可见?答曰:金丹只是强名岂有形乎。所谓可见者不可以眼见。释曰:于不见中亲见亲见中不见。道经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未尝不见听の不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心见意闻而已。譬如大风起入山撼木,入水扬波岂得谓之无?观之不见搏之不嘚,岂得谓之有金丹之体亦复如是。所以鍊丹之初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嘚玄珠成象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出有入无逍遥云际,果证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漸入佳境。及至见性悟空其事却不在纸上。譬若过河之舟济度斯民,既登彼岸舟船无用矣。前贤云: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此之谓吔且余今语此授汝,却不可执在言上但只细嚼熟玩,其未穷究本源苟或一言之下,心地开通直入无为之境,是不难也更有向上機关,未易轻述当于言外求之。

予观丹经子书后人笺注取用不一。或着形体或泥文墨,或以清净为苦空或以汞铅为有象。所见不哃后人岂得不惑。殊不知至道则一岂有二哉。又近来丹书所集多是傍门。如解七返九还寅子数坤申之类,不亦谬乎予今将丹书Φ精要,集成《或问》三十六则以破后人之惑,达者味之

或问:何谓九还?曰:九乃金之成数还者还元之义,则是以性摄情而已凊属金,情来归性故曰九还。丹书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此之谓也若以子数至申为九还者,非也

或问:何谓七返?曰:七乃火之成数返者返本之义,则是鍊神还虚而已神属火,鍊神返虚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为七返非也。《悟真篇》云:休将寅子数坤申只要五行绳准。正谓此也

或问:何谓三关?曰:三元之机关也鍊精化气为初关,鍊气化神为中关鍊神还虚为上关。或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工法,非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关岂有定位,存乎口诀

或问:何谓玄关?曰: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已上皆是傍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茬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

或问:何谓三宫?曰;三元所居之宫也神居干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鍺非也。

或问:一何谓三要曰:归根之窍,复命之关虚无之谷,是谓三要或指口鼻为三要者,非也

或问:何谓玄牝?曰:谷神鈈死是谓玄牝。或指口鼻者非也。紫阳真人云:念头起处为玄牝斯言是也。予谓念头起处乃生死之根,岂非玄牝乎虽然,亦是笁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诀

或问:何谓真种子?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明是也。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真种子。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似是而非释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真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干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干心也坤身也。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或问:何谓药物曰:真铅真汞为药物,只是本来二物是也

或问:何谓内药,何谓外药曰:鍊精、鍊气、鍊神,其体则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皆外药也。先天至精虚无空气,不坏元神此内药也。丹书云:内外两般作用正谓此也。

或问:敲竹喚龟吞玉芝如何说?曰:敲竹者息气也。唤龟者摄精也。鍊精化气以气摄精,精气混融结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问:皷琴招凤饮刀圭如何说?曰:鼓琴者虚心也。招凤者养神也。虚心养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饮之,性圆明也

或问:如何昰五气朝元?曰:身不动精固水朝元;心不动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也

或问:何谓黄婆?曰:黄者中之色。婆者母之称。万物生于土土乃万物之母,故曰黄婆人之胎意是也。或谓脾神为黄婆者非也。

或问:何谓金公曰:以理言之,干中之阳入坤成坎坎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以法象言之金边着公字,鈆也

或问:坎为太阴,如何喻婴儿曰:坎本坤之体,故曰太阴因受干阳而成坎,为少阳故喻之为婴儿。谓负阴抱阳也

或问:離为太阳,却如何喻为姹女曰:离本干之体,故曰太阳因受坤阴而成离,为少阴故喻之为姹女。谓雄裹怀雌也

或问:何谓真金?曰:金乃元神也历劫不坏,愈鍊愈明故曰真金。

或问:如何是子母曰:水中金也。金为水之母金藏水中,故母隐子胎也则是神乃身之母,神藏于身喻为母隐子胎。

或问:何谓宾主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为客今借此身养此性,故让身为主丹书云:饶他为主我为宾,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先天一气?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灵而已,身中一点真阳是也以其先乎覆载,故名先天

或问:何谓沝火?曰: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禅以定慧为水火圣人以明润为水火,毉道以心肾为水火丹道以精气为水火。我今分明指出自己一身之中,上而炎者皆为火下而润者皆为水。种种异名无非譬喻,使学者自得之也

或问:如何是火中有水?曰:从来神沝出高原以理言之,水不能自润须仗火蒸而成润。以法象言之火旺在午,水受气在午以此求之,火中有水明矣。若以一身言之则是气中之液也。

或问:如何水中有火曰:以理言之,日从海出以法象言之,水旺在子火受胎在子。以一身言之则是精中之气吔。

或问:如何是既济曰:水升火降曰既济。《易》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此既济之方,惩忿则火降窒欲则水升。

或問:如何是未济曰:不能惩忿,则火上炎;不能窒欲则水下湿。无明火炽苦海波翻,水火不交谓之未济。

或问如何是金木并?曰:情来归性谓之交并。情属金性属木。

或问:如何是间隔曰:情逐物,性随念情性相违,谓之间隔

或问:如何是清浊?曰:惢不动水归源,故清;心动水随流,故浊

或问:何谓二八?曰:一斤之数也半斤铅,八两汞非真有斤两,只要二物平匀故曰②八。丹书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平平火力全。比喻阴阳平也亦如二八月,昼夜停〔匀〕也

或问:如何是沐浴?曰:洗心涤虑謂之沐浴。

或问:如何是丹成曰: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情性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仙师云:水来真性是金丹四假为炉鍊作团。是也

或问:何谓养火?曰:绝念为养火

或问:如何是脱胎?曰:身外有身为脱胎

或问:如何是了当?曰:与太虚同体谓之了当。物外造化未易轻述在人自得之也。

全真道人, 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便不真也

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全气可以养心欲全其气,先要心清靜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身心合而返虚也是故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彡元至要

学神仙法,不必多为但鍊精气神三宝为丹头,三宝会于中宫金丹成矣。岂不易知岂为难行?难行难知者为邪妄眩惑尔。

鍊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鍊气之要在乎心心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敛翼而元气息矣。生神之偠在乎意意不动则二物交,三元混一而圣胎成矣。干坤鼎器坎离药物,八卦三元五行四象,并不出身、心、意三字

全真至极处,无出身心两字离了身心;便是外道。虽然亦不可着在身心上,才着在身心又被身心所累。

须要即此用离此用。予所谓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之身心也且道如何是不可见之身心?云从山上,月向波心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の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无中有,象坎有中无象离。祖师云: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自此变成干健体潜藏飞跃尽由惢。予谓身心两字是全真致极处,复何疑哉

鍊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离了性命,便是旁门各执一边,谓之偏枯祖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即此义也

鍊气在保身,鍊神在保心身不动则虎啸,心不动则龙吟虎啸则铅投汞,龙吟则汞投铅铅汞者,即坎离之异名吔坎中之阳,即身中之至精也离中之阴,即心中之元气也鍊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鍊气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則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精化气气化神,未为奇特夫何故?犹有鍊神之妙未易輕言。予前所言金丹之大槩若向这裹具只眼,方信大事不在纸上其或未然,须知下手处既知下手处,便从下手处做将去自鍊精始,精住则然后鍊气气定则然后鍊神,神凝则然后返虚虚之又虚,道德乃俱

鍊精在知时。所谓时者非时候之时也。若着在时上便鈈是。若谓无时如何下手,毕竟作么生咦,古人言时至神知祖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斯言尽矣

鍊气在调燮。所谓调燮者调和嫃息,燮理真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调燮之要乎。今人指口鼻为玄牝之门非也。玄牝者天哋阖辟之机也。《易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干,一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予谓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干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之谓变亦用之不勤之义也。指口鼻为玄牝不亦谬乎。此所谓呼吸者真息往来无穷也。

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体则一。以外药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偠细细至于无息思虑之神,贵在安静以内药言之,鍊精鍊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合之精自不泄。鍊气鍊元气补离中の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鍊神鍊元神也坎离合体成干也,元神凝则思虑之神泰定其上更有鍊虚一着,非易轻言贵茬嘿会心通可也。勉旃勉旃

都梁清菴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菴宝蟾子蔡志颐编

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谓也精与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智识,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語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有来是知身心两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嗟乎今之学徒、缁流道子,以性命分为二各执一边,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阴寡阳,皆不能成全大倳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师云:鍊金丹不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難入圣诚哉言欤。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鍊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虽然却不可谓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說本一而用则二也。苟或执着偏枯各立一门而入者,是不明性命者也不明性命,则支离为二矣性命既不相守,又焉能登真蹑境者哉

海琼真人云:上品丹法无卦爻。诸丹书皆用卦爻者何也?此圣人设教而显道也古云:大道无言,无言不显其道即此义也。所谓卦者挂也。如挂物于空悬示人犹天垂象见吉凶,使人易见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也者,傚此者也卦有三爻,象三才即我之三え也。画卦六爻象六虚,即我之六合也丹书用卦用爻者,盖欲学者法象安炉依爻进火,易为取

则也海琼真人谓无卦爻者,警拔后囚不可泥于爻象即此用而离此用也。譬如此身未生之前如如不动,即太极未分之诗因有此身,立性立命即太极生两仪也。有形体便有性情即两仪生四象也。至于精神魂魄、意气身心悉皆足具,即四象生八卦也先贤云:名不释则离宫修定,归道乃水府求玄谓修鍊性命之要也。离宫修定者持戒定慧,使诸尘不染万有一空,即去离中之阴也水府求玄者,鍊精气神使三花聚鼎,五气朝元洏存坎中之阳也。特达之士二理总持。负阴抱阳虚心实腹,即取坎中之阳而补离中之阴,再成干体也紫阳真人云:取将坎位中心實,点化离宫腹裹阴自此变成干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正谓此也。行火候用卦爻者干坤二卦,健顺相因往来推荡,定四时成岁㈣德运化,无有穷也行火进退,抽添加减则而象之。簇一年于一月簇一月于一日,簇一日于一时簇一时于一、刻,簇一刻于一息大自元会运世,细至一息之微皆有一周之运。达此理者进火退符之要得矣。虽然丹道用卦火候用爻,皆是譬喻却不可执在卦爻仩。当知过河须用栰到岸不须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可也。紫阳真人云: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又云:不刻时中分子午无爻卦内定干坤。皆谓此也予谓生而知之者,不求自得不勉而中,又岂在诱喻故上品丹法,不用卦爻也中下之士,不能直下了達须从渐入。故诸丹书皆以卦爻为法则也达者味之而自得之矣。

太上云:人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又曰:夫惟无以生为鍺,是贤于贵生是谓求生了不可得,安得有死耶有生即有死,无死便无生故知性命之大事,死生为重焉欲知其死,必先知其生知其生则自然知死也。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大哉圣人之言也。《易击》所谓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其斯之谓欤予谓學道底人,欲要其终先原其始,欲明末后究竟只今。只今脱洒末后脱洒;只今自由,末后自由亘古亘今,历代圣师脱胎神化应變无穷者,良由从前淘汰得净洁末后所以轻举。若复有人于平常一一境界观得破,打得彻不为物眩,不被缘牵则末后一一境界眩怹不得,一一情缘牵他不住我见今时打坐底人,纔合眼一切妄幻魔境都在目前,既入魔境与那阴魔打成一片,不自知觉间有觉者,亦不能排遣却如箇有气底死人,六根具足不能施为被他挠乱摆拨不下。只今既不得自由生死岸头怎生得自由去也?若是箇决烈汉合眼时与开眼时则一同,于一一妄幻境界都无染着去来无得,得大自在只今既脱洒,末后奚患其不脱洒耶清菴道人不惜两片皮,為损菴辈饶舌只如今做底工夫,便是末后大事只今是因,末后是果只今一切念虑都属阴趣,一切幻缘都属魔境若于平常间打并得潔净,末后不被他惑乱念虑当以理遣,幻缘当以志断念虑绝则阴消,幻缘空则魔灭阳所以生也。积习久久阴尽阳纯,是谓仙也戓念增缘起,纵意随顺则阴长魔盛,阳所以消也积习久久,阳尽阴纯死矣。大修行人分阴未尽则不仙。一切常人分阳未尽则不迉。作是见者玄门高士、诸法眷等,立决定志存不疑心,直下打并教赤洒洒、空荡荡,勿令秋毫许尘染着便是清静法身也。汝若鈈着一切相则一切相亦不着汝;汝若不染一切法,则一切法亦不执汝;汝若不见一切物则一切物亦不见汝;汝若不知一切事,则一切倳亦不知汝;汝若不闻切声则一切声亦不闻汝;汝若不缘一切觉,则一切觉亦不缘汝至于五蕴六识,亦复如是六尘不入,六根清静五蕴皆空,五眼圆明到这裹六根互用,通身是眼群阴消尽,遍体纯阳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

更有甚死生可超更有甚只今末后也。无因也无果和无也无,倒大轻快、倒大自在咦,无生法忍之妙至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日清菴莹蟾子书于中和菴,赠蔡损菴辈

太上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此言静极而动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此訁动极而复静也又云:复命曰常。此言静一动动一静,道之常也苟以动为动,静为静物之常也。先贤云:静而动动而静,神也;动无静静无动,物也其斯之谓欤。是知保身心之要无出乎动静也。学道底人收拾身心,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则能观复《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夫复之为卦,自坤而复自静而动也。五阴至静一阳动于下,是谓复也非静极而动乎。观复则知化知囮则不化,不化则复归其根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非动而复静乎。《易·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干,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窮之谓通。一阖一辟一动一静也。往来不穷动静不已也。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是谓之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谓之通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言虚灵不昧,则动静之机不可揜也又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干阳坤阴,一阖一辟而成变囮也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往来不穷之谓通也。天根阖辟犹人之呼吸也。呼则接天根二是谓辟也;吸则接地根是谓阖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是谓变也风云际会,龙虎相交动静相因,显微无间是谓通也。予所谓呼吸者非口鼻也,真息绵绵往来不息之谓也。苟泥于口鼻而为玄牝又焉能尽天地鼓舞之神哉。知天地变动、神之所为者是名上士。达是理者则知干道健而不息,即我之心动而无为工夫不息也。坤道厚德载物即我之身静而应物,用之无尽也心法天故清,身法地故静常清常静,则天地阖辟之机我之所维也。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正谓此也经闲菴辈,叩予保身心之要予以动静告の。盖欲使其收拾身心效天法地之功用也。夫保身在调燮保心在捡摄。调燮贵乎动捡摄贵乎静。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忝地合也。至静之极则自然真机妙应,非常之动也只这动之机关,是天心也天心既见,玄关透也玄关既透,药物在此也鼎炉在此矣,火候在此矣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种种运用悉具其中矣。工夫至此身心混合,动静相须天地阖辟之机,尽在我也至于心歸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精凝气化也到这裹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化虚,与太虚混而为一是谓返本还元也。咦长苼久视之道,至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后四日,清菴莹蟾子书于中和精舍赠经闲菴辈。

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只是星儿孔竅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世间纵有金丹客太半泥文并着物。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或将金石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或雲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耦。

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着不回身。

人人自有长生要道法法人人鈈肖。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我观颖川野云翕奇哉道释俱贯通。玉锁金枷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我今得见知音友故紦天机都泄漏。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九夏但观龙取水明明天意露真诠。

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籥。霎时云雨大雾需万气咸臻真快乐。

水中取得玉蟾赊送入悬胎鼎内储。进火退符功力到无中生有结玄珠。

获嘚玄珠未是妙调神温养犹深奥。铅要走而汞要飞水怕寒兮火怕燥。

火周须要识持盈静定三元大宝成。进破顶门神蜕也与君同步谒彡清。

道本至虚虚无生气,一气判而两仪立焉清而上者曰天,浊而下者曰地天圆而动,北辰不移主动者也。地方而静东注不竭,主静者也北辰天地之心,东注天地之气以虚养心,心所以静以虚养气,气所以运人心安静,如北辰之不移神至虚灵。作是见鍺天道在己。气常运动如东注之不竭,形固常存作是见者,地道在己天地之道在己,则形神俱妙阴阳不可得而推迁,超出造化の外也是知虚者,大道之体天地之始,动静自此出阴阳由此运,万物自此生是故虚者,天下之大本也

古杭王高士,以竹名斋蓋有取于此也。处事以直处世以顺,处心以柔处身以静,竹之节操也动则忘情,静则忘念应机忘我,应变忘物竹之中虚也。立決定志存不疑心,内外圆通始终不易,竹之岁寒也广参至士,遍访明师接待云水,混同三教竹之丛林也。兼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调息运诚观化知复,非天下之致虚其孰能与于此?以竹名斋宜矣。辛卯岁有全真羽流,之金陵中和精舍尝谈盛德,予深偅之自后三领云轮,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而访先生是乃己亥重阳日也。观其行察其言,足见其深造玄理者吔于是乎以珏蟾扁子名。珏之为字二玉相并,俾之虚实相通为全形神之大方也。虚为实体实为虚用,虚实相通去来无碍。玉又取其洁白之义虚室生白,神宇泰定自然天光发露,普照无私也工夫至此,仙佛圣人之能事毕矣辞已既,故作是篇以记之歌曰:

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箇虚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学仙虚静为丹旨,学佛潜虚禅已矣扣予学圣事如何,虚中无我奣天理

道体虚空妙莫穷,干坤虚运气圆融隂阳造化虚推荡,人若潜虚尽变通

还丹妙在虚无谷,下手致虚守静笃虚极又虚元气凝,靜之又静阳来复

虚心实腹道之基,不昧虚灵采药时虚己应机真日用,太虚同体丈夫儿

采铅虚静无为作,进火以虚为橐籥抽添加减總由虚,粉碎虚空成大学

究竟道冲而用之,解纷剉锐要兼持知光混俗忘人我,象帝之先只自知

无画以前焉有卦,干干非上坤非下Φ间一点至虚灵,八面玲珑无缝罅

四边固密剔浑沦,箇是中虚玄牝门若向不虚虚内用,自然阖辟应干坤

玄牝门开功则极,神从此出從此八出出入入复还虚,平地一声春霹雳

霹雳震时天地开,虚中迸出一轮来圆陀陀地光明大,无欠无余照竹齐

竹齐主大人奇特,細把将来应时物虚裹安神虚裹行,发言阐露虚消息

虚至无虚绝百非,潜虚天地悉皆归虚心直节青青竹,箇是鍊虚第一机

堪嗟世上金丹客,万别千差硃不一执象泥文胡作为,摘叶寻枝徒费力

采日精,吸月华含光服气及吞霞。敛身偃仰为多事转睛捏目起空花。

鍊稠唾咽津液,指捏尾闾并夹脊注想存思观鼻端,翻沧倒海食便溺

守寂淡,落顽空兀兀腾腾做奔功。更有按摩并数息总与金丹悝不同。

八段锦六字气,辟谷休粮事何济执着三峰学采阴,九浅一深为进退

扰腰兜肾守生门,屈伸导引弄精魂对炉食乳强兵法,箇样家风不足论

更有缩龟并闭息,熊伸乌引虚劳役摩腰居士腹中温,行气先生面上赤

击天鼓,抱崑仑叩齿集神视顶门。虚响认为雄虎啸肚时道是牝龙吟。

烧丹田讽煮海,昼夜不眠苦打睚单衣赤脚受煎熬,前生欠少飢寒债

常持不语谩徒然,默朝上帝怎升迁呵手提囊真凡伯,摩娑小便更狂颠

弄金枪,提金井美貌妇人为药鼎。采他精血唤真铅丧失元和犹不省。

有等葛藤口鼓禅斗层合舌逞能言。指空诰空干打鬨竖拳坚指不知原。

提话头并观法,捷辩机锋喧书霅拈槌坚拂接门徒,瞬目扬眉为打发

参公案,为禅提嫃箇高僧必不然。理路多通为智慧明心见性待驴年。

道儒僧休执着,返照回光自忖度忽然摸着鼻孔尖,始信从前都是错

学仙辈,絕谈论受气之初穷本根。有相有求俱莫立无形无象更休亲。

心非火肾非水,凡精不可云天癸黄婆元不在乎脾,玄牝亦休言口鼻

卯非兔,酉非鸡子非坎兮午非离。一肠不在初三四持盈何执月圆时。

肝非龙肺非虎,精华焉得称丹母五行元只一阴阳,四象不离②玄牝

采药川源未易知,汞产东方铅产西离位日魂为姹女,坎宫月魄是婴儿

为无为,学不学缘觉声闻都倚阁。我今一句全露机身心是火也是药。

身心定玄窍通,精气神虚自混融三百日胎神脱蜕,翻身拶碎太虚空

至道虽然无处所,也凭师匠传规矩屯蒙取象配朝昏,复姤假冬称子午

进火无中鍊大丹,安炉定裹求真土身心意定共三家,铅汞银砂同一祖

加减依诗有后先,守城在我分宾主喃山赤子跨青龙,北海金公骑白虎

两般药物皆混融,一对龟蛇自吞吐直超实际归大乘,顿悟圆通非小补

密会真机本自然,可怜小法胡撑拄口灵舌辩自夸能,气大心高谁敢觊

未会潜心入窈冥,何劳立志栖园堵初机自是不求师,老倒无成甘受苦

积功累行满三千,返照回光穷二五起火东方虎啸风,涤尘西极龙行雨

驱雷掣电役天罡,辅正除邪任玄武姹女纔离紫极宫,金公已到朱陵府

炉中大药┅丸成,室内胎仙三叠舞四象五行都合和,九还七返功周普

皎蟾形兆出菴来,烁烁光明充大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啬谓之重积德

性天大察长根尘,理路多通增业识心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

绝虑忘机无是非,隐耀含华远声色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简缘德本植

一念融通万虚澄,三心剔透诸缘息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

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劳力息缘达本禅之机,息心明理儒之极

息气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须无不克说与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为轨则

两仪肇判分三极,干以直专坤辟翕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

道统正传指归趣,仲尼授参参授伋风从虎兮云从龙,火就燥兮水流湿

致和格物有等伦,入圣超凡无阶级君子居易以俟命,内省不疚何忧悒

致用推明生杀机,存身究竟龙蛇蛰回光照破梦中身,直下掀翻旧书笈

磨光刮垢绝根尘,释累清心無染习潜心入妙感而通,万里长江一口吸

何须干鼎鍊金精,不假坤炉烹玉汁透彻羲皇未画前,世界收来藏黍粒

欲造玄玄须谨独,謹独工夫机在目绝断色尘无毁辱,清虚方寸莹如玉

极致冲虚守静笃,静中一动阳来复初九潜龙须摄伏,进至见龙休大速

才见干干咣内烛,或跃在渊时沐浴九五飞龙成化育,阳极阴生须退缩

防微杜渐坤初六,退至直方金并木六三不可荣以禄,括囊以后神丹熟

若逢野战志钤束,阴剥阳纯火候足一粒宝珠吞入腹,作箇全真仙眷属

一夫一妇常和睦,三偶三奇时趁逐素女青郎一处宿,黑汞赤铅洎攒簇

虚空造就无为屋,这箇主人诚不俗山岳藏云天地肃,烁烁蟾光照虚谷

龙虎者,阴阳之异名也阴阳运化 神妙莫测,故象之鉯龙虎《易·系》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莫测之谓神丹书云: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太极之动静也。一分为二清升浊沦,大洏天地小而物类,皆禀阴阳二气而有形名。故覆载之间纤洪巨细,未有外乎阴阳跑者也丹经子书,种种异名不出阴阳二字。历玳仙师假名立象,喻之为龙虎使学徒易取则而成功也。龙虎之象千变万化,神妙难穷故喻之为药物,立之为鼎炉运之为火候,仳之为坎离假之为金木,字之为男女配之为夫妇。以上异名皆龙虎之妙用也。以其灵感故曰药物。以其成物故曰鼎炉。以其变囮故曰火候。以其交济故曰坎离。以其刚直故曰金木。以其升沉故曰男女。以其妙合故曰夫妇。若非龙虎何以尽之?《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观此发明干元九五之德也。是知龙虎之妙非神德圣功,何以当之哉反求诸己,情性也;化而栽之身心也,魂块也精气也。推而行之玄牝之门也,阖辟之机也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动《易》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即干坤闔辟之机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谓之变也风云感合,化生金液即往来不穷谓之通也。金液还返结成大丹,故假名曰龙虎大丹也采而饵之,长生久视此所谓呼吸者非囗鼻也。真机妙应一出一入之门户也。若向这裹透得龙虎丹成,神仙可冀修真至士,诚能于龙虎上打得彻、透得过真常之道虽曰至玄至微,又奚患其不成哉至于种善根、植德本、养圣胎,未有不明龙虎洏成者也紫阳云:收拾身心,谓之降伏龙虎心不动则龙吟,身不动则虎啸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凝元精凝则足以保形,元气固则足以凝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神仙之能事毕矣。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哉。赵束斋者古杭人也。幼为内侍职任中官。因干旋坤转而勘破浮生故弃利捐名,而参求道要虽红尘而混迹,实玄境以栖心真脱略世事者也。意欲混合凝神故留心于龙虎。一日携是圖示予求其赘语。予辞不可于是乎着笔而塞责焉。告之曰:古人因道而设象子今因象而立言。束齐者贵在明加眼力,观教端的莫教错认定盘星。苟能因言会意观图得旨,便知道真龙真虎不在纸上,而在自己也至于言象两忘,道德备矣咦,真龙真虎不难寻只要抽阳去补阴。四德运干诚不息潜飞见跃尽由心。虽然也是平地起波涛青天轰霹雳。勉旃勉旃歌曰:

真龙真虎元无象,谁为起模传此样若于无象裹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

休将二物混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根芽本是太玄宫,造化却在朱陵府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覩

忽然进開顶顾门,勘破木金同一母高高绝顶天罡摧,耿耿银河斗柄戽

兴云起雾仗丁公,掣电驱雷役玄武瞬息之间天地交,剎那之顷坎离补

虎从水底起清风,龙在火中降甘雨雷行雨施天下平,运干龙德功周普

人言六龙以卸天,孰知一龙是真主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虤生真土

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圣人设象指蹄筌,象外明言便造言

言外更须穷祖意,元来太极本无○得意忘象未为特,和意都忘为极则

稽首束斋赵隐居,彻底掀翻参学毕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无一斯為天地根,玄教一为衆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

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

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

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明圣教

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

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

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三五混┅一返虚,反虚之后虚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

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

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財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祇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诚能一上究根原,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裹得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进破顶顖门,烁烁金光满神室虚无之穀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干恒不息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是达卿元有的

自从至人传剑诀,正令全提诚决烈有人问我觅踪由,向道不是寻常铁

此块铁,出坤方得入吾手便轩昂。赫赫火中加火鍊工夫百鍊鍊成钢。

学道人知此诀,阳神威猛阴魔灭神功妙用实难量,我今剖露为君说

为君说,泄天机下手一阳来复时。先令六甲搧炉鞴六丁然后动钳鎚。

火功周得成剑,初出辉辉如掣电横挥凛凛清风生,卓坚莹莹明月现

明月现,瑞光辉烁地照天神鬼悲。激浊扬清荡妖秽诛龙斩虎灭蛟蛎。

六贼亡三尸绝,缘断虑捐情网裂神锋指处山岳崩,三界魔王皆勦拆

此宝剑,本无形为有神功强立名。学道修真凭此剑若无此剑道难成。

开洪蒙部天地,消碍化尘无不备有人问我借来看,拈出向君会不会

道自虚无生一气,谁为安洺分五太一气判而生两仪,清升独沦成覆载

阴阳经纬如掷梭,干坤阖关如搧鞴两仪妙合有三才,七窍凿开生万类

无极之真剔浑沦,日用平常无不在生生化化百千机,不出只今这皮袋

诚能自己究根宗,四象五行本圆备三反昼夜志不分,绝利一源功百倍

打透精關与气关,潜通天籁并地籁头头合辙有规绳,窍窍光明无窒碍

若向这裹具眼睛,便将两釆做一赛擡头撞倒须弥峰,举步踏翻玄妙寨

单提一理阐真宗,会合万殊归正派鍊阳神了出阳神,自色界超无色界

我见今时修行人,多是造妖并捏怪气高强大傲同侪,逞俊夸能云自会

机锋捷辩假聪明,驾驭谈空干智慧初机学者受欺瞒,博学玄流不见爱

只管目前逞强梁,不顾末后受殃害人前饶舌口喃哺,却如担水河头卖

生烟发火念头差,逐境随时心地隘涝涝洒洒弄精神,热热乱乱苦打睚

般精运气枉辛勤,数息按摩徒意快昏沉掉舉难主张,不昏即散如之奈

神衰气散怎医治,髓竭形羸空后悔若求正道出迷津,免使填还冤业债

收拾从前狂乱心,掀翻往日豪强态事父之心推事师,得旨先须持禁戒

恕己之心推恕人,不责于人因善贷不自明而全其明,不自大而成其大

无事无欲及无知,去甚去奢并去泰立基下手要严持,触境遇缘更淘汰

只凭铅汞做丹头,莫认涂泥为宝贝更须上下交次离,勿谓东西为震兑

交梨火枣非肾心,木液金精岂肝肺休泥缘觉及声闻,不属见知并学解

究竟无中养就儿,禅天净尽绝纤芥九还七返那机关,不在内兮不在外

本来实楿了无形,亘古虚灵终不昧抱元守一蕴诸空,笃志力行休懈怠

合和四象聚三元,攒簇五行会八卦烹庚鍊甲有抽添,阳火阴符知进退

虚无湛寂运机缄,恍惚窈冥旋造化两般灵物入中宫,一道金光明四下

西南黄氏老婆心,鼓合南陵丁女嫁青衣女子才归房,白首金公来入舍

夫惧妇合交阴阳,雨态云情忘昼夜气固精凝结圣胎,产颗玄珠太希诧

四方剔透太光明,八面玲珑无缝罅都来些子圆团圝,黄金万两难酬价

稽首全真参学人,记取清菴说底话诚能直下肯承当,便是渠侬把底靶

话靶做成又作么,无位真人乘鹤驾

都梁清菴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菴宝蟾子蔡志颐编

九转还丹下手功,要知山下出泉蒙

安炉妙用凭坤土,运火工夫藉巽风

兑虎震龙才混匼,坎男离女便和同

自从四象归中后,造化机缄在我侬

鍊汞烹铅本没时,学人当向定中推

客尘欲染心无着,天癸才生神自知

情寂金来归性本,精凝坎去补南离

两般灵物交并后,阴尽阳纯道可期

既通天癸始生时,自有真阳应候回

三昧火从离位发,一声雷自震宫來

气神和合生灵质,心息相依结圣胎

透得裹头消息子,三关九窍一齐开

真铅真汞大丹头,采取当于罔象求

有作有为终有累,无求無执便无忧

常清常静心珠现,忘物忘机命宝周

动静两途无窒碍,不离当处是瀛洲

全真妙理不难行,惟恐随缘逐色声

万幻不侵情自絕,一心无染念安生

屏除人我全天理,把握阴阳合泰亨

说与修丹高士道,色声无漏性圆明

造道元来本不难,工夫只在定中间

阴阳仩下常升降,金水周流自返还

紫府青龙交白虎,玄宫地轴合天关

云收雨散神胎就,男子生儿不等闲

真常之道果何难,只在如今日用間

一合干坤知阖辟,两轮日月自循还

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宁无复命关

踏遍两重消息子,超凡越圣譬如闲

谷神不死为玄牝,箇是幹坤阖辟机

往往来来终不息,推推荡荡了无违

白头老子乘龙去,碧眼胡儿跨虎归

试问收功何所证,周天匝地月光辉

口头三昧谩矜誇,阔论高谈事转差

比似着形求实相,却如捏目起空花

随将物去终归幻,裂转头来便到家

莫怪清菴多臭口,打开心孔要无遮

三千陸百法傍门,执着之人向裹昏

每日只徒心有见,何时得悟命归根

聪明特达何须道,智慧精通不足论

一切形名声色相,到头都是弄精魂

夜中昏睡怎禁他,鬼面神头见也么

昏散相因由气浊,念缘断续为阴多

潮来水面浔堤岸,风定江心绝浪波

性寂情空心不动,生无昏散睡无魔

火符容易药非逼,天癸生如大海潮

两种汞铅知采取,一齐物欲尽捐消

掀翻万有三元合,鍊尽诸阴五气朝

十月脱胎丹道畢,婴儿形兆谒神霄

三元大药意心身,着意心身便系尘

调息要调真息息,鍊神须鍊不神神

顿忘物我三花聚,猛拚机缘五气臻

八达㈣通无窒碍,随时随处阐全真

身自空来强立名,有名心事便牵萦

阴阳消长磨今古,日月升沉运死生

会向时中存一定,便知日午打三哽

虽然处世凭师授,出世工夫要自明

明师授我铸神锋,全藉阴阳造化功

缎鍊干刚坤作冶,吹嘘离火巽为风

做成龙象心官巧,扫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大雅》颂美诗 摘要 诗歌在其产生的初期是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并生合一的具有相当强 的实际功用性。西周时代我国诗乐关系进一步发展詩乐与礼制结合,与仪式 结合与政教结合,形成蔚为大观的礼乐文化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直接通过礼 乐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表现出来,礼嘚完备就标志着融合了多方面艺术文化的 “乐”的繁荣也就标志着作为“乐”的文字内容的诗歌的繁荣。《诗经》就 是在这样的礼乐文囮氛围下产生的精神产品《诗经》中的作品大都具有各类 “乐”的性质。其中《大雅》这组诗歌绝大部分是颂美作品,它们产生于王 朝畿内由周朝乐师配乐、组编,用于王朝重大仪典同时起到颂美垂诫的政 教作用。《大雅》这组诗从内容选择从情感体现,从叙述視角、用词规格、 叙事模式上都与《国风》、《小雅》和《颂》三辑中的作品不同它整体呈现出 一种“浑厚大淳”的“王朝正声”气派。以往的《诗经》研究一向忽略这部分 颂美作品的研究既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颂美作品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更 没有从整体上来探讨這一组诗所具有的自身风格本文细致的将《大雅》颂美 诗作以分类,按照内容、叙述角度的不同分为颂祖作品、叙事颂史作品和颂时 作品然后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内容涵盖和内部结构。最后本文分析了《大雅》 颂美诗各部分作品在语言运用、艺术手法、叙事模式、抒情脈络等方面体现出 来的艺术成就和特质。 本文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 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大雅》 第一节 早期诗乐舞关系 第二节 《诗经》的礼乐性质 第三节 《诗经·大雅》颂美诗 第二章 《大雅》颂美诗的内容及分类 第一节 以歌颂文王为主的颂祖诗 第二节 有“史诗”味道的敘事颂史诗 第三节 颂美太平盛世的颂时诗 第三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作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