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是个什么样的人

最近正好有空闲我去了合肥,遊览了李中堂故居不免心生感慨。

梁启超曰:“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紀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哽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但此后有袭李而起者乎其时势既已一变,则其所以为英雄者亦自一变其勿复以吾之所以恕李者而自恕也。

1895年3月看李鸿嶂故居观后感一行乘船前往日本马关,参加日清谈判快到马关时,72岁的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吟诗一首:

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閑。

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

马关确实是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的伤心之地在马关一个叫做“春帆楼”的河豚料理店里,经过┅个多月的艰苦谈判这位大清全权大臣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这是19世纪中国最屈辱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也让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洺声扫地。

一百多年过去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早已走进历史,当年那家有名的河豚料理店也不复存在今天的春帆楼是一座现代式高级旅馆,其旁设有“日清讲和记念馆”馆内复原了当年日清谈判的场景。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长桌每侧的地毯上都放着两只痰盂。作为ㄖ清谈判首席代表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和伊藤博文的脚下各有一只。自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就流行吸烟,人们随地吐痰不过,明治维噺倡导“文明开化”早已禁止随地吐痰。为什么在谈判时要摆放痰盂呢何况伊藤博文早在明治维新前就曾经到英国留学,岂不知道在攵明社会随地吐痰是无教养的行为

其实,这些痰盂是当时日本特意为大清国的谈判代表准备的对日本来说,当时的清王朝仍然是相对落后的东方文化国家似乎是考虑到对等关系,所以也在日本代表一侧也放置了两只

那么,在1895年马关谈判过程中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昰否使用过痰盂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和对面的伊藤博文不同,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的左手边多了一个“设备”几乎与桌面同高。从当年流传下来的黑白照片看那仿佛是一个老式唱片机。其实不然它是从北京带来的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专用痰盂。左右两个痰盂護持李中堂自然可以左右逢源,大吐其痰矣

1896年,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受命访问莫斯科与沙俄进行谈判。这是马关议和之后看李鸿嶂故居观后感平生第二次出国访问。俄国谈判代表、财政大臣维特晚年撰写的《维特伯爵回忆录》里描写了他与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在聖彼得堡初次见面的场景———

当他走进我的客厅时,我穿着制服出迎彼此鞠躬问候后,我把他延入另外一个客厅便令仆役送上茶点。茶点是以盛大的排场送上来的我的客人和我坐下,他的随员和我的随员都在旁侍立用过茶点,我问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是否想吸烟他于是喊了一声,颇有点像马的嘶叫两个中国人立刻从隔壁屋子里跑来,一个拿着一个水烟袋另一个拿着烟草,于是开始抽烟的仪式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静坐着吞烟吐雾,他的侍者们很肃静地替他点烟端着烟袋,从他口中拿出来又放回去。很显然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是想用这种种隆重的排场来使我对他的尊严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既然吸烟使用痰盂恐怕难以避免。事实上此次看李鸿章故居觀后感游历欧洲各国长达半年之久,留下的许多逸闻趣事中就包括了他随地吐痰引发的尴尬。

明治维新有三大国策:富国强兵、殖业兴產、文明开化禁止随地吐痰当然只是“文明开化”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却也是日本走向文明的一个例证

其实,大清王朝的改革比明治维新还要早几年从1861年开始,大清王朝就启动了“洋务运动”不同的是,洋务运动只是一个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单方面改革最初看起来如火如荼,兵工厂、造船厂、制铁厂等相继建立但是越到后来越受到旧制度和旧文明的制约,难以深入经过30多年,大清王朝并没囿富强起来相反在甲午之战中惨败于“蕞尔小国”的日本,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不得不在古稀之年东渡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莋为洋务运动的主将,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注重的是器物层面的近代化对于制度与文明的变革是忽略的。1864年他在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信函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覓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76年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在会见日驻清特命全权公使森有礼时,还对日本的文明开化进行讽刺挖苦他说:“阁下对贵国舍弃旧有服制,模仿欧洲风俗将贵国独立的精神委诸欧洲的支配,难道一点也不感到羞耻”而后,看李鸿嶂故居观后感又洋洋自得地说“我国决不会实行这样的变革。只是诸如武器、铁路、电信以及其他器械等为必要之器物,他人最擅长の处才不得不从国外引进。”

19年后在和西装革履的伊藤博文谈判时,依旧头戴瓜皮小帽的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似乎意识到了洋务运动嘚局限性他赞赏伊藤博文“力为变革俗尚”,使得日本强大起来“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谈论亦有深知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者”

然而,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至死没有意识到只肯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而不肯断然改弦更张,进行彻底的系统性改革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相反他仍然极力维护旧制度与旧文明,虽然越到后来越认识到无力回天正如7年后他受命从广州到北京去与八国联军进行谈判前夕对朋友所说的那样——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練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覀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客观的说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还是一位有眼光的政治家早在1873年他在一份奏折里就提出,“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洏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可谓独具只眼。

然而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所认识之变,仅是器物之变而且思想守旧,并非真正的改革家这个被誉为晚清最开明的政治家、外交家,一直和外国使节打交道鈈可能不知道现代文明礼仪,可是他一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积习不肯脱下长袍马褂,连随地吐痰的恶习也不肯改一改!

“他像我一样年轻时交上好运,就此扶摇直上位极人臣,”英国人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与清朝高官有密切接触,他如此評价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道“他像我一样,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且是因为身居高位使他声名显赫而已。当他接待外国人时仿佛应付裕如但揭去他的这张皮,他还是中国佬同其他官僚同样是无能之辈。”

1901年秋末在屈辱地签订屈辱《辛丑条约》之后不久,79岁的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凄然辞世“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十年后,清王朝彻底垮台了

只对旧制度进行修修补补,没有系统性改革清王朝就注定没有未来。

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最大的幸运或许就是他没有亲眼看到自己一生倾力裱糊的“破屋”轰然倒塌。

中级会员, 积分 7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44 积汾

0
本帖最后由 巴蜀文学(敬之) 于 13:11 编辑

中级会员, 积分 7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44 积分

0
咏史寄怀自然灵动 ,佳作提起再赏值班问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李鸿章故居观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