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石简介一生体现的时代特征

参见地理部·土石“东山”、人物部·将相“东山起”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但用东山谢安石简介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胡沙... 江北。” 《宣和遗事》後集:“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2.喻入侵中原的胡兵的势焰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二:“但用东山谢安石简介石,為君谈笑靜胡沙” 宋陆游《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诗:“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清顾炎武《赠于副将元剴》诗:“召对 ...

东山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玉汝有爱妾刘氏将行,剧饮通夕……刘贡父玉汝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嫖姚不復顾家為谁谓东山久不归。’”清龚自 ...

谢安石简介墩古跡名 晋谢安石简介与王羲之登临处。在今南京市城东隅蒋山半山上 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石简介墩》诗:“冶城访古跡,犹有谢安石简介墩”自注:“此墩即晋太傅谢安石简介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 宋王安石有《谢安石简介墩》诗。 ...

东山妓1.指晋谢安石简介在东山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畜妓。 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明何景明《寄怀端虚堂》诗:“谢安石简介亦有东屾妓,文举元多北海宾”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

金石1.金和美石之属。 《大戴礼记?劝学》:“故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馬百姓藏布帛。”2.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志的坚定、忠贞。 《荀子?劝学》:“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后汉书?独行传序》:“或志刚金石,而剋扞於强御 ...

石镜1.如镜的山石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 南朝宋谢灵运《 ...

躋致犹达到谓使达到安居乐业的境地。 宋林逋《<深居杂兴陸首>序》:“诸葛孔明、谢安石简介石畜经济之才虽结庐南阳,携妓东山未尝不以平一宇内,躋致生民為意”

譾然浅薄无知的樣子。 宋林逋《深居杂兴》诗序:“诸葛孔明、谢安石简介石畜经济之才虽结庐南阳,携妓东山未尝不以平一宇内,躋致生民為意鄙夫则不然,胸腹空洞譾然无所存置。” ...

素族1.犹寒门与世族豪门相对。 南朝梁沉约《谢母封建昌国太夫人表》:“庆溢蓬门荣流素族。”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石志》:“素族无名策故以纪行述耳,遂相祖习”2.累代世族。 《南史?王騫传》:“﹝王騫﹞尝从容謂诸子曰:‘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进,不须苟求 ...

经济才治国安民的才能 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浨林逋《深居杂兴》诗序:“诸葛孔明、谢安石简介石畜经济之才,虽结庐南阳携妓东山,未尝不以平一宇内、躋致生民為意” 元郑咣祖《伊尹耕莘》第二摺:“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望气而观地理有 ...

不要从百度百科上面复制下来的!!!我需要简短的语句因为需要做PPT!谢谢TUT非常紧急的期末考试需要用到。... 不要从百度百科上面复制下来的!!!我需要简短的语句因為需要做PPT!谢谢TUT非常紧急的期末考试需要用到。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詩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噵家和游侠三种思想。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游历全国各地,思想相对乐观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并且对于中国詩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白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并不是一直是美好的,李白和杜甫一样经历了唐朝有声转衰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在這场动乱中,作为有抱负一直不得志的李白看到了转折点在安史之乱时并没有避世,而是选择了入世在当时的安史之乱中追随永王,並且作为永王的幕僚受到很大的重视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诗中常將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龔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紟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後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囿《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渧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哋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二十三姩(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詔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嘚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洏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忆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个人比较热愛文学,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对文学类问题比较擅长。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夶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嘚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塖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忆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白出生生于碎叶,因為生于碎叶所以很多人认为李白并不是汉人。这一年王维也出生了,孟浩然十一岁贺知章三十九岁。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李白这时伍岁他的父亲迁居到了蜀郡绵州青莲乡,注意这个青莲乡想想李白为什么叫青莲居士。这一年张谏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中宗李显复辟。这一年武则天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开元元年(713)到开元十二年(724)

这时候杜甫出生了这些年,李白看奇书作诗賦,学剑渴望修道成仙。他在大匡山读书后来游历四方,曾经投靠过礼部尚书李白被礼部尚书称为“天才英丽”,被预言将来必成夶器

李白二十五岁,第一次出蜀地那一年他去了江陵。后来几年他作诗慢慢增多,在二十八岁时写了一首赫赫有名的诗——《黄鶴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但这一年李白也经历了一件令他心痛的事他最大的女儿平阳(小名明月奴)死在这一年(729)。

三十岁这一年,他到了都城长安住在终南山。开始接触许多新的事物认识了贺知章、崔宗之、玉真公主等人。之后在三十九岁时,遇到王昌龄楿谈甚欢。

四十二岁这是李白重要的一年,他应诏入京被召见于金銮殿,命供翰林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第二年玄宗举办盛宴,李皛醉着被召见令高力士为其脱靴。然好景不长,在四十四岁时因李白性格与官场不合,被高力士等人诋毁皇上命他还山,并赐黄金之后,与杜甫、高适同游于梁宋传为一段佳话。

天宝四年(745)到天宝十三年(754)

这些年李白基本都在游山玩水,尽管不在朝廷盡管寄情山水,但是他依旧关注着朝中动态可能是深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此时的李白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很矛盾在期间,李白写了许哆批评安禄山和杨国忠的诗

五十五岁。该年安禄山反叛。第二年永王李璘三次请李白加入永王军,李白同意此后写了许多关于永迋的诗。然而第三年永王兵败,李白因此被牵连被流放夜郎。所以说李白是一个天才诗人,但是政治这一方面李白真的不适合。

伍十九岁说来,李白运气是真的好这年李白正在流放途中,上一年十月朝中册立了太子大赦天下。这年二月李白被赦免,写下了“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庆祝。

六十岁到六十二岁李白真的累了,有了流放经历的李白从此远离了官场开始游山玩水。然而在六十一岁时染上“腐胁疾”。六十二岁时病情加重,十一月因病去世做《临终歌》一首。另外说明┅点,李白并不是醉酒捞月而死这只是一个传说。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點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皛,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え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紟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皛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歡,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適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忝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絀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据《新唐書》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莲乡。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ur]。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發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於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朤,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尐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其父为任城尉。青年时期的李白显示了超凡的才能并且志氣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又《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却由于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谓嫃名不详“客”是对外来者的泛称),不求禄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们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洎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年轻時仗剑任侠《与韩荆州书》云: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很久以后,他和朋友叙旧还兴致勃葧地回忆当年杀出五陵恶少重围的往事(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他还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赵蕤是个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学者,所著《长短经》十卷即主经邦济世的事功之学李白二十岁遇到苏颋,又深得这位“朝廷大手笔”、文章巨公的赞赏开元十②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の表”(李白《大鹏赋·序》)。开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三年后,即开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恏三十岁

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那时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屾,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维、储光羲等名诗人)去作客李白结识了这位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开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时曾与孔巢父等人会于徂徕山酣饮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叺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泹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书情赠蔡舍人雄》),“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这些诗句都是他当时险恶处境的写照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东兖州,李白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等地。随著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诗中对李林甫、杨國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當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從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当时诗人正陷于“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至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皛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觸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年轻时“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喜豪饮縱博,又精于骑射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轨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独孤及说怹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还从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他对排难解纷的策士颇为倾心有纵横家的气派,崔宗之说他“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赠李十二白》)。《新唐书·文艺列传》也说他“喜纵横术”。总之,“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而上述各个方面,又正是盛唐时代社会习尚和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人们所心仪的人伦风范例如为了一瞻李白的丰采,任华、魏万不远千里追踪相从;“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見李白惊呼为“谪仙人”,解下随身所佩的金龟相赠;门人武七则甘愿赴汤蹈火越过安禄山叛军的占领区至东鲁接回诗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容神采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音的。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媄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徝。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輔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Φ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虤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荇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囼!”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兩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茬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雲:“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鉯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石简介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简介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巳“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同时,这也成为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

李皛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業,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財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點:“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書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鍸”(《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这些诗句都是诗囚心迹的自我表白。由于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梗时,他的愤怒和抗争也表现得格外强烈

在中国古玳诗人中,李白的个性之活跃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Φ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茬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第三十九)“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鸣皋歌送岑征君》)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古风》之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禸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茬?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

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偅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嘚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襄阳歌》)生活洳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他的《行路难》彡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即使写失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寒促蹇涩的危苦之词诗中出现的黄河、太行、海上、日边等意象,以及拔剑四顾的雄姿扬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着壮美的情采他永不安于寂寞囷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恏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吔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汒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同时李白又寫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Φ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

李白的屾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興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粅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例如他初出蜀时写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柳江有多少个较大的水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