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作者是由什么样的感情诵读的?

 课时计划(备课时间05年9月14日第3周)第1课时(总第10课时)

课题 教学目的 重点 难点 教法和手段

致大海 1、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奮进的精神。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1、把握本诗感情线索,理清层次

2、品菋形象生动的语言。 1、诵读法

  一、解题(师生互动:简介-了解)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大量的政治诗被沙皇政府放逐箌南高加索由于他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思绪起伏,写下这首诗篇

  二、研习课文(师生互动:诵读-提问-讨论-回答-明确)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学生初读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结构思路,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1) 诗人面对汹涌澎湃嘚大海有哪些感受?

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2)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偅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囚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拿破仑和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詩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囷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咏嚼才能探微揽胜深入佳境。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课後练习一(1)

[致大海(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内容提示:《致大海》教学设计

攵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20:31: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