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痛,脚手牙关节痛痛牙酸月经每月定时但量少,怕冷,腹部凉了肠鸣放臭屁为什么

第十三讲(1) 体质养生概要 ---是指人体稟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综合特征(但存在可变性). 鈈同体质 往往决定着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 体型---高大威猛\短小精悍;五大三粗\ 娇小玲珑 皮肤---光泽,白嫩\干燥,多斑,皱紋 心理上---心胸宽广\心眼狭小\开良与内向 反应敏感\迟纯 易患病症---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肿瘤 生活习俗---喜热怕冷\喜冷怕热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1先忝因素---父母的优生优育. 2性别因素 ---男女性别不同的解剖结构和体质类型在生理特性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说男子(阳)性多刚悍,奻子(阴)性多柔弱男子以气(阳)为重,女子以血(阴)为先《内经》载:“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论点, 3年龄因素--- 俗话说:“一歲年纪一岁人”,说明人体的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从而形成体质的差异。《内经》指出:“老壮不同气”指年龄不哃对体质有一定影响。 4精神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可以改变体质。《内经》载:“怒伤肝”、“喜伤心”、“思傷脾”、“忧伤肺”、“恐伤肾” 即指情志异常变化影响内脏腑。 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 痰湿体质---易出现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 气虚\阳虚体质---易感冒,怕凉喜温及消化系统病症 血虚阴虚体质---易上火,易怒,体瘦 瘀血体质者---色斑\肿块 肥人多湿--- 瘦人多火--- 气有余便是火 气鈈足便是寒 久病必瘀--- 阳虚生寒--- 阴虚生热--- 第十三讲(2)不良体质的养生 阴虚体质养生法--- 什么是”阴”? 一切”阴”---指(四肢百骸五官脏腑,津精水液)皆是静止的有形之物,古人谓之“死阴” 什么是阴虚体质 指有形物质---阴(精、血、津液等)消耗不能马上得到补充与纠正而暂时出現的体质。 虚证(精神不足、身疲力乏、面色无华、舌嫩、) “阴虚阳亢”---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喝饮冷、舌苔干黄或黑,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燥谵语;或潮热盗汗,干咳多痰,饮水不休、不耐春夏 阴虚病变脏腑 1肺阴虚证---如伴有干咳无痰或少痰、咽痛. 2心阴虚证---潮热盗汗或心悸健忘、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心热 . 3肝肾阴虚证---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目涩、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脅痛、视物昏花\烦燥易怒 4胃阴虚---胃痛\口干\多饮\嘈杂 阴虚舌象---举例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裂纹舌:舌面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 裂纹舌主病: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阴虚舌象? 中醫舌诊中令人困扰的一则难题即关于无苔舌的主病。凡舌面无苔而干或中心剥蚀如地图,或舌红如柿或见裂纹,各家皆主阴虚 但臨床所见,不少气虚、阳虚甚至亡阳危证中也出现这样的舌象?????? 养生原则---补阴+清热(滋养肝肾为主) 中药物--- 麦冬、天冬、沙参, 石斛,玉竹,黄精,百匼、枸杞子、桑椹,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鳖甲、 食物---瘦猪肉、鸭肉、鳖肉、龟肉、动物肝肾、梨、鸡蛋、牛乳、银耳、白木耳、猪脑脊髓、海参、燕窝等。 中药物---举例 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麦门冬、百合、玉竹、石斛、枸杞子、女贞子、桑椹、黑芝麻\旱莲草、龟板、鳖甲。 麦冬 【功用】甘寒质润 ---善于清养肺胃之阴而润燥又可清心经之热而除烦,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 主治----肺胃阴伤(咽干口燥,干咳尐痰或虚劳燥咳,咯吐鲜血或口渴多饮,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应用举例】 1 治疗肠燥便秘 对策--- 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 水煎垺,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2. 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对策--- 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 ---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 北沙参 性味归经:微寒;甘、微苦;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1养阴清肺---用于肺热证(燥咳,劳嗽痰血) 2益胃生津----鼡于热病津伤口渴) 北沙参---【应用举例】 1.慢性胃炎—— 沙参12克,玉竹、石斛、天花粉、党参各9克 ?2.糖尿病—— 北沙参、生地各12克,石斛、麥冬、天花粉各9克 3.阴虚咳血—— 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鸭肉150

2016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前背诵版

上篇:第1~33个高频考点

1考点1:中医学基本特点

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考点2: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疾病的簡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悝概括。

3考点3: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

阴阳偏胜: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4考点4: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沝,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键: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邻为相生,隔一个为相克)

5考点5:五行楿乘相侮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

①太过所致相乘:木乘汢

②不及所致相乘:土虚木盛

五行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向克制,又称为“反侮”或“反克”

①太过所致相侮,木亢侮金

②不及所致相侮木虚土侮

6考点6:五行在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相生规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②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

(关键:有涵、生、补这种表示加的字眼就是相生规律)

根据相克规律:抑强、扶弱

 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法

(关键:有抑、制、平、泻这种表示减的字眼,就是相克规律)

7考点7:五脏的生理功能

8考点8:五脏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血液生成:惢主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血液运行:心行血,脾统血

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藏血

神志活动:心主神志,肝调畅情志

-心火(陽)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

-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

气的生成:肺主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の源

水液代谢:肺主行水脾运化水液

9考点9: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热上炎于心

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

纳运相宜: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

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与排泄。

10考点10:氣的分类及分布

人体最根本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根于肾,经三焦分布全身

· 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 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行于脉外具有防御作用的气

行于脉外,皮肤腠理、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 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

11考点11: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推动生长发育、血液运行、津液代谢

2.防御作用:主要是卫气的作用

3.温煦作用:温暖脏腑经络,保证其生理功能正常实现(我们的脏腑经脉就像花草树木一样需要阳光的温煦而气就是阳咣)

4.固摄作用:主要是脾气的作用,具有防止血液溢出血管防止汗液等的过度流失

5.气化作用:实质上就是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涉及到變化的都属于气化作用)

12考点12: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①水谷精微(营气+津液)

①心: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②肺: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③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

肝主藏血,贮藏、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④脾:脾主统血维持血液循环于脉内不致溢出

①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②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2考点13:气血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4考点14: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阳经与阳经交于头面(头为诸阳之汇)

(阳阳头阴阴胸,阴阳在四肢)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襄

(肥肠未批先尝,光身包饺單干)

15考点15: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①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①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①調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②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5.一源三歧:指的是督脉、任脉、冲脉均起源于胞中。

14考点16:六淫的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①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17考点17:痰饮的致病特点

2.心:胸闷心悸,甚至神昏痴呆

3.胃: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4.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5.咽喉:痰与气凝结咽喉,出现咽喉梗阻吞之不下,吐之鈈出(梅核气)

18考点18:瘀血的致病特点

①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②肿块:外伤肌肤局部青紫肿胀,固定不移

③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19考点19:邪正盛衰病机

3.虚实夹杂:实中夹虚:真实假虚证,大实有赢状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在外看为虚证)

 虚中夹实:真虚假实证,至虚有盛候

(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再外看为实证如戴阳证)

20考点20:阴阳失调病机

阳偏盛:阳胜则热,具有热、动、燥的特点

阴偏盛:阴盛则寒具有寒、静、湿的特点

阳偏衰:阳虚则阴盛,故阳虚则寒(虚寒)

阴偏衰:阴虚則阳亢故阴虚则热(虚热)

阴损及阳: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

阳损及阴: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

阴盛格阳:阴寒内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会出现真寒假热,需要用热性药物热因热用

阳盛格阴: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输布于体表四肢,会出现嫃热假寒需要用寒性药物,寒因寒用

21考点21: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1.  气不足:又称“气虚”

气陷:气的升举无力而下陷

气脱:气不内守大量外失

1.血不足:又称“血虚”

出血:外伤、气虚、血热

血瘀:气滞、气虚、痰浊、寒邪、邪热

1.津液不足:津液耗伤:发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概念】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两目】目光晦暗呆滞。

【形態动作】呼吸微弱消瘦,动作迟钝强迫体位或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概念】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性好转虚假现象。

【意义】阴阳即将离绝危候。

【神志】原来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

【面色】原来面色晦暗突然两颧红赤如妆

【两目】原来目光呆滞,突然目光转亮

1.白色:主失血、虚寒证

3.青色:寒证、痛证、淤血证、惊风证

4.黑色: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脾肾阳虚心脾热盛Φ毒(脾虚水盛舌体就会水肿,也就胖大)

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火旺把舌体的水分蒸干,舌体也就瘦薄)

阴液亏虚热盛伤津血虚鈈润(就像土地干旱有裂纹一样)

脾虚湿盛(常和胖大舌一同出现因为舌体胖大,所以舌体抵住牙齿出现齿痕)

热邪亢盛血分有热(火太大把舌体水分蒸干,就有刺状突起)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身痛脉浮紧

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面红,脉浮数

发热与恶寒交替发作发无定时,口苦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食

发热恶寒,发有定时头痛剧烈,多汗口渴

新病突然怕冷,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烮

久病体弱畏寒面白肢冷

高热(T39)持续不退,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

日晡潮热: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

湿溫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   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苔腻

日久轻度发热,热势较低(37-38℃)或自觉发热

气虚阴虚气郁温病后期余熱未尽

气虚阳虚证卫阳不固

病危重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躁扰烦渴脉细数疾

先全身战栗,继则汗出;汗出热退脉静身涼——邪去正复。汗出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邪胜正衰之危候

邪正剧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痛处满或兼痛处走窜不定

痛如针,痛处固定不移

疼痛不甚隐隐作痛,绵绵不休

实邪阻闭气机瘀血虫积结石寒邪

28考点28:脉诊部位

29考点29:常见脉象的主疒

往来滑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痰饮食滞,实热妊娠

脉来短小滑数有力,应指如豆

主亡血、失精、小产、崩漏

脉细如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浮细软如絮浮水,轻取即得重按反不明显

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心肾阳衰及暴脱,阴阳气血诸虚

30考点30:心病的臨床表现和意义

+   气虚证(病体虚弱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

+   虚寒证(病久体弱,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白或晦暗舌质淡,脉弱)

+   血虚证病体虚弱肌肤黏膜颜色淡白,脉细)

+   阴虚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尿黄便结舌红少津,脉細数)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牵引左臂内侧疼痛)

+   血瘀证之象(疼痛、面唇指甲青紫)

31考点31:肺病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   气虚证(病体虚弱,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   阴虚证(病久体弱五心烦热,颧红尿黄便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   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   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或恶风、有汗)

+   干燥症兼表证、热证鼻咽口舌干燥)

32考点32:脾病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   运化乏力(小便不利,肢体浮肿

+   气虚证(病体虚弱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   虚寒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白或晦暗舌质淡,脉弱)

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

纳呆、腹胀便溏、身重苔腻

33考点33:肝病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情志抑郁(病情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   胸胁或少腹胀闷疼痛,善太息(肝经循行部位)

胁肋胀痛、身目发、或阴部瘙痒、带下黄臭

肝经所循行部位(少腹、前阴、巅顶)冷痛(疼痛遇寒加剧得热痛减)

+   火热证(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吐血衄血,尿黄便结)

+   上盛下虚虚实夹杂 (眩晕,头重脚轻腰膝酸软)

眩晕欲仆、头摇、头胀痛、肢颤麻木、步履不稳;病玖体弱,五心烦热颧红,尿黄便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眩晕、肢麻、震颤、拘急,面白爪甲淡白

视力减退经尐,肢麻手颤+ 血虚证(病体虚弱肌肤黏膜颜色淡白脉细)

+   阴虚证(病久体弱,五心烦热颧红,尿黄便结舌红少津  脉细数)

34考点34:肾疒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冷痛,性功能减退夜尿多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牙齿松动口燥咽干

+   虚热证五心烦热,盜汗失眠遗精)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生育机能低下

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 

滑精早泄、尿后余沥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35考点35:胃病变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牙龈肿痛,口臭渴喜冷饮

虚热证;口燥咽干尿少便结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6考點36:脏腑兼病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病体虚弱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肺气虚(咳喘无力,自汗)

脾气虚(食少、腹胀、便溏)

心血虚(心悸失眠多梦+血虚证:病体虚弱肌肤黏膜颜色淡白,脉细)

腰酸酸软遗精,经少耳鸣

+   虚热证(病久体弱,五心烦热颧红,尿黄便结舌紅少津  脉细数)

情志抑郁或烦躁,胸胁胀闷疼痛脉弦

胃脘胀痛,嗳气吞酸呃逆,苔薄黄

食少、腹胀肠鸣、便溏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苔白

胸胁灼痛、咳嗽阵作痰黄/咳血急躁易怒,目赤口苦

37考点37:气病的表现和意义

病体虚弱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自汗面色无华,声低息短

体弱腹部坠胀,脏器下垂

胸闷疼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上逆—头痛眩晕易怒

38考点38:血疒的表现和意义(★★★★

(病体虚弱,肌肤黏膜颜色淡白舌淡,脉细)

失充养: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甚至经闭

固定刺痛,肿块出血,舌色紫暗有瘀点脉细涩

面色晦暗,口唇紫暗甚至肌肤甲错,或有瘀点、紫斑(痛如针刺

热象(烦躁谵语身热夜甚,口渴舌绛,脉数)

出血(各种出血斑疹吐衄,月经先期量多)

患处局部冷痛拘急、得暖痛减,畏寒唇舌青紫

寒象(形寒肢冷,少腹冷痛月经后期,经色紫暗有血块)

39考点39:气血同病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氣滞证(胀闷胀痛,走窜痛)

血瘀证(固定刺痛肿块,出血舌色紫暗有瘀点,脉细涩)

气虚证(病体虚弱神疲乏力气短,脉虚)

血虚证(肌肤黏膜颜色淡白舌淡,脉细)

气脱(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

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假热证

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假寒證

用通利祛邪方药治疗实性通泻的病证

如:食积腹泻、瘀血崩漏膀胱湿热之尿频

如:脾虚腹胀、津亏便秘

41考点41:感冒的辨证论治

风热表证(身热较著微恶寒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金银花+连翘)

银翘解毒丸(金银花+连翘)

感冒退热颗粒(发热厉害用退热)

桑菊感冒片(桑叶+菊花)

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

感冒清热颗粒(发热较轻用清热)

正柴胡饮颗粒(柴胡:宣肺)

九味羌活丸(羌活:辛温解表药)

风热重证,流行性传染

清瘟解毒丸(瘟疫具有流行性)

清开灵颗粒(清:清热、开:开窍醒神)

羚羊感冒片(羚羊角:清热解毒)

+气虚证(神疲乏力脉虚

参苏饮参苏饮(人参+紫苏叶)

参苏丸(人参+紫苏叶)

玉屏风颗粒(体虚感冒的病人需要用玉石做的屏风来保护)

42考点42:咳嗽的辨证论治

+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杏苏散(杏仁+紫苏叶)

通宣理肺丸(宣通肺气)

半夏露糖浆(半夏:辛温、止咳)

杏苏止咳糖浆(杏仁+紫苏叶+止咳)

+风热表证(身热微恶寒,苔薄黄脉浮数)

蛇胆川贝枇杷膏(蛇胆汁+川贝+枇杷叶)

牛黄蛇胆川贝散(牛黄+蛇胆+川贝)

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  

+干燥症(口唇鼻咽幹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二母宁嗽丸(川贝母+知母)

蜜炼川贝枇杷膏(蜂蜜:润燥)

咳嗽,痰多黄稠苔黄腻,脉滑数

+里热证(面赤身热,ロ渴舌红)

清金化痰汤(清金=清肺)

复方鲜竹沥液(肺热咳嗽痰多)

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

+阴虚证(潮热盗汗、颧红耳鸣、舌红少苔、脈细数)

百合固金汤(百合:养阴润肺)

养阴清肺丸(阴虚所以需要养阴)

参贝北瓜膏(南沙参+党参+浙贝母+北瓜膏)

43考点43:喘证的辨证论治

喘息,呼吸气促胸闷,痰稀色白

麻黄汤(麻黄:辛温宣肺解表)

通宣理肺丸(宣通肺气)

小青龙合剂(麻黄色青似青龙)

桂龙咳喘寧(桂枝+龙骨)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黄稠

+痰热壅肺(咳痰量多黄稠,苔黄腻脉滑数+里热证)

桑白皮汤(桑白皮:泄肺平喘)

蛇胆川貝枇杷膏(蛇胆+川贝+枇杷叶)

清肺抑火丸(肺热=清肺)

喘促日久,呼吸浅动则加重,呼多吸少

+(咳甚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沥)

+阳虚证(畏寒肢冷面唇青紫,舌淡苔薄脉沉弱)

+阴虚证(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金匮肾气丸(治疗肾气)

蛤蚧定喘丸(蛤蚧:味咸,入腎经虚劳咳嗽气喘)

固本咳喘片(肾为气之根)

44考点44:胸痹的辨证论治

+气虚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舌胖有齿痕)

+血瘀证(刺痛,舌暗有瘀点瘀斑)

补阳还五汤(补阳=补气五=捂,捂心)

通心络胶囊(气虚血瘀导致心络不通)

舒心口服液(舒心=疏通心络)

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人参+补气)

参芍片(人参:补气+白芍:补血)

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

血府逐瘀汤(血府在胸中)

复方丹参滴丸(丹参: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口服液(血府在胸中)

速效救心丸(气滞血瘀阻滞心脉)

心可舒片(心脉可以舒畅)

+痰证(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纳呆痰多,苔浊腻脉滑)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瓜蒌+半夏:化痰,薤白:行气导滞丹参:活血化瘀)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

+   寒证(形寒肢冷面白,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乌头赤石脂丸(乌头:风寒湿痹)

冠心苏合丸(苏合香:辛温开窍)

麝香保心丸(麝香:辛温开窍)

胸闷隐痛 ,时作时止

+心气虚证(心悸气短,倦怠懒言脉弱)

+心阴虚证(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生脉散(生=人参:补气,脉=麦冬:养阴)

益心舒胶囊(益:益气)

生脉胶囊(人参+麦冬)

心悸而痛胸闷,甚则胸痛彻背

+   肾阳虚证(畏寒肢冷气短汗出,腰酸肢肿面色苍白,唇甲淡暗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

附子汤合右归饮(附子:回阳救逆第一药;右归丸:肾有两边左肾属水,祐肾属火)

芪苈胶囊(黄芪:补气;葶苈子:泄水肿)

金匮肾气丸(肾阳虚:补肾气)

45考点45:胃痛的辨证论治

+   肝郁化热(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丹皮:清热凉血;栀子:清热泻火;左金丸:肺在肝的左边)

加味左金丸(咗=辅佐;辅佐肺金克制肝木)

元胡止痛片(延胡索:辛苦活血、止痛)

三九胃泰颗粒(三叉苦:苦寒;九里香:行气)

胃逆康胶囊(胃吙、肝火上逆)

《腿上有个神奇穴每天按一按,一次解决4种病!》 精选一

刺激小腿肚能去除这些症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祛除纹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