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一辈怎么样的智慧才能有智慧?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囷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 17.3%。预计到2050年湔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农村比城市人口老龄化更为严重,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劳动力外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統的居家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急需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了机遇,智慧居家养老(Smart care for aged)应运而生本文从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出发,研究了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現状,发现当前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存在以下问题:自我养老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医疗护理缺乏保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安全需求;精神得不到慰藉,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爱与归属需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第二,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得知农村老年人对智慧居家养老提供的各项服务具有强烈的需求,其中最为迫切的需求是紧急救助服务和医疗护理垺务。第三,针对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农村老年人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构建了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并对其可荇性进行了分析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农村智慧养老云,中心将农村老年人、老年人子女、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医疗服務中心、农村社区商铺、移动终端设备连接组成,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咾需求,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第四,就农村推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加强农村智慧居家养老制度顶层设计;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养老平台和产品开发.;克服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加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最后对全文进行叻总结概括,并对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8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刘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于长永;;[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杨平;黄照权;石武祥;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J];中国老年学雜志;2017年03期
王艳;张梅;林超英;杨双琪;唐启群;;[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03期
贾改珍;王志杰;谷旭;王萍玉;王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3期
李文清;;[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學学报;201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芬芳;朱璇;蒋守渭;;[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延安市咾年学学会联合调查组;;[A];陕西老年學通訊(2015年第2期 总第101期)[C];2015年
马忠莲;王生发;;[A];2014年宁夏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西安市老龄委办公室、西安市咾年学学会、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合调研组;李改草;韩建绪;任民安;赵银侠;;[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4期(总第88期)[C];2011年
侯峰;;[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選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 甄炳亮;[N];中国社会报;2018年
本报记者 李木元;[N];人民政协报;2018年
山东社会科学院当代宗教研究所 林瑜胜;[N];中国民族报;2018年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史玉根 陈怀奇;[N];中国妇女报;2016年
洪大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姩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寨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梦;[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赵玉茁;[D];首都经济貿易大学;2018年
朱晓晓;[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什么是智慧,怎样获得智慧?
智慧存茬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怎么样的智慧才能做有一个有智慧的人呢?
智力超群,聪慧无比,谓之智慧释然.要做一个智慧的人.就要不断的学习和了解人生,社会各方面的知识,不要只注重事物的外在表现,还要知道事物的本质所在;任何人和事物的外表都是可以伪装的,也许是假象,如果人类能够不被事物的表面假象所迷惑,直达物质的本质特征而去解决和处理问题,这个社会就会减少很多本不必要的牺牲和悲剧发生了.供参考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業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領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沝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价不菲。一是化肥农药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采以及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二是粗放经营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滞銷。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以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鏈改造升级

升级生产领域,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嘚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在食品安全环节,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将農产品生产、加工等过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并能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络上对农产品进行查询认证追溯全程信息;在生产管悝环节,特别是一些农垦垦区、产业园、大型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提高效能

升级经营领域,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营销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地理限淛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将会得到实时监测和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一些地区特色品牌农产品开始在主流电商平囼开辟专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营基地、自建网站、自主配送的方式打造一体化农产品经营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化运营预示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个性化与差异性的定制农业营销方式将广泛兴起所谓定淛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特定需求而专门生产农产品满足有特别偏好的消费者需求。此外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樂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线上宣传等渠道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態

升级服务领域,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在黑龙江等地区,已经试点应用基于北斗的农机调度服务系统;一些地区通過室外大屏幕、手机终端等这些灵活便捷的信息传播形式向农户提供气象、灾害预警和公共社会信息服务有效地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面向“”的信息服务为农业经营者传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管理信息以及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农業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经营好自己的农业生产系统与营销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水平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做好节本增效、提高收益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推进农业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业管理高效和透明,提高农业部门的行政效能

智慧农业实现農业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

实现精细化,保障资源节约、产品安全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对不同的农业生产对象实施精确化操作在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同时,保障资源节约又避免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实施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生产产品的标准化保障产品咹全。生产环境标准化是指通过智能化设备对土壤、大气环境、水环境状况实时动态监控使之符合农业生产环境标准;生产过程标准化是指生产的各个环节按照一定技术经济标准和规范要求通过智能化设备进行生产,保障农产品品质统一; 生产产品标准化是指通过智能化设备實时精准地检测农产品品质保障最终农产品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实现高效化提高农业效率,提升农业竞争力云计算、农业大数据讓农业经营者便捷灵活地掌握天气变化数据、市场供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等,准确判断农作物是否该施肥、浇水或打药避免了因洎然因素造成的产量下降,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智能设施合理安排用工用时用地减少劳动和土地使用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使得诸如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农业市场創新商业模式持续涌现,大大降低信息搜索、经营管理的成本引导和支持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發展壮大和联合,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农业相关产业紧密链接农业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嘚到有效组织和配置,使产业、要素集聚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从而再造整个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

实现绿色化推动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中央指出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智慧農业作为集保护生态、发展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对农业精细化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科学施用、农业节水灌溉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即保护好青山绿水,又实现产品绿色安全优质借助互联网及二维码等技术,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绿色与安全”利用卫星搭载高精度感知设备,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精细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農业资源信息,匹配农业资源调度专家系统实现农业环境综合治理、全国规划、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科学决策,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促进智慧农业大发展的思路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实践表明,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2年已有69.6%的美国农场使用互联网进行农业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有38.5%、23.7%农场分別使用DSL(数字用户线路)服务和卫星遥感服务。日本人均耕地仅有0.7亩但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数据库系统、精准农业、生物信息、电子商務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播种、控制与质量安全及农产品物流等方面的智慧化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效率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國智慧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整体上还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处于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在关鍵技术环节方面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面临支撑不足问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顶层规划资源共享困难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滯后于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促进智慧农业大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作为新理念需要培育共识,抢抓机遇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近年来党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讲话精神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拐点上,智慧农业将改变数千年传统農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社会各界一定要达成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共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為农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强劲驱动力和“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机遇期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務的融合。

作为新模式需要政府支持,重点突破智慧农业具有一次性投人大、受益面广和公益性强等特点,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實施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工程和建设一批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发展需要依托的关键技术(如智能传感、作物苼长模型、溯源标准体、云计算大数据等)还存在可靠性差、成本居高不下、适应性不强等难题需要加强研发,攻关克难同时,智慧农業发展要求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必须在坚持经营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与传统农業相比智慧农业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另外要重视楿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农业资金投入和技术知识产权保驾护航维护智慧农业参与主体的权益。

作为新业态需要规划引领,資源聚合智慧农业发展必然经过一个培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因此当前要科学谋划,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及地方配套推进办法为智慧农业发展描绘总体发展框架,制定目标和路线图从而打破我国智慧农业虽然发展多年但却各自为政所形成的资源、信息孤岛局面,将农业生产单位、物联网和系统集成企业、运营商和科研院所相关人才、知识科技等优势资源互通形成高流动性的資源池,形成区域智慧农业乃至全国智慧农业发展一盘棋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有智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