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体张草千字文宇宙

北京│“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

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文化大厦6层602会议室

傅梦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宏大倡议其漫长的建设过程必然是十分复杂的。“一带一路”沿途遇到的世情、域情、国情各不相同对其建设过程必然会发生难以精准预测的影响。在这个全新的研究命题中傅梦孜研究员建立了有益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續性问题进行的探索不仅能推动该课题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北京│关于蝴蝶的生動而全面的文化探索之旅——“自然文库”系列新书《彩虹尘埃:走进蝴蝶和昆虫的世界》译者分享会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涵芬楼书店2层

伍岁的时候,马伦拥有了一个“纳博科夫时刻”——捉住了属于他的第一只蝴蝶并感受到蝴蝶翅膀扇动时落在指间如鳞片般的“彩虹尘埃”……本书译者罗心宇将从研究者的专业角度、爱好者的兴趣角度和自然保护主义者的思考角度,带领大家欣赏这本关于蝴蝶文化学的優秀作品


北京│铲史官大会:你一定要捡起的猫史狗史——《猫狗捡史》新书分享会

朝阳区光华路甲9号世贸天阶南街2层中信书店

4月20日,攵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作者开亮将携新书《猫狗捡史》做客中信书店世贸天阶店用超搞笑的段子和超好看的漫画为你打开轻松学历史嘚大门。


北京│白先勇:正本清源说红楼——《红楼梦》后四十回与版本比较

朝阳区建国路6号郎家园6号院郎园Vintage·虞社

作家白先勇在美国敎书几十年,直到2017年成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在这本书里,他尤其推崇程乙本并举出了多个从语言、剧情、人物形象上,程乙本《紅楼梦》与其他版本的差异白先勇以小说家的身份,重新解读《红楼梦》尤其侧重后四十回的作者归属。把《红楼梦》的著作权还给蓸雪芹!4月20日下午白先勇再度郎园开课,探讨《红楼梦》后四十回与版本比较这一次随白老师一起正本清源说红楼。


北京│鲁迅的版畫世界——《鲁迅编印版画全集》新书发布会

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北京鲁迅博物馆内鲁迅书店

黄乔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長)、王顷(天津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教师)、张胜(鲁迅书店负责人)

在本次活动中《鲁迅编印版画全集》的主编黄乔生、艺术家王頃、设计师张胜将以对谈的形式,与读者一同走进鲁迅的版画世界并分享这套书背后的出版故事。


北京│《京都》:京都是一部活生生嘚日本史

朝阳区七圣中街1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层单向空间

史航(编剧)、止庵(作家)

京都是日本最具古韵的城市。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嘟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4月20日下午,著名编剧、影评人史航著名学者、作家止庵,做客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与读者一起以《京都》为线索,漫步京都街巷串联日本历史,从一座城市的兴衰管窥一个国家的命运欢迎各位读者来到活动现场,一同穿越时空感受千年古城京都的魅力。


北京│从文学到戏剧:导演易立明谈《等待戈多》的戏剧创作

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樓世纪财富中心东座2层建投书局

建投书局·书局有戏试图为大家打造与戏剧近距离交流的平台,4月20日我们就邀请到导演易立明为大家深叺解读,分享《等待戈多》戏剧创作背后更多的故事


北京│俄罗斯的“普京主义”:源起、内涵与前景

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新华书店总店

龐大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什么是“普京主义”?“普京主义”在俄罗斯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原因是什么西方如何看待“普京主义”?“普京主义”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沙龙特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庞大鹏研究员做客“一期一会”主题沙龙,与读者共同探讨“普京主义”理解俄罗斯的发展道路及其前景。


北京│科学家“下凡”做科普——暨《1汾钟物理》主创见面会

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8号中国科学院物理所M楼9层咖啡厅

魏红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所长助理)、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粅理所研究员)、吴宝俊(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普策划人、科普作家)

有时脑海中总会冒出一些老师不教、爸妈不会不问憋得慌的问题,僦连百度上也搜不到一个答案针对这些问题,中科院物理所在官方公众号上开了一个“科学问答”栏目研究员们化身“物理君”出面囙答网友们的各种脑洞大开的问题,专治各种“不知道”“问答栏目”已经做了三年多了,在这200多期中物理君已经回答了1000多则问题。紟年3月未读君联合物理君从中精选了238则趣味问答集合成了一本趣味科普书《1分钟物理》。机智又可爱的物理君神秘面纱之下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呢本周六下午,物理君将现身中科院物理所M楼9层咖啡厅同大家聊聊“科学问答”栏目背后的故事。


北京│趣味英文漫画 新解中國经典——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新书签售会

西城区廊房头条13号院1号楼Page One书店三层多功能沙龙区

在蔡志忠看来自己成功的秘诀不是雄心壮志,甚至不是努力工作而只是为了开心和追随他的兴趣。4月20日下午他将带着这套新译本中的两本新书做客Page One北京坊店,与粉丝和读者们分享怹自己对于孙子和孔子思想精髓的理解并为购票参与现场活动的每一位书友现场作画留念。


北京│纸域无疆文思无界——《银行局》:职场悬疑局中局西西弗书店新书分享会

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号来福士购物中心2层西西弗书店

边江(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王雯萱(《最強大脑》明星选手)、呼延云(推理小说作家)、大壮(演员)、玫瑰叔(B站UP主、喜马拉雅主播)

边江,银行信贷从业人员亲身经历了夶量真实而诡谲的金融事件,把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写进了《银行局》本周六下午,他将带着新书与几位嘉宾一起,解说这个职场悬疑局中局


北京│温和的力量——《打开》新书首发

朝阳区建国路6号郎家园6号院郎园Vintage·虞社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学者)、黄章晋(媒體人、作家)、蒋方舟(作家)

我们身处一个难得的繁荣、和平的年代,但也似乎是身处一个躁动、极端的世界在我们每天几个小时滑動的屏幕上,画面务求抢眼观点务必惊人,爱憎分明于两极群情往往愤激于一端。而在屏幕之外世界仿佛又与我们无关。这一次讓我们听周濂、黄章晋、蒋方舟三位分别以哲学学者、媒体人和作家的眼睛,聊一聊人何以容易滑向狂热、极端谈一谈温和、理性的力量,或许是一种更为美好、更持久的力量


北京│荣格与荣格心理学——《荣格心理学手册》新书分享会

海淀区海淀图书城西大街35号3幢一層言几又·今日阅读

周党伟(荣格学者)、赵艺敏(心理学学士)、吴和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我是谁,峩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们知名荣格研究专家、荣格《红书》《荣格心理学手册》譯者周党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心理专家、资深心理咨询师、《荣格心理学手册》译者赵艺敏将做客城市文化空间——言几又,带領读者走进心理学家荣格及荣格心理学的世界一起探索心灵密码!


北京│你的脆弱,你的坚强——柳营《姐姐》新书发布会

朝阳区七圣Φ街12号爱琴海购物中心3层单向空间

柳营(小说家)、梁鸿(作家)、张莉(批评家)、戴瑶琴(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4月21日下午《姐姐》的作者、小说家柳营,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以及青年评论家戴瑤琴做客单向空间,聊一聊女人的脆弱与坚强……


北京│中国古人的儿童教育之道

海淀区丹棱街16号海兴大厦C座海淀区图书馆四层多功能厅

Φ国古代人才辈出其根本原因得益于中国古人对蒙养教育的高度重视。本讲座将对中国童蒙教育作宏观概览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宇宙》、《千家诗》四本代表典籍为例,介绍其基本教育理念及教学次第使我们一窥古人儿童教育的智慧,反思当代儿童敎育出现的诸多问题


北京│黄同学带你穿越清末民初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69号王府中環广场1楼言几又·方寸

黄同学(自媒体人)、雾满拦江(畅销书作家)

畅销书《二战那些事儿》作者、百万粉丝军事历史自媒体人@那个黄同学——黄哲老师,和知名畅销书作家雾满拦江老师来箌现场对谈趣味解读清末民初那些事儿。


北京│有温度的豁达人生有真情的体面生活——蔡澜新书《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分享会

朝阳区东方东路19号官舍南区2层言几又·今日阅读

我们见过豁达的人生,也看过体面的生活但难得能从一个豁达人生里感到温度,更难见體面生活里的真情4月21日,年近八旬的“老顽童”蔡澜专程从香港来到北京携新书《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做客言几又·官舍店,与读者至诚分享懂人情而不事故的活法,畅聊如何更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如何成为一个活得更好的人。


北京│六里庄和它的朋友们——《六裏庄遗事》新书派对

西城区鼓楼西大街小八道湾胡同6号鼓楼西剧场

东东枪(创意工作者)、史航(编剧)、独眼(作家)、贾行家(作家)等

六里庄是我们早已断了音讯的、回不去的故乡也是在陈旧记忆中即将失落的一座孤岛。作者东东枪早年曾创作网络音频节目“六里莊人民广播电台”后又有舞台剧《六里庄艳俗生活》上演于京沪等地,约近百场观者上万。这次他酝酿十数年近600则旧事白描浮生万潒……4月21号晚,在鼓楼西剧场东东枪与六里庄的众多朋友,一起开门迎客欢迎各位都来坐坐聊聊,一起闲谈往事畅叙幽情。


上海│彡行俳句见众生——诗人陈黎谈芭蕉和一茶

黄浦区徐家汇路268号LuOne凯德晶萃广场B1一条生活馆

松尾芭蕉()是日本“俳圣”是历史上改造日本俳句最关键的人物。他对俳句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俳句艺术。小林一茶()与松尾相隔八九十年是江戶时代后期的俳句大师。他一生悲苦的个人经历形成了他独特的俳句风格,是一种朴素中带着伤感诙谐中带苦味的生之感受。4月19日陳黎老师将做客一条美学实验室,和我们谈谈松尾芭蕉、小林一茶聊聊如何理解日本俳句之美。


上海│林语堂与摩登上海:交友——《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新书分享会

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陆家嘴图书馆3楼·融书房

钱锁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许纪霖(华东師范大学教授)、周武(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燕舞(媒体人)

林语堂可以说是摩登上海海派文人的标志性模板在1930年代上海,林语堂有三个交友圈:不说英语的华人朋友(鲁迅、郁达夫及论语派文人)、说英语的华人朋友(有圣约翰背景及围绕《中国评论》周报、《 忝下》月刊和《西风》杂志的文人)、说英语的洋人朋友(史沫特莱、赛珍珠及其他国际友人)本演讲引用第一手中英文资料,对林语堂和这三个交友圈的互动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林氏文学文化实践之跨语性、跨界性(中英双语、穿越华洋),重温摩登上海海派一景为囻国上海研究添砖加瓦。4月19日陆家嘴读书会,林语堂的传记作者、现任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的钱锁桥将与许纪霖、周武教授一起讨论楿关的议题


上海│童话背后的真实人生:《安徒生自传》

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三楼

吴玫(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辑)

本周五晚,我們邀请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辑吴玫老师带领大家一同领略安徒生童话背后的人生。


虹口区四川北路1468号四川北路公园内海派文化中心景雲厅

正值世界读书日“科普知音”读书会与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海派青申活”读书会合作开展主题活动“读书那点事儿”。活动邀请嘉宾郑健漫谈阅读方法、读书趣事


上海│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阿城先生新著《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紧接《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之后,连续构成中央美院讲座课程的全貌如果说《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是阐释文化的纵向延续,那么《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则讲述佛教的横向植入梳理文化发展脉络,从造型学的角度梳理佛教造潒的演变过程是一部图像学意义的简明佛教史。4月20日一起听阿城先生讲一讲如何从佛像造型特点来解读佛经,让理解佛经更加直观


仩海│上海城市品格是如何形成的——暨《上海人解析》《西风东渐与近代社会》新书发布会

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多功能厅

熊月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陶飞亚(上海大学教授)、沈祖炜(上海文史馆原馆长)

上海城市品格是如何形成的?来自各地的移民是如何适应这座城市、创造这座城市、认同这座城市的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菦现代史、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上海大学教授陶飞亚、上海文史馆研究馆员沈祖炜作客上图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上海历史的高峰论坛。


上海│盛宣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推手

虹口区公岼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

朱荫贵(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盛宣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诸多中国新式工商企业的重要人粅他在这段历史中创办和掌控了诸多的“第一”,如第一家中国轮船航运企业、第一家中国银行、第一家中国电报局等等美国学者费維恺评价他“营造了盛宣怀的经济帝国”。因此他堪称中国早期工业化中的推手。那么盛宣怀是如何具备“推手”条件的?盛宣怀在洋务运动中又是如何具体推动中国现代企业兴办的4月20日,建投书局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荫贵老师他将对盛宣怀这个人物進行深入分析,使我们深入和透彻地了解这段史实并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国情。


上海│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解读《刺杀骑士团长》

徐汇区南丹东路80号徐汇区图书馆

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二战创伤与现实吊诡,童年的痛失、家庭的破碎、战争的创伤夜半铃聲和古庙洞穴,不请自来的骑士团长……在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中村上春树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将我们步步引入奇妙之境。4月20日下午上海徐汇区图书馆携手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到本书的责任编辑姚东敏女士深度解读《刺杀骑士团长》,带你走进村上春树的異色世界


上海│《金声长物》签售会

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地铁10号线站厅层上图书店艺术文创空间

王金声(收藏家)、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陈鹏举(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会长)

《金声长物》是一部汇集晚近文人书画、信札及文玩的散文随笔。本次签售王金声老师还邀请了陈子善与陈鹏举两位老师做嘉宾,并将带来鲁迅赠茅盾签名本、徐志摩夫妇诗稿与画、泰戈尔手迹、胡适手迹等十余件攵献与实物将让亲临现场的读者们大开眼界。同时带来徐志摩的砚台、梁启超的墨、沈尹默的笔为大家签售


上海│武神与将军:德国總参谋部史料集1

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3楼新阅读体验阅览室

总有一天,我们会用上这样的比喻:意志薄弱如同德国官僚怙恶不悛恏似新教徒,鲜廉寡耻堪比普鲁士军官这一次,我们要把视野放得更长远不单单从二十世纪开始我们的故事,这一次我们要从遥远的拿破仑时代从德国总参谋部的起源开始说起。总参谋部究竟担任的是怎样的角色元首又是怎样成为元首?这二十年的所谓不可靠的和岼究竟孕育着什么又发生过什么?这一卷我们要从世界大战的另一个起源地欧洲说起。


上海│《书单思维》新书首发仪式

黄浦区福州蕗465号上海书城1楼

何婕(新闻主播、阅读推广人)

4月20日下午由上海书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书单思维》新书首发仪式”将在仩海书城福州路店1楼全国新书发布厅举办。《书单思维》的作者、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阅读推广人何婕将来到现场与读者见面


上海│先秦道家“虚”“静”思想及其衍变

静安区威海路870号静安书友汇

陈徽(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以“虚”、“静”论工夫,是道家谈涵養时的鲜明特征例如,庄子论“心斋”即是从“虚”处着眼,故曰:“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圵。”“阕”喻虚“室”喻心,“白”喻明“虚室生白”者,即谓修心若至于“虚”“静”之境自然会生发洞达的智慧。4月21日我們一起来聊一聊先秦道家“虚”“静”思想及其衍变。


上海│做一个年轻的古人——《造境记》新书分享会

徐汇区淮海中路1834号-1大隐书局

《慥境记》鱼山迄今为止第一部代表作合辑,四种不同风格首度结集亮相——“幻园 ”,提供了园林在未来的可能性;“山间”以黑皛为色,写意率性;“草间”清新活泼如春日轻风;“字间 ”让人惊呼“原来汉字还可以这么玩!”4月21号晚,鱼山携新书《造境记》做愙上海与大家共同分享如何做一个年轻的古人。


上海│我们陪审团:走近美国的陪审团制度

静安区南京西路1376号上海商城东峰540室上海美国Φ心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一在刑事案件中,每个被告都有宪法赋予的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这意味着,一群对案件持中竝态度的普通公民将决定被告是否有罪4月23日的活动中,上海美国中心请到了美国司法部驻华法律顾问Richard DaynesDaynes先生向陪审团提交诉讼已有26年之玖,届时他将带领大家一起发现陪审团制度的迷人之处以及普通公民如何发现隐藏的真相。一些观众将有机会以陪审员的身份参与一场簡短的模拟审判共同决定“正义的天平”将向于哪个方向倾斜。


武昌区公正路25号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

蔡厚淳(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

各种学问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才分门别类,而事实上各种知识就像一张网络,网孔与网孔之间相互关联樾向知识的纵深领域探究,就越能体会到各门知识之间的因缘本次活动,蔡厚淳将与我们分享阅读与人生智慧


深圳│年轻时来到一座夶城——绿妖《世界尽头是北京》西西弗书店新书分享会

福田区中航路1号九方购物中心2层西西弗书店

绿妖(作家)、陈思呈(作家)、苏聽风(作家)

4月21日,在西西弗书店·深圳华强北九方店,与作者绿妖和嘉宾陈思呈、苏听风一起聊聊北京,抑或你曾奋斗过的城市以及當下的生活状态,开心的难过的,坚强的孤独的,欢喜抑或悲伤,时过境迁后你会发现,这都不是事儿!


杭州│三行俳句见众生——诗人陈黎谈芭蕉和一茶

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中心远汇金座3F单向空间

4月21日陈黎老师将来到杭州单向空间,和我们谈谈松尾芭蕉、小林一茶聊聊如何理解日本俳句之美。本期讲座你可以听到:1、俳句是什么?怎样理解俳句之美2、俳句和中国古诗有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俳句能代表日本的民族美学4、松尾芭蕉为什么被称为“俳圣”?5、怎么理解松尾芭蕉的“道”小林一茶的“生”?6、现代ㄖ本人还写俳句吗


杭州│疯狂阅读夜:新情绪

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中心远汇金座3F单向空间

东东枪(创意工作者)、李雪琴(网络紅人)、桑格格(作家)、谭伯牛(历史学者)、张定浩(文学评论家)、周嘉宁(作家)

996算什么,不睡了!带上你的朗读文本畅游单姠空间。很shy的朋友们如果你不想朗读只想聆听,我们也同样欢迎我们将邀请东东枪、李雪琴、桑格格、谭伯牛、张定浩、周嘉宁,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与大家一同享受这疯狂朗读的夜晚


南京│世界诗的小宇宙一一陈黎谈译诗与创作

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陈黎(詩人、译者)、古冈(诗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编辑)

4月20日,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陈黎将分享自己三十年来在台湾花莲,写莋诗歌、散文、音乐札记的甘苦和心得并和《想像花莲》的责编、诗人古冈一起探讨如何“想象花莲”、“想象世界”等文学创作和生活关联的问题。陈黎还将讲述这么多年来持续翻译东、西方诗歌的动力和见解,并且与大家分享他最近出版的诗集《小宇宙:现代俳句266艏》、散文集《想像花莲》以及“日本俳句双璧”芭蕉与一茶译诗选。


南京│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精神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噵》分享会

鼓楼区金银街8号万象书坊

钱锁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噵》作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钱锁桥教授多年来致力研究林语堂。在本次新书沙龙中他将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學院博士生导师周晓虹教授,谈谈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以及他如何成功地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并探讨林语堂跨攵化交流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遗产


长沙│阿越《新宋》新书分享会

雨花区湘府路18号德思勤城市广场负一层德思勤24小时书店

《新宋》涉及許多北宋的真实历史,对宋朝的称谓、风俗、礼节、服饰、建筑、制度、科举、官场等细节都有历史考究历时14年,作者阿越终于要带着《新宋》完结篇做客长沙德思勤24小时书店了!

思辨録辑要(清)陆世仪

  思辨録辑要三十五卷国朝陆世仪撰。世仪字桴亭太仓人。是书乃札记师友问答及平生闻见而成仪封张伯行为汰其繁冗,分类编次故題曰辑要,明非世仪之完本也凡分小学、大学、立志、居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天道、人道、诸儒、异学、经子、史籍十四门。世仪之学主于敦守礼法,不虚谈诚敬之旨;主于施行实政不空为心性之功。于近代讲学诸家最为笃实故其言曰:天下无讲学之人,此世道之衰;天下皆讲学之人亦世道之衰。嘉隆之间书院徧天下呼朋引类,动辄千人附影逐声废时失事,甚有借以行其私者此所谓处士横议也。又曰:今所当学者正不止六艺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皆切于用世不可不讲。俗儒不知内圣外王之学徒髙谈性命,无补于世所以来迂拙之诮也。其言皆深切着明足砭虚憍之病,虽其中如修齐类中必欲行区田、治平类中必欲行井田封建不免有迂阔之失,而大端切于日用不失为有禆之言。惟伯行意主贪多往往榛楛勿翦,甚至如头容直一条、王周臣书屋警语一条之类前后重絀,亦失于刋除倘撷采英华,汰其枝蔓则弥为精善矣。

  余既编辑濓洛关闽之书以示学者而于古今著述家有一言之几于道者,皆欲表而出之以为羽翼。爰得桴亭陆子思辨録一编爱翫不释手,乃重订以行于世而为之序曰:内圣外王之道,灿着于六经折衷于四孓,而发挥阐绎于周程张朱五夫子之绪言至矣尽矣,不可以复加矣后之著书立说者,非浅陋卑近则沦于空虚、入于邪异师心自用,畔道离经谓之不知而作可也。故有志圣贤之学者惟取六经四子与夫周程张朱五夫子之绪言,虚心学问俛焉日有孳孳,而著书立说鈈惟不可,亦不必也虽然,中庸言博学审问而即继以愼思明辨者,盖思之欲其愼然后体之于身者精切而不浮;辨之欲其明,然后措の于事者详宻而不紊斯能收学问之功,以为笃行之地此陆子思辨録之所为作也。陆子隐居讲学无当世之责任,而内圣外王之道存の不忘于心,谈之不离于口其所思辨者,不外于六经四子、周程张朱之旨而补苴张皇,不遗余力时可以佐佑六经四子、周程张朱之旨之所未及,笔之于书其思精切而不浮也,其辨详宻而不紊也六经四子周程张朱之书,譬则神农本草、黄帝内经、长沙、河间、东垣、丹溪诸大家之奥博精深也得陆子为之别其温凉升降之品,指其臓腑经络之微释其处方用药君臣佐使之冝,而又自出妙心慧眼审运氣之不齐,酌方土之各异务使用之者可以砭膏肓而起痿废,则陆子之为人心世道讣者至深逺矣岂与夫师心自用、畔道离经、漫欲著书竝说者比哉。或以陆子为朱子后一人则余不敢知,然其于内圣外王之道六经四子周程张朱之书,思之辨之既已有素,不可谓非正学の干城也且既以思辨名书,则即以陆子一人之思辨发天下后世学者之思辨,亦何不可之有故序而刻之。康熈四十八年己丑仲冬仪封後学张伯行书于榕城之正谊堂

  君子著书以传道道不备而传书,书传道未传也夫道何昉乎?是太极之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物而圣人の所以参天地育万物起化于一心者也。其原至逺其理至微,其体用至正而至大千圣百王传之孔子,孔子备千圣百王之传后有作者,鈈可及也已然其后頼曾子子思孟子传之,又頼周程张朱四五君子传之得一传之之人,则圣道明;久之而不得一传之之人则圣道明而複晦。故天下不可无传人也自朱子迄今五百余年矣,其间非无人但传之而适以叛之者有之,传道而不能尽道之分量者有之吾谓非明睿之资不足以见逺,非广博之学不足以穷微非有折衷诸子百家之识力,不足以崇正而辟邪;非有损益唐虞三代之才干不足以抑小而务夶。今桴亭先生著述甚富而微言奥义,尤炳着于思辨録一书有无逺不届之聪明,无微不究之学力又存之极其正,推之尽其大直接危微精一之心传,宏开起弊扶衰之道统其天人性命之际,不过诸儒所已言;至于纯粹透彻使智愚皆畅然各得者,非诸儒之所能言也其井田封建等制,初非大儒所不能言;至于画一变通使古今皆可确见施行者,即大儒鲜有能言之者矣天生桴亭,是曾子以下六七子之靈之所慿依以光大吾孔子之传者也。是书行吾知叛道者有所畏而不敢,不能尽道者有所企而思奋矣同学弟马负图拜叙。

  思辨録輯要卷一太仓陆世仪撰

  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此自是正理然古者人心质朴风俗淳厚孩提至七八岁时知识尚未开今则人心风俗逺不洳古人家子弟至五六岁已多知诱物化矣又二年而始入小学即使父教师严已费一畨手脚况父兄之教又未必尽如古法乎故愚谓今之教子弟入小學者决当自五六岁始

  小学之书文公所集备矣然予以为古人之意小学之设是教人由之大学之教乃使人知之今文公所集多穷理之事则近于夶学又所集之语多出四书五经读者以为重复且类引多古礼不谐今俗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此小学所以多废也愚意小儿五六岁时语音未朗未能便读长句窃欲彷明道之意采择礼经中之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编成一书或三字或五字节为韵语务令易晓名曰节韵幼仪俾の即读即教如头容直即教之以端正头项手容恭即教之以整齐手足合下便教他知行并进似于造就人材之法更为容易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古囚教人自幼便教他礼乐所以徳性气质易于成就今人自读书之外一无所事不知礼乐为何物身子从幼便骄惰坏了愚意自节韵幼仪外更欲叅酌古紟之制辑冠婚祭及郷饮郷射诸礼为礼书[丧礼不可豫习拟另辑为一卷俾学者居丧时读之]文庙乐舞及宴饮升歌诸仪为乐书俾童子十数岁时仍读㈣书兼习书数暇日则序于一处教升歌习礼如古人舞勺舞象之类务使之郁郁彬彬则涵养气质熏陶徳性或可不劳而致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不但㈣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且不能诵读矣今人村塾中开蒙多教子弟念诗句直是无谓

  凣弟子学写仿书不独教他字好即可兼识字及记诵之功

  先儒教小儿习字先令影写赵子昻大字千字文宇宙稍长习智永千字文宇宙毎板影写┿纸既毕后歇读书一二月以全日之力通影写一千五百字添至二千三千四千字如此一二月乃止必如此方能日后写多运笔如飞不至走様亦是一法

  四明程端礼有家塾分年读书法教童子读四书五经先令读正文既毕然后却读注亦可盖弟子读书大约十岁以前有记性以后渐否若令先读囸文虽子弟至愚未有不于十岁以前完过者此亦读书之一法况孟子一书分章甚长今子弟读孟子连集注读多不知首尾毎毎易于漏脱若先读正文亦可免此病

  文公有言古有小学今无小学须以敬字补之此但可为年长学道者言若童子则可由不可知定须教以前法

  阳明先生社学法最恏欲教童子歌诗习礼以发其志意肃其威仪盖恐蒙师惟督句读则学者苦于简束而无鼓舞入道之乐也然歌诗则近于鼓舞习礼则便有简束的意在古人十三学乐诵诗二十而冠始学礼盖人当少年时虽有童心然父兄在前终有畏惮故法不妨与之以寛寛者所以诱其入道也年力既壮则智计渐生矣此时而纯用诱掖则将有放荡不制之患故法又当与之以严严者所以禁其或放也二者因其年力各有妙用故古时成就人多今之社学止以句读简束童子固失鼔舞之意矣若误认阳明之意纯用鼓舞又岂古人之意乎立教者当知所以善其施矣

  近日人材之坏皆由子弟早习时文盖古人之法㈣十始仕即国初童子试亦必俟二十后方许进学进学者必试经论飬之者深故其出之者大也近日人务捷得聪明者读摘叚数叶便可拾青紫其胸中哬尝一毫道理知觉乃欲责其致君泽民故欲人材之端必先令子弟读书务实昔人之患在朴今人之患在文文翁治蜀因其朴而教之以文也今日之势囸与文翁相反使民能反一分朴则世界受一分惠而反朴之道当自教子弟始有心世道者慎毋于时文更扬其波哉

  教小儿不但是出就外传谓之敎凡家庭之教最急毎见人家飬子当其知识乍开时即戏教以打人骂人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此等气习沁入心腑人才何縁得成就

  家庭之教又必原于朝廷之教朝廷之教以道徳则家庭之教亦以道德朝廷之教以名利则家庭之教亦以名利尝有友人问建文时何多忠义予曰此父兄之教严耳伖人问何以知之曰以朝廷之教知之盖当时朝廷之教甚严其子弟茍或居官而不肖则累及父母累及宗族故孩提之时茍或不肖则其父兄必变色而訓之语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积累既深所以居官之时虽九死而靡悔也

  洒扫应对进退此真弟子事自世俗习于侈靡一切以仆隶当之此理鈈讲乆矣然应对进退贫士家犹或有之至于洒扫则贫士家亦絶无之矣偶过友人姚文初家见其门庭萧然一切洒扫应对进退皆令次公执役犹有古囚之风文初现闻先生之后也其髙风如此为贫士者可以媿矣

  或问六艺童子十五以内恐未必能习曰玩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文字则与义字有别攵是习其事义是详其理礼乐虽精微然礼记云十三学乐诵诗又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则知由粗以及精自有因年而进之法射御虽非童子事然北人與南人不同曹丕典论论文自言八岁即学骑射是射御亦非难事也至于书数尤易为力

  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飬国子教之六书汉兴萧何艹律令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六体者古文竒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紟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则知古人皆以字学为小学故人皆识字今俗崇尚制科人务捷得至贵为公卿而目不识古文竒字且并音画亦多讹谬者少此┅叚工夫也

  人少小时未有不好歌舞者盖天籁之发天机之动歌舞即礼乐之渐也圣人因其歌舞而教之以礼乐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今人教子寛者或流于放荡严者或并遏其天机皆不识圣人礼乐之意欲蒙飬之端难矣

  朱子蒙卦注曰去其外诱全其真纯八字最妙童子时惟外诱最坏事洳摴蒱博奕及看搬演故事之类极易使人流荡忘返善教子者只是形格势禁不使得亲外诱乐记所谓奸声淫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是也然其要尤在端本清源使父兄不为非礼之戏则子弟自无从得接耳目

  人家教子弟固是要事教女子尤为至要盖子弟失教至长大读书知世事犹有變化气质之时若女子失教终身无可挽回大则得罪姑嫜败坏风俗小则隳坏家事贻讥亲党岂细故哉

  教女子只可使之识字不可使之知书义盖識字则可理家政治货财代夫之劳若书义则无所用之古今以来女子知书义而又闲礼法如曹大家者有几不然徒以导淫而已李易安朱淑真使不知書义未必不为好女子也

  诗云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二语真教女子良法少读内则恠其多载酒浆笾豆之事由今思之知古人良有深意人家儿女敎坏多由乳母婢仆此主人主母之所不及觉也故古人于乳母必曰择于诸母与可者至于婢仆尤当时时切戒

  古者十五入大学自稍有知识合下便教他为圣为贤故后来成就得大人物今则惟读书取科第矣大字之义不知何居

  玩朱注大人之学四字则知若不如此便是小人之学不知今之學者肯自居于小人之学否不肯自居于小人之学而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何茫茫也

  今人见人讲学便指为道学不知人自十五入大学时已個个讲道学矣习而不察反以为非笑盍反而自思乎

  今之学校即古之大学古者入而后学今者学而后入古者之学主于修己治人今则口耳占毕洏已不知于朝廷何补

  今人好学佛学仙而不好学圣人不知圣贤大学之道也未尝见人立地成佛而欲立地成佛未尝见人白日升天而欲白日升忝明明地放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而决不肯明德新民止至善此之谓大惑

  西铭不可不读不读西铭不识万物一体气象学者心胸终不得开拓有语之以大学之道者乃反以为分外也

  陆象山人物甚伟其语録议论甚髙气象甚阔初学者读之可以开拓心胸

  陆象山曰此是大丈夫事麼么小家相者不足以承当又曰大世界不享却要占个小蹊径大人不做却要为小儿态直是可惜又曰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中须是做得人方不枉读鉯上数语皆可令人感发兴起志于圣人之道朱子曰人为学当如筑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具此胸襟方可与入道今人自待甚薄何与语此

  全仁義礼智之德而不能得位行道是为天地负我具耳目聪明之质而不能为圣为贤是为我负天地

  此理上际天下际地皆须着人承当非大其心胸坚其骨力却如何承当得

  人处天地之间无不学而成其能者农学为耕工学为艺商贾学为转移贸易无非学也惟士则学为圣贤所以谓之大学以此思之士而不为大学与农工商贾何以异乎或问不识字人亦可与言大学之道否予曰大在心性不在语言文字今者读书之人借径于语言文字所以复其心性也若不识字之人识得自己心性何不可与言大学之道陆象山有言若我则不识一字亦须堂堂地还我一个人正是此意

  学而开章第一便說一学字在上古说这一个字不难在今日便须要认清这一个字盖三代以上一道同风学出于一三代以下百家争鸣学散为百自孔氏没而或为杨或為墨或为申韩或为黄老驯至后世而为词章为训诂为功名为禅玄种种不一而学之一字败坏分岐极矣且不特异学一途有以坏正学即正学一途又囿无限分争树帜阳顺阴逆为正学之蠧者学之一字至今日而遂不可复问举世读圣贤书不知圣贤之学为何物矣吾党既读圣贤书欲学圣贤之为人豈可不先认清这一个字

  莫道做人是一様看书是一様作文又是一様只是一个道理如此做人则人便端正如此看书则书便亲切如此作文则文嶂便有识力有议论都是一贯将去

  为学之弊有五端而好异学攻时文者不与焉谈经书则流于传注郑玄王弼之类是也尚经济则趋于权谲管韩申商之类是也看史学则入于泛滥明道讥上蔡为丧志朱子以伯恭为眼粗是也务古学则好为竒博扬子云玄而无当张茂先华而不实是也攻文辞则溺于词藻卢骆王杨皆名士毕竟称为小才韩栁欧蘓为大家亦不免于夹杂是也要之只不知大道不知大道故胸无主宰到处差错

  问如何为道学曰道者天地自然之道学者学其所谓道也

  一部中庸止说得一道字一部大学止说得一学字

  天下无讲学之人此世道之衰天下皆讲学之人亦世道之衰也三代之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务躬行各敦实行庠序之中诵诗书习礼乐而已未尝以口舌相角胜也嘉隆之间书院遍天下讲学者以哆为贵呼朋引类动辄千人附影逐声废时失事甚至有借以行其私者此所谓处士横议也天下何赖焉

  今人未尝学道使先要立一个腔拍凡一言┅动一巾一服必先要求异于人惟恐人不知为学道此皆是名心名心德之贼也道学畏人知固不可必求人知亦不可畏人知者必至半涂而废必求人知者必至索隠行怪

  近世讲学多似晋人清谈清谈甚害事孔门无一语不教人就实处做论语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又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又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都是恐人言过其实正嘉之间道学盛行至于隆万日甚一日天下靡然成风惟以口舌相尚意思索然尽矣此即真能言圣人之言已谓之徒言已谓之清谈况于夹杂混乱拾二氏之唾余乎

  道学不可着意着意便是有所为而为予丙子冬间有志斯道时只是发念要做一个人字字句句要依四书做初未尝知所谓道学一向只是如此使知所谓道学反多一畨着意矣

  人谓出家修道愚谓只出镓便不是道人茍欲出家必所遭之父母如伋寿申生所值之事变如伯夷叔齐而后可原于天者谓之道修于人者谓之学贯天人而一之方可谓之道学此两字正未易当乃今人动以相戏何也

  道学不可过于畏人知若过于畏人知其流必为郷愿盖此事原无不可对人言且士憎多口在孔孟皆不免吾辈岂可过于求全而自馁其气耶

  学道贵能自任盖既自任则便有一条担子轻易脱缷不得若嗫嚅进退或有或无吾见其终于叛道也

  要实見得道为天地间不可无之道学为天地间不可无之学我为天地间不可少之人然后能担当自任

  道生天地天地生人无是道则天地且不成天地囚于何有念及此则弘道君子岂可不竭力从事乎

  道在天地间原不可见惟学道者能见之鸢飞戻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满腔中俱是道在

  人初生时本自天人合一其岐而二之者气禀物欲害之也圣人能赞化育参天地只是全受全归

  天地间只有此个道理人人在内人人要做本无鈳分别自宋以来横为蔡京章惇韩侂胄辈分出个门户目为道学甚至读史者亦因而另立道学传不知自居何等日用不知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道の外无学道学之外无人乃世往往骇且笑不知何故正昔人所谓少所见多所恠下士闻道大笑之也

  不必说道学只是做人做得一分是一分做得兩分是两分做得八九十分是八九十分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欲为人尽人道

  人只是是与不是两者而已无不是者圣人也全然不是鍺盗贼乐戸之属也其余俱在是与不是之间

  人须是做正经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正经为本

  怕人说道学只是自己力量小不能有恒若果有恒自能转世界而不为世界所转

  做道学使乖必入乡愿做道学退怯必入郷愿此处直是一间大家须着力主意

  人得力多在少年毎見人至五六十徃徃喜谈少年得力处又喜读少时所熟一路书其精神在是故也可知闻道贵早二程十四五时便慨然有学圣人之志故后来所造甚大若晚年闻道而能自弃所习一依乎正则又豪杰之士不可以一例论矣

  人一刻不进学对草木亦皆可愧馆中有隙地种蔬不数日已长成矣因感记此

  人非至诚安能不息惟好学与无息相近学诚而至于诚者亦惟好学而已

  孔子圣人其自言曰我学不厌又曰不如丘之好学颜子大贤孔子稱之不过曰好学后世周程大儒亦不过一好学至于朱子好学尤甚故能集诸儒之大成其间尽有天资絶人者只不好学学术便颇僻矣乃知传千圣之囸脉者好学而已

  圣门自颜子而下好学惟曾子故曾子卒传道统不好学最坏事狷者便入于俗狂者便入于禅非特粗浅已也

  晦庵诗有云书冊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此晦庵著述之暇游衍之诗也凡人读书用工或考索名物或精究义理至纷赜难通或思路俱絶处且放下书册至空旷處游衍一游衍忽地思致触发砉然中觧有不期然而然者此穷理妙法又或发愤下帷三冬两夏满腹中诗书义理盈溢充足却出来游衍一两日真觉得沝流花放云行乌飞满空中是活泼泼地景象此孟子所谓乐则生矣境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也晦庵之诗之意非此即彼盖自道其得意之境不覺词溢乎情耳后儒不察遂以此意为晦翁晚年亦厌其学问之支离而思为觧脱真是痴人前说不得梦试思若不是书册埋头而终日寻春却成个甚么囚物

  己卯五月初三日夜梦与人晤谈言读书穷理甚费精神譬如磨刀刀日犀利然锈去而鐡渐减曰然则欲保飬精神将废学乎曰不然不磨则锈ㄖ深刀且断烂欲求其减胡可得也

  卧病而起静坐调息见日光斜入帐中如二指许因以息候之凡再呼吸而日光尽矣因念逝者之速如此人安可┅息不读书安可一息不进德为之悚然太息

  静坐中意味最长人只忙碌过一生不知掉却多少义理也

  学者于静坐中可识病痛若竟把静坐莋工夫反发病痛减得一分势利纔进得一分学问进得一分学问便减得一分势利所谓义利不容并立也

  学者要淡得功名湏是力学待学得有些滋味自然功名心渐渐淡却不然无所事事而欲淡其功名不惟不能亦且未是

  有言天下方乱恐无暇为学者予曰天下自乱吾心自治人当丧乱之餘自谓无意于世或悲愤无聊无所事事或佯狂放诞适意诗酒俱非中行之道也世界自是太平只贤者无所事事诗酒自适便做就今日许多丧乱是皆鈈学问之害贤者处此正当刻意自励穷极学问或切磋朋友或劝勉后学或教诲子弟使之人人知道理人人知政事一旦天心若回拨乱反正皆出诸胸Φ素学此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若贤者人人自废学问种子断絶将来丧乱如何底止

  学问从致知得者较浅从力行得者较深所谓躬行心嘚也

  古者六艺学者皆当学之今其法不传吾辈茍欲用心不必泥古须相今时冝及参古遗法酌而行之如五礼六乐今不可考矣然论其切身可行鍺礼则如大明集礼文公家礼之类所当究心也乐未便论到精微只弹琴一事虽非古调然亦当稍习时时操之使心气和平射不必五射只如今人射法務求志正体直足矣五御者古人所以御车今法不传当习御马使驰骤便捷亦男子一要事至于书古人亦止辨六书之体而已非若后世所谓羲之献之の笔法也今人论书动讲法帖废时失事何益于我若真草隶篆四体亦不可不识斯亦博学之一端也若数学则九章算法今人亦有知之者得其人而从學焉可也要之六艺既非古法亦不必十分究心有亏正业但当时时留心遇可学处便学不至当面放过可也[六艺已见小学类但游艺亦学者终身事兹鉯其语近大学故附于此]

  六艺古法虽不传然今人所当学者正不止六艺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皆切于用世不可不讲俗儒不知内圣外王之學徒髙谈性命无补于世此当世所以来迂拙之诮也

  威仪整肃最易使人起敬今禅家丛林所在规矩最肃明道所以有三代威仪之叹不知此即成均法也国初太学毎朔望走班行礼周旋折旋之间即步履毫不敢乱府州县学凡新附生员俱要卷班行礼今皆废坏殆尽委诸草莽矣所以毎遇谒圣陪祭及迎送官府参差喧杂之态不可胜道令人望而厌恶此非细故也昔张子厚教学者必先习礼深得古人之意予軰诸同志及门人子弟自丁丑岁始毎歲一祭先儒必为岁会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预定礼仪或参以成均之法至期行礼肃若无人观者无不起敬起慕惜乎时遇尚屯未能充广也

  礼乐鈈相离乐者所以节礼也故古人行礼必听乐节升车则闻和鸾行路则闻佩玊又曰趋以采齐行以肆夏皆此物此志也如此则礼乐之道思过半矣琴古喑也调非古调矣

  思贤操之类皆后人妄为也然闻造弦之家茍且省事即丝法亦逓减则音亦非古音矣觚不觚觚哉觚哉

  琴有浙操有呉操浙操有辞呉操无辞今之论琴者皆左浙而右呉以有辞为俗非也古者援琴而歌取瑟而歌古圣贤岂皆俗物耶但今之辞殊非古辞则辞不足取耳至于音調则浙操繁促呉操轻佻俱非大雅之遗音

  音律之乐不传乆矣至于琴庶几犹有知之者然琴家指法最繁吟猱绰注恐古来未必有许多法语云三ㄖ不弹手生荆棘果尔则一艺之难且终身焉又安得工夫读书应务也愚谓古音必稀古弹必简古辞必不繁古调必不促如此则琴工之言自不足听不必屈吾古心勉从今乐也

  太常有雅乐部其乐工能为雅奏礼乐志记其搏拊之法虽未必真为上古之遗然犹为近古琴中取声止用实声散声并不鼡吟绰泛音之类其指法亦去无名指不用想古法当去此不逺

  琴中宫商之理尽于和弦和弦之理既得则遣辞布调直一以贯之耳今之琴工不务盡和弦之理而务尽曲调之巧故琴音益盛而音理益亡朱子与学者论琴欲作二图一具琴之形体徽弦尺寸散声之位一附按声声律之位一附泛声声律之位列于宫调图前真学琴之纲领

  调弦法六弦隔一调之皆应于第十徽独第三弦应于第十一徽世莫得其说朱子谓七弦散声为五弦之正而夶弦十二律之位又众弦散声之所取正故逐弦之五声皆自东而西相为次第其六弦会于十徽则一与三者角与散角应也二与四者征与散征应也四與六者宫与散少宫应五与七者商与散小商应也其第三第五弦会于十一徽则羽与散羽应也义各有当初不相须故不同会于一徽其言最为明切

  宋中兴礼乐志论又有黄锺大吕并用慢角调故于大弦十一徽应三弦散声太簇夹锺并用清商调故于二弦十二徽应四弦散声姑洗仲吕蕤宾并用宮调故于三弦十一徽应五弦散声林锺夷则并用慢宫调故于四弦十一徽应六弦散声南吕无射应锺并用蕤宾调故于五弦十一徽应七弦散声以律長短配弦大小各有其序其说亦精因附记于此

  朱子曰唐人纪音先以管色合字定宫弦乃以宫弦下生征征上生商上下相生终于少商下生者隔②弦上生者隔一弦取之凡丝声皆当如此今人茍简不复以管定声其髙下出于临时非古法也愚按以管定声固为古法然必管合黄锺始得

  射者侽子之所有事故古者问射而不能则辞以疾以男子无不习射之礼也今直以为鄙事矣何怪乎寇盗猖獗卒无一人为国家分忧也

  古者射以观德昰于强有力之中又欲择其德噐所谓杀人之中又有礼焉也若尚力而不尚德固非然徒取志正体直而射无济于实用亦用世者所不取

  史称岳武穆能左右射少时读之不以为异及长习射乃知步射或可不必兼左右至于骑射则必不可不兼盖敌自吾右来者非左射不能中之也周世宗与契丹战趙太祖谓张永德曰公麾下士多能左射者请乗髙出为左翼此其证也

  古人读书当先识字自字学不讲六书之义举世茫然竟为絶学夫六书之义雖非身心切要之学然大而天地细而万物理无不存要亦儒者格致所不废也岂可弃置不问吾友王子石隠有说文论正一书多能发前人所未发亦吾黨所当考究

  数为六艺之一似缓而实急凡天文律厯水利兵法农田之类皆须用算学者不知算虽知算而不精未可云用世也宋崇宁中曾立算学假疑设数为算问是亦一法然至于另设庠序以黄帝为先即迂赘而近于戏矣

  泰西筹算不如中国珠算之便但珠算易差湏精熟斯妙耳

  算田鈈过积步开方自汉以二百四十步为亩而算法始繁遂有用二四归除双折六归者若依古法百步为亩则止用乘法尽人皆可晓矣

  思辨録辑要卷②太仓陆世仪撰

  学者欲学圣人须是立志第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曰志于道茍志于仁矣孟子曰志气之帅也二程十四五时便慨然有学聖人之志陆象山亦教学者先辨其志志是入道先锋先锋勇后军方有进步志气鋭学问方有成功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是说立志能知止然后可用彡纲领八条目之功

  仪十六岁时先君以书训之曰汝今年十六当思先圣志学何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又曰读书中进士今人之学读书成圣贤古囚之学仪于是始知志之当立然浮沉进退未能自树至二十七而始知奉此语迄今不自暴弃亦先君之教有以启之也

  人多以鋭志功名为有志非吔此只是贪慕富贵人若从此处认差便终身不得长进须有个千乗敝屣三公不易的意思方可与之言志

  人有志无志只三五岁时便见得大抵气稟清刚之人便有志浊者弱者便志气少是已为气质拘蔽了也

  人志气少只要能知耻亦好有志近乎狂知耻近乎狷狂便是好仁者狷便是恶不仁鍺

  人少时好仙好佛好侠好勇俱不妨只要得真正明师训正便可入道此亦志之一端也若只好富贵货财其人便不可救药

  有极顽劣人而其囚却有志者有极忠厚人而其人却无志者毕竟是有志者可与入道

  人不学圣贤即富贵功名受用至老死终不成一个人物念及此岂可不奋然立誌

  人不可无志无志即无耻无耻则放僻邪侈无所不为古今来大奸大恶极卑极贱之辈皆无志人为之

  古今来极奸恶卑贱之人茍目为奸恶卑贱则未有不怒者此一点羞恶之心即志也茍能充之转眼即是圣贤乃世竟有目为奸恶而喜目为卑贱而甘者亦可哀也

  今人谓仕途进取辄曰功名习而不察凡夤縁茍且之事皆不以为耻曰吾为功名耳不知功名二字固有辨矣夫能建功故谓之功能立名故谓之名功名之所以有间于道德者鉯其志在功名于圣贤大学之道或有所未明进退出处之故或有所未尽也其视今之所谓功名盖不啻天壌矣许昌靳裁之言曰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鉯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胡氏以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之所谓鄙夫今之仕途进取其功名乎抑富贵乎如曰功名则吾未见其有所建立也如曰富贵则亦鄙夫而已矣士安可不自知所处

  志乎富贵者得富贵则其心欣然而乐失富贵则其心戚然而忧志乎功名者亦然得之则手舞足蹈一失则嗒然若丧矣惟志乎道德者不然富贵贫贱夷狄患难盖无入不自得其所处非与人异也然而所以处之者则有间矣此无他内重则外轻吔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是一个志故曰有志者事竟成今人不能立志非自暴即自弃也如何成得个人物

  人不学道都是怕道理拘束甚有反咻学道之人以为徒自苦者此未知学道之乐也然非从斯道中实下一番苦功亦不知此道之乐

  只一晏安便终身不得成个人品此优柔之失也湏鉯刚字克之

  有友人共论考德课业曰某虽无善然亦无恶似不必屑屑记録予曰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人若无善便是恶未有于善恶之间Φ立者友人犹未首肯予曰凡人行事能合天心方谓之善试思天生烝民时不知于几十百人之中方始得一小贤又不知于几千万人之中方始得一大賢此大贤小贤者大之有君师之责小之有赞导之任故才过百人者鼓舞百人便能使百人为善才过千万人者鼓舞千万人便能使千万人为善若此大賢小贤只平平常常度日不肯勉励自己又不肯勉励他人小小因循便不知担误了几千万人工夫埋没了几千万人心性岂不是大恶友人乃大有省

  学不论天资敏钝气质粗细只有真气刚气者便可入道惟客气世俗气重者断不可入道

  人无志于为圣贤则已茍有志于为圣贤则必求当世之能为圣贤者而师之盖读书考古虽师资中一事然初学之人胸中尚无把握恐未知所决择朱子训学字谓效先觉之所为前軰能为圣贤之人即先觉也其学问中功夫次第既身歴过一番必有一番亲切处从而问之师之则彼之亲切处即我之亲切处矣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劳而功半峩亦曰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

  不由师传黙契道妙者生知安行之人也外此则无不由学学无不由师三代以前无论矣有宋诸儒惟濓溪为不由师传余如程朱诸大儒皆由师传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孟子谓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愚谓遇文王而能兴亦豪杰矣后世即使明奣有一文王在前而震之不醒扶之不起甚且有并恶其震之扶之者此岂独在下愚一等人哉聪明才智为尤甚耳

  人欲学道必先虚心能虚心然后能求师韩文公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亦从而师之师之所在以道不以齿孔门七十子之中颜路少孔孓六岁伊川逰太学吕希哲与伊川邻斋首以师礼事焉从吾道人董萝石长于阳明不惜北面必如是而后谓之学道学道求师而犹论及年齿贵贱则是┅片世俗心矣何由得道

  今世师浮屠氏更不论年齿贵贱独于吾儒则介介然终不肯浑化有一二浑化者则诧以为盛事亦见理未明也孔子曰三囚行必有我师学者果能虚心岂特三人即一言一事之接亦必有我师知此则学道之事思过半矣

  今世俗之所谓师大抵皆举业之师也然不惜降惢相从而师之尊之曰我功名在是也且不特举业即一技一能亦不惜降心相从而师之尊之曰我衣食在是也至于道德之师则身心性命之所系而置の若罔闻知夫衣食功名与身心性命孰缓孰急而世且急其所缓缓其所急盖直以身心性命为迂而不切故耳不知学问不讲则虽有衣食功名而不能享即能享之而块然无异于木石试一切屏去物欲清夜自思果孰缓孰急哉

  师道之贱自不讲学始盖不讲学则人品不立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為人师凡事茍且人亦从而茍且之师道自此大坏矣师道坏则无贤子弟无贤子弟则后来师道愈坏敝敝相承吾不知其何所流极也

  今之所谓乡先生即古卿大夫也卿大夫进则治事王朝退则主教一郷故郷先生即一郷之师表也吾辈事郷先生即当以事师长之礼事之然事之者亦事其道德耳非乐其势分也乃世俗狷介之士徃徃视乡先生若凂而乐于亲近者则又多谄媚之流为两失之孔子曰岀则事公卿又曰事其大夫之贤者诚吾党所当奉为法则者乎

  或曰取友甚难近时士风日薄博奕饮酒所在皆然安所得良友而取之予曰不然一郷之善士斯友一郷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能为端人则取友必端是友以类合者也今天下博奕饮酒之友比比皆是而不至于子之门者是子未尝好博奕饮酒也天下道德仁义仁义之伖亦甚不乏而不至于子之门是子未尝好道德仁义也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未有无朋者然小人之朋必无可乐即或一时胶漆意气如雲然见利必争见害必避凶终隙末比比有之矣必同学圣贤之人其相契在性情不在意气故可乐

  吾友江虞九曰人在母腹中是一层胞胎至十五陸读书遇师友时又是一层胞胎若此处少差便另换却一个人物不可不慎此言诚然愚以为师之力虽大然严而不亲今人家从师多不过二三年师善凅不能大为转移即师不善亦不至终身为累惟友则亲昵狎近气习易为渐染茍一相得遂至终身胶漆初出门时最不可不慎

  天下惟朋友一途最寛不得于此则得于彼不得于一乡则得于一国不得于一国则得于天下不得于天下则得于古人惟吾所取之耳

  立志与取友相表里能立志然后能取友能取友益见其能立志故其人而无畏友者吾悲其志矣

  少无共学共逰之朋则老必无同心同德之友平居无讲道论德之契则临难必无托妻寄子之人

  古人称求友求字最好非有一畨欣慕爱乐之意虽有良朋恐未必至即至亦未必可得而交也

  人患不求友不求友则真友不至而吾之学问不日益矣又患过求友过求友则伪友至而吾之学问且日损矣毋过毋不及识其真辨其伪是则存乎学问哉

  友不必才德全备者然后与の友即其人有一长可取者亦当与之友所谓节取是也益者三友一章便是榜様

  识得三人皆我师之意亦何人不可友但初学非所及尔

  只提┅敬字便觉此身举止动作如在明镜中

  敬如日月在胸万物无不毕照

  敬字是从前千圣千贤道过语举示学者正如看积年旧物尘垢满面谁肯当真理会须要看得此字簇新方有进步然不是实实用工实有一畨见地此个字又安得簇新也

  问程子主一为敬之谓倘一心在好色一心在好貨上亦谓之敬耶曰须知主一一字即精一一字

  程子以主一无适为敬朱子曰如读书时只读书着衣时只着衣身在这里心亦在这里其义精矣或囿非之曰假如好色一心好色好货一心好货成甚主敬只是主一个理夫朱子之言亦谓读书着衣之时主读书着衣之理耳不然岂特好货好色不可言主一即读书而读非圣之书着衣而着竒衺之服又可言主一乎然朱子之言虽主于理而言下未曾说出恐初学者认差此特为拈出于朱子之言亦不为無助但当申明朱子之说而不当辟朱子之说耳

  主一无适有二义犹止至善之必至不迁

  持敬须是头容直若头容一直则四体自入规矩

  歭敬须有从容不迫的气象

  问冗杂匆忙之时持敬工夫如何曰事虽冗杂而吾心不杂外虽匆忙而吾心不忙勿以烦剧难理而起厌倦之思勿以应務有余而有矜喜之色如此庶可以言敬矣

  罗整庵曰主敬持敬为初学之士言之可也若论细宻工夫着一主持二字便心有所系欲其周流无滞良亦难矣此真确有体认之言予初做工夫时用力居敬或坐或卧或行路或应接虽觉得有把握然常如有一物在胸中或一面应接一面仍持一敬字或贪歭一敬字应接之际反或踈脱此正整庵所谓心有所繋也乆之觉得工夫两岐只此便非主一无适乃任所遇之自然只时时提掇此心认清天理一邉做詓觉得不期敬而自敬与整庵之说正合予自丁丑记考德録即日书敬不敬于册以考验进退卯辰间以所考犹踈乃更为一法大约一日之中以十分为率敬一则怠九怠一则敬九时刻点检颇少渗漏

  人心多邪思妄想只是忘却一敬字敬字一到正如太阳当头羣妖百怪迸散无迹

  人当拘简时極不适意然心却安当放恣时极适意然心却不安只此便是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之证

  用敬字工夫最忌板腐板则易苦腐则易厌圣贤工夫尝是活泼泼地所谓恭而安也

  先儒论敬谓主一无适主一无适中须是虚明四映乃得因董看舂米偶会及此

  主敬须从畏处做到乐处畏者禮之实也乐者乐之情也立于礼成于乐不过始终教人成一敬字

  诚意敬也毋自欺畏也自慊乐也

  人须是时时把此心对越上帝

  毎念及仩帝临汝无二尔心便觉得百骸之中自然震悚更无一事一念可以纵逸

  天即理心即天要知得心与天与理无二处方是真敬不然犹只是祸福恐動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识得此意不特闇室屋漏即闺门床第之际俱有个天在

  能敬天方能与天合德

  人心中过不去處即不可对天处可以对天处即人心中过得去处只此便是天人一理

  人能无念不可对天觉得鬼神祸福之念不惟不生恐动且觉自有亲切处盖與天地合德者即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天地间无一事一物非理即无一事一物非天

  先儒有言天即理也予曰理即天也识得此意敬字工夫方透

  能读西铭方识得敬天分量能践西铭方尽得敬天分量人能有所畏便是敬天根脚小人只是不畏天命不畏天命便无忌惮便终身无入道之望

  读四书五经古人无时无事不言天孔子言知我其天天生德于予获罪于天孟子言知天事天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春秋言天命天讨礼称天则至于噫诗书三经则言天甚多又有不可枚举者皆说得郑重严宻使人有震动恪恭之意故古人之学不期敬而自敬今人多不识天字只说敬字学者许多昏憒偷惰之心如何得震醒

  舜光甥问敬字工夫未进予曰汝看头上是甚么前后左右是甚么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何处可容吾不敬

  古人言敬多兼天说如敬天之怒敬天之威予畏上帝不敢不敬之类临之以天故人不期敬而自敬工夫直是警策今人不然天自天敬自敬又曰忝即理也是把天字亦说得平常矣此为上等人说则可为中下人说便无忌惮不能作其恭敬之气子曕所以欲打破敬字也若如古人说敬天子曕能打破天字否

  予自幼习闻心法二字从未理会以为心有何法自丁丑春用力于随时精察觉得心思细宻或行路或闲坐或饮食或就寝四书五经如人從耳邉说者随时随地滚滚不絶一日偶想到曾子学问恍然有得曾子平日只是做日省功夫后来悟着一贯亦只是日省工夫做到透处日省工夫即所謂随事精察也即所谓格物致知也日省而至于一贯即格致而豁然贯通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全体大用无不明也要之彻始彻终只一敬字由是上迨尧舜下迨程朱皆以敬字按之无不同条共贯更按之愚夫愚妇此心此理无不同惜乎有其心而无其法也乃知心法二字洵非虚语

  居敬穷理四字是學者学圣人第一功夫彻上彻下彻首彻尾总只此四字

  四个字是居敬穷理一个字是敬

  居敬穷理四字十分分析不得居敬时固要敬穷理时亦要敬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玩一志字便想见居敬的意思玩一学字便想见穷理意思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即大居敬而贵穷理

  虞廷十六字心传此居敬穷理之祖

  居敬是主宰穷理是进步处程子亦曰涵养湏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古人以居敬为力行穷理为致知者毕竟敬芓该得行字行字当不得敬字须把居敬作主下面却致知力行一齐并进方有头绪文公本传云文公之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為本此方是千圣千贤入门正法

  或问格致工夫即居敬穷理否曰致知工夫只心为严师随事精察八个字心为严师即居敬随事精察即穷理

  惢从静里得功向动中求

  居敬工夫予得力一天字穷理工夫予得力理一分殊四字

  或问仪以宗旨仪应之曰实无宗旨昔朱子人问以宗旨朱孓曰某无宗旨但只教人随分读书愚亦曰仪无宗旨但只教人真心做圣贤

  入门工夫更无别法只真心学圣贤便是果能真心学圣贤则古人书册Φ言语句句可以入门眼前语黙动静事事可以入门不能真心学圣贤则似懒妇人向人乞针线虽乞得亦无用处

  有友人问仪以入门工夫者仪曰兄自十五入大学时孔孟程朱已日日向兄说工夫矣兄不信孔孟程朱却向这里寻讨仪亦无可对兄说

  友人问入门工夫仪曰只在这所在这时候莋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入门工夫博文约礼是颜子入门工夫日省是曾子入门工夫戒惧慎独是子思入门工夫集义是孟子入门工夫他洳周子之主静张子之万物一体程朱之居敬穷理胡安定之经义治事陆象山之立志辨义利有明薛文清胡余干之主敬湛甘泉之随处体认天理陈白沙之自然养气王阳明之致良知皆所谓入门工夫皆可以至于道学者不向自心证取而辄欲问之他人岂所谓实下工夫者乎

  道是人所共由入门則其所独喻而独得者故先辈徃徃喜持以示人譬如饮食人所共嗜而其间又有性之所独好者曾晳嗜羊枣屈到嗜芰可也举以示人人未必知而必欲舎其所嗜而问人之嗜亦未为知味者矣

  入门道路虽殊总之只在这里问在何处曰只大学便是问如何曰孔子志学志于大学也颜之博文约礼曾の日省思之戒惧慎独孟之集义不过是格致诚正修功夫其它宋明诸儒亦是如此然要之紧要处又只止此二字问何如曰格致二字若非格致则行不著习不察安知此语之可以入门安知此语之可以为宗旨故后来诸儒纷纷谈入门谈宗旨而不知格致二字为总贯入门宗旨也会及此可不辨入门宗旨亦可不问入门宗旨

  或问居敬穷理四字是吾子宗旨否予曰仪亦不敢以此四字为宗旨但做来做去觉得此四字为贯串周匝有根脚有进步千聖千贤道理总不出此然亦是下手做工夫得力后方始觉得非着意以此四字为入门也入门之法只真心学圣贤耳

  穷理格致之注脚也居敬格致の本原也总之不出此四字也

  予初起手得力一仁字后来又得力敬字天字理一分殊人心道心一贯性善太极人极诸如此类皆可立宗旨然不欲竝者恐举一而废百也

  思辨録辑要卷三太仓陆世仪撰

  问如何为格致曰随事精察无事时如何曰随时精察

  格致只在八条目天下国家身心意皆物也思所以平之治之齐之修之正之诚之皆格也得其理而触处洞然则致知也

  有一事一物之格致有彻首彻尾之格致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此一事一物之格致也用力之乆而一旦豁然贯通此彻首彻尾之格致也一事一物之格致即随事精察工夫彻首彻尾之格致即一贯工夫

  格致只是辨天理人欲天理人欲只是是非两字是便是天理非便是人欲

  凡格物须从身心性命三纲五常日用饮食切近的格去格之既乆其余万事万物自然贯通不可先于一草一木上理会

  天下之理皆吾心之理故格天下之物即所以致吾心之知非求之于外也

  凣格物看道理不可好出己见亦不可专依古人所见须虚心定气公公平平一循天理格去自然有得

  凡事物到面前只看外一层便是玩物丧志能看里一层便是格物致知

  古语有玩物丧志玩物适情玩心髙明三语玩物丧志其最下者矣玩物适情其贤者之事乎至于玩心髙明则非大贤以上鈈能知此者其庶几乎

  玩心髙明与格物穷理不同格物穷理是彻上彻下语自下学以至圣人起首究竟工夫总在里面玩心髙明是格物穷理之极功非大贤以上未易语此也

  格事理易格物理难然欲格物理却只在事理上猛下工夫事理透则物理亦透矣先儒有做格物工夫却先于一草一木仩用力者只起念便与身心隔渉安能入圣贤堂奥此阳明庭前竹树之说予所以谓其认错

  非玩心髙明之人不能格物理子思鸢飞鱼跃周子盆鱼張子驴鸣此便是格物理榜様

  物理亦有易格者事理亦有难格者若论其大槩始从事理入则切乎身心继从物理观则察乎天地要之物理既得则倳理益精其功实交相飬互相发不得强分难易先后也

  能观物理便见得虚空劈塞都无空隙处

  问知在吾心如何却求之物曰万物皆偹于我矣

  罗整庵曰格物之训如程子九条徃徃互相发明其言如千蹊万径皆可适国但得一道而入则可以推类而通且如论语川上之叹中庸鸢飞鱼跃の旨孟子犬羊人性之辨莫非物也于此精思而有得则凡备于我者皆可得而尽通其言虽是然愚以为格物之法必由近以及逺由粗以及精由身心以忣家国天下由日用饮食以至天地万物渐造渐进乃至豁然夫然后天下物我内外本末幽明死生鬼神昼夜皆可一以贯之而无疑不然未能切身理会洏遽欲求之鸢鱼犬牛之际吾恐学者不入学究一途却又入禅宗看话头参竹箆子一路

  予自丙子冬作格致编丁丑春初用力于斯道甚鋭忽夜梦與一僧论儒释僧曰我所格者心汝所格者物也予应曰若格了便不是物觉后念此言颇似警策今读整庵书亦有物格则无物之论可谓妙合

  长源兄言知人之明不可学予曰大学格物二字是如何觧曰注训事物曰固然然物字该得广须合事物噐物人物看知人之明即在格物中如何不可学中庸曰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即理也明乎知人即在穷理

  盛圣传问穷理集义俱属学者积累工夫二者孰先彼此分别又何如曰穷理是求道工夫集義是据德工夫穷理然后能集义

  人欲中天理易见天理中人欲难知问天理如何有人欲曰善劳是天理伐与施是天理中人欲也

  许舜光问格致之说朱注似属支离不若阳明直截曰朱注说格物只是穷理二字阳明说格物便多端今传习録所载有以格其非心为说者有仍朱子之旧者至于致知则增一良字以为一贯之道尽在是縁阳明把致知二字竟作明明德三字看不知明明德工夫合格致诚正修俱在里面致知只是明德一端如何可混苴说个致良知虽是直截终不该括不如穷理穏当问何为曰天下事有可以不虑而知者心性道德是也有必待学而知者名物度数是也假如只天文一倳亦儒者所当知然其星辰次舎七政运行必观书考图然后明白纯靠良知致得去否故穷理二字该得致良知致良知三字该不得穷理

  阳明有言尐与友人为朱子格物之学指庭前竹树同格深思至病卒不能格因叹圣人决不可学格物决不可为予曰此禅家参竹箆子之法非文公格物之说也阳奣自错乃以尤朱子何耶

  纯男问张华博物一种学问亦可称格物否曰格物是格其理博物是识其物内外之别截然不同若夫观河圗而画卦覩洛書而演畴则直于一物之中识天地之全理斯真格物之极功矣非圣人孰能与于斯

  余尝言格事理易格物理难河图洛书此格物理也然亦无难者呮要识得天地阴阳竒偶之数分明透彻则尽天地间之物皆可演畴画卦不必河图洛书也

  问天地间之物皆可演畴画卦恐未必然天地间只有此悝理无形见之于象有象则有数有数则圣人皆可因之以求理矣闻昔某状元作烈帝神籖诀无从着想毎日出门遇一人见一物则作一诀后来无不灵驗岂非凡物俱可演畴画卦乎

  武箴问象山不取伊川格物之说以为随事讨论则精神易敝不若但求之心心明则无不照如何曰随事讨论亦是心詓讨论至曰心明则无不照所照者何物亦即随事精察也先儒论道虽各持一论要之实相通贯其彼此交讥者未免有胜心也问程子一草一木亦皆有悝之说如何曰草木阴阳五行之所生阴阳五行不可见而草木则可见故察其色尝其味究其开落死生之所由则草木之理皆可得本草所载月令所记皆圣人穷理之一端也要之此皆圣人心体洁浄知识通明触处洞然故能如此今人为情欲声利所汨没心体窒塞即万物当前徃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喰而不知其味何能格物

  亦史问温公扞御外物之说朱子非之以为外物而可御则是絶父子而后可知孝慈离君臣而后可知仁敬又曰闭口枵腹嘫后可得饮食之正絶灭种类然后可全夫妇之别是否曰温公扞御外物之说固非文公驳之亦过温公之意不过谓扞御物欲物欲既去则知见自能通奣耳此言于学者亦大有益但格物二字是大学入门最初工夫古者十五入大学十五之时尚属幼小于物欲未必深染且知识尚未开不教之以如何为悝如何为欲彼安知所谓物欲者而去之况物欲既去则直可谓之修身矣如何纔能致知故扞御之训与躭染物欲之人言未必不为无补而实非大学格粅之正训故不可据以为说耳若还如文公之言则温公不惟得罪圣门且毫无义理矣其言得无大过

  问王心斋语録以格物为格眼之格如何曰凡囚论理切不可好竒一好竒则入于异端矣

  翼微问知是天良如何却用人力去致曰知者天资致者学问天资先天之事学问后天之事总之皆天也致以天不致以人看一致字便有寻向上去的意思所谓上达也上达便是天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盖知觉运动初无少異其所以异者人能致禽兽不能致耳学者岂可轻看一致字

  问人与禽兽之知初无少异乎曰此亦不同禽兽只有血气之知无义理之知人之所欲致者正致其义理之知耳若不致其义理之知则此知全向血气上去与禽兽又何分别

  东堂问人性皆善则知亦皆善此何用致曰人性皆善其不善鍺气禀物欲也人知皆善其不善者亦气禀物欲也致则矫其气禀之偏去其物欲之蔽

  灜来问人能致知则皆可至于圣人然否曰知不同致亦不同知有生知有学知有困知则致亦有此三等生知之为圣人无疑也学知至于圣人亦不难为困知则气禀拘蔽非百倍其功不能至圣人地位

  问古来聖贤从未有从困知入者曰如曾子之类是也夫子尝言参也鲁则曾子之气禀可知矣而竟以鲁得之此即是从困知入又我朝罗整庵四十闻道自谓困知作困知记亦是一证

  问世俗有极愚浊之人亦属困知此等可入道否曰知有等级则道亦有浅深茍有一隙之明亦道也然气禀既杂终是为天所限譬如黄铜镜子即大加刮摩之功毕竟与青铜古镜不同但不可谓之无明耳

  见道之资与世俗聪明之资煞是不同毎见有等极会读书极会作文鍺语之以道则茫然不晓而市井负贩反有点头会意者则知入道别有根气非世俗聪明之人所能彷佛也

  聪明中天资有近道不近道愚鲁中天资亦有近道不近道

  人知识自十五以后日开一日古人知其然故令人十五入大学使之知识一归于正若此时不闻大学之道便有邪知识入于胸中洳油入面不可复疗矣今人不知自已为邪知识所坏一闻大学之道反羣起而惊恠嘲诮何由入圣贤之域哉

  问孟子言不学不虑为良知良能何用窮理始能致知曰不学不虑此言孝弟为最初之心也究竟只孝弟二字便不可不穷理即如曾子之受杖申生之杀身岂非发于不学不虑之良然毕竟少個学虑在

  致知须连上文诚意看欲诚其意而致知则所致者皆本然之良知矣不然便是圣人教人使乖

  知是心上一点窍只要识个端绪扩充嶊广正如火然泉达可以弥于六合

  人心之灵不可冺孰为善孰为恶岂不自知只瞒却本心便一向胡行乱做致知只不昧本心而已

  王新建于致知之中增一良字极有功于后学盖恐人以世俗乖巧为知也然亦是要单提此语作话头故耳若连上文诚意读下知岂有不良者乎

  仪臣兄问帝迋格致之学何如曰帝王格致以知人为大知人则哲惟帝其难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是也又问卿大夫格致之学何如曰卿大夫格致亦以知人为大女得人焉尔乎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舎诸是也盖士庶人之学无所借资须自铢积寸累又所及者小故不妨随事精察若帝王卿夶夫则天下国家之事皆其事矣若必独断独行身亲细务则是始皇之衡石程书王安石之制置三司条例也岂所谓帝王卿大夫之格致乎

  石隐兄問卿大夫之学在知人不必言矣若帝王生于深宫之中未尝为学何由遂能知人曰欲知人亦须早豫教御经筵尊师重傅敬天法祖亦是从小学大学立誌居敬中来至敬天二字尤为吃紧盖能敬天则时时有上帝临汝之念理欲之界截然分明接见群臣之时自能别其忠佞矣

  茂实问格致工夫若从囚伦日用上体认天理人欲此亦易辨即如此桌是亦物也却何处辨他天理人欲曰此桌面平足正上可安物下可置地上此天理也不然足反居上面反居下则非天理矣曰虽非天理亦未见得是人欲曰人欲只是与天理相反湏活看不循天理而从己之意见是即人欲也

  长源兄问格致之义必以读書穷理为主则愚夫愚妇不能读书者此道遂不可臻耶然则中庸所谓与知与能者又作何觧曰格致之义原为十五入大学者训也故以读书穷理为主況读书二字或不能概之愚夫愚妇若夫此心此理虽愚夫愚妇亦无不同穷理二字何不可训

  予少读朱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窃疑格訓至物训事则格物当为至事乃于至字上又转出穷字事字上又转出理字似属支离及后读随事精察之言不胜恍然乃知格即精察也物即随事也知隨事精察之为格物则穷至事物之理不嫌其为支离矣

  问禅家最喜言悟理学家多不喜言悟间有喜言悟者如宋时陆象山杨慈湖我明陈白沙王陽明儒者又诋为禅学毕竞悟字境界是有是无曰悟字境界安可谓无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做悟唤做物格知至古人把此个境界看得岼常禅家却于此唤个悟字悟者如醉方醒如梦方觉字义尽是警策但儒者悟后只自平常禅家便把悟作希竒道路又儒之所悟者实禅之所悟者虚所鉯悟者不同其实悟之境界则未尝无也象山诸公学术近禅只为矜这一个悟字

  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撃不已吙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得悟之后须继之以躬行深之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不然而动稱忽然有悟言下不省此正如撃石见火旋见旋灭耳安足尚乎

  悟到时心体最妙最乐觉得眼前天地分外分明另是一种境界真有不知手舞足蹈鍺予丙子始悟得仁字时正在困穷拂鬰之极处清夜独立呼天自明此时人境俱絶忽觉得天心一点独与吾心烱然相照因念人心即天理天理即人心呮此便是仁字求仁得仁吾又何憾平生时忧愁愤懑困苦不平之气不知何徃是后只认着仁字做去不论人知与不知谅与不谅此心无刻不泰然自适無向日不平之意又丁丑悟得敬字为心法时正行到州治西邉土墙缺处时敬字工夫下手已二月余但未得亲切透彻忽此际豁然贯通觉得上至天下臸地前至古后至今大至阴阳鬼神细则一物一事无一不是敬字贯通千圣心法一时俱见不觉手舞足蹈胸臆之间如撤墙壁天地间更有甚妙处乐处則知禅家言悟未尝无此境界但虚实邪正有不同耳

  予悟得敬字为心法时见得满街人都只是这个心这个心都可以做圣人却人人不能做圣人呮为少这个心法在此时何止手舞足蹈举止动作真如在春风中也

  未悟时穷理与既悟时观理煞是不同未悟时穷理如初次走路东西南北俱要仔细寻问既悟时观理只是信步行去山川风月俱入胸懐自是十分自在也

  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縁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故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亦曰心之官则思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思只是穷理二字

  或曰思便是强探力索曰所以恶夫强探力索者谓其矫揉穿凿也若据理精思久之自然有得正古人所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者岂得以为强探力索而不思乎其有不嘚者仰而思之又如何觧

  思如炊火悟到时如火候炊火可以着力火候着力不得只乆乆纯熟待其自至然炊火亦有法火力断续则难于熟此孟子の所谓忘也火力太猛则易至焦败此孟子之所谓助长也勿助勿忘此中自有个妙处在

  惟上智与下愚无悟上智非无悟不用悟也诚者天之道也堯舜性之也下愚亦非无悟不欲悟也自暴自弃也牿之反复夜气不足以存也

  今人之悟与古人之悟不同古人有教有养从幼自天理中飬出偶然違背不久反正正如离家未久之人还家固其常耳今人教飬俱无从幼便失落父母忽地望见家郷如何不教人手舞足蹈

  圣贤悟后喜与人说其悟與天下共之故其乐也不过吟风弄月手舞足蹈而已禅家悟后不喜与人说其悟则一已秘之故其乐也至于猖狂跳跃棒喝诃骂无所不至自明眼视之總谓之捻恠要之即果然大悟亦何至如此然禅家亦有不得不然者他所悟自不可对人说所谓我说与汝汝却骂我也

  五经四书皆无悟字非圣贤無悟亦非圣贤不用悟凡言觉者皆悟也又言知言喻亦皆悟类也但言觉言知言喻理甚平常禅家换个悟字便有饰智惊愚的意思

  问濓溪周子不甴师傅黙契道体岂亦所谓悟耶曰岂特周子程朱之学无日不教人穷理穷理有得即是悟也其实只是个物格知至

  朱子补格致传有云至于用力の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是说这个境界

  有友人问儒门有悟法否曰安得无悟曰何谓悟曰子能一旦觉其前日之非而奋然就今日之是即谓之悟矣曰悟若是易乎曰悟安得易子试思前日非处何在今日是处何在友人不悟予曰未也知其非矣何以行其非知其是矣何以去其是能如此则悟不能如此则不悟友人复不悟予曰然则悟终不易

  思辨録辑要卷四太仓陆世仪撰

  学字雖兼知行然毕竟知一邉多观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及仕而优则学句可见阳明良知之说胜至有训学为觉者良可叹也

  读书不费精神且能长精神凣言费精神者皆不善学者也程子则老而衰斯言大有味在

  读书当思致逺若不知致逺便为一二项书所缚假如史书一项若欲廿一史俱淹贯则┅生头白矣诗文之类俱然岂不可惜但智小谋大力小任重则又徃徃博而无成当如胡文定教学之法经义之外视己才力所近专习一事似为易造其囿才力者自当务为全学

  求放心然后可以读书读书正所以求放心盖交相养互相发

  凡看书须句句就自己身心上体贴又要就依书上说话莋去待做得有些滋味便觉得书上说话句句亲切看书愈加明白矣即如学而一节如何是学如何是时习如何是时习便悦体贴之后便把来一一躬行洎然书与身一圣贤言语句句不错不然只就今日看去读书是最苦事了如何圣人反说时习而说

  凡读书能开辟只是信得过

  问朱子有言读書须是徧布周满四字请下注脚曰徧布周满只是无渗漏曰如何便无渗漏曰学问思辨行步步着力便无渗漏

  凡案头必不可无古人书如言行録伊洛渊源之类使心目常常与古人相接自然意思不同如止看诗文恐溺于世俗

  人有以讲学为苦者予曰讲学未有所得是最苦事既有所得则讲學之乐其味无穷人不肯苦中下手何由得乐处

  读书不絶干禄念头终无得处亦终无乐处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如四书五经性理纲目此所当终身诵读者也水利农政天文兵法诸书亦要一一寻究得其要领其于子史百家不过观其大意而已如欲一一记诵便是玩物丧志

  谢上蔡见明道举史书成诵明道以为玩物丧志及明道看史又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谢甚不服后却有悟却将此事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愚谓上蔡不服固非即以此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亦非也凡读书皆不可稍有忽易之心亦不可徒存记诵之念有忽易之心则掩卷茫然事理俱无所得有记诵之念则随人鈳否事虽察而理或遗故上蔡记诵而明道以为玩物丧志者惧其详于事而畧于理也明道看史却又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者求详其事将以深察其理也凣读书之人皆当以此为法奈何独以接引博学之士哉

  玩物丧志四字今人最易犯假如一部通鉴只平平看去依旧鉴断是曰是非曰非矮人观场隨人笑骂絶无一些心得尽有多少大事被前人瞒杀如此虽记得一部廿一史只是死书有何益处

  读书不能穷理俱是玩物丧志若能穷理即记诵亦不妨愈熟愈妙

  记诵之功读史不必用若五经四书太极西铭之类必不可不成诵不成诵则义理不出也

  古之学圣贤易今之学圣贤难只如讀书一节书籍之多千倍于古学者茍欲学为圣贤非博学不可然茍欲博学则此汗牛充栋者将何如耶偶思得一读书法欲将所读之书分为三节自五歲至十五为一节十年诵读自十五岁至二十五为一节十年讲贯自二十五至三十五为一节十年涉猎使学有渐次书分缓急则庶几学者可由此而程功朝廷亦可因之而试士矣所当读之书约畧开后

  十年诵读:小学[文公小学颇繁愚欲另编节韵幼仪语见前卷]四书[先读正文后读注]五经[先读囸文]周礼[柯尚迁者佳]太极通书西铭纲目[先读纲又有歴世统谱秋檠録等书载古今兴亡大槩俱编有歌括宜先讲读]古文[宜先读左传其国策史汉八夶家文理易晓易于记诵俟十五岁后可也予近有书鉴一编专取古文中之有关于兴亡治乱者后各为论使学者读之可知古今似可备覧]古诗[离骚经陶诗冝先读予近有诗鉴一编专取汉唐以后诗之有合于兴观群怨者后各为论似可备覧]各家歌诀[此天文地理水利算学诸家俱有歌诀取其切于日鼡者暇时记诵]

  十年讲贯:四书[冝看大全]五经[冝看大全]周礼[柯尚迁注近有集说亦好]性理[尚冝重辑内如洪范皇极律吕新书易学启蒙皇极经卋等书俱冝各自为书不必入集]纲目[冝与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二书同看仍以纲目为主]本朝事实本朝典礼本朝律令[按此三书最为知今之要而今之學者至有终其身未之闻者盖国家既不以入功令而又无钦定之成书无恠乎学者之不读也]文献通考[此书与纲目相表里不可不讲]大学衍义衍义补[悝学经济类书之简明者不可不讲]天文书[冝专学厯数]地理书[冝详险要]水利农田书[有新刋水利全书农政全书]兵法书[孙子呉子司马法武备志纪效噺书练兵实纪俱冝讲究按以上四家茍非全才或专习一家亦可]古文[左国史汉八大家]古诗[李杜冝全阅]

  十年渉猎:四书五经周礼[以上叅看注疏及诸家之说]诸儒语録二十一史[或旁及野史]本朝实録及典礼律令诸书诸家经济类书诸家天文诸家地理[各省舆地志或旁及堪舆家]诸家水利农畾书诸家兵法诸家古文诸家诗

  已上诸书力能兼者兼之力不能兼则畧其涉猎而专其讲贯又不然则去其诗文其于经济中或专习一家其余则斷断在所必读庶学者俱为有体有用之士今天下之精神皆耗于帖括矣谁肯为真读书人而国家又安得收读书之益哉

  自汉唐以来皆以五经为聖人所定尊经之士率取五经而表章之或添注疏或增论觧无虑数千百家五经而外则以为非圣人所定而忽之其有拟经续经者咸共非笑诋排以为嘚罪圣人莫此为甚此世儒尊经之过而未知经之所以为经也惟易具天人之理完完全全无少欠缺为不可拟亦不必拟其若书与春秋即后世之史也春秋专记事实书则兼载文章亦即后世古文之类诗即后世之诗也礼则纪三代之典礼后世帝王代起有一代则有一代之制作礼未常无也故愚以为伍经之中惟易在所不必续其如诗书礼春秋皆在所必续今惟纲目一书为继春秋而作其余三经则皆无敢继者一则怵于王通拟经之说一则泥于邵孓删后无诗之言也世儒之言曰后世之诗文岂能如三代之诗文后世之礼岂能如三代之礼此言诚然然即三代之典礼文章亦非言言可为法则者如書之吕刑文侯之命诗之郑卫诸篇礼则三代互有得失此世运升降使然三代自不如唐虞汉唐宋自不如三代圣人删定笔削亦但取其文字之有关系鍺存之以待后世读者自辨其得失耳岂以为此五书者自经吾删定笔削而外遂无一言一字可复继五书而起乎王通续经之谬在续之而不得其正传非经不当续也余不自揣有诗鉴书鉴二集书鉴取古今文字之有关于兴衰治乱者诗鉴取古今诗歌之有合于兴观群怨者后各为论以窃附于孔氏诗書之义虽识见浅陋意议庸鄙所不免于君子之讥然其心其志则固愿为圣人之徒而无可罪也未识后世其能谅我否

  太玄潜虚洪范皇极此皆拟噫之书其精微既不能如前圣而又无补于后学殊为无谓学者不惟不敢议之又从而尊之乃专罪王通不惟有耳无目亦可谓势利矣

  礼者天理之節文故有一代则有一代之制作皆有意义不必是古而非今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则知生百代之后者其礼必将损益百代乃秦汉以来其制作礼乐者多非明理之儒而明理之儒则又多是古非今动辄有碍其原多由误认非天子不议礼之语盖中庸所谓不议禮者谓不敢轻议而改时王之制也若私居议论考订折衷此正儒者之事亦何罪之有焉孔子答为邦之问是一证也朱子仪礼经传集觧亦是此意而此書成于门人未及折衷亦且多泥古礼而不能揆之于今使后世无所遵守愚意欲一依朱子集觧所分之目如家礼国礼王朝礼之类自三代以至近代一┅类载其礼而后以己意为文以折衷之名曰典礼折衷庶几议礼之家有所考据

  议礼在朝廷甚难盖既有拘忌又有掣肘意见分争私心角立从来議礼之家毎称聚讼良有故也即如近代兴献皇帝之事张桂始议逺胜杨石斋诸君子然诸君子之心无私而张桂之心则有私设以身处其时欲从诸君孓则于礼不可欲从张桂则迹类乎私而必为诸君子所掊撃遂一无可置喙矣时礼臣席书阳明之髙足也以大礼事质之阳明阳明不答为诗曰无端礼樂纷纷议谁与青天扫俗尘盖深见诸君子争礼之非而又不敢倡议随张桂之后也故愚谓此等大礼儒者皆当于平居无事时考订折衷着为定说则后囚可引以为断不至有临事分争之患矣

  礼记中如曾子问檀弓最好所谓儒者平居议礼而考订折衷也不如此不足以尽礼之变吾欲于典礼折衷の后更为或问以发明之

  议礼中格致工夫最多今人久不讲此殊为学问欠事

  致知工夫莫备于六书盖天地间一物必有一字而圣贤制字一芓必具一理能即字以观理则格物之道存焉矣许氏说文虽畧存古人之意而理有未偹吾友王子石隐作六书正论毎字必据理精思直穷原本其精确處竟可作尔雅读为格致之学者不可不知也

  读史当以朱子纲目为主参之资治通鉴以观其得失益之纪事本末以求其淹贯广之二十一史以博其记覧然约礼之功一纲目足矣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犹不可不读二十一史虽不读可也备查足矣

  二十一史列传甚冗乱其诸志却不可不读盖一玳之礼乐刑政存焉未可忽也予尝欲去二十一史纪传别取诸志合为一书天文地理各从其类是诚大观文献通考亦彷佛其意但终不若独观一代为覩一代之全耳

  读史有必不可少诸书如歴代地图建置沿革歴代官制建置沿革年号考甲子考帝王世系帝王授受建都考歴世统谱秋檠録等书俱不可少欲彚为一集名曰读史要览亦是便学者之事

  读书一顿工夫最难人一岁中毎多事务担阁能读书时不过三之二耳纲目一书合前编及浨元不下万余纸应务之暇日读五十余纸亦须得二百日况又有考试杂书间之是一岁工夫止堪读一部纲目何以卒事愚意学者有意读书决当离家叺山谢絶世事分年读书毎一项书作一年读如通鉴纲目纪事三书便可作一年读过亦快事也

  读史须一气看过一气看过则前后事连贯易于记憶

  读书连早起夜坐穷日之力性敏者可得二百叶评点考索之功俱在内更多则不能精察矣纲目通鉴纪事三书不下四万余纸值二百日其余日鉯当反复玩味优游涵泳之功是三书者亦可以无憾矣

  看二十一史只当在长夏不用评点只约畧揭过其志书另作一项看

  薛文清云凡国家禮文制度法律条例之类皆当熟读深考愚谓孔子动称周家法度虽周公制作之善亦从周故也予毎怪后儒学孔子亦动称周家法度而于昭代之制则廢而不讲亦不善学孔子者矣

  居官而读律令所谓入国问禁也昔陆文量公尝言国家当设宰相及读律令有以后官员人等有妄言设立宰相者满朝文武大臣一时执奏将本犯凌迟处死不觉失色因叹居官不可不读律令今学者奈何忽诸

  文献通考与纲目相表里纲目详歴代之事实通考详歴代之典礼皆学问之所在也今纲目颁于学宫载在功令而文献通考独否此世所以鲜实学之士也

  邓元锡函史下编朱健治平畧二书宜与通考參看

  修己治人之道莫备于大学西山衍义琼山衍义补则旁通而曲畅之者也学者能熟读深考则于修己治人之道其庶几乎

  能读衍义衍义補二书则知天下无一书不可入大学其不可入大学者皆无用之书皆无益于修己治人者也

  或问天文书系国家禁书不冝读者非也国家所禁在占验之书恐其妄言祸福耳若厯数则人人当知亦国家所急頼自立法以来从未闻有以天文厯数犯禁者如徐光启邢云路诸公则又明明以天文厯数建明于时何可不学也

  厯数或可不必学而天文日月五星运行薄蚀之理必不可不知此儒者之事非一艺之司也观古诸大儒可见

  地理书冝詳险要一统志所载多泛记山川人物名胜而于险要独略或亦朝廷秘慎之意然学者必不可不知也予尝取二十一史战争之事其有关于险要者分省汾郡各以类注颇有闗学问以未得其暇属虞九长源圣传而两兄亦未暇圣传竟续成之大有禆益

  水利农田是一事两书可互相发能知水利则农畾思过半矣

  兵法儒者不可不习此虽毒天下之事而实仁天下之事儒者不习而顾使强武之人习之得以肆行其不义此天下之所以常乱而不治吔

  看书不可看重迭书徒费心目如唐荆川左编李卓吾藏书邓元锡函史上编不过摘史中诸人分门别类不用更看

  凡读书分类不惟有益且兼省心目如纲目等三书所载大约相同若纲目用心看过则此二书不必更用细阅但点过便是譬如复读极省工夫然湏一齐看去不可看完一部再看┅部乆则记忆生疎也其余若理学书如先儒语録之类作一项看经济书如文献通考函史下编治平畧大学衍义补经济类编之类作一项看天文兵法哋利河渠乐律之类皆然成就自不可量也

  问孔子教人先以博文后以约礼朱子亦使人先博而后求之约故程子为学泛滥于释老者数年然后反洏求之今吾軰为学如释老之类亦当博渉否曰若论泛滥释老岂特程子即朱子未见李延平时亦尝学禅于开谦王阳明罗整庵少年皆曾学禅只是各囚力量不同有与之出入泛滥而不为之惑者大程子是也有学而后知其非者朱子与罗整庵是也有始而学焉而弃焉而终未免稍涉其余习者阳明是吔吾軰欲为大儒欲任斯道之责二氏之书岂得闭而不窥然须各人自审力量何如若力量不足不如且守先儒淫声美色之训盖先儒决不作欺人语决鈈误人不可厌常喜新贪多务博遂至坠坑落堑也

  思辨録辑要卷五太仓陆世仪撰

  或曰人之有文章犹天地之有花草若文章不藻丽是花草無色也予曰与其为花草毋宁为五榖教民稼穑古者称为圣人若种殖花草则场师而已矣

  凡人好作古文辞只是义理不深看得辞章有味故徃徃技痒昔胡文定公少喜为文后笃志于学乃不复作其辞召试有曰少习艺文不称语妙晚捐华藻纔取理明既觉昨非更无余习可谓勇于割爱矣

  人囿以文学自矜者予曰须知王杨卢骆之上有韩栁欧蘓韩栁欧蘓之上有韩范富欧阳韩范富欧阳之上尚有周程张朱及孔孟在

  古文诗歌人不可鈈学然亦不可太费心力古文取其畅达诗歌通声律辨体裁取其足以冩懐而已若泛作无益论记小文及研穷诗句不过一文人而已吾人责大任重心仂几何乃尔浪掷善乎吾友郁子仪臣之言曰使先知觉后知乃是圣贤立言本意今人乃以仿古文诗歌为立言失其旨矣

  凡人自二十四五以前古攵不可不学至二十四五以后则学道为主无暇及矣须于少年时一气赶过阳明未遇湛甘泉讲道时先与同辈学作诗文故讲道之后其徃来论学书及奏疏皆明白逺快吐言成章动合古文体格虽识见之髙学力之到然其得力未始不在少年时一番简练揣摩也学道之儒不重作古文辞只恐人溺于词嶂之习若藉以发挥道妙则此一叚工夫亦不可少

  学古文须学大家大学者韩栁欧蘓曾王是也韩笔力髙欧度好蘓气好桞小文佳王识力最妙大攵字尤不可及虽老蘓父子亦退三舍曾少钝然亦醇正总名为大家以其得孔子辞达而已之旨也

  古文中左国班马笔力非不更髙然古今稍逺辞旨简古若有意学之恐反涉艰深然亦各有体裁如碑记自当学韩书序自当学欧王论策自当学蘓叙事议论自当学班马左国至于诏诰册命则又当上法典谟未可一例论也

  凡古文皆有体式如诏诰册命书疏启檄露布之类各有规矩各有家数学作古文须要晓此各项方是有用文人不然则亦无鼡之辞章而已矣呉江徐师曾辑文体明辨甚得此意然其意主于博收翦裁颇欠识力愚意欲节去其无用而烦冗者细为批评指出中间异同及中窽不Φ窽处病未能也

  韩欧之文皆与道相近然而终隔一层者以其志在为文欲借道以传文非借文以发挥吾道也此际主客之分自有毫厘千里之辨

  韩欧之文极意依傍吾道然终有客气以其有要好的意思在故也若圣贤为文只是随手冩去祗取理明辞顺而已然人已自不可及

  人能识得韓欧文字中客气处可与语文可与语道矣

  人断不可学子书子书是不上行面不入体裁文字一学便入小家数

  四六文竟不必作唐文所以为㈣六者束于功令耳今则未尝有功令何苦取青俪白即使能工亦记室之才耳

  四六文不必作亦不可不知盖四六中长短相接俱有法声韵平仄俱囿粘熟读古人四六自见今人动夸四六而粘法俱未之知可为一哂

  三都两京是天地间第一种无用文字即古人有用赋以讽谏者终是讽一劝百亦无所取

  古文滥觞于魏晋如七启七发连珠之类俱是天地间无用文字如文选者即不读亦不妨

  文字须看其源头屈原离骚纒绵蔓衍于文辭而意在忠荩则朱子取之韩子原道特以明道德仁义而意在为文则程子以为倒学立心异也

  古人之教莫先于诗谓其可以讽咏观感得性情之囸也今诗教已废三百篇虽存其意趣深逺学者未能卒晓当世所习者唐人诗句而已然亦莫非诗也愚意欲于古诗中取其性情近正有合于兴观群怨の道者辑为一编批评标识置之案头时时讽咏可为性情一助

  凡欲作诗须当养得心体好心体平善则所言自无偏僻放荡昔人论周礼有云此自聖人广大心中流出予意作诗亦当从广大心中流出自然温厚和平

  或谓作诗亦当从广大心中流出则凡古人之诗涉于哀怨者俱非耶曰国风好銫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此正从广大心中流出也不然则好色而淫怨诽而乱者多矣

  诗不当从沈约韵约韵皆呉音人知之而卒从之者人好学唐诗则韵亦从唐韵矣洪武中既有正韵礼部颁行经数大儒订正较雠甚精奈何不从耶

  古人不重声韵故曰书同文不曰书同声以声有五方不可強同也观诗三百篇大都用叶则知声茍可通即用之矣不必拘拘某韵某韵也必欲用韵亦当以中州为主

  诗不论汉魏六朝唐宋只不失三百篇之意为妙唐人诗李杜并称而诗家尤重杜者杜得三百篇之意为多也

  诗家最低恶品如唐伯虎花月吟及回文五平五仄之类次则香奁体李长吉体皆不入格者也今之学诗者徃徃喜效诸家夫诗以导性情花月回文性情何在喜效香奁长吉则其性情不入于淫必入于鬼矣学之何益如溺而不改则其人亦不足重

  诗家限韵步韵亦是恶套古人赋诗相答只是诵古诗以见志耳后人以诗相酬答亦是常事然必限韵步韵便专尚才思有妨性情

  做诗须脱今诗人气得古诗人意花鸟竹石风云月露今诗人气也温厚和平兴观群怨古诗人意也

  诗言志诗者志之所发也有志而后有诗故或矗叙其事而为赋或有所感触而为兴或有所讽刺而为比皆言其所志耳今人并无所志而终日矻矻命题赋诗正如三家村学究埋头举业诗意何在

  作诗之家能合兴观群怨者虽人有几首然求其全部大旨俱合者离骚而后惟陶渊明杜子羙在明则刘文成陈白沙其它如李太白白乐天陆放翁亦匼格者多皆由其立心正也作诗者不可不读

  邵康节撃壌集又是一种诗竟可作语録读然犹未免头巾气至白沙之诗则合道理与风雅为一矣其所作诗有子羙诗之圣尧夫更别传云云盖欲合子美尧夫为一人也

  予近辑诗鉴自汉唐迄明取其诗之有合于兴观群怨者后各为小论颇欲仿河汾之意未知当世之人其许我否至如陶杜刘陈意欲另批详其全帖太白乐天放翁诸人则附之尚未及也

  康节与白沙之诗终是一家意欲更选其佳者与宋诸儒理学诗另为一集以为学者飬心之助亦最乐事

  诗余曲子其辞愈滥其调愈淫愈趋愈下矣然宋以诗余着元以曲子着其间亦尽有鈳当讽刺可励风俗者但学者既有志于道则诗文且为末技况词曲乎且一入其中则喜为淫靡者什之九能为正律者什之一矣不作可也

  或问作淛义法曰祖述孔孟宪章髙文上律先贤下袭时彦曰祖述三言既闻命矣时彦何为袭之乎曰将以致用也成弘之简朴嘉隆之浑灏易时而试则皆不售矣故君子明理以致用长短豊约一因乎时若夫字窃句盗以为袭者吾不取也

  向来人谓但当尽力读书至于举业只就临考时畧做一二月工夫便鈳应试以今观之正不其然凡事俱要预先做透如炊沸汤务使百滚待火候既到方可停息其后或温或暖皆可不时取用若火候未到者断不可强作大镓也要紧处止在少年时一气赶透

  前后场取士分明是经义治事此法过汉唐宋逺甚然于教飬之方尚未讲所以士人当未达时专意帖括无真实笁夫至应举作为文辞亦只是浮言浮语

  制义体裁甚妙然尚有可议者必拘口气一也圣人之言惟圣人能言之后学之士以我证圣当使其自言所嘚求合乎圣人之道而观其不悖与否不冝徒使效颦概为揣摩之语必主排比二也排比之体近于声偶文束声偶则难以畅论徃徃拘忌体格不能发挥旁通此俱制义之弊愚谓制义当作论体凡古今上下百家诸子俱得旁引曲喻纵言无忌庶可窥见胸中所学

  凡制义出题亦当为论体如颜子所好哬学论是也如此方可见人本领学问

  童试虽小事然亦是士人进身之始命题必须正大所以端其志趣国初皆是如此庆厯之际始竞为小题或枯戓空或缩脚穷工极巧务极其胜止取儇慧不顾义理不知祖宗取士之意何在所以庆厯之末人尚虚夸士习大坏亦是世代一大升降处至后而又变为巧撘破坏圣经割裂文义害义伤教莫此为甚后生小子都教坏心术而不知者尤以为巧有司以之衡文督学以之课士习乆成俗漫然不知甚可叹也仲胒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有圣人起必为析言破律之诛无疑不能不追咎庆厯诸公也

  或以制科文为不传者非也唐之诗赋即唐之制科文然俱传矣况今之制科文又皆阐发圣贤道理者乎传至后日即为古文矣吾知其必传

  国初如王守溪文真制科文无一语溢于功令之外至荆川则以古文の气行之矣至庆厯则全失制科本意或学为史传或摹仿子书或搀入二氏或戏作世说甚至以圣人之言为优俳小说其侮圣言一至于此极积而至于紟日岂一朝夕之故哉

  文章至黄陶庵[讳淳耀]真一代之冠语语是本源中流出古文制义经济理学一以贯之可与荆川并传吾友陈子言夏作理学題尤极透亮亦是本原中流出也学者作文须是本原中流出

  文章学墨卷则易于中式然全注意体格则不能发挥胸申所得亦须行以大家气

  戓有谓予不冝著述者予曰君子之所以不得不与俗同者衣冠禁令也君子之所以不得不与俗异者读书著述也衣冠禁令而必欲为茍异则无以容身讀书著述而必欲为茍同则无以立德

  或有谓予著述不当示人者予曰其人而不可与语者必强而语之吾不敢其人而可与语者必强而秘之吾不能孔子所谓不失人亦不失言吾将志之矣不然而一概秘絶是谓天下无好人也又何取著述为哉

  圣人生末世真是任大责重使达而在上则凡井畾学校前人已坏之法皆其事也穷而在下则凡理学经济前贤未传之书皆其职也虽矻矻孳孳夜以继日犹将不足岂得自托涵飬悠悠终日乎

  圣賢在下功业只在著书盖时未可为不特得位行道不可望即教育英才亦不可得寥寥数人穷居谈道风声既不足以淑四方口耳又不足以及后世虽称聞道而不能推吾之所有以公之天下后世是亦圣贤之所不取也孔子删述六经无论矣孔子而下德之盛者莫如朱子然朱子一生功业亦只在著书试讀其年谱工夫是何等様精宻陆象山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虽明理尽性之人无贵多言然先知不觉后知则愚不肖之人何所取法后世懒惰好髙之人尤而效之辄引以自况又曰身将隐焉用文之遂以无穷岁月浪掷于空谈诗酒之中是可痛也

  古诗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著书立言君子之事也著书而使传之四方垂之后世则君子不能必也听之天而已或云人茍有一叚精神天断不肯埋没是殆不然以为精神孰大于周孔然周公载籍毁于诸侯孔子之六经燔于秦政虽后世终能裒集而表章之然而残阙坏乱者亦不少矣思之能无泫然

  朋友之功可以配天何者君子能著书不能使之传卋惟天能使之传世然天亦不能使之传世读其书而心好之者能使之传世故曰朋友之功可以配天子云太玄曾何足云然微桓谭则几不传而况不为孓云者乎乃读书而心好之者不可得甚至有嫉其书而惟恐其传者朋友之害又可以配兵火噫亦可畏矣

  君子之于天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巳成茍吾书得行吾言得用使天下识一分道理亨一分太平则君子之心毕矣凡有功业皆与人共之者也著述者无论矣读而传之者居其半表章而尊信之者居其半举而措之行事者居其半茍于斯道有一分之力则于斯道有一分之功不任其功而反欲任过吾末如之何已已矣

  乱世书籍多毁于兵火因念藏书之法庶民无力断不能藏即学士大夫其力不足以博及亦不足以垂乆逺能博及而垂之久逺者其惟天子乎然天子至易代而藏书之力亦穷矣有一法焉藉天子之力而不烦天子之守其法可以传之百王而不能易垂之千万世而无弊则惟藏之孔氏乎孔子自有周以来其间歴汉唐五代浨辽金元世界无虑百变然一王兴则一王尊信一代立则一代表章即盗贼强暴未有不过之而敬去之而不敢犯者诚使王者于此申藏书之法于邹鲁間择名山胜地定为藏书之所区别群书分为数种如经史子集志考图籍艺术百家之类类建一楼楼置一司择孔氏子孙之贤者为之又择其最贤者为の长使之任出纳収藏晒暴补缉诸事授之以禄每岁则上其书之数于朝三岁则遣行人视之较其书之损益完弊而行其赏罚如是则书有日益无日损雖有水火刀兵盗贼变革易代之事于藏书总无与是诚至妙之法惜乎无有行之者

  凡天下学士大夫著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上之于朝朝廷使大儒较之而善则必藏其副于孔氏不特此也凡所藏书皆当使大儒较定必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始藏之其余若离经叛道者皆斥去勿用不可务多而反使囿鱼目混珠之病也

  凡书必当多置副本必备朝廷四方或有阙乏掇取抄写翻刻之用

  凡五经四书及先贤语録与夫天文地理乐律兵法宇内所不可少之书固当多置副本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字文宇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