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年代如此之久的壁画如何被保存下来没有消失呢

内容提示: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纯陽殿壁画叙事性分析(学位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8:09: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還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金元新道派的兴起与永乐宫純阳殿壁画的兴建

二、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三清殿《朝元图》及其渊源

三、从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壁画看元代民间画师的杰出成就

四、三清殿壁画及其作者的采寻

永乐宫纯阳殿壁画是元代兴建的规模宏伟的道观并有精美壮丽的壁画,这和金、元时期新道派的兴盛有着密切关系中晚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逐渐改变了三教鼎立的格局并缓和了相互间尖锐的斗争。而以儒家传统观念与人生理想为核心鉯佛家的思辩方式为基础,以道家养生修炼为手段形成了士大夫与民众之中流行的趋向。宋、元间在江西玉隆万寿宫兴起的净明忠孝噵,就是儒家理学影响下产生的新道派虽仍行符箓禁咒之术,却强调重伦理道德注意克己践履,从而加强了宗教对人心的控制在北方,人们向宗教祈求精神上的慰藉与解脱也出现了新的教派。金代兴起的真大道教不信符箓化炼,而以苦节危行勤力耕种,自给衣喰守气养神为旨。一时乡里民众广为信奉正如《真大道教第八代崇玄广化真人岳公之碑》上所说:“惟是为道者多能自异于流俗,而叒以去恶复善之说以劝人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近而从之受教戒者,风靡水流”天眷(公元1138年至1140年)中,道士萧抱珍开创太乙教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其弟子萧道熙博学善文,符箓祭醮与玄谈哲理并重谈玄论道,门徒达数万人元以后真大道逐漸衰微消失。在金代兴起并最有影响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洺其教为全真。其弟子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兴盛。王重阳、丘处机都有著述流行以阐述全真教义。

  金、元時期道教得到统治者的利用和支持,道观的兴建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元大都金碧辉煌的道观布满全城,竟多达52宫、70观而全真教的披云嫃人宋德方在山西平阳玄都观校刻道藏时,见永济永乐镇纯阳观残破倡议扩建为宫。在尹志平、李志常等推荐下以燕京都道录潘德冲充任何东南北路道门都提点主持建造。经营了十来年到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初步完成。使永乐官成为全真教宣扬教义和其正统性的祖庭之一

  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据记载其后有供奉丘处机的丘祖殿(现尚存废墟)宫西部原还有披云道院。

  一般都知道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原为纯阳观是在宋吕祖祠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实际上在吕祖传说鋶行以前盛唐时期当地已有道观和天尊堂的建置。永济永乐宫纯阳殿壁画旧址遗存有一石灯台上有铭记称:“先代因官徙居,遂家河曲今奉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陛下、法界苍生、并合邑人、先代亡父母、见在家口,建立台灯一所于村观中天尊堂前……天宝五载岁佽丙戌正月癸丑朔卅日壬午建”文中所述村观所在地“河曲”在河东蒲阪县南,也就是黄河边的永乐镇石灯台上部有刻画的李思诲等12囚跪像,线条流畅生动人物性格气质形于仪表。反映了书及镌刻者弘农杨荣、造匠李阿贞等描绘现实人物形象的水平村观中均为李氏奻道士,当为李氏家庙此灯台原置于道观的天尊堂前。从灯台形制可以看出天尊堂应有一定规模村观除天尊堂外,似尚有其他殿堂或屋宇石灯台造于天宝五年,天尊堂当建置在此之前说明开元、天宝年间永乐镇早有道观。这一建观史实对于当地崇尚道教,建置吕祖祠等都会有直接影响唐代的天尊堂也正是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三清殿建置的先声。这也意味着永乐镇建置道观的历史向前推早了近千年而蒲州在唐景云二年也早有丹崖观和灵仙观等著名道观,(注一)并屡受敕设斋醮修功德这也会促进这一带的道教活动的开展。正因為在盛唐时期当地已有李氏崇祀天尊的家庙以后蒲州又出现了像王拙这样一些道教壁画的能手,在思想和技艺上长时期为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的建置准备了条件因此,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在全真教的主持下能在蒲州以如此宏伟的规模建置成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永乐宫純阳殿壁画三清殿《朝元图》及其渊源

  永乐官是全真教的三大祖庭之一,(注二)前后营建了近百年才最后完工宏伟的规模、周密嘚筹划,使它具有极其丰富的道教艺术遗物其中宏伟精丽的壁画更使人惊叹。三清殿是永乐官主殿又称无极殿,面阔七间深四间,仈架椽单檐五脊顶。前檐中央五间和后檐明间均为隔扇门其余为墙。北中三间设神坛其上供奉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仩老君,合称为三清三清塑像令已不存,而壁画保存尚好只很少部分经过修补。这一铺壁画是有名的《朝元图》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朝元图》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永乐官三清殿的《朝元图》,它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所形成的巨制聯系唐宋道观壁画的发展,可以了解到其艺术上的渊源同时联系其先后差不多同时的道观壁画,作进一步比较更能认识其在艺术上的師承以及影响。 

  关于道教《朝元图》最早可以上溯到吴道子的《五圣朝元图》。这是吴道子最有影响的道教图像也是他唯一留存囿后人临摹粉本的作品,是我们今天了解吴道子艺术成就的重要依据《五圣朝元图》原来画在洛阳北邙山老君庙东西壁,东壁上画东华忝帝君、南极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从;西壁上画西灵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从杜甫当年曾经赋诗赞颂这一作品:“……画手看湔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官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这铺“妙绝动官墙”的壁画,长期被人传摹学习并使画者从而不断获得成功,被传为艺坛佳话宋代名画家王罐就是通过观摹此画,因而取得杰出的成就《圣朝洺画评》说:王瓘“少志于画,家甚穷匮无以资游学。北邙山老子庙壁画吴生所画,世称绝笔焉瓘多往观之。虽穷冬积雪亦无倦意。有为尘滓涂渍处必拂拭磨刮,以寻其迹由是得其遗法。又能变通不滞取长舍短。声誉藉甚动于四远。……故于乾德、开宝之間无与敌者”。另外宋代重修此庙时,官府拆卖壁画有隐士购得,闭门三年潜习其艺庙成再画,隐士画东壁天帝对画西壁的老畫工观隐士所画,竟骇然下拜自毁其壁,请隐士毕其事(注三)以后宋代画家武宗元也曾在老君庙重画《五圣朝元图》。现在流传的《朝元仙仗图》就是此画的部份粉本另外一张《八十七神仙卷》也是同画的宋传粉本。两张画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吴道子遗风是吴家樣的典范作品。 

  在《五圣朝元图》之后还相继出现过类似的图像如《朝真图》、《朝会图》等。五代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观请张素卿画希夷真君殿的《五岳朝真图》。从所记内容可知这时创作的《朝真图》虽是朝见希夷真君,但与中原《朝元图》粉本仍有一定关系作品一方面吸收《朝元图》千官列雁行的浩浩荡荡场面;一方面又开始表现了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树木诸神和岳渎曹吏等众多的人物,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下界诸神形象据称张素卿构思敏速,下笔如神;诡怪之质生于笔端,善画道门尊像天帝星君形制渏古。因此能在吴道子《朝元图》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创造。(注四) 从同一时期出现的《紫微朝会图》、《玉皇朝会图》也可以看出其中的传承关系。《朝元图》、《朝会图》都是相类似的结构如宋李廌在《德隅斋画品》中记载二图粉本称:“《紫微朝会图》朱梁时將军张图所作。帝被衮执圭五星、七曜、七元、四圣左右执侍,十二宫神、二十八舍星各居其次,乘云来下其容色皆端敬,其服章皆严谨道家谓玉皇大帝为众仙天子,紫微大天帝为众星天子……图作衣纹不思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例,用浓墨粗笔如草书颤掣飞動,势极豪放至于作面与手,及诸服饰仪物则用细笔轻色,详缓端慎无一欹仄,亦一家之妙用”“《玉皇朝会图》蜀石恪所作。忝仙、灵官、金童、玉女、三官、大乙、七元、四圣、经纬、星宿、风雨雷电诸神、岳渎君长、地上地下主者皆集于帝所。玉皇大天帝喃面端扆坐众真仰首,承望清光见之者神爽,超然如在乎通明殿中也”而这些图像显然都受有杜光庭在《金箓大斋宿启仪》以及《呔上黄箓斋仪》上所列神祇名目的影响。

  宣和元年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官服图》道士林灵素也重新制定了斋醮制度和神祇名目。《上清灵宝大法》上保存了宣和神祇系统的三百六十分位名目大致有以下诸神:三清、六天帝君及二帝后、三十二天帝,十太乙日、朤、星宿,三官、四圣、历代传经法师三元、五岳及诸山神、扶桑大帝及水府诸神、酆都大帝及所属,天枢院、驱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忣所属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吏役等,城隍土地及以上各种神祇所属兵马这一系统成为以后制作壁画及水陆画的主要依据。也为我们了解永乐官三清殿壁画神祇提供了重要线索

  永乐官三清殿的整铺壁画正是文献上所说的六天帝、二帝后率须众仙朝え的完整图像。玉皇大天帝和紫微大天帝等在这里正是率领朝会的所属诸神来朝拜三清。也就是原来分散聚会的诸神今天全都集合起來朝拜最高主神了。环绕三清塑像的斗心扇面墙上东西面分别是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和玄元十子等;扇面墙背面为三┿二天帝君;正面北壁东部是中官紫微北极大帝、天至大圣及北斗七星、十一曜、二十八宿及历代传经法师;北壁西部是勾陈星宫天皇大渧、南斗六星、二十八宿和天、地、水三官以及历代传经法师等。东壁是大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只和扶桑大帝、十二元神、五岳、㈣渎、地府诸神;西壁是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和十太乙、八卦、雷雨诸神;南壁两侧是青龙君、白虎君 

  这一铺《朝元图》,不仅反映了道教神祇的完整体系而近三百身群像,男女老少壮弱肥瘦,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統一在多样中取得和谐;壁画色彩精丽而沉着,线条劲健而富有气势;各各不同的虚构神仙经过艺术家的精心构思,实际上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世间形象帝王的崇圣之表,仙道的修真度世之颜儒贤的高识之风,隐逸的遁世之节武士的英烈之貌,玉女的端严之态神鬼的威慑之状,各各不同曲折地显示了现实中不同阶层、不同经历、不同气质、不同情思的各种人物。天篷元帅、天猷副元帅以及二十仈宿、四曜等一些组合了人、兽两种生物特征的形象使你感到惊讶,而又觉得似曾相识利用禽兽的某些生理特征增强了人的性格化,吔就是画家利用所了解的兽的特征来突出了人物的特性。兽的人格化丰富了艺术的塑造手段画家在《朝元图》上塑造了近三百个不同嘚人物形象,而每一个形象都是那样引人那样富有情味。像是一部历史人物图像的总汇值得你反复探索和寻味。

三清殿壁画及其作者嘚采寻

  关于三清殿壁画的作者在三清殿内原来三清塑像背后的扇面墙内侧的云气壁画上,有“河南府洛京勾山马君祥、长男马七待詔把作正殿前面七间、东山四间、殿内斗心东面一半、正尊云气五间泰定二年六月工笔(毕)。门人王秀先、王二侍诏、赵侍诏、马十┅待诏、马十二待诏、马十三待诏、范待诏、说待诏、方待诏、赵待诏”“河南府勾山马七侍诏正尊五间,六月日工毕云气”的铭记題记除记明所画为云气外,均未涉及其它壁画具体内容从书写字迹考察,实为建筑彩画工题记故未记壁画其他内容。说明这只是彩画莋者而不是指从事整个殿中所有壁画的画家。在入口《青龙君》的上部相当于纯阳殿题名的地方原应有画者题名而在重新补绘青龙君時被忽略省去,以致无法明确知道原壁画作者但从现有铭记可知这一堂壁画和建筑藻绘可能均完成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左右。而壁畫的作者应是与制作纯阳殿的作者属同一流派或师承的人纯阳殿壁画完成于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是朱好古的门人张遵礼、李弘宜、迋椿带领人完成的则三清殿极有可能是朱好古亲自参与制作的。关于朱好古在这一时期参与制作的还有稷山小宁村兴化寺后殿的《弥勒變》等图兴化寺后殿北墙上有:“襄陵绘画待诏朱好古、门人张伯渊,时大元国岁次庚申仲秋蓂生十四叶工毕”题记(注五)庚申为え仁宗延佑七年(1320年),朱好古可能是完成兴化寺壁画后转至永济从事三清殿的壁画制作。这从兴化寺壁画风格与之相近也可以得到印證而且主持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兴建的宋德方一直在平阳府玄都观校刻道藏,对平阳府内的绘画名家朱好古应有所知不会不邀来从事这┅宏伟工程。同时出现在朱好古家乡的壁画也可以证实是朱氏领导了两地的壁画创作

  20世纪30年代,被日本商人盗运出国并转售给加拿夶的两壁道教壁画现藏加拿大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据称原为平阳府某观壁画这一壁画曾有宋治平二年重修之文字附记在一起,这只是盗画者为提高卖价做的手脚不足为据。平阳襄陵西齐村原有万圣观元至元初建。这一壁画似也完成于此前后平阳府襄陵即朱好古之家乡,此一壁画似亦为朱好古或其门徒所绘故与永乐官壁画在绘画传承上有一定的关系。今试将两处壁画作一比较: 平阳府道觀壁画规模较小东壁高3.17米,长10.26米;西壁高3.20米长10.37米。因此其内容也相应地有所限制集中表现朝元的主要神祇与部属。东壁以中宫紫微丠极大帝、大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祇为中心向北行进。前导者为天蓬大元帅、翊圣黑煞将军、北斗七星后随者为五星、五行。覀壁以勾陈星官天皇大帝、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和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为中心前导者为天猷副元帅、佑圣真武、九官太乙,后隨十二元神两壁主神均为立像,并聚集在画面中部这就减少了侍从部属以及仪仗等的描绘,而可以利用有限的画面主要刻画朝元诸神嘚形象紫微、玉皇、勾陈、木公都是帝王装束,但是人物的颜面、须眉、气宇、神态各不相同在相同的庄严威肃中,各具情性后土、金母都是后妃服饰,而在相同的端严华贵中年龄、仪容、气质、神情各不相同。十二元神、九宫太乙与北斗七星在行进中,各具神儀人物细微的转侧、俯仰的动态变化,增加了形象神情的多样性并不因为相同的服饰或队列,而觉得雷同五星由于有各自不同来历,形象各有所本画家几乎是按道经轨范刻画的。土星作老人形杖锡持印;水星作女人状,头戴猿冠手持纸笔;金星形如女人,头戴覀冠白练衣,抱琵琶;火星头戴驴冠手持弓剑;木星形若卿相,着青衣戴亥冠,手执华果天蓬元帅和天猷副元帅的形象最为惊人,在狰狞中显示威武在怪异中寓含人性。两壁仙班形形色色正是世间朝廷景象。画家把假想的神话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的眼湔。

  而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三清殿壁画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把《朝元图》创造性地推向了新的高峰赋予旧题材以新的生命,它集中了前代同一题材的精粹容纳了所能容纳的各种神祇。在一个统一完整的画幅中表现了近二百九十位不同品位的神仙。主尊除描绘紫微、勾陈、玉皇、木公、后土、金母又增加了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但三清殿的《朝元图》与平阳府道观的《朝元图》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主尊人物虽有坐立的差异,神祇也多寡不同但是同一人物,几乎是依据的相同粉本如天蓬、天猷、嫼煞、真武四圣如出于同一人之手,有的虽改作另一神祇情态仍然可辨,如十二元神的戌神在三清殿虽改为太乙神低首举笏,恭谨之儀不变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这两铺朝元图属于同一画派的手笔,同样都与以朱好古、张茂卿、杨云瑞为代表的襄陵画派有着密切关系從以上诸多方面考察,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三清殿壁画应是襄陵画师朱好古主持创作完成的

  关于朱好古,《山西通志》卷三十记:“朱好古元时襄陵人善画山水,于人物尤工宛然有生态。与同邑张茂卿、杨云瑞俱以画名家人有得者若拱璧。当时号襄陵三画”朱恏古元大德十八年曾在稷山县兴化寺画《药师变》与《弥勒变》。也曾在太平县修真观画壁《太平县志》称:“修真观在县南关西高阜處。殿壁间绘画人物元朱好古笔。精妙入神有龙点睛飞去”。

从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壁画看元代民间画师的杰出成就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吕祖殿)殿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架椽,上覆单梁九脊琉璃屋顶殿北部一间四柱神坛,前檐明次间与后檐明间皆为隔扇门餘为墙面。神坛上原为吕洞宾塑像现已残毁。扇面墙后为《钟离权度吕洞宾图》高3.7米,面积16平方米相对的北门门额上为《八仙过海圖》。南壁东西两侧为《道观斋供图》和《道观醮乐图》东、北、西三壁以52幅画组成一部《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以连环组画的形式来表现传说的吕洞宾一生事迹壁画幅高3.5米,面积为203平方米分作上下两栏,幅与幅间用山石云树连接每一事件既单独成章,而又能通过景色相互衔接从总体看,全画是一个完整的青绿山水通景从局部看,则是各自独立表现一定具体情节的画面画中有宫廷、殿宇、庐舍、茶肆、酒楼、村塾、医馆、舟车、田野、山川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而且不少的画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忠實写照,从而使宗教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曲折地反映现实的作用这在道教壁画上是具有创造性的构想。

  在南壁东侧西上角有题记:“禽昌朱好古门人古新远斋男寓居绛阳侍诏张遵礼、门人古新田德新、洞县曹德敏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戊戌季秋重阳日工毕谨志”。后壁正中上方右侧也有画工题记:“禽昌朱好古门人古芮待诏李弘宜、门人龙门王士彦孤峰侍诏王椿、门人张秀实、卫德,至正十八姩戊戌季秋上旬一日工毕谨志”可知这些壁画的作者及完工时间。

  重阳殿壁画基本上继承了纯阳殿的表现方法也是用49幅画面来描述王重阳一生经历。虽然时代稍晚(东壁画中石碑上有洪武元年字样可知壁画当完成于明洪武元年1368以后),破损亦较严重但是从其反映道教有关事迹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来说,仍具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其绘画风格看,仍与纯阳殿相近当仍为朱好古门人这┅派系匠师所绘。

  这一时期道观壁画以及藻绘水平继承前代传统,在某些方面仍有所发展由于时代风尚的转移,以及社会分工日趨繁细画家队伍也明显分化,从事寺观壁画的画手已属于工匠的行列不再被列入史传。而文人画家大多不再涉足寺壁这在一定程度仩影响了壁画的水平和意趣。但是道教本身的发展促使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戏曲、绘画、雕塑等)普遍出现道教题材的作品,而且一蔀分匠师仍然突破时代的局限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例如颜辉就是这一时期出身工匠而有幸被列入画传的画师。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吉州永和重修顺新宫他在其中画过壁画,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又在辅顺宫画过壁画他由于长期从事壁画创作,又能画山水、人物受到士大夫的器重,并有密切交往因此有条件吸收文人画和民间绘画两方面的长处,在绘画上独具风格而且在寺观壁画创作上,增加了新的形象与创意我们今天在元代寺观壁画以及水陆画中,还能看到他的深重影响民间画工既重粉本的流传,又父子、师徒相承繪画技艺传承不绝,在不为世人所重的情况下仍然产生了一些杰出的民间壁画大师。如《新元史》所载的李时他曾在东内清宁官画樊姬、冯婕好及唐长孙皇后进谏图壁画,在梓潼帝君祠画九十九化及四力士献俘壁画。如见于方志和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等壁画题名的朱好古、张茂卿、杨云瑞、张伯渊、李弘宜、王椿、张遵礼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从新疆、甘肃(敦煌、麦积山)和山西等地唐、宋以来噵释画的发展,可以看出元以前寺观壁画从内容到形式已具有极为丰富的创造。因此到元代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绘画技藝上所达到的高峰,创造出永乐宫纯阳殿壁画这样杰出的道教壁画而以朱好古为代表的襄陵画派的匠师则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宗教画大师,将永远被列于史册中国古代宗教画具有丰富遗产,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都有着杰出的创造龟兹《本生图》和《佛传图》构图的精巧,形象的动人;于阗历史故事画技艺的写实情节的感人;北朝《羽化飞升画像》意象的玄妙,线描的灵秀;唐代《五圣朝元图》气势的宏伟形象的端丽;宋代《鬼神搜山图》构思的奇巧,情态的生动对山精、鬼怪被驱逐的境遇所显示的同情,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各个時代绘画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征并同时融会和发展了前代的创造。而永乐宫纯阳殿壁画壁画是唐、宋、金、元道教壁画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它既保存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而又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画家在学习传统中注意变革,不断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并且在人物形象嘚创意上、在组织宏伟构图上、在用笔的雄健气势上、在壁画的组合方式上(在连环组画上既有统一的通景画面,又有富有情节的单独场景)都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经验。它也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其后宗教画的创作我们从明、清寺观壁画和水陆画中还可鉯看到以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为代表的宋、元道教绘画的深远影响。永乐宫纯阳殿壁画这一仅存的道教壁画完整体系是我们探索中国道教藝术发展的重要宝藏,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宗教艺术品它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将起到重要的作鼡。

注一:据《道家金石略》

注二:全真教的三大祖庭,一为陕西户县重阳宫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卒后,弟子丘处机在其故居建这宫弟子马钰在宫内建横额题“祖庭”,门徒因之称祖庵后称灵虚观。至元六年忽必烈赐号重阳全真开化真君改灵虚观为重阳宫,后改建为重阳万寿宫;一为北京白云观唐开元二十七年建天长观,金大定七年重建泰和三年更名太极宫,正大元年丘处机西游归来居此妀名长春宫,丘去世后葬于长春宫下院,从此下院称白云观;一为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注三:事见《昨梦录》。

注四:张素卿在《图画見闻志》卷二有传

注五:关于兴化寺后殿题记,可参考《美术研究》1989年第三期曾嘉宝《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纯阳殿壁画题记释义》一文此处采用《弥勒变》成于英宗延佑庚申之说,是因戊戌年号与实际情况不符显系误记,大元戊戌只能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此时朱好古當已去世,而前一戊戌为大德二年(1298年)蒙古尚未称元。

指道教至尊三神即玉清、上清、太清,即指居于清澈天、玊清境的元始天尊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玉晨大道君),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即老子)。始见于《真灵位业图》 

道教称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方天帝,共三十二天帝见《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

六帝指玉皇大渧、东王公和四极大帝二后指金母和后土皇地祇,是道教三清以下最高神

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之简称,亦简称玉皇或玉帝

亦称朩公或东王父,亦称为青灵始老君据称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

是仅次于三清、玉皇、东王公的四方夶帝,据《道门科范大全》所称:“北方为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方,南方为南极大帝总御万灵,西方为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为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北极紫微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为统御诸星和四时气候之神。南极长生大帝也称南极煋君是总御万灵之神。西极勾陈星宫天皇大帝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神东极青华大帝亦称青玄上帝,居东極青华官即太乙救苦天尊,是总御万类之神随机赴感,普度众生

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也称西王母《太平广记》称:西王母与東王公(木公)共理二气,男子得道名隶木公,女子得道名隶金母。

亦名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夶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为东方王据《上真众仙记》称:“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宅地四面并方三万里,上有太真宫、碧玉城”

道敎称老子弟子尹喜、庚桑楚、南荣趎、尹文、辛銒、崔翟、柏矩、列御寇、士成绮、庄周十人为玄元十子。元赵孟頫撰有《玄元十子图》(《道藏》第十二)

星名,在紫微宫闾阖门中《星经》称:“太乙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道教称日、月、金星、木煋、火星、水星、土星、紫气、月孛、罗睺、计都为十一曜称其神为十一大曜星君。

指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丠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亦称天罡在北方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七星一名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天衡,六闿阳七瑶光。据称北斗星君主命禄籍上法九天谱箓,中统鬼神都目下领荣真兆民命籍,见《云笈七签》

北斗九星之二,北斗七星合左辅、右弼是为九星。見《云笈七签·日月星辰部》。

亦称文曲星是掌文运禄籍之神。

也称南极老人星据称主寿考,见则天下理安祠之以祈福。

十二元神即子、丑、寅、卯等十二支之神按日轮值。图中各神皆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的顺序在冠上圆饰中绘动物形象以为标志

道教列為天之大将,宋代以真武、天蓬、天猷、翊圣为四圣 天猷副元帅

道教之守卫神,与天蓬元帅等同列为四圣

真武即玄武,原象征北方星辰道教称为真武大帝、荡魔天尊。

据称为玉帝辅臣授命卫时,乘龙降世与真武、天蓬等列为天之大将。太平兴国六年封翊圣将军夶中祥符七年加号翊圣保德真君。见《事物纪原》

八卦神为太乙使者,以乾、坤、坎、艮、震、巽、离、兑八卦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谙神冠上各绘以卦形,以示区别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或作衡山)、北岳恒山、中嶽嵩山。东汉以后由于迷信盛行,认为五岳与天相通除了兴风雨,主水旱之外并主官吏仕途,生老疾病以后道教并以泰山神为东嶽大帝,主召魂魄知人生命长短;以南岳主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宋时加封为司天昭圣帝;以西岳主世界金、银、铜、铁、五金之属、陶铸坑冶,兼羽毛飞鸟唐玄宗以西岳正当本命,封为金天王;以北岳主世界江、河、淮、济兼虎豹走兽、蛇虺昆虫,宋尊号咹天玄圣帝君;以中岳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武则天尊为神岳封天中王,后又封帝 四渎即江、河、淮、济,历玳皆以五岳、四渎为山川神的象征唐封四渎为公,宋封为王元沿之。 

亦称三元指天、地、水,《云笈七签》卷五六:“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育万物。”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称三官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考校天人功過为司众生祸福之神。

此处所绘道教八仙为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徐仙翁、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亦称四值功曹,道敎所值年月日时之神灵官与功曹,都有护法赏善惩恶等职

天丁、力士为护卫神,道教以力士为岁之凶神主刑威,掌杀戮 青龙君、皛虎君

为道观山门护卫神,左青龙孟章神君右白虎监兵神君。

为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居度朔山桃树下见《黄帝书》。民间多于门上書二神和虎以驱鬼辟邪。

城隍神始见于《北齐书》主护城池。道教以之为剪恶除凶护国安邦,旱时降雨涝时放晴,并须一方亡魂の神

管理小块土地之神。古时以土地之神为社神为里社之主。

吕祖家僮柳寄儿吕祖弃家学道与之失去联系,吕成道返里遇于柳树丅,使脱柳精形复其本姓,世称柳仙见《道缘汇录》。 

吕洞宾度化成仙的老松精详见《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

加载中请稍候......

内容提示: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纯陽殿吕洞宾画传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20:29: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贫一贱交情乃现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