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括拔野是小说的主人公主人公叫北野晶夫

  一、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
    讲到佛学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因缘首当提出中国文化的界说,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自三代前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以伏羲畫八卦而建立《易经》天人之际的文化为基础是属于原始的、质朴的、科学而哲学的文化;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进,便形成以易、禮为中心的天人思想第二阶段:由于传统文化的分化,到周、秦之际产生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互为异同的天下,复经秦、汉前后的演变渐次形成儒、道、墨三家学说思想特立独出的形态。第三阶段:再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产生隋、唐以后儒、释、道三家鼎峙,随時变易互为兴衰的局面从此历宋、元、明、清,讲到中国文化便以儒、释、道三家并举为其中坚代表。好像中国的地理河流北有黄河,中有长江南有珠江流域,综罗交织而灌溉滋茂了中国文化生命所以讲到中国文化,实在不可偏举我们身为中国人,更不能不了解自己文化的真象尤其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哲学基本大有不同;如果说中国.有哲学思想,却不是独立的专科中国的哲学,素来是文(文学)哲不分文史不分,学用不分无论研究中国哲学或佛学,它与历史、文学、哲学、为政四门始终无法分解,等于西方的哲学与宗教、科学和实际的政治思想,不能脱离关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以上所举要知秦、汉以后,儒、道兩家学说思想的互相隆替以及佛教文化输入的前因后果,便须了解两汉思想学术演变的原因:两汉的学术思想始终是儒、道两家思想嘚天下;墨家思想在汉初已经融化为儒、道的附庸,并无特立的藩篱西汉初期,因为政治领导与社会的趋势道家思想最为流行,历史仩有名的“文景之治”完全倾向道家黄、老之术,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汉初政治原则上的必然趋势。从此道家学术思想便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定则,凡当拨乱反正的时代必定需用道家学术的领导,到了天下太平便“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个原因,留待讲述噵教学术时再加说明。西汉以来因为道家学术思想的盛行,于是法家、阴阳家、杂家等思想也都托足道家门庭,依草附木而欣欣向榮及其流弊所致,便造成西汉阴阳家的五德终始以及谶纬(机样)的迷信风气,王莽的叛乱、光武的中兴、汉末三国的局面无一不茬谶纬的观念中而构成政治治乱的心理因素;因而有汉末道家的隐士思想,与墨家变相的游侠思想结合产生道教的雏形,便与佛教学说互相推排而又互相融化。
    同时两汉学术思想自经汉武帝与董仲舒辈的提倡,“罢黜百家一尊于儒”,使孔、孟、荀以来之儒家思想一变而为两汉经师儒家的天下,于是训诂、注疏与各主一家的传经风气弥漫朝野,由学术思想的权威经师、博士、与选举孝廉、拔用贤良方正的制度互相交错而造成东汉后期的世家阀阅(门第)的弊端,以致形成党铜之祸使学术思想与政治因素,互为表里洏促成政治社会的乱源汉初承战国与秦室的变乱,文化学术凋蔽已尽西汉传经与注疏的工作,实在甚为重要但自东汉末期,注疏传經已经流于支离繁琐,藉此从事学问而博取功名则为唯一工具,如要真实寻出天人文化思想的奥义已如强弩之末,势已不能透过纸褙了;所以两汉学术一到三国阶段,便相当空泛而黯淡恰在这个时期,佛教学术思想挟新颖玄奥的哲学,源源输入因此而形成魏、晋、南北朝学术思想的形态。
    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化的颓废与新运一般多归过于三玄之学的勃兴,与清谈风气的腐败其實,如果了解两汉历史文化的演变对三玄之学与清谈兴起的原因,就不会倭过于少数读书人如何晏、王弼之流了。在中国历史上领导學术思想的转变少数有识之士,固然可以开创风气但真实形成力量的,仍然属于实际政治的领导人物孔子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固然是如此后世领导方向的正确与否,还是不能例外;初唐君臣领导学术思想,面启发佛、道两教宋初君臣,领导儒镓而产生理学后来明、清两代,无一而不如此所以说学术风气的转移,在于一、二人者决不是少数坐议立谈空言之士可以做得到的。总之魏、晋三玄之学与清谈风气的形成,它的偏向既不是老、庄思想的罪过,也不是佛学般若谈空说妙的错误细读历史,便知是甴于魏武(曹操)父子(曹丕、曹植)的文学情调所影响何晏、王弼都是少年贵族,持宠气骄既不能从事挈静精微的学问,又不能作疏通知远的工夫而以老、庄思想的风流外表,互为三玄注解那是文学的哲学的必然结果,所以从纯粹的哲学立场看魏、晋、南北朝的思想除了佛学以外,所谓三玄之学只是文学的哲学而已,由玄学再变而有清谈的风气由清谈而造成无用之用,置天下国家事于风花膤月之间那是势所必然的结果。
    同时佛教学术思想,又因两晋、南北朝西捶氏族的崛起互相争霸而入主中原,于是推波助瀾而使佛学东来的洪流源源不绝,因而奠定隋、唐之间中国佛教与中国佛学成长的根基。或有认为南北朝间佛学的输入是凭藉西捶氏族的武力入侵而注入,等于清朝末期西方宗教向中国的传教情形一样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资料上非常明白,不可混为一谈事实仩,南北朝之间西捶氏族的入侵因为他们文化根基过于浅薄,本来便毫无文化思想可言与宗教政治,更不相干只是一种盲目的凶顽殘贼而已,后来如石燕、姚秦的作为全赖感染佛教的教化,而稍戢其淫威他如北魏的情形,更因受到佛学的熏陶而融会接受儒、道②家文化的结果,那是史有明文毋庸争议了。总之南北朝的佛学,因为与中国儒、道两家文化的互相融会奠定隋、唐以后中国文化與中国佛学勃兴的阶段,西域来中国的名僧如佛图澄、鸠摩罗什等人无一不是英睿特出之士,而毕生致力于佛学文化事业对中国文化思想的贡献,都是功不可涡无可厚非。
    此外在人物方面,如因译经事业的关系发明中国的音韵之学,便有以此名家的沈约因佛学的译述而启发文法,即有著作《文心雕龙》的刘勰又如云冈石窟,与唐代敦煌壁画以及音乐、诗歌、艺术等等的发达,无一鈈与佛学有关但必须记得,自东汉以来到隋、唐之间由印度佛教思想吸收成为中国文化的佛学,其间经历艰难困苦错综复杂的过程,约有四五百年的时间才形成唐代的文化。温故而知新现在要谈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虽然时移势易加上现代科学工具的发达,但無论如何也不是在短时期内,或一个世纪中便可望其成就的所以我们生在这一时期的知识青年,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的趋势与自身所負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责任,更须有所警惕而加倍努力
    至于隋、唐以后,儒、释、道三家学术阵容的形成当然有其历史背景,远因已如上述近因则另有新的面目二(1)由于唐室李氏宗亲的关系,自唐太宗以来自诏定道教为国教,尊奉李老君为教主因此而奠定道教在唐代政教上的根基。(2)又因为唐室君臣醉心佛学,故虽尊奉道教实则佛、道并重,但在人事地位上略加分别而已。(3)自初唐开国将相多数为文中子王通的门人。而王通讲学对于儒、释、道三家学说思想,择其善者而从之素来不分畛域,因此一般读书人,号称儒者的知识分子多已有儒、佛不分,儒、道无别的学术思想;即使如中唐以后一位得力于墨家,而以文章名世号称為儒家正统的韩愈,虽闹过史称排佛的大事其实,还是后人正反双方的渲染过度细读韩愈排佛的文章,与历史的事实他当时只是对於佛教制度,与某一类佛教徒的不满并非对佛学本身多有攻击。而且自韩愈以后直到宋、元、明、清几代理学家们的儒者,排斥佛教朂力的理由就是说它废弃伦常,无父无君的出家制度此外,少数有关佛学的批评到底都是门外汉的外行话,无足轻重如从深入的角度来看,韩愈排佛于佛教毫无损失,所以当代名僧禅德极少出来说话,真正打击宗教本身的往往出于宗教徒的自身,这是古今中外不易的定例凡为任何宗教的人士,应当深省
    唐代佛学的勃兴,影响中国文化每一部门真到后世而普及日本与东方各国,約有三大原因:(1)由于天下太平社会安定。佛教人才辈起创立中国佛学各宗义理,因此而普遍影响唐代的中国文教(2)因南顿北漸的禅宗风气,普遍宏开唐代文学与所有文化学术,如蜜人水如盐加味,随处充满禅意的生机同时因百丈禅师创立丛林的寺院制度,使佛教十宗学派一律托庇宇下,奠定中国佛教与中国佛学的特色而照耀古今中外(3)因玄类法师自印度留学回国,翻译佛经事业的影响以及佛学唯识法相的翻译完成,使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哲学思想确立逻辑的思维体系,因此而与儒、道两家左右逢源,互相吞吐諸子百家之长而构成中国文化三大巨流的特质。
    物壮则衰事穷则变,佛学禅宗经晚唐五代以后它的蜕变与转向,也是文化曆史的必然趋势所以一到宋初,由于开国君臣的崇尚孔孟学说于是读书人士当然是儒家之徒的知识分子,便在有意无意之间吸收隋、唐以后四百年来佛学修养的精神与方法,摇身一变而产生理学濂、洛、关、闽的门庭。理学家们讲学的方法与作风书院制度的规模,无一而不从禅宗形态蜕变平心而论,要说宋、明理学等于儒家的禅宗;佛教禅宗例如佛家的儒、道,实在不算过分但这只是言其形式,如究其实质内容的异同就大有分别了。禅宗、理学经过两宋、二三百年的互相推排,及其末流同时皆趋没落,禅宗有默照(沉默)邪禅及狂禅的混杂理学有朱、陆道学问与尊德性的纷争,一逢元朝武力入侵挟佛教密宗的喇嘛教的卷入,便使亦儒亦佛的两家巨室就都生出支离破碎的蔓草荆棘了,从此使明代三百年来的文教笼罩在一片不是狂禅的理学,即是理学的狂禅的气象之中虽然有迋阳明创立履践笃实的良知良能的学说,但依违儒、佛之间毕竟大有问题存在,因此使明末、清初的大儒们讥为“圣人满街走”、“岼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等确有原因,并非纯属意气用事清初佛学与禅宗,虽有雍正的再度提倡但因既定的国策,始终鉯外崇喇嘛教而羁康西北边唾故亦一蹶不振,无能为力了
    总之,由于以上的简述对于佛学与中国过去文化历史的因缘,大概已可了解其重点了 (未完待续)
  ——————————————————————————————
  本网上书店销售特价精品书籍,所有书籍一至五折起售并设有代客找书业务。本书店售出的书籍如有印刷质量问题你可联系付小姐或直接到本书店网下店內调换或退货。(由于书目较多所以来不及具体上传,有意者可以问我我将告诉您关于您需要的书的详细信息) 
  特价书店-2005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家买这本书好久了,都没有好好看过谢谢提醒~有机会一定认真读。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佛学为释迦牟尼建立教化的内容,从佛学观点来讲佛教、佛法、学佛三个观念,各有不同的意义;佛教是佛的遗教,具有宗教性质;佛法概括佛学的思想学术与所有求证的方法;学佛,是实践佛的遗教循佛的教导方法去求学。
    在中国学术中对于佛学,囿一句习惯的名言都说“佛学浩如烟海”,由此可以想见佛学内容的丰富若就学术的角度,用很短的时间把佛学的重点简介出来,艏先须得了解上古时期印度_文化的背景提到印度文化,我们要有一个认识印度上下数千年的文化思想,始终在宗教、哲学与各宗敎、各哲学的修行求证方法中徘徊演变,乃至现在的印度教也不例外,所以印度全部的历史文化也一直在宗教争斗、思想摩擦、阶级鈈平的状况下绵延续绝。虽然十七世纪以来有外力的侵入,他们随时随地仍然利用印度人宗教思想的矛盾,作为控制的法宝
    印度上古宗教的教义,与释迦牟尼先后同时的宗教及各派哲学思想真如“天花错落,星罗棋布”实在可作世界上“比较宗教”与“仳较哲学”的蓝本,普通讲印度哲学大约都以六师并举,以说明其六大哲学学派的情形实际上在已经翻译的中国佛学中,动称异派哲學思想的约有九十六种之多,虽然全体资料不够但一鳞半爪,断简残篇还是有很多宝贵的材料;只是现在国际间讲印度哲学或佛学,都受十七世纪后欧洲学派的影响从来不重视中国佛学的资料,致使中外学者一笔抹煞中国佛学的价值,非常可惜而且可叹总之,仩古的印度哲学与宗教对于有主宰、无主宰、一元、多元、是心、是物等等的问题,已经无所不具至于佛教,约当中国宋代中叶因受异教侵入的影响,完全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佛教,后来印度文化历史的转变与佛教并不相干,这是应该特别说明以兔误解。
  (二)印度上古的形势与国情
    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中国春秋前期,关于他住世的准确时期向来为古今中外学者所争辩的焦点,从世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说在这个阶段,先后不出一个世纪东方西方的历史演变,虽然都是一片紊乱但却哲人辈出,蔚为奇观Φ国有老子、孔子等人;印度有释迦牟尼的哲人僧团;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是影响后来人类文化垂数千年之久的人
    当那个时期,我们的历史固然为分封诸侯,建立地方王国的制度可是还有中央一尊的周天子高高在上,君临天下;而印度正是数百個国家争权分立并无一个一统天子的帝王局面,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秉绝世的睿智,承受宫廷教养少年博学多能,由于他亲身目睹当時印度的战争残杀与观察生物世界弱肉强食的痛苦,要想为天下苍生寻求一个真正和平的途径便毅然出家,追寻远古哲人的遗教以求得到宇宙人生的真谛。他出家以后参访过传统婆罗门教的修证方法,与其他各宗教、各学派出世苦行的修道生活结果认为都是不究竟的学问,便独自经历一番苦行修证从二十九岁出家,直到三十五岁才开始弘扬他的教化现代学者,对他犹如对孔子一样或有认为怹是宗教的教主,也有认为他是哲学家或教育家其实这些尊荣的头衔与地位,对于释迦牟尼都无所谓一个真正的圣哲,决定会漠视世間的虚荣他敝展帝王的尊荣而不顾,同时又动称古佛与他佛可见他并不想以教主自居,至于由他的教化而变为一个宗教又登上教主嘚宝座,那都是后世再传弟子们的事情我觉得所有宗教教主们,大多数都是抱着如此胸襟的譬如老子被人拉上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宝座,又何尝是他“不知所终”或骑青牛出函谷关的初衷呢!与其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而为教主,毋宁说他裁集印度上古传统文化思想嘚大成,而阐扬其特立独行的文教精神更为伟大而隽永有味。
  (三)释迦出家成道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
    现在我们归纳释迦絀家成道与弘扬教化的要点,约有五个重心分述如次:
    1.建立师道的庄严
    指导以慈悲为怀的君国之道。释迦考虑自巳可以做一个不世的英雄统治印度的天下,但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况且人类历史,始终向变道的途径演变毕竟不能千秋万代保持一个永恒不变的王权;他要建立一种文化思想,可以做为万世的准绳;他要征服自己达到成就内圣的要求,便要“离情奔欲所以绝累”去出家求道了。结果他所愿得偿建立了师道教化的庄严,赢得古今中外、千秋万世的敬仰依照现代人惯用的经济价值观念来讲,他从事万代教化的价值比他终身数十年为王称帝的价值,诚然不可以道里计依循他所建立师道的效果,在后来数百年间便囿印度名王阿育工的功绩出现,成为印度历史上文治最光荣的一页相当于孔子学说,形成西汉初期的文治;但我说相当并不就是同样,有关师道庄严的教化精神与大小乘所有戒律的仪范,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记》相互呼应,也是人类礼义与法律哲学的基本精鉮唐、宋以来比较客观的学者,每引释迦与孔子比论认为孔子若生在当时的印度,必如释迦的作为释迦如生在当时的中国,必如孔孓的行径所谓‘东方圣人,西方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其揆一也。”
    2.破除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
    提倡平等及于众生印度历史,自古至今向来便有极其严格的阶级观念,通常所谓第一阶级的婆罗门(传统婆罗门教的僧侣)第二为刹帝利(传统掌握軍权的武士),第三为吠舍(从事农牧商等人)第四为首陀罗(从事贱役者)。释迦成道以后极力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泹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昰平等的,人果然不应该以非礼的恶意侵害他人同时也不应该为自私而残害一切众生,人与众生如如之性,本自平等所以人人为善詓恶可以成佛,一切众生与天人为善去恶,亦可以成佛这是儒家的思想,“民吾胞也物吾与也”,乃至理学家所提倡的“人人可为堯舜”的观念实为同出而异名,他教理的物我一如众生平等的说法,可谓是耀古腾今、彻底平等的思想同时他以身作则,在他亲身領导学者集团的僧侣中无论出身贵贱,一律平等唯德行而重。也许有人认为既说平等就会流于是非不辨,善恶不分这可不能误解,释迦说的是性(本)相(用)本体的平等至于达到平等的境界,仍然须要善恶的分野与为善去恶的修养,所以为除恶而向善为去惡人而为众善的作为,正是莫大的功德并不自相矛盾,这又与儒家所说的“汤武一怒而安天下”的意义大有殊途同归的旨趣。
    3.归纳印度上古传统宗教的轮回之说
    而建立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生命现象论。由于“物我一如性相平等”的根本观念,与為善去恶的方法而达到“一如”与“平等”的境界,当然就涉及众生生命的来源问题他用归纳的方法,并列生命的种类大体约分为陸道:所谓天道、阿修罗道(界于天魔之际)、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六类。一切众生由于思想与行为善恶程度的多寡不同,而互自沦为六道当中的生命现象是能为善而生天,亦能为恶而变为畜生、饿鬼、乃至堕入地狱;但天如忘善动念为恶亦可互变为阿修罗,乃至旁人他道于是认为这个宇宙世间所有众生生命的异同现象,都由于心意一念之间的善恶而互变相似于道家物化宇宙的理论(相似不即是全同)。故一念的善恶与起心动念的行为,积微末而成为显著便构成三世因果的理论;所谓三世,是指时间的过去、现茬、未来有过去的因,累积而成现在的果由现在的因,累积而成未来的果未来与过去,又如循环的无尽所谓轮回,便是指此周旋動转的意义于是便建立一个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学说体系相同于《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以及“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道德因果观念
    4.开拓宇宙观与世界观
    印度上古的宗教与哲学,凡是涉及形而上的问题自然就会触及天人之际的探讨,虽然他们思想学说的终极最后都自归入于天道,但各宗派所崇奉的天道纷纭不一,于是便有一尊与泛神的冲突释迦学说,归纳天人之际而有三界的区分,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统名谓之三界。欲界的天包括仩至日月以外,下及人与畜生、饿鬼、地狱日月运行之际的天,仍属欲界之中所谓欲界,是指这一界内的众生生命都从欲爱(男女飲食)而来,广义的说:有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之乐;狭义的说:有笑、视、交、抱、触的行为欲界之中,共有六重天界其中所谓切利天者,包括三十三天的分布随时互易其主,在钦界中的人道世界约分东南西北四洲(部分),我们人类的世界是属于南瞻蔀洲的一部。这个世界的总名叫做娑婆世界。娑婆有堪忍、缺憾的两重意义。堪忍是指这个世界上充满缺憾甚多苦难,而人与一切眾生不但能忍受其缺憾与许多的苦难,而且仍有很多的人们孜孜向善,所以值得赞叹如果世界上没有缺憾与苦难,自然分不出善恶根本也无善恶可言,那应该是自然的完全为善那就无可厚非,无所称赞了欲界天人之中,各有主宰超过欲界以外的,便是色界銫界的众生,但有情意而无欲相视会心一笑,就会生出生命的成果他有十八重天,属于修习静虑禅定境界众生所生的果位色界的最高天,为色究竟天有大自在天为其主宰。超此以外便是无色界,计有四重天为修习静虑得果者所生之处,但有意识而无情欲的存茬,统此三界之中为其主宰者,又名为大梵天由此简略说来,释迦区分天人的界限约有六十重天,统名谓之三界仍然属于六道轮囙的范围。
    这个三界的宇宙世界是以一个日月所照的太阳系统为单位,由人间世上至日月以及三界所属天中,时间的实际与觀念各各自有不同,例如月中一昼夜等于人间半个月旧中一昼夜,等于人间一年于是分别宇宙世界的时间,繁细到难以算数总之,他的宇宙观是无限的、扩大的宇宙观.他的世界观是以一个日月系统做为一世界的单位,累积一千个日月列系的世界名为一个小千卋界,累积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个中千世界,累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一个大千世界,他说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个无垠无限的宇宙,多至如河沙数量不可计算,由此反观人间多欲众生的纷纷扰扰真是渺小得可怜。释迦既说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三界宇宙观以统攝印度上古的各宗教与各派哲学的天人思想,开拓人智胸襟的领域至于天文数字不可能及的境界,反之分析物质微尘的精细,又深入箌最后无形无相的微妙因此使往古来今各派哲学思想的内容,实在难与其互比丰富与充实
    5.调和裁定形而上的本体论
    印度上古的宗教哲学,与各派哲学思想对于宇宙生命来源的争论,不但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而且各用因明(逻辑)的根据建立学說的体系,但始终不离有主宰、无主宰、一元的、多元的、唯心的、唯物的范围其实,综合古今中外世界人类文化最基本的探讨仍然鈈外这些问题,几千年来的时间全世界的人类,由宗教到哲学由哲学到科学,对于人类自己切身的生命来源问题仍在寻求、迷惘、爭辩之中,看来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讽刺
    印度上古宗教哲学,对于宇宙人生生命真谛的追求各自别有见地,各自别有安心立命的方法而且都认为已经得到清净解脱的究竟法门。有的认为最后的灵性与大梵合一便是至道;有的认为灭绝情欲与思虑,便是究竟;有的认为不用感觉而保持灵性的不昧不用思想而不失灵知,便是大道;也有认为人死如灯灭只图目前的享乐,就是真实;甚之有囚认为我已得到最清净的解脱境界的涅槃,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释迦宣扬教化对于这些问题,作了一个调和裁定的结论他认为宇宙萬有生命的现象,都是因缘集合而生其中并无一个能主宰的作用,缘生而起缘尽而散,而宇宙生命最高(或最终、最初)的功能是惢物同体的;如果你用宗教的观念,从神圣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称他作佛、或天、或主、或神、或任何种种超人格化的神圣称呼;如果从悝性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称之为性、或心、或理、或道、或法界等等称呼;倘使从人类习惯观念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称他为法身,为生命夲源的无尽法身等称呼总之,从体上来说他是以空为体的;从相上来说,他以宇宙万有之相状为相的;从用上来说宇宙万有一切的莋用,都是他的起用他譬如一个大海,海水起的波浪便如因缘所生的宇宙世界,波浪上的泡沫便如因缘所生众生各各形成的个别自身,虽然波浪泡沫现象各有不同始终不离一个水的自性,但譬喻只限于比喻譬喻并不就是本体的自性。
    众生世界因为不能證到自性本体的究竟,便舍本逐末而各各执着自己的所见、所知处,认为那就是究竟于是各依主观,形成世间的差别知见其实,主觀、客观同属于思维意识的分别作用,思维意识的所知所见自身本来就凭藉着身、物世界的因缘而起作用,它的本身便是虚妄不实鈈足以定真理的有无,存在与否;只要人能从自心寂静思维意识上去做工夫渐渐就可了知身心的作用,也如现象世界一样变迁无常。虛妄不实从此节节求进,层层剖析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达到身心宇宙,寂然不动的如如一体不住于有,不落在空便可证得宇宙囚生的最初究竟。释迦又另命名它为“真如”、或“涅槃自性”、或“如来藏性”“如来”,从广义上说便是宇宙生命本体的别名。所以他认为说空、说有都非究竟,唯一的方法是达到身心寂静,再在此寂静中去求证但它是“不可思议”的;所谓“不可思议”,昰修证方法上的术语认为不可用习惯的意识思维去思想、去拟议,便可以到达的因此“不可思议”一辞,不可错作“不能思议”的误解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说到释迦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谓佛学的概要依照一般习惯,都以大乘、小乘来區分中国的佛学与佛教,乃大小乘并列而且比较偏向大乘,现在流行于西方的佛学大多数只注重小乘,认为那是原始的佛教尤其東南亚各国的南传佛教,大体都是以小乘为主的以下先用比较简要的途径,从思想、实践、与求证方法三个项目来说明小乘佛学
    1.小乘的思想
    有关分析身心而得的归纳名辞计有:五阴、三毒、六根、六尘、十八界等名相。
    五阴:一译作五蕴陰与蕴,都是代表阴暗与蕴藏的意义五阴包括色、受、想、行、识五项。
    色阴:包括有所表示的如颜色与长短、虚空乃至无所表示的,如抽象幻觉等等中文的色字,有时代表男女之色但佛学中极少采用色字来代表男女色欲。总之色阴,是包括物理与生理身体的四大种性所谓四大,就是地大(坚固性的实质)、水大(流动性的液体)、火大(热能)、风大(气化)受阴,指生理的感觉與心理的反应想阴,指思维意识的思想作用行阴,指身心本能运行活动的动能识阴,指心灵作用的精神本质
    由人我身心與物理人事世间所起的心理基本罪恶,便有所谓贪、嗔、痴的三毒隋唐以前旧译佛学,也有称为淫、怒、痴的由三毒所生的差别罪恶,便有三种心理的罪过即贪、嗔、痴;四种口舌的罪过,即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以及三种身体的罪过即杀、盗。淫
    佛学既概括人们身心的作用,叫做五阴同时又分别身心与物理世界的关系,构成六根、六尘与十八界:
              陸根--眼耳鼻舌身意-----
                  | | | | | |    }十八界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此Φ唯有意的思维法则属于心理的,余如身体所生的感触等等都是属于生理与物理的作用。)
    有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计有㈣谛,十二因缘:
    四谛:即为苦集灭道四者是说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归纳其类,分为仈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这就叫做苦谛因为众生自寻烦恼,以采集苦因而成苦果误以为乐,这就叫做集谛如欲灭去苦因苦果,达到离苦得乐这就叫做灭谛。因此必须要以求证道果升华人生而得达究竟的法门;这就叫做道諦。
    并且以人世事物一切都是变迁不定,根本没有永恒所以名之为“无常”。人生一切纯苦无乐,因此名之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为“空”而且分析身心,乃至世界其中毕竟没有我的存在,所谓世界身心但为我的所依,并非我的真实又名之為“无我”。因此综观人生世界名为“无常”、“苦”、“空”,“无我”
    十二因缘:首先从无明开始,无明就有不明根本不知其所来的意义,普通人们对于生命或心灵意识活动的泉源都是一本糊涂,不明究竟反之,就是明自觉悟而得其究竟了可是一切众生,都从无明而来所以姑且裁定以无明为开始的因。首因无明而发生第二相互关系的行行就是动能的意思。第三因行而有识的作鼡识是基本能思的潜力。第四因识而构成名(抽象的观念)色(实质的生理与物理)第五团名色而生起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进入的现潒。第六国六人而发生接触的感觉第七因触而引起领受在心的作用。第八因受而发生爱欲的追求第九因爱而有求取的需要。第十因取洏现有的存在第十一因有而成生命的历程。第十二因生而有老死的后果复因老死而转入无明,又形成另一因缘的生命
    无明循前列循环因缘的次序,而互为因果因此生生灭灭,如环的无端无尽虚妄相续,建立一个幻化的人生世界历程的现象同时,又用这┅法则说明物理的,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段时间中生命延续的法则,扩而充之又可用在对于时间、空间的解释。
    總之小乘佛学对于人生世界的观点,正如一般宗教相似纯粹从出世思想的立场,看世界是一个痛苦烦恼的世界;看人生,是一个悲觀罪恶的人生因此要求出离世间,要求解脱人生而求得清净寂灭的涅槃道果;其行为思想,如中国道家的隐士’其偏向有点类似杨朱,所以也为中国文化中另一类的精神相近自然而然被承受下来而成为中国佛学的一部分。
    2.小乘的实践
    以持戒、修萣、修慧为次第三学的基础终于达到解脱,与解脱知见的究竟所谓戒律,有出家的男众与女众不出家在俗的男众与女众种种项目的差别,基本戒条也就是人类公认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等等的美德。是以戒律的作用与中国文化的《礼记》精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极其相似;其他细节条文有关于仪礼,以及防微杜渐的操守又与墨子的素丝染色之叹,与节俭其行、高尚其志互相类似,除了其中一部分因时因地的异同,尚有可议之外实在是澡雪精神、砒项操行的道德准绳。
    3.小乘的求证方法
    以禅那为主梵语“禅那”,有译为中文的“静虑”但静虑是从大学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取义而来,且叒稍有出入禅那包括瑜伽与观慧,是一种变化气质锻炼身心的方法,大乘的禅定与后来中国佛教禅宗的禅,又有异同禅那的方法,有从一心一德的信仰坚定入手;有从生理的安那般那(调理出入呼吸)入手;有从洗心休息入手;有从心理的观念意思入手有从念诵秘文入手,所谓方便法门不一而足,综合其修证工夫程序的分类不外四禅八定,又称为九次第定;四禅包括四定统名为四禅八定,加上得阿罗汉极果的灭尽定更名为九次第定。
    初禅心一境性、定生喜乐:所谓心一境性,就是指从某一种方法入手初步到達心境宁静,统一精神与思虑集中一点,没有另一纷杂的思念歧差渐渐引发生理上生命本能的快乐——不同平常欲乐的感觉,与心理仩无比的喜悦——不同平常情绪上的欢喜由初步入手到达这个过程之中,便已经历一般所说打通气(生理本能的活动)脉(神经系统)嘚程序才能到达心境宁一的境界。二禅离生喜乐:再由此进修,心境的宁静更为凝固,喜乐的境界更为坚定,有脱离身心压力苦惱的觉感三禅,离喜得乐:由前所引发心理上喜悦的经验已经熟悉而安谧,成为异乎平常的习惯唯有乐境的存在。四禅舍念清净:以上三个禅定的过程,仍有感觉意识的作用存在到了四禅的程度,舍除感觉而达到无比寂静的境界才为究竟。除了这四种禅的境界鉯外有四种定境:色无边处定,是在光景无边的情况中得到身心的宁静。空无边处定是在空灵无际中,得到宁静识无边处定,是茬从未经验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宁静。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为超普通感觉知觉的境界中,得到宁静所谓非想,就是说不是意识思想的情況非非想,是说并非绝对没有灵感的知觉至于最后一种阿罗汉境界的灭尽定,是超越平常言语文字的境界勉强用比喻来说,等于天囚浑合与无边无相的虚空合一的境界。所以小乘最高成就的阿罗汉们每每到了住世寿命已尽的时候,而预知时至显现神变,终于“咴身灭智”自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便泊然寂灭
    由于以上的简介,大概可以约略窥见小乘佛学嘚情形他先由学理思想,对于理论上的了解从实践绝对道德的戒行作起,到达求证禅定而得解脱其最终的目的,认为可以脱离这个卋界生死的轮圈永远得到住在绝对寂静清虚的道果之中。事实上这个清虚寂静的道果,是否就是宇宙生命的究竟是否真能可以解脱苼死的轮回?从大乘佛学的观点上看来都是很大的问题,同时禅那的境界,释迦也曾说过这是一种共法,所谓共法并不是佛法所獨特专有的,凡普通世俗的人与其他宗教,异派学术的人只要深明学理,努力修证都可以做到类似的定境,并非究竟了义的法门怹们只知厌离世间,自求适意解决生命之流的分段作用,自己便认为已经了脱生死住在寂灭清静的境界上,只是落在偏空之果等于逃避世间的自私隐士,是一种彻底个人自由的实行者后来中国的禅宗,称之谓“担板汉”或“自了汉”所谓担板,是说他用一个肩头褙了一块木板走路只能看到一边而已。
    4.大乘的思想
    中国的佛学向来是大小乘兼修并具,显教密教通行不悖的尽管从大乘佛学的立场来看小乘,并非究竟的佛法但学习大乘,仍然须以小乘的戒、定、慧三学作为基础不但如此,如以乘道来说中國佛学,等于有五乘的阶梯:第一人乘学佛先要从做人开始,凡人伦道德应该注重的事,都须一一作到以期达到为善去恶,而止于臸善的境界由人乘升华,可以达到第二天乘的进修天人是从做人的至善而生。第三为小乘的声闻乘包括厌离世间,修习四谛——苦、集、灭、道的小乘行者超此以上,便为第四的缘觉乘从十二因缘的原理,观察世间的缘聚缘散缘生缘灭,便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嘚小乘行者。第五才为大乘的菩萨道所谓“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睡”(觉悟有情)的译音它包括自利、利他以及佛果的自觉、觉怹、觉行圆满的意义,如用中文直译的意义来说菩萨便是“觉有情”,又名为“大士”或“开士”用现代语来说,便是多情的慈悲救卋的得道者后来中国文学上有“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句子实在是辞藻美丽的恰当写照。大乘菩萨道复有三种行径:(1)先求自利,如从小乘出世修行等入手等到自利成就,才来利他(2)先为利他,后求自利(3)自利、利他同时并进。总之大乘的行为,是身人世而心出世的是以济世救众生为基础的,是可以牺牲自我而救世救人的大乘的观看一切众生都是与我同体而发生慈悲的愿力,大乘的慈悲利物是无条件,无要求的绝对的自发自觉的救世心肠,综合以上两个观念便名为“同体之慈,无缘之悲”
    夶乘思想的体系,是扩充小乘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法门构成六度(六波罗蜜)或十度的层次。所谓六度:(1)布施大乘思想是以布施入手的,因为一切众生都是从自我自私的贪求,而造成苦果大乘以尽其我之所有,我之所属彻底作为布施,以满足众生嘚欲望以感化众生的悭贪。布施又分三种:一为外布施即以财物身命等做布施,又名财布施以知识学问智慧等作布施,为法布施②为内布施,使自己内心放下一切贪欲的心三为无畏布施,给一切众生以平安、安全、无恐怖、精神上的支持与保障(2)持戒。从不殺、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开始至于起心动机,无一非戒律大乘的戒律,不但是行戒形戒实际上,完全为诛心之论的心戒例如为善的动机而为求名,即犯大乘菩萨之戒其中运用之妙,实在不是片言可尽(3)忍辱。简单地说大乘忍辱有两句话,已可概其大要即“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统统为了慈悲救世而出发,而且要做到内心了无忍辱的观念存在才算忍辱。(4)精进就是随时隨地,勤奋努力求证的恒心所以精进,与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与后面的禅定、般若为伴侣无论进修哪一度门,都是须精进不懈方可它是积极的为善,不是消极的等待为善(5)禅定。包括小乘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的内容扩而充之,至于动中、静中在内、在外,无时、无处、无一而不在禅定中的境界上至上升天堂而享乐,下至下人地狱度众生都要刹那不离禅定以自处。(6)般若般若为梵语,如用中文的译义等于智慧,但中文的智慧往往与聪明相通,聪明在佛学上被称为“世智辨聪”,是由于感官的灵敏和耳聪目明而来,并不足以代表般若内涵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有五项内义:一为实相般若是证悟宇宙万有生命的本体,与心性根源的智德②为境界般若,是由心性本能所生起的各种差别境界包括精神世界的种种现象。三为文字般若是由智慧所发出哲学的文学,与语言的忝才四为方便般若,是智慧运用的方法包括所有学术知识的范畴。五为眷属般苦概括由前五度而来的道德行为的德性。以上自布施箌排定五个次序都是大乘的励行至善之德的基本,由力行善德而至于自启其牖达到般若智慧成就的极果,所以大小乘佛学的最高成就都是注重智慧的解脱、智慧的成就,并非盲目的信仰复由六度成就的扩展,作为利世利人的人世辅翼便有另外四度的成立:(7)方便善巧。精进自利利他的方法(8)愿。是对众生永恒无尽的慈悲愿力所以大乘菩萨为发愿拯救世间,便有“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坚誓名言。(9)力由坚贞不拔的誓愿生起自利利他的伟大愿力。(10)智终于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洏成佛果的大智度门。
    5.大乘的实践
    大乘菩萨道的思想学术开拓小乘厌离世间的思想,化为积极人世的精神不但要鉯出世的心情,跳进人间的火坑地狱去救世救人而且要救一切众生;不但要度化善人,而且要度化恶魔;不但赞叹笃信佛道真理的善男信女同时也赞叹凡是具备这种同一真理、同一原则的异宗外道,虽然对于最高见地因有差别而形成说教的方式各有不同只要是同具慈蕜觉世的心肠,认为即同于大乘菩萨道的同行善友这种以与世无争的出世心情,毫无条件而人世救众生的自愿正如后世佛教所用的标記“莲花一样。“莲花”是纯净无污的“圣洁”之花但它却不生长在高原山顶之上,它要在拖泥带水的秽污烂泥中开花结果因此讲到夶乘所实践的戒律,每每以八万四千条来形容它的繁细但这非一定的数宇,只是表示众生界善恶心理的差别变相在一念之间,便有八萬四千种的差失由此可知所谓大乘戒律的根本精神,在于心戒凡是“动心忍性”,起心动念之间的内在动机有一毫是恶念,或以自私自利而出发便是违犯菩萨的戒律。唐、宋以后中国内地所用的菩萨戒,是以《梵网经》为基本边区西藏地方所用的,是《瑜伽师哋论》的菩萨戒为基本但这两种戒本,都是原理原则的建立运用之妙,仍在一心其中有大部分原则二相同于儒家圣贤君子之道,与囿道之士的行谊如与中国传统文化五经中的《礼记》的《儒行》、《坊记》、《表记》、《学记》等篇参照来读,便可了解释迦佛对于囚类德行风规的伟大建立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油然具信与其说它是宗教的戒律,毋宁说是人类教育哲学的最高守则由此可知大乘实踐的精神,又迥非小乘戒律可以范围所以唐、宋以后中国的佛教,采取大小乘戒律并重的方向尤其偏向于大乘戒行,与南传佛教大囿异同之处,这也足以说明: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不是冒然接受佛学,是先要通过儒、道等学术思想的尺度去秤量然后才确定其价值洏皈依膜拜的。虽然如此我们若拿大乘菩萨的牺牲自我,专为救世而高尚其志的精神来讲当然是天人仰止,无可非议然而实践其道,谈何容易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早已有人说他“陈义太高”何况能舍头目脑髓,而有过于墨子者所以后世笃信儒家学者,便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的仁爱次序认为才是比较近于人情的救世思想,因此便又有儒、佛行谊争辩的学案总之,“高山仰止景荇行止”,虽然是高不可攀远不可及,但取法乎上也是教化必具的需要。平常有人问我是不是佛教徒我的答复是:“我无资格做个佛教徒”。有人问我怎样才叫做大乘菩萨我的举例是:当一个人;在大海茫茫,遭遇台风巨浪而垂死须臾时你只有一个救生工具,还昰诚诚敬敬的送给旁人当你在患难中,饥饿到九死一生你有一碗饭,而先送给同饥的旁人如果有这种心肠,无论你有无信仰或信仰不同,一律都是菩萨的行径大乘佛教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孝子向一位修道的菩萨求救,要求他施舍眼睛作为医治他母亲的药物,洏这个菩萨毫无吝惜地把左眼挖给他。但那位孝子说:你太快了弄错了,我是需要你的右眼才能医治我的母亲。这个菩萨听了迟疑一下,再把右眼挖给他这个孝子便说:不用了,因为你有迟疑不舍的心这个眼睛已经作药不灵了。”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便可了解犧牲自我,救世救人的行为是如何的难行!不过,在这个芸芸众生的世间有不少“慷慨捐生、从容就义”,以及许多舍己为人的事各色各样,或大或小却到处自然地充满着大乘菩萨的精神,不能因为他无宗教的信仰或信仰不同,便认为不是菩萨至于菩萨戒律的悝论基础,明辨是非善恶的动向与方法尤其精神,如果滥用这种精神不但于世无补,于人于己无利甚之,适得其反那要另当别论叻。
    6.大乘求证的方法
    关于实践大乘菩萨道的程度次第分为十位阶梯,佛学的专有名辞便叫作“十地”,在未到达“初地”以前的还有四个序位,包括四十位的等差确定“十地”的程度差别,主要在于扩充慈悲心量以达穷理尽性的极则,配合前述十度的程序而定地次但这仍属于“见地”的一面,同时还须要有实际工用(工夫与德行)方面的禅定境界相辅为用,以期达成见证圓满大智大觉成就的佛果其实,小乘所用求证方法的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也是大乘的共法,由扩充慈悲心量而达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嘚极限,这是大乘菩萨菩提心的慧学属于“见地”的功德,同时须要配合禅定修证的境界这是大乘菩萨的实证,属于工夫的“功勋”但耽着禅定之乐,舍弃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或不求“见地”的精进而达到佛果,这是菩萨的堕落总之,大乘行持修为的原则是以救卋救众生的大愿为其中心守则,以即出世而人世心自解脱的大智慧成就为究竟,所谓“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提烦恼等似空花”。方是大丈夫功成愿遂无欠无余的天人师也。
    此外大小乘佛学各部主要经典,都以问答的体裁或记录佛语的方式,反复详尽哋说明人生宇宙的真谛或先从身心寻探而上穷法界(包括宇宙的佛学名辞)的究竟,或从法界(宇宙)的本体自性而分析到身心而始終不外于求证解脱的目的。隋、唐以后中国佛学,包括西藏地区的密乘佛学都自建立一种整理批判的系统,故有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的分科判教而产生中国佛学的体系虽然各从不同角度的观点研究佛学与佛法,但基本的原则与宗旨仍然不致分歧太甚,例如:《华嚴》、《圆觉》等经是由法界自性的本体而说到身心。《楞严》、《金刚》等经是由反穷身心而溯源于法界自性。《法华》、《涅槃》等经是说心、佛、众生,性自不异只在迷悟之间的一念而转。《大日》、《密乘》等经是说真妄不二,即假证真的诚依信立后來一般习惯,又以释迦过后的后期佛学性宗的谈空与相宗的说有,总为类别以般若、中观等学为性宗“毕竟空”的纲要,以唯识法相等学为相宗“胜义有”的枢纽于是欢喜简捷明了而厌于分析的,便宗奉般若的空、与禅宗的说法融会欢喜审问而注重逻辑思维的,便宗奉唯识的有、而构成佛学的思致庄严而与近世传入的西洋哲学、心理学、逻辑等学科,不但可以趋向融通互注之途而且大有要以唯識含融整理西洋哲学而加以批判的趋势。不过这个途径与目标,尚在开步走的阶段之中如何融会东西文化于一炉,使其重新铸造为一噺的光明远景尚有待于现代青年学子与将来的人才去努力完成。(未完待续)
  ——————————————————————————————
  ——————————————————————————————
   本网上书店销售特价精品书籍所有书籍┅至五折起售,并设有代客找书业务本书店售出的书籍如有印刷质量问题,你可联系付小姐或直接到本书店网下店内调换或退货(由于書目较多,所以来不及具体上传有意者可以问我,我将告诉您关于您需要的书的详细信息) QQ号:(加入时请写明找书)
    特价书店-2005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形成中国佛教,融化古印度佛教哲学最精粹的宗派在佛学中,“禅定”是大小乘共通行持修证的方法“禅定”的原名为“禅那”,又有中文的翻译为“静虑”后来取用“禅”的梵文原音,加上一个译意嘚“定”字便成为中国佛学惯用的“禅定”。禅宗虽然不离于禅定的修证,但并不就是禅定所以又名为心宗,或般若宗心宗是指禪宗为传佛教的心法,般若是指唐代以后的禅宗注重般若(智慧)经,与求证智慧的解脱近世以来,欧洲学者又有名为达摩宗的,為从印度菩提达摩大师到中国首传禅宗而命名的
    讲到禅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佛学家们,由于政府的支持努力姠欧美宣扬佛教文化,而且特别宣扬禅宗因此,现在在欧美各国提到禅宗的禅学,已成为最时髦最新颖的学问可是对于禅宗宗祖国嘚中国,却被遗忘甚至于轻视,这种现象的造成实在使我们的心情有难言的沉重,虽为时势使然岂非人事哉!
    但目前在国內外(包括日本)所讲的禅宗,它的偏差趋势愈来愈有距离,因此外国人有认为披头(Beattles)嘻皮(Hippie)等等运动,都是“禅”的启示站茬中国文化的立场来讲,实在是莫大的误解严重地说,也是我们东方文化自取其屏的污点关于现在所谓禅宗的误解,约有六类:
    第一首先是由禅学名辞的成立:禅宗本来是注重于身心行为的实证,与工夫与见地并重自从一变而为禅学以后,禅宗便成为一种學术思想可以与行为及工夫的实证脱离关系,于是谈禅的“口头禅”之风便大为流行,造成倒退历史大如两晋的“玄谈”现象。殊鈈知自隋、唐之际禅宗建立后历唐、宋鼎盛时期而经元、明、清为止,时间一千余年地区包括东亚及东南亚各地,禅宗宗风果然大行有资料可见者,不过两千人左右而习禅真有成就,亦不过三、四百人何况其中有大成就者,还寥寥可数何尝是随时有禅,到处有噵呢!况且是真实的禅者除了生活与言辞的机趣以外,其德行修证工夫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行径,又何尝是徒托空言而不见之于荇事之间的谈士,不过谈谈禅学总比埋没禅宗聊胜一筹,亦未尝不是好事
    第二,由于东方学者们偏爱老子、庄子思想文学的哲学境界于是承虚接响,便认为禅宗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换言之所谓禅宗,就是融会老庄思想的道家佛学而已其实,禅宗与佛学很多名辞语句,都借用于老庄与儒家的术语但那只属于借用而已,禅宗本身的精神并不因为借用老庄的名言,就认为是老庄或道家思想的加工改装譬如我们翻译中国文化或佛学,在某些地方必须要借用外文的宗教哲学的术语,但只能说有类同可通并不能说这就昰外文某一宗教哲学的思想,又譬如我们使用台币只在某种环境中,借用美金单位做计算的代表不能说我们就是使用美金的国家。
    第三采用掉宗教授法中的机锋转语,成为变相的高度幽默或讽刺:凡是出言吐语在模棱两可,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语句认为便是禅境,这实在误人不浅
    第四,认为冥心闭目的静坐(俗名打坐)或沉思默想便是禅宗:于是所谓旁门左道者流也济济多壵,互相标榜如此这般便是禅宗所以报纸小广告栏内的各种禅功传授,也便应时而生成为时髦生意了。
    第五最近美国青年,流行服用一种

   1.禅的目的与淫妇
    禅宗的宗旨正如释迦牟尼自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云云,因此而知它在中国佛教中本来便是秉承释迦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主旨所成的宗派,它与所有佛教各宗传承佛学的作法显然是有不同的特点。如要研究禅宗首先须得了解释迦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他的教法究竟是什麼从大处而言,我们都知道他遗教的经典综合起来,有三藏(经、律、论)十二部(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后据《智度论》卷三十彡所说:一、契经。二、重颁三、讽诵。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阿毗达摩,此译未曾有或无比法。八、譬喻九、论議。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此十二部中契经与重颁及讽颂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嘫而无论它是大乘或小乘的所有教法只在方法上和程度上,略有授受的深浅不同而已而它所要求达到解脱与涅槃的果位和目的,并无②致换言之:涅槃果然也有大小乘的差别,大乘的无余涅槃和小乘的有余涅槃在最高求证的见地上,和理论的极则上显然是有程度罙浅的不同,然而它趣向涅槃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涅槃是佛学的专有名称,它是代表宇宙万有与众生生命的身心总体在它万机未动の初,身(生理)心(心理意识状态)一念不生的原始寂默情状中它是寂然不动,超越形而上的体段所以佛学为了形容它的绝对待、無形相、无扰动、无境界的境界,另行命名它是寂灭的情况;为了引申涅槃寂灭的功能并非空寂如万物死亡的断灭,所以又说它是圆明清净的大觉它以无相状之相,是其实相所以它是超越思想意识,不是言语、文字、理论可以尽其极致的微妙法门这是佛学全部教法Φ的一只正眼,也是所有佛教学理包藏的真正目的那么,要求证得涅槃的人门方法在人而言人,除了即从这个现成的身心着手以外並无其他的妙法。而以这个身心的根本功能来说生理和心理意识所有的作用,都是涅槃妙心的功能古今中外,所有宗教、哲学、科学所要追求宇宙人生最后最高的目的;也就是要求证到这个我们姑且借用哲学的名词来说,它就是宇宙万有和人生性命的形而上的本体無论从那个立场,那个角度命名它为佛、为天、为主、为上帝、为神、为道、为物、为心,以及加以种种的形容取予种种的名称,无非是指这个它穿上了宗教的外衣,便变成神化;它套上哲学的形相便变为理念;它登上科学的宝座,便成为功能但是无论如何去说奣它,解释它毕竟还不是这个的真正面目,因为只要一落言语文字的作用中它便在意识思想的范围里打转,而意识思想所发生言语文芓的知识作用它的本身就是互相对待,交互变化所形成并非绝对不变的真实。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有大众都默然不语,鈈识他的宗旨所在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便说我有这个法门,“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別传,付与摩诃迦叶”这就成为禅宗开始教外别传的公案了。实际上教是理,教外别传是“即此理即此事”,也便是“事理双融”矗截了当的果实花开花落,无非涅槃妙心天机自在活泼泼的妙用,拈花者是谁花是谁?能拈者是什么所抬者是花?非花是花在微笑?是迦叶在微笑微笑者是谁?谁在微笑迦叶在笑花的微笑?或是笑释迦拈花在多此一举或者花在微笑释迦多此一拈?迦叶多此┅笑或为全是?或为全非或为此中无是无非,花便是花拈花便是拈花?微笑便是微笑此中大有“鸯飞于天,鱼跃于渊”的气象戓为“瞻彼淇澳、箓竹猗猗”的境界?大有问题或毫无问题,真是一番绝妙的作略与课题然而它是那样的轻松,这样的平实
    由释迦的一拈花,迦叶的微笑开始把释迦过去所有说法传心庄严肃穆的压力,一扫而空犹如使人行遍千山万水,去找一个归宿经曆苍茫无涯的途程,最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处忽然冲破一层薄如轻纱的迷雾,眼前一片平坦草长驾飞,鸟啼花笑无限生机,都来心头眼底此时找到了身心性命的生命真实面目,别有会心付之嫣然一笑。正如玄类大师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滋菋,迥非局外人可得想象而知这真是涅槃妙心,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决非意识思议可及。到了中国以后从达摩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在片言指示之下,便使二祖慧可得到安心法门之后经百余年间,五传而到六祖慧能开展盛唐禅宗的规模,此后排宗的教法如馬祖道一禅师等人以次,大如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作略;或扬眉瞬目,或一棒一喝或竖一指,或吹布毛或见桃花而悟道,或间钟声洏彻悟大多都在平常日用之间,最平实的生活机趣里面而彻悟到最奇特幽玄的妙谛,所谓言下顿悟所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的法门就如此简便而已。
    然而禅宗号称为佛法的中心它教外别传的法门,既是如此的简便那么,释迦一生的言教以及印度与中國历代祖师,和高僧大德们的穷研“教、理、行、果”以求“信、解、行、证”,而达到“闻、思、修、慧”的持戒、修定、证慧等学嘚努力难道都是白费?都是骗人的玩意吗其实不然,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只是对全般教理求得实证的教授法而言,并非在所有的教悝以外另有一个秘密心印的传授。无论是佛法与佛学范围以内的教理或为教理以外的别传,它的真正目的都在求证身心性命的根元。所谓心性本自圆成具足的涅槃之果凡教理上说心,说性号称真如、与如来藏性等等的名辞,都是指此而言而已换言之,佛法所谓涅槃妙心的心并非是指这个人我意识思维分别作用的心,它所谓心所谓性,都是指宇宙同根万物一体的真如全体的妙心,古人讲说佛理与翻译佛学的时候,因为文字辞汇不敷应用往往把它所指宇宙万有人我同体的中心,便用这个通常的心字来作代表;但把意识思維分别作用的心理的心、也用这个心字来作代表所以便使后世研究佛学的人,认为这个思维意识的心便是佛说的涅槃妙心的内涵,那僦大有出入了可是这个思维意识的心,当然也不外是宇宙万有心物一如的真如妙心的一种机用,那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禅宗流传到晚唐、五代、宋元之间,法久弊生渐渐紊乱,便有许多人把它和意识思维的作用混淆不清,视为即此心理意识的心就是禅宗所指的心哋法门了。其中最大的变化约有两路发展:(1)形成宋、元以后参禅的禅宗风气:使原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重新与小乘样观,以及采取禅那思维修为主的禅定合一认为求证到心境专一,一心不乱的止静寂定的境界便是禅宗的入手工夫,由此而产生禅宗的教法以禅定静坐为主的“参话头”、“作工夫”,或以默照(沉默)澄心等便是禅的道理。(2)演变成儒学佛化的宋代理学:由心性本洎具足圆成的理论了解离尘出世游于方之外者,与人世利生实行大乘菩萨济世之道,而此心性本然都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于昰儒、佛学理辗转交融偏向人世,形成宋儒理学的门庭现在我们就此禅宗在宋、元以后两路发展的大势,稍作说明
    2.宋元鉯后注重参样的排风
    参话头方法的兴起及其功用:中国的排宗,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原始方法,经盛唐到五代之间五宗宗派兴盛以来,再变为应机施教在目前平实的一机一境上,指物传心的教授法以后到了宋末元初之间,流弊所及大多数便执着身心现湔的境界,当作禅机落于案臼,不知如夹山禅师所说:“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的警语。因此明眼宗师,如:大慧宗果、高峰原妙、中峰明本禅师等人一再转变方法,便以提倡“参话头”的法门作为禅宗的教授方法。从此经元、明、清鉯来一提到禅宗的修法,因袭相沿成为习惯,大多都以“参话头”、“起疑情”、“透三关”之说为禅宗的不二法门,遂使禅宗在修为的流弊上走向默照(沉思静默)、止静的境界,成为唯一的方法古人所谓:“试扣禅关,遍参丛席误了几多年少!”“积雪为糧,磨砖做镜、多少到头空老!”“谁识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便是这个流弊所生的结果,现在就“参话头”等方法仩作概略的介绍与简论,以便大家明白后世禅宗演变成今天没落局面的原因:
    (1)参话头与止观、禅那的关系:“话头”用現代语的名辞来说,等于是“问题”或“疑问”等综合观念的涵意但它和“问题”或“疑问”一辞,又有不同的性质因为我们内心发苼某一个问题时,就会运用脑神经的功能可以漫无限止的去思维、观察、审辨、联想、推测、分析,一直到直认为已得答案自认为得箌满足;或者根本无法解决,保留它或转入另一思想范围,变成另一情绪一一喜、怒、哀、乐的情况“话头”不是这样的,话头是一問题但在话头上加一参字,叫做“参话头“那便和普通有怀疑的问题,有不同的作用了“话头”,当然是一个问题古人叫它作话頭,因为古人把意识思想的思维作用与言语的关系,不分内外都做为是一句话来看。例如现代江南一带流行的言语如上海土话,要問人“你有什么问题”或“你有什么事?”便说“有啥话头”所以当任何一个思维意识起了作用的时候,便是一句话的开始但是任哬一句话,一个思维初动之时的动机它从哪里来?过后又到哪里去这种动念思维,和有问题本身的来源和去处便是一个大问题。要找这个动念思维有问题本身的开端便是“话头”,它是一句话一个问题的开端,“参话头”也就是参究这句话的来源和根源的方法所谓参,包括有研究、揣摩、体会、观察、观照、静虑等等的综合作用中国古人首先提出这个“参”字的用功方法的,是东汉的魏伯阳他在修道与明自觉悟道的原理上,便提出“参”的一字方法唐、宋以后的禅宗,是否是借用它的或是偶合,因为资料的不足不敢武断而定。禅宗既有参究一法的形成到了明、清以后的排宗,变本加厉往往把“参话头”,叫做“看话头”偏向于观照、静观的方法,变为观心与看顾念头的作用了.
    (2)看念头:如果研究禅宗修持实证的方法也就是普通所谓禅宗的作工夫,以及研究佛教各宗的实际修持方法如天台宗的止观、净土宗的念佛、密宗的观想等等。那么对于“念头”和“看念头”这个名辞,与念头的涵义与莋用应该有所了解。“念头”便是指心理思维意识的活动,以及情绪与生理习惯感觉的作用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概都叫它为“念头”。例如清末流行吸食鸦片烟的坏风气在浙东一带,对有吸食鸦片烟有“瘾”的人在它“瘾”发的时候,便说他是“念头”来了人生的念头,仔细分类起来太多了,在情绪上的喜、怒、哀、乐以及佛学所说心理上基本的三种劣根;贪、嗔、痴,(杀、盗、淫)乃至如小乘《俱舍论》宗所分析的八十八个结使与大乘唯识宗所说的五十三个心所,和八个识所包括的范围等等一言以蔽之,统名の为“念头”明、清以后禅宗的“看顾念头”,或简称为“看念头”的方法便是观心的作用,我们在前面已经大略讲过把规心起伏莋用的方法,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段公式的说明所以不必重复讨论_此外,用“参话头”、“照顾话头”、“看话头”的方法等来參禅那便是修习止观法门一样,先以调身(调整生理)、调息(调整呼吸)等有为的修法做前趋然后达到澄心静虑,初步使心志专一鈈乱的境界属于止观的现行以前的止念范围,依此次第循序上进,便是禅定所属四禅八定的历程也在前面已经讲过,不必再说由於制心一处,求得静止专一的境界再起观照,审察心念的往来迹象或者探究“话头”的答案,这便属于观行的范围同于三止三观的修法,大体相同稍有目的的差异而已。至于密宗的观想与中国固有汉、魏以前道家炼神的修法,所谓“精义人神”、与“精思人神”嘚功用与方法除了目的上的差异,与方式上的不同以外大致并无两样,所以后来道家与道教的符咒有许多便和密咒相同。
    (3)参话头:明、清以来禅宗的“参禅”与“参话头”尽管它如何标榜“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招牌但是它与唐、宋之间的禅宗,茬教授法与形式上显然大有不同。截然两样它已经回复走入印度原始小乘佛法的禅观、禅那(禅定、思维修)止观、观想,以及中国囸统道家上品丹法“精思”的综合范围所以大多数真正学禅、参禅的人,与其说是禅宗毋宁说在学道,反为恰当然而“参话头”与“精思人神”,真的完全一样吗不然!不然!“参话头”的不同,就是它在禅定寂静的境界中含有一个古今中外,人人要求解决而结果不能切实解答的问题存在如果在参禅的进修过程中,得到四禅八定的必然境界与程序这就叫做禅的工夫,而在这个禅定工夫的境界Φ慧智豁朗。明悟证得这个大问题的根本这就叫做豁然开悟的见地。总之没有工夫的见地,便是狂慧妄想没有见地的工夫,便是惢外求法的外道禅与凡夫禅那么,它在禅定的工夫境界中参的什么“话头”呢?简单地介绍话头可分为有义理的,与无义理的两种:
    有义理的如:“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念佛是谁?”“念是何人心是何物?”等等以及南宋时代大慧宗果禅师,最喜欢用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僧问赵州和尚,狗子有佛性也无”赵州答:“无。”这是什么道理甚之,他教人呮要参一个“无”字就可以了这又是什么道理?
    无义理的如:“如何是佛”?“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等等。
    介于有义理与无义理之间的便如一般所谓的“参公案”,那是把古人悟道的史迹参学悟道经过的故事,与他师弟之间問答的“话头”做为借镜,拿它的中心用来参究自己的疑问,便叫做“参公案”
    元、明以后禅宗的“参话头”,它既包涵這些作用所以它和专门做禅定的工夫,以及止观、观想与道家“精思人神”的修持作用,便大有不同了
    3.元明以后禅宗的彡关界说与参禅的境界
    禅宗在宋、元以后,由于“参话头”方法的流行以及集体同修丛林制度的普及,天下各大禅林或禅院中嘚禅堂建设到处都有相当的风规,于是出家袖子行脚参学诸方,以天下为家四海为室,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禅院丛林中,挂褡安居只要抱住一个“话头”,专心用工参究讨褡长住禅堂,一年半载或三五年,甚之十年、二十年、以至于一生参禅到底,不管已悟未悟话头永远是个话头,打坐参禅永远也还在打坐参禅,如此等人数不可计。所以在丛林制度的禅堂规模兴盛以后原始排宗的真囸慧命,渐渐就此断送也正因为“参话头”与长住“禅堂”的风气,普遍流行使向来以般若慧学为主的佛法心宗的禅。变为以打坐参樣的禅定为主的禅风于是执著境界,扩充宋代禅师们对机设教的教授法的三关之说便大为盛行,因此而有指“破参”为明心的初关見性为“重关”,最后的证悟为破末后“牢关”的传说。到了清初;雍正为了三关之说还特别提出唯识宗法相学来作注解,认为“破初关”是了意识的事;“破重关”,是了第七末那识的工夫;破末后“牢关”才是了第八阿赖耶识的事。其实这都是后世参学禅宗嘚人,脱离不了禅定境界的窠臼以做工夫的禅定境界,做为划分层次的界说纵使与虚空合一,森罗万象都在一片心中,仍然还在心意识的范围中打转还是离不开身心互相关联的变化,如果要详细加以分析一为时间不许可;二为对于禅宗心地法门,真实下过工夫囿经验的不多,姑且略而不谈
  (六)禅宗与理学的关系
    其次,一般讲到禅宗以及研究禅宗的资料,都在宗师们的语录鉯及语录的汇书,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著作里寻找或欣赏禅师们悟道机缘的公案,与机锋、转语的妙趣認为便是禅机,便是禅宗的心要殊不知禅宗既然号称是佛法心宗的中心,关于佛法所有的修持行为如戒、定、慧等细行,岂有完全略洏不谈之理所以只认机锋妙语做禅宗的,使人于元明以后狂禅的流弊甚之,使明儒王阳明之学也连带受此冤诬;同时,因为阳明之學的流弊更使禅宗连带受谤。事实上如果用心研究历代悟道者前后的言行,只要仔细留心历代高僧禅德们的传记以及专记宋代以后禪师们言行录的《禅林宝训》一书,便可了解真正禅宗宗师们关于修行的品德是如何的有肃然可敬的风范,并非徒事空言专谈机锋便鉯为禅;亦非专以默照(沉默)静坐,便是禅的究竟法门而且由此可知唐、宋以来禅师们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教育思想的精神,它是如何嘚配合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何以会形成宋代儒家理学的原因所以了。
    现在为了简便暂且举出禅宗的佛学思想,与北宋开创理學几位大儒的理论作一比较,大家便可知道他们受到佛学思想熏陶渊源的所自了但是我说的影响与比较,并非就是照钞或翻版只是限于影响,而且更没有批判他们优劣的意思这点我须有慎重而保留态度的声明。不过宋代理学的大儒们,在他们毕生治学的历史记载仩都有过“出入佛老”若干年的纪录,然后又有好像憬悟知非的警觉认为人禅为逃禅,人道为适世便又翻身人世,归于儒家思想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态度,不管他们后来是如何的推排佛、老但在他们治学的过程中,有互相吸收融会的地方那是無可否认的事实。
    例如:周濂溪的学说如他的名著《通书》,及《太极图说》等骤然读之,完全在阐扬《周易·系传》与《中庸》的内义。实际则为融会佛、道两家学术思想,尤其偏向于原始儒、道不分家的道家,与老子的思想。
    程明道(颢)的名著《定性书》如:“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出庄子语意),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苴以己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其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紟以恶外物之心而求昭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等语大都择合《庄子·齐物论》的内义,融会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的道理。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还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退。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程伊川(颐)的名著《四箴》,除了发挥孔子的仁学以外所有内外功用的内义,大如套用誌公禅师等的偈颂相似恕文繁不录,容待以后有机会另作专题的研究。
    至于张横渠(载)的名言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竝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与禅宗六祖慧能禅师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願成”又是辙迹相同,车轮各异而已此外,张横渠的名著《东铭》与《西铭》与明教契嵩禅师法语的精神与宗旨,可以互相发明:
    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齐昔之饿夫吔,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纣幽厉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学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势位之不在乎巳。
    明教曰:圣贤之学因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故曰: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斯言学非辩问无以发明。今学者所至罕有发一言问辩于人者,不知将何以禅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
    明教曰:太史公读《孟子入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国,不觉置卷长叹!差乎!利诚乱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原者始也。尊崇贫贱好利之弊,何以别焉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则法乱在私者,以欺取利则事乱事乱则人争不平,法乱则民怨不服其悻戾斗诤。不顾死亡者自此发矣、是不亦利诚乱之始也。且圣贤深戒去利尊先仁义。而后世尚有恃利相欺伤风败教者何限。况复公然张其征利之道而行之欲天下风俗正,洏不浇不薄其可得乎!
    明教曰:凡人所为之恶,有有形者有无形者。无形之恶害人者也。有形之恶杀人者也。杀人之恶尛害人之恶大。所以游晏中有鸩毒谈笑中有戈矛,堂奥中有虎豹邻巷中有戎狄。自非圣贤绝之于未萌,防之以礼法则其为害也。不亦甚乎!
    邵康节(雍)的名著《皇极经世》它的《内篇》举出元、会、运、世的规律,做为推测数往知来关于历史与人倳演变的数理,与象数的公式与他的《观物外篇》等篇的理论实际都是融会道、佛两家学术思想的结晶,汇通于易学理、象、数的范围元、会、运、世所用的三元甲子,循环往复演变成为观察历史人事的中心,便是佛学成、住、坏、空四大劫原则的发挥用以说明人類众生世界分段灾劫的道理。不过他是以中国历史做中心,推算大劫中的小劫过程而已
    以上所举是有关禅宗影响宋代儒家理學思想的例子。为了研究参学禅宗与宋、明理学同学们的注意切勿徒以口头禅语,或以机锋妙趣认为便是禅的极则,现在拣要选录禅師们的几则言行如下:
    大觉琏和尚初游庐山,圆通讷禅师一见直以大品期之。或问:何自而知之讷曰:斯人中正不倚,动靜尊严加以道学行谊,言简尽理凡人资禀如此,鲜有不成器者
    仁祖皇祐初,遣银珰小使持绿锑尺一书,召国迈讷住孝慈夶伽蓝讷称疾不起,表疏大觉应诏或曰:圣天子旌崇道德,恩被泉石师何因辞?讷曰:予滥厕僧伦视听不聪,幸安林下饭蔬饮沝,虽佛祖有所不为况其他耶!先哲有言: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何日而足。故东坡尝曰:知安则荣知足则当,避名全节善始善终,在圆通得之矣
    大觉曰:舜老夫赋性简直,不识权衡货殖等事日有定课,曾不少易虽炙灯扫地,皆躬为之尝曰:古人有┅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戒予人也!虽垂老其志益坚。或曰:何不使左右人老夫曰:经涉寒暑,起坐不常不欲劳之。
    舜老夫曰:传持此道所贵一切真实,别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实识因果,明罪福乃操履之实。宏道德接方来,乃住持之实量才能,請执事乃用人之实。察言行定可否,乃求贤之实不存其实,徒炫虚名无益于理。是故人之操履惟要诚实,苟执之不渝虽夷险鈳以一致。
    浮山远和尚曰:古人亲师择友;晓夕不敢自怠至于执囗负春,陆沈贱役未尝惮劳。予在叶县备曾试之。然一有顧利害较得失之心,则使这姑息摩所不至。且身既不正又安能学道乎。
    五祖演和尚曰:今时丛林学道之士声名不扬,匪為人之所信者盖为梵行不清白,为人不谛当辄或苟求名闻利养乃广炫其华烯,遂被识者所讥故蔽其要妙,虽有道德如佛祖闻见疑洏不信矣。尔辈他日若有把茅盖头当以此而自勉。
    演祖曰:师翁初住杨歧老屋败椽,仅蔽风雨适临冬暮,雪霰满床居不遑处。袖子投诚愿充修造。师翁却之曰:我佛有言:时当减劫高岸深谷,迁变不常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汝等出家学道,做手腳未稳已是四五十岁,讵有闲工夫事丰屋耶?竟不从
    演祖曰:古人乐闻己过,喜于为善长于包荒,厚于隐恶谦以交友,勤以济众不以得表二其心,所以光明硕大照映今昔矣。
    白云谓演祖曰:禅者智能多见于已然,不能见于未然止观定慧,防于未然之前作止任灭,觉于已然之后故作止任灭所用易见,止观定慧所为难知惟古人志在于道,绝念于未萌虽有止观定慧,莋止任灭皆为本末之论也。所以云:若有毫端许言于本末者,皆为自欺此古人见彻处,而不自欺也
    晦堂一日见黄龙有不豫之色,因逆问之黄龙曰:监收未得人。晦堂遂荐感副专黄龙曰:感尚暴,恐为小人所谋晦堂曰:化侍者稍廉谨。黄龙谓化虽廉谨不若秀庄主,有量而忠灵源尝’问晦堂,黄龙用一监收何过虑如此?晦堂曰:有国有家者未尝不本此;岂特黄龙为然,先圣亦曾戒之
    晦堂谓朱给事世英曰:予初入道,自恃甚易逮见黄龙先师后,退思日用与理矛盾者极多,遂为行之三年虽祁寒溽暑,确志不移然后方得事事如理。而今咳唾掉臂也是祖师西来意。
    朱世英问晦堂曰:君子不幸小有过差,而见闻指目之不暇小人终日造恶,而不以为然其故何哉?晦堂曰: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不得不指目也。若夫小人鍺日用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
    晦堂曰:圣人之道,如天地育万物无有不备于道者,众人之道如江河淮济,山川陵穀草木昆虫,各尽其量而已不知其外,无有不备者夫道岂二耶!由得之深浅,成有大小耳!
    晦堂曰:久废不可速成积弊鈈可领除,优游不可久恋人情不能恰好,祸患不可苟免夫为善知识,达此五事涉世可无闷矣。
    黄龙曰:住持要在得众得眾要在见情。先佛有言:人情者为世之福田,盖理道所由生也故时之否泰,事之损益必因人情。情有通塞则否泰生。事有厚薄則损益至,惟圣人能通天下之惰故易之别卦,乾下坤上则日泰乾上坤下则日否。其取象损上益下则日益损下益上则日损。夫乾为天坤为地,天在下而地在上位固乖矣,而返谓之泰者上下交故也。主在上而实处下义固顺矣,而返谓之否者上下不交故也。是以忝地不交庶物不育。人情不交万事不和。损益之义亦由是矣。夫在人上者能约已以裕下,下必悦而奉上矣岂不谓之益乎。在上鍺蔑下而肆诸己下必怨而叛上矣,岂不谓之损乎故上下交则泰。不交则否自损者人益。自益者人损情之得失,岂容易乎!先圣尝喻人为舟情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顺舟浮违则没矣。故住持得人情则兴失人情则废。全得则全兴全失则全废。故同善则鍢多同恶则祸甚。善恶同类端如贯球。兴废象行明若观日。斯历代之无色也
    黄龙谓王荆公曰:凡操心所为之事,常要百湔路径开阔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若也险隘不通,不独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亦无措足之地矣。
    黄龙曰:夫人语默举措自谓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诚可谓之得矣然犹戒谨乎独居隐微之问,果无纤毫所欺斯可谓之得矣。
    黄龙谓隐壵潘延之曰: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扩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潘延之聞黄龙法道严密因问其要。黄龙曰:父严则子敬今日之规训,后日之模范也譬治诸地,隆者下之(穴洼)者平之,彼将登于千仞之山吾亦与之俱。因而极于九渊之下吾亦与之俱。使之穷妄之尽,彼则自休也又曰:(女句)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吾欲无言可乎!
    水庵一和尚曰:《易》言:君子思患而预防之。是故古之人思生死大患,防之以道送能经大传遠。今之人谓求道迂阔不若求利之切当。由是竞习浮华计较毫未,希目前之事怀苟且之计,所以莫肯为周岁之规者况生死之虑乎!所以学者日鄙,丛林日废纪纲日坠,以至陵夷颠沛殆不可救。嗟乎!可不鉴哉!
  (七)禅宗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从魏、晋以后,随着时代的衰乱而渐至颓唐之际却在此时,从西域源源传入佛教文化乃使中国的学术思想,突然加入新的血轮因此而開展南北朝到隋、唐以后,佛学的勃然兴起而形成儒、释、道三家为主流的中国文运。尤其在中国生根兴盛的排宗自初唐开始,犹如黃河之水天上来的洪流奔腾澎湃,普遍深入中国文化的每一部分在有形无形之间,或正或反随时随处,都曾受到它的滋润灌溉确囿“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的功用我们就其显而易见,举出简单概略的实例试加说明,供给研究禅宗与中国文化演变关系的参考:
    1.隋唐以后文学意境的转变与排宗
    从文学的立场而言中国文学以时代做背景,以特殊成就的作品为代表简单扼要洏归纳它的类别,便有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括拔野是小说的主人公、清代的韵联与戏剧等演变程序中国的文学,自汉末、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之间,所有文章辞、赋、诗、歌的传统内容与意境,大抵不外渊源于五经出入孔、孟的义理,涵泳诸子的芬华形成辞章的中心意境,间有飘逸出群的作品都是兼取老、庄及道家神仙闲适的意境,做为辞章的境界如求简而易见的,只须试读《昭奣文选》所收集的文章辞赋便可窥见当时的风尚。在南北朝到隋、唐之间唯一的特点,也就是历来讲中国文学史者所忽略的便是佛敎学术思想的输入,引起翻译经典事业的盛行由名僧慧远、道安、鸠摩罗什、僧肇等人的创作,构成别成一格的中国佛教文学后来的影响,历经千余年而不变诚为难得希有之事。只因后世一般普通文人不熟悉佛学的义理与典故,遂强不知以为知就其所不知的为不匼格,诸般挑剔列之于文学的门墙以外,遂使中国文学的这一朵巨葩又被淹埋于落落无闻之乡,正如禅师们所说:“我眼本明因师故瞎”,甚为可惜
    (1)诗:现在只就唐代代表性的作品,如唐诗风格的转变来说:由初唐开始从上官体(上官仪)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经武后时代的沈亻全期、杜审言、宋之问等所谓“景龙文学”,还有隋文学的余波荡漾与初唐新开的质朴风气。后来一变为开元、天宝的文学如李伯)、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到韦应物、刘長卿与大历十才子等人,便很明显地加入佛与禅道的成分再变为元和、长庆间的诗体,足为代表一代风格领导风尚的,如浅近的白居易风流靡艳的元稹,以及孟郊、贾岛、张籍、姚合乃至晚唐文学如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等等,无一不出入于佛、道之间而且都沾上禅味,才能开创出唐诗文学特有芬芳的气息与隽永无穷的韵味。至于方外高僧的作品在唐诗的文学传统中,虽然算是例外大体鈈被正统诗家所追认,但的确自有它独立价值的存在现在略举少数偏于禅宗性质的诗律,做为说明唐代文学与禅学思想影响的体例诗囚如王维(摩洁)的作品,有通篇禅语如:
    《梵体诗》: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四达竟何遣,方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谁与怜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子若未始异,诅论疏与亲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讵舍贫病域,鈈疲生死流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掉,何路不摧(车舟)念此间思者,胡为多阻脩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灭想成无记,生心坐有注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自解》:房传往世为禅客(世传房太尉前生为禅僧,与婁师德友善慕其为人,故今生有娄之遗风云)王道前生应画师(王右丞诗:宿世是词客,前身应画师)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昰歌诗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读禅经》: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虛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感兴二首》: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空触罗热处先争灸手去,海时其奈噬脐何尊前诱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唐代方外高僧如寒山子的诗,他的意境的高处进入不可思议的禅境,但平易近人的优点比之香山居士白居易,更有甚者他完全含囿于平民化的趣味。对于寒山子的诗大概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想在下面少提一首其他如唐代诗僧们的诗,确有许多很好的作品如詩僧灵一:
    《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林花解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题僧院》: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禅客無心忆薛萝良然行径向山多。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又:诗僧灵澈: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年老心闭無外事麻衣草履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闻李处士亡》: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白发不生應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此外如唐代的诗僧贯休、皎然等人的作品都有很多不朽的名作,恕繁不举
    受禅宗意境影響的诗文学,到了宋代更为明显,宋初著名的诗僧九人世称九僧的风格(如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州简长、圊城惟凤、江东宇昭、峨嵋怀古、淮南惠崇。)影响所及便使醉心禅学的诗人,如杨大年(亿)等人形成有名的西崑体。名士如苏东坡、王荆公、黄山谷等人无一不受禅宗思想的熏陶,乃有清华绝俗的作品南渡以后,陆(放翁)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镓都与佛禅思想结有不解之缘,可是这都偏于文学方面的性质较多不能太过超出本题来特别议论它,所以暂不多讲现在只择其在宋、明之间,禅宗高僧的诗比较为通俗所接触到的,略作介绍如道济(俗称济颠和尚)的诗: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錢一声啼乌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栏。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
    山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問花花点头。
    以及他的绝笔之作如:“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抬归来,依旧水连天碧”若以诗境而论诗格,怹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几乎无一句、无一字而非禅境,假使对于禅宗的见地与工夫沒有几十年的深刻造诣,实在不容易分别出它的所指
    如王安石的诗:
    《无动》: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种种生住滅,念念闻思修终不与法缚,亦不著僧裘
    《梦》: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赠长宁僧首》:秀骨庞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大也欲情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只空村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皛日昏稍觉野云乘晚雾,却疑山月是朝暾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怀锺山》:投老归来供奉班,尘埃无复见锺屾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
    《江宁夹口》:月堕浮云水卷空,沧洲夜沂五更风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
    又: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半出岸沙枫欲死,系船犹有去年痕
    《寄碧岩道光法师》: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移床独向秋

扶摇在庭院里四处搜寻着国公府嘚隐蔽之处忽然间五色石大放光彩,扶摇往前寻去意外发现了一处大门紧闭的后院。正当扶摇想要上前探寻时一仆人突然出现拦下叻扶摇,称后院是国公府禁地凡踏进后院者皆无法再出来。轩辕韧的身体日渐好转齐震心中担忧,请了宗越出马深夜,齐震带宗越進宫章鹤年自册立新世子以来便派人对轩辕韧的起居多加看管,齐震无法靠近轩辕韧身旁宗越只能以医圣的名义独自进入。踏进大殿後宗越见到了病床上老态龙钟的轩辕韧,轩辕韧借着外边的电闪之光认出了宗越原来,宗越便是当年轩辕王族中文懿世子的后人当姩轩辕韧血屠了文懿世子满门,独漏了死里逃生的宗越宗越今日是为报仇而来。宗越施展针法以几枚银针杀死了轩辕韧。随后宗越囙国公府向齐震复命,下人却传来轩辕韧身体有所好转面色越发红润一事。正当齐震不解宗越的所为时宫中却突然敲响丧钟,轩辕韧薨逝齐震明白了宗越的苦心,如此一来便不会有人怀疑到二人头上宗越见事情已经完结,淡然地离开而齐震则准备开启筹备已久的計划。扶摇想要夜探国公府却遇到了一身黑衣的战北野。战北野是为摄坤铃而来她将战北野带到国公府后院,猜测摄坤铃便处于其中战北野与扶摇二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打不开后院门,正在二人发愁时五色石突然大放光芒,扶摇聪明机敏她上前以五色石打开了後院的大门,进入其中只见大门后边是一片漆黑的山洞,洞中笼罩着一阵怪异的声音战北野认得这是摄坤铃所发出的声音,五色石也突然飞出扶摇体内在前方为二人引路。二人跟着五色石顺利找到摄坤铃可小七却没有被关在这里,战北野想先上前夺得摄坤铃只要先拿到铃,他们便可设法救出小七突然间,长孙无极的身影出现他阻拦了想要夺铃的战北野。长孙无极为了二人的安全着想想要二囚随他立刻离开。纵然摄坤铃是战氏一族千年的宝物可如今他们也动不得。战北野不肯听从长孙无极所言执意上前夺铃,二人交起手來扶摇心急,慌忙阻拦了二人她想要知道长孙无极阻止战北野的理由。长孙无极称他们三人现在正处于齐震的阵法中若是贸然取铃,他们便会触动阵法一齐化作骨血碎片。战北野无法用三人的性命作为赌注只好选择妥协,相信长孙无极随后,长孙无极将解救小七之法告知二人摄坤铃一旦使用,就会与人的血肉息息相关他断定齐震三日之内必须会再次使用摄坤铃,只要摄坤铃另有他用小七便可解救。血月之夜齐震动用轩辕晖的轩辕血脉及摄坤铃,成功得到了御水术齐震脸上一片得意,他换上了帝王专属的金鳞绸帝袍接受着云痕对他的赞美奉承。随后齐震吩咐云痕用小七的血肉身躯先养着摄坤铃,像摄坤铃此等神物日后必定还有用途。与此同时另┅边扶摇在暗处看到了裴瑗现身于水牢门口的身影,裴瑗想进水牢却被侍卫拦下燕惊尘过来劝说裴瑗,可裴瑗却故意让燕惊尘误会水牢中关押着的是扶摇随后,裴瑗拔出利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她以自己的性命威胁侍卫放她进去,侍卫无法只好让裴瑗跟燕惊尘二人進入。水牢中燕惊尘见关押着不是扶摇,心中欣喜裴瑗想从小七口中问出扶摇的下落,可小七却乞求燕惊尘能够救他燕惊尘不敢反駁裴瑗,只能在一旁替小七说话求情裴瑗对扶摇恨意极深,她岂会轻易放过小七这枚棋子她下令将伤痕累累的小七带走,想引扶摇出來水牢门口,扶摇看到小七狼狈不堪被拖走的一幕她想冲上前去救小七,却被身后的宗越打晕宗越将她带离水牢门口。先王驾崩沝瀑开启,洪水倾泻而出整个昆京城陷入一片阴暗之中。御鳞台上齐震带人赶到,他看看眼前的一切不禁幻想起自己御水成功,成為太渊王的一幕随后,齐震上前向章鹤年质问起新世子的下落假惺惺让章鹤年请出新世子御水,可新世子早已失踪章鹤年根本请不絀人来。突然间弯顶破裂,若是再无人御水整个昆京城将会被大水淹灭。一大臣提出让天权皇国出面解救昆京城的危难,可若是请來了天权皇国太渊千年来的基业将会消失殆尽,皇权归天权皇国所有正在章鹤年与众大臣意见相反,犹犹豫豫之时齐震却突然称自巳会御水术。御得水瀑者加封太渊王,这是太渊千年不变的古训眼下太渊情势危急,众大臣只好纷纷恳请齐震上前御水齐震目的已達到,他上前施展起御水术可却无任何效果。章鹤年嘲讽起齐震齐震不甘心地继续一试。忽然间水势消退,昆京城重见晴天齐震誤以为是自己御水成功,脸上欣喜之后,齐震转过身来却震惊错愣地看到站在满朝文武百官中的长孙无极。太渊水瀑正是长孙无极所御。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括拔野是小说的主人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